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业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产业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村基本情况
村辖区面积20026.2亩,其中耕地面积2165.3亩,山地面积12758.7亩;总户数545户,总人口3032人,其中农业人口3022人,城镇人口10人,外出务工人员412人,五保户7人,低保户137人,计生困难户2人,优抚对象9人。拥有17个村小组,党支部1个,党小组4个,党员总数40人,其中35岁以上党员2人,35-60岁党员16人,60岁以上党员22人。村两委干部7人,其中女干部1人,平均年龄48岁,月平均工资700元左右。
二、目前产业发展现状
该村目前的产业还是传统的水稻种植业为主,辅的花生种植,依托水库、池塘的养殖业,少量散户养猪业。水稻种植虽然品种相比以前有所改良,单产有所提高,但总产量反而下降,农户种些水稻只是自给自足养家糊口。利用水库、池塘养殖的其产品单一,主要是本地鱼类,且技术落后,产量不高。而养猪户相比八、九十年代,大大地减少了,八、九十年代户均年出栏生猪在1.5-2头,近些年,户均年出栏生猪不足0.5头。随着时展,虽然政府重视农业生产发展,然而实际上这里的传统产业却在大量萎缩,新的产业几乎没有发展。
三、产业发展滞后原因
造成以上产业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改革开放浪潮,城市发展快于农村,许多年轻人都去沿海城市、大城市捞金,留在农村的劳力少了,思谋农村发展的自然就少了;二是随着经济发展,物价上涨,增加了农村生产成本;三是洋产品丰富,土农产品价格上不去,削减了农民的积极性;四是产业规模小,产品单一,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四、今后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村的自然情况,结合实际,提出今后几个产业发展方向:
1、做活山上文章。村山地面积占绝对优势,可大力发展经济林果业。搞好山地流转,引进外地或培育本地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连片开发山地,种植脐橙、茶叶、杨梅、板粟、油茶等经济林果业,建立相应配套加工业。
篇2
(一)紧抓两个机遇。一是紧抓奥运机遇。确保奥运决战决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区将全力以赴,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创造环境、保证稳定、营造氛围。同时还要切实把奥运作为地区发展的新起点,将奥运“三大理念”转化为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推动地区社会文明进步,提升区域整体环境和社会管理水平。二是紧抓首钢搬迁机遇。充分利用首钢搬迁带来的机遇,改善地区发展环境,加强与周边区域的融合发展,共同打造首都西部综合服务中心。
(二)统筹“三区”发展。按照区域功能定位要求,依据我区不同地区功能作用和自然禀赋,将全区划分为新城区、浅山区、深山区三个区域,统筹规划,依次推进。一是加快建设新城区。新城区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承载着全区三分之二的人口和80%以上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区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是加快交通、供热、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服务功能,建设宜居城市和山水新城。二是规划发展浅山区。浅山区承担加强生态修复和承载产业发展的功能。主要是研究浅山区发展规划,将生态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使其成为山区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三是保护涵养深山区。主要方向是加强生态涵养,保护水源,建设首都西部坚实的生态屏障。
(三)规划五大产业。功能定位要求门头沟区既要承担首都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还要实现地区发展、群众富裕。我区将围绕生态友好型产业发展方向,重点规划五大产业,努力实现生态涵养和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一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继续调整石龙经济开发区发展模式,做好与中关村高科技园区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对接,努力打造承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二是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继续扩大唯一性农产品种植规模,提高品质。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实施流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打造以妙峰山为重点的各具特色的流域经济品牌。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三是发展旅游休闲产业。抓好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建设,努力为市民提供休闲度假的场所,发挥好山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四是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加大区域特色文化的宣传、推介、扶持力度,以影视基地、体育休闲、文艺演出为重点,规划和发展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五是发展生产业。围绕西部综合服务中心的功能,研究符合地区实际的生产业发展方向,推动商业、旅游、社区服务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发展。
(四)推进五项建设。
一是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区目标,加快“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完成大砂坑、废弃矿山修复等一批重点生态治理工程。探索矿山关停后腾退建设用地的综合利用。推进新城周边浅山绿化。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继续改善城乡结合部、国道沿线、景区周边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创卫成果。
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抓紧实施一批城乡道路建设工程。积极支持西六环等市级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天然气入户、门城矿区安全饮水等市政工程建设。推进城乡结合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一级开发步伐。
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完成街坊路总体建设任务。加快安全饮水、险村搬迁工程进度。采取多种措施解决山区能源问题。推广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经验,完善农村垃圾管理新模式。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研究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流转的有效途径。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加强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建设农村公共服务中心,继续促进教育、文化、医疗等资源向农村延伸。
四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五无”目标,切实加大民生问题的解决力度。继续办好惠及群众的50件实事。努力扩大就业,实现“无零就业家庭”目标。切实保障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合法权益,努力实现”无拖欠工资“现象。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启动采空棚户区改造工程,努力实现“无城镇危房户”。加大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确保实现“无重大重复上访户”目标。继续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做到“无社会救助盲点”。
篇3
生态优势长期以来就一直摆在天全人面前,但并没转化为生态产业优势。在灾后重建中,如何发挥生态优势助力产业发展、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崛起?本刊记者专访了天全县委书记赵昌林。
《新城乡》:灾难是一道考题,灾后重建中各地的答卷不尽相同,天全的重建特点是什么?
赵昌林:天全的森林覆盖率位居雅安全市第一。震后,国家对天全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重要的定位,天全作为国家主体生态功能区,今后的发展就是要以生态为基。
因此,在灾后重建中,我们围绕天全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生态为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线,突出贯穿天全90多公里的国道318线和县城“一点一线”,将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打造和文化建设有机串联,着力建设好今后天全的发展平台,使灾后重建特点更加鲜明、特色更加突出。
《新城乡》:立足实际,国家定位和天全决策没有问题。但具体路径怎么设计?
