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策略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乡镇经济的特色不够突出
农村地区有很多有特色的人文、特产以及环境方面的资源,可以用来发展乡镇经济,提升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但是目前乡镇经济特色不够突出的问题比较明显,很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较为盲目,企业同质化状况较为严重,这使得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很难和相对成熟的城市企业竞争,依据乡镇实际状况,发展特色经济是目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民营经济的发展还不够活跃
民营经济发展的越好说明民间资本越多,经济发展的水平也就越高,社会就业和群众生活水平也就越好。民营经济是乡镇经济发展的推动器,同时也是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温度计,民营经济发展的好坏可以用来衡量本地区县镇经济的发展状况。目前东部发达地区的乡镇经济发展速度明显的快于中西部地区,这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东部地区的民营经济异常的活跃,带动了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二、乡镇经济发展的策略探讨
(一)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发展乡镇经济
首先分析本地是否存在有乡镇经济发展的资源,了解本地区和其他乡镇比较的主要优势,这主要包含了人力资源、矿产资源、地理优势、人文特色等等。在考虑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依据自身的优势抓住可能存在的一些发展机会。如果本地区乡镇资源没有任何的优势,则可以考虑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积极有效的发展集体经济,拓宽乡镇经济发展的思路,或者是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产业集群,促进乡镇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创建乡镇经济发展的品牌
发展乡镇经济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积极引入竞争的机制。在乡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能够有效的推动科技和管理方面的的进步与发展,强化区域内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近乡镇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区域外的竞争与合作,则能够使得本地区的企业吸收经验,引入高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促进本地区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在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还注意要强化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在营销过程需要特别强调的重点内容,创建乡镇特色品牌,扶植龙头企业的发展,可以提升本地区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辨识度,促进本地区乡镇经济影响力的扩大。
(三)发展乡镇经济要注意保护环境
发展乡镇经济需要吸取西方国家工业革命致使环境遭受到破坏的经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很好的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篇2
【关键词】乡镇经济;发展问题;发展策略
一、引言
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乡镇经济的发展已经走入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乡镇经济对我国的国民经济起着最基础的作用,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及广大人民群众安定繁荣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乡镇经济已经刻不容缓。
二、我国乡镇经济的现状
乡镇经济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特别是其中的农村经济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近年来,国家一直对“三农”问题进行着不断深入地讨论与探究。当今我国国民经济的改革已经进入了相对饱和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情况下,振兴乡镇经济,大力扶持乡镇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但是,在我国发展乡镇经济的道路上也充满着种种问题。一方面,乡镇地区对于城市来讲相对落后,各种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并不完善;另一方面,乡镇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如公路、铁路等交通设备没有及时的完善,极大地阻碍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发展乡镇经济的意义
在我国,乡镇属于最基本的行政机关单位,对于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发展乡镇经济关乎我国最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影响农民群众最基本的物质文化生活,关系到我国城市发展与乡镇发展之间的平衡。所以,发展我国乡镇经济、振兴乡镇企业是维护我国乡镇与城市的安定繁荣、增强国民物质及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是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我国乡镇经济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1.缺乏乡镇特色的发展模式
在我国的乡镇经济发展中,具有乡镇地域特色的优势并没有很好地开发出来,这也导致了在发展乡镇经济的道路上,乡镇企业的地域特色不够突出,无法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乡镇企业的自身优势,打造乡镇地域特色品牌,从而降低了乡镇企业与城市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许多产业与项目上,尤其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上,乡镇企业无法与其他同行业的企业相媲美,极大的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2.乡镇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在实际发展乡镇经济的过程中,乡镇干部的工作效率低下,极大的限制了乡镇经济发展的速度。同时,相较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建设,乡镇企业的财力问题也尤为突出,而这一方面则需要我国乡镇政府相关政策体制的扶持与帮助。在这一领域,乡镇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对不够,也是限制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乡镇产业比例失衡
在乡镇的产业结构中存在着许多重要的问题。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太低,许多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仍然使用着原始落后的耕种方式。乡镇工业也存在着多而不精的隐患,工业产品价值含量少、经济效益低;企业缺乏核心竞争技术,难以树立企业知名度;自然资源消耗高,对环境破坏严重等。从实际情况来看,乡镇经济中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是走粗放型的建设路线。
4.乡镇民营企业发展不善
在乡镇经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所占比例不高。就质量而言,乡镇民营企业也相较落后于国有企业,没有发挥出民营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应起到的作用。这也是限制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发展乡镇经济策略
1.因地制宜发挥乡镇地域特色
相对于城市的发展建设,乡镇经济具有相当明显的地区特色,我国几乎每个乡镇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和人文资源。想要最大程度的发展乡镇经济,就必须充分开发当地所独有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地质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挖掘乡镇地区特产,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结构,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优势,增强乡镇经济的活力,提高乡镇企业的吸引力,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乡镇知名品牌。
2.加大乡镇政府的扶持力度
就当前的乡镇经济发展道路来讲,现存的乡镇政府管理机制已经相对落后,已无法满足当前乡镇经济发展的步伐,进行乡镇管理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已经刻不容缓。要发展乡镇经济,一定离不开乡镇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一方面,优化乡镇政府机关管理结构,统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领域,协调各相关机构的经济发展工作,增强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乡镇干部的办事效率,将需要解决的问题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财政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制度,为乡镇企业的发展亮绿灯。
3.优化乡镇经济产业结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重点已经由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逐渐过渡到第三产业上,这一转变在城市的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尤为明显。但是,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乡镇地区,仍然在走过去的经济发展道路。就当前我国乡镇产业的结构来看,应当逐步与城市发展建设接轨,将经济发展中心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过渡到第三产业上来,提高服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同时优化第一产业、第二a业的经营模式,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注入更多的科技含量,提高工农业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逐步将过去传统的乡镇工业、农业转化为节能环保、低碳高效、经济效益高,产品质量好的新兴产业,实现乡镇经济可持续的良性发展。
4.鼓励乡镇人民自主创业
民营企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关乎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命脉所在。一方面民营经济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吸收社会闲散人员,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极大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当地财政收入。因此积极鼓励乡镇百姓进行自主创业,增加乡镇民营企业数量,也是促进乡镇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
六、结论
乡镇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来看,针对乡镇经济的问题进行改革创新,构建新型乡镇产业模式,发展振兴乡镇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公司法 减资 股东
