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学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政治哲学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政治哲学理论

篇1

关键词:高中政治;哲学知识;高效课堂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3]陈维.浅谈高中政治复习中如何突破哲学重难点[J].群文天地,2012,09:196.

篇2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中政治学生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76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实质上是设置一种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中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新内容展开思考和自主学习。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案例,案例选择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高中政治教学的效率。案例在选择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1.案例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案例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案例在选择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然后围绕教学重难点进行选择。2.案例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案例的选择是要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这就需要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3.案例要与社会时事相联系。政治教学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因此案例在选择的过程中要与当下的热点问题相联系,以激发学生对当前问题的思考,促进学生对政治理论的认识和实践。4.案例要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案例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回忆已有的知识或者相关的生活经验,为新内容的学习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对新内容的好奇心,为学生探索新内容提供指导,这就需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选择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案例。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运用的有效策略

(一)运用生活案例,促进政治理论的简单化

政治理论尤其是哲学理论是比较抽象的,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通过联系生活案例,可以促进理论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例如,在《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哪些矛盾,为什么把首要任务放在学习上。这样对于学生理解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怎样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矛盾主次方面的学习中,教师以腐败为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虽然党内出现了腐败现象,但是这并不是主流,大部分党员干部是廉洁奉公的,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当今社会为什么要大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矛盾的次要方面会影响到矛盾主要方面的发展。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解上,教师引入学生熟悉的成语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哪些故事体现了这一原理,包括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入乡随俗、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等,使学生对这些理论的认识更加的具体。

(二)运用社会案例,缩短理论和实践的距离

学校是学习的小课堂,社会是学习的大课堂。案例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它能把大课堂的真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种不用真正深入实践,但在短期内接触并处理大量的实际问题的机会,缩短理论和实际的距离。例如,在《文化创新的途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舌尖上的中国”――中国古时候流传下来的食物制作方法的视频,引导学生讨论视频带给我们的是惊喜还是遗憾。然后通过《舌尖上的中国Ⅱ》制作花絮,引导学生感受文化创作的艰辛。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然后将学生分成两组探讨:在《舌尖上的中国Ⅱ》的制作过程中是美食多还是人文多一些好。在学生争论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明确了创新和人文的关系,创新离不开人文,也就是说创新离不开继承,《舌尖上的中国》需要传承古老的食物制作方法,这是中国的文化,也体现了《舌尖上的中国》的人文性。但是,文化的传承也需要创新,在同一食材上,不同地区的人民利用自己的智慧,做出具有特色的美食,这些美食也在时代的不断演进过程中逐渐推出新的制作方法,以此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创新的途径。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的主体化

篇3

一、做好课堂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首要前提

对于这一点,我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例如,在教学“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这部分知识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了一段视频资料,视频虽然简短,却将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所使用的货币一一都展示在学生眼前,像周朝的刀币、环钱和蚊鼻钱,汉朝的五铢钱,清朝的银元以及现代中国所使用的人民币等等。在观看完视频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货币是自然就存在的?还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并要求他们在自由结合成小组的基础之上,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与探讨。如此一来,既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通过课前讨论活动,还充分激发起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揭开货币神秘面纱”强烈好奇心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将自己融入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之中,这样,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二、借助学生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是落实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必要手段