赵昌林:城市建设突出“水”的特色。以打造“云中小城、明珠水城”为目标,整体规划打造“一湖、两岸、三山、四溪”。重点推进大岗山聚龙岗生态农业观光园打造和 “引水入城”工程,建设高品位旅游城市。
产业发展突出“绿”的特色。按照整合资源、集中布局、优化提升的原则,千方百计做大生态工业,不遗余力做强生态农业,竭尽全力发展好生态旅游,把“青山”变成“金山”。特别是深入推进喇叭河万亩杜鹃、万丈金山、万里云海、万山红叶等“四万”景点的打造,将天全的旅游产业推向一个新高度。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突出“亮”的特色。把新农村建设、灾后重建聚居点建设和生态民俗村落打造有机统一,充分展现川西民居的风情风貌和民俗亮色,为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文化建设突出“山”的特色。深入挖掘本土文化,将文化、土司文化、茶马文化有机整合为“二郎山文化”体系,全力打造二郎山文化品牌。
《新城乡》:在县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天全将如何转化优势、发展特色?
赵昌林:每个区县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发展基础、人文特点等方面都各有不同,选择什么样的路子,我们必须科学审视天全优势,紧贴实际,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专注天全生态良好、资源丰富等优势的转化。
比如目前我们正在大力发展的十大生态产业,就是基于天全的比较优势。山葵种植和深加工、冷水鱼的养殖和鱼子酱加工、山药加工等,这些项目带动性、增收性很强,其他区县都没有。山葵项目,天全现在的种植规模全国最大,云南有3000多亩,我们有6000多亩。
再比如搞旅游,全国每个县都在搞旅游,但不是说修好房子和设施游客就来了,必须要有特点。天全现在想尽千方百计打造的喇叭河新景点和“水韵天全”,就是把青山绿水、风景宜人的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优势。
《新城乡》:我们注意到,天全在震前提出的目标是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灾后重建中提出“绿色崛起、重建跨越”,你如何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篇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产业集群 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fuyang city SangYing taihe county town, for example, from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 resources and restricti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mall town industry planning type industry is discussed.
Key word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dustry cluste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市场环境下,地区之间经济竞争的核心就是产业的竞争。产业发展实质上是追求产业质量的提升,产业规模的扩大,产业优势的建立,使产业具有成长性,从而保证城镇发展的可持续性。对于桑营镇这样的边界工贸型小城镇,突出产业特色,制定针对性的产业发展战略,建立与农业产业化相适应的城镇工业体系将是其发展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一、集镇现状
(一)地理概况
桑营镇位于太和县域北部边缘之二省三县市交界处,北隔河与河南省郸城县相望,东隔西淝河、宋汤河分别与亳州市、坟台镇相邻,南与倪邱镇接壤,西接洪山镇。镇域国土面积58.4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2415人,人均耕地面积1.3亩。
(二)资源
生物资源:
主要为农作物和家畜,其中:
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大豆、玉米等。
经济作物主要有:白术、桔梗、反季节大棚蔬菜等。
养殖业主要有:牛、猪、鸡、鱼等。
生态资源:
桑营镇生态环境优良,西淝河绕镇东北部与北部的河在镇域东北角交汇;与河南省交界的河水质清澈透明,沿岸风光秀丽,镇域内各大河沟两岸绿草茵茵,杨树林生长茂密以及三里湖附近均是桑营镇旅游业可开发利用的资源。
(三)社会经济状况
桑营镇农民的主要经济支柱是中药材、蔬菜以及一些养殖业。近年来,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2009年桑营镇国内生产总值达12532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979元,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21%,农民人均纯收入4304元,年销售收入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销售收入204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60万元,养殖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7%。
二、发展基础
桑营镇经济在总量增长与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的同时,各产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一)经济发展基础
桑营镇以农业为主,该镇2009年种植小麦4.8万亩,良种推广率99%,高产公关示范区超过50%,小麦单产超800斤,最高达1200斤。
中药材种植是该镇多年以来的优势产业,特别是天齐、淝南、双、丰李、桑营几个村种植的白术、桔梗,经验丰富,管理有方。
利用日光式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以丰李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丰李村朱庄基本家家有大棚、户户种蔬菜,连片大棚达200余亩,销路通畅。
桑营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镇域内有投资500万元占地300亩龙潭渔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上规模的个体私营企业。
(二)交通区位优势
桑营镇交通便捷,与古城毫州仅一桥之隔,西北与河南相邻,位两省三县市之交点。105国道纵贯辖区11公里,县道桑清路、三洪路穿镇而过,对外交通的衔接,为桑营镇的人员和物资集散提供便捷的运输条件,同时可优先接受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
(三)资源优势
桑营镇气候适宜,物产丰富,中药材种植是该镇多年以来的优势产业,大棚蔬菜等特色产品连年增收;劳动力资源也比较明显,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较多,丰厚的农业资源及劳动力资源使城镇经济发展具备了物化动力。
(四)文化浑厚、政通人和
桑营镇为我省著名的书画之乡中的一部分,其浑厚的文化积淀陶冶了勤劳朴实的桑营人民。桑营镇人民锐意进取,开拓市场意识与科技意识大大加强,这些对于今后桑营镇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三、外部机遇与挑战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桑营镇正参与到更大范围的生产分工体系中,新型区域合作和竞争关系带来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中部地区快速发展,城镇发展关系转型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带来区域空间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城镇之间的发展关系正在发生变化,从垂直联系向水平联系转化,从线形联系向网络联系过渡,从城镇个体的竞争走向区域联合和竞争并存。每一个城镇的发展必须考虑与外部的产业和空间的关系。
(二)《安徽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起步阶段的重点建设任务》确定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半,人均3000美元以上。
在新一轮全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至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0%左右,至2020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实现良好的互动发展,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
(三)目前,安徽省作为“泛长三角”的主要地域,加入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国家对长三角和安徽新的定位,显然为三省一市的这种关系的转型进行了定位。这种关系的转型,一方面为安徽提供了吸收长三角更多产业转移的机遇,另一方面,安徽也向长三角其他的两省一市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长江经济带的迅猛发展,其对区域的辐射带动功能日益增强,为桑营镇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较好的外部环境。
(四)阜阳市“双轮驱动”力促加速崛起
阜阳市 “双轮驱动”(双轮即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阜阳城镇化进程,必须围绕把阜阳打造成皖西北中心城市这个核心,以现有县城为骨干,以卫星城镇为支点,以工业为依托,走出一条具有阜阳特色的布局合理、层次紧凑、城乡融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
四、资源与制约
(一)洪山镇(远期桑营镇合并至洪山镇)在太和县域城镇体系中,属于发展条件一般的Ⅲ级城镇,尚未进入到产业特色化、市场专业化的城镇经济发展行列。在资源构成上,没有唯一性、排他性资源构成的比较优势,或者创造特殊产业优良的投资平台。