进入新世纪以来,任何国家和地区都要经受经济全球化的荡涤。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有的国家和地区抓住机遇,登上经济发展的大船,拉动国家和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有的国家和地区面对经济发展机遇显得无所适从,失去许多机会,经济发展落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后面。有的国家和地区过分强调资源禀赋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主动竞争观念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作用,幻想某一天机遇会自然落在自己头上。有的国家和地区安于享受出售资源带来的利益,忽视了产业结构多元化协调发展对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以上问题在中国的中西部地区表现的非常明显,这些地区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失去了一些机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理论工作者需要研究的现实课题,也是理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山西财经大学吕春城教授主编的《开放条件的山西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书,明确而系统的回答了以上问题,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提出一个可实际应用的方案。主要解决了以下几方面问题:
拓宽视野,抓住机遇
内陆地区经济之所以与沿海地区的差异越来越大,根本原因在于思想观念陈旧,思维视野不宽阔,抱着传统观念,靠着传统资源优势,等待机遇到来,其结果是屡屡失去发展的大好机遇。思维视野开阔能够增加对机遇的敏感性,能够预感机遇的到来,能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抓住机遇,这是内陆地区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正确认识比较优势,增强竞争意识
比较优势是在各地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基础上形成的。长期以来,地区之间的分工就是建立在比较优势基础上。而对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内陆地区来说,自满于本地区占有的独特优势,强调本地区资源占有的独特性,寄希望于依靠独特的资源禀赋发展本地区经济,忽视了竞争在实现区域比较优势的关键作用。突出表现是竞争意识薄弱,在商品经济大潮面前无所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没有特色,缺乏名牌有竞争力的产品。
任何地区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参与分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比较利益,而比较优势只有在同时具有竞争优势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所以,作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内陆地区来说,如果一味强调自己低劳动成本和廉价资源的优势,而忽视了竞争在实现比较利益中的重要性,忽视了竞争意识的培养,把本地区拥有的优势当成金娃娃,幻想天上会掉下馅饼,其结果使本地区经济陷入在成本上“高出低近”,在利益上“低出高近”的怪圈,与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主动进入国际市场,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际贸易已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时期,这无疑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契机。而内陆地区由于从事国际贸易的时间短经验少,且远离海岸线,缺乏与国外联系的通道,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面临大致一样的问题:首先是从事对外贸易的基础薄弱,无论从思想意识到专业型人才与沿海发达地区比都有很大差距,导致对外贸易发展缓慢,出口贸易额少。其次是出口商品结构有极大相似性,即表现为初级化、重型化、能源化、资源化,出口商品以资源性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也是导致出口贸易额低的原因。第三是贸易形式单一,出口内容以货物贸易为主,而加工贸易、补偿贸易以及劳务输出,对外投资等,所占比例很小。第四是市场范围狭窄,由于出口商品结构性问题,导致内陆地区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从内陆地区现实情况出发,以上问题既是内陆地区从事对外贸易动因,也是影响这些地区对外贸易深入发展的主要因素。《开放条件下山西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书的作者长期研究山西省经济发展状况,掌握了大量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以山西为代表的中国内陆地区经济状况、对外贸易现状进行研究,提出许多独到见解。
实施开放条件下的人才战略
人才缺乏、人才外流是困扰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中国内陆省份无一例外。人才状况与经济状况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地区人才聚集、人才结构合理与该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明显互动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政府在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等方面投入不足,使该地区城市现代化设施落后于发达地区,造成科学研究的诸多不便。有限的财政收入使当地政府在培养人才,稳定人才方面不可能有大量支出,使内陆地区人才收入低于发达地区,生活条件得不到改善,结果使内陆地区陷入一个怪圈,即:经济落后导致培养、挽留人才投入不足,投入不足导致人才匮乏,人才匮乏影响经济发展。经济状况与人才状况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人才缺乏可导致本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下降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研究在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地区培养、使用人才的有效策略,找到一条能留住人才、重视人才的途径,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内陆地区来说是有现实意义的。该书作者从大力发展市场经济角度出发,从全国和全球的视角出发讨论和研究这一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主要有:强化国际化培养机制,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市场调节的人才培训机制,放宽人才培养资金投入途径,鼓励多渠道投资于人才培养,调动社会各方面投资的积极性;建立宽松灵活的用人机制,用人方法上长期聘用和短期用人相结合,聘用国际国内著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攻关,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建立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提出要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薪酬留人,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招人和留人。这些思路和策略有极强的时代感和适用性,同时每一条又是一个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深入研究。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内陆地区制定人才策略有极大借鉴作用。
抓住历史机遇发展内陆地区经济
篇4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方式转变;机遇;策略
[中图分类号] 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09-0005-03
[作者简介] 尹继东,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 张兵红,南昌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区域经济学硕士生,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江西 南昌 330031)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更高更宽的要求。它是实现国民经济从“又快又好”发展转变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所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包涵经济发展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向低投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低消耗、低污染和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转变,由单纯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最终在于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同时,也涵盖了要素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的变化,并且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友好方面的状况。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从见物不见人的增长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
1. 投资和外贸依存度过高,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增长和出口贸易拉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增长。但是,我国投资增长率和出口增长率大大高于消费增长率,GDP增长的三驾马车呈现“两高一低”的不平衡发展。投资拉动型的发展模式,产生了巨大的过剩产能,必然要通过出口贸易来释放产能,从而导致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外贸依存度长期很高。2006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67%,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比2004年提高7.3个百分点,出口增长率一直都大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率,可见,出口在GDP中的所占份额是持续增加的,我国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不少产业是以高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低劳动成本为代价,为发达国家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同时,部分资源性产品和高科技产品自给不足,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很高。例如,原油的进口依存度41.3%。对外依赖程度过高,使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加大,增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
