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重要的三大经济圈之一,它在不足3%的国土面积上实现了全国近四成的生产总值,彰显了其重要的经济地位。2014年,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作为重大国家发展战略被再一次强调,提出实现京津冀区域的协同发展是促进区域发展机制创新的需要,是合理协调人口资源环境配置的需要,是构建环渤海和新型首都经济圈的需要,是现阶段十分重大的国家性经济战略。(文中数据均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增长;现状
京津冀区域位处东北亚和亚太经贸圈的核心区域,囊括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位于环渤海地区.是北方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心,在我国经济拓展方向上具有重要的枢纽地位,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
北京,作为京津冀发展中的的中心城市,是集合了教育、文化、政治以及国家的交流中心,与此同时,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相关政策条款发展方向的决策中心。在地里位置上东南方和天津相接,其余部分为河北省所环绕。一共有14 个市辖区以及两个县,北京市共有 317个县乡镇级区,总面积达16410.54平方公里。
天津,是我国的第三大城市,是我国直辖市。地处于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我国近代工业起源于天津,东与渤海相邻,北与燕山北京相接,与北京相距120公里,天津市的总面积为 11917.3 平方公里,拥有153公里长的海岸线,陆线边界长达1137.48公里。
河北省的地辖面积面积达18.88万平方公里。下辖的地级市共有11个,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目前,河北省正致力于联合进行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等一系列交通设施投资和建设,联合开展区域水资源的保护以及合理利用、设立了系列环境保护和重大生态建设项目,积极拓展河北省的行业和企业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
1 城市发展情况
北京的教育工作是全国发展最好的地区,截至 2012 年 8 月,北京市现共有 89 所普通高等院校,它是全国高等学府的聚集地,聚集了国内数量最多的著名院校。 天津的教育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增强,2012 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1417 所。其中,普通高校 55 所,普通高中202所,初中317所,小学 843 所,在校学生总数达到 970058人。河北区域各项社会福利事业也在逐步完善,到 2012年,河北省具有本科在校学生622629人,具有专科在校学生546167人,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表1)
1.2 城市建设发展情况
数年间,京津冀地区的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2年,北京现有建成区面积为1268平方公里,常驻人口为2069万人;天津现有建成区面积为722.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2007 年的1115万人增长到 2012 年的1413万人;河北地区现有建成区面积从2007 年的1738.9扩大到 2012 年的,到2012年常住人口已达到7288 万人。从上表中各地区差异可以看出,天津市的户籍人口密度最高,达到2782人每平方公里。
2 经济增长情况
2.1人均生产总值情况
京津冀发展的 5年以来,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北京、天津和河北区域增速基本上都达到了两位数百分比以上的速度,北京地区从 2008 年的64491元上升到 2012 年的87475元,天津地区的生产总值5年来近乎翻倍,河北地区 2012年的地区生产总值比 2008 年增加了13598元,京津冀区域总体的生产总值所占全国比重也是逐年升高,仅次于长三角区域,与珠三角地区基本上持平并且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2.2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总额情况
在进出口总额方面,从2000年到2010年,北京地区进出口总额由776847万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7447913万美元,增长为原来的10倍,天津地区从2000年的1369289万美元增加为2012年的 7743452万美元,河北地区每年都保持不同比例的增加,到2012年增长为177518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从2000年到 2012 年逐年增加,增长比率基本呈平稳增加态势。
【参考文献】
[1]陈冬.京津冀城市进化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
篇2
【关键词】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
一、引言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疆域、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区域经济不平衡,构成了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特征。
在学术领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热点,有大量的文献对其内涵、机制以及评价体系做出了分析和探讨。虽然很多文献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了评价研究。相对缺乏了对于地区内部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的研究。
自2007年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一直在西部担当者现先试先行的角色,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多年居西部前列,但是由于重庆市农村、大库区等特点构成区域内部发展差异明显。2006年末“一圈两翼”发展战略、“十一五”期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政策。
综上,本文试图通过阅读和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概念的界定,定义出本文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征。并以此为依据建立评价体系,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价,为促进重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意见。
二、评价方法
本文按照如下步骤对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1.梳理学术界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认识,找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2.选取合适且易获得指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描述刻画。3.建立模型并进行评判。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外在特征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化,二是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三是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合适的指标体系来评价以上三个特征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准确性,所选指标必须准确的反应重庆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特征的信息,保证实证的合理性。二是简单易的,所选指标应该简单明了,保证操作的可行性。
1.选取全域Moran I系数作为衡量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指标。理由如下:Moran系数是反映空间或邻近区域单元属性值的相似程度,能很好的检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特征。
本文以人均GDP作为变量x,通过计算相应的全局MoranI指数衡量不同区域之间人均GDP的空间关联程度,以综合反映区域之间一体化程度。
2.选取基尼系数(G)作为反映区域经济差异缩小的指标。理由如下:相对于区域经济差距缩小的外在特征而言,基尼系数是一个逆向指标,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性要求。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重庆市统计年鉴》(2006——2012),期间包括了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概念以及“十一五”的整个时间段,年鉴中明确统计了“一圈”“两翼”的数据,方便计算。
(二)分指标讨论
根据公式(1)(2)(3)分别算出重庆市2006——2012年“一圈两翼”之间的Moran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经济增长速度如表3。
从表3可以看出Moran系数处于一个不断增长的状态,这表明自2006年以来重庆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的提升,相互依赖程度也不断扩大。“十一五”期间一直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基尼系数稳中有所降低,在整体降低的事态中2008至2009年有所回升,但并不影响重庆市区域经济间差距在逐步缩小的趋势。整体经济增速较快,均位于西部先列,其中“两翼”的发展速度要快过整体发展速度,这也同时说明了区域差距在不断缩小。整体增速近年有所下降,这也国家的“稳增长”政策的体现。
(三)综合评价
根据表3给出数据,为了避免由于数据量级不同而带来的分析差别,将数据标准化得到的新数据y=x/max x;算出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C的值,并针对表2划分出相应等级,如表4。
从“十一五”初期到末期,重庆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从0814增加到了2011年的0.971,2012年有所下滑。这说明,自重庆市成为统筹城乡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在统筹城乡、缩小差距、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一圈两翼”战略实施以后,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四、结论与讨论
