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石油化工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障生产质量,大多都会配置相应的化验室,而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对其产品进行分析检验,以此来真正保障产品质量。但是,石油化工在分析检验过程中,其质量管理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笔者主要就是对其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重视不够
就目前而言,我国有部分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对分析检验这一质量管理起到足够的重视,很多企业虽然设置有相应的分析检验室,但是却没有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形同虚设,也正是因为这样,使得企业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力度不够,进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1.2分析检验机构没有将其职能发挥出来
就目前而言,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所存在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其分析检验机构职能得不到真正的发挥,很多企业分析检验室内都没有按照我国质量管理监督检验制度进行相关操作,还有一些企业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安全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分析检验机构职能的发挥。
1.3质量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虽然都已经设立了相应的分析检验室,但是,对于其质量管理机制却不够完善,并没有明确其职能和责任,也没有对其加大监督,这样就使得分析检验室效果发挥不出来,进而就对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造成了影响。
2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措施
2.1对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完善
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机构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石油化工产品的质量,针对这目的,为了更好地保障分析检验管理质量,就一定要对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完善。首先,分析检验机构在石油化工企业当中,一定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也就是要将其作为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确保完成质量分析检验这一任务;其次,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机构还需要建立相应的检验技术标准,这样才能为分析检验提供科学的依据,进而才能真正保障其检验质量;最后,为了更好地保障分析检验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加强对检验设备的建设,保障设备的先进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分析检验工作质量的提升,真正做到质量管理。
2.2对分析检验部门权责进行明确,推行问责制
石油化工企业在对其产品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分析检验部门权责进行明确,以此来确保任务的完成和落实,之后还需要推行问责制,通过问责制来对质检人员责任进行明确,并且建设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此来促进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尽可能降低分析检验工作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质量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3加强分析检验质量管理队伍建设
石油化工企业要想真正保障分析检验工作质量,在质量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分析检验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毕竟分析检验工作人员其自身素质水平会直接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同时也会直接影响其分析检验工作质量。因此,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队伍建设,争取打造一支分析检验能力强、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较高的队伍,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水平。针对这一点,石油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两点措施来加强队伍建设,其一是在发展过程中相应的招聘信息,通过招聘的方式来获取优秀的分析检验工作人员;其二则可以对内部分析检验工作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和深造,以此来提高分析检验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素养,在培训过程中,石油化工企业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考核,然后对考核合格的工作人员颁发相应的合格证,留住综合素质较高的分析检验人才,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可以采用适当的激励机制对其进行管理,以此来促进其工作的积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质量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企业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就一定要确保其产品的质量,而石油化工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则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而石油化工企业要想真正加强分析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就需要在管理过程中对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完善、对分析检验部门权责进行明确,推行问责制,同时加强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永宏.关于对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8:16.
[2郑利.关于对石油化工分析检验质量管理的研究[J].化工管理,2014,29:217.
篇2
关键词:石油化工;污水处理;发展趋势
石化行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废水,石油化工污水处理问题一直困扰着石化行业。现如今石油需求量连年增加,但是水资源却越来越稀少。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升级与改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石油化工污水现状
石油化工是将石油作为主要原料,通过裂解、精炼、分馏、整合等工艺手段将原料中的多种有机物进行加工处理。伴随着石油的加工处理,会产生出大量的工业废水。这些工业废水中掺杂着大量污染物,一旦不能经过很好的回收处理,那么将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害。这些工业废水中夹杂着大量有毒物质,常规的化工污水中主要污染成分为氨氮、硫、酚、氧化物等[1]。
2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的问题
2.1化工污水成分复杂
由于国内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导致在最近几年中所开采出的原油品质逐渐下降,原油中的杂质也越来越多。在石油化工过程中由于原油品质变差,导致原油要经历更复杂的加工过程。伴随着劣质原油的加工,产生的化工污水成分也更加复杂。这也增添了污水处理的工作难度。
2.2含硫量增多
在世界范围内石油的存有量越来越少,直接导致油价一直持续上升。这也导致高硫含量石油与低硫含量石油的差价不断增加。在高油价的影响下,大量进口高硫含量的原油。这也导致在加工高硫原油中,产生出的化工污水也掺杂着大量硫元素。
2.2处理难度增加
由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化学元素,传统的污水处理流程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环境保护要求,必须改进、加强现阶段我国的化工污水处理手段。很多石化企业在污水处理技术上存在一定的技术操作问题,导致不能针对高浓度污染的化工污水进行有效处理[2]。在我国石化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加强我们对于污水处理的技术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水资源进行回收与再次利用。
3石油化工污水处理的对策
3.1复杂的污水处理
在石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工污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生化性良好的化工污水,不具备毒性有机物;生化性差的化工污水,不具备毒性有机物;有毒性特质的化工污水。在化工污水中有机物的毒性不同,对于环境的污染程度也不同。
3.2减少污水中硫含量
含硫成分高的化工污水一般都来自石油提炼的二次加工中,含有硫的化工污水可以溶解水中的氧。这种高硫化工污水一旦处理不好直接流入到河流中会造成大量生物死亡。目前国内外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多数采用空气氧化法、碱性吸收法、水蒸气汽提法。其中空气氧化与水蒸气汽提对于祛除化工污水中的硫含量有着比价显著的效果。其中空气氧化法是最为便捷的一种去硫方法。在使用空气氧化法时将醌类化合物、钴等催化剂加入到化工污水中,让催化剂与空气中的氧形成化学反应产生硫酸盐与硫代硫酸盐[3]。
3.3污水的回收与再次利用
水资源的短缺一直困扰着石化行业。石油化工的过程中采用的都是纯洁净水体,其中一部分水体在加工过程中变成水蒸气蒸发,而剩下的水就变成化工污水。企业应根据污水水质进行整合归类。将含硫污水、含盐污水、碱渣污水进行分流排放。同时应该采用不同类别污水进行隔离运输、隔离贮存。
4结语
石化污水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此要让化工企业深刻意识到化工污水造成的严重后果。石油化工污水的构成及其复杂,处理手段繁琐。在化工污水的回收与利用中很难达到我国的水质排放标准。面对化工污水问题,容不得工作中出现半点马虎,要充分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作者:谢仕 单位: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恺翔.石油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石化技术,2015,12(2):264.
