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重心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重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重心

篇1

1.内容的取舍

宋代的经济在各方面都较前代有长足的发展。这节课的内容涵盖领域多,内容繁杂,涉及如下知识点:

如果教师在授课时对以上内容逐一涉及、平均用力,本课的知识结构就会显得散乱,而且主线容易被知识点所淹没,教学缺乏灵魂。我在备课时,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更好地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尤其是使学生既能把握教材的内容,又能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了解和认识宋代经济的成就与特点。

在研读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我将教学的知识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师的教授和对材料的研习,学生能够掌握宋代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经济重心的南移。其中,宋代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为正是宋代经济的高度发展及突出的成就,才呈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

那么,宋代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繁荣”当然是关键词之一,但“繁荣”是一个缺少差异性的词汇,我们在讲述各朝的经济发展时,常会使用这一说法,因此它难以体现出宋代经济有别于其他时代的特点。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与研究,我认为可以将宋代经济的特点概括为“变革性的繁荣”。所谓变革性,即指宋代经济出现了很多前代没有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在宋之后的经济中得到了延续甚至发展。

由此,对本课所涉及的诸多教学内容,我选择了以下具有变革意义的内容作为重点展开,以点带面,突出宋代经济的特征。

之所以这样选择,主要是考虑到:

(1)在农业方面,宋代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发展都有突出的成就,但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是宋代经济繁荣的最重要的基础。而在粮食作物中,对于产量提高贡献最大的则是水稻种植的推广及品种的改良。因此,农业方面应以水稻为代表。

(2)在手工业方面,如果选择造船业,可以联系到对外贸易,并涉及技术对于宋代经济发展的作用;如果选择纺织业,则可联系到宋代经济作物的种植等内容,其中丝织业部分更可以联系到丝织业重心南移。我之所以选择瓷器,主要是考虑到其他部门所涉及的内容相对繁杂,会用时过多,影响教学的节奏。因此,我有意选择了直观性、趣味性较强的内容,学生更容易理解。

(3)在商业方面,宋代的商业发展是最能代表其经济繁荣的。因此,我将城市、对外贸易和货币这三个知识点都讲到了,其中又对城市和货币这两点更为着力,而对外贸易略讲。

(4)在经济重心南移方面,考虑到初一上学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中已经涉及相关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本课把重点放在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上,而且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2.内容的呈现顺序

确定了内容范围和重点之后,接下来要确定各个子目的先后顺序,亦即讲述的逻辑。虽然教科书已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叙述逻辑,但我认为,还是应根据学情来确定最合适的方案。

(1)对三个领域的排序

教科书的排列顺序是“农业―手工业―商业”,这是一种按因果逻辑正常排列、符合思维习惯的顺序。但我的设计最终采取了“商业―农业―手工业”的排序。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目前学生的兴趣点和知识结构的特点,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对农业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而对商业活动的表现则相对熟悉,所以在本课的导入环节,利用了学生所熟悉的学校周边的商业环境,增强对宋代经济发展特点的感性认识。第二个考虑是,商业领域的变革在宋代诸多经济变革中是最显著、最具代表性的。先讲商业,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第三,商业领域的繁荣是宋代经济发展的结果,而农业、手工业发展是商业繁荣的原因。本课之所以采用因果倒叙,是为设计探究性问题提供条件,如讲完商业繁荣后,教师并不直接过渡到农业和手工业,而是提出问题:“你认为宋代商业繁荣的原因是什么?”通过探究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于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农业、手工业、商业三者的关系有更充分的认识。最后,在思维逻辑层面,我希望形成“点―线―面”的结构,以城市为“点”,带出商业发展之“线”,再展开为经济发展之“面”,从而使学生对于宋代经济有较为清晰的把握。总之,这样的设计,是基于学生兴趣和思维特点进行的一种尝试。

(2)对产业发展表现与重心南移的排序

经济重心南移是观察经济发展的一种结构性视角,置于课首或课末各有优劣。本课的设计是选择将这一子目排列在最后。先讲三类产业繁荣的表现,再以提出问题的方式,请学生总结归纳,找出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表现最为突出的地域,从而让学生自行得出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结论。再通过材料引导学生将这一历史现象置入历史发展的时间框架下,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数据的观察,得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结论。这样,学生不仅仅是得到一个结论,而且体验到得出结论的过程与方法。同时,笔者在进行子目之间过渡时,讲解了如何去观察某一经济领域的历史,以利于学生能够独立分析类似问题。

1.材料运用

在本课设计中,比较多地体现出了历史学的学科特色,即“论从史出”。所有论点,都尽量引用文字、图片、图表等史料作为证据。因为历史认识就在于从错综复杂的历史记载中寻找真实,通过有效的分析,从“死”的材料中尽可能还原出“活”的历史,作出正确的、客观的历史判断。

作为中学历史教师,讲历史课不仅是陈述历史故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脉动,参与到历史探究的过程中。所以,本课所提出的论点,大多以“分析史料―得出结论”的方式呈现,并且对史料都作了较为充分的发掘。例如,在讲到北宋出现纸币时,教师一般都会展示“北宋纸币”的图片。此图包含一段文字信息,如果只是让学生观赏此图,而忽略了图中的文字信息,就失去了一个让学生体验历史探究的好机会。我的做法是针对这一材料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师:现在我们对纸币很熟悉,觉得纸币的出现和流通顺理成章,但其实这是金融史上一次飞跃性的变革。……同学们觉得纸币的推行会碰到哪些问题?

生:会有假币。

师:对。铸币有时也有假币,而纸币仿造的成本更低,所以仿造的问题更严重。宋代印刷术已经比较发达了,纸币都用多色套色印刷,但还是避免不了假币问题。除此还会有什么问题呢?

(学生有些犹豫,教师拿出一张复印的北宋纸币图,走到学生面前)

师:如果我现在拿这张纸跟你说:我想拿它换你家电脑。你换么?

生:肯定不换!

师:为什么?

生1:不值钱。

生2:没法拿它买别的东西。

生3:不是真钱。

师:大家都不肯换,因为觉得这张纸不值那么多钱。你拿着它,没法再到市场上买回等值的东西。这就是纸币推行中首先会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怎么能让大家接受它,让市场接受它。为什么铸币没有这个问题呢?因为铸币用的材料铜或铁,本身就有一定的价值。宋生过什么事情呢,有人把铜币拿去熔掉,铸成铜器后再拿到市场上去卖,卖得的钱比铜币本身的币值还多。这说明铸币的流通是有它本身的价值做保障的。但纸币就不行了,你拿一张纸,到市场上能卖多少钱啊?那么,政府怎么能让民众放心接受纸币呢?其实,答案就在这张纸币图中的文字上。大家能不能找找看?你觉得这里面比较关键的话是什么?

生:“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

师:非常好。这里面“陌”字通“佰”,七百七十陌就是一贯的意思。那你觉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生:见到这张纸跟见到铜钱一贯是一样的。

师:你觉得政府这样规定会起什么作用?

