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在国际贸易的研究也显得愈加重要,国际贸易对于每个国家经济的引擎作用与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也变得越来越激烈。国际贸易的内容和形式不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紧跟时展,对外贸易战略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将就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关系结合起来,进行相关的探讨分析。
从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大大增强,随着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融合,经济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态势。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力,主要是经济界追求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和谋求经济的发展等造成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带来了国际贸易投资和贸易环境的变化。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现代经济的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机会。特别是进人世贸组织之后,中国进一步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同样,对发展现代国际贸易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1996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召开了一场关于《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讨论会。在会议上,参会代表们一致认为全球化是世界各国在经济上跨国界联系和相互依存日益加强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各国之间通过运输、通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不断增强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包括了货物和服务等方面的贸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发生了资本和技术的流动。
在当今天时代,全球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市场、生产和金融活动的跨国界联系非常紧密,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各国的扩大再生产和经济的提升必须要在世界范围内的紧密联系中才能正常进行,这就为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原本的最传统的一国贸易转变成了本国贸易与世界多边贸易互相联系的体系框架,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将有助于各类关税和相关进出口费用的降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当中,各种贸易壁垒和贸易障碍会逐步减少,同时,还会直接对贸易数量和贸易总额的增长起到促进作用。
从历史的研究数据来看,在1990-2005年间,世界GDP按市场汇率计算的平均增长率为2.4%,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来换算则达到了3.5%。而国际货物出口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也非常快,已经达到了5.7%,服务出口贸易也获得了同步发展,其平均增速达到了6.8%,国际贸易在世界总产出中的比重呈逐步上升的状态,从历史数据来看,已经从1990年的20%上升到2005年的33%以上。国际贸易发展最快的是一些发展中的大国,比如说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国,这些国家的贸易额增速均超过20%。另外,还有一些产油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也在国际贸易中变得非常活跃,比如从事产石油和非石油的初级产品贸易的国家。
三、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的间接影响
1.促进某些国家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经济全球化对于国际贸易也产生了间接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国家通过这种方式融入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当中。为了突出本国的优势,让本国的定位在世界市场上更加明确,从而有效地参与国际分工,并充分让本国的资本、商品和服务等要素获得流动,这些国家的贸易增长会出现变化,贸易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2.加速了各国生产要素的流动
根据赫克歇尔一俄林要素禀赋理论的研究可以发现,各国自身在经济封闭的情况之下,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有所不同。这样一来,就造成了各国要素与产品的价格差异的产生,也就是所谓的比较优势。如果加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那么这种差异就会在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之下促进各国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而一旦各国密集进行生产产品的相互转移及流动,那么国际贸易也就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扩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跨国公司也得到了发展和扩张,现在跨国公司的力量已经达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公司已经控制了国际贸易的绝大部分,比如说国际跨国大公司已经控制了世界原料和燃料全球生产的40%左右,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科研与开发的80%-90%,国际投资额的90%等等。
四、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之下,国际贸易分工不断进行细化,另外一些产品的生产还达到了再度深化,而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也起到了促进自身发展的作用。比如说,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公司自身的管理模式和全球战略的调整,以及金融资本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不断增长,国际贸易的结构及方式,还有金融对于国际贸易所产生的作用都呈现出了与往常不同的新特点。
国际贸易的发展结构已经开始向高级化的方向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已经开始有所增强,国际贸易的结构不断进行调整。总的来讲,一方面,货物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产品和初级产品贸易比重持续下降;另一方面,服务贸易所占的比重不断的上升。伴随着这些产业内国际贸易新形式的出现,公司内贸易和跨国公司供应链网络内部交易变得越来越重要。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反过来又促进了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对于一个国家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贸易的分析角度不同,所以强调的重点也不同。无论哪一种贸易形式,经济全球化都对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付国文,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理论基础与战略选择[J]改革与战略,1997(05)
篇2
[关键词]县域经济;吉林省;经济发展;产业结构
一、县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变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 37.05亿元,人均GDP 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第三产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变化没有规律性,这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截然不同。从个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不同反映了县域之间差异性;从整体分析,第三产业在县域发展的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比重的提高。由于受到交通、商业、金融、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服务业通常集聚在中心城市,而不会选择在县域发展。此外,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外向性较低,
