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评论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评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的评论

篇1

部门理论是对传统区位理论的一种扩展,所揭示的是在技术变化条件下区域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也即区域不同产业部门的转换规律。该理论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它认为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存在着“标准阶段次序”,这种标准阶段次序可以表述为下列几个过程:

(1)在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阶段往往是自给自足型的经济。在这一阶段中,当地居民几乎完全与生活必需品的供给联系在一起,基本上没有贸易上的投资,人口是按照维持自给自足经济所必须的资源基础而分布的。

(2)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展,贸易往来和地区专业化生产也在区域中发展起来了。第二阶层的人口开始出现,他们进行着简单的手工业生产,为当地农民服务。由于乡村手工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全部是由农业人口提供的,所以手工业分布与基本阶层农业人口分布直接相关。

(3)随着区际贸易的日益发展,区域也开始趋向于从原来粗放的畜牧业转向发展系列农作物产品,如种植水果、生产日用农产品和发展蔬菜农场等。

(4)随着人口的增长及农业生产和采掘工业生产效益的下降,区域被迫开始实现工业化。区域工业化的早期阶段立足于建立在农林产品的基础之上,主要发展食品加工、木材产品加工和纤维纺织业等。工业化的后一个阶段则出现了诸如冶炼业、金属材料加工、化学工业、建材工业等。

(5)在区域经济成长的最后一个阶段,区域实现了为出口服务的第三次产业专业化生产。这时,区域开始输出资本、熟练技术人员和为不发达地区提供专业化服务。

据此,在部门理论看来,任何区域的发展都必须经历两个相辅相承的成长过程。一方面区域经济必须经历由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向开放型商品经济转换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运输成本下降起着关键性作用,因为只有运输费用降低才使区际贸易成为可能。此外,要想区际间资源转移获得最大比较利益,还必须建立区际贸易基础。另一方面,与此相适应,区域经济必然要相应地完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的过渡。而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区域工业化战略的实施。甚至在胡佛等看来,由农业、采掘业等初级产业向以制造业为中心的次级产业过渡被认为是维持区域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部门理论由于系根据大多数欧洲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而总结出来的,符合大多数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客观规律。但该理论的弱点也是很明显的,正如大多数评论家所指出的,并非什么地区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这样的“标准阶段次序”。

二、输出基础理论

输出基础(ExportBase)概念最先由城市规划者们所采用,他们用它来预测地方化城市经济的短期变化趋势。为了做到这一点,他们曾建立了一种能定量地对城市经济进行预测的理论模型。在这种模型中,经济被划分为两个部门,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外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和一个自给性部门(包括所有的城市内部需求导向的产业活动)。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的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相应扩张。

输出基础思想后来被著名经济史学家、1993届诺贝尔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sNorth)用来预测区域经济的长期变化趋势,从而形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输出基础理论。诺思在其1995年所发表的《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一文中,根据把太平洋西北岸作为其实证研究的基地而得出结论:区外对木材、毛皮、面粉、小麦等产品需求的扩大,不仅会影响到那里的绝对收入水平,而且也会影响到诸如辅产业的特征、人口的分布、城市化模式以及收入与就业波动范围等。他进一步指出,对区域输出需求的增加能对区域经济产生乘数效应,这不仅会导致输出产业投资的增长,也会导致对其它经济活动的投资增长。因此,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要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与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相对应,蒂博特在其于1956年所发表的《输出与区域经济增长》论文中也提出了相类似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thestapleexporttheory)。该理论认为,特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开始于该区域发现了一种诸如矿产品等特殊的自然资源,或者因为其自然条件特别适合于生产某种出口作物,在世界市场商品价格为既定的条件下,资本甚至劳动力将输入该区域,于是供出口的“大宗商品”生产将发展起来,而地方工业和地区市场是随着出口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因此,按照该理论,特定区域要取得发展,必须以建立外向型的“大宗商品”出口产品基地的方式来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可以被看作为输出基础理论的一种变种,也可以将其归之为广义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之列。

三、资源禀赋决定论

无论是部门理论还是输出基础理论,均是从部门或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发展过程的,而较早从空间或区位的角度来对区域发展进行实证研究的理论可追溯到珀洛夫(H.S.Perloff)与温戈(L.Wingo)所提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

珀洛夫与温戈在《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1961年)等论文中,将诺思等人的区域输出基础思想作了进一步的推广,并把制造业的建立看成是区域经济出现增长的首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企业家总是选择使其生产利润最大化的区位进行投资。为此,他们需要对不同区位的生产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分析,并相应地作出区位投资决策。就特定产业来说,由于不同区位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取得其基本生产投入要素和接近产品市场的机会也将有所不同,相应地其成本与收益变量也就有所不同,从而企业家必然作出有利于某一特定区位而不利于其它区位的区位投资决策。并且一旦投资向某一区位倾注就会产生相应的区域乘数效应,从而加速经济活动在特定区位上的集聚过程。

珀洛夫和温戈通过对美国经济从早期农业社会阶段向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社会阶段过渡过程的实证研究发现,随着经济上的日趋成熟,不同的自然资源都在区域发展中起着或多或少的作用;并且随着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之不同,这些区域也将出现或大或小的繁荣。一般来说,区域增长主要取决于区域生产国民经济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以及按竞争利益向区外输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并且这种输出能力增长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将通过乘数效应方式而得到强化。乘数效应大小将依赖于某些反映区域社会经济特征的“内在”特征而定。在这些内在特征中,尤为重要的有:输出产业的性质、地方产业关联程度、劳动力的质量与数量以及工资水平、地方收入分配状况等。但是,随着区域经济的扩张并出现自我强化和自我维持的经济增长时,新的内在因素,如与社会分摊资本及与产业集聚相关的外部经济、内部规模经济等将成为决定乘数效应和经济增长率的重要因素。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将导致工业“核心地带”的形成。而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为经济增长在全国范围内的出现造就了基本条件,正是由于工业核心地带的出现而使得新的区得到连续的发展。即随着所需投入量的扩张以及地区新的“自然资源禀赋”的发现,经济增长将逐步“渗透”到地区。

珀洛夫等认为,美国东北部“核心地带”的形成,最早即在于该地区拥有钢铁工业发展的“自然资源禀赋”,这一自然资源禀赋使得该地区在本世纪初发展成为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并进一步在后来发展成为美国主要的制造业中心。而美国自1920年以来所出现的不同州之间人均收入差距缩小的整个趋势中,核心地带对地区的“渗透过程”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世纪以来,随着工业资本投资在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铺开,或者是从美国西南部和东南部等落后“内陆腹地”向美国东北部高收入地区的移民,州际间的区域差异已逐步缩小。

珀洛夫等人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将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禀赋以及区域乘数效应等因素联系了起来,其理论思想与蒂博特的“大宗商品输出理论”和诺思的“区域输出基础理论”具有某种类似特征。所不同的是,该理论已经将“核心地带”与“地区”等空间变量引入到区域经济分析之中,并且所分析的对象已由孤立的区域经济分析转向综合的区域发展分析,因而更接近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

四、经济进步延滞假说

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已经将“核心”与“”等空间因素引入到对区域发展的分析之中,而美国著名农业发展经济学家、1979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舒尔茨(T.W.Schultz)对“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即农村地区与工业城市中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并提出了区域经济进步的“延滞假说”(theretardationhypothesis)。舒尔茨最早在其于1950年所发表的《农业部门贫困的反思》一文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正当美国经济处于空前高速增长时,一些“农业社区”的生活标准还总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他最初在该文中所给出的答案是,这种相对贫困并不是由土地的自然特征来决定的,而是由农业社区与“经济进步中心”的亲疏性(Proximity)所决定的。他在1951年所发表的《土地经济学构架:长期观点》一文中,又将这种思想具体化为所谓的“延滞假说”,该假说的基本内容包括:(1)经济发展出现于特定的区位基(locationalmatrix)上,经济中一般存在着一个或数个区位基。(2)区位基一般以典型的工业化城市经济结构为其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往往出现在这些区位基的中心;基的中心一般都不会属于农垦区而往往为工业化城市中心,但由于这种城市中心的崛起而使得一些农垦区比另一些农垦区处于更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位上。(3)位于或靠近特定经济发展区位基中心的区域经济组织将运行良好,受惠于中心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也将运行良好,只有远离区位基的农业区的经济组织运行状况比较差。

舒尔茨所提出的“延滞假说”后来由尼科尔斯(W.H.Nicholls)和唐(Tang)在南加利福尼亚、佐治亚和田纳西等州进行了检验。其研究结果证实了“延滞假说”所作出的结论。他们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发现,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达的县,其劳务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效率也高,越靠近这些地区,农业生产效率越高,农村收入也更高,这些都是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对农业要素市场所造成的影响的结果。

五、区域创新扩散理论

无论是珀洛夫与温戈的资源禀赋决定论还是舒尔茨的经济进步延滞假说,均已经强调了“核心区”或“经济进步中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而贝里(B.J.L.Berry)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实证考察了城市体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扩散理论。

在贝里看来,城市中心在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创新的渗透作用,使经济增长通过城市等级而逐渐向下传播;二是增长利益的扩展作用,包括从核心区往腹地区及从大都市中心向城市间区的扩展两个方面。在他看来,增长起源于企业和家庭对创新的采用。区域不平等则是由于创新的收益效应为时间的递减函数,并受扩散的门槛范围所制约。因此,城市中心本身即能起着一种“发展作用”,因为它们能强烈地影响着不同地方创新采用时间的先后顺序,而经济变化的影响将按城市等级顺序由高级城市中心逐渐传播到低级城市中心。

贝里认为,创新在大范围内的等级扩散及其横向扩展将带来城市与区域的经济增长与收入提高。或者说增长起源于创新通过城市等级顺序的向下渗透以及创新向城市周围腹地的横向扩展。

从贝里的这一理论结论中可以推导出各种政策主张。一般说来,要促进区域成长就应该去加速创新的扩散,从而使创新逐渐渗透到贫困地区及小城镇之中。而且如果城市中心“创新潜力”大小真与其本身规模及接触创新采纳中心之机会相关,那么应采取的政策措施应该是去促进地区城市中心的人口增长,并改进它们同最大或最早的创新中心接触可能性。

六、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那么,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趋势将如何,不少学者对此进行过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研究应该首先应归功于杰弗里·威廉逊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区域发展“倒U字型假说”。他根据其在50年代对24个国家有关区域差异的国际性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在国家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收入差异将会不断扩大,但是在达到发展过程的某一点后区域差异开始缩小。

由于威廉逊把区域人均收入作为指示器,将权变系数作为度量区域收入差异之工具,通过对24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国家区域不平等格局的经验考察得出了惊人的结果。即当这些国家按其发展水平进行“排列”时,我们可以发现,区域不平等格局呈现为倒“U”字型状,其中,如巴西、哥伦比亚、菲律宾与波多黎各等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到达了倒“U”字型的顶端。威廉逊又将横断面分析法扩充到对单个国家区域收入差异变化趋势的分析上来,并从24个国家中的16个国家中取得其所需的一年以下的短期数据。其结果是,这种趋势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所假想的格局:人们预料富国各区域之间会逐步趋同。事实上,它们也正在走向这个阶段,而不是趋向于区域收入差距的扩大,而穷国正相反,它们以区域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为特征。

