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范文

时间:2023-07-19 17:36: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集体经济发展年度计划

篇1

一、实施范围

本实施意见适用范围为浒山街道、古塘街道、白沙路街道行政区域范围。

二、实施原则

(一)权益保障原则。在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的落实过程中,要采取多种途径方式予以解决,以保障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相关权益,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同时,要切实加强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落实后的管理,从而确保村级集体资产有序运作,保值增值。

(二)因村制宜原则。要根据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留用地指标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合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指标兑现方式。原则上应以回购安置为主,货币安置为辅,同时有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也可按规划要求自行建设。

(三)有序实施原则。要从解决历史欠账与当前问题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历年来积累的尚未解决落实的发展留用地指标,以及当前征地产生的留用地指标,进行调查摸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计划,按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力争用3至5年时间逐步分批给予妥善解决。

(四)谁用谁补原则。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兑现支出列入用地成本,按照谁用谁补的原则由用地单位负担,其中:市级经营性出让用地、市政府实施的公益事业项目所产生的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的兑现由市级负责落实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街道用地由所在街道落实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用地的(包括旧村拆迁改造安置用地及旧村自行改造用地等),不论以何种方式供地,均不再计提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

三、实施方式

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具体按照以下三种方式加以落实:

(一)回购安置。对本实施范围内有符合相关条件出让地块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根据货币安置方式计算得出的货币安置总额,以成本价格(包括建安成本、土地成本、财务成本、有关税费等)回购该出让地块内的部分房屋。所涉地块的规划方案由市规划局牵头,会同相关部门会审确定;具体的回购面积、位置、价格等由市国土资源局牵头,会同市农办、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建设等部门会审确定,并纳入到该地块的出让方案之中。

(二)货币安置。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财政局按被征土地所在的地段,以商业用地的级别基准地价(指标落实当年的级别基准地价)确定每亩土地的价格,扣除土地征收成本、国家税费等相关费用后的净收益,乘以实际可享受的留用地亩数,所得的货币安置补偿款返还到村(社区)所在街道,由街道在征求村(社区)意见的前提下,对该资金进行使用,原则上应用于购买房产等收益性固定资产,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三)村(社区)自建。对具有足够经济实力的村(社区),且留用地规模达到10亩以上的(原已取得土地使用权并已经规划部门许可的村级发展留用地项目除外),在符合规划功能等要求的前提下,可由其自行开发建设。在建设方式上应采取委托有较强品牌实力的开发企业进行代建。同时,要鼓励若干个村(社区)实施联建,具体由街道牵头协调,实行统一安排。对于符合上述要求的村(社区),市国土资源局每年安排一定的用地指标进行报批,并按照其发展留用地具体用途办理相应的土地出让等手续。

四、实施程序

以上三种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落实的实施方式,均应先由相关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提出申请,每次申请一般只能选择一种方式。具体流程如下:

(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向所在街道提出申请,经街道初审后,上报市规划局。

(二)市规划局组织市农办、发展改革、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及相关街道、项目建设单位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审议,并根据联席会议意见确定分批落实的年度计划,报请市政府批准。

(三)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年度计划,市农办、发展改革、财政、规划、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相关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加以落实。

(四)街道落实村级发展留用地政策的,由所在街道组织实施。

五、相关要求

(一)相关街道是规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产)管理的责任主体,在对村级发展留用地(产)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台账的同时,要做好村级发展留用地的初步选址,协调好村级发展留用地安排过程中各方利益关系,并指导村(社区)做好项目开发和日常管理工作。市农办、国土资源、规划等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市规划部门要建立台帐制度,每年与镇级台帐核对确认。

(二)市财政部门在安排每年的财政预算时,应结合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申请情况以及市级财政可承受能力,优先考虑村级发展留用地的货币安置资金。今后用地项目产生留用地指标费用列入项目投资相关预算和征地成本。

(三)村级发展留用地指标核算方法。年月日以前征收的,留用地比例及相关政策仍按原定办法执行;年月日以后征收土地的,按新增建设用地征收面积的6%进行计算。征收土地的时间界限以征收批准时间为准。

篇2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28号),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作出了全面具体的规定。我市各镇(街)、各部门采取措施,积极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当前土地管理特别是土地调控中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问题,违法违规征地、用地,低成本工业用地过度扩张,圈占土地和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更严格的管理措施,切实加强土地管理,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

各镇政府、*街道办主要负责人应对本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对土地违法违规问题隐瞒不报、压案不查的,应当追究有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二、禁止擅自征收土地,保证征地工作依法进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准后,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组织实施。”所确定的征收土地制度,实行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征地。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及法定的征地批准权限和程序,代表政府负责组织征地的审查报批和具体实施工作,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未取得授权和批准前均无权审查报批和组织实施征收土地。

三、禁止擅自出让土地,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

篇3

为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和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8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特别是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居民住房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较高,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受经济承受能力、可供租赁的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等原因,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同时,随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和我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居住条件又亟需改善,新就业职工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必然途径。

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完善城市住房保障体系、发展多层次住房租赁市场、多渠道解决城市中等偏下收入居民阶段性住房困难、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有效手段,是调整房地产市场供应结构、引导城市居民合理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重要决策部署,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大投入,积极主动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二、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本意见所称公共租赁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户型面积、供应对象和租金标准,面向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和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的政策性租赁住房。

(一)总体目标。至“十二五”末,逐步健全完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供应和管理制度,扩大供应覆盖面,实现供需平衡,基本满足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和城市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租赁住房需求。

(二)基本原则。一是政府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切实加大对公共租赁住房的投入力度,切实承担起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工作责任。产业集聚区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管理由所在县(市、区)政府(管委会)负责。二是政策支持。政府采取投资补助、贷款贴息、补贴租金等方式,支持产业集聚区和企事业单位等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采取土地、财税、金融等支持政策,充分调动产业集聚区、用工集中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其他投资机构投资和经营公共租赁住房的积极性。三是供需平衡。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要科学测算需求情况,紧密结合需求状况确定年度建设计划,通过3-5年的建设,在十二五末达到供需平衡。四是科学规划。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发展应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方式布局,集中设置的项目应在交通便捷、生活配套设施完善的区域内安排;非集中设置的项目按照统一规划通过实施配建等形式解决。五是规范管理。公共租赁住房着重解决政策规定对象的过渡性居住困难,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定向出租,只租不售。

三、房源筹集和建设标准

(一)房源筹集。要根据公共租赁住房“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房源筹集。结合我市实际,公共租赁住房原则上以产业集聚区、企事业单位建设为主,以在商品住房、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中配建为辅。

公共租赁住房房源主要包括:一是在商品住房中配建的公共租赁住房;二是产业集聚区、企业单位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三是廉租住房在满足符合条件家庭需求前提下,由住房保障部门提请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转化的公共租赁住房;四是经政府批准的高校、事业单位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五是政府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六是房地产开发企业或社会机构提供的租赁住房。

(二)建设标准。公共租赁住房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和节能环保要求,确保工程质量安全,满足基本居住需求。新建成套住房的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省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综合考虑住宅使用功能和空间组合、居住人口及构成等要素,合理确定套型比例和结构;新建集体宿舍的建筑设计,应符合住建部颁布的《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及国家、省有关建筑标准、规范和规定,进行简易装修。公共租赁住房一居室单套建筑面积控制在30平方米以内;二、三居室单套建筑面积分别控制在50平方米、60平方米以内。