当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时,三次产业发展水平接近,产业结构趋同。随着县域经济发展,三次产业发展进入了调整阶段,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的差异性增大,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减弱,三次产业都有可能演变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县域经济是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地域性特征明显,不同县域的差异性较大。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不必强调同一,而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让县域经济成为推动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篇3
吉林省的县域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较大发展。吉林省现有县(市)41个,土地面积占全省的96%,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0%,县域经济总量约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0%。2004年,全省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为:人口46.22万,GDP37.05亿元,人均GDP7836元,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1.02倍、1.16倍和1.16倍,排在全国的14位、13位和11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具有代表性。同其他省份一样,吉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得益于我国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一方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动了农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县域工业的快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县域工业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吉林省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既符合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同时也体现了县域经济的某些特点。
既往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这也是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配第最早注意到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并揭示了结构演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克拉克在配第早期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费希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通过实证检验提出了配第一克拉克定理。克拉克认为,随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劳动力在不同产业之间流动的原因在于各产业之间收入的相对差异。库兹涅茨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侧重从各产业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各产业间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进一步论证了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他认为农业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下降之中,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是上升的,劳动力在各部门分布比重的变化趋势与此基本相同。钱纳里则通过构建多国发展模型指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存在与之相适应的产业结构。随着人均产出的增加,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下降,而第
二、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将会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经验结果不能简单地照搬到县域经济上。其原因在于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而产业结构演变理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国家或者较大的经济区域。此外,县域经济还有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作为国民经济的区域基础,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往往被城市经济“边缘化”,从而未必具有较为完整的经济体系;其次,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往往落后于城市经济,从而具有更为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最后,由于受到发展空间的制约,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较大。因此,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需要通过实证分析加以提炼,从中分析并得出某种规律性的结论。从国内学术界研究来看,关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变化的研究较少,仅有林民书利用2002年7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做了相关的实证分析。本文利用吉林省2006年的截面数据,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演变做实证检验,分析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所发挥的作用。
二、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趋势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业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县域经济是一种较小尺度的区域经济,其基本单位是县域。县域内绝大多数土地和人口属于农村,因此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粮食主产区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农业对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2006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672.76亿元,占全省GDP的15.74%,高于全国11.7%的比重。在县域范围内,农业总产值占县域经济总量的28.56%,也远高于全省和全国的比例。
从统计数据上看,农业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为明显。2006年,在吉林省41个县(市)中,县域GDP超过100亿元的县(市)有6个,它们的农业产值都排在全省的前十位;县域GDP低于25亿元的县(市)有10个,其中有7个县(市)的农业产值排在全省的后十位。但是,这样的分析只能大体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农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否会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需要我们进行相关的实证分析。进一步,依据上面分析的农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我们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用县域GDP表示县域经济的总量,用第一产业产值表示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回归分析更加严谨地分析二者之间关系。为了考察不同规模县域经济中农业的作用,我们将41个县(市)2006年的县域CDP分成了25亿元以下、25-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四个组别。回归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看出,随着GDP的增大,自变量和因变量从正相关转向了负相关。当GDP小于50亿元时,方程拟合度R2的增大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增强,F统计量均大于P值显示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当GDP介于50亿元和100亿元时,F统计量小于P值,表明此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线性方程的解释能力降低。当GDP超过100亿元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又变得很明显,但此时二者之间已经呈现负相关。
