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旅游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旅游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罗江县地处成都平原北部,为德阳市北部丘陵地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雨充沛;交通上拥有便捷的航空、公路、铁路、水运立体交通网络,经济区位具有明显优势,又是成德绵区域中心城,位于成渝经济圈和成德绵半小时经济圈核心地段,东西南北均可辐射超大城市,辐射成德绵2400万人口消费市场,向东可辐射重庆、湖南、湖北,向北可辐射大西北,向南紧联成都,辐射云南、贵州、广西。
2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调查
罗江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可分为5类:乡村产业旅游资源、乡村村落旅游资源、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景区依托型旅游资源。
2.1乡村产业旅游资源
特色农业产业基地:优质粮油产业、现代柑桔产业(蜜柚、杂柑)、现代梨产业(翠冠梨、金花梨)、青花椒产业、贵妃枣产业、核桃产业、特色蔬菜产业、特色水产基地等。特色产品有贵妃枣、金花梨、翠冠梨、西蜀密柚、杂柑、核桃、油菜、大米、淡水鱼等。
2.2乡村村落旅游资源
产业村落:芒江村(翠冠梨)、宝峰村(贵妃枣)、顺河村(青花椒)、合圣村(青花椒)、大井村(金花梨)、千鱼欢村(水产养殖)、黄荆村(杂柑)、星光村(蜜柚)、灯盏村(杂柑)、苏桥村(柑橘)、槽沟村(有机稻)、太平村(食品加工)、老君村(莲藕)、金龙村(花果)等。有蔡家大院、龙泉山庄、凤岭居休闲山庄、故里农庄、凌云山庄等特色农家。
2.3乡村文化旅游资源
主题文化:三国文化、调元文化、诗歌文化、佛教文化、川剧文化、民俗文化、鸽子文化、乡愁文化、路桥文化、廉政文化等。节庆活动:梨花节、诗歌节、童儿节、葵花节、鸽子会、青花椒节、荷花节、枣子节、柚子节、品果节、赏花节、春分祭祖、新年祈福、中国ATV全地形车赛等,一年四季节会不断,“春赏花、夏纳凉、秋品果、冬养生”已经成为罗江乡村游名片。
2.4乡村生态旅游资源
自然生态:春风十里生态农业产业园、山弯湾家庭农场、凯江沿线“大回湾”、天马山翠冠梨基地、天泉山湿地公园、大霍山贵妃枣基地、彭家坝水库(隐海)湿地公园、乡愁记忆国家农业公园、周家坝湿地公园、宝峰山森林公园、春花秋月现代梨产业基地、八卦谷、凤雏湖风景区等。人文生态:醒园、庞统祠、点将台、白马关关楼、白马关北关楼、倒湾古镇、鹡鴒古镇、奎星阁、李调元纪念馆、文昌宫、金牛古道、诗歌博物馆、太平廊桥、潺亭水城、万安驿、五丁谷、八卦谷、五美寨、范家大院、王家大院等。
2.5景区依托型旅游资源
白马关4A级旅游景区、香山鹭岛3A级旅游景区、调元故里景区、大霍山(宝峰山)风景区、天马山风景区、天泉山旅游区等。全县有精品旅游点132个,可用“近”(空间)、“精”(产业)、“静”(生活)、“敬”(文化)、“净”(环境)5个字概括。其中,16条精品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320万人次以上。近3年游客接待数和营业年收入增速均在15%以上。
3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旅游开发层次不高
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还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绝大多数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乡土农业”味道十足、“乡土文化”味道不够,产业园区变景区还有一个“羽化升华”的过程,还亟待加大投入,完善景区道路、标牌标识、观光亭台、餐饮医疗卫生等基础配套,提升游客接待能力。景点打造风格内涵品味有待提升,文化还需深度挖掘。
3.2互动欠缺,缺乏统一管理服务、缺乏统一包装打造
一是复县20年里,罗江县委县政府在调结构时“五带十园”的匠心布局和“一镇一品”建设,为现今发展休闲农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罗江县内人文类、农业类、休闲类的景点众多,有132处,可谓“星罗棋布”“镇镇开花”,但没有形成统一品牌。比如,大霍山(宝峰山)风景区,同一座山、同为贵妃枣生产基地,在白马关镇域内(山南)叫大霍山景区,在蟠龙镇域内(山北)叫宝峰山景区。二是没有进行统一宣传和纳入统一的旅游线路管理,分布松散凌乱,没有串联形成经典特色线路,线路标识标牌不清晰,不能满足现今自驾游(骑行)的需求。三是没有深度挖掘文化和统一包装,每年罗江县境内的各种节会多达40余次,来罗江县观光的游客虽多达200万人次以上,但多停留在“观光”层面而不是“休闲”,没能发挥宣传罗江的作用。
3.3营销宣传不到位,未形成特色品牌
目前罗江县乡村旅游很有亮点特色,犹如养在“深闺中的女子”,既精致又有内涵,虽然自身条件不错,但由于包装和宣传力度不够,在百里之内的成都、绵阳等市,名气还不大,罗江县的宣传营销还亟需努力。
4关于罗江乡村旅游发展的思考
4.1定位
罗江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探索和实践,需要以“体现罗江特色、塑造罗江品牌、服务罗江三农”为核心,遵循“以产业为基础、以文化为灵魂、以创意为手段”的指导思想,充分彰显休闲农业促进增收的经济功能、带动就业的社会功能、保护传承农耕文明的文化功能和美化乡村环境的生态功能。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旅游+”“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生态旅游、智慧旅游。
4.2目标
按照突出优势资源、开发重点产品和逐步配套发展的原则,对罗江全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功能布局等进行综合规划,分阶段和分步骤有序开发建设,将罗江建设成中国西部最具川味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目的地。
4.3建议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科学规划功能区域、明确重点发展组团和重点项目业态,带动和引导整个罗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转型调整。依据罗江县的地理空间结构、人文资源分布、农业产业聚集特点,建议将罗江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按照“一带三区”的布局进行建设。凯江流域观光带(凯江流域沿线),即“水河-泞水河-凯江”。依托凯江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和水上康体等功能业态,形成一条“两岸有生态、水上有业态、节点有形态”的和谐共享罗江生态母亲河。诗乡田园发展区(北部4镇),即“略坪镇-调元镇-金山镇-慧觉镇”。依托良好的特色产业基底、文旅资源以及已经形成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重点发展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养生养老、乡村度假、农耕体验、文化节庆等主题业态,形成点-线-面乡村旅游资源相结合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构建罗江北部诗乡田园发展区。文旅融合聚集区(中部3镇),即“白马关镇-万安镇-御营镇”。依托丰富良好的特色产业基底、文旅资源以及已经形成的乡村旅游综合体,重点发展都市商务休闲、主题文化之旅、山地运动康体、乡村休闲度假、会议节庆活动等主题业态,形成以罗江都市人文和三国历史文化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构建罗江中部文旅融合聚集区。生态农旅体验区(南部3镇),即“蟠龙镇-鄢家镇-新盛镇”。依托优异的产业基础、生态环境和较完善的乡旅配套,重点发展生态观光、乡村休闲、家庭旅馆、山地运动、定向越野、乡村节庆、民俗活动等主题业态,形成以贵妃枣、蜜柚两大产业为主题的特色组团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构建罗江南部生态农旅体验区。
