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篇1

一、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经济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必须十分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涉及到我们对发展历史与内涵的深刻理解。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齐头并进、平均使用力量。比如,在结束后的改革开放之初,国家从“只抓革命、不促生产”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束中国长期处于“短缺经济”、“卖方市场”的历史状况,这是非常英明的战略抉择。但是经济高速增长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市场供求关系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物质供应总体上供大于求,人们在实现温饱的基础上向小康和现代化迈进,这时候就要在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社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不能单兵独进,必须建立在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标志,是我们刻意追求的重要目标。因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保障等要素必须依靠社会发展来支撑。比如,在重大的收入分配关系上,如果不能平衡好各种社会主体的利益,经济发展就会缺少持久的动力支持;如果没有教育、科技的发展,经济发展就失去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如果没有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和产业的发展,经济发展同样缺乏坚实的基础;如果经济发展破坏了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目的也会变得含糊不清。当然,经济社会发展处于不相协调的状态,发展的可持续性就不复存在。

要深刻总结反思经济社会不够协调发展的教训。前些年,中央针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提出了非常重要的科学发展观。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在中国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不过,从近几年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看,既有一些成功的做法,也有一些做得不够的地方。比如,中央刚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可是许多地方就在各种新闻媒体上忙于介绍自己实践科学发展的经验,这就很让人诧异,这样到底是不是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诚然,在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前,我们也不是没有科学发展的地方,但是必须明确,中央所以提出科学发展观,主要是针对和解决发展不科学的问题和矛盾,绝不是已经做得够好需要总结经验了。即使科学发展观已经提出几个年头了,也不能说已经完全落实到位了,必须继续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事实上,我们应该认真深刻总结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的教训,不能只看到成绩,回避矛盾和问题。

二、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既要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还要充分认识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由单纯关注经济转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上来,并非轻而易举之事,相反可能伴随着矛盾和困难。比如,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方面的财政支出增加、投资增加,势必影响到原先的经济投入;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有些企业就要停产整顿,耗能高、污染重的小五金、小水泥、小煤矿、小冶金等就要关停并转,就要淘汰,这必然会影响到经济增长的速度;还有,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创新型经济,都带有投资较大、周期较长、风险较大的特征,短期的经济高速增长也会面临挑战;从宏观上调整收入的分配结构,涉及到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肯定会遇到一些阻力和障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难度缺乏清醒的认识。对如何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带有盲目性,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危机感;二是缺少强有力的保证措施,口号多,做表面文章的多;三是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思想准备不足,也没有应变应对预案。这样一种精神状态、工作状态,确实需要转变。

三、全方位转变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并进、优化转型的重要时期。目前人均GDP50000元人民币左右,按经济发展阶段性理论的初步判断,江苏总体上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向工业化后期迈进的阶段,这一时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既要尽可能争取较高的增长速度,更要在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等方面有深刻的转变。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设想:

把握适度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既不是越低越好,也不是越快越好,总的是能快则快,但要考虑到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特别是在环境、能源、土地等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就要防止片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不能攀比GDP的增长。小平同志讲的“发展是硬道理”,但在有的人那里,却变成了增长是硬道理,上项目是硬道理,加剧了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矛盾。在经济增长速度的选择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调整增长的思维定势,走出多年来沿袭不绝的赶超模式,认真记取以前“超英赶美”洋跃进的沉痛教训,不再盲目陷入简单的地区间竞相攀比。因为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条件不同,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不相同。有的地区花80%的力气可以实现13%的增长速度,有的地区超过100%的努力,但是也只能达到10%的速度,甚至更低。

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多年来,我们经济的高增长主要依靠人口红利、劳动者低成本优势以及利用外资的道路。随着劳动者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小康与现代化的要求,传统的劳动力资源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已不再显著,并逐步丧失。目前处于后危机时期的经济,最重要的是确立人才优势,以科技、教育、人力资源的创新增长作为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教育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科技以人才为主体,形成良性的人才成长和使用机制。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以科技进步支撑和引领经济转型和升级。

强调环境友好型发展。在一定意义上,现代生产与消费必须以环境安全为前提,接受环境友好的检验。依托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以节能减排为抓手,构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产业体系。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引导公众自觉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排放型的消费模式。围绕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坚持旅游发展与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发展特色鲜明、重点突出、多元并存的旅游经济。

篇2

关键词: 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89-02

0 引言

经济发展模式是影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了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面对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要确保经济的高速持续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如果不加快调整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就会出现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为继的窘迫局面。

1 传统发展模式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传统经济发展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过去,我们曾经或正在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或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将实现人的全面需求作为发展的最大动力。这种对人类及人类社会片面关注的结果必然造成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内部失衡。

