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关键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的关键

篇1

一、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

前几年一直说,中国经济存在着内外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消费需求不足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使得我国GDP的持续平稳增长缺乏内在动力。过去30年我国GDP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因为消费需求不足,一直缺乏内在动力。前几年我们是依靠出口导向政策,用对外出口来弥补国内的消费需求不足,维持了比较好的增长。可是到了2008年以后,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连续几年出口受限,出现了经济下行趋势。2009年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把增速又拉起来了,但需求不足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从2009年到2010年,经过一段时间,由于货币超发和流动性泛滥所引起的一些消极的后续效应开始显现,主要标志之一就是资产价格剧烈上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和泡沫出现,另外就是消费物价指数的上升。这导致一个两难状况,一方面是内在动力不足,想要维持比较高的增长率,就需要有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首先是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支撑增长速度。但另一方面,货币超发的后续后果显现出来了,又不能继续用扩张性的政策来支持增长。

碰到这种情况,首先需要研究这种现象的实质到底是什么。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时候,通常用所谓“三驾马车”的说法,认为今后中国经济怎么走就看“三驾马车”,亦即投资、消费和出口。分析的结果就是,为什么2008年遇到那么大的困难?就是因为“三驾马车”中有两驾已经不行了,出口遇上了金融危机,同时消费也上不去。很明显,“三驾马车”的分析法是凯恩斯主义用来分析宏观形势的方法。

学过宏观经济学的人都知道,凯恩斯主义处理的是短期问题,从来没有说过可以用这样一个分析框架来处理长期问题。我们长期发展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问题。

中国面临“两难”困境的症结,就在于过分倚重短期政策。用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来分析。2008年的问题在于,在这“三驾马车”中,消费本来就不足,进出口顺差一下降,就造成了总需求不足。因此,2009年的政策重点就是尽力扩大需求。只要能够扩大总需求,就能够把增长的速度拉起来。

“三驾马车”的思路脱胎于凯恩斯主义的短期分析框架。即使凯恩斯本人也从来没有说这一分析框架可以用来解决长期经济问题。所以,单纯依靠短期政策来解决中长期经济问题,是对凯恩斯主义的一种误读。

我们不仅要解决短期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短期的政策来赢得时间,抓紧解决长期发展与增长问题,这样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二、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两难困境

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西方国家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后期,也就是两次产业革命之间的那种增长模式,特点就是靠投资来驱动增长。苏联在“一五”计划后沿袭了这一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存在很多弊病,因为它要靠投资来驱动,资本对劳动的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最终需求不足,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我国前几个“五年计划”,也是走的这条路。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长时期的持续增长,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学习了包括日本在内的一些东亚经济体用进出口来弥补内需的不足。采取出口导向政策造成了两个积极后果,一些出口加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了,大量闲置劳动力能够得到就业机会。我国大量劳动力,大概是1.5-2亿人口,从农村低效领域转移到了城市相对高效的出口加工业就业,使得整个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可是我们看到,所有采取这种出口导向政策来支持高速增长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经过10-20年用出口导向政策所支撑的高速增长之后都出现了很多问题,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带来了后续效应,资产泡沫膨胀到一定阶段就会破灭,造成整个市场崩盘。日本是这方面最典型的,在高速增长之后很快就出现了内需不足,在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至于采取了贸易立国的政策,用出口导向政策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

出口导向政策有一个很重要的配套政策,就是汇率本币低估的政策,这一配套政策在前期是有效的,但当这个政策成功地执行了10-20年之后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因为出口企业得到了政策上的优惠,也就是补贴,创新的动力就会削弱。有些经济体就此变成了一个劳动密集专业户,不再搞创新了,减弱了追求技术进步的动力。更重要的是宏观问题,在出口导向政策非常成功的情况下,外汇结余将会大量增加,这就会造成本国货币的升值压力,造成贸易摩擦。这时就需要选择:其一,让本国货币升值,如果本国货币升值,出口导向政策就会持续攀升,追求外汇结余肯定就不行了,因为在均衡汇率这一点上,应该说是不会有外汇存底增加的。其二,坚持出口导向政策,这就需要保持本币的低估,因为改变这种本币低估状态会涉及很多人的利益,比如出口企业的利益,出口地区的利益。继续保持本币的低估,采取中央银行干预的方式,让央行频繁干预外汇市场,结果就是收购外汇来支持外币汇率,压制本国货币。这样,央行就只能被动超发货币,货币多了,无外乎就是流向两个地方,一是资产市场,二是消费品市场,走到资产市场上去就会形成资产泡沫,走到消费市场上去就会造成CPI快速提高,也就是通货膨胀。

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才能营造吸引人才、鼓励创业的环境。因此,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使上层建筑更适应经济基础的变化。

三、全面改革要有顶层设计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走出上述的两难困境呢?在我看来,就是长期和短期结合起来,把“标”和“本”结合起来治理。从短期层面来说,应该采取总体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但仍然要充分灵活。否则,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前功尽弃。有人说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软着陆”了,也有人认为中国恐怕就要“硬着陆”了。这两种说法都有一些绝对化,一方面,“硬着陆”的可能性不能排除,另一方面,我们还有30年经济发展实力的积累。另外,我们的宏观当局、央行的专业水平很高,如果方针决定了,他们能够引导经济实现“软着陆”,这种可能性仍然很大。所以,要用稳健、灵活的财政政策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同时又必须认识到,这种短期政策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在采取这样的宏观政策来保持脆弱平衡经济的基础上,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到解决长期发展的问题上去。所谓长期发展的问题,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十二五”规划的主线,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发展服务业。有人说服务业在西方国家是在工业化完成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其实在20世纪初期服务业就脱颖而出,很快就超过了制造业,每年发达经济体的服务业都是三大产业中份额最大的,比如中国香港地区的服务业占到了90%。特别是生产业,它的发展是和分工同步的,随着分工而深化,服务业中有很多都不是像早期那样为消费者服务的,而是为生产者服务的,我们把它叫做“生产业”。分工继续深化的结果就会出现一些所谓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在制定“九五”计划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究,一直到制定“十一五”规划的时候也在研究。为什么这么多年还是没有解决呢?这是因为转变遇到了“体制”。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就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此来反映供求关系,把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的地方去。可是我们的资源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政府仍然保持着支配资源的大部分权力,特别是在城市化加速之后,现在的产权结构使得政府手里又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资源可以支配,那就是土地。各级政府都很容易用低价格把土地拿到手,变成可以用来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资源。我们的金融改革虽然市场化了,但是各级政府对于金融机构有很大的影响力,加上其他一些机制上的原因,各级政府对于支配信贷资源也有相当大的权力。有了这些权力,各级政府就会用手中支配资源的权力来营造政策,政绩的主要表现就是GDP的增长。因此,这一体制就造成了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巨大障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就步履维艰了,特别是到了“十一五”时期,在某些地区还出现了一种开倒车的现象,不是朝着市场化方向走,而是朝着相反方向走,强化了政府对资源的支配。

