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发展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发展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发展理论

篇1

关键词:产业集群;乡村旅游;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2-2948-03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ourism Industry Cluster in Hebei Province

ZHAO Rui-jun,WANG Lan-hong

(School of Tourism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Shijiazhuang 050061,China)

Abstract: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industrial cluster would contribute to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regional tourism industry. By applying the industrial cluster theory, it is of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and promoting the competitiveness in Hebei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anagement, tourism planning, cooperation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intermediary organization in tourism industry,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Hebei province were analyzed,and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dustry cluster; regional tourism; Hebei province

乡村旅游是指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等为旅游吸引物而进行的兼有观光、度假和体验等性质的旅游活动。河北省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多年发展,在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城乡统一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河北省的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和质量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诸多问题日益显现,如重复建设、无序竞争、效益低下等。探索河北省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新方向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研究课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工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经济形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也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实践领域将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产业集群的研究起初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随着世界范围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发现旅游业同样出现了产业集群现象,而且呈现出与制造业不同的特征与规律,因此利用较成熟的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旅游业发展的理论成果也逐渐增多。旅游业发达地区出现了显著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这说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有助于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从国内外经验来看,产业集群化是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的必由之路,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对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指导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产业集群和旅游产业集群

1.1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概念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首次提出,他把产业集群定义为:某一特定产业的中小企业和机构大量聚集于特定地区,形成的一个稳定、持续的竞争优势集合体[1]。从此,大量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产业集群现象,如产业集群的特征、竞争优势、形成因素、演进规律等。综合国内外各种观点可以看出,虽然不同学者对产业集群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大部分学者认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在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和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呈现出明显的竞争优势。

1.2 旅游产业集群

学术界对产业集群理论能否应用于旅游产业的研究有很多争论,但很多地方的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空间集聚明显、产业联系紧密的特点符合产业集群的部分特征,因此旅游产业集群逐渐成为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Porter[2]指出:旅游产业的集群效应非常明显,建议国家和地区应把旅游产业集群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他同时又把与旅游相关的集群――加利福利亚葡萄酒集群作为实际集群的案例引用。Jackson等[3]对澳大利亚区域旅游集群的研究表明,产业集群的理论非常适用于旅游业,尤其是区域旅游的发展。总体上看,国内外学者从旅游产业集群的定义、特征、竞争优势、形成条件及集群内部企业竞争与合作机制、集群演进规律、政府在集群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旅游产业集群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明显的竞争优势。学术界对于旅游产业集群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本研究将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与旅游产业相关的企业和支撑机构在特定地理空间聚集,为了共同目标而分工合作,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集聚体。

2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乡村旅游业大部分是由中小企业甚至个体户来主导,其存在资本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信息渠道不畅、市场竞争力弱等比较劣势,而形成产业集群则能带来如下竞争优势。

2.1 外部经济优势

形成旅游产业集群后,众多乡村旅游企业集中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共享当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劳动力供给和培训所带来的成本的节约,从而带来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集群在精细的专业化分工的基础上协调运作,成员企业越来越完善的精细组织结构使集群内企业的配套成本降低,而改善后的配套环境又吸引着更多的企业进入集群,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集群的外部范围经济效应[4]。

2.2 成本优势

以产业集群模式发展乡村旅游,能使诸多利益密切相关的企业集聚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各主体近距离接触交流,减少信息搜寻成本;而彼此间长期合作竞争,共同的产业文化和价值观则有利于建立以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网络,使企业间交易顺畅,有利于降低包括企业谈判成本及合同执行成本等交易成本。因此,产业集群化发展有利于乡村旅游目的地获得成本领先的优势。

2.3 区位品牌优势

乡村旅游企业由于资本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等原因,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地位,无力打造自有品牌。以共生性企业构成的产业集群却可以克服单个企业无力承担巨额广告费用的弊端,利用集群整体的力量集中广告宣传的力度,树立区位品牌,从而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受益。

2.4 创新优势

旅游产业集群中,一方面市场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必须创新。在较小地理空间内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迫使它们必须不断地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满足顾客在价格、质量和产品差异程度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集群具备较好的创新环境。企业地理上的集中使得人际间的接触和交流密切而频繁,从而利于各种新观念、新技术、新知识的产生和传播扩散,形成知识溢出效应,激发集群创新[5]。

3 从产业集群角度分析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很多乡村旅游景区(点)由于“条块分割”,形成了部门与地方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和分散经营的格局,景区(点)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乡村旅游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关联企业不能协调发展,使产业链上的各环节被局限于各自区域之内,无法协调运作,大大增加了各种成本,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产业的集群化发展进程。尤其是很多地方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这种人为限制竞争的手段严重制约了不同地域间旅游企业的交流与协作,不利于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3.2 缺乏统一规划,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作为一种集聚经济现象,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旅游地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及交通条件等紧密相关。河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相对分散,景点间相距较远,加上有些地区经济比较落后,交通不够发达,在这种背景下,如果再缺乏整体规划,必然导致各地乡村旅游景点各自为战,呈散点式发展,影响产业集群的生成,从而无法实现集聚效应。

3.3 企业之间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工合作体系

产业集群内部的高度专业化分工协作可以提升整个集群的竞争力,从而使其成员企业获益。但乡村旅游企业进入门槛较低,低水平重复投资较多,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6]。另外河北省的乡村旅游产品单一,仅仅局限在观光层面上,缺乏度假休闲类项目,影响了旅游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以上两方面原因造成乡村旅游企业间的联系较弱,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专业化分工网络无法建立。

3.4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

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不断创新是集群发展的动力,但乡村旅游企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较弱。企业进行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并承担很大的风险,而模仿费用低、风险小,因此有些企业选择快速模仿而不是以新产品取胜的发展之路。模仿这种“搭便车”现象使得有创新能力的企业的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往往创新企业还来不及享受创新带来的利润,就会陷入模仿者激烈的恶性竞争中,挫伤了企业的创新意识。企业创新能力弱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素质旅游人才短缺;二是企业规模小,缺乏创新资金;三是与教育培训和研发机构缺乏合作[7]。

3.5 缺乏产业集群中介机构

产业集群中介组织的主要功能是为交易双方提供中介服务,以便降低交易成本。河北省各地乡村旅游产业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金融机构、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不足,使企业融资比较困难;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短缺,影响到集群产业市场的正常秩序;人才市场落后,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信息服务、创业咨询服务等严重滞后,这些对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4 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4.1 加快旅游业体制机制改革

旅游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区域旅游整合阶段,要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壮大必须推进旅游资源与产业管理一体化,整合邻近资源,塑造整体优势。针对条块分割、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需要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建立统一的事务协调解决机制。如可以成立县级旅游发展联合会,对涉及不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组织协调,要求各乡镇旅游企业打破行政区域的束缚,建立旅游企业合作网络,为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搭建平台[8]。

4.2 实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由于河北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空间差异比较大,要充分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必须树立“大旅游”观念,对河北省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出整体规划,集中力量打造乡村旅游业发展龙头,建设一批旅游精品景区和精品线路,并以旅游精品与品牌为基础,加强资源整合,引导同类产品区域聚集,以增强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实力[9]。

4.3 建立乡村旅游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合作网络

首先要调整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结构,把传统单一的观光型产品逐步转变为休闲度假型与体验参与型的旅游产品,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长度。其次应建立促进乡村旅游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有效机制。如为当地乡村旅游企业提供交流的会议场所、定期安排座谈等,使大家有机会聚集到一起,交流信息、洽谈生意及合作项目[10]。

4.4 增强集群和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

如果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内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消化吸收能力差,必然会导致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不足,影响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集群组织一方面需要增强企业的创新理念,营造创新文化和创新氛围;另一方面要为企业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如帮助企业引进高素质旅游人才、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连续合作等。

4.5 加快乡村旅游产业中介组织的建立和完善

建立为乡村旅游企业提供各项专业服务的中介机构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形成的一项有效途径。集群内要建立和完善的中介组织主要包括以下3类:一是为企业提供信息沟通、技术交易、融资担保等的咨询公司、信息公司、风险投资机构等;二是提供各种沟通和协调服务,促进生产要素流通的经纪组织,如商标、税务、人才交流中心等;三是各种评价审查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

参考文献:

[1] PORTER M 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New York:Free Press,1998.