生态系统的失衡,使生态环境自有的生命支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降低,导致生态资源将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稀缺资源,甚致造成环境灾难。传统发展模式随着人口的膨胀和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在造成自然环境不可逆转性破坏的同时,也削弱了生态支持能力和服务功能,使生态濒临崩溃的状态。虽然环境影响的滞后性使我们目前无法准确测定人类距离全球生态极限还有多远,但我们却清楚地看到全球气候变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土地沙化、臭氧层空洞等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灾难,伴随着人类跨入了21世纪,成为新世纪的难解之结,而且其影响远远超出地或的界线。

经济系统的失衡,使经济发展的持续能力降低,也阻碍了经济发展,甚至引起恶性竟争。其实发展即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还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在谋求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实现经济与文化、政治和环境的相互协调,而且要关注社会发展的人文性和价值性,谋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全面繁荣。

2 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

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使循环经济在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是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基本特征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组织企业内部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二是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基本特征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三是社会层面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基本特征是: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源的循环。

四是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基本特征是:把整个社会作为循环经济的整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负担最小化,把全社会建成循环型经济社会。

3 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举措

篇3

关键词: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1

能源问题是关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50%以上的能源是依赖国际市场,因此中国每年都要花费巨大的财力来解决能源问题,能源是限制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未来能否解决能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能否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

一、我国能源经济存在的问题

1.能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资源为主,煤炭、石油、天然气在我国能源消耗中约占9成,这样的能源结构设定是不合理的。这三种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有性,如果开采过量会陷入能源危机,不利于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能源开采过剩,利用率低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目前能源经济的主要资源,被大量开采,造成开采过剩,且价格偏低,无法体现煤炭的稀有性,造成了供给过大造成浪费,同时开采的不合理也会造成开采过程中的浪费。另一方面,许多非可再生资源无法被充分利用,利用率低,造成能源的浪费。

3.节能观念薄弱

煤炭、石油等能源的大量开采,使得价格偏低,无法让人们重视这些非可再生资源的稀有性。另外,在许多人意识里,我国是资源大国,能源储备丰富,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们对能源的任意浪费,使人们的节能观念薄弱。

4.缺乏能源经济的预警机制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出现煤油气的三荒现象,这正是由于我国缺乏能源经济的预警机制,没有做好提前的计划和控制,无法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使一些地区陷入能源危机。

二、实现我国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应对措施

1.优化能源结构

优化能源结构就是利用科技技术,使我国使用各种能源的比例趋于合理。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决定了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当前我国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对煤炭能源的依赖。首先要调经经济产业结构,减少第二产业和发电用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降低对煤炭的使用。使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的消耗结构达到合理[2]。

2.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粗放和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能源结构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由于很长一段时间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产品生产的数量,从而忽视了效益和质量问题,这就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粗放,投入和消耗和生产效益不成正比,并且高耗能的产业占绝大多数,这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能源的浪费[3]。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观,转变当前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找到一条低消耗、高效益的新的经济增长路线。

3.加强科技投入

面对能源消耗给环境带来污染这一问题,需要我们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当前,煤炭能源仍然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主要能源,因此加强科技投入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减轻煤炭能源在使用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目前已经研发出洁净煤技术,将煤炭液化再投入使用,可以有效减轻煤炭在使用时对环境的污染。另外,在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消耗后废弃物处理方面仍然要加大科技投入,并实行推广,让环境可持续发展。

4.将节能放在优先位置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两大基本国情的限制,一是人口众多,二是人均能源不足,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采用加大能源外延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前期确实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产生了明显的增长,然而随着后期资金、环境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弊端和缺点不断被暴漏,无法再适用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所以,我国不能采用大量消耗能源走工业化发展的方式,必须保证开发和节能双管齐下,优先节约能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5.大力开发应用可再生能源

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其特点是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随着能源的不断发展,对能源消耗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终会陷入能源危机甚至能源枯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加大力度开发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水电等,其优点是可循环利用且无污染。我国的可再生能源十分丰富,因此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推广应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国家政策的出台,可再生能源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6.加快建立能源经济的预警机制

我国部分地区曾不同程度地突然出现煤碳、石油等资源的短缺现象,很多人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采集和消耗也突然变大,而提前没有搞好计划和预测。其实能源陷入危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在能源方面没有建立有效的监测和应急机制。考虑到这方面,从现在起我们必须尽快地建立能源经济预警体系,抓紧能源源头,可以及时发现能源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在问题发生前就给予阻止,从而确保能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我国能源目前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要想我国的能源经济得到长远持续的发展,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能源,减少能源的浪费,建立能源经济的预警机制等方法都能有效的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保持长远的战略性眼光,注意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不必要消耗。

参考文献:

[1]薛俭.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系统设计[J].生态经济,2011,05(10):32-33.