生:这样大家就会愿意用纸币了。

师:是的。如果从金融学的角度看,就是政府用自己的信用为纸币提供了一种保障。

(板书)

信用

纸币―――铸币

师:印在纸钞上的这句话,明确了这张纸在流通中的价值和铜钱的一贯是一样的。所以这张纸能值一贯钱这个价,是由政府赋予它的,而不是像铜币一样,有先天的价值在里面。这就是交子为什么在经济史上有重要意义的原因,它是一种价值由外界赋予的信用货币,和传统的实物货币的价值来源完全不同。

对于初中生而言,重要的不是弄明白复杂的金融原理,而是体会到在细节处隐藏着的问题与答案。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欲被更好地激发了。最初我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中讲授时,并没有具体解释“陌”的含义,但学生会关注到这个细节,有学生就继续问到,如果说“陌”通“佰”,那七百七十佰就应该是77000文,也就是七十七贯。为什么七百七十陌却等于一贯呢?于是我解释了唐代以来的省陌制,并介绍在宋代纸币发行过程中,金属短缺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但依然沿用这一制度。学生们发现一个字里面居然可以蕴含这么多历史变迁,对材料研究的兴致就更浓了。

2.学术支撑

中学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紧扣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否能够转化为合理的设计,文献的阅读、选择与运用是关键。

第一,文献阅读是确定教学中所持论点的基础。例如本课的主线――变革性的繁荣,毫无疑问吸收了“唐宋变革论”的观点。

在本课的开始,笔者就引用了宫崎市定的一段文字:“宋代人们的生活环境,与近代中国划出了分界线,而近于我们现代的。”[1]并提出问题:“宫崎市定所说的‘分界线’是什么意思?他根据什么判断宋代的生活‘近于我们现代’?”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而本课内容全部围绕着宋代经济与前代的不同和与现代的相似性进行,例如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纸币的流通、重心的南移等等。

在课程结束时,笔者在课件上重新展示宫崎市定的这句话,再重复上述相关问题学生通过回答此问题,实现了对本课内容的回顾。同时,通过比较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宋代经济的特点。

第二,文献阅读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合理地选择内容重点。比如在农业部分,课本上提到了水利工程圩田与农具秧马。但基于文献阅读,可以发现秧马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得到推广,而水利工程对于江南农业的发展则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本课选择了水利工程作为展开点而舍弃了秧马。又如煤的应用,虽然与现代工业有密切的联系,但宋代的煤主要用于北方冬天的生活取暖,其意义与工业革命时期并不相同,不应过高估计。而对铁的冶炼量上,不同学者间的估计值有很大差别。如果过分强调某一个学者的估计值,甚至将其当做“事实”告诉学生,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例如日野开三郎估计北宋时铁的年产量为1.5万至2.5万吨。吉田光邦的估计值为3.5万吨至4万吨。郝若贝估计为7.5万至15万吨。教师教学用书中提到的《文献通考》记载北宋年间铁的最高产量824.1万斤则为政府铁课数额。

第三,文献阅读最好选择恰当的一手史料。一线教师若没有时间阅读第一手材料也可参考相关研究文献。

第四,文献阅读能够增强讲授的准确性。史实是历史教学的基石,教师应当对相关史实有清晰的把握。例如交子的诞生过程,经历了由民间发行官方发行的转变。从交子到会子,又经历了发行范围的扩大。虽然课堂上并不要求讲授所有细节,但不了解具体过程,就不可能对宋代政府在财政金融方面的能力与作用有深刻的印象。尤其需要阅读一些经济史领域的重要著作,如斯波义信的《宋代商业史研究》和《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郑学檬的《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等。

1.对内容和素材的处理

本课对某些内容略去不讲,而对某些内容作了比较深入的发掘。比如在纸币这一内容中,介绍了纸币与铸币的区别,纸币的信用货币属性、国家的准备金机制等。这种设计是由教师所任教的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决定的。事实上这两个问题都是在人大附中各班讲授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学生在课上还问到了纸币发行是否会导致通货膨胀等问题。本课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固化下来,这只是一种尝试,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出调整。同样,本课大量运用史料、图表等作为教学素材,这也是基于所教学生具有较好的运用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安排的。如果学生情况有所变化,就要对材料的密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2.对学生活动的处理

由于我的教学经验有限,组织学生活动不够充分。本课虽然注重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但相对来说学生的思维空间比较小。因为本课的知识多且难,因此以讲授为主,而且所用材料大多数都是直接说明问题的,没有冲突性,也就没有给学生更开放的思维空间。同样,若能说明研究领域某些数据和观点的不唯一性,相信会让学生对历史研究有更多的认识。另外,在处理课堂问题尤其是生成性问题时,如果能给学生之间更多的讨论机会,也许学生自己会得出更有创造性的结果。因此,在面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班级时,如果能调整问题的难度和角度,使之更贴近于每个班的学情,课堂效果应该会更加理想。

【作者简介】丹筱彤,女,辽宁阜新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教师,中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制度史。

篇2

态势一: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差异显著,离散大批量生产型行业两化融合水平(51.8)相对较高,离散(51.2)和流程(50.9)型行业水平显著高于混合(47.3)型行业,电力、电子信息、烟草、石化等行业居于前列。

态势二:原材料行业智能制造转型趋势显著,石化、大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分别达到6.9%、19.0%,居于行业前列。围绕提质增效,原材料行业在质量全过程管控、设备预防性管理、能源综合管理、供应链集成等方面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探索基于数据的产业生态圈、产业链集成共享平台等新模式。

态势三:装备行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创新和服务延伸开展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化协同设计或制造的大型企业比例达到47.4%。装备行业在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开展定制化协同研发、基于智能化产品的敏捷售后服务以及分享经济等方面正在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态势四:消费品行业企业与用户和终端消费者接触紧密,互联网化转型趋势显著,2016年转型水平达到33.1,高于原材料和装备行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进行营销模式和产品产异化创新,在以用户为核心的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监管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信息经济发展展望

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进步及其c产业的加速融合,推动全球信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互联网不断向产业互联网延伸,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

展望一: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重心,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蓄势兴起,孕育强大的增长潜力。各国纷纷出台战略举措来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尤其注重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也使得各国围绕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

展望二:物联网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基础设施,以新四基为核心的技术和标准成为竞争制高点。物联网是智能制造生态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基础设施。同时,作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基础技术体系,智能感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云和大数据平台技术成为各国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篇3

 

信息经济的基本共识

 

基于对信息经济概念、规模、结构和发展趋势的分析,中国信息化百人会对信息经济的认识形成以下八点基本共识:

 

(1)信息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三经济形态。信息上升为信息经济中的一个基本生产要素。信息生产力成为放大全部生产力的“乘数型”生产力。物理的“时间一空间”因信息之力而压缩;人际的世界因信息之力而更趋于平等化。信息经济的一些基本规律将成为重塑全部经济的基因层面的变革性力量。

 

(2)普惠性是信息经济发展的根本特性。普惠性即“让更多的人受益”,信息经济应当能够让每个人享受更多的健康、自由和幸福。

 

(3)信息经济可预见的趋势是泛在联接与全面智能化的叠加。无所不在的感知需要无所不在的联接,无所不在的联接带来无所不在的数据。当感知、联接、数据、计算无所不在的时候,就意味着无所不在的智能,将使“时间一空间”物理世界、信息空间和“人的网络”三者高度融合。

 

(4)信息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既独特又具有普适意义。中国信息经济在部分领域具有赶超的经验独特。中国在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等领域有可能率先走到世界的前列,成为带动整个信息经济发展的先遣部队。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生型的信息经济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替代、补充和增益,弥补传统经济形态的不足。发展中国家可以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信息经济发展之路。发展中国家信息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出现愈落后愈“革命”的逆袭。

 

(5)最具创见的思想是信息经济最稀缺的资源。在信息经济中,信息链条顶端最具有创见的思想成为比资本更稀缺的资源。与此相适应的创新体系是自下而上的万众创新与自上而下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结合。鼓励“积木式”创新与“果实类”创新相结合。“产业公地”将成为孕育创新的肥沃土壤。网络化、协同化、分散化、自组织的企业内和企业间的创新组织新模式正在形成。信息经济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挑战。

 