四、大力发展产业集聚区公共租赁住房

(一)明确要求。一是突出重点。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市“十二五”期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重点,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大力鼓励和支持,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二是加强管理。在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按照“市级监督、县(市、区)级管理”原则实施。产业集聚区建设公共租赁住房,应采取市场机制进行运作,以保本微利为营运目标,着重体现公共服务功能;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经过政府批准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必须严格执行市政府确定的准入、退出条件以及租金价格和只租不售的管理要求。三是定向供应。产业集聚区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供应对象为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职工;企事业单位享受政府优惠政策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优先用于满足拥有房源单位符合供应条件职工的居住需求。产业集聚区、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房源有剩余的,应向社会其他符合条件家庭供应。

(二)建设程序。一是列入计划。每年年底,县(市、区)负责制定产业集聚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下一年度计划,报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每年年初,市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发展改革、财政、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等部门,根据上级下达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指标,提出当年产业集聚区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报市政府审定后印发执行。二是项目审批。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建设单位根据年度建设计划,向市发展改革部门申请办理项目审批核准。三是规划管理。县(市、区)负责组织编制公共租赁住房的规划并按程序提交市城市规划建设委员会审批。四是土地供应。国土部门根据产业集聚区报送的公共租赁住房年度建设计划,将建设用地纳入当年土地供应计划予以保障。

五、政策支持

(一)加大政府投入。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可通过财政预算安排资金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安排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和从土地净收益中提取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在确保廉租住房建设资金所需的前提下,可以统筹用于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包括购买、新建、改建、租赁公共租赁住房。政府全额投资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收入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缴入同级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专项用于公共租赁住房的维护、管理。

(二)落实建设用地。政府集中建设以及在商品住房中配套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用地实行划拨供应。产业集聚区、企事业单位使用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用地可以采取出让、租赁或作价入股等方式有偿使用,并将所建公共租赁住房的租金水平、套型结构、建设标准和设施条件等作为土地供应的前置条件写入《土地出让方案》,报有审批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在土地出让公告中向社会公开公示,出让成交后写入出让合同。对依法收回的闲置土地,优先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集体建设用地按规定不得用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三)享受税收优惠。产业集聚区、企事业单位在国有土地上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参照经济适用住房相关政策执行。在国有土地上集中建设的公共租赁住房以及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并按照规定对象和租金标准出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支持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88号)和《省财政厅支持我省保障性安居工程财政政策的指导意见》(豫财综〔〕54号)规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

(四)完善配套政策。公共租赁住房在筹集房源和租赁经营方面所涉及的税收,按照国家、省规定的优惠政策执行;公共租赁住房的水、电、暖、燃气等设施的建设和收费标准按照居住类房屋标准执行,计价标准按照居民生活用水、用电、用暖、用气标准执行;公安、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等部门应制定配套政策,确保公共租赁住房承租人享受与城市户籍常住人口同样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子女入学和就医等待遇。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健全住房保障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确保公共租赁住房工作顺利实施。住房城乡建设、发展改革、城乡规划、国土资源、财政、税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监察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职责,加强对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监督,依法查处违法违纪行为。

(二)认真调查,科学安排。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应定期开展住房需求状况调查工作,科学确定各类保障性住房和商品住房的供应结构和供应比例,满足社会各收入阶层住房居住需求。要根据公共租赁住房“十二五”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公共租赁住房建设。

篇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3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100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307号)、国土资源部及监察部《关于落实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78号)等政策文件精神,严格执行工业用地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出让最低价标准并以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我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公开出让的具体操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工业用地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重要意义

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防止和减少土地资产流失,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和加强廉政建设,也是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保障合理高效用地,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全面推行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重要性,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稳妥地予以推进。

为加强对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的领导,确保此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市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管理办法》(中府〔*〕124号)规定,由市土地招标拍卖领导组负责对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活动实行指导、协调、检查和监督。各有关部门必须依照规定的职权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相关工作。

二、明确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工业用地范围

*市辖区范围内工业用地的出让工作适用本意见。包括:存量工业用地、新增建设用地中的国有工业用地(已完善农转用与征收手续);市政府储备的国有工业用地;经市政府批准收回重新出让的国有工业用地。

根据国土资发〔*〕78号文规定,允许继续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出让,但未能在*年6月30前完善出让手续的工业用地,应按照本意见实施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工业用地)流转(出让),除作特别规定外,参照本意见实施。

三、应遵循的原则

(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原则。按照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产业布局的要求,确保对推进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具有重大作用的项目用地;严禁向国家产业目录禁止类、淘汰类项目供地,从严控制限制类项目供地。

(二)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节约、集约用地控制标准,通过产业选择、投资强度、开发利用强度和规模等方面的严格把关,引导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共享,促进规模化、集约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鼓励建设标准厂房、多层厂房。

(三)严格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度供应计划进行有计划供地的原则。工业用地出让必须符合我市产业发展规划及年度建设用地供应计划,不得突破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四)分期分批次集中出让原则。市土地公开交易机构根据《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每月定期分批次集中公开出让公告,组织实施公开出让。

(五)逐步推行净地出让的原则。在理顺土地产权关系和经济关系的前提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的熟地后再出让”的原则,逐步推行净地出让。

(六)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工业用地年度出让计划、具体地块出让方案、供地结果等要向全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出让条件要充分体现公平竞争,不得人为设置有悖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条件。

(七)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的原则。各有关部门依照规定的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积极做好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相关工作。

四、基本程序

各镇政府、区办事处和市土地储备中心作为相关权利主体,负责在现有土地管理体制下,先完成土地出让前期工作即完成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拆迁等工作且取得用地批准文件,并根据当年国家、省、市产业发展导向目录拟定具体建设项目投资强度、产业类别、行业标准等条件,再向有关部门申请建设项目建筑设计要点、环保意见等批复意见,向市土地公开交易机构申请进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上述批复意见以及投资强度、产业类别、行业标准等条件应作为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文件的重要内容,在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成交后,上述批复及条件作为申请相关行政许可的依据,竞得人按规定完善相关手续。具体如下:

(一)提出申请

相关权利主体提交委托公开出让申请、土地权属证明、宗地图、1:10000位置示意图、具备土地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出具的土地估价报告、市规划局出具的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要点、市环保局出具的环保意见及市国土资源局核定的投资强度,向市土地公开交易机构申请进行工业用地公开出让。

(二)确定底价

市土地公开交易机构根据相关权利主体提交的土地评估结果,结合基准地价及地块状况等因素,提出拟出让底价,经市国土资源局审核后报市政府确定。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307号)规定,我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最低价标准为第五等级,25.6万元/亩。

属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工业用地)流转(出让)的,流转(出让)底价不得低于同一区域国有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最低标准,且必须经过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村民会议2/3以上成员或2/3以上村民代表表决同意。

(三)组织实施公开出让

市土地公开交易机构根据《广东省土地使用权公开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在每月的10日、20日、30日(节假日顺延)分三个批次公开出让公告,组织实施公开出让。成交后与竞得人签订《成交确认书》。市国土资源局按规定与竞得人签订出让合同。

