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病人的护理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icu病人的护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icu病人的护理

篇1

【关键词】 icu病人;心理问题;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253-02

ICU(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主要收治的是重症患者,在现代化先进医疗设备、技术以及管理不断进步的形势下,极大地提高了重症患者救治水平。但由于疾病的侵扰、治疗的痛苦、ICU内部环境等给ICU病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压力,如恐惧、疑心、焦虑、害怕、孤独等,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和康复质量,因此及时了解和掌握ICU病人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就此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50例ICU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报告内容具体如下。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ICU病人共150例,男性86例,年龄在17至74岁之间,平均年龄32.3±9.6岁;女性64例,年龄在19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33.2±9.7岁。其中,急性中毒病人47例,肺部感染病人58例,脑出血病人10例,心脏功能衰竭病人19例,其他10例。

2 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ICU病人经常要接受呼吸机等设备治疗,不仅给病人带来身体上的折磨,而且长期的安静环境和治疗会让病人产生焦虑、孤独等心理状态,影响治疗过程。

通过对150例ICU病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到其常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点。

2.1 恐惧和焦虑心理

ICU收治的都是重症病人,病情的严重性本身就会使人恐惧和猜疑,担心会不会恶化或者影响日后正常生活等,加上亲眼目睹医护人员对其他ICU病人的急救,甚至死亡,会使病人产生恐慌心理,从而害怕治疗,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同时由于ICU特有的安静、各种仪器设备的工作声音、报警声等环境因素,或多或少对对ICU病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如惶恐不安、烦躁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头晕、恶心、血压升高等症状,加重病情[2]。

2.2 孤独和寂寞心理

ICU一般是不允许家属陪伴的,病人处于陌生而又严肃、安静的环境中,加上各种仪器设备的运转声音、其他ICU病人和医护人员面无表情,给人一种死气沉沉的感觉,很容易让病人产生孤独、寂寞的心理,情绪波动大,不想跟人交流,长此下去会造成病人孤僻、自卑、偏激的性格,不利于治疗。

2.3 自卑心理

ICU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大多时候需要全身,这会让病人觉得自己的隐私被偷窥,从而出现自卑心理,加上治疗可能会留下一些疤痕或遗留症状,影响日后正常生活,病人可能就会出现情绪低落、抑郁、自卑等心理,从而不配合治疗,影响治疗进程。

2.4 猜疑心理

由于长期治疗和环境的压抑性,可能会使病人出现烦躁、幻听、猜疑等心理,担心自身病情能否治愈,什么时候能转入普通病房等。

3 加强ICU病人心理护理的干预措施

针对ICU病人心理问题,我院主要采取了以下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3.1 加强相关疾病、医疗知识宣传教育

ICU病人出现心理问题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对能否治愈抱有疑虑。因此医院要根据不同ICU病人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疾病及医疗知识宣传,如疾病的性质、危害、治疗方法等,让病人对自身疾病状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帮助病人进行相关资料查询和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更好的配合治疗。同时在第一时间内要向ICU病人介绍ICU内的环境、基本医疗设备等,让病人了解到ICU是为了帮助病人更好的治疗,减轻病人对ICU的恐惧和害怕心理[3]。

3.2 做好日常护理工作

日常护理作为ICU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做好日常护理工作,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对病人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管,以便及时治疗。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对病人的生命体征进行全面的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采取急救措施,同时主动与病人沟通,告诉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赢取病人的信任。二是主动了解病人情况,并积极帮助病人。医护人员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主动了解病人的心理、性格和病情等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要注意自身的目光、言语以及动作行为等,用恰当的行为举止,如和善的微笑、对病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等去感染病人,消除病人孤独、焦虑等心理。三是保护病人的隐私。尽量地减少病人全身的次数和时间,且在帮助病人处理导尿、大便等问题时要进行遮挡,同时对病人的病情保密,帮助病人消除自卑等心理,赢取病人信任[4]。

3.3 实行人性管理,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

沟通是桥梁,交流是剂,医院要实行人性管理,树立“为病人服务”宗旨,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了解病人所思所想,并采取有效办法帮助病人。一方面,医护人员要加强与ICU病人的沟通交流。医护人员要饱含激情,积极询问病人生活状况,多安慰、关心病人,并根据病人特点寻找共同话题,转移病人注意力,同时多举办一些小活动,如讲笑话、唱歌等,营造良好的氛围,让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快乐,觉得有依赖,不再孤独。另一方面,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交流。医护人员要主动的向病人家属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性和性格,同时向家人及时的反映病人的情况,争取家人的合作,共同努力做好护理工作。此外,尽可能的延长家属探病时间和次数,让病人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关怀,消除孤独、沮丧心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以便早日康复。

3.4 改善ICU环境

ICU内有各种各样的仪器设备,给人一种肃静的感觉,影响病人的心理和情绪,因此要改善ICU环境,营造一种具有生活气息的环境。如保证ICU内干净整洁、光线柔和、播放抒情音乐等,同时尽量把治疗护理时间和内容安排在白天,不影响病人的休息等。此外,可适当布置ICU,利用气球、娃娃等让病房内呈现一种温暖、温馨的特点。总之,通过营造一个轻松、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环境,缓解病人不良心理反应。

4 结语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及技术、现代管理的快速发展,ICU治疗水平日益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ICU环境问题、医护人员态度等因素,易使ICU病人产生恐惧、害怕、焦虑、孤独、自卑、猜疑等心理,不仅影响治疗过程和延长康复时间,而且给医护人员增加工作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加强相关疾病及医疗知识宣传教育、认真做好日常护理工作、实行人性管理、加强沟通交流、改善ICU环境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有效地缓解了ICU病人心理压力,提高ICU病人护理质量。此外,要不断提高ICU治疗技术和管理水平,一手抓身体治疗,一手抓心理护理管理,双管齐下,尽快帮助ICU病人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巩月英.ICU病人常见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3(1):252-252

[2]王丽梅.410例 ICU 病人心理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24):173-173