(6)信息经济彰显劳动者自主性。信息经济可以实现超级细分工,不仅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率,还会更加彰显劳动者自主性。工作对象的基本单位将会变成活动片段。对活动片段的精益求精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天赋。就业的多样性、个性化和自主性将会得到增强,工作家庭化成为可能。超级细分工会引致组织的去中心化。社区式、群组式劳动力组织方式将会兴起。

 

(7)信息经济发展加速产业融合。信息经济对产业渗透与融合有一定顺序。“信息密集度”将成为产业观测的一个重要标准。以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的大规模定制、柔性制造将是每个行业的主流生产方式。将出现生产、服务、消费的一体化。基于经济活动分解的全球化替代原有的基于产业链分解的全球化;基于生态的经济本地化不断强化。

 

(8)信息经济需要适应性的新规则体系。需要在创新、税收、反垄断、国际规则、信息技术风险与安全等方面建立适应信息经济特点的新规则体系。安全阀、红线管理模式,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相结合,基于数据的“汇集一预测”的事前干预等将成为新规则构建基础。

 

全球信息经济发展展望

 

信息经济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新技术的持续扩散、日益复杂的生态系统、不断重构的产业价值链、新竞争规则形成,对世界经济版图、国家创新体系、产业竞争格局、企业组织方式和个人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革。《报告》提出了全球信息经济的五点展望。

 

(1)信息经济正在重构世界经济新版图。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带来国家竞争实力的此消彼长,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正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焦点。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寻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正成为许多国家的共同选择,这也带来了世界经济新版图的加速重构。

 

(2)网络化创新平台重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和企业创新的组织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国家创新平台正在兴起,“产业公地”成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载体,多主体、跨空间、泛资源协作模式成为企业创新重要形态。

 

(3)新型生产组织不断孕育、演进和扩散。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的边界和交易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传统企业组织扁平化、网络化不断深化,平台化、生态化等新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兴起,企业组织在裂变与重组、继承与创新中不断适应新环境新形势。产业联盟等正成为主导产业竞争规则的新主体,引领着行业技术变革的方向,决定着标准规范和产业竞争新格局。

 

(4)数据驱动型企业引领产业未来变革。无所不在的感知、联接和计算,带来了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可执行性,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数据驱动的服务、数据驱动的创新、数据驱动的生产和数据驱动的决策,推动数据驱动企业兴起,并引领技术、生产、商业模式的持续变革。

 

(5)信息经济正在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随着生产组织方式的去中心化和网络化,创新主体逐渐从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向个人延伸,大众创业成为经济活力的重要体现,万众创新成为创新的新兴形态,知识型创新人才成为财富积累的新生力量。

 

中国的战略与选择

 

《报告》认为,面对信息经济的蓬勃发展,迎接新挑战,抢抓新机遇,需要树立全新的信息经济发展观,打造国家产业治理新型能力,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构建创新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环境,是中国信息经济发展的战略与选择。

 

(1)树立信息经济发展观。作为全新的经济形态,信息经济需要全新的观念和思维引领,倡导建立信息经济发展观,树立信息资源观、万众创新观、企业生态观和产业融合观,形成全社会推进信息经济发展的共识。

 

(2)打造国家产业治理新型能力。信息经济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国家产业治理能力,这一能力将内嵌在国家竞争体系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一新型能力包括适应性制度的创新能力、复杂经济的管理驾驭能力和“产业公地”的培育能力。

 

(3)建立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如何围绕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系统是各种资源和政策聚焦的重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是大国产业博弈的主阵地。要强化基础技术支撑能力,推动生态系统观落地,构建新的国家创新体系,支持产业联盟创新发展。

 

(4)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企业竞争的本质是在不确定环境下为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而展开的对资源争夺的较量,竞争的内在动力决定了企业需要适应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巩固和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数据驱动型企业要培育三个基本能力:数据集成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组织变革能力。

 

(5)构建创新开放共享的产业发展环境。信息经济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对政府治理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要构建数据开放的理念、政策和机制,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重构面向信息经济的统计体系。

篇4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01

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就是发展问题。自诞生以来,发展经济学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此过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与贡献,他们对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做不懈的探索,使得人们不断深化对于发展的认识,已经形成了相对全面的新发展观。所以,梳理和分析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 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有着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一、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完成了传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也就是经济发展不再局限于经济增长,取而代之的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人口素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文明化,新发展观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观念体系,包括了许多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收入、财富、社会现代化、技术进步等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最终是服务于人的发展、人的福利的。在新发展观里,发展被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其认为发展过程应该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应该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

2.发展的方式要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

3.新发展观对发展的机制、手段也做出了新的思考。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导致了政府和市场失败,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导致了司法成本一般都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所以,实现国家、社区、市场之间的互补结合,经济发展才能顺利进行。作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标志着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正朝着更大的领域扩展,也说明发展经济学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理论固有的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科技的进步是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的根源,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参考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可见,在美国,政府始终将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因此专门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副主任由正副总统兼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有经济学家进行过测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50年里,1 /3的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都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在亚洲,日本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1959至1979年之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 854项,居世界第一位。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要实现转变,就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美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从其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政府很有必要对经济的有效干预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地区结构、消费结构等。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就要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以实现工业现代化。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是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这其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市场,市场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行资源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市场体系完善与否,市场机制健全与否,都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 ,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研究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可以看出:人的主观意愿决定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其转换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我国,要迅速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

参考文献:

[1]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04).

篇5

关键词:中心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地位与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1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地位与作用

1.1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挥中心

现代技术发展使得一件商品有可能被分解为很多不同的部件,而这些不同部件又可以在世界上数以千计的地方被生产制造、然后在并不生产任何部件的地方组装成型。一件商品被分散制造的结果是制造技术在全世界的广为传播,把世界合并为一个以城市为主导的统一的制造体系。而这种极度分散的生产体系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来协调,分配其生产、销售服务的每个环节,使分散在各地的经济活动变得有序化。这种管理机构所承担的职能决定了他们越来越趋向于中心城市发展。

1.2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调节中枢

经济调节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既包括在经济规律支配下,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关系所发生的自我调节,还包括人们为实现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平衡而有意识地运用各种手段来调整各种经济要素在社会各部门和各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调节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区域经济的运行作为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中观层次,其复杂而庞大的体系要求采用各种手段,打破行政区划的条块分割,使区域经济的运行保持平衡,协调发展。

中心城市作为等级位次高、能量很强的经济中心,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基地,具有生产集中、分工细密、行业和部门比较齐全的特点,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分工体系。其经济结构既是区域经济结构的反映,它的经济结构变化的方向、目标、重点、速度又无可置疑的影响到区域经济的结构,是区域产业升级的先锋。不仅如此,中心城市由于市场集中,信息灵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政府组织能力比较有力,区域联系成本较低,因而具有有效的调节功能。它通过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能够对城市群体和经济技术协作区内部发展横向经济实行有效的控制和引导。通过在对外联系中建立和发展的区域性生产协作网络,调节中心城市与所辐射的区域社会再生产系统,通过协调性规划、资金的区域性调剂来控制、协调、监督其区域经济运行。而它所具有的包括产品供销、交通运输、金融信息、仓储在内的综合性很强的功能则保证了它能较好的调节区域经济的结构,协调经济杠杆的关系。

1.3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服务中心

城市是人流、货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汇集点,它试图在极度分散的供需之间发现某种联系,提生联系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支持,这就是城市作为服务中心的意义:全球管理和后勤系统。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今天全球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形成新的国际交易地理区,历史上,当国际交易流由原材料、农产品、矿产品组成时 ,交易地理区则由自然资源的区位所决定。80年代早期,金融业和服务业成为国际交易的主要组成部分时,跨国公司、金融网络和贸易集团成为全球经济系统架构的核心。正是由于城市中生产业的快速增长促进了跨国(区)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成为经济活动空间扩散、专门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主要形式。现代公司的发展和对世界市场的广泛参与使得规划、公司间行政组织、产品开发和研究变得更加重要和复杂。生产的多样化,经济活动的跨国(区)化都尤为需要协调计划、相互间的行政组织、市场和其它的中心总部活动。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齐全,由于许多企业聚集在一起,企业和市场聚集在一起,各种商品展览、会议众多,经济信息灵通,企业之间,企业和市场之间的交易成本低廉。城市越大交易成本越低廉,这就为区际要素流动和交换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流动和交换的可能性。