威廉逊的发现是引起区域发展理论家发生争执的重要源泉。然而,他所得出的结论,即“在发展的初期,区域间以收入差距扩大和‘南北’二元性增强为特征;在国家成长和发展较为成熟的阶段,则以区域间趋同和‘南北’问题消失为特征”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被区域发展理论家所接受,并把它看成是发展中国家将会出现的或应该通过政策干预使之出现的模式。

七、经济增长空间影响论

以上我们已经分别考察了部门理论、输出基础理论、资源禀赋决定论、经济进步延迟假说等区域发展经验理论,首先对此一系列理论进行总结的是美国区域规划学家约翰·弗里德曼(JohnFriedmann),他在其1966年所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通过汇集这样一组研究成果而把它们综合成“经济增长空间影响”的八条命题,这些命题可以依次简单地表达为:(1)区域经济是向外界开放并受制于外部影响的;(2)区域增长是由外生力量所诱导的;(3)输出部门向自给部门的增长传播取决于该区域的社会政治结构、地方收入分配结构及其区域收入开支状况;(4)地方领导是成功地适应外部环境变迁的关键,而领导素质取决于区域发展的实践经验;(5)区域经济增长可以部分地看成是企业布局问题;(6)经济增长趋向于在城市区发祥地产生,并通过该发祥地来组织相关的区域经济;(7)劳动力流动将对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施加一种均衡力量,但也可能出现相反的情形;(8)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将推动着空间经济向逐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这些命题大部分均可以分别在诺思、珀洛夫、舒尔茨等人的著作中找到理论依据。据认为,这八条命题由于综合了各家之言,因此它为区域规划者提供一种区域发展过程的标准考察方法。

篇2

【关键词】租赁服务业 发展 瓶颈 对策

租赁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个朝阳产业。加快发展租赁服务业,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拓展和规范租赁服务的方式、技术、文化、信誉等,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体系,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租赁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

租赁,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给付租金的行为。租赁转移的是物的使用权能和收益权能。租赁物是商品,租赁行为实质是商品交换行为。融资租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租赁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具有金融性,实际上是一种资金融通行为。由此,现代租赁业已经由商品流通领域扩展到资本流通领域。2000年我国就将租赁业列入“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新兴行业,其具有如下显著特征:

第一,贸易与金融相结合。出租人不仅进行物品的租借而且提供资本融通的金融服务。第二,经营范围广泛。从日常生活消费品到工业生产设备皆可跨行业跨地区开展服务。第三,服务功能不断扩大。由贸易促销、金融理财到资产管理,服务功能不断创新,自如盘活闲置资产,合理配置社会资源。

租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分析

我国租赁服务业以“客户满意”为基准,通过融资租赁、房屋租赁、汽车租赁等不同的服务模式,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是,我国由于体制转轨、法制建设滞后、政策支持乏力、企业信誉不良等方面的问题,使得租赁服务业遭遇发展瓶颈。

融资租赁政策支持乏力,发展规模较小。市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中小企业巨大的资金需求潜力等共同构筑起融资租赁业发展的良好需求环境。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许多融资租赁业务停滞不前,相关企业面临停、关、倒闭,我国融资租赁遭遇行业发展短板。

第一,筹资渠道狭窄,发展规模较小。融资租赁公司属于非银行机构,其筹资渠道单一,主要来源于公司股本和银行借款。由于少数融资租赁公司沦为控股股东圈钱的工具以及行业面临巨额欠租的压力而信誉下降,使得银行对整个融资租赁行业颇多疑虑,导致借款渠道受阻,融资租赁公司几乎面临资金断流的窘境。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金融债券受到相当严格的额度控制,金融市场尚不发达,也难以从市场上自主筹集到资金。由此,融资租赁公司备有的资金量远不能满足其业务发展的需要,造成资金严重不足,融资租赁市场渗透率极小,严重制约了融资租赁业的发展规模。

第二,政策支持乏力,社会认知度较低。税收政策不统一,税收负担较重,虽然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关鼓励融资租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其主要是围绕流转税尤其是营业税进行的,没有体现投资税收减免及加速折旧扣除方面的优惠。可见,租赁资产折旧制度尚不合理,尚未采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加速折旧和税前还租。从监管政策来看,我国的监管模式为多头监管,容易诱发融资租赁公司产生严重的不平等竞争。目前,我国尚未进行融资租赁立法,实践中缺乏相应的法理指导,致使租赁公司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现行合同法虽将融资租赁合同列入其中,但是内容非常笼统、单调。长期以来,由于政策及媒体宣传的力度不够,社会公众对于融资租赁的认知程度较低,对其认识仅是为了引进外资或是金融而已。

房屋租赁管理体制不健全,诚信缺失。大力拓展房屋租赁市场,是提升广大民众居住生活水平,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但从整体来看,房屋租赁市场存在着运作不规范、管理混乱、服务人员素质偏低、诚信缺失等严重社会问题,成为房屋租赁的市场发展短板。

第一,租赁市场运作不规范,管理混乱。房屋租赁市场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除了出租房屋的安全管理,还涉及到承租人的户籍管理、计生管理、治安管理。就当前的租赁管理体制而言,相关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导致房屋租赁市场管理混乱,难以形成统一而健全的管理体制。中介服务层次较低,缺少可以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中介机构。我国房屋租赁登记制度设计本身存在偏差,登记机关只能被动地等待当事人主动来履行义务,导致备案率低,缺乏后续跟踪管理。

第二,服务人员素质偏低,诚信缺失。房屋租赁服务业发展历时较短,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尚未完善,服务人员素质偏低,难以提供法律咨询、评估、通过银行收付租金等多样化的高端服务。中介服务在房屋租赁市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由于市场发展较为薄弱,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必须通过中介服务来达成交易。然而,各大城市的房屋租赁服务机构,数量庞大却尚未形成规模效应。诚信是房屋租赁服务的大问题,无论是传统中介、“房屋银行”还是网络租赁都存在比较严重的诚信问题。

汽车租赁法制建设滞后,发展缓慢。我国汽车租赁服务业发展潜力良好,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法制建设滞后,汽车租赁业发展比较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

第一,法制建设滞后,行业定位尚须明确。我国法制建设和相关政策出台的滞后,影响了汽车租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有些部门仅参照《汽车租赁暂行管理规定》进行管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电子监控设备逐渐普及,经常出现合法营运车辆被查扣罚款。“电子警察”的特点是非现场处理,交通违法信息往往滞后反馈,真实受罚者往往错位。同时,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法院一般以首先维护受害者利益进行调解,如果直接责任人不能履行赔偿责任,就会判决车辆所有人承担连带责任,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则显失公平。此外,行业定位是关系到汽车租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有关部门认为租赁车辆属于营运车,纳入道路运输企业进行管理。如此一来,租赁车辆要交运管费、养路费,按企业用车标准投入较高的保险费,明显加重了汽车租赁企业的负担。

第二,信用体系不健全,加大经营风险。信用体系不健全是汽车租赁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短板之一。骗租现象普遍存在,成为汽车租赁企业最棘手的问题。由于缺乏健全的信用体制的保护,业内谈“骗租”色变。案件发生后,汽车租赁企业往往遭遇两大难题:一是申报立案难。如果骗车人身份证件真实,公安部门则视作租赁合同纠纷而不予受理。而没有公安部门的立案证明,车辆不能报停,致使相关费用还得继续提交。二是请求返还难。一些寄卖行或收购人错误地认为他们是“善意取得”,对于前去请求返还车辆的所有人,往往不予理睬或是提出拿钱来赎。可见,骗租加大了汽车租赁企业的经营风险,一些小企业因骗租而濒临破产。

突破租赁服务业发展瓶颈的应对策略

为了拓展和规范租赁服务业,突破制约租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以促进我国租赁服务业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协调发展,笔者以为应采取并落实以下应对策略:

加强宏观调控,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租赁服务业是集金融、贸易、财务、税收于一体的新兴产业,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实行统一管理、指导和协调,尽快出台促进租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协调和推动有关部门完善融资租赁的税收政策,健全租赁物的登记制度,为租赁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政府应采取特殊的财政融资制度,支持银行用低息贷款的形式向租赁公司融资,缓解租赁企业目前存在的瓶颈性资金制约;司法部门应该加强执法力度,使租赁业在相对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得以发展;金融部门要尽快制定统一的行业规则,规范融资租赁市场。此外,各部门及媒体要加大融资租赁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对租赁服务业的认知度,深入解析融资租赁的魅力所在。

健全管理体制,引导中介诚信经营。将涉及房屋租赁的房管、财政、税务、公安、城管、计生等有关部门纳入统一的行政管理框架内,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房屋租赁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利用电子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对涉及房屋租赁的纳税、治安、流动人口备案等提供办公自动化服务。同时,政府设立房屋租赁管理办公室,形成常设机构,建立房屋租赁管理的长效机制。在街道、镇辖区范围内建立房屋租赁服务中心,完善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这样,就能形成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房屋租赁管理体制新格局。此外,大力加强市场引导和行业自律,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完备的行业准则,取缔不良中介,发挥媒体的监督作用,引导中介行业的道德自律和诚信经营。

完善租赁立法,健全汽车租赁信用体系。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专门的租赁法律法规。各地要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研究制定汽车租赁地方性法规、规章,完善汽车租赁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汽车租赁的行业定位,建立健全市场准入、退出机制,逐步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各地政府要加强指导和协调,进一步促进汽车租赁与银行、保险等行业合作,加强汽车租赁市场监管,健全汽车租赁信用体系,促进企业诚信规范经营。汽车租赁企业要主动创新服务模式,增强企业发展能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推动汽车租赁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

篇3

关键词:蓝色经济;邮轮产业;竞争力;SWOT分析

蓝色经济,又称海洋经济。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蓝色经济范畴。随着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的开发,邮轮产业被慢慢提上日程,现代邮轮产业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而邮轮旅游作为邮轮产业中的一种消费新时尚,近年来正迅速增长,据CLIA(国际邮轮公司联合会)资料显示,自1980年以来,全世界的邮轮旅游一直以平均8.6%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速度,其对经济的强大的拉动和吸附能力已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在邮轮市场转移和人们消费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我国邮轮产业面临巨大的契机和发展潜力。《2010-2011中国邮轮发展报告》中曾指出,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是中国邮轮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本文以青岛为例,运用SWOT方法对其邮轮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既能为邮轮产业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又能响应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号召,是促进产业转移和结构升级的有力举措。

一、邮轮产业相关概念

邮轮也叫邮船,原指海洋上定线、定期的大型客运轮船,其客运及货运的交通作用远高于游览、观光。现代意义上的邮轮是指装备有较为齐全的生活与娱乐设施,用于游览的轮船(魏小安,2005),现代邮轮设施功能齐全,集星级宾馆、游玩、购物、休息、健身、酒吧等设施与一体,能够全方位的满足各类游客的需求。