再者,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技术创新似乎也非常困难。如果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技术创新的主要问题是自己的创新能力不足,那么,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技术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相当先进的技术,有些技术甚至突破了前沿。但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技术的商品化和产业化依然非常困难,原因就在于一个有利于创新和创业的环境还没有建立起来。很多技术有了发明却变不成产品,有了产品却又发展不成产业,一些企业勉强在市场上站住了,却总是长不大,而现代技术的进步非常快,几年过去以后,原有技术就不先进了,就沦为二流技术了。

此外,由于法治的地方化、司法的地方化,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创新,因为“你创新我仿冒”,我只要争取到了司法管辖权,你都告不了我,因为有地方保护。所以,我们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但是体制上有障碍,好的体制没有建立起来,费了很大劲,始终转不过来。

“十二五”规划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动力是改革,因为只有坚持改革,才能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只有改革,才能建立起有利于发挥创新精神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为此,必须要有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

为了全面推进各领域的改革,“改革要有顶层设计”被提了出来。现在国有部门的财税体制、金融市场、法治建设、教育科研体制等,都积累了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改革的任务庞大而艰巨。我们应该从哪里着手呢?首先要有顶层设计。经过30多年的改革,我们国家有了非常大的发展,但在新的平台上又面临新的选择。这就需要由我们的执政党在顶层设计上做选择,在这个大系统下的各个子系统都要有这样的设计,包括经济系统、法治系统、文化系统、教育系统等等。

从经济方面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问题有待解决:一是国有经济,如何真正完成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改革目标;二是财政体制的完善,如何实现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对应;三是金融体系建设,如何解决好我国的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问题。在金融体系建设中,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言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性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目前的银行体系和政府监管体制下,这一问题越来越尖锐。小企业是创新的主要来源,在世界各国都是这样。如果小企业没有好的经营环境,我们的技术创新、新技术的产业化都会碰到很大障碍。所有这些问题根本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才能促进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此外,所有这些改革的关键都在于政府自己,政府应该下决心进行自我改革,做到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今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根据前几个“五年计划”和“五年规划”的经验,全面改革势必遇到来自既得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种种阻力和障碍,主要有两个阻力:一是来自既得利益的阻力,就是在原有格局下得到利益的人们会有惯性来阻碍改革;二是意识形态的阻力,因为我国长期受到从苏联接受过来的意识形态的影响,有这种意识形态的阻碍,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受到影响。所有这些改革不但要有顶层设计和具体实施方案,还要有去除各种阻力障碍的决心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样,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十二五”期间,我们需要大力推进国有经济的改革;完善现行财税体制改革和金融市场;建立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科研和教育体系;建设完备的法制体系;实现政府自身的改革。

篇2

关键词:京津冀区域 经济发展 首都经济圈

京津冀区域靠近首都经济圈,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具有十分明显的发展优势。基于实现首都经济圈发展的目的,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发展理念被提出。结合当前京津冀区域的特点,只有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找出关键点,才能够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获得实质性进展,以满足经济发展需求。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一)京津冀区域经济规模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来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地区已经成为三大重要的经济板块。从表1可以看出,2013年京津冀地区与三大经济板块的经济规模比较情况。三大经济板块的生产总值达到了212990亿元,占据了2013年全国生产总值的37.44%。其中,京津冀地区2013年生产总值为62172亿元,占据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的10.93%,人均生产总值达到57345.35元。

相对于其他两个经济板块来看,京津冀地区水平最低。在京津冀内部,三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2013年河北省的生产总值最高,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贡献率达到45%以上。但是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仅仅为38596元,相对于京津两地存在明显差距。

(二)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

2013年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的发展状态。其中第三产业占据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的51.7%,相对于全国46.1%的比重要高,第三产业已经成为京津冀地区的主导产业,同时也是日后的发展趋势与优势[1]。而京津冀地区的第一与第二产业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以第三产业为主体的格局,2013年北京第三产业比重为76.9%[2]。天津与河北的产业均为“二三一”,其中天津已经迈入后工业化时代,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当,并且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产业格局。而河北省的第一产业比重相对更大,由于接收了京津两地的一些制造行业,因此河北省开始走上资源与加工融合的产业格局。

(三)京津冀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京津地区高铁运营极大的拉近了两地的距离,形成了两地半小时经济圈[3]。同时,京津高速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经大致完成了京津冀地区三小时经济圈。2009年,京津冀地区三个省市签订了城乡规划框架协议,京津冀地区交通发展已经全面进入道路现代化时代。从目前京津冀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京津冀地区已经形成了大型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给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关键的支持。

二、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

(一)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京津冀地区规划是国家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本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并且有利于实现战略发展的优化。长时间以来,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十分不平静,其主要原因就是三地各自发展,开展非理性竞争,没有贡献资源。因此,当京津冀一体化经济能够得到落实,京津冀区域的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将会实现共赢[4];二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提升社会各界的信心。目前,国内经济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经济发展趋势不容乐观。虽然城镇化进程的脚步让人们对未来的发展所有信心,但是由于其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因此很难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然而一旦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可借鉴“长三角”等经济增长模式,使此区域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从而提升社会各界对国家经济发展的信心;三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有利于缓解北京在各个方面的压力。当前北京地区的资源过于集中,经济、文化、人才等都聚集在北京,房屋价格居高不下,基础医疗设施难以满足群众需求。而当京津冀经济一体化顺利实施,北京的经济、医疗、居住等方面将有趋势往周边地区辐射,将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北京的生存压力。