2.产业结构不完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资源必然从生产力低的部门向生产力高的部门实现高级化配置。社会生产结构从三次产业的变化看,将由一、二、三结构转向二、三、一,最终达到三、二、一的结构状态。改革开放30年来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28.2∶47.9∶23.9调整到2006年的11.7∶48.9∶39.4,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下降了很多,但第三产业发展仍显不足,我国三产结构尚处于“二三一”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还处于主要是依靠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带动的工业化中期靠后阶段。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任务。要加快二、三产业发展,相对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加快金融、保险、物流等现代生产、生活服务业的发展,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在各产业内部提高科技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高附加值、高产出、高效益的产品生产,使产业结构不断软化、高级化。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2039美元,经济发展中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都要求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物质资源消耗高,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我国一直是能源消耗大国,居世界第二位。据资料显示,2006年中国GDP为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5%;我国全年能源消耗总量2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9.3%,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能源消耗的增长率越来越高,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4. 生态环境约束日益明显,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生态环境约束日益凸显,制约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比较落后,单位GDP能耗、物耗高,污染重,排放量大。长期以来“高投入、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多占地”的发展特征,使生态资源环境付出了极其昂贵的代价。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水环境每况愈下,大气环境不容乐观,固体废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二次污染严重。农村畜禽粪便、水产养殖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使农村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直接威胁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如果不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环境压力将难以承受。因此,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国内和国际市场压力加大,迫使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导火线所引发的美国经济的持续下滑,导致全球经济的增长放缓甚至走向下行区间,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持续升值,国际市场出现低迷状态。我国经济正面临外部环境持续恶化的挑战,这首先将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严重的影响,出口增长必将放缓。
国内市场近两年来PPI、CPI居高难下,大部分中间品和消费品价格大幅度上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的心理预期和消费习惯,甚至出现了消费市场的转移和缩水。由于价格形成机制的问题,“煤、电、油、运”等传统瓶颈产业在利润大幅下滑的影响下,供给约束将重新出现。国内市场有可能出现供求两方面的不稳定现象。
面对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压力,特别是出口贸易增长的大幅滑坡,原有的投资――出口互动的发展方式显然行不通了,迫切需要通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寻求新的发展途径。
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
1.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契机
在全球经济变数很多、不确定性程度很高的大背景下,我们要紧紧把握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摒弃先粗放后集约、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老路,摒弃片面追求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的状况。要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等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日益成为人们的共识。
2.推动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的新契机
在“新技术扩散效应”的国际经济背景下,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更凸显在科技实力竞争上。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性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推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重大调整的核心动力。我国经济实力已有很大提高,迫切要求在自主创新上有新突破,这样才可能保持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进行科技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使科技管理更加有利于科研人才脱颖而出,更有利于重大科研项目的进展和成果转化,形成科技与生产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通过经济政策和科技政策的相互协调,营造有利于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环境。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企业的科技投入,促进先进技术的引进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一体化。通过科技的持续进步,切实保障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转变。
3.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契机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内容。面对国内外市场的紧缩,我国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以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改变产业组织结构,以应对国际市场更加激烈的竞争局面。
在高成本压力下,发达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利润率下降。可以抓住机遇进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对欠发达地区带来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机会。在人民币升值、国内信贷政策收紧、国际需求放缓、生产成本上升等背景下,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需要抓住契机,在挑战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行优胜劣汰的结构调整,使一批传统行业的企业利用规模、技术优势,进入产业利润链条的高端。特别是对需要进口资源的产业(如钢铁行业等),只有进行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适度提高产业集中度,才能提高价格竞争的话语权。
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策略
1.从体制机制完善入手,调整利益结构
我国经济运行中投资过热、低水平重复建设、高增长低效益等现象长期难以纠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体制和制度不完善造成的。地方经济决策和管理部门及经济运行主体,在自身利益的驱使下,其经济行为方式常常与宏观经济目标不一致。我们抓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本质上应该是紧紧抓住体制机制改革和完善不放松,通过利益结构的调整,去引导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系统运用法律、制度、政策、社会舆论的力量,使利益结构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规范,并在实践中得以贯彻。
首先,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调整经济行为主体利益结构。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让市场来充分反映经济运行中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成本。通过价格形成机制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把环境成本内部化,使资源环境压力转化为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的经济动力。
其次,通过完善行政管理体制,调整政府与经济主体利益关系。把“经济管制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政府角色的转变。同时,完善干部考核、选拔任用制度,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绩考核体系,使政治利益和精神利益结构得以调整。
第四,通过完善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调整地区、部门、企业的经济利益关系。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使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完善金融机制,引导信贷资金投向节能减排、技术进步等领域;完善投资体制,引导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向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高的领域。
第五,通过完善政府规制建设,调整企业间的经济利益结构。严格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强调节能环保的技术标准,在经济运行中严格执行。
2.从发展循环经济入手,强化全民节约和环保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但观念总是在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形成和升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高增长,主要还是靠物质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现代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态文明远未建立起来。面对资源和环境两大难题,发展循环经济无疑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并以此带动整个经济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在资源和环境意识上的变革。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变废为宝,在产业链和生产环节中,上一个环节排出的废物,是下一个环节的有效生产资源投入,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生产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保护环境。所以,循环经济是对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增长模式的变革,是以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生产活动和经济运行方式。
发展和倡导循环经济,培育循环经济观念,实际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建设;加大节能减排的执法力度;要通过各种手段把循环经济理念引入经济社会生活,成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为公民的主流意识。
3.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入手,平衡“三驾马车”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性内容,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它是新、老产业适应市场需求变化而不断进行的新陈代谢,实现物质产品、信息、人力资源和资金向可持续发展的生产领域不断重新配套的过程。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出口、消费的方向。解决我国经济总量增长中这“三驾马车”不平衡的状况,需要抓住机遇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以此实现“三驾马车”的动态平衡。
一是要转变单纯追求GDP的发展目标,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产业发展政策目标。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创新体系,改变投资――出口循环模式,通过技术进步减少和节约投资,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优化出口结构。三是以满足和引导国内消费需求为目标规划产业发展,在国际市场减少资源消耗型和没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陈秋凤,李安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及其实现机制[J].合肥学院学报,2008,(5).
[2]高峰.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3).
