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篇1

关键词:技术工作 国民经济 重要基础

如果说国民经济是森林,那么企业就是树木。中国这一片森林在世界占有什么样的重要度呢?美国研究机构HIS测算:2010年世界制造业总产出达到10万亿美元,而中国占19.8%。略超保持114年之久“世界第一”的美国。从基础工业来看中国人口占世界的20%,2010年粗钢产量6.26亿吨,占世界的44%,超过第二至第二十名的总和;水泥产量18.68亿吨,占世界的60%;电解铝1565万吨,占世界的24%;精炼铜产量占世界的24%,消费量占世界的50%;煤炭产量32.4亿吨,占世界的45%,化纤产量占世界的42.6%;玻璃产量占世界的50%;除了石油和乙烯,中国的基础工业产能大多名列前茅[1]。同时:外汇储备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出口世界第一,汽车产销世界第一。人均国民收入426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这些数据说明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但同时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还能持续保持这样一些数据吗?我们人均国民收入还能稳定增加吗?我们会掉到“中等收入陷阱”里吗?保持这样一些产能数据对我们都合适吗?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问题怎么化解呢?

我们以为:重视技术,依靠技术进步;尊重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法则是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必由之路。

技术工作范围包括:技术人员、技术措施、技术机构和技术产业。

1.技术人员

我国拥有为数众多的技术人员队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队伍,但往往所处地域分布不均,很多专业学非所用,然而很多单位特别相当一部分民企却严重缺乏技术人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六个重要因素:一是很多技术附加值较低造成企业不愿聘用和培养技术人员。二是有些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地位不如做行政和党政的领导干部高,使得技术人才转行。三是部分高级技术人才因资金支持制度不健全回国创业艰难。四是大批丰富经验的老专家缺乏发挥才干的平台。五是企业自己培养的人才因企业的关注不够而不能有效施展才干和得到继续培养。六是政策或多或少重视保护产量扩张性企业(可以实现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不够重视保护技术进步。如果我们宏观上早几年限制量的增加而强调质的提高,即可发挥了技术的作用又可避免产能过剩带给今天的后果。我国钢铁行业2011年粗钢产能8亿吨,产量6.83亿吨,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不少企业因缺乏银行支持难以维持生计,但2012年产能仍将增加至8.7亿吨,产量预计7亿吨。我国2011年出口钢材约5000万吨,占总量的8%,而日本产量1亿吨,出口4000万吨,占总量的40%。我国出口大多是低技术含量的一般建筑行业用钢,而日本出口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钢材。

2.技术措施

在一定时期内为改进生产技术和完善生产管理而制定的方案及实施办法。它的任务是在技术进步前提下,通过更新和改造原有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推行先进的生产管理方法,增加产量、增加品种、提高质量、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它是实现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计划的具体方法和步骤,是实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可见安排由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成一个技术机构来实施技术措施是企业非常重要的一项机构设置制度。但很多企业现在没有这项设置。例如我国一家大型民企自己生产的高速线材不能用于自己后续的金属制品,所以自己的金属制品仍然用落后的复二重轧机满足原料供应,其核心问题在于没用有能力的技术人员来实施技术措施,当然就更不懂得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了。又如我国西南某省一民营技改大项目依靠技术专家建成并安全顺利投产后,由于舍不得技术机构设置的成本,自认为依葫芦画瓢可以正常运行,于是解除了技术专家的合同结果损失惨重。这里面有经营者不懂技术的问题;也有不重视和善待技术人员的问题,他们的技术措施是由不懂技术和不重视技术的人制定的,当然路子越走越窄。再如山西某民营企业,董事长带病驱车几千里亲自聘请一位技术专家制定技术措施解决了企业技术问题当月就为企业创造上千万效益。该企业董事长当月按合同支付了这位专家60万元,这些钱几乎是他公司全部员工一个月的工资,但他认为非常值得,还专门开庆功大会表彰和感谢这位专家。这家民营企业是当地最大的纳税大户,但它并不是当地同类最大企业。该企业的成功就在于尊重技术,用对了实施技术措施的技术人才。