[2] PORTER M E. 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11):77-91.

[3] JACKSON J, MURPHY P. Cluster in regional tourism an Australian cas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6(4)1018- 1035.

[4] 沈中印.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政府与政策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666-20667.

[5] 王辑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33-343.

[6] 张 雯,段大娟.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72-6673,6750.

[7] 冯卫红.旅游产业集群:理论解释与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193-205.

[8] 张媛媛.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河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河北秦皇岛:燕山大学,2010.

篇2

劳动力素质是指具有经济价值的教育、文化、知识、体力、技能、健康以及思想等,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国民素质的高低。发展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发展原因时,已经注意到人的思想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认为思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他们往往把思想原因与物质的、文化的原因夹在一起,缺乏专门研究,在客观上就冲淡了思想原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使人们更多注意的是资本、教育、技术等物质和文化的原因,这也是他们的思想后来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的重要原因。国内学者就农民身体、教育文化素质与农户脱贫致富相关性进行研究,认为农民综合素质低下,造成了中国农民总体的贫困。

二、农民思想素质与农户家庭贫富、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的理论分析

(一)“读书无用论”等错误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家长或其他家庭成员以功利主义思想看待教育,那么,就会生产各种对教育和知识的错误思想,这些错误思想严重影响了农民对知识的追求,其必然采取减少或取消对子女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投资,让孩子失学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的错误行为。这一行为有逐渐递进的五个方面的危害:(1)直接危害:子女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低。长此以往,农村大量的文盲半文盲存在。“一个国家国民所掌握的技能是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必然造成子女未来劳动生产技能素质低下,从而不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教育程度的高低、文化知识的多少与劳动者的劳动能力的强弱不成立竿见影之相关,但教育、文化、知识的确可以沉淀、渗透和内化为人的劳动生产能力。因此,李斯特主张一国的大部分消耗,应当用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方面,用来培植国家未来的生产力。(2)间接危害:子女劳动技能低下,必然就业受限,甚至根本无法就业。(3)对家庭总危害:就业受限或困难必然造成家庭收入低下,甚至无收入来源,家庭贫困。(4)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危害:在知识经济时代,国民受教育程度、文化、技能素质低下,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利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舒尔茨指出:“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贫富的关键。迅速的持续的增长是主要依靠向农民进行特殊投资,以使他们获得必要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从而成功地实现农业的经济增长。”

(二)落后的卫生、健康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如果农民生命、健康、营养、保护、保健、卫生、优生优育等思想意识淡薄,对来自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危害身体健康的因素认识不足,不懂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道理、“近亲结婚”的危害以及生活习惯与疾病、健康、贫富的相关性。那么,错误的卫生与健康思想就会引导农民不良生活劳动习惯和行为方式,如,吸烟、酗酒、近亲结婚、过度劳累、饮食生活无规律、等以损害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行为。这一行为有逐渐递进的三个方面的危害:(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农村居民不少的疾病主要是因为村民平时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所致,如,农村大量的胃病胃癌与过度酗酒有关;农村居民的肺病及其他不治之症与吸烟直接相关;大量的肠胃消化系统疾病与农村居民不讲卫生、生活饮食无规律有关;相当一部分痴呆傻、低能儿等先天性疾病人口与近亲结婚、劣生劣育有关;多数性病与行为有关;其他大量的疾病与劳动者体力脑力劳动过度和任何以损害自身身体健康为代价的行为有关。(2)对家庭的危害:第一,家庭医疗负担过重,生活陷入困境,也影响了用于生产的资本积累。而良好的健康状况可以节省用于医疗保健的开支,从而使资源派上更多的用场。第二,由于劳动生产率受到劳动人口的健康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因此,农村低健康状况使得农业生产经营困难,生产效率低下,而且,不良健康状况与农业生产低效率恶性循环。第三,患病、残疾、低能人口成为社会的劣势弱势群体,家庭收入偏低,脱贫机会减少,致富希望渺茫,家庭陷入了极度贫困之中。舒尔茨谈及健康投资的意义时,提出了这样的对策建议:人力资本理论把每个人的健康状况都看作是一种资本的储备,即健康资本。孩子质量投资的一项内容是健康投资。(3)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危害: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直接建立在其人民健康及其创造性劳动的基础上。各种疾病蔓延,患病、残疾、低能人口导致人口素质下降,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的产出必然减少;高昂的医疗费用给集体、社会和国家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又使得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投入减少,导致经济发展步伐的缓慢。

(三)“好逸恶劳”等旧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在广大农村,由于受剥削阶级旧思想的影响,民众的好逸恶劳、游手好闲、贪图享受等思想根深蒂固,这些思想的实质是人们对“劳动”的错误认识,其核心就是“懒和赌”的思想。错误的思想引导了人们错误的行为,赌由懒引起,懒与赌相伴。(1)对家庭危害:劳动创造财富,而“懒”的本质就是厌恶劳动,故“懒”不能创造财富,只能导致家庭贫困。而赌乃社会“毒瘤”,万恶之源,百害无益,危害极大。对家庭的危害是:第一,赌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第二,赌不仅不创造财富,而是消耗财富,使财富急剧减少,贫穷愈益加深;第三,赌消磨人的意志和进取心,耽误农业生产;第四,赌使家庭不和睦,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2)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危害:第一,勤劳是经济增长的原因,懒惰不能创造经济增长。对此,刘易斯指出:“如果说勤劳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什么联系的话,那么,就应该在进行生产性投资的更大能力或愿望中去寻找这种联系。那么工作辛勤的人也许比那些工作少的人有更多的收入和更少的消费这些收入的时间;因此,他们就有更大的可能去投资。”第二,“懒”容易使人产生投机取巧、不法经营的机会主义行为,扰乱或破坏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第三,赌是人的道德品质败坏的表现,是引发社会不安定、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不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罗雪尔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衰落,其国民的道德素质低下,是其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农民的素质,是构建现代农业和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基础。