(二)区域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使每个寻求发展的地区几乎都同时拥有良好的对外交流的方便出路和资源组合,即交通区位加其它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可能包括丰富的土地资源、更接近核心发展区的空间区位、地区经济发展基础和投资能力、现状产业聚集规模等)组合,使桑营镇处于某些产业发展选择的弱势地位。
(三)桑营镇产业和经济发展基础、空间资源条件等,弱化了地理区位上并不突出的某些优势,降低了某些产业在本地区寻求发展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寻求更深层次的发展突破,桑营镇很难依靠现有的区位条件赢得快速发展的优势。
(四)区域空间管理手段滞后
目前的镇区建设和居民点建设,对生态空间和重点发展地区的关注不足,尚未建立起整个地区长远和整体的空间发展框架。
(五)驾驭资源能力的限制。操作平台低,事实上决定了集镇建设发展模式、集镇建设资金来源、发展动力和发展目的。对桑营这样处于城市化发展初期的城镇,其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发展工业,以工业化推动地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由于经济能力的限制,目前镇区建设主要是依托区域性基础设施、依托社会各阶层的投资建立经济发展环境,以最少的投资换取经济发展。
五、 产业发展方向与战略
(一)产业发展方向
1.第一产业发展重点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发展目标,建设合理的农业体系。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棚蔬菜、药材种植、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多种经营能力,增加农业的经济总量,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基地化、规模化农业园区。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出特色、绿色、生态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农业生产向产业化、规模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种植业应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结合本镇特点,选择中药材种植,优质小麦、大豆、大棚蔬菜、药材种植为突破口,带动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一批优质农产品品牌。
同时应大力发展水上养殖,加强生猪、黄牛、肉鸡等畜禽的生态养殖,实施畜牧业富民工程。
2.第二产业发展重点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大基础设施投入,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坚持工业相对集中的思想,聚集发展,形成规模。
――立足本地资源,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发展以建材、蔬菜及养殖业的加工、冷冻保鲜以及中药材的储运为主的新型产业基地,形成优势产业推动骨干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优势产业的发展格局。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激活民间资本,采取招商引资、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等多种形式,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抓住发达地区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向外扩张的机遇,引进一些高新技术产业及特色加工业,并使企业生产专业化,产品品牌化、名牌化,带动工业向集约化高层次迈进。
3.第三产业发展重点
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传统商贸优势,发展专业集贸市场,同时建设集金融、运输、信息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打造以观光旅游为基础,休闲度假为特色,滨水娱乐为补充,生态文化为内涵的旅游格局。充分利用现状各大河沟两侧生态林带、三里湖、唐古堆汉代遗址、龙潭水上养殖场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休闲、垂钓、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内容丰富的生态旅游,满足游客追求回归大自然的愿望,逐步将桑营镇建设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城镇。
(二)发展战略
1.实施科教兴镇、规模经济、外向发展三大战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质量,努力推进市场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实行倾斜投资政策,加强中心镇区的建设。积极实施“三集中”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即“人口向城镇集中、乡镇企业向工业区集中,农田向种田能手集中”的导向,引导人口、企业向中心镇区积聚,充分发挥中心镇区的积聚和辐射功能,通过走实体化、企业化、商业化的路子,促进全镇的经济发展。
3.稳定农业。在保持粮食总产量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棚蔬菜、药材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不断提高多种经营能力,增加农业的经济总量,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立基地化、规模化农业园区。
4.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稳定农业的基础上,加强第二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利用自身优势,走农副产品深、精加工之路,提高产品附加值,由劳动密集型逐步向资金、技术密集型转变;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5.深化对市场竞争新趋势的认识,确立市场导向、勇于竞争、培植优势的思想,扩大内引外联,发展规模经济,创建地方特色经济,提高经济的规模水平和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6.逐步完善镇村体系,结合新农村建设,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促进镇域的协调发展,走乡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7.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篇5
广播内容产业不同于电视内容产业,发展前景、发展规模都具有很大空间。要想把广播产业做大,只有以广播媒体作为平台,将广播服务延伸到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以民生服务领域作为广播产业发展的方向,才能拓展出广播产业发展的全新领域。
如何理解广播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方向?广播媒体的各个专业频率涉及到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生计的各个方面,比如交通频率与群众出行密切相关,健康频率与群众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而新闻频率、文艺频率、民生频率、都市频率、农村频率等更是在节目内容及定位上将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计作为服务对象。因此广播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方向,就是要将如何更深入地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计提供服务作为广播产业发展的方向。
为什么可以把广播产业发展的方向瞄准民生服务领域?这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所需。发展型社会对改善民生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也为广播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平台。民生有两个范畴,一个是生存型,一个是发展型。目前我国正在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社会政策目标已经拓展到了缓解贫困、促进就业、生计支持、生态与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促进人权等各个方面。而发展型社会与生存型社会相比,民生所包涵的内容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发展型社会对改进民生有了更高层次、更广泛的要求,这些要求包含了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
