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电子商务;社会经济;改变;发展;未来趋势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的事物,都会对旧的东西产生影响。人类最伟大的创新就是20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自此人类的交易方式将有一个历史性的变革,就是电子商务对传统模式的挑战。它也伴随着出现了电子商务这种新的交易,在许多方面,经济社会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一、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者和政府引入一个数字化的虚拟空间,让人们不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以一种很简单的,快速的方式来完成更复杂的业务活动,将手动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优化了资源的配置,提高业务系统运行的严密性和效率。因此,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电子商务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和模式

在传统的零售业务的情况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销售现场环境。消费者进入现场,一般都要看看自己购买的这种产品。消费者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外部质量,产品的内在质量和它的性能是不足的。这时候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是看销售人员的态度。态度优秀的销售人员会极力推荐的产品给客户,并详细说明由消费者提出的一些问题,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态度不好的消费人员经常看到顾客假装没看到,心不在焉,问一句答一句,或者甚至只是爱搭不理。致使本来可以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卖不出去,在这种环境中购物的消费者,身体和精神异常的压抑。在互联网上就大大不同,购物网站多如牛毛,网站上的商品也是淋琅满目,客户可以在任何一个购物网站,单击、浏览,比较和选择的空间增大,购物没有压力,不必考虑销售人员的情绪,不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从而更好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传统的经营模式生产经营者通过传统的大众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和其他消费者进行信息传播,在一定区域内强制性的广告信息。消费者不明白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不能直接了解,只能被动地接受在广告中传递的信息。网络是不同的,它有一个传播很广的时空,非强制性、全天候传播,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点击企业的网站上;查看企业信息,既方便又快捷;消费者还可以使用友情链接或搜索引擎,直接或间接到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网站上了解相关产品信息,做到全面了解产品信息。

(二)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贸业的连锁经营

传统品牌营销走的是以实力占据优质资源,渠道为王、终端为王。高租金,高人工、高成本对于发展中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发展的瓶颈和利润吞噬机器。 PPG的B2C模式,无论成功与否,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对于传统的营销环境有很大的影响。它冲击了传统渠道里由那些强势品牌、外商投资企业筑起的堤坝,以创建一个新的、公平的、随时可能出现奇迹的商业生态圈。然而,机遇和挑战并存,电子商务对传统品牌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造成的的变革,无论是在供应链的改造,还是更直接地与消费者接触,都可能成为其快速增长的开始,进而突破企业发展的瓶颈,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如今的网络销售与十多年前的零售连锁企业有相似之处。新的零售业态,代表了一种新的生活和购物的需求。对于传统企业来说,电子商务的出现,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可以节省时间,节省成本,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在传统模式下,传统企业深受资金链过长、地域限制等条件的制约,不能最大程度地扩大市场占有率,而电子商务恰恰能够帮助他们实现低成本的“货通天下”。因此,传统企业在电子商务中不仅是一种需求变更,还是整个行业和最终用户的共同需求。

(三)电子商务在金融业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但因为它有一个广阔的市场、高效方便: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等特点,在西方国家里快速发展,并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成为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点。它会带来整个交易业和金融业带来强烈的冲击,整个商贸业和金融界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风险,但也给金融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产生以下金融业的新兴商业业务范围:(1)安全电子交易服务;(2)企业和个人网上银行;(3)网上银行;(4)网上证券交易和管理;(5)电子货币管理;(6 )网上保险的业务;(7)网上金融信息服务;(8)财务评估和认证服务;(9)加密,防火墙和金融安全服务等。

(四)电子商务将改变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行为

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经济、文化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在规范市场经济运行,防止市场失灵带来的不足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电子商务的发展对政府管理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子政府将随着电子商务发展而重视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其管理行为。

二、电子商务未来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企业成长的新的模式,以及资本市场的新宠,未来电子商务将呈现以下特点:

(一)市场持续快速增长,逐步走向稳健和成熟

电子商务时代已经来临,2010年第二个季度国家电子商务整体市场交易规模达1.1万亿,2009年,国家使用B2B电子商务服务的中小企业数量为1702万,占中小企业的比例为42.6%,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1.09亿美元,占中国互联网用户的28.4%,如此庞大的消费力量使电子商务快速增长。特别是这两年政府对电子商务的重视日益增大,相继出台多个支持鼓励政策,而且地方政府,如成都、深圳以及北京通州区政府等,都在酝酿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相信会对电子商务市场的未来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电子商务服务系统(物流,支付,客户服务等)的建立和完善,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将逐渐走向稳定和成熟。

(二)区域电子商务的合作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潜力巨大

如前所述,中国的电子商务发达的地区为以江苏、浙江、上海为主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和以北京为主的京津地区。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从地区网购增长速度看,中西部地区的二、三线地区,如山西、河南、四川增长最快,而且电子商务企业也已经开始把未来拓展的重点延伸至二三线区域。相信未来中西部地区将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市场和增长动力。

(三)传统经济的全面渗透,电子商务的应用日益普及

电子商务向传统企业渗透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指由于电子商务系统的开发与运行,为企业或相关企业带来的能够用货币量计算的价值,在本质上,是信息技术的扩散的过程。电子商务向传统企业的渗透过程中,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时间是非线性的,在传统企业实施电子商务没有使经济效益发生质变之前,企业以较低的经济效益运行,随着电子商务在传统企业中的不断渗透,将发生一次质的飞跃,企业将以一个高的经济效益水平运行。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应用主体日益丰富,从早期的纯互联网企业开展电商,到目前,从上游供应商、制造商、品牌商,到中游的经销、商、再到渠道终端的零售商,各种传统企业纷纷加入电子商务的行业。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渠道,其在未来的应用将日益普及。

(四)电子商务的服务深入,互联网渠道价值深挖

现在,我国电子商务的深入开展,网上购物市场的迅速扩张,正全面进入快速发展期,逐渐融入经济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国内互联网经济井喷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而随着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进一步渗透,电子商务也将得到进一步增强,成为传统行业企业拓展营销手段的新渠道、新模式。深入的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商家对于互联网的认知和利用,已经由早期单纯的销售渠道之一,扩展到销售渠道的体系整合、企业品牌塑造及营销推广等多个层面,互联网的渠道价值将得到更深入的挖掘和利用。