篇3
【关键词】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测量仪表;自动化;设计
一、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自动化仪表种类
(一)液位测量仪表
用于测量液位的自动化仪表根据油品储罐容积大小的不同所测量范围也不相同。对于容积较小(1x105m3)白勺油品储罐来说,应安装两套连续液位测量仪表,并在罐旁配置指示仪,对液位测量仪表测量出的液位进行显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防止液位超标或过低,还需要在自动化仪表系统中安装监测报警装置,以便当液位出现异常时系统能够立刻发出警报。较之不常动作的开关类仪表,连续液位测量仪表由于可以实时对储罐内液位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并能对测量仪表工作状态进行连续观察,因而其可靠性更高。对于对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区,一般m宜采用这种连续液位测量仪表。此外,体积计量法也是石油储罐常用的一种方法。用于测量油品液位的仪表还有雷达液位计、静压液位计、混合计量法、伺服液位计等。其中,雷达液位计适用于重、轻质油品等油品储罐的液位测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对测量精度、介质性质、油品储罐类型等各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保雷达天线选择的合理适用。目前,雷达天线主要有杆式天线、平面天线等几种类型。
(二)温度测量仪表
在油品储罐区中,温度是计量储罐温度补偿的重要参数之一,所以温度测量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用到科学温度测量仪表。计量用油品储罐温度测量在油品密度、体积等参数上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目前,对于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温度的测量大多采用的是Pt100铂热电阻元件。采用不同温度测量元件需要参照不同的规范标准。例如,对于热敏电阻、光纤测量元件等元件在常压油罐中的使用必须要经过校准且满足标准规定才可以投入使用。
某相关文献资料对计量级石油化工油品储罐温度测量仪表现场安装后精度与固有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进行了明确规定。现场安装后精度基于质量和体积计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1.0℃和0.5℃,固有精度基于质量和体积计量的最大允许误差分别为0.5℃和0.25℃。
(三)压力仪表
根据国际标准GB50160规定,按照油品储罐压力设计,可以分为常压储罐、低压储罐和压力储罐三种类型。对于这些储罐压力的测量需要采用对应的压力仪表,如低压储罐压力测量和压力储罐压力测量均可以采用压力变送器。拥有液体密度补偿计算与标准体积计算功能的伺服液位计、雷达液位计多用于混合法计量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压力。采用混合法对油品储罐进行测量,有质量计量和体积计量两种方式,将其与连续液位测量仪配套使用,往往可以达到精确的计量结果。
二、油品损耗的影响因素
储油罐内气相传质的三种形式:分子扩散、热扩散及强制对流。分子扩散是由于储油罐内上部气体空间油气浓度分布不均匀,油蒸汽在浓度差的作用下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移的过程。在储油罐内油气分子由下向上迁移,从而使得储油罐内上部气体空间油气浓度增加。热扩散是由于温度的变化引起罐内空间温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的油气扩散过程,油蒸汽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扩散。强制对流是由于罐内压强分布不均引起油蒸汽从高压区域向低压区域运移的过程。储油罐内的油品在一定的压力、温度条件下就会发生气化。
引起油品发生损耗的原因大致有储存蒸发损耗、作业损耗及设备故障损耗这三种,其中储存蒸发损耗起主导作用。
(一)储存蒸发损耗
储油罐内油品的损耗主要来自于储存蒸发损耗。储存损耗又包括自然蒸发损耗、小呼吸损耗及大呼吸损耗。自然蒸发损耗是由于储罐密封性不好引起油品与大气流通而发生的油品损耗;大呼吸损耗是由于罐内自由液面的升降导致油蒸汽经机械呼吸阀排出;小呼吸损耗是由于昼夜温差,使得储罐内的油蒸汽压力发生变化,吸入空气造成的油气损耗。
(二)作业损耗
作业损耗主要包括装卸油损耗、设备维护损耗及其他操作损耗。装卸损耗是在装卸油品的过程中造成的油品损耗,主要表现为大呼吸损耗,有时也会表现为饱和损耗;设备维护损耗是在对管线、泵机组等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造成的油品损耗;其他操作损耗是在清洗罐底、油品倒灌以及灌泵时造成的油品损耗。
(三)设备故障损耗
有时候设备发生故障也会导致油品的损耗。如浮顶罐密封圈不严,油罐、泵机组等设备泄漏,机械呼吸阀漏气造成的损耗。
三、降低油品损耗的措施
工艺上常采用严格控制油品储存的条件,优化操作、加强管理,油气回收等措施来降低储油罐内油品损耗。
(一)严格控制油品储存的条件
油品的储存温度、压力直接影响着油品损耗。从温度方面着手可采用淋水、刷涂料(白色)、缩小昼夜温差等方式减少油品损耗;从压力方面着手可以控制外界环境的压强,提高油罐承压能力来减少油品的小呼吸损耗。如采用球形罐可明显提高储罐的承压能力,但是造价较高。同时适当通风,既能保证油气的流通,也可以使油品的损耗量降到最低。
(二)优化操作、加强管理
优化操作:检尺人员应尽量在清晨或傍晚作业,此时储油罐内外压差较小,排气损耗较少,检尺完成后应尽快盖上油盖;化验人员对油品进行水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测时应缓慢放油,降低油品的通风损耗及小呼吸损耗;尽量高液位储油,减小油气空间;平时尽量不要打开储油罐上的透光孔和量油孔等;缩短收发油之间的时间间隔;装油进罐时采用液下密闭的形式。
加强管理:定期检查机械呼吸阀、计量装置等设备的密封状况;尽量减少油品输转次数,减少油品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定期检尺检测油罐液位,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提高操作及管理自动化水平,通过计算机系统实时监控储油罐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的变化,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及技术水平;及时统计、传递罐区的基础数据及情况。
(三)油气回收
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有三种:冷凝法、吸附法及吸收法。冷凝法是采用多级冷凝器对油气进行深度冷凝,实现回收油蒸汽的目的;吸附法是通过活性炭、天然沸石等固体吸附体在一定条件下对油气进行选择性吸附来回收油气;吸收法是利用油气的化学性质,使用适宜的吸收剂与油气在吸收塔内发生化学反应回收油气的技术。在这三种技术基础上,又衍生出了一些改进工艺,如工业上常采用管线连通储存同一种油品的油罐,再通过一根集气管连接集气罐,构成密闭的油气回收系统有效回收挥发损耗的油蒸汽,对于轻组分气体油气回收系统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
四、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自动化仪表工程设计
(一)仪表防护防爆设置
由于自动化仪表工作在易燃易爆的石油化工产品油罐区域,因而需要对仪表进行良好的防护防爆设置。按照国家有关防护等级规定,用于现场测量的仪表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GBIP65,安b在地下的自动化测量仪表,其外壳防护等级应至少达到GBIP68。在防爆方面的性能设计,国家规定所有用于爆炸危险场所的自动化仪表防爆性能都必须符合对应爆炸危险场所的防爆标准要求,并通过国家等级防爆检验合格证。这是石油化工油品储罐用自动化仪表工程设计中,所必须达到的两个基本指标。目前,基于服务器的石油化工产品储罐安全系统是较为先进和安全的一种设备。
(二)罐区安全设置
正常情况下,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区的日常运行是较为稳定的,风险与事故发生概率较低,所以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罐区一般只设置报警装置和联锁机制。若依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置自动化仪表系统,则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来对自动化仪表工程进行设计,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同时,还要对设计出的自动化仪表安全等级与可操作性进行检验和评估,以便合理确定出仪表所需安全等级,确保仪表能够切实发挥效用对危险现场进行安全测量,并为自动化仪表系统安装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
根据以往石油化工油品储罐区发生的重大事故原因分析,违章作业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除了防护防爆之外,还要对各作业环节、操作行为等可能引发火灾等事故因素进行认真检测与控制,提高油品罐区安全系数。