相较于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高中政治内容无论是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就为学生更好地理解与灵活掌握带来了不小的挑战。鉴于此种情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做出了非常明确的指示: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把一些较为抽象以及过于理论化的知识点寓于学生的生活主题之中,促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更好体验、理解、吸收以及最终消化。”新课标的这一精神指示无疑为高效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无限可能。如,《哲学生活》这本书主要以哲学理论以及观点为主,内容虽然不难,但是有着极强的抽象性特征;而高中学生由于缺乏一定的哲学修养,在理解某些知识点时存在着极大的困难。鉴于这种情况,我在讲解《哲学生活》这本书时格外重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结合,力求构建起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高效政治课堂。在教学“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部分内容时,我向学生举了这么一个例子“:生活中我们提倡‘废旧电池要单独回收’。因为一节一号电池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种价值,使600吨水受到污染。可是,污染的是水和土地,跟我们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呢?有谁知道吗?”“电池中含有汞等众多重金属物质,如果随意抛弃的话,这些物质就会逐渐渗进土壤,并进一步污染到地下水资源。”“我们人类是要依靠土地上生长出来的植物以及饮用地下水源生活的,如果它们遭到了严重的污染,我们的身体健康也将遭到严重威胁。”……学生纷纷表达着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回答得很好,这就是回收废旧电池与保证人们身体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样,在大自然中存在着无数这样的联系,这就是联系的普遍性特征……”“回收废旧电池”以及“环境保护”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因此,将“联系的普遍性”这一抽象的哲学观点寓于其中,不但有利于学生在熟悉的内容中实现对于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以及领悟,而且更为关键的是还可以促使他们逐渐转变以往的“哲学远离现实生活”的错误认识,有利于他们逐渐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而这将为他们日后更好地进行政治哲学具体知识点的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新课改的实施与普及,使得“高效课堂”逐渐成为诸多高中政治教育工作者所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以上是我个人对于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粗浅认识,希望能为广大高中政治教学同仁的实践工作提供些许帮助,以便为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切实促进高中学生政治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作者:陈海波工作单位:江苏省淮安中学

篇4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7-248-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也从传统的模块变成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的改革变化给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生活化提供最为根本的课程指导。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工作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先进的政治理论和思想哲学理论赋予学生科学的、积极的、先进的价值体系。保证学生在正确的价值体系的引导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能为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贡献力量的有志青年。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所谓的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思想政治教学中,将学生认知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课程理论知识,再进行课程内容讲解,做到政治教学生活化,生活经验政治化的新型政治教学理念。

高中时段学生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保证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先进的价值理念。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从生活出发的教学工作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保证理论知识对现实生活的指导。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需积极根据政治教育来自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指导思想来开展教学工作。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分析

1、新课改的重要体现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体现,其根本的指导思想就是培养符合现实需求,并且有高素质、科学价值理念的人才。而要培养出符合现实需求的人才就必然需要让教育从现实生活出发。理论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更高于社会生活,最后又要作用于现实生活。教师应该在新课改的指导下积极将教学工作与学生认知的生活现实相结合,通过现实生活来体现理论,又通过理论来指导现实。只有让学生政治理论知识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政治理论知识,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2、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求

人的行为是在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段学生的判断能力、联想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逐步独立化。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政治教学,可以有效保证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我国的教育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一个没有积极、科学、先进指导理念的人才怎么可以算作一个全面素质的人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有效保证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学生现实经验进行教学,可以有效保证学生对政治、思想、哲学理论的理解,进而树立科学、先进而符合现实需求的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个人素质。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然要求

我国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都是机械式的理论灌输,理论知识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学生难以掌握,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厌学情绪,这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工作的效率,影响学生先进、科学价值理论的培育。政治教学思想最后是作用在指导学生现实生活上的,这就要求教师积极根据现实生活需求和学生已知的生活认知进行教学。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知现实生活,并从现实生活总结理论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对策分析

1、积极创设体验式教学模式

高中学生因自身学识、阅历、认知空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其对社会的认知较为片面,容易被相关信息误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积极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话题、真人真事通过图片、视频、语音等教学方式,并结合课程知识进行理论阐释,扩展学生认知,丰富学生体验。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积极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并且需多加入图片、影音材料,丰富课程内容,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的体验式情景。体验式教学情景可以有效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将现实生活与课程理论相结合,通过丰富、形象、生活的情景展示出来,并广泛引发学生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2、积极选择生活的教学内容

