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的原则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经济的原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发展经济的原则

篇1

近几年来,人类不断加强对社会改造的力度,同时不断加大力度征服自然界,这就导致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产生的越来越剧烈的矛盾,不断遭到破坏的自然资源导致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变得岌岌可危。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的,目的就在于调节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国际经济法作为调节国际经济关系而存在的法律一定会受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

一、国际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在内涵方面存在着一致性

当前在很多国家都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用来对本国的社会以及经济的发展进行指导,可持续发展原则指的是在不对子孙后代的需求造成损害的前提下可以对当代人的生产需求进行满足。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理沦来说,发展的平等性、发展的共同性以及发展的可持续性就是其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国际经济法指的是对国际间的各种经济关心进行调节的各种法律法规的总称,各国之间所拥有的国际贸易关系主要是靠国际经济法进行调整,国际关系存在着比较复杂的一面,不断加快的全球一体化进程,使得国际经济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关联性以及密切,国际经济法在对国际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调节的时候一定要坚持秩序性的原则,必须在有序的环境中纳入国际经济规范并使其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国际经济法的秩序性恰好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法律体现。除此之外,一定要遵照公平的原则进行国际间的交往,一定要将保证国际间和平交往,保证国际的稳态增长以及保证国际和谐作为基本前提,在国际间的经济交往中,国际经济法就是用来保障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国际经济法在对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中就是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以,两者具有一致的内涵。

二、国际经济法受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

(一)国际经济法的立法以及完善或受到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影响

对于国际经济法来说,可持续发展是其中的一项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对立法所产生的影响就是对国际经济法产生的一种最为基本的影响。将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是以往立法的出发点,原来的立法重视的是怎样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当前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的是国际经济法在立法的过程中应该围绕可持续发展来将立法的任务以及目标进行确定,对立法内容进行更新,对基本制度加以健全,架构出新的立法体系,同时相应的修改、调整以及补充现行的法律法规。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会进一步弱化经济主权原则

当今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格局导致世界的情况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人类开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发展并且对发展的认识做出了更加深刻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所具有的作用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可持续发展原则将会限制经济主权的原则。原因在于经济主权原则是对一个国家的经济自主权进行强调的,然而现代经济做出的要求是各国应该建立密切合作的关系,一个国家的行动以及政策会对其他国家产生相应的影响。在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下,每个国家都应该坚持着眼于人类的整体利益,不能对其所具有的经济主权进行无限制的行使。需要建立并健全国际裁判机构以及强制性的规范措施,才能够有效地执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实现国际裁判机构的基础条件就是每个国家能够出让部分的主权,只有这样,国际裁判机构刁一能表现出更高的执行力和效力。所以在国际经济法中确立可持续发展原则,有利于经济主权原则在己受限的基础上继续被弱化。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能够保护知识产权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发达国家就一定要将更多的帮助提供给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支持产权领域中会产生下大的影响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所掌握的是高端的技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来说,这种高端技术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在目前这种发展阶段当中,在知识产权的规定下,发展中国家要想获得这些高端的技术必须要付出下大的代价,这就导致那些技术紧缺同时经济情况又不太好的国家而言,在这种经济产权的规定下只能对高端的技术望而却步。在国际经济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后,一定要考虑,在涉及转让技术这一问题的时候,发达国家重点应该考虑的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应该适当地降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在考虑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类整体利益的情况下,应该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做到更大的突破,对于一些能够帮助人类整体获得发展的,能够循环利用资源的以及能够改善环境的技术,应该考虑到人类整体的发展,适当放弃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这些高端技术能够更好地作用于人类的发展。

篇2

关键词:福建省;低碳经济;能源;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2)02-0055-0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虽然万元GDP能耗大幅度降低,但全国总能耗和总二氧化碳排放依然居高不下,成为制约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竞争力上升最快省份之一的福建省,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其能源消耗日趋增长,在生产领域、消费领域和流通领域基本处在高碳经济状况,从而导致温室气体的高排放,产生一系列政治、经济、外交、生态等严重后果,如何化解经济快速发展对资源、能源消耗的高度依赖,如何跨越资源、能源的瓶颈约束成为这一时期福建省面临的主要难题,而低碳之路无疑为福建省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保障能源安全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也已得到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为此,探索一条新型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通过技术更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与替代等多种手段,从而促进节能减排,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目前,国际上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动向主要体现在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农业生产与碳排放、工业化进程与碳排放、碳减排的经济风险分析与减排对策研究等几个方面,研究重点侧重于发展模式及其结构在不同阶段下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在能源消费结构转换、新能源开发、寻找替代能源以解决碳排放问题这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为此,当前发展以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已经刻不容缓,其必将逐渐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竞争点。

二、能源需求呼唤低碳经济

(一)福建省能源消费总量及其构成

近几年来福建省经济高速发展,能源消费量也逐年上升,从2000年的2942.6万吨标准煤到2009年的8916.5万吨标准煤,增幅达2倍(见表1),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丰富,有煤炭、石油、天然气、水电、风电等,但仍然以煤炭为主,所占比例达到65%以上,石油、水电也占了约30%,新兴能源如天然气、风能比重过小,其他新型能源发展也较为缓慢,由此可见,煤炭能源消耗比重过大是当前影响气候环境和能量排放的关键因素,只有通过开发与利用能源,低碳经济才有出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仍然较高,对能源依赖度强

当前对能源需求及未来变化做预测时,国际上通常应用能源弹性系数这一重要指标来分析中长期能源与经济发展的数量关系,它的计算公式为:能源量的增长率/经济总量的增长率,即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对能源需求增加的程度,直接反映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比例关系。如果能源弹性系数富有弹性(大于1),表示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比上年上升;若缺乏弹性(小于1),表示本年单位不变价GDP能耗比上年降低。某种意义上讲,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意味着经济增长利用能源效率越低,反之则越高,一般来说,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控制在1以下是基本目标,从长远角度来看,要达到零排放目的,能源弹性系数大小除考虑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经济结构、管理体制、资源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之外,关键在于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只有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新兴能源消费比重,弹性系数大小才会不断降低。

2000年以来,福建省能源消费弹性相较于经济发展呈现出冲高回落的趋势,平均值为0.89(见表2),其中有2005年能源消费弹性达到1.12,2006年“十一五”开始,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与力度的加大,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0.7左右,可见,伴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利用率还比较低下,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

(三)福建省生活能源消费逐年上升,能源供给压力加大

随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广大居民居住条件和舒适度的较大改善以及文化娱乐活动的极大丰富,福建省生活能源的消费量也越来越大(见图1),由图l可见,福建省生活能源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福建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748.85万吨标准煤,到2008年,福建省生活能源消费为855.75万吨标准煤,增长近14.3%。而从人均消耗来看,也呈逐年上升趋势(见图2),从2002年至2008年将近增长70%,由此可见,如何降低生活能源消耗,进一步促进节能减排,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大方向。

三、福建省低碳经济路径选择――基于能耗视角

(一)低碳经济发展构成要素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其系统构成要素从宏观上来看,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外部条件,而自然资源、信息资源、技术资源等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内在基础;从微观上来看,政府、企业、个人则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主体,也是前提所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推动者和执行者(见图3)。低碳经济发展系统作为一个系统而存在,既具有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和动态性,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其运转的效率与功能,一方面取决于主体自身的运行机制完善与否,即能否充分动员各种创新资源实现组合创新,从而获得总体持久力和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系统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结合方式,以及外在环境对低碳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路径选择