(四)出让价款处理与土地交付

1、地价款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出让成交后的地价款必须在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付清;属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出让)的,成交后的地价款由竞得人在流转合同规定的期限内直接支付给土地所有权人。

2、收益处理:国有工业用地出让款项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进行缴纳及分解处理。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出让)所得款项,按照《*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实施办法》规定应交纳给市政府的流转收益,由土地所有权人在签订流转合同后60日内缴纳。

3、土地交付:公开出让成交后,相关权利主体负责在规定期限内向竞得人交付土地。相关权利主体和竞得人应依附件《出让宗地界址图》所标示坐标实地验明各界址点和界桩。

(五)落实相关行政许可(审批)手续与办理土地登记

公开出让成交,竞得人在按出让合同规定的期限支付地价款的同时,凭《出让合同》及相关资料,到发改、经贸、外经贸、环保等部门,依法办理相关行政许可(审批)手续,落实项目立项、行业准入标准、环境评价等建设指标;出让地价款支付完毕后,凭《公开交易证明书》、出让合同、用地批文等相关资料,向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土地登记。

(六)工业用地开发建设监管

相关权利主体根据公开交易文件、出让合同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工业用地出让后的开发建设进行监管,对不按照招标拍卖挂牌文件规定条件和要求投资建设的,应督促其限期改正并追究违约责任。

为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出让合同,增设工业用地出让合同补充条款,明确工业用地单位投资强度、容积率、配套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比例等指标要求、开工和竣工期限以及相应的违约条款(违约条款见附件),并作为工业用地项目开发建设考核的依据。未达到要求的,按照约定由用地单位承担违约责任。配套服务设施与用地项目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五、应注意和明确的几个问题

(一)编制工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业用地出让计划

市发展和改革管理部门牵头,会同相关单位,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的要求,根据我市的资源条件、产业发展基础及人力资源优势,结合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符合我市工业特点的产业发展规划,并依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年度新建工业项目进行细化分类,制订各类工业项目年度投资计划,增强工业用地供应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会同相关单位,依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年度供应计划以及土地市场供求状况、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等,制订年度工业用地出让计划,落实年度供应数量、供地结构和具体供地位置。

(二)建立工业用地预申报制度,及时了解我市工业用地的需求情况

为保证工业用地供应的计划性,从*年起,各镇区政府应于每年12月底前向市政府上报下一年度拟招商的工业用地计划,包括数量、宗地规模、结构、布局、进度、产业类别、土地使用条件等情况;市土地储备中心应于每年12月底前上报下一年度拟储备的工业用地数量。

(三)完善工业用地年度储备计划

根据预申报情况,结合省下达的年度用地指标,合理制定工业用地年度储备计划。进一步健全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土地的收回与整合、征收与供地以及统一规划等的管理力度,强化政府土地储备工作(包括镇区的土地储备)。

(四)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方式选择

现阶段工业用地的公开交易方式以拍卖出让、挂牌出让等为主,在条件具备时可实施上网竞价,采取网上公告、网上申请、网上竞买的方式。通过在中国土地市场网、省国土资源厅和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工业用地公开交易公告,申请人在网上下载标书等相关文件,在公告规定期限内缴纳竞买保证金,并持相应文件提出竞买申请,经市土地公开交易机构确认后,参与工业项目用地的网上竞买。

(五)规范工业用地出让收益管理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100号文)、市府办《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的通知》(中府办〔*〕41号)及《*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文件规定,理顺土地出让市、镇、村的收益分配体系。

(六)严控工业用地改变用途,凡将工业用地改为其他经营性用地的,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按市政府有关规定处理。

(七)加强执法监察,促进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的全面落实。

篇5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审查调整各类相关规划和用地标准

(一)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各类与土地利用相关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安排,年度用地安排也必须控制在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之内。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安排的,必须及时调整和修改,核减用地规模。

(二)切实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科学规划。要按照合理布局、经济可行、控制时序的原则,统筹协调各类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规划,避免盲目投资、过度超前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

(三)从严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城市规划要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科学确定城市定位、功能目标和发展规模,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加快城市规划相关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尽快出台新修订的人均用地、用地结构等城市规划控制标准,合理确定各项建设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严格按国家标准进行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和生态绿化建设。严禁规划建设脱离实际需要的宽马路、大广场和绿化带。

(四)严格土地使用标准。要健全各类建设用地标准体系,抓紧编制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用地标准。要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重新审改现有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凡与土地使用标准不一致的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要及时修订。要采取先进节地技术、降低路基高度、提高桥隧比例等措施,降低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工程用地和取弃土用地标准。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必须严格执行用地标准,对超标准用地的,要核减用地面积。今后,各地区、各部门不得开展涉及用地标准并有悖于节约集约用地原则的达标评比活动,已经部署开展的相关活动要坚决停下来。

二、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大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五)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各地要在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开展建设用地普查评价,对现有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和投入产出情况做出评估,并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处理好建设用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各项建设要优先开发利用空闲、废弃、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土地,努力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六)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政策。土地闲置满两年、依法应当无偿收回的,坚决无偿收回,重新安排使用;不符合法定收回条件的,也应采取改变用途、等价置换、安排临时使用、纳入政府储备等途径及时处置、充分利用。土地闲置满一年不满两年的,按出让或划拨土地价款的20%征收土地闲置费。对闲置土地特别是闲置房地产用地要征缴增值地价,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订具体办法。2008年6月底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将闲置土地清理处置情况向国务院做出专题报告。

(七)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国土资源部门要对适宜开发的未利用地做出规划,引导和鼓励将适宜建设的未利用地开发成建设用地。积极复垦利用废弃地,对因单位撤销、迁移等原因停止使用,以及经核准报废的公路、铁路、机场、矿场等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应依法及时收回,重新安排使用;除可以继续划拨使用的以外,经依法批准由原土地使用者自行开发的,按市场价补缴土地价款。今后,要严格落实被损毁土地的复垦责任,在批准建设用地或发放采矿权许可证时,责任单位应依法及时足额缴纳土地复垦费。

(八)鼓励开发利用地上地下空间。对现有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对新增工业用地,要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厂房建筑面积高于容积率控制指标的部分,不再增收土地价款。财政、税务部门要严格落实和完善鼓励节约集约用地的税收政策。国土资源部要会同有关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抓紧研究制订土地空间权利设定和登记的具体办法。

(九)鼓励开发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国土资源部要研究建立土地利用状况、用地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等评价指标体系,加快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估工作。凡土地利用评估达到要求并通过国家审核公告的开发区,确需扩区的,可以申请整合依法依规设立的开发区,或者利用符合规划的现有建设用地扩区。对符合“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要求的国家级开发区,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

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基础性作用,健全节约集约用地长效机制

(十)深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国土资源部要严格限定划拨用地范围,及时调整划拨用地目录。今后除军事、社会保障性住房和特殊用地等可以继续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外,对国家机关办公和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以及各类社会事业用地要积极探索实行有偿使用,对其中的经营性用地先行实行有偿使用。其他建设用地应严格实行市场配置,有偿使用。要加强建设用地税收征管,抓紧研究各类建设用地的财税政策。

(十一)完善建设用地储备制度。储备建设用地必须符合规划、计划,并将现有未利用的建设用地优先纳入储备。储备土地出让前,应当处理好土地的产权、安置补偿等法律经济关系,完成必要的前期开发,缩短开发周期,防止形成新的闲置土地。土地前期开发要引入市场机制,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实施单位。经过前期开发的土地,依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组织出让。