4.4措施
篇2
一、前言
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在我国旅游业发展方面实行无烟旅游业战略。这一战略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得到了高度重视。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就是旅游业。现阶段,旅游新区的基层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需要从职业教育方面,增强他们的职业技能,保证旅游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实现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目标。
二、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业职业发展现状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是我国西部地区,西藏地区就是其中之一。虽然该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佳,但是因为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得名。主要包括美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每年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到此观光旅游。截止2002年,共形成国家级,省级和县级风景名胜区11个。因旅游业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包括旅行社,旅游车队,酒店和商场等。特别是旅行社和酒店是重点产业,在就业方面占较大的比重。
我国西藏地区有很多大型酒店。在这些酒店员工中,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有不到20%,初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占一半以上的比例。旅游景区各大酒店经过大量的实践,关于用人有一套自己的理论,他们认为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虽然文化层和素质高,发展前景较好,但是他们的就业状态不稳定,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从基层服务员岗位做起。职高生和中专生虽然学历不高,但是他们更踏实,能在基层服务员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正是因为他们乐于吃苦的精神,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就可以升职,基本上可以做到大堂经理,部门经理和副总经理的位置。
因为初中毕业生文化层次低,理解能力不强,因此他们很难有所突破。根据酒店多年的用人经验,更加注重对这一部分员工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使其文化层次达到中等层次以上。酒店在这方面可以采取一些科学措施。按照现阶段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用人需求,通过专业课程的设置,向学生传递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员工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在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上,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会得到提升。这些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有助于我国西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根据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旅游行业中职业技术教育意义重大。
三、西藏地区职业发展前景分析
西藏地区在我国西部大开中属于重要的旅游之地。现阶段,我国西藏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因为受到省内宏观调控和经济规划的影响,省内开发的重点工程就是旅游业。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科学的经营。根据对西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表明旅游企业还存在员工业务技能不高和文员程度低的情况。在省内旅游景区一线工作的员工,经过专业院校培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0%以下,其中中层管理人数也只占25%-30%之间。根据这些调查数据可以看出,黔东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缺乏高技能和高素质人才。因此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关键是提高人才素质。通过教育提升人才的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企业也可以去各类专业高校招聘。企业拥有一批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才能使其成为重要的生产力,保证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四、根据我国国情分析职业教育前景
根据我国现阶段经济形式现状,各个行业技术装备水平,生产组织方式,自动化深度和机械化程度都属于多元化的状态。但是总体上我国产业技术结构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从企业的总体发展形势来看,运用自动化高科技的企业还是少数。基于这种情况,在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企业仍然需要初、中级技术人才。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对劳动者进行培养,可以通过讲座,宣传和教育等形式提高广大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劳动者只有掌握更多的基础理论知识,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才更有机会提高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国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就是劳动者的科学技术的掌握情况和文化素质的高低。以我国农业发展为例,我国平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种植都需要较大的科技含量。但是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因此只有提高农民的素质,使农民拥有掌握科技的能力,才能较快实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然而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为农村输送大量高科技人才,对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较强的推动作用。