(三)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测
对于自动化仪表在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方面的检测设计,许多相关规范中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等。即在仪表工程实际设计过程中,需严格按照这些规范来进行。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编制原则和侧重点存在一定差异,因而各规范规定标准不尽相同,有些差别较大,所以自动化仪表对有毒气体、可燃气体检测功能与标准的设计,应对石油化工油品罐区现场及要求进行综合考虑。
五、储罐计量设计方案
石油化工产品储罐在采用静压法的时候,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标准。静压法主要是针对储罐内液体压力和差压测量,对于压力变送器具有依赖性。静压法的优点是:将测量结果进行换算,并可以迅速得到参数值,投资成本比较低,设计方案也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这种方法不能得到储罐内全部液体的平均密度,会使得测量结果出现偏差。在确定最佳设计方案时,要对测量仪表结构、现场仪表结构、自动控制系统结构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适合这些装置的集成方案。对于要求低的小型罐区,可以将软件组态方式应用到自动控制系统当中,从而提高了石油的计量管理水平。对于计算相对来说较复杂的计量装置,则在储罐结构设计中加入计量软件。
由于在设计方案中所含的变量比较多,设计人员要在储罐结构中设置信号通信单元,并根据相关标准选择合适的信号传输方式,增强储罐自动化控制运行率。同时,在各种辅助数据表作用下,设计人员选择的计算方法可以提高准确性,得到储罐油品质量信息及体积参考信息,进而对储罐服务功能有了提高。
六、结束语
总之,与油品罐区安全等级、各指标测量息息相关的,用于石油化工油品罐区的自动化仪表及其设计需要考虑诸多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设计的科学合理,设计符合国家各相规范标准规定。我国自动化仪表工程设计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实践经验,为新一代高自动化、高测量精度石油化工油品罐区自动化仪表的产生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华莎.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自动化仪表及工程设计[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5,06:6-13.
[2]张华莎.石油化工油品储罐计量与测量仪表设计方案[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5,05:1-7.
[3]司龙小卒.中石油四川梢售分公司德阳油库扩容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4.
篇4
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并全面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本文对石油化工管道施工中存
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控制管道施工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石油化工;管道施工;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E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2-0000-01
一、简述当前石油管道施工质量存在的相关问题
1.1 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不高
由于一些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缺乏,加上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够积极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管道施工技术和管理理念,比如对单线图的管理,施工过程中的安装、焊接技术管理等,一直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与现代管道施工要求产生明显的差距。
1.2 施工技术的不全面
在石油管道的施工中,施工技术也是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具体的质量管理中,由于施工人员个人业务素质不全面,对于工艺流程的使用不规范,造成安装操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影响整个施工的进程,尤其是在安装的过程中,各种综合技术的使用,包括安装标准的掌控、焊接技术的运用,水压测试的掌握、材料的综合选择等多方面存在一定的主观差异,带来施工过程中返工现象、泄露现象的存在。此外,没有形成完整的安装记录,对于施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技术参数的标准化运用等缺少严格的档案化管理,造成整个石油管道质量控制的整体不足。
1.3 监管力度的不强大
在石油管道的施工质量监管中,监理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但是,有时由于受到主观思想以及利益驱使的影响,在资料审查、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的监察等多方面有更多的疏忽,监管不力的现象依旧存在。监管部门的监督对石油管道施工质量的好坏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但是有的监管部门中一些监管人员并没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这就导致他们难以发现施工过程中图纸,材料或者是机器中出现的问题,甚至一些监管部门因为贿赂放弃自己的原则,都可能带来安全问题。
二、石油管道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2.1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管道施工是一项对质量要求极高的工程项目,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工程安全影响非常大。石油化工管道施工需要建立起规范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管道的施工质量。通常来讲施工单位都必须在施工之前建立起相关的质量管理条例,从而完善其质量管理体系。比如对材料的管理、施工人员的管理等。施工单位还应该建立起各部门及责任人的职责制度,建立完善的入场考核规定等,与质量管理相关的一切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应该承担起一切施工环节或施工细节的质量管理任务,对施工过程中存的质量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单位还应该建立起严格的质量奖罚体系,对忽略施工质量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从根本保障石油管道工程的质量。
2.2 加强对材料、设备的质量管理
针对石油化工管道的施工特点,应该对管道施工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对所有的工程材料、配件、设备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由于管道安装材料较多,且型号各异,施工中还需要众多的阀门、防腐材料等,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任务艰巨,但却非常重要,因此质量管理人员应该严格把关,认真而周密的对各种材料进行质量监控。材料、设备在采购时要对生产厂家的资质和信誉进行深入考察,在采购过程中禁止出现舞弊现象;施工材料和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以后,应该及时填写材料、设备报验表,并送交监理部门进行检验;需要送检的材料,在取样时必须由监理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共同送检,并对抽检的材料进行合格确认。
2.3 加强对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
石油化工管道施工是一项需要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必须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质量教育和技术培训。尤其是管道焊接工人的技术水平,应该得到有效的提高。石油建设单位应该加大各类技术人员的培养力度,结合项目工程实际,定期组织各种技术学习活动。施工单位还应该建立起有效的施工人员管理档案,实行奖罚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鼓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对于一些施工操作质量合格率较高的技术人员,可以委派其担任、参与到重要的工序或岗位上,使管道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4.1 下料加工质量控制