本文选取重庆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与实践,总结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特征: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差距缩小、经济增长速度,并分别运用Moran I系数、基尼系数、GDP增速对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明确了“十一五”期间重庆市“一圈两翼”发展的协调程度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姜文仙.广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评价[J].发展研究,2013,05:41-46
[2]彭荣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
[3]姜文仙,覃成林.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的进展与方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0:90-95
篇3
关键词:区域经济学;教学;改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5-0128-02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际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及相关经济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需要,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学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队伍不断壮大,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全国已经有103所高校设置了区域经济学硕士点,近30所高校开设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开、厦大等著名高校都发展了区域经济学博士点或硕士点,其中,区域经济学国家重点学科有南开大学、人民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区域经济学正成为高校经济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研究正为国家的发展和区域协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区域经济学教学现状
若想全面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必须搞清楚中国区域经济学的来龙去脉,这是因为区域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不同于其他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的设置不仅在经济学院(系),而且存在于公共管理学院(系),地理学院(系)。总的来说,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与教学队伍主要有三大部分:
1.经济学院系统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主要存在于经济学院系,如南开大学区域经济学、厦门大学区域经济学、兰州大学区域经济学。另外,在经济学院系统里面,有些专业的研究人员也在从事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如政治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等。这一方面说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队伍的规模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学科之间越来越交叉。
2.地理学院系统
这类区域经济学主要是由经济地理学演化而来,与人文地理学的教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类学校有南京大学的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南京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也是如此,也将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地理学系。我们发现,中科院地理所也在开设区域经济学的有关学位点。
3.公共管理学院系统
这类院校包括东北财经大学,其区域经济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大学设置在政府管理学院、人民大学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应该指出,设置在公共管理学院的区域经济学多是新近迁入,如北大的区域经济学原来在城市与环境学系即地理系,而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也是从经济地理和生产力布局学转化而来,他们的课程设置多少留有原来的痕迹。
大量教科书的出版也显示了区域经济学的繁荣景象,同时,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区域经济学类的教课书有数十种,其中,比较出名的教学书有南开大学翻译出版的《区域与城市经济学手册》3卷,人民大学的区域经济学研究生系列教材等。
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有两个学术机构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二是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委员会。两个委员会自新世纪成立以来每年均召开一次或多次学科建设的发展工作,有众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会议,相互交流切磋教学,大大促进了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在信息时代,网络的作用也促进了区域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提升,有两个著名的网站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和人大经济评论网均作出了贡献。
三、存在问题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类:其一,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其二,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其三,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其四,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发展。
1.学科的快速发展准备不足
区域经济学的教学尤其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生教学与其他学科一样近年来发展迅速,学生数量激增,教师资源紧张,一个导师带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研究生,这种情况下教学质量存在下降的趋势,加之部分高校研究生学制的缩短,研究生往往是第一年应付理论上学习,第二年忙于找工作,必要的研究性教学大量缺失。另外,由于部分高校盲目上马区域经济学硕士点,导致教材建设和课程大纲建设滞后,有55%的被调查院校认为教材和教学大纲建设是目前区域经济学课程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学科的多重血统带来课程设置的参差不齐
如上文所述,我国的区域经济学教学点分布于不同的单位,与其他经济学科的显著不同点是,区域经济学课程设置差异很大,如地理学系的区域经济学设置都是区域经济规划之类,经济学系的设置缺乏空间分析的基本课程,公共管理学院的课程设置呈现出公管特点。这一特点突出的表现在区域经济学的教材建设上,每套教材都有自己的体系,人人都想自己建个区域经济学的大厦,这样的后果导致了众多大厦没有建成,反而影响全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3.课程体系等没有和国际接轨
我国的区域经济学课程体系远远没有和国际接轨,很多高校处于自我发展、自我欣赏阶段。国际上著名的区域经济学著作很少被国内采纳,如藤田昌久的《城市经济学》是研究生的极佳教材,但是,我们的调研发现国内高校几乎对此漠视。这种课程体系的自我封闭性质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对区域经济学的认识的偏差。国际上,往往将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学并列,因为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JEL分类将此称为城市、农村与区域经济学,我国台湾地区则称之为都市与区域经济学,而我国学位评定时则将城市经济学去掉并变成了区域经济学下属二级学科。这种舍弃城市经济学的做法无疑对区域经济学的教学造成影响,因为作为城市与区域经济学最为核心的部分,城市经济学的作用没有被正确的认识。
4.学科教学落后于实践的发展
学科教学落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特别是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很好的案例教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造成了本专业学生对于区域经济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清。
四、改革方向
区域经济学教学应该按照顶天立地的要求全面进行改革,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和适应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学的需求。顶天就是教学科研与国际接轨,立地就是发挥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区域问题的特有优势,研究中国的区域经济现实问题,为建立和谐社会而努力。
1.区域经济学教学要面向国际化与现代化
国际化和现代化就是要求全面与国际接轨,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理论、研究方法和优秀教材。一是系统引进并翻译国外的区域经济学优秀教材,如空间经济学、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新经济地理、空间计量等;二是采用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邀请国外著名的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研究大家来国内讲学,并且大规模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区域经济学研究和教学人员到国外进修或攻读相应的博士学位;三是建议将二级学科区域经济学改成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并相对重视城市经济学的教学工作。
2.构建以经济学为基础的合适的区域经济学教学体系
区域经济学本质上属于经济学范畴,但是,它的发展又和地理学尤其是经济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现代空间分析技术与GIS大规模在空间经济分析中的应用,使得这些更成为区域经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我们认为,一个合适的区域经济教学体系应该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是经济学基础,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第二部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如空间经济分析、城市经济学、地方政府经济、空间计量与GIS技术等;第三部分内容则为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的实证研究教学。