篇3
一、引言
近几年来,广西的乡村旅游得到了其发极大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包括科学合理的规划原理和方法,这些往往会使得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衍生出旅游产品单一、档次过低以及缺乏文化内涵的问题。因此,本文对在对广西乡村旅游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其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而对其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给出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二、当前广西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广西已经创建了多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些示范点依靠其天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别有韵味的民族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不仅是农业观光游,还充满了农民生活体验的乐趣,大大地促进了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为农民也提供了增收的新途径,还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同时,提高了村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全国吹起的乡村旅游热潮中,广西以积极者的姿态走在了队伍的前面,带动着广西旅游业的发展。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广西乡村旅游业的特点也呈现出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的特点,各地的乡村旅游各具特色。如漓江东岸旅游线、兴安灵渠灵湖景区等数十个乡村旅游项目,以及南疆边关揽胜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千年灵渠寻古游、壮乡大观之旅、等乡村旅游精品。在此基础上,目前广西还建成了桂林恭城红岩生态旅游村等11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和29个自治区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形成了从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向外扩展,从单一的农业观光型向生态农业型、科技示范型和农村民俗型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目前广西乡村旅游存在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广西省的乡村旅游业也会有其过快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缺陷。首先,速度过快的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例如缺乏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来对整个地区进行引导,大多数地区在没有规划的情况下,对原有民居稍加整改就开始接待游客。但是这样的没有统一规划的改动,既不利于大规模的观光参与性的可能,也丧失了其原有的乡土气息。而且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者目前对乡村旅游的认识缺乏,并不了解其真正内涵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具有盲目性,例如在开发经营中缺少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对传统文化恢复与保护的意识。
四、发展对策
(一)科学合理规划
每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凸显出各地区的差异,在发展乡村旅游的时,对整个广西做个整体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根据各地乡村所存在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做规划。在遵循规划原则的情况下发展乡村旅游,首先对规划区域内进行资源调查和评价,分析其存在优势资源,并作出准确的评价;其次,在调查和评价的基础上,对其旅游市场进行分析并且制定有效的营销计划;然后是对该规划区域进行开发定位与空间规划,制定其旅游产品和旅游项目,规划出合理的旅游线路。
在加强对一些重点旅游城市(桂林、南宁、北海等)设施建设的同时,把各地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统一规划。为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广西努力建设好从旅游城市延长到乡村的旅游线路。
(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乡村旅游业是立足于乡村,服务于城市,最终达到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新型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在开发的过程中具备生态思想,在保护资源和生态,积极培养环境的基础上来进行相关的开发和建设活动。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造景观与自然的关系、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重视对广西农村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广西具有悠久的农业历史,丰富多彩的农耕和民俗文化,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较高的文化品位,要实行农村文化资源开发和保护相结合,继承和发展相结合。
(三)强化科学规范化管理
发展乡村旅游,加强规范化管理,是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重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乡村旅游领导机构,负责乡村旅游发展的管理、协调、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制定优惠政策,在资金、规划、土地、税收、道路、通讯、水电、门票收费等方面对乡村旅游发展实行优惠扶持政策,促进发展和壮大;多方集资,广泛发动和吸引社会上各种投资者,包括国内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个人及外商参与兴办乡村旅游项目,实行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多元化。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广西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好桂林市、南宁市以及北海市等旅游热点城市的交通、通讯问题,与交通部门合作,开辟旅游专线,为各地城市市民游客出游提供方便。在食宿建设上,要注意旅游环境和接待设施必须达到卫生标准。同时对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水池及公共娱乐场所的卫生标准予以高度重视,由于广西省雨季较长,且易发生洪涝灾害,要兴建排水系统,避免洪涝灾害发生。
五、结论与展望
篇4