在下料加工环节需要对管子的切割长度以及切口的平直度进行高度控制,对飞边毛刺进行清理,同时还需要对坡口进行精密加工。对于DN100mm 下的管子,可采用砂轮切割机进行切割;可采用气割或等离子切割的方式对大口径中低压的管子进行切割;对于坡口可采用手把砂轮机进行打磨和加工;对高压管的切割和坡口加工,通常需要采用管床或坡口机来完成。如果切口的平直度不符合要求,很容易影响到管口组对间隙的均匀性。对坡口加工时应该严格按照规程要求的角度进行,如果坡口过大,容易使人工、材料、机械的成本过大,从而提高施工成本,但如果坡口过小则容易造成未焊透、夹渣等焊接质量问题。因此,在下料加工过程中应该控制好每道工序的质量。
2.4.2 标识的质量控制
对于预制管道需要做好每道焊口的标记,尤其是一些合金钢材质或其它特殊材质的管道,必须标明其焊接日期、焊工号、焊日编号。根据单线图对每截管段的管线号和管段编号用油漆标明,避免安装过程混乱,导致焊口无法追踪,使交工资料与实物不符。预制完成的管段必须对端部管进行封闭处理。
2.4.3 焊接质量控制
焊接是石油管道施工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因此必须严格要求焊接质量,焊接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焊接作业规范进行操作。在焊接过程中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管口的组对、坡口的处理、焊工的技术以及焊接材料、天气情况等。当焊接作业在车间内或地面上完成时,环境对其影响较小,质量控制也相对容易,但要控制好焊接材料的烘烤质量,控制好发放环节,以及控制好焊条的用量,控制好焊条桶的规范使用。如果工艺要求需要进行预暖和热处理,则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另外高压管焊接还需要对打底质量进行无损检测。
2.4.4 安装的质量控制
管道现场安装质量非常重要,也是施工的难点,管道安装容易受到安装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应该采取严格的质量保证措施;通常情况下现场焊接的焊口应该是固定口,质量控制较难,因此在预制阶段就应该对每位焊接人员进行合格率的统计和控制,这是控制焊接质量的重要手段;按照施工要求对管口现场组对质量进行控制;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天气情况恶劣,容易影响到焊接质量,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由于合金钢管的冲氨气难度较大,现场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所以要加强质量管理,可采用药皮或药芯焊丝来进行打底,但此项工艺需要在焊接工艺评定认可以后果方可实施。
篇5
关键词: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应用
一、检测执行仪表
1.1温度仪表。在石化企业日常加工声场中,需要对现场设备和管道进行严格的温度控制,通常情况下,石油化工企业的温度范围为-200℃到180℃,温度的测试主要采用的是接触式测试,其中最为常见的温度仪表多为双金属温度计和热电子[1]。对于现代的设备而言,需要对油罐平均温度进行测量,因此常常会石油价位特殊的热电阻,主要包括耐磨热电偶、表面热电偶以及防爆热电偶。1.2压力仪表。在石油化工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其生产过程中压力需要控制在300Mpa以内,对于设备中压力传感器以及变送器的选择可以采用多种原理,目前在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是高温介质、脉动介质、粘稠状、粉状、易结晶介质的压力测量等,其测量的精确度较高。目前,压力仪表分为液柱式、弹性式、活塞式三类[2]。1.3 液位仪表。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往往会采用的是液位测量的方法,在测量的过程中,其准确度往往和被测物料特性有直接的关系,实际生产中往往会采用浮力式的仪表,根据其原理不用,可以分为静电式、电接触式,电容式、超声波式、雷达式、重锤式、辐射式、激光式,磁致伸缩式、矩阵涡流式等,但目前在实际生产中均采用的是可读式仪表,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精度,则可以采用雷达式、磁致伸缩式、矩阵涡流式等,这些仪表在测量液位过程中,更多被石油化工企业采用。1.4流量仪表。上述温度、压力以及液位是常见的仪表,内容最为丰富的仪表为流量仪表,流量仪表的精确度在石油化工行业的加工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流量考核方面占据有重要地位,流量考核一直是秉承着稳定以及优化的原则。流量测量的原理是单位界面流体有效面截的流体的体积和温度及压力补偿的大小。流量的大小和管道的性质有直接关系。1.5分析仪器和在线过程分析仪。对于现代石油化工生产而言,分析仪器和在线分析仪是近些年自动化仪表的发展趋势,也是现代新科技的产物,其大量的科研投入做出了新的研究,从工艺原理角度分析,对温度、压力、液位、力量等工艺原理进行把握,从而实现了产品质量的保证。因此在整个加工环节中,对最初的原材料以及最终的质量进行控制至关重要。
二、关于对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的现状分析
2.1常规控制。从目前组合仪表以及电动单元等仪表的变化来看,在石油化工恒压自动化仪表中主要存在连续控制、批量控制以及顺序控制等基本操作,其基本控制的策略没有随着自动化仪表的变化而变化,在设计中使用了单回路调节、比率调节和分程调节等基础调节设备,这样的模块能够保证功能和算法的把握,从而对组态能力和控制方案进行合理掌握。2.2先进控制和优化。基于现代计算机理论技术的发展,在自动化控制中实现了多种智能化的算法,并且以独立的DCS为基础,同时也可以配合多种软件包以及变量的动态模型识别技术,从而对软测量技术和测控与PID串级控制相结合方式等进行智能化计算。2.3人机界面。现代自动化仪表中,主要是以LED屏幕为主要显示,辅助采用的是显示仪表,人机界面已经成为了石油化工企业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采用摄像头界面,在DCS操作站的控制下,对工艺流程进行控制,能够发挥DCS和HMI的潜力,从而为企业生产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帮助。2.4安全仪表系统。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存在大量的易燃易爆装置,因而在安全和环保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符合环保要求,采用DCS的设备进行全连锁保护,或者是在紧急状态下实现设置相分离,同时对火灾和可燃气体进行检测,对转动设备可压缩机组进行严格的实时监控。
三、结束语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使用自动化仪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现代科技的理想,但是如何有效的对自动化仪表进行控制依然是人们非常关注问题,因此对自动化仪表的掌握需要做到精益求精,对故障及时进行排除,才能够为石油化工企业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李震.石油化工企业自动化仪表的施工管理[J].中国化工贸易,2015(35).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建筑质量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有所提升,但这也难以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再接再厉,是建筑工程人的努力方向,这需从提高建筑工的施工技术的管理入手,技术管理上去了,工程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效能性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顾名思义,是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施工技术包括技术的采用、控制和变动等方面,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也包括对这些方面的管理,这些方面管理好了,工程的技术必定有所提高,技术提高了,质量自然就提高了。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可以保障建筑安全。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施工技术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也包括对安全管理的优化。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可以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保证住户的人身财产安全,符合安全第一的原则。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可以实现资源优化。一般而言,技术的作用通过资源来体现,在建筑施工领域,资源一般包括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可以实现建筑材料和建筑设备的充分使用,提高对它们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重复利用率,从而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