篇2

【关键词】ICU病人;心理护理;护理

【中国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80-01

随着近几年护理学的发展,心理护理已逐渐引起重视。心理护理对于稳定患者病情和恢复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针对ICU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心理护理更为重要。本实验对我院210例ICU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了探讨,并积极的给予了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实验中的患者为2008年1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ICU急诊患者,共210例,年龄在15―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有男性患者137例,女性患者73例。患者中有30例患有心功能不全,37例患有肺部感染,10例脏器衰竭,17例心梗,116例患者因中毒入院,其中包括一氧化碳中毒(27例),有机磷中毒(45例),还有被毒蛇咬伤(19例)、毒蜂蛰伤(25例)的患者。

2 结 果

通过对患者采用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减轻,其中有40例患者的心理负担消失,态度积极,护理取得了明显效果。

3 讨 论

3.1 患者的心理负担 ①患者通常会因为治疗而产生痛苦,在治疗中常使用到呼吸机等仪器,患者除了忍受身体的痛苦,还会紧张产生恐惧。②急诊ICU患者的病情严重且危险大,患者在病房内看到其他患者的抢救场面,会受到刺激,对自己的病情产生悲观心理甚至对死亡产生恐惧。③患者容易因为病房环境无法保证睡眠质量而引起焦虑感。④ICU患者的住院开销比较高,患者容易因为经费而产生担忧,尤其是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担心会造成家庭负担。⑤患者与护士之间沟通的不足,或是沟通效果不理想会造成患者的逆反心理,对治疗和护理方案不认同或怀疑。

3.2 护理措施 ①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良好的医护关系是获得明显护理效果的基础,也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护理工作者应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多向患者介绍其患有疾病的知识,耐心的解答患者的疑问,细心观察患者平时的言行,换位思考,为患者感受着想。②尊重患者,尽可能在病房内使用屏风或布帘建立患者的私人空间,避免患者在他人面前的。在为患者进行排尿、排便和擦洗的时候减少暴露时间,避免造成患者尴尬。在不能满足患者要求时耐心地给予患者恰当且能够接受的解释,保护患者的自尊心。只有先与患者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才能使患者主动积极的配合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效率。③在进行心理护理的工作时,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因人制宜的采取对策。患者的病史、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社会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会使其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所以护士应多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制定出有效果的护理对策。对于病情严重且复杂的患者,应避免造成患者产生疑虑心理,对病情多进行沟通,增加患者的信心。④与患者家属多交流,家属的情绪很容易影响患者的情绪。鼓励家属对患者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多关心患者,督促患者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⑤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增强自己的责任感,提高观察和沟通能力,热情负责,才能增加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信心,积极的配合。

通过实验结果证实,对ICU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显著,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临床护理中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晓红,张智容,苏艳.急诊ICU住院患者386例心理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82―83.

篇3

方法:搜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昏迷的患者共56例,其中包括脑手术患者2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例,胸外伤患者20例,均采用鼻胃管方式给予肠内营养。

结果:在56例昏迷患者中,只有极少人出现误吸、腹泻、恶心及堵管等并发症,取得了较良好的护理效果,并有2例昏迷患者通过肠内营养支持能够维持两年的生命。

结论:加强对ICU昏迷病人肠内营养的补充,尽可能恢复胃肠内营养,能够减少分解代谢激素的过度分泌。因此,要对ICU昏迷病人开展肠内营养护理工作,以便对ICU昏迷患者的护理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昏迷病人肠内营养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42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41-01

肠内营养护理是指经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及其他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护理。而病人在昏迷时,机体常常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大,同时抵抗力低,但是无法经口进食,从而造成患者的身体营养状态低下,无法抵抗疾病的侵害。因此,需要对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免疫力,进而大幅度降低死亡率。

1资料

1.1一般资料。搜集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昏迷的患者共56例,男性病例35例,女性病例21例,平均年龄57岁。其中包括脑手术患者21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5例,胸外伤患者20例,均采用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

1.2方法。对患者采取的鼻胃肠方法需要留置鼻胃管,选用高分子材料的胃管,使用时间长达40d,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在置管过程中对病人鼻腔粘膜及消化道的损伤。同时,对患者用营养泵24小时匀速输入营养液,并采取加温棒进行加温[1]。

2结果

3.1插管的方法。ICU昏迷病人失去意识,插管时不能配合,因此需要两个或以上的医护人员合作进行插管操作。一名医护人员经鼻腔插胃管至咽喉部,而同时另一名医护人员将患者的头部抬起,使下颌尽量靠近胸骨柄,保证将胃管送入所需的深度,在胃管到达胃内后,将胃管进行妥善固定。

3.2鼻饲的方法。一般ICU昏迷患者都有可以利用的胃肠功能,能够接受肠内营养。因此,对初次利用鼻饲进行喂养的患者要保证胃管在胃内畅通,利用营养泵管连接鼻胃管,使用营养泵连续24h匀速滴入。如果患者对营养液的吸收效果良好,则在2天以后可以逐渐增加营养液的量。另外,鼻饲前后都需要利用温开水对胃管进行冲洗,避免出现堵管的现象[2]。

3.3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1)胃反流: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5度角左右,使用鼻饲的方法吸痰,以免患者出现呛咳、憋气的现象,从而导致腹压升高,造成胃反流并发症。另外实施气管切开手术的患者要保证气管套管气囊封闭严密,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同时,在翻身时动作要保证轻稳,吸痰动作要尽可能快,保持气道湿润,使痰液能够较轻松地咳出。但是如果出现误吸的现象,医护人员要立即停止输注,并将气道内的液体吸除,给予胃肠减压。

(2)腹胀:每三个小时就要对患者进行抽吸胃液的处理,如果残留量较大的话就要暂停鼻饲,并根据医生的要求给予胃肠动力药。

(3)腹泻:昏迷患者出现腹泻的原因有多种,根据不同的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相应的护理。如果患者吸收不良,则需要采取低脂肪肠内营养制剂;如果患者缺乏乳糖酶,则需要采取无乳糖肠内营养制剂,并根据医生的要求服用抗生素等药物;如果患者是因对营养液的不适应或是鼻饲浓度较大而引起的腹泻,则需要相应的减少鼻饲的浓度,甚至在必要时停止使用鼻饲。同时,还要保持肛周清洁,根据大便的检查结果使用相应的药物。如果大便干燥,需要使用温开水对肛周进行冲洗,并涂氧化锌软膏。