政府关注民生,主要表现在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建立保障民生的公共财政。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能。我国过去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太少,导致民生问题成堆。现在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比例增大了,随之要做的就是要大力培育社会组织,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社会组织又称民间组织,民间组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贴近民间,最了解民生的冷暖,政府应当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在中国,现在的社会组织基本上是指社会团体,而中国目前的社会团体都带有准官方性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成立社会团体必须提交业务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业务主管部门是指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及其授权的组织。社会团体实际上附属在业务主管部门之下。因此,真正的社会组织现在发展得非常不充分,有的地方甚至基本上没有发展起来,这就给了广播媒体一个很好的进入机遇。从广播媒体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能以广播媒体为平台,成立和发展一批社会组织,从而为社会提供政府不能承担或者是不好承担的民生产品,这将是广播媒体产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作为精神产品生产单位的广播媒体,是否可以或者有能力生产和提供为民众服务的民生公共产品?有没有这种可能性和可行性?只要仔细分析广播内容产业发展的局限性、广播媒体现在所处的环境和广播自身所具有能力,我们就可以发现,广播媒体在产业发展方面是完全有可能性和可行性的。
广播产业的发展,很多人认为还是应该以广播内容为基础,但是,广播产业的发展,如果只局限于内容,那么其发展空间及潜力将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受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局限和广播声音产品价格的限制,仅仅依靠将广播内容进行产业化,比如广播节目的推广、付费广播的开发、广播声音产品的销售等,是绝对难以做大广播产业的。目前,我国广播产业的发展步履维艰,难以形成规模,原因也源于此。广播媒体资源的可用性,是建立在广播人对相关领域的了解和对广告收入的疲劳感基础上的。仅仅是做足广告,现在的媒体竞争已经使之趋于零扩张性,单纯广告和节目的捆绑与糅合还不足以充分释放媒体资源。而媒体公信力带来的超强影响力,这是任何一家企业都做不到的,广播作为公众媒体的这种超常规特性使其成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抢夺对象。因此,广播产业的发展,终究要和广播媒体本身发生关系,必需依靠广播所特有的媒体资源。但是,在此基础上,还必须充分延伸广播的媒体资源,将广播媒体资源与市场上其他产业进行结合。同时,利用广播媒体资源参与市场竞争,这才是广播媒体产业发展并且有可能壮大的必由之路。
广播媒体的产业路子广泛。因为从广播媒体自身而言,关联行业非常多,尤其是与民生相关的行业是广播媒体一向关注的,也是广播媒体正在竭力经营的领域。以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为例,目前6个频率,每一个都与民生相关。民生频率自不待说,其节目构成、服务方向都是以民生相关行业为基础的;交通频率则紧紧抓住民生中的出行问题,将节目内容和服务产品延伸到了与群众出行相关的各个领域和行业当中;都市频率和农村频率则分别将自己的节目产品和服务产品的提供锁定了都市人群和农村人群,他们的节目和服务更是与民生息息相关。新闻频率尽管以新闻宣传为主,但是频率专业化以后,他们的新闻宣传和服务内容也更加民生化了。
由于广播媒体提供的节目产品和服务产品大多都与民生相关,因此,广播媒体的许多从业者都熟悉民生行业的相关内容,也了解民生行业发展的一些规律,这些都为广播媒体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也为广播产业发展的民生化方向奠定了比较厚实的基础。即使不走上层集团管理的模式,光是单频率运作也是有可能的,而且也有比较宽广的前景。广播产业发展的单频率运作,频率节目的合理调配余地很大,相关人才的培养也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快速成型。而这些又是媒体与产业粘连的复合型人才,有着媒体和产业的双重属性,有媒体人的纵观万象的高瞻远瞩,也有产业策略执行的特殊思路。只要充分调动这些人才的积极性,同时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广播产业为社会提供和生产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以及相应的服务是完全有可能的,也是可行的。
广播产业发展如果找准了民生化的方向,其发展模式和发展平台应该如何来建立?首先,应该以长远的、战略性的眼光,组织和发展一批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我国政府已经在向民生政府转变,为社会提供民生方面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是政府最主要的职责。但是由于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不可能为社会提供所有的民生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很大一部分要由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来承担。而目前我国的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还不是很发达,正是广播媒体发展民间组织的一个良好契机。如果我们能够根据民生公共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和产业发展现实,在民生产品的各种行业着手成立一批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将会为广播产业今后的发展搭建起一个基础的平台。
广播媒体成立民间组织,以其为平台来发展广播产业,应该拥有天生的和独特的优势。从广播自身来说,现在的广播媒体拥有一大批媒体与产业粘连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是广播媒体成立民间组织、发展广播产业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各省级广播电台经过60年的发展,各种人力资源不但非常丰富,而且还有富裕,完全有能力去组织和成立相关的民间组织;从广播媒体掌握的资源来说,各广播专业频率掌握了许多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与资源,与政府部门也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能够有效地了解、解读和把握政府部门在民生方面的方针、政策及相关导向,能够有针对性地成立相应的民间组织来提供民生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
广播媒体如何以民间组织和社会组织为平台,促进广播产业的发展?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广播各专业频率要以频率专业特色为基础,找准与本频率专业特色相吻合的民生行业领域。
如广播交通频率在提供因汽车消费而带来的交通延伸公共服务产品方面,现在正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国内新兴阶层的崛起,直接带来消费能力的增强,在汽车及相关领域的消费夸张化地扩大,而与交通相关的部分基础设施建设难以跟上这样的飞速发展,矛盾对冲的结果就是一系列与汽车和交通有关的问题接踵而来。作为消费者与公众利益沟通的桥梁,交通广播很能在这复杂的网络中间周旋。一方面,获取了官方的信赖,甚至是某些领域合作的依赖;另一方面,更是成为了有车群体的“娘家”,不可或缺的交通伴侣,很多问题通过这样的渠道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政府职能部门则因为其局限性,服务手段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汽车配件、汽车车务服务、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等有车群体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虽然不能都说是由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但他们却都是群众汽车消费的必需品,其中有一部分也是必须由政府提供的。如果交通广播能够以频率为依托,成立一系列的民间组织,开展相应的业务,提供与汽车消费相关的产品和服务,交通广播产业将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健康及相关行业作为群众生活基本的保障面,是广播产业发展另一个可以涉足的领域。在我国,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滞后及医疗资源的分布不足等原因,政府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公共产品提供上,短缺现象严重,从而也导致了目前我国看病难、看病贵现象。这对广播产业的发展来说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比如,群众看病难问题的产生,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群众对医疗资源信息掌握得不够,因而造成了群众在看病的时候花了不该花的时间,浪费了不该花费的金钱。如果广播专业频率能够从解决群众看病难的角度入手,成立相应的民间组织,取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级医院的支持,利用自己掌握的医疗信息资源,为群众提供医疗信息资源的咨询服务、医疗门诊的预约服务、医疗专家的预约服务等,那么不但可以弥补政府在这方面的不足,同时也将成为广播产业发展的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领域。