(五)垂直细分孕育商机,电子商务企业将不断涌现

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整体处于成长期,考虑到区域发展不平衡及城市 — 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细分行业领域还存在很多的市场机会。

行业细分:艾瑞观察发现,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上商品品种不断增多,涉及居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娱各个方面,具体包括书籍,服装,化妆品,手机,食品,饰品等。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交易商品正从标准化程度高向非标准化个性化发展。

用户细分: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网上购物也逐步渗入各类人群。电子商务的新加入者多数是从特定人群的需求开始。艾瑞分析认为,对特定人群、特定需求的细分市场尚未饱和。

区域细分:中国广阔的领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让消费者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习俗、消费偏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此外,中国的网络购物市场交易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在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前景广阔。

(六)终端入口多元化,互联网商务与移动商务趋向融合

随着3G时代的到来,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移动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各大网络运营商提前竞逐的领域。有迹象表明,电子商务竞争的战火正烧向移动互联网领域。麦考林手机应用程序和乐淘iPhone手机版上线,标志着B2C网站的竞争开始从传统的PC端正式迈入手机端,B2C移动电子商务的比赛正式拉开了帷幕。对于消费者在未来消费的入口将更加多元化,各种终端购物逐步趋向融合。

(七)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全程趋势

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正沿着网络购物、电子营销、电子商务、全程信息化路径演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不缺乏标志性事物,从10年前,第一个网上商城运营,到. Com风潮,再到网购飞入寻常百姓家。全程电子商务已越来越成为中小企业的迫切愿望。

未来的电子商务,将贯穿业务全程,更多的体现出全程化、一体化及服务化,从而打破“信息孤岛”,并更深入地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报告显示,未来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将呈全程化趋势。

(八)个性化的服务成为未来趋势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顾客的需求也在随之增加。现代的顾客需要的是个性化服务,专注、精准、深化是企业吸引客户的重要手段。而网络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一个新的工具:全天候、实时、互动、了解信息、释疑解难等,这些性质迎合了现代顾客个性化的需求特征。因此,中小型企业将更加注重了解其客户的个性化信息。

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种商务活动过程,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商务的本身,除了这些影响,它也对就业、法律制度以及文化教育等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电子商务是未来交易的主流,而且100%是顾客导向的事业,能提供给顾客独特的产品或者服务的e流企业,将成为真正的一流企业。将来中国经济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步而改变,电子商务会将人类真正的带进信息社会。

参考文献:

[1]姜灵敏.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3(01).

[2]何友鸣,方辉云.略论电子商务发展[J].电脑学习,2002(06).

篇2

关键词:原州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1

一、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规模明显扩大,经济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3.14亿元,年均增长16.4%,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3.42亿元、24.86亿元和54.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1821元,年均增长16.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9.24亿元,年均增长25.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51亿元,年均增长2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7亿元,年均增长13.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3.2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96.1元,年均增长15.5%。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完成,部分目标超额完成,经济发展步入总量扩张、增速加快、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的新阶段。

二、经济质量逐步改进

“十二五”期间,坚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到“十二五”末,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发展。

1.现代生态农业快速发展

蔬菜产业初具规模,马铃薯产业提质扩量,草畜产业壮大提升,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设施农业园区31个,冷凉蔬菜面积达到23万亩,种薯面积13万亩,带动全区种植马铃薯42万亩,牧草面积达到34万亩,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2万头和83万只,先后荣获“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和“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的美誉。

2.工业经济提速增效明显

建成宁夏圆德慈善园,清水河工业园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不断完善,入园企业达到116家,聚集效应初步显现,马铃薯制品、清真牛羊肉加工、中药切片、保健小杂粮等传统产业得到巩固提升,邦德电动车、中能振发光伏发电、盾安和天润风力发电等新能源、新材料新兴工业快速发展,全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8家,达到24家。

3.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

旅游业、物流业、商贸业、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信息产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宁夏)・须弥山石窟文化旅游节,须弥山石窟创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名胜风景区,成功被列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县(区),编制完成电商业发展规划,建成2个县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个乡镇物流配送站、96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区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扶攻坚步伐加快

坚持以自治区“5.30”产业扶贫计划为重点,建立“四级联动、双到责任、两不脱钩”帮扶机制,确定了“53211”产业扶贫计划。围绕实施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坚持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措施,重点实施产业培育、危房改造、劳动力转移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善、社会事业发展等扶贫措施,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持续“造血”,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创新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初步形成“财政+金融+农户+产业”的金融扶贫模式。积极拓展闽宁协作、对口帮扶和机关单位包扶等社会扶贫领域。全面完成生态移民任务。驼巷、上马泉等70个贫困村如期实现脱贫销号目标,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8万人,贫困面由37%下降到24%。

四、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紧抓自治区实施宁南区域中心城市暨大县城建设的有利机遇,配合市政府开展了旧城改造、西南新区建设及“五城联创”活动。成立原州区市容管理局,划片区、强责任、建网络,扎实开展城市管理和自治区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对城乡结合部、城区背街小巷、“五小”行业综合整治力度,市容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农村人饮工程78处,40.4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新修村级道路1050km。完成三营、张易等7个小城镇和毛家台子、头营、驼巷等74个美丽村庄建设。三营镇入围“全国重点镇”,新三营村入选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十二五”末,全区城镇化率达到45%。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大力推进创业、就业和新型农民培育工程,累计发放创业贷款5.3亿元,扶持培育小企业965个,创造新就业岗位13170个,新增就业1304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教育投入不断加大,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36所184420m2,改造运动场167550 m2,供暖设施163183 m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8%。城乡卫生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建医疗卫生机构151个,实现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远程会诊全覆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升,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殊荣。科技实力逐步增强,累计争取和组织实施科技试验示范45项,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明显加快,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殊荣。文化体育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新建文化体育场所190家,建成原州区文体中心、三营、头营等10个乡镇文化站和黄铎堡村等7个行政村村级文体小广场,荣获“全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殊荣。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实施低保提标扩面工程,开展动态管理,6.3万余人享受到低保政策待遇,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4.3%和96%,大病救助实现全覆盖。