(4)高血糖:对昏迷患者的血糖进行实时的监测,必要时应用胰岛素泵。

(5)电解质紊乱:在对昏迷患者进行鼻饲的初期,要对患者的血糖及血钠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针对血糖的检测结果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当血糖稳定后,保证每周进行一次测量。ICU昏迷病人需要依靠肠内营养维持生命,这样的方式容易造成患者的低钠血症,甚至会导致低钾血症。因此,就需要在对患者进行鼻饲的过程中,将要补充的氯化钠或是氯化钾分次分量加入营养液中,当电解质趋于平稳后,要保证每周进行一次测量。另外,依靠肠内营养维持生命的昏迷患者容易发生尿液结晶症状,需要每日鼻饲一定量的温开水[3]。

(6)恶心、呕吐。在对昏迷患者进行鼻饲输注时,如果出现胃管内回抽物较多的现象,则需要减量或是暂时停止输注,通过调整胃肠营养液的浓度来改变营养液的渗透压,帮助肠道慢慢适应,同时需要胃肠动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

4讨论

ICU昏迷患者一般都是危急重患者,机体通常处于应激状态,一旦出现脏器营养不良的现象,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加重感染,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甚至会导致死亡[4-5]。而对ICU昏迷患者采用的肠内营养护理方法,在某些方面比较符合人体生理的供给途径,能够减少因中心静脉插管而导致的并发症出现,同时与场外营养相比,更加安全与高效。另外,鼻饲喂养的方法,能够有利于患者对营养素的吸收,符合生理要求,并且给药方便,费用较低,同时还能维持肠粘膜结构和屏障功能的完整性。因此,医护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加强对患者病情的监护工作,保证对患者肠内营养的支持能够顺利进行,并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大幅度降低病人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帮助病人能够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曾燕,卞意萍.危重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J].全科护理,2009(12)

[2]艾皖平,高瑛.肠内营养在ICU病人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家庭护士,2008(09)

[3]罗红梅.IUC危重病人肠内营养的护理[J].临床医学工程,2010(05)

篇4

【关键字】ICU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临床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50-02

ICU是重症病人的加强护理病房,其中所收治的患者具有危、急、重的特点,大多数均为具有严重创伤或经手术治疗后需进行压密的监测生命指标变化情况的患者。治疗期间,患者经常会由于疾病疼痛、诊治、环境等多种因素出现恐慌、焦虑、失眠等症状,不但会引起相应的应急反应,还很有可能会导致患者的组织障碍和代谢障碍。在临床治疗中加强对患者的镇静治疗的护理意义重大。本文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究ICU科危重病人镇静治疗的有效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中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ICU病房收治的64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4-78岁,平均(52.31±2.62)岁。按照患者治疗期间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不同,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全身麻醉为苏醒患者、对机械通械治疗不耐受患者、躁动综合症患者、诱导睡眠和性刺激性操作患者进行及时的镇静治疗。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咪唑安定、芬太尼、吗啡等[1]。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全面综合护理。

2.结果

所有患者经临床镇静治疗后均获得明显的镇静效果,时间为2-4分钟,达到理想镇静水平,且未扰乱患者心血管系统。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死亡,3例并发症患者,对照组中4例死亡,6例出现并发症,两组间疗效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护理体会

3.1 临床监测

大多数镇静类药物都对患者的心血管恶化呼吸道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使用镇静药物行镇静治疗后,应该严格的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注意观察血压、呼吸、神智、瞳孔等变化,每15分钟做一次记录。认真观察患者的镇静效果,做好镇静程度的评估,及时调整医生对镇静药物的品种、用法、剂量等的更改,使患者保持在3-4级的镇静程度[2],确保其能够安静合作,且易被唤醒。长时间镇痛镇静治疗可影响神经功能的观察和评估,应坚持每日唤醒以评估神经肌肉系统功能。长时间制动、长时间神经肌肉阻滞治疗使患者关节和肌肉活动减少,并增加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危险,应给予积极的物理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保护关节和肌肉的运动功能;加强血糖监测和调控;肝肾功能的监测等。

3.2 用药护理

治疗期间要严格控制好药液滴注的速度,使之尽量保持最小剂量的持续泵入,对于躁动加强情况可以先迅速推进2-4毫升药液后稳定维持剂量,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尽可能使用最小剂量持续泵入,在患者躁动加强时可先快速推进2~4 mL,然后确定一个维持量。每天定时中断治疗,并利用患者的清醒时间、对语言指令反应情况适当的调节用药剂量[3]。

3.3 基础护理

由于ICU患者的病情较重,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活动较少,在治疗中护士应做好临床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病床的平整、清洁和干燥,以免发生褥疮,每隔2小时翻身1次,采取左、右侧位交替卧床。帮助患者作上肢上举、下肢抬高和足部抬高运动,锻炼肢体肌肉,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和改善通气。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以免呕吐物或口腔分泌物吸入,引起肺炎。

3.4 呼吸道护理

对行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做好管道的固定,以免管道移位或脱位,定时做好器官插管和门齿距离的测量和记录。保持管道厂通过,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中的分泌物,将呼吸道保持湿化状态,以免痰液结痂。气管插管的固定不能过紧,以免发生变形,影响通气治疗。使用牙垫进行口腔护理,以免患者咬闭管道,定时为患者翻身、扣背。

3.5 心理护理

由于ICU中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身体处于应激状态,且与外界隔绝,日常的交流和沟通较少,经常会出现由于担心病情发展或治疗效果而导致的紧张和不安情绪。在治疗的过程中,护士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向患者讲解关于病症治疗的基本知识,告知患者进行临床检、插管和仪器监测的意义,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4],并向患者列举成功治疗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

4.讨论

对ICU收治的患者进行镇静治疗是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手段,适应症范围为:①全身麻醉未醒;②机械通气不耐受;③躁动综合征;④刺激性操作;⑤诱导睡眠。但是持续的用药治疗等会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带来一定的困扰,在临床治疗中有计划、有针对的加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保证患者顺利的接受各种临床监测和治疗,安全的度过疾病危险期,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从而稳定患者的心理,解除焦虑和恐惧,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对体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誉铁鸥,周立新,方滨,毛克江,马明远,李轶男,邹毅成.异丙酚与咪唑安定在ICU机械通气镇静治疗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1,18(07):109-110.

