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经济的发展阶段

篇1

关键词:安徽;非均衡发展

一、非均衡发展的理论依据

非均衡发展理论最早由西方经济学家提出,针对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理论。后来在区域经济领域,为了发展经济,改变落后区域的状态,非均衡发展理论就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理论基础。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以及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等。

佩鲁提出了增长极理论。他认为增长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部门,而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他强调规模大、创新能力高、增长快速、居支配地位的且能促进其他部门发展的主导产业部门,着重强调产业间的关联推动效应。

增长极理论忽略了时间变量,威廉姆逊首次将时序问题引入了区域空间结构变动分析,提出了倒“U”型理论,即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差异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间趋于非均衡增长,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当经济发展到某一点之后,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区域间趋于均衡增长,区域经济差异将会缩小。

二、从安徽经济发展的现实看,安徽亟需非均衡发展

安徽近几年的经济发展的势头强劲,发展速度较快,根据统计年鉴数据,安徽在2004年到2009年GDP的平均增长率在12.8%,高于全国GDP增长率10.5%,在经济总量绝对值上,安徽GDP在2009年达到了10062.82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2.9%,成为全国第14个跻身“GDP万亿俱乐部”的会员。安徽人均GDP也在2000到2009年的这十年里增长了两倍多,从4779元人民币上升到了16408元人民币。以上的数据都充分的说明了安徽的经济发展相对于其本身来说,在量和速度上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全国,相对于东部发达省份来说是相对落后的,2009年,安徽GDP与其相邻的江苏、浙江两省相比,只有江苏的29%,浙江的44%,而人均GDP只占江苏的37%,浙江的37%,全国的64%。

同时,就安徽内部经济,南北经济差异较大,主要呈现出南富北贫的局面。安徽皖北地区,包括亳州、宿州、阜阳三市及沿淮的五河、固镇、怀远、凤阳、寿县、霍邱六县面积4.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近3000万,分别占全省的33%和50%,而2009年皖北地区的生产总值2169亿元,仅占全省的21.6%。与皖北形成鲜明对比的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称九市及六安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072万人,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6733亿元,分别占安徽全省的54%、45.22%和66.91%。虽然南北经济的差异已经显示出了安徽经济区域的非均衡发展,但是,皖南的经济发展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皖江城市带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将皖江经济提高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安徽经济来说,是一次发展的重大契机。皖江城市带,作为我国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经济圈的腹地,不仅具有非常有利的区位优势,是长三角向中西部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佳区域。而且具有产业基础好、要素成本低、配套能力强等综合优势,在资源方面,皖江城市带具有突出的资源要素比较优势,岸线资源丰富。非均衡发展理论强调,区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作为增长极的地区和产业,通过其扩散效应对整个区域的经济起到带动作用,设立皖江城市带正是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

三、发达省份经济发展的借鉴中,安徽需要非均衡发展

作为与安徽最为相邻的两个东部沿海省份浙江和江苏,从他们的经济发展轨迹来看,其经济的高速的发展,都是以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的扩大为代价。

将江苏按照苏南(南京、镇江、苏州、无锡、常州)、苏中(扬州、泰州、南通)和苏北(徐州、淮安、盐城、宿迁和连云港)分为三大区域,从人均GDP看,三大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苏南和苏北,1990年苏南的人均GDP是苏北的2.6倍,到2000年达到3.6倍,2009年苏南的人均GDP是苏北的2.9倍,比1990年更大。

将浙江按照浙东北(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和浙西南(温州、台州、金华、衢州、丽水)分为两大区域,其人均GDP的差异显著,在1990年浙东北的人均GDP是浙西南的1.9倍,2000年达到了2倍,十年后的2009年,浙东北的人均GDP仍是浙西南的2倍。

通过皖苏浙三地区的近几年来的人均GDP与GDP总量比较(见表1),不难看出,安徽的经济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与苏浙地区。从这两省的发展经验中可以借鉴,作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江浙的区域差异还是相对较大的。而安徽不管是在经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GDP上,都还没有达到江浙地区的发展水平,更谈不上经济上的高速发展的阶段,安徽现阶段的主要任务还是不遗余力的发展非均衡经济,加速培养区域经济增长极,通过大力发展增长极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所以,现阶段,安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不仅在理论上是有理可依的,在现实经济条件下,也是安徽摆脱落后状态,实现经济上飞跃发展的必然之选。

参考文献:

1、王成周.安徽区域发展总体布局探析[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3).

2、姜炎鹏,沈玉芳,贾利娜等.安徽区域经济的空间发展战略选择[J].中国集体经济,2008(3).

3、程必定.按主体功能区思路完善我省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探讨[J].江淮论坛,2008(4).

篇2

关键词:广播剧 发展瓶颈 创新 品牌建设

广播剧(Broadcasting Play)是指通过广播电台播送,主要由播音员或配音演员演出的戏剧,也可以称为放送剧、音效剧、声剧。①广播剧是为适应电台广播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以人物对话和解说为基础,同时充分运用音乐伴奏、音响效果来加强气氛。与其他戏剧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广播剧情节居于各要素之首,人物对话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个性化、口语化并富于画面感的配音演播来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并表现主旨。

与电视剧相比,广播剧的传播无法借用视觉手段,但是不能机械地认为电视剧剔除画面元素后就等同于广播剧。广播剧虽然只能通过语言、音乐和音响等听觉手段传播,但是可以充分调动听众的想象力,使其直接获得特殊的艺术享受。同时,由于不用视觉手段,广播剧在展开情节时可以不受画面的限定与束缚,获得更大的时空自由,并加入幻想、梦境、回忆等电视画面难以支撑的超越时空限定的内容,使广播剧题材更丰富、创新点更多、可听性更强。

分析现阶段国内广播剧生存发展状态,剖析广播剧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对进一步推动我国广播剧发展创新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播剧现状及发展瓶颈

1.国内广播剧的发展历史

我国广播剧创作至今已经有80年历史。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可查到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广播剧是刊载在1933年1月20日《中国无线电》杂志的一部名为《恐怖的回忆》的剧目。这部剧在制作公司组织募捐支援抗日前线将士的活动中播出,对激发广大上海人民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起到了一定作用。②

解放后,特别是自1955年以后,广播剧处于上升时期,先后出现了一批富于思想性、艺术性并且具有影响力的剧目。至上世纪80年代,国内掀起又一轮广播剧发展浪潮。1981年至1983年间,国内广播剧年产量多达数百部。上世纪90年代,随着广播剧录制技术的不断进步,陆续出现《刑警803》《三国演义》等掀起收听热潮的名剧。