2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众所周知,城市与所吸引的地区是点与面的关系。中心城市联系和影响的范围,就经济方面来说,是和这个城市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力水平愈高,其经济联系和影响的范围也愈大。同样,中心城市的发展也总是以周围地区(包括其他邻近城市)的经济联系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以自身的生产发展和与周围地区经济联系的发展为必要条件。当中心城市急剧膨胀出现经济势能向外辐射和内向经济要素极化时,中心城市的影响范围扩大,各种要素流动频繁;而中心城市衰落,其经济势能减少,影响范围收缩,各种要素流动也随之减弱;随着中心城市的继续衰落,其经济要素被新的中心吸引而外流,到一定阶段会出现经济中心的替代现象,即中心城市的空间转移。总之,城市发展合理,城市中心作用发展得好,就能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的建设和发展。相反,城市发展失误,城市中心作用发挥不好,不仅影响城市本身,更会影响到整个区域的发展。

区域经济的实质是区际要素的流动,而区际要素流动的方向和流量、流动的内容都受到各类城市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中心城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影响体现在三个层次:一是在城乡间促进横向交流;二是在区域内各个城市(大、中、小城市)或城镇之间促进横向经济交流;三是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

城市根据区位条件和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往往可以分为三类:参加区内劳动分工、参加区际劳动分工、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如果一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只能参与区内的劳动分工,那么整个区域想参与区际分工乃至国际分工体系中去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代表整个区域同区域外界加强横向交流,和作为区域内各部分与区域外界交流的桥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影响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层次。

应该注意的是,区域经济核心是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周到的服务优势,凭借便捷的交通网络来发挥作用的,这不是每个城市都能胜任的,只有一些区位优越、交通发达,经济技术基础最好的极少数特大城市才能承担这一重任。当单个城市无法完成这一任务时,往往利用集合城市或数个职能各异、互补的中心城市来担此重任。例如,广州市一直是作为华南地区的交通运输、商贸、科技、文化、政治中心而存在的,但90 年代以来,广州市的人均GDP一直居于全省各大中城市的中游偏上位置,广州市向外辐射的经济技术能量十分有限 。市区的交通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产业结构老化阻碍了广州经济急需的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流入,从而使广州无法与珠江三角洲各经济中心处于同等竞争的地位,无法带动华南经济区的发展。1979年以后,随着香港工业投资边际收益进一步递减,核心区的资源要素开始向外扩散,而大陆及时地调整内外政策,大量港资和加工企业流入珠江三角洲和广东各地,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的金融、贸易、旅游、信息、航空等方面在国际上的地位,与广州和新发展起来的深圳在国内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开始使区域经济一体化由近向远推进,从珠江三角洲推向华南地区。

参考文献

[1]李春城.高科技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 【期刊】中国流通经济2002-07-20

篇6

关键词:省会城市 中心区 郊区 协调发展

城市主导现代经济发展方向,是要素聚集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城市郊区作为我国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最佳切入点。郊区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带动全国农村建设中起到示范作用。

我国各省会城市作为区域经济中心,发挥着重要的龙头作用,是经济核心和增长极。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部分省会中心城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其郊区经济也迅猛发展,城市化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已基本符合城市郊区化的启动标准。郊区经济发展的快慢不仅取决于郊区自身各种经济的和非经济的因素,而且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更取决于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之间协调发展、相互融合的程度。本文重点分析了一般省会城市的郊区如何发挥特色优势,融入区域分工,优化产业和城市布局,提升竞争力与发展水平,与城市中心区协调发展。

省会城市与城市郊区的特征

一个城市与其周边城市构成体系,这个城市体系与其周边地区共同构成经济区域,在这个经济区域中处于主导、支配地位的核心区域就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这一概念强调的是一个城市在其所在的某一区域空间范围中的“中心”地位,而大城市则完全是由该市的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规模来划定的,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大城市的认定标准不同。从全国来看,任何区域都有一个最大的中心城市,且一般就是该区域直辖市或省会城市等。省会中心城市的吸引和辐射范围是区域性的,除一些发展较快、较大的省会城市影响跨省区外,我国大部分省会城市的影响区域是省级区域。

我国一般将城市地域划分为城市中心区和郊区两部分,城市郊区可以划分为近郊区和远郊区两个地区。根据景观形态(土地利用方式)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城市郊区一般又可以概括为城郊结合部,郊区城镇(县城和小城镇)和乡村三种形式。

由于省会城市多数为中等发达城市,郊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相对于大城市郊区来说,其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具有更明显的过渡性和不稳定性,其发展也呈现出更多复杂性和多样性。在地域发展形态上,它既涉及郊区城镇的发展,又涉及郊区农村的发展;在发展目标上,它既包含郊区城镇化、工业化的内容,又包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在发展动力上,它既受到城市中心区人口与经济要素扩散效应(即城市郊区化)的影响,又受到郊区人口与经济要素集聚效应(即农村城镇化)的影响。省会城市郊区建设是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多动力、多目标的发展。

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与中心区的关系

城市郊区是与中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地理行政区域。郊区现代化是现代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科学文明及生态文明在郊区的生成与发展过程。各地区由于发展的历史环境、历史阶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路径,但是也具有共同的特点:

郊区和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是互动的。只有从城郊一体化的战略高度在中心城区和郊区之间的产业、功能等方面合理布局、相互协调才能相互促进,达到共同现代化。

郊区要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工业、科技和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成为城市中心区工业、人才和生产要素配置的新中心。不但承担中心区的生产要素转移,更要站在全球化的高度,承接国际产业和生产要素的转移。

在积极争取中心区带动的同时,郊区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自力更生、对外开放上。要更多地靠自己开拓创新、艰苦努力,发挥和创造自己的优势,采取多种发展路径,全方位地推进经济发展进程。

省会城市郊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以城市为中心”观念制约郊区经济发展

省会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业基础雄厚,科技优势明显,这对于郊区来说应该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长期以来,这样的优势不仅没有对部分城市郊区经济发挥出明显的带动作用,而且由于省会城市是大专院校、军区、大型工业和厂矿所在地,建设和管理工作十分繁重,城市中心区的经济总量又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份额,因此,一些部门往往习惯性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城区范围内,较少考虑如何指导帮助和扶持促进郊区经济的发展。还有一些部门过分强调宏观管理和调控,将一些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使得郊区在引进项目、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常受阻。

(二)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一些省会城市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市较强而郊县较弱。中心城市在工业化发展速度快,郊区工业化发展速度慢,第一、二产业的比重偏高。与滞后的郊区工业化相伴而生的就是城市化进程缓慢。很多中心城市郊区的小城镇由于规划水平和档次不高,缺乏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小城镇人气不旺、城镇化水平不高又反过来制约了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郊区农民收入增加,从而阻碍了郊县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三)郊县农民科技文化水平较低

郊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是农民要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观念,具有现代化的科技文化素质、开放化的思维意识、市场化的竞争观念。不少地方的农民深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安于现状,怕冒风险,不愿离开土地。还有少数农民缺乏应有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在农民转为市民、传统乡村社会转向现代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只有农民自身素质适应这样的转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才会成为可能。另外,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劳动力转移。