(四)“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等封建思想与家庭贫困、农村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在现在农村,农民“养儿防老”、“养老送终”、“男尊女卑”、“重男轻女”、“传宗接代”等旧思想根深蒂固;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优育快富”、“生男生女一样好”等新思想缺乏。错误的思想引导了人们错误的生育养育行为,第一,生男、多生、超生行为非常严重。佩雷菲特指出不发达国家“是一种超生的社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是愚昧,多子多孙的传统观念非常顽固”。第二,在“传宗接代”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只能继承父辈祖传事业。“在某些社会里,传宗接代的传统意识非常强烈地坚持认为,儿子应该步其父亲的后尘。”(1)对家庭的危害:第一,在家庭资源和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家庭人口增多,家庭人均收入就会相对减少,子女在衣食住行学等方面的拥有量减少,赡养、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负担相对加重。“人口增长必然导致对衣食的更大需求;而无论是对家庭还是对社会而言,由此所引起的麻烦已经屡见不鲜。”第二,子女受教育程度降低,人口素质下降,就会造成子女技能低下。随着社会进步和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提高,子女未来就业机会就会减少,又会制约家庭收入的增长,从而导致家庭贫困。“不同家庭成员在财富和收入方面有较大的差别。物质上越是先进的社会,赚取收入的人所承认的家庭成员也就越少。在那些仅能维持生存的社会里,大家庭制度不适合于经济增长”。第三,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男子未来婚姻成本高昂,也会加剧家庭贫困。(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第一,家庭人口增加过快直接导致社会总人口数急剧增加,必然加重社会经济在土地、粮食、住房、交通、教育、就业、福利等各方面的负担,尤其是“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下降了”,因为“经济增长率根本无力承担这样一种人口扩张”。而“在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中,人口增长的放慢将有助于人均收入的迅速提高”,第二,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在现代社会生产中,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女性占有重要的角色地位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在生产劳动方面,就相对限制了女性的职业与工种,不利于社会分工协作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阻碍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对此,刘易斯指出:“对妇女工作的限制也是每个地方经济增长的障碍。”第三,传宗接代、继承祖传事业的保守思想,限制了职业自由流动和选择,不利于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劳动者劳动能力和特长最大程度的发挥,最终是不利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发展。“在某些社会里,传宗接代的意识非常强烈,对经济增长来说有某些不利之处。如果传统坚持认为,儿子应该步其父亲的后尘,那么,职业流动性也减少了。这是一种阻碍变革从而阻碍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方法。”

(五)“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传统思想与家庭贫困、社会经济发展不快的理论分析

农民“重农轻商”的农本主义思想意识和小农经济思想根深蒂固,而商品经济意识和市场经济观念淡薄。农民落后错误的思想支配着错误的行为:第一,农民仍固守在十分有限的效率低下的耕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进行着单一的狭小的农业生产。第二,农产品自给自足,几乎不为市场生产。(1)对家庭的危害:第一,农本主义经济的实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就是非交换的经济形态,它使得农户家庭生产成本太高,根本不可能取得经济效益;而市场交换是一种节约机制。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通过市场交换参与社会分工,各自专门生产自己最具优势的产品;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认为,生产者之间应遵循“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分工原则,实行专业化生产,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成本相对低的产品)。然后彼此通过市场进行交换,则对交易双方都有利,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交易双方的生产成本,增加收入;而且,交易双方通过分工所创造的利益,通过市场交换,可使所有的市场交易者受益。第二,在自然半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户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农业生产使劳动者的成果附加值极低且仅够满足家庭生活消费需要,可用于市场出售的产品数量非常有限,根本不可能为农户家庭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第三,自然半自然经济使农户家庭处于封闭的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与外界交往少,在遇到灾害时,农户家庭小规模低效率的生产很容易造成农户家庭的自给不足或贫困。(2)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农业工业化是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而农本主义传统思想观念是一种无形的习惯力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精神桎梏,对传统乡村工业发展构成阻碍。张培刚认为,我国农村在近代初期经历了一场原始工业化的变革,但传统乡村工业并未获得根本的转变,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国农本主义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农本主义思想观念巩固着落后的自然经济,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在中国的产生发展;小农经济思想观念阻止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农业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

篇3

(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有关城乡差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在继续大力发展城市经济的基础之上,我国尤其注意对于农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本文着眼于高级职业农民和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两项工作,具体分析这两项措施的内容要求以及具体内涵,由此分析这些在市场经济下的政策性改革会对我国农村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通过一系列经济图表和具体事例的展示,运用对比的手法分析农村前后经济的具体变化,突出其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经济;高级职业农民;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057-02

收稿日期:2015-06-18

作者简介:胡阳(1993-)女,辽宁葫芦岛人,武汉工程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部,会计专业,研究方向:农村经济管理。

1.绪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城乡一体化、农村经济发展等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对于怎样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始终受到我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一系列政策性法规的调整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自发转变对于农村经济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中,高级职业农民政策和农村信用社转变两项工作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这两项是对传统农村发展模式的巨大调整,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农村发展状态和人们对于农村、农民的看法。

文章通过具体分析高级职业农民和农村信用社的转变两项工作,了解其内涵和发展的状态,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和事例,分析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和我国该如何具体的应对发展。

2.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当前的中国发展,处于全球化浪潮中,我国的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受到巨大的挑战。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势则更加受到关注,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多、经济技术含量低、科技性差,这些因素制约了我国农村的进步并影响整体经济的发展。

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虽然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对于农村经济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财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尤其是近些年的一些政策改变和调整,使我国的农村经济取得进步。

3.高级职业农民

3.1高级职业农民的内涵

时展到了今天,农民早已不是过去普通意义上的“农民”了。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进行不断地调整和深化,而近一两年来,一个新兴出现的名词更是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高级职业农民。

所谓高级职业农民,不同于以往我们对农民的认识:没文化、世代种地耕作等。他们是一群年轻人,并且普遍学历都在大学本科以上,他们所从事的高级职业农民,就是把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带进农村,他们在农村工作生活,但是却不同于以往。

陕西省是我国最早出现高级职业农民这一类型的省份,2014年,陕西认定首批84名高级职业农民。2015年,陕西省给第二批182人颁发了“新型高级职业农民”认证资格证书,这是陕西省对“农民”这个职业的最高“职称”。

3.2高级职业农民的出现的原因

3.2.1农村经济的发展调整

随着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实践操作的调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改善,人们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因此越来越多有知识的青年愿意投身农村工作,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在农村的实践中发挥出来,当地农民也愿意学习新技术,创造更多的价值。让知识闪耀农村,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3.2.2国家政策的支持

让高级职业农民这一工作真正运行起来,离不开国家政策给与的支持和帮助,据了解,在农村高级职业农民所带领的合作社、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等,可以享受如土地流转、融资贷款手续、项目扶持等的政策倾斜。换言之,这是政府给这些“高级职业农民”锦上添花[1]。

从这些帮扶政策可以看出来,我国政府对于高级职业农民持有积极的态度,并为他们制定出了一系列方便工作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使我国的高级职业农民进入农村工作后不再面对无从下手的局面,给他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鼓励了越来越多人加入到高级职业农民的行列中,投身到农村经济的发展中。

3.2.3人们观念的转变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大学毕业后一定要进入北上广等一线大城市从事工作,可随着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他们不再局限于进入大城市、大企业工作,而是更看重把自己学到的本领技术真正的运用到工作中去,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和实现人生价值。这一系列的就业观念和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看法的转变,让这些年轻的有文化的人愿意进入农村,愿意从事高级职业农民这一工作,从根本上来说,这是观念的变化所带来的结果。