实证结果显示,县域经济规模越小,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大;随着GDP的增大,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逐渐降低;当县域经济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后,农业不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部门。上述趋势显然不能通过对全部数据的线性回归得出,这也是我们采取分组回归的原因。事实上,当通过对数据进行非线性的三次回归时,这种趋势变化才得以显现(参见图1)。实证结论反映了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农业发展的一般趋势。进一步,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逐渐降低。鉴于县域经济之间的差异性较大,我们用县域人均GDP替代县域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考察第一,正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比重与县域人均GDP的之间关系。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吉林省县域人均GDP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县域GDP中比重逐渐减小,这一结论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三、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与第
二、三产业的关系
按照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第
二、三产业取代第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第
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对于吉林省县域经济而言,当农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呈现降低的趋势,那么,第
二、三产业(或者说是非农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会相应地增加。这是从整体变化上得出的结论,它并不意味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会随着县域经济发展而呈现比重上升的趋势。因此,对第
二、三产业分别进行考察是必要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是在农村工业化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发展的。县域工业的发展为县域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统计,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工业增加值的45%、出口的34%都来自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吉林省县域工业也取得了较大进步,从而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第二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的假设下,我们将县域GDP分成同样的四个组别,通过线性回归分析二者之间关系。利用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
回归结果表明,县域GDP随着第
二、三产业的发展而逐渐增加。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和50亿元之间时,第二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在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时,第三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不显著。这说明,县域经济在这个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分别进入了调整阶段,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减弱,从而体现出县域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增大。
从产业结构方面看,以第一产业产值为标准,可以计算出县域GDP在不同阶段的第
二、三产业的比值。在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以及大于100亿元两个阶段,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比重比较接近。这也说明了在这两个阶段,县域第
二、三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以县域GDP大于100亿元以上的6个县市为例(包括磐石市、前郭县、榆树市、德惠市、农安县和公主岭市),公主岭市、榆树市和农安县是全省第一产业产值的前三名,前郭县、磐石市和德惠市则占据了全省第二产业产值的前三位,榆树市和德惠市还是全省第三产业产值的第一名和第三名。因而,吉林省县域经济总量最高的县(市)的产业结构从整体上看不尽合理。此外,与林民书(2007)结果相比,除了县域GDP介于25亿元与50亿元之间的比例较为相似以外,其他区间的结果差异较大,其原因部分由于本文样本个数少、县域差异大,其他原因尚待研究。
第
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从县域人均GDP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第
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变化却并不相同。第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随着县域人均GDP的增长而增加(参见图5),两组数据的相关系数为0.514。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比重与县域人均GDP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参见图6),相应的相关系数为-0.062,两组数据基本不相关。由此可见,第二产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在县域经济范围内,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对县域经济发展有推动作用,但其产业结构比重却没有规律性的变化趋势。
四、相关结论
在吉林省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演变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相比,我们发现,无论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还是以县域为研究对象,工业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都是深刻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业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由于吉林省经济总量与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相对落后。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仍然是吉林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还具有一定的支配作用。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发展较好的县(市)多依赖于资源开采和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的层次较低。因此,在吉林省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中,第
一、二产业的比重仍很接近,第二产业的比重亟待提高。
篇4
>> 浅论发展县域经济 即墨:县域经济双核驱动 项目引领 产业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 项目引领产业驱动县域经济社会实现更好更快和跨越发展 贵州积极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农业技术推广转化探索分析 科学发展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发展县域经济对策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思路 文化旅游发展县域经济 浅谈县域经济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100强 县域经济发展探讨 浅论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何发展建设县域经济 如何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创新“果业+旅游业”两轮驱动新模式开拓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之路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周旭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J].苏南科技开发,2007,(4):1.
[4] 邢诒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支撑能力[J].今日海南,2009,(9):32-33.
[5] 毕亮亮,李强.中国县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7):37-40.
[6] 科技部.2011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Z].
[7] 傅晋华.提升中国县(市)创新能力的科技政策需求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0,(10):81-86.
[8] 毕亮亮.科技进步示范县(市)提升县域创新能力的建设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11,(10):131-136.
