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经济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代经济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物流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物流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现代物流是发展城市经济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关键词: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信息业
在现代社会,城市经济快速发展,而现代物流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物流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在未来我国发展进程中,现代物流系统对于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大。
一、现代物流是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物流产业作为“第三利润源”已得到公认。研究表明,现代物流的发展涉及运输、配送、仓储、装卸、包装、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活动,贯穿生产与流通的各个环节,可以带动国民经济32个部门,100多个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物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高达18%左右,而发达国家这项指标是10%左右。因此,物流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培育这样一个具有高成长性的产业,无疑是挖掘新的城市经济增长点。我国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近十多年发展现代物流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现代物流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以深圳为例,2012年上半年,深圳市社会物流总额为14749.72亿元,同比增长3.59%,深圳市物流业增加值为481.82亿元,同比增长6.64%,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8.80%,较去年同期上升0.05个百分点,物流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6.16%,这表明物流业对国民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作用巨大。发展现代物流可以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新增长点的形成。
二、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完善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等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物流业的发展又将推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功能的发挥。以贵阳市为例,近些年来,贵阳市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把现代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龙头。2012年贵阳市物流增加值达到130.43亿元,增长14.5%,社会物流总收入288.76亿元,增长14.5%;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16635.02万吨,比上年增长19.8%,按照国发2号文件对贵阳市的定位,按照贵阳市物流规划的要求,目前,二戈寨物流园区、金阳物流园区、扎佐物流园区、三桥物流园区、竹林物流中心、清镇物流中心、开阳物流中心、息烽物流中心、白云物流中心等九大物流结点建设进度加快,贵阳市现代物流业正向着区域性物流中心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为适应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贵阳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进入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快车道。近几年来,贵阳市完成了“三环十六射线”公路交通骨干路网建设,加快了市域快速铁路、城市轻轨等的建设进度。这些公路、铁路,有如一条条“大动脉”――从城市延至高山原野,从省会连接周边城市,贵阳各片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正在缩短。交通发展瓶颈将被打破、市域半小时经济圈正加速走来,黔中城市群因此变得通达无限。
三、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城市经济的转型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于城市来说,可使城市及周边地区逐渐形成小的经济地域,构成社会分工的重要的微观基础。另一方面,城市经济区域的发展有赖于物流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物流业有其自身成长的特点及发展规律。在经济快速发展、增长时期,它会凸显出快速的扩张性,市场容量将得到迅速扩大。在经济增速减慢及区域经济受到环境影响较大时,行业利润额将得到削弱,其整个行业的发展也将步入缓慢增长期。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物流必然超常规快速发展,这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促进企业改革发展,推动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城市物流集群效应加快了区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流通速度,驱动区域经济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其次,城市物流集群效应有助于带动区域经济,从而形成多元化、跨区域、跨行业的经济布局。第三,城市物流集群效应有助于提升物流服务业的整体实力,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第四,城市物流集群效应加快了区域与周边地区的对接程度,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取得经济效应。第五,城市物流集群效应极大地推动了城乡经济的对接,有利于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城市物流必然促进经济转型。
四、发展现代物流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
现代物流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将促使生产效率、流通效率和消费效率的联动提高。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当前经济的转型发展面临着物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的瓶颈制约,加快现代物流发展,是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根本途径。现代物流发展有助于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增加宏观经济效益。
目前,总体上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稳定而较快的速度增长,仍处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一般而言,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经济总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增加、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是社会物流总量的增加。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必须建立在完善的现代物流体系以及相应物流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对现代物流的综合实力,也具有更高的要求。没有完善的现代物流系统、设施设备、服务体系与服务能力,将不能够支撑住城市经济扩张。现代物流的核心是突出系统整合、优化的理念,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运用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手段实施一体化动作,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发展现代物流业,使物流服务的综合功能更有效地促进区域的分工与协作,形成区域间的互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物流业不发达将严重制约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五、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篇2
(一)经济现状:基础设施短缺,经济增长低迷经过1961年到1972年“出口扩张”十多年时间的努力,台湾经济平均每年以10.2%的速度高速增长,工业增长率高达17.5%,轻重工业结构比例为42.4∶57.6。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比重为14.2:40.3∶45.5。到70年代初台湾基本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第一次飞跃,一只脚已踏上了经济腾飞的起跑线。然而,70年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台湾经济发展遭遇巨大障碍。
1.基础设施遭遇瓶颈由于6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投资快速增长,外贸持续增量,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拉动了消费,使台湾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出现严重短缺现象。“1961年到1972年,发电量增加了25倍,而工业用电增加了2.8倍,住宅及商业用电增加了3.6倍。各种机动车数量增长数10倍,而道路长度只增加7%。基隆、高雄港的压港时间比60年代延长了10多小时。”铁路运力、自来水供应等也存在同样问题,给经济继续高速发展构成了第一道障碍。
2.能源短缺制约发展石油是现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必需资源,石油价格从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世界经济的发展速度。1974年的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使油价每桶由原来的2美元涨到11美元。1979年的第二次石油危机,使油价一年内从每桶11美元涨到32美元。两次石油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经济,导致资本主义国家物价普遍上涨,世界经济进入了衰退期,台湾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圈内的一分子,而无法成为这场灾难的局外人。
3.外贸出口增长减缓台湾是典型的海岛型经济,岛内消费市场有限,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极高。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和70年代初的金融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消费水平降低,导致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台湾岛外市场空间萎缩,产品外销受阻,外贸出口持续走低,1975年出口额比1974年下降了5.9%,严重影响岛内经济的发展。
4.技术人力数量不足台湾之前的工业经济主要以农产品加工和轻工业产品为主,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资源主要以半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为主。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由于工资上涨,能源价格飙升,使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价格比较优势已丧失殆尽。产业升级、产品升级和科技升级成为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然而这三大升级需要有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的支撑。因而,提高劳动力素质成了摆脱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因素之一。5.经济增长陷入低迷以上诸多因素的制约,构成了台湾经济健康发展的多重障碍,岛内消费水平下降,岛外出口贸易受阻,经济发展陷入低迷状态在所难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经济成长率实际上从1973年的12.8%跌至1974年的1.2%,创50年代以来最低纪录。”
(二)改革措施:发展重化工业,促进经济升级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台湾当局制定了“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发展方针。
1.制定经济建设计划第五个四年经建计划完成后,当局制定了第六个四年计划。特别关注农业成本上升,工业结构改善,基础设施不足,外贸增长缓慢,青年就业等问题。但因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无法执行这一美好的经建计划,不得不于1975年中止执行。1976年制定了一个六年计划代替,也因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而于1979年终止执行,成了第七个四年计划。但两个未完成的经建计划对经济发展也带来一定促进作用。
2.平抑物价,消除通膨由于世界油价上涨,美元贬值,台湾也难逃厄运。当局对此采取“管控物价,紧缩银根,调节贸易”等比较有效的措施。1974年颁布实施《稳定当前经济措施方案》,进一步控制有效需求,抑制通膨,稳定物价,以应对当时严峻的经济形势,收到了一定成效,“1979和1980两年内,经济分别成长7.4%和3.5%,出口成长率更高达23%。”