3.3高级职业农民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3.3.1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高级职业农民的出现,产生的首要影响就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有资料显示,在未来伴随着我国高级职业农民逐渐走向规范化、成熟化,农村的现代化耕作养殖产业将慢慢成形。而在较早开展职业农民工作的陕西省,一批来自高校的大学生们正将现代化的低温养殖技术运用于农村中的鸡养殖产业中,更是创下了过去十余年都没有过的高产量。这一简单的事例说明,高级职业农民走进农村,将会给农村的发展注入很大的活力,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落后的经济生产形式,通过高科技、现代化的手段技术,我国的农村经济将逐渐形成现代的企业化生产模式,克服过去落后的弊端,整体农村经济水平实现较大的发展。

3.3.2缩小城乡差距

长期以来影响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国的城乡发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和问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逐渐提高,但农村的落后局面始终无法得到改善。现代化的高级职业农民,他们本就是城市化的年轻人,在进入农村工作后,不仅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带进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将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技术带入,使农村走出愚昧的思想观念,与城市逐渐接轨,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2]。

4.农村信用社的转变

4.1农村信用社转变的现状原因

在经济比较发达、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三农”的概念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农业比重很低,有些只占5%以下,作为信用社服务对象的农民,虽然身份没有变化,但大都已不再从事以传统种养耕作为主的农业生产和劳动,对支农服务的要求较少,信用社实际也已经实行商业化经营。对这些地区的信用社,可以实行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对于农村信用社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实际上他们的本质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同属于我国的总体银行系统管理,但是由于传统的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比较混乱(历史遗留问题),管理也比较混乱,所以要实现股份制改造,使信用社步上正规化银行的运作。长期以来的农村合作社在产权结构和农民的收支分配等方面都存在严重的弊端,责任不明晰,具体规章不详细,都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影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农村信用社转变为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将其彻底规范化、产业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2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村信用社的转变

4.2.1有的放矢,统筹兼顾

成立农村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拨备覆盖率等关键指标必须达到监管要求。目前,大多数县级联社距离这些指标要求都还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工作中既要有的放矢,努力推进未达标指标,同时又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业务指标齐头并进,避免顾此失彼[3]。

4.2.2转换机制,增强活力

转变过程要结合县级联社实际,抓好组织架构优化调整,对外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公司业务、个人业务、专业化服务相分离的市场营销体系;对内建立以风险控制为中心,审贷分离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和精简高效的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升县级联社的市场营销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同时不断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上下整体活力,为实现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推进改革成功提供有力保障。

4.3农村信用社的转变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4.3.1体制更为健全

我国农村原有的集体所有制下的农村信用社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可以使我国农村的金融体制更加健全完善,可以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将农村存在的经济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疏通,并且带动我国整体农村经济实现现代化的管理[4]。

4.3.2 资金实力更为雄厚

自我国原有的农村信用社的体制下,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支持和农民自负,相比而言资金较少,在农村发展中无法实现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则可以通过使用融资贷款等手段,积累更多资金,扩大业务规模,抢占市场份额。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4.3.3公司治理架构得到完善

我国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后,将实行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 三权分立,更符合现代金融企业的组织架构。这样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使农村的经济问题通过完善合理的途径得到解决,避免的不必要的权责纠纷和相关的经济问题,同时这也是我国农村与现代化城市接轨的重要表现,把现代企业制度应用到农村的具体实践中,两者相融合起到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5]。

5.结论

不管是农村的高级职业农民还是农村信用社的改制问题,其实质都是我国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而提出的相应的政策改变,他们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农村的发展,而事实也证明在实践过程中这一系列的措施正在发挥一定的作用,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国政府和市场的自发调节正在进行完善修正,力图将它们真正的运用到实际的操作中去,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 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训[J].农业工程.2012.

[2] 张爱华.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

篇4

短短3天时间,参与此次全区领导干部学习会。先后系统学习了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服务业外包、环境维护与节能减排、领导艺术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创新举措。通过学习培训,感到获益匪浅,既让我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拓宽了视野,提升了工作水平,也有利于在广大干部中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引领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任何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引领,一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同样需要科学理论知识的支撑。通过培训,不只系统学习了乡村管理的理论知识,解了当今世界乡村发展的最新动态,感悟了国内、国际乡村建设的胜利经验,也看到区、街道乡村化建设水平与国内领先乡村、国际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差异,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我今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值得借鉴。学习培训是借鉴先进理论、胜利经验的最直接最快捷的途径。通过培训,二是拓宽了乡村发展的视野。国内外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胜利的地方不胜枚举。进一步开阔了眼界,开阔了思路,开阔了胸襟,掌握了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创新的举措,提高了战略思维的水平,增强了同国内、国际领先水平接轨的信心。

只有不时加强学习,三是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是一门动态的科学。才干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工作的要求,才干在动态中体现与时俱进,才干在发展中真正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良性轨道。座各位带头学习,就会带动一大批,就会逐步形成浓厚的学习风气,就能达到不时学习、不时提高的目的

拓宽发展视野也好,四是提升了科学的工作水平。积累理论知识也好。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的水平。工作水平的提升,直接反映在工作的效果中。相信通过培训,对城市发展的思路将更清晰、决策将更科学、举措将更扎实,乡村化和乡村现代化建设的水平将更高。

学习培训的落脚点在于运用。街道作为主城区和市城市规划的副中心,学以致用。理应成为我区乡村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先行者和排头兵,成为全区乡村建设的表率。通过学习培训,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围绕如何进一步创新理念,加强和改进乡村规划、乡村管理工作,以下是初步的构想,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竞争力。古人说:法乎其上,城乡规划是乡村建设的龙头”提升乡村品位的有效途径。得乎其中,法乎其中,得乎其下。只有规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才干高水平、高品位。当前,正处于乡村化加速期,进入了以乡村现代化为主要驱动力的新阶段。要依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和引导作用,高起点、高标准做好乡村规划,着力提升乡村发展模式,全面提升乡村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应该说,通过前两年的努力,主城区控制性详规已实现了全覆盖,为我做深做细规划、拓展发展空间、加快发展步伐打下了基础,发明了条件。现在需要的就是高水平的前瞻性的科学规划,只有这样的科学规划才干有长久的生命力,才干确保乡村可持续性发展。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乡村规划中,要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筹划、高层次运作、高水平管理,坚持富规划、强建设,细规划、快建设,为加快区域发展提供了空间和环境保障。要在深入理解和消化好现有规划的基础上,结合街道的实际情况,更高层次水平上,进一步完善区域性产业规划、次分区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的前瞻性、先导性、全面性、协调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要按地块功能谋划高质量、高水平的项目,以具体项目对上争取,赢得支持,努力使隐性的发展资源变成显性的发展空间。

二、坚持功能性、服务性。

提升激进服务业发展水平,要全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把第三产业作为街道经济发展的主体产业、主攻目标。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进程。一是着力抓好重点片区的发展规划。继续完善以路、路、路所合围的主要商业圈为核心的商业中心的规划设计,抓好社区地块的功能定位和前期规划。二是着力抓好重点平台载体建设。加快社区睦邻中心的开工建设,加紧实施社区商贸中心二期的建设,做好和社区睦邻中心开工前的准备工作。三是着力抓好环境建设。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设良好的地理优势、便当的交通优势、有利的商业优势等;一手抓软件建设,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优质的服务咨询等,营造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国;理论概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64-02