[2] 王华芬,兰美娟,景继勇.对ICU镇静患者行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及护理[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13(04):198-199.

篇5

【关键词】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护理干预

ICU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一种主要的急救手术方式是气管切开术,因为危重患者较低的抵抗力,较差的自理能力,对气管套管需要保留较长的时间,所以气管切开术一个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就是肺部感染。现对2011年1月至2011年我院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取得的良好效果报导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48例,均为2011年1月至2011年我院ICU气管切开肺部感染患者,男26例,女性22例,年龄31~79岁,平均59.4±5.8岁。气管切开时间6 d~3个月。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2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及病种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干预措施

1.2.1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操作的严格化执行:保持定期消毒与监测,病房内安静,紫外线每日都能照射入内。进出ICU室的工作人员,在衣着上要着专门的工作服、专用的拖鞋、必须戴帽子和口罩,还要及时地进行洗手,对于患感染性疾病的人员,要禁止出入ICU室。如果病员感染了高度耐药菌或者其他特殊的病菌,要对其予以保护性隔离,住单间病房。对于病室,日均使用三氧消毒机进行2次的严格消毒,按时进行通风换气作业,尽可能的减少不必要人员的流动,病人要求无陪护。冷凝水和呼吸机管道等每天也都必须要更换。

1.2.2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的严密化:对于进入ICU病房的患者,要严密的对患者的血压、体温、意识、呼吸、脉搏、肢体活动的变化、对光的反射及瞳孔的大小进行密切的监测观察,发现患者是否有脑疝、颅内再出血等先兆性症状。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求护士的动作尽可能的轻柔,避免因为连续过度的护理操作产生医源性刺激,造成波动血压。

1.2.3气管切开操作后的良好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伤口进行严密的观察,观察是否有出血的现象,对于气管切开的局部位置,应尽可能的保持干燥和清洁,按照伤口敷料的清洁程度以及分泌物量的多少,决定换多少次药。正常情况下,每天换药1~2次即可,如果纱布被痰液浸渍,则要马上更换,对于切口周围,用使用0.5%碘伏进行消毒处理,每天进行2次消毒操作。气囊压力保持的范围应该在低于2.45Kpa。气囊放气的时候,患者要平卧, 气管内的痰液要先被吸净,然后吸净口鼻分泌物,这样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因为痰多,使得气体测压不准,产生高压力或者因为发生了漏气,产生了坠积性肺炎。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采用x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

2结果

2.1 两组的预后情况对比

经过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的成功率为91.67%(22/24),对照组为79.17%(19/24)。两组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表1 两组预后情况对比(n/%)

转贴于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1/24),对照组为16.67%(4/24)。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对比(n/%)

3讨论

ICU气管切开后,最重要的、也是最常见的一个并发症是合并肺部感染,这个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本身的病情关系密切,比如有其他合并性疾病、高龄、较低的FEV1/FVC、有较长的吸烟史、营养不良等等;因为较长的手术时间,较多的术中失血,在手术后,长时间的采用抑酸剂、PCEA等等:这些就会减弱老年人的呼吸肌力量,使得其咳嗽能力被降低,使得患者进行深呼吸(清除痰液)的能力也被降低;如果患者术前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吸烟史,这些都使得患者的储备能力和呼吸代偿能力较差;在手术的负面影响下,比如伤口的疼痛等等,这些都会延迟老年患者下床活动的时间。本研究对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进行了研究分析,按照具体的结果,可以发现,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优势明显,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使得护理质量被提高,非常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篇6

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临床护理路径。

的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重症。它具有预后差、死亡率高的特点[1,2]。及时有效的手术抢救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加强护理工作对改善患者预后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意义。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旨在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阶段量化护理重点。它比常规护理更具可预测性和计划性。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对2016年8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受试者均经CT检查确诊。根据护理方法,将受试者分为观察组(男20,女10),年龄22~61岁,平均42.512.3岁;对照组(男19,女11),年龄26~57岁,平均55岁年龄41.5岁111.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1)动态评价GCS评分。GCS评分评分低于8分的患者必须立即进行脱水、血液准备和吸氧治疗[3]。(2) 动态监测患者的体温。如果患者的体温不在36.2到37.9之间,冬眠合剂可用于辅助治疗[5],冰帽可用于保护患者的大脑。(3) 记录患者的进出量,根据相应的治疗方法控制高血压、心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输液量和输液速度,持续监测患者的心肾功能。(4) 口腔和眼部护理:对于长期昏迷和鼻饲的患者,每天按时用2%硼酸进行口腔清洁,以防止口腔感染等并发症[6]。对于不能闭上眼睑的患者,可以用凡士林纱布或红霉素眼膏布覆盖。(5) 肠内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在肠内营养液500~1000mL[7*,以相同的速度将胃管放置在泵中,每4小时观察一次胃潴留。(6) 并发症的预防: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帮助患者不时翻身敲打背部,避免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8]。(7) 患者恢复意识后,加强1-3天的护患沟通,重点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信心。向患者详细介绍颅脑伤害的相关知识,持续4-6天,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指导患者练习简单的语言功能、肢体功能和吞咽功能,并告知患者听从医生建议的重要性。

有效,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3) 无效,不符合上述两项标准或患者死亡。

(2)统计了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比较了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总分100分,满分>95分,基本满意85~95分,不满意

。测量数据以2检验的形式表示。在t检验使用家庭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和费用。P

表1两组预后比较[n(%)]

。见表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般处于危重状态,生命安全随时受到威胁。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实施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9,10]。

的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它以患者的治疗时间为横轴,科学制定预测性护理手段,配合各种医疗活动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节省医疗资源,加快患者的康复过程[11]。但是,在具体实施中,各项护理工作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加以改进护理计划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确保护理工作的针对性。结果显示,观察组预后优于对照组(P

表2两组住院时间、费用及家庭满意度比较

结论:在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发挥一定作用。[1]张进彦。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医学杂志,2015,19(12):110-111。

[2]x赛尚、C伟、f青龙、et al。Plasma皮质醇as a评估刑事调查患者严重程度和诊断的非致病性生物标志物[J]欧洲医学和制药科学评论,2016,20(18):38353838.