摘要:众所周知,乡村旅游发展在现在社会很发达,但是也是一个很存在挑战的事宜。中国的城市发展越来越迅速,农村也需要发展,而且农村大多是青山绿水,只要好好开发都会十分吸引游客,政府也很重视农村的发展。中国城市已经发展到了顶端,要想将中国生产总值再次提高,只能选择改革农村社会的体系。但是乡村旅游能发展好也面临许多挑战,各个地方的农村会有竞争意识,会更大力发展自村的旅游事业,可能会对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也有可能为了发展自己的旅游景点与其他正在发展旅游的产生激烈竞争,还可能激化成矛盾,所以要发展好农村旅游事业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当然为了中国快速发展,我们的政府要迎难而上,大力支持与开展农村旅游事业。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挑战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反思
1)现在消费者都追求心灵上的放松,旅游事业就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开发和发展的事业,现代人民生活越来越富裕,即将跨入全面小康,旅游事业绝对是有呈直线上升的趋势的。当然发展旅游业需要国家和政府政策的支持,“三农”问题就是一个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要拉小农村与城镇的差距,也要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合作,达到双赢,城市的工作者压力大,无心工作,旅游可以放松心情,城市工作者们到了建设好的乡村旅游,愉悦身心,得到灵魂的净化与升华,放松了精神,不在紧绷与劳累的工作,旅游完回到城市就能更加专心投入于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城市的工作者们的专心工作能使城市工作得到进步。农村也有了固定收入,旅游业蒸蒸日上,农村居民的生活也会更好,许多农民也不用只局限于种地,收入少投入高。农村发展落后的局面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这样城市的经济也能得到推动,农村有了固定收入,由此可见,只要能发展起农村旅游业就能达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
2)当然每件事都是有利有弊,旅游事业给农村经济的发展确实带来许多益处,当地物品引入更多种类做到品种多样化,农民的收入不再受局限性影响,旅游服务更完善,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比如环境会受到影响,吸引的游客越多,游客区打扫的难度也就越大,清扫的难度加大,环境污染可能会更严重。因此生态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也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当地居民为了取得利益,增大旅游必须品的价格,使得来旅游的旅客得到物价上的不公平对待。也有可能当地的居民为了增加景点,把不应该设立为旅游景点的地方开发成景点区,影响其他产业的生产与发展。也有可能因为旅游业的发展,当地忽略了其他型人才的培养,不能全面发展经济。当地的乡村文化可能受到外地人员的影响。所以要完善旅游业,必须考虑周全,考虑所有利弊,传扬优点,尽力避开缺点与弊端,相信旅游业的优点能代替缺点,传扬文化,达到双赢甚至多赢。
二、乡村旅游发展困境突破相关思路
(一)把握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特性
许多人都喜欢去旅游,因此旅游业的发展成为了目前各种企业项目发展中最具潜力的新型事业之一,只要顺应世界发展的这一趋势,既可以解决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又可以使乡村奔向小康社会,现在中国已经有很多城镇选择了这一发展道路,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农家乐已经家喻户晓,许多城市甚至出现了一些承包制的农场,都很好的在这个社会迅速的发展下去,中国的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种趋势,因此乡村旅游发展的改革已经指日可待了。
(二)重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地的文化保护与传承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许多的乡村都在向着城镇的方向发展,因此中国乡村当地的文化也在不断的缺失,失去了它应有的传承,要想保护中国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旅游业是最好的选择,保护中华文化的遗产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中国的经济,政府会迎难而上,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同时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比如物价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标准价格并进行实时调查,保障消费者权益,对于环境问题,可以加派人手,减轻每位清洁人员的工作量。主要是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保护了中国的传承文化。
(三)推动乡村生态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想要促进乡村旅游和生态建设融合一起发展,就需要对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进行加强:1、研究生态性存不存在乡村生态空间边界,怎么判断乡村生态系统是不是完整的,怎么判断它的安全性,怎么管理生态空间,怎么确定适合旅游发展的方案。2、研究乡村性,只有保持完整的乡村性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如果将乡村拆并,对乡村进行整改,一些整改措施如:改厕改水,用机械进行播种,将家禽进行圈养,是不是会将乡村改的过于城镇化,影响其乡村气息。乡村变得现代化和乡村性还有关系吗,如果出现居民诉求过于现代化,会出现中国发展现状与人民的矛盾日益凸显,不利于中国的发展。
三、结语
只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与人民的利益不发生冲突,能最大化的提高国民经济,可以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可以加快乡村的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经济建设搞好了,城镇化发展的步伐也会紧跟上去,便有利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当然在这一发展方向上会有许多的问题没有解决,需要与全国的专业人士相互讨论,全面完善其中的相关管理制度,再配合以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全国各地各种各样的地理环境优势,将中国的旅游业推动到一个顶点,将中国最美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再相应融合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形成中国特有的中国特色旅游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相应推动着商业的发展,有效的解决了民生问题,落实了科学发展观,保持了生态环境,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焕成,韩非.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地理科学进展,2010,29(12):1597-1605.