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课本提出,本课程立足于学生认知实际,着眼于学生发展需求,将理论知识寓于现实生活中,在学生认知生活、了解现实的基础上建立社会生活和理论逻辑相结合的教学模块。可以发现,课程内容时基于现实社会生活上的,教师在实际教学是需积极选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将课程理论与生活知识相结合,做到现实与理论和谐统一。课程教材是教学的根本指导,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学不能只建立在教材上,还需积极结合现实生活。教师在实际教学时,需分析学生认知现状,根据学生关心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现实热点,将课程理论赋予其中,然后进行讲解,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笔者在进行“我国国家职能”这一内容讲解时,就结合了汶川地震国家救灾情况。并且笔者还收集了其他国家救灾情况,通过对比可以显著发现我国国家职能的先进性和高效性,让学生深刻的意识的国家职能的相关作用范围。并且还让学生明白了理论知识如何结合实际,在以后的考试中,学生的分析和结合实际的能力显著提高。

3、将教育融入到生活中

生活化政治教学不但要求教育的生活化,还要求生活的教育化。高中学生主要认知社会、认知现实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上,其主要的时间也是花费在日常的生活上。这就要求学生积极自主的在日常生活去认知社会,将社会生活现状提炼出核心的价值观念,分析生活现状产生的原因和改变的方式。教育要面向社会,这是我国新课改的必然发展方向,单纯的课堂理论教授已然无法满足培育全面素质人才的根本需求,只有走进他人,走进社会才能真正的实现学生挣脱自身的认知束缚,形成全面而科学客观的认知体系。在实际操作中,教学可以通过布置开放性的课后作业,例如要求学生去调查家庭保险和相关股票、债券投资现状,让学生自行调查分析,将课本理论赋予现实中,学生可以完美的掌握保险、股票、债券的相关知识。

四、结语

随我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认识到政治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笔者通过分析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含义和相关对策方法,旨在为相关的教师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刘利明.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01).

[2] 曹培亮.政治教学应生活化――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几点尝试[J].安徽教育.2009(09).

篇5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生活化;对策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广、普及,我国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都在发生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及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政治学科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其健康成长。但一直以来,政治学科教学还是以讲解理论知识为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离,降低了教学的水平与质量,难以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因此,政治教学需要加强生活化,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一、政治教学生活化的概念

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主要依据,应用生活化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政治学科来说,其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学生理解困难。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形象化,有助于加快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

1.教学理念生活化

为了更好地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首先教师需要将教学理念生活化。目前,我国虽然已经推广普及新课程标准改革和素质教育,但在实际教育中还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严重影响。相对于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学校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重视升学率。因此,为了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实施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教学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关注日常生活,关心政治时事,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热点现象和问题。教师要将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的培养有效结合,协调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2.教学内容生活化

随着学生年级的提高,每一门学科的知识也逐渐深入。就政治学科来说,其知识理论性和抽象性不断加强。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对课本中的知识进行适当拓展,把生活中一些典型事件的分析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这样一方面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1)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越贴近,越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其理解的难度。从政治教学内容方面来说,抽象性高且较难理解的一部分知识就是哲学。教学中教师如果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就一定要注重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和结合,用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或者典型案例来解释一些抽象的哲学理论,这样学生就可以借助感性认识来加快理解。(2)关注政治时事和社会热点。对于政治学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社会生活现实往往会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冲突。通过对社会热点的关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讨论当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提高其学习兴趣。另外,时事政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时事热点的引入,除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教学资源之外,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积极思考,使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事件有更加理性和深刻的认识,从而提高其政治思辨能力。综上所述,在政治教学过程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教学任务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武佐玲.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探析[J].学周刊,2015(8):99.

[2]后燕华.论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职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应用[J].才智,2015(9):207.

[3]俞祝英.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现状及对策[J].求知导刊,2015(13):63-64.