引言

20世纪中后期,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依存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龙头产业和核心产业,并且在它的周围也集聚了一大批相关产业或行业。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机构、与产业相关的公司及社会团体(大学、贸易机构等)在特定区域内,既竞争又合作所形成的地理集中。产业集群并非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对这种现象做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在美国出现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研究成果由此产生,如波特等。

2.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指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能够促进区域旅游内聚力的提升和区际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

3.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相关企业从乡村文化和乡村资源的特色出发,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性的文化、景观和乡村生活的需求而相互结网互动,创新旅游服务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最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钱津研究员在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对乡村旅游来说,主要由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充足的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市场需求、配套完善的旅游相关支撑产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需求而相互结网和互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等导致产业集群。

二、当前研究内容

1.旅游产业集群。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优势,集群中就业和劳动力分配,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和社会资本,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1)在旅游业发达,旅游发展历史较长的地区的确出现了明显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用集群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2)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间联系、社会资本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竞合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以及集群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龙勤在《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一文中,将波特的集群理论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旅游产业集群方面最早的研究;有的学者的针对“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如刘恒江在《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中,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能有效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各地实施旅游企业集群战略,以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重点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和细部架构,如尹贻梅和刘志高在2003年中国地理学会年会的发言提纲《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中提出,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发展中来,认为这是一种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并给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旅游企业的优势、讨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构成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企业集群的战略;有的学者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带动作用角度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如郭荣朝在《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中,阐述了物流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整合对策;有的学者还从创新的角度来对旅游产业集群加以了分析。如麻学锋在其题为《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旅游产业的集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时意义,并且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措施。

总的来讲,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旅游产业集群并辩证其存在性、研究其形成条件和集聚机制、阐释其形成机制和构成、分析其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研究的特点表现为着重于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的应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在研究方法上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角度。

2.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钱津认为产业集群将在服务领域遍地开花,由工业产业集群和商贸产业集群向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必然趋势,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到产业集群化的高度,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平台和更好的产业规范保障。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会获得根本出路,而走向这一条道路,必然会形成新型的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要想更好地发展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点:一是政府主导,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一个县、市内开发出十几个甚至是上百个村寨成为乡村旅游点,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应在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日后的运营当中也应该起到统领作用;二是品牌同质,产业集群不是进行差异化生产,而是追求同质产品生产的集中;三是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必须是乡村能够赚到较多的钱,即有好的收益,要达到这一点,只能是创造条件发展度假型乡村旅游;四是规模适当,太小了形不成产业的号召力和市场的吸引力,也不能超越市场需求去盲目发展。

杨伟容在《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文中,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以武汉黄山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刘冬认为随着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产业集群模型初步形成。作者顺应上海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上海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冯静在《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一文中认为,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结论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始于近几年,目前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研究上面,如旅游产业集群的界定、形成条件和聚集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仅有少量的研究涉及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模式及培育途径、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旅游产业集群的演进、集群内产业间和企业问关系、集群内部竞合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集群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而且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定量研究。再者,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较为滞后,政府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度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参考文献:

[1] Sara Nordin.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 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6-12-21.

[2] Patrice Braun.Creating Value To Tourism Products Through Tourism Network and Clusters:Uncovering Destination Value Chains [EB/OL].http:// /data o ecd /27/3/ 6886079.pdf,2007-12-21.

[3] 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4] 杨竹青.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5):79-81.

[5] 杨伟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 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5):16-21.

[7] 龙勘.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4):43-46.

[8] 刘恒江.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J].上海经济,2003,(5):25-26.

[9]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Z].2003年中国地理年会发言提纲.

[10] 郭荣朝.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37-38.

[11] 麻学锋.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04,(8):62-63.

[12] 钱津.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纵横,2005,(12).

[13] 钱津.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及其反贫困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14] 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2007,(4).

[15] 里白.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化走势探索[J].经济师,2007,(8):6-7.

[16]] 冯静,邹显强.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5):153-156.

[17] 蒲姝.以乡村旅游价值要素为基础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探索[J].商业时代,2010,(22):129-130.

篇6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尽管目前尚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但仍可推测学术界与政界对于“rural/ruralareas/rurality”的使用偏好很可能是因为这些词听起来更为客观、中立,“country/countryside”则相对带有较多的文化内涵[5]。但有的学者却认为,到目前为止,在其他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countryside”并没有带有英国那种情感因素,例如,在北美“countryside”就主要用于指代邻近城市中心的乡村地区,这更接近于其原意[7]。由此可见,“乡村”(rural)的概念十分模糊,很难对其进行准确定义。但是,许多生活在乡村里的人自称为“按照乡村生活方式”生活的“村民”,政府也需要针对城市与乡村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并实施不同的管理政策[8]。因此,从这些现实意义上讲,对国土或行政区进行城市、乡村的划分显得尤为必要。新世纪之前,Halfacree曾以四种方法来定义乡村[9]:①描述性定义;②社会文化定义;③视乡村为一地理区域(locality);④视乡村为社会表征(socialrepresentation)再现。Woods认为以第四种方法来定义乡村最为灵活稳健,能够适应乡村社会经济变化的影响[8]。新世纪以来,有关“乡村”定义的进展仍集中在第四种方法层面,但是却越来越超越社会结构主义的约束。例如,有的明确使用“表现”(performance)这一术语,包括规定了一系列从阶段性事件到反复重复的日常惯例来定义乡村[10];有的揭示了农业展览会是如何被用来作为向大量非农游客展示农业的机会[11];也有通过诗歌和民俗音乐来展现对乡村的理解与定义[12-13]。Woods认为,把乡村概念化为一个混合的或网络化的空间这一理论创新,往往是与乡村地理学家们对于城乡特性混乱、城乡区别难辨的空间环境的经验性调查研究兴趣的恢复相伴而生[14]。同时,他还提到了一些城乡空间交错混合的概念:乡村地区的小城镇[15-16];新城市远郊的发展[17-18];城市通勤范围内的城市外围社区[19];城乡结合部[20-23]。近期相关研究则强调:这些空间对于基于城乡分割而做出的土地利用规划提出了严峻挑战[21-22,24];它们是城乡利益冲突的场所[17,24-25],同时也是城乡特性协调和争夺的竞技场[19-20]。目前,国际上有关学者试图以三种模式来描述城乡之间的地理区域范畴并解释两者之间作用力的动态[14]。首先,是用“城市地区”(thecity-region)的概念模式来考察城市外围和边缘区,城市经济地理学家提出的“城市地区”是一集中于“城市地带”但延及邻近乡村地区的空间交互作用场所[26]。其次,北美乡村地理学家则越来越多地采用“城市远郊”(exurban)这一术语来定位其在城乡结合部及更远的社区的研究工作,“城市远郊”通常用来指代城市外围区,特别是当专门用来描述由于来自城镇的迁入(通常是为了舒适的目的)和相关的发展而转变的乡村地区时,该术语非常贴切。深受政治生态学的影响,目前很多有关城市远郊的研究工作都聚焦于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冲突[17,27-29],以及社会重构和调整[18]。这一模式补充了有关乡村性的混合观点并为捕捉城乡交互作用结果的空间不均衡性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但“城市远郊”目前仍停留在描述性的位置归属阶段,作为一个分析性的概念仍有待进一步发展。再次,法国地理学家们主张颇受争议的观点,即乡村地区“城市化”与城市地区的“乡村化”是相伴而生的[30]。例如,有的学者认为,人们对于被殖民的乡村社区抱有双重期望,即同时符合城市理念(方便、集中、多样化)和乡村理念(社区、团结、宁静),而在一定范围内用城市的方式和惯例进行彻底改造的“再城市性”(reurbanity)的结果则导致了对于传统城乡二分法的背弃以及对于新社会空间模式的寻求[31]。国际上的乡村地理学家正在重新思考城乡交互作用的本质及其衍生的空间,并认为:一方面,对由连接城市和乡村结点的多种要素流及其依存关系为特点的网状空间的认同将导致城乡二分法的终结[32];另一方面,城市扩张不是同质的,将产生多个新的混合的社会空间形态,这些空间形态将模糊城乡的分野并展示各自的特质[21]。乡村性一直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核心[33-37],Woods综合近来乡村地理学的种种新进展,认为乡村性是由乡村居民与迁入者、农民、土地所有者、工人、旅行者、休闲游客、政策制定者、媒体以及学术研究者等不同参与者共同体验与表现的,乡村地理学需要研究乡村性的表现[38]。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研究工作已开始探究乡村性的表现,即从原先关注于乡村的物质性,转而关注其政治经济结构乃至社会建设[38]。这一发展不仅为乡村地理学家提出了新的研究问题,而且也促使了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论的创新,并为新的跨学科联系开创了机遇。