[2]杨俊,王庆存.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关系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23(09):52-53.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联性;福建省大田县

一、引言

当前我国有1500多个县(不含县级市)。这些县的土地面积占我国总土地面积的90%以上,县域人口的数量也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0%以上,工农业的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县域经济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我国国民的利益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以大田县为例进行分析。大田县的县域经济属于资源禀赋型,这种类型在我国的县域经济中十分典型且分布极为广泛。因此,以大田县为例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

二、研究区概述

林业资源一直是我国自然资源中十分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越来越深入到各个领域之中。林业的发展领域也在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县域经济的发展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某些时候是相冲突的。在这种情况下,县域经济为了得到更好地发展会违背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本论文研究的样本福建大田县地处福建省的中部,位于三明市的东南面,地理坐标117°28′58″-118°03′13″E,25°28′53″-26°09′42″N。全县横贯东西宽57km,纵贯南北长75km,地形南北走势,土地面积22.94万hm2,含18个乡镇。截止到2009年末人口数达367184,县域经济国民生产总值66亿元,其中人均20401元。

三、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本文资料主要来自2005年―2009年间福建省大田县的国民经济统计年鉴、大田县林业现状统计资料和林地征占用使用情况等。

在研究方法方面,主要是结合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进行研究。其一,对县域经济和林业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依据林业资源的变化指标和国民经济指标做为样本,对这两组样本中的各个数据两两一组进行对比分析,将数据记录成关系数矩阵,并分别置于SPSS(统计产品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用相关系数来衡量两个数据集合之间的线性关系。当一组变量显示为正态分布,且二者呈现线性关系时,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程度总体上是简单相关。其二,要建立县域国民经济预判模型。通过对两组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将县域的国民经济与林业的各项指标分别以因变量与自变量表示,利用多元的线性回归方程构建县域国民经济的预判模型。假定自变量县域国民经济和因变量林业各项指标之间呈线性关系并进行分析验证。

在数据信息的处理方面,主要使用Excel2010和SPSS17.0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

四、研究结果与结果分析

经过资料收集与资料分析,最终就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性进行了归纳总结。

首先,在县域国民经济和林业资源经济方面,通过对大田县的林业资源经济的量化分析,选取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变化规律指标,借以反映林业资源经济在县域国民经济的不同时期所起作用与关联性关系。通过整合数据分析,可以发现林业资源经济与县域国民经济在总体上具有极强的关联性。林业资源经济的发展和县域经济呈现正相关的趋势:一方面林业资源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规律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另一方面林业资源经济也与相应时期的国家政策相联系,随政策的变化而有所波动。总体上来看,林业资源经济与县域国民生产总值呈现线性关系,林业资源经济是县域国民经济的自变量,对县域国民经济的产值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

其次,从林业的保护与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来看,结合大田县从2005年―2009年的林地征占用情况可以看出,大田县资源禀赋型的经济生产模式必然会因资源的开发而大量征占用林地。县域国民经济和征占用林地的上升趋势呈现出明显的正相关[3]。

再次,从林业中的各个因素都与县域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林业方面包括:林业总产值、有林地面积、林地保有量、林分蓄积、征占用林地面积和征占用林地数量等因素;县域国民经济方面包括: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工业总产值以及农林牧渔总产值等。两两相比较可以发现两方面因素呈正相关的几率很高。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林业的各项因素与县域国民经济呈现正相关趋势,可以建立线性回归的县域国民经济预期模型。经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定性分析预定量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和各种文献数据,建立的关于大田县县域国民经济最优预期模型为:

Y=18570000+5.136X1-149.837X2+13.123X3+0.153X4

在模型中,因变量Y为县域国民经济,自变量X1为林业总产值、自变量X2为有林地面积、自量X3为林地保有量、自变量X4为林分蓄积。

五、结束语

对县域经济与林业之间的发展关系进行分析能更好地认识林业发展。经过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分析可以发现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依赖。通过本篇论文的分析可以选择最优方案实现县域国民经济预判,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提高人民的可支配收入,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林业发展成为以实现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新型林业。

参考文献:

[1]苏迎平.生态文明视角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演变内在机理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2.

[2]黄贤松.县域经济与林业可持续发展关联性分析――以福建省大田县为例[J].林业勘察设计,2013,01:17-20.