[3]张茂彬,宋述,阎,王德臣。重型颅脑损伤持续应用3%高渗盐水治疗脑水肿的临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学,2015(34):147-148.

[4]陈碧新,许兆军。血压调节联合完全机械通气对开颅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5):770-772.

[5]曹玉萍·ICU在亚低温治疗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5):146-148.

[6]王春燕,付利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0):8-10。

[7]何书萍,甘正辉。加温恒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8):972973.

[8]冯慧远。ICU重型颅脑损伤急诊综合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4):471-473.

[9]詹卡洛,加尔比亚蒂,Cattaneo,et al。开放式和封闭式内源性抽吸对重型颅脑损伤AD患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文献综述[J]。神经科学护理杂志:美国神经科学护士协会杂志,2015,47(4):239-246。

[10]吴艳芬。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学实用电子杂志,2017(2):98-99.

篇7

【摘要】ICU内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易引起医患纠纷,ICU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加强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ICU;护理安全;影响因素;防范措施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护理安全问题摆在了突出位置。尤其是ICU病房。护理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护理的过程中,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ICU内医疗护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易引起医患纠纷等,因此加强ICU病人的护理安全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的ICU基本为封闭式管理,家属定时探视,除治疗护理工作外,病人的生活护理也由护士完成。ICU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病人的转归和治疗效果。如何保证护理安全,发现风险隐患和降低护理风险系数是每个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结合目前ICU护理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本文总结如下。

1 ICU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 业务技术因素: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开发,护理工作中技术要求的内容日益增多。ICU抢救仪器设备多,个别护士不能熟练掌握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等设备的操作,抢救病人时手忙脚乱,影响抢救。

1.2 护理人力资源安排不合理:目前ICU护理人员数量与床位比例未达到卫生部“医院管理年”的要求,人力资源缺乏,医院ICU护士缺编严重。其次,护理模式转变,医疗新项目不断开展,病人的要求也在提高,护士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安全隐患也增加。

1.3 规章制度执行不严:ICU作为封闭式管理病区,没有家属或陪护的监督,若护士在工作中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执行医嘱及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未能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将给病人带来不安全的后果,甚至威胁病人的生命。此外,如责任心不强,巡视病人不及时,气管插管脱出,补液外漏等等,均会给病人带来致命的危险。

1.4 医源性因素:护理人员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患者造成不安全感或不安全的后果。例如工作中昏迷、瘫痪卧床病人,护士在工作中翻身不到位,造成病人皮肤破损或压疮等,导尿管不通畅未及时发现造成病人不适等。

1.5 环境因素:ICU是医院急、重、危等病人集中的场所,侵入性检查、治疗、护理都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极易引起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使院内感染率上升,严重影响医疗服务质量。

1.6 管理因素:护理管理者是质量管理的核心,如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质量监控不力等均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2]。

2 建立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

2.1 合理安排人力资源[3] : 有关资料显示,ICU床护比应为1∶3~3.5[4],国内多按床护比1∶1~2来配置ICU护理人员。我院ICU床护比为1∶1~1.5,更是低于国内水平。如何合理安排ICU人力资源,以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成为管理者的头等大事。我科护士长是根据病人数随时进行弹性排班,并根据不同时间段护理工作量的变化,动态安排人力。有抢救病人时加强人力,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并从多渠道解决护士的超负荷工作。

2.2 加强ICU护士的上岗培训制度:ICU护理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服务性工作,因此要求护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精湛的监护急救技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技巧,敏锐的观察和应变能力及高度的法律意识[5]。医院应选择高学历的年轻护士,经过内外科、心电图室轮转学习或院外进修学习后再进入ICU。进入ICU后再由高年资护士带教一段时间使其充分融入ICU环境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后才能单独上班,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3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教育: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三查七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使各项护理工作做到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各项操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用制度管人,不断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保证安全护理工作落到实处。

2.4 定期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和安全教育:针对工作中易发生护理缺陷环节进行分析讨论,对易发生差错的人要严格要求,强化教育。

2.5 控制院内感染: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病人前后、诊疗操作前后均应洗手,严格按照洗手流程清洗双手,这是保证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严格管控好ICU空气质量。

总之,在护理工作中,只有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健全的各项制度,严把护理质量关,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转变服务观念,善于发现潜在问题,切实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才能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减少和避免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护理安全管理就是保证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6]。护理人员必须加强预见性安全护理意识,正确评估病人,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史自强、马永祥、胡浩波等.医院管理者[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238

[2] 杨蔚.浅谈现代ICU护士素质和能力[J],国防护理学杂志,2006,25(3):195~197

篇8

【关键词】ICU患者家属;护士;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151-01

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技术至善的发展倾向越来越急切地呼唤着医学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ICU护理人员往往已经开始对患者开展人文关怀,而忽视了患者家属。我们针对ICU自身的特点,患者往往病情危重,有的甚至还处于昏迷、休克、留置有气管插管、手术麻醉后未觉醒状态,病人所要做的一切特殊检查、治疗都需要患者家属签字同意做出决定。在危急的情况下,家属本身也会感到无助甚至恐惧,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帮助,因此护士应在救治患者的同时,换位思考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和需求,及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给与关心,理解,帮助家属提高应对能力,发挥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现就对ICU患者家属的人文关怀的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1ICU患者的特殊性

ICU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一种综合性的、具有现代化设备、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病房,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科室。ICU主要收治病人主要可分几种:一是有严重创伤,大手术后及必须对生命指标进行连续严密监测和支持的病人;二是需要心肺复苏的病人;三是某个脏器(包括心、脑、肺、肝、肾)功能衰竭或多脏器衰竭的病人;四是重症休克、脓毒血症及中毒病人;另外还有脏器移植前后需监护和加强治疗者。因为患者病情危重,不仅身体上陷于危机状态,而且精神上也承受应激的刺激,因此家属是病人的支持系统,对稳定病人情绪有很大的作用。