不仅如此,对广播产业来说,在医疗健康行业还蕴藏着其他的商机。比如健康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解决看病难问题的途径。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逐渐成为与民生相关的重要方面,政府部门的投入越来越多,甚至有国外资金的进入。这其中极富潜力,广播媒体及时介入,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另外,还有一个广播产业可能有所作为的行业是教育与培训行业。广播媒体产业发展最初的起点是教育与培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拓宽教育与培训行业的范围,做大做强。比如现在高考中,有很多艺术专业的考生,他们在高考前的培训工作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文艺音乐专业频率可以以自己的专业特色为基础,进军艺术考前培训市场,这将开辟广播产业发展新的天地。再比如,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失业、返乡现象严重,他们也急需就业的再培训,这就为广播农村专业频率提供了极好的商机。
广播产业发展要想在民生方面取得进展,必须充分加强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政府是民生工程实施的主体,民生工程的决策、实施,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生产,都必须由政府相关部门来决定。因此,广播媒体要想将产业触角延伸到民生领域,与政府各部门加强合作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合作不能只是浅层次,不是只在广播宣传内容上的合作,必须是广播媒体与政府部门在民生工程实施上的深度合作。比如广播媒体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宣传优势,与政府的民政部门开展社会化养老合作,由政府出一部分资金,为群众提供养老方面的公共产品服务。这种深度的合作,将会使广播产业的发展真正走上民生化的道路。
(作者单位:江西人民广播电台)
栏目责编:邵满春
参考资料:
篇6
>> 四川藏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四川藏区旅游产业发展研究 四川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初探 四川发展文化产业大有作为 手机动漫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基于科技创新驱动的四川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思考 “四川文化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基于突变级数的四川省革命老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静态评价 B2C电子商务模式下四川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四川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论四川藏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困境 四川文化产业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强化四川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升级的途径 文化产业视野下的四川古建筑现状初探 四川省甘孜藏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决策 四川甘孜藏区基础设施现状及发展方向 四川藏区社会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 四川藏区经济发展与消费水平透析 四川藏区扶贫项目对农村社区发展的影响研究 四川藏区稻城县水利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四川新闻网,2012-8-1
{3}实施“15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EB/OL],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2014-06-17.
{4}{8}戴维・思罗斯比(David Throsby)著.王志标 张峥嵘译.王志标校.经济学与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6}大卫・赫斯蒙德本(David Hesmondhalgh)著.张菲娜译.文化产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7}米尔恰・伊利亚德.晏可佳,姚蓓琴译.神圣的存在:比较宗教的范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9}郑长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四川成都 610041)
篇7
江城县始终将人才工作作为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积极引导各类人才汇集一线,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为打好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党政人才在一线汇集,先锋示范促引领。充分发挥党政人才在精准扶贫中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江城县4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6个非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覆盖率达100%。同时,加强选派敢担当,能力强的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一线,全县选派1014名党员、干部深入一线驻村。深入开展“一引双带”活动,即“党支部引领、党员带头、能人带动”,选树了一批党员先进典型,涌现出了132名致富带头人。
技术人才向一线流动,强化服务解难题。聚焦全县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从县农业科技、林业等部门精心遴选专家人才,采取“专题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种植养殖业实用技术培训,帮助解决产业发展和增收技术难题,引导群众依靠科技发展壮大产业。同时,建立多部门联动服务群众工作机制,分行业开展“上门服务”活动。比如,农科部门“送科技”,开展农业技术零距离服务;卫生行业“送健康”,开展义诊、送医下乡活动;教育部门“送教上门”,加强贫困村学校支教力量,特别注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文化部门“送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乡土人才在一线培养,带头致富激动力。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引领带动,着力挖掘农村乡土人才,为乡土人才提供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并由县乡两级提供培训和帮扶,通过以会代训、田间课堂、跟踪培养等模式,发展壮大乡土人才队伍。引导和鼓励乡土人才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在发展自身的同时,示范和带动身边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效发挥乡土人才领跑乡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引擎”作用。
篇8
【关键词】特色农业 推动 农村经济发展
党的十报告中重点强调了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在当前看来,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如何转变农业生产体系,用现代化的理念经营农业,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特色农业的概述
(一)特色农业的涵义
在某些设定的区域之内,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借助某些特定的农业资源,获得高质量、高经济附加值以及具有绝对特色的农业产品,并且将这种特色发展壮大,具有一定的规模的高效农业现象称之为特色农业[1]。
(二)特色农业的特征
特色农业具有下列几种特性:第一,特色农业能够将当地的农业资源、人文特色、历史价值进行综合,并且将这些资源所能发挥的效能最大化。最终实现农产品单价增值促进农民增收的基本目的;第二,特色化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方向更为明确,使农产品的附加值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面,市场指向更加准确。
二、新时期发展特色农业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限制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于农业人口基数过大,人均耕地生产面积较小。然而,我国地域广阔,某些区域的资源极为丰富,这些资源的存在也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基本的资源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我们应当根据市场的基本需求以及当地的资源,积极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加快基本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对于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立,提升农民的基本收入,保证农村地区的经济稳定,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加快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三、运用特色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一)完善和落实农业发展规划