    研究理论的发展

    上个世纪,国际上乡村地理学研究在理论框架构建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1970年代的功能视角阶段,通过明确乡村独特的功能特点来确定乡村空间;1980年代的政治—经济视角阶段,试图将乡村定位为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政治过程的产物;1990年代的社会建设(sociallyconstructed)视角阶段,认为与乡村性、乡村空间和乡村生活密切相关的乡村的重要性体现在其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层面上[14,39]。之后,很多学者曾认为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理论停滞不前,但进入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的理论研究明显在慢慢复苏[40],关于乡村地理学的理论体系和概念形成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14,41-44]。如Parr主张:当被置于特定的城市地区范围,城市和乡村的分类可以用一种更能充分反映两者之间内部联系的方式来考虑,且对于劳动力市场、住房市场,以及购物和休闲方式来说尤为如此;如此以来,城乡关系在互为竞争、互为补充方面变得更为明显[26]。但Woods认为“城市地区”模式在论及乡村地理区域时仅单独考虑乡村与城市的联系,而忽视了跨区域的交叉的等其它任何意义上的乡村条件,并使乡村在城市支配的经济和人口结构层面进一步被边缘化[14]。随着人文地理学“文化转向”的深入发展,后现代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理论引入了乡村地理学,乡村地理学开始转向研究乡村的再现表征(representation)[38]。“乡村三重空间模型”(three-foldmodelofruralspace)的提出是新世纪以来乡村地理学理论研究方面的重要进展。依据对空间性的三重理解[45-46],Halfacree把乡村空间划分为相互之间紧密结合的三个层面[47]:①乡村区域所在,即与生产或消费相关联、相对而言具有明显特征的空间实践活动发生场所;②正式的乡村表征,诸如资本主义利益团体或政客们的一些表述,以及乡村被整合到资本主义生产和交换过程中的方式,特别是乡村在价值交换方面是如何被商品化的;③乡村日常生活,同时包括对乡村生活理解和认同的个人和社会文化因素,但是它们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有相互矛盾、相互背离的方面。

    研究方法的革新

    新世纪以来在乡村地理学研究中,对于合适的乡村性表现研究方法的寻求,是方法论探究与实验的领域之一。然而,自从人文地理学的“文化转向”起,特别是自1990年代以来,乡村地理学中文化观点的影响力日益增长,与之相伴的是定性方法的应用与发展,包括半结构化访谈、关注群体、民族志学与参与者观察和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与应用[48-50]。然而,不可避免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地理学研究方法的两极分化,即相关研究倾向于仅采用定量或仅采用定性的方法。英国乡村地理学中定性方法占有主导地位,但是在其他地方,定量方法仍被广泛使用,尤其是美国、欧洲和澳大利亚[38]。近期,定性研究方法在乡村地理学研究中广为运用。例如,Annes和Redlin运用扎根理论(groundedtheory),采用了深入访谈“生活史”(lifestory)的方式,探究了出身于乡村的男性同性恋者在城市与乡村空间中的迁移规律,证明了“城市”仅仅是他们获取身份认同的所在,而他们大多还是对乡村生活认同度较高,有力地反驳了“男性同性恋者有城市空间偏好”的传统观点[51]。Leyshon运用了一系列定性实地调查方法,并以英格兰西南部1000平方英里范围内散布的乡村里的年轻人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在实践中不同调查研究方法对年轻人个人及团体的不同影响,最后根据调查结果的优劣比较了各种调查方式的优缺点,并提出了在进行乡村定性研究时的一些方法和方法论的建议[52]。Pini通过对昆士兰州两地区的80个女性调查对象的“关注群体”(focusgroups)式调查,研究了澳大利亚制糖业中女性的参与程度,并得出“关注群体”式调查方法不仅对女权主义学者、而且对于所有的乡村社会学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这种方法的结果能够较少受到阶层化的调查关系的影响,并能较好地反映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变化[49]。然而,新世纪以来在乡村地理学研究方法层面的明显进步是大力推广了打破定量与定性区分的Q方法。Q方法论(又称操作性的主观性)是由Stephenson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地研究“主观性”的心理学方法[53-54]。Q方法以“定性定量逻辑”法(‘qualiquantological’method)而着称,主要通过五阶段的过程来完成定性数据的定量因子化[55-57]Previte等认为,Q方法提供了一个使我们能够从关注特殊个体描述而转向重点分析特定参与者群体所共有的一系列观点的机会,并建议乡村研究者应当重视Q方法[57]。Q方法在自然资源管理、政策、社区发展、社会问题以及边缘化群体研究方面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实际上,近十年来大量的乡村地理研究应用了Q方法,研究对象包括地方政府与自然资源管理[56]、农业环境视角[58]以及乡村重建中社会企业作用的利害关系[59]。乡村地理研究中Q方法的兴起,主要是作为分析与记录更为宽泛的乡村性与乡村生活非专业描述的定量性乡村研究方法进展的一部分,反映了乡村社会建设及多种乡村作用因素的重要性[49,60-64]。具体来说,Riley与Harvey论证了乡村地理学中口述史料研究方法的运用,其目的在于加强与个人描述变化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丰富对乡村重构的微观尺度动力机制及其影响的认知与理解[61]。Nairn和Panelli回顾了利用小说来构建乡村生活意义的相关文献和论述,而这些文献和论述都不大可能以传统访谈形式存在[60]。Duenckmann运用Q方法,探究了不同的‘乡村’观念,并试图对传统的与乡村性、乡村空间和乡村生活相联系的社会、文化和道德价值观进行重构[65]。新世纪以来,综合运用定性与定量方法成为了乡村地理学研究者的终极任务与挑战。Madsen和Adriansen极力主张使用更为综合的多元方法,即综合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其研究表明多元方法模式有助于研究单个参与者的行为和价值观,从而有助于强化在发展和

篇7

关键字:乡村景观;景观规划;规划原则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our country rural development rapidly.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rural landscape impact huge, eating into destruction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unreasonable layout, rural land layout messy, local features destruction are endless. Make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ecological study agricultural and rural can not meet the nee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refore,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to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of whole appear increasingly urgen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the country of modern landscape planning principles in the system arrangement.