现代邮轮产业是指由运输业、观光与休闲业、旅游业三大产业交叉形成的一种边缘产业,邮轮旅游占最主导地位,邮轮旅游是一种以大型豪华游船为载体,以海上巡游为主要形式,以船上活动和岸上休闲旅游业为主要内容的高端旅游活动,实际上,现代意义上的邮轮产业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邮轮旅游业。而邮轮经济是由于邮轮产业的运行与发展而推动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多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现象,《2008-2009中国邮轮发展报告》将邮轮经济定义为:以海上巡游的豪华邮轮为其明显的识别特征,依托母港与停靠港所在城市的各类资源,主要推销豪华舒适的生活质量,以邮轮旅游产品为核心,向上下游领域延伸,构成跨区域、跨行业、多领域、多渠道的投入产出形式。

二、 邮轮产业的现状

(一)全球邮轮业的发展

据CLIA资料显示,自1980年以来,全球邮轮旅游一直以年均8.6%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国际旅游业的整体发展速度,《2010-2011中国邮轮发展报告》中指出:2010年全球通过邮轮旅游的人次为1844万,同比增长5.4%,2011年有1920万人次,同比增长4.1%,与此同时,邮轮动力也正在增长,2009年到2010年全球有24艘新邮轮投入市场,2011年底达到252艘,约42.9个座位,同比增长2.8%,2011年到2014年还将有20艘邮轮建设投用。这些数据表明邮轮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已经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代邮轮产业开始于北美,主要的活动区域为加勒比海、欧洲、南太平洋、阿拉斯加、墨西哥西海岸等地,其中加勒比海盗、欧洲地中海区域最为密集,邮轮到访量占世界的45.1%和22.4%。但是在市场渐趋饱和的情况下,邮轮产业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近年来,亚太地区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兴建专业邮轮港口,而且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二)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

1976年伴随着日本国际邮轮珊瑚公主号首次停靠大连港,中国的邮轮产业拉开了帷幕。按照国际邮轮经济的发展规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至8000美元时,邮轮经济便具备了发展条件。我国许多沿海城市早就符合了这一条件,加上国民消费观念的改善,国际邮轮产业在我国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据CCYIA(交通运输协会邮轮邮艇分会)统计,2011年中国大陆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262 艘次,同比增长17.5%,从我国沿海城市出发的国际邮轮142 艘次,同比增长49.5%,我国大陆出入境游客252,084 人次;访问我国沿海城市的国际邮轮120 艘次,同比降低6.2%,接待出入境国外邮轮游客252498 人次。另外,香港地区全年共接待国际邮轮104 艘次,接待出入境邮轮游客213,981 人次。CCYIA指出邮轮产业在中国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在认识到我国发展邮轮经济的巨大潜力的同时,必须充分了解我国的国情,目前我国邮轮经济主要面临国家的宏观发展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行业营运等方面的约束,并且邮轮产业在我国还属于开始阶段,产业链条并没有很好的建立并延伸,这些问题是我国面临的发展邮轮产业的主要瓶颈。

三、青岛邮轮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分析

蓝色经济即海洋经济,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互服务性活动。为顺应国家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号召,山东省致力于蓝色经济区建设,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邮轮产业对经济的发展有强大的拉动和辐射作用,国内重点港口城市已经开始把邮轮产业发展提上日程。青岛作为山东半岛的重点港口城市,发展邮轮经济必定会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下面对青岛市邮轮产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政策支持

伴随着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青岛作为经济区内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角色和国内重要的港口城市,在发展邮轮产业方面享受国家优惠的政策支持,青岛市官方对发展邮轮经济也一直保持积极态度,出台的《青岛邮轮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本市邮轮产业发展、产业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邮轮母港的建设能以1:10的比例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政府的大力规划和引导会为青岛邮轮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2.潜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

经济的发展带来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由此带来的需求多样性和个性化日益增强,传统旅游方式已不能适应消费者需求,邮轮产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现代邮轮旅游以高舒适、高娱乐性、高参与性、高特殊性为特点,与现代消费者的需求相适应。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初步具有邮轮消费的需求,当人均GDP6000―8000美元时,邮轮产业会达到一个快速增长期。青岛人均GDP在2008年就已达7000美元,而且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早已具备了发展邮轮产业的条件,同时伴随着青岛国际地位的上升,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构成了邮轮的主要客源。在看到巨大的潜在消费者的同时,随着国际邮轮市场的日渐活跃以及由此带来的规模效应使得邮轮旅游的价格不断下降,因此邮轮市场会逐渐扩大。

3.适合港湾建设的良好区位优势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海岸线总长为862.64公里,深水海岸线长,航道条件良好;温带季风性气候使得青岛港口终年不淤不积,胶州一带港阔水深,为天然优良港湾,青岛的港口优势为发展邮轮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歌诗达邮轮的到来使青岛结束了单纯的“经停港”时代,正式步入了母港经济时代,邮轮母港的经济效应是停靠港的10~14倍,当一个港口城市被定位为停靠邮轮的母港,该区域就会受到邮轮经济的较大影响,主要受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邮轮要在港口添加补给,油料,淡水与处置废品,要接受港口的各种服务,邮轮的维修与修理;二是国际邮轮及其乘客要在本地消费。因此,青岛良好的区位优势使得能够发展成为邮轮母港,同时邮轮母港又会刺激本地经济发展。

4.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青岛市本身就是旅游胜地,周边旅游景点质优量多,2007年世界最美海港组织第四次全体大会认定青岛为世界“最美海港”,邮轮产业要带动周边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停靠港有便利的交通,青岛市有方便快捷的市内交通、腹地交通和国内外空中和海上交通条件,包括市内便捷的出租车、已投入建设的地铁、高度发达的高速和铁路系统以及华东第二大空港-流亭国际机场等为邮轮产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交通条件。

(二)劣势分析

1.基础设施不完善

从青岛邮轮经济的现状来看,还是以接待国际远洋邮轮为主要任务,故只能称作是一种邮轮现象,离真正意义上的邮轮经济相距甚远,国际邮轮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如迈阿密、新加坡、香港、巴塞罗那等都有着现代化的码头,但这只是发展邮轮经济的开始,并不能满足豪华邮轮停靠的条件,另外青岛港口没有配套的餐饮、商店、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不能满足邮客的多样化需求,青岛港口缺乏便捷的交通设施,游客出行很不方便,为接待国际邮轮提供的邮轮的补给、补充、废料的处理修理等都不完善,因此,青岛的邮轮经济还有一段很艰辛的路要走。

2.没有符合国际惯例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

邮轮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国家对邮轮的出入关管理和口岸管理还是采用一般的出入关程序和口岸管理条例,根据我国的口岸管理条例,我国公民乘邮轮在国内港口中途下船游览即视为入境,再回邮轮就是再出境,必须重办出境手续,另外通关效率低,联检协调程度大,造成客人不便,同时也意味着乘客在岸上花费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这直接阻碍了青岛邮轮经济的发展。这一制约因素不仅是青岛港口面临的困境,也是全国港口城市想要发展邮轮经济亟待解决的问题。

3.邮轮经济缺乏“总规划”

邮轮经济作为一种新型产业,在我国没有管理条例也没有立法,国际邮轮驶入后参照的是国内沿海运输权的相关法律,但现行的法规并不能包括邮轮经济的方方面面,虽说国家近年来召开了多次邮轮产业发展大会,对我国邮轮经济的发展有了大概的规划,但是具体措施实施起来力度不大,涉及的多是产业的合理布局,由此可见我国邮轮经济发展很不完善,邮轮产业是一种投资巨大、成本回收期长的产业,次产业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因此政府有必要制定行政法规来引导产业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

4.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邮轮经济是一个涵盖了航海、餐饮、娱乐、海关、通讯、医疗、旅游、法律等众多部门的综合性较强的产业,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组织管理和运作,同时邮轮经济也是一种国际性的高端产业,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和服务,必然要求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相关从业人员要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旅游、航运以及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邮轮旅游在我国刚刚起步,对邮轮专业人才的需求强烈,对人才的需求问题的解决途径只要有两个:一是自己培养;二是引进,青岛发展邮轮产业在这两方面都存在不足。

5.高消费制约

青岛邮轮产业刚刚起步,且邮轮母港刚投入建设,较长的成本回收期必然导致较高的邮轮旅游价格,同时,青岛的高消费水平使得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较高,居民旅游动机不大,邮轮市场不活跃。另外青岛的知名度多集中在海尔、海信等知名企业,相应的旅游企业品牌明显不足,因此对国际邮客的吸引力不足。

(三)机遇

1.国际邮轮市场的方向转移

全球邮轮产业绝对优势的北美市场出现饱和,而作为新生的东亚市场凭借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不断兴建的邮轮专业港口,逐渐成为全球主要的邮轮旅游目的地之一,尤其是香港港、新加坡港、马来西亚港等国际邮轮专用港口的带动,东亚邮轮起步晚,但近年来势头良好,1975年伴随着世界上最豪华的邮轮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号抵港,青岛开了邮轮的先河,2001年到2003年成为青岛进出邮轮最多的时机,2009年至今,全球最豪华邮轮钻石公主号来青岛已有5次,2009年,世界上最大的邮轮集团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在青岛设办事处,2011年6月16日,歌诗达邮轮经典号青岛首航,运营从青岛出发的13个韩次的韩国邮航线,这标志着青岛成为继上海、天津之后的中国内地的第三个国际邮轮母港,在青岛发展邮轮经济一方面填补了中国邮轮市场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推动了世界邮轮产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对中国和国际邮轮公司双赢的选择,同时,2008年奥帆会的成功举办和2014年世园会都大大提升了青岛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2.青岛自身的港口建设

2008年奥运帆船赛为青岛发展邮轮旅邮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青岛市邮轮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指出青岛奥帆中心将建成我市首个国际邮轮停靠码头,码头长300米,宽50米,将建设底层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候船大厅,可同时停泊2艘到3艘豪华邮轮。规划中还提到,在四方欢乐滨海城建设国际邮轮停靠码头,在小港湾改造的项目中,也有打造邮轮停靠码头的内容。另外,青岛将投资10亿元人民币在大港建设北方最大的国际邮轮码头,进而发展成邮轮母港,目前大港邮轮母港建设已启动,并开设了发往韩国和日本队邮轮班线,码头建设和相关的配套建设,“一关两检”以及海事港行所需配备的码头和办公地点建设正在进行中。这意味着未来青岛有可能发展成一个母港区、两三个停靠码头的相互补充、错位发展的邮轮港口大格局。邮轮母港和邮轮码头的建设进一步提升了青岛的国际地位,使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半岛跻身于国际豪华旅游链,为青岛邮轮经济注入新生力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四)威胁