进入21世纪以来,广播剧的发展有了新的飞跃。“十一五”时期我国广播剧类广播节目制作总时间达8.02万小时,比“十五”末的7.54万小时增加0.48万小时,增幅为6.37%,年均增长1.24%。广播剧类广播节目播出时间为57.48万小时,比“十五”末的41.18万小时增加16.3万小时,增幅为39.59%,年均增长6.89%。③但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产品相比,广播剧在产量、质量、创作单位和专门的创作人员数量等方面还有很大不足。

2.广播剧发展的主要瓶颈

尽管广播剧诞生以来,在国内一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但不可否认的是,作为广播电台的传统文艺节目形式,广播剧在现阶段表现出一定的传播疲态,节目播出效果受到影响。具体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广播剧种类单一,缺乏新意。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主要是说书式广播剧,间或播出以小说为原作制作的广播剧。相比之下,以动画或游戏的附属故事所制作的广播剧和情景喜剧式广播剧则比较匮乏。而原创广播剧虽偶尔有之,但通常以制作单集或短篇幅剧为主,播出连续性不强,可听性受到影响。

第二,广播剧题材陈旧,缺乏创意。目前,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大多依赖传统剧和所谓经典“题材”,内容大多比较老套,欠缺时代感。《杨家将》《封神演义》等动辄上百集的老故事仍然充当广播剧的顶梁柱剧目,既影响到新剧目的推出,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作乏善可陈的现状。

第三,播出时间有限,黄金播出时段逐渐被其他节目取代。广播剧原本是广播文艺的“龙头”品种,是广播文艺大餐的一道“主菜”。但是,目前很多文艺广播中,广播剧类节目占据的播出时段大多是午间及夜间,而早间及晚间黄金时段则让位于相声小品及其他文化类节目。以北京电台文艺广播为例,《评书连播》节目安排播出时间为1:30~2:00、5:30~6:00、12:30~13:00;《评书演艺》节目安排播出时间为3:00~3:30、10:00~10:30;《小说连播》安排播出时间为12:00~12:30;《广播剧场》安排播出时间则为22:30~23:00。

二、广播剧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及专业创作人员缺乏,导致国内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创作的广播剧集数量有限。以2005年高峰产量为例,尽管绝对产量非常可观,但其中90%以上都是各地的“新闻报道剧”。这种以叙述的形式进行新闻播报的广播节目,在情节上并不具备原创性,严格地说,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广播剧”。除去这一部分,全国广播剧年产量实际只有150部左右。究其原因,主要是专业人才欠缺,广播剧创作缺乏养分,不仅新作数量有限,也难以保证质量。

二是国内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创作的广播剧内容含金量不高,使得广播剧类节目与其他文艺节目相比,竞争力减弱。目前,多数文艺频率的定位正在趋向多元化。一些电台的文艺频率在传统文艺节目基础上融合相声小品及脱口秀类节目,增添娱乐元素,呈现出具备文娱特色的广播频率。这样一来,广播剧类节目既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时代感,部分剧目更难称得上是思想底蕴深厚、经得起推敲的优秀作品,自然难以在节目竞争中延续强势地位。

三是广播剧销售及赢利状况不佳,销售价与成本价倒挂,影响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进而损伤广播剧的生命力。据市场测算,一集广播剧的制作成本大约需要几万元,其中包括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声音效果和使用录音棚的各项支出,而市场出售价格却仅维持在百元左右,收回成本存在一定困难。

四是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受众接触到更多元的媒介形式,拥有更多接收信息的途径。特别是多媒体影音通过互联网的传播,扩大了受众的选择余地。面对新媒体发起的挑战,传统广播剧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三、广播剧的创新途径与措施

尽管面临一定程度的发展困境,但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广播剧依然有其稳定的生存空间和固定的受众群(见表1)。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覆盖北京地区的广播频率为例,说书式广播剧节目无论在调频覆盖的文艺之声的收听率、市场份额排行榜,还是在中波覆盖的老年之声、娱乐广播的收听率及市场份额排行中,都位居前列。其中包括上午、午间及晚间时段,均不在黄金时段之列。也就是说,广播剧节目的收听率仍有增长空间可以开掘,当然前提是解决目前国内广播剧面临的问题。

第一,加强广播剧专业机构及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对现有广播剧专业制作机构及创作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提高创作水平。通过开设研讨班、参观广播剧制作基地、录音棚实践以及获奖作品学习研究等途径,对包括剧本创作、配音演播以及后期制作在内的各个环节进行培训。通过培训,达到提高创作人员的创作水平,降低制作成本并锻炼创作队伍,培养新人的目的,使广播剧的创作得以保持鲜活的生命力。二是吸纳广播剧人才,扩充创作队伍。尽管目前各地电台专业从事广播剧创作的人员尚比较少,但是民间涌现出的广播剧制作团体却能为广播剧创作注入新鲜血液。目前,民间已经有以华音社为代表的网络广播传媒社团,以及凌霄剧团、剪刀剧团、声创联盟等数十个原创广播剧社团。未来,各地电台可以考虑吸收民间广播剧团的创作班底,并鼓励民营制作公司参与制作,这样既能够缓解人手不足的问题,也能够起到扩展创作思路的作用。

第二,开发新鲜的广播剧作品,拓展广播剧的节目来源。通过比对日本广播剧的创作可以看出,目前日本绝大部分广播剧是以小说、轻小说或动画等为原作来创作的作品,同时,也有不少原创广播剧作品。相比之下,尽管我国动漫产业成熟度远不及日本,但是仍然可以打开思路,从新生的文学作品中汲取广播剧创作的养分。在这方面,目前香港地区广播剧创作的表现优于内地,不过,内地也已经进行了一些尝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改编自当红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同名40集广播剧,2009年5月5日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之声午间《黄金剧场》播出后,受到了媒体、听众以及书友们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据统计,这部广播剧的网络及电台同步收听率刷新了此前同类广播剧所创下的纪录。可以看出,经典作品固然能够保证铁杆听众的收听忠诚度,但积极开发具有时代感的新鲜作品能够吸引更多新的受众,促使广播剧回归当下大众审美。

第三,打造广播剧品牌形象,注重广播剧品牌建设。纵观国内特别是大陆地区广播剧发展的历史,像《刑警803》这样广受听众好评的标志性经典剧目并不多,更难说由此建立的品牌形象。未来,在扩充内容的同时,更应当进行整合营销传播,着重打造广播剧品牌形象,使优秀的广播剧作品不仅收到良好的本台播出效果,有效树立听众对广播剧的忠诚度,更能够打开销路,通过制播分离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使资金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获得循环发展的动力。