[2]张祖群.当前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展望.中国农学通报,2014,30(8):307-314.
篇5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生态旅游;现状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国家旅游局将2009年确定为“
一、关于国际旅游岛与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国际旅游岛。“国际旅游岛”是指在特定的岛屿区域内,限定在旅游产业领域范围中,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为主要特征的投资贸易自由化政策。海南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是为了使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把海南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热带海岛度假休闲胜地。实现“服务零距离、管理零距离、景区零距离、产品零距离”,把海南建设成为“旅游开放之岛、欢乐阳光之岛、休闲度假之岛、生态和谐之岛、服务文明之岛”。
(二)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依托自然生态系统以及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系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高级旅游形态,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和产物。作为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旅游是指在旅游活动全过程及旅游经营管理的各环节,均以生态保护为首要原则,突出环境责任、社会责任和文化责任,强调天人合一,追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主要是指采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生态体验的服务和要素组合;作为一种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指到具有生态价值的地区,用生态友好的方式,体验生态之美的行为。
二、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一)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生态旅游资源是海南最宝贵的旅游资源,也是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资源和人文生态资源。
自然生态资源方面,海南拥有海岸带景、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大河、瀑布、水库风光、火山、溶洞、温泉、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等;人文生态资源方面,海南拥有许多著名古迹名胜、民族风情,还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明生态村等。
截至2008年底,海南共有68个自然保护区,其
(三)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发展生态旅游,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建设、发展的关系,因此需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管理者、从业人员、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环保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增强环保意识,推行文明、科学、健康的旅游行为。
加强生态旅游人才体系建设,有针对性地加强生态旅游的培训工作,建立一支具备生态旅游先进理念,善于经营管理的生态旅游从业人员队伍,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对旅游从业人员加强生态理论的培训教育,编写培训教材、修订导游词、制定服务规范、操作手册等,增加旅游生态内容成为必备课程,使从业者成为旅游生态化自觉的引导者和执行者。
对社区原住民在进行生态文化教育,引导改变不符合生态保护的陋习。旅游资源、生态环境和居民利益密切相关,只有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保证其获得适当的利益,成为产业链中的一环,社区和原住民才会积极自觉参与本地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把加强旅游者文明素质教育作为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工作,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做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倡导者和实践者。通过规章制度建设,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避免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旅行手册、行前教育、行为规范等方式,引导旅游者树立生态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模式。
(四)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对海南生态旅游发展有指导作用。高等院校应成为生态旅游科研的主要基地,政府部门应加大科研的投入,设立专项研究基金,鼓励科研人员投身于国际旅游岛研究及生态旅游研究,从数量到质量全面提高科研成果的研究和应用。
(五)加强综合协调,实现系统优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广泛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诸多领域,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只有综合考虑,妥善地处理旅游业发展的局部与总体、微观与宏观的关系,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游客、居民、投资者、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才能通过综合协调,实现系统优化,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进而实现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
四、建立国际旅游岛对海南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开创了生态旅游发展新模式。国际旅游岛的建立就是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模式,是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二)有利于强化居民的生态意识。海南生态旅游发展有利居民经济利益,有利于当地居民利益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立海南农村开发新起点。建设国际旅游岛是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决定,在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发展生态旅游是海南农村经济的重要起点,也是海南农村发展的新起点。
五、结论
海南省独特的行政与区位优势,使其有条件将旅游服务业与国际接轨,开展国际旅游业合作。同时,生态旅游今后将成为旅游业的支柱产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产业之一,海南只有不断解决完善发展道路、创新机制等问题,才能在创新中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于一个具有先天优势的省份,更应该在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走“生态旅游”的道路,努力将海南打造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备、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知名的生态旅游海岛。
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1]世界旅游组织(wto)等.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m].旅游研究与信息,1997.
篇6
>>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行业机会分析 互联网教育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创新分析 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及目标分析 “互联网+”下九华山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视角下粤菜餐饮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下共享单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义乌电子商务企业融资现状及对策研究 移动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O2O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移动互联网之发展现状及监管对策 安龙县“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国互联网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互联网消费信贷的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农村互联网使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简政放权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2-03.