(十二)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土地出让前要制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土地供应方案,明确容积率、绿地率和建筑密度等规划条件。规划条件一经确定,不得擅自调整。合理确定出让土地的宗地规模,督促及时开发利用,形成有效供给,确保节约集约利用每宗土地。未按合同约定缴清全部土地价款的,不得发放土地证书,也不得按土地价款缴纳比例分割发放土地证书。

(十三)严格落实工业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工业用地和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包括配套的办公、科研、培训等用地),以及同一宗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都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公开出让。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城市规划、建设、水利、环保等部门制订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计划,拟定出让地块的产业类型、项目建议、规划条件、环保要求等内容,作为工业用地出让的前置条件。工业和经营性用地出让必须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确定土地使用者和土地价格。严禁用地者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个人签订协议圈占土地,通过补办用地手续规避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十四)强化用地合同管理。土地出让合同和划拨决定书要严格约定建设项目投资额、开竣工时间、规划条件、价款、违约责任等内容。对非经营性用地改变为经营性用地的,应当约定或明确政府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权,重新依法出让。

(十五)优化住宅用地结构。合理安排住宅用地,继续停止别墅类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土地供应。供应住宅用地要将最低容积率限制、单位土地面积的住房建设套数和住宅建设套型等规划条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或划拨决定书,确保不低于70%的住宅用地用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的建设,防止大套型商品房多占土地。

四、强化农村土地管理,稳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十六)高度重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指导、督促编制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镇规划、乡规划、村庄规划,划定村镇发展和撤并复垦范围。利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非农建设,必须符合规划,纳入年度计划,并依法审批。严格禁止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格禁止“以租代征”将农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十七)鼓励提高农村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要在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的原则下,依法盘活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按规划稳妥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农民住宅建设要符合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住宅建设用地要先行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对村民自愿腾退宅基地或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购买空闲住宅的,当地政府可给予奖励或补助。

(十八)严格执行农村一户一宅政策。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完善人均住宅面积等相关标准,控制农民超用地标准建房,逐步清理历史遗留的一户多宅问题,坚决防止产生超面积占用宅基地和新的一户多宅现象。

五、加强监督检查,全面落实节约集约用地责任

(十九)建立健全土地市场动态监测制度。要对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执行实施全程监管,及时向社会公开供地计划、结果及实际开发利用情况等动态信息。国土资源部门要对土地供应和开发利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价分析,研究完善加强土地调控、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政策措施。

(二十)完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制度。要将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履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内容。没有国土资源部门的检查核验意见,或者检查核验不合格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二十一)加强各类土地变化状况的监测。运用遥感等现代技术手段,做好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建立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全面掌握各类土地变化状况。国家每年选择若干个省级行政区,进行全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状况监测。重点监测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耕地减少和违法用地等情况,监测结果要向社会公开。

(二十二)加强对节约集约用地工作的监管。国土资源部要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用地情况的执法检查,重点查处严重破坏、浪费、闲置土地资源的违法违规案件,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要将企业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有关部门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项目超过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一年,完成土地开发面积不足1/3或投资不足1/4的企业,应审慎贷款和核准融资,从严控制展期贷款或滚动授信;对违法用地项目不得提供贷款和上市融资,违规提供贷款和核准融资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十三)建立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制度。制定单位GDP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的新增建设用地消耗考核办法。实行上一级人民政府对下一级人民政府分级考核,考核结果由国土资源部门定期公布,作为下达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依据。

篇6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土地管理。

第三条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土地意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转让土地的行为,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  县(含县级市、下同)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市辖区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所辖乡(镇)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在特定区域设立派出机构,负责相应区域的土地管理和监督工作。

第二章  土地权属的确认和变更

第五条  依法实行土地登记发证制度。土地登记的具体事务,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办理。

确认林地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确认水面、滩涂的养殖使用权,分别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依法登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按照下列规定登记发证:

(一)中央驻皖单位、省直单位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省人民政府登记发证;

(二)市直单位、市辖区内其他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市人民政府登记发证;

(三)跨行政区域的国有土地,由所跨行政区域的同一上级人民政府登记发证;

(四)前(一)、(二)、(三)项规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人民政府登记发证。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以及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依照《实施条例》第四条的规定登记发证。

第七条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应当自行为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土地所在地的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变更登记申请,由土地登记机关依法进行土地变更登记:

(一)依法转让土地使用权的;

(二)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引起土地使用权转移的;

(三)因征用、交换、调整土地引起土地权属变更的;

(四)因单位合并、分立等原因引起土地权属变更的;

(五)因处分抵押财产引起土地权属变更的;

(六)依法改变土地用途的;

(七)依法继承、赠与、更名引起土地使用权变更的;

(八)依法改变土地权属的其他情形。

第八条  依法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权的,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九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坡、荒滩等土地使用权的承包、拍卖等方案,须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获得使用权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土地所有者通过发包、拍卖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坡、荒滩等土地使用权取得的资金,应当用于本集体所有的荒山、荒地、荒坡、荒滩等范围内的水土保持和小型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条  土地登记申请人采取隐瞒事实等非法手段骗取登记的,或者因土地登记机关责任导致土地登记不当的,土地登记机关应当书面通知土地证书持有人在规定期限内办理土地证书更改、更换或者注销手续;土地证书持有人逾期不办的,由土地登记机关公告原土地证书作废。更改、更换或者注销土地登记的费用以及因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由责任者承担。

上级土地登记机关发现下级土地登记机关土地登记有错误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有权直接注销或者更改。

第三章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第十一条  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照《土地管理法》规定审批。

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上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逐级上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二条  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其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模。已经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和范围的,应当及时进行修订、调整。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管理,严格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没有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或者超过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的,不得批准新增建设用地。节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经核准后,可以结转下一年度使用。

未严格执行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或者没有完成土地开发、整理计划指标的,核减下一年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第十四条  因村庄、集镇、乡镇企业退建还耕易地重建的,新址应当尽量利用非耕地,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占用基本农田以外耕地小于旧址面积的,其建设用地可以不占年度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指标。

第四章  耕地保护

第十五条  市人民政府应当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确保本行政区域内耕地总量不减少。确因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新增建设用地后,新开垦耕地的数量不足以补偿所占用耕地数量的,必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减免本行政区域内开垦耕地的数量,并支付相应的耕地开垦费用,由省人民政府组织易地开垦。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建立新增耕地储备库。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开垦的超过耕地开垦计划的新增耕地或者年度内占用耕地补偿平衡有余的耕地,可以纳入新增耕地储备库。储备的耕地可以用于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也可以有偿调剂用于其他市、县折抵建设占用耕地的补偿指标。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保证耕地开垦计划的执行。

第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按照上级人民政府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合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落实保护措施,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

第十八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用地单位应当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没有条件开垦的,用地单位在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时,应当按照每平方米6至9元的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占用基本农田的,缴纳耕地开垦费的标准应当高于上述标准的40%。