第四,联合新媒体,拓宽传播途径。广播电台播出的广播剧,在面对新媒体带来的挑战时,更要注重把握新媒体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新媒体高效的传播速度及便捷的接收方式,为广播剧的传播寻求新的方式。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为克服广播传播稍纵即逝的弱点,通过建设中国广播网,实行台网互动、台网一体,经广播播出的节目,受众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同步在线收听,也可以点播往期节目。中国广播网保存的大量珍贵音频资料,大大提高了节目覆盖面。此外,手机媒体的介入、微电台的出现,也为广播剧搭建了新的传播平台。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广播剧如能把握机遇,仍然可以获得发展良机。

作为广播领域重要艺术形式,广播剧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环境与条件。但广播剧能否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得到更大提升、更快发展,还取决于广播剧的上游(制作)、中游(媒介)、下游(运作)各方的积极努力与配合,以及政策的扶持。

注 释

①百度知道,。

③“十一五”时期广播电视发展状况,,2010-01-15。

4.杨志东 《广播剧转型期中的受众市场》,载《中国广播》,2007年第8期。

篇3

摘 要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的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有助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方式 经济增长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界定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离不开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经济发展的方式就是经济发展的方法和形式,包括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优化、经济运行的质量、经济效益、收入分配、环境保护、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及现代化程度进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含有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方式,但不等同于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反映了经济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制度的根本性变化的总体特征。惟有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来研究发展方式才有意义。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尊重所处的历史情境、地域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方式,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观点综述

经济增长方式被引入中国后,经济学界和实务工作部门从现代主流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制度主义的范式等多个维度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进行了探索。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方针,要求尽快实现发展理念的转变,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动态来看,主要研究了以下五个问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发展方式的转型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方针来指导经济建设的开展。为此学术界针对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展开了研究。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与难点

从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到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历了12年的时间。一些学者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和难点展开了研究,以期提出更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和高发展,中国实现高增长的动力是什么?来10―20年,是否能继续保持这种强劲的势头?刘庆宝、未良莉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源动力进行系统的分析,构建了扩展的索洛(So-low)模型,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及其相互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主要动力,对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途径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有科学的途径,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三、现有研究的评价及其启示

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出发,对相关研究动态加以梳理后,笔者认为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维度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措施,但这些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内涵尚缺乏统一的界定;未能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认识经济发展的转变;从动力结构优化的视角寻求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今后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涵界定展开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从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研究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持续30年的强劲增长势头。他们都在怀疑,中国经济能走多远?因此,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内涵和现实特征,确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和思路,并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政策成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新趋势。

(三)研究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动力结构优化问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继续保持量的增长,更要注重质的提升。当前世界经济仍未停止萎缩,尽管经济下滑的速度放缓,但缺乏后劲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下滑的可能。面对这场全球性经济衰退的挑战,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结构,以扩大国内消费、加大投资为主,积极稳住出口来启动经济。

参考文献:

[1]欧志文,蒋均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科学理念与时代内涵.消费导刊.2008(2):209-211.

[2]吴树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前线.2008(1):17-31.

[3]杨玉霞,邢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及实现机制.学理论.2008(6):15-18.

[4]吕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前线.2008(3):10-12.

篇4

一、关于国际经济法发展阶段的几种观点

陈安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专论》将国际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1)萌芽阶段。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l7世纪,以罗得法、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中世纪的国际性商事法典、“汉萨联盟式”的商务规约为主要内容。(2)发展阶段,时间为17世纪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近现代国际商务惯例以及近现代各国商事立法为主要内容。(3)转折、更新阶段,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目前.主要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贸总协定.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得到发展.出现了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公约.各国的涉外经济法不断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国际经济法面临新的挑战认为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在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往往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格局、结构或模式,即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变迁,取决于国际社会各类成员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际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表现的是国家利益的维护和争取国际经济法是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巩固与发展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前后相承.又各具特色。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各国均以争取最大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郭寿康、赵秀文主编的《国际经济法》[,]认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是:(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他们认为国际经济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任何法律部门的产生都基于一定的社会物质关系国际经济交往和商品交换活动的发展.是国际经济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调整各民族间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表现为调整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私法规范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政策.而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商品生产.故此时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时期l9世纪末出现了少量的国际公约.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规范。各国间频繁的经济交往和商品交换.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物质基础.而大量出现的调整此类交往和交换关系的国内法、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是国际经济法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张晓东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原理》•]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为国际商法时期.这个时期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规范。中世纪时期.在欧洲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商事习惯规则.继承和发扬了罗马法的内容商人习惯规则时期是国际商法的萌芽时期.这时的规则大多是习惯性规则这些规则严格说起来不是法律规则.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产生的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各国采取的是自由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活动干预很少.也就不存在国家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管制的国际立法和国内强行法.就不存在国际经济法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O世纪60年代末和7O年代初以来为国际经济法的现状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跨国财产流转关系和国家对其管理、管制关系的综合体,国际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中必然有管理、管制的强制性规范。对跨国财产流转关系调整的法律规范中有强制性规范存在.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对国际经济法产生与发展阶段的讨论

(一)自由贸易与国际经济法的起源

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因国际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国际财产流转关系以及国家对这种国际财产流转的管理与管制关系.它的产生涉及私人间国际经济的交往而更多的是国家对跨国经济关系的干预.包括相关法的废除和创设国际经济应当是自由发展的经济.国家对自由经济的立法规范和保护应成为国际经济法的开端在古代至中世纪.国内法中涉及的国际法规范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和经济交往的出现而形成的私法性的习惯规则.调整的是各国商人之间的贸易关系.很少有调整国家之间或国家政府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规则中世纪末期.北欧国家首创了调整国家经济关系的商事条约.其中最有名的是“汉萨联盟”城市国家间缔结的商事条约“汉萨联盟”更多体现的是14一l7世纪期间北欧各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和政治联盟.它涉及城邦国家间的商事关系.但还不能与现代的国际商事条约相提并论.因为在当时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还没有出现且在英国的《谷物法》废除之前,这些商事法律规则主要调整的是商人间平等的商事贸易关系.还没有出现国家对跨国财产流转关系的管理规范。所以这一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规范并没有正式形成.直到英国《谷物法》的废除。1815—1846年间,英国《谷物法》的变革是保护贸易制度向自由贸易制度过渡的典型反映,《谷物法》是英国自由贸易进程中一个最难逾越的障碍。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进行贸易保护了,而这个法律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不利于英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对外经济交往的开展。1864年《谷物法》的废除象征着自由贸易的开始.是国家对国际间财产流转关系管理的开始之后.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签订了自由贸易的协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自由贸易随着垄断经济的产生而淡出.这个时期应当是国际经济法的起源阶段