(4)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益。企业完成任何一项建筑工程都是以盈利为目的,谁也不做赔本的买卖,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工程技术性,施工技术管理优化可以提高工程的技术性,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2 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属于建筑施工管理比较专业的部分,对它的优化必须给予重视,建立适宜的制度,从而能够落实管理的制度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做。
第一,从基础上建立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的使用制度,材料的选择制度,图纸的绘制制度,施工的组织设计制度,人员的管理制度,技术档案的保管制度,这样可以从各个方面保证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第二,在施工管理中运用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制度的制定归根结底还是要运用到实际中去,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也是如此,它必须要运用到施工管理中,才能实现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包括技术、环境、人员、安全等方面管理质量的提高,这些方面是提高工程最终质量的必要条件。
第三,建立专业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机构,在机构中填充高素质人才,对施工进行管理和指导,及时检查和验收已完成的工程,坚决做到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并找出责任人,发现问题源头,杜绝同类情况再次发生。
2.2 强化施工各成分技术管理
2.2.1 加强建筑材料技术管理
建筑质量的高低和建筑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必须保证建筑材料的优化。建筑材料的优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在材料的采购上加强管理,建筑材料采购是材料管理的源头,必须慎重对待,避免出现假冒伪劣的材料。为了提高材料质量,一方面要在材料的选择上要加强技术投入,利用高新技术鉴定材料质量,保证所购材料的合格性,另一方面要分析材料的市场占有率,做好性价比分析,选择信誉好,性价比高的材料供应商。
第二,在材料的适应性上加强管理,这是为了保证购进的材料和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相适应,在各个方面对建筑材料进行分析,将合适的材料运用到相对的施工当中,满足施工的具体要求,避免出现材料和施工不搭的情况。
第三,在材料的保管上加强管理,由于兼职施工的长期性,建筑材料的保管尤为重要,如何保证建筑材料在施工期间质量不发生变化是必须注意的地方,要防止材料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发生质量的变化,如水泥高温变形、木材腐烂或虫蛀等,可以通过与外界隔离的方式将它们保管好。
2.2.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人员是施工技术实施者,其施工技术手段以及技术利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技术能量的发挥,所以,必须加强施工中的人员管理,尤其是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和施工技术工作人员。其一,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管理。技术管理人员是直接进行建筑施工管理者,其不仅要面向施工技术,而且要面向施工各环节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其提升管理方法,掌握一定的施工技术,完备管理经验,以提高管理者的施工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预见性的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实现建筑隐患最小化发生。其二,加强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管理。加强施工技术专业性培训,提升技术操作水平;加强技术安全意识,保证操作规范;加强事故处理培训,强化事故责任制,保证其工作的质量性与义务性。
2.2.3 机械设备管理
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建筑施工需求、建筑结构等,选择型号、强度相应的设备;加强机械设备进场技术管理,其中包括进场时间和顺序,确保设备不影响建筑施工进展;加强施工设备操作性管理,并做好设备保养工作,提升设备的利用率。
2.2.4 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各个环节
科学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图,对各种资源进行调配,并根据施工进程对施工组织设计图进行相应的调整;及时进行图纸审查,根据工程施工预期和工程质量的要求,适当对图纸中的细节进行审核,保证图纸合理性与质量性;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材料、设备的变动性,而且会出现一些环保、轻质等要求,而技术设计部门一般提供技术阶段的设计图,而没有与施工相结合,所以,要及时将技术阶段设计图进行转换;同时,要加强各环节的综合性控制与技术调度,促使建筑施工各环节都具有必要的技术支撑,以保证建筑施工的有序性进行;加强施工技术档案管理,为后续管理及施工做准备。
3 总结
综上所述,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实现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效能性,探析优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式。
参考文献:
[1]仇树堂.浅议建筑工程施工投标报价的技巧和策略[J].科技资讯,2010,(15)
篇7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工程施工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人的因素主要指管理者与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首要因素。一方面,现阶段我国存在不少工程企业管理者施工质量与安全观念薄弱,法律意识淡薄,不重视对施工工程加大质量安全方面的投入,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相关措施,缺乏健全的工程质量体系,有的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与方案进行施工,甚至存在违反操作规程与标准、偷工减料的现象,这些都严重影响着施工质量。另一方面,工程施工人员大多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专业理论基础不扎实,工程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工作经验也尚不丰富,有的甚至没有经过严格的考核与评审就无证上岗,质量意识不强,导致工程施工存在质量与安全隐患。
(二)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质量存有问题
工程材料与机械设备是施工的物质条件,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刚强度。首先,工程材料的质量是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内容与重要基础。建筑工程材料选用是否合理、材质是否符合要求以及产品是否经过严格检验等都对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在现实工作中,好多工程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选用与领用材料制度不严格,不重视对材料的检验,这些都很容易影响施工质量的安全与使用功能。其次,工程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工艺设备与机具等主要构成建筑设备或工业设备安装工程,促使形成完整的使用功能,直接影响着施工进度与质量。
(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机制尚不完善
目前我国现行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是在原来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仍旧受原有监管机制的制约与限制,导致施工质量监管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不利于建筑工程监管的作用得以有效实现。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策略措施