2家属的心理需求

2.1心理压力的来源

ICU病人因病情危重而住院,使家庭产生一种危机状态,使家属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需求。在病人救助过程中,病人家属大部分时间被阻隔在病房外,护士忙于技术性工作,大多将精力放在对病人生命抢救和病情的检测上,对家属的心理需求往往未给予足够认识和重视。从而忽视病人心理和情绪变化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和帮助。ICU探视规定十分严格,除每天的规定时间及特殊情况下可短时间探视病人外,家属只能等候在门外。由于病人进入监护病房后,家属不能陪护,对病情不了解,以及各种监护仪器及其他抢救设备的使用。使病人家属产生紧迫感和不信任,增加心理负担。高额的监护费用,加重了家庭的经济压力,从而造成其焦虑,烦躁、疲惫、情绪激动。患者家属都会因自己的亲人生命处于危急状态,常有不同程度的伤心、焦虑、紧张不安和恐惧,对外界事物的承受能力降低。

2.2心理需求

病人家属都有一定程度的需求,其中对病人的信息需求最重要。在陌生的环境下,家属本身也会感到寂寞无助甚至恐惧。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特别是医护人员的帮助。ICU病人病情较危重,身体状况差,家属焦虑及压力的来源全部来自病人的疾病发展与转归,时刻想了解病人的各方面动态变化。病人的生存希望,每日的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能否获得最佳的治疗护理,病人是否了解真实病情,每日费用等与病人有关的信息都是家属最迫切的需求。因此护士增加与病人家属交流,使家属及时得到病人的有关信息,可以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3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

在公众和患者家属的心目中,ICU是一个神秘的地方,虽然家属可以通过定时床旁探视接近病人,但大部分时间只能在ICU外焦急等候。中国人的习惯是,“孝子在床前,病也好三分”。因为不能陪在旁边,加之病人病情重,家属和病人都会因为对病情走向的未知而心生恐惧。其实这种相对隔离有利于病人休息以及减少病菌的传播,也有利于病人得到更为专业、周到的护理,对病人、家属都有利。这些应当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理解,解除恐慌情绪。及时向病人家属提供有关的信息,满足其需要,帮助病人家属对危机情况的应对。在探视时间内管床护士应在床旁耐心解答家属的提问,主动介绍ICU的情况,并及时告知患者的治疗、护理及恢复情况,尽可能减轻家属的焦虑感。做好疾病的健康宣教,使家属对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支持和理解医疗方案,积极协助治疗及护理。

4随时的、有效的沟通

危重患者进入ICU后,患者家属会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一是担心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病情,二是ICU特殊环境不能让家属时时刻刻陪伴在患者身边,对患者的挂念担心。个别家属对医护人员不放心不信任,担心患者诊治质量。

4.1 保护患者家属知情权

护士应配合医生向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和入住ICU的目的,告知患者在ICU的护理特点,工作人员情况,随时有护士在身边巡视,它不同于普通病房,特别是危重患者有专人守护,同时告诉家属入室前需准备的物品,用途及解释不能陪伴的原因,请家属不要进入ICU,以免影响治疗、抢救及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留好联系地址和电话号码以便随时与家属保持联系,进一步取得家属的配合。给家属准确及时传递患者的治疗信息,为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增加安全感,缓解其焦虑情绪。

4.2护理人员自身素质

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对护患沟通效果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扎实的心理学的知识以及宽容的美德,耐心倾听患者家属的要求,随时向患者家属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使他们感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体贴,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有利于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及护士与家属关系的协调,有利于增加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提高治愈率。

4.3定时给予家属探视患者的时间,有特殊心理需求的患者可以延长亲属陪同时间或在需要时探视。

5护理

5.1安慰疏导

患者处于危急状态,很多患者家属缺乏思想准备,难以接受事实。护士应迅速、熟练的救治患者,使家属产生安全感,减轻焦虑和恐惧;另一方面,应安慰家属面对现实,对他们家庭的不幸给予关心、爱护和尊重,让家属明白此时此刻他们是患者最有利的支持和保护者,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5.2 设立家属休息室

保证患者家属的休息,使他们能时时刻刻体会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爱护。

5.3 增加收费透明度

采用一日清单制,每日发放一次清单,对家属不明白的项目给与耐心解释,以增加收费透明度,让家属放心。对于某些无理要求必须坚持原则,合理收费,对家属的抱怨迁怒,护士要有宽容谅解与忍让的美德。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就是为了努力营造一种充满人性化以关怀病人家属为病人家属利益和需求为中心的人为环境,从而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家属是病人最有力的社会支持,当一个家庭面临一个重大健康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否换位思考家属对救治的期望和需求,能否认识和重视到病人家属的需求。家属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也可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恢复。通过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可改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护士学会换位思考,把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改变护理模式。我们作为医护人员及时、准确地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随时有效的沟通,及时提供各种反馈信息,安慰、关心、爱护和尊重患者家属,维护患者家属的身心健康,帮助家属提高应对能力,促进医护患的合作,发挥家属在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所以说对患者家属实行人文关怀的研究是不容忽视的课题。

参考文献

篇9

ICU综合征是指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表现(谵妄状态、思维紊乱、情感障碍、行为和动作异常等)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据文献统计,进入ICU的病人,大约有30%~60%会发生该征[1]。使用呼吸机的患者,ICU综合征会导致人机对抗、气胸、血流动力学紊乱、自行拔管等严重后果,甚至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医护人员在密切关注危重病情变化的同时,还应高度重视其心理状态,随时对其不良心理反应进行有效的干预[3]。本文就机械通气患者发生ICU综合征原因分析及对策做以下综述。

1 常见原因分析

1.1个体原因

1.1.1由疾病引起

全身感染、心脏病、肺源性脑病、既往史中有过精神病、脑外伤或脑血管疾病、安眠药中毒或长期对某种药物依赖的患者,在接受ICU监护时容易发生本征。休克的患者、肝昏迷前期患者,这些疾病除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谵妄,还会出现类似神经官能症的症状,如情绪不稳、莫名的恐惧、焦躁不安、易疲倦、萎靡不振、抑郁、睡眠障碍等[4]。