(二)发挥各地产业优势

当前市场经济环境竞争更加激烈,京津冀地区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只有在认清各地优势,明确各地分工,集中资源优先发展各自的优势产业,优化资源配置,才能够最为高效地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与重复建设,最大程度发挥京津冀经济圈的实力,加快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5]。北京地区拥有大量的人才与充足的资金,因此应该优先发展高技术的信息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等,将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辅助发展高质量服务业。例如,北京通州新城拥有十分完善的服务硬件设备以及文化产业设施,因此可以重点推动现代化服务业发展,建设文化创意园,打造北京文化商务中心区。又如,北京顺义新城拥有首都机场连接国际航空的优势,其可以大力发展物流、商务、国际会展等产业;天津的工商业、制造业基础十分雄厚,其拥有领先的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能够在航空领域、节能环保领域、生物医药领域等新兴产业中获得优势。同时,天津临海,拥有地理交通优势,可以发挥港口的便利深化口岸物流合作,重点发展海洋经济;河北省应继续发展基础产业,尤其是第一产业中的农业与牧业,充分利用冀东地区充足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钢铁、纺织、服装等资本与劳动密集型产业。例如,秦唐沧地区处于环渤海的核心地区,交通位置便利,因此应该积极拓展物流、化工等产业,利用本地优势发展水稻、葡萄等农产品。又如,保定地区可以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加快发展旅游业、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于集聚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产业聚集与流动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支撑之一。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要进一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快各个城市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途径的建设。加快建立京津冀地区高速铁路建设,重视京津冀机场建设,加快建立北京、天津、河北的交通干线。同时,还要重视基础设施软件的互联。京津冀地区可以参考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板块,使用“一卡通”制度。虽然目前,京津两地已经发行并且使用了“京津一卡通”,但是发行数量较少,使用并不十分普及。因此,政府应加快京津冀地区基础设施软件建设,实现各个地区城市高铁、地铁、公交一卡通行制度,让各个城市的群众流动更加便捷,实现京津冀区域的信息化连接。

(四)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各地政府之间的合作是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之一。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需要凭借市场经济规律的支配以及市场主导的各项合作,而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角色应该注重对市场体系进行优化完善。但是就目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现状来看,市场调节体制依然不是十分完善,因此要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就离不开政府的主导。政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打破观念限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之间存在着行政区域的划分,这是阻碍三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导致基层设施建设缺失,产业同构的本质问题。鉴于此,京津冀三地政府应该发挥引导作用,淡化行政规划关系,坚持开放的原则,以实现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发展。京津冀应该各自明确自身区域的经济发展目标,认清各自地区的功能定位,以实现产业、交通与城市一体化。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区域协定、多方协议等方式来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建立区域一体化市场;二是为了推动京津冀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政府要构建统一的法律体系,强化三地的经济发展政策,实现政府管理的统一化;三是构建和谐的区域发展环境,消除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阻碍,以保障各项经济政策能够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可以制定出台有利于京津冀地区产业优化的政策,推动非国有经济的进步,正确引导三地人才、资本、技术流通,设立相关部门负责各地之间产业关系协调发展,以全面建设京津冀产业优化的服务支持体系。

三、结束语

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发展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京津冀地区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发展就应该从把握京津冀区域一体化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挥各地产业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等几个关键点入手,以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区域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张贵祥.基于区域一体化的生态经济发展研究――以京津冀为例[J].经济与管理, 2009 (3):63-67.

[2] 唐茂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与前景展望[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3):15-20.

[3] 涂英柯,司林波,孟卫东.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研究综述[J].商业时代,2013 (26):136-138.

篇3

【关键词】“两化”良性互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化”同步

当前,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面临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转型升级困难,资源和环境难以承受;另一个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内需启动困难,经济增长难以持续。要解决第一个问题关键是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闯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而要解决第二个问题则关键是要实现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事实上,新型工业化是拉动力,创造供给;而新型城镇化则是推动力,创造需求,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必须同步推进才能有效解决产业转型升级和扩大内需的问题。因此,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一、“两化”非良性互动难以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

“两化”良性互动,就是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具体表现为新型城镇化为新型工业化创造需求、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供给,以新型工业化引领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以新型城镇化支撑工业转型升级,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两化”非良性互动则主要表现为两种:一种是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另一种是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国际经验表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或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均会带来诸多经济社会问题,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只有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

二、“两化”良性互动应是推进“四化”同步的关键环节

“四化”同步推进的难点在于农业现代化,而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离不开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良性互动。我国现阶段的城镇化率只有52.57%,也就是说还有将近一半的人口留在农村,而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仅为10%,农业生产效率极低。而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必须将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必须实行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效转移农业人口,使其在城镇安居乐业,必须满足两个基本要求:一个是必须为其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另一个是必须为其提供必要的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而这两个要求都可以通过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来实现,新型工业化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吸纳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新型城镇化则能够为农业转移人口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

由此可见,“两化”良性互动不仅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举措,也是推动信息化发展和应用的关键载体和动力,故而“两化”良性互动应是推进“四化”同步的关键环节。

三、实现“两化”良性互动的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和发展战略优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已经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工业化进程已经到了中后期阶段,而城镇化进程也到了加速发展阶段。根据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钱纳里的标准,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已严重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就业结构演进也明显滞后于产业结构演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出现了明显的非良性互动。造成这一局面的关键在制度体制的障碍和发展战略导向问题,因此,要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一方面,必须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另一方面,必须进一步优化在现有的发展战略。

从制度创新方面来讲,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创新农村产权制度。无论是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还是城镇的经济繁荣,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而创新农村产权制度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要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特别是要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农民能够自愿、有偿地将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出让,使农业实现产业化、规模化经营。这样才能有效地解放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民,使他们能够转移到城镇,参与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

二是要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就业制度。切实保障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就业权利,使其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合理的就业待遇和同等的社会保障。要实现这一目标:其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工的劳动力素质,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竞争,实现起点公平;其二,要切实消除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待遇,保证同工同酬,实现过程公平;其三,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工享有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实现结果公平。

四、推动“两化”良性互动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要统筹兼顾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期间的互动关系也要符合阶段的特点。一般来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起步期,工业化是核心和基础,对城镇化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第二阶段是成长期,工业化开始落后于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逐渐加强;第三个阶段则是成熟阶段,工业化的作用开始淡化,城镇化成为了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应该根据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来推动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篇4

关键词:农机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1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从过去的简单机械化逐渐向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农机经济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变,过去的农机发展手段、发展理念、发展体制等都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农机经济发展的要求。但是在农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本文对我国农机自动化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然后探讨我国农机推广发展问题的策略。