1.走低碳工业化之路,建设低碳城市。(1)构建低碳产业链,促进节能减排: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目前,福建省产业链的价值分布是向资源型企业倾斜的,在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同时,也加大了能源消耗,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对市场重新定位,构建新型低碳产业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从市场细分角度,缩短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高碳产业所引申出来的产业链条,这些引伸出来的产业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需要,应进行转型,把这些产业“低碳化”,其次从市场竞争角度,调整高碳产业结构,逐步降低高碳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生态设计入手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走品牌发展之路,打造绿色销售网络体系,从而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最终使产业结构逐步趋向低碳经济的标准;第三,从产品附加值角度,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对产品进行市场改良,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从而使产业链由量的延伸转变为质的延伸,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2)开发新能源,实现高碳到低碳的转换。第一,开发风能。福建省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海岸线长达3325公里,沿海岛屿总面积达1324平方公里,由于海峡的“峡管效应”,风能资源形成条件十分优越,根据国家气象局公布的资料,福建省陆域风能理论蕴藏量在1000万千瓦以上,近海海域风能资源约为陆地3-4倍。沿海突出部、海岛和近海等地,年平均风速大、风向稳定,有效风速一般都在7000小时以上,平均每天20小时左右,年利用可达2190-3680小时,而且风力秋冬季为高峰期,春夏为低平谷期,刚好与水电的春夏丰水期、秋冬枯水期互补,给电网均衡出力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应紧抓“十二五”契机,结合本省规划与海西建设进程,投建风能发电项目,逐步加大风能发电在福建省电力能源总消费所占比重。第二,发展太阳能。福建省海岸线长,日照时间充足,全省东南地区全年日照时数在2200-3000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在5016-5852MJ/m。,闽北地区全年日照时数在1400-2200/小时,太阳辐射年总量在4180-5016 MJ/,在太阳能产品应用上具有较优越的天然条件,目前,全省太阳能热利用滞后于发达地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不到5%,太阳能热利用产业的潜力和市场空间还很大,因此要加强太阳能产业的技术研究,重点推进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公共服务开发平台的建设步伐;要推动太阳能产业化建设,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建立产业基地与伏光园区,加快产业化进程;要着重抓好太阳能产业重点项目的开发,如发展高纯硅、扩大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企业的生产规模、加快填补太阳能电池片生产环节的缺失等;要加强太阳能产业人才的使用、引进和培养,同时加大对太阳能产业的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的力度。第三,利用生物质能。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是一个独特的、重要的能源,福建省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目前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有林业木质油料植物、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农产品加工副产品以及能源作物、稻壳、玉米芯、花生壳和甘蔗渣等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甚至垃圾,大部分都可用于生产新型能源,因此,要加大对生物质能的利用效率,从而减少能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3)推行“绿色建筑”,构建“生态住宅”。推行“绿色建筑”主要就是要减少住宅建造过程中能源、水和材料的消耗。当前,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方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就将产生500-600吨建筑垃圾。因此,发展低碳地产,加强住宅低碳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科学规划拆迁进程,重复利用建筑钢模板等材料,结合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太阳能利用等,构建“生态住宅”,绿化小区环境,为人们提供健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住宅环境,从而有效减少垃圾形成,降低住宅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消耗、噪音污染和二次装修污染等,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2.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农村。(1)对农村畜禽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目前农村畜禽粪便产生量巨大,但未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随着规模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其污染日益严重,重污染区域在不断扩大,严重威胁水体和农田环境质量。对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最直接途径是发展商品有机肥产业,如果按3.5-4.0吨畜禽粪便生产1吨商品有机肥计算,福建省每年畜禽粪可生产约2000万吨有机肥,如按每吨销售价500元计算,可实现销售价值100亿元,每吨利税平均按目前的100元计算,则可实现利税约20亿,因此,加强有机肥无害化生产技术与施用技术的开发及相关政策的研究,大力扶持商品有机肥行业和培育商品有机肥市场,对于推进循环经济、提高农业和农民收益、改善农村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大力实施“一池三改”(建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将厕所和畜禽舍跟沼气池结合在一起,人畜粪便自动流入沼气池中,经过了厌氧发酵过程,杀灭了病原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畜、禽病原菌的交叉传染,减少了人畜传染病的发生,同时还净化了庭院环境,能有效解决畜禽粪便对地表水、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问题,是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有效途径,同时,沼气可为农民提供做饭、照明的生活用能、供畜禽舍增温等。(2)走绿色、无公害农业低碳发展之路。要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为基地,在基地内通过“绿肥套种,园地覆盖、病虫综防、堆肥施用”等生物技术措施,采用沼气池处理人畜粪便,有效制止污染源,减少病虫害危害,减少农药、化肥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产品品质与效益,为社会提供无公害产品;另一方面,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要继续“打绿色牌,走特色路”,要制定各类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努力涵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和山特产品等多个领域,同时,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靠加工增值,拉动农业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3)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在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全省自然资源现状和地貌特征及福建的生物气候环境,依据农业生态环境条件的相对一致性,生态农业的试点和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建设生态农业关键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等生态农业理论,对全省生态农业发展类型进行科学规划,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相应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如“猪一沼一果”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丘陵山地牧草果菌沼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庭院经济生态农业建设模式、丘陵山地农林复合型生态农业模式、赤红壤旱地生态农业模式、立体种养生态农业模式等,发展低碳经济,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从而实现节能减排,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篇3

关键词:人民法院;保障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5-0162-02

今年,中央把“稳中求进”确定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经济发展的总基调。如何发挥司法审判职能,落实中央要求和地方党委政府战略部署,依法推进和保障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是摆在各级法院面前的重大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应至少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大推进力度。

一、必须立足发挥司法审判职能,营造有利于“稳中求进”的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妥善审理各类案件,全力推进平安、和谐、法治、诚信、幸福龙江建设,既是人民法院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宪法法律责任,也是落实“稳中求进”总基调,服务保障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健康科学发展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立足点。

(一)强化打击职能,为“稳中求进”提供稳定的治安环境

要严格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刑法修正案(八)》和即将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准确把握法律政策规定、具体案件情况、社会治安状况和社会公众反响,稳妥做好重大敏感案件、集团犯罪案件的审判工作,尤其要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暴力恐怖犯罪、“”等组织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暴力犯罪、多发财犯罪、涉众型经济犯罪、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犯罪、重大交通肇事犯罪、贪污贿赂渎职犯罪,积极参与打黑除恶、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严厉惩处极少数,教育感化大多数,促进平安龙江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稳定的治安环境。

(二)强化规范职能,为“稳中求进”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行动,引导和规范市场经济行为,鼓励公平竞争,倡导社会诚信,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审慎处理涉及企业改制、破产清算、股权纠纷、债权债务纠纷等案件,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依法制裁非法集资、非法传销、制售假冒农资等生产、流通、金融等领域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依法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充分发挥执行联席会、执行联动威慑机制、定期不履行生效裁判信息等制度机制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执行难的强大合力,兑现合法权益,制裁失信逃债行为。加强与工商、税务、银行等协作配合,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努力形成发现、预防、控制和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合力,为招商引资和各类经济主体健康发展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强化调解职能,为“稳中求进”提供和谐的社会环境

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司法调解与行政调解、仲裁调解、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的协调联动机制,整合多方力量,实现各种调解手段的有效衔接,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避免矛盾激化。对常见多发纠纷,要注重发挥人民调解组织贴近群众、手段灵活的优势,争取以快捷简便的方式予以化解;对劳动争议、人事争议、农业承包合同纠纷,要努力通过仲裁调解、行政调解、行业调解加以化解;对历史遗留、宏观政策调整中引发的群体性、连带性矛盾纠纷,要充分发挥党委领导和政府主导作用,引导当事人先行通过行政调处渠道解决,确保矛盾纠纷及时有效化解。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出发,进一步建立健全司法救助制度,使司法救助制度更加完善,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必须自觉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不断强化服务保障发展的有效措施

人民法院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和处理司法能动性与司法功能有限性之间的关系,既要坚持以能动司法理念指导司法审判实践,主动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注意划清能动司法与司法万能论的界限,不能包打天下、违法越权行使审判职能

(一)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及时出台司法指导意见

时时关注我省经济发展进程,深入研判相关案件规律特点,及时制定出台司法指导意见,开展好服务保障工作,防止政出多门、各自为政,形成整体合力,提高服务保障效果。结合目前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按审判战线加强调查研究,及时调整、修订和完善服务我省大农业、大矿山、大油田发展,优化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对俄、日、韩贸易,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化解土地承包纠纷、征地拆迁纠纷、旅游纠纷、医患纠纷等方面的司法指导意见。

(二)积极开展“司法服务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积极回应企业、社会司法需求

各级法院要经常组织法官走访调研我省在推进“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中油田、煤矿、农区、垦区、森工、铁路、交通、非公企业等发展运行的新变化,以及对审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找准服务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抓住突出问题,及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及时提出司法建议,认真听取企业领导、员工、社会各界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审判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加以改进,切实满足各方面的司法需求,回应关切期待。

(三)加强审判监督指导,提升整体服务保障水平

要落实最高法院和省法院的要求,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统筹协调。对涉及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新型、重大、疑难案件以及涉众、集团诉讼案件,各地各级法院之间要加强信息沟通,认真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上级法院要加强协调指导,依法平等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争取最佳审判效果。要加强对重大案件的统筹处理,在坚守法律底线前提下,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运用多种手段处理好企业破产、国企转制、债务纠纷等案件,用好用活诉讼保全、先予执行等诉讼措施,既依法维护公平正义,又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三、必须切实肩负起社会管理职责,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发展

人民法院每一项司法审判工作、审理的每一起案件都是参与社会管理的具体实践。在当今社会转型加快、新老矛盾叠加交织的情况下,只有不断推进和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才能和谐有序,经济才能平稳较快发展,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参与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既是历史赋予人民法院的光荣使命,也是人民法院责无旁贷的神圣职责。

(一)坚持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司法公正作为人民法院工作的灵魂和生命线,是社会公正的重要内容,又是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途径。只有公平公正审判案件,从而化解矛盾纠纷,修复被破坏的社会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人民法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基本价值才能得以实现。