[3]刘维纳.福建省县域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位的评价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

篇5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

(一)背景探讨

“后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已相对缓和但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的特定阶段。一方面,金融海啸已基本平息,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已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衰退阴影,步入全面复苏,全球金融体系重回平稳轨道。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并未彻底清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体系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严峻

未来的一段时期,全球会出现一个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中国面临的发展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首先,流动性过剩。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根基是非常不巩固的,而且它们财政扩张空间非常小,英国、美国乃至于其他欧洲国家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债务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经济还要维持,怎么办?只有一个答案,就是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收还要继续扩张。在这种共识的引导下,全球货币流动性还将持续,这将使中国经济面临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其次,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口号下,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轮胎案”、“特保案”等仅仅是开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还会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国对中国的出口也是持有敌意的。种种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依赖出口增长的方式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忧”和“外患”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风险:第一个风险来自资产价值的巨幅变动。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中国房地产价格再提升20%-30%,便会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相反,如果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降20%-30%,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将出现“资产负债表”的问题。第二个风险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出现某些影响农副产品生产因素,在流动性非常充足的背景下,很可能会演变为农副产品价格迅速上涨,进而直接演变为通货膨胀。

从国际方面来看,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一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迅速飙升有可能带来的供应链局部中断。尤其是在日本震后重建和世界局部战争频发的大环境下。二是区域性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想和估计。这么多经济布局在海外,一旦出现区域性冲突,那么政治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都会非常大。

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年均增长近10%,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由1%上升到5%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但是纵观我们的发展思路,高增长总体上是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低成本竞争和市场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一)发展方式的反思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第一,中国的体制转轨使人口流动活络,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使工资水平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低成本得以持续,进而为经济增长贡献了“人口红利”。第二,高储蓄率和低利率政策使资本成本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个别年份甚至是负的实际利率,银行呆坏账的冲销和“债转股”还使得企业可以不必偿还本金。第三,只反映开发成本的能源和资源价格长期偏低,加之低污染成本,这些共同构成了生产要素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以低成本要素投入为支撑的粗放型增长必然引发过度投资,进而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往复和循环。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反思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投入—产出”过程。因此,在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物质资源拥有量及其持续供给能力,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由于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经济过热和消费结构升级所导致扩张型经济增长,必然增加中国经济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的迅速提高。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后危机时代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增长,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促进经济的平衡增长。一是调整需求结构,大力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在政策取向上,将合理把握社会投资总量规模,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水平;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将现有的鼓励消费政策长期化。二是调整区域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机制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为产业区域转移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和形成一批在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二)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推动城市化战略

对于中国而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国际经验看,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依存,工业化要以城市化为基础,城市化则要靠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进程之所以能够创造需求,主要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城市化会创造出增加就业的生产性投资,增加公共品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二是城市化会引发更多的消费需求。相对而言,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要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强得多,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就会带来消费总量的扩张。

参考文献

1、韩保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4-02-16.

2、金融危机反思与宏观经济形势前瞻[Z].2009-11-14.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科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前言

环境问题和发展问题是当今社会尤为关注的两大点。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人们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资源不断的在减少。人们在反思的同时,对环境、经济及社会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的到持久的保护、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实现各区域的平衡发展。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首要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增长,不断消除贫富差距,缩小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势头越来越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不同的国家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标准均不同,在国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要是对环境、生态以及社会问题,在国外,他们主要是如何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进行保护,对经济、环境、社会的兼容发展缺很少关注。我国区域资源的环境各异,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虽然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是拥有着丰富的资源,所以该区域迫切希望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由于资金等因素的限制,使其走上了粗放型的道路,因此对环境造成了大量的污染,资源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利用。

一、建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模型

利用经济控制原理作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模型基础,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对未来的规划,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其模型建立的每个环节,并逐渐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状态评价体系

从规划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整体一致,区域属于国家的一部分,所以在利益方面二者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区域在确定其经济的发展目标时,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有机的整合各项指标(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经管水平、就业水平等)。

(二)对模型的步骤进行科学的排序

要实现对经济进行良好的控制就是要对预期目标进行一一的实现。每个步骤所设定的目标各不相同,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和区域也各不相同,所以,要学会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不同的步骤进行排序。在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均有差异,并且各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也有好有坏,所以它们所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我国各地区需要认真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作出分析,对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

(三)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相关人员要学会科学地对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指标进行评判,对某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产业结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等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评判,依此来判断该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满意度,其中还包含各项目的满意程度。