篇5
一、经济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
经济转型给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不过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把握好这些机遇的与挑战,将会推动农村旅游经济步入更加健康的发展轨道之中。
1.发展机遇。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是千载难逢,从需求角度来看,居民消费升级带来了大量的旅游需求,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的时候,将会带来旅游产业的大发展,我国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点,随着我国朝着中等发达国家稳步迈进,过往十多年旅游业始终保持了较高的增速,而预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高速发展的状态还会持续下去,这对于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利好。从政策角度来看,为了推动经济顺利转型,国家相继出台了多项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政策,而新农村建设的如火如荼也给给予了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很多的政策优惠,这些都给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推动。
2.发展挑战。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虽然面临诸多的发展机遇以及利好,但是从目前的现实发展中来看,其也遭遇了很多的挑战,这些挑战对于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来说是难以回避的。这些挑战主要集中在的竞争、资金、人才等方面,从竞争来看,农村旅游如何能够在充分彰显自身的特色,如何具备与传统景区开展竞争的实力,这是一个挑战。资金层面的挑战主要是农村旅游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何破解资金支持不足的问题,人才层面的挑战是指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方面的人才短缺,如何构建一支数量充足、能力过硬,能够满足旅游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是一个难点。
二、经济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欣欣向荣,不过也应看到,蓬勃发展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背后也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如果不能够有效地解决,必然阻碍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
1.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制约,基础设施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没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对于旅游经济的发展来说将是一个很大的制约。举例而言,很多农村地区交通不便、餐饮、住宿等条件简陋,这些都会影响到旅游者的体验,从而阻碍农村旅游经济的最大做强。基础设施的不完善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地区资金不足,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使得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
2.旅游产品缺少特色。农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旅游产品特色不够明显的情况,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旅游产品的特色是其核心竞争力,目前农村看旅游产品没有将自身的特色充分的凸显出来,对于旅游者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同时不同农村地区的旅游产业更是同质化严重,处于一种恶性竞争的状态,这使得农村地区的旅游产品给人一种千人一面的感觉,不利于这一产业的长期发展。
3.旅游服务不够理想。旅游业是一个典型的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这一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农村旅游经济发展比较粗放,没有一个统一的服务标准,旅游者的各种服务需求很多时候都难以满足,结果使得旅游者的旅游满意度不高,危害到了农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另外就是政府在农村旅游服务规范方面处于一个缺位的状态,价格制定、投诉处理方面不到位,滋生了农村旅游的各种乱象。
4.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宣传力度的远远不够,很多农村地区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对外宣传不够,结果导致了各种旅游资源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不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及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少的农村地区在旅游宣传方面重视不足,不能够去主动的开发市场,获取客源,这影响到了农村旅游的持续发展。
三、经济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针对转型时期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不足,广大农村地区需要利用好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正视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挑战以及不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推动地区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1.完善基础设施。农村地区要想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切实改善地区旅游基础设施条件,一些公益性的基础设施项目,例如交通项目,农村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而一些盈利性的项目,例如酒店项目,则可以进行公开招商引资,吸引社会资本的流入。基础设施完善方面要尽量做好规划,本着适度超前、合理规划的基本原则来推进,从而使之更好地支撑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2.创新旅游特色。农村旅游经济发展要在旅游产品的创新方面不断努力,充分利用好农村这一概念,立足于本地区的旅游资源特色,进行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提炼出来与众不同卖点,从而摆脱与传统景区以及其它农村地区的同质化竞争,展现本地区旅游的独特魅力,彰显与众不同,从而吸引到源源不断的客流。创新旅游产品中要把常规线的旅游与特色专项旅游的开发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景点布局各具特色、突出重点、避免重复。
3.提升旅游服务。在旅游服务提升方面,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好标准制定者、秩序规范者的角色,努力引导本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步入一个规范的通道之中。政府要在本地区旅游产品价格制定的、旅游服务标准制定、旅游投诉处理等方面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对旅游从业人员的一个培训,让从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能力,打造出来的服务一流这一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推动地区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篇6
关键词:中欧经济 经济发展 现状 策略
中国与欧盟分别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区域经济集团,是当今世界舞台上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两支重要力量。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在全球化和国际格局快速变化的背景下,中欧经贸合作关系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且已经超越了双边范畴,具有曰益重要的全球战略意义。虽然双方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许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但总体的发展前景仍然是积极的。
一、中欧经贸发展的特点
(一)中欧经贸合作呈现互补性。中国和欧盟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市场,彼此间的经贸关系具有极强的互补性,相互依赖性也越来越强。欧盟拥有庞大的剩余资本,在技术的转让上比较开放,又极度依赖世界贸易。欧盟所具有的市场优势、技术优势与资本优势使得中国通过发展中欧关系获得了更大的出口市场、更好的技术来源与更多的资本来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所具有的竞争优势对欧盟也是极具吸引力的。丰富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资源、存量与增量庞大的市场、与欧盟差异较大的产业结构以及稳定与高回报的投资场所,都是欧盟国家所缺少和追求的区位优势,是处于“去工业化”阶段的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的良好去处。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欧盟是中国第三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按实际投入计算,欧盟是对华第二大投资者,另外,还是中国最大的技术供应者。
(二)双边贸易呈现不对称性。从中欧双边贸易的增长率考察,近10年来,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大多数年份里,中国对欧盟的出口增长率都高于中国对世界的同一指标。与此相反的是,同期中国从欧盟的进口增长率普遍低于中国与世界的这一指标;与此同时,中国出口产品对欧盟市场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欧盟出口产品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这表明中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着高度的不对称性;从中欧双方在彼此市场所占份额看,中国出口到欧盟的贸易额约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而欧盟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约占欧盟出口总额的7%左右,这同样说明了欧盟市场对中国的重要程度高于中国市场对欧盟的重要程度。
二、中欧经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欧盟对华反倾销力度不断增强。欧盟是最早发起对中国反倾销的地区,就当前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发展态势而言,欧盟对华发起贸易救济案件的次数持续升高,其立案频率和涉案金额均大大超过往年水平。在对中国产品调查的案件中,欧盟官员的核查比以往更为严厉,在关键的给予中国企业个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上,欧盟方面更是大幅度倒退,拒绝承认的理由几近蛮横无理。
(二)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强。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贸易中利用非关税壁垒措施进行贸易保护的力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欧盟是最早认识到国际贸易中技术壁垒重要性的国家,其成员国亦是设置技术壁垒最严重的国家。由于中欧在经济和技术水平方面的差距,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极易受到技术壁垒的封锁。欧盟的贸易政策有关中国的条文带有明显的歧视性。中国入世后各种关税或非关税壁垒作用的消失或减弱,欧盟更加依赖反倾销、反补贴和技术标准等措施来限制中国产品,保护欧盟的产业。入世后,因经济技术水平的差异,中国很难一下子完全适应欧盟的各种技术标准,欧盟技术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法规,这必将成为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制约因素。
(三)中国对欧盟存在大量顺差,贸易平衡问题出现。近年来在中欧贸易中,中方存在较大规模的贸易顺差,2004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欧盟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在贸易结构上,出现局部失衡情况,中国在货物贸易上存在大量顺差,而服务贸易上则是长期逆差。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以来,加工业有力地拉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但是中国对外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处于产业分工的下游,行业利润率低。
三、我国拓展欧盟市场的策略
(一)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
中国对欧盟出口商品大都属于中低档的商品,不适应欧盟高消费市场的需求。因此,我国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向实施出口商品结构升级战略。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努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二是利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档次和质量水平,提高其附加值,其别要提高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增强其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
(二)建立为外贸企业服务的预警机制。国家要建立专门的技术贸易壁垒信息收集和咨询机构,对欧盟的技术标准、技术政策、有关法规、标准结构和内容进行研究,密切关注欧盟TBT的最新动态,及时预警信息,使对欧出口企业提早做好准备,以避免某项标准正式颁布时措手不及。