3.撰写丰富多彩的案例
区域经济学的特点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都为我国区域经济学教学案例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撰写区域经济学的案例,利用案例教学应该成为未来区域经济学教学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黄楠.区域学科建设发展迅速,仍亟待开拓创新[D].经济中国网,2007-10-13 省略.cn/xueshudongtai/
篇4
关键词: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这些年,福建经济虽然摆脱了前几年持续减速运行的局面,呈现出逐步回升的新态势,但从经济总体运行看,仍处于调整性的增长期,发展后劲仍显不足,主要原因在于全省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本文主要分析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希望对福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所裨益。
一、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中心城市发展滞后,空间辐射力不足
首先,中心城市规模小,发展滞后。福建作为一个人口4000多万的沿海省份,省会的福州市区人口200多万,第二大城市厦门市区人口100多万,占福建经济总量四分之一,泉州市区人口只有70万。此外,在中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厦门、福州和泉州排名分别为第十六位、第三十二位和第五十五位。其次,城镇的关联度不高,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甚于“墨汁”效应。闽西北在总人口约占全省1/3,土地面积约占全省2/3的情况下其GDP总量占全省的份额却从20年前的高于1/3下滑到目前的约1/5,人均GDP、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都远远的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2 产业集聚不突出,产业联系较弱
福建产业聚集不突出,区内产业联系也较弱,合力效应较低,使得省内并未形成真正的经济区,影响了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发展水平的提高。虽然部分地区集聚了相当数量的企业,但是规模小,而且多是技术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少。这不仅使产业的区域吸附能力较弱,而且缺乏省级产业合作基础,对省外资源缺乏吸引力或争夺力。
其次,集群区关联产业的集合度低。福建省60多个省级开发区,缺乏产业配套,无法构筑上中下游完整的产业链,外资项目到福建投资,必须自成体系,投资成本高,只好外移;各地区产业关联性不强,形成不了全省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关系。特别沿海和山区之间,由于沿海加工业主要是“两头在外”,山区资源依存度不高,导致沿海与山区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关联程度较低。
3 交通运输滞后,交通体系不够完善
由于福建曾经的前线定位这历史原因导致福建交通投资相对落后,交通体系不够完善。改革开放后,虽然有所改善,但在总体能力上仍明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公路和铁路发展滞后(右表),不仅里程和密度低于国家平均水平,而且布局不合理。如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一带,却没有铁路相连,仅靠高速公路运输,运力不足。许多港区均没有铁路进入,限制了港口腹地面积向内陆省份的延伸。二是港口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海岸线长仅次于广东居全国第二位,深水港资源居全国首位,但在2006年第一季度中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排名中,福建只有厦门港挤进前十名,排在第七位。
4 区域经济差异大
(1)资源察赋差异
资源是区域一切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个层次无论在自然、人力及信息等资源方面都存在差别。新时期的经济发展对于人力和信息的依赖程度更为显著。第一层次主要是省会、各市辖区,科研机构的数量和人力资源优势明显,科技发达,人口素质高,信息资源丰富,产业结构和布局基本合理;第二层次科技力量和人口素质较高,其地理位置稍次,交通条件尚可,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第三层次为福建省的偏远地区,人力资源明显不足,科技落后,人口素质低,信息资源贫乏,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合理。因而造成个层次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2)产业结构的差异
由于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不同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特定的经济环境和技术进步条件下,各产业处于自己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总有一些产业比另一些产业发展得快。因此,产业结构不同的区域,其经济发展速度、水平不同。第一层次地区集中分布电子、机械、化工、纺织等工业部门,其旅游业和其他服务业也较发达,三次产业的比例基本协调第二层次地区集中分布冶金、食品、建材、造纸等传统工业部门,旅游业发展也较快,农业较发达,第三产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第三层次地区交通闭塞,技术条件落后,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各产业发展水平都低,第一产业比重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制约地区经济发展。
二、福建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加快福州、厦门、泉州为中心的三大城市群建设
福建区域空间的整合要通过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市(福州、厦门、泉州)的建设,打造经济发展的区域“发动机”,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构建以厦门为中心的厦门湾城市群,以福州为中心的闽江口城市群和以泉州为中心的湄洲湾城市群。具体体现在:厦门市要发挥经济特区龙头作用,以建成东南沿海的商务中心、物流中心为重点,以漳洲市和龙岩市为次中心,带动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福州市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辐射功能,以产业集聚为重点,以莆田、宁德、南平为次中心,带动闽东北经济发展;泉州市要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以三明市为次中心,带动闽中地区经济发展。最终形成以厦门市为龙头,泉州、福州两市为支点,连接漳州,莆田、宁德市为闽东南沿海主轴线,向内地山区龙岩、三明、南平横向辐射的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线面逐步发展的格局。
2 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
目前,福建要积极落实《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从加强规划引导,培育龙头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业,提供现代化物流服务;加强产业链培育,引进项目时配套考虑上下游产品的生产线引进;完善健全产业集群相关软硬环境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促进产业集聚,最终形成福州电子信息、汽车、纺织产业集群;厦门航运物流、金融服务、会展旅游等服务业和软件、生物制药、海洋技术等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集聚;泉州轻纺、石化、建材、纺织服装等产业集群。
此外,整合沿海与山区的资源,如利用闽西的原材料加工产品与闽南电子通信等制造业产品之间互补性贸易,山区的农产品与沿海具有优势的食品加工业加强协作等。加强沿海与山区产业关联度,形成沿海组装和山区加工或沿海出口和山区制造的产业关联链条。
3 发挥港口优势,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网体系
福建要以港区为依托,连接公路和铁路,真正形成东出西进、南联北接的综合交通网络。首先,港口建设方面,突破行政区划,加快把漳洲港中与厦门港相近的港区纳入厦门港统一规划,扩大厦门港发你为;开发福州港的外海深水区;将湄洲湾南北两岸整合为一个完整港,从而在沿海形成三个核心港口;其次,铁路建设方面,纵向上,加快建设连接三个港口的福厦铁路,推进连接两大三角洲的温福和厦深铁路,横向上,对接内陆省份,以
沿海丰港区为起点向西推进,提升横南、鹰厦、外福铁路建设;冉次,公路建设方面,现在三亚高速公路已经初步将三个核心港口连接起来,接下来要重点建设每个港口与周边辐射区之间高速公路,加快三大城市群的形成。如宁德与绍武、泉州与三明、龙岩与漳洲之间高速公路的建没。
4 打好“台湾牌”,从“海峡经济区”的高度谋“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
充分发挥福建对台湾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互补性很强的优势,站在“海峡经济区”的高度谈“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一是可以借助台湾发展自己,二是确保福建和长三角、珠三角任嘲一个平台上进行竞争。打好“台湾牌”,首先,要加强闽台两岸的经贸合作,探索闽台经贸合作的新模式。如可以积极主动向中央争取优惠政策,考虑先在比较有条件的厦门岛、平潭岛或是马尾设立自由贸易区试点,然后逐步建立闽台自由贸易区,也可以参照香港CEPA模式,对台湾商品实行零关税,加快闽台投资自由化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其次,通过各种形式加强闽台的文化交流。
5 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促进协调发展