当建立了状态集后,随之需要建立一个理想状态集,其中包含每个小目标满意程度的评级。采用经济控制论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每个环节的步骤设定为相应的策略,在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科学的排序,制定可行的实施步骤,将顺序靠前的目标进行优先实现,再实现步骤靠后的各项指标,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可以简述为:在当今环境等自然资源的制约下,发挥自身区域的优势,实现该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经济增长的前提是技术在不断进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而实现集约型增长;可再生能源的再生速度超过了能源被消耗的速度,不可再生能源受到技术条件的约束。环境对废物吸收的能力大于废物自身产生的速度。根据该定义,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评价指标有三个方面:第一,集约型经济增长指标,包含:GNP增长、产业结构系数、支柱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二,资源消耗及利用程度指标。指标主要有: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的消耗以及利用程度指标。第三,环境污染指标。该指标包含:河流、水域污染情况、大气污染情况、工业废气的排放情况等。

(一)集约型的经济指标

要想使一个区域内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实现其经济的增长是关键因素,如果经济没有实现增长,那么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更加不可能得到实现。我们迫切应该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想要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就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破坏,即经济的增长必须是净增长的模式。要实现该模式的经济增长,企业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的技术化水平。

(二)区域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利用指标

自然资源的种类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它对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其利用的程度和效率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自然资源包含的种类繁多,对于目标实施模型不能讲每种资源都进行考虑,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注重耕地、水资源及矿产等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

结束语

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面对各类问题的不断出现,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随着实际情况不断的进行改变,只有相关部门对优秀的措施进行借鉴,并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吸取以往的教训,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策略,调整改革措施,认真建设目标实施模型,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区域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永伟.大连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

[2]陈梅.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06).

[3]高明洁.关于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思考[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篇7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

引言:所谓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合理经济发展形态通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社会经济得以形成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是现代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它正确地在经济圈、社会圈、生物圈的不同层次中力求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使生产、消费、流通都符合可持续经济发展要求,在产业发展上建立生态农业和社生态工业,在区域发展上建立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总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延伸或在经济方面的具体化。

一、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和研究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就决定了以可持续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关系。从经济方面来讲,传统经济也就是传统社会生产方式、人类自身关系及其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反映。

如在传统经济中,受人与自然对抗认识的支配,那些非市场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不被作为经济资源和财富看待的,并日认为它们的供给是无限的,不考虑经济活动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不断增长的经济财富作为经济学追求的目标,由于传统发展思想和理论指导,产生了严重的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的不良恶果,如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短缺,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产生了产品分配中严重的两极分化,并由此引起了国际间和国内各种政治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不仅传统经济发展方式难以持续,而且人类的生存面临着严峻的姚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必然要对传统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方式进行反思,以寻求能满足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持续生存(这是人类社会的最大福利目标)和发展的道路,因此也就产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思想。比如:中国加入WTO以后,这使得中国利用外资的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2005年中国得到1000亿美元以上的外国投资,而20世纪最后10年中国吸引的外资大约是2500亿美元。如果中国实行经济可持续发展政策给外商投资带来新的机遇,中国政府已把吸引外商投资作为实施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有对中国内部经济调整作了很大影响,促进了各种大型工程的实施。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经济发展主要是以价值来表现,并以价值的变化来反映其规模变化的,但仅考虑价值的变化而不考虑其他的变化,那么经济发展很可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分析经济发展,在注重价值分析的同时,一定要考虑其他方方面面,将它们与价值分析结合起来。

人们知道,在传统再生产分析中只考虑价值的生产与平衡,只要价值的生产是以扩大的方式进行、内部各部分之间的比例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生产、经济就能正常进行,但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则不仅要求价值生产的扩大和各部分之间比例的正常,而且要求价值的生产与其他各种流量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且这种比例的要求更严格,如果达不到这种要求,经济可持续发展是难以进行下去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就是因为其他各种因素,其中尤其是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不能满足其要求的产物,所以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其他环境相适应。

保持经济系统稳定和发展,如果能量和自然资源输入经济系统的量,超过了自然系统再生产这些能量和自然资源的速度,就会出现经济发展不可持续的结果。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就是因为传统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与能量消耗的速度,超过自然界再生产它们速度,使经济发展难以长久持续的结果。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一项共同事业,实现这项事业对我国来讲更显重要和迫切。因为我国的生态环境质量更恶劣,资源短缺状况更严重,所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为强烈。研究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条件、因难、思路和途径等、以此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1、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其发展模式是什么,却是值得认真思考的。因为如果仅仅围绕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社会公平公正、公众参与等这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或共同范式而没有特定的战略模式,是难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这些基本要求只能在特定的模式和在具体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而特定的模式与经济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国情中是不同的,如对公平与公正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对它们的理解也就不同,对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方式与程度也不同,所以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必须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特定模式。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最主要的就是生态环境和资源满足不了传统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省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这方面的工作,在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面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方面的原因,与世界各国或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生态环境的严酷程度和资源的短缺程度是非常高的,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资源需要,成为我国最紧迫的任务。