(二)坚持公开司法,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人民法院在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强化全民法治意识、弘扬法治文化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要通过以案讲法、庭审直播、法律“六进”等方式,发挥普法宣传功能,把人民法院打造成为重要的普法宣传阵地和法治文化建设平台;要把弘扬法治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让广大民众在亲身感受司法、参与司法、了解司法的过程中,培养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自觉参与法治实践,夯实依法治国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要坚持用法律观占领法治文化阵地,自觉通过执法办案彰显法治文化的发展方向,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广大民众理解和认同,促进全民尊法、守法社会氛围的形成。

篇4

(一)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Community) 这个词汇来源于社会学。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把“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情境中,他认为社会是由个体间互动而产生的思想共同体,并利用“共同体”这个概念来关注学习中个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共同体”的概念引入到教育领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对这一概念一般解释为:“学习共同体是学习者在共同目标的引领下,在同伴支持和知识共享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分享、协商、反思等实践活动,以达到有意义学习为目的,以促进个体发展为旨归,以追求共同事业为目标的特殊组织形式。”[1]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

“网络学习共同体”(online learning community)的概念可以追溯到瑞尼古德(Rheingold) 提出的“虚拟学习共同体”(virtual learning community)。他认为,如果在一段时间内持续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通过电子空间建立起一定的人际交互网络,人们就可以在虚拟的社会中进行讨论、对话、贸易、交换知识、分享感情、找朋友,这就形成了虚拟学习共同体。[2]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日常交流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也为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可能。网络学习共同体是建立于在线环境中的虚拟共同体,它是由学习者及专家等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围绕共同的主题,通过参与、会话、协作、反思、问题解决等形式彼此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为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建立的突破时空限制的在线学习共同体。[3-4]

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实践性知识建构及发展的平台。它和传统形态学习共同体的区别在于:传统学习共同体是物理场中的学习组织形式,学习的空间、资源等受到地域的限制;网络学习共同体则是在数字化空间中组织形成的,团体成员、空间、资源等具备灵活性、多元性和泛在性。

二、网络环境下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特征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学习、素养提升提供了开放、立体的生态环境,实现了教师研修组织方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在网络环境中,教师通过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主题讨论等实现意义学习,学习过程具有建构性、情境性、社会性和参与性。

(一)共同的愿景

不同于其他网络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是教师群体共同研修和交流的平台,是教师提升教学能力和素养的重要基地。共同体成员是基于某个明确、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的,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也是围绕这个目标而展开的。“目标一致”是共同体成员加入学习组织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共同体本身持续运行、深入发展的基本保证。因此,学习成员应保持一个统一的、趋同的目标,规避无关的闲聊。

(二)广域的学习环境

现实形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其成员一般由区际、校际之间的学科教师组成。并且,内部成员的学习、交流活动被局限于特定的时空环境中。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建立,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技术平台,拓宽了教师研修的模式、渠道和资源。第一,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学习提供了新的模式。比如,在网络群组的话题讨论中,处于物理空间不同坐标的群内成员能够聚焦在同一社会交互情境中,就某个特定问题发表观点。对于每一个成员而言,网络学习共同体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即时的有用资源。第二,网络学习共同体使教师的学习合作与问题研讨完全摆脱传统教研模式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学习可以依据自己的现实情况随时随地进行,有效解决了日常工作和研修的矛盾。

(三)深度的资源共享

分布式认知理论认为,认知、知识与经验并不是个体思维活动的特有属性而简单地存在于个体的大脑之中,而是广泛地分布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往、文化工具(语言、符号等)以及各类人造工具之中。[5]在网络环境下,共同体成员的学习是同时具有协作性和交互性的。共同体的发展和深化需要来自内部成员的资源注入。学习成员需要建立资源分享的机制,确保共同体内部的生态环境,让学习组织在资源收支中得以丰富、发展。随着学习成员的增多和组织结构的完善,可用的学习资源随之日渐丰富,这为教师日常的网络讨论、学习提供了有效素材。学习成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共享课件、教案、试卷、课题成果等,实现组织内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成员的密切交流。学习者通过与专家、同行及学习资源的互动,交流心得、分享经验。

(四)多元互动的知识建构

社会互动是社会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基础,社会交往促使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共同体是由多元主体组合起来的社会关系,它有着明确的任务分工及实践规则。学习成员的构成主要有学习者、助学者、专家等,学习活动在成员间广泛、深入的互动关系中展开,他们以群体讨论的形式探讨话题,以群策群力的形式研究问题。在多元的主体交互过程中,学习者从封闭的学习状态走向开放的学习场域,不仅实现资源的分享、思想的交流,而且获得了情感的沟通,在多元对话中增强了个体参与的意识。并且,共同体内部的多元互动具有自组织的特性,随着网络学习的展开和推进,共同体内部的任务分工、工作规则、人员身份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

三、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一)信任原则

在一个网络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的信任是这个虚拟组织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当我们说我们信任谁或者谁值得信任时,那他将去做一个有益于我们,至少不是有害我们行为的概率高到足以使我们考虑和他进行某种形式的合作。”[6]学习成员对知识的意义、价值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个体对他者的知识及贡献保持距离和怀疑,将会消解整个群体共享资源、交流思想的意愿,无法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学习环境。此外,匿名是影响网络共同体成员之间信任度、依赖性的重要因素,它可能会导致组织约束和管理的不便。为了提高共同体内部的信任指数,内部成员有必要减少匿名,增加共同体内部的透明度。

(二)合作原则

美国社会学家波普诺(Popenoe D.)认为:“合作是这样的一种互动形式,即由于共同的利益或目标对于单独的个人或群体来说很难或不可能达到,于是人们或群体就联合在一起行动。”合作是网络环境中人员互动的必然要求,只有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群体成员才能在网络学习中各取所需。就目前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来看,中小学教师在互动合作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合作意识缺乏,更多地关注学习资源的获取和专家人员的意见,对于和自己处在同等状态的其他学习者保持距离,否弃同行合作的意义。因此,共同体成员要以开放合作、互相学习的心态参与网络群体研讨,在同行之间建立起自发的合作关系。

(三)互惠原则

和一般共同体一样,网络共同体强调内部成员之间的“精神连接”及“共同理想、合作文化的形成”,不像其他组织那样强调外在制度性约束和契约性关系。[7]教师合作意愿产生的动力取决于教师个体可以从合作交流中获得哪些收益。网络学习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互惠从本质上说是教师素质的协同提升,并且这种互惠不仅停留在即时的学习效果上,而是在教师的整个专业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互助互惠行为,能有效推动教师合作研修,从而实现了“利己”和“利他”的统一,对于整个共同体内部成员的专业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四、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路径

(一)精心设计研讨主题,有效利用生成资源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一般围绕某个话题或事件展开,学习成员各自阐述观点、交流看法。因此,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以及教学实践中的典型问题,精心设计有价值、有争议的研讨主题,共同体成员就该话题发表论点、搜集资料、寻找论据,最后由专家成员对各方观点进行梳理、归纳、点评,并对研讨达成的共识进行整合,对未能解决的分歧进行深入分析。此外,在网络研讨中对既定话题交流观点的同时,常常会生成一些有价值的次生问题。共同体成员要重视这些即时话题的研讨价值,适时适当地对其进行延伸。

(二)建立规范的领导机制

良好的学习秩序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得以正常发挥功能的基本保障。只有建立规范的领导机制,才能保证教师的信息交流收到应有之效。网络学习共同体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由专家引领的小型领导团队,对内部成员的研讨成果进行整合和评价,对组织成员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和帮助,对学习资源进行及时整理和更新。一般而言,共同体中的领导团队(或个人)是在特定领域中(如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心理学知识、教学管理等)具有深刻见解的专家。在网络研修的环境中,专家应能为其他成员提供资源、方法上的实质性帮助,对成员遇到的问题提出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和解决思路。此外,他们应能及时为内部成员提供最新信息资源,引领教师对某个课题展开网络研讨。

(三)形成特有的组织文化和行为准则

任何一个群体都具有自身的文化属性。共同的文化价值是维持群体成员归属感、信任感的重要条件,是保证共同体良性发展、收获成果的重要因素。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的个体成员不只是因为临时的具体需要而在特定时间内短暂聚集,而是怀有共同的交往愿景和学习期待,在认同、积极的心理状态下参与共同体的教学研修活动的。所以,构建一个凝聚所有学员思想、意志、观念的文化价值环境成为必需。一方面,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内部文化对成员的学习态度、目标等起到价值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组织内部的文化标准给成员的学习行为提供了价值参考,教师据此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对自己行为不达标的环节进行调适和完善,使内部成员在和谐的文化氛围内保持趋同的价值追求。

尽管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形式是虚拟的,在学习时间、空间、形式上表现出很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但它不是一个结构松散的组织。[8]要确保共同体持续、有效运行,还需要一套相对完备的行为规则对成员进行约束。规范、准则的形成遵循平等、尊重、信任的原则,涉及如何有效处理成员之间的冲突、如选择合适的交流工具、学习活动的组织方式的制定、如何对待个人的隐私等多方面。[9]只有当共同体成员严格、自觉遵守内部规则,才能维系共同体的良性运转。教师加入一个学习共同体,在开始阶段就要明晰组织规则并予以接受,同时为共同的学习目标投入应有的时间,自觉为共同体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长效运行离不开完善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评价和激励机制,一方面可以使优秀成员获得学习的效能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其他成员及时找出差距及其原因,不断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研修素质,进而形成合作、竞争的网络研修氛围。一般而言,评价和激励可以依据成员互评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首先,内部成员基于平时网络研修的情况,对其他成员进行客观评价。然后,专家对成员互评的结果进行整理、审核,对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必要的奖励。

(五)延伸交流渠道,提供线下交流的机会

网络学习共同体若仅仅局限于特定的公共环境,往往无法满足成员的学习需要。因此,除了一般的在线研讨和交流活动之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若干正式或非正式的线下交流的渠道。比如,专家成员组织各个成员不定期聚会,举办沙龙、茶话会、讲座、论坛等实体形式的研讨活动,让共同体成员有机会在现实场景中交流思想、增进感情,进一步加强成员的内部凝聚力和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袁利平,戴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育学刊,2009(6):87-89.