参考文献:
[1]刘盟.互联网+背景下义乌电子商务发展探析[J].青春岁月,2015,(22):17.
[2]朱佩珍.义乌外贸综合服务新型业态培育机制研究[J].中国经贸,2015,(24):31.
[3]张岸嫔.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背景下义乌外贸企业转型外贸电商创新发展新思路[J].中国市场,2014,(14):12.
[4]金文进.义乌外贸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与分析[J].电子商务,2012,(10):21.
[5]吕丹丹.基于贸易结构的义乌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2):33.
[6]义乌统计局.2014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义乌网,2016(4):7.
[7]义乌统计局.2015年义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中国义乌网,2016(4):7.
[8]中国证券网.义乌:“互联网+”浪潮下借力电商转型样本[EB/OL].http:///20150522/n413641700.shtml.2015-05-22.
[9]中国义乌网.2015年义乌GDP首次突破千亿大关[EB/OL].http:///system/2016/01/25/010046893.shtml.2016-01-25.
[10]浙江日报.浙江外贸,把脉2015.新华网.[EB/OL].http:///local/2015-02/03/c_127450236.htm2015-02-03.
[11]浙江省外贸转型升级试点示范申报材料.义乌市人民政府,2016(5):2.
[12]王辉.浅析电子商务对义乌外贸企业的影响和对策.时代经贸,2012,(6):1.
[13]朱作明.义乌商人这十年,生意越来越难做[N].第一财经日报,2015-07-20.
[14]罗应机.我国外贸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状况调查与分析[J].商情,2011,(44):82.
[15]严厚雁.义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0):35.
[16]左力.如何应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平衡[J].现代经济信息,2011,(2):99.
篇7
(一)抓解放思路,力求三个创新
一是围绕中心,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农村改革和发展”这一中心,寻求做大做强“城乡互助游”的理念。二是抓住重点,创新增长方式。*年,我们将在延长逗留时间,增加游客人均花费,努力提升服务品质、服务内涵和服务满意度上下功夫。三是突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改变过去圈地式、铺摊子、粗放型的老模式,逐步转为内涵发展、精品发展,实现需求链——产业链——服务链——消费链环环相扣的新模式。
(二)抓产品开发,壮大发展规模
重点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推动现代农庄建设。二是加快景区的培育壮大。*年,我们将继续为*纪念馆和*景区这些项目的申报立项、开发建设、规范管理服好务,争取达到国家《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4A级标准,实现创建目标。三是精心打造工业旅游。请专家和学者做好工业旅游总体规划;发动县内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工业旅游,开发工业旅游专线游。
(三)抓品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突出“金牌农庄”创建。*年我们将抓住全县“现代农庄”建设的大好时机,继续推进“金牌农家乐”的创建,提升“农家乐”的服务品质。二是助推景(区)点、宾馆酒店提质升星。*年,我们将继续推进威尼斯大酒店升五星、紫鑫大酒店升四星工作。三是加强旅游系统员工培训。同时,督促各旅游单位进一步调整用工观念,建立优秀员工终身制和梯次型用人模式。四是开展全县旅游技能大比武。营造我县旅游行业比、学、赶、帮、超的氛围,达到提升旅游企业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抓市场营销,打造县域品牌
一是继续突出联合营销。我们将以乡村旅游营销集团为龙头,谋划好联合营销,实现资源共享。采取走出去的办法,到外地亮相我县旅游资源和产品。二是发挥好媒体、网络宣传作用。三是落实导游词的成书与发行。*年上半年,出版《*县导游词》一书,为全面展示我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宣传*县旅游业取得的新成就,系统介绍*县丰富的旅游资源,规范导游用语,丰富旅游讲解内容。
篇8
关键词: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模式
引言:随着近年来观光农业的兴起,我国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的发展,已经开始逐渐形成规模,传统的旅游形式,面对海南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对很多的游客,已经不再具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由于现代的人们长期居住在城市,面对城市越来越多的喧嚣的环境,已经开始产生了厌倦。在城市里居住的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很深的向往,这种憧憬田园生活的心情,可以通过观光农业而得到满足。①而海南岛在我国旅游岛建设中,发展的多种模式的旅游方式,正适合了人们心里的需求,成为了我国观光农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海南热带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还需要一定的发展和完善,在这里进一步地进行探讨和解析。
一、海南农业热带观光旅游的发展前景。
1、农业热带观光旅游潜力很大
海南观光旅游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并以品牌的方式在全国打响,但是海南在很大程度上,对于旅游发展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基本上停留在“蓝色旅游”的发展上,仍然停留在以“大海、沙滩、阳光”作为旅游产业的基础,而对于丰富而独特的“绿色旅游”资源,在大幅度上还非常有待系统地开发和利用。
