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制度范文
时间:2023-04-03 10:32: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预案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目的
及时发现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实现站所应急预案与相关单位应急预案衔接;增强事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预案的充分性和应急设备的保障能力及应急人员的操作能力;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的基本要求、方法、内容及程序,适用于贡格尔收费所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三、职责
(一)站所负责人职责
负责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负责签发经评审或论证符合要求的应急预案。
(二)副所长职责
协助站所负责人负责主持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三)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更新;
2、协助组织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
3、督促检查应急预案的实施、演练和准备情况,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审;
4、负责应急演练的策划和实施;
5、参与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和评审工作;
6、负责对员工的自我防护技能教育和应急处置培训工作;
7、定期对应急预案评价人员、应急救援、抢险队员进行培训;
8、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
四、工作程序
(一)评审方法
应急预案评审分形式评审和要素评审、评审采取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三种形式简单判定,对于基本符合和不符合的项目,应提出指导性意见或建议。
1、形式评审
根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制定过程等内容进行审查。形式评审的重点是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可读性。应急预案形式评审内容及要求,见附件。
2、要素评审
根据有关规定和标准,从符合性、适用性、正对性、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衔接性等方面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要素评审包括关键要素和一般要素。为细化评审,可采用列表方式分别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评审应急预案时,将应急预案的要素内容与表中的评审内容及要求进行对应分析,判断是否符合表中的要求,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完成《综合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专项应急预案要素评审表》、《现场处置方案要素评审表》、《应急预案附件要素评审表》,见附件。
① 关键要素
应急预案构成要素中必须规范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涉及站所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如应急预案中的危险源与风险分析、职责机构及职责。信息报告与处置、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等要素。
② 一般要素
应急预案要素中简写或可省略的内容。这些要素内容不涉及站所日常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时的关键环节,而是预案构成的基本要素,如应急预案中的编制目的、编制依据、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单位概况等。
(二)评审程序
1、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在广泛争取意见的基础上,采用会议评审的方式进行审查。会议评审规模和参加人员根据应急预案涉及范围和重要程度确定。
2、评审准备
应急预案评审应做好以下工作:
① 成立应急预案评审组,落实参加评审的人员;
② 通知参加评审的人员具体评审时间;
③ 被评审的应急预案在评审前送达参加评审的人员;
3、会议评审
会议评审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① 评审工作由站所负责人或主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主持;
③ 应急预案编制人员介绍应急预案编制或修订情况;
③ 评审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讨论,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④ 应急预案评审组根据会议讨论情况,提出会议评审意见;
⑤ 讨论通过会议评审意见,参加会议评审人员签字。《应急预案评审意见表》见附件;
4、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采取演练的方式对应急预案进行论证,必要时就邀请当地安全生产部门参加。
5、修订完善及意见处理
① 认真分析研究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② 评审组组长负责对各位评审人员的意见进行协调和归纳,综合提出预案评审的结论性意见;
③ 站所应按照评审意见,对应急预案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合格项进行分析研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④ 反馈意见要求重新评审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组织有关部人员按照要求重新进行评审;
6、批准印发
应急预案经评审或论证后,由站所负责人签发。
五、评审要求
(一)应急预案编制后由站所负责人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专家对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和论证;
(二)应急预案应符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9)73号)的要求;
(三)应急预案编制涉及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或需要相关部门配合的,应当征得当地相关部门同意,评审应当形成书面纪要附有专家名单。
六、评审原则
应急预案评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事求是、符合站所应急管理工作实际;
(二)对照相关标准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三)依靠专家,综合评定,及时补充完善应急预案。
七、评审依据
应急预案评审应依据以下文件,并考虑站所实际:
(一)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以及有关方针、政策和文件;
(二)地方政府、上级有关部门以及本行业有关应急预案及应对措施;
(三)可能存在事故风险和安全事故应急能力。
八、评审人员
参加应急预案的评审应由以下人员参加:
(一)熟悉并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
(二)熟悉并掌握《站所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应急知识;
(三)熟悉站所各项工作流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九、评审要点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符合性:应急预案的内容是否符合有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二)适用性:应急预案的内容及要求是否符合站所实际情况;
(三)完整性:应急预案的要素是否符合指南评审规定的要素;
(四)针对性:应急预案是否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部位;
(五)科学性: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预防体系、信息报送、响应程序和处置方案是否合理;
(六)规范性: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等是否简洁明了,便于阅读和理解;
(七)衔接性: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以及其它部门或单位预案是否衔接。
十、应急预案评审应考虑下列信息:
(一)紧急情况响应和应急演练的结果;
(二)外部应急经验;
(三)设备、设施或流程的变化情况。
十一、应急预案的评审或论证应当注重下列事项:
(一)应急预案的实用性;
(二)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三)预防措施的针对性;
(四)组织体系的科学性;
(五)响应程序的操作性;
(六)应急保障措施的可行性;
(七)应急预案的衔接性等内容;
十二、应急预案评审应明确下列内容:
(一)应急预案评审的频率;
(二)应急演练的方法;
(三)应急演练的频率。
十三、培训
(一)培训和训练应针对应急队伍和全体员工进行;
(二)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在每年的3月份制定本公司的《应急演练计划》,确定演练内容,应急演练每年不得少于一次;
(三)在进行应急演练前,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要制定演习方案、演习方式、指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安排相关的后勤工作;
(四)应急演练应包括下列事项:
1、时间、目标和演习范围;
2、演习方案和演习方式;
3、演习现场规则;
4、指定演习效果评价人员;
5、安排相关的后期工作;
6、编写书面报告;
7、参演人员进行自我评估;
8、针对不足及时制定改正措施并确保实施;
(五)进行大型应急预案演练时,站所负责人、环节干部都要参加,进入现场观摩指导。
(六)应急预案演练应检验和评价下列效果:
1、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充分性;
2、参与人员的反应能力与处理能力;
3、应急预案的操作性;
4、应急设备的充分性、可用性与有效性;
5、应急预案的组织协调性;
6、外部机构响应的及时性;
篇2
一、建立食物中毒预案报告
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向校值班室和医务所室报告。值班人员、校医务人员接报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并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与此同时上报校长办公室,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二、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