1.1.2对疾病认识不足

患者不良心理反应的严重程度与病情轻重并不一定成正比,这主要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关[4] ,大部分危重症患者,由于对突发的病情缺乏心理准备,认为自己病情严重会危及生命,产生十分明显的恐惧感和威胁感。

1.1.3老年患者生理机能减退

尤其是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使患者对原发病和手术打击的应激反应能力下降,可能出现脑细胞能量代谢障碍, 高血糖对神经细胞有直接损害作用,而精神障碍也可以引起高血糖[5]。

1.1.4激素分泌

美国学者Shilo等[6]则发现,ICU睡眠形态紊乱的患者,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显著降低,故认为该综合征与人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有关,进一步实验表明[7],给予患者褪黑素可明显改善其睡眠质量,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

1.2术中及术后因素

术中低氧血症、低血压、大量出血、输血、过度换气、PaCO2分压过低;以及术后持续低氧血症、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麻醉苏醒后认知、判断力下降等。

1.3 ICU特殊的治疗环境

1.3.1仪器设备多。

监护仪对病人心理的影响可引起恐惧焦虑感、卧位不适感、拥挤压力感和视觉刺激感[8].

1.3.2噪音大。

噪音超过60dB,就会导致病人烦躁不安,刺激病人的交感神经,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压力感和焦虑感加重,疼痛感加剧,使病人感到抑郁、头痛、幻觉、入睡困难、昼夜睡眠节律倒转[8];

1.3.3危重及抢救病人多,特殊治疗及护理多;

1.3.4通宵照明,缺乏时间感和昼夜的节律感;

1.3.5限制探视无陪护,限制活动及使用约束,环境陌生,缺乏沟通及交流等;

1.3.6睡眠剥夺,实验证明,睡眠剥夺2—5d后,会出现焦虑、多疑、定向力障碍、错觉、谵妄等精神。

1.4 沟通障碍

因为病人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造成语言沟通障碍,病人的要求不能顺利表达,易导致病人产生悲观、抑郁情绪。特别是全麻或昏迷初醒期患者,在机械通气前未与其进行沟通,病人醒后对陌生环境不认同,导致其内心深处产生从未有过的恐惧。

1.5手术前后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

包括突然发病、病情危重、手术及意外带来的躯体损伤或剧烈疼痛.以及对疾病、手术的认识及心理准备不足和对死亡的恐惧等。

1.6对家属的依赖

患者术后麻醉清醒后无家属在身旁陪伴会有恐惧感与“被遗弃感”。

1.7护理人员的素质

护理医务人员在病人身边随意谈论病人的病情,让其产生焦虑和不安全感。

2 护理对策

2.1严密观察病情

早期评估精神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原发病,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掌握呼吸机的应用指征,控制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营养。

2.2改善环境

保持室内清洁、整齐、舒适、安静。调节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设备发出的声音至合适大小。抢救其他病人时,用布帘遮挡,尽量留下专人陪护,转移注意力。夜间减暗灯光,使用壁灯。

2.3加强护患沟通

2.3.1做好入室前的访视

护士在术前应访视患者,介绍ICU的环境,介绍各种监护仪器、导管及插管的作用及重要性,使病人事先有良好的心理准备,避免紧张、焦虑、恐惧心理的发生,Granberg等认为,护理人员在帮助患者防治ICU综合征中起关键作用,术前让患者熟悉一下有关的护理人员,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是很有意义的。对老年、性格内向、既往病史中有过脑外伤、精神失常等患者,更要做好此项工作;对紧急进入ICU患者,要争取时间进行心理护理,要讲解重症监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

2.3.2加强入室后交流

①根据不同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

由于每位患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层次及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的态度及对治疗中的文化需求也不同,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满意的环境,做好解释。

②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

贝克认知疗法[9] 的理论观点是,人的情感与行为由其认知过程所决定,错误的认知引起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导致病态的情感和行为, 对进入ICU患者,护士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有关的医学知识,帮助患者客观的看待自己的病情,使其懂得进入ICU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治疗、护理,使患者在对ICU的了解中自然地减轻心理压力,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认识。

③加强非语言沟通

美国传播学家艾伯特梅拉比安曾提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全部表达=7%语调+38%声音+55%肢体语言

我们把声音和肢体语言都作为非语言交往的符号,那么人际交往过程中信息沟通就只有7%是由言语进行的。ICU部分患者因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原因失去语言表达能力,护士要掌握一些非语言沟通技巧,通过体势语言与病人沟通。

2.4 舒适护理

2.4.1及时有效地镇痛

54%术后患者的疼痛比护士想象的严重的多,92%的病人迫切需要术后镇痛。Mortimer等研究显示,护士通报给患者的安全而有效的疼痛处理信息将增加治疗的顺应性,帮助患者使其感到疼痛得到控制,减少了焦虑,增加了满意度。

2.4.2保持的舒适

给予合适的,适当的垫衬,必要的翻身按摩和肢体活动,减少病人的不适、烦躁。

2.4.3尽量减少约束带的使用

对危重患者限制活动的措施被称为“保护措施”,但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不自觉的伤害 ,会使病人产生明显的心理反应,如激动、逆反、丧失尊严、恐惧等,对于精神状态异常的患者慎重使用约束性治疗,可酌情使用药物治疗 。

2.4.4加强治疗的计划性

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或尽量集中操作,使病人至少有70—90分钟的持续睡眠时间。妥善安排治疗操作时间,不要频繁打扰患者,尽量保持患者白天清醒,夜晚睡眠,可适当应用镇定剂。

2.5 鼓励家属参与心理护理

适度允许家属探视,可以降低患者及家属的焦虑程度,增加患者的信息,减轻患者的孤独感和对遗弃和分离的恐惧[4]。家属不仅仅是单独的探视者,而逐渐成为医护人员的合作伙伴,因此,根据治疗护理的具体情况,适度地开放ICU探视,让家属亲友多亲近患者,给患者以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3 小结

ICU对于病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要求责任护士对于危重疑难和大手术后的病人。在ICU的监测、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根据病人不同心理特点,给予不同心理支持、疏导及疾病宣教。特别是对于机械通气病人的心理护理我们应更加细心到位,以预防ICU综合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丽娴.ICU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6):73-74.