3.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是社会稳定的根本,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制定第六期经建计划时,当局已注意到当时农业经济增长缓慢,农业生产成本攀升等问题。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成了当务之急。1972年9月,出台了9项《加强农村建设重要措施》,到1979年6月共投入农业建设经费达200亿元新台币。1979年至1982年,每年又投入20亿元新台币,用于农业机械化建设,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速度。
4.加大基础设施和重化工业投入1973年12月,台湾当局出台“十大建设”计划,涉及交通运输、重化工业、能源建设等三大类,至1979年底计划全部按期完成,前后共投入2000亿元新台币。在十大建设接近尾声时,当局又于1977年9月宣布实施“十二项建设”,预计投资4000亿元新台币,包括农业、重工业、交通、能源、社会文化等领域,但这一计划未能如期完成。
5.加快产业技术升级步伐发展重化工业和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是“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的重点内容。1979年底颁发的《经济建设十年计划》,要求大力发展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策略性工业”。1980年成立面积2000公顷的新竹科技园区,“引进和开发新技术,引进和培养高科技人才,以加速技术升级”。这些措施,有效促进了台湾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
二、职教现状和改革措施
“第二次进口替代”是台湾经济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过渡与发展策略性工业的关键时期。由于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投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不论是规模、结构还是质量离当时的经济建设需求都存在较大差距。
(一)职教现状:私学快速发展,工职继续扩张
从1961年到1972年十多年时间,台湾的经济发展在艰难中取得重大突破。职业教育作为直接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一种教育类型,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果。首先,办学规模扩大。中职在校生人数从88335人(其中初职42227人)增加到216905人,学校数从111所增加到171所。中职学校在校生人数占人口比例从7.88%提高到14.11%。普职在校生比从5.2∶4.8提高到4.8∶5.2。其次,办学层次提高。1968年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初职停止招生。专科学校从14所增加到76所,在校生数从8366人增加到138310人,占人口比例从0.75%上升到9%。第三,私立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私立中职学校从25所增加到97所,在校生数从19630人,增加到116320人;私立专科学校从6所增加到56所,在校生数从3378人,增加到95943人。此外,职业教育的软硬件设施也处于历史以来的最好状态。课程标准经过修订后,技能教学得到加强,实践课时比重增加。单位行业训练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轮调式建教合作模式的引进,使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更为明显,毕业生适应岗位需求的能力更强。类科结构也作了进一步调整,使之与经济建设需求更趋吻合,“尤其是工业类科呈现蓬勃发展之气象,工业职业学校学生数在职业学校的学生数中达50%以上,成为台湾技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转折点。”到70年代初,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已达到一定的水平,为下一阶段的改革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改革措施:完善职教体系,优先发展工职
进入“第二次进口替代”时期,为适应“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的发展方针和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台湾职业教育继续在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和类科结构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
1.建立职教体系在1970年台湾第五次教育会议上提出的“教育革新案”,要求职业教育“建立系统,直至与大学平行”,要完善包括职业学校、专科学校和技术学院在内的职业教育一贯制体系。1973年1月当局宣布专科学校只招收中职毕业生,不再招收普高生;同年7月,将“专科及职业教育司”更名为“技术及职业教育司”,进一步理顺了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1974年台湾第一所本科技术院校———台湾工业技术学院诞生。这一系列连贯的改革措施,促进了台湾从“中职———专科———本科”一贯制的职教体系的顺利建立,标志着台湾职业教育升学通道的顺利开通,为台湾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高层次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是台湾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
2.完善职教“法规”根据第四期人力发展专案精神,当局于1973年了《台湾省加速职业教育发展方案》,确定了职业教育的中长期发展目标。1974年颁布《私立学校法》,1975年颁布《私立学校实施细则》。1976年公布了修订后的《职业学校法》,明确规定职业学校“以教授青年职业智能,培养职业道德,养成健全之基础技术人员为宗旨”,开设农、工、商、海事、水产、医事、护理助产、家事、艺术、戏剧及其他类别,专科学校“以教授应用科学与技术,养成实用专业人才为宗旨”。在同年公布的《专科学校法》中,明确规定专科学校设五年制、三年制、二年制等三种学制类型。这些规范制度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定位,为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更有效地配合和服务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私立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二个发展春天,不论是质或是量都有较大的突破性发展。
3.改进工职教育7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向重化工业发展,以及“十大建设”和“十二项建设”工程的启动,工业经济领域对人力资源的数量要求增加,质量要求不断提高。1973年,中职学校工业类在校生已超过半数达50.6%之多。专科学校工程类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42.1%。因而工职教育的质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1974年教育当局对工业职业学校课程标准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吸收美国“单位行业训练”和西德“阶梯式课程”的优点,课程结构先广后专,突出技能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普通科目、专业科目和实习科目时数比率调整为31.6%:26.3%∶42.1%。同时开始了群集课程的实验。1979年6月启动了为期三年的第一期《工职教育改革计划》,投入资金达18.29亿元新台币,“加强工职工科师资之培育、罗致与在职进修;重点充实工科教学及实习设备;改革工职设科、课程与工职毕业生之进修。”此举取得预期效果,“对公立工业职业学校重点类科,如机工科、机械制图科、扳金科、机械木模科、电工科、电器冷冻修护科等,实习设备之充实及改进教学,确有很大益处。”
4.加强质量监控
由于职业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特别是私立职业学校数量的猛增,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成了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另一个关键问题。1976年开始推行技术士技能检定制度,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按既定标准,每年对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中、初级技术人员实际操作水平进行测试,对合格者发给“技术士证书”。“至1980年,共有45101名学生接受了技能检定,其中14705人取得合格证书,合格率为32.6%。”80年代以后,合格率保持在40%左右。同年,推行“职业训练五年计划”,开展对工职教育的评监工作,举办职业院校学生技艺竞赛等。这些制度的推行,增强了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对专业技能的教学,也有力促进了学生重视技能的学习。
此外,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对质量的发展必然带来影响。教育当局对此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对职业院校进行评监,开展技术士检定制度,修订课程标准,实验群集课程等,使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稳中有升。特别是技能检定工作的开展,对于转变职业教育的培养观念,提高技能学习质量,调动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路径选择;竞合;低碳
中图分类号:F29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后危机时代主要特征是是指全球性经济危机得到一定缓和之后,各国经济增长虽相对平稳但仍存在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的时期。“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主要特征一是国际贸易市场将长期处于供需不均衡状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口需求尚难以在短期内恢复到危机前的繁荣状态,外向型企业和产业的持续性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拓展和培育国内市场势在必行;二是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发达经济体影响力下降,新兴经济体影响力上升;三是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将成为世界性趋势一方面鉴于过度发展虚拟经济带来的惨重教训,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以现代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以此来调整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经济现代化的过渡阶段,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仍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四是低碳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以及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下,低碳经济是人类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后危机时代”背景下京津冀都市圈的内外环境分析
1.从外部环境分析,第一,区域性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促进了京津冀都市圈发展,2006年国务院分别批准了北京和天津两市的城市规划,北京被确定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国际大都市”,天津被确定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从而划定了两市不同的目标和职能,也促使京津冀都市圈内的“双核”城市逐步由竞争关系转向竞合关系,从而有助于增强都市圈的整体竞争力。同年,天津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2008年3月国务院又将其确定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使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上海浦东之后第三个全面开放的经济新区。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经济获得飞速增长,2008年的GDP总量达到3102.24 亿元,约占天津GDP总量的44.82%(天津市当年的GDP总量为6354.38亿元)。此外,北京市的重新定位和奥运会的举办使得首钢向京唐港区搬迁,促使京津冀都市圈经济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尤为重要的是,2006年编制的“十一五”规划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纳入为一个重要的区域规划,由此正式确认了发展京津冀都市圈的重要性;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将酝酿已久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递呈国务院,该规划预计年底即将出台。由此,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方向将更为明确,经济合作将更为务实,区域经济凝聚力也将更为增强。第二,国际产业转移格局的变动促进了京津冀都市圈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一方面,在后危机时代,各国纷纷将战略新兴产业列为本国经济的发展重点,借此争夺科技的制高点,以获得先发优势。