用地单位开垦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参照前款规定的标准缴纳耕地开垦费。

开垦耕地所需资金或者缴纳的耕地开垦费,作为建设用地成本列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要求占用耕地的单位将所占用耕地耕作层的土壤用于新开垦耕地、劣质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第二十条  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应当由原耕种该幅耕地的集体或者个人恢复耕种,也可以由用地单位组织耕种;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用地单位应当按照每平方米5至10元的标准缴纳闲置费;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该幅土地原为农民集体所有的,应当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

承包经营耕地的单位或者个人连续二年弃耕抛荒的,原发包单位应当终止承包合同,收回发包的耕地。

第二十一条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土地开垦区内开发土地,应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积极进行土壤改良,防止砂化、盐渍化、潜育化和水土流失。一次性开发未确定使用权的荒山、荒地、荒坡、荒滩,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的,由开发单位或者个人向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按照下列规定的权限办理审批手续:

(一)不超过20公顷的,报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二)超过20公顷不超过50公顷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三)超过50公顷不超过600公顷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四)超过600公顷的,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二条  市、县和乡(镇)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实施土地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

土地整理后新增耕地面积,由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验收,也可以委托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委托验收的,验收结果须经省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复核确认。

第二十三条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破坏的,用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复垦;没有条件复垦的,按照被破坏土地每平方米6至9元的标准缴纳土地复垦费;复垦不符合要求的,参照上述标准缴纳复垦费。土地复垦的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四条  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和土地复垦费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征收,并缴入同级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不得挪作他用。

省人民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可以调整耕地开垦费、土地闲置费和土地复垦费的标准。

第五章  建设用地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以有偿使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后,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

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颁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后,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

乡镇企业、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及农村村民住宅等乡(镇)村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后,依法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二十六条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建设单位应当向建设项目批准机关的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有关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具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第二十七条  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国有未利用地,除依法报国务院批准的外,超过4公顷的,报省人民政府批准;不超过4公顷的,报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具体建设项目使用原有建设用地和已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用范围内的土地的,以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未利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报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条  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县人民政府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除30%缴中央财政外,40%留本级财政,10%缴市财政,20%缴省财政;市人民政府收取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除30%缴中央财政外,50%留本级财政,20%缴省财政。

市、县人民政府收取的原有建设用地的土地有偿使用费,20%缴省财政。

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除依法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外,应当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原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可以继续保留划拨用地外,应当实行有偿使用。处置土地资产,涉及省属单位的,应当经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初审后,报省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定。

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经批准准予改变土地建设用途的,除依照《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可以继续保留划拨用地外,应当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缴纳土地有偿使用费。

第三十条  国有土地租赁,应当报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批准,由土地使用者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租赁合同。

前款所称国有土地租赁,是指国家将国有土地出租给使用者使用,由使用者向国家定期支付租金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  以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应当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由土地使用者与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前款所称国有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入股),是指国家以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作价,作为出资(入股)投入企业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  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作价出资(入股)、转让、抵押等,涉及地价评估的,由具有土地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涉及处置划拨土地使用权的,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评估结果。

第三十三条  征用土地应当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拟订、报批征用土地方案。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拟订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和供地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逐级上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征用林地的,应当先征得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二)公告征用土地方案。征用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和征用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

(三)办理补偿登记。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之日起15日内,持土地权属证书或者其他有效证明,到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四)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征询意见期限为15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以上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用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五)交付被征用土地。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被征地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人应当自征地各项费用付清之日起30日内交付被征用的土地。

征用农民承包的土地的,应当依法办理土地承包合同变更手续。

国家依法征用土地的,按照规定核减该幅土地农业税和有关农产品的定购任务。

第三十四条  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

(一)征用鱼塘、藕塘、苇塘、灌丛、药材地等,为其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

(二)征用果园、茶园、桑园等,为其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7倍;未曾收获的,为其同类土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倍。

(三)征用耕种不满3年的开荒地,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4倍;耕种3年以上的,按照耕地补偿。

(四)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至5倍。

(五)征用其他土地的,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至3倍。

征用林地的土地补偿费标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

(一)征用农用地的,为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至4倍;

(二)征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的,为其所在村(组)耕地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2至3倍。

征用荒山、荒地的,不支付安置补助费。

第三十六条  依照本办法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省人民政府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用耕地以外的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因采矿造成塌陷需要征用土地的补偿费标准和村庄搬迁、农民安置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七条  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和附着物的补偿费标准:

(一)被征用耕地上的青苗,按照当季作物的产值补偿;多年生作物,按照其年产值补偿;无青苗的,不予补偿。

(二)鱼苗放养2年以上的,不予补偿;不足2年的,按照放养鱼苗费的3至4倍补偿。

(三)用材林、防护林、特种用途林主干平均胸径大于20厘米的,按照其实有材积价值的10%至20%补偿;主干平均胸径5至20厘米的,按照其实有材积价值的60%至80%补偿。

(四)苗圃苗木、经济林、薪炭林按照其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2倍补偿;尚无产值的,按实际造林投资2倍补偿。幼龄林、新造林按实际投资2倍补偿。

(五)房屋及其他附着物的补偿费标准,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八条  非农业建设经批准使用国有农、林、牧、渔场的土地的,应当参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和本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七条规定,给予补偿。

第三十九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兴办企业或者以土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兴办企业,使用土地的补偿标准参照征用土地补偿标准的低限执行。

乡(镇)村公共设施、公益事业使用土地,应当对原土地使用权人给予补偿,除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全额支付外,其他补偿费按照前款规定的标准减半执行;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土地,已经调剂相应的土地给原土地使用权人的,可以不予补偿。

第四十条  严格控制征用蔬菜基地。确因特殊情况需要征用的,除依法报批外,应当按照征多少补充多少的原则,落实新的蔬菜基地,并按照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第四十一条  收回农民耕种的国有土地,不支付土地补偿费。有青苗的,支付青苗补偿费;本办法实施前,已经耕种10年以上,收回后直接影响农民生活的,按照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支付困难补助费。

因建设需要埋设电线杆、电线塔、电缆、管道等设施占用土地的,只补偿青苗损失;占地较多的,应当依法征用土地。

第四十二条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耕地被征用完后,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其余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建设项目占用该土地时,应当按照征地办法和标准给予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补偿。

第四十三条  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

农村村民新建住宅,其宅基地的面积标准:

(一)城郊、农村集镇和圩区,每户不得超过160平方米;

(二)淮北平原地区,每户不得超过220平方米;

(三)山区和丘陵地区,每户不得超过160平方米;利用荒山、荒地建房的,每户不得超过300平方米。

第四十四条  农村村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申请使用宅基地:

(一)因结婚等原因,确需建房分户,原宅基地面积低于分户标准的;

(二)因自然灾害或者实施村镇规划需要搬迁的;

(三)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回原籍落户,没有住宅需要新建住宅的;

(四)原有宅基地被依法征用的;

(五)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农村村民建住宅,由本人提出用地申请,经村民会议或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讨论同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占用农用地的,依照《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

第四十五条  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由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的临时用地,在报批前,应当先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篇7

关键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036-02

土地是农民“安身立命”之本。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地征收征用,失地农民也就随之产生了。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不仅关系到失地农民日后的生活,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分析现阶段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所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失地农民的现状

失地农民的产生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正常现象。“失地农民”是指农民的土地被依法全部或者部分征收征用后,导致失去与土地相关的一系列权利,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类特殊的法律主体。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征1亩地就会造成1.4个失地农民。根据这个比例,每年大约产生250~300万的失地农民,随着今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失地农民的数量将不断增多。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是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是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需要,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需要。