篇3

关键词:基础设施;西部民族地区;投资

中图分类号:F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72-02

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尤其是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已成为制约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西部民族地区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历史机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1 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1.1 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基础设施通过其巨大投资的乘数效应促进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反过来通过加速效应刺激社会对基础设施增加投资,最终形成滚动式发展的良性循环,使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1994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以“为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为主题考察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的联系,通过对多国1990年的数据分析表明“基础设施存量增长1%,GDP就会增长1%”。

1.2 基础设施与成本的关系

基础设施的发展既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减少管理与交易成本,促进管理效率提高。一方面,随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和竞争机制的引入,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将逐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也相应降低。且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避免企业自己投资基础设施,因此提高了开工率,降低了综合成本。另一方面,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交易双方获得更多的交易信息,使得交易者进行交易变得越来越容易,减少了获取信息的成本和进行交易的费用。

1.3 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作为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产业,其发展与工业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的互动关系。即相互为对方提供投入,同时又互相消耗对方的产品。具体来说,一方面交通、电力、通讯、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将消耗工业部门提供的产品,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工业的发展也需要消耗基础设施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工业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市场需求支撑。

1.4 基础设施与获取境外投资的关系

基础设施竞争力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IMD《世界竞争力年鉴(1999)》中的计算结果,基础设施的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8。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吸引外资困难在于国际资本为攫取最大利润,在决定投资产场所时,并不是单纯看中投资所在地廉价劳动力和税收优惠政策,而是更加重视投资场所的总体竞争力,其中包括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是否完善,通信是否畅达,交通是否便利,以及公共设施是否齐全等等。

1.5 基础设施与消除贫困的关系

具备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是确定社会福利程度的基本标准。94年世界银行的发展报告中认为贫困与基础设施落后密切相关,“穷人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定义为:不能消费最低数量的清洁水,生活环境卫生条件恶劣,除直接的定居外,流动性和外界的联络极其有限的居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条件,而且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改善贫困人口收入。

1.6 基础设施与环境的关系

由基础设施构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是社会进行经济活动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是支撑经济活动得以实现和延续的必要条件,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服务,可以优化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如环保类基础设施。

2 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投资总量规模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发展快慢与其投资规模的大小密切相关,投资规模大小是影响基础设施发展的关键。相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而言,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整体规模仍然滞后,投资不足。具体表现在:

第一,经济基础设施存量不足。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出:西部民族地区每平方公里拥有铁路的长度是东部的24.5%,是中部的28.8%;拥有的等级公路和等外公路分别是东部的21.9%、58.5%,是中部的43.3%、65.3%;每万人拥有的城市自来水管长度、城市供气管道总长度及城市下水管道总长度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仅占东部的51.2%、70.3%及42.4%,分别是中部的93.0%、121.2%及79.1%;每人拥有的市政工程铺装道路面积分别占东部和中部的43.6%和68.5%;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只有东部和中部的22.0%和39.4%。

第二,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不足,与东部发达地区比较差异巨大。统计显示:2000年东西部高等院校的数量分别是491、233;每十万人中大专教育的人数东西部分别是5681和2940;东西部平均文盲率各为5.8 、13.1;每千人中东西部卫生机构数为4.7 、2.2。这些数据明显的反映出了西部地区的教育、医疗,人力开发等方面的投入不足。

2.2 交通类和通讯类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西部民族地区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自然地理条件复杂,自然屏障重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打破封闭、开阔视野、促进与其他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西部民族地区的交通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要手段,除一些国道、省(区)道外,大部分属于低等级公路,路面质量差。特别是有些山区、牧区和边远地区还没有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仍然肩挑背扛或畜驮。

各种通讯设施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而信息作为现代生产力的重要组成要素,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西部民族地区通讯设施普及率低,传播手段落后,尤其在好多农牧区,还无法实现村村通邮。

2.3 能源类基础设施和环保类基础设施状况

西部民族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着工程布局不均,且多数工程维修不够,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应,利用率低。水环境逐渐恶化,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越来越大。在电力开发和电网建设方面,经过长期的努力,绝大部分地区解决了通电问题,但大部分地区存在电力供给不足的情况,不能满足居民用电增加的需要。

在西部民族地区,这些年开发和建设的实际情况表明:基础设施对环境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效应。一方面由于规划的不科学或过度开发,在西部一些生态脆弱或敏感地区修建的大量公共工程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巨大压力,甚至是根本性的破坏;另一方面在基础设施的设计和营造时,对废弃物的排放和处理问题缺乏长远考虑,使得环境成本外化,不但提高了基础设施服务的成本,而且造成无法估量的环境污染。

2.4 社会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与东部地区相比,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基础设施水平严重偏低,人力资源“瓶颈”约束明显,教育普遍落后,文化水平偏低,人才严重缺乏,导致了西部的知识和技术能力普遍薄弱,其综合知识发展程度、人均专利授权数和获取知识能力分别仅相当于东部的35%、30%和14%。

3 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

3.1 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开展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顺应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指导作用。基础设施的投资规划应当从产业规划、生产力布局、宏观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性的、动态的规划。

3.2 大力增加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当前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与资金供给的矛盾十分突出,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仅仅依靠中央和地方财政是远远不能满足投资需求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必须向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发展。在基础设施的投融资过程中,政府应充分发挥他的“示范”和“引导”效应,集中有限的财政预算内资金、国债资金和政策性金融资金重点分配或补贴到那些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具有长期性、战略性、全面影响的基础设施领域,如:交通、能源、石油开发、邮电、城市基础设施方面。同时,也要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要积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外政府援助资金,积极利用国内资本市场、扩大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3.3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不仅影响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改善,也是造成城乡差别不断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素质、加快脱贫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等方面,确保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得到实惠。

3.4 加强对现有基础设施的管理

基础设施维护与基础设施的经营效率密切相关。基础设施建成后,其效率的正常、有效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基础设施的良好维护。忽视维护的结果必然导致基础设施的重建或至少是局部更新,从而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因而需要加强对现有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并适时进行改造,延长其服务期限和提高其服务质量。