仅就目前海南建设的的情况来看,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大幕已经开始拉开,将海南的旅游业建设成为一座在政治上深化改革、在经济上扩大开放、在自然生态上落实科学发展观,将成为海南旅游建设中的切入点和制高点。②
2、热带观光旅游,为农业发展提供机遇。
在建设国际旅游岛背景下,加快对海南农业现代化发展,发展热带旅游观光农业是一个理想选择,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破解海南旅游产业,在长期建设中出现的不均衡现象,更有利于海南农业在分享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进程中,为海南农业的增收,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③要为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的观光农业,建设起设施农业和旅游休闲农业,开辟出一条农民新的增收渠道,这是充分切合海南省的具体情况,为旅游观光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这种农业与旅游结全的发展模式,使海南的旅游产业更增加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热带观光旅游,为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调节作用。
海南发展热带旅游观光农业的资源丰富,可以不受海滨以及地域的诸多限制,以特色发展的农业,可以在因地制宜基础上发展壮大,发展不同的旅游观光农业,对旅游业本身而言,将会拉长海南现有的旅游产业的价值链,为游客提供更多的热带旅游观光农业新项目,延长游客在海南旅游的时间,从而能够更大幅度地增加旅游消费金额,能够适当地改变海南的不同的旅游地区发展不均衡现象,把海南岛旅游业发展向新的台阶推进,避免海南地区的旅游项目过度出现同质化的现象,对弥补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减少重复性建设和恶性竞争,都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二、海南农业观光旅游发展的模式
1、 农村休闲型的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依托海南农村,良好的自然田园风光,这里有着十分淳朴的乡土人情,诱人的风味特餐,面向着城市或者城镇的居民,从吃、游等方面,都能够满足人们对于周末休闲的需求,这种观光旅游,以提供特色餐饮和简单娱乐服务为主要目的,主要分布在适合具有良好交通条件的城市,以及一些城镇周边的农村,能够以小型的“农家乐”为代表,形成一家一户的经营主体,这种观光旅游模式的客源回头率较高,但是旅客停留时间不长,市场比较稳定。④
2、农村度假型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依托自然的优美的山水风光,建造起一系列的乡间别墅,或者提供档次较高的度假设施,能够面向城市收入较高人群,进行一些综合性质的服务。这种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分布在三亚、海口等大城市,旅游的市场稳定。⑤
3、农业观光型旅游模式
农业观光型旅游模式,一般主要适用于海南农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依托这些农业产业化所规划的项目,形成自己的经营体系,依托农业发展的景观,为游客提供以观光旅游为主要服务,兼带一些吃、购、住等方面的服务项目,主要是面向本地,以及各个层面的游客群体,这些游客一般回头率比较高,所以这种观光旅游的市场相对于比较稳定。
4、农业民俗型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分布在,海南的一些民俗气息比较浓郁的乡村,在这里以海南的黎村苗寨为代表,在这里可以依靠独具特色的山水风光、以及人文风情,还有民俗民族文化,作为旅游观光的依托,为游客提供具有丰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餐饮,这种农业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以娱乐服务为主,招待的大都是外来的一次性游客,停留的时间没有固定性, 游客的范围比较广,有着一定的市场回头率,但是市场不是很大。
5、农业景区配套的观光旅游模式
这种观光旅游的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围绕在大型景区周边的农村地区,以固有的景观资源为依托,为景区的游客的需要,提供着吃、住、娱等配套功能服务,为游客提供具有当地更多的特色的服务,主要招待的是景区的一次性游客,范围比较广范,游客的回头率高,一般停留的时间比较短,观光旅游的市场随景区的季节和游客的多少而定。
总之,海南农村观光旅游的发展,仍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无论观光旅游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都需要兼顾合理,能够很好地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突出可以提供的产品特色,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在农村观光旅游的过程中,实现政府、企业、居民、游客四者利益的最大化,为建设海南省国际旅游岛,为实现热带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的特色发展、为实现海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条新的建设思路。⑥
参考文献:
[1] 杜明娥. 关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 生态经济, 2010, (09) .
[2] 龙翊岚. 海南热带观光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1).
[3] 任文文,张友棠. 浅谈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发展方式[J]. 特区经济, 2010, (07) .
[4] 邹伟,符国基. 海南国际旅游岛旅游自然环境现状调查[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9) .