(一)做好建筑工程施工前的质量审查
建筑工程施工前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准备:一是重视对施工企业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工程建设单位应注重对施工企业相关操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进行监控,保证从业人员能够满足施工技术要求。二是加强对施工设计与质量管理的检查。在进行施工前需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方法、进度计划以及施工应急措施等进行严格检查,保证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与要求。同时,注重监督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完善内部控制,不断加强施工现场质量与安全。三是做好对施工材料与机械设备的质量把关。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管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首先应注重加强管理者与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使其牢记质量第一、预控为主、为用户服务、用数据说话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五大观念,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质量知识、安全意识、施工技能以及业务素质等。加强对材料与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重视对工程材料进行严格验收、合理使用,建立管理台账,做好材料的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质量管理。同时,操作人员应合理、正确使用机械设备,认真、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规范遵守操作规程,做好维修、保养与管理。
(三)强化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评估
工程企业在进行施工完工后需进行检验与评估,施工企业应根据工程施工相关标准与规范对竣工的资料、设备与构件等进行质量验证,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工程生产、技术与质量等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检验评估与核定。对于检查出的施工质量问题应及时提出与纠正,并在工程完善后再次进行质量验证,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并在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与要求后,向发包人与监理单位提出工程竣工报告,与承包人签订相关质量保修书等。
结束语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优化策略;公路建设;公路质量;交通运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07-004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07.022
1 概述
近些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不断提高了公路质量的要求,公路面临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大。基于此背景,我国公路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在此过程中,虽然很多现代化的公路施工技术得到了应用,促进了公路建设水平的提升,但在对公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等因素的影响下,公路施工管理中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致使公路施工留有质量隐患。因此,相关公路建设单位应该不断提升对质量进行管理的力度,对管理办法进行改进,使公路施工可以高效、高质量地进行。
2 公路施工管理中的现存问题
2.1 安全施工管理力度不够
对公路施工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处于首要位置,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在现阶段的公路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管理部门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具体从以下方面体现出来:第一,虽然现阶段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对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设立,但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这些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实;第二,对于公路施工的监管,相关部门监测力度还有待提升,而部分施工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又不够,不规范施工操作时有发生,致使公路中留下诸多安全与质量隐患;第三,公路建设完成后,没有依据相关标准进行严格的检验,使一些潜在的安全及质量问题难以被早期发现,致使建成后的公路整体质量受到影响。
2.2 施工资源配置合理性有待提升
对公路施工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施工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但在现阶段的公路施工管理中,部分管理人员并没有对施工原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使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中,导致公路施工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另外,对于一些施工机械设备,现阶段的公路施工管理人员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只是一味地追求施工速度,将一些细微的但很有必要的施工环节随意减少,致使公路建设质量得不到保障。
2.3 施工现场监测力度不够
现阶段,虽然我国公路建设技术不断提高,公路建设水平也随之提升,但具体的施工操作仍然有很大复杂性,有较多的细节性施工操作存在,这些施工操作直接关系到施工的整体质量。对于这些细节性的施工环节,需进行严格的监管,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规范施工,但现实并非如此。当前,部分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监管带有很大片面性与敷衍性,给一些规范施工操作的发生留下了“空子”,最终影响整体施工质量。
2.4 成本管理严谨度不够
建筑单位对一个公路建设项目进行接收,目的是为了能够获得经济方面的效益,在此过程中,如果将投资的成本降低,则可促进利益空间的上升,但如果盲目将成本降低,工程的质量将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整个公路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贯穿于始终,但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并没有对成本进行合理的管理。为了能够竞得一个公路建设项目,部分施工单位会将竞标的价格降低,致使公路建设效果的预算减少。这样一来,在后期施工中,施工材料短缺、以次充好现象极易发生,最终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3 对公路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的措施
3.1 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公路施工质量直接受到施工管理人员的影响,如果施工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责任意识,熟知相应的施工工艺,则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对公路施工质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施工管理人员需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意识,从安全管理入手,对公路施工实施全面的严格管理。对此,可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公路施工单位应该认识对质量进行监管的必要性,不断提升施工安全方面的意识,将施工质量管理的投入适当增大,使公路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可以利开展;第二,成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小组(具体人员组成见图1),随后对此小组成员进行相应的教育与培训,除了进行施工工艺、管理水平方面的培训外,还需注重责任意识方面的培训,使其以高度的责任感深入到施工现场中,对施工全程进行监管,从而保证施工操作中不合理的地方能够及时被发现;第三,加大对不规范施工操作的处理力度,对于质量不达标的施工操作,及时进行制止,并勒令其改正,对于屡次教育仍不坚持规范操作的施工人员可劝退,从源头上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第四,加大对“质量源”进行控制的力度,对公路施工进行开展前,以具体路段、所用施工工艺等依据,对可能出现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明确,以便于对质量问题与安全问题进行预控,进而保证公路施工的高效性、安全性。