在此情形下,京津冀都市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科技创新优势,培育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增强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外商投资北移的趋势不断增强:第三,周边都市圈的崛起使京津冀都市圈面临严峻挑战,以济南和青岛为双核的山东半岛都市圈,紧邻日韩,港口便利,又得益于密集的城市分布以及制造业的高度集聚,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得以充分释放,加大了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扶持力度,形成了都市圈与沿海经济带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第四,周边省份的崛起为京津冀都市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腹地,京津冀都市圈将获得日益广阔和稳固的的资源供给和市场需求腹地,从而有利于摆脱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增强自身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从内部环境分析,第一,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划,京津冀都市圈内各城市间长期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尤其是对某些共享性资源和基础设施的使用常常得不到有效协调。虽然出台了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三地也出台了各自的城镇发展规划,都市圈内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会不断出现,亟待具有约束力的都市圈相关法律出台。第二,京津冀三地尚未形成分工合理、竞争有序的竞合关系,三地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时各自为政,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累积优势和比较优势,导致了区域间产业的同质化竞争。第三,不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仍是都市圈发展的瓶颈,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要求构建一个分工合理、协作有序的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不利于加强都市圈内核心城市与腹地间的经济联系。
二、“后危机时代”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的路径选择
第一,构建法制化、规范化、三方互动的都市圈管治模式,增强都市圈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前瞻性和连续性,使各城市的中远期规划与京津冀都市圈整体规划相协调,并适时进行修改和调整,实现局部与整体的共同发展;第二,构建新型产业分工体系,形成竞争与合作共存的竞合关系,构建一个由京、津、冀三方共同组成的产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加强河北地区相关的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第三,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对共享性基础设施和资源,大力发展多种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运营模式,构建统一的津冀港务发展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确定各港口的发展方向,促使港口间形成错位竞争、互为发展的格局。第四,扶持中小城市发展,构建层次结构合理的城市群,在都市圈的中远期规划中,为中小城市的扩建和发展留有充足的空间,在产业政策对中小城市的民营经济和优势产业予以积极扶持,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市镇设置标准,直接推动城镇及中小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树伟.大都市区管治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祝尔娟.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 绿色金融 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一、引言
在低碳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提倡应用低碳技术,发展低碳产业,主张人们进行低碳的生活方式,以此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碳经济的产生源于全球气候变暖的环境变化,这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低碳经济与以往经济模式有所不同,低碳经济的特点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经济模式。在世界上,欧盟最先发展低碳经济,而且构建了的碳交易机制。此后,美国、日本等国大力发展低碳技术,从事研发工作,如生物燃料、太阳能设备等。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来说,面对新的技术和新经济的发展,应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能力要求,积极迈向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适应了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实现我国的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核心,金融机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了对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业将更多的资金引向了绿色产业,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在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业,将那些破坏环境的产业、对于违规建设的产业不予以支持,如信贷方面,拒绝贷款。金融业积极开展金融创新活动,研发新的符合社会发展的绿色金融产品,促使企业发展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的环保企业进行上市融资。
二、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绿色金融理念
为了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使落后产业进行调整,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的金融机构应着力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创新活动:
首先,应调整信贷结构,促进我国推动产业升级。我国的金融业将整合各种资源,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支持我国发展可持续战略中的重点产业,鼓励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环保产业如光伏产业、生物能源等新兴产业。并积极培育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旅游服务业。
其次,全方位拓展金融客户群体。金融业在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上,不但要给予国有大中型企业信贷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将信贷政策倾斜到民营的中小企业,使更多的企业能够有资金从事低碳经济的发展。而且,金融机构应加大对个人信贷业务的办理,通过增加消费信贷拉动对于绿色消费方式的支持,为社会的清洁生产与绿色消费的转型发展推动力量。
再次,研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产品。由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产业项目,因此,对应于低碳产业的需求,金融机构也应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支持,并且要积极发展低碳金融衍生品,如碳交易、碳证券、碳期货、碳基金等。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金融业要积极推广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重构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从国内的企业推动低碳经济,从国外的低碳经济合作中拉动我国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现实问题都需要金融业的绿色金融创新,通过绿色信贷的资金支持来加速提升低碳技术,促进低碳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应对那些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企业进行遏制与监督,使其在绿色金融的帮助下,符合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三、绿色金融的实践
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过程中,更多地是体现对于的股东、客户、员工的利益的关心和社会环境的责任,促进社会的经济公平公正,积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义务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企业的合法经营,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社会的公益事业,消除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积极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金融机构的低碳建设方面, 金融机构建设低碳银行。金融机构对于那些从事绿色产业和清洁生产的企业给予大力的信贷支持, 而对于污染超标的企业,限制和禁止信贷业务,以便将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建设我国的节约型社会。一些银行及时制定了信贷投向政策指引以及关于开展能源效率融资项目的营销指导意见等银行信贷制度,积极支持有着良好信誉的企业的新项目建设,而对于那些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指引其退出,转向绿色、环保类建设项目、可再生能源项目。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还加大对于低碳经济的金融创新的研发,不断增加对于低碳产业的金融服务项目,探索一条既能使企业创造利润,又能满足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例如,一些银行提出了整合服务方案《绿色信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这个金融服务方案中,包括了能效融资方案、能效融资方案、财务顾问方案、绿色控股融资方案、专业支持方案,其目的在于能够为我国一大批节能减排企业和在建项目提供综合、全面、高效、便捷的综合金融服务。绿色金融机构将以生态绿色产业为平台,与本城市的各单位携手共进,积极践行企业公民责任,发挥金融的资源优势,提供资金融通,在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四、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
我国的绿色金融机构就是以企业的节能减排、转变生产和发展方式为目的,为建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贡献力量的政策性“绿色银行”。
(1)积极开展银行的绿色信贷业务
我国的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绿色金融的信贷支持,银行应更多地将资金投向那些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和企业。将企业对环境的因素放入贷款、风险评估系统,对于那些污染生态环境的、高耗能的企业的贷款实施惩罚性高利率;而对于淘汰产业和严重污染的企业停止贷款;如果发展对于已经贷款的企业有环境污染的现象将提前收回贷款;与之对比的是那些信誉良好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并支持这些企业的贷款用于环境建设。这些措施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引导企业走向低碳产业,发展低碳经济。绿色金融机构应建立环境风险评估标准和绿色信贷指导,并建立长效的信息共享机制。而对于那些个人消费贷款,用于购买购买环保型消费品,绿色银行可以提供优惠的消费贷款鼓励消费者的消费。
(2)研发绿色金融新产品
绿色金融机构可以提供绿色保险产品。这种绿色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是在企业发生环境污染责任的保险,在出现环境事故后,由保险公司对社会和个人受害者进行赔偿。由基金管理公司研发的绿色基金产品,能够促进企业积极投身环保产业和事业,并取得利润回报。发展绿色金融衍生产品,比如排污单位通过治理污染,其实际排污量低于允许排污量,该排污单位可以向主管机构申请排放减少信用。
(3)绿色金融机构开展公关活动
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将绿色金融的资金投入其中,通过金融机构的信贷发展低碳经济,促进企业的节能减排,积极引进先进的低碳技术。绿色金融机构应积极进行绿色金融相关制度建设。建立绿色金融机构与企业、环保部门的有效信息沟通机制,对授信企业的节能减排责任进行考核,并提高绿色金融创新的服务效率。政府方面应出台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财税政策,绿色金融有法可依,以此限制污染企业,鼓励低碳经济的企业发展。我国的金融机构应积极加强国际生的交流和合作,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增进对于绿色金融的深入理解与实施;我国银行业应学习国际著名银行的金融理念和管理经验,在交流中获得国际组织的金融技术援助,能够快速提升绿色金融各方面的业务水准,并发挥我国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应有的国际影响,促进了我国“绿色金融”业务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