篇9
>> 锡林郭勒盟牧区城镇建筑风格研究 锡林郭勒盟阶段性禁牧的效果研究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村牧区药品评价性抽验及质量分析 锡林郭勒盟旅游景点 锡林郭勒盟寺庙传说与信仰 锡林郭勒盟沼气建后管理服务机制创新探讨 锡林郭勒盟沙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锡林郭勒盟肉类加工企业发展现状 浅谈锡林郭勒盟创业担保贷款的发展 锡林郭勒盟耕地荒漠化变化研究 2010年春季锡林郭勒盟一次转折性降水天气分析 锡林郭勒盟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人工草地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构建草原丝绸之路背景下锡林郭勒盟现代物流发展环境分析 浅析锡林郭勒盟草原退化成因与对策 锡林郭勒盟畜牧业生产结构调整问题探讨 锡林郭勒盟改革开放30年历程及总结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投资环境推介等 锡林郭勒盟牧民增收难在哪里? 关于锡林郭勒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分析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0.8.25
[2]锡林郭勒日报. 锡林郭勒盟去年实现旅游收入144亿元.2013.3.19
[3]白富胜.切莫高估牧民的收入与消费水平[J].内蒙古统计.2005(4):25
[4]杨光梅等.基于CVM方法分析牧民对禁牧政策的受偿意愿____以锡林郭勒草原为例[J].生态环境2006,15(4):747-751
[5]金良,基于 3S 技术的天然草原土地利用动态研究—以锡林郭勒草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 , 25 (4):121-12
[6]徐雪高等. 完善强牧惠牧政策 促进牧民持续增收——基于牧民收入增长形势的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11(04):19-25
篇10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重庆丰都
生态农业,就是“生态合理的现代化农业”,是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系统工程方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与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而农业旅游是一种以农业为载体、集休闲娱乐、旅游购物、绿色消费、返璞归真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生态旅游,是将生产、生活及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是一种新兴产业。
1现代生态农业的特点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基础上的一种科学性的农业,是一种注重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一种综合性的农业。
生态农业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多的产出,是一种优化了的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稳定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个自我维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2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状况
当前国外的生态农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正在全力探索有效替代模式和技术,重点是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开发无公害农产品、有机食品和其他生态类食品。
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 000多个,其中有160多个县级规模、10多个地(市)级规模,另有几个省逐步发展为生态农业省。1994年国家7部委(局)联合启动的全国51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顺利实施,均取得了巨大成效,并于1999年6~7月全部通过国家级验收。生态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效,引起了国内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国际组织对我国这一创新给予高度评价,我国已走在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前列。
3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业旅游发展多局限在“农家乐”项目上,多数规模不大,设施简陋,环境较差,娱乐的方式也单一。而已形成一定规模、具有发展前景的是佛建生态农业旅游园,该园位于兴义镇水天坪村,2005年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主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观光旅游农业。规划发展面积250hm2。2006年,园区实现经营收入2 100万元,其中观光旅游收入800万元,园区实现税利300万元,安置就业人口120人。
随着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园区根据生态农业旅游和科技农业发展要求已投入1 000万元改善基础设施,但生态农业旅游基础设施投入相对薄弱,特别是观光旅游道路、水、电、气、绿化、排污管网等建设已不适应生态农业旅游发展需要。二是接待设施已不适应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发展需要。园区生态农业旅游因资金制约,无法满足接待需要和达到景区规划要求。三是缺乏改造园区的资金。四是县里未将生态旅游园纳入全县旅游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五是管理机构不健全。园区涉及多个业主发展、多个部门指导、多个单位协调,导致管理力度不大,协调指挥能力不强。
4我县生态农业和农业旅游产业的出路
4.1各级领导重视,部门支持
我县的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有国家级牌子,区位较好、农业发展基础较好,打造为全县重要旅游景区和重庆市著名农业旅游景区条件适宜,应考虑将其纳入全县旅游发展大格局总体布局规划。
4.2搞好园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佛建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区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具备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一些功能;但与全国其他农业旅游示范点相比仍有差距,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通过进一步规划、改造、完善其基础设施和接待功能,改造环境,打造精品,挖掘整理农业文化、农村文化、农村移民文化,丰富深化农业旅游内涵,带动我县其他“农家乐”的上档升级,真正起到全国农业旅游和农业旅游示范的作用,促进我县农业旅游产业化发展。
4.3加大投入力度
要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库区产业发展、移民后期扶持、旅游发展等基金倾斜园区发展,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接待设施改善。
4.4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重要旅游景区规划打造
由全县旅游发展基金解决一部分经费、业主筹集一部分经费,按重庆市农业旅游景区和全县主要旅游景点定位重新规划建设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