[2] 邱相彬.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中的网络学习共同体[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5(6):50-53.

[3] 马培锋,林盾.雅思贝尔斯的交往教学思想及其对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启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7-139.

[4] 况姗芸.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2005(4):33-35.

[5] Haan, M. D. Distributed Cognition and the Shared Knowledge Model of the Mazahua: A Cultural Approach [J].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2002, 13, (1): 31-50.

[6] Dyer, J. H. & Nobeoka, K. Creating and managing a high performance knowledge sharing network: the Toyota Case [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3): 345-367.

[7] 托马斯・J.萨乔万尼,冯大鸣译.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92-94.

篇5

关键词:锁定效应;产业结构;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08)06-0024-04

一、引言

在静态产业结构理论上,一般以“集中”或“多元化”度量产业分布。但静态研究的局限性很大,无法预测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向。在动态角度分析资源经济时,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假说。一是比较优势理论,来自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认为应该根据资源禀赋决定产业结构安排,其哲学基础是“存在就是合理的”可以引申出的政策含义是各经济体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劳动力、资本或资源)进行分工;只有比较优势发生变动时,产业结构才有可能调整。二是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种“自我深化”的锁定过程,即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选择等安排在时间t是自变量,而在时间t+1就成为因变量。换言之,最初的制度安排决定了今后的发展道路,“选择的后果实际上在我们作出某种选择之前就已经注定了”。因此,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内生的,它无法超越“制度可能边界”。这就是所谓的锁定效应。

如果单纯以比较优势理论进行分析,可能得出“资源型城市现有产业结构并无不妥”的结论,但在现实层面却给资源型经济勾勒了一幅黯淡的前景:当受到环境政策制约或资源耗竭时,产业发展的停滞和消亡就不可避免了。因此,我们试图从锁定理论出发,寻找在可行性边界内的某个最优解。事实上,当前我国大量的以资源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经济发展或多或少面临着锁定效应,产业结构、金融结构单一,投资和产出围绕主导行业或企业进行。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的统一调配、价格基本固定,经济发展并不存在什么风险问题,但进入市场经济后,由于价格的波动频繁(如国际原油价格从1998年的12美元/桶上升到100美元/桶以上)这种锁定效应蕴含着的系统风险就很快释放出来,甚至危及到金融行业。所以,资源型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和环境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前瞻性反锁定安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这一认识,人民银行朔州市中心支行以资源型城市朔州为典型进行个案研究,对锁定效应和反锁定安排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发展现状:产业锁定、金融锁定和风险集中

(一)产业锁定:总量与结构

朔州全市含煤面积150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4.2%,查明资源储量401.04亿吨,保有资源储量381.77亿吨,占全省总量的14.91%。在全市的资源储量中,已占用资源储量121.41亿吨,未占用资源储量260.36亿吨。自1989年建市以来,朔州煤炭工业产值和提供的税收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的比重均在50%以上,在经过结构调整以后,煤炭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仍在35%以上,产业结构体系一直以煤炭工业为主导和支柱。随着神华集团公司、同煤集团公司、中国能源、中国煤炭集团、省煤炭进出口公司等大企业、大集团在朔州的快速集聚,“十一五”期间,朔州市煤炭总产量可望有更大的突破。随着大型电厂、煤炭加工洗选企业的建设,煤炭的支柱产业地位将更加巩固。

但全市产业发展极不均衡,工业经济一枝独秀。多年来,朔州市产业构成的传统格局基本保持在10:60:30的水平,2005年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0.2:58.4:31.4。2006年其构成比例为8.41:62.64:28.95,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同时下滑,只有第二产业一枝独秀,表现出强劲的增势。从市场经济学观点出发,没有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流通服务工作跟不上经济增长的需要,就很难保障第二产业取得持久的发展壮大。而第二产业对煤炭工业又依存度过高。煤炭产业单一支撑的局面始终没有得到改变。2006年来自煤炭行业的增加值高达94.48亿元,占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8.89%,同比增长27.77%,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个百分点。

(二)金融锁定:结构性矛盾

从全国的情况看,资源主导型经济基本以国有大型骨干企业(煤炭、石油)为主体;考虑到我国的金融业以间接金融为主体的现状,在产业锁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锁定问题。主要表现在:金融服务于国有大中型企业,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足。

经济决定金融,朔州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工业基地, 煤炭行业利润远远大于其它行业,这就决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必然向这些行业倾斜。据统计:从建市初到200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朔州境内的一大批煤炭企业投放信贷资金548360万元,占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投放总量的48.6%左右。

相反,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的支持力度较小。调查显示,2006年末全市中小企业达到31411个,占企业总数的98.2%;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地方生产总值49.1%;上缴税金27.41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54.8%,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与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严重不对称。从对山西朔州市五(区)县的调查来看,2002―2006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对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量分别为6659万元、4953万元、-2137万元、-1567万元、2387万元。其中2002年和2003年县级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呈绝对下降。

基于这样的信贷投放结构,近年来,朔州市金融与经济协同发展不足,银行闲置资金增加,系统内循环现象普遍。截至2006年末,朔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08.9亿元,比年初增长30.2%;各项贷款余额为144.9亿元,比年初增长15.1%。扣除9%的存款准备金和邮政储蓄余额、贷款核销额外,存差约占存款的36.9%左右。尽管目前存在关于流动性过剩的看法,但是存差过高的状况比上年末并未出现大的改观:2007年5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42.8万元,各项贷款146.4万元,存差更是上升到40%左右。就县域金融发展来讲,存差过大,反映了该地区大量资金外流,当地企业运用银行资金严重不足等问题。据对怀仁、山阴金融机构存差典型调查发现:金融机构存差占比除农村信用社外基本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上存资金、联行占用、历年亏损、固定资产、及其它占用是两县国有金融机构存差的主要去向。

研究显示,经济结构制约了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金融结构畸形集中反过来强化了经济的锁定效应。近年来,随着境内大型企业资金自给能力的提高及财务核算体系的改革,限制了大企业对境内银行贷款的需求,特别是电力财务体制改革,主体部分成为山西电力管理局,按照省电局的规定,下属公司不得在地方金融机构贷款,需要资金时只能由省公司以内部利率供给,并提前归还了在朔州市各银行的贷款,使银行优质客户减少,可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没有多大的改善。

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约束加强与信用环境不理想的背景下,直接导致了银行不愿意开拓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中小企业特别是非煤产业的发展受到来自融资层面的约束。

(三)锁定效应:风险集中

资源型城市在产业锁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金融锁定问题,金融锁定导致信贷支持对象严重趋同,信贷投向高度集中,一旦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和环保要求提高,必然出现信贷风险集中问题。近年来,国家出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保考虑关闭大量不符合开采标准和环保条件的小煤矿,而小煤矿的关闭致使大量信贷资金陷入风险状态。再加上山西省对地方煤炭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关小、改中、上大;凡重点产煤县,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煤矿均被关闭或整合。小煤矿的关停,使金融机构贷给小煤矿的信贷资金追改无门。

以上分析表明:朔州经济、金融发展正面临着十分明显的锁定效应,要想保证其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探索反锁定安排。

三、优势禀赋与产业可行集:反锁定安排的起点产业锁定的最大问题在于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来自三个层面。一是环保要求严格,不符合环保条件的被迫关闭。二是产业替代或升级,如美国钢铁工业的市场退出导致的“匹兹堡现象”(由产业型城市转化为消费城市)。三是资源耗竭。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必须考虑适当的反锁定安排,即必须在一定的禀赋优势基础上考虑产业转移或分散。我们分以朔州为例进行可行性分析。