所以,以有丰富经验技术人才为主制定的技术措施是不断解决产业技术难题和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3.技术机构

我国现在主要是一些设计院和研究院,而以各学科、行业及细化了的甚至一种工艺或工序为特点的民间技术咨询机构却很少见,我国现行政策下尚不利于这些机构的成立及发挥作用。但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民间技术咨询机构都在发挥作用。我国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帮助扶持这些机构的成长和发展,地方政府应转变引智比引资更重要的认识,让有水平的专家创办这样的机构,政府投入少量资金能够推动技术进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却是巨大的。我国现阶段科研经费相当一部分是政府管理部门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行政成本,划拨一些扶持有条件成立的民间技术咨询机构应该不存在财政难度。政府可以扶持养鸡养猪和种菜运菜的产业,同样可以重视技术机构的生存和发展,要听他们的意见并且为他们宣传,宣传甚至更重要。技术机构有需求就能做大做强。还会形成全社会重视技术人才的好风气,而且会给国家提供更多发展的技术信息。例如还是说钢铁企业,我国大型企业因节能几乎都将水熄焦改为投资巨大的干熄焦,但德国人正在研究上下齐喷的水熄焦来替资和运行费用很高的干熄焦[2],我国也有很多人士不赞成上干熄焦,但这种建设性意见却没有渠道传入政策制定人的耳朵。干熄焦设备属高折旧设备,按六年摊算投资,吨焦需投入55元设备费,吨焦产蒸汽410公斤折算电力82KWh,再加运行费用,还必须保留原水熄焦做备用。一算便知投资巨额装备和增加巨额运行费用换取不对称的少量节能不值得,因为前者也是靠能源获取的产品。我们的政策决策部门仅能听到几个“御用专家”的声音,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没有一套干熄焦装置而日本已经很普遍[3],所以我们提供这些建议的专家缺乏分析这些装置的经验。要支持民间技术机构又好又快发展会使我们国家人才能充分发挥作用。既能给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又能给政府决策提供决策依据。还能分流成千上万人去竞争一个公务员名额,鼓励年轻人要做大事,不一定要做大官。

我国虽然制造业达到“世界第一”。但很多“核心”装备、“关键”材料、“高端”技术远远没有达到领先水平。要依靠国家和民间力量提高整个社会钻研技术、攻难克关就要制定政策支持技术机构健康发展。

4.技术产业

在我国以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满足社会需要的实体除了一些设计院和研究院等技术机构外,远没有形成相应国民经济所需要的完整技术产业,这里主要指:a、已给现有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的细化技术机构网络;b、不隶属政府部门的提供技术政策研究服务的技术机构;c、不隶属政府部门的各个科研团体。这些机构应该同隶属政府的各类机构共同组成技术产业。我国现在各地所称高新技术产业实际是新的产品生产企业,并不能叫什么什么技术产业。

结 语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正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过度期,过去先进的省份能否继续先进要看技术,现在还落后的省份是否能追上甚至超过先进的省份也要看技术,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仍旧要看技术。应该认识到我国还是一个技术弱国,技术不强谈何经济强国。以数理化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技术史在我国只有一百多年,而欧洲有五百年以上。逐步建立生机勃勃的技术产业,做好专业技术工作是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迫切需要的,也是要持之以恒认真做好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制造业超美跃居世界第一 众石 《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27日

[2]先进的炼焦技术 周保仓译 《太钢译文》2009年第一期

[3]日本钢铁工业的能量回收 黄临生译 《重型机械》1982年第三期

篇2

关键词:房地产业;经济发展;作用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指该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位置,是该产业在与其它产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整体结构中的状态。

(一)房地产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基础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能较大程度制约其它产业部门发展的产业,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房地产业提供的住房,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生活资料,“安居乐业”指的是住宅在社会生产活动中的基础性地位。房地产作为基础型产业,提供的商业设施,能为商业部门的运行提供基础物质条件;房地产业提供更多的商业实施,是商业部门改善运营的基础与前提。

(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先导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需要先行规划发展以引导其它产业部门往某一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地位的产业。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先导作用,这是由房地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决定的。早在1994年世界银行就已经算出,房地产业的投资拉动约为1:3,销售拉动系数约为1:1.3~1.5。