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业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资源配置核心,金融机构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了对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业将更多的资金引向了绿色产业,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服务过程中,更多地是体现社会环境的责任和对于员工、股东、利益相关者的关心,促进社会的经济公平公正,积极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义务方面,银行等金融机构促进企业的合法经营,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社会的公益事业,消除环境污染的负面影响,倡导生态环境的保护。
参考文献:
[1] 陈柳钦.低碳经济:国际发展趋势的思考. 环境经济.2010;73:47
[2] 李光华.湘潭金融系统发表共同宣言,用绿色金融撬动低碳经济车轮. 湖南日报/2010 年/4 月/8 日/第002 版
[3] 方鹤霖.以金融之手助推经济发展转型,我市举行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 湘潭日报/2010 年/4 月/8 日/第001 版
篇5
关键词:工业园区;产能转移;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173-02
1994年,中、新两国政府间最大的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园区经济列国内同类开发区前列,并拥有中国内陆地区开放程度最高、功能最全、政策最优惠、运作最早的综合保税区,发展势头强劲。
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实质性影响,占苏州3/4的加工贸易是苏州对外贸易的主导方式,其“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特点,与国际市场关联更加紧密更直接,金融危机使苏州加工企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一情况面前,园区企业并没有一蹶不振,而是化危为机,成为国外产线和产能转移的理想承载地,产能扩充十分明显,突出了园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国外资本的吸引力和转型升级的强大生命力。
一、引进产能设备对产业转型和产能转移的趋势及特点
从引进的产能设备来看,涉及内容从传统制造业、普通电子配套行业,向前沿IT行业、高端制造业、设计创意服务业、汽车精密部件制造业、原材料精加工业等扩展;从普通加工设备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设备转变,形成全面开花、多处结果的良好局面。
1.产能转移成为国际产业巨头重要避险扩张手段。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换,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此消彼长,国外产业巨头为克服自身危机,将其在本土及全球其他地区的产能予以战略调整,加大对中国的转移力度,作为国内区域竞争力较强的苏州工业园区为其理想的承载地。近几个月来,全球五百强的集团动作频频。如苏州超微半导体(AMD)迅速引进二手设备实现产能转移。据统计,其处理器占全球产能的70%以上。三星电子有限公司积极应对不利的海外环境,在苏州工业园区综保区建设新工厂,极大扩充了苏州工厂的生产能力,2011年超过韩国本部。由此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国外产业巨头还将加大对苏州工厂转移力度,苏州产能扩张日趋明显。
2.国际市场IT产业回暖明显,设备引进独占鳌头。近年来,随着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目前苏州地区电脑产能占全球产能30%,鼠标产能占全球的80%,芯片封装测试产能占全国的40%。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原本占据园区经济优势地位的包括消费类电子产品在内IT产业首当其冲,出现了严重的订单下滑、开工不足等不利局面,设备引进近乎停滞。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IT产业不断回暖,且中国经济态势转好,国外公司看好中国市场,纷纷将产线设备向国内转移,以扩充产能,抢占未来先机。IT产线设备成为园区转移最多,也是最快的产能,占据全部进口产能设备的一半以上,呈现出迅猛的发展态势。目前,苏州工业园区IT公司订单饱满,产线生产紧张有序,很好地满足了当前市场的需要。
3.传统装备制造业稳中求进。传统装备制造业虽然并非园区的优势产业,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并积极扩充产能,引进产线,形成稳健的发展态势。相关公司分别从美国、日本引进数控生产线,提升了传统产业制造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凭借苏州工厂价廉物美的优势,不断开拓市场,部分产品还进入到中东等新兴市场,具备了比危机前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手产能快速投入使用,为抢占市场、把握住稍纵即逝的商机争取了宝贵时间。
4.尖端科技产业集聚效应初现。苏州工业园区内航空、汽车、生物医疗等高科技企业集聚效应明显,而这些企业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独特的产品优势,在危机中逆市上扬,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如著名飞行器商――斯奈克玛航空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医用一次性产品供应商――碧迪快速诊断产品(苏州)有限公司,今年都加大了设备引进力度,扩充产能。尖端产业的引进和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必将成为工业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火力点。
5.现代贸易物流功能方兴未艾。苏州工业园区内企业原来多为“两头在外”的生产制造企业,这也是与早期出口加工区的功能和特点相适应的。随着综保区的建立和运行,保税物流的功能日益强化,扩展了区内企业的功能,部分贸易型企业购进旧设备后在合适时机转卖给区外企业,降低了企业,尤其是国内企业直接海外进口的风险,节约了物流成本,而贸易型企业则有效利用了综保区的优势,最大限度的获取了利润;还有部分企业成为了海外设备维修、翻新的重要基地、甚至成为亚太地区的服务中心,设备的进出更是成为平常的形态。目前,综保区内已拥有三星全球配送中心,以及非保税功能的诺基亚亚太区配送中心、阿迪达斯中国区配送中心、欧莱雅华东区配送中心、亚马逊网上书店华东区配送中心,此外,有更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有意将设在国外的配送中心转移到综保区内,这使得区内生产制造功能更多向服务功能延伸,以消耗资源为主的传统模式正在向知识经济为核心的低能耗创造模式转变。
6.创新创意产能初露峥嵘。创新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产业在本轮金融危机中浴血突围,从小做大、由弱做强,有望成为园区发展新的增长点。如希捷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从美国引进硬盘产品的设计研发设备,为新款存储器产品的设计开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改变了以往单纯生产制造的角色,走上了创新研发基地之路。可以预见,随着园区服务业基地的不断成熟和壮大、世界经济的重新洗牌,以高端服务业为导向、以绿色产业为龙头、以知识经济为主业的时代将在园区率先出现。
二、产能和产线加速转移的成因探讨
1.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独具魅力。去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外外需市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国外经济在危机中持续低迷,而中国经济在国家“扩大内需”的正确举措下实现“一枝独秀”,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看中中国新兴市场。尽管中国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但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前进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中国广阔的市场、较为丰富的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广大新兴的消费群体仍然对外资有强大的吸引力;国家拉动内需的巨大投入为经济引擎增添了新的动力,确保了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
2.苏州工业园区优越的投资环境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园区成立十六周年来,不断开拓创新,成为先行先试的典范,形成了较为理想的投资创业环境,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达3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79个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区内投资125个项目,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成为国际产业专业的重要承载地,成为园区外向型经济的全面复苏的晴雨表和助推器,这些都为产能及产线的引进和转移创造了积极的条件。当前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形势急速转化的格局下,许多跨国公司发展战略都作出了相应的调整,部分企业由原来的“一心向外”转向“双轮并驱”,甚至有侧重中国国内市场的趋势,由此带来的向园区工厂的产线和产能转移正在涌现。国外资本通过转移产能到中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甚至抢占中国市场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也是近期产能设备转移的重要原因。
3.各级政府实施“扩大内需”政策引导成为重要的支撑。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产能转移受当前国家政策影响很大,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轻工业等行业,恰与国家推出的产业振兴计划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最新的产业政策,估计产能转移还将进一步放大。这一趋势迎合了扩大内需的方向,侧重于国内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如部分产品直接受国家“家电下乡”政策影响得以复兴,显现出政策导向和国家宏观调控对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三、提高进口产能品质,实现产业转型和产能升级的策略建议
1.培育优势产业。外贸回升受制于外需萎缩。针对国内外环境的变化,还需挖掘自身发展潜力积极应对。但是没有核心竞争力,没有自己的营销网络作支撑,没有自主品牌影响力的出口能力基础是不稳固的。因此应研究国际发展新趋势,加快技术创新研究,鼓励自主开发创自主品牌,推动企业由制造为主向研发、生产、销售转变,支持企业大力培育营销网络,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及相关产业,以高端制造业引领产业升级,促进以技术差异为主的产业发展,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在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工地位。
2.进一步开辟新的国际市场。多年来园区的出口更多面对的是发达国家的市场,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对非洲、拉美的市场关注度比较低,而在这一场国际金融危机当中,发展中国家整体来说受冲击的程度比发达国家要少,所以开拓这些市场是保护稳定出口的战略举措。应当充分利用全球自由贸易区、境外经贸合作发展和各种方式来建立不同产品、不同企业的营销渠道来积极开辟新的国际市场。
篇6
视察组认为,蛟河市始终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强市富民和县域经济突破的重点,实行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全民创业的战略,不断扩张民营经济总量、优化民营经济结构,营造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民营经济已经成为蛟河市国民经济的主体、财政收入的主要支撑。为保障民营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蛟河市在制定政策优惠、提升服务质量、打造软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视察组同时也指出了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科技含量低、综合运用市场资源能力差、企业内在素质低等问题。为此,视察组建议:一是要全力抓好项目建设,优化民营经济结构。要把握好项目攻关、项目包装、项目储备等重要环节,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重点,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突破点,举全市之力,合力攻关。二是要注重增强民营企业的内在素质,提高民营企业的运行质量,要在扶持现有规模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更新生产方式,拓宽营销渠道。鼓励企业横向联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机制,尽快实现晋档升级,逐步由小群体、内向型和劳动密集型向集团化、外向型和科技密集型转变,提高全市民营经济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三是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王玉成 柴乃枫)
危难之时见真情
10月22日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顷刻间将76岁的贫困户刘云老人低矮破旧的平a房烧得面目全非。在初冬的寒风中,老人看着烧落了架的房子,看着散落在地上抢救出来所剩无几的东西,眼里含着泪水无奈的叨念着:“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房子烧了,这以后可让我怎么过啊!”
长春市人大绿园区第三小组的代表们得知了这一情况后非常着急,立即组织全组代表为刘云捐款、捐物。10月24日,组长王彦明带领三组的部分代表看望老人,并送去1000元慰问金和许多过冬的衣物、被褥等,并且与区人大常委会机关的同志一起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落实了老人的临时住所和重建烧毁房屋等问题。看看漆黑的断壁残垣,再看看身边的好心人,刘云老泪纵横,他紧紧抓着代表们的手说道:“这么多年来你们给了我太多的照顾,我老伴的病就是在你们的帮助下好起来的,在我最危难的时候又是你们帮我,要是没有你们我就得睡马路上了,你们真是人民的好代表啊!”