(一)禀赋优势

1.丰富的矿藏资源、广阔的开发前景为朔州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朔州初步探明的矿藏有煤炭、石灰岩、铁矿石、铝矾土、云母、粘土、石墨等35种。其中煤炭总储量约500亿吨,占全省总储量的1/6。煤系分布面积1645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5.9%,属大宁煤田石炭二迭纪煤系,以煤气和弱粘结煤为主,覆盖浅,易开采。石灰岩储量约1600亿吨,铁矿石储量4500万吨,磁石储量20亿吨,铝矾土储量458万吨。全市煤炭年生产能力达到11021多万吨,以全国最大的安太堡、安家岭露天煤矿为龙头,煤炭产业率先发展,2006年产原煤达到9275万吨。以神头一、二电厂为代表,电力产业实力雄厚,全市电力装机容量2006年达到361.8万千瓦,发电量222.45亿度,约占全省总量的1/6。日用瓷生产能力10.5亿件,产量30426万件,怀仁嘉明陶瓷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日用瓷生产企业。

2.广阔肥沃的晋北平原为朔州发展农业、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朔州市现有耕地总资源548.88万亩(其中水浇地180.9万亩),是山西省人均耕地和人均水浇地最多的城市。水资源相对丰富,有地下水资源6.53亿立方米,人均有432立方米。2006年底,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24.75亿元,粮食作物总产量14.56亿斤,奶牛存栏15.14万头,羊年存栏143.55万只,境内山阴古城集团生产的“古城奶粉”、“妙士乳液” 是全国著名的乳制品品牌。在朔州发展乳品、羊肉制品、小杂粮加工以及饲料、饲草产业,资源优势明显,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3.丰厚的人文景观、美丽的城市风光共同构成了引人入胜的旅游黄金带。朔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一大批文治武功的杰出人物名垂青史。全市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其人均公共绿地、人均道路、人均住房面积名列全国前茅。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城市。

(二)产业选择可行集及最优选择

1.资源产业的深化。

提高加工深度,通过产业链条的延伸和扩展,在阶梯性提高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含量的基础上,发挥整个产业群集约化生产的效应,并通过增强产业自身的竟争能力来摆脱对资源的单纯依赖,是资源型城市多元化发展的首要选择。煤炭是朔州市重要的主体能源,也是保证朔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粮食”。因此,首先必须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合煤炭资源,关小建大,增强节约利用资源意识,最大限度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其次要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实现采矿现代化。积极采用先进采煤技术和工艺,提高煤炭回采率,实现产业安全化、现代化、规模化、增值化、洁净化,提升煤炭产业的增长质量。再次是延伸煤电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2.新兴产业选择。

要加速新兴产业发展,构建多元支柱产业体系。一是食品行业要尽力发挥朔州市优质杂粮、蔬菜、牛奶等特色资源优势,重点支持和发展古城、雁门、燕麦片、嘉利、玉雄等较有潜力的食品企业,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市农牧业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二是陶瓷业应围绕建设全国陶瓷生产基地和“北方瓷都”这一目标,增加品种、提高档次和科技含量,尽快由低档产品向中高档产品迈进,由日用瓷向建筑瓷、工艺瓷、工业瓷方向迈进。三是建材工业要依托狮头水泥集团、平鲁安格公司以及同煤集团等,扩展市场空间,重点利用煤矸石、粉煤灰及煤矿伴生资源,发展高岭土、单晶莫来石、微晶玻璃饰材、新型墙体材料和高档水泥等。四是风富多彩的文化古迹为发展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因此要围绕大运高速、威乌高速黄金旅游带,加快特色景点、景区的建设,着力打造著名旅游品牌。

四、金融支持:摆脱产业锁定的控制变量

摆脱产业锁定的政策措施无非有两条:一是通过国家产业政策,从行政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从西方和我国的所有实践看,行政手段效果具有不对称性:破比立更加有效。如国家在限制煤炭生产方面的有效性远比寻找经济增长点要容易,这是由国家政策的本质决定的。在市场经济中,行政手段可以禁止资源进入某些领域,却无法强迫资源必须进入某些领域,否则必然出现无法持续的高投入和低效率产出。二是通过市场自发动员资源进入某些产业领域,金融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形式,可以作为一种改变产业结构的控制变量。

(一)金融部门要加强对企业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支持

资源型企业是朔州市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资源型企业的经济转型,资源型企业机制活起来,竞争力就能强起来,就能够带动朔州市的经济转型。所以各级金融部门要把经济转型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综合素质结合起来,利用信贷资金的杠杆作用努力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内外部金融环境,积极支持和引导资源型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基础上,按照地方政府产业发展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经济转型中的主体作用,在信贷投入门槛上要最大限度地清除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和发展中的种种障碍,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利用信贷资金实现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

(二)银行要通过信贷结构的调整促进地方政府尽快提升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

资源型城市朔州人口规模偏小,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公共服务缺位较多,社会事业相对落后,已明显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难以发挥中心城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因此,金融部门要加大对中心城区建设的信贷投入。一是利用目前煤炭经济效益良好的契机,通过信贷引导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要按照强化城市总体规划,以完善功能、拓展空间、塑造个性、提升品位为重点,加强城市道路建设改造的资金投入,推进“旧城”改造,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加大公益性活动场所的建设投入。二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要突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在引进、培养、用好、留住人才方面下功夫。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提升市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三是加快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切实解决制约开发区发展的土地、财政、税收、环保等问题,积极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健全开发区内各类基础设施,增强开发区的孵化功能。

篇6

一、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主要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一要加强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展森林生态系统的监测;二要抓好良种壮苗和树种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良种苗培育水平;三要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术,尽快提升木材工业总体技术水平,增加木材和林产品的经济价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2)深化林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科研成果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指导林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与生产建设脱节的问题。要鼓励科技人员通过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服务、联合开发、创办经济实体等形式,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林业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之间具有互相依存、互相矛盾、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在忽视生态环境而过度追求经济增长时期,尽管当期的经济增长速度相当快,但后期的经济发展却受到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而增长环境恶化的巨大报复,使得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或萎缩。在既重视经济效益又注重生态效益的时期,不仅当期的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后期的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着良好的增长势头。当然,我们应注意,对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注重,并非消极的注重,而是积极的注重。如果采取消极的注重,即单纯注重生态环境而放弃必要的经济增长,那么,终究会因没有必要的经济增长而导致经济效益滑坡,缺乏强有力的经济实力支撑会使得生态环境保护失去现实意义或物质基础。有学者提出“生态效益经济”的概念,它充分反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三、立法原则的创新

1.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的原则。林业立法充分地考虑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运行规律,重视生态平衡理论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和生态规律。

2.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林业立法应当充分地考虑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生态环境与森林资源条件,考虑地球环境与森林资源的保护。

3.突出生态利益与经济利益协调平衡的原则,在进行林业行政立法时,注重林业的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我们应当将森林生态环境损益分析立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分别运用到对森林开发行为的预测、评价、管理以及拟定(或既定)法律制度的设计与分析之中,作为指导法律以及确定法律规范的理论基础。以真正通过立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三方面效益的均衡和综合发挥。

四、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我觉得主要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我认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建立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核心、以效益为目的的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以促进林业生产力提高;有人提出了“数字林业”的概念,即利用现代信息科技手段,推动林业经营和治理的精确化、科学化,加快实现林业的现代化。

篇7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生态市场经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6-0018-05

党的“十七大”科学地总结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宝贵经验,指出“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史转折;同时指出“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必须“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尤其是首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为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因此,“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这就是形成与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体制。

1 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制定了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方针,强调了实现2010年远景奋斗目标,“关键是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又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03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起来了,并作出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我们按照《决定》规定的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又取得了新进展。这些表明,自党的以来,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它极大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集中表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使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是近20年来对全球经济增长与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但是,我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正面与负面效应却是同时发生的。这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实际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基本上没有实现,“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还处于主导地位。从总体上看,这些年来,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一直未能摆脱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未能克服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痼疾。不仅如此,进入21世纪以来,它的弊端日益强化,其粗放程度不断加深。这种“高开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低产出、低质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在实践中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社会问题和人的问题,使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极高的自然生态代价和人与社会代价,导致今日我国“人―社会―自然”有机整体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矛盾和积重难返的严重问题。其体制根源就在于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与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尚未形成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和谐协调的可持续体制机制。有几点值得我们重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的。由此决定了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的根本一致性。因而,从理想状态来说,这两个根本性转变应当是同步运动中协调发展。然而,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经济增长和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要比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艰难得多,时间要长得多,是难以达到同步运动的。即使是这样,两者也不应发生逆向运动,至少也应当是同向运动。但是,在我国却出现了逆向运动:一方面,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初步建立并正在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使我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确实是“物”的世界大大发展并增值了。