完善和落实农业发展规划必须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在实际的农业规划过程中应当按照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所选择的优势产业必须具备较强的特色兴,所选定的产业应当是以各种类别的自然资源为基础,而市场的基本需求则是产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所有的产业发展必须满足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更应当尊重农民群众的基本意愿。第二,加强产业结构和市场风险的分析,之所以将其称之为特色农业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区域性和特定性,而其中所蕴含的风险将会更加突出,因此相关的决策人员更应当充分把握特色农业的基本发展方向,对特色农业做出更为准确的产品定位。只有清晰准确的目标定位才能够将特色农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进而有效推动我国的特色农业向着全新的方向去发展。
(二)进行特色农业融资方式的拓展
发展特色农业必须有基本的基础设施,相关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以及农民的培养和标准化的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工作开展的基本支撑。当前来说,资金的短缺正是限制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筹集,第一,加快和完善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第二,加快税收政策的改革,以税收减免和特定项目投资补贴的形式激发民间资本进行特色农业投资的基本热情,如此一来,能够引进多方资金,使农业金融市场更为壮大;第三,促进各大型农业企业的交流和开发,并且以工商联盟的方式推动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上述办法能够在财政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以其他的融资方式来解决特色农业发展对于资金的基本需求将会是未来特色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三)建立健全化农产品市场销售制度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它们实际的经济效益渐渐提高,甚至超过了农业产品,主要是因为工业企业有完善的市场销售制度,从而提高市场经济效益。而在经济发展迅速的时代,市场买方也愈加发达,市场销售对于工业以及农业等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基于此,为了提高农业产品的销售额以及经济效益,应该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销售制度,完善市场影响体系。首先,应该利用市场差异以及产品特性进行农产品高端市场开发。市场差异化能有效提高产品在市场的竞争优势。特色产品应该具有市场差异性,符合特色市场销售基本要求。最主要是采用先进的产品技术从而开发更多绿色食品。其次,对特色农产品市场进行考察,然后在进行合适的价格定位。而特色农产品于其他农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可替代性较小,因此市场其他跟随者很难效仿,根据上述特色农产品特征,对其进行价格定位时,可是适当采用高价化的方式,消费人群主要为大中城市中高端人士[2]。而市场销售的渠道也应该符合大中城市的基本要求,可以在超市,大型商场以及专卖店等大型服务场所进行销售。
(四)合理利用地域优势开发特色农产品
对于特色农业来说另一个快速发展的途径就是创造特色农业产品品牌,产品品牌促进特色农业快速发展,是产品差异化的基本条件,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市场效益。根据市场调研发现,现如今多数特色农业发展为小户以及散户等,没有形成系统的市场销售体系,缺乏完善的市场制度管理,不利于特色农产品长久稳定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产品品质已经符合市场要求,但是不利于特色农产品的市场价格管理控制,从而导致特色农产品受到市场的影响,并且对特色农产品的长久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为了开发农产品特色市场,应该提升农产品特色品牌影响力,以产品品牌为基础,从而在产品品牌的影响下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从而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效益,进一步开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影响力,从而促进特色农业的长久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F1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5-0069-04
目前,东北地区工业化已经进入到中期阶段,信息化进入到加速阶段,城镇化进入到质量提升阶段,农业现代化进入到成长阶段,城乡关系当中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矛盾比我国其他地区表现地更为突出。因而,东北地区要建立新型城乡关系体系,必须准确认识城乡协调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探索符合区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的城乡协调发展出路,提升以工促农的能力,增强以城带乡的动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
一、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困境
(一)城镇化的聚集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城乡发展失衡
1.土地要素过度向城镇集中逐渐削弱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以城镇数量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为主要模式,对土地资源需求巨大。东北各省区“十二五”规划提出继续以城市规模扩张作为新一轮城镇体系建设的重点,其中辽宁省沈阳市提出建设37个新市镇,打造56个主导产业园区;哈尔滨市提出“北跃南拓”城市扩张战略,建设松北新城和哈南新城。东北地区城镇土地超规模集中的压力日益显现。由于东北地区以项目建设带动城镇化的快速扩张,新增建设用地大幅增长,使农村土地资源向城镇集中的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导致人地矛盾凸显。虽然东北地区对主要流域后备耕地开垦速度加快,用以弥补耕地减少的不利局面和带来区域耕地总量增长,但是后备宜农耕地面积减少和其他各类土地绝对量在减少,耕地的可持续性产出增长面临新的挑战,削弱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基础。
2.优质人力资源向城镇集聚逐渐动摇了农业现代化的人力资源基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必然带来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集聚,这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大量农村优质人力资源向城镇转移,直接影响了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需求。从东北地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构成变化看,男性务工人员占到全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总量的70.2%,而21~30岁的外出务工人员则占到总量的35.4%,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务工人员占到总量的79.6%。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和文化构成上都表现为农村优质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集聚的特征。大量相对优质的人力资源从农业生产体系中“溢出”侵蚀了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进而演变为进一步强化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诱因。
3.城乡生态协调发展面临新挑战。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进程虽然带来全新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变革、社会财富的集聚,推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生态问题成为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由城区向农村转移成为当前污染物城乡空间转移的一种显性现象,而且化学肥料使用量日益增长,已经严重威胁到东北土地的肥力,70%至80%土地肥力在下降,使东北地区农地承载能力不断降低,对未来保障粮食的稳定、可持续供给形成了挑战。
(二)传统城镇化优势逐渐削弱,城乡协调发展动力不足
1.东北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优势建立在重化工业基础之上,城镇化发展优势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但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东北现象”和“新东北现象”,使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的发展模式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直接影响了区域城镇化进程。“十一五”期间,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年均增长仅为O.6%,而全国平均增长1.13%,东北地区城镇化速度已经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速度。工业化动力不足,中小城镇产业聚集能力不强,使得东北地区建立在传统重化工业基础上的产业优势、区位优势、科技优势、国有企业的体制优势、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区划优势等逐渐削弱,导致城镇化发展速度趋缓。