(二)垄断经济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阶段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十预.制定了一系列对跨国经济行为管制的国内法规范.并与他国订立了协调彼此对跨国经济行为管制的国际条约。这其中有双边的.也有多边的;有一定区域内的,也有世界范围内的:有专项性的,也有概括性的从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从国际货币金融到国际税收.都无一例外的成为国家间或国际组织之间的谈判内容,如《英美金融协定》《欧洲经济合作条约》《围际砂糖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等等此阶段的国际经济规范更多体现的是大国间的利益维护和争取及大国对世界统治范围的再划分,是殖民经济的新发展。故此阶段是建立公平公正、自由发展、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法的调整阶段.是弱小国家争取经济独立和为平等参与世界经济往来的斗争阶段。

(三)合作经济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可以称之为国际经济关系的全面合作阶段其中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更多的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和利益博弈.部分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对推动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7O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它们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美元与黄金兑换脱钩,美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绝对统治地位丧失.欧盟建立.一些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合国.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不懈斗争,世界经济自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法发展阶段的主要表象国际社会力量的对比调整.使得国际经济法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和内涵现代国际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中承认和规定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除了政府之间的交往外.大量的是政府同私人、私人同私人之间的交往.对他们行为的规范也是发展着的国际经济法的具体内容此阶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博弈,大量国际协议和规范得以签订.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创立和维护提供了富有成效的支持。

篇5

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中国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我对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抱有信心。

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当年中国出口大幅下降,但中国应对得非常成功。此后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在过去几年为世界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世界经济不景气造成对外贸易不稳定因素增加。另外,中国自身正在进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由以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由拉动消费实现经济增长,这也可能造成经济增速放缓。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中国而言具有相当大的挑战,原因是目前出口和投资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然较高,而消费的占比相对偏低,因此这种改变可能造成中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但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抱有信心。

中国经济年增速超过10%的高速发展阶段已经结束,并且不太可能再现。这种高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早期发展的一个阶段,不会出现在发展模式日趋成熟的现在。

除了外贸下降和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挑战外,中国目前还需解决的是为刺激投资造成的银行信贷问题。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前车之鉴。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此问题,并着手解决。我认为有关部门能够抑制金融领域初露端倪的泡沫,防范金融危机爆发。

中国的金融监管部门了解中国实际问题,对银行内部的问题有清楚了解,并且从西方的错误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人们经常谈起中国会发生经济硬着陆,但这却从未发生。但我个人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去年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比较温和的硬着陆,汽车和房地产市场的销售均放缓。关于中国经济硬着陆是否会发生、何时发生,现在仍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中国的地方政府依靠售卖不断上升的资产获利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房价应该维持在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地方政府应该兴建福利性住房,这不仅不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会使财政支出增加。地方政府因此将承受相当大的压力。但不存在任何大规模的违约风险,中央政府可能会分担一部分地方政府负担,以规避风险。

股市一般被看做一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但在中国却并非如此。中国出现这种情况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企业的实际利润并不高,大多数利润都流入了投资和出口领域,股市普遍反映的是经济增长的收益,而不是产出的增长。在5至10年后,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成功转变,企业利润会增长,一些企业将成为股民投资的优良选择。

篇6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就业;特征;战略

美国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尤其是失业问题成为各国宏观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危机以来,中国政府及时果断采取了包括扩张的财政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调整产业与促进就业政策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有力遏制了经济滑坡,实现了经济止跌恢复,保持了经济较为平稳的运行。经济企稳向好的趋势渐为明朗,政府退出与后危机时代的宏观政策抉择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就业问题再度成为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宏观经济问题。分析和研究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的特征与对策成为一个迫切而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就业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轮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高速增长。经济连续5年保持了10%的高速增长,就业人员从2003年的74432万人增加到77480万人,净增3000万人。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中断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时引发了经济危机与衰退。

面对经济衰退带来的严峻就业形势,我国政府多管齐下促进就业,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 2009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995万人,比2008年末增加515万人,其中城镇就业31120万人,增加910万人,新增加1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由4·2%上升到4·3%,完成了预期调控的就业目标。

2010年经济企稳回升,就业形势好于2009年,但危机后的世界经济前景仍然扑朔迷离,中国就业问题依然复杂困难。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2008年有2500多万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十分困难,危机给中国就业带来巨大冲击。

随着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的发挥和经济逐渐恢复, 2009年大部分“返乡”农民工又回城重新就业,同时出现的“民工荒”、罢工潮,尤其是代表劳动密集产业的代工企业富士康公司发生的十多起跳楼事件以及向内地迁移的事件,都显现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急剧的变化。

危机给中国的就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就业总量的巨大与就业稳定问题的突出相互交织,使得就业上升为社会首要关注对象。保持新增就业增加与稳定就业、减少岗位流失并重成为影响全局的重要问题。

一方面,作为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加之处于经济与社会深刻变革转型的关键时期,中国就业带有转型、转移、总量、结构、困难和长期等各种类型与矛盾交汇一起,形势十分严峻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四大长期一突出”,即人口基数大、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大、农业富余劳动力规模大、就业困难群体数量大,就业制度变革转型期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而且长期存在。与此同时,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同时凸现、相互交织的“三碰头”局面,决定了就业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

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企业就业存量在2008年底减少了8%,企业就业岗位表现为净减少。新增就业成果被存量流失抵消,城镇失业率上升,这是自2003年以来未曾出现过的情况。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对部分省区的抽样调查显示, 2008年10月至2009年1月,平均有40%的企业出现过岗位净减,全部监测企业的岗位增减相抵为净减,减幅达到-8·1%。危机冲击中,农民工首当其冲。特别是沿海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农民工就业人数众多,因金融危机造成的失业、待岗或返乡情况严重。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 2009年春节前,有1200多万农民工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暂时失业返乡,占外出农民工总量的8·5%。

严峻就业形势充分说明,稳定就业与新增就业同等重要,就业优先重于增长优先。

2·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出口依赖型发展方式的就业风险与就业结构矛盾相互交织,使得就业风险与大学生就业困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减少就业风险与增加大学生就业岗位、提升就业人力资本水平成为就业领域的一个迫切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量渐进改革形成的出口依赖发展方式,使得产品的市场和投资倚重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就业风险非常巨大。危机以来出现的东南沿海大量失业现象正是这一增长风险与结构风险的反映。与此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的“二三一”的三次产业格局中,第二产业就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就业比重较小,形成了近几年来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就业困难与就业的增长弹性下降问题。危机的冲击进一步凸现了这一矛盾。

危机让西方社会对于超前消费文化进行了认真反思,社会公众的储蓄意识增强,社会整体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尤其是美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家庭的储蓄率明显上升,美国人大肆消费的时代已经过去。这意味着我国外需导向依赖的发展方式走到尽头,产业转型、调整与转移成为后危机时代一个重要的经济现象。与之相适应,就业调整与转移、结构性失业风险将成为调整期的一个突出特点。