改变现有区域协调管理体制的缺位状况,建立和强化区域协调机制。第一,省政府要制定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总目标和各个城市的子目标,同时通过财政、投资导向,行政监督等手段保证目标的有效实施。第二,建立专职的区域协调机构。机构由省里领导牵,各市的副市长出任,保证协调机构的权威性。机构下可设产业协调部、基础设施协调部和市场协调部等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和仲裁。第三,制定统一的公约和法规,约束和规范各经济主体因各自利益而产生的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行为。第四,定期举行高级领导的互访和发展思路的对接,制定共同的发展章程,形成规范的对话与协商制度,并从对话协商方式逐步向有约束力的协议方式转变。第五,扩大区域协调的主体,鼓励半官方和民间的组织参加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行列,如充分发挥各种的商会、行会、企业联盟和学术界等的作用。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干部分。具体包括个方面图其一,区域之间产业发展竞争与分工。通过竞争,可以有效地发挥市场对区域产业发展的引导和选择作用,并通过市场供求与选择作用,引导各区域发展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在产品市场中实现区域之间的产业合理分工其二,区域之间产业发展合作。通过把有关区域之间的相关产业联结成一个整体,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进行优势互补,提供竞争力和效益其三,区域之间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引起区域产业结构有序调整、协调发展的有效方式。自主选择、互惠互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之间产业转移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综合考虑全省市场、区域优势及地域分工的要求,在巩固原有优势产业如石油化工、机械、电子、建材、林业和水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三大新必产业群,带动海洋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成为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第一层次经济发达区优势产业是机械、电子、纺织业等,应在原有优势产业基础上,着重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重点放在高新技术产业及旅游、信息、咨询、金融、贸易、房地产等新兴的第三产业上。该层次中的福州、厦门、石狮、晋江、福清等地,其工业部门尤其应注意合理分工。第一层次其他地区及第二层次地区应在积极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渔业、花卉、果蔬等初级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型加工工业和流通服务业,不断提高加工深度。第三层次地区应在优化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积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础上,对第二、三产业实行适度规模投人,积极发展水电、林果加工业和旅游业,为将来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奠定基础。
篇5
关键词 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现状;困境
一、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现状
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之间行政地位对峙,三地之间相互封闭,各地拥有教育资源发展其独特教育。如北京,拥有全国55%的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其定位于引领全国,面向世界。这『必然使北京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区域发展当中,也就是说首都意识要强于京津冀区位意识。据2005年统计资料显示,河北除了在专科院校方面比较占优势外,在其他方面基本都处于劣势。专科院校(包括职业技术学院)北京20所,河北57所,河北是北京的2.85倍;研究生培养机构(包括普通高校和科研机构)北京115所,河北17所,北京是河北的68倍;本科院校北京57所,河北29所,北京是河北的近2倍;在其他方面也存有较大差距。其次师资力量的差异。三省市在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力量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普通高等学校(包括本科、专科、独立学院)的教职工数量,北京是河北省的1.1倍,天津的2.1倍;北京专任教师的数量是天津的2倍,比河北多6118人。二是师资力量的差异,以2004年河北天津的师资情况作比较,河北全省普通高校教师中有硕士学位的有535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有763人,在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有6人。天津全市普通高校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46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达到2271人:在高校工作的两院院士达到20人。再次三省市政府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不均衡进一步拉大高等教育差距。一是体现在三省市在“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上。2005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增长京津冀分别是21.71%、20.34%、21.21%,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分别是16.60%、16.55%、20.20%,增长幅度分别是5.11%、3.79%、0.95%。从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的增长幅度是最低的,低于天津2.84个百点,低于北京4.16个百分点。二是体现在三省市政府在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教育事业费增长与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增长上,2005年与2004年相比,北京、天津都在增加,而河北省则在减少,居然减少了23.04%,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也减少了5.66%。
二、区内高等教育一体化缓慢发展的原因
(一)思想认识滞后
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相比较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的缓慢发展,是与思想认识的滞后和重视程度不够密切相关的。首先京津冀地区由于长时期受到封建专制思想的影响,“商业”文化色彩比较淡漠,以感情和关系为中心的社会效率远远超出以建设和发展为中心的经济效率,市场经济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并未得到充分普及。其次,中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和梯次推进战略也未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概念并提到思想认识高度,始终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再次,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区域高等教育一体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欧美成功经验及“珠三角”、“长三角”的迅速崛起都给我们很多启示。近几年,京津冀区域经济呈快速发展趋势,尤其是“首钢”成功搬迁及河北曹妃甸工业园区迅速建立,都是中央及三省市政府重视的最好例证。但如何利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好机遇和区内优越的高等教育资源建立区内高等教育一体化,使高等教育一体化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二)行政壁垒障碍
京津冀区域与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带有明显的政治属性,“京津”为直辖市,尤其北京是中国的首都,由于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和传统思维方式影响,无论当地政府还是百姓都形成各自根深蒂固的行政壁垒观念。虽然河北省紧密环绕京津两市,但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却有着很深的行政界限。所以,行政壁垒观念的泾渭分明,导致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各自为政,致使区内高等教育谋求合作、共同发展的局面难以形成。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之间行政地位对峙,三地之间相互封闭,各地拥有教育资源发展其独特教育。如北京,拥有全国55%的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其定位于引领全国,面向世界。这必然使北京不可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区域发展当中,也就是说首都意识要强于京津冀区位意识。因此区域“壁垒”障碍致使目前在区内高等教育一体化方面既没有形成优势互补也没有统一,基本处于条块分割状态
除上述两方面原因外,京津冀高教资源差距成为一大原因。环渤海地区高等教育资源密集,所拥有的大学数量,相当于珠三角和长三角的总和。但京津冀高等教育资源分布十分不均衡,其中北京是全国最大的教育中心、科学技术研究基地;天津也具有发展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而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实力是比较弱的。
三、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一体化对策建议