三、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中毒事件发生后,校医务所室要主动协助市卫生防疫人员及时向中毒人员了解就餐场所、就餐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对病人的吐泻物及可疑食品进行采样,送上级卫生部门检验。
校保卫处应立即派员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持和勘察,调查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平时情况,社会关系,纠纷情况等,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有人为投毒的可能,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同时严格审核进货渠道,对可疑食品的供货方、渠道缜密进行排查。
对不能排除饮用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校总务处应立即停止供水,留样等待检测。
四、善后处理
校区各部门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待上级部门的检验报告出来以后,确定责任。如事件涉及刑律,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五、总结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部门应对事件的发生经过后果,自觉查找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与完善、强化管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向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六、成立领导小组和指挥系统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领导、协调各部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校区特成立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电话如下:
七、对在应急工作中有积极突出表现贡献的,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任何违背本应急预案的行为:属领导责任的追究其所负责任,属不服从领导小组和责任领导紧急调配工作或不积极配合工作的集体或个人,也按事件性质和后果予以追究责任,并作为今后考核的重要依据。
**大学
篇3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概述
1.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概念
企业财务信息化是将财务进行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手段,是指利用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的财务进行一定的控制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财务信息化的重点是推动企业内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融合力度,以实现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保证企业财务的准确性和利用率的目的。
2.企业财务信息化的作用
第一,企业财务信息化能够为企业降低产品的成本,优化企业资源的配置;第二,财务信息化促进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高效性;第三,企业的财务信息化有利于提升企业形象;第四,财务信息化是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必要条件。
3.企业财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基础财务在实际的企业运营中的实用性不强;第二,企业缺乏专业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人员;第三,由于人员的专业性不强,不能够很好的使用一些财务软件。
二、企业应收账款概述
企业的应收账款是指企业为了更好让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需要向购货单位或者接受劳务单位收取一定的款项,其中主要包括对企业所销售的产品、提供劳务等应该向相关的债务人收取的价款、购货单位所垫付的运货费以及包装费等。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的赊销比例每年以上升的姿势增长,在企业流动资金的占有比例较高,由此造成了企业的流动资金不足,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拖欠资金的现象愈演愈烈。
三、内部控制制度概述
近几年来,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逐渐成为了促进企业管理的良好工具。企业内部控制是在企业目标的要求下,严格的安装企业制定的政策进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管理。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员工以及领导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深,执行内部控制的员工的积极性不高,内部控制体制的建立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执行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也不足,一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还未建立相对应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四、财务信息化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作用
1.财务信息化可以随时追踪应收账款的动态
传统的手录式记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企业之间的竞争需求,很难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进行及时的分析,而利用财务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只要将每个客户的财务信息输入到相对应的财务软件中,然后在客户将款项打过来的时候及时的将款项输入一定的系统中,与相对应的账款进行匹配,根据收账款报表的分析功能就能够清楚的知道与收账款相关的任何信息。财务管理人员就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的信息将结果反馈给销售人员,就能够及时有效的进行催款。
2.可以减少企业的放账风险
与传统的手工记账相比,财务信息化可以根据每个客户信贷额度和信贷期限的不同,分析每个客户的信誉及信贷情况,对已经没有信用额度的客户能够及时的停止放账,科学的控制客户的放账信贷额度,防止一些由于工作人员工作繁忙或记录不及时造成的放账额度超过最大的额度的情况,以及对没有信用额度的客户继续放账的情况发生,极大的减少不能及时的回款的风险,降低企业的放账风险。
3.提高企业应收账款的工作效率
应收账款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企业日常的账务运营情况以及客户的账款记录都需要详细的记载或分析,财务信息化管理通过财务的相关软件不仅可以记录繁琐的应收账款信息,还能够准确的分析企业每一个客户的应收账款的相关动态,在减少企业的放账风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财务管理的效率。随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深入使用,企业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业务要求为其设置对应的查询财务信息的窗口,例如,销售人员可以申请查看客户的付款信息,这样就能够方便员工主动及时的了解企业财务管理的相关动态。
五、企业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案例分析
1.跨国公司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案例分析
(1)A跨国公司基本情况分析
A跨国公司成立于1851年的夏威夷岛,新鲜水果、新鲜蔬菜和包装食品是企业主要的三个业务领域,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质量最好的水果、蔬菜公司。由于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A跨国公司看到了中国的广阔前景,转入中国的市场,相应增加了市场部、财务部、销售部等部门以及相关人员。但是在实际的中国市场中,企业并没有设立独立的财务部门,财务工作还是沿用以往的外包制度,将企业内部的财务工作包给内部的果蔬业务部的在华公司,财务负责人也重新制定了新的应收账款和放款制度。由于企业内部的外包财务人员没有具体实施内部的控制、管理功能,只是单一的记账,开具的发票以业务部门的指示为标准而不是以商品的出库数量或者客户的确认单,没有及时的与客户进行核对账目,客户没有一个准确的账务,企业也没有相对应的应收账款分析表,导致财务部不能及时提交给总部财务分析表,总部也无法对客户催收账款,使得公司的逾期应收账款越来越多。此外,应收账款的是否能够及时回收与员工的实际利益没有很大的关系,也造成员工财务管理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大大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和企?I利益。
(2)跨国公司对应收账款加强控制之后的情况分析
针对此情况,A跨国公司对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了进一步的控制,主要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在对客户发放款之间进行控制;跨国公司制定了明确的部门分工与责任,在选择合作客户时,充分评估客户的资金信誉情况,看看客户是否有不如期付款的记录、是否具有还款的能力、是否具有其他负债项目以及在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只有符合审批条件的客户才会放款,否则不得放款。第二步,客户收账控制;A跨国公司将商品送到客户手中后,严格的要求客户进行数量和质量的验收,然后客户进行签名盖章,以此作为跨国公司的供应商向客户收款的依据,让客户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债款情况,方便公司进行收款。第三步,催促客户付款;财务部门在每月结算一周前,将应收账款的明细表发给相关的销售人员,然后销售人员以此往日依据向未及时还款的客户进行催款,在收到客户的款项后,也及时的将收款信息记录到回款表中,以便以后审核客户的信贷情况。经过对应收账款的控制管理,跨国公司及时的将逾期的应收账款收回,解决了企业的账目问题,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2.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制度案例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的公司规模小,资金也不充足,在这种情况下,经不起逾期应收款的折腾,在计算机时代未到来之前,我国中小企业的应收账款的现状不是很好,由于一些员工的资质和专业水平比较低,人力资源相对较少,加上企业内部控制需要一定的资金,考虑到成本的问题,对企业内部的控制管理不予重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到来,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进一步打开市场,在计算机通信网络发达的基础上,中小企业及时的吸取大公司财务信息化下的应收账款的企业内部控制的优秀经验,将计算机财务管理技术代替原始的人工财务管理手段,加强对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的资金管理,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一些有能力的中小企业制定较为完善的财务部门,严格分析客户的资金信誉情况,在回款之后制作回款表了解企业的回收款情况以及客户的付款信誉,制定员工工资与应收款项目相结合的制度,对一些半年以上没有回收款的客户及时的向经理报备,合理的扣除员工的工资,以此来加强对企业内部应收款的管理。