(四)居住郊区化缺乏整体规划

城市化发展使得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会城市逐渐呈现中心区人口总量维持不变或低速负增长、郊区人口加速增长的局面。居住郊区化的发展对缓解大型省会城市中心的人口拥挤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由于商业配套设施建设的滞后,使得人们的郊区生活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对郊区化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结合人口迁移推动办公及相关服务业的郊区化,郊区缺乏整体规划是郊区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整个区域的道路交通网络缺乏统一的规划,各个住宅区各自配套互不关联,缺乏社会性的公共服务设施、缺少各种经济活动设施,致使人们的居住与经济活动分离,几十万居民远离工作、就业地点,造成生活成本过高,从而阻碍了居住郊区化的进一步发展。

(五)郊区农业资源遭到破坏

大多数省会中心城市郊区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相对较少。郊区农业本是调节城市生态、气候和保障城市生态持续发展的屏障,可近年来受到污染的威胁,原因主要是郊区环保意识差、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企业扩散、畜禽场污染、城市垃圾处理不当等。城郊工业开发力度加大,郊区追求土地集约利用而盲目过量使用科技产品已成为郊区土壤、水体和大气污染的主要威胁。在一些城市水源地的城郊地区,畜牧业产生的排泄物也逐步变成新的重要污染源,使部分省会城市边缘区成为城市“三废”污染的首要接受地,导致边缘区农业与生态空间不断减少。

促进省会城市郊区与中心区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引导,构建城郊一体化的政策体系

省会城市郊区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政府正确引导。政府要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各郊区县要从城市现代化的全局出发,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根据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修订现代化规划,制定更加有利于加速现代化的政策措施。加强市政府的投资引导,在基础设施建设、园区建设、环境建设和人才培训等方面政府应发挥公共投资的职能,为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按照城郊一体化原则,构建新的政策体系和体制。

(二)调整郊区产业结构与布局,提升城市化水平

结合城市中心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郊区化。近几年,一些省会中心城市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的过程中,要按照中心区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生产力布局整体性调整相结合的要求,优化、调整郊区产业结构、布局,提升郊区的经济功能,推进郊区工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配套发展生产业和生活业,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充分利用郊区的区域比较优势,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鼓励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通过对郊区产业的资源整合、结构提升和布局优化,强化郊区发展的产业支撑力度,提供更多的非农就业岗位,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提高郊区城市化水平。

(三)推动城市中心区人口外迁,建设郊区文化

针对中心区人口逐步外迁的情况,省会城市郊区商业要紧密结合郊区房地产的发展进行布局和建设,政府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陆续出台并实施建设各郊区、县发展规划和总体布局,除商业设施外,在一些重点的区域建设办公、服务业设施,以解决人们工作、就业的问题,改变目前郊区居住区“卧城”的发展模式。另外,结合人口迁移推动文化建设思路,加大郊区文化教育的工作力度,全面提高郊区居民素质,培育农民现代文明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培育开放、进取、平等、文明的市民文化。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刺激郊区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是郊区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政府对郊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实现郊区基础设施全覆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提高交通、通信、供电、供气、供排水、垃圾和污水处理、防灾减灾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配套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加强郊区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形成与城市中心区水平相当的高质量服务体系,增强郊区城镇的吸引力。

(五)注重生态保护,增强郊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严格控制污染项目,切实控制工业污染;加强农业环境保护的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推进污水收集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郊区城镇生活污水纳管处理;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重点,全面提高郊区固体废物收集、利用和处置水平。积极推进郊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郊区生态网络系统,强化郊区农业的生态功能,严格控制郊区土地的利益途径;有序推进郊区林地、绿化建设,构筑以“环、楔、廊、园、林”为特征的绿化系统;加强对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张宗伟.我国大城市郊区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原因与对策[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篇7

关键词:重庆市;次级经济中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环境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3-0005-06

一、引言

重庆自1997年被确定为直辖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推进,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也十分明显,且有加剧趋势,这对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造成严重约束。截至2007年,全市3 100万人口中有八成在农村。城乡居民收入比例由1997年的3.1∶1扩大到了2008年的3.48∶1。中心城市对农村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有待健全。同时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都市发达经济圈人均GDP与渝东北翼、渝东南翼之比为3.4∶1.01∶1,大于全国东、中、西三大地带落差。2007年6月7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设立重庆市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快中西部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重庆作为一个新兴的直辖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学习和借鉴其他省份的经验。就目前来看,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在城乡统筹发展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有一条对于重庆乃至于整个西部地区都有重要借鉴意义,那就是大力培育次中心城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1,2]。由于缺乏区域次级城市,使重庆核心经济区的经济辐射力受到一定限制;另一方面,重庆市主城区由于极化效应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由此带来的城市拥挤、交通堵塞等负面问题已经影响了城市的经济效率。因此,完善重庆的城市体系,大力发展区域的次级经济中心,改变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尤为迫切和重要。

所谓次中心城市是指那些在生产总值和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接近于主中心并明显超过区内其他城市的较大城市。它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科技功能、交通功能、物资集散功能、旅游功能和文化功能等,能够对区内其他城市和乡村构成较强的辐射能力、扩散能力和吸引能力[3]。由此可见,次中心城市在打破行政壁垒、加强区域经济联系、整合地区资源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有关区域经济次级中心的研究比较少,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李锦章等人[3]在研究中提出了次级中心城市在区域发展中作用以及次级中心城市形成的条件和机制,但对如何选择确定次级中心城市并没有提出量化的指标和方法;邓清华等人[2]研究了次中心城市的培育对于重庆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指出重庆应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产业结构较合理、区位条件较好、发展环境较优的周边区市作为次中心城市进行大力培育。陈敦[4]等对长三角区域次级中心城市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次级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雷同和行政区划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建议。曹佳[5]结合国内外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空间开发模式,并通过引力模型分析确定内江、自贡、宜宾、泸州为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纵观现有文献资料,对于区域经济次级中心选择的指标体系和量化方法非常少,尽管曹佳提出了使用引力模型确定区域次级经济中心,但很明显,仅靠空间距离、城市人口和GDP这些简单数据来定义选择次级中心城市是缺乏说服力的。

本文认为,区域经济次级中心应该至少满足以下条件:其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较为良好的产业结构[3],只有这样,才能向新进入的企业和生产要素提供较大的“外溢”效果,也只有它们才能向周边地区输出较多的发展能量;其二,较优越的区位条件,区位是决定城市吸引能力和扩散能力的重要因素,次中心城市需要地处多种交通的枢纽位置,接近潜力较大的市场,等等,以方便商品、服务、信息、人才的交流;第三,适宜的发展环境[2],这种环境是把城市发展的客观条件转化为现实优势的催化剂,所谓适宜的环境包括一般所说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软环境则指政策、法规、社会秩序、政府的办事效率、公众的观念、发展意识和文化素养,等等。

那么,针对上述三个条件,本文将构造一个综合评价系统,对重庆直辖市的次级中心城市选择进行分析。首先,考察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外的31个区县,通过对其经济指标和经济结构的衡量,找出区域次级中心的候选城市,然后对各候选城市的区位条件和经济环境进行排名打分。其中对区位条件的评价是通过对各城市的公路里程数、货运和客运水平以及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排定名次;结合威尔逊模型对候选经济发展环境进行评价,通过获取各城市对重庆中心的经济隶属度,计算各城市对重庆的接轨能力。

二、重庆直辖市次级中心城市的初选

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的现实,重庆市首先提出将全市划分为“都市发达经济圈”、“渝西经济走廊”和“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实行差异化的发展指导和政策扶持;并在2006年底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构想。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将基于这个思路,将主城九区(即“都市发达经济圈”)作为一个整体,由于该都市圈城市化水平高,经济整体实力占重庆经济的近70%,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重庆经济的核心。而次级中心将在其他31个行政区县中进行选择。