参考文献

篇8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水平的提高,我们逐渐意识到,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因而要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者联系紧密。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可持续发展

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1.1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资源就是在人们在生产中,为了创造经济效益而投入的所有要素,资源是经济学上的专业名词。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人力资源不仅指处于劳动年龄范围内劳动者的能力,还包括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体质条件、专业技能以及情商、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

1.2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特点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来说,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将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最大使用价值发挥出来,进而实现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更高层次的培养。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体现:第一,工作方式多样化、多元化,劳动者在工作中体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通过预见性的激励、组织等措施,实现员工的综合发展和全面提高,而不仅仅是员工管理这一个内涵,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特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二,人力资源管理,让人才开发和员工管理的手段更加丰富,为了实现岗位和员工之间的匹配性,不仅要进行工作设计、流程规划等,还要进行关系协调等方面的工作;第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强调充分发挥员工潜能,认为员工是有待开发的重要资源,通过发挥员工潜能来实现员工价值的提升。要实现这个目标,人力资源管理需要重视工作设计和职业规划,在工作过程中还要加强业务培训,真正实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目标。

1.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容和职能一般人力资源管理包含如下内容:员工职位分析、员工职位评价、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员工管理工作等。开展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掘员工潜能,吸引并留住优秀的人才。由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性,决定了人力资源管理有如下职能:获取人才、整合统一、适时调控、人才激励和开发潜能,这几个职能联系紧密,相辅相成。

1.4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分析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采用恰当的方式,实现人力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开发员工潜能并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包括能够提供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的所有个体。从宏观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就是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人力资源并进行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运用恰当的方法处理个体之间的矛盾,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将个体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共同实现组织或者团队的目标。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将组织或者团体中的人员作为可以开发的资源,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实现人才和职能的最佳配合,尽量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将岗位和员工协调后,才能实现员工与员工之间的紧密合作,提高团队的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团队的整体力量,实现组织的共同进步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只有提高了组织的综合实力,才能让成员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进一步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给组织带来更大的贡献,并由此实现良性循环。对于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近年来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出现了诸多新的管理方法,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正在不断发展和革新,并且给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我国理论界、学术界和其他领域的人员对人力资源管理都非常重视,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时刻关注着政策方针的变化。从宏观角度进行人力资源的组织和规划,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能够将科学技术最大化地转化为生产力,尽量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平稳运行。

2人力资源管理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环境保护催生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逐渐完善,目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已经深入到诸多领域,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体系。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核心,因此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人们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确保这两个方面,才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水平。

2.1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要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三个方面的条件,即产业结构优化、高产出低投入、市场供求关系平衡。因此,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就是尽量防止出现生产过剩或者供给不足的局面,将经济稳定持续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经济和环境的平衡性,切忌用环境质量的降低和大量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坚持低碳发展的理念。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出现,传统产业也得到了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经济结构趋向健康合理,这也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力资源分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由速度型转向效益型。经过这一系列的转变,可以看到科学规范的管理各类资源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与经济发展有关的资源有很多种,如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这其中最核心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能够调配其他所有资源,并进行资源的转化和再生产,实际上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对经济资源转化效率和财富的质量有决定性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维持经济稳定持续的增长,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就是能够满足对人力资源的最佳匹配和需求量,对人力资源的组成结构进行优化,能够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并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经济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自市场化经济体制替代计划经济体制之后,人力资源的重心也由包就业包分配转化为自由求职和自由招聘,人才流动性很大,而人才市场也更加开放,人力资源更加丰富。在新形势下,要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也要随之变革。

3.1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体制只有有了规范的制度,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质量。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流动人才都会选择经济发达的地区,以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提高生活质量,而这也是造成人力资源市场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必须实现人力资源市场的规范化管理,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等社会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政府部门通过合理调控,提高人力资源市场的均衡性,现阶段需要重视培养新兴领域人力资源,但也不能忽视劳动密集型产业。

3.2重视宏观调控的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对人力资源的调控,实现可再生人力资源的发展,主要是通过出台政策、完善法律法规、采取经济手段等宏观方式,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受到相关方针政策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很早就将人力资源管理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人力资源管理包含浅层次的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还包括更加细化的对各种类型的人才的培养和研究,经过不断研究开发更加有效率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而只有政府相关部门才具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权限,例如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维持人力资源的稳定性,而政府才拥有足够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实现社会保障体系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福利保障,就必须有政府部门的支持。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必须实现经济和人力资源的同步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较为平稳的情况下,人力资源趋向这个区域的意向会更强,显然经济发达的地区最低工资标准也较高。因此,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够实现人才可持续再生,而充足的人力资源能够促进经济高速发展。

4结语

综上,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转型的主要推动力量,通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化利用,才能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刘素芳.人力资源管理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5(28).