篇5
扩权强县,促进区域富裕。扩权强县是我省县域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变革,对于激发县域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但任何改革都存在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难免使一些利益主体受到损害。我们一方面应尽可能使改革方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更要看到,扩权县域的经济发展必将使整个区域受益,整个区域更加富裕,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统筹城乡,两条腿走路。统筹城乡不仅是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高速增长后的发展要求,而且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成渝被国家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加快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试验区”给我们创造了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的试错权,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比资金和项目更为重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说明,哪个地方先改革、先开放,哪个地方的发展就更快。统筹城乡要两条腿走路,既要强调加快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强工业反哺农业的实力,同时要高度强调新农村建设,强调缩小城乡差距,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社会公平。
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关注层面,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成渝经济区进入国家关注层面,将有力促进成渝经济区交通建设和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融合,从而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特别是四川和重庆交界县区“川渝合作示范县(区)”建设,将推动我省该区域借鉴重庆经验,借助重庆辐射,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篇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县域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和基础支撑。而在县域经济中,发展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那么,妇联组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当好什么样的角色呢?
一、妇联组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的意义
妇联既然是一个群团组织,它就有党委、
政府职能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那就是联系群众的方法更具有亲和力。
1、妇联组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是《章程》的要求。《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章程》明确规定,妇联的任务之一是“团结、动员妇女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就要求妇联组织引领妇女搞好发展,发展和维权是妇联的两大工作主体。
2、妇联组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要求,这些要求的达到和妇女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只有充分发挥了妇女的能动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美好目标才能更快实现。
3、妇联组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治国理念的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这就明确要求我们妇联组织必须参与到县域经济发展中,关注县域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维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改善人们精神面貌,使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升高。
二、我县妇联组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曾经做过的工作
近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以来,我县各级妇联组织在上级妇联的指导和县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大局,在县域经济发展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1、在城乡深入开展“双学双比”和“巾帼建功”两大主体活动。在农村我们注重典型引路,加强妇女教育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妇女素质,带领妇女勤劳致富奔小康。我们经常组织科技致富女能手等的评选,并且通过活动的开展,辐射带动妇女群众共同致富。在城镇以“巾帼文明岗”创评活动为切入点,开展“巾帼建功”,评选“巾帼建功标兵”,积极发挥岗位带头人的作用,促进企业和单位经济效益向更好更快发展。
2、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善于以家庭为载体,广泛开展了“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学习型家庭”、“爱心敬老家庭”、“十大好媳妇”的评选活动,掀起了一股尊老爱幼、互相关爱、热爱学习的热潮。
3、组织妇女开展了一些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城关镇老城社区、东关社区、花宝社区、白露社区成立了女子文艺队,经常举办文艺汇演等,不仅陶冶情操、增强体质,提高了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维护了社会稳定和谐,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支柱。
三、妇联组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努力方向
1、帮助妇女岗位建功,适应县域经济打好特色牌的需要。县域经济发展的出路在于发展特色经济,有特色就有优势,就有生命力和竞争力。要从较高的位置定位县域产业。我们要帮助妇女树立这样的观念,帮助她们适应形势的变化,帮助女职工在企业的重要岗位建立功勋,帮助女企业主集中力量做强企业、做大规模、做响品牌,推动县域经济上水平、上档次。
篇7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
一、构建县域产业体系
当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运行规律,并且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一是要依托当前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制造业产业链的专业化和服务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行业以及运输物流行业等,不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为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农业、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地域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主导产业, 从而让当地特色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落后产能,要不断加大淘汰力度,对过剩产能要加快化解,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改造和提升,尤其是潜力突出的产业,要重点将其培育成县域主导产业。二是要重点发展县域服务业,充分发挥当地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将县域信息、文化、生活等行业的潜力深入挖掘出来,从而推动服务经济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紧密围绕当地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重视各种新型制造模式的发展,全面推进县域科技创新,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要努力促进产城融合,结合当地有利地县域环境资源条件,使得当地人口、产业和空间城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城镇化和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县域人口集聚程度、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要促进县域城镇承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充分依托已有县城和资源配置优越的建制镇的现有优势,根据当地实际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当地乡镇村体系布局更趋合理性,深入到县域城镇居民中间,了解他们所关心的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医疗等需求,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当地产业、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有机衔接,使城镇功能得以优化,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当地城市发展品质的有效提升。三是要加快城镇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并且还要不断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制度,从而有利于人口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的形成。