一、我国农机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农机发展的现状

现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的深化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机推广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已经建立,从当时的整个发展体系来看,其在一定意义上为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随着农业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过去的农机发展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我国深化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至农机经济发展工作不能正常展开,出现农机制造企业与农民的劳动生产之间的脱节现象。很多农民进行农机挑选的时候,对新的农机产品疑虑较多,造成农机经济发展的不顺利。有的农机制造企业产品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农民生产的损失,以至于破坏农机经济发展体系。

(二)我国农机经济发展工作存在的问题

1.农机推广的技术不全面

现在我国许多地区依然采用过去经济体制中的农机推广体系,而农业生产中对农业机械技术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原有的推广体系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开始从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生产转变为经济作物的种植生产,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更高,所以原来的农机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农民农业生产的需要,导致农机推广的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2.农机技术人员的配备不合理

现在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在推广理念上依然沿袭着过去的传统落后思想,所以这些推广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推广的知识与技能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直接限制了我国农机推广事业的发展。在农机的推广体系中,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比例相对太低,不能符合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的需要,大部分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受过系统和专业的知识技能教育或者培训,更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致使我国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进行缓慢。

3.推广观念陈旧落后

很多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单纯地购进新的农业机械,并在地方进行出售,直接忽视了对购买农民进行农机技术的推广,导致国家的农民各种政策体制遭到破坏。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农机的推广工作就是上级下达的工作指标,没有国家经费的支持就不能展开推广工作的具体实施,这种观念是不符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直接阻碍着我国农机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农机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农机推广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国家应该建立新的农机经济发展体制,不能让整个运行机制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应取消社会服务组织在农机经济发展工作中承担的工作职能,建立健全新的农机推广发展体系,并且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不断进行完善。在县和乡镇的行政相关部门设立农机推广的部门,取消与社会其他行业混合的推广方式。上级要进行资金的整合,解决在农机推广工作中的各种经费问题。还要建立各级单位之间的农机推广体系一体化,整合各单位间的农机推广机构,对不合格或者不具备农机推广专业知识技能的工作人员进行调退,采用专业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科学实行农机推广部门的人员配置,保证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的较高素质,从而促进各级行政单位农机经济发展工作的落实。

(二)加强相关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

农业机械化的进程中,新的机器和技术在不断涌现,这就对农机推广发展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工作人员不断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丰富实践经验,才能更好的进行农机推广的工作。所以,管理部门一定要经常组织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培训,学习新的农机操作技术和其他先进的发展经验,不断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转变旧的发展思想和观念

各级政府要不断加强对农机经济发展工作的引导,转变旧经济体制下的推广思想,加强农机发展工作队伍的建设,解决农民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提高推广工作的质量,更好的推动我国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农机经济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农机经济发展的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所以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农机经济发展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完善农机经济发展体系,来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带动了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的扩张,与此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完善了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因此两者联系是紧密的。要做到解决经济发展及交通运输业之间存在的问题,就必须要结合经济学之间的理论知识和理论体系,继而再结合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再去深入的探究两者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规律。它对我们在了解其两者之间在各自领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个明确的认识有着很关键性的作用。

 

一、交通运输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的进程

 

作为社会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的物质生产的部门,交通运输可以将我们在社会生产中生产、交换、分配及使用的每一个过程都有效的结合起来,它使得社会经济的各种活动得以正常的生产及有效的运行。交通运输业担当着社会生产环节的重要部分,它是在近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明而逐渐发展的。但是,其实在现在先进的交通工具没有出现之前的古代社会,交通运输就已经对社会经济的推动起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了。交通运输业的日趋成熟,将大大的推进了农业、商业及造船等工业的发展与进程,使得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有效的交流。我们在探索其发展的过程就可以明显的看出,交通运输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可分割、联系紧密的。社会经济必须要通过交通运输带使得其可以自由的流动、生产、交流与消费,交通运输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

 

我们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观察,社会经济的发展靠着交通运输的推动。一个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对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分配及利用,对地区经济的开发都产生很重要的作用。经济发展所必要的条件是交通运输,因为资源要依赖交通运输才可以得以流动出来,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源在另外一个地方去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交通运输的完善可以极大的改善生产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困难,继而可以带动进一步的经济方面的扩张。

 

一些交通运输方面的学者就提出,其对于地区在经济发展这个方面有着三个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交通运输是应是我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成本的投入,这种投入使得所生产的产品可以进入消费者的使用过程中;其次,交通运输业的进一步完善可以改变经济生产的进一步完善,它可以有效的降低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滞留,使得产品得以流动,让其在另外的一个地方发挥着更大的效益;最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可以推动个人福利的改善,让人们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社会设施,去充分的利用这些公共服务,也可以加强人员的集中与扩散。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既有着直接的效益,也有着间接的效益。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加强中西部建设的过程中,很相当的重视交通输运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像当下农村正在建设的村村通工程,就是体现了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交通运输业的重视。我们在每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建设的过程中,其对于其工作之间的相互交流及资源运输,都是通过交通运输来得以实现的。因为只有建设形成了一个高效、可行的交通运输体系,我们才可以将社会经济的各个点之间联系起来,然后将其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有效的流通。若是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得不到保障的话,那么就必然使得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到极大的阻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资源消耗。

 

我们再从微观的角度去观察,因为所为我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投入,交通运输让商品和生产者在消费的过程中得以流通起来。它的这种流通包含了地区、城市及乡村之间,它让资金货币可以进入到每个地区和不同的职能部门,它将生产部门和这一些因素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另外,拥有一个完善且良好的运输设施可以控制运货所带来的成本消耗,让企业所面临的服务区域得以广泛,从而进一步的带动一定规模的产品生产。除此之外,交通运输还可以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和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经济发展带动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它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势头交相呼应,这也体现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交通运输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时期,这就给交通运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而存在。交通运输部门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高其运输的能力和运输的效益。要做到有效的融合社会中各个生产区之间的联系,要安全可靠的让货物及人群得以流动,要以最大限度的去满足社会的需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这就使得人们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们的旅行过程中,要求交通运输必须保证安全、快捷及舒适的程度。这就要促使了我们在交通运输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改善原有的设备,改进其原来的运输方法,使得交通运输得以迅速有效的发展。

 