另一方面,我们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未能推进我国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使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功能与弊端获得了充分表现,导致自然生态、人身生态、社会生态的全面恶化,以人的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重大牺牲为代价来换取物质生产力增长,确实是“人”的世界贬值和自然的世界的衰败。尤其是我国经济快速高速增长过程中过度的资源消耗,过大的环境污染,过重的生态伤害,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与生态赤字扩大同快速积累的经济增长之间严重失衡,经济持续快速高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矛盾加深,极大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撇开社会制度而言,无论是资本主义的传统市场经济体制还是社会主义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都属于传统经济体制,它们都是在传统发展观指导下,基本上都是以片面追求GDP的高速增长和物质财富无限增加为目的和动力,并且把实现这一目的视为传统经济体制运行的最高原则。因此,传统市场经济体制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都是把经济增长建立在贪婪地索取自然资源,大量地消耗资源环境与掠夺生态的基础之上。因而,与传统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也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传统经济体制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制度安排与体制保障。10多年来,两个根本性转变逆向运动的事实表明,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未能摆脱传统经济体制的窠臼,也就是说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局限性:一是不仅未能克服传统经济体制对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目标的盲目追求,而且还为其提供了某些制度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均经济增长为9.6%,从2002年至2007年GDP增长都超过10%;为盲目追求经济高速以至超高速增长的“极端发展主义”盛行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与传统经济体制的扩张机制相结合,使我国经济发展没有改变在传统经济体制下,那种数量速度型、外延扩张式的老路。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抑制这种盲目数量扩张的制度和机制,显得勉为其难与无能为力。二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第二轮工业化与现代化建设,付出了高昂的沉重的代价,目前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相当严重,国民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以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民众利益为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经济总量、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加深,使我们探索的新型工业道路并没有改变我国在传统工业化老路上前行的步伐。对此,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缺乏克服传统工业化那种牺牲生态环境和大多数人利益的制度和机制,显得无能为力。

(3) 在当今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总体来看,多数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经济体制及运行机制,都是以生态与经济相脱离为基本特征的,使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因此,传统经济体制的一个根本缺陷,就是以生态与经济的脱离和对立为特征。它不仅没有保障当代人生存与发展的生态环境的制度与机制;更没有为后代人生存与发展留下充分的资源与环境的制度与机制保障,由于在它的运行过程中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必然引起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质量的恶化,在创造经济生产力的同时,削弱生态生产力,使生态资本存量下降,从而导致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我国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的一个根本方面,就是没有消除传统经济体制的这个根本缺陷。没有解决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尖锐矛盾问题。在创造经济生产力使我国经济日益富裕的同时,削弱了生态生产力,使我国生态贫困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我国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资源环境掠夺型的经济体制,那么,我们初步建立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带有这种传统体制的痕迹,还保留着生态与经济相脱离和对立的特征,实际上是资源环境消耗型的经济体制。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它仍然是一种非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美国著名学者R•布朗在《生态经济》一书中批评了主流经济学只是相信市场力量,尊重市场原理而不尊重生态原理,尤其是无视生态可持续性原理,使当今自由市场经济往往不能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将会导致现代市场经济崩溃。于是,他引用开发挪威和北海油田的埃索公司前副总裁厄于斯泰因•达勒的看法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中央计划经济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经济学的真理,自由市场经济则可能崩溃于不让价格表达生态学的真理。”当今人类正在进入生态时代,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应当反映生态学的真理,实现环境掠夺型经济体制向环境保护型经济体制的转换,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2 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身,应当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一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根本转变;二是从市场经济体制向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这种体制的要义应是基于生态和人文关怀的生态可持续性,从而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构建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现代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因此,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实质上是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生态市场经济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现代市场经济,反映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优化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它既是一种全新的经济体制,又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从发展趋势上讲,生态市场经济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形态”。如果说,现存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显著表现出超越发达国家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那么,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有可能是提供这一超越的机会。因此,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是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超越与理论超越。是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正确方向与战略任务。

(1)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

首先,在马克思学说中,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不仅为当今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生态内生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经济体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这是因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理论,其根本精神在于不是把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的和封闭孤立的存在,而是视为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中的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恩格斯不仅阐明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而且阐明自然与社会的不可分割性;揭示了客观世界是由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人类社会的各种要素组成的复合系统,这就是自然、人、社会的有机整体。人类文明发展就是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发展是如此,社会主义文明发展更是如此。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关于发展的理论,深刻地回答了“发展”与“人”的关系这一核心命题,把人、社会与自然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来界定发展的内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视为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四个基本要素发展构成的整体发展、和谐发展、文明发展。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模式理论的根本缺陷就在于,它把经济系统看成为不依赖外部环境,其交换及运动发展只是在经济这个封闭系统的内部进行,因而可以不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而无限增长。这就使得传统经济体制既忽视了自然环境因素又忽视了社会环境因素,并使其本身具有“反生态”和“”的性质,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因此,只有把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理论牢固地建立在自然、人、社会有机整体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真正成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其次,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生态环境内因论”,这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一块基石。生态环境内生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是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态安全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是当今世界系统中生态环境是可持续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内在要素,对现代经济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与发展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源泉。因此,生态环境已从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这是生态环境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的基本结论。这就要求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内在地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机制,使生态环境真正成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要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建立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就是建立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

再次,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上,使我们党最终确立了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并要求形成与建设生态文明相适应的“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要“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因此,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其根本点就是要把生态文明发展“模式化”、 “体制化”,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和与它相适应的可持续经济体制,它们不仅反映经济学的真理,而且反映生态学的真理。

(2)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

首先,当今人类文明发展正在进入生态时代,使当今现代经济发展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经济活动的生态化,二是经济目标的人性化,三是经济形态的知识化(包括信息化)。这三大历史潮流的有机统一,是21世纪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希望所在。事实表明,能够适应三大发展趋势有机统一的经济体制,就是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它是一种既符合生态文明发展要求,又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崭新的经济体制。它能够克服传统经济体制的根本缺陷和主要弊端,突出强调经济发展的人文向度和生态向度及其统一性,突显的是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和人与人协调和谐的根本精神。因此,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这才是最根本的经济生态化、人性化、知识化的真谛。

其次,无论在当今世界还是当代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现代经济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素,已经成为一种高度稀缺的生活要素和生产要素,严重地制约着现代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种严峻的客观现实决定着构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戴利、布朗都强调当今世界系统已经完成了“空的世界”向“满的世界”的转变,使现代经济系统的运行与演变已经从物质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进入生态资本是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时代,因而,世界各国生态系统提供的优良的生态产品越来越稀缺,日益稀缺的生态资本存量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本制约因素。在我国,必要的、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稀缺程度不仅超过发达国家,而且超过某些发展中国家。可以这样说,我国目前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短缺经济局面,物质资本日益雄厚,经济正在走向富裕。当今中国发展由经济贫困走向经济富裕,既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又付出了物质财富分配与占有的不公平的代价,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因而,当今中国的发展正在由生态脆弱走向生态贫困。正如一位青年学者所说的:“我国的生态贫困状况相当严重,甚至可以说已成为我国目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要保障我国不断走向经济富裕,而且要保障逐步消除生态贫困,努力改变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生态短缺局面。

再次,近几年来,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我们推进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构建社会主义生态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安全型经济社会,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生态化;与此同时,加大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大力开展生态省建设试点,海南、福建、浙江、江苏、黑龙江、山东、安徽、陕西等开展生态省建设的试点工作,正在进入大规模生态建设和大规模经济建设同步进行与协调发展的新时期;尤其是发展绿色产业,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使生态工业园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据报道,目前在广西、辽宁、江苏、山东、天津、新疆、内蒙古、浙江、广东等省市自治区展开了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试点,覆盖各种传统行业和高科技行业,推动着现有工业园区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转型,提升工业园区发展的生态化水平,从而加速了我国新型工业化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的进程,展示出生态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科学发展的广阔前景。现在,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我们党的治国理政的新观念,标志着我们党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航程,一个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正在到来。所有这些表明,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态内生可持续发展经济模式,是有坚实的、丰富的实践基础的。

3 小 结

如果说,“从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也是一项更加艰巨、更加宏伟的系统工程。”那么创建生态与经济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攻方向与战略任务,就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个新的历史跨越,新的伟大实践。德国学者指出:“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国家拥有一个围绕关注环境而组织的市场经济,德国也不例外。”这就告诉我们,建立生态市场经济体制,在世界上还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转变,不仅要比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而且要比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转变更加艰巨、更加复杂,是非常宏伟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莱斯特• 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 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Lester R Brown. EcoEconomy

Building an Economy for the Earth[M].Beijing: East Press,2001.]

[2]孟宪忠.论生态市场经济[N].光明日报,2001-08-21.[Meng Xianzhong. Theory of Ecological Market Economy[N]. daily Guangming Ribao,2001-08-21.]

[3]刘思华.论经济思想和理论的生态革命[J].西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2). [Liu Sihua. Theory of Ecological Revolution of Economy Idea[J].Journal of Northwester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Pages),2005,(2).]

[4]柳杨青.生态需要的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8,145.[Liu Yangqing. Economic Research on Ecological Needs[M].Beijing: China Financial and 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2004.138,145.]

[5]人民日报社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制保证[N].人民日报,2004-10-15.[The People’s Daily Editorial. System Insurance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N].

The People’s Daily,2004-10-15.]