对次级中心城市的选择首先需要考察各备选城市的整体经济水平和产业结构,一般来说,只有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城市才具备承上启下、拓展辐射范围的能力。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对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分析的指标体系基础之上,根据建立指标体系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指导思想,建立了3个指标类型,具体指标共计19个(见表1)。

研究对象为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和其他31个区县,在实际分析中,考虑到城市的综合影响力,对于总人口在50万以下的区县不予考虑,这样最后实际分析的行政单位为28个,所有数据均采自2008年《重庆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6,7]。对上述指标体系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这28个区县进行因子分析,得到2个主因子,信息量在96%以上,并计算出城市综合得分,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排名并不包括“都市圈”。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市的经济发展相当不平衡,核心经济区――“都市圈”遥遥领先,远远超过其他区县,万州、涪陵、永川、江津、合川、长寿等6个区县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它们的综合得分都大于0。而另外的区县经济实力则相对薄弱。同时,也可以发现,除了“都市圈”外,其他区县没有特别明显的实力超群者,这表明目前在重庆直辖市范围内缺乏有代表性的次级中心,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培育次级中心城市的必要性。根据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初步把万州、涪陵、永川、江津、合川、长寿等6个区县作为本文的次级中心城市候选,各候选城市在重庆行政地图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

三、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区位条件分析

区位是决定城市吸引能力和扩散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各城市的公路客货运输总量、单位面积等级公路里程总数和各区县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等方面对各城市的区位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各区县的公路客运货运总量和单位面积等级公路里程总数都可以从《2008年重庆统计年鉴》获取,而各区县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则可用以下方法计算。

可达性是度量两地间交往、联系方便程度的相对指标[8]。它在宏观意义上反映了城市、区域或城市内部某一地点的相对区位价值与融入社会经济活动的便捷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Ai=■;A=■■Ai;ai=■

其中Di为i城市与某中心城市间的最短公路交通距离(km);Vi为i城市与某中心城市间的交通道路平均行车速度;A为i城市与n个中心城市间Ai的平均值;Ai为i城市的可达性值;ai为i城市的可达性系数。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如表3所示的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对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

有了各城市的公路客货运输总量、等级公路里程总数和各城市到重庆主城区的可达性,本文将利用采用综合打分的方法,对已得到的数据进行综合评价。打分的规则如下:各条件排名为第一的得8分,第二得6分,第三得4分,第四得3分,第五得2分,第六得1分,其他不得分。然后累加各城市在这各条件下的排名得分,最后得到的各候选城市的区位条件排名如表4所示。

四、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发展环境分析

城市发展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指城市基础设施;软环境则指政策、法规、社会秩序、政府的办事效率、公众的观念、发展意识和文化素养,等等。其中关于硬环境部分已经在城市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中作了分析,因此本文在此处更关注于软环境的评价。阻碍资源流动和辐射有很多因素,例如文化差异、地方保护、政策倾斜等,但所有这些因素最终体现在地方政府的办事态度和效率上。因此,如果说地理环境是客观原因的话,那么阻碍作用则源于政府的主观态度,即各城市政府接轨中心城市成都与重庆的决心和效率。它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我们希望剔除距离因素,比较出政府对经济资源阻尼作用,经济地理学中的威尔逊模型可以被用来解决这个问题[9]。

根据威尔逊模型,区域j对区域k的资源吸引的能力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Tjk=KOjPkexp(-βrjk)

其中Tjk是区域j吸引到的源自区域k的资源数,Oj是区域j的资源强度,Pk是区域k的资源总量,rjk是两区域间的距离,β是衰减因子,决定了区域影响力衰减速度的快慢,K是一个系数,在大多数讨论下被约去了。由公式可知,影响经济资源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距离和衰减因子,我们的工作就是希望计算出各个城市与中心城市成都和重庆经济辐射的阻尼系数β,从而度量出政府的工作效率。很显然β越小表明经济资源阻碍越小,从而政府经济接轨工作能力越强。

因为当距离rjk=0时,exp(-βrjk)=1,因此可以推导出KOj=1,从而上式可以近似写为:Tjk=Pkexp(-βrjk)。rjk是两区域间的距离,为了使数据具有可比性,本文没有简单地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作为各个城市之间的距离,而是统一采用了两地间的公路距离。那么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获取Tjk和Pk。假如城市j对中心城市的辐射力的接收程度为20%,即Tjk=20%Pk,那么公式两端的Pk就可以约去。因此,本文将先研究各候选城市对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依赖程度,在这里,我们将借助区域经济联系量和经济隶属度方法[10]。

经济联系量是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

其计算公式为:

Rij=■,Fij=■

其中Rij为绝对联系量;Fij为经济联系隶属度;Vi、Vj为i、j城市GDP(亿元);Pi、Pj为i、j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万人);Dij为i、j城市间最短公路里程(km)。

由上述公式可以得到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的隶属度(见表5)。

利用表5和表3给出的各候选城市到重庆城区的公路距离数据,可以根据威尔逊模型公式计算各城市对重庆核心区的接轨能力,结果如表6所示。

五、次级中心城市的确定

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对各候选次级中心城市从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各城市在每个条件下的排名,下面本文将采用第四部分所采用的综合打分方法,对上面的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得到的综合排名(见表7)。

非常明显,万州和涪陵综合得分比较高,相对于其他候选城市,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环境都有较大的优势,因此,可以把它们作为次级中心城市。其他几个城市,综合实力相对较弱,但考虑到重庆的行政区划,万州和涪陵都位于重庆“都市圈”的东部,而在西部,尽管各区县离主城区都比较近,但也需要构建次级中心来增强核心区的辐射,同时和成渝经济区中的四川省城市接轨。因此,综合考虑,也可以把永川作为次级中心,以推动渝西和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六、次级中心城市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万州

万州地处重庆东北部,辖区广大,人口众多,历来为川东、渝东、鄂西、陕南、湘西和黔东北的物资集散地,市场覆盖范围大,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目前万州经济发展面临着如何通过项目投资重新建立新的产业解决万州产业的空心化问题。因此,要结合万州产业的发展实际情况,转化区内资源优势增强产业支撑力,打造万州的特色支柱产业。从上文分析可知,万州的交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尽管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万州的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但为了凸显万州在三峡库区的区位和交通运输优势,打造库区商贸物流中心,需要进一步加快铁路、公路和航线规划和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借助万州逐步完善的交通基础建设,打造成知名商圈,带动库区商贸物流中心的建设。万州还是移民大区,移民的安稳致富是库区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前提,突出的人地矛盾已成为制约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加快发展劳务经济成为移民安稳致富的关键。因此,万州在经济发展上,需要建立完善职业介绍和人力资源市场、职业培训、信息网络、就业服务四大体系,全力打造库区劳务经济中心。

(三)涪陵

涪陵地处重庆中部,属于“一小时经济圈”范围,在主城的较强辐射范围之内,同时又是是重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东南翼和东北翼的交汇点,涪陵的发展对于增强主城区的辐射功能,促进两翼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涪陵的发展应围绕“两基地(新兴工业基地和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一枢纽(重庆市交通副枢纽)、两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和科教文卫服务中心)”的总体目标,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在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和产业合作的同时,吸引全国的大集团和国际跨国公司,推动涪陵的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近几年来,涪陵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但对于次级经济中心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因此需要动员一切力量,加快涪陵铁路、公路和水路立体交通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涪陵地处长江与乌江交汇点的优势,形成对内对外的快捷通达能力,要加快涪陵火车站、汽车客运站、港口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形成快速的吞吐能力。