(三)加强与欧盟的磋商,争取市场经济地位。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地位的转变,加快经济贸易制度与国际的全面接轨,同时进一步抓住入世的有利契机,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论坛,并利用中欧关系良好的发展势头,争取与欧盟的进一步谈判,促使其提早修改现行立法,早日承认中国整体的市场经济地位或者要求其降低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认定标准。
篇7
关键词:大兴安岭;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5919(2016)02-0001-03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是指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一种以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低碳经济能有效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能源之间的矛盾,也能有效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是一种极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当前林区经济转型和突破林业改革瓶颈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木材战略储备库,也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功能区,具有丰富的森林和生物质资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具有天然优势。近年来,大兴安岭林区依托国家低碳试点项目,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产业发展高端化、产品研发科技化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循环、低碳产业,在森林生态化培育、林产工业集约化发展、产业结构低碳化调整、清洁能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目前,大兴安岭林区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引导下,已经逐渐走出了资源枯竭、经济衰退的困局。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资源型城市转型压力进一步加大,大兴安岭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尤其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低碳发展支撑方面存在难解问题。因此,研究大兴安岭低碳经济发展相关问题,将有助于推动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有助于破解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尽快实现林区经济向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增长的系统性转变。
1大兴安岭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总面积8.46万km2,林木蓄积量5.01亿m3,森林覆盖率81.23%,区内有各类野生动植物2000余种,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具备发展清洁能源、生态旅游、寒温带生物、绿色食品等低碳产业的良好条件,较高的森林覆盖率、中幼龄为主的林龄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低碳发展潜力。2012年11月,大兴安岭林区成功申报“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明确了生态自然化、产业低碳化、经济持续化、生活和谐化的低碳城市建设目标,制定了“低碳产业、林业碳汇、低碳能源、低碳生活方式”四大基本战略。为实现低碳试点建设目标,大兴安岭结合生态型花园式新林区建设,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推进林区经济转型,落实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加强节能技术开发和推广,大力发展低碳旅游,加快开展低碳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引导。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大兴安岭林区共谋划了14类240个低碳产业项目,完成了666.67hm2碳汇造林项目、1333.33hm2森林经营碳汇项目、4000hm2森林经营增汇减排项目和并初步建立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与2010年数据比较,2013年大兴安岭万元GDP能耗下降了10.28%,万元GDP二氧化碳下降了25.1%,森林面积增长了1.11%,森林蓄积量增长了6.14%,基本实现了大兴安岭低碳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中所预期的低碳发展目标。
2大兴安岭低碳经济发展问题
2.1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长期以来,大兴安岭林区经济对于资源能源的依赖较大,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超过黑龙江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重呈现不合理的“V”字型结构,第二产业在全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仅为21.0%。支柱产业大而不富,替代产业多而不强,低端产品、低附加值的资源型、初加工型等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以绿色食品业、生物医药业、旅游业为代表的新兴接续产业还未形成规模,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未得到根本转变。
2.2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
大兴安岭林区是典型的高碳消费地区,2012年原煤消耗量为160万t,占一次能源消耗量的87%,能源高碳化特征显著,结合当地较低的经济发展速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当地新能源项目开发时间较晚,水力发电、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项目正处于投资建设期,尚未真正形成产能,当地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足1%,这种能源消费结构对低碳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2.3低碳发展支撑不足
大兴安岭林区作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在人才队伍、资金投入、政策配套、技术研发等方面不具备优势,缺少支撑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没有形成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稳定的投入机制,低碳技术研发受到政策、资金、人才等因素制约,研究与应用进展较为缓慢。高排放企业因缺少低碳技术支撑,不能对落后的设备和工艺进行低碳技术改造,不能及时实施清洁生产、淘汰落后产能,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3大兴安岭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3.1发展特色低碳产业
大兴安岭林区低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应依托特色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集中发展旅游业、绿色食品、矿产和木材集约利用、生物制药、林业碳汇等低碳产业。加快低碳旅游路线和项目规划,以北极村、加格达奇国家森林公园、南瓮河湿地、呼玛界江等知名景点为核心,连通各条特色线路,建设穿越兴安旅游环线,做好低碳旅游精品项目设计。加快开发新林蓝莓、漠河食用菌、呼中黑木耳等优质资源,重点做强百盛蓝莓、福林山野珍品、北极冰蓝莓酒等龙头企业,形成集种植、采集、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绿色食品产业链。以各矿区、木材加工产业带的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为核心,打造以绿色冶炼和精深加工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依托康恩贝集团、北方制药、新林区北药项目,打造以现代中药研发、天然提取物、中药饮片加工及中成药制造为主要方向的中药现代化产业链。按照自主减排项目标准,开展碳汇造林和森林抚育,提升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碳储量和生态功能,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做好预先设计。通过发展以上特色低碳产业,构建功能完备、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低碳产业体系,推进大兴安岭产业集群化、低碳化、生态化发展。
3.2扩大低碳能源消费
全面推进资源和能源梯级利用,在冶金、化工、热电、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形成耦合共生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架构,减少企业对煤炭能源的依赖程度。深入推进冶金、化工、水泥等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进一步降低重点耗能行业能源消耗比例。加大对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的开发力度,改变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推进清洁能源开发。以塔河、漠河、新林、呼玛为中心,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发电、固体生物质燃料、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立体循环经济建设项目。在呼玛、呼中、十八站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光伏发电、风光互补发电项目。依托额穆尔河流域梯级水利资源,在呼玛县集中建设一批水电项目。用好国家新能源扶持政策,充分释放低碳能源项目产能,逐步提高新能源对煤炭的替代率,将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到合理水平,建立起以“减量化、清洁化、多元化及和谐化”为特征的能源体系。
3.3研发低碳促进技术
加强与发达地区的低碳技术交流合作,依托国内具有科研实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形成低碳经济技术研发联盟,组织开展节能环保、低碳标准、低碳技术、低碳产品方面的技术攻关。重点开展生物质能源炭、气联产技术,将林下剩余物、废弃菌袋转化为炭、电、可燃气、焦油等产品,减少森林火灾隐患和菌袋环境污染,同时产出电、可燃气等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低碳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和低碳能源推广应用,对自身具有的高能耗、高排放问题进行分析论证,在高能耗设备改良、余热余压回收、能源梯级利用、生物质燃料技术开发方面,寻求关键技术突破和问题解决方案。积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形成低碳技术开发新机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进一步推广节能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快低碳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3.4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构建以低碳交通、低碳居住为代表的低碳生活,倡导林区群众选择节能环保的文明生活方式。打造具有林区特色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低碳交通体系,推广清洁能源交通工具,鼓励绿色出行,降低交通运输领域的碳排放强度。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加强低碳建筑选址和设计,使用高效能取暖设备,推广使用太阳能和节能电器,对城镇路灯进行风光互补节能改造。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络、学术活动、科学普及、社区板报等多种渠道,深入持久地开展低碳宣传推广活动,积极倡导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浪费为特征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价值取向,使粗放型消费模式向绿色、健康、低碳型消费模式转变,切实将低碳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内涵上升到公众认知层面。3.5加强低碳政策支撑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安排专项资金扶持低碳发展,培育低碳金融信贷服务,解决大兴安岭林区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和项目开发的经费不足问题。争取国家对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开发的税赋减免和财政补贴,出台配套措施,加快企业低碳技术改造进程,尽快淘汰落后产能,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建立发展低碳产业激励约束机制,优先发展环保产业,提高高碳产业市场准入门槛,对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企业给予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扶持。建立低碳考核体系,明确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落实责任主体,对降低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费结构、低碳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考核,将低碳经济作为大兴安岭林区缓解资源压力、协调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共生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实现大兴安岭林区低碳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宋彩平,祖立娇.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12(2):137-142.