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就业体制性和方式性的风险差异相互交织,使得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的就业和灵活性就业成为一个受到特别关注的问题。

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危机导致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关闭,工人下岗失业。与此同时,相比于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与灵活就业群体在金融危机中受到较大冲击。

支持和保障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和灵活就业应成为一个促进就业增长与稳定的制度。

4·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冲击凸显了社会保障滞后与政府就业保障能力不足相互交织,使得社会保障和就业公共服务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高效、细致、灵敏、有力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与能力,成为急需解决的公共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暴露出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滞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能力的严重不足。一方面,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小,保障程度低。突出表现在对城镇灵活就业群体和非就业群体的保障不足,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程度较低,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未真正建立,社保制度难以适应劳动者跨地域流动和身份转换等。在危机冲击下,上述问题更加凸现。另一方面,危机中公众对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政府缺乏就业市场信息和监控,未能建立失业预警系统,未能形成健全的职业培训与就业促进体系和网络。如灵活就业、正规就业部门中的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就业稳定性差,处于失业风险的最前沿,但这部分群体的就业和失业情况按现有信息统计体系无法掌握。再如,占吸纳就业主流地位的大量小企业或微型企业的雇佣情况不在当前常态统计范围之内,成为掌握社会就业全貌及制定相关政策的盲点。

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还包括危机中政府的应急性反应能力不足与危机后常规性制度不完善相互交织在一起,都使得危机下的中国就业变得异常脆弱。

二、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的经济阶段、性质与特征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将发生深远的变化,中国的就业问题将呈现重大变化。2010年最新统计显示,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就业不仅是一个国内经济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经济与政治的重要经济问题。

这次金融危机既对中国的就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暴露了中国就业的许多问题,也凸显了中国就业的许多深刻变化。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发生了巨大变化。

1·中国就业进入刘易斯拐点与农业商业化点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劳动力供给趋于富有弹性,劳动力市场工资趋于上涨,农产品价格趋于普遍性上涨。继2003年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用工的“民工荒”之后, 2009年下半年再度开始显现, 2010年春节后蔓延至全国的“民工荒”,以及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现的罢工要求上涨工资的诉求,再一次证实了中国经济已经处于刘易斯拐点。中国劳动力市场正在经历一个告别传统自然经济与刘易斯二元结构下劳动力供给无限弹性时期,迎来刘易斯拐点和劳动力要素市场趋于弹性与工资、价格上升的市场新格局与新阶段。2009年以来的农产品由个别产品到普遍性的价格上涨,也反映了经济进入刘易斯拐点后的经济特点,即食品短缺特点。中国经济已经处于由刘易斯拐点或食品短缺点到农业商业化点之间的阶段。食品短缺与价格上涨,以及由此带动的工资上涨将是这个阶段经济的突出特点。刘易斯拐点的跨越,说明中国的统一劳动力市场已经形成。代替传统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格局,一元劳动力市场格局将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的一个鲜明的特征。就业的专业性工资收入,代替二元结构下大量农民工兼业性就业收入,成为劳动力要素收入的主要源泉,充分就业与稳定就业将成为中国就业与经济的首要目标。就业刚性供给与周期性失业成为这个时期就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业稳定与就业增长并重成为中国宏观政策的重要目标。就业的周期性特征代替转移性特征成为就业一个突出的新特征。

2·中国就业进入一个由出口-投资驱动型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消费-投资驱动型发展方式的经济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随着产业转型、转移、升级,就业也发生转型、转移、调整。危机后的世界经济正处于一个全面的“去杠杆化”和再平衡,美国的过度消费倾向开始扭转。和危机前的2007年相比,现在美国的储蓄率已经由危机前的-1·7%上升到7%;贸易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8%降到3%。这对国际贸易增长和贸易格局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在国际贸易萎缩的条件下,各国更注重其国内市场,我国外部需求不足将是一个长期问题。扩大内需,增加居民消费,改善民生,重视社会发展成为中国经济调整的主调,也是世界经济的内在要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前进的发展阶段,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扩大内需潜力很大。2009年我国出口贸易是负增长,8%以上的增长率全是靠扩大内需实现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将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过程,大约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经济转型调整将是危机后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特点。就业转型、转移、调整将是中国经济与就业的一个基本特征。结构性失业现象和持续大规模的就业区域、产业转移和调整将成为一个突出的经济现象。

3·中国就业进入“人口红利”高位向老龄化过渡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供给与就业需求仍处于中国人口与经济峰值期,就业供给规模将处于最大规模值域。

据预测,未来几年,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每年都将超过1000人, 2008年达到1603万人。农村尚有一亿左右富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就业供给与需求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一个持续性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开始下降,而且下降速度逐渐加快,到2017年劳动年龄人口将停止增长。由于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滞后,非经济活动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在不断上升。一方面是“人口红利”和人口峰值期的大规模的就业供给;另一方面,相当规模60岁以上的非经济活动人口就业参与。这两方面决定了最大规模阈值的就业供给成为后危机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推算, 2005年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是1·47亿人,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11·3%。2009的数据显示,我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1·8亿人左右,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体。就业规模庞大、流动性规模巨大、非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供给增加成为这一时期一个突出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与就业特征。

4·中国就业进入经济与就业更加多元,所有制方式多元、就业方式多样,劳动市场结构化的经济发展阶段。非公有制企业、中小企业就业与灵活性就业是就业的主导,就业结构与失业群集突现是这个阶段的突出特点。随着改革的攻坚和深入,经济的去垄断化和金融市场的多元化,公共财政与公共服务更加公平,经济中的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中国就业的主渠道,灵活就业愈来愈成为一种更加普遍的就业方式。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加大对灵活就业的保障力度,将成为稳定和增加就业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随着劳动市场统一,就业结构化与失业集群现象成为危机后阶段的一个更加突出的问题,大学生、农民工和困难群体就业矛盾更加突出。一是应届高校毕业生历年累积,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超过700万人。

受金融危机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企业用人需求减少,大学生就业需求有所减少。二是农民工首当其冲。

受到危机的影响, 2008年春节前提前、集中返乡农民工总数达7000万,为全部进城务工农民工的50%左右,其中有1000多万因失去工作而返乡。三是在整体就业趋紧的情况下,“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群体实现就业难度更大。大学生、农民工和就业困难群体易受危机与经济调整冲击,就业与再就业困难成为这个阶段最为突出的就业结构化与失业集群现象,也是后危机时代就业的一个突出的特征。