三、 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减速转型期,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诸多实践已经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越优越,其发展前途更加长远,发展后劲更为充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地区生态环境优越,那么在吸引投资创业时将会获得更大优势,不仅如此,在广纳优秀人才方面以及促进生产要素融合方面空间更为广阔。为了能够引领经济新常态,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就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获得金山银山的思想, 从而使生态环保引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倡导低碳排放,拉动经济增长,并逐步在全县形成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氛围,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环保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自身优势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创造绿色财富,带来巨大生态福利,从而有助于获得生态竞争优势的形成。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还要大力推进县域投融资模式创新,依托城市都市群的有利优势,促进县域协同发展,这样就能让县域改革红利得以充分释放。
四、学会适应新常态
首先,应当加强区域合作,这是当下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经济联动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国内外形势变化明显,县域领导者应当把县域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加快改革创新,从而打破地区封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应当加快产业升级。在第一产业方面,加强农业谋划,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使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样就能有效促进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在第二产业方面,尽管近些年来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下降,但是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强县富民工作的着眼点,不断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提高经济存量。同时还要重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缓解县域就业压力,使生活性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
最后,要注重法治体系建设。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对于县域而言,要想与全国实现同步发展,改革和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又需要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在县域工作全局中,加快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更加有必要发挥法治建设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加快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要紧密围绕民生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注重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有针对地加快法治建设,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使法治保障更加强而有利,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灵华. 经济新常态下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5(35):61-63.
篇8
【关键词】科技创新;县域经济;农业
依靠科技进步是加速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科技进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
一、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
第一,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第二,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够奠定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第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充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特点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市、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保定市各县(市) 经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河北省内的较发达的县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2年,保定市GDP总额为2720.6亿元,省内居第五位,就整体而言,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推进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1.农业在占比分布不均
比如涿州、高碑店市的非农产值比重较高,农林牧渔增加值比重较小,农业在这两个地方县域经济发展中作用不明显;而定州市农林牧渔产值占比相对较高,达到达到35%,可见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在经济发展中又起到了关键作用。
2.乡村人口比例大,城镇化水平低
几个经济相对落后县市的乡村人口比例都较高,除涞源和涞水外,其他几个县(市)乡村人口比重都在90%左右,从劳动力结构来看这些 农业劳动力比重也远高于其他县市。
3.县域经济效益不高
由于受产业结构层次低和经济运行质量等因素的影响,保定市县域经济中发达县域与欠发达县域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地区差距的扩大使欠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劳动力等要素不断地 向发达区域流动,将会影响地区间合理分工的实现。
三、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1.体制制约。区县的责、权、利不统一,管理体制还不完善;区县政府对经济调控的空间很小,方法比较单一;尤其是当前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后,县域经济面临着融资困难、土地供给矛盾、发展空间狭小等制约较为突出。
2.机制制约执行力较。对区县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不健全,部分机构和人员依赖思想严重,执行力不强。另外,由于过分强调政绩,造成部分项目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缺乏长远的战略考虑。
3.人才保障乏力。区县劳动力素质整体水平较低人才缺乏,科技文化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缺乏;乡镇企业技术人员少,整体科技水平偏低,人才流失现象也较为严重,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四、科技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积极申报企业研究中心,利用好中心资源、平台、机制对产品进行研发,提高企业的科学创新能力;科研院所要与企业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创造性,为企业发展牵线搭桥,创建科技发展平台。
真正把研究成果应用到企业中,体现经济价值,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推进技术创新,在促进科学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上求突破。要认真落实关于鼓励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技创新,争取国内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技术专家参与我市关键技术研究,参与或承接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抓好一批技术成熟、先进适用,对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有牵动作用的优秀项目进行示范和推广。要加强科技成果鉴定评审与奖励,完善成果评审鉴定和奖励制度,把真正能体现我市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最高水平、最具特色科技成果评选出来并加以重点扶持,使其成为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亮点。
3.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优势主导产业,围绕我市太阳能、纺织等优势领域,努力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吸引一批上下游配套企业进入,形成相互配套、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同时要加强核心技术攻关,鼓励有条件、有优势的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进一步扩大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的规模。要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支持企业用信息技术嫁接传统产业。
4.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在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上求突破。要依托各工业园区,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中心等平台,加快推进创新型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和鼓励创新人才、创新要素和创新成果向科技园区和优势企业集聚,形成开放协作的运行机制,实现公共科技资源共享。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共建产学研示范基地,促进产学研结合,实现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董正信,田雅娟.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J].经济论坛,
2008(6).