篇4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根据“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为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地预防与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充分整合现有的专业和社会应急救援资源、完善工作体系,建设责任明确、反应快速、救援有力的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体系。
1.3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1.4适应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通过高管中心所属收费站运输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
2.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站长是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第一负责人,征稽股是事故处置职能部门,办公室是事故处置日常管理部门,收费站全体人员都是事故处置的责任人。
2.1征稽股职责:
(1)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等威胁人身安全事件后,根据事故报告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并及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
(2)负责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
(3)组织和提供在抢险过程中及善后工作的物资及车辆供应。
(4)当危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2.2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明确本应急预案修订周期,日常检查。
(2)组织对本应急预案进行演练。
(3)发生事故(原因、处理经过、人员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调查报告的编写和上报工作。
(4)定期检查收费现场灭火器、消防箱、防护用品(防毒面具)是否符要求,如发现不符合的应立即更换。
(5)建立经常经过收费站运输化学危险品车辆台账(车牌号、所装物品、如何处理)。
(6)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1、定期组织针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进行培训和模拟演练。
2、预案的培训
3、培训应急救援人员熟悉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实施内容和方式。
4、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熟知各自的职责和任务。
5、熟练掌握器材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6、熟知灾害现场的危害、危险特性,配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7、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模拟演练。
8、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且存在大量有毒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模拟演练。
9、发生同时具有火灾、爆炸、有毒危险化学品大量泄漏的模拟演练。
2.3应急通讯:
领导、现场组织人员应急电话号码:
各职能部门主管人员应急电话号码:
报警电话:110
医院门诊电话:
2.4危急事件的表述
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主要是火灾爆炸、泄漏,易燃化学品的泄漏处理不当,随时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的蔓延而扩大。有毒有害气体泄漏,易造成多人中毒事故发生。
2.4.1当有装有化学危险品车辆经过收费站发生大量泄漏或火灾情况时,当班人员根据以“避免人员伤亡、减少财产损失、控制事故扩大、降低环境污染、保障车道畅通”的原则采取紧急避险措施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并及时上报站长和职能部门。
2.4.2撤离事故现场时应迅速戴好防毒面具(每个收费亭内都有)往上风、安全处撤离。
2.4.3职能部门收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上报上级管理部门并报警。
2.4.4根据司乘人员提供的情况(车辆装载何种物品、多少数量、如何抢救)或与车辆所属单位联系后根据所取得的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合理措施组织抢救。
2.4.5当车辆发生火灾时,根据司乘人员提供的情况(车辆装载何种物品、多少数量、燃烧后是否会发生爆炸、如何抢救)或与车辆所属单位联系后根据所取得的情况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采取合理措施组织抢救。
2.5危急状态消除,由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宣布应急行动
2.6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宣布现场工作是否继续。
附:
1.当化学危险品发生泄漏后避免明火,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
2.当氯气或氨气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时应采取紧急急救措施:
当大量氯气或氨气泄漏,给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严重威胁人身安全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撤离现场。吸入: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施行人工呼吸。
3.当浓酸发生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时应采取紧急急救措施:
眼部接触: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再以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皮肤接触: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眼睛或用1的醋酸清洗皮肤,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4.当有人受氯气轻微中毒后仍能行动者,应立即离开工作现场,口服复方樟脑酊解毒,并在胸部用冷湿敷法救护,中毒较重者应吸氧;严重者如已昏迷者,应立即做人工呼吸,并拔打120急救。
5.当氨水发生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时应采取紧急急救措施:
篇5
[关键词] 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认知干预方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4(b)-014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influence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n patients with vascular mild-moderate cognitive dysfunction.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vascular mild-moderat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uabei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General Hospital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0 cases) and observation group (30 cases) by using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Yangxue Qingnao Granules and Oxiracetam Capsules were used in two groups in order to cure and maintain blood pressure and blood sugar steadily. Regular sports and cognitiv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were performed in control group. A cognitive intervention plan that participated by a multi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specialized cognitive intervention team entirely was provided to observation group.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in MMSE, MoCA, ADL scores of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P > 0.05). After intervention, MMSE, MoCA, ADL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 < 0.05). Conclusion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ognitive intervention plan can improve the cognitive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vascular mild-moderate cognitive dysfunction, implement an early intervention treatment can prevent and postpone the progress of dementia, as well as enhance the standard of life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the disease.