篇6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地区经济的发展已经摆到全国及国际经济的舞台上,每个地区都需要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国际分工格局之中,并在区域及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开发区有比较好的经济基础,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并形成了较为密集和配套程度较高的产业群,这为开发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伴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融合进程的加快,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又掀起了新一轮的浪潮,这为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提供难得的契机。目前,开发区企业依靠本土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已探索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经营模式和成长道路,面对区域竞争的加剧和国外企业及产品的冲击,开发区企业如何抓住世界产业转移的机遇和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实现进一步发展是面临着巨大问题。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成为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主题,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是我们的趋势,企业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历史机遇,实现规模、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在增强开发区经济发展后劲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加快开发区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开发区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我们对开发区企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深入调研,目的在于全面掌握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状况,总结开发区企业发展经验和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其它开发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开发区企业发展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促进开发区经济大发展、大提高。尤其在品牌战略、土地使用和园区带动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为开发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意见。另外,此次调研也为建立健开发区企业数据资料做基础性工作。
本报告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大量的数据,重点阐述开发区企业的发展现状,展现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全貌和特点;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开发区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阐述开发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明晰企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态势,为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提供依据;第三部分,利用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契机,结合开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为解决开发区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可行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政策建议和对策。
第一部分:开发区企业现状
一、开发区企业概况
篇7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1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现状
1.1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目标不明确
我国有很多的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人员,可是并未真正具有非常多的能够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目标进行确定的设计工作者。即便具备非常强的景观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可是并不能够将城市发展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设计当中并未充分的将园林景观的功能实用价值全面考量,并未有充分的长远规划景观设计的思想。
1.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着盲目追风的现象
目前发展非常迅速的园林景观,一味的照搬照抄园林景观设计模式的问题非常严重,当前园林景观建筑一般都无法将大众对园林景观欣赏的需进行满足。与此同时,当代的城市对原理景观建筑的需要量非常巨大,有的企业单纯的追求经济利益,经常照抄园林景观,一旦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肯定会出现明显不搭的情况。
2我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1以城市发展要求为园林景观设计目标的规划依据
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者将综合城市建设理念和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合理布置现代城市园林景观,保证现代园林景观与城市发展的需要相吻合,两者能和谐发展。这样通过对城市园林景观方案进行全面、多层次的设计工作,保证城市景观效益、生态效益达到最大,保证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一步的落实。
2.2园林景观生态要与城市本身生态要求相适应
现代城市生态系统当中园林景观作为重要的部分,设计的同时要将城市自身对生态的需要进行满足,帮助城市建立良好形象。好的园林景观设计不仅帮助城市美化环境,还从一定程度上将城市旅游业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进步与发展。能否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与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设计工作人员进行设计的同时要关注园林景观设计与城市自身的生态环境的吻合度,尽量的保证园林景观与城市自身相融合。此外,因为目前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所以,在居住区以及工业区建立绿地,保证处于重型工业建筑当中的人们感受到自然的生机。
2.3注重生态优先原则并遵循生物的多样性
将来的园林景观设计逐步会发展为园林生态景观设计,遵照生物多样性的标准,保证科学和艺术性综合起来,实现景观生态统一,将园林动植物科学配置,保证动植物之间能够更加和谐,保证生态效益。为了更好的保证城市绿色原理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特征,需要做到适地适树。而且,根本原则是要因地制宜,防止出现反季节的园林绿化施工,防止在不适宜的温度中进行绿化,对苗木的存活以及生长有非常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慢慢的将各种健全合理的植物群落以及草木结合起来,保证达到更好的效果,构建和谐统一的生态环境。
2.4处理好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当中要按照一定的规律,保证小为主要,中小结合。现实的原理景观设计中,要保证空间绿地和绿化相协调,保证整体绿化体现多层次,植树造林当中,要按照城市规划和生态规律,选择适宜种植的树种。城市园林绿化需要充分考虑很多内容,不但要充分考量城市综合环境的改变,同时,充分考量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要给予城市生态社区的建设更多的重视。同时要关注应用园林景观,在设计景观的过程中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保证以人文本理念贯穿到生态环境建设当中,贯穿到经济、生态、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的不同矛盾,不但要充分对目前的利益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关注园林绿化工程的长远利益。
2.5明确人性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主题
以人为本,重视园林景观的使用者,保证人性化、便捷利用,保证人可以更加轻松愉快,是规划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思想。作为园林规划设计的重点,要将心理和行为艺术综合引进到园林规划设计当中,表现不同人、环境、条件的相互补充的关系,保证将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扩展起来。保证园林景观的使用用户在使用的流程中能够感受到设计的精巧,保证人心情愉悦,同时将内心的快乐表现为审美意象,将园林景观所表现出来的实用、生态、功能等目标表现出来。我国园林景观设计有非常久的历史,在历史的时间里面并未被遗忘,而是一直延续发展到现在,主要是因城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具备非常高的价值。
2.6园林景观设计要和城市长远规划相一致
伴随着当代人们不断提升的思想觉悟,人们在现代都市建设当中要非常关心利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为了更好的将城市建设流程中使用的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方便打造一个节能型社会,将现代城市发展的动力提高,保证城市科学发展。因此,园林景观设计中,工作人员一定要非常关心城市景观设计作品以及城市本身设计观念以及长远规划融合,将园林景观的长远进步性提升,保证城市发展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相适应,保证城市景观和生态效益统一。
2.7多学科高度综合应用性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学科,高度综合了人文科学以及园林学、景观学、林学、城市规划。需要城市园林设计工作者不但要利用感性的思维去观察,更好的要利用科学理性的方式研究自然环境,使用合理的方式对城市园林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园林设计工作人员需要紧密的和资源、生态、生物、水环境保护等自然学科以及社会学科的学者进行交流合作,保证产生比较新颖的思路,征集好的设计思路,更好的将整体规划设计水准提升。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员保证按照有关的园林设计理念来进行,不能够完全照抄西方先进国家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先进理念,而是要充分将城市的人文环境、自然风光和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情况,综合西方设计观念和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观念,保证将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不断的提升,保证全面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作用表现出来,同时能够将人们的需要充分满足。
参考文献:
[1]张新佳.对符合现代城市的园林景观发展趋势的思考[J].花卉,2016,(20):37-38.
[2]许再臻.城市居住区的园林景观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77.
[3]封心宇.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设计思路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4):238+246.