这就可以得出,交通运输内部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其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出,随着近些年来交通运输行业的大幅度的增长,其最根本的原因也是这些运输方式可以满足它们的运输需求。而这种需求的构成是建立在生产构成、方式及货物流通之中的,它提高了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产值,又使得其在整体上得以相互联系。

 

我们通过对当前出现的各种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探究发现,其新型的交通运输方式进入其中完全是通过竞争的结果。它们凭借着其特有的有点,来提供更多的运输方式,给我们带来的选择性加强了,让我们可以灵活、准确的选择和运用这些运输方式。并且它们使用于任何形式的经济发展区域。

 

三、经济发展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证

 

因为交通运输行业的设备设施都是带有准公共性质的,而对于那些完全性的公共用品,是由政府出资建设的,但是对于这种准公共性质的用品,是不是也是免费的给大家使用呢?很多人都持有不同的看法。而根据经济的角度来看,政府是具有责任去提供这些明显具有公共性质的设备及设施等,这其中还包含着去管理和规划这些公共性质的物品,同时也做出最大的努力去让这些准公共物品的交通运输去用商业的方法来运作,另外还可以鼓励个人投资的方式来提供这些设备及设施,若是能够在科学技术上对其进行恰当的安排,那么就可以通过制定价格来获取利益,这就可以融入市场之中。而对于一些不能够通过回报来获取投资的项目及设备,那么就要靠政府给予相关的补贴资助。

 

其实不管是个人投资还是政府投资,因为我国目前仍旧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的长远利益,通过最大的努力去减少人们的使用成本。所以,如何执行来能使生产者的成本降到最低,如何取得资金去减少设备设施投资所需要的成本,如何出台相关政策才能够加快我国经济的建设,这就转变成了怎么搞好交通运输及经济发展之间关键性问题。

 

我们从当前其它国家走过的路来看,其在这个过程中都有过投入大量的资金去作为设备设施的建设。在这些的过程中,往往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复苏。若是没有大量的物质资金的投入,那么就不能够完成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

 

四、总结

 

随着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再加上国际环境的稳定带来的机遇,这就会对现在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推动的作用,交通运输行业是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发展。因此,只有将两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位置协调好,才能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篇6

关键词:报业经济 市场经济 经营 战略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距今,改革开放已有三十多年之久。在这短短几十年之间,中国的报业由最初的财政拨款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产业化道路。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报业集团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在2013年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数量已经达到49家。但是随着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报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挑战也越来越大。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是以重庆日报为龙头的党报集团,成立于2001年,在重庆日报、晚报和晨报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拥有十五种报纸,三种刊物和十六个网站的综合性报业传媒集团。在这个“群雄争霸”的市场环境中,如何把握住时展的脉搏,站稳脚步,脱颖而出,成为报业集团探索的新方向。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报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目光受限,缺乏整体战略

报业集团的发展离不开管理,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多数的管理者只重视眼前的销售数量和收益情况,缺乏长期的战略眼光和发展规划,对行业整体发展水平评估分析不足,导致报业运营成本过高,收效差。另外,管理者对报业集团的未来发展之路定向不明,与市场经济的契合度不高,发展后劲不足。

(二)经营体制僵化,竞争力不足

报业经济发展的优劣,不仅与报刊的内容质量相关,还与报业的经营体制有关。传统报业将工作的中心放在了办报上,对报纸的经营不太看重,造成了二者关系的失衡。在人员管理体制上,报业的编制稳定,工作人员把职位看成是铁饭碗,对报业的改革发展积极性不高,热情不足。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僵化的经营体制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从侧面反映出这种体制已经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三)报纸类型单一,市场适应度不高

就一个地区而言,报纸发行数量种类的多寡是评判报业竞争能力的可靠指标。相比于其他大城市来说,重庆地区发行的报纸种类还有些单一,竞争力不足。以2003年为例,重庆地区的报纸种类仅仅占到上海地区的一半。在重庆地区的30种报纸中,综合类报纸占到了三分之二,但是专业类的报纸仅仅占了三分之一。由于综合类报纸的市场需求有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如专业类报纸高,而重庆地区的报纸综合类的刊物又占据了大量的刊号资源,偏离了市场的发展需求,不能与群众需求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不利于报业的市场化发展。

三、报业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思想要求,把握舆论方向

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报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形成了双轨并行的模式,即行政调控与市场调节共同决定了报业的发展和改革方向。在政策的约束下,国家的相关条例成为报业发展的指导要求。市场经济环境中,报业要找到自己的发展规律,协调好经济利益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更要把握政策的方向和要求,以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宣传报道,将正确的舆论思想传递给民众,这是报业经济改革发展的基本思想要求。

(二)适应市场需求,创新管理模式

报业集团的发展与管理者的决策息息相关。处于上层的领导者追随时代前进的脚步,更新观念,找准定位,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变更管理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满足市场的内在需求。一般而言,报业集团的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时,必须突破局限,对市场、风险、效益等因素进行全面综合考量,才能提升战略的科学性。在管理模式上,可以吸取国有企业在管理中的有益经验,加大考核评估力度,从内在推动报业的发展。以往报业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发行成为报业经济繁荣的一大资源,创新管理模式可以更好地将资源转换为经济效益。

(三)拓展产业类型,促进多元发展

重庆报业的主要核心业务当属报纸经营,其中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最为有名。这两种报纸的发行数量最高,占整个报业集团发行总量的一半以上,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的长远发展。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兴起,平面媒体在市场中受到了强烈冲击,但也为传统报业改革打开了新的思路。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在报纸业务的基础上,组建了网站,整合引进了多元化因素,既在优化内容的基础上打造报业品牌,积极推进新闻事业发展,又大力实施“文化产业为主、多元产业并举”,形成传统媒体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旅游产业、体育健康产业、资产资本运营等五大领域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格局,扩大了产业的经营规模,提升集团的综合实力。

(四)加强融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与多媒体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报业集团要开拓视野,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依据市场动向,变革生产方式和流程,将报纸与印刷、创意、数字媒体(如电影、电视),特别是网络相互融合,找准读者的需求点,形成内容和形式的互补,吸引更多的广告商赞助,扩大报业阵地,提升经济价值。

四、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报业经济不仅要做大,还要做强。为此,管理者必须放远眼光,适应市场需求,变革僵化体制。只有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中创新管理模式,促进多元发展和融合发展,才可以提升报业的竞争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强有力的位置。