3.2 明确施工方案,对施工资源进行优化配合
对公路施工工作进行开展前,相关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研究,对具体的施工材料、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进行明确,若发现有不合理的地方,应及时进行协商改进。相关施工管理人员需依据具体施工方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排,选取施工人员前,对其进行相应教育,使其明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能够在施工操作中依据相关标准进行规范操作。对于施工过程中需要的机械设备,需对其性能进行检查,并事先进行妥善安排,使机械设备可以准时进入到施工现场中,设备使用完成后,需进行规范的清洗与维护,使设备的运行性能得到保障。此外,对于施工过程中所需材料,需对采购、运输、管理等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采购材料时,保证材料的质量;对材料进行管理时,应该依据具体材料的储存需求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材料性能;对材料进行应用前,再次进行检查,对质量、种类、型号等进行核对,保证材料与施工方案相符合,进而使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得到保障。
3.3 明确权责,加大施工现场监察力度
在公路施工的各项管理制度中,质量管理制度属于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加大对施工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建设的力度,依据相应的公路建设标准、法律法规等,对适合于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建设,以便于对公路施工进行责任化、细致化的管理。将相应的管理制度建立起来后,需不断加大对其进行执行的力度,对高质量生产、安全生产的目标进行确立,使质量与安全管理责任得到明确的划分,进而提升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同时,相关施工单位需不断对施工现场监督制度进行完善,使质量管理可以依据现场监督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及时发现不规范的施工操作,并予以制止及指正,从而为施工操作的规范性提供保证,进而使公路施工质量提升。此外,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该每天都到施工现场进行巡查,对施工现场实施动态性的检查,一旦发现违规操作或现象,需立即施予整改措施,整改后再次进场检查,合格后再对下一步的施工工作进行开展。在此工程中,对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的质量问题,应该对责任进行严格的追究,并施予一定的惩处,以提升施工操作人员对规范施工的重视程度,进而保证公路施工质量的有效
提升。
3.4 合理预算,实现成本的合理管理
对公路进行施工时,对成本进行合理管理,其实就是对施工环节中涉及到的经济进行合理预算与核算的过程,以保证公路施工中的经济活动都没有超出预算,在避免资金浪费的同时,对施工材料、设备等进行规范采购。因此,公路施工进行管理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以具体工程项目、进度等为依据,对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使利益实现最大化,通过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等措施,使成本管理更为合理,进而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施工的相关管理工作中,质量管理处于首要位置,直接关系到公路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安全性及舒适性。因此,相关公路施工单位、管理单位需提升质量控制的意识,积极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不断对项目施工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与优化,使公路施工能够高质量、高效率运行。
参考文献
[1] 韩振中.浅谈如何以质量预控为中心进行公路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4).
[2] 石芸.浅谈技术质量管理在公路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新西部(下旬刊),2014,(1).
[3] 丁盛全.试论公路施工管理要点及路基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9).
篇9
影响桥梁工程施工成本的因素
影响桥梁工程施工成本的因素众多且多样化,有些因素可对施工总成本产生直接的影响,有些则不直接表现在费用耗用表上,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亦有人事、财务管理等因素,下面我们来列举几项与桥梁工程施工总成本有直接联系的影响因素。影响桥梁工程施工成本的主要因素有:一是工程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项目施工人员应具有高效率工作、高超施工工艺以及团队适应性等能力,其中,施工技术水平是影响施工进度的最关键因素。二是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法、现场布置图等内容,施工方案的制定应综合考虑自然、人为等各方面的因素,确保施工步骤高效率、有序进行。三是施工材料的供应。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材料应选具质量保证的材料,并且材料应保证供应及时,避免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造成个别工期拖延从而影响整个工程进度。四是施工质量。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质量是其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工程质量等级越高,必然会加大施工成本,同样,也相应会增加企业盈利。五是施工机械设备状况。施工机械主要是要考虑设备的功率以及是否能正常运行等状况。六是工程施工进度。桥梁工程施工时要充分的考虑施工进度与施工成本之间的联系,确保工程在预计成本范围内顺利完工。七是组织管理。项目部人员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对项目部的管理费用有着直接的影响,从而影响总体的施工成本。
桥梁工程施工成本优化
(一)桥梁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优化原则
1.经济原则。经济原则要求成本优化控制措施能切实起到降低施工总成本和纠正偏差的作用。成本控制措施应能揭示施工过程中何处出现了差错,并确定谁应对差错负责,从而采取有效措施将差错纠正。经济原则还要求施工成本控制措施遵守贯彻“例外管理”原则,即主要把注意力集中于工程施工项目中的重要事项,选择重要领域中关键因素进行控制,对总成本影响不大的细微尾数或小数额的费用从略控制,灵活变动,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合理控制成本支出。
2.因地制宜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必须符合企业相关部门、岗位等的实际情况,切不可盲目照搬其他企业的成本控制优化措施,因为建筑施工行业中企业性质虽然相同,但是其公司的大小和管理手段并不相同,各自企业项目施工成本的优化控制措施制定也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施工企业应结合自身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成本优化控制措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领导推动原则。由于成本控制涉及的员工多、范围广,成本影响的因素又众多且广泛,真正实施起来并非易事,所以领导应起带头推动作用。成本优化控制对当局领导的要求是:一是支持并重视施工成本的控制。二是具有完成施工成本控制目的的决心和信心。三是具有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4.全员参与原则。施工成本控制不仅仅是企业个人的责任,也是全体员工共同的任务,每一位员工都应负有成本控制责任,成本优化控制目标的实施只有通过全体员工协调一致才能完成,只有施工成本得到优化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从而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成本控制要求每位员工做到:一是具有成本意识和愿望,切实养成节约材料成本等习惯。二是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二)桥梁工程施工优化控制措施