3.5 以科技促进基础设施改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要素的运用会带来基础设施建设质的飞跃。西部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以提高运输速度、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为目的,发展与配置现代化运输装备;采用网络技术建立智能交通系统,采取科学方式对各种交通方式进行综合管理协调,提高综合运输网络的总体效率;邮电通讯部门应逐步建成邮政传输快速化、作业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处理综合化、服务多元化的现代化邮政通讯网,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加快城乡电网改造,推动西电东送,提高电力产业的技术经济效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其现代化和市场化水平,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3.6 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在社会发展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部民族地区要重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区的教育、科研、医疗及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尤其是对人力资源投资――正规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计划、成人和其它类型的非正规教育,能够更有效的增加人的技能和人力资源,从而推进技术进步,这是解决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地方高校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原则 方式 途径

现代教育学认为,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通过不断调整自身发展的目标、规模和结构,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才能充分实现高校职能,从而实现高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互动。

一、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

地方高校通过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其要求和相应的政策,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该秉持一定的原则。

(一)准确定位原则

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包括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形式,而地方高校由于其自身的特性,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观念,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的特点,打造符合自己校情的特色。准确定位的原则要求某区域内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地方高校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多样化办学模式,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础。因此,根据泰州当前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的状况,本地区五所高校短期内的定位应是:在办学类型和层次上要着眼于建设省内一流的教学实践型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着眼于培养多层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和补充,建设以一所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为主体,多所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为补充的地方高等教育体系。

(二)服务面向原则

地方高校应服务于区域性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要根据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征及社会发展的阶段特点来规划学科建设,设置相应专业,开发对应课程,这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前提。在对地方高校宏观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谋划具体的实施办法,只有在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微观举措前提下,才可有效避免出现地方高校办学模式趋同的状况。泰州地区的高校根据该市十二五规划制定的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产业及化工产业这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优化教育资源,调整专业方向,改革课程设置,拓展教学内容,强化机电、计算机应用技术、药物制剂、应用电子等高新技术类专业,加强会计、外贸、金融、外语、社会工作和市场营销等文科类专业,专业设置覆盖了泰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部高新技术产业和绝大多数行业领域。从专业设置情况来看,五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一个,四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七个,三个学校共同开设的专业有九个。

二、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一)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地方高校教育应该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以社会需要为人才培养的前提。同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考虑学生就业方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特色产业情况,培养更多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不同层次的高校教育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规格的差异,具体可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两种。研究型以培养教学和研究人才为目标,应用型则以培养实务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地方性高校应针对现实需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分工合作,科学合理地界定自己的办学定位。泰州市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38%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生产业比重逐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根据这一目标,泰州市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方向更加清晰,为进一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切合,泰州市应积极引导高校定位,鼓励各校根据已有的发展基础和特色优势走个性化发展之路,从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当前,由泰州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升格成的泰州学院应该着眼于未来泰州大学的建设,走教学研究型之路,而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则应当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通过对各个高校的正确定位促使其形成明确的发展目标,促进泰州不同层次的高校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合理格局,为泰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人才。

(二)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人才集中,设备齐全,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应借助其人才资源和学科优势,客观理性的分析研究当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促使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高校科研工作往往面向当地中小规模企业,这类企业技术结构相对单一,非常需要技术服务,高校的专业技术人员只有在熟练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具备丰富实践经验时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地方高校老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切实转变拘泥于校园内的观念,坚持实际性和应用性,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思想。这一方面有利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地方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使高校自身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改善外部环境和办学条件,加快学校的发展。在实践中,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师不仅为乡镇的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咨询,同时还以项目为载体,与大中型企业合作,共同申报科技项目和专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三)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终身教育的平台

泰州市十二五规划提出:“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发展老年教育,努力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泰州高校在为市民构建终身学习的平台方面大有可为,既可以提供业余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的非学历教育形式,又可以为市民提供继续深造的学历教育,使其成为提高广大市民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素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学习平台。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曾经承担的泰州市社区干部培训计划就是区域高校服务社会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一针对全市1000名左右社区工作者的培训项目既有常规培训,又有学历教育,从实际效果来看,参加培训的社区工作者通过培训不仅系统掌握了社区服务的相关理论知识,更提升了实际工作的业务水平。

三、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

(一)构建政校行企的有效合作机制

地方高校要发挥其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需要与政府、行业、企业构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高校要对政府制定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发展情况、技术需求、用人需求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同时,政府、行业、企业也需要了解高校的人才培养、科研水平等情况。只有政校行企有效合作,构建定期举办、多方参与的对话合作机制,高校才能培养出符合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合格人才,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从而做好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智囊团。2012年,为了适应泰州市“双轮驱动”的战略,为泰州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泰州市教育主管部门、泰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联合组建职教联盟,各校之间希望通过抱团发展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努力打造“高校+行业+企业”的泰州模式,这无疑是政校行企合作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建立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

地方高校在明确了自身定位之后,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关体制机制。在政策方面,学校要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在体制方面,对校、院、系及各部门之间的职权划分要清晰明确,在组织管理方面,对区域服务的组织管理应有相应的管理机构负责,在对服务区域的监督方面,要加强对各项服务活动尤其是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咨询服务的监督。

(三)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对地方性高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时,要把是否服务和贡献地方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要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产学研结合促进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质量的提高,以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围绕泰州市城市发展战略的实施,各高校应积极主动开发科技服务项目,构建有利于推动产学研结合的体制,在质量工程建设、人才计划、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从而构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体系。

(四)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

地方高校要能够支持区域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引导市民提高生活质量,这就决定了它们必须以更为开放的姿态和更为便捷的方式为市民提供教育及培训服务,它应当成为当地的终身教育机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与社区的高度融合不失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美国较为流行的社区服务学习是让学生参与,将人与社区要求融合在一起进行的一种经验学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在其提供的社会服务项目中已有养老护理员培训的项目,但这一项目由校内教师担任主讲,市民参与培训。未来更可以将课堂教学与社区服务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直接面对社区的服务对象,这样的课程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能力,更能为社区提供医疗、社会工作等方面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泰州市人民政府.泰州市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

[2]栾贵勤等.区域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3]张振助.国外高等教育与区域互动发展的新趋势[J].江苏高教,2001(3).