[6]吴晓东等译.人类需要多大的世界MIPS―生态经济的有效尺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146.[Translation by Wu Xiaodong et al. How Big World the Human Needs:MIPSthe Effective Scale of EcoEconomic[M].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2003.146.]

[7]严法善,刘会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利益[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3).[Yan Fashan, Liu Huiqi. The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in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J].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 (3).]

[8]景维民, 田卫民.市场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演进与评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Jing Weimin,Tian Weimin.

On Ownership Theory in Market Socialism from the Evolutional Perspective[J]. 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8,(3).]

[9]袁小云.论马克思实践伦理与我国转型期的市场经济[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2).[Yuan Xiaoyun. On Practical Ethics of Marxism and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in Transition[J].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Socialism, 2008,(2). ]

[10]周德海. 论市场经济与体制改革[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2).[Zhou Dehai. Market Economy and System Reform[J]. Journal of 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2008,(2).]

[11]夏瑞林. 经济发展:理论演进与中国经济实践的历史比较[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Xia Ruilin.Economic Development: A Histor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Evolution of th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the Economic Practice of China[dissertation].Wuha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Technology,2007.]

[12]马德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纲[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7.[Ma Decheng.Concise Discuss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D].Dalian: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2007.]

[13]刘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Liu Shuang.MaoZedong's Socialist Economy System Thought Studies[D].Changchun: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2007.]

Theoretical Though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 System of Socialism

FANG Shijiao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Abstract The fundamental change from the traditional planning economic system to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has been primely actualized. But the fundamental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in China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has not yet been realized. There seem to be opposite movements between the former and the latter both of which impact the overall situations. The opposite comes from the fact that the economic system of modern market primely built in China has the same character with the traditional economic system, belonging to a kind of antiecology without basic capacity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the market system now in China must be reconstructed into an economic market system of socialism that i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construction is not lack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ing bedrock for the nonce, but it is still a longrange and formidable systematic project to be done.

篇8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又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资源短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造成严重的生存环境压力。因此,循环经济日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随着人与自然环境冲突的加剧,环境伦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循环经济中到底蕴含着哪些环境伦理思想,这将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循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环境伦理思想源自环境伦理学,它研究和讨论的是生态环境中的人类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如何在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和提高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来对待自然和保护生物,从而更好的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环境伦理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及在资源与环境方面达到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等思想都在循环经济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在循环经济中的运用

循环经济为试图解决经济的发展效率与自然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它是可持续发展的组成部分,也同样认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是建立在自然可持续性存在和发展之上的。环境伦理思想关于自然的价值和权力的论述为:自然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其中自然的外在价值是指自然事物作为资源,能满足人和其他生命的需要,符合人和其他生命的利益。自然的外在价值对人们来说有功利意义,被人所广泛接受,并且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巨大作用,但作为自然价值的内在价值却长久被人类所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是指生命和自然界自身生存的意义,它富有创造性,创造了地球上适宜生命生存的条件,创造了地球基本的生态过程、生态系统和生态物种,同时表明了生命和自然事物按客观自然规律在地球的生存是合理的,有意义的。

地球产生于46亿年前,而人类在地球上产生却仅是大约300-700万年前。虽然人类社会相对于整个地球的产生甚至生命的产生是短暂的,但人在生命层次序列和生命组织的序列中却处于最高位置。人是环境道德的主体,也是环境道德的人。但由于人类的狂妄自大,人忽视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权利,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疯狂的掠夺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直至造成生态危机。自然开始用它最原始的方式开始报复人类,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比如土地严重沙漠化,洪水淹没了人类的家园,各种自然资源严重短缺等等,此时人类才开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人类开始认识到自己是自然的一员,而不是自然的主宰者。以往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只注重自然的外在价值,人类生态价值,却忽视了人与自然的生态共同利益,即自然的自身价值,从而导致大自然的报复,这是造成地球生态危机的伦理根源。而人类要摆脱生态危机就要明确人与自然不仅以相互利用方式存在,而且也以相互依存的方式维持着地球自然的生态稳定。作为生命序列最高级的物种,却扮演了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不称职的调控者。在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环境伦理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基本判断的道德依据,我们对自然所赋有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最大限度的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和谐。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责任,就是恢复和保存自然的内在价值,确立自然的权利,从生态整体主义观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它是人类认识到自然内在价值及权利基础上所提出的人类经济发展的生态模式,在明确了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学习生态系统的智慧基础上设计出来的。在生态系统中,只要它正常运转.所有输人生态系统的物质都可通过生态食物链一级一级的转移,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被利用后,转化再生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利用的形式,几乎所有物质都在循环中被利用。生物圈的物质生产过程就是一种废物还原和废物利用的过程,一种无废物生产的过程。循环经济就是把生态系统的物质运动过程应用到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它是一种物质闭环流动,它的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即资源在第一次生产出产品后,其剩余物是第二种产品的原料,如仍有剩余就再作为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直到全部用完或循环使用,最后不可避免的废物,以对生物和环境无害的形式排放,能被环境中生物吸收和利用。

承认自然的固有价值和人类的实践能动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是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循环经济中的伦理思想体现在生产和消费领域里的生态化转化,承认生态位的存在和尊重自然的价值。

二、循环经济中体现的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原则

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生态产业链为发展载体;以清洁生产为重要手段,以达到实现物质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它运用一种新的系统观、经济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实现着人类在环境利益上的公正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中的代际公平思想分析

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有能力永久的改变或毁坏地球,而且当代人的活动会对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热带雨林的大面积消失、臭氧层的空洞、土地沙漠化严重等等都将危及后代及未来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对于这种把危害和危险留给后代,是对后代的一种不公平。环境伦理思想中提出的代际公平要求本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至少要留下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例如保护自然物种的多样性,维持地球生态环境质量等。环境伦理把关怀的对象由代内进一步扩展到代际,就好像为后代人建立一个大的资源与环境的储蓄银行,当代人应只消耗由储蓄银行产生的利息,而应将本金留给后代,以达到代际之间资源与环境的公平分配。人是可以通过理性把握历史的行动,可以通过理性来超越现在,接触未来,所以需要提倡代际正义,有一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循环经济正是这种面向未来的价值思维的产物。代际公平是循环经济的伦理取向之一,循环经济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要求减少进人生产和消费领域的物质量,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预防废弃物的产生而不是产生后的治理。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厂就要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工艺流程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或减少废弃物排放,提倡消费中多次应用。这种生产中减量化、消费中多次运用的做法,不仅符合经济学规律,更是一种对自然和资源的保护,是对子孙后代的一种公平式做法,是代际公平的一种表现。

(二)循环经济中的代内公平思想分析

作为代际公平的前提和基础的代内公平,对现今的环境保护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代内公平,要求资源和环境在代内要公平分配,强调人类的整体和长远利益高于暂时和局部利益。当代的代内不公平主要体现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比如,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利用殖民手段大量剥削能源和资源,不顾后果,目前存在的很多环境问题都是这种行为的积累。而且现今发达国家仍是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污染的主要生产者。他们以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一的人口,消耗掉占世界总量四分之二的能源,木材的85%,钢材的72%,其人均消耗量是发展中国家的9-12倍。不仅如此,一些西方国家还采取了转嫁生态危机的做法,把能耗大、污染重的企业以转让技术,扩大投资和提高援助的方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者直接把有毒的工业和生活垃圾甚至核废料输送到发展中国家来处理。当然对于某些发展中国家只顾单纯追求经济发展,不顾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采用“杀鸡取卵”的行为也是代内不公平的一个表现。

篇9

论文摘要:发展问题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问题。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也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需要继续加以完善和发展。通过研究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的背景,内涵和不足提出加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及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发展问题始终是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发展经济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来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

在发展经济学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对于发展的认识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了比较全面的新发展观。因此,对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无疑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从传统的模式向新模式转变,即经济发展不仅限于经济增长,而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追求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和文明化,而所谓新发展观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观念体系,它涵盖了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对发展问题的许多新认知。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发展的方式应当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它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2.发展的目标应是实现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财富、收入、技术进步、社会现代化等只属于工具性的范畴,它们最终是要为人的发展、人的福利服务的。新发展观把发展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认为发展过程必须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是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3、对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做出了一些新的思考。新发展观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因而,政府和市场失败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这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司法成本通常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由此,新发展观另辟蹊径,提出了配置资源的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只有实现国家、市场与社区三者的互补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笔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昭示着发展理论的研究正在向更大的领域扩展,同时也标志着发展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然而新发展理论也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首先为发展目标的泛化。汲取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增长作为惟一发展目标的教训,新发展观把经济增长、分配公正、政治民主、环境保护、人的自由实现等等都纳为发展的目标,虽然面面俱到,却不免使人无所适从。面面俱到的发展目标在事实上是不可能实现的,各个发展目标并不完全具有相容性,各目标之间的冲突在所难免,这方面很大程度上被新发展观所忽视;其次是缺乏对不确定性发展的关注。新发展观提出的发展方式和手段基本上都属于确定性发展和随机性发展——尤其是确定性发展,这种对人类发展理性的过分推崇,难免会造成发展的某种迷失;最后为发展的视野狭窄。当今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速发展,世界各国的发展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一国的发展都不可能再是国别范围内的封闭式行为。然而新发展观的发展视野基本上局限于民族国家的界限之内。超国别范围的共同体、非国家行为主体、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影响,新发展观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分析,更缺乏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建构。