2.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不足。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施以工促农和以城带乡的战略,但是由于东北地区传统城镇化发展优势逐渐消失,导致以工促农的能力不足、以城带乡的动力弱化。一方面,东北地区城市调整改造的压力不断加大,以工促农的基础并不稳固。虽然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化改造中遗留的国有企业改制、城市整体功能提升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弱化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工业化还要继续承担改革成本,支持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工促农的能力处于低水平阶段。另一方面,城乡发展差距持续扩大,以城带乡的能力弱化。目前,东北地区已经进入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农业在GDP中的比重降到12%。但是2010年东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39.1%,全国平均为36.7%,黑龙江省更是达到44.4%,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可见,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比重降低,区域经济与农村经济处于失衡发展状态,以城带乡作用未能发挥出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巨大。
(三)传统城镇化的制度约束日趋显现,城乡人口流动受阻
1.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异影响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居民转型的进程。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战略提出以来,东北地区不断加大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但是城乡基本服务均等化重点领域中存在的矛盾仍旧突出。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由广覆盖向全覆盖迈进,东北地区城市正在将国有企业改制中的人员全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正在由试点向广覆盖转变。然而,城乡社会保障在资金来源、保障水平和保障层次上存在差别,两者之间未能有效对接,直接导致农村居民向城镇迁移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支持,影响农村居民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稳定性。
2.征地制度的城镇偏向影响农村人口城镇化的意愿。农民决定是否在城镇生活或就业的依据是其转移成本与收益的对比。土地经营收益是转移成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放弃土地经营收益必须代以其他方面的补偿,才能保障农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中收益与成本对等,农民才可能放弃土地的承包收益,固定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然而,目前的征地补偿办法,一方面,由于离城市远近形成的级差地租导致农民获得的征地补偿存在巨大差距,造成补偿不均等现象;另一方面,土地平均产值作为补偿标准隐性取消了农民在土地按市场价值出售产生增值收益的分配权力。而农民在向城镇迁移过程中放弃耕地的补偿不能支撑起固定在城镇生活和就业的经济基础,放弃土地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更多的农民会选择流动的方式改变其收入结构,在不放弃土地经营权的同时在城镇就业或生活,直接弱化了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的效果。
二、东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出路
(一)推动中心城市产业外溢,促进城乡边缘区发展
1.构建以开发区产业集聚为主的城乡边缘区发展模式。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受规模、结构、环境的影响,已经出现了产业外溢的趋向,产业体系中的某一环节或者部分由于不适宜继续在城市中心存在而向城市周边迁移。而以城乡边缘区中小城镇为主发展产业园区,既离城市中心较近,还能紧靠交通干线和城市服务业,将产业集聚与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发展结合起来,成为承接城市中心产业外溢的主要载体。通过城市中心产业外溢发展城乡边缘区可以带动和辐射城市周边的农村经济,一方面,有利于在城乡边缘区形成专业化的产业园区集聚发展模式,可以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为广阔的布局空间,并要素供给;另一方面,依靠中心城市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辐射带动中小城镇商业化发展,为产业园区提供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城乡边缘区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使中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得到充足发展,繁荣了小城镇经济,成为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区域中心。
2.以政策引导城乡边缘区发展。促进城市中心产业向城乡边缘区外溢是产业结构转移的过程,还是多种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需要从产业发展政策和城市发展规划上积极推进,还应采取财政、税收、土地等多种政策共同推动。在产业政策体系上,根据东北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战略和新兴产业培育计划,依据不同区域优势和资源特点,着重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体系,做好配套产业发展规划,形成产业分工协作,提升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支持开发区建设,重点是园区和中小城镇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此外,在土地政策上优先供给,在信贷政策上积极鼓励商业银行的支持,促进城乡边缘区的产业集聚。
(二)提升中小城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栽体功能
1.强化中小城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节点地位。东北地区要在空间结构上构建起中心城市——中小城镇——农村三元城乡结构,形成合理的城乡层级体系,需要提升中小城镇在城乡协调发展中的载体功能。合理划分中小城镇规模等级,重点发展人口在3万人到5万人规模的中小城镇,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城镇层级结构,使中小城镇构成区域城镇化和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起到城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载体功能。
2.规划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由于东北地区中小城镇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发展条件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交通干线、主要经济带、资源优势区域,中小城镇应以主要乡镇合并、土地综合规划、耕地综合整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发展为主要发展途径,明确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划。通过乡镇合并、农村宅基地规划和专业市场形成功能合理、服务体系完善的居住区和商贸区;通过农村耕地综合整治,扩大耕地面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通过招商引资,发挥资源优势,形成产业集中区,推动农村工业化进程。实施中小城镇主体功能区划重在提升中小城镇的综合发展能力。