二、目前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行征地制度对“公共利益”界定不明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存在的直接原因是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根据中国《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按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但是没有明确界定哪些建设项目用地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在实际中,有些基层政府为了加快当地的建设步伐,追求政绩,常常越权非法批准征地,导致农民失地的随意性过大,出现土地征收中不规范的情形,进而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

(二)土地征收的法律法规滞后,损害农民的权益

1.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法律界定不明。中国土地法规定农村土地归集体所有,农民不是农村土地权益的主体,对于由谁来代表农民拥有这些土地所有权,谁来行使、如何行使却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程序上的说明。由于征地实施单位一般不直接面对农民个人,这就造成在征地过程中,农民往往没有参与权和决策权,甚至知情权,从而导致土地补偿款的分配混乱,弄虚作假,暗箱操作形象普遍,补偿款被层层盘剥,层层截留,真正到农民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被征土地征用费的收益分配比例为:地方政府占20%~30%,企业占40%~50%,村级组织占25%~30%,农民仅占5%~10% 。

2.土地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费过低。《土地管理法》规定的征收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偿费都是按照土地被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值来计算的,这种规定没考虑到土地本身的价值,也没有考虑到土地征收后地价的上涨,没有将土地看做是资产来处理,不符合政治经济学原理,被征地区位因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土地供求状况以及被征用地的用途等因素全没有考虑在补偿范围之内,补偿费过低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了。明显偏低的土地补偿标准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基本生活。

(三)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方式较为单一

当前,中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主要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用地单位安置和货币安置三种。中国现在主要实行的是货币安置这种方式。货币安置是将征地补偿款一次性发放给被征地农民,让其自谋出路。但是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农民拿到征地补偿费用后,绝大部分将费用转为消费资金,只有很少部分考虑投资再生产。尽管有部分农民转入二、三产业,但有相当数量的失地农民仍然难以找到出路,收入不稳定会随时存在着被淘汰的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其自身因素有很大关系,农民由于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缺乏应对市场竞争的能力,失地就意味着失业,长远的生计难以得到保障。

(四)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是二元化城乡经济结构。城市实行的是“高补贴,广就业”的“国家保障型”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实行的是以群众互助和国家救济为主的“个体自我保障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其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由于大量的农民失地、失业,他们成了一个典型的弱势群体,生活在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丧失了基本的国民待遇。一方面,他们失去了土地,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民了,没有了土地这个基本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失地的农民并未真正地成为城镇居民,因为他们失地后没有稳定的工作,也没有被纳入城镇社会保障范畴。他们在城市受到种种不平等待遇甚至歧视,不能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没有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种社会保障,就业受到排斥,子女入学接受教育也常常困难重重。所以,他们就成了种田无地、就业无门、保障无份的三无农民,沦为国家、集体、社会“三不管”的地步。

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入,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刻不容缓。

三、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

(一)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需要”的范围

征地制度改革必须明确界定公共征地的内容和范围。要站在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上,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的范围,控制征地规模,尽量不多占用农民的土地。在公共利益之外的用地,例如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工业用地和各类开发区、园区等用地退出国家征地范围,使它们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农用地转用年度计划的控制下,逐步通过公开的市场交易取得土地使用权。

(二)严格征地程序,重视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政府是社会保障的主体,在征地执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土地权利人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谈判权。征地过程必须规范透明,政府应起到监督职能,严格履行征地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使农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将征用土地的补偿费用的收支状况向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对于有争议的事宜可以建立专门的土地法庭或土地法院,有效地解决关于土地征地方面的各种纠纷。

(三)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改革土地收益分配制度

为了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征地补偿必须在确认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科学的补偿标准,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补偿。要充分考虑到失地农民的基础生活、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问题,从制度上做长远安排。影响土地价值除了要考虑土地被征用前的价值之外,还应考虑因土地的区位、市场供求、经济发展及政府宏观政策等因素造成土地可预见的未来价值和潜在收益,改革不合理的征用土地收益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例如,对工业园区建设和其他经营性项目被征土地,可采用土地折价全部或部分入股、租赁的方式,定额收取红利或租金,让农民“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

(四)多层次全方位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

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让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建立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一是低保。将所有符合条件的失地农民纳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包括非因土地征用失地的农民;二是养老保险。要采取政府补贴、征地单位代缴等方式,将被征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统筹用于解决农转非人员的养老保险等问题,不足部分应由各级财政按比例分摊兜底;三是失业保险。要建立失地农民失业登记制度,由征地单位为在劳动年龄段、已参加养老保险且符合其他规定条件的失地农转非人员办理失业保险,由社保机构发放失业保险金。

2.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制度。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对被征地农民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中国绝大多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农民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因而,各地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多形式、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共同投入、风险共担的机制,为被征地农民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政府与民间结合,强化多元投入机制;鼓励商业保险作为一种辅助或补充模式,为被征地农民投保团体大病保险;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等等。

3.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政府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文化层次安排不同的培训内容,力求做到时间短、掌握快、费用低、学得会。同时还要加强市场信息服务,畅通市场与农户之间的联系渠道,尽快把市场需求信息送到农民手中,使其能尽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各级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财政每年都应列出专项预算资金,对农村劳动力培训进行补贴、扶持。

4.建立再就业创新机制。坚持就业与创业并重的原则,积极为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搭建平台。一是鼓励失地农民兴办个体、私营企业,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大胆创业;二是提高农民的创业能力。政府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创业指导,帮助他们拓宽生产经营门路,提高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三是成立失地农民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各种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援助等等。

综上所述,“失地农民”问题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的问题,针对目前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弊端,政府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收益分享机制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个看似容易但在实施过程中阻力很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完善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唐海燕.中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

篇8

为了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28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切实保护耕地,增强建设用地的保障能力,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市加强节约和集约用地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增地减矛盾日益突出。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是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严格土地管理的重要环节,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任务,是缓解我市土地供需矛盾的必然选择。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全局,切实增强节约和集约用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做好“五个统筹”。要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大力推进节约和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二、大力推进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强化建设项目用地管理各项建设都要节省用地,千方百计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严禁闲置浪费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每宗建设用地必须提高投入强度和产出效率,防止粗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要通过土地整合置换,合理安排土地投放的数量和节奏,改善建设用地结构、布局,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水平。工业项目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和《*市工业项目用地效率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见表一、表二)。各地在供应土地时,必须依据《控制指标》规定,在土地使用合同或《划拨用地决定书》等供地法律文书中明确约定土地用途、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建筑系数和开发进度等控制性要求,明确违约责任,对不能履行约定条件的用地者,要督促承担违约责任。

(一)《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适用于新建项目,改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二)《控制指标》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建设用地预审和审批阶段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指标,是工业企业和设计单位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的重要依据,凡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定额指标的,应与本指标共同使用。

(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符合惑不解

(四)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缩短工艺流程,使用先进生产设施,节约使用土地。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进入多层标准厂房,原则上不单独供地。