[Key words] Vascular mild-moderate cognitive dysfunction; Cogni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指与血管性原因相关的认知障碍,是一个反映脑血管病对于认知损害效应的现代概念[1-2]。按照认知障碍的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包括各种水平的认知下降,且发展为血管性痴呆的可能性极高,现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痴呆的第2位原因[3-4]。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康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5-6]。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早发现、早治疗,防重于治的医学理念,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尤其是对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本研究主要对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制订和实施认知干预方案,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早期干预治疗防止或推迟痴呆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疾病预后。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神经内科2015年3~10月收治的60例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0~75岁,平均(64.06±5.1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3.93±1.88)年。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7],且经头颅CT或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确诊;②符合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断标准[8];③生活能自理,无正常生活障碍;④所有患者均自愿参加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⑤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标准:①酒精和药物依赖、严重心肝肾疾病、妊娠或哺期妇女及精神病患者、有家族性遗传性痴呆史;②非血管源性认知障碍卒中发病14 d内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养血清脑颗粒(天津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4 g/袋,国药准字Z10960082)联合奥拉西坦(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1 g/支,国药准字H20100040)药物治疗,维持血压、血糖水平稳定,并进行常规运动和认知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学科合作的专业化认知干预团队全程参与的认知干预方案。组建由康复治疗师、临床医师、临床护士组成的多学科合作的专业化认知干预团队,团队成员相互协助,建立共同的康复计划和目标,全面致力于患者的需求[9]。临床医师对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做出正确诊断,进行有效的早期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认知功能及其意向调查表”的评估资料,包括收集到的数据、查检到的问题和患者及其家属主要解决的患者认知问题以及患者兴趣爱好,以患者需要为重点,组织团队成员讨论研究,通过发挥患者特长,在运动训练(肢体运动训练、平衡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训练)的同时选取熟悉、擅长的社会化娱乐活动(①益智类游戏:象棋、军旗、跳棋、五子棋、扑克、积木、智力拼图、计算游戏、猜字游戏、归类游戏;②手工劳动类:玩具拼插、绘画、插花、物品摆设、钉钉游戏;③文体活动:唱歌、做工艺品;④书报类:读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练字、讲故事等),在循证的基础上,结合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损害特点和患者个体差异,针对其认知功能障碍展开讨论,与患者达成共识,制订由单项灌输转化为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自主选择的认知干预方案,并管理患者认知康复训练方案的实施;临床护士做好患者和康复团队的沟通协调,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给予情感上支持,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及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最大程度的康复。认知干预方案的康复训练1次/d,30 min/次;认知干预团队每周1次会议,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效果评价、患者反馈分析、认知干预方案调整、康复过程质量控制。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效果进行评价。
1.3 评价指标及判断标准
1.3.1 认知功能 认知功能评测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中文版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10-14]。MMSE包括定向、记忆、计算、语言、视空间、运用及注意等方面的测试,共30个条目,总分30分,根据不同受教育程度划界,文盲≤17分、小学≤20分、中学≤22分,大学≤23分即提示认知功能缺损。MoCA包括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定向力等7个方面的认知评估,共计30分,受试者受教育年限≤12年,在测试结果上加1分,校正文化程度的偏倚,≥26分为正常,评测时间不超过10 min。
1.3.2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 ADL测评采用改良的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该量表共5个条目,总分范围为0~100分,其中0~20分为完全依赖,>20~60分为重度依赖,>60~90分为中度依赖,>9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MMSE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ADL、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ADL评分及观察组患者干预后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ADL、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MoCA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前MoCA评分7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评分及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定向力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 < 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视空间与执行能力、命名、注意、语言流畅、抽象思维、延迟记忆、定向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提出将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提前,其发病后逐渐由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转变为痴呆的可能性极高,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16-18]。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的同时给予多学科合作的认知干预方案,对促进认知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可以有效预防和推迟患者发展为痴呆的进程。
一个高效认知干预方案的制订对于认知功能障碍改善尤为重要。多学科的团队通过各学科专业人员的相互协作配合,为患者提供专业、规范、系统的认知干预管理。团队涉及神经内科医师、责任护士、康复治疗师等,发挥不同专业的专科知识,以患者需求、爱好和特长的社会化活动制订和实施认知干预方案,并根据患者评价结果反馈,及时调整方案,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干预3个月后取得了一定的效果,MMSE、MoCA、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果表明,认知干预方案对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剩余神经细胞的兴奋性,受损大脑功能区功能重组形成新的相关信息环路,从而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9-22]。通过医护患共同参与制订和实施的认知干预方案,实现患者认知功能训练,促进患者认知功能康复。
在实施认知干预方案时患者的主动参与,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参与”体现了现代新医学模式的发展及转变,即从对疾病的关注转向对生活质量的关注,要求参与者发挥自主作用,体验到现实的投入并产生满足感[23]。医护患共同参与解决患者在认知功能障碍中迫切需要改善的实际问题,更多关注患者作为“社会人”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认知功能障碍对日常生活能力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患者的感情因素,患者以自己的需求为中心,参与选择能改善认知功能的社会化娱乐活动训练,消除患者对于枯燥康复治疗的消极和排斥,激发患者更为积极配合完成各项治疗活动。社会化娱乐作业活动,如扑克、跳棋、钉钉子、读书读报等熟悉的生活情景,患者对作业情景越熟悉,其训练自主性程度越高,个体只有在其生活的重要领域才能自己决定所想和所做。患者对于认知干预方案的康复训练作业要求进行慎思并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意选取更具趣味性、操作性的训练,与简单的服从行为有本质的区别,患者合理的情意自主性会被高效落实。
血管性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认知干预方案的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早期干预治疗防止、推迟痴呆的进展,利于患者身心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团队参与的认知干预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是认知功能障碍研究领域的一条新的思路,在今后的研究中延伸到社区和家庭,加入社区医生、社区护士、家庭成员等,更利于患者认知康复训练的长期坚持和健全患者的社会交往空间。
[参考文献]
[1] 冯涛,王拥军.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J].中国卒中杂志,2010,5(11):914-919.