[2]周民良.科技创新与县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5).
篇9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现状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发展。在此发展目标下,少数民族地区的县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卫生、医疗等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产值增幅较大;人均收入得到了提高,就业人口数量增加,缓解了就业压力。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从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的范围来看,仍然处于不利地位,表现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和发展不平衡等。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
(1)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中经济发展主体不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过于依赖各级政府的扶持和干预,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经济发展的内生性较弱;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相脱节,经济发展的促进性较弱。
(2)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比重特别是传统农业比重较高,工业和商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层次不合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于长期受重传统重农轻商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只注重农业的发展,忽视了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的发展,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城镇化发展落后,经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城镇密度和面积小,城镇化水平低,规模经济效应得不到发挥,经济力量薄弱,城镇经济的辐射功能差,经济发展较慢。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一)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1)明确经济发展主体原则。明确县域经济的发展主体,才能发展县域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就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劳动者。认真处理好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与县域经济活动的主导地位的关系,才能有效调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体的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2)实施工业化导向原则。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受到传统农业思想的影响,技术相对落后,工业化程度低。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劳动者的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努力改变生产技术,使其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化发展,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现状。
(3)发展特色,突出特色原则。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相对特殊,其县域内资源、文化等相对特殊。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要从特色出发,体现经济的特色优越性和特色潜力,以特色作为出发点,打造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
(4)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原则。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中,处理好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中心城市与农村等发展的关系,发展县城、乡镇的经济辐射作用,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5)构建循环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物质资源丰富。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正确处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积极构建循环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
(1)确定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得到确立和保障,但是与其他县域相比,其素质技能较低。少数民族地区可以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推行中基础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等,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实现传统农业化向现代工业化的转变。
(2)突出特色,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特色经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必然要求突出特色,强调特色,以特色作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利用优势资源,不断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特色工业、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产业等,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3)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大力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立文明的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4)政府及职能部门健全市场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属于行政性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离不开政府和职能部门的宏观调控。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政府及职能部门运用有效的政策和法规对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扶持和宏观调控,建立县域经济服务性的政府,健全市场机制,合理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农村城镇化
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直接推动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快慢,反过来又会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拟结合当前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及其农村城镇化建设道路方面进行深入探析。
一、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及原因
县域经济是一种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为重点,城乡一体、工农并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功能完备的、具有开放性和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大系统中属于中观层次,是市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充分激活这一区域经济主体,形成现实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竞争力,可以推动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带动的区域经济,对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腾飞是至关重要的。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的重要手段。二是解决西部“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三是实行统筹规划、实现西部地区全面进步的关键点。四是维护西部地区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