目前,刘云老人被烧毁的房屋已经开始重建,短期之内就可以入住了。(绿仁)
七年敬老献真情
篇7
关键词:市场定位;治理结构;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7)01-0069-04
一、前言
1995年,国务院研究决定将脱胎于城市信用社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商业银行在许多城市重新组建。到2004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有113家,资产总额达16938亿元,其中各项贷款9045亿元;负债总额16361亿元,其中各项存款14341亿元;当年实现利润82亿元;所有者权益577亿元。成立之初,许多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承接原来城市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同时又有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的压力,又适逢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更加引发了原城市信用社积累的历史风险,不良贷款率按当时的四级分类法高达35%,这样处置不良资产、化解风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成了当时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任务。而在监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合作支持之下,经过近十年的时间,城市商业银行通过资产置换剥离不良资产、清产核资、增资扩股等对原城市信用社进行改造,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制度。在这个过程中,各地方政府为处置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和历史亏损,已经累计投入财力近360亿元。[1]在经营理念上面,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的“三个服务”方针,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然而,在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市场定位与行业竞争问题;资本充足率和资产质量问题;公司治理结构问题;金融服务的创新问题等。2007年是我国金融业在加入WTO后全面开放之年,在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大举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投资者并且在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以适应金融业全面开放大格局的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制定自身独特的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同样是整个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环节。本文将围绕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结合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对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需解决的三大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二、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
1.城市商业银行应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
我国各个类型的银行在过去的改革中分别形成自己的优势,比如国有商业银行服务于国有企业和居民,股份制银行服务于中心城市大客户和居民,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则是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而服务于当地政府。而随着我国整体改革的深入和加入WTO的要求,金融业开放将使股份制改造并上市后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与外资银行争夺高端客户并且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在这种竞争面前,城市商业银行在资本规模、市场竞争能力、公司治理和管理能力及人才储备方面都存在着劣势。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必须有自己的合理市场市场定位,才能在银行业的竞争中有自己的市场空间。[2]在初组建时,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就把目标定位为“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市居民”。这是从贴近本地市场出发,完善金融服务,其核心是为中小企业服务。
2.城市商业银行把服务对象定位于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原因
(1)城市商业银行是由地方城市信用社转变而来,对中小企业有着天然的信息优势,特别是在经济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一些非中心城市中,城市商业银行的这种信息优势更是国有商业银行无法比拟的。而在我国目前的企业团体中,中小企业最具活力和成长性,有着管理和体制方面的灵活性,而且很多是高科技高成长性的,虽然其倒闭或者破产风险比较大。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从大银行忽略了的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市场中,发现和培植具有良好发展前景且风险可控的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金融服务并建立长远良好的银企关系。同时城市商业银行还应该注意立足地方为社区居民提供金融服务。
(2)国有商业银行出于规避风险的原因更愿意对国有企业融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很少出现倒闭这样的问题,而且如果出现还款困难,由于是国有企业最后还有中央或地方的财政为这些企业的债权买单,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更愿意向国有企业进行融资。国有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放款时缺乏足够的信息支持,缺乏深入了解作为目标企业的中小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和市场前景,在这样的情形下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是采取不予贷款来规避风险。
(3)目前我国银行市场结构的特点也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选择。从目前我国银行业的发展状况看,我国并不缺乏全国性的大银行,不缺乏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的银行,缺的是为当地经济服务的中小银行和为当地居民提供金融服务的社区银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对风险的规避,在对中小企业和对某些社区包括农村居民提供金融服务上面有着种种的顾虑。而城市商业银行根基于城市信用社,贴近本地区,正可以弥补过去我国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区居民方面的缺陷,从这个角度看,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就是前面所述的三个服务,特别是要重视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作用的中小企业的扶持。[3]
3.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于中小企业和城市居民的可行性分析
从国家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看,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改进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推进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和各项金融产品提供也是当前银行业改革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而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在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劣势,对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必然要求由某些中小银行来提供,而这在我国目前由城市商业银行来完成则是切实可行的。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本身资金小很难与大银行争夺大客户,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市场可以说是大银行留下的适合城市商业银行这样的小银行生存的空间,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应该将资金的核心业务定位为服务中小企业。
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治理结构
城市商业银行是由许多城市信用社合并组建的,当时出于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考虑,国家规定地方财政持股约在25%-30%左右,单个法人股东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0%,个人不得超过2%,从而地方政府占有了绝对的控股地位。因此,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董事会和经营层高层管理人员的人选由地方政府决定或者受其影响,甚至于某些城市商业银行董事长在过去是有地方政府官员兼任的。这样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形同虚设,公司治理结构所体现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及监事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不能体现出来。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急待完善。
1.改变城市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
通过股权结构的改善可以改变上述由于国有股独大导致的公司治理问题,具体的就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可以包括民营资本和国外资本。战略投资者的引入,由于一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直接关系到其股东权益,另一方面战略投资者的持股期是比较长的,则必然更加关注所持股城市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这样将会驱使他们对公司的经营进行监督,股东大会的作用就会不再虚设,董事会的成员也不再由政府垄断,公司治理将得到改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一些城市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见表1)。
表1 部分外资参股城市商业银行情况表
资料来源:艾仁智.自组织理论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J].金融研究,2005,(6)。
2.完善董事会的建设和各项功能
一是要健全董事会成员的的产生办法。建立健全董事的提名机制,使股东大会在董事的任免上起决定作用,董事会在银行高级管理层的任免上起核心作用。改变过去董事和银行高管的产生行政化的现象,将控股股东的权力限制在规范行使所有权的范围内,使他们对银行的决策和经营管理只能通过对重大事项的表决权和质询权来体现,而不能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经营或通过自己的特殊地位进行于己有利的关联交易。二是要优化董事会的结构,主要是董事的结构要合理,特别是要有董事能够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使董事会在决策时充分考虑所有股东的利益,防止控股股东的自利行为。同时要保证一定数量的独立董事,独立董事参与审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将更能保障投资者的权益,保障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和本身的发展。要引入国内和区域内相关金融、法律、会计财务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银行家作为银行的外部独立董事,增强董事会对重大事项的决策能力和对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4]三是要建立健全董事会下设委员会的建设,分设提名和薪酬委员会、风险控制委员会、审计委员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和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使他们在董事会的领导下分工协作,以实现对银行的有效治理和科学管理。
3.发挥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的监督作用
要做到监事会独立于董事会和经理层人员履行义务,必须要求监事会成员只能由与银行无任何利害关系的人担任。同时要对监事的任职资格进行严格审定,由在金融、会计、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充当监事,由独立董事担任监事会的监事长。这样可以全面提高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和效率,在充分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和银行职工利益的同时,有效地监督银行董事、董事长、行长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尽职情况,在他们损害银行利益时纠正其行为,并对银行的决策和经营管理进行监督。
4.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
一是要加强信息披露。这样有利于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监管机构了解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经营业绩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外部监督将有利于治理结构的改善。二是加强内控制度的完善。建立合理的业务流程,体现职责分离和相互制约的内控机制;加强内部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作为董事会下设的一个专业部门,以加强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审计力度,充分暴露银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经营中的违规现象;加强内部制度的落实,主要是要落实对违规人员的处罚力度,追究相关当事人和领导的责任,在制度的执行上切实做到有章必依、违章必究。
四、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创新
城市商业银行由于在资金规模、营业网点、资产质量和人力资源方面无法与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竞争,因此应该立足于三个服务,同时还要积极进行金融产品创新活动。创新的动力来自城市商业银行的利润动机,而创新的源泉来源自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城市商业银行和大银行相比有着对本地经济、中小企业和社区的信息、文化优势,这更是针对性地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的良好条件。关于城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城市居民的金融产品创新
作为市民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创新应该体现在对社区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助学贷款、个人消费信贷、股票抵押贷款和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等金融产品。一是拓展个人消费信贷市场。要加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考核与管理,有效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份额;积极开发个人住房担保贷款、个人保险单质押贷款、非指定住房按揭贷款等个人业务,积极与担保公司合作,推进个人消费贷款业务。二是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有选择、有重点地做精做细相关产品和业务。开办各种银行卡业务,使银行卡可以一卡多用。开办网上银行业务,满足社区居民通过网上银行办理公司、个人和基金理财等业务的需求。并开办移动银行业务和推出手机银行业务。
2.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创新
一是信贷发放要做到五个限制和五个倾斜:限制中长期贷款,向短期贷款倾斜;限制房地产等过热行业贷款,向新型和高技术工业企业倾斜;限制大型企业贷款,向中小及民营客户倾斜;限制固定资产贷款,向流动资金贷款倾斜;限制少数大额客户的信贷业务,向中小企业及个人业务客户群倾斜。这五个原则首先就体现了城市商业银行作为中小企业的银行的特点。二是积极拓展中小企业客户集群。在坚持传统的信贷业务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化人才优势,提供包括理财咨询、投融资规划、财务分析等专家型金融服务,与中小企业客户结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认真做好市场细分,面向中、高端客户,推出客户综合理财新业务。[5]
3.城市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须注意的问题
一是产品创新必须与地方的实际相结合,产品的开发必须与当地的人文经济情况相结合,比如在设计信用卡的服务时就得考虑有的地方中小企业习惯于现金交易的情况等。金融创新产品的定价还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实际情况进行定价,考虑当地经济的发展程度与承受能力。二是要注意金融创新产品的营销,在了解客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营销把产品推向市场。三是在软硬件设施上也要加以创新。提高科技对业务开发、市场拓展的贡献度,整合现有综合业务网络应用程序,建立全面规范、安全可靠、先进的综合网络核心业务平台。
参考文献:
[1] 唐双宁.实现中国城市商业银行的科学发展[J].中国金融,2005,(13).
[2] 刘元等.城市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与定位回归[J].中国金融,2005,(21).
[3] 向力力.制度变迁:城市商业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分析[J].求索,2005,(10).