篇6

高中政治情境教学高效课堂政治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提高学生道德修养、政治水平的重要学科。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要着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富有活力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主体探究,在探究中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情境教学将无形的情与有形的境结合在一起,不再是枯燥而孤立地学习知识,而是在具体的场景中展开,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抽象的知识,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创设直观的生活情境

政治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虽然现行教材非常重视与生活的关系,但只是考虑到生活的一般性,而学生的生活实践是丰富而多样的,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往往具有一定的距离,为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机械地照本宣科,而是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材,收集生活中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创设直观而真实的教学情境,这样更能增强教学的真实性与趣味性,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如在学习“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以及“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时,为了更加增强教学的真实性,让教学更有说服力,我们就可以结合高中生的学习来创设真实而生活化情境,让学生来思考: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自己哪个学科最为薄弱,如何统筹处理以提高总成绩,并来说明自己的理由。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发言并进行阐述,分析这里面所包含的哲学原理?这样就可以将抽象深奥的哲学理论寓于熟悉而真实的学习生活之中,使得教学更具生活性与思辨性,更能引发学生思考的独立性与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二、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点燃学生内心求知的火焰。没有悬念教师一味的讲解,并不能引发学生情感的涟漪,引发学生兴奋的思维,只能让学生成为接收知识的容器。而在知识的重难点处设计富有探索性与针对性的问题,制造悬念,更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独立而积极的思维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彻底改变了以往学生主体地位与独立思考的缺失,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所展开的自主探究,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收集与展现近代汉语言的发展状况的相关素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两个问题。

1.从近代汉语言的发展进程中总结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二者之间的玄机说明了什么?

2.近代汉语言变革和发展的推动因素是什么?总结影响文化传承的共性因素。这样就可以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同时又有足够的教学素材做铺垫,这样更能引导学生展开主动的探究活动,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小组的合作交流中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三、创设逼真的表演情境

教师讲一节课学生能记住的非常少,而学生却可以在更长时间的电视节目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这不得不引起教师的思考。学生之所以喜爱电视节目,并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记忆更长久,其关键就在于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带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生是带着饱满的热情来观看的。为此,在政治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要善于为学生创设逼真的表演情境,让学生扮演角色,进入具体的情境与特定的角色,这样更能引发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更加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大多采用表格的方式来列出这些概念的区别,以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但是长期运用不免枯燥,依旧会让学生机械的记忆,没有经过学生思考而内化的知识就只能成为死的知识,会背但不会用。为此我们可以结合学生喜爱表演的特点来扮演角色,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与能动性,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来创作剧本,进而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来深刻地理解这些不同。这样自然就可以改变以往的机械记忆,而是能够深入概念本质的真正理解与灵活运用。

四、用时事热点话题创设情境

政治学科是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其学科特征决定了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而是要引入时事热点话题,社会所普遍关注的话题等,以此来增强教学的时代性,使教学更具时代气息,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引导学生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热点话题。这样的教学更能将学习与运用融为一体,可以让学生在思考与分析中加深对所学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走向社会,用所学知识来更好地服务于生活,以此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科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再因循守旧,不能再抱着教材不放,而是要真正实现新课改所提出的从生活走向政治,从政治走向生活,要关心国家大事,国际形势、社会热点话题以及与人类密切相关的话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政治问题,展开深入的分析与思考,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这样才能将这些书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还有故事情境、实践情境等,教师要根据具体的学情与教情来巧妙而科学地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快乐而主动地探究,积极而活跃地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探究的主人,带领学生走进政治教材,走进探究的殿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昊.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情境教学.新课程,2014,(11).