5·中国就业进入一个通过技术革命寻找新增长点与低碳经济发展阶段。绿色就业、智慧就业、创意就业,提高人力资本与技术资本的要求是这一阶段的突出特点。随着信息经济、物联网经济、智慧地球的概念提出,技术变革对经济的重要性越发成为第一要素。

同时,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低碳经济、新能源开发等问题成为危机后国际经济的重要特征。

发展以生物、能源技术,环保和新材料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成为新世纪的经济发展目标。绿色就业、智慧就业、创意就业,人力资本提升是危机带来的一个新的就业特征。

6·中国就业进入一个中国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中国化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随着我国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经济迈入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伴随中国经济“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更加全球化,全球经济更加中国化。中国就业的全球化和全球就业的中国化趋势将成为这个阶段的一个突出新特点。

外籍就业、海外就业,中国就业与国际就业问题的交融和就业问题的全球一体化将成为危机后中国经济的一个新征。

就业保障的普遍性与多层次性、就业服务的普遍性与群体突出性、就业的经济性与社会性等相互交织也是后危机时代中国就业的新特征。

篇7

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来说,我们都应发展好我国的信息产业,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全面、深刻贯彻党的号召。发展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步伐。

我国工业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业化在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还没有完全实现,并且离新型工业化阶段还有一大段距离,这是我国当前工业化发展的状态。和新型工业化国家比较,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我国的工业总值占世界比例较小。有关数据调查显示,1999年我国的第二产业产值仅仅占世界总产值的5%左右,名列第四;2001年,我国仅有11家企业排名进入了世界500强,并且这11家企业中没有一家列于世界前列。更为严重的是这11家企业里没有一家工业制造企业。由此可见,我国在工业化发展上还很薄弱。

其次,我国工业产业的产物种类不多,并且相比于其他国家来说工业产物的档次不高。我国工业化产业产品面临着有数量没质量的严重问题。和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比较,我国出口的工业产品普遍价格低廉,这就导致我国工业产业值难提高的问题。据调查,在1998年中国大陆仅有青岛啤酒一家企业位于亚洲前50家品牌,这说明我国工业产业不仅种类不多、档次不够外,还缺少世界知名品牌。在2001年我国只有海尔集团闯进了世界知名企业前100名行列,有些产品虽然是中国生产制造的,但是只有贴上国外的标签才能在国外畅销,这造成了中国工业产业产品对国外品牌的严重的依赖性。

最后,我国的工业化领域企业的规模不大,并且我国的工业产值占世界总产值比重很小。例如1999年,我国汽车的销售产量仅占世界的3.6%,这导致我国工业产业的排名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并且我国没有进入世界工业企业前500名。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称得上是经济大国,但是我国距离经济强国仍存在比较大的差距。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制造国家,并且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还是纺织品产品出口最大的国家。尽管如此,我国仍远远落后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没有一个国家位列于世界前20名纺织国家名列。这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即我国虽然属于经济大国,但我国绝不属于经济强国。所以,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工业化产业只能称得上是世界产品的加工厂。因为我国的工业化领域企业的规模不大,所以,我国只能处在多国合作生产产业中的最后工作线上。这大大地降低了我国的产品利润,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工业生产产值。

综上所述,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在企业规模、技术规模、工业产品质量、工业化素养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工业化的整体竞争力还很弱,要想将我国工业化发展成新型工业化还需在多方面做出很大的努力。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必要性

为解决我国工业化发展落后,同时为引导我国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必须处理好信息化产业和工业化产业两者之间的关系。利用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同时发展好我国的信息产业。从而把我国的经济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用信息化发展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信息化为什么能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资源能够通过信息化方式得到全面高效的配置,从而我国的劳动生产率将会得到大范围的提升。第二,如今是网络化时代,信息化恰好通过网络途径将我国工业产业的产品推广到世界的舞台,这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工业化产品迅速地走向世界,提高我国工业化生产总值。第三,信息化元素的加入将给我国工业化产业带来一场革命性的技术改革和工业领域结构性改革。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受到了信息化发展方式的洗礼,并且世界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信息化的到来对于工业化来说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更新,更是影响了工业化领域技术性的变革。这种革命性的变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化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管理领域的改革,大大地加快了我国向新型工业化方向发展的步伐。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要想跻身于世界经济之林,信息化的发展必不可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如果没有网络技术的加入,没有互联网的加入将称不上新型的工业现代化,更不可能实现工业现代化。只用通过将信息化引入工业化发展中,对通过先进的、科学的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工业化产业进行改革,才能将传统的工业化企业发展为适应世界发展所需的新型工业化企业,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生产管理的意义

首先,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是社会经济稳定迅速发展的良好助力剂。2016年,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所以必须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迅速发展注入新鲜元素,其中信息化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当今世界诸多国家借助信息化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拥有世界先进的高科技技术,因此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了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信息化技术通过快速、互通的互联网技术拉近了各国之间贸易的交流,带动了各国贸易出口量和进口量。通过信息化技术各国能够快捷方便的了解掌握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向,为各国根据市场变化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便捷方式,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是提高我国整体生产力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信息化手段,我国的文化、技术等可以快速推广到世界其他国家,同时世界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文化也会通过信息技术快速流传到我国。进而通过信息化技术促进我国和世界各个国家进行技术、文化等的交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并使社会各类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信息化技术的到来带动了我国新生产领域的出现,如光电子领域、电子商务领域等,因此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劳动力需求,带动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能有效快速地将我国的生产力推向新的发展水平。

最后,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方式是调整我国经济内部各类产业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的有效手段。通过信息化推动传统的工业化发展策略能为传统的工业化产业向新型的工业化产业转型提供坚实稳固的技术支持,进而提升我国工业化甚至整个生产领域的科技水平,实现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化工业的成功转型。

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生产管理方法

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步伐。要想发挥好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首先要做到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步伐,用先进的信息化产业带动传统工业化产业的发展。从而将传统的工业化成功转型成新型的工业化。通过建造信息高速公路和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等手段,加快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步伐,为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快信息化领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软信息”的建设。目前,我国已有良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基础,然而软件基础设施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加大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只有“软信息”和“硬信息”都发展好,才能更好地为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发展奠定牢固的发展基础。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变革传统工业产业。我国加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建设信息化产业,因此我们应发挥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来对传统的工业产业进行变革。从而促进传统的工业产业向新型工业产业发展,整改传统工业产业结构和生产技术,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推到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经济竞争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我国工业领域的产品、提高工业产品的质量、提高工业产品的出口率,从而拉大世界对我国工业产品的需求,提高我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利润,促进我国经济的有效增长。

篇8

【关键词】金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内部均衡;外部均衡;汇率

2008年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以后,特别是最近两年持续发酵的的欧债危机和今年成为热门话题的安倍经济学,让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美元、欧元、日元等汇率剧烈波动,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和经济形势随之大起大落。为了寻找一个相对稳定的货币之锚,很多人将目光瞄准了价格不断上涨的黄金,预测甚至呼吁重新实行金本位。自从2001年美联储降低联邦利率,黄金价格就不断攀升。10余年来从最低200多美元/盎司上涨至接近1900美元。就在本文撰写过程中,国际金价继4月暴跌后再次大幅下跌,从前期1800美元跌至1300美元左右。那么,以黄金为锚的金本位制会卷土重来吗?