篇5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企业需求出现脱节的现象。为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地方本科院校为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制定了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实现的措施。通过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创新型人才;教学改革;地方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222-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及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突出的问题日益呈现出来。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重要的战略决策,一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应用创新型本科教育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催化作用。因此,向应用型转型是地方本科院校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既顺应了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必然抉择。

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国内低端制造业正面临着东南亚国家的激烈竞争,已经不占有优势,长期以来主要依靠低成本、低附加值、高耗能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生态平衡破坏严重,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形势要求我国的经济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中,经济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技术创新,尤其是渐进式的创新,迫切需要具有各类德才兼备、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地方经济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下。

1.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知识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形式逻辑、辩证逻辑、情感逻辑和数学逻辑等四个方面,这些基础理论知识有助于获取相关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哲学意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从技术角度来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基本的实践技能。只有将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才能对具体的技术进行有效创新。因此,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最基本的要求。

2.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能力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创新性能力是指在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掌握的专业基础知识开拓新领域,进行知识整合和创新,使所从事的活动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创新性思维在技术创新性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创新性思维是指\用独特的思维方法,创新出具有个人或社会价值的新观点、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以及相应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心理活动过程。技术应用能力是指应用所学的专业技术和专业技能解决实际的具体问题的能力。因此,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力和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要条件。

3.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创新人格要求。应用创新型人才除应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创新性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必须具有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独特人格,创新人格应具有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任劳任怨,敬业爱岗,开拓进取、除旧创新等特点。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陶冶情操,培养创新人格。因此,创新人格是实现传统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以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求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所面临的迫切性和必然性要求。地方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应该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客观要求,制定服务地方区域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其具体实现措施如下。

1.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转化教学理念,依托地方企业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办学的方式,为服务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建立以合作办学和合作育人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实现专业发展定位与区域产业发展之间的对接,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授课计划,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岗位任职要求之间的对接。这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相关专业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提高专业内涵建设水平,提升教师科研及技术应用能力,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环节学习,按照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由企业承担相关实践环节的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双方互利共赢。这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建立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专业链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

2.产学研相结合。为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进行深度合作,通过产学研有机的结合,建立产学教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地方本科院校要把握好发展机遇,大力推进产学教融合,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和产业的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具体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大学科技园作为教学、科研与产业相结合的重要基地,成为高校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的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的基地、创新和创业人才培育的基地、高新技术产业辐射催化的基地以及应用创新型人才培育基地。

3.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教育理念先进、专业知识扎实、具有丰富实践技能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地方本科院校具有行业实践技能的教师比较少,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同时积极聘请地方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为地方本科院校的兼职教师,承担部分专业的实验实训和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的课程教学、学生技能鉴定、科技竞赛辅导等工作;地方本科院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的专业骨干教师到相关的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支持和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新技术应用、新产品研发和社会服务;积极开展在职高校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强化企业实践经验,积累社会实践经历。只有不断提高地方本科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满足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俊鹏.地方高校应用型转型背景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用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47-48.

[2]戴云龙,戴跃侬.地方高校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13(1):137-139.

篇6

关键词:中国 经济 新常态

前言

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速度与其所在的社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的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在经济收益的提升,还是在社会经济的增长方式上,都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已经成为了相关部门的重点研究内容。

一、我国经济在新常态时期面临的挑战

在我国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新常态下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国各企业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通过对高中政治经济学章节进行全面深入的学习,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经济学界的相关专家学者根据当今社会的实际发展现状,将经济新常态对我国各大中小型企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区分,分成了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1]。

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军事以及市场经济平衡方面与中国各大中小型企业进行不良竞争,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局势下主要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此同时,在中国经济的内部市场环境之中,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企业自身创新能力的低下,以及财政和金融交易风险的提升等,都是我国企业面临来自内部的问题和挑战。

二、国内企业面对经济新常态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发展理念,提升创新能力

通过对高中政治创新理论内容的深入学习可以得知,在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时期,想要更好的提升企业自身在新型社会经济市场环境中的应对能力,就必须及时转变发展理念,提升企业整体的创新能力。国家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可以在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且更加适合我国企业的创新管理机制[2]。

必要时,相关部门还可以通过举办经营管理交流会的方式为各大企业提供技术学习、理念创新的交流机会。通过企业技术、经营理念以及商品生产模式、营销手段的创新,进而促进企业转型,最终实现企业在市场经济新常态的社会环境中获得长足稳定的发展。

(二)注重对企业家的发掘和培养

在本世纪初期,我国经济学界的相关专家学者就曾经提出过有关企业家与企业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有相当一部分的理论研究结果均认为,一个企业无论其经营规模的大小,或者经营时间的长短,其在中国经济新常态期间所取得的发展成果都与企业家的培养和发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家如果想要更好的带领一个企业发展,就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最大限度的走出和摆脱以往模仿型创新理念的局限和束缚。

必要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社会文化的宣传、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社会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多种认知观念养成手段,进一步提升相关企业的培养的水平。通过企业家自身创新素质的显著提升,为我国企业更好的应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提供强有力的前提保障。

(三)全面推M国有企业的改革

国营企业经济一直以来都在我国众多社会经济成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进程的速度有时能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社会经济整体的发展水平。为此,在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发展趋势下,国家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坚持开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作。

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严格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以经济交易所作为市场资金流通的平台,最大限度的扩大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影响范围。将适当缓解行政部门颁布的不符合社会变化发展的经济命令,体制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最大限度的激发企业内部领导者的企业家精神,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远稳定发展[3]。

总结: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已经在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推进的带动和影响下,展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只有相关企业以及用人单位真正认识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结合企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才能树立更加科学的认知观念、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经济整体发展趋势的稳固提升。

参考文献:

[1]范金,袁小慧.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点、国际经验和应对重点[J]. 南京社会科学,2015,05:10-16.