篇8
关键词:消费需求总量;消费需求结构;经济增长
19世纪中叶,中国长期闭关自守的国门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所叩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完全改变了中国社会的自然 历史 进程,促成了其封建经济的解体,带来了其传统社会所不能容纳的新的生产力和制度安排,直接刺激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步人经济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①与传统社会相比较,近代中国是处在一种由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就决定了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对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更加突出。本文试图从宏观的角度,采用实证 分析 和动态分析 方法 ,就近代中国消费需求总量变动和结构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展开实证分析,说明中国消费需求变动的内在 规律 ,辨析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模式。
一、消费需求的变动对总需求的贡献
消费需求是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占总需求的三分之二以上,它的变动对总需求变动具有重要 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仅个人消费需求始终占绝大比重,而且其变动方向也与总需求变动方向大体一致。因此,可以说消费需求变动与总需求变动密切相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自1840年以后的30年中,西方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尚处于暴力扩张和争夺殖民地与市场的资本积累阶段。外来的机制品井未能从根本上打开中国市插.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尚未解体。但随着列强国内劳动生产串的曼著提高,外来 工业 品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从中国取得更多的种种特权和便利,才促使中国传统经济基础开始分解。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近代工业肇始产生。便于资料的选择.我们将中国近代经济增长视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
表1 近代中国个人消费需求和政府支出与总需求变动比较 单位:%
说明:AD、PC、PG分别代表支出法下总需求、个人消费需求、政府渭贯支出,AD%、PC%、PG%分别代表AD、PC、PG的增长率。
一般说来,在正常条件下(例如价格水平一定),消费需求数量的变化主要是受下列因素影响和制约的:一是可支配收入水平;二是边际消费倾向(MPC);三是消费的示范效应。如果消费倾向不变,可支配收入水平提高,那么,消费需求必然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而上升,反之亦然。假如收入水平相同,边际消费倾向大,则用于消费的支出就多,对消费品的需求就越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收入的影响,而且也受周围其他人消费行为的影响。高收入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常常是低收入者消费行为的导向器,努力进行“模仿”,并力图尽快“赶上别人”的倾向是消费“示范效应”的典型反映。
与个人消费需求变动不同的是政府消费支出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重却呈现上升趋势,由1887年的1.04%增至1936年的5.3%,但上升幅度甚微。世界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在经济近代化过程中,随着政府 政治 和经济目标函数及行为的加强,政府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逐渐提高,特别是在实行强制式制度安排的国家中更是如此。[4]因此,必然造成总需求结构中政府消费支出所占总需求份额和增长率的大幅度提高。但我们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政府消费支出变动虽较为激烈,但与总需求变化的关联程度较弱,二者并未呈现同步波动态势,这表明政府消费支出对总需求变动的贡献力不如个人消费需求那样大。
综上所见,近代中国个人消费需求变动与总需求变动密切相关,二者的变动方向和幅度基本同步,这表明近代中国个人消费需求对总需求变动具有重要影响。成为总需求变动不断再生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消费需求总量的变动与近代中国的经济增长
无论是宏观经济 理论 还是各国的经济发展实践都证明,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关系。一方面,消费需求的增长会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会增加国民的可支配收入,提高国民的消费水平,从而促进消费需求的增加。
近代中国经济生活中的消费者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已具有了较多近代化意义上的消费者行为特征。这种特征集中地表现在近代消费者随其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消费意识和消费欲望不断增强。从而导致整个社会消费需求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就近代中国经济总体而言,消费需求不断上升的变动趋势对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的正面效应是十分明显的。
按照 现代 经济学原理。在资源约束条件下,需求的增加并不能导致供给的增加,而只会导致膨胀,甚至导致膨胀与短缺并存。但如果资源约束不存在,即在既定的社会资源和生产能力尚未充分利用之前,社会总产出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幅度取决于社会总需求的强度,需求增加将导致供给的增加,其中占总需求三分之二的消费需求变动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意义。
表4 近代中国个人消费需求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上表中数字不仅显示出消费需求变动与经济增长变动的方向基本一致,而且还可以看出,消费需求增长幅度大于经济增长的增长幅度。这说明。在近代经济发展中,消费需求总量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刺激总供给增长的经济效应。
就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变动对经济增长而言,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消费支出对国民收入上升的乘数效应日渐显著。按照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在现存生产资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条件下,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长可以导致大于几倍于其本身的社会总产出的增长。这个由于政府消费支出增长而引发的扩张过程,可以用“乘数理论”来说明。乘数理论是把经济增长(国民收入的变动)看作因变量,把政府消费支出看作自变量,阐明政府消费支出的变动在很大程度上带动国民收人变动的数量关系。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政府消费支出引起更多国民收入增加的“乘数效应”(muitiplier effecf)是客观存在的。
表5 近代中国政府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政府消费支出通过乘数作用引起社会总产出的扩张和收缩的变动过程。政府消费支出的乘数与其边际消费倾向呈正向运动,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就大,乘数的作用就明显。表中数据反映了这种关系,由此可知,政府消费支出的乘数效应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对国民收入的波动起着一定的牵动作用。
三、消费需求总量的变动与近代 中国 市场供给的变化
表8 近代中国进口货物结构变动(1873—1936) 单位:%
随着近代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和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强,总需求和消费需求上升从而导致物价总水平上涨的结果是,使产品价值实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量逐步显示出来。同时,与同期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虽然近代中国物价的迅速上涨与西欧中世纪后期的价格革命有相似之处,但其波动的幅度和涨落的速率明显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这对近代中国工业化是有利的。较之西方国家,它受经济危机的打击较小,而在周期的繁荣时期,慢性的通货膨胀也起到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加速资本积累的作用。
四、消费需求的上升与投资需求的变动
消费与投资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会发生相互作用。西方 经济 学中加速原理(acceleration Principle)或加速作用表明,收入或消费变动会引起投资的剧烈变动。当收入增长,消费需求上升时,会带动投资以更大的幅度增加。这是因为随着消费需求的增长,为了缓解消费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就必然增加消费品生产,这就要求增加对消费品生产的投资,投资的增加又要求扩大生产资料的生产,这也得增加投资。这说明,消费需求的膨胀会引致投资需求的膨胀;反之,收入减少。消费需求下降时,会带动投资需求以更大的幅度减少。因此,消费需求具有诱发投资需求同向变动的宏观经济效应。
西方 工业 化国家经济 发展 的 历史 表明,在存在消费者主权和生产者主权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产出靠需求来引导,靠投入来维持是一种必然现象。就近代 中国 而言,在其经济近代化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步伐的加快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运行机制作用日益增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自主选择虽然受到强经济因素的干扰和限制,但与传统 社会 相比,的确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和余地,特别是消费者主权具有的实际经济意义明显加强。近代中国经济生活中,需求上升要求产出上升,进而诱发投资需求上升的连锁反应日益显著。
因此说,无论从 理论 上还是实际上.西方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口持续增长条件下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需求不断上升所产生的投资需求相应增长的经济现象在近代中国经济生活中也是存在的。
五、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及资源配置结构的变化
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是产出总量的增长过程,更具有特征意义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转变。 现代 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进展之一就是,从新古典经济学仅仅重视供给方面的因素,扩展到结构转变的需求方面的因素。可以说,随着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是引致产业结构转换的一个重要动因,这一新的思路和 方法 已经深深地 影响 着经济理论的发展。就近代中国经济发展而言,消费需求结构变动牵动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结构变动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转换
随着经济近代化的起步和不断增长,近代中国正处于国民经济结构的转换时期。虽然这种结构转换同西方工业化国家相比较是很缓慢,但它确实是存在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转换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标志。
表9 近代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单位:%
资料来源:据刘佛丁等著:《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中数字 计算 。
(二)牵动“霍夫曼比例”重新出现上升趋势
“霍夫曼定理”是以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名字命名的关于工业化发展 规律 的理论.他通过对近20个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之间比例关系及其长期变动趋势的 分析 ,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一般国家工业化过程大体要经历“霍夫曼比例”从高到低四个阶段,而在工业化程度极高的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将降到1.0以下。[18](P59—60)
表10 近代中国“霍夫曼比例”的变动
资料来源:①—③据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甲表2、3计算;④严中平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科学 出版社1955年版,第105页;⑤陈真、姚洛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4辑,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93页。
(三)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资料工业的发展、
一般认为,资本品工业比重及其增长速度的相对增加是工业化的主要特征。亦有学者根据资本品生产与消费品生产的关系提出工业化的三阶段理论:第一阶段为消费品工业占绝对优势阶段;第二阶段为资本品工业相对增加阶段;第三阶段为消费品工业与资本品工业均衡增长,而资本品工业渐占优势地位阶段。如上所述,近代中国工业化过程中亦出现了上述第一、二阶段的状况,这反映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水平。实践证明,在近代中国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消费需求结构变动和消费增长诱发投资需求的牵动作用日益增强,以及对生产资料的生产更快增长的依赖程度也不断上升,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即总供给得以较快增长的产出效应客观存在,并发挥着积极作用。进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近代中国消费需求具有诱发投资需求进而牵动“霍夫曼比例”重新上升的产出效应,同时,生产资料较抉增长又是需求结构变动牵动供给结构变动和供给增长效应的又一具体反映和体现。
[ 参考 文献 ]
[3] 巫宝三.中国国民所得1933[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4] 张东刚.论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与变迁[J].南开经济研究,1994,(5).