2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笔者认为,当展经济学家植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通过系统反思传统发展理论的优点和不足,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与传统发展理论相比,新发展观在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我们应该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教训,结合我国国情及新的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

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归根结底都依赖或取决于科技进步。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结合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美国政府把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由正副总统任正副主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根据经济学家的测算,二战后的50年中,美国生产率增长的1/3应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就亚洲来讲,日本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1959~1979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854项,居世界第一位。因而要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是,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即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从美国等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看,这些国家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这是使这两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条重要措施。而我们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政府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最重要的是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将农村的过剩劳动力转移出来,并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进而实现工业现代化。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从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我国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低能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提高其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

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需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在一定的社会形态和一定的发展阶段上,何种经济增长方式占主导地位,应主要由市场的力量来决定。西方国家实行自由市场经济走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从产业合理化入手,在政府的干预下,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则可能实现经济集约化程度的快速提高。因此,政府对经济的有效干预对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十分必要的。

(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外延扩张,以“高投入、高消费、高排放、低效益、难循环”为特征,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但却造成矿产资源和能源日趋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后果。据统计,2003年,我国消耗了世界钢铁总产量的30%,水泥总产量的40%,煤炭总产量的31%,实现GDP却仅占世界的4%,并使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陕西省在石油和煤炭等能源开发上也经历了同样过程,付出了沉重代价。因而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及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

综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可以看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甚至效_果会适得其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对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立刻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选择集约化投入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继续扩大要素投入,更具有客观现实性。当然,在投入时我们应该不断地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和要素组合的优化程度,逐渐提高经济的集约化程度,为经济增长方式向低投入、高效率型转化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7)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

我们所谓的体质包括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构造合理的经济运行模式,实际上是寻找一种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机制。以发展为纲来研究体制问题,使体制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定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是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如何,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市场机制是否健全,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参考文献

[1]常修泽.中国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J].理论参考,2004.

[2]周天勇.发展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0.

[3]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4).

篇10

一、绿色会计制度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实现资源的多次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因而成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

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所要做的是把环境看成是有价值并能被计量的经济资源,将其资本化为环境资产进行核算。绿色会计核算与报告将提供关于环境资源的利用、损失浪费、污染破坏和补偿恢复等方面的信息,从而促使企业以理性的观念,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和物质循环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努力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维护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绿色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目的。企业与环境关系密切,整个社会环境的恶化直接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对于单个企业而言,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赖以存在的环境,因此,企业必须承担一定的环境保护责任,并在其履行过程中,通过绿色会计来反映、控制环境,并向社会公众报告环境的维持情况,使公众了解和支持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通过绿色会计制度设计,可以使人和自然和谐发展。从人类全部活动过程和整个生态环境资源的视角出发,着眼于高效率利用资源,使人们更加关注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而解决在传统会计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系列棘手的社会生态环境问题。通过绿色会计制度设计,能够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环境资源利用不合理而造成的诸多问题通过事前、事中控制而降低其限度,更好地增进企业自身的效益,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充分考虑社会生态环境的成本,准确核算国民生产总值和企业生产成本。同时,绿色会计增加和扩张了会计的宏观经济职能,核算与企业看似无关却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态环境资源业务,并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丰富和完善了会计理论。

只有绿色会计制度才能适应或适合循环经济或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需要,才能够更好地为循环经济或可持续发展经济服务。没有绿色会计制度,就很难很好地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呼唤绿色会计。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立包括绿色会计制度在内的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循环经济的发展,呼唤绿色会计理论的完善和绿色会计实践的发展。

二、循环经济下绿色会计制度设计的思考

在循环经济下,绿色会计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其具体目标是充分披露有关资源利用和再利用的会计信息,以及有关环境会计信息。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对绿色会计制度作特殊设计。

1.循环经济下的绿色会计制度设计的基本假设和原则。绿色会计的基本假设同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相同,只不过是由于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比较特殊,使得“货币计量假设”发生变化,即绿色会计以货币计量为主,同时辅之以实物、指数等其他相关计量尺度。

循环经济中的绿色会计,除应遵循传统会计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的客观性、谨慎性、重要性、及时性等一般原则之外,也要遵循一些特殊的会计原则:①匹配原则。绿色会计必须符合或适应循环经济的特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实现资源的多次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因此,绿色会计制度设计应能够反映循环经济的“资源循环利用”特征及“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特征。②社会性原则。绿色会计应提供充分揭示企业在环境资源方面的社会责任的信息,必须要求企业站在社会的角度考虑企业的业绩。对企业的评价应以社会收益与社会费用相配比的社会利润为准,提供的社会信息不仅要为企业内部服务,还要有助于宏观调控。③政策性原则。企业在进行绿色会计核算时应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资源环境政策和法规,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④超前性原则。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要反映环境资源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测定环境资源的现状和变化的方向、程度,能达到预先发现环境的现状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预先给予警报。⑤环境资源的原则。绿色会计核算体系要体现企业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2.循环经济下的绿色会计制度设计的主要内容。①循环经济下的绿色会计的重要核算内容。发展循环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目标协调。因此,其绿色会计的重要核算内容应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活动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环境利益。其基本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自然资源消耗成本;环境污染成本;企业资源的利用及再利用率和所产生的社会环境影响评估,以及对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决策的影响等。②循环经济下的绿色会计的核算对象。循环经济中的资产,除了传统的资产之外,还应包括企业取得或能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可带来未来效用的特殊的环境资源,它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环境资源产品生产企业。循环经济中的负债,除了传统的负债之外,还应包括环境负债类,如应付环保费、应付环保人员工资、应缴环保税、应缴资源税等。企业履行支付污染成本的义务之所以也要确认为负债,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因而要求“谁受益,谁付费”。循环经济中的成本费用,除了传统的成本费用之外,它还应包括减少资源缴纳的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现有的生态资源基本存量的研究与开发费及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循环经济中的收益,除了传统的经济收益之外,还应包括一些资源环境收益。如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对这些产品减免税过程所得的收益;国家对保护环境有成绩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等。③绿色会计的确认与计量。绿色会计确认和计量是绿色会计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绿色会计的确认是以涉及资源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的辨认和确定过程,如将“自然资产”确认为资产要素,将“环境损害费用”确认为费用要素等。绿色会计的计量是为了将涉及环境的经济业务作为会计要素加以正式记录并列入会计报表而确定具体金额的过程。④循环经济下的绿色会计信息披露。目前,学术界对有关绿色会计信息的披露已提出如下的建议。第一,在传统会计报表基础上,增加合适的项目,编制绿色会计报表,对与资源循环利用有关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指标进行单独披露。第二,在财务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中,还应客观揭示有关循环经济信息的内容,以及生产活动消耗的资源、环境污染程度及造成的社会责任成本等情况。第三,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信息的披露。在信息披露内容中应包括对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福利、企业人力资源及消费者责任等方面的全部社会责任成本信息。其中包括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本会计期间内企业已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情况,以及影响社会责任完成情况的相关因素。第四,编制循环报告。循环报告的主要内容是资源循环的情况,包括资源循环检测、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情况,资源循环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资源循环项目完成情况等。

3.实施绿色会计存在的难点和问题。目前在实践上,实施绿色会计还存在一些难点,主要表现在有关环境资源的确认和价值计量方面。①环境费用与环境资产的确认。由于在环境资产分类的基点和目的方面,环境资源经济理论界与会计界研究的指导思想不统一,因而对环境资产分类和确认难以统一,对环境成本被允许资本化处理的条件在认识上存在差异,从而导致将环境成本划分为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即将环境成本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还是将环境成本资本化在多个期间分摊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②在对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计量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困难。虽然对短期环境损失的计量可以参考市场价格,也可以采用恢复环境状况所需要的费用来计算,但如果这项污染是长期的,如在二十年内这片土地不再适合植物的生长,或荒漠化,则必须考虑生态污染的计量。而这方面的计量带有较大的难度,需要政府部门发挥作用。③绿色会计报表结构的编制是绿色会计核算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绿色会计是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新的会计分支,它不仅是从投资者或债权人的角度来衡量,而且是从整个社会利益的角度来衡量环境治理活动的绩效。这就要求环境会计的服务对象从传统的为一个企业单位服务,扩大到凡是与环境资源有关的整个社会服务,环境会计的核算范围也就不仅限于企业内部环境效益的核算,而进一步要求企业外部由于环境、资源问题引起的社会成本、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核算。因此,是否和如何将绿色会计的核算区分为宏观绿色会计和企业绿色会计也有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