篇8
论文摘要:近年来,高教园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果之一正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合理配置高教园区的教育资源对发挥园区整体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办学质量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入手,对淮安高教园区发展中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成因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
一、淮安高教园区教育发展现状
2002年淮安市政府立足于淮安的长远发展,满足淮安及其周边地区日益发展的高等教育需求,为本地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与江苏省教育厅合作规划建设淮安市高教园区。淮安高教园区是作为江苏省第八个“大学城”而兴建的,是淮安市“十一五”的重点工程,规划设计的总体规模为学生数8万人。2003年10月,高教园区启动运行,经过近5年的发展,目前淮安高教园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淮阴工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等院校相继入驻,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学院、市委党校正在建设之中,淮阴艺术学校的规划选址工作初步结束,现有在校学生近5万人、教职工2800人。园区内还建有大型体育场、大型图书馆等设施。园区内的四条大道——枚乘路、正大路、通甫路、枚皋路已经或即将开通,公交线路正在不断增加。月季花园、剑桥佳苑、怡景园、明远雅居等中高档住宅小区已建成交付使用,金榜花园、兴业花苑、天津路商业街正在规划、建设之中。目前,淮安高教园区不仅成为环境优美、园林式的教育园区,也成为适合居住生活的淮安新城区。
2007年3月,淮安市将高教园区并入淮安经济开发区,使开发区的内涵得到进一步的延伸,提高了经济开发区的活力和竞争力。而开发区内的富士康科技、达方电子、大同电子等大型企业的落户,也有效解决了园区内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样,高教园区的人才优势也为企业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提供了动力和支撑。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富士康共建实训基地证明了“校企合作”、“订单式”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方法,可使企业人才实现本地化,实现产学研、经科教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推动开发区与高教园区共同发展。
为提升淮安市的高等教育规模和水平,探索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淮安经济开发区开展“招商引校”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9月同西安外国语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双方共同成立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学院,并积极申报独立学院。学院计划占地面积5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至2014年在校学生人数将达8 000人。这将是淮安历史上第三所本科院校,也是江苏惟一一所外语类高等院校。2007年12月28日,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学院正式开工建设,并将于2009年9月迎来第一批学生。
南京大学淮安研究院以及淮安软件科技园的规划选址工作也正在进行。淮安高教园区目前已通过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评估。不久的将来,淮安高教园区将成为辐射苏北及周边地区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工、贸、教一体化的平台。
二、淮安高教园区教育与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研究
1.合理定位,科学规划
现有高教园区的功能有单一型和综合型两类:东莞中国名牌大学科技城,主要功能是高科技项目成果产业化;北京吉利大学城、杭州市小和山高教园区和滨江高教园区、华北大学城、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温州大学城等,主要功能是高等教育和教学。而深圳大学城、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上海大学城等则兼具教学、科研、生产、销售等多种功能。我们认为,高教园区不应仅仅是高等教育机构的密集区,还应该是知识型产业的密集区和孵化中心,是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策动、推动和引导作用的技术源、思想库和智慧中心。高教园区建设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企业和社区协同发展的生态环境,在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方面起枢纽作用。此外,高教园区还可以是文化旅游、休闲的新型生态园区。因此,高教园区从规划开始,不仅要注重良好的硬件设施建设、校园环境建设,而且要重视良好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与景观的营造,集中体现出教育城、文化城、生态城、旅游城的风姿,突破现有大学的功能,成为城市新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娱乐、消费之地。
2.解放思想,整合资源
建设高教园区,解决资金来源是首要问题。目前我国高教园区的投资体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由当地政府投入巨额资金建设,然后交由引入的高校管理使用,如省内的南京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等,二是当地政府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有的还提供土地。由企业投资兴建,教育集团或教育投资公司参与,学校以长期租赁的方式办学,实现园区所有权与办学权的分离,如省外上海松江大学城等,三是多元化投入的方式,政府除了政策支持外,还投入一部分启动资金和办学条件,承担共建部分设施建设,将部分教育基本建设拨款改为贷款利息,学校主要通过土地置换、银行贷款等多种措施筹集资金,企业通过后勤社会化的方式参与园区建设。淮安市政府在高教园区建设上应该运用市场化的土地策略。同时,以土地作资本,能使政府最大限度地降低投资风险。
采用市场化的土地发展策略,关键是要发掘土地的潜在价值并使这些价值尽量掌控在政府手中。首先,政府要在土地价值最低的时候,一次性征足土地,不仅要征得建设大学城用地范围内的土地,还应该征得周边一定量的土地;然后,政府需要继续加大对路、桥、管线、土方等重要基础设施及前期工作的投入,并通过宣传造势等手段,拉动地价的攀升(广州大学城的土地价值至少可升到征地费的4倍以上);第三,政府将部分土地以地产开发的方式回收部分征地及基础设施的投资。对大学来说,政府可允许它们将一小部分土地(例如10%或15%)拿出来进行地产开发,除向政府缴纳部分土地的成本之外,剩余获益可作为大学城的建设资金。与一般的直接投资相比,不仅政府极大降低了投资风险,大学也获得了比直接拨款更为丰厚的回报。即大学和政府是土地增值收益的最大收益者。
3.主动出击,加快国内著名高校淮安分校的引进和建设
高教园区是不同类型高等学校相对集中办学的区域,不是新建某一所大学或新举办某一类型的高等教育,而是要将全国或国际上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引入这里来办学。在高教园区内,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竞相展示其业已形成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将优良的办学传统、成功的育人模式保持并发扬光大,将优势学科、名牌专业置入大学城,将优秀教师,尤其是名师请到大学城的教室讲台上。因此,高教园区不是低水平、低层次、低效益的高等学校聚集的区域,不同类型的学校在展示自己办学特色的同时,也自然展开着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竞争。淮安市政府制定的《淮安市区高等教育发展规划》把积极争取国内著名大学在淮安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校列入中远期规划。目前,西安外国语大学淮安学院的创办仅仅作为试点。我们认为,应把争取国内著名大学在淮安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校列入近期规划。首先,淮安市政府应主动出击,多方联系,尤其是北京、南京的著名大学。其次,对引进的国内著名大学要给予政策优惠,服务周到。如,土地免费使用或低成本划拨、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等。
参考文献:
[1]高新发,胡赤弟.高教园区应促进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1):21-23.
[2]李素珍.冯文全,黄育云.教园区发展中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50-153.
[3]郑亚娟.高教园区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对策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4,(13):25-27.
[4]贾少华.依靠市场、服务市场、创立办学新模式[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2,(4):137.