[2]姜钰,许馨.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国有林区低碳经济转型发展评价分析[J].林业经济,2014(9):12-15.
[3]李明娟,李炜.大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与国有林区经济转型研究[J].学术交流,2012(8):113-115.
[4]张春辉.大兴安岭金融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J].黑龙江金融,2012(2):73-74.
篇8
1林业生态经济在“美丽广西”建设中的作用
1.1生态林业经济发展为“美丽广西”建设提供有利条件
“美丽广西”建设重大活动以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民风建设为重点,切实改善城镇生活条件,转变农村生产方式,优化生态环境,突出法治引领和推动作用,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资源环境综合执法,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让广大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实现环境优美、城镇居民生活宽裕、服务保障有力、乡村和谐幸福的总体目标。开展“美丽广西”建设重大活动,是建设“美丽中国”战略在广西的具体体现,也是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和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开放“双核动力”的配套工程。广西发展生态林业产业有资源、有基础、有潜力。自2013年深入开展“美丽广西”村屯绿化专项行动以来,森林资源不断增长,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各级林业部门积极引导农民种植果树、乡土树种和珍贵树种;抓好森林经营,有序推进树种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森林质量;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拓展林下经济发展空间。目前,林下经济发展面积已达到333.3万hm2,惠及林农超过1600万人,并带动了森林旅游、现代林业物流、林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
1.2“美丽广西”建设中的问题
虽然当前很多省市都开始建立与林业发展相关的生态经济系统,但是从总体上来看,城市化趋势下的林业生态经济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管理组织建设不全面、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较低、产业同质化等。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是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没有将自身的功能与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生态经济体系在建设的时候呈现了盲目性,经济利益的追求停留在短期目标上,而不具备长远发展的条件。“美丽广西”在建设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林业生态经济发展与建设的重要性,从短期发展看是有一定的益处的,但是没有指定长远的发展目标,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美丽广西”的建设中着重提出进行林业生态建设,能够让城市建设的参与者明确自身的功能与地位,促进城市的生态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找到当前生态建设中的不足与问题,对此进行反思,通过有效的途径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经济体系,促进广西生态环境的改善。
1.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和提业支持
“美丽广西”的建设是要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融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共赢。林业生态经济建设与这一发展目标相符,通过有效的途径发掘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一方面可以从中获取较高的经济利润,另一方面又加强了人们对林业资源的重视程度,在保护中开发。“美丽广西”建设离不开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以及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往的建设工作都是依赖于传统的经济发展政策,而缺乏与生态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这种现象就易导致社会发展滞后,无法适应“美丽广西”建设要求。林业生态经济的建设能够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从而推动“美丽广西”的整体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的融合。通过开展生态旅游可以让更多的人与组织参与到社会的建设中,林业管理部门、林业企业、林业农民以及政府部门等。这些群体参与度的提高能够为“美丽广西”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项目的建设,使人力、物力与财力的配套得以完善。
1.4推动广西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可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生态经济体系的建立可以充分实现其经济价值,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业等方法,使更多的人融入生态经济建设中。建设“美丽广西”是要推动社会资源与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效流动与循环,进而促进经济、环境等各方面发展的可持续化。林业生态经济的开发与建设促进了林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其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既保护了环境又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可以说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化发展。
1.5林业生态经济的独特地位
林业生态经济建设是发展“美丽广西”的基础与前提,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广西地处南部边疆地区,与东南亚相邻,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具有临江、临海、临边等多种优势。由于位于亚热带,广西具有雨量大、阳光充足等气候条件,这些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林业资源。有统计显示,全国每7棵树木中就有1棵出自广西。广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居全国第四位。广西的生态优势较为突出,但经济优势薄弱,因此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这些林业资源。广西在近年来的林业建设项目包括公路与城镇道路的绿化、江河湖周边绿化以及发展人工林等。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发展,更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经济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现阶段,广西已经开拓出大片的商品林,每年的林产值将在一千亿元左右。因此可以看出,林业资源在广西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林业生态经济的建设将为“美丽广西”提供经济基础与物质基础,其生态效益又是生态建设的必要保障。
2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推动“美丽广西”建设的策略
2.1需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为目标
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缺一不可,因此发展林业生态经济时应当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建设商品林,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另外,推动生态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保护生态林,促进林业资源的再生,利用经济与政策上的扶持提高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循环利用。例如应当对从事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人员予以适当的生态补偿。从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来看,广西发展林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美丽广西”的建设需要经济与生态的双重支持与双重发展,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必须对当地有利的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刚好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合理的开发,能够实现发展的平衡。
2.2运行与发展需遵循必要的原则