篇7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辩证的否定或扬弃;教学策略

哲学知识高度抽象,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再机械单一,更会使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产生倦怠情绪。这就是造成“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根本原因。高中政治教师要将哲学上的辩证法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积极思考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辩证中求创新,努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经据典,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任何事都不是空穴来风,哲学的理论和观点也是从各种现象中分析和总结出来的,但是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对于现象的分析都不够详细和到位,要么一笔带过,重点解释结论;要么就是将重点放在做题上,试图通过大量的习题训练让学生熟能生巧,自己悟出其中的规律和套路,这实际上是一个本末倒置的做法。学好哲学这门课程,政治教师需要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一个个既定的哲学理论,更要传授给他们哲学的思维方法,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不同的层面辩证地去思考、去展望。所以在《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这框题的教学中,笔者建议联系时政来进行新课导入:党的“十”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教师据此列出“十”以来我国在科技方面的创新(也可让学生抢答),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天宫二号的成功发射等,用实际的例子告诉学生科技在创新。但这个“新”从何而来?只有通过对“旧”的对比之下才会有“新”,这也就是唯物辩证法中所说的矛盾的对立与统一。这就需要教师从实例中提取出所谓的“创新”,让学生去思考,引导学生举更多“创新”的例子,并说一说这些“创新”分别是在什么样的“旧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这些旧的基础,新的东西能够产生吗?这时,学生们试图找出例子来进行反驳,有的说汉字、火药、指南针等。但教师说这叫“创造”不叫“创新”,学生们顿时陷入一片迷惘。这是为什么呢?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带领学生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归纳和演绎过程,将理论联系实际,首先为学生建立起一个“创新”的概念,即感性认识。接下来就可以通过情境的创设和渲染,让学生体验事物从旧到新的发展过程,对创新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情境创设,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我们通过观察、与人交谈等途径都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新的思维方式,并通过自身的思考分析能够领悟更深层次的道理。在教学中也是如此,教师要积极摆脱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跳出“一言堂”的怪圈,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呈现一个多维立体、有声有色的思政课堂,在生动、贴切的场景中触发学生的情感,帮助他们把对哲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比如通过“留住美好瞬间”———照相机的发展回顾,这一情境的创设,就可以带领学生穿越历史时光,回到过去照相机的发展史从早期的木箱照相机、胶卷照相机、数码照相机,再到现如今令人挑花眼的各类单反、微单、拍照神器、美颜相机、拍立得等等,让学生从照相机的外观、性能的升级思考早期的木箱照相机、胶卷照相机为什么都被淘汰了?厂家又为什么不断推出新款,而且一个系列的相机其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之间上市的时间为何相隔越来越短?老式相机的淘汰和旧款的落寞是否意味着被全盘否定?为什么?这一连串的问题是学生在观看视频PPT的过程中不太能够想到的,他们或许惊叹于科技进步的速度之快、新品照相机的功能之强大,但教师要做的事就是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这些表象上转移到更为深层次、更为本质和核心的问题上去。学生回答木箱照相机、胶卷照相机之所以被淘汰是因为已经满足不了人们对于拍照的需求,而新式的照相机可以,这就是矛盾;但淘汰的只是老式照相机的一部分性能,而不是“照相机”这个产品本身,并不是全盘的否定。照相机的发展与进步是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不是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引起的自我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这就是“辨证的否定”。这是学生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启发自己思考得来的结果,是在生活化的情境体验之中触发感性认识再通过思考分析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所以高中思政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内容创设情境,并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来确定学生思维停驻点,控制教学节奏,引领学生的思维、情感和学习行为,提高课堂教学参与度,激励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能力迁移,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三、合作探究,为而辩论