1.对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进行优化。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的优化是指施工前对施工区域的资源环境等进行详细的勘察,全方位的对施工的技术、方法以及施工所需材料等进行优化控制,并在投标的报价上进行优化,同时要存在风险意识,最后制定形成高效率高质量、少投入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另外还应做好施工成本的预算,避免相关施工项目经济纠纷的发生。
2.制定成本控制标准。应从按组织层次制动成本控制标准,使得成本控制措施的实施更细化,从而更有效控制施工总成本。成本控制标准的制定有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纵向成本控制标准即对成本计划进行层层的分解,将计划落实到基层,并让财务工作人员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反复推测工作,真正的做到以效益为中心,使员工真正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使员工成本意识增大。横向成本控制标准是指在制定纵向成本控制标准的同时要考虑到直接影响成本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如管理责任、相关指标等,并将其落实到各职部门上。
3.减少设备、材料成本的支出。根据施工成本的构成因素中,材料设备的成本在施工总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的成本控制应从材料、设备成本管理着手。首先,加强施工材料和各项设备的质量检验,确保进场的材料和设备的数量符合要求,最后保证工程项目经济利益不受影响,使施工成本得以有效控制。其次,合理安置施工材料和设备,施工材料和设备的安放位置同样影响着施工总成本,如果材料和设备安放地点距离施工现场较远,则会提高材料和设备再次运输的成本,同时还会使得人工成本的增加,因此材料和设备应安置在距离施工现场较近的地方,注意安放环境,避免材料受雨淋等影响导致受损或毁坏。再次,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规划管理,使材料设备得到充分利用。全方位通过材料和设备的有效管理,从而控制施工成本,促进桥梁工程项目利润的最大化实现。
4.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在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时刻把好工程质量关。以签订合同的方式确定成本优化控制实施过程中成本的责任和奖罚办法,从而提高员工关于成本优化控制的意识,并增强全员参与的积极性,既要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又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大施工进度,最大程度使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均衡发展。同时,需要专业的质量检验人员按期按责的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使质量的检查和管理切实落到实处,并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做好防范准备工作,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再次返工的情况发生,以防造成人力物力不必要的浪费导致施工成本的增加。
5.加强合同管理。桥梁工程施工合同应由工程部、预算部以及监理单位共同协商,合同应清楚罗列工程施工项目的施工要求、质量要求等,以避免日后施工过程中或完成施工后引起的经济纠纷。每项子级工程项目完成施工后,要联合预算部、工程部以及监理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析,对质量不达标的部分进行返工,以免质量问题堆积,从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和进度以及施工总成本。
篇10
关键词:石油化工;仪表维护;常见问题;故障处理
对于石油化工行业来说,输油管道的正常运行的检测是十分有必要的。 仪表是设备正常与否的重要检测手段之一。 对于石油化工中的仪表维护和对常见 问题的一些应对措施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 进行对维护人员的教育和针对实际出 现的一些问题的研究。总结出一套维护和应对措施方案,有利于石油化工企业的 发展。 本文就通过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仪表的一些常见的维护和故障处理 措施进行分析。说明怎样在实际情况中检查和处理仪表的不正常运转。
一、分级管理与维护
在传统的实际维护工作中。传统的巡回检查制度是常用的维护管制方式,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遏制其的发展。但是对于现在来说,设备的不断精密增大,并且台数的不断增加,仪表达到十几万台。对此变化,传统的维护模式已经不适用,必须开发出新的维护巡查方式满足企业的需求。对于分级维护来说,形象的说法是医生加护士的管理模式。在仪表的口常维护中。对于关键仪表进行加强管理,实行二级维护。一级维护以班组为单位,对于本班组指定的区域内的仪表进行口常的巡查,并且责任到人,由组内的组长或者班长直接负责指挥。二级维护是在一级维护的基础之上,对于关键设备关键部分的仪表由区域内的主管工程师负责,定期进行巡查,一般来说,次数设定为一周一次。并且监督一级维护的质量。对于特别重要的设备在进行每月一次的特别维护处理。分级维护的主要特点在于,突出了重点,在巡查人员之间也明确了自己的责任,提高了巡查的效率。
二、生命周期与维护
任何一台设备,都有它的生命周期。即使同一台设备,也会因为外界的环境,比如说气温、湿度以及接触的介质的不同也会影到设备的使用寿命,所以对于一些设备在一些环境中的寿命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位置的设备仪表。一旦发生故障就会造成损失,所以对于设备寿命的的预测愈发显得重要。一般来说石油化工企业仪表设备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测量仪表、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
2.1测量仪表
对于现场测量仪表来说,测量的主要参数是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等。首先要用统计学的方式,对于多年积累的数据和资料进行整理和分类。统计出事故易发生的环境了和在某些环境下仪表的使用状况。其次,对于一些关键性仪表要进行生命周期的预测,而且建立生命周期的档案。因为一旦发生事故,会直接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所以,必须估算平均寿命周期,建立风险评估机制,甚至提前更新设备。
2.2控制系统
一般现在的石油化工企业使用的控制系统是DCS系统,DCS系统具有可靠性高,故障率低,自诊断报警强,配置比较高,而且DSC的生命系统比较长。
一般的DSC系统在刚刚生产出厂时,都有MTBF与使用寿命的标示。如果按照每个生产周期进行一次点检和保养,那么一般可以使用5年到10年。
2. 3生产控制
在实际的生产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不是仪表,而是仪表调节阀。仪表调节阀的应用范围比较广,故障率比较高,故障点多所以对其的寿命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于不同装置调节阀的部件及其附件制定不同的维护方案,确定相应的寿命管理办法。
2. 4对于配套设备的维护
一个仪表的回路不仅仅只是测量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等。它还包括接线端子、保险丝、继电器等等一些小的设备。所以,对于整个仪表回路的维护,要一丝都不能漏掉,任何工作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重要的小部件回路,建立生命周期档案。进行检测和成本分析,测算出最佳的维护方案,制定出合理的成本与风险评估,提高生产效益。
三、维护措施
近几年来,国内有些石油公司推行TNPM管理。也就是全面维护。规范生产。要实现TNPM的管理首先要走进现场,观察现实,了解现场的实体物件。然后在制定出行为规范,制定出行为准则,然后再继续进行跟踪、调查,找出不足,完善行为准则。例如:广州石化公司的设备管理系统,工作的重点在于推行“第一次把事情做好”,该公司认为,故障的主要来源于现场人员的作业不规范、作业不专业,在现场组织多年有经验的技师、维护工作者,把多年积累下来的科学、有效、成功的仪表自动化维护经验推广到部门中去。以便于提高作业人员的水平,提高仪表设备的维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