在林业生态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中不能够偏离主要目标,还应当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建设都应当遵循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的发展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林业经济在开发时也应当遵循市场原则,以市场为主导进行开发与利用。商品林的建设要以市场需求为前提,站在全局的角度,推断市场现阶段与未来的需求。例如高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人们希望通过旅游来缓解生活压力,因此在“美丽广西”建设中可以对生态旅游业进行必要的开发,促进其发展。将独特的林业资源与喀斯特地貌等开发成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次,要遵循系统性原则,广西林木覆盖率在55%以上,在开发的过程中应当将林业资源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展策略与方案的制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综合协调林业资源保护与林业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保证发展协调性与合理性。最后一个原则是开放合作原则。社会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为了使广西林业建设的利益最大化,应当与省外地区进行互动与合作。广西有着临江、临海、临边等多种区位优势,对外沟通极为便利。除了与我国其他省份进行合作外,其林业资源也可以进行出口销售。通过这种方式提高经济的发展活力,缩小与其他地区发展的经济差距。
2.3需遵循必要的运行与管理机制
社会的发展都需依赖于一定的机制,从而避免发展盲目。由于社会各个部分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发展中也可能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为了保证建设行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必须制定合理的发展机制,并在发展机制的调解下,实现自身的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的建设具有复杂性,林业资源在管理与经营上需要进行分类,各种类别的林业资源管理与经营模式形成了一个较为复杂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以众多的机制为基础。第一是市场调节机制。这一机制是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必须以这一机制为运行与管理的基础。第二个机制是资源评价机制,在进行资源的开发之前,需要对资源进行准确的评价,以保证开发工作是有意义与有价值的;第三个机制是法律约束机制,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建设要符合法律要求,对林业资源的过度开采与破坏是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的;第四个是多方参与机制,林业资源的开发是“美丽广西”建设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政府、林业部门以及普通群众等方面的共同参与,需协调各方利益,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只有在各种机制的约束下,林业经济生态建设以及“美丽广西”的整体建设才能够完成。
2.4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达标创建工作
为打造“美丽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注重和谐、注重民生,协调好生态平衡与城镇化的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必须把广西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公共绿化配套、城市生态文化服务领域等资源优势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规划布局中。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结合“美丽广西”与“城乡一体化”,重点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的节能环保设计与实施,以保障“绿色、低碳、可持续”新型城镇建设要求;二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适宜发展的产业作为引领,技术产业驱动应优先于地产驱动。在“美丽广西”的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应成为城镇化建设的优先选项。强化各类生态指标和加大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力度,提高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力度与相关部门的合作水平,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程度,配合城市创建规划和建设方案,积极融入文明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生态示范区等各类生态文明城市达标创建活动之中,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发展林业生态经济。
3结语
篇9
一、多渠道推进实体经济融资
因为不同实体经济自身存在的差异,所以适合于其融资的渠道也是不同的。总体来看,对于宜昌实体经济而言,其融资可以采取的渠道有信贷、基金、信托、股票和债券。一是通过信贷渠道推进实体经济融资。对于在资本市场已上市的宜昌企业,如安琪酵母、兴发集团、湖北宜化、长江电力等,信贷渠道主要是满足这些企业短期流动资金的需要;对于没有在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产业基地,如宜昌船厂、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氨基酸产业基地等,信贷渠道主要是满足这些单位短期流动资金和中长期固定资金的需要,满足产业链延伸、产业化推进、产业基地建设的需要。同时可以采取差异化信贷支持区域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支持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基地和观光农业园区建设,支持以两坝一峡为中心的一系列水电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文化产业链与旅游文化产业群的建设。二是通过基金渠道推进实体经济融资。建立由宜昌市政府主导,由金融机构和民间组织或个人参与的基金,只要符合基金申请条件的实体经济都可以向该基金申请资金,按有关规定签定协议后就能及时获得资金的支持。可以考虑对于能吸收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中小微型服务企业、特色农业产业、鄂西生态旅游区域和点军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先给予这种由政府主导的基金支持。三是通过信托渠道推进实体经济融资。在宜昌市成立生态环保信托有限公司,由该公司发起设立生态环保信托计划,推动第三方资本参与,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合作,开发出具有商业可用性的各种技术,直接投向实体经济。如生态农业、资源循环高效利用、低碳环保等技术的研发,都可以采取这种方式获得资金支持。四是通过股票渠道推进实体经济融资。对于符合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条件的实体经济,如科技企业、低碳环保企业、节能减排企业、特色产业基地等,宜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主动以担保人的身份支持这些企业或基地在资本市场发行股票融资。五是通过债券渠道推进实体经济融资。对于资产负债比率低、信用好、收益高、财务运行状况良好的企业,只要企业符合债券发行条件,银行应积极与企业合作,以担保人的身份支持企业在债市发行债券融资。发行的企业债券期限主要以中、短期为主,票面年利率比同期定期储蓄存款年利息率高0.5-1倍之间为宜,这样既能顺利发行,又能降低发行成本和风险。对于上市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于非上市企业则发行不可转换债券。此外,可以根据实体经济的现实需要,在确保风险承担和收益相对平衡的条件下,宜昌市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可以借鉴欧洲发行表内双担保债券模式,发行以实体经济房产、机器设备、产品、专利、能转化成生产力的科研成果等抵押贷款的高质量资产作为担保的合约式表内双担保债券,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金融机构提供信贷的规模,从而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宜昌市不具有发行债券的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
二、开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规避风险的有效途径,但是金融创新必须是适度的,否则就如美国金融衍生品的过度创新,从而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所以,金融创新应围绕生产、消费等展开,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因此,宜昌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应紧紧围绕服务于宜昌实体经济来展开。如为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提供金融创新产品;为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现代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的产业链延伸、产业化、产业基地建设提供针对性强的金融创新产品;为低碳经济提供碳金融创新产品和碳金融创新中间业务;为小微企业、创业者和“三农”提供个性化鲜明的金融创新产品和新的差异化服务。
三、创新信贷抵押方式
对于经济实力比较弱、不动产抵押物缺乏或抵押物价值远远不足、生产经营风险比较大的实体经济,如小微企业、农户、科技小企业等,金融对其服务往往是比较薄弱的,其大多数很难获得信贷的支持。因此,可以通过创新信贷抵押方式来扩大信贷支持覆盖面。在创新小微企业信贷抵押方式方面,可推出商标权抵押贷款、未来销售收入权抵押贷款等;在创新农户信贷抵押方式方面,可推出农业种植和养殖项目未来现金流抵押贷款、经济林权抵押贷款等;在创新科技小企业信贷抵押方式方面,可推出股权抵押贷款、专利权抵押贷款、软件著作权抵押贷款等。