篇7

国际金融管理是社会经济结构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美国金融危机出现后,国际金融管理从金融危机的经济发展规律中,总结金融管理运行的基本问题,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进一步优化发展,结合当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实际应用变革中存在的不利变革因素进行分析,对未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发展提供发展新趋势,同时,在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变革发展的基础上,总结世界国际金融监管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逐步优化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管理适应世界整体经济发展结构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

金融危机;国际金融;管理;法律问题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逐步与世界整体经济发展相互融合,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结构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世界经济发展的整体结构变化较大,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化改革,实现了新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适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实现了国际经济交易运行管理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稳定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管理环境,促使我国紧紧抓住世界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稳步提高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影响

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周期循环组成部分,金融危机导致了世界各国经济运行的支出比重大于收益比重,各国经济发展在房贷、存款人、消费者、投资者的经济利益降低,社会经济发展的资金运行状态处于不稳定状态,世界金融管理制度无法应用完善的监督控制系统进行资源应用监控,金融危机的发生,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运行发展状态处于“一边倒”的发展转台,金融投资管理风险性提高,社会经济结构的运行稳定性降低;另一方面,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交易制度处于架空状态,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只能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进行简单资金运行,对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变革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合理运行是促进世界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金融管理制度,金融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周期性的重要体现,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运行趋势,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性合理改革,金融危机影响下,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欠缺主要表现为:

(一)监管作用下降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国际金融管理的主要手段,金融危机前国际经济运行主要是以美元为核心的经济货币交易形式,金融危机后,美元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作用大大受到打击,世界各国经济交易的形式和交易结构也受到严重冲击,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的运行发展结构出现较大的经济管理问题,国际金融监管制在各国经济运行监督管理控制中的作用降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经济管理结构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不同形势的货币汇率问题中的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世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处于不完善被动管理状态,对世界各国经济的稳定流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二)经济管理主体单一

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交易平台的恢复逐渐形成全球化、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发展方向,金融监管体制在进行分析控制应用中的作用得到逐步拓展,但金融危机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主要是以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经济管理制度,金融危机后逐步兴起的第三世界和发展中国家,应用旧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与世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脱节,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因素,需要适度进行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以适应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新模式,金融危机后,需实施金融监管相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与改革,引导不同经济结构的科学性变革发展,为稳定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三)国家经济管理比重

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结合金融危机前国际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传统金融监管制度在实际经济划分中资本划分的公平性较低,国家经济管理比重在国际整体金融管理中的公平交易保障性较低,社会经济交易的金融监管作用性较低,金融危机后,各国以国家经济利益导向的金融监管制度受到严重冲冲击,世界经济交易秩序处于逐步变革阶段,社会效益的重视程度在国际金融交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加。实现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应当重新划分国家经济利益中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比重,推进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全面性变革发展。

三、危机以来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发展趋势

(一)金融监管制度的管理广度延伸

从以上对金融危机后,金融监管制度运行表现出来的问题和社会发展的整体经济趋势来看,对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化变革。金融监管制度在管理上注重广度的延伸,社会经济管理中,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管理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多元化的经济趋势,需要强化金融监管制度的管理范围,例如:金融货币交易结构进一步科学化分配,从国际交易金融债券等投资运行比重等因素进行分析,实现金融管理与国际金融交易同步变革,逐步拓展金融交易中资产债券的优化,拓展金融管理在多元化经济交易中的作用,发挥金融监管制度的功效。

(二)金融监管制度中的法律结构逐步完善

国际经济交易在金融危机后趋于多元化发展趋势。实施金融监管制度的逐步优化。经济发展是文化与政治发展的物质保障,实现金融监管制度的法律结构及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逐步完善,例如:2010年,国际社会经济实施新资本主义国家协议,近年来,国际金融管理体制的发展逐渐从世界金融交易管理法等方面,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与国际法律制度的逐步融合。此外,实施国际金融监制度各国之间的监督管理,为世界各国经济提供了新金融管理引导,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执行提供了制度结构保障。

(二)金融监管制度的社会性提高

从世界经济变革发展的整体经济发展趋势来看,完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注重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实际应用,注重金融贸易双方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分析阶段,从单一的注重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向注重双重效益的发展趋势进行变革发展。例如: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实施国际金融监督管理中,注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交易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加强不同国家经济交易的公平性和社会效益,进一步优化不同世界不同区域之间的合作共赢。例如:亚峰会议等地域性经济金融发展的共赢长远战略合作,推进世界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与贸易。此外,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全面性改革与创新,实现例如买卖双方经济效益与国际社会整体实力的综合性应用,从而实现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调节国际整体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推进国际公平交易新金融环境的建立与完善。

四、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对我国金融发展的启示

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国际经济交易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相关法律制度的分析研究,对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性发展,完善我国经济发展结构,适应变革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现新常态经济结构下不同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及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发展都有深远的意义。

(一)金融管理理念的全方位

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来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模式下,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推进金融投资管理理念的全方位发展,结合国际经济金融管理的基本运行发展趋势,应用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变化理念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趋势,积极防范我国金融投资运行管理的风险,实现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相结合,例如我国经济管理实施自由竞争为主体,国家运行宏观调控,国家经济金融交易要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发展新趋势入手,积极做好我国经济运行投资的国际投资合理化管理。

(二)金融管理风险意识

增强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实施全面性变革,促使加强我国金融投资管理的风险意识。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对我国金融管理的作用分析,主要从社会经济中受到的后期影响进行分析,加强国家经济金融运行的风险管理。例如;金融管理对国家内部金融管理、债券投资管理、房地产管理、信贷应用管理等多方面的资产管理,结合国际经济运行发展情况及国家内部经济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优化不同形式的经济管理比重,推进不同经济管理结构的科学性发展及不同形态的经济管理模式综合性发展。例如:我国实施金融企业新型资本运行协议,合理应用国际金融监管制度进行国家经济内部管理形式的逐步优化,从而进一步加强我国金融投资管理企业的风险意识,实现我国金融管理的科学性发展。

(三)合理应用国际金融关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我国经济结构逐步完善,一方面,将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发展新趋势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充分应用金融危机后,逐步完善的国际经济新环境,应用完善的国际金融监管制度,保障我国经济在国际金融交易结构中的利益,推进社会主义经济结构发展与国际金融交易发展之间相适应。例如;我国开展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发展金融交易管理,可以与人民币交易汇率稳定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控制,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的逐步完善,逐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新趋势。国际金融监管制度是保障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制度,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发展整体经济结构趋势,对国际金融监管制度在危机过后重建的改革重点进行分析,推进世界金融管理结构的逐步完善与发展,为建立相对完善的金融贸易环境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大连海事大学.2011.