(三)永川

永川地处渝西经济走廊中心位置,是渝西区县和重庆主城区之间的重要联结点,依托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和长江水道、连接成渝、辐射西南。为实现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接主城区的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永川必须聚集人口、发展产业,改善交通等。一是要加快铁路建设,改变永川的交通格局。二是要加快能源基地建设,努力使永川成为重庆西部重要的区域电力供应基地。三是要加快港口建设。港口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载体,永川应加快进度,大力推进港口建设,促进港桥工业园区发展。四是要加快发展煤化工产业。要用好港桥工业园的现有产业、港口运输等优势,在处理好环保的前提下,争取发展煤化工业。五是要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发展信息相关配套产业,改善和提升永川产业结构。六是要加快推进重庆野生动物园改建和欢乐谷项目建设,提升永川旅游业的档次和水平。

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确定了重庆直辖市范围内的三个次级中心城市万州、涪陵和永川,这三个城市分别位于重庆主城区的西部和东北部,而根据重庆市“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在重庆东南翼还缺乏有代表性的次级中心城市。从表2来看,在重庆东南翼诸区县(包括黔江、武隆、秀山、酉阳、彭水、丰都、石柱等区县)中,黔江的综合经济实力最强,同时,黔江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重庆“一圈两翼”发展战略中渝东南一翼区域的中心。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黔江与万州、涪陵和永川等城市还有较大的差距。黔江的发展应首先按照“构建对外交通大通道、形成区内路网、完善城市交通系统、加快客货站场系统建设”的发展思路,巩固黔江在渝东南及武陵山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要以超前一步的战略眼光加快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网络的建设,为黔江区畅通城市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经济发展上,要突出工业优先地位,优化园区发展平台,加快推进食品加工、化工等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量;扎实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推进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农村能源工程等项目建设。同时,为了真正承担起次级中心的辐射功能,还需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主动借力、借势发展。要根据国家西部和重庆的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完善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主动接受重庆的辐射。

参考文献:

[1]孙继琼.成渝经济区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实证[J].经济地理,2006,(11):957-960.

[2]邓清华,朱挢.重庆经济发展与次中心城市培育[J].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6):5-11.

[3]李锦章,初玉岗,周志斌.次中心城市与区域城市发展[J].汉江论坛,2003,(2):5-9.

[4]陈敦,牛婧.给长三角城市群插上腾飞翅膀――区域次中心城市作用及发展新思考[J].经济论坛,2004,(7):20-22.

[5]曹佳.成渝经济区次级经济中心的选择及发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成都):2006.

[6]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08年重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7]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8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8]李平华,陆玉麒.可达性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研究进展,2005,(3):69-78.

[9]陈浩,姚星垣.长三角城市金融辐射力的实证研究[J].上海金融,2005,(9):8-11.

[10]李国平,王立明,杨开忠.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J].经济地理,2001,(1):33-37.

Development and Choice of Sub-economic Centers

Zheng Zhiwei, Meng Weid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篇8

【关键词】: 景观规划;景观设计发展;创新基点;三元论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2008)0210008-02

一、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景观设计规划在这个市场环境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景观规划设计的根本目标是:具备掌握评判景观旅游规划设计方案的眼界标准,熟悉景观规划设计作为一门学科的理论原理,从而发展创新、规划设计出更多的景观杰作。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很老的课题,历经百年之久,只是,时至今日,它内容已扩展得越发广泛。从数万公里的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到数公里的城市广场、公园、居住小区景观环境;从风 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旅游度假区策划规划、主题公园规划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道路景观规划设计、滨水带规划设计;从自然原始景观的保留到人工生态的再造,从传统文化的发掘 到现代精神的追求,从基于理性的解析重构到基于浪漫的随心所欲,从基于工程技术的计算论证到基于文学艺术的灵感顿悟,总之,无论从时空范围,还是从项目内容和性质,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园林。

那么,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到底存在什么区别呢?那就是现代景观具有目标的大众性、项目内容与参与人员的丰富性、规划设计实践的环保性。

二、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三元

从国际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来看,私以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实践的基本方面均蕴含有三个不同层面的追求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理论研究:

1. 景观感受层面,基于视觉的所有自然与人工形态及其感受的设计,即狭义景观设计;

2. 环境、生态、资源层面,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体、动植物、气候、光照等自然资源在内的调查、分析、评估、规划、保护,即大地景观规划;

3. 人类行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化历史与艺术层面,包括潜在于园林环境中的历史文化、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等与人们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关的文明,即行为精神景观规划设计。

作者将上述三个层面予以概括提炼,引出了现代景观规划 设计的三大方面: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即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

景观环境形象是从人类视觉形象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利用空间虚实景物,研究如何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

环境生态绿化是随着现代环境意识运动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生理感受要求出发,根据自然界生物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 人工材料,研究如何保护或创造令人舒适的良好的物质环境。

大众行为心理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而注入景观规划设计的现代内容。主要是从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出发,根据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 生活的规律,利用心理、文化的引导,研究如何创造使人赏心悦目、浮想联翩、积极上进的精神环境。

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元素对于人们环境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一个优秀的景观环境为人们带来的感受,必定包含着三元素的共同作用。这也就是中 国古典园林中三境--物境、情境、意境一体的综合作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同样包含着传统中国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三、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

游憩行为、景观形态、环境生态是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三元。就目前中国现状而论,景观规划设计、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环境工程、环境艺术、专家学者、部门领导、管 理人员,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职业背景的人对于景观规划设计观念目标的理解、解释各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为此,人人都需要跳出学科、专业、职业、经历的局限,根据中国社会 的需求,以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检验作为立足点,来看待自身也在不断演进的景观规划设计。

四、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的三元

多学科专业人员介入、层次明确的系统理性、规划与设计的专业素质,这是景观规划设计操作方法论上的三元。

景观规划设计的多学科专业性,要求操作中,首先要保证一定数量人员的同时介入。其次,在众多学科专业同时介入中,必须树立规 划的层次级差观念,哪些方面是重要的?那些方面是次要的?哪些是潜在决定的因素?哪些是间接甚至是引起误导的表象?目的是抓纲带目、纲举目张。结合国情,基于实践,作者坚持以景观与城 市规划师的规划专业素质作为景观规划设计师的实践根基。这种规划的根基,除了时间空间布局与形态设计,其根本的素质在于:一方面要具备条分缕析、辨别纲目的严密的理性思维 与行动;另一方面还要具备灵活应变、始终创新、自由浪漫的感性思维与行动。这也正是"规划"与"设计"的本质所在,景观规划设计更不例外。

五、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研究的三元

明确观念、分清纲目、不断创新,要在景观规划设计的实践中做到这些,还必须借助于理论,借助于结合中国国情的景观观划设计理论。

1.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部入门,研究以人为中心的游憩规划设计和以环境为主导的景观资源筹划;

2. 从景观规划设计的操作落实着手,研究各类景观活动项目空间与时间分布的规律以及相应的规划设计;

3. 从景观规划设计诸纲目因素的分析评价突破,分析判定景观规划设计的价值观念,把景观经济、社会、环境的三大效益评价与景观规划设计关联的各个要素挂钩量化,寻求发现满 足社会市场需求的中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内在规律。

六、景观规划设计学科专业的三元

当今中国景观观划设计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专业正在迅速扩展,传统园林学一统天下的局面正在打破,代之而起的是风景园林、环境艺术、旅游游憩三大专业综合作用于景观规划设。一是艺术,即以视觉形象为核心带动的景观艺术,在这方面,环境艺术专业最为擅长;二是物质 环境的规划设计,即以环境绿化、水土整治为核心的园林绿化艺术与技术,这是园林专业的强项;此外,园林绿化也好,环境艺术也好,所营造的景观园林环境终究是为人类所使用 的。这就涉及到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什么样的环境为人们所喜爱,什么环境下会引发什么样的行为活动,等等。