[2]陶红斌.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经贸,2014(9).

篇9

论文摘要:长期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都是以粗放式发展道路为主: 出口产品高耗能且附加值低,且某些进口资源过度依赖国外市场。粗放式发展道路与循环经济产生了诸多矛盾, 面临着很多制约因素, 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在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循环经济的国际大背景下, 要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条紧迫而有效的路径。本文在深刻剖析我国传统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的种种矛盾以及所面临的外贸环境的基础上, 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内涵研究 

 

1、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位于流通环节,它要求一国通过制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等相协调的外贸战略与政策,促使对外贸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高度统一,实现对外贸易的长期、持久、稳定、健康地增长。 

2、循环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建立在资源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重复利用、循环利用、永续利用为核心,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一致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对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进行深刻的反思后提出的全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的可持续性保持是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标志,它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而循环经济是人们在可持续发展思维的引导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因此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践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2、循环经济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循环经济追求的是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统一,它强调资源的重复利用、循环利用。循环经济一方面通过减少资源的使用量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减轻了经济系统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压力,使得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把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从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为目标。可见,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强调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的最小化。 

 

三、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粗放型的外贸增长方式。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实施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收益”的数量型发展模式,外贸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引导下,一味追求规模和速度,很少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消耗问题。这种增长方式导致了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对环境的肆意破坏,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发展后劲的削弱。

2.低层次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出口结构方面,我国出口产品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制成品。近年来,我国出口贸易额最大的五大行业分别为:机械、电子、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化工原料及化工制成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采掘业,其产品出口额占当年出口总额的2/3以上,这些行业大都是污染严重的行业,并且,各行业在出口迅速增加的情况下,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上升。在进口结构方面,进口商品中能源和原材料不断增加,如原油、化工材料、铁矿石、钢材等,这些作为投入品的原料型产品都是高能耗的,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危害。更为可怕的是,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我国陆续发生进口工业垃圾和有害废物的事件,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 

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面对我国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与循环经济之间的种种矛盾以及在循环经济下我国外贸所面临的环境,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 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而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面临着国外循环经济发展趋势的外在约束。为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协调我国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以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1、正确认识循环经济与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关系。这是正确处理对外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 我们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 把贸易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纳入到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统筹考虑, 追求贸易、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环境质量, 促进科技进步, 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从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从整体上来看, 要逐步改进大进大出的粗放式贸易战略, 调整我国外向型经济政策, 在重视对外贸易工作的同时, 要加快国内贸易和国内市场的建设, 加快培育国内循环经济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调整我国的产业政策和产品结构, 逐步改变资源型出口导向战略。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对出口产品来说, 就是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 对进口方面来讲, 就是要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减少对石油、铁矿石等的进口。整体来看,就是要提升我国国际分工地位,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减少对外贸易发展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 一是要遏制对部分地区和行业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二是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三是政府要制定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规划, 确保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 培育环境保护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四是政府要制订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倾斜政策, 比如政府直接投资、信贷优惠、税收优惠、出口退税、加大研发投入和鼓励环保科技创新等。 

 

参考文献: 

[1]余敏友,左海聪,黄志雄.wto 争端解决机制概论[m].上海出版社,2001 

[2]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j].改革,2003(6) 

[3]孙敬水.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年 

[4]麦文伟.技术性贸易壁垒发展新趋势及策略选择[j].中国检验检疫,2006,(7) 

篇10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对策

1 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1.1 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一词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大自然原本是一个完美的循环,有着强大的涵容能力和更新能力,只是在工业社会化之后,传统模式下的经济严重地破坏了这个完美的循环。在可持续发展观的导引下,人们试图设计一种经济模式,尊重生态原理,能够使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机结合。循环经济就是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通过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理,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实现了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前提是发展,核心是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在推动经济的发展时,必须同时考虑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是否有利。同样不能就环境保护谈环境保护,必须把环境融入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循环经济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统一起来。作为一种新的环保理念,循环经济首先要求减少经济活动源头的污染物产生量,其次对于源头不能削减的废物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们回到经济循环中去,只有当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实现时,才允许将最终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这对末端治理的模式是深刻的革命。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理念,循环经济强调经济增长并非意味着生产和消费更多的产品,而是着眼于提高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的质量,以产品使用寿命的延长、耐用性的提高、服务的周到来提高产品的价值,从而使经济的发展实现从数量型的物质增长到质量型服务增长的转变,从生产优先到服务优先的转变,最终实现经济从粗放到集约的转变。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理念,循环经济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大量人力资源的就业开辟出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空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并推动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工业文明转变。因此,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有利于整合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赢”经济。