参考文献:

篇7

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使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战略层面上关注的重要问题,低碳经济和低碳技术成为21世纪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在全球一致应对气候变化和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通过提高能效和节能、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降低碳排放强度,低碳经济理念正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并开始对各国经济结构,投资和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二、低碳经济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从世界范围看,预计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达到世界电力供应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60和100年左右耗尽。因此,在“碳素燃料文明时代”向“太阳能文明时代”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三、在城市发展中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途径

(一)法律政策体系。从政策引导层面建立有利于形成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从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技术进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和低碳城市建设。对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和信贷政策进行低碳化调整。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法规,考虑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对新能源、提高能效、生态基础设施等低碳经济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 室气体排放、能源 清洁发展、低碳能源开发利用的鼓励政策和相关法规,加快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机制建设。

(二)优化产业结构。一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化,以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氢能、燃料电池等为主要方向,积极发展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加大产业化力度。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服务,软件及服务外包,动漫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具有国际水准的物流集聚园区、服务外包集聚区、动漫创意产业集聚区。

(三)加快低碳技术开发应用。推进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节能领域的技术开发与应用, 加强生物质能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开发生物热解气化,生物质制乙醇,生物质制氢,生物质燃料气合成二甲醚,生物质燃料气合成汽油,甲醇以及城市垃圾综合利用技术,积极发展生物能源业。加快推进风能发电成套装备产业化。支持发展光-热转换材料,集热器结构材料和部件,研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和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及组件技术,积极推进薄膜电池,单晶硅电池,多晶硅电池及其他电池等先进太阳电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加快太阳电池生产和测试设备的国产化进程,推进新一代的地下温泉热水利用技术,小城镇区域性集中农村沼气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及推广应用。发展小型高效天然气制氢,大规模煤气化制氢技术。支持开发高效热交换器和热系统的节能技术,加快发展工业高耗能产业的节能降耗新工艺,关键技术和设备。

(四)大力发展低碳建筑。城市发展低碳建筑应着力加强政府规划和相关文件的贯彻落实力度,严格实施低碳建筑标准,新建筑的立项、审批和建设过程都必须遵照相关标准。要扩大低碳建筑理念的普及推广,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推进建筑节能设计,建筑要尽可能实现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自然排水等设计理念。[3]推进建筑能耗标识制度,推广低碳建筑的分级认证制度;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标准,鼓励商场、写字楼、工厂等现有商业建筑开展节能改造,政府办公室、医院、学校等公营机构要制定和实施强制节能措施。对大型公共建筑,应公开其能源消耗状况,进行能源审计,推动大型建筑节能减排等。推进低碳建筑技术的广泛应用,普遍采用外遮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建筑绿化等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大力推进建筑工业化,改进建筑业生产组织方式,提高低碳建筑的生产能力。

(五)倡导绿色消费。在公众中大力宣传低碳理念,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绿色经营的理念,使公众真正参与进来。人类活动足迹加剧气候变化的趋势如不扭转,则生态系统崩溃、水资源缺乏、疾病肆虐、威胁人类的生存。因此要紧紧抓住低碳发展的主轴,配以生态的要求,推动技术发展和建立低碳经济,从而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前景

低碳经济不仅仅只是一种愿望,更是人们心目中一股深受感动的力量。刚开始可能只是被一种想法所激发。然而一旦进一步发展成为感召那些人的信念时,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它需要各方通过共同努力实现。主席在2007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郑重提出四项建议,说了4次碳:发展低碳经济、研发和推广低碳能源技术、增加碳汇、促进碳吸收技术发展。2009年9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争取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降低40%~60%。为我们描绘了未来低碳经济的愿景。在2010年低碳中国论坛首届年会上,徐州和成都、深圳等10个城市被评为2009中国低碳风云榜,最具竞争力的低碳产业基地城市成为全国首批低碳产业基地。目标引领行动,发展促进提升。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一定能够在低碳经济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会展旅游;城市经济发展;研究

目前我国已逐渐迈入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由于会展旅游能带来一定经济效益,从而引发全社会的关注,本文将分别从:会展旅游理论研究、会展旅游开展意义、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会展旅游的发展前景,四个方面来阐述。

一、会展旅游理论研究

会展。实际上是由奖励旅游、业务会议、协会或团体组织会议和展览组成,而会议则是采取书面文字、电话网络等手段来实施信息交流活动,展览是将物品陈列出来供人欣赏,既能起到教育功能还能起到推销的作用。

目前我国会展依然处于发展阶段,这一概念也相对模糊。会展旅游是由旅游属性与会展活动衍生而成的行为,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则是除展览活动提供会场馆外,与旅游业相关的服务,在其中获取一定收益的活动。广义是指以展览与会议为目的的旅游。

二、会展旅游开展意义

会展旅游的开展能带动旅游业、酒店业、交通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会展业带动旅游业的发展

会展业作为旅游市场中最有前景的产业,能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例如:昆明举办世博会,世博园便成为一项旅游景点,不仅不会导致资源浪费出现,还会对昆明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会展旅游活动除了能为举办城市带来大量客源外,还能带动城市旅游消费,同时,会展活动的举办能对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旅游景区景点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能大力提高会展举办地的知名度和旅游形象,故而会展能推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二)会展业带动酒店业的发展

会展旅游与酒店业之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有利于酒店经济效益的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活动负责人在选择会展活动举办地时,应考虑到接待的人数多少、场地陈设物品等要素来选择大小合适的空间,在会展旅游举办中,酒店入住率以及就餐人数会大幅上涨,会展规模及水平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扩大及提升,客源能为酒店经济带来一定效益。随着参展人数的增多,酒店所需提供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为酒店发展带来积极效果。

(三)会展业带动交通业的发展

会展旅游不仅能促进酒店行业发展,还能带动交通业发展。在会展活动举办期间,人流量会极具增加,促使交通业收入的提升。会展活动规模越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便会逐渐增大,这是由于大型会展活动所吸纳的外地人会更多,人们对室内交通以及航空服务的需求逐渐提高,从而促进交通设施的优化,带动城市发展。