[2]刘泽云.巴塞尔协议Ⅲ、宏观审慎监管与政府财政角色安排.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

[3]戴莹.证券信用评级监管法律问题研究.华东政法大学.2012.

[4]刘坤.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俄罗斯中东欧转轨国家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东北财经大学.2012.

[5]张志远.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风险的博弈研究.吉林大学.2013.

[6]肖健明.开放条件下我国银行业金融安全法律制度的构建.武汉大学.2010.

[7]郭金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危机市场化处置法律制度研究.辽宁大学.2014.

[8]潘静.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的路径选择与制度构建.西南财经大学.2014.

篇8

关键词:循环经济;宏观经济政策;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00-01

引言:循环经济视角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转变的前提下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视角。循环经济的发展主题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化,能够发展绿色化、环保程度较高的经济方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思考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将国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观念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一、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不足

1.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问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是存在一些发展上的滞后的。循环经济模式提倡的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可以开展更高效的、更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而纵观传统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主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速度,实现经济发展的高速性,而完全忽略了循环经济模式追求的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仅仅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性,是不能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水平的。

2.忽略了自然环境的保护。从循环经济模式的角度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在经济发展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资源能源的较大浪费。宏观经济政策所起的主要是统筹经济整体发展趋势,促进整体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追求的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而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则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现代经济快速发展的模式中,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与能源,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的质量。

3.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展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调控手段还相对比较单一,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宏观经济政策作为一种国家调控经济发展态势的手段工具,对经济整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基于循环经济视角考虑当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发展经济政策中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对比较单一,手段也较少。缺乏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手段。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1.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立足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循环经济模式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内在思考与追求,旨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而宏观经济政策则主要对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做出一个调节与掌控作用。二者相互结合,结合循环经济模式的理念来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能够有效地结合现代经济社会的现实状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速度。

2.提高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基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来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可以发现宏观经济政策实现了社会经济整体发展的高质量。循环经济模式考虑的是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长久性,这符合经济增长向着内在化要求转变的发展趋势。能够在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的高质量,实现经济速度与质量的有效统一。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相结合,能够大大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

3.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同步。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考虑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还能发现宏观经济政策有效地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机结合。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仅仅追求经济发展上的速度,在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极大破坏。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下,更注重对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的保护,资源能源的节约。这样就能有效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同步进行,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

三、如何促进宏观经济政策更好制定

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是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的,保证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合理性,才能实现政策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最终目标。在现代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质量的背景下,要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制定的高效性,就要立足于循环经济模式。将循环经济模式的环保发展理念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工作相结合,才能立足于现代经济社会的真实现状,提高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性。而且循环经济政策的发展理念符合经济发展的趋势,有效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四、总结

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对宏观经济政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的作用做出一个正确的评析与探讨,对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的。通过以上对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发展中的不足以及针对缺陷需要进行的改进措施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立足于循环经济的视角来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促进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实现经济社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璐.循环经济视角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作用评析[D].内蒙古大学,2013.

[2]肖光进.循环经济视角下中国矿产资源安全供给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崔雪竹.可持续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代谢效应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4]张太富.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中国人口城市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篇9

第一,企业家没有正确分析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企业定位不准确,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盲目加大优质资源要素投入,片面注重企业操作执行过程,加大生产力度。结果企业经营日趋艰难,甚至陷入破产境地。此所谓“有优势而无趋势”。

第二,企业家能够正确把握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机遇,找准了企业定位,制定了正确的战略目标,但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却不能站在发展的角度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诸环节、方面进行整体协调,不善于进行资源整合,没有形成企业发展的整体优势,最后让企业陷入了经营困难直至破产境地。此所谓“有趋势而无优势”。

第三,企业家既能够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发展机遇,制定正确的战略目标,也能够协调企业诸环节、方面的矛盾,整合企业资源形成企业整体优势,但往往容易形成思维定式和企业制度惰性,无视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及市场环境变化。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企业不能随之变革,企业形成的“趋势及优势”因市场环境变化而变成“劣势”,结果陷入破产境地。此所谓“有趋势、优势而无变革”。

以上三点原因在实际情况中往往联系在一起,形成导致企业陷入困境的重要关联因素。因此,在时刻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市场环境中,导致企业陷入经营困难,甚至破产的三大核心原因是:缺乏正确的战略定位,缺乏优势资源的整合,缺乏变革创新机制。换言之,正确的战略定位、优势资源的整合和创新机制是构成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因素。因此,企业领导者要驾驭企业经营发展,就必须提升以下核心领导力:

・企业战略决策定位能力

・企业系统把握能力

・创业变革创新能力

近年来,培训市场关于领导力提升的培训课程纷繁芜杂,很多所谓的领导力课程实际上讲的是执行力,让参与者不得要领。实际上,领导力与执行力虽然密切相关,但毕竟属于不同范畴,有着不同的层面与内涵,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可以说,领导力属于执行层面之上的高屋建瓴,而执行力则属于领导力层面的落地环节或贯彻过程。

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其核心领导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如何登高望远、看方向,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如何洞察宏观局面、识大局,把握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过程;如何观察市场风云、知变化,把握企业变革创新机遇。因此,从思维层面来说,企业领导者最需要的是战略、系统和创新思维等核心思维能力,而这些思维能力又总是在分析和解决企业具体问题的应用过程中体现出来。因此,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成为核心思维能力的具体应用。

为了帮助广大领导干部提升核心领导力,我在总结多年领导力研究与培训成果基础上,开发了旨在揭示领导力思维本质、提供真正有效的领导力思维原理与方法的“核心领导力思维”高端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从哲学的思维高度,面对企业具体问题,结合企业实际工作,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共同基础、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和方面的应用。