[2]李凤玲.机械通气患者ICU综合症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10.

[3]张科萍,易丽鹏.ICU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2006,3(12):33-34.

[4]王志红,周兰珠.危重症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5-179.

[5]刑锐ICU老年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分析[J].广东医学,2000,21(9):73.

[6]Shilo L,Dagan Y ,Smorjik Y,et a1.Patients in the ICU suffer from sevare lack sleep associated with loss of normal melatonin secretion pattern.[J].Am J MedSci,1999,317:278-281.

[7]Shilo L,Dagan Y,Smorjik Y,et al:Efect of melatonin on sleep quality of COPDintensive Care patients:a pilot study[J].Chronobiol lnt 2000,17.

篇10

[关键词] 基层医院; ICU; 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13-53-02

Management of Primary Hospital ICU Nursing

HUANG Yonghong HUANG Jiju HU Yulan

Sichuan Province Guang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Guanghan 618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primary hospital ICU care. MethodsAll patients in ICU from 2008 to 2009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and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 hospital,the accidental extubation rate and the number of nursing de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nursing management of the year 2009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2008. ConclusionUse of ICU nursing management mode suitable for primary hospital characteristics is the primary hospital ICU nursing management direction.

[Key words]Primary hospital; ICU; Nursing management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不少基层医院已拥有自己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在影响ICU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探索基层医院ICU的护理管理,对提高病人护理质量,提升护士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十分必要。

我院ICU于2007年9月19日正式开业,共有9张病床,在最初的一年里,由于护理人员配置太少(最初只有14人),且大多没有经过ICU专业培训,所以护理质量不尽人意,病人和家属投诉较多(主要表现在对护理人员不放心,对某些护理措施不理解),护理缺陷发生也比较多(比如血液制品未及时输入,病人意外拔掉气管插管、胃管等管道,造成一定的隐患)。针对这些状况,我们不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逐渐增加护理人员至16人,强化护理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我院2008、2009年度入住ICU的所有患者,对照组454例,男297例,女157例,年龄8~103岁,平均(58.92±18.04)岁;观察组383例,男240例,女143例,年龄10~97岁,平均(60.86±18.04)岁。入组标准:(1)入住ICU的所有患者;(2)把2009年度作为观察组,2008年度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以2009年1月实施全方位的ICU管理为分界,将2008年1~12月入住ICU的病人作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入住ICU的病人作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两组在院内感染率、意外拔管率、护理缺陷发生例数方面的差异。院感发生率数据来源于我院信息科的统计数据;意外拔管和护理缺陷发生例数来源于科室的原始记录。

1.3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包处理后输入“临床医师统计学助手”软件自动计算。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

2 结果

详见表1 ~ 3。

3 讨论

3.1 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是ICU护理管理的重要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收治危重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单位,其侵入性诊疗措施较多,是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1]。近年来,控制ICU院内感染发生,防止院内感染暴发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以下综合防控措施,ICU院感率明显下降,未发生院感暴发。

3.1.1 加强气道管理和口腔护理等措施,减少HAP(医院获得性肺炎)和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对气道开放的病人,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使用封闭式吸痰管,减少气道感染机会;同时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定植菌移位致下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者使用一次性呼吸回路并及时更换;加强物表、空气的消毒,减少室内细菌浓度。

3.1.2 加强导尿管管理,预防泌尿道感染 保持引流系统密闭通畅,防止尿液逆流;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温水冲洗会阴1~2次;大便后及时清洗,防止大便污染尿道口而致逆行性感染。

3.1.3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抵抗力 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保证热量的供给,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3.1.4 加强医务人员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坚持手卫生制度和标准预防制度,减少或避免由医务人员的手作为媒介导致病人之间的感染。

3.2 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意外脱管

3.2.1 妥善固定管道 对照组气管插管脱管和胃管脱管的病人,有1/3属于固定不牢所致,我们改进了固定方法,将气管插管和胃管用高强度胶带固定在面部后再用棉带固定到枕后,使管子不易被拔出。

3.2.2 适当约束病人 躁动、不合作的病人最易意外拔管,特别是在夜间,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CO2潴留,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的精神障碍,易导致意外拔管[2]。因此,夜班护士评估病人后有效约束病人的双上肢,同时加强巡视,警惕病人意外拔管或及时发现意外拔管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3.2.3 镇静与镇痛 根据医嘱适当使用镇静、镇痛措施,也是防止病人意外拔管的措施之一。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和胃管的脱管率上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3.3.1 加强重点环节监控 强调护士在输液、输血、特殊治疗等操作环节中的查对制度的落实,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3.3.2 加强重点时段的监控 中午、夜间、节假日是护士容易疲乏或松懈的时候,护士长或护理质控小组成员不断提醒、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同时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抢救病人多、护理任务重时适当增加护士人手,以保证护理安全。

3.3.3 加强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避免护患纠纷发生ICU收治的都是各种危重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3]。因此ICU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对清醒病人随时沟通,减少其对入住ICU的恐惧和对没有亲人陪伴的孤独感;对患者家属则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的心理安慰和支持,理解他们对患者的担忧,告诉他们ICU护理工作的内容和流程,让他们相信病人在ICU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和护理。只有我们的工作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才能融洽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通过我们的努力,护理缺陷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

3.3.4 建立无责上报制度,及时发现护理缺陷或隐患 基层医院ICU护士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每天面对的都是病情复杂多变的危重病人,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护士出了差错不敢上报,导致相同的错误在科室里重复发生。因此我们在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也给护士一个宽松的工作氛围,对待发生护理缺陷的护士,不以处罚为目的,而是首先从管理上找原因,再和当事者一起分析是个人能力不知还是认识方面的偏差,从而帮助她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尽管ICU护理工作又脏又累,目前还没有一名护士主动要求调换科室。

作为基层医院ICU的护理管理者,ICU的护理管理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将不断努力,尽快摸索出更适合基层医院ICU的管理模式,以提升医院护理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洁莹.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22-23.

[2]谢彩娟. 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6.

[3]陈献,李立平.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