[5] 张东刚.总需求的变动趋势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高等 教育 出版杜.1997.
[6] 刘佛丁.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
[7] 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1990.
[8] 臭承明.中国近代资本集成和工农业及 交通 运输业产值的估计[J].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4).
[9]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內市场[M]。北京:中国 社会 科学 出版社.1985.
[11]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
[12] [英]蒂姆·赖特.中国经济和社会中煤矿业[M].北京:东方出版杜.1991.
[13] 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 工业 发展(1840—1948)[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杜.1984.
[14] 王玉茹.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
[15]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下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0.
[16] 张仲札.十九世紀八十半代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粗略估计[J].南开经济研究所事刊.1987半增刊第1集.
[18] 插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杜,1905。
[19] 孙毓棠.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z].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20]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z].北京:三联书店,1957.
[21] 陈真.中国近代工业史费料:第4辑[Z].北京:三联书店.1961.
[24] 朱大经.十粤来之电力事业[A].谭熙鸿.十年来之中国经济[C].北京:中华书局.1948.
Changes of Consumptive Demand and Economic Growth in Modern China
篇9
关键词:数轴;通史;结构图
一、问题背景
新课程改革已经实行多年,作为基层的一线历史教师,对于课改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其中,关于如何建立学生的通史概念问题一直是我们高中教师所头痛的。高中的历史教材编写体例是专题式编写,这种编写方式自然有其无可争议的优势,但是对其不足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其中最大问题就是学生难以形成通史概念。目前浙江省初中学生使用的《历史与社会》同样也是专题编写体例,可以说初高中都是同样的强调专题结构而忽视通史概念,不少学生学了6年历史,结果重大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或者因果关系仍然是一团浆糊,脑中难以形成完整的通史意识。这个问题在我们台州尤其严重,台州地区初中的《历史与社会》是实行开卷考试的,学生没有认真学习,导致历史知识十分匮乏,更毋论通史知识了。
高三历史复习按照传统的方式,是分成一轮、二轮、三轮复习,每一轮都有各自的侧重点,但是这几年从各兄弟学校和本校的实践来看,慢慢淡化了轮次界限,基本上各校都侧重一轮甚至只有一轮复习,强调复习的一步到位,强调历史知识的落实。这样一来,原先侧重建构通史体系的二轮复习时间不断压缩,但是通史概念又是高中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快速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通史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时间轴的方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我总觉得,单一的时间轴所能展示的知识结构过于单调,不管是纵向的时间轴还是横向的时间轴,要么仅仅是展示了这一段时间内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要么是展示了某个时期内历史事件总和,都不能完整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通史体系。所以,本人在多年教学中,结合纵向和横向时间轴,利用数学中的数轴原理,来设计通史结构图。
二、基本理论
根据定义,规定原点(origin)、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也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叫做原点,origin),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unit length),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positive direction),就得到数轴。所以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是数轴的三要素。
在历史教学中,自然不能照搬数轴的概念,只能算是借鉴。原点0就是某一段历史时期的起点(一般是标志性事件),某一单位长度就是一定历史时期,横坐标的正方向就是时间前行的方向,不同单位长度代表的是历史时期,纵坐标上的单位怎是代表着不同类别事件,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显示的是同一时期内并列发生的历史事件。
构建数轴通史体系时有几个需要说明的。一是单位长度不会像数学中那么严格,要求每一个单位长度都代表同样数值,历史事件长短不一,复杂纷繁,所以,同一单位长度可能是一个世纪也可能是好几个世纪,追求的不是准确数值,而是大致的时间范围和先后顺序;二是数轴中的历史事件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追求知识的全面,主要是抓住主干知识,抓住主要事件;三是既然是体系知识,所以不用很详细,清楚大致事件即可,毕竟这是在一轮基础复习到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注重的是形成通史体系,力求打通经济政治思想史壁垒。
三、建立数轴通史体系(以世界近代史为例)
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和结束在史学界存在一定的争议,本篇论文采取的是目前史学界主流的观点,把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定位在1500年前后,即新航路的开辟,而把世界近代史的结束定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在这纷繁的400多年历史间,整个人类社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政治上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并不断发展完善,奠定了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经济上经历两次技术革命,人类生产力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思想上不断解放,人文主义得到复兴并进一步发展,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诞生等等,把这些重大事件如何有机有序地整合在一个框架内,是建立数轴体系的关键。本文作者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唯物主义史观作指导,力图把必修一政治史、必修二经济史、必修三思想文化史统一在一张图中,试作下面数轴图,供大家参考。
■
图1 世界近代史数轴结构图
四、巧用数轴通史图
图1是最简单的世界近代史数轴结构图,以直接明了的图示方法,把生产力发展历史(经济发展史)、政治文明演变史、思想文化发展史统筹到一张图中,表面上看起来也很一般,不过是堆砌大事年表而已,看上去并不具备什么特殊的地方。仅仅是机械地静态地展示数轴图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我们用好用巧这张图,才能实现建立通史结构的目的。
1.可长可短、可详可略的x轴
3根x轴体现就是三个模块本身的专题史,每一根x轴内容都可以根据课时安排和实际需要可长可短、可详可略。
如果二轮复习时间比较充裕的,可以把x轴上的大事进一步展开,就成为又一次的一轮复习,进一步夯实基础。例如x2轴上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历史事件的原因、经过、代表人物及著作、意义等再梳理一下,能够更好地巩固记忆,落实基础知识。
如果时间不允许,就简单地梳理知识结构,了解同一模块历史事件之间的先后顺序,知道同一时期不同模块历史事件的大致时间位置,形成大致的通史概念即可。比如知道是在工业革命期间诞生的,而列宁主义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快完成时形成的等。
2.上下贯通,演绎模块间联系
简单的历史数轴图就像一个人的骨架,虽能展示大致框架,但是却不能够展现出历史丰富多彩的面目,我们需要在图1的基础再加以完善,才能让数轴图血肉丰满起来,才更有活力,更具魅力。
■ 图2 世界近代史数轴结构关系图
在图2里,加了很多箭头来演绎不同历史事件间的关系。只有把这些关系都梳理清楚,才能知道不同模块历史事件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真正形成通史的结构。这些内在的联系就如同一个人体血肉和经脉,缺少这些,历史数轴结构图也就失去了活力,失去了灵魂。
箭头①就能告诉我们,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在实际学习中,不少学生把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简单地归结到工业革命上,错误地认为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光荣革命的发生,弄错了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这张结构图中的箭头就能清楚地纠正学生的错误。另外,从图中也能很轻松地知道文艺复兴等欧洲思想解放运动都受到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发展的推动,就能更好地理解欧洲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质。
箭头②则提醒我们,英国光荣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的政治前提,提示我们政治制度会反作用经济,生产关系的变革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箭头⑤⑦则可以看出,促使、列宁主义诞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或运动的诞生和演变,都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不可分,能够更好地理解“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这个著名论断。
箭头⑧则可以看出,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导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各国的发展速度差异加剧列强之间矛盾,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
有了这些简明的箭头,我们就能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近代史通史结构,就能真正把不同模块打通,把不同历史事件都串联在一起,就能把整个世界近代的政治经济思想融为一个有机整体。
另外,图2并没有把整个世界近代史数轴图的内在联系全部表现出来,里面还有不少内在的联系等待我们去进一步地挖掘和完善。
3.适度拓展,形成中外对比数轴图
单一的一张世界近代史数轴图还可以演变成更复杂的数轴图。如果x轴继续延伸,往前可以去链接世界古代史的知识,往后可以去拓展世界现代史的内容,就可以变成一张更大的世界历史数轴图。也可以让y轴延伸(如图3),添加中国历史同一时期的内容,则能形成中外比较的数轴图,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比较同一时期中国历史正处与什么状况,更能理解近代中国的落后面貌。所以,这张世界近代史数轴结构图它不是终点,而仅仅是我们通史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我们可以通过这个环节,管中窥豹,体会完整的数轴通史体系。
■
图3 世界近代史数轴中外对照图
4.不同顺序,带来不一样的风景。
■
图4 世界近代史数轴结构关系图
图4一张有xy轴的世界近代史数轴关系图如何呈现也有讲究。展现给学生时最好不要使用投影仪等数码设备,能够在黑板上板书是最佳的。手写板书数轴图尤其是展现其中关系时,能够随心所欲,能够与用不同顺序产生不一样的风景。你可以一条x轴画到底,来展示某一专题的发展情况;也可以x、y相结合,先画因再画果,来展示某一事件出现的必然性;还可以先画果再画因,体现历史事件发生的复杂性和多源性,提醒学生思考问题要全面。不同的顺序选择,呈现出不同的侧重点,一切的选择权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
篇10
关键词: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新教伦理决定论
一、技术决定论