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基础、地理环境和政策因素的影响以及行政、财政、金融等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使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就以处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省来说,全省78个县(县级市)中相当部分都是贫困县或少数民族聚居区。2003年,全省县域GDP总计1012.8亿元,城市GDP总计498.9亿元,其中县域和城市分别占GDP总和的67%和33%;同时县域人口3484.09万人,城市人口385.57万人,分别占全省总人口的90.04%和9.96%。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贵州县域GDP和人口比重分别高出15.05和16.53个百分点,既是县域GDP和城市GDP总量都比较小的省区之一,也是县域GDP比重和人口比重均为最大的省区之一。2005年贵州县域和城市的GDP比例为74.4%和25.6%,真正成为全国县域经济GDP比例最大的省。2006年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只排名全国倒数第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经济发展处于被动局面。相对于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环境尚待优化的问题。这主要是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束缚,仅满足于对自然资源的低水平开发,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建设的主动性、创造性不够,没有很好地发挥和挖掘县域经济的优势和潜力,形不成向外拓展的区域性特色产业群体。同时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新形势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与外界经济交往的负面影响,失去了与外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的大好机遇,使自身经济发展处于相对停滞状态,城乡之间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如贵州省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322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721.55元,两者之比为4.2:1。
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结构层次偏低。产业结构直接反映一个地区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合理程度,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大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主要是结构层次偏低。如贵州省2003年县域三次产业构成仅为30.6:40.9:28.5,而同期全省三次产业构成就为22.0:42.7:35.3。相比之下,可以看出西部欠发达地区第一产业在县域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则相对缓慢。具体在第一产业“农”的成分中,主要搞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具有明显的弱质特征;第二产业尽管有一定数量,但规模普遍较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而且产品结构单一,多以初加工工业为主,技术含量偏低;三次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还不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滞后性也无法对一、二产业的发展形成拉动。
三是县域财政困难,自我发展能力弱。投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拉动力,对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快速的投资增长和必要的投资总量规模对县域经济的发展来说就显得更为重要。但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财政收支平衡缺口却较大,入不敷出、负债运行的问题十分突出。如贵州省目前大部分县都还是财政补贴县,严重制约着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同时,现行的金融体制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力度明显不够,表现在农村信用社资金规模过低,商业银行的存多贷少和邮政储蓄的只存不贷,县域资金大量外流,造成农村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受资金的制约,导致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投资回报率远低于发达地区,融资渠道萎缩,甚至出现了因穷而无法投入、因投入不足而更穷的恶性循环。
四是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进程缓慢。县和县以下的中小企业发展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劳动就业、推进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近年来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中中小企业发展却非常缓慢,作为非农就业主体的乡镇企业发展还出现萎缩状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受阻,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进而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水平。如贵州县域工业化水平比全国滞后10到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全国的59.67%,城镇化水平仍处在全国倒数第二、三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6个百分点。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缓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的发挥不明显,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城镇化是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现阶段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就显得特别重要。贵州省“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刺激各方投资,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心。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城镇化水平低,直接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城镇作为一个区域的生产中心、贸易中心、科技中心、交通中心和信息中心,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只有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才能使县域相关各行业实现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集聚效益,形成本区域的主导产业优势,增强竞争力;同时集中人、财、物力进行县域农村水、电、路以及居民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由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2.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工业转变的进程,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城镇化水平太低。所以,在新形势下抓住小城镇这一城乡经济的结合部和交汇点,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努力推动县域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进而促进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3.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人。西部欠发达地区最突出的表现是农村贫困人口偏多,农民收入水平较低,而且居住分散,这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通过发展二、三产业来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 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整体素质。同时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条件,尽快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4.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城乡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所以尽管农村消费群体大,但购买能力弱,市场容量小,很难形成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而推进农村城镇化,就可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繁荣城乡市场。一方面通过城镇有效地改变农村消费方式,增加农民收入,开拓商品市场。另一方面城镇依托本地产品,从规模经营入手,形成批量生产,创建专业市场,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同时,按照农村经济对资金、技术和信息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使城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进而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5.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有利于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西部欠发达地区要尽快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如期实现小康目标,就要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因为城镇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服务的中心,是沟通城乡交流的桥梁。推进农村城镇化,一方面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引导农民获取新知识、树立新观念、形成新习惯,使社会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得到更新。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县与县以及县域范围内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在更大范围内为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提供平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方位开放。