[2] Erkinjuntti T,Gauthier S. The concept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J]. Front Neurol Neurosci,2009,24:79-85.
[3] 王崇,王建明,董瑞国,等.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5):4165-4168.
[4] Werring DJ,Gregoire SM,Cipolotti L. Cerebral microbleeds and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J]. J Neurol Sci,2010,299(1-2):131-135.
[5] 唐向阳,袁良津,蒋呜坤,等.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5,22(2):76-79.
[6] 罗红波,杨金升,石向群,等.50岁以上患者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及生活质量的研究[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9,6(10):528-531.
[7] 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内科杂志,1996,29(6):379.
[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写作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2):142-144.
[9] 李娟,徐燕,仇瑶琴.多学科康复团队模式对我国骨科康复的启示[J].护理杂志,2006,24(12):36-38.
[10] Spreen O,Strauss E. A compendium of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124-248.
[11] Nazem S,Siderowf AD,Duda JE,et al.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 disease with "normal" global cognition according to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score [J]. J Am Geriatr Soc,2009,57:304-308.
[12] 刘萍,冯涛,芦林龙,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蒙特利尔认知评测量表对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筛查能力的比较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0,5(11):888-893.
[13] 郁可,王庆松,李从阳,等.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评估的初步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9):826-828.
[14] 宋杨君.MoCA量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0):22-23,27.
[15] 杨燕,韩燕红,沈顺娣,等.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状况[J].护理杂志,2011,28(8):6-8,11.
[16] 任剑羽,牛秀茹,孙佳,等.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2):207-210.
[17] 卢仁凯,丹,张,等.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5):105-106.
[18] 郜晓飞.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6):140-141,144.
[19] 龙敏,温萃莉.居家认知康复训练对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3):262-265.
[20] Gorelick PB,Scuteri A,Black SE,et al. Vascular contribution to cognitive impairment an dementia;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J]. Stroke,2011, 42(9):2672-2713.
[21] 贾建平.重视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早期诊断和干预[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1):4-6.
[22] 田家林,杨晨,张禹,等.综合康复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健康杂志,2010, 32(2):148-150.
篇6
【关键词】 浙江电网 应急管理 应急预案
浙江省电网频繁发生暴雨、台风、大雪、冻雨等自然灾害,造成电网输变电设备大范围损毁,从而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浙江电网“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实现电力调度和设备监控业务的高效融合。但毕竟由于建设周期短,运转磨合时间不长。在制度、技术支撑系统的建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电网应急体系的含义
应急是指针对电网面临的各种突发事件,通过建立全面的、整合的安全应急管理体系,以有效预防、处理和消除突发事件为目标,以运行管理者为核心所进行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动态的管理活动。
浙江电力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的结构按照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三级设置(图1)。总体应急预案是组织管理、指挥协调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指导原则和程序规范,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综合性文件;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突发事件、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特定的场所、设备设施、岗位,在详细分析现场风险和危险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的突发事件,制定的处置措施和主要流程。
浙江省电力调控中心是浙江电网运行的组织、指挥、协调机构。由图可见:浙江省电力调控中心主要承担事故灾难类中的电网、设备和自然灾害类中的防台、冰灾专项应急预案和本单位的特殊应急预案。
二、应急体系
电网应急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使其高效、灵活地运转起来,需要许多具体的运行机制作为支撑。运行机制是指为保证电网应急管理体系、体系内部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所规定的行为准则――这些准则通过制度、办法、规定、措施和评估等方式表达出来。应急系统主要包括:
1、应急组织体系:浙江省电力调控中心作为职能部门之一,在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构建浙江电网的应急机制。分决策层、执行层、行动层三层结构。