青岛邮轮经济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港口城市如上海、天津、深圳等的威胁。上海把邮轮经济作为一个新的制高点,《2010-2011中国邮轮发展报告》中指出,上海将加快建设上海国际客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到“十二五”末邮轮业成为支撑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重要力量。青岛跟上海距离400多公里,上海邮轮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挤占青岛的一部分发展空间。另外,天津国际邮轮母港已投入使用,凭借中国北方第一个建成邮轮母港的城市,天津邮轮产业的发展也会成为青岛的最大竞争对手。

除了国内港口城市的激烈竞争外,还有来自国外港口的竞争压力,如日本的东京、横滨、大阪、神户,韩国的仁川、釜山,美洲的迈阿密,欧洲的巴塞罗那等。这些地区不仅具有发展邮轮经济的良好硬件条件,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员、和超前的居民消费观念,这些都是青岛发展邮轮经济面临的压力和威胁。

四、邮轮产业发展的政策分析

(一)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邮轮母港建设中要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充分利用现有码头的相关设施;同时要加强码头交通设施见识;要有完备的物资供应和维修设备以方便邮轮的补给、补充、废料处理、修理等。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二)制定和完善邮轮发展规划。

对邮轮产业的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三方面:一,邮轮码头建设规划,在规划中要协调好各部门的职责,避免恶性竞争和重复建设,同时也要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使规划建设更具科学、合理性;二,邮轮航线规划,邮轮旅游的昂贵价格成为制约市场扩张的关键因素,青岛在发展国际航线的同时要注重国内航线、省内蓝色经济区航线、日韩航线的规划;三,加强邮轮法律法规建设,青岛政府应呼吁并推动国家有关部门尽快出台邮轮产业的管理条例。

(三)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

人才短缺是制约邮轮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解决途径主要有两方面:一、引进。青岛市可以制定优惠政策包括: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来吸引国内外专业人员;二、培养。通过对本地人员的培养使之达到国际邮轮专业人员的要求,主要包括在相关院校开设相关专业或对现有的邮轮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等。

此外,政府通过制定政策完善港口收费标准,优化边检通关手续从而提高通关效率,积极配合国家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涉及船舶购置及租赁,船舶检验和咨询,航运物流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营造有利于港行发展的制度环境等。

参考文献:

[1]wild p.,Dearing j.,Development of and prospects for cruising in Europe[J].Maritime Policy and management,2000,27(4):315-337

[2]Papatheodorou P., The Cruise Industry: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erspective[C], in Cruise Ship Tourism, by Ross K.Dowling,CAB International 2006,pp31-40

[3]Gibson,P.,Cruise Operations Management.Burlington[M ],MA:Butterworth-Heinemamn,2006

[4]董观志.中国邮轮经济发展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8):8-9

[5]孙光圻.浅谈邮轮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港口,2005(1):35-37

[6]马克.曼西尼著.高玲译.乘船航游与邮轮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进入壁垒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产品差别化垂直一体化

一、当前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出口现状

当前国际服务贸易主要是以跨境交付、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流动四种方式进行。而中国的保险服务贸易的出口主要是以商业存在的形式为主。主要表现在:截至2007年8月,在境外中资共设立了保险营业机构42家,保险代表处或联络处9家。但是其“走出去”的困境也日益显现:一是营业机构主要以产险为主;二是经营地域主要集中于香港地区、英国和美国;三是出口额很低。2000—2006年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出口额如下:2000年为108百万美元,2001年为227百万美元,2002年为209万美元,2003年为313百万美元,2004年为381百万美元,2005年为549百万美元,2006年为519百万美元。2000—2006年中国保险服务贸易增长率:2000年为110.2%,2001年为-9.7%,2002年为49.8%,2003年为21.7%,2004年为44.1%,2005年为-5.5%。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保险业服务贸易出口形式单一、数量少,呈现出急剧的波动状态。这充分显示出中国保险服务出口仍处于很低的水平,中国保险公司的潜能尚未得到有效发掘。主要是因为:一是“水土不服”,中国保险业发展时间不长,还不能完全与国际接轨,中资保险公司进入国外市场有些不适应,其本土化需要一个过程;二是中资保险公司风险意识、国际适应能力不足;三是国际壁垒严重阻碍了中国保险公司的进入。这样,从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保险业进入国外市场的障碍性因素。

二、中国保险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进入壁垒的类型和特点

中国的保险业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的壁垒主要有:一是来自供给方的技术规模经济、绝对成本优势、必要资本量、学习效应;二是来自需求方的产品差别化壁垒等;三是政策性壁垒。

1、政策性壁垒。当前对外国保险公司进入充分开放国家和地区只有美国、加拿大、中国的香港地区,而大多数国家对国外保险公司的进入该国设置多项壁垒,其开放领域和地区依然有限。如欧盟、日本的进入壁垒很高,设置了严格的行政性市场准入制度、规制政策壁垒、法律壁垒。从政策的层面上来看,政府认为在一个行业或地域中只适合于一个或几家保险公司就足以,为了避免出现过度毁灭性的竞争局面,政府往往会对这一行业或地域的国外保险公司经营进行限制。如公司的经营需要获得批准和执照,注册资金以及资金的来源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甚至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虽然在某些程度上,保险产品理想的分销渠道已被本国企业所占据,政府依然对其分销渠道进行控制。如采用颁发数量、原产地许可证的方式,阻碍别国保险产品进入该国市场。

2、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壁垒。欧美、日韩等国家保险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拥有一批相当有实力的寡头保险公司,他们资金实力雄厚,有着良好的风险防范体系,信用水平高,同时涉足多种金融领域,进行多角化经营,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经验开发新产品,无论是从业务类型还是产品的种类,都具有雄厚的分散风险的余地和范围经济的利益。同时他们拥有一流的管理团队,在保险的规模、投资能力、费用控制能力、盈利能力、经营效率和分销、营销等方面都有强大的优势,规模经济优势相当明显。而中国的保险与之相比资金的不足在资金运用率、运用范围、运用效益无法与国外同行相比,偿付能力不足,保险企业的规模较小,声誉较差,产品的研发能力较弱、险种单一、创新能力很低,风险控制意识薄弱,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低下,服务能力和水平较低。这种不对称的地位使中国的保险行业面临相对较高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壁垒,这也是长期以来中国保险国外竞争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产品销售垂直一体化战略性进入壁垒。国外本土保险公司通过上下游的集中控制保险产品的营销渠道,并通过对营销资源和管理营销人员最大限度的综合利用大大降低了其销售成本。这样从保险公司企业价值链的角度分析,通过运用垂直一体化的营销方式就可以将不同环节的利润内部化,促使保险公司利润的增加;同时又由于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拥有了一流的营销人员和管理经验,掌握了大部分消费者的意见反馈和产品需求信息,可以为企业产品定价和服务决策提供良好的市场信息。通过垂直一体化战略,将供应链收益内部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效力,同时又可以避免流通中的风险,但是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控制了大部分资源,提高了国外保险企业的进入壁垒。这样,中国的保险企业要想获得相同的竞争力,至少要同时进入两个市场,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互补的产品,但是由于中国的保险企业缺乏一定的用户基数和影响力,难以实现协调效应,这样也进一步加剧了成本负担。

4、消费者偏好所形成的产品差别化进入壁垒。由于国外厂商进入市场的时间较长,消费者对该公司的声誉,售后服务,销售渠道,产品设计等方面积累的偏好就越多,对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就越忠诚。相反,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广泛存在,即使进入该国市场的中国保险企业在各方面都比在位企业优势更加明显,消费者也不会选择一个一无所知的产品。因此,即使在位厂商没有采取阻止,这种消费偏好和不确定性也构成了新进入厂商的进入壁垒。因此,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由于进入时间短,所以消费者不可能对它形成一定的偏好,中国保险企业想要获取或转移这种偏好所需的成本也可能越高,将必须付出较高的学习成本、雇员重新培训成本、产品的搜寻成本、消费者的心理成本等。

5、广告所形成的结构性进入壁垒。广告是一种有效的实现产品差异化手段。一般来说广告有两种效应:一是提供信息,二是劝说购买。对前者而言,广告通过借助一定的媒体宣传一个保险产品组合,推出新产品和新品牌;而后者主要是通过广告诱导消费者购买该企业或目标产品,并有效的将该产品和其他与之相替代的产品区别开来。因此,只要企业能够实施有效的广告策略,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产品的有效宣传,都可以使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形成偏好并持久维持,从而使得自身更具有竞争力。广告的这种累积效应可能使消费者持续地对一种产品或品牌产生偏好和忠诚。这样,中国的保险企业想要获得同样的竞争力,就必须支出更多的广告费用。由于广告投资完全是一种沉淀成本,这更加重了中资保险公司的成本负担。

三、提高中国保险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鼓励资产质量高、规模大、管理水平先进的大型保险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努力降低中国保险出口公司的成本,不断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同时,鼓励有实力的大公司加快国际收购、兼并和重组步伐,扩大公司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防范投资风险。首先,应该根据国际国内经济金融运行环境,结合中国保险业经营风险的特殊性,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理念,遵循保险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原则,逐步放开保险资金运用领域和范围,分散系统性风险。比如放宽现有投资品种的种类的限制、加大对国外国家重点基础建设和水、电、交通、通讯、能源等的投资、允许进行股权投资、适度允许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其次,应提高总体风险控制。如完善资产负债匹配管理、投资管理架构设置、投资决策管理系统设计、交易风险流程控制等重要内容。此外,还要健全投资风险预警体系,包括对投资领域、品种和工具的总体和个别风险预警,将全部投资活动纳入风险管控制度框架内,使公司经营更加审慎和稳健。

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加快创新步伐。首先,应该对各个细分市场的规模、需求、竞争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选择能够发挥资源优势、规模适宜且前景看好的细分市场,加快保险产品创新,确定产品合理组合的宽度、深度和关联度,优化产品结构,尽快设计一批品种多、质量高的条款,提高保险产品的科技含量。其次,更新服务理念,树立大服务意识,设立专职的服务机构,负责保险契约的保全,接受客户的咨询、投诉、、查询,及时了解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研究、开发、设计、改善保险的服务工作,开拓客户的售前、售中、售后的附加延伸服务,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保险服务使每个客户都可能享受到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树立中资保险公司良好的品牌形象。此外,还可以逐步建立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综合客户服务平台。

不断增强市场开拓和维护能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一方面通过市场开拓,选准市场定位,制定良好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建立包括产品品牌的定位、品牌延伸、品牌革新、品牌广告和品牌公关等一系列组合策略,培养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忠诚和偏好,渗透并逐步占领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另一方面通过服务过程中与客户深入沟通,预见性识别出客户的潜在需求,为企业的未来产品创新和战略发展确定方向选择合适的流通渠道,设立自己的营销公司,实行垂直一体化的销售模式,同时实行特许经营权等纵深等营销模式,增强中资保险企业市场维护能力。

增强团队学习和创新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实现资源向能力的转化,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最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核心竞争力。同时应该加强适应国际保险业市场竞争的中资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缓解保险公司人才瓶颈的制约。

【参考文献】

丹尼斯卡尔顿、杰弗里佩罗夫:现代产业组织[M].上海三联书店,1998.