三、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进程
农村城镇化必然涉及县域经济发展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小城镇建设,理应成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头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1.统一规划,分类指导,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农村城镇化不仅仅在于小城镇本身发展,而且关系到周围农村和大中城市。所以,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区域城乡体系规划、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地的产业基础、经济结构、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和城镇布局,进一步制定出能发挥地方优势和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小城镇建设必须放到国民经济全局范围,在科学规划的指导下进行。只有制定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才能多快好省地进行建设和综合开发,推动农村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2.合理布局,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西部欠发达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小城镇的建设进程虽有较大发展,但在财力、物力上仍呈现出一种分散化特点,这就很难实现农村城镇化质的飞跃,也难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由此必须以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发展为重点, 以点带线带面顺序展开,通过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具体就是坚持分步推进的原则,通过城关镇和中心集镇来壮大一批经济强县,提升一批中等发展水平县,帮扶一批经济欠发达县。同时突破以建制镇为单元的局限性,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布局,通过发展县城和有交通区位优势、资源特色优势和规模优势的重点中心镇,增强城镇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促进农村人口、生产要素向强镇集聚,全面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使城镇真正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平台。
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增强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经济实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相对落后,而且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但并非没有发展优势。关键是要抓住机遇,采取各项优惠措施加强小城镇建设,并与县域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搞好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巩固农村城镇化的基础。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优势,建设一批污染小、上规模、效益好的乡镇工业。同时鼓励城市及县域外工商企业参与投资,增强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力。根据各地的区位优势、民族风情、自然生态旅游优势, 大力发展投资少、收益快、就业容量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第三产业,如商贸、旅游、饮食服务业等,增加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实力。如贵州近几年就涌现出以“资本置换”为内核的都匀模式、以旅游业兴镇的荔波模式、以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镇远模式、以酒文化为依托的茅台模式等一批布局合理、规范适度、特色明显的小城镇。
4.注重制度创新,强化政府职能,建立有利于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和机制。一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农民进入小城镇落户的限制,畅通人口流动渠道,真正按市场方式配置劳动力资源。二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规范现行城镇土地使用与征用制度,实行有偿用地,妥善解决小城镇建设用地问题。同时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按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社会保障覆盖面扩大到小城镇的各种经济成分和用工形式,尽快建立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就业、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而解除进镇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深化行政区划管理体制改革。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打破地区壁垒,实行兼并联合, 富村联合穷村,强企业兼并弱村, 实现各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有机协作,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总之,通过深化各项制度和体制改革,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5.制定优惠政策,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建立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相对落后,目前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如2005年以来贵州省级财政就投入了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6500万元,平均每年城镇非农业人口以近20万人的速度增长,但贵州目前就有近4000万人口,若要将现有27% 的城镇化水平发展到2020年的43% 左右,每年就要向城镇转移约40万人。这说明仅靠政府一家投入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发展需要,要下力气盘活城乡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多渠道吸纳小城镇建设资金。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资金,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对一些有投资回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道路、桥梁、水厂、公厕等)实行有偿投入或收费方式建设;积极开辟信贷或债券融资渠道,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形式支持小城镇的道路、供排水、科教场所、环境整治、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对有稳定收入的进镇农民在购房及其他消费方面的信贷业务;继续保持政府的投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还要逐年加大对小城镇建设资金的财政投入和扶持力度,以此全面发展县域经济。
6.从实际出发,走出“速度”误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目前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城镇化明显低于国内和国际的平均水平,必须加快发展,但在提高城镇化的速度和水平上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种不考虑其他因素,将城镇化率奉为地方发展的主要指标,单纯用行政手段变更行政区划,县改市、乡改镇、村委会变居委会的作法,是对城镇化的误解和扭曲。小城镇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区位和资源条件相协调,同时不搞“跟风走”的一哄而上,要有规划地在经济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适度和集中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另外,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城镇人口快速增加,城镇功能和面积的扩张造成原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不足,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这就必须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凝聚力和辐射力,进而实现县域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铖,赵柳. 贵州县域经济竞争力分析与对策[EB/OL].会计. 200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