(四)会展业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会展业本身就属于服务行业,除了对城市旅游、酒店以及交通产生影响外,还会对城市建筑、金融、通信起到一定作用。会展活动的开展充分拉大了空间距离,人们的通讯工具应用需求有所增加,这对于城市通讯业的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为通信业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在建筑方面,会展活动的开展能带动城市设施硬件及软件的建设,会展活动的开展能促进城市资金的合理流动,对金融业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除此以外,会展业的发展还会带动城市零售、保险、房地产、生产、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三、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会展旅游对城市经济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能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为城市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提高城市竞争力。笔者将从以下方面来阐述。

(一)提升城市知名度与美誉度

会展活动作为最有意义的城市广告,能促进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它向世界各地人们展示着这个城市的精神风貌,进一步扩大城市英雄,提高城市知名度。城市知名度的提升又会吸引大量投资,带动我国旅游事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为城市带来一定经济效益

会展活动的开展不仅能提高城市知名度,还能为城市带来许多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会展活动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经济利润。不仅能为城市带来广告费、搭建费、租赁费等收入,同时还能为金融、交通、旅游带来巨大商机,这对旅游、购物、餐饮等产业的消费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提高城市竞争力

对于举办城市而言,会展活动的开展能进一步提升城市经济水平,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促进城市经济与国际接轨。例如:99昆明世博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了解了云南,也让云南了解了世界,世博会提升了云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云南对外开放的进程。

四、会展旅游的发展前景

综上,笔者对会展旅游与城市经济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我国区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会展旅游的,借助会展旅游能促进科技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笔者将从这些方面来阐述。

(一)区域经济与文化发展离不开会展旅游

会展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能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带动周边购物、饭店、餐饮经济速度的增长。会展旅游业发展程度是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标准,因此政府部门应对会展旅游加以重视,并通过政府的帮助来实施,进一步提高城市影响力。会展旅游开展中应结合当地文化特点,如果不能建立自己的文化优势,便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捍卫自身利益,促进城市发展。

(二)依靠科技内涵提升会展旅游产业竞争力内涵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展旅游的广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当要想促进会展旅游发展。应从“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产业转变。以广州会展旅游为例,通过“广州会展旅游网”“广州会展旅游公众信息网”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广州这座城市,这对广州的旅游业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养会展旅游的专门人才队伍

基于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应加大对会展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填补人才缺口,促进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尽量缩短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的差异,开设多样会展经理培训活动,或者与相关大学联合,展开会展旅游业人才培训工作。这一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会展旅游人才素质水平的提升,缓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经笔者研究,目前我教育部已将会展列入教学科目当中,通过会展旅游人才的培养,来解决当前旅游人才缺乏的现状,更好地适应会展旅游需求。

结束语

综上,笔者对会展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研究,会展旅游本身就具备一定经济效益 与社会效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这一行业给予了高度关注,就目前来看,我国许多城市都开展了会展旅游活动,如:广州、云南,并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会展旅游利用各行业间的联系带来了社会效益,并通过相关产业间的拉动作用促进当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实现产业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和新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增加大量就业机会。会展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展示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会展旅游的前景同时努力发展会展旅游。

参考文献:

[1]李怀帅. 中国中小城市会展经济发展的路径探析[D].上海大学,2014.

篇9

一、基本情况

去年4月15日全市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决定》,在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调查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加快软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已经初步形成。市政府认真贯彻会议精神,对各乡镇、各部门落实了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责任制,把优化软环境建设的成效作为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增强了基层加强软环境建设工作的压力感和紧迫感。各级各部门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了对会议精神和《决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形成了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的共识,为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是办事效率显著提高。市政府及其部门都把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和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措施来抓。去年,市政府认真落实人大代表的建议,成立了较为规范的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进驻了27个部门,派驻了72名工作人员,把412项行政审批事项纳入中心统一办理。截止调查时,中心共受理各类事项23655件,办结22985件,办结率达976,按期办结率100。审批中心的成立,进一步减少了办事程序,简化了办理手续,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企业和群众。

三是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调查中,企业和基层群众普遍反映,治理软环境工作虽然开展得时间不长,但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质量都有明显改观,干部作风有了较大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明显增强。市政府各职能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了政务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同时,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主动为企业、基层和群众服务。如市经贸局立足自身实际,深化体制创新,将原来的科室全部取消,成立了经济运行局、综合评价中心、投融资中心,把工作重心由原来的微观管理改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间接管理,由行政指挥变经济指导,实现了部门职能的重大转变,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意识,拓展了服务范围,受到企业的普遍欢迎。

四是行政执法行为得到有效监督。各级各部门按照《决定》要求,规范行政行为,严格执法程序。市政府组织法制局、财政局、物价局等部门,对全市的行政审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行了清理。充分发挥经济软环境投诉中心和行政效能投诉监察中心的作用,制定出台了《关于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三乱”行为实行有奖举报的规定》,建立了软环境建设联系点制度,在电台开设了“行风在线”直播栏目,在全社会开展了评选软环境建设十佳部门、十佳个人、组织新闻媒体明查暗访等活动,拓宽了监督渠道,加大了对破坏软环境事件的查处力度,“三乱”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到调查时,共受理涉及行政效能和软环境方面的投诉218件,处结率达到100,投诉满意率达98以上。

二、主要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我市的经济发展软环境比以前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离市委的要求、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有的部门不能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软环境建设、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个别领导对软环境建设认识上有差距,抓的不紧,措施不力;部分公务人员对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工作不主动,服务不到位,致使有些优惠政策和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落实。

2、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执法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偏低,行政行为不规范,文明执法意识不强,存在态度冷、横、硬,“吃拿卡要报”现象。个别单位收费标准随意性强,重罚款收费、轻管理服务。有的部门执法不规范,存在多头执法现象,如某加油站开业当天,有一部门就来了三拨人检查,让企业难以应付。

3、“三乱”现象时有发生。①硬性搭车收费。有的部门在业户办理有关证照、年审时,不按照自愿原则,硬性要求业户加入协会并收取会员费及其他费用。②乱摊派问题仍然存在。如个别单位上门硬性摊派本行业的报刊和杂志。③有的中介组织借助部门行政职能收取费用,甚至只收费不服务。

4、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融资环境偏紧,企业缺乏资金支持。人才市场发育滞后,高级人才和科技人员难招、难留,影响企业发展后劲。城市管理还不到位,个别地方“脏、乱、差”现象还比较突出。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秩序还不理想,仍存在欺生排外、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不良行为。如某外来投资公司山上种植的板栗被山下村民哄抢,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在农村经济林木、矿产资源拍卖过程中,有时被痞子团伙控制。如某镇一陶土矿,第一次以120余万元拍卖成功,中标人被痞子恐吓后放弃承包权,第二次拍卖时无人敢与痞子竞标,最后痞子以标底价22万元中标,群众反映强烈。