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临江:引入外资后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M].中国过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战略成本动因;汽车企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122-02

0 引言

竞争力是竞争优势在资源市场和产品市场上综合力量的体现。因此,竞争优势是产生竞争力的基础。从不同的竞争力主体考虑,竞争力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企业层次、产业层次和国家层次,各个层次的竞争力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所要讨论的是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即生产经营各类型汽车产品的企业个体竞争力。

伴随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近几年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2009年以来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世界第一新车生产和销售国,汽车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品技术水平明显提升,已经形成了多品种、全系列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但是,与我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相比,我国核心骨干汽车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仍然与国外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存在较大差距,企业规模和组织结构不合理、自主研发能力薄弱、产品结构单一、可持续发展能力差等问题依然突出。

目前,国内关于汽车产业竞争力评价的研究较多,而针对汽车企业竞争力的评价以及如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研究还比较少。由于单个企业是构成产业的基础,企业综合竞争优势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相关产业竞争力的高低,因此,结合汽车产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研究汽车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及其关键影响因素,对于指导我国汽车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保证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应用战略成本动因理论研究了新竞争环境下汽车企业竞争力的特点,构建了基于成本动因理论的汽车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应用AHP方法分析了影响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提供有益指导。

1 战略成本动因理论概述

战略成本动因是影响企业战略管理活动的成本动因,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立足于企业长期竞争战略的实现,研究对企业长期竞争战略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实施具有战略影响的驱动因素。波特将其归类为规模经济、学习曲线、生产能力利用、相互关系、选择时机、自主政策、地理位置和政体等因素月。赖利在波特划分的基础上进一步将战略成本动因划分为结构性成本动因和执行性成本动因,其中,结构性成本动因是指与企业基础经济结构有关的成本驱动因素,通常包括规模效应、整合程度、学习曲线、地理位置等,具有全局性、深远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执行性成本动因指的是与企业作业执行程序有关的成本驱动因素,通常包括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生产能力利用率、联系等。

根据战略成本动因理论可知,战略成本动因就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对影响成本的各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战略管理的全过程,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分析方法是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和战略动因分析,其中,战略成本动因分析是战略成本动因理论的基础,主要包括动因描述理论和决策理论。该理论框架的构建也采用了由“选择”到“优化”的逻辑顺序,即首先确定影响企业战略成本结构的重要因素,然后进行战略决策和优化。

2 基于战略成本动因理论的汽车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2.1基于战略成本动因理论的指标体系构建根据成本动因理论和汽车产业的特点,本文结合新竞争环境下汽车企业竞争的特点,将影响汽车企业竞争能力的战略动因分为两层,准则层包含规模效应、纵向整合、技术创新和基本能力等四类指标,子准则层共选择15个指标。

其中:①规模效应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包括企业整体生产规模、核心产品在市场中的表现,规模生产时的质量控制体系和生产能力调整程度等内容,本文通过产量、产品市场占有率、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和生产能力调整速度等指标反应。②纵向整合主要反应汽车企业与上下游配套企业纵向一体化的程度,包括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方式、合作模式、交易模式等内容,本文通过纵向一体化程度、互补性、专用性投资金额和交易成本等指标反应。③技术创新是汽车企业吸收、改进和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的重要手段。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出现,通过增强产品研发能力建设、拥有自主品牌、创造性的选择和改进技术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产品更新速度、核心技术研发能力和R&D投入比率等指标反应。④基本能力是企业的基本要素,本文选取人员流动性、企业文化、企业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柔性等指标。

2.2基于AHP方法的指标体系排序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本文应用AHP方法计算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具体流程如下:

①设计调查问卷、评定标准和评估表格;②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见表1),通过专家打分构造两两判断矩阵,并计算层次单排序(见表2);本次选取专家20人,其中,5人为系统工程专业背景,1Q人为会计专业背景,5人为企业管理专业背景。共发放问卷25份,回收20份,回收率80%。经过一致性检验,合格问卷为12份,有效率为60%。各有效问卷分别构成了独立的完整的判断矩阵。③计算层次总排序。

2.3关键影响因素分析从准则层指标的排序来看,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为技术创新>规模效应>纵向整合>基本能力。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规模效应对汽车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深远影响,已经成为当前汽车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

从子准则层指标的排序来看,对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较大影响的因素中,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P32)的影响最大,其权重达到O.2312;其次是产品更新速度(P31),权重为0.1631:第三位是产品市场表现(P12),权重为O.1201;第四位为纵向一体化程度(P21),其权重为0.0934。

3 对策与建议

汽车企业只有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形成并提升竞争优势,才能保持持续的稳定发展。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创新、规模效应、纵向整合和基本能力等对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不同,本文在前述结论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我国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几点建议:

3.1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整体研发能力,同时要加强企业研发人员的培训和引进,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支强大的科技开发队伍,争取从技术上拉开与其它企业之间的差距。

3.2加快新产品研发进程,不断提升产品等级。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不断增强,对汽车产品的评价标准和使用需求也不断发生转变,价格、可靠性和品牌等传统标准在未来消费者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将大大降低,环保、燃油经济性、安全性、娱乐性、智能化和个性化等特点将日益成为关注的重点,而整合这些技术的中高档汽车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重点。因此,要求汽车企业一方面要加大新产品

的开发力度,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开发流程,尽可能缩短新产品的开发、设计周期,提高新产品开发数量,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调研力度,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加快引入新材料、新技术提升产品等级,以更好的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

3.3不断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实施以企业能力为基础的重组整合,提升企业规模。汽车产业是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经济明显,企业集中度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规模经济效益低、能源消耗高、研发能力薄弱、无序竞争等问题,而目前我国汽车企业整体规模分散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规模效应不显著,从而影响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由于当前我国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以国有企业为主,因此,一方面大型汽车企业和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要不断改革内部运营流程,增强企业内部的运营能力,实施以企业能力为基础的兼并重组;另一方面,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在汽车企业兼并重组中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建立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产业退出机制,鼓励和扶持大型骨干汽车企业集团发展,通过税前列支等税制改革推动企业兼并重组。

3.4加快实施以整车企业为核心的-体化供应链协作模式。随着消费者需求、标准法规及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使得整车企业在产品研发、零部件供应、技术创新、销售与售后服务等领域与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交流越来越密切,国外整车企业也已经开始通过吸收和利用消费类电子、信息通讯、智能交通、金融服务、新材料产业等领域的创新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因此,汽车企业应建立新型的产业链协作系统,一方面要积极延伸合作理念,加强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积极寻找可外包其非核心业务的合作伙伴,共同解决产品开发与技术研发过程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共同分担日益提高的研发成本和风险;另一方面汽车企业应着眼于充分利用其他行业的创新资源,开发跨行业合作平台,实现跨行业合作。

参考文献:

[1]罗元青.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

基于汽车产业的实证分析[D].博士学位论文,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2]于焱,李京文,赵树宽.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汽车产业零部件竞争力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9):155-158

[3]王保林.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政策体系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7,(11):39-48

[4]陈伟,刘秋,刘冬.我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商业研究,2005,(17):92-94

[5]徐晓明,傅惠敏,金浩,黎明.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与对策研究[J]2008,37(3):74-78

[61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35-242

[7]王培欣.战略成本动因应用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44-47

篇6

配合重要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口播评论形式。多数不署名,即以本台的名义阐述对有关事物的看法和见解;一般配合当天某一重要新闻播发,没有固定播出周期;篇幅短小,议论力求集中、切中要害。初期多数是按照报刊评论的模式撰写的,以“短评”或“编后语”的名目播出。以后逐渐注意体现电视的传播特点,有时插播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日渐重视语言的规范化、通俗化、口语化;同时播音员也越来越注意利用出图像的条件,调动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强化表达效果。这种配合新闻播出的口播评论,无论对于观众理解重要新闻还是及时引导社会舆论、指导社会实践仍然具有图像评论不可取代的存在价值和社会意义。

常设栏目播出的口播评论: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面对面》,开了这种口播评论的先河,并把它定位为“纯谈话类”栏目。这个栏目每天播出一个话题,题材多为观众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多数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方法,具有相当鲜明的谈话特点。在《东方时空》的影响和带动下,不少省市的电视台都相继开办了类似的口播评论栏目。下面的例子来自重庆电视台的《记者观察》,是围绕着“明星该不该做广告”而展开议论的。评论者由此提出:明星屡屡参与做虚假广告,大肆坑害消费者,除开他们的道德和法制意识存在严重的缺陷外,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请看评论者是如何进行生动而犀利的评论的:

明星能不能给药品做广告?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因为近年来明星广告激增,而老百姓对他们的夸张、不实之词和误导多有怨言的缘故。药品和食品都不是闹着玩的,吃错了会出人命。即使吃不死,也没有人愿意白花钱吃没用的东西。可是这玩艺儿被明星现身说法一吹,大家就难免上当,上当的次数多了,就要骂明星缺德坑人。有些明星异口同声在广告上说,服了一种药之后、“腰不酸了,背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是不是这么“神”?人们上当过后,又回过味儿来,就怀疑那些明星是不是真的吃过这种药——难道那么巧,他们一个个都曾不约而同地腰酸、背疼、腿抽筋来着?有的受害者还把明星告上法庭,说他们有意弄虚作假,利用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骗人——官司自然都不了了之。

评论者紧接着指出:明星们之所以肆无忌惮地以假患者的身份出现在广告上,与商家一道疯狂行骗,其根本原因是尚无一部能管住明星胡作非为的法规出台。然后,继续评论道:

其实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不应该一味将矛头对着明星。广告总是要人去做的,明星和非明星都有权利受雇做广告。赵本山说:“明星为企业做广告是应该的。药品毕竟是为病人治病的,不是,而且有国家颁发的产品合格证,为什么不能做?”不无道理。但是问题在于,你没有病,你凭什么、又有什么资格以“患者”的身份来“证明”一种药的疗效?更严重的问题在于,劣质的产品、虚假的广告内容以及明星建立在虚假之上的夸张煽情表演,不但坑害了消费者,而且毒化了社会风气。所以,在产品质量和广告内容的源头上把好关,明星们就是想钱想得发疯,赶着做广告,也危害不到老百姓。新的广告审查办法最关键的问题是,要从内容和形式上保证广告的“真”。

在这篇口播评论中,尽管不时有明星做虚假广告的画面出现,但是这些生动、具体的画面并没有喧宾夺主,更没有让人误以为这是图像评论,而始终将注意力集中到评论者,即播报者的口播评论的精彩评析上,尤其是论证者的声调和表情,情和理交融而产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这台口播评论充满了吸引受众的魅力。