三、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强化土地宏规调控职能建设项目用地必须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充分运用土地政策调控土地供应总量。对国家扶持的产业,要切实保障土地供应。凡列入禁止供地目录的建设项目,不得提供建设用地。从严控制区域内限制类项目的数量、布局和用地规模,制类项目用地原则上只能使用闲置或空闲存量土地,严禁占用耕地。严格控制宽马路、大广场用地,城市主要干道包括绿化带的宽度,*市各城区不得超过55米,*市城区和各建制镇不得超过40米,通往乡村的公路不得超过20米;各地建设城镇游憩集会的广场规模,*市各城区原则上不得超过2公顷,*市城区和各建制镇原则上不得超过1公顷。

四、严格控制新增用地规模,切实加强开发区(园区)用地管理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严格控制新增用地规模,切实加强对各类开发区及各类工业园区用地的管理。对新增建设用地的建设项目,要依据规划部门的选址意见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合理掌握占地规模与投资强度的比例。对占地规模过大、达不到《控制指标》的投资强度和用地效率指标要求的项目,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防止“圈而不用、乱占滥用”的现象发生。对因工艺流程、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有特殊要求需突破《控制指标》的,在申请办理建设用地预审和用地报批时应提供有关论证材料,确属合理的方可通过预审或批准用地。

篇9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加剧,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不断降低,而耕地面积却持续减少,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是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和集约化程度,促进土地有序、合理与科学化利用的重要手段。目前,各地的整理工作已取得一些成就,但在现实中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将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现状出发,探讨在推进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最终对加强农村居民点整理管理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现状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指运用工程技术调整土地产权,通过村庄改造、归并和再利用,使农村建设逐步集中集约,提高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并且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活动。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涵是指从宏观上对农村居民点的数量、布局进行调整以及从微观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和内部结构、布局进行综合调整。从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容来看,包含着调整土地关系和组织土地利用两方面内容。

我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均耕地资源极其稀缺,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可以增加农村耕地面积,不仅有助于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还有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和环境条件。目前,我国各地在居民点用地整理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就。

如,北京地区采用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运作”的模式。具体而言:从操作层面上看,是通过对旧镇村拆迁改造,让农民住楼房,节约出大量的村镇建设用地,然后通过土地流转,把节约的建设用地用于村镇的二三产业,集约利用原村庄集体建设用地。这种做法综合利用了村庄集体建设用地,保护了耕地;而且流转使农民自身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经济价值得到体现。另外,二三产业的引进使农民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收入有所增加。

江苏在土地整理方面,大力推行集约用地,并进行大规模的并村运动及由国土资源部主导进行的村庄整理与城镇用地挂钩试点工作。通过对项目区内村庄撤并和对不合理、不充分和废弃闲置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调整利用,增加了建设占用耕地面积,推动了农村居民点和城镇的进一步建设。

在我国的其他省份,如山东、安徽、吉林等地,也已着手开展了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在方式上,这些地区大多采取了村庄内部整理、村庄合并、农民社区及城镇化、向中心村集中以及就地安置等的模式,整理工作成果显著,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中的问题

(一)政策和法律方面的缺失。在宅基地方面,国家层面上没有一个单一的、完善的宅基地管理法规,尤其有关宅基地的产权问题及流转制度等深层次方面的相关政策较少,导致在宅基地管理上形成了政策的真空;在涉及到旧城镇的改造方面,虽然国家已出台了一些关于小城镇建设和城镇改造的文件,但由于旧村镇改造中审批复杂、收费项目繁多,目前的政策无法涵盖。另外,从用地整理的现状可以看出,有些地方的一些做法并不符合现行的土地政策与法规。

(二)农村居民点整理缺乏系统理论指导,由于农村居民点整理涉及诸多学科,如土地方面、经济核算、社会学方面等等,且产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土地经济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公众参与理论和区位理论等都将在整理工作中体现。而在土地整理中,关于这些方面,还没有一个综合的理论体系,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侧重于某一方面,顾此失彼,不利于农村整理工作的开展。另外,我国东西部农村的经济状况存在巨大差异,发达地区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在中西部地区并不适用。

(三)资金的缺乏阻碍着农村居民点整理工作的进程,雄厚的资金支持是农村居民点整理顺利进行的保障,农村再建房、旧房、空心村的改造都需要资金的扶持。在现实中,居民点开发建设的资金主要是乡镇及区级政府主导的,而我国大部分乡镇政府财力有限,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存在于乡镇的企业数量少,绝大多数村庄也没有集体企业的状况,造成集体获得收入的渠道单一,农民自身进行出资、投工、投劳可能性又较小,因此,资金筹集工作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整理工作的进程。

(四)缺乏专业的土地整理技术队伍,基层整理工作无序。土地整理工作技术性较强,从现状来看,没有一套系统的整理工作方法及程序,从事整理工作的人员多为行政人员,多数没有专门的资质,无法明确理解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内涵,随意性较大,致使在整理中,前后期工作不连续;而且在整理中,往往单纯关注闲置的或不合理的用地及超标用地,并没有对农村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无法从根本上、整体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现象。

三、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管理对策建议

(一)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行政政策及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需要现行法律的有效实施和未来政策法规的制定完善。针对目前整理工作的现状,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

宅基地方面,完善宅基地的流转政策。正确的宅基地流转有利于农民筹集进城资本,有利于人口迁移,为农村居民点整理腾出空间。虽然我国《土地管理法》中规定,农村宅基地属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这种农业集体经济组织在实际操作中比较模糊,所有权难以得到体现。而对于个人而言,人们往往认为宅基地是一种私有财产,可以继承,即使闲置、抛荒。别人也无权过问。所以,导致宅基地产权不明晰,宅基地无法流转。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也没有相关法律条文来限制农村的这种行为,导致大量旧宅基地的闲置、抛荒。因此,在现实工作中,要从国家政策的层面上对宅基地进行管理,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宅基地流转政策,使产权得到明晰。首先,对那些已经在城市或小城镇落户的居民实行宅基地有偿回收政策,避免宅基地的闲置;其次,对那些在农村有几处宅基地,却闲置不用,而且严重违反国家宅基地使用标准的本地居民,要征收超标准使用费,促使其放弃多占用的宅基地:对于那些在农村且愿意放弃自己的宅基地的,要由集体经济给予一定经济补偿,最终使农村宅基地得以合理流转。

土地规划及农村自留地方面也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另外,当地政府可以将土地整理的年度计划纳入到年度考核目标中,利用行政权力督促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进度。

总之,只有正确引导农民进行用地的

整理,并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不断研究并出台可操作的土地政策措施,才能贯彻执行好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工作,最终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系统综合的理论体系,指导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农村居民点整理具有特殊性,既不同于一般的农地整理,也不同于城市土地整理,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认识已逐步提高,发展了诸多的理论,但是由于涉及科目众多,往往难以兼顾,所以应组织专门的土地方面的专业人才及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精英,集中探讨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将农村居民点整理与农地整理、村庄规划、小城镇发展、新农村建设、景观文化保护结合起来,形成一系列综合的理论体系。

另外,除了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外,在土地整理内部,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内在机理研究也有待加强,如产权制度、流转制度等深层次的问题、失地农民的补偿机制、整理后的村庄合理规划、配套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等等,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以形成规范性的整理标准和项目管理规范以及项目效益评价体系,指导居民点用地整理工作的进行。