篇9
一、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和特征
(一)形成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市(区)
重庆市已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产业基地。2009年,实现汽车摩托车总产值258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2%,基本形成了以轿车为主的宽系列、多品种全面发展的产品格局,摩托车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成都市是软件产业、生物产业、信息产业和民用航空产业等17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2009年,高技术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337.6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2.8%。德阳市已发展成为与上海、东北齐名的国内三大重装基地之一,水电、火电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和30%,大型轧钢设备占45%,大型电站锻件占40%,核电设备占60%。绵阳市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技术产业体系。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8%,是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地。
(二)涌现一批在行业内有较大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长安股份、力帆集团、建设集团等企业快速发展,2009年,汽车产量达到171万辆,重庆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西铝集团已发展成为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品种规格最齐全的综合性特大型铝加工企业。国际复合材料公司玻纤生产能力已超过30万吨年,跻身全国第二位。四联集团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自动化仪表企业。三零集团信息安全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的30%以上,绵阳长虹公司拥有发明专利380余项,位列全国家电企业第一名。2009年,长虹彩电在家电下乡系统中销量全国第一,华意压缩机销量居全国第一,全球第四。东方电气水电机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5%,汽轮发电机占国内市场份额的30%,占全国风电设备1/3的市场。服务业领域,普洛斯物流企业、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美国信必优等世界顶级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企业已进驻成渝经济区,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基本都在区域内建立了办事处或旅行分社。另外,世界前50位的商业银行已有10余家以上在成渝经济区开设了代办处或办事机构。
(三)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重庆市纳入“成渝经济区”的特色工业园区35个,占全市的81.4%,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3892亿元,占全市95%。北部新区的汽车摩托车产业、西彭工业园区的铝加工产业、长寿化工园区的天然气化工、西永微电子产业园的笔记本电脑在全国乃至全球形成了较大影响力,四大园区工业产出占全市的58%。成都高新区被批准为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园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四位,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产业为重点的五大高技术产业群。德阳重大装备产业集群目前已扩展到71平方公里,园区内工业企业1176户,2009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85.6亿元,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44.3%。绵阳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增加值205亿元(2009)。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35号创意产业园、创意产业商务区和三圣花乡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入驻企业达793家,2009年累计产值14.9亿元,成为国内知名的创意产业园区。
(四)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成渝经济区国家级科研机构及各类科研院所数量较多,各类高等院校超过130所,专业技术人员220万人,科技人才近30万。国家级工程中心、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众多。区内大多军工企业设备先进,科技实力突出。高技术产业已形成较强的产业基础。东汽、二重、长安股份、长安福特、西铝集团、国际复合材料公司、四联集团、三零集团、长虹公司等建立了企业研发中心。2009年,成都市新产品产值率达22.5%,国家级、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到10家、78家、74家,形成了川大智胜公司的空管系统、宁江机床集团的柔性制造岛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在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信息安全、数字娱乐等高技术领域形成了比较优势。绵阳市是国务院命名全国惟一的“中国科技城”,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
(五)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重庆市围绕建设长江上游综合化工基地、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化工研发生产基地的目标,以长寿、涪陵、万州三大化工基地为载体,加快培育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煤化工三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千万吨级炼油和百万吨乙烯芳烃项目前期工作,完善MDI及化工新材料、乙炔、氢氰酸等11条产业链。成都一汽大众成都轿车、天马4.5代TFT―LCD生产线等224个项目加快建设,成飞大飞机等110个项目开工,重庆铁路物流园区、重庆中集现代物流中心等项目加快建设。
二、成渝经济区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技术创新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
总体上看,成渝经济区内产业发展呈现高新技术与原始技术、先进工艺与传统操作并存的局面。既有东汽、二重等具有先进生产技术的企业,也有一些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中小企业。据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及综合评价课题组的《2008年全国及各地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结果》,四川科技创新进步指数居全国第15位,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外资转移主要以加工贸易为主,集中在加工组装阶段。绵阳市是中国惟一的科技城,但也存在高新技术产品自主知识产权较少,尤其是能代表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的发明专利少的问题,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其关键核心技术和设备如CPU、集成电路、通用软件、PDP八面取屏技术等主要依赖进口。
(二)产业结构仍以资源简单加工产业为主体
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仍呈现工业化中前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偏重资源开发,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初加工产品多,高附加值的终端产品少。200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8∶49.9∶37.3,第一产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3个百分点。在工业内部,仍以资源简单加工产业为主体,2009年,油气化工业、冶金和材料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资源型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成渝经济区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在服务业内部,仍以传统的商贸、运输为主体,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科技和咨询等生产业规模较小,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尤为薄弱。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偏小。2008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增加值仅为835亿元,同年广东省已达3700多亿元,中部地区的湖北省也超过了1000亿元。
(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招商方面滞后
2008年,全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10535.9亿美元,同比增长6.8%。四川省加工贸易业务备案进出口金额为61.4亿美元,重庆市为12.0亿美元,两省市占全国的0.70%,与经济总规模占全国的6.5%相比有较大差距。成渝经济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缓慢,与产业链较为单一有较大关系,当地企业加工生产的上游资源性产品无法满足多类产业转移的需求。
(四)各市(县、区)之间产业同构化问题严重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资源禀赋相同等原因,产业选择取向一致,各市(县、区)之间缺乏合理分工,造成企业平均规模较小、产业集中度不高、重复建设突出等问题。四川省南充市与重庆市涪陵区主导产业选择极为类似,都将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轻纺食品等作为主导产业。即使是同属重庆市的永川市和江津区产业结构也极为雷同。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成渝经济区分属四川和重庆两地,要逐步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消除行政壁垒,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加快建立统一的商品市场,减少商品流通的无形关卡,促进商品自由流动。推动形成统一的要素市场,以重庆产权交易所、成都西南联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组建覆盖经济区的联合产权交易中心,建立联网对接、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市场。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加快区域内同类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一批龙头企业。推动区域内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实行高速公路交费“一卡通”,推动毗邻地区的天然气管网互联互接。进一步调整产业空间布局,重点在区域内布局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园区,如沿长江线的长寿、涪陵、泸州布局建设重化工产业园,在成内渝沿线的资阳、荣昌布局建设机械加工产业园等。