(三)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阶段性支柱性产业

支柱性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对经济发展所作贡献较大的几个产业部门。支柱性产业一般有4个特征:高产业比重、高产业关联、高市场需求和高财政收入占比。

根据近几年统计数据估算,仅住宅建设每年消耗的钢材占年产量的14%,水泥占47%,玻璃占40%,木材占20%,运输量占8%。近些年,一般地区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25%左右,发达地区更高,甚至达到了50%左右。对地方税收来说,房地产税收是主要来源。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阶段性支柱性产业。

二、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作用的基本解释是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衍生解释有作为、努力、用意等。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前者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不经过中间环节的影响。2003-2010年,全国与辽宁省房地产业对GDP贡献率均值分别为6.3%、5.1%,超过支柱性产业国际通常标准的5%。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发展对居住条件改善的直接贡献;对城市建设的直接贡献;对劳动就业的直接贡献等等。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经过中间环节的影响。2009年辽宁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7.71%,房地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度系数为0.5468,2009年房地产业带动金融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间接贡献率为4.22%。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发展在特定时期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影响;税收、就业等方面对房地产业的依赖性等等。

(二)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有积极作用和非积极作用

前者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正面促进效果。按2004-2010年我省统计数据估算,“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能增加城镇单位就业岗位78个”,房地产业关联性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的发展能拉动国民经济的其他指标;改善居住条件;对城市建设的贡献;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等等。

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非积极作用,是指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的非正面促进效果。比如房价上涨速度过快,居民购房的首付款和月供不断增加,严重制约着居民消费的持续扩大。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非积极作用的具体表现还有:房地产业吸纳大量资金,从而占用其他产业的资金;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制约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三、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需要掌控

国民经济的发展要重视房地产业,同时要减少对房地产业的依赖度。即是说,要掌控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做到收放自如,这样国民经济的发展才不会受房地产业发展的左右。

(一)发挥房地产业积极作用,为新兴产业发展赢得时间

房地产业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不需要更多的承载基础,在短时间内能聚集大量的资金,从而拉动无数的投资机会。我国工业承载基础薄弱,发展比较滞后,尤其需要像房地产业这样的能短时间内聚集大量资金、能带动周围经济发展的的支柱型产业。只有房地产业获得稳定发展,才能为经济转型、新兴产业的发展赢得时间。

(二)按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控制房地产热度

鉴于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是一个双向作用关系,即相互促进,又彼此制约。因此需要正确把握他们之间的良性互动及协调发展,既承认房地产业具有国民经济增长点的作用,承认房地产对数十个行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承认房地产业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要意识到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产生促进作用需要有一定的条件,不可过分依赖靠房地产业来完成经济增长的目标。一旦房地产业出现过热状态,将诱导与其密切相关联的产业畸形过热发展,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在房地产上,影响其他产业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发展。

(三)紧跟随,不异步;大加速,小减速

辽宁房地产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晚,属于后发市场,因此应该遵循“紧跟随,不异步;大加速,小减速”的原则。积极相应国家的房地产政策,时间上不拖后;在国家采取促进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时,加大发展速度;在国家采取减缓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时,放缓发展速度。

参考文献:

[1]黄志远.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J].现代商业,2011(20).

篇3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发展;结构方程

引言

1992年以来,中国坚定地走开放经济的道路,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紧抓加入WTO的历史性机遇,积极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大力吸收FDI和发展加工贸易。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开放型经济是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的开放型经济有近30年的历史,伴随的是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同时应该看到,中国目前很多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底端,传统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依然没有改变,特别是在受到国际资本转移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等影响后,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正在慢慢丧失。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会产生巨大推动作用,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然而开放型经济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经济发展,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地区乃至国家关心的重点。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分析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并得出相应结论。

1.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文献回顾

目前直接针对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主要是对开放型经济本身进行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对于开放型经济及其作用的评价。例如,赵平平(2007)设计了一套开放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六省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开放型经济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李练军(2008)构建计量模型对外贸、FDI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二类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做法。例如,祖强和杨志琴(2007)认为,新一轮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国际产业转移是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的重要契机,江苏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承接跨国服务外包;黎峰(2012)也在分析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从购买力角度分析了增强我国开放型经济国际竞争力途径;