Key words: rural landscape; Landscape planning; Planning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尤其城镇化的发展对乡村景观的冲击巨大,很多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显现。但遗憾的是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较晚,理论和体系相对不完善,景观规划发展没有和景观变化同步,造成很多生态问题的产生。。尤其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有广大的乡村,只有充分发展先进的乡村景观规划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对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乡村景观的内容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范围内,经济、人文、社会、自然等多种现象的综合表现,是人类以农业特征为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和人为特征的综合环境。乡村景观由多种要素构成,包括耕地、林地、牧业、种植和养殖业及村落等。他们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从大的方面来看,乡村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方面的内容。

1.1 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是只受到人类间接、轻微或偶尔影响而原有自然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的景观,是指自然界自身的面貌,包括地形地势、水文特征、生物结构、土壤作物等,如极地、高山、大荒漠、大沼泽、热带雨林以及某些自然保护区。这些景观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整体,展现着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特点。

1.2 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满足一些物质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如乡村、工矿、城镇等。人为景观又称为文化景观,它虽然是人类作用和影响的产物,但发展规律却服从于自然规律,必须按自然规律去建设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乡村人文景观最主要的体现包括村庄聚落特征,街道布局、建筑文化、民俗民风、栽培植物、驯养动物,反映一定历史和地域范围内社会的发展状况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2 乡村景观规划的现状

国外的乡村景观规划发展较早,其研究内容有:乡村生态环境条件评价;乡村土地利用及其变化;乡村经济结构及地区布局;乡村人口密度、文化水平对乡村景观的影响;乡村景观类型、主要特点、形成过程及其变化趋势。国外的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推动了世界农业和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景观规划到20世界80年代才有自己的雏形,对于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农村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方面的问题有了初步的研究,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性研究上也有了一些成绩,但是在乡村生态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上还缺乏系统的研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对农村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目前,很多乡村农业正处于从传统农业景观向现代农业景观的转变过程中。伴随这一转变的是大量新事物的涌入,明显的标志是农业中大量机械、农药、化肥的使用,在这一过程中人与自然生态以更加复杂的关系交织在一起。随着乡村发展和城镇化加快,农村的景观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资源和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土地利用不合理,耕地破坏等。众多的问题正警示着我们,必须运用更加科学的生态规划方法对乡村景观进行整体性规划。

3 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

3.1 经济性原则

1974年,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博尔恩在《德国乡村景观的发展》报告中,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内涵,并根据聚落形式的不同,划分出乡村景观发展的不同阶段,着重研究了乡村发展与环境、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他认为,构成乡村景观的主要内容是经济结构。乡村是重要的经济单元,受到农业技术、自然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出发点。

3.2 地域性原则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农村景观,这些景观反映了农村特有的地域特点。从自然景观来讲,必须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规划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景观特性对于展现农村风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从人文景观来讲,景观规划设计要深入农村的文化资源,如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典故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农村人文品味,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3 以人为本原则

乡村景观规划应以人的适居为引导,规划的主题是人,人人参与规划,规划为了人人。不少乡村地区贫穷落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高乡村住民的生活质量应该成为景观规划的重要原则。

3.4 可持续原则

农村的景观设计不仅影响着当代人的生活,也影响着后代人的生活。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利益,牺牲了后代人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应该说是对乡村景观设计原则的总结概括,他是对人类未来的重新认识和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重新理解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对于引导乡村景观规划向着科学化、可持续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4 结语

受城市化的冲击,无规划的发展将会破坏山地乡村千百年来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乡村的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乡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认清乡村景观的内涵,看清目前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的形式,以科学的景观规划原则,引导农村向着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 巍,王红英.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乡村景观规划[J].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47-2850.

[2] 刘黎明. 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 农村生态环境,2001,17(1):52-55.

[3] 王云才,刘滨谊. 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 中国园林,2003,(1):55-58.

篇8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力求收到实际效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果城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带来诸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还可能更加凸现。逐步消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进行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特别是我们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分析研究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城乡统筹才有可能按照正确的轨道前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只注重分析研究城乡二元结构的表象,操作上也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措施和思路不得要领的现象,其结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切实运用理性思维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作为二战后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经济学科,具体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如何从不发达状态演进到发达状态。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实际上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矛盾,是发展中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正确认识和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对于结合国情、市情及县情、乡情,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发展经济学来看,改变或者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理论可资借鉴和研究。

一种是通过劳动力流动,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这种理论认为,起初,在乡村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其边际生产力趋近于零。只要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劳动收益存在差距,乡村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自然会流向城市工业部门,形成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雇用乡村农业部门过剩劳动力所形成的积累不断转为投资,生产日益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农业过剩劳动力。随着农业部门的生产率逐步提高,收入不断增加,乡村过剩劳动力的逐步减少乃至消失,城乡二元结构才会转为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确保城乡平衡发展。这种理论认为,乡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收入相等,二元结构也不会自然消失,相反,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失业日益严重,并出现众多“城市病”。这种理论假设: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转移是由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引起的,只要城市的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大于留在乡村的预期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大量失业,乡村劳动力还是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如果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乡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不仅使城市发展产生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也会使农业生产萎缩,粮食等农产品供应缺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这种理论提出,政府要缩小城乡之间就业和收入差距,关键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公共设施和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就地就近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问题。以上两种理论,在我们现实工作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并经实践放大,显示出各有其利弊。前一种理论在部分党政领导层面有较大市场,并付诸实践的比较多,因为发展城市经济见效快,在领导频繁调整的情况下,容易在短期内出政绩,其弊端在于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解决“三农”问题、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长效机制。后一种理论在理论界和党政领导的施政报告中有较多的体现,由于其投入大、工作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说的多落实的少,有的甚至根本不重视研究“三农”问题,其投入也是“毛多肉少”。

对上述两种理论,我们不能盲从,要结合我们的特殊国情、市情、区情、县情,借鉴、吸取发展经济学中的合理因素,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因为城市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建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笔者倾向于用后一种理论指导统筹城乡实践,同时兼顾前一种理论,实现城乡结合、城乡互动,不断增强农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目前的改革发展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这就是盲目发展大城市,企图通过城市扩张和发展,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定居,也就是通过所谓“农民变市民”的途径,一劳永逸地解决“三农”问题。实际上,这是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思维方式,容易被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化。况且,城市的就业压力本身就比较大,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将使就业问题的矛盾更加激化,使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与农村、农业、农民职能的错位,导致资源的浪费,大量的城市居民因农民工的涌入,就业更加艰难,而农村大量的土地撂荒或者不能精耕细作,农产品产量下降、质量下滑,市场物价也会因粮油、生猪、蔬菜等农产品供给不足而大幅上涨,城乡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适度发展城市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时,要胸怀大局,统筹考虑城乡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质的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在发展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对策;荔波。