四、构建金融服务集合体
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能只靠金融机构的力量,应构建资源集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金融服务集合体,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合力。金融服务集合体的构建,可以考虑引入政府、保险公司、担保公司、信托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参与。根据宜昌市实体经济的实际情况,可以构成不同的金融服务集合体。如对于农业企业或农业产业基地,可按“政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三位一体的模式构建;对于科技企业,可按“政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四位一体的模式构建;对于低碳、生态环保企业,可按“政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四位一体的模式构建;对于创业企业,可按“政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或担保公司)+融资租赁公司+创业投资基金”五位一体的模式构建。当然在以上的各种集合体中,以政府为引导,金融机构为主体,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为补充。
五、发展县域中小金融机构
在县域,中小微型企业、农业园区、个体工商业者、个人创业者、农户等需要大量的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资金,所以要满足宜昌市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有效发挥金融服务能力,就必须要拥有足够数量的中小金融机构,以提高金融机构在县域金融市场的密度。因此,要进行“体制外突破”,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鼓励支持具有明显投资性质的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参与创建宜昌市县域中小金融机构,在县城创建社区银行,在乡镇创建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以优化县域金融机构所有制和规模结构,提升金融在广度和深度上服务县域实体经济功能。当然,要确保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服务县域实体经济功能,一方面可以考虑扩大中小金融机构发起人范围,增大资金供给规模。从地域范围看,发起人可以是境外参与创建者,也可以是境内参与创建者;从主体范围看,发起人可以是各种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机制和制度,监管机构实施有差异化的监管。在机制建立方面,建立中小金融机构资本金补充机制、展业机制、经营风险预警机制;在制度建立方面,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信贷跟踪管理制度、信贷安全回收制度;在实施差异化监管方面,对中小金融机构实施监管,要有别于大型金融机构,采取灵活的、相对宽松的监管,如在存款准备金率、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等监管指标方面,根据县域金融资源禀赋特点,分别对这些指标设置不同于大型金融机构的标准进行差异化监管。
六、注重小微金融服务
篇10
关键词:燃气行业;管理;市场经济;思路
燃气是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赖以依存的重要能源,燃气行业或燃气市场主要以燃气生产、输配及销售为主要内容,涉及到方面的利益诉求,既具备公共服务属性,又具有市场经济供需需求特征。在燃气行业发展及竞争中显露出垄断性的弊端,亟需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对燃气行业进行强化管理。
一、强化燃气行业管理的重要性及我国燃气行业管理开展现状分析
燃气管理是保障城市经济平稳有序发展,满足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的重要途径,燃气服务是城市公共服务的组成部分之一,燃气设施设备及网点也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强化燃气行业管理,一是促进燃气生产及燃气供应有跟进的必然要求,二是燃气行业安全健康发展的客观需要。从我国燃气行业管理实施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燃气行业市场在管理力度上不强,无法做到对燃气生产、燃气储存、燃气运输及燃气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实时监督管理。受此影响,燃气行业市场出现了供求不均衡,燃气企业间充斥不良竞争等现象,出于成本节约的考量,在燃气安全生产,燃气质量检测等方面出现了资金上,人员装备及税收缴纳上的各种问题,最终加剧了燃气行业的乱象,给群众的基本利益构成损害。不管是从燃气企业的生产及销售过程来看,还是从整个燃气行业的发展经营来看,都凸显出我国燃气行业管理滞后,机动性,全面性不强,市场经济参与程度不深等弊端,培育及发展燃气市场经济,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进行燃气行业发展及管理引导,已成为改善提高燃气服务质量的必经途径。
二、强化燃气行业管理,加快培育和发展燃气市场经济的思路方法
1.通过市场经济作用,对燃气市场的价格及经营方向进行引导调节。管道天然气行业要积极融入到市场环境中,应结合管道天然气工程在建设报建、报装及报检环节的具体情况,在获取当地区域的管道天然气规划许可及施工许可证件的基础上,着重提高管道天然气在公用管道、长输管道、工艺管道及压力管道上的施工质量及安全定级,借助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方法,优选资质优良的管道天然气企业,给予其《注册登记使用证》、《压力工艺管道》、《压力公用管道》及《压力容器》的注册登记办理权限。在管道天然气价格的调节及管理上,应以管道天然气的输配价为参考依据,在与管道天然气终端用户进行结算价格协商后,确定最终的销售价。管道天然气管理部门要秉持市场为主,调控在后的原则,审定管道天然气企业在经营成本、利润获取、销售模式等因素,对管道燃气价进行成本及利润的两重调控,为燃气企业改善生产及服务质量,促进燃气供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创造条件。
2.整合燃气市场企业参与主体,倡导实施联合经营的模式。燃气市场具备的投资与收效之间的良好匹配关系,吸引了众多的燃气市场经营企业,而市场经济的结果之一就是在有序的竞争环境下,最终达到优胜劣汰的实施效果[2]。作为燃气市场参与主体来说,其应对的竞争压力较大,发展环境及形势趋于严峻,要避免陷入恶性竞争中,燃气市场企业主体可以借鉴采纳市场经济所提倡的联合经营,通过统一的经营目标,在互相合作的运营模式下,打造质量过硬、风险共担、资源整合的燃气企业集团,打破原有的燃气生产、燃气调配、燃气供应、燃气服务、燃气销售互相独立割裂的行业发展格局,使燃气经营主体在区域式及集团式分布中,做到燃气市场的顺畅化及良性发展,最终为燃气行业的规范化及统一化管理做好铺垫。
3.建立及完善燃气市场的法律法规,提高燃气企业进入燃气市场的准入标准。燃气市场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市场经济准则,另一方面燃气市场提供的服务内容又属于社会公共服务的一部分,需要政府部门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具体地说,燃气行业管理需要用到我国政府部门市场监管、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及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要做到燃气市场及燃气行业的市场监管,就应对燃气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通过对燃气企业生产、燃气生产安全资金及质量检测的跟进、燃气运输及燃气销售的监督及管控等具体细化的管理制度及措施,确保燃气市场能够在有章可循中进入市场化运营阶段。而在燃气企业参与到燃气市场竞争中时,政府部门应通过市场准入制度及标准的推行实施,对燃气市场经营企业所具备的资金规模、生产及运输设施设备配置、生产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基本能力等要素进行考察,优选经营基础好,生产,储存及配送条件齐全的燃气生产企业,给予其燃气经营权,并建立动态考核及淘汰机制,以净化燃气市场氛围。
4.燃气行业自身应注重生产质量的提升。燃气行业自身要在市场经济及宏观调控的双重保障下谋求平稳发展,作为燃气企业而言,其应注重提高燃气生产及燃气服务的质量水平[3]。在燃气的生产上,燃气企业要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制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在安全生产上投入充足的资金及人员。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管道天然气行业作为燃气行业的重要支柱,其在生产及运输天然气的设施设备上,涉及到管道的设计、安装及埋设,在这些环节中如出现安全隐患,会对燃气行业发展及社会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基于这一问题,管道天然气等燃气企业应做好埋设管道的安全检测工作,通过无损检测技术、非开挖检测技术、漏磁通检测技术及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应用,对钢管、预埋件、非金属附件等进行实时监控检测,确保管道天然气输配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升燃气行业生产质量水平。
三、结语
燃气行业管理中,采取市场化管理理念,培育及发展燃气市场经济势在必行。在燃气行业管理实施中,要从市场经济引导、行业经营模式整合、燃气市场准入标准的推行、燃气行业自身生产及服务质量的提升等方面加以完善,以促进燃气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作者:谭莉琴 单位:重庆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王艳平.加强燃气具行业管理确保燃气具使用安全[J].山西建筑,2012,(21):273-27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