图像评论的概念是相对于口播评论而言。与口播评论最显著的区别是:图像评论必须同时运用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多种符号来表现评论的理性与情感。因此这种独特的电视评论形式有两个方面必须提请注意。这两个方面是:第一,图像评论以声画兼备、视听结合区别于口播评论。它虽然集中地体现了电视评论的基本特点,但不是电视评论的唯一形式,而是同口播评论并列的一类评论形式。明确这一点,防止把图像与电视评论等同起来,或者同口播评论对立起来,无论对于图像评论还是整个电视评论的健康发展,都是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二、图像评论作为一类电视评论的总称,既涵盖了已有的具体形式,也随时吸纳新的形式,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开放性系统。虽然目前新闻述评和访谈式评论占居主导地位,但完全可以预料着实践、探索的深化,还将有新的形式出现,已有的形式也将有新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必须了解,图像评论的表现优势。图像评论除了形诸声音的论述语言以外,还可以调动画面、同期声、屏幕文字等为表现内容服务。符号及符号组合的多样性,给这类评论带来其他媒介的评论、电视播评论难以企及的表现优势。这种表现优势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画面的传真功能,使图像评论对于作为论据的新闻事实的“转述”,能够达到具体、形象、绘形绘色的境界,让人产生有如身临现场、直接面对客观事实的感受;这种以直接再现的方式提供的论据,无疑比任何语言、文字的的描述具有更强的实证性和雄辩的说服力。第二是多种符号的相互配合,既原原本本地把客观事物之“象”呈现于观众面前,又从中引出相应的看法和见解;这样融画面、声音和屏幕文字于一体,比单纯的语言、文字论述,更有利也更方便观众经由具体事物理解抽象内容。

在图像评论中,画面、论述语言、访问同期声、屏幕文字相互必须配合,才能收到强化评论说服力的良好效果,给群从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运用图像的传真功能,使其再现新闻事实论据,从而有力地为评论的论点服务。在两者的关系构成当中,图像与评论间是以一种使人信服的逻辑推理作为关系构成的桥梁的。

在此例举《尊重农民,爱护农民》的几个片断;以帮助我们具体了解图像和评论之间是怎样建立起这种逻辑关系:

第一组:(画面):河南某县农业局办公室,几个机关干部模样的人正在喝茶、聊天,放肆地大笑,办公室角落,一个干部正在伸懒腰……

(解说词——论述语言):农村地域广大,农村的事情千头万绪,如果光坐在城里,是一定做不好农村工作的。现在一些地方决策之所以脱离实际,往往与我们的干部深入基层不够有关。

第二组:(画面):陕西某县农业局旁边,农业局下属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招牌赫然;马路对面几幢醒目的建筑,一是局办的摩配市场,二是下属的一个很大的加油站……

(解说词——论述语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在一些干部的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忽视农业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加深对农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能因为农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就以为我国农业已经过关了。农业是关联全社会的产业,解决农业中的问题,光靠农业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各部门都要把支持农业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服务意识,采取切实措施,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农业的效益不仅体现在农民收入上,还体现在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上;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社会效益上,不能因为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就忽视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第三组:(画面):安徽某县县政府大楼,几名县级领导干部正在制定本县农村经济发展“腾飞计划”,县中心广场上树立的巨幅标语牌上写着“上台阶争速度,一年建成小康县”的字样格外醒目……

(解说词——论述语言):当前要特别强调在干部中加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虚报浮夸。这里有一个正确估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的问题。一些地方随意向基层下达各种“达标升级”任务,一些干部为了个人政绩,盲目上项目、铺摊子,造成乡村负债累累,农民负担沉重。这都与过高估计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富裕程度有关。要教育基层干部,既要对上负责,更要对下负责。即使是上级布置的任务,如果不符合当地农村实际,没有条件完成,也要主动向上反映,做到量力而行,珍惜民力。必须指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同上级机关的和形式主义有很大关系,有些就是上面逼出来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结合贯彻落实六中全会决定,解决好自身存在的问题。上级部门在给基层布置任务时,一定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体谅基层的困难。要关心和爱护农村基层干部,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保护好他们的积极性。

由此可见,图像表现的效果优势是十分明显的。像这样恰当地运用图像符号,按照图像符号自身的表现功能和规律来突出这种优势,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试看,第一组画面里,农业干部们的无所事事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第二组画面里,农业局不重视农业、农村、农民,反映出一些农业部门的撒手放任,不仅服务意识缺乏,措施缺乏。第三组画面里,形式主义泛滥,反映出他们缺乏尊重农民,爱护农村的意识和感情。正是在充分发挥图像符号优势的基础上,评论才得以大显身手,使观众获得强烈的视听功能效果。

篇7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8日:中国很难,中国也很有信心

大浪能经,小浪何惧。近日,世界不少专家指出,“由于中国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刺激措施,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会加快。”透过在历次风浪中的表现,世界看到了“中国实力”和“中国定力”。中国也有信心:以往能扛,现在更能扛。

既要迈步向前,中国就不会怕难。和人一样,难事经多了,中国也就更成熟健壮。能拿下大难老难,就不怕小难新难。一言以蔽之:中国很难,中国也很有信心。

《人民日报》7月16日:中国稳增长具有世界意义

在中国经济增速回落的过程中,呈现了通货膨胀压力明显趋缓这一亮点,从而为中国经济避免“硬着陆”创造了条件。更长远地来看,这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减速本身会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增加技术创新投入,进而适应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需求;而低通胀则为改革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机制营造了环境。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减速与低通胀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一个时间窗口。

不论是“唱衰”还是“捧杀”中国经济的声音,都不会影响下一阶段中国经济政策的选择。中国经济政策一方面不会任由“硬着陆”的猜测成为现实,另一方面也不应该为某些国家摆脱危机而牺牲自身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人民日报》7月14日:缓中见稳 稳中有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如果我们不过多地纠结于8%,客观地、理性地看待中国经济的国内外形势,可以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所谓总体平稳,主要是指增长以及主要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仍然运行在目标区间以内:GDP上半年增长7.8%,仍然高于年初制定的7.5%的预期目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1—6月份增长20.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14%左右;进出口保持适度平稳增长。这些数据也说明,经济仍运行在适度较快增长区间。

媒体报道

新华社评:坚定信心 稳中求进

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是我们坚定信心的国情基础。我国当前仍然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从供需两个角度看,经济发展都有巨大潜力。尽管“三驾马车”增速有所回落,但发展空间仍然很大,居民消费升级、民间投资激活、出口企业转型升级等都大有文章可做,公共服务、现代服务业等依然短缺,发展前景广阔。着眼长远发展,把握“主题主线”,着力提高经济发展效益和质量,我国经济就会有光明的前景。

中新社:增速破位市场“恐寒”中国稳增长料温和加力

考虑到外需不足、内需不旺以及潜在增长率下滑的状态短期内难以扭转,明显回落的CPI涨幅也提供了相应的空间,官方下半年料将经济出现缓中见稳迹象的基础上继续温和加力,让经济能够保持适度的速度。而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外,改革的力度也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此前在一次讲话中明确要求,用改革的办法,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

IMF:中国经济存在“硬着陆”风险

IMF将中国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调低了0.2个百分点至8%,并将2013年的增长预期调低了0.3个百分点至8.5%。这一增长预期依然比美国和欧洲强劲许多,但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使得期待中国弥补西方需求疲软并推动全球增长的希望受到损害。

由于出口、消费者支出及工业产出减少,中国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率跌至3年来的最低点7.6%。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经济下半年可能开始反弹,但是与预期相比,将耗时更长、更缺乏力度。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增长放缓的中国不能支持世界经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用强劲的经济刺激计划来应对这一危机,该计划引发了对基础设施的新一轮投资,还造成银行贷款大幅增长和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学家称,去年中国GDP增长几乎有一半来自投资,但这种繁荣并不稳固,因为很多资金被浪费了。此外,中国还在去年采取措施限制银行放贷,以遏制通胀。这是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的另一个因素。

篇8

一、主题报道的媒介特色

(一)注重微观聚集,主题鲜明,内容集中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媒体、不同种类的媒体纷纷通过一系列专题、专论、专访,全面回顾和总结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丰硕成果,坚定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中,中央级媒体注重从基层变化来展示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中央电视台《走基层蹲点日记》栏目播出“为了南水北调”系列报道,其中6月2日《新闻联播》头条播出《移民外迁,谁当领头羊》,通过跟踪拍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移民干部与移民群众间的真实故事,宣传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倾听安徽:科学发展和谐‘晥’风”系列报道,播出《自主创新“安徽现象”》、《小岗村里话未来》等录音报道。人民日报推出《走基层 看发展》专栏,一版刊发《绍兴县:转访城里看“雨晴”》、《晋江:品牌拼出转型路》等报道。经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新亮点》专栏,刊发了《海南异地就医结算全覆盖》、《打造中部崛起战略支点——湖北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纪实》等报道。光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基层的变迁》专栏,在一版等重要版面刊发《学者见证:创新理论走进水热实践》、《县级电影市场:从扩规模向重质量迈进》、《“创新发动机”跻身世界一流》等报道。新华社播发《河北邯郸:专家执业“小屋”健康送到家门》、《山西交城打造山水文化带动十里八乡收入翻番》等稿件。

与此同时,各地方媒体也纷纷从本地实际出发,开辟专栏专题,明确报道重点,深化主题宣传。福州市各媒体注重发挥自身特色,持续聚焦两大报道重点,做好“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报道。一是聚焦福州市经济发展成就,特别是该市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亮点、新成效;二是聚焦福州市各级机关和党员干部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中为基层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促发展的亮点和成效。

(二)开设专栏专题,做好系列综述报道

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新闻媒体,纷纷开设专栏专题,以大量报道展示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平面媒体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纷纷推出专栏,进行系列报道。人民日报推出《走基层 看发展》专栏,光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基层的变迁》专栏,经济日报推出《科学发展新亮点》专栏,中国青年报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福州日报、福州晚报于6月5日起在重要版面开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福州日报日均推出报道两篇,并以建设“海上福州”开篇,在一版连续推出《福州向海蓝色崛起》、《蓝色潮起,书写海上传奇》等系列综述报道,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电视台、电台和网络纷纷推出“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题。青岛广播电视主要新闻栏目及青岛传播网从6月25日起统一开设《率先科学发展 实现蓝色跨越 喜迎十》专栏,抽调骨干力量组成采访组,专门抓好主题宣传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发稿。主要频道做好“喜迎十,科学发展热词搜索”、“科学发展区市行”等专栏专题,结合“走转改”活动推出“喜迎十广电记者走基层”系列报道。为迎接十的胜利召开,求是理论网大型专题“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于6月21日正式推出,专题突出理论网独有的理论特色,重点展示《求是》杂志为迎接十特设的《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栏文章,并精选近10年《求是》刊发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18个领域的重要理论文章,集中展示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的理论成果。此外,专题还展现了十六大以来经济领域、民主法制建设、文化体制改革、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以及党的自身建设等方面的辉煌成就。通过多个导读和专题,深入解读重要理论研究成果,以生动的实践案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展示各地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丰硕成果。