三、几点建议

为实现市委提出的提前十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年内重进“百强”建设现代化强市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营造宽松开放、廉洁高效、公正严明、诚实守信、健康文明、治安良好的发展环境,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优化软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经济软环境建设是加快诸城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加强软环境建设,是促进我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高 招商引资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保证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建设平安诸城的需要,对保障我市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视差距,认真落实和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增强抓好经济软环境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强化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的意识,真正把经济软环境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来抓;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把经济软环境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诚信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经济软环境治理的良好氛围,真正做到“处处都是投资环境,人人代表诸城形象”,着力打造一个人气诸城、景气诸城、正气诸城、诚信诸城。(二)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一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借《行政许可法》即将实施的有利时机,对行政审批事项进一步清理,根据有关法规的要求,能够取消的坚决取消,尽量减少审批环节,切实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强化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职能,逐步纳入更多的审批事项,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审批程序,减少“体外循环”。二要实行“阳光工程”,提高服务质量。继续巩固和扩大政务公开成果,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杜绝衙门习气,提高办事效率,切实为企业和群众排忧解难。三要努力营造“亲商、扶商、安商”的良好氛围。对重大投资项目领导要及时调度,实行包揽式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报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对外来客商的工作和生活,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关心。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把“硬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秩序化”落到实处,努力提升城市水平,真正使诸城成为投资的热土、发展的沃土、生活的乐土。四要逐步完善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市场。尽快组织筹建融资担保机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要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外招人才,内供人才,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三)坚持依法行政,维护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各级各部门要正确处理依法行政与软环境建设、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部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明确执法权限,落实执法责任,维护执法权威。严禁无执法资格人员上岗执法,严禁多头执法、多层执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要进一步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严禁硬性要求企业、个人加入协会或接受中介服务,坚决取消各种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欺生排外、强买强卖、欺行霸市、索要“保护费”和“提成费”等不法行为,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环境会计 协调运作

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合理地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的关系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2],环境会计作为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国家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效益的关系,同时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有利于国家对环境会计的研究以及实践性的运用。

一、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会计的概述

(一)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人类资源活动的发展,地球环境质量出现严重的下降,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国家首要的问题。在这种阶段的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制定环保法规,针对环境资源浪费和污染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一九八七年,以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向联大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她指出将环境的保护措施和人类的发展结合起来,是实现人类在环境与发展思想的重要进程。这一概念很快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在当今社会上,可持续发展仍旧是各个国家政府努力追求的一种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重合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角度看是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模式。这一理念的提出,结束了人类长期以来错误的经济环境观念,向人类强调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双向关系[3]。

(二)环境会计的内涵

h境会计又称为绿色会计,它是以环境资产、费用以及效益等会计要素为内容的一门专业性质强的会计[4]。按照《现代会计百科辞典》收录的词条,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导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旨在指导经济资源作最有效运用及最佳调配,以提高社会整体效益”。其最终目标是控制与协调经济效益和环境资源的关系,达到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

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快速发展引发的环境问题引起了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为了实现社会和经济上的可持续发展,以保护环境为基本准则,国家对环境保护支出和赔偿责任也越来越大,而新领域上的环境会计能够向社会提供出其对环境上的支出和收益的反映和控制现象。

二、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的双向影响

(一)可持续发展是环境会计的理论基础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直接决定着环境会计的基本方向、基本原则以及一些理论知识。无论是资源的浪费还是环境的污染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可持续性的发展,而环境会计作为一种绿色会计,其在环境核算的运用上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环境上的污染的现象。相对而言,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前提下,实施环境会计既有利于国家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国家合理安排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运用。环境会计在为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国家服务的同时又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环境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绿色意识也得到不断的加强,在购买产品时越来越关注绿色环保的标准,所以一个国家为了自身的发展在环境会计上应加强对其的重视程度。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中,由于缺乏对环境资源成本问题的考虑,从而难以将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结合到一起。国家在通过环境会计对保护环境的支出做出的核算,也能够带来高利润的资金,并且有利于增强国家在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竞争能力。就目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求看,不仅要考虑到环境资源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其利用成本是否低。在国家内部构建环境会计制度,能够有效的保证国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环境会计引导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对于基于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提出的环境会计理念来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它能够得到生存的目标[5]。一个国家要想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会计的引导和扶持。环境会计在对环境成本上的控制也是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道理的重要因素,但由于成本比投入和收益往往难以达到短期内的平衡,成本收益时间越久,对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越大。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正确看待环境会计中环境成本的核算,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环境会计增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竞争能力

在很多方面上,实施环境会计都能够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目标。首先明确国家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成本范围和效益规模。由于在以实现自身经济效益达到最优秀的传统发展模式下,将成本和效益作为了唯一目的,从而导致了资源环境流失的问题,在环境会计控制下的成本和效益时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法和基础要求。其次,环境会计也发挥着对国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产生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效益信息的监督作用,有利于社会了解当前环境信息。最后,环境会计能够将国家置于社会公众的监督下进行公平公正的计算其成本和利益,有利于协调国家和国民的关系,帮助国家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通过环境会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我国虽然地域广泛,在自然资源上算是一个大国,但由于人口众多,在人均资源拥有量上却是一个贫国。随着世界“可持续发展”的兴起,“环境会计”也相应诞生。于是在完善我国环境会计和绿色审计体系的同时还应实现内部环境审计、政府环境审计以及社会环境审计的共同发展,一个科学性的环境效益审计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其次,环境会计还应该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不仅为环境会计的发展打下了稳定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利条件。但光有重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的,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环境会计制度,对环境资源上的核算进行低成本、精准预算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国家达到最大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总结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会计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也逐渐加强,用会计知识处理一些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代甚至未来会计学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因此国家应该在科学发展思想观念的指引下,确保生态环境在经济发展中不受人为的破坏和污染,积极实施环境会计的核算,对国家走上稳定性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宋云华.论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北方经贸,2015,(8):126-127.

[2]陈曦雨,范伟.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会计[J].中外企业家,2014,(35):232-233.

[3]张朝晖.可持续发展下企业环境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北方经贸,2016,(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