(三)推进农村工业化,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推进农村工业化,使一部分农民就地实现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农民收入结构,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利于激发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潜能。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在发展方向上,应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承接外埠产业转移和城市产业外溢形成的协调配套业为主要选择方向和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在产业选择上,反映东北地区农村资源优势的农产品加工业、高新技术生物制药业、具有低碳特征的农作物秸秆环保产品加工业等是主要选择。在组织模式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是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主体,民营经济是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政策导向上,应给予财政引导、金融支持、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保障。在发展地域上,以辽宁中部城市群、大连为核心的辽宁沿海城市群、长春——吉林为核心的吉林中部城市群、哈尔滨为核心的哈大齐城市带和蒙东地区等主要产业经济走廊为中心,以乡镇工业园区为载体,优先发展农村工业。
(四)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1.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度体系。以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直接补贴制度为主体,对一部分流转意愿不强、长期外出务工、无劳动能力、长期从事农村二三产业的农民,予以一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直接补贴,鼓励这部分农民将土地流转到农机大户、种粮大户或农产品龙头企业,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集中经营。在主要乡镇建立流转市场,并建立置于政府监管下的独立的流转市场管理部门,负责农村土地流转制度运行管理。直补政策可以采取弹性方式,即流转期限短则直补资金少,流转期限长则直补资金多的方式进行直补。对于农村土地经营达到一定规模的承租方,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支出奖励政策,加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2.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配套制度。为了实施鼓励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财政补贴激励制度,依照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按照农村土地流转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基本原则,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体系,包括鼓励农村土地实现连片经营的补贴制度、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制度、乡镇基层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信息收集制度和竞价发包制度、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制度和补贴认定制度、对纠纷的调处制度、规范农村土地有效流转的群众和组织监督制度以及主管部门土地流转巡查制度等一整套农村土地流转配套制度体系。
(五)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篇10
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和业内企业的不断努力下,中国物联网产业持续良好发展势头。中国物联网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力成本快速上升的当前,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人力成本、提升运营效率的有效方式。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2014年中国整个物联网的销售收入达到6000亿元以上。近几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综合增长率达到了30%以上,充分体现了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物联网以及智能交通领域的车联网,市场前景良好,增长速度不断攀升。据统计估算,中国M2M连接数在2014年已突破7300万,同比增长46%,占全球M2M连接数的30%,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市场地位,未来中国M2M规模将继续扩大,2020年预计达到3.5亿,全球占比将达36%。
在应用发展方面,物联网已在中国公共安全、民航、交通、环境监测、智能电网、农业等行业得到初步规模性应用,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如智能交通中的磁敏传感节点已布设在美国旧金山的公路上;中高速图传传感网设备销往欧洲,并已安装于警用直升机;周界防入侵系统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面向个人用户的应用已初步展开。
总体而言,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此前,RFID市场一直期望在物流零售等领域取得突破,但是由于涉及的产业链过长,产业组织过于复杂,交易成本过高,产业规模有限,成本难于降低等问题使得整体市场成长较为缓慢。但从长期来看,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具有较大的潜力。埃森哲的研究显示,中国还能进一步扩大物联网的影响。通过进行定向投资和其他类似计划提供支持,提高本国吸收物联网技术的能力,各行业还将产生巨大的附加值。以制造业为例,在中国当前政策和投资趋势的推动下,未来15年,物联网在制造业就可创造1960亿美元的累计GDP。如果进一步扩大物联网的影响力,中国制造业的经济价值将跃升至7360亿美元,增加276%。
其二,政策导向对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影响显著。多层面的政策投入成为推动现阶段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强动力。如果说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属于“市场驱动型”,国内更贴近“政策驱动型”。自2009年8月总理提出“感知中国”以来,物联网被正式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物联网在中国受到了全社会极大的关注。2015年之后,中国政府启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以提高制造业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旨在将中国转变为制造业强国,提高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将生产流程与互联网相整合,使制造业变得更加环保、智能和优质。此外,中国政府还在推动“互联网+”战略,整合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等技术,促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未来中长期内,物联网将成为国家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可望继续加大。
其三,在政府政策推动下,中国物联网发展遵循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的路径推进。物联网概念提出以后,面向具有迫切需求的公共管理和服务领域,以政府应用示范项目带动物联网市场的启动将是必要之举。进而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从而将可以带动各行业大型企业的应用市场。
其四,物联网产业体系相对完善,物联网及传感器产业集聚发展效应凸显,众多产业发展平台初步形成。我国已经形成涵盖感知制造、网络制造、软件与信息处理、网络与应用服务等门类的相对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空间布局,呈现出高端要素集聚发展的态势。在企业发展方面,大企业的物联网平台已基本成型,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生态圈,借力大平台的态势出现。随着应用的落地与可挖掘数据的逐渐积累,物联网产业的价值开始显现。在信息技术企业引领下,物联网与新兴技术协同发展,创新企业和创新产品不断涌现,金融资本竞相追逐。
其五,中国现阶段物联网产业发展仍是重点关注技术突破,自主MEMS传感器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仍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兴起使得传感器的地位不断提升,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先机的一个重要领域。中国亦将传感器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15年3月,国务院总理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要求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传感器作为实现制造设备和工厂智能化的前提,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政策扶持和市场应用的推动下,国内传感器市场规模迅速增长。从2010年的397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865亿元,年均增长率达21.4%。据估计,未来几年,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汽车和医疗等领域的传感器的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有望在2020年超过3000亿元。
中国物联网发展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