众所周知,经济学中能作为货币的一般等价物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即价值的尺度,流通的手段,价值的储藏和和支付的手段。从现实生活来看,黄金的成色鉴定、交易、保管很不方便,因此作为支付和流通手段的便利性远远不如纸币和电子货币。另外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物质产品和服务种类的极大丰富,与黄金等额的货币,如果投资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其它投资领域,除了股票、债券和物业价格的上涨外,也会有房租、分红等利息性收入。相比之下黄金没有利息,投资者只能期待价格的上升才能获利。同时保管也要额外支付不菲的费用。现代货币体系采用的是信用货币,黄金不再是本位货币,仅仅是一般的贵金属,因此也基本丧失了价值尺度的意义。相对而言黄金只有价值储藏的特点被较好的保留了下来。这也是民间谚语“乱世黄金,盛世收藏”的由来。

因此考察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是否有效与合理,应该综合考察这三方面的执行效果。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下文将对这三种体系进行分析,看看金本位制是否能卷土重来。

一、金本位制

黄金本位,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和自由进出口。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制度采用严格的固定汇率制,即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以及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决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遵从美国经济学家休谟提出的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不需要政府进行任何干预即可实现,具有自发性(依靠自动调节机制),对称性(对国际收支盈余国与赤字国同时发挥作用)和稳定性(汇率仅在黄金输送点之间变动)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经济体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实现,金本位制必须遵从以下原则,即各国货币发行当局在发行货币时必须拥有相应的黄金储备,而且该货币与黄金是无条件可兑换的。

由此可见,国际金本位制实现内、外部均衡,是需要一系列条件的。第一,要求黄金的产量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增长而增加,才能避免通缩。第二,自由交易原则。第三,外部均衡可以以内部均衡被忽视为代价。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条件都不再具备。首先,从金本位制盛行的19世纪末,到现在21世纪初,100多年来全球经济的规模虽经多次战争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仍不断增长,总量增长了数十倍。而世界黄金总量稳定在16万吨左右,年均产量在一千吨上下。因此若国际货币体系继续采用金本位制,在经济实际产出大量增加而货币增速远远落后的情况下必将造成全球范围的通货紧缩,严重影响经济的增长和正常秩序。其次,金本位制所要求的自由交易原则与政府干预原则相冲突。第三,随着各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内部均衡逐渐取代外部均衡,成为各国政府的主要目标。客观条件的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金本位制的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金本位制就已经出现了崩溃的迹象。一方面世界黄金产量无法跟上世界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黄金的的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据统计,1913年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俄国5个国家的黄金储备即达到了当时世界黄金存量的2/3,导致其它国家的金本位制难以维系,金本位制的崩溃成为必然。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944年7月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虽然被称为以固定汇率制度为基本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其本质仍然是变相的金本位制。这因为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锚的国际货币体系,但由于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固定兑换35美元),其它国家货币的汇率再与美元挂钩,因此实质上就是全球所有国家的货币通过美元这个媒介与黄金挂钩。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称为美元本位制,但美元通过与黄金挂钩,而不是独立承担本位货币的职责。

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由于自由市场经济时代的弊病暴露的越来越充分,和以凯恩斯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政府干预经济的理论趋于成熟,经济体的内部均衡开始成为政府关注的主要目标。与金本位制相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内外部均衡的实现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由于“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不复存在,因此需要依靠政策调节。另一方面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实现上存在不对称性,即特里芬难题。美国耶鲁大学教师罗伯特特里芬在1960年首先提出,美国的外部均衡目标是保证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和可兑换性,由于黄金数量的有限性,导致美国控制美元向其它国家的流出。而其它国家的外部均衡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黄金等价物—美元,因此会想方设法的囤积美元。这对矛盾随着世界经济的增长而愈发尖锐,世界经济的增长需要更多的美元,而在美元对黄金固定兑换比率和无条件可兑换性基础上的美元流出造成日益引起其它国家的怀疑,进而造成对美元信心的大幅下滑,最终布雷顿森林体系在越战天文数字般美元赤字的压力下崩溃。特里芬难题早已从理论上预测了以黄金为本位的国家货币体系的崩溃,而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三、牙买加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人们汲取失败的教训,于1976年建立了牙买家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牙买加体系的最大特点是第一将黄金非货币化,不仅废除了黄金条款,取消黄金官价,而且还取消了会员国之间及会员国和IMF之间必须用黄金结算债权债务的义务,这就是从根本上废除了金本位制。第二是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同时并未禁止固定汇率制,成员国可以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但要受IMF监督,防止以邻为壑,损人利己的货币贬值政策。第三实现了储备多元化,美元虽然仍居主导地位,但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快速发展的联邦德国和日本的货币,西德马克和日元也开始成为被世界广泛接受的储备货币(随着欧盟的建立,诞生了欧元这一唯一可能抗衡美元的货币)。美元垄断全球外汇市场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形成了目前以美元为主,欧元和日元三种基本外汇储备货币并存的格局。需要指出的是,浮动汇率制和固定汇率制各有其优缺点。浮动汇率制为该国国内经济政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虽然减少了本国企业和居民的汇率风险,但由于受到蒙代尔-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的约束,即独立的货币政策,汇率的稳定性和完全的金融一体化三个政策目标,同一时间只能实现其中任意两个,而不能三个都实现,因此采用固定汇率制的国家制定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受到很大限制。

篇9

新常态下的主要体现和预期

记者:作为对中国经济阶段性特征的描述,“新常态”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如何理解新常态?

王小刚:所谓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之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现象。

首先从增速上来讲,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GDP 和人民财富成倍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按照经济规律,经济规模大了以后,传统的内生动力在减弱,增速有一个逐步趋缓的过程。其次,资源环境的压力迫使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过去经济增长是传统的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资源消耗、环境破坏为巨大代价,高速增长的背后也积累了深层次矛盾,所以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第三,国内的投资拉动、国际的外需拉动这两个增长的动力要转换为创新驱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向创新驱动转变,把传统的制造业转移出来,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面向未来,我们也必须推进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创新大国转变,换句话说,我们也要面对世界发展的趋势,寻求我们自身的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三个方面都促使我们进入新常态。

记者:新常态下四川的经济呈现什么样的特征?