决策层:调控中心领导小组。贯彻落实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及相关文件精神;接受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应急决策和部署;研究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应急体系;领导本单位应急处置实施工作。 执行层:各级调控中心本部门处室。立足本单位应急管理基础和现状,明确应急预案的目标、范围、定位、框架等关键要素,科学建立应急预案体系。行动层:基层电网运行人员、抢修员工组成。他们要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上级的命令,按照《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操作书进行事故处理、恢复电网供电。
2、应急预案体系建立上下对应、相互衔接、完善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和浙江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规章制度的要求,编制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如图2。
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通过预案评审,同时报省公司应急办公室和华东电网调控中心备案。各种应急预案进行动态管理,根据应急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变化情况、电网安全生产形势和问题、应急处置经验教训等,及时评估和改进预案
图2 浙江调控运行应急预案类型
内容,实现应急预案的持续改进。
3、应急保障体系:调控中心利用一切调度监控运行资源,构建最快速、最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健全大运行应急管理体系。包括:加快综合智能分析与告警、二次在线监控、在线预警与辅助决策等系统功能建设,全面提升调度监控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应急平台和指挥系统建设,依托现有专业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传输与共享;利用现有调度值班、生产大运行值班、抢修指挥中心等平台,明确信息报送渠道和程序,加快突发事件信息和应急指挥命令的上传下达,建立统一高效的应急指挥系统。
三、应急管理实践
在以上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浙江电网调控部门用自身建立起来的应急管理体系来指导设备事故灾难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迎峰度夏某日浙江电网500kV某枢纽站由于火灾烧毁了三台所用变的低压电缆、动力电缆、光缆,对变电站以及整个电网造成以下影响:(1)所用电全部失去 ;(2)三台500kV主变风机、油泵无法启动,(主变冷却方式 ONAN/ONAF/ODAF,自冷能力为60%);(3)四条500kV线路保护通道失去,线路无主保护; (4)多条220kV线路保护通道告警;(5)直流系统供电时间只能维持1.5―3个小时;(6)站内通信异常,自动化数据出错。
面对事故的发生,浙江省调快速反应,按照《浙江500千伏系统突发事件省调处理预案》指导,精心指挥,打了一场漂亮的反事故处理战役。这件事件的有效应对充分说明了浙江电网应急管理体系的正确和高效。
篇7
一、培训目标
1、新招用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合格后上岗的实现率达到100%以上;
2、企业全员接受安全培训达标率100%;
3、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5、广场工作人员安全培训率达到100%;
6、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率达到90%以上,复培复审完成率100%。
二、培训内容
1、基本知识:安全生产的概念、方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专业知识:各项应急预案,对应特种作业人员专业知识、安全达标规范等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培训计划
1.一月: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依据
春节期间安全措施及应急预案
防盗、抢事件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2.二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加油站消防安全制度。对象:加油站员工
安全管理员工作标准。对象:管理人员
3.四月:消防安全学习制度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4.五月:消防安全应急预案
初起火灾的扑救与人员疏散逃生
消防设施种类及使用情况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5.七月:食品安全知识及应急预案。对象:餐厅、超市员工
防洪抢险应急预案服务区。对象:全体员工
6.八月: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与义务
防雷击应急预案
山体滑坡及泥石流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7.十月:“黄金周“期间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冬季道路安全保畅应急预案
对象:服务区全体员工
8.十一月:冬季锅炉技能及防火培训。对象:锅炉工
除雪防滑应急预案
员工在安全生产中的权利与义务
篇8
关键词 总承包 前期 安全管理
在如今建筑业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市场竞争日趋加大的环境下,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以其一体化、集成化的特点,在加大资源整合、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有力优势,逐步顺应当今工程建设行业发展规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成为大中型建设项目建设的首选模式,受到目前国家、社会、行业的极大关注而不断引用并优化。然而因模式变化带来的安全管理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该模式的优化发展。此模式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水、电、暖、土建等专业高度集中,分包队伍繁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且流动性大,各地方安全管理政策文件存有较大差异,给工程建设项目的综合安全管理带来巨大难题。为此前期安全管理机构及制度的建设完善尤其重要。
1.安全管理机构
安全管理是一项全方位的管理过程,涉及专业繁多,分部分项工程点多面广,工程项目总承包尤其如此,单一的以项目经理及专职安全员的安全管理机构,无论从时间、精力、专业技术等方面无法全面胜任并履行安全管理职责,将造成工程项目因人为因素而出现的隐患。因而一个专业配备合理,设置齐全的安全管理机构必须由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专职安全工程师及项目所有专业负责人共同参与,从专业技术角度出发共同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以达到全员参与,专业突出,齐抓共管的目的。
2.安全管理制度
制度是组织活动开展的首要规范条件,一项完善的制度建设,可以有效规范组织及参与组织的人员的行为,通俗而言,制度需要告知组织及其人员如何规范的实施行为,如何运行,其范围如何,其程度如何,是否符合等。
工程建设总承包安全管理制度鉴于其安全责任的负总责原则,其制度制定需要包括的范围、层次、深度如何确定?