(二)积极引进内资外资,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政策体系,营造与国内外市场接轨的制度环境。加快完善服务体系,改善物流配送、生产研发、人才培训、企业融资等公共服务,为产业配套创造良好条件。依托丰富的人力、矿产、农副产品、水资源等,结合灾后重建,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结合产业发展重点和规划布局,大力引进内资。积极引进外资,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兴业。合力引导内外资投资方向。制定出台《成渝经济区鼓励外商投资发展的新兴产业目录》,鼓励内外资重点投向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领域,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成渝经济区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
(三)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进一步加大对成渝经济区创新型城市建设、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给予成渝经济区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优惠政策支持。对于涉及到产业链核心技术、关键环节的项目,给予土地、财税、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培植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以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为重点,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纺织、食品加工等传统制造部门优化升级。
(四)突破发展现代物流业和旅游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
篇10
一、太和镇民营经济的现状
太和镇地处县城,具有得天独厚发展经济的优势,在九十年代初期,全镇城乡集体企业达到鼎盛时期,当时8万多人口的太和镇共有集体企业40余家,其中城镇集体企业13家,农村集体企业28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减弱,集体企业固有的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管理水平差、员工年龄大、文化素质低等矛盾日益突出,体制的弊端,产权不明晰,加之流动资金短缺,银行不注入资金,使全镇集体企业逐步陷入困境,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集体企业85%以上处于严重亏损状态。1997年起,镇党委政府开始实施“腾笼换鸟”的办法,通过卖、并、破、租、转等形式,让集体资本退出,为民营经济腾出空间。从当时的天府人革厂实施“零价转让”到全市最大的乡镇企业——四川富士电机有限公司改制为民营,通过改制培养民营企业10家。截至2003年7月底,全镇已累计发展个体工商户9000余户、民营企业152家,从业人员13380人,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8.6亿,占全镇乡镇企业总产值的79.6%;销售收入完成10.3亿元,利润5899万元,国税、地税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部税收总额的80.5%。
二、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因素
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突出表现在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和经济规模上。
第一,观念陈旧滞后。受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双重影响,思想观念保守,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冒险精神不够,怕投入了无产出、无回报,创业冲动不足。
第二、管理体制制约。政府职能部门对民营经济实施多头管理,缺乏对民营经济的整体布局和长期发展的引导和规划。有的工作人员仍有“管理就是开会,发展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的思想。“三乱”现象屡禁不止,行政效率低下。
第三,市场环境制约。民营经济间的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问题还十分突出,社会监督力度、打击力度还不够。
第四,技术水平制约。在技术装备上,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依然是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操作。
第五,人才资源制约。人才市场不完善,使得科技人才资源严重缺乏。
第六,民营企业自身的问题。主要突出表现在经营者整体素质较低,管理问题较为严重,产业结构趋同,对所办企业缺乏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有的法制观念淡薄,甚至违法违纪违规。民营企业呈现出小的多、大的少,经营型多、生产型少,租放型多、科技型少的“三多三少”格局,知名的大型民营企业不多。
第七,外部环境较差。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虽然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竞争不平等”。导致外地企业引不进来,本地企业又留不住,国有企业有的改制不彻底,民营企业又发展不起来。特别是项目审批、土地征用、电力分配、拆迁还房等方面与外来企业极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办理程序繁琐,中间环节太多,经营性的水、电、气价格太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本地民营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
首先,要树立先进的思想理念。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我们过去曾错误地认为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尾巴”,个体经营者是“新生的资产阶级”。改革开放后,认识逐步提高,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和必要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限制到发展,从允许到鼓励,政策逐步放宽。因此,我们必须抓住新的机遇,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来抓,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其次,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在全社会形成“崇商重商”、“亲商护商”的发展环境,提倡勤劳致富光荣。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运用舆论工具,宣传发展民营经济中的好人好事,在制定政策时,要充分给予民营经济优惠政策,在执行政策时,服务要周到,从各个方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要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和发展民营经济中,创造了许多精神财富,给我们以深刻的启发。我们要学习温州人“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不比消费比投资”的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福建人的“永不满足,奋斗不止”的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自我加压,你追我赶,扬长避短,开拓前进。
四、创新思路,推动民营经济超常发展
要促进民营经济超常发展,各级各部门都必须强化创新意识,要敢想、敢说、敢做,凡是沿海已经实施的政策,我们都要学习;凡是内地成功的经验,我们都要借鉴;凡是其它地方采取的措施,我们也要敢于实施。当前,我们应当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
(一)抓思路创新,激活民营
大力倡导民营企业的发展,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强,真正把我镇的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二)抓产权改革,催生民营
要坚定不移地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民有民营为取向,以产权卖断为主要手段,退集体进个体,以产权改革推动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实现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抓招商引资,扩张民营
要把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成镇域经济的主体,仅依靠自身积累显然速度太慢,依靠改制转化毕竟潜力有限,还必须把好的机制同外来资本有机嫁接,才能更好地积累发展资本,更快地聚集发展能量,使民营经济呈现爆发式的扩张态势。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支持,你发财我发展,你创业我就业”的大开放意识,形成全镇上下人人参与招商引资的良好氛围。
(四)抓政策启动,扶持民营
省、市、县明文规定的给予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镇内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应该落实给民营经济的政策,都必须全面落实到位,坚决取缔对民营经济的各种歧视性规定,彻底打破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性、体制性障碍,放心、放手、放胆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五)抓典型引路,带动民营
要大力鼓励机关干部离岗创办、领办民营企业,带动民营,让人力资源活起来。要有重点、有目的地树立一批既有品牌效益,又有行业特色的民营经济典型。要充分运用电视、广播、报纸、会议等多种形式广泛宣扬在发展民营经济中涌现出的各方面的先进典型及其优秀事迹。年终,党委政府要将民营经济中表现突出的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纳入全镇经济工作统一表彰,让同行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六)抓优化环境,服务民营
民营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主体,而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政府却是主体。现代经济的竞争,实质上是区域生产要素聚集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环境的竞争。环境决定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严格按照县委、县府的要求,坚决做到“四不准”、“两逗硬”。即:不准任何部门、任何单位向民营企业乱摊派、乱罚款、乱收费;不准干预民营企业的合法经营活动;不准对民营经济发展设立障碍和壁垒;不准侵吞、强占民营企业的资产。“两逗硬”是:在提高办事效率和优质服务上要逗硬;在查处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事件上要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