篇9

关键词:新结构主义 中国经济 新常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恢复缓慢,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不健全,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无法将资源配置到现代化的企业中。因此,结构主义经济学主张应当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直接配置资源的手段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中国在推行市场化后相对于六、七十年代经济反而出现下滑。针对这一现象,新结构主义经济理论做出了解释,本文将以新结构理论的主要思想解释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是针对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做出具体解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扩展理论的应用范围。

1、 文献综述

经济增长的实质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必须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人们的交易行为才能保证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1]中国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推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而这一战略必然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劳动者工资下降,收入差距加大。当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时,工人与企业家的收入差距会拉大,导致经济发展停滞,城市化进程缓慢。[2]发展经济学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支,提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完全依靠市场,而是需要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时候进行调节。内容可概括如下:1、每一经济体的禀赋和结构随着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2、经济发展的过程是连续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不能盲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验。3、市场始终是配置资源的根本机制,而政府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3]林毅夫、龚强等人通过建立两部门模型,提出当一个国家的资本禀赋水平较低时,如果政府优先发展重工业,那么政府将通过扭曲经济实现其战略目标。 [4]

2、 新结构主义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解释

2.1 渐变式改革的优势与缺陷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采取的改革属于渐变式改革,从1978年到1994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农村,中国推行了的改革,完全改变了曾经农村合作社的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在城市,政府鼓励民营、私有企业的成立,授予地方政府定价权。同时,政府对于创新型企业和优先发展的企业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降低私有企业的进入门槛等。然而这些改革措施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国有企业过度膨胀,收入差距不断增加,腐败滋生,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在经济转型时期,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加强扶持,包括对通信、电力、银行等部门进行财政补贴等。

2.2 中国经济在目前增长速度放缓出现“新常态”

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甚至成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而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发展速度呈现明显减缓趋势。利用新结构主义经济的理论,可以通过投资、出口和消费三个角度来解释这种经济现象:

2.2.1从投资的角度分析

中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资本,包括国有大型企业的资本积累、个体、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外商对中国进行的投资。这些资本创造的价值让中国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在海外进行投资,大量跨国企业的产生使这一想法成为现实。发达国家由于已经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其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发达国家的人口规模出现停滞甚至缩减,劳动力资本的价格上升,从而经济发展速度减慢。

2.2.2从出口的角度分析

中国长时期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产品大多是缺乏技术含量的轻工业产品,难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中国出口的产品大多数只能获取微薄利润,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对原材料进行简单的加工制造,或者是将各地区生产好的零部件进行组装。东亚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基本都是利用自身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优势,生产附加值较低的产品出口发达国家。

2.2.3 从消费的角度分析

从消费的角度分析,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国的GDP有50%以储蓄的形式存在,也就是说国家可以通过调节税收和利率等经济手段刺激国内消费需求,而这一特点在其他发展中国家都很难见到。

2.3 中国在未来时期经济发展前景

随着科技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总体上看,中国的经济形势具有乐观的前景。中国通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技术和人才,鼓励创新创业等一系列措施,极大的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

2.3.1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较低,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中国虽然已经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但是在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小型城市,其产业仍是以制造业和农业为主。

2.3.2 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实现未来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趋于完善,航空企业的发展,高铁线路的修建等,都极大促进了交通设施的现代化,为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创造了独特的条件。中国应当重视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强通讯设施,公共设施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3.3 新能源新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经济发展的效率

中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巨大突破,但是在新能源、新产业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破坏了环境,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片面发展经济而污染环境是不可取的。中国应该吸取发达国家在发展经济时的经验教训,避免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 政策建议

针对中国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特点,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打击腐败

为了创造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严厉打击等现象。的出现不利于创造市场经济中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难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私有企业的发展,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

3.2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在改善人们生活的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只有具备完善的交通设施,第三产业才能有条不紊的运行。第三产业主要包括贸易机构和服务组织,不能直接生产和创造产品,但是其交易基础是农产品和工业品等。

3.3 大力发展教育,培训创新型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力资本逐渐取代物质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中国不能一味的依靠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发展经济,在信息时代,知识和技术才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大力发展教育能够提高中国高素质人才的储备,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林毅夫. 《新结构经济学》评论回应[J]. 经济学(季刊),2013,03:1095-1108.

[2]林毅夫,陈斌开. 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与收入分配[J]. 经济学(季刊),2013,04:1109- 1140.

篇10

这还只是植物新品种权的“票面价值”其“票面”以外的价值更为巨大。从今年10月底起,全国开展为期半年的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其中植物新品种权与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一样,均为重点内容。

我国植物新品种权并不为多

植物新品种由人工培育或对野生植物加以开发而来,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植物新品种权也是一种知识产权、一种专利,可保证植物培育者对其新品种拥有排它的独占权。

事实上,早在1997年10月1日,我国就开始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1999年4月23日我国正式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公约》,成为第39个成员。截至今年7月底,农业部共受理品种权申请7144件,已授权3251件。据了解,从2004年起,我国年申请量一直保持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各成员的第四位,仅次于欧盟、美国和日本。

但对于一个植物大国而言,数千件新品种权并不为多。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博士生导师蔡润教授认为,我国五大粮食作物的新品种权大部分“为我所有”,但瓜果菜蔬、花卉林木等新品种权还不足。同时,部分粮食作物的新品种质量不如外国品种,因此依然大量依赖进口农产品。

大豆和猕猴桃的前车之鉴

作为资深的品种审定委员,蔡润教授在谈及新品种权时,不由提到大豆和猕猴桃的前车之鉴。中国是大豆的故乡,拥有世界上九成的已知野生大豆,超过6000种,栽培历史则在4000年以上;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但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借种”于我国野生大豆,培育出一批抗病优良品种,不但挽救了己处濒危的美国大豆产业,还使中国逐步成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目前我国每年需要进口大豆4000多万吨,其中一大半从美国进口。

品种之战,胜负扭转。美国某公司已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00多个国家申请一项有关高产大豆及其栽培、检测的国际专利,受保护的“美国大豆”可谓称霸世界。不仅如此,蔡润说“眼下提起猕猴桃,就想到新西兰”,但实际上,野生猕猴桃也原产于中国,新西兰利用中华猕猴桃种质资源,培育出了一个主导国际市场的巨大产业。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如野生月季也是我国原产,流传英法经杂交培育为香水月季,而今国内花卉市场的这一品种90%都靠进口……蔡润算账说,拥有新品种权的花卉种子,有的一颗要卖一块钱,一年只能种一次,次年还要继续买,每年都是上亿元;如果直接买更加现成的种球,合同上限定只能繁殖100到500株,种多了就是侵权,就要赔付。

保护研发并举,也要走出去

保护植物新品种权是双向的、公平的。随着我国品种保护制度不断健全,来自外国的品种权申请量也迅速增加。2001年,我国就首次授予外国植物新品种权,来自欧洲的5件月季新品种在中国境内受到法律保护,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品种权人许可,擅自繁殖、生产、销售都要承担法律责任。截至去年3月底,农业部已受理来自10多个国家的品种权申请273件。

种子是植物经济战的“子弹”。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共注册种子企业8000多家,但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育繁售一体化的大型种子企业不足80家,拥有自主品种权的也仅有100余家。而对于中国这个拥有500亿元种子市场规模的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孟山都、杜邦、先正达等跨国种业巨头正在长驱直入。因此专家呼吁,在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同时,加强研发自主知识产权的植物新品种,才是与国外新品种同台竞技的必备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