具体说来,该课程体系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基础课程:创新思维基本原理与方法

这是任何领域、任何行业的企业家发挥核心领导力的前提基础。该课程系统介绍了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基础内容,包括领导者对创新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创新思维能力的自觉性;领导者进行创新思维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及如何克服心理障碍;领导者应掌握的创新思维基本原理及其知识根据;领导者应掌握的创新思维的基本方法及其实践经验。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领域课程之一:战略思维与战略管理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战略决策定位领域的具体展示,也是创新思维在战略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该课程包括领导者对战略决策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战略决策思维能力的自觉性;战略决策思维的含义及特征;战略决策思维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战略决策思维在企业战略管理领域的功能应用。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领域课程之二:系统思维与系统管理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企业资源整合、形成整体优势领域的具体展示,也是创新思维在协调企业经营诸环节、把握企业经营全局的具体应用。该课程包括领导者对系统思维功能角色的自我认知,增强提升系统思维能力的自觉性;系统思维的基本含义、特征及其基本原理;系统思维的基本方法;系统思维在企业系统管理领域中的功能应用。

核心领导力思维的应用课程: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这是核心领导力思维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综合应用,也是上述创新思维、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在分析和解决企业各类实际问题过程中的综合应用。该课程包括企业问题的构成要素、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问题的功能价值及其基本分类;分析企业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操作方法;解决企业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实际操作方法;创新思维与系统思维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实际应用。

以上课程构成提升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逻辑结构,即培训体系(如下图所示):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进行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培训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培训科学有效,培训师还必须加强自我修炼,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形成特定的知识背景。具体来说,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基础。

一是哲学知识。对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内容进行讲解需要以哲学知识为支撑,以保证核心领导力思维特有的思想高度、深度与视野。企业家是观察社会经济趋势、把握企业发展方向的人,需要站得高、看得远、看得深。培训师具备哲学知识基础,有利于在培训过程中赋予课程思想深度和高度。

二是宏观政治经济政策知识。核心领导力思维课程的内容讲解需要以特定的政治经济宏观政策知识为支撑,以保证核心领导力思维特有的趋势把握能力。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其市场环境的变化总是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可以说,特定的政治经济政策是社会经济形势及市场环境变化的重要根据。因此,不了解宏观政治经济政策,就不可能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也不可能进行战略决策思维的科学分析与讲解。

篇10

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

中图分类号:N9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4-01

引言

作为一种以循环为关键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不仅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而且还包括对物质的不断循环利用。对于循环而言,就是指利用固有的资源,然后再将做成其产品,最后再将产品的废弃部分制成再生资源,使其变得可以利用,从而形成再生产品,由此而形成的循环。对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不仅可以让能源利用效率发挥最大化,还能将产品废弃最小化,对资源再利用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让我国现如今能源消耗紧张的局面得到缓解,并且还在一定程度让我国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矛盾得到了化解。作为一种非常复杂的经济系统,循环经济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它还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具有社会、经济和开放的特点。在研究循环经济理论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就会显得十分的开放和复杂,因为它不仅要研究与其相关的经济特征和研究方式,还要对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和探讨,在这其中,除了包含于循环经济有关的运行原理和相关条件外,还包括循环经济的预警模型体系,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而言,这是循环经济的安全保障,其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不仅对现如今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模式进行了有效评价,还正确预测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国内外的研究促进了我国现儒家循环经济的发展,为其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

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式体系的主要内容

(1)设计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板块,分别为整个预警系统指标的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的测试模块、循环经济发展的预警预测模型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信号识别系统,这四个板块相互依存又相互分离。作为整个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部分,循环经济发展的预警系统指标对于整个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测试模块架设而言,是其基本前提。而作为整个预警系统的主要部分,循环经济发展的预警预测模块则是一种基本技术和方法,它可以对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实际发展和发展水平差别起到一种衡量作用。除此之外,作为按照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测试和预警程度判定的系统,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具有比较和判断的功能,这主要是利用预警系统的检测数值对警度值和警限值来进行的,然后再对实际预警效果和期望值之间的程度进行判断,在进行预警时,需要根据偏离的程度来进行。

(2)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对于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而言,确保其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是尤为重要的,因此,在构建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时,需要让险情的恶化和扩大得到控制,这就需要分析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主要功能,然后再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和实际水平的偏离情况进行测定,由此就可以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一个较为明确的预警判断,在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时,需要根据预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除此之外,通过对循环经济预警系统的功能和基本要求进行了解,就可以明确预警系统指标不仅对循环经济的全面情况有所反应,而且还让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规律和趋势清晰显示出来。

二、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式体系中的模型操作

循环经济的实际发展和标准安全水平之间的偏离度是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的检测原理,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也是以其为依据,才能让不同程度的经济预警发出来,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在对经济发展预警系统进行检测时,需要应用的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和压力指数测量方法。对于第一种方法而言,它在进行相对评定时,主要是根据对循环经济的偏离度来进行的,在综合判断循环经济的实际发展和预警系统之前,需要根据相应的评定结果来进行,这就需要对测量样本和数据分析进行合理选择。根据研究数据,对系统进行数据化处理是常用的方法,而对于数字化处理指标而言,其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效益型、成本型和区间型指标。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数据处理指标,效益型的数值越大,则说明经济效益越好。对于成本型而言,经济成本则是它的指标,成本型的数值越小,则说明经济收益越大。而对于区间型的指标而言,其经济发展效益最好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数据区间内。在属性上,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效益型指标,第二种则是成本型的预警指标。例如与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关的数据等,就是效益型指标,其数值越高则证明生活水平越好。而对于资源能源的消耗等,则属于成本型的预警指标,其数值越小则越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加大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上,变得越来越合理,循环经济的出现,更是提高了人们对其的重视程度,所以,我国在利用和节约自然资源方面,情况得到了好转,自然环境的污染得到了改善,资源的利用率也得到了提高。由此可见,让循环经济发展预警模型体系得到完善,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还能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季昆森.发展循环经济.开辟创业新空间一以安徽省循环经济的实践为例[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2).

[2]刘坚,黄贤金,钟太洋.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预警系统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四川环境,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