(三)发挥网络作用,综合运用新媒体报道手段

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等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开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题的同时,精心设置专题栏目、内容和版块,并不断补充和完善报道内容,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信息量大、互动性强、参与面广的优势,将传统媒体关于“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的报道进行转载和链接,并通过网上访谈、网友评论、网上调查等多种形式,注重加强与网民的互动,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人民网于6月1日开设“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专题,专题综合运用视频、手机、微博等新媒体报道手段,开设视频专区,并设立“G说辉煌”手机浏览专区。通过联合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的力量,开设《部委访谈》等特色栏目。另外,专题还采用多种网上互动形式,设置《七一话题》、《网友论发展》等栏目。求是理论网采取多种网上互动形式,设置“网友稿件选登”、“话题互动”和“网友寄语十”,让广大网友在线共话科学发展成就。

二、主题报道的创新意识

(一)结合“走转改”,深入一线采访报道

各媒体结合“走转改”活动,用“走转改”的方式创新主题宣传,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找准切入点,以小见大、由点及面,采用群众的生动语言,用事例和数据说话,不断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以此来深化“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活动,生动展示我国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和宝贵经验,充分反映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调动全社会积极性,全力推进我国科学发展新跨越。重庆电视台《重庆新闻联播》和《五个重庆》栏目每天推出“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系列报道,重点是深入基层现场报道或采写精彩故事,请老百姓或相关企业说法,把成就讲清楚,把变化说生动。福州各新闻媒体结合“走转改”活动,组织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各媒体刊播的稿件有《福清东华村:做大“海文章”走上致富路》、《马尾新城建设首次跳出马尾打造总部经济集区》、《勤接地气为群众凝心聚力促发展》、《可门港:打造千亿临港产业集群》、《龙厚动车记者体验“处女座”》等文章,在全社会引起良好反响,为党的十顺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抚今追昔,挖掘报道的深度

今昔对比是媒体成就报道常用的手法,随着国家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简单的对比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受众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常变常新。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报道中,各媒体充分展示十六大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确有力地实施宏观调控,保持了经济平衡较快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多媒体对这些成就的报道,既有理论观念上的嬗变,又有民生视角,稿件脉络清晰、通俗易懂,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展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经验弥足珍贵,启示极其深刻。

(三)力求报道形式多样,富于变化

开展成就报道,要使受众认同并接受,除了报道内容引人关注外,报道形式也应该让受众喜闻乐见。近年来,媒体在报道形式上做了不少创新,特别是重要会议、重大节庆活动报道中,各新闻媒体运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如消息、言论、通讯、特稿、图表、图片、专栏、专版、特刊、特别节目、人物访谈、联合作战、网络互动等,推陈出新,花样繁多。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中,各媒体注重运用形式上的创新,通过一系列专题、专论、专访、开设专栏、系列报道等形式,全面回顾和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生动展示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及丰硕成果,坚定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主题宣传中,各媒体充分运用评论这种与时俱进的形式,从宏观上阐述十六大以来我国的巨大变化和丰硕成果。人民日报“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特稿《转型十年 中国理念》,以评论的形式,回顾10年风云激荡中来之不易的成绩,弥足珍贵的经验和影响深远的探索,以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激励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新的成就、赢得新的光荣。经济日报评论《沿着科学发展道路奋勇前进》一文指出:科学发展,强国富民;实践经验弥足珍贵,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这10年的辉煌成就,充分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强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极端重要性,充分表明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极端重要性。这一切,必将极大地激发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增强全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四)报台网联动,中央、省市媒体联动

篇9

大致简单说来,加州学派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从研究范式的高度反思西方中心主义下的学术理论与方法。第二,世界经济体系与全球化不是欧洲最初建立和推动的。第三,注重中国研究,并将中国置入世界历史的范围之中探究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以突显中国历史的重要性,进而由此检验基于西方历史的观点与理论。第三,注重比较研究,比较视野从以往的文化差异角度转向中西社会经济发展道路并检讨传统学术。本文结合加州学派及相关学者的成果,评述其主要观点与创新,并探讨研究范式方面的突破。

一、大分流

李中清与王丰、王国斌、弗兰克的新著都已有中译本出版,在国内产生相当大的影响,黄宗智的著作[5] 在中国流传更早,本文不作专门评论。彭慕兰新著中译本尚未付梓,本文作一简单评述,并介绍围绕该书的学术争论。

与王国斌、李伯重一样,彭慕兰也主张18世纪以前江南与英国之间的经济成长方式大体类似,同属于“斯密型成长”模式,他还认为中国岭南、日本、印度、东南亚也不例外。彭氏极具原创性的观点是,整个18世纪传统世界各核心区都相对面临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地区性短缺,中国与日本的核心区生态环境并不比西欧糟糕,唯欧洲因海外殖民地与新能源的开发而成功地避免了本土的生态制约与马尔萨斯制约,中国内地与其他亚洲外围区则不能。如果欧洲不能从地下和海外的资源中获利,欧洲也只能沿着既往道路继续走下去。结合经济史与生态史的比较,他还试图评价世界几个区域不同社会、政治和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并反思这些区域间联系的意义,他强调世界经济起源于各地经济相互影响,而不是“发达”的欧洲简单强加于世界其他地区的,这一论调显然受到弗兰克的启发:不是欧洲造就了世界,而是世界造就了欧洲。

工业化进程与中西分异,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思想文化、民族心理等各个层面广为探讨。以往的主流观点认为,工业革命前欧洲经济迅速变化发展,而中国经济停滞衰退,两地经济成长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彭氏则反驳了西方学者关于欧洲相对中国的差异论与优越论,认为在生活水平、消费能力、农业与工业发展、要素市场等方面中西颇多相似之处,直至1750年欧洲至少并不比中国先进,实际上中国江南还要更发达一些,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等方面欧洲也并不比中国更有效率。两相对照,工业革命前的中国与西欧,既不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也不存在经济成长模式的优劣,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与经济成长模式不是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

既然如此,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中西经济发展的分异?这意味着中西比较必须加以重新审视,不仅从观点上,而且从研究范式上。为了便于深化比较研究,他聚焦于江南与英格兰。传统主流观点认为,英国模式在经济发展道路与社会形态的演进必然导向工业革命,具有普遍性,但欧洲经济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却论证了工业革命并非英国传统经济演进的必然结果。而荷兰模式、江南模式在早期工业化中更具典型性,英国道路实际上具有特殊性。中国的江南地区与英国以及欧洲最具可比性。

江南与英格兰的经济成长方式,同属斯密型动力,即通过市场实现劳动分工与专业化的优势和利益,市场扩大,经济成长的空间越大。传统主流观点认为,市场与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所带动的专业化与分工的扩大是英国工业革命的根本性因素,庞大的殖民地市场是其强大刺激。在此之上又顺理成章地推导出,中国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就是因为市场不发达,缺乏英国一样的海外市场。李伯重有力挑战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明清时期形成了全国市场[6] ,它为全国经济中心江南所提供的广阔市场,即使拥有广大殖民地的英国也不能与之媲美,如此,江南与英国的市场差异说也就不攻自破,因为,无论是英国的殖民地市场,还是江南所依托的外部市场,在本质上都没有任何区别。不仅如此,作为东亚经济中心的江南所拥有的海外市场也相当广阔。

彭氏认为殖民地的作用主要不是传统观点所揭示的为英国提供了工业品市场,而且单就市场本身而言,中国的市场更接近于斯密型的自由竞争模式,生产要素包括土地与劳动力的流动都是西欧无从比拟的。彭氏此论,其他欧美学者亦早有类似的观点,伊懋可、罗友枝甚至认为,明清中国市场是一种过度竞争的市场。[7] 这样一来,市场推动工业革命论自然难以立足。由于江南所依托的国内市场比英国及其殖民地市场更为广大,并更具自由竞争意义,如果斯密型动力能够导致工业革命的话,江南应该比英国更具优势。市场因素不仅不是双方的差异,相反是其共同基点,那么,差异在哪里?

彭氏认为西欧在各项经济指标上几乎不具备独有的内生优势,唯一的优势是煤。英国的煤矿位于经济核心区,不像中国一样远离最发达的江南,而且其地质状况与中国主要煤区山西也不同,英国煤矿含水量大,蒸汽机发明最初就是为了开采时不断抽水,进而演进为最重要的动力机。山西煤则干燥,与之相伴的技术进步主要是通风技术,不能造就蒸汽机的伟大发明与应用。像英国一样通过煤刺激工业化,在中国没有发生,缺煤的印度也没有,荷兰也没有。近代经济体系,实际上是从传统“发达的有机经济”转变为“以矿物能源为基础的经济”,英国通过煤铁等矿物能源的大开发,催生出工业革命。

不是市场,而是煤铁等物质条件及在此基础上工业结构的差异与趋势,导致江南与英国的分野。这种观点粗看起来让人心存疑虑。事实上,这是合乎逻辑的,在现代化交通运输问世以前,物质资源与地理条件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制约是至关重要的。欧洲很幸运,煤矿丰富,新型的能源密集型工业得以发展,另一关键因素则是欧洲与新大陆的贸易。

传统观点认为殖民地的作用在于开辟了工业品市场,彭氏认为更主要地是为英国提供了丰富的原料与资源,因而广大的殖民地虽然不是从市场来推动工业革命,却从另一个层面产生诱因。来自殖民地丰富而廉价的棉、麦、肉、木等土地密集型产品,使欧洲节省了土地和森林,能够集中从事能源开发与其他生产,成功地缓解了生态制约,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工业革命。同时殖民地吸纳了6000万欧洲剩余人口,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海外殖民地。这使得西北欧人口急剧增加,并脱离土地,专门致力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而不是朝着传统有机经济产出最大化的方向继续努力。煤和新大陆使得欧洲走上了资源密集型与劳力节省型的道路。全球化联系使欧洲从美洲获得丰富的初级产品,与此形成对照,亚洲外围区无一能与之相比。1750年后,东亚内陆尽管人口大增,工业繁荣,但这种增长阻碍了这些外围区向长江三角洲核心工业区输出重要资源。中国内陆外围区能够寻求进口替代品,相对缩小了中国工业中心区的商品市场,提高了核心区从内陆外围区进口原材料的价格。[8] 核心区土地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只能被迫沿着劳动密集型与资源节省型道路继续增长。如果欧洲不能从地下和海外的资源中获利,欧洲也只能沿此道路继续走下去。

二、大辩论

加州学派挑战主流的创新,使其每一部重量级著作的问世都带来国际学坛的热烈讨论,李中清、弗兰克各自的著作就是如此,彭氏新著为加州学派带来新的大争辩。彭氏新著在西方学界引起强烈反响,中国研究、欧洲研究、生态史研究等领域的学者纷纷撰文介绍、评论或商榷[9] 。围绕彭氏新著的争论,实际上远远超出该书本身,而涉及到彭氏所引用的众多其他学者的成果与材料分析,特别是李伯重与李中清的研究,更牵涉到中西比较尤其是英国与江南比较的诸多重大问题。李中清的著作,虽然在此之前已有不少评论和商榷,但其震撼仍在延续,此次争论中仍成为热点。因此,这次大辩论可以说是加州学派中西比较研究的一次大检阅。

篇10

香港及海外华人社会对林行止的报刊事业赞誉有加,有人称他为“香港最有影响力的一百人之一”、“香江第一健笔”和“当今中文世界最成功地将知识和意识形态商品化的文化商人”。