技术决定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技术发展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个流派,至今仍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心和争论不休的话题。有关技术决定论的表述可以追溯到凡伯伦的《工程师与价格系统》。技术决定论大体上可以理解为技术对社会具有决定作用。针对"欧美经济增长原因"这个问题,相对于其他观点,技术决定论给出了一种传统的解释,并且这种解释也得到普遍的认可,正如诺斯所说"目前最广泛的接受的一种解释仍沿袭马克思的主义的观点,认为技术变革是打破平衡、派生出其他的力量"。
技术决定论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历史发展轨迹大致是:从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给定不变,到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进步但外生, 再到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技术准内生性和完全内生性。这条轨迹同时体现了"技术逐步被明显化、内生化的理论进程"(何恒远)。在技术决定论日趋完善的过程中,不乏出现过众多著名的经济学大家。最早由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创建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30至40年代,哈罗德和多马等人将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模型化发展出了经典的经济增长理论模型;20世纪50至60年代,索洛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永不衰竭的动力这一著名的"索罗命题",改变了长期以来古典经济学家关于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的传统观点;20世纪80年代,罗默、卢卡斯、贝克尔等经济学家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出新经济增长理论。发展到今天,技术决定论已成为一个较大的范畴。从不同的角度,技术决定论可以划分为:乐观的技术决定论与悲观的技术决定论,狭义的技术决定论与广义的技术决定论,强技术决定论与温和技术决定论等。也正因为此,在对技术决定论内涵的界定上,不同的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所以,当谈及技术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时,一些学者认为马克思是技术决定论者,一些学者则持相反意见。
有关对技术决定论的评价,经过对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赞成者居多,少量的反对者主要是针对技术决定论中的"强技术决定论",即"技术进步是决定社会发展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因素"进行批判,例如胡东原认为"技术决定论过分夸大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否定其它社会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是不符合科学技木发展史和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历史事实的"。但不管怎样,技术决定论在学术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制度决定论
承上文所述,传统观点认为,经济增长和国家发展的动力是资本、劳务的投入以及技术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然而,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经济史专家、新制度派代表人物道格拉斯・诺斯另辟蹊径,以一种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个问题,从而得出制约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制度的结论。诺斯和罗伯斯・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1973年美国出版)是阐释制度决定论的创新之作,制度决定论也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在这本书中,诺斯实现了经济理论与经济史的统一,即用现代经济理论研究经济史,通过经济史的证明推广这种经济理论,发展出了一种复杂的分析框架,以用来考察和解释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个框架在与新古典经济理论保持一致的同时,又与其互为补充。诺斯是制度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书对其观点进行阐述。
正如该书所述,"本书的中心论点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正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所谓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就是"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也就是说,只有满足了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这个条件,个人才有足够的激励去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活动,而达到这个目的的有效方法是明确产权。同时,诺斯给出了经济增长的概念,即"人均收入的长期增长"。他指出:"真正的经济增长意味着社会总收入必然比人口增长的更快"。随后,作者通过对公元900年到公元1700年间历史的分析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论证。
诺斯的制度决定论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是一种革命性的理论。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制度决定论的重视也正反映出他(应该用它吧 指制度决定论的成功)的成功。《西方世界的兴起》问世之后,赞扬之声就从未停止。甚至有很多学者认为,诺斯的制度决定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本身,更在于其带来的影响。例如对其的评价:"诺斯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计量方法对过去的经济发展进行了重新研究,证明了稳定的制度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为推动经济史的研究做出了开拓性贡献""诺斯引发了一场真正的革命"(荣之君,曹琪)。但是,还有一些学者持不同意见,他们也指出了制度决定论的不足之处。例如,有学者认为"其结论的偶然性凸显,即有效率的所有权制度的产生是偶然地符合了政府的财政需要,有效率的所有权制度是偶然地产生在了某些国家"(张杨);还有学者认为:"诺思的'制度决定论'并不能称得上是完美的经济增长观,其不仅在理论上存在明显的不足,而且在实践中缺乏足够的说服力"(谢恋)。
三、有关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的争论
经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围绕"技术决定论与制度决定论"的争论有很多。经过归纳总结,笔者认为,除了单纯的"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之外,还有第三种观点,即"技术与制度共同决定论"。虽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人数不多,但是也表达了国内外学者的呼声。在国外,代表性人物有制度学家拉坦。在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如在《论经济增长制度高于技术》中,作者胡雁与徐艳虹不仅同时承认了技术和制度对经济增长所做的贡献,更明确指出"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高于技术,技术可以使经济增长,但制度决定了经济增长的高度"。
四、新教伦理决定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提出一个新颖的观点:资本主义的兴起是因为新教经济伦理在于个人积累,他们不断的财富积累是因为新教的天职观;财富积累和创造的动力就产生了资本主义。此观点一经提出就在学术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种从精神内核出发去解释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理论诞生了。
韦伯的方法论工具即理想类型,理想类型是韦伯提出的一种分析概念或逻辑工具,是从一个时代某些特有的社会现象这种经验材料中高度抽象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分类概念,抽绎不同经验材料所建立的不同理想类型,其功能是对经验事实进行分类与比较(斯蒂芬・卡尔伯格,2002 )。韦伯将历史考察方法与逻辑考察方法相统一,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起源的历史因果链条进行分析,抽象出了宗教改革--新教伦理--近代资本主义精神--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链条,并证明了自己的理论。
新教伦理决定论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韦伯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分析可以说是独具新颖性的,他在研究方法和理论方面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可避免的是,一些学者对新教伦理决定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例如,"韦伯忽视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或者资本主义精神产生过程中的经济自身发展因素;他将新教伦理从西方思想文化的整体发展中孤立出来,还将宗教改革与欧洲同时代的其他社会经济变化割裂开来,很多观念并非宗教一力而为之"(李春华,2003)。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对新教伦理决定论给以足够的重视。
五、其他观点
针对"西方世界的兴起--欧美经济增长原因"这个问题,以上三种观点是笔者认为目前在学术界较为主流的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观点颇具影响力。例如,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提出的"英国清教推动了西方世界的兴起"的观点;政治学家保尔・肯尼迪把西方世界的兴起归结为欧洲近代历史上的政治多元化和历史机缘;华勒斯坦等历史学家则从非决定论的理论视角研究这个问题。
另外,在查阅相关文献时,笔者还发现了一些解释这个问题的"独家观点",例如,黎海波在《数学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文中,提出了"正是数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上中国的落后和西方世界的兴起"的观点;张佳生在《基督教伦理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文中提出了"基督教伦理对西方世界的兴起也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的观点;余军华和李贞芳总结了哈罗德和达得利的研究成果后,在《印刷术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文中提出了"印刷术的发明对西方社会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政治、宗教和文化领域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变革"的观点。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西方世界的兴起--欧美经济增长原因"这个问题,学术界已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从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该问题的思考。为了使这方面的工作能够再上一个台阶,笔者认为在研究该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该进行"立体化"的思考,即将有关该问题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在内,并且将它们联系起来,认真考证,严谨分析,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考察,进而得出最佳观点。笔者认为,上文提到的一些"独家观点"角度较为单一,有些形而上学,因此其理论有待完善;其次,在分析原因时,应仔细分析"因果"关系,孰因孰果非常重要,例如,究竟是"技术进步对完善的制度提出了需求"还是"制度的完善促使技术进步",须知正确的"因果关系"是理论严谨的保障;再次,由于学术界中观点众多,在研究的过程中,既要相互借鉴,博取众长,又要独立思考,敢于创新,只有这样,理论体系才会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西方世界的兴起》 道格拉斯・诺斯,罗伯斯・托马斯 著
[2]《论经济增长制度高于技术》 胡雁,徐艳虹 著
[3]《论马克思不是技术决定论者》 刘立 著
[4]《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谢恋 著
[5]《近代西方世界兴起原因的再思考》 韦森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