“交流使人清醒,思考使人深邃”,哲学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思考、辩证而得到的一个普遍规律,它引导人去思考、去深究,去旧的、创造新的。因而我们的哲学教学也应像一股活水,让学生自主地去思考、去交流、去讨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用开放的教学氛围勾起学生辩论的欲望,让他们在你来我往之中不知不觉领悟到唯物辩证法的真谛。比如在运用“鹰的重生”案例讲解辩证的否定时,教师就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把学生分成正方和反方两个小组,并推举几名辩手,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堂辩论赛。辩论的主题为“鹰明明已经死了,你赞同它获得重生这个说法吗?”正方是赞同,反方是不赞同。当学生站在对立的两面开始据理力争,他们辩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实践,有的学生说鹰如果不是病死的话那么其死亡就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其喙、爪、羽毛的脱落也是氧化的结果,死了就是死了,这个结果是不变的。而另一部分的学生则认为鹰的重生实质是一个“扬弃”的过程,它既“变了”也“没变”,我们不能只看到“死亡”这一个形式上的结果,还应看到这个现象所催生的新的结果,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比如“焚书坑儒”就是一个因盲目全盘否定和肯定而酿成的恶果。秦始皇强制性地销毁除法家以外的所有诸子百家的著作,是对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全盘否定也是对其他学派思想的全盘否定,而他对法家的全盘肯定,也致使人民的思想陷入了僵局,一家独大必将丧失发展的动力,失去创新必将被时代淘汰。这也就是高考制度为什么要不断改革,新的制度出台不代表旧的制度已经灭亡,它依然有它的价值和意义。很多学生想不明白这一道理,这就需要教师在组织辩论的过程中适当点拨,通过实例的回击让学生反思,意识到自己思考问题的片面性,引领学生持续探究、合作互补,实现学生哲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和哲学思维的主动运用,在辩论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最终养成辩证思考的习惯,达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目的。

四、结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设计,从新课的引入到过程的把控都要非常用心。不仅要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用用真实的、贴近生活的事例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通过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辩论,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希望在教师的思辨与创新之下,哲学知识不再枯燥难懂,学生爱上哲学课,让“学生好学,教师好教”。

参考文献:

[1]唐嘉欣.论高中哲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运用[J].科技信息,2010(14)

篇8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25008503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我国中小学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由“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课程改革。新的地理课程思想从关注课程的“工具性价值”转变成关注课程的“终极性价值”即人的发展,这代表着我国中学地理教育进入了新的篇章。地理核心素养的培育是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构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体系的最终目的是培养高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学研究对象纷繁复杂,自然、人文等要素相互交织,在不同的区域中地理要素的组合和联系多种多样,而且地理事物和现象在不断地变化、演进。”(陈红,吴燕坤,田甜,2016)

笔者在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发现哲学思想的运用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方面具有促进作用。“哲学与生活”是高中政治课程的必修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基础。其中,哲学原理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知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地理作为一门具体科学,横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是哲学原理具体呈现的载体;反之,哲学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如果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这些哲学原理改进教学,不仅有助于教师转化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规律,构建地理综合思维模式,更有助于学生辩证地看待客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一、把自然地理环境当作“系统”来研究

“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地理要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时要有“系统”的眼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就是由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形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所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其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人们在改造环境的活动中要注意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平衡。

系统与要素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作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但它不是部分简单的堆积和集合,而是部分按一定方式的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区别于部分的、独特的、新的属性和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产生了地理要素自身没有的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功能要大于、高于、优于其组成要素各自功能相加之和。这就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含义。

二、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培养学生时空综合分析能力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现象。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不存在孤立的、不联系的事物。我们不能把事物“割裂”开来看问题。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关于工农业区位的分析就是对这一原理的具体体现。

在高中地理教材中,“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指该事物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农业的区位选择既要充分考虑当地发展农业的气候、水源、土壤、地形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劳动力、市场、交通、机械、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工业区位选择的决策时同样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既有矿产、水源、土地等自然因素,也有劳动力、市场、交通、科技等社会经济因素,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必然导致工业联系,最终形成工业地域。由于联系具有多样性,学生在具体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往往会犯两类错误:一是对各因素进行归纳时的不全面性,易出现遗漏;二是忽略联系的不同形式和联系的条件性。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帮助学生对不同的地理区位因素进行归类、整理,例如划分成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引导学生形成此类问题所特有的分析“模型”,并注意将不同的“模型”进行对比,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同时,在教学时也应当区分不同的联系形式,例如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即区分区位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主导因素及非决定性因素、非主导因素。譬如,在分析影响江南丘陵地区茶树种植的主导因素时,许多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都与这一事物的区位选择产生联系,但是各种联系是“不平等”的、有区别的。“土壤”因素是众多因素当中对茶树种植影响最大的因素,即主导因素或决定性因素。