王小刚:对四川来讲,新常态还有特殊的含义:一是和全国一样进入新常态,二是回归四川自身的“新常态”。四川的经济增长有很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西部大开发以前,四川经济增长落后于全国;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经济增速高于全国,相对速度比全国高10%-20%。2008年汶川地震后,我们发挥制度的优越性,进行大规模的灾后重建,全国都对四川大力支持,4万亿投资中有1万亿用于灾后重建,使得四川经济出现一个非常态的超高速增长,GDP增速达到15%甚至更高,高于全国50%-60%。灾后重建结束以后,四川经济有一个回归自身常态的问题,从灾后重建这个非常态回归到自身发展的常态。

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有需要且有可能

记者:魏宏省长称四川经济既必须坚持高于全国增速的发展速度,又要在战略上保持平常心态。那么我省如何在转型升级和合理增速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王小刚:增速高于全国,一是有需要。从国家来讲,加快西部发展是国家战略需要,否则全国的现代化进程要受影响;从四川来讲,总体的发展滞后于全国,尽管我省经济总量达到了全国第8,是经济大省,但人均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中居第24位,属于欠发达地区,需要保持较快的增速来缩小与全国的差距,为国家整个区域协调发展做贡献。二是有可能。一方面有国家战略的强力支撑。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提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战略,四川能源、交通、水利投资的潜力很大,对产业转移和外部投资的吸引力也显著增强;另一方面由四川所处的发展阶段所决定。四川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按照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人民生活和消费水平快速提升的阶段,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还较强。

当然,增速是相对的,四川经济是全国的一部分,必然也要受宏观环境影响。从历史轨迹看,今后四川经济增幅高于全国10%-20%应该是合乎规律的状态,比如全国7.5%,四川8.5%。坚持高于全国的经济增速是可以的,我们对此要有信心和决心。但也要看到四川面临既要保持发展速度、又要加快转型升级的双重巨大压力。一是到目前为止,四川经济的下行通道还未结束,仍然有1-2个百分点的下行压力,保持高于全国的增速是很不容易的。二是产业必须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四川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大规模的灾后重建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步伐,而新兴产业目前还处于培育阶段,所以四川面临的压力更大。

记者:我省经济增长的潜力和动力在哪里?

王小刚:四川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动力体现在多方面:一是发展阶段,我们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内生动力较强。二是要素保障,我省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劳动力、水电等能源资源丰富,回旋空间较大。三是改革开放,四川是中国改革的发祥地,四川的农村改革、企业改革都曾走在全国前列,深化改革开放将有力促发展。四是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大开发战略、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天府新区的批复等,都为四川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转型升级加快,四川正在加快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和五大先导型服务业发展。

优势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经验

记者:魏宏省长提到,四川存在政府债务、房地产、金融领域的风险和产能过剩问题,怎样逐步解决这些问题?难点在哪儿?

王小刚:这些问题和风险与全国一样,只是四川有些地方比较突出。比如政府债务排在全国前列,但其中有特殊原因:一是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不是很高,单位GDP创造的财政收入较低,而四川改善和提高民生的任务很重。二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各地都有重建美好家园和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很多地方是负债搞建设搞发展。要逐步化解这些矛盾,需要一定时间。

记者:怎样看待四川的产业发展现状?优势产业,如汽车和电子信息产业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可以提供哪些经验?

王小刚:实际上我最担心的是四川的产业。四川的产业能否支撑经济发展?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四川的传统产业比重大且竞争力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转型升级;而新兴产业处于培育期,还没有形成支柱。我们的产业结构在支柱产业上,形成了一个“断档”,也就是魏省长说的“空窗期”。因此,我们必须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又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要探索用新的技术去改造传统产业,并从传统产业中派生出新兴产业,将二者结合好,促进融合发展。

经济增速下降,居民收入结构也要改变

篇10

1.1大力发展经济,是支持科技发展的基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复苏,采取了一些列政策恢复和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在日本小小的国土上,经济腾飞,一跃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经济的发展,为科技提供了动力支持,直接带动了科技的进步。这一变化促进了更多发明创新的到来和更多深入研究的完成,也最终诞生了一批诺贝尔奖得主。这些获奖者均为世界科技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的进步带动了人文成果的升华,使得日本的文学创作也揭开了新的篇章。

1.2政治决策及其推广运行是调节经济和教育发展的遥控器日本在二战后,将国家全部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上来。全国倾尽力量和经济强国联合,大力发展本国经济和综合国力,使得经济和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1.3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经济和诺贝尔的影响巨大诺贝尔奖的成果被认可的,大多是能为资本主义国家服务的。资本主义国家联合,垄断了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命脉。所以在评选诺贝尔奖得主的时候,资本主义国家的意见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和决定权。而资本主义挤兑社会主义的本质永远不会改变。

1.4教育方式的差异,使得日本更容易发掘和培养科技人才的潜质日本籍诺贝尔获奖者,大多有美好的童年和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学习态度。日本的教育在鼓励进步的基础上,注重开发潜质,注重培养少年的兴趣,这更容易使学习成为动力,在严肃的日本教育下用于开拓。

2我国教育尚需改进的方面

2.1中国虽然是世界大国,但是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强国有一定的差距。其人均生活水平和经济发达程度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大力发展经济,是提高教育的重中之重,需要我们大力加强城市建设和城乡规划,将科技化的理念深入人心,树立科技思维,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

2.2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经济基础薄弱,新技术和世界接轨较晚等国情的限制,在经济起步的阶段就较日本有了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中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无法大力狠抓、全面裁管。很多经济政策,在中国很难实行;也有很多政策,提出和实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可能最终没有按照预期的目标达成。

2.3抵制资本主义对我们科技教育、以及各方面的“糖衣炮弹”。大力发展开放式教育,并不是要求完全摒弃我们的传统教育,正相反,开放式教育,时刻离不开传统思想政治的引导。再多的智慧成果,也要明确为正义及合理的方向服务,要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散漫的思潮:培养与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坚强的意志,不为物质诱惑所动,激发正义感。让知识在健康的环境下储备与发展,才能更好的祖国服务。

2.4中国的教育在能力教育、素质教育方面还有待提高,青少年的负荷过重,很多失去了原本的科研兴趣,这样不利于钻研精神的开发。这也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正确引导学生的求知观和世界观,正确树立健康的竞争意识与奋斗意识,大力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自由向上的学习。

3改善中国式教育的价值

3.1教育的改革,也是一种对传统束缚的冲击。这种冲击,本身需要着强大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是我们勇于正视现行教育制度,勇于否定与改进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