20 世纪80 年代,我国乡村旅游开始起步以来,经历了30 多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参与主体的广泛性、旅游效益的综合性,尤其是能促进城乡文化交流和统筹城乡发展而受到各地政府和百姓的普遍欢迎。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是将乡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旅游类型。乡村旅游因其广阔的市场前景,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推动城乡和谐建设、贫困地区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1-3]。

1.荔波乡村旅游发展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以自然生态、农耕景象、农民生活、农家习俗、民族特色吸引于人。荔波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民族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交通较便利,政府政策良好。近几年来,特别是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荔波旅游以来,我县依托绚丽多姿的自然生态和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以“品农家菜、住农家屋、游农家景”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自然生态游、水上娱乐游和文化休闲游。据旅游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家乐有100 多家,床位800 多张,直接从业人员1000 多人,间接从业者1 万余人。

2.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整体规划。

在荔波开展乡村旅游的地方,基本上是自发组织,规划意识淡薄,各自为阵,盲目开发,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2.2 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较差。

乡村卫生观念落后,饮水和厕所的卫生条件都比较差[4];对乡村旅游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系统保障还不够完善, 缺少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医疗设施。

2.3娱乐模式缺少特色。

大多数都是简单的吃喝形式,比如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打打牌、钓钓鱼、吃吃饭,项目较为单调,缺乏新意,民族娱乐文化不完善。

2.4 各种管理人才落后。

乡村旅游景点设施基本上都是村民自己建设管理,缺乏专业的策划、管理经营、营销、规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管理不规范。

2.5 宣传力度滞后。

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宣传力度上不够,宣传策略缺乏重点突出,宣传手段没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和互联网等现代传媒。

3.发展对策。

3.1 政府主导,政策支持。

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政府应该要起主导作用,要有明确的思路和具体设施,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软硬环境需要加强建设。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全面进步的战略范畴[5]。

3.2 找准发展定位,围绕市场发展需求。

应利用自己的资源打造具有荔波特色的模式,发展一些游客感兴趣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植物园、森林游乐园、渔场、采摘、垂钓、民族特色文化等旅游产品。

3.3 科学合理制定规划。

乡村旅游必须要进行科学规划和精心指导[6]。既要鼓励发展、又要控制总量,既要有前瞻性、又要有科学性,要全面分析当地的特色、优势和不足,综合环境承载能力,科学制定规划,明确各区域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

3.4 加强人才的培训。

政府应组织相关管理者到外地学习成功的经验,引进专业的人才,提高经营管理水平[7]。加强对服务人员的旅游知识服务、本地风俗文化和风土人情等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促进农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3.5 强化宣传推广。

要进一步加强旅游宣传力度, 建立政府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联合宣传机制。通过制定合作优惠政策,实现与旅行社的联姻,促进旅游景区和企业之间的交流,针对性地拓展客源市场,实现游客结构的合理化。

3.7 建立农户参与机制[8]。

乡村旅游的主体是农民,动力在农民。只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是乡村旅游真正发展起来,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根本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国文。关于乡村旅游发展之思考[J].内蒙古水利,2011(4)179-180[2] 高优仙,刘文静,唐玲娣等。对农家乐的理性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9):302.

[3] 肖亚波。景区旅游安全问题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3.

[4] 张瑞,杨涟,何磊等。云南省宾川县寺前村农家乐发展研究[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17.

[5] 杜兴翠。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483-18485.

[6] 于艳萍,王西峰,麻应大。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森林旅游活动反思[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4):16-18.

篇10

[关键词]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益公平理念,精益化

1 绪论

在当今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而伴随着带薪休假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旅游者心理的逐渐成熟,更多的群体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当这种需求逐步增长时,乡村旅游备受瞩目,国家也予以关注此方面,例如,国家旅游局确定2006年全国旅游宣传主题为“中国乡村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国内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而发展较晚的乡村旅游还不是十分成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乡村旅游开发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乡村旅游的活动项目形式单一,主体方式是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的开发对自然环境和文化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乡村接待设施城市化倾向,利益分配不均等。因此,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的研究就十分必要和迫切了。

国外对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主要集中于对乡村旅游经济、文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以及对乡村旅游中社区利益主体的研究,如Gossling等(2002)对瑞典的研究则表明乡村旅游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虽然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比较晚,但已经将目光倾注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具体地区的应用、基本问题和跨学科问题等领域中,如黄蔚艳在《乡村旅游市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从经济学角度探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概述可以看出,国外研究比较成熟和完善,而国内的研究相对落后,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基本问题和具体区域的研究,缺乏对乡村旅游深层次的研究,尤其对于一些利益主体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基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精益理论等相关理论对欠缺方面进行了研究。

2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追求经济的高消耗、高成本、高增长问题,文化的商品化、同质化等问题,生态环境的破坏,利益分配的不公,存在着对弱势群体等问题,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业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的理念,探索符合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路径已经十分必要了。

2.1 乡村旅游发展的精益化

精益化思想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融合表现在产品和推广方面。精益化的乡村旅游产品要求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打造高品质、个性化、内涵化的产品。在设计产品时应该将乡土化因素很好地融入其中,使旅游产品饱含乡土文化的内涵,成为动态、有特色的产品。

精益化思想还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在项目建设、资源利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实现精准化、细分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经济和环境成本,提高利用效率,确保利益分配主体能够得到应有的利益,促进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

在乡村旅游的营销推广中实现精益化体现在营销恰好使其产品的价值呈现出来,首先要对该地进行精准定位,针对自身的业务和独有的特点,确定鲜明的形象。例如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镇以“红”为媒介发展乡村旅游,使得一个革命圣地的形象烙刻在旅游者的脑海中,从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2.2 社区增权与政府指导

只有进行社区增权才能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增权是目的地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社区的参与应该是全员性、全过程中的。如在规划当地乡村旅游时,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在利益分配时考虑其占有的份额,这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模式,在实际中操作时会受到很大阻碍,这就需要一些前提做铺垫,如提高其文化素养和增强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意识。

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政府的指导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不可或缺。政府应对区域做统一规划,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把其服务功能体现在支持和主导乡村旅游开发上,如利用目前农村建设资金投入,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重视弱势群体利益

《马尼拉世界旅游宣言》中指出“旅游是人人享有的权利”,在此特别强调弱势群体中的旅游者,而这类群体的旅游开发有着巨大的潜力。

而乡村旅游因为乡村经济水平较低的现状,不能很好地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设施,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考虑到这类特殊群体的需要,在进行规划时要根据这类群体的特点,设计相应的配套设施,如适合儿童的娱乐项目,满足残疾人需求的卫生间等。弱势群体出行时,心里最大的恐惧来自不安全感,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规范当地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和市场秩序也是重要的一环。

3 结论

面对如今国家对发展旅游业的重视、国民休闲汇的开展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旅游消费的日益成熟,旅游者追求高品质、优质服务的旅游产品的要求日渐强烈,而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方式,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道路。

本文认为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成为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的重要手段。可以预见,基于可持续发展和利益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的导入和落实将是一次长途跋涉的旅程,需要长期不断地探索前进。希望本文的研究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一点启发。

参考文献

[1] 丁培卫.近30年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J].东岳论丛,2011,32(7)

[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