开放型经济通过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配置资源在各产业的分配,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效果,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何莎(2010)认为高度化的产业结构可以促进开放型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合理化的开放型经济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李用俊和赵曙东(2012)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从产权结构的角度分析了江苏如何利用开放型经济的优势加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针对开放型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开放型经济本身的绩效和影响因素的研究,而对于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较少,因此,有必要对其原理进行分析研究。

2.开放型经济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呈现高速增长,尤其是代表经济开放程度的进出口总额增长飞快,2006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三位,达27100亿美元,排在德国和美国之后。2007年增长23.5%,2008年为17.8%,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下降13.9%,然而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全年完成进出口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恢复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期中国GDP增长除2006年与2007年维持了高速的13.3%和14.6%之外,其余年份均在10%左右。

从1992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到2010年全国利用外资总计1057.35亿美元,中国利用外资增长迅速。从外资投资的行业来说,入世前20多年,中国吸引的FDI中有70%投资于制造业领域,入世后,制造业依然占据FDI主导地位,目前制造业和房地产两者合计比重达60%以上,外资加快了在资金、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扩张步伐。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行开放型经济,对整个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在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方面,外资起到了先进示范性作用,国内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进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开放型经济对经济发展影响研究的实证研究

3.1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

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e Equation Model,简称SEM)是一种将多元回归和因素分析方法有机结合的多元统计分析技术。SEM适用于自变量相关、存在变量误差、多个因变量等复杂条件下的建模。SEM拟合优度评价指标有CFI、NC、GFI和AGFI等。

3.2 模型建立

基于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我们可以提出这样几个假设:

假设一: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直接作用;

假设二:开放型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正向直接作用;

假设三:产业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直接作用;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0年省份面板样本数据,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两者综合考虑,各赋50%的权重,选取排名前16省和直辖市,共收集176个样本,并对数据进行适当整理和补差计算。

综合第1节的分析,在结构模型中,本文设置了这样几个变量:①外生潜变量:开放型经济;②外生观察变量:外商注册资本增长率(F1)、外资企业产值增产率(F2)、进出口总额增长率(F3);③内生潜变量:产业结构、国民经济增长;④内生观察变量:第一产业指数(S1)、第二产业指数(S2)、第三产业指数(S1)、人均GDP增长率(N1)、从业人数增长率(N2)。

依据结构方程模型的一般形式,用表示开放型经济这个外生变量,内生变量分别包括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分别用表示。

所以,本文建立的测量模型如下:

本文运用AMOS7.0软件进行模型分析与计算,最终输出结果如图1所示。

模型达到了较好的拟合度,由于文章篇幅限制,省略了模型的修正过程。

4.实证结果的经济意义说明与解释

结构方程模型是一种验证性分析,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通过变量之间的关系分析,指出变量之间的作用效果,这种效果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在本文的模型中,开放型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效果值为0.07,间接效果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这个中介变量来实现的,为0.65*0.92=0.598。总效应为为0.668。从模型结果来看,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直接作用影响不是非常大,而产业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路径值达到0.92。此外,开放型经济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效果显著,这也符合理论的预期。开放型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效应为0.668,也达到了比较大的路径值,验证了开放型经济促进产业调整,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预期假设。本文对于开放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只进行了产业结构升级的验证分析,其他影响因素有待学者进一步分析验证。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开放型经济对于国民经济发展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开放型经济通过影响生产要素分配,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有明显的影响,而产业结构调整对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此,要制定相关的对外开放政策和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开放型经济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尤其加大对于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高科技企业政策的扶持,并使两者的发展目标一致,共同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平平.中部六省开放型经济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

[2]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

[3]祖强,杨志琴.发展服务外包推动江苏开放型经济转型[J].唯实,2007(12):39-42.

[4]黎峰,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若干思考[J].学习与探索,2011(1):135-137.

[5]何莎,安徽省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D].安徽:安徽工业大学,2010.