地理事物和现象是在特定的空间与时间条件下不断形成、发展和演化的。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可以是时间、地点等。事物的存在和发展往往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影响事物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由于影响区位的各因素本身的变化性和发展性,同一事物的区位选择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例如,在分析钢铁工业的区位选择时就要注意到区位选择的发展特点。在发展的早期,由于钢铁工业单位产品消耗的煤炭的数量大于消耗的铁的数量,为了降低运输成本,钢铁工业往往靠近煤炭产地。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设备的更新,钢铁工业单位产品消耗的资源数量不断下降,消耗的煤炭的数量逐渐小于消耗的铁的数量,于是钢铁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选择时靠近铁矿。随着交通事业的大发展和市场地位的提高,许多钢铁工业选择在矿产资源缺乏,但交通便利、靠近市场的地区布局。例如,上海宝钢就是这种“临海型”的布局理念。钢铁工业三次区位选择的变化印证了事物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中原料的地位逐渐下降,不再成为影响工业布局的决定因素,交通和市场等因素的地位不断上升,往往对工业区位选择起重要作用。在农业区位选择中也有同样的现象,教材采用“地中海区农业的变迁”来说明这个问题。一般来说,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

把发展的观点应用到教学中时,我们要帮助学生构建地理思维模式,但也要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式,还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不拘泥于教材中所讲的内容,要在实践中结合科学发展水平,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三、利用物质与运动的原理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规律的理解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的第一节内容就是让学生了解宇宙,认识宇宙。宇宙是由不同类型的天体所构成的,例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等。从哲学上来看,这些天体的形成与变化都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这些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共同构成了天体系统,是物质的、运动的。人类目前所认识到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总星系,它的范畴小于宇宙。由于人类处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受到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宇宙还有未知的部分等待着人类去探索。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宇宙是由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具有层次性、级别性,还能够深刻理解宇宙的物质性和运动性,明白物质是可以通过人的感觉被感知的,人的认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但是人类的认知水平具有历史局限性。这不仅保持了学生探索宇宙的好奇心,而且帮助学生与形形的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让学生正确地认识了地球的宇宙环境。

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是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也就是说静止总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要通过静止才能表现出来。讲解高中地理关于地球运动的内容时,很多教师通过各种复杂的模拟演示,试图较为直观地说明地球自转的两种周期——恒星日和太阳日。但是许多学生在观看了那些“直观的”动态演示后仍不能清楚地把握问题的实质。其实这部分地理内容就是运动和静止的选择问题。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自转的周期,首先要交代这两种周期在选择“参照物”上的差别。“参照物”就是为了说明运动特征所选定的相对静止的物体。恒星日的产生是选择“遥远的恒星”作为参照物来考察地球自转周期。有学生误认为恒星是绝对静止的物体,其实“恒星不恒”,世界上不存在绝对静止的事物,恒星本身也在不断地运动和发展,只不过离地球十分遥远的恒星其自身运动和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位移可以在恒星日的考察过程中忽略不计。而太阳日的产生是选择太阳作为参照物来考察地球自转周期。由于地球不仅自转,还同时围绕太阳做公转运动,所以太阳日作为地球自转周期受到地球公转运动的影响,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自转周期。

四、利用矛盾原理引导学生走出地理思维误区

1.利用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原理

矛盾的观念在中国很早就产生了。《易经》以阴阳的变化来解释世界,并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这就把阴阳的矛盾看成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之道。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关于阴阳、有无、大小、强弱、正反、攻守、静躁、生死、兴废、治乱等一系列相反相成的矛盾概念。在哲学中,矛盾即对立统一被定义为事物内部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存在的统一与斗争的关系。统一性与斗争性是矛盾最基本的属性。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