1.2 经济发展模式简介

(1)传统经济模式。这是一种由“资源——生产(污染物排放)——消费(丢弃包装物和其他废物)”构成的物质单项流动的线型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其严重程度已危及人类的生存。

(2)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这种模式的进步表现在已意识到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但这种事后治理往往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它是一条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繁荣的道路,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时期,就采取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为了追求利润采取低成本工艺,把大量有用资源当作废物排泄到自然环境中,使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3)循环经济模式。这是一个“资源——生产(减少污染)——消费——资源再生(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物质不断循环流动的过程,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生产很少的废弃物。循环经济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使资源在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利用。

循环经济遵循三个原则:①减量化原则。减量化原则是指通过重新设计生产工艺和转变消费观念等手段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在生产中,制造厂可以通过减少每个产品的物质使用量、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在消费中,消费者应通过转变消费观念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人们可以选择包装物较少的物品和购买耐用的可循环使用的物品以减少垃圾的产生;②再利用原则。再利用原则是指通过尽可能多次以及尽可能多种方式使用物品以减少资源使用量和污染排放量。再利用原则可以通过持久使用和集约使用两种方式实现。持久使用即通过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来降低资源流动的速度。如果人们将产品的使用寿命延长一倍,那就是相应地减少了一半的资源消耗和减少了一半的废料。集约使用实质是指使产品的利用达到某种规模效应,从而减少分散使用导致的资源浪费。通过再利用,人们可以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③资源化原则。资源化能够减少人们对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厂的压力。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资源化方式:一是原级资源化,即将消费者遗弃的废弃物资源化后形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报纸变成报纸、铝罐变成铝罐,等等);二是次级资源化,即废弃物被变成不同类型的新产品。原级资源化在形成产品中可以减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级资源化减少的原生物质使用量最多只有25%。

从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可以看出,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时间;资源化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轻经济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2 河南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资源的高消耗和废物的高产出为代价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这种以资源的大量消耗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加重了经济增长对资源供给的压力,而且造成资源严重的浪费以及资源的低效利用。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目前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2)能源消耗量和废物产出量偏高。同样生产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和万元工业总产值,河南能消耗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偏高;万元工业总产值废物产生量河南省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还是偏高。

(3)能源的消耗结构不合理。在能源的消耗结构中,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占相当大的比重,尽管河南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但这种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模式,最终会造成能源的严重短缺,制约经济的持续发展。

由以上分析可知,河南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大力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实现河南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必然选择。

3 对策和建议

3.1 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社会经济和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资源的利用涉及社会、经济、环境各个方面,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机制,进行科学和严格的管理。首先要制定必要的综合性资源管理法规和一些“循环经济法规”,并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同时要强化执法机构和执法队伍的职能,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对不遵守法律法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要不留情面地予以批评、曝光;对垃圾的排放进行收费,如征收污染税等,使传统的外部不经济生产方式变成内部不经济,迫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外部不经济程度,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2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清洁生产是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前提,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与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相比,它贯彻污染预防的原则,通过生态设计、生态工艺和高新技术等手段,尽可能的实现零排放闭路循环生产方式,从生产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针对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高消耗、废物高产出的现状,为了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郑州可持续发展,应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的排放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西方国家推行清洁生产的实践证明,这种要求是可以做到的。以德国为例,在20世纪70年代GDP增长2倍多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减少了75%,收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结果。

3.3 广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各级政府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宣传教育,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理念和重大意义,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逐步形成循环型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同时,开展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普活动,引导公众树立现代生态价值观,增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

3.4 研究建立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围绕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经济指标,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尽快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原理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

3.5 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的火车头。通过绿色消费教育,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运动,使循环经济的观念深入人心。在消费引导方面,各级政府的绿色采购要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例如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的产品。

3.6 用利益机制驱动企业实现“循环经济”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也是污染的主要源头,循环经济应从企业抓起。从本质上说,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与企业的效益原则是一致的,尤其是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显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统一的,企业是有动力开发新技术发展循环经济的。国外有名的例证是,杜邦化学公司通过循环经济的实践,1994年生产造成的废弃物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相对80年代末分别减少了25%和70%。要使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政府应采取征收排污费、绿色激励制度等利益机制手段。

参考文献

1 林英,徐可.循环经济:从理论到实践[N].光明日报,2004-12-17

2 欧阳绪情,傅晓华.试论循环经济[M].生态经济,2002(1)

3 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对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

4 常健.发展循环经济的问题与建议[J].科学决策,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