工程总承包作为建设项目管理责任的主体,单线管理上与各分包单位唇齿相依、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多线管理上是各分包单位之间协调、管理、督促的纽带,总线上需要全面顾及项目整体安全环境的保证,安全制度的建立据此展开。
2.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
2.1.1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该规定是工程总承包现场同时针对项目本部及分包单位的综合性安全管理规定,是其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的纲领性文件及依据,规定中需要明确项目本部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应该制定哪些安全管理制度,各种制度的审批、执行、修改程序及其实施范围、有效期限等;同时也明确提出分包单位进场施工必备的安全条件,针对施工行为所必须的安全管理规定;以及对各种制度符合与否的奖惩措施。其制定报批程序为:项目部负责编制,总部审核、批准、备案或提出意见返回项目部修改,项目部实施,如因外界因素发生变化需要修改,修改程序遵照报批程序。
2.1.2 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作为安全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规范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发生,减少参与组织活动人员伤亡、财产设备损失、环境损害并恢复组织活动环境的重要措施。
介于上述原因,项目现场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无需具体针对具体事项,但需要对其附件即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起到方针、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其主要内容包括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适用范围、依据、构成体系、原则、工程项目概况、主要风险分析、组织机构、预警原则、响应程序、人员职责、后期处理及该预案的保障措施等。编制时应重点关注其目的、适用范围,构成体系、组织机构设置等方针、政策性规定,为其余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提供必要的依据。其编制、审核、批准、执行、修改程序遵照项目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程序,评审方法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
2.2单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项目部某种组织活动所定的安全管理守则,制度中需要清楚明确该制度针对事项,实施人员,以及具体操作细则等要求。其编制、执行等程序为:项目现场专职安全工程师制定,项目部全体会审,项目经理批准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
2.3专项安全管理制度
该制度是指具体针对某专项组织活动、施工行为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及专项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其重点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部门文件等资料,要求编制严谨,符合规定,数据精确,操作性强等。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制定的计划或方案,是综合应急预案的组成部分,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现场处置方案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可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留存。
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中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应重点参考行业标准,严格声明其中需要明确的数据和要求、依据的标准、和具体操作程序进行编制。
专项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参考国家法规、行业标准等文件资料,按《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格式编制,同时充分分析某组织活动或危险的状态,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后果及不同级别、状态下的应对方式,明确事故应急组织单位、响应程序、处置方式、现场恢复方法,并说明该应急所需的资源储备及储存场所和使用方法等。
现场处置方案由于针对较为固定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其制定应根据设施等的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要求更加具体、简单、针对性强,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做到事故发生时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施工专项安全管理制度、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的编制、执行等程序参照单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并报总部备案管理,其中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的评审方法同样参考《安全监管总局印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进行评审,并将评审过程记录留存备案。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基层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98-02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形成安全预防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风险管理的应用将使安全管理更科学、更全面、更规范、更有针对性,从而使企业的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及事故调查体系。
一、安全风险管理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织,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评估及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实施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及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整改记录。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为: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处理。其中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是核心内容,也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1.安全风险培训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坚持安全风险的全员参与,要立足班组、立足现场,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防止电气误操作等安全管理规定及制度的学习、培训和考试,开展现场紧急救护、消防等基本安全技能的培训,加强对有关事故案例的剖析,从事故教训中发现薄弱点,提高风险意识,养成主动识别危害、控制危害、规避风险的习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员有所侧重,在工作过程中检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安全风险辨识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生产运行实际,从电网设备、调度运行、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等生产运行的各个方面,全面查找电网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系统辨识电网安全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为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控制提高基础数据和资料。
3.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依据《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及辨识防范手册》,按照一定的周期和程序,开展查评工作;二是对已经掌握的风险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各层次的管理短板、薄弱环节和薄弱部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生产运行环境。从设备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因素导致人为责任事故、运行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评估生产运行环境中可能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等人身伤害事故或误操作事故的风险,从而加强生产运行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第二,机具与防护。从安全工器具、专业机具和防护用品等方面评估机具与防护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定期维护、保管等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以及应用过程中是否正确规范等。第三,人员素质。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评估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现场管理。从作业组织、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措施、应急工作准备等方面评估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风险,加强企业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第五,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从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两措”管理等方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4.安全风险控制
控制电网安全风险的目的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发生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稳定破坏事故。为此,需要从单一事故方面加以控制,才能避免以上多重事故发生。
一是设备因素。需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视、巡视,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发现隐患和缺陷及时处理。需要加强对安全自动装置的检查、校验,低周减载容量应满足要求,确保安全自动装置正常投运。需要加强通信及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保证保护通道及通信畅通完好,自动化信号及采集数据正确,不影响电网事故正确处理。
二是人为因素。生产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提高防范电网风险的能力。调度运行人员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加强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继电保护人员需要确保设备主保护、无缺陷运行,确保整定正确;现场运行人员操作时需要认真核对现场设备状态,加强现场的操作监护,防止走错间隔、漏项及跳项操作。
三是天气及偶然因素。关注雷、雨、雪、雾、连续高温对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影响;定期对变电站周围的环境和输电线路进行检查与巡视,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做好消防设备的检查及机房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和重点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防止发生火灾、偷盗和人为破坏。
5.安全风险处理
针对风险程度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制度执行力不强、执行不规范等管理类缺陷,采用加强督促检查等手段纠正基层单位的工作偏差,保证制度一丝不苟地得到执行;针对具有一般风险的单位,采用“提示”(批评、评价意见等)的方法通报,提出整改要求;风险中等的,给予“警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专项督查等)的处理,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到期验收。对于风险较高或已发生事故的单位,给予责任追究。
对于各种类型的风险处理,采用不同方式的响应进行整改。其中综合性的、重大的风险纳入公司级别的风险响应工作范畴,实施全面整改和隐患整治。
6.风险管理的考核与持续改进
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上进行专题汇报和布置,纳入企业的正常管理和考核中。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要及时跟踪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分阶段对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及风险辨识、评估、控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改进。
二、应急管理
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应与日常安全管理相结合,由事后单纯应急处置,转向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处置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应对供电生产运行突发事件,正确、有效和快速处理大面积停电事件,保障电力供应,应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1.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司、部门、班组三级构成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明确电力调度机构作为电网事故的现场指挥中心,落实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投入,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互通、指挥有力的指挥体系。
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以下应急预案体系结构,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安全和稳定工作实际及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社会稳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一般划分为电网安全类、人身安全类、设备与设施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其中电网安全类包括电网调度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要变电站全停应急预案,重要客户停电应急预案。人身安全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设备与设施安全类包括电力设施大范围受损抢修应急预案、重特大火灾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类:突发应急预案。