(三)拓展多方面融资渠道,保障资金筹集。农村居民点整理需要的资金是巨大的,从拆迁、平整、生活基础设施完善,到新居建设,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所以,在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中,资金是一个核心因素,从前面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资金的筹集渠道不畅将制约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是制约整理项目实施的关键因素。

要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可以尝试从国家、集体、个人等三方面集资。国家及集体方面的出资占大部分,如70%以上,体现国家财政的公共性,居民点的基础配套设施由市、县两级政府进行适当的资助,另外的资金从耕地占用税、农业开发基金、集体经济组织等多渠道筹集:个人方面,个体经济出资筹集一部分,并与整理后的土地利益分配相联系,农民个人承担重建房的资金,国家要根据农民实际建房需要,随时为农民办理土地占用等有关手续。通过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为做好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的工作打下基础。

适当引进市场机制,如北京地区的农村采用了“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运作”的模式,让企业参与进来,协助发展二三产业,这样既可以缓解资金筹集的压力,也充分利用了整理出来的土地,缓解了农民的就业压力,实现在家门口就业,而且政府和市场密切结合将更为有利于土地整理工作的扩展。

篇10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文献信息 网络建设

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卫生医疗工作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主体,不仅担负着医疗救治,而且还担负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指导职能,其职能能否有效发挥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农村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受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乡镇卫生院发展却比较缓慢,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阻碍农村奔小康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资金投入不足、卫生人才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是提高医生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不可缺少的条件,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普及,文献信息以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式更为读者所接受,以INTERNET为依托建立文献信息网络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本文仅就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重要性

1.乡镇院卫生院作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农村医疗预防保健三级网中间环节的职能作用,对维护农村生产力再生产、保障农村居民身体健康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巩固和完善,农村经济结构、产业规模和分配方式都发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补偿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的调整和改革,使作为农村卫生工作重要环节的乡镇卫生院职能作用上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在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的同时,要具有应急事件和急诊急救处理能力,能开展孕产妇和儿童的系统保健及孕妇的接生工作,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和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工作,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根据当地居民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协助当地政府制订和实施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及年度计划,协助主管部门对辖区有关行业实行卫生监督管理,负责村级卫生组织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以及乡村医生的业务培训。具备对农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儿童计划免疫的开展与监测、一般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指导等职能。因此,乡镇卫生院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安定团结和繁荣发展,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

2.文献信息在医疗工作中不可或缺。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要求每一位临床医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精神,而且要能够将最新的医学知识与技术应用于救治病人的临床实践中,这就要求经常翻阅相关文献,跟上医学最新进展,全面提高医生素质。医院文献资源利用好坏直接影响医务人员知识更新、学术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继续教育的进行。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普及,文献信息以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式更为读者所接受。中国公用分组交换数据通信网(ChinaPAC)1996年底已覆盖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和一部分发达地区的乡镇,与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个数据网互联。1995年卫生部建立了我国医药卫生信息网, 2000年又建立了公共卫生信息网,引入了现代化信息传输技能,对医院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融入文献资源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理念,加强基础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拓展文献资源服务平台。

3.文献信息网络建设的现状。根据调查,我国乡镇卫生院基本没有图书馆,没有资料室,不能为医疗工作人员提供最基本的文献服务。有一些必备的医疗手册和诊断标准等工具书,但大部分是私人收藏。随着网络和通讯设施的普及,互联网的资源方便利用,但掌握信息技术的人员较少,不能普及。因此,如何在乡镇卫生院建设文献信息服务网络,及时为农村的医疗工作和患者服务,是一个新的课题。

二、建设文献信息网络的主要障碍

1.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信息技术人员。截止至2000年底 ,我国有乡村医生1067269人,比1990年的776859人,增加了29万余人,平均每村乡村医生数为1.56人,比1990年的1.01人,提高了55个百分点,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十年规划》‘九五’阶段的意见”中规定:至2000年,全国平均每个应建村卫生室乡村医生数达到1.2 人;目前达到或超过这个标准的有23 个省, 占全国31 个省(区、市) 的74 %。但专业人员学历结构偏低,大量的无学历人员主要通过招工或顶替接班进入医疗卫生机构。

2.财力紧张。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乡镇卫生院主要依靠国家财政和集体福利基金建立和运营,由“生产建设财政”支撑。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社会转型以来,由于农村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支撑的衰落和缺失,以及县、乡财政在财税体制改革后的日益困难,乡镇卫生院所受到的财政支持与集体经济支持逐步缩减或“断奶”,卫生院在县、乡财政有限支持下亏损并勉强维持。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虽然已打破了原计划经济时期的“生产建设财政”,一些财政充足的县乡镇卫生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1994年开始的“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对国税和地税采取不同的包干办法。但是,“分税制”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划分并没有做到明确合理,地方政府实际上承担着许多本该由中央政府承担的职能。意味着公共服务供应水平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各异,这样就加剧了长期存在的地区间不平等,违背了公共支出地区间公平的原则。2003年卫生部组织完成的《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分析报告》揭示,占人口70%的农村居民只消费了不到40%的卫生总费用。这就造成了农村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可及性和公平性均远低于城市,造成了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卫生服务上的差距以及各种健康指标的差距。

3.缺乏基本设施。乡镇卫生院由于人力、财力困难,基本上没有文献信息利用设施,基本上没有图书馆或资料室,没有公用上网计算机,没有阅览室,缺乏文献资料。这直接影响了医生的素质和诊疗水平,进而影响了卫生院的收入,使人才外流,财力举步维坚。

三、建议

1.领导重视,配合医院体制改革,建立高效、实用、廉价的文献信息网络。1995年卫生部建立了我国医药卫生信息网,2000年又建立了公共卫生信息网,引入了现代化信息传输技能,对医院传统的文献资源管理产生了深刻影响。乡镇卫生院不仅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管理和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工作,还负责普及卫生知识的工作,以提高农民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医院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融入文献资源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理念,加强基础建设和现代化建设,拓展文献资源服务平台,开展文献的公众服务。构建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方便医生和患者及时检索和利用最新的医疗信息和技术信息,必然极大提高医生的专业技术和医院的服务水平。

2.普及文献信息利用知识。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普遍学历偏低,但面对大量的基层患者,必须提高诊疗水平,对于新的技术和标准和政策等要及时了解。加强信息意识,及时扑捉新的信息对于基层的医疗工作也非常重要。普及文献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的检索和利用的基本知识,提高医生的信息素质,显得日益迫切。

3.卫生院文献信息应以网络信息为主。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财力比较紧张,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基本没有图书馆和阅览室,但信息网络基本畅通,乡镇卫生院都通了电话,具备上互联网的条件,只要购置一些基本的上网设施,即可共享资源。所以,乡镇卫生院的文献信息网络应以数字化信息为主,纸质文献为辅。一些常用的工具书和普及性读物需要购置外,其它资源应以网络资源为主。网络的免费资源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集团购买也是不错的选择,特别是一些数据库集团购买可以节约大量的财力,又能基本满足需要。

参考文献:

[1]王琦,胡志,鲁超.建立农民健康保障制度.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 ,(18):695-697.

[2]詹克学,方春雷.加快贫困县医院建设的实践.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78-379.

[3]王元凤,曹建丽.医院面向农民服务的做法.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381.

[4]陈锡文.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国卫生改革理论与政策高层次研讨会专集.2000.31-34.

[5]李长明,姚建红.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