香港报坛的常青树

林行止早年的留英学习和报业工作,为他一生的报刊评论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林行止1940年生于广东潮州澄海,随父母迁居香港后,中学毕业就进入社会工作。他起初在当时查良镛(金庸)主持的香港《明报》担任资料收集员,由于勤奋好学、工作努力,深受查氏赏识。1965年,受查良镛资助,林行止到剑桥工业学院修读经济学。留英期间,林行止一边学习、打工,一边为报纸写稿,生活艰苦。后来他把这个时期的文章集结成《英伦采风》一书,该时期的文学作品大都见微知著,富有灵气。虽然林行止后来并没有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但活泼的文风、口语化的文字和见微知著的风格则伴随他评论写作终身,成为他后来写专栏评论的重要特点。

学成后,林行止重返香港并在查良镛创办的《明报晚报》担任经济版副总编辑,这对他后来自办财经报刊产生了深刻影响。当时正值香港战后第一个股市狂潮,在大部分报纸都不设财经专版的情况下,林行止独辟蹊径,以财经新闻为《明报晚报》的主要业务;而他本人也运用广博的经济学知识发表财经评论,这使他可能成为香港最早在报刊上比较系统、具体、完整地向读者介绍投资知识和管理理念的报人之一。这种做法正好满足了当时香港民众对财经信息的需求,深受广大市民欢迎,《明报晚报》很快就成为民众心目中的“财经权威”。而且,《明报晚报》还开设了股评专栏,“这些股评好像都有点石成金之术,几乎任何股票,一经点评,都会身价百倍,股价节节上升。”①事实上,在当时民众对财经资讯相对缺乏,股民对股市相对无知的情况下,报纸所刊登的财经信息的作用是不容轻视的。随着《明报晚报》的影响力大增,林行止在该报上发表的专业财经评论、投资分析开始在财经界获得认可,他本人也在报界崭露头角。

主持《明报晚报》三年后,林行止独力创办报纸的知识储备和经济基础准备就绪。1973年7月3日,林行止及其夫人骆友梅与报界老行尊罗治平合伙创办的香港第一份专业财经日报《信报》正式开业。据查证,《信报》是香港第一份专业财经类报刊②,被誉为“中国初开以来的第一份有学术性的经济报章”③。

但自立门户没多久,《信报》就遇到难以逆转的困难。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香港股市持续低迷,以财经为主的《信报》所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报社内部管理也出现了问题。一方面,《信报》投资规模过大,成本过高影响了利润;另一方面,林行止又办了一份以家庭主妇为读者的《家庭日报》,但该报销量不佳,出版仅数月即停刊。后来,合伙人罗治平退股,一批得力的采编、行政人员辞职,这对已经陷入生存危机的《信报》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这是林行止办《信报》最艰难的时期。据报人回忆:“有时伙计没有工资,林山木连屋也卖掉,而林太更要硬着头皮四处张罗,甚至典当首饰,以解燃眉之急,报社要买面粉自煮浆糊贴稿,情况之差可想而知。”④但即便如此,林行止夫妇依然坚持在逆境中挣扎求存。报人回忆:“《信报》社长林山木是典型的工作狂,每天只睡四小时,经常由朝九做到‘晚’五――早上九时工作至凌晨五时,且不时对下属说:‘我最怕放假!’”⑤也许是上苍被这对夫妇感动,在《信报》生死存亡之际,一位香港投资家伸出援手,借钱帮他们渡过难关。凭借对报刊事业的热情和友人的帮助,伴随香港经济逐步好转,《信报》开始摆脱财政困难。1976年,林行止创办《信报财经月刊》,以月刊的形式报道和评论最新的国际、香港财经局势。至此,以林行止及其夫人骆友梅为主要股东的《信报》公司基本成型。

20世纪80年代,《信报》迈向顺势发展期。当时的香港承接20世纪70年代经济起飞的势头,以迅猛的速度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随着经济发展,香港人对财经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信报》正顺应了这一趋势,满足社会需要,以大量可靠、权威的财经信息得到了读者的肯定,从而在激烈竞争的香港报业市场中脱颖而出。

其实,《信报》也经历过报海翻波时的危乱和惊险,但它秉持独立的办报理念和品格,不仅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还树立了与众不同的形象。20世纪90年代,新报纸的创办使香港报坛竞争激烈,一些传统老报由于缺乏竞争力被迫停刊。1995年,《苹果日报》创刊就迅即引起与《东方日报》之间的价格战。尽管这场恶性竞争是有针对性的,但其他报纸也被迫降价迎战,以致许多报纸严重亏损,甚至面临停刊的危机。在这场恶战中,《信报》是少数几份没有参与减价战的报纸之一,而且还没有出现亏损的记录。其主要原因是,林行止带领《信报》坚持以权威可信的财经信息巩固报纸的竞争力,最终不仅没有使《信报》卷入损人不利己的恶性竞争中,还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香港的报业生态。

事实上,《信报》的公信力得到了香港人的肯定。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新闻系对香港报纸的公信力调查显示,《信报》在香港所有新闻媒体中“可信度”排名第一。⑥

香江第一健笔

林行止既是一位资深报人,也是著名评论家,撰写评论伴随了他几十年的报人生涯。

上世纪70年代,林行止在主持《明报晚报》期间已开始撰写财经评论,这不仅使他成为几乎是香港最早在报刊上以评论形式向读者介绍投资知识的职业评论家之一,也为他日后为《信报》写评论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林行止在主持《信报》的三十多年里,坚持每周五天写评论,由他主持过的专栏有“政经短评”、“欣然忘食”和“林行止专栏”。他的评论素来以立场独立、视野开阔、通俗易读著称,在香港评论界享有较高声誉,且林行止本人也被香港及海外华人誉为“香江第一健笔”。

综观林行止的专栏评论,可谓类型丰富、题材广泛。从形式上,有社论、专栏评论和杂文;从题材上,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游记等,可议之事无所不包。其中,最为人所称道的是他的经济评论,这些作品不仅对香港和国际的经济事件多有涉及,而且特别关注香港经济转型和变革,对香港和海外华人世界产生过重要影响。可以说,这些评论是30多年来香港发展的缩影,是香港社会民生变迁的历史见证。

林行止评论不仅以经济为主要内容,在立论上也体现出强烈的泛经济化特点。在评论新闻时,林行止往往从经济角度立论,以经济的眼光来解读。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他就发表了多篇从经济角度评论国际政治的文章。以《机撞楼惨剧带出的商机》为例,林行止认为美国国会批巨资重建城市及公共设施对经济增长有积极意义,林行止还说:“笔者相信足以侦破‘’携带武器和炸药的新科技仪器会相继面世,这将使飞机搭客重获安全感,有眼光的投资者则可从中赚取巨利。”⑦也许有人会对林行止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但他提倡的泛经济化立场,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角度。

林行止评论的语言没有矫情和花哨,力争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丰富的意蕴,让人读来有一气呵成、酣畅淋漓之感。林行止的评论还把口语和书面语的结合达到了默契,使文章准确而不呆板,平白如话却文脉依存,很好地处理了文采与易读性的关系,让香港读者大有亲切之感。应该说,林行止把深奥的经济学引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这种既专业又易读的经济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一种集知识性、指导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评论形式――经济随笔的形成和发展。

深谙香港社情的评论家对林行止评论给予了较高评价。香港著名作家叶积奇认为,与老一辈香港著名评论家陈霞子、查良镛相比,林行止的优势在于拥有渊博的经济学知识,常能就最新的经济动态引经据典地评论。新加坡《联合早报》的杜南发也曾说:“十年前,武侠大家金庸以历史人文睿智,撰写《明报》社评,独领一时,备受好评。今天,被海外知识精英视为不可不读的香江第一健笔,则属《信报》林行止的《政经短评》。”⑧

林行止在经济评论方面的努力也受到了文化界的认可。台湾远景出版公司将其三十年来7000多篇评论出版成册,这样的成就,在海外华人的评论史中,恐怕也是少见的。中国内地近年来也出版了20多部林行止评论集,成为内地读者认识林行止及其评论的重要桥梁。

与华人评论界的互动

交游甚广的林行止不满足于“独行独坐”的创作状态,他走出书斋,邀约香港及海外华人评论家为《信报》的评论版添砖加瓦,形成与香港及海外华人评论界的互动。

一方面,林行止邀约有实力的政府官员、专业人士、学者和评论家为《信报》的评论版供稿。在他多年张罗下,《信报》评论版不仅成为香港新兴知识分子翘首饶舌的园地,还培养出一批当前在华人评论圈享有一定声誉的评论家,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张五常曾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出版多部经济随笔集,其作品受到及海外华人的关注。张五常坦言:“我今天以中文写专栏略有小成,是始于山木的‘发现’而亲自促成的。1983年,他明知道我没有用中文写过文章,但还是‘礼下于人’地邀我动笔,替我起了《论衡》这个专栏名目,而且每篇稿子他竟然亲自处理。要不是他当年对我不成气候的文稿大声拍掌,我哪有胆量继续写下去?”⑨

另一方面,林行止还把《信报》评论版办成了知识分子心向往之的精神家园。20世纪70年代,随着香港经济迈向快速发展的阶段,香港也涌现了一批新兴知识分子。他们在学术训练、气质和价值观上都与中国传统文人不同,他们需要新园地、针对新问题,发出自己的声音。《信报》评论版正满足了这批新兴知识分子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各抒己见的平台,他们的言论也成为《信报》树立权威、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该报的评论版也因而群英荟萃、议论生风,成为香港文化界的思想大本营。

应该承认,林行止30多年来对香港评论界作出了特殊贡献,在香港新闻评论发展的历史链条中,林行止是不可轻视的重要环节。

林行止的报人生涯穿越了整个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跨入新世纪后,他仍然活跃在香港的评论界。林行止的办报经历和评论实践可谓是香港职业报人的一个传奇,而这部传奇在他花甲之年依然不断被刷新。世纪之交,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分别授予林行止荣誉博士学位。可以说,林行止所受到的瞩目、所取得的成绩是凭着他专业的办报理念和对评论写作的执著追求,一步步走出来的。林行止的报刊事业、评论写作已经和他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尤其是他的经济评论,已经超越了普通意义的新闻作品,成为香港近30年时代变迁的历史见证。

注释:

①易宪容:《走进林行止:其思想及其人》,载《经济门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4页。

②梁亮:《林行止――公认的“香港第一健笔”》,载《行止行止》,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版,151页。

③⑨张五常:《〈信报〉现象》,载《行止行止》,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版,49页、50页。

④⑤汪学君:《林山木创出“印银纸”神话》,《行止行止》,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版,28页。

⑥支庭荣:《大众传播生态学》,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60页。

⑦⑧林行止:《机撞楼惨剧带出的商机》,《信报》,2001年9月20日,8版。

参考文献:

①峻焕编著:《香港忧思录》,香港:共和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②易宪容:《走进林行止:其思想及其人》,《经济门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③陈昌凤:《香港报业纵横》,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