基层供电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应符合如下要求:在机构设置、预案流程、职责划分等具体环节,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保证预案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应符合国家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应符合电网安全生产运行特点,编写格式规范、统一,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的框架内容。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进行预案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署,同时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
3.做好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管理,将应急预案纳入企业培训规划和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制订培训大纲和具体内容,开展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新上岗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开展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应对停电的能力,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开展社会停电应急联合演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社会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
4.应急实施与评估
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对企业和社会有严重影响的稳定突发事故,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按预案规定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接受应急领导,请求应急援助;做好信息对外工作,减少事件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其他行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服从地方政府的应急抢险指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保证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置所需的电力供应,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电力供应。对每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相关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篇10
为进一步做好我市应急管理工作,切实提高全市的应急管理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做好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一是抓紧进行应急预案制定工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在基层,而现在我们应急管理工作薄弱环节也在基层。目前,虽然市、县两级应急预案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但是,不少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等基层单位还没有应急预案,应急管理工作的随意性大,规范性、程序性较差。因此,各社区、乡村、学校、企事业等基层单位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要求,根据各地的总体应急预案和有关的专项应急预案、部门应急预案,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加快编制一批应急预案,形成基层应急预案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迅速、有序、高效地进行处置。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对现有的应急预案进行增补,力争将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纳入到应急预案中来。同时,加强对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的督促、指导和检查,确保在“**”末真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是认真开展对已有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直接决定着应急预案的质量和应急管理工作的水平。各地、各部门要对现有的应急预案进行梳理,适时开展演练工作,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认真修订完善,做到查出一处,修改和补充一处,使应急预案更加符合实际,更具可操作性,更富实效性,形成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运行高效的应急预案体系。
二、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实现应急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一是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各地、各部门要成立由主要行政领导担任负责人的应急管理工作指挥机构,负责领导本地、本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主要行政领导是本地、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县、市、区政府要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行应急管理、政务值班和市长热线办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配齐、配强专职工作人员,强化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市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承担应急管理工作的办事机构,并明确具体办事人员,责任到人。各级应急管理具体办事机构要在本地、本部门应急管理工作指挥机构的直接领导下,具体负责本地、本部门的应急管理工作。各地、各部门要保证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工作人员的相对稳定性,避免人员流动频繁。
二是要建立应急管理工作的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的协调联动,加快突发公共事件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恢复重建及调查评估等机制建设,实现预案联动、信息联动、队伍联动、物资联动。要强化各专项指挥机构职能,充分发挥其在相关领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社区业主委员会等组织及志愿者在基层应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基层应急管理的合力。
三是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置突发事件,使应急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轨道。
三、加大智力、人力和物力投入,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各类应急专家库。各地、各部门要根据本地、本部门实际,选聘应急专家,成立应急专家库或专家组,为本地、本部门的应急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
二是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一队多用和一专多能的原则,建设2支以上的专业救援队伍。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要组织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物业保安、企事业单位应急队伍和志愿者等,建立基层应急队伍;居(村)委会和各类企事业单位可根据有关要求和实际情况,做好应急队伍组建工作。要充分发挥卫生、城建、国土、农业、林业、海事、渔业等基层管理工作人员,以及有相关救援经验人员的作用,使基层应急队伍平时加强防范,险时立即集结到位,开展先期处置。要加强应急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配备必要装备,开展教育培训,严明组织纪律,强化协调联动,提高综合应对和自我保护能力。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高危行业、企业要重视应急队伍建设,并积极参与社会应急救援。鼓励和引导有技术专长的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人员招募、培训、演练和管理。
三是加大应急管理的资金投入和物资储备。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公共安全工作以及预防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需由政府负担的经费,并纳入本级财政年度预算,健全应急资金拨付制度,对规划布局内的重大建设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建立健全政府、企业和社会相结合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机制,适应应急队伍、装备、交通、通信、物资储备等方面建设及更新维护资金的要求。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在对现有各类应急物资普查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各类应急救援物资的分布和储备。要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综合管理调度系统,完善应急物资生产、采购、征收征用、市场调控与调运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在应急物资生产和储备方面的作用,实现社会储备与专业储备的有机结合。
四、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积极开展风险排查工作。建立风险隐患的排查、登记、整改和动态监管制度,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层层建立排查责任制,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社会矛盾,努力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是妥善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规范应急处置程序。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事发地县(市、区)、乡镇政府负责处置,有关情况要及时报告市政府。较大、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事发地县(市、区)、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立即组织先期处置,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同时,立即按程序报告上级政府,在省、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妥善进行后续处理。要重视和加强信息、新闻报道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按照及时准确、主动引导的原则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做好信息工作;新闻单位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是严格信息报告制度。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地政府是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市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报告相关类别信息。一般、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2小时内报告市政府;重大、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1小时内报告市政府,同时将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和可能受影响的地区。要在居(村)民委员会、学校、企事业等重点基层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并探索建立社会公众报告、举报奖励制度,拓宽信息报告渠道,通过接报系统掌握综合敏感信息。对因迟报、漏报以及瞒报、谎报造成损失或重大影响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和统计分析。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评估制度。各地、各有关部门在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调查处理的同时,要对事件的处置及相关防范工作作出评估,并对年度应急管理工作情况进行全面评估。要结合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加强案例库建设。要加强应急管理统计分析工作,民政、安全监管、卫生和公安部门分别负责统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发生起数、伤亡人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相关情况,各相关部门要积极配合。
五、加强领导,保证应急管理工作顺利推进
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要把应急管理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将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一项重要任务,把应急管理融入到防灾减灾、安全保卫、卫生防疫、医疗救援、宣传教育、群众思想工作以及日常生产、生活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有清醒的认识,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加强应急管理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要深入一线,加强组织协调指挥。要建立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责任制度、应急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把应急管理工作的情况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开展好的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对有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要切实履行协调、督查职责,定期对各地、各有关部门应急管理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扎实推进全市应急管理工作。
六、进一步抓好应急管理培训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