在讲解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工业地域的形成”时,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分散之间的联系,局限于书本上所列举的实例,不能“触类旁通”“灵活运用”,或片面地教条地认为“不是工业集聚就是工业分散”,把两者割裂开来看问题,只看到两者之间的对立性,而忽略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工业集聚是指“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其好处是能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从而扩大总体产能,降低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但是老工业区集聚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时,就会呈现“饱和状态”,如果再建设新的工业部门,就会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弊大于利”的情况下,一些工业开始向外扩散,寻找新的区位条件,使得工业从集聚走向分散。工业分散是工厂企业之间及工业之间相距趋远的现象。工业分散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区区位优势组织生产,但不利于管理和降低运输成本。在“分散”的基础上往往又会产生“新的集聚”。集聚和分散就是一组矛盾双方,它们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组矛盾双方还能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2.利用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中,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是一对矛盾,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外力作用则使地表趋于平坦。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既有内力作用又有外力作用,它们在时间上不分先后,同时产生,共同作用。所以,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均是地球内、外力综合作用的统一体。然而,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往往某一种作用占主导。也就是说,矛盾表现为两个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指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艾思奇,1978)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提问“喜马拉雅山的成因”时,大部分学生都“条件反射”地回答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虽然这种训练满足了考试要求,但实际上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往往是不全面的。只要将所提问题稍加改变,许多学生就会暴露出认识过程中的漏洞。在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中,内力作用是主要矛盾,占主导地位,但是喜马拉雅山也同时接受着外力作用,如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只不过是次要矛盾,不占主导地位罢了。

深刻理解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准确性。许多学生在遇到“决定美国硅谷工业区布局的因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常常把教材中有关硅谷布局的区位因素一股脑全罗列上去:“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交通便利,市场广阔……”这些都是问题的次要矛盾。“知识或人才”才是决定性因素,是主要矛盾。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或解决类似地理问题时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突出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不平衡性运用到方法上,就是重点论的方法。我们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主次,“在一切工作中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抓住了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也就好解决了”。

五、利用事物的两面性原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学生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很容易出现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和绝对性错误。在地理教学工作中,指导学生辩证地观察地理事物、研究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有利于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认识和科学的分析地理现象的思维方法。

例如,许多教师反复强调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热量不足”,这样给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带来一定负面效应。其实“热量不足”既是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也是有利条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特征,这两个方面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热量不足使东北地区发展农业时只能选择对热量要求不高的农作物,并且只能一年一熟;但是热量不足能减轻虫害对东北农业的影响,减少农药的使用,还有利于土壤积累有机质,减少化肥的使用,从而为东北地区发展“绿色农业”创造了条件。又如,讲解“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时,我们也要从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来谈。有利的一面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事生产;不利的一面是季风降水具有不稳定性,容易造成旱涝灾害,往往在农事生产过程中水利工程量较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利用这一原理帮助学生摸索出分析地理问题的具体方法。比如,当“评价”某一地理事物时往往要从有利、不利两个方面来剖析;在谈某一地理事物产生的“影响”时,可以从积极、消极两个方面来分析;等等。对立统一的方法是认识一切事物的根本方法,也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地理问题、思考地理问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粗浅的想法和认识,具体实例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在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渗透一些哲学的思想,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课程改革为我们开辟了大显身手的创新之地,学科教学从来没有像今天那样思想活跃、举措新颖、策略多样。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新课程不是幻想中的空中楼阁,它需要理论与实践作为支撑。让我们为新课程的崛起鸣锣开道,重塑教师新形象,重筑课程新文化,使课程改革进一步焕发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陈红,吴燕坤,田甜. 基于学习进阶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