[6]李用俊,赵曙东.开放型经济转型中所有制结构的变迁与主体选择[J].企业经济,2012(3):

篇4

基础功能。在国民经济发展中,金融业与其它行业的关系,是互为依存和互为发展的。即,金融业兴,百业兴;金融业衰,百业衰。前几年,在东南亚暴发的金融危机波及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惨痛事实,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典型佐证。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制约和决定着社会其它各行业的经济发展,其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是十分显著的。

服务功能。金融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显著功能就是服务。它在银行、保险、证券等众多领域,向社会各行业的经济生产,提供着各种各样卓有成效的金融服务,以保障社会经济生产健康发展。发达的金融服务,为各类企业提供了众多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和理想的流通市场,实现了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从而有助于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促进社会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调控功能。社会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金融信贷资金的依赖。金融业为社会资金转移到最佳使用者手中提供了便利,使资金流向社会收益最高的地方。即,金融业在信贷支持和资金投向上,利用信贷“闸门”,对效益优劣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实行扶优限劣,限制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差的企业,扶持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企业,有助于金融资金从不善经营管理的企业流向有经营管理能力的企业,从而优化社会产业结构,促使社会各行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篇5

交通运输发展研究的重点对象是交通运输结构。赵一平[7](1993)自成体系地对交通运输结构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总结出交通运输随着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基础结构演变的规律。研究表明,经济上的“先行国”,其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断演化是自发的,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其中每一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演变都必需经历由最初的诞生到慢慢成长再到进一步发展成熟,由盛而衰最后至衰退四个阶段,相反“后发国”的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却出现特有的“加速”现象,这是受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2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发展伴随着交通运输的演变,表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应该在一定具体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进行。关于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演变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张宁(2006)通过建立起来系统科学和有关现代经济科学之间的联系,根据其基本原理进行一系列的数理统计分析,进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演变的关系问题进行理论和经验研究。在以交通运输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注意交通运输所带来的外部负效应,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问题。陆化普(2004)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业中所消耗的能源占总体上能源消耗比例的历年变化趋势,提出城市交通运输的构建要即能带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要实现交通运输对城市、国家的环境影响和能源资源消耗的最小化,并以此构建出能源消耗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约束下的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模型。徐创军、杨立中和杨红薇(2007)提出建立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对各个交通运输方式对环境、能源消耗、运输量进行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比较和评价。这些研究都表明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随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这要求我国交通运输要朝着可持续、绿色和生态方向发展。

3结论性评论

本文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有关交通运输业和国民经济关系的文献进行综述。从理论的发展来看,国内交通运输发展理论重视研究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交通运输演变各个阶段相互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提出对策,这是基于我国的经济背景下。然而国外的研究如格鲁贝勒基本上还只是把眼光过于单一地集中在运输业上,这样他就难以从更广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整个社会的基础结构演变过程。

篇6

    关于物流业的经济效应,国内已有部分文献进行了研究。国内最早应用投入产出法对物流业进行分析的是李厚霖(2001),他应用投入产出模型,从产业的角度,对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分析[1]。黄福华等(2005)运用投入产出方法分析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关系及其关联效应,认为物流产业应确定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瓶颈产业,并据此提出了物流产业发展的一些策略[2]。楚岩枫等(2007)经研究认为,我国物流产业正处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向完全中间产品型产业过渡,因此,一定的产业政策扶持,对促进物流产业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3]。张江华等(2010)认为,我国物流业的产业化已初见成效,能够对工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依赖产业自身发展的潜力也较大,但仍存在诸如信息化程度不高、影响力与感应度水平偏低、为生活消费提供服务力度不够、附加价值率不高等问题[4]。也有部分学者应用投入产出方法对区域物流业的经济效应进行了研究。如李靖辉等(2005)、曹瑛(2007)、朱占峰(2008)、刘丹等(2010)运用投入产出法分别对广东、福建、甘肃、中原地区等区域物流业的产业关联进行了研究,其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各区域物流产业影响力高于感应度,且存在区域性物流发展不均衡[5-8]。

    已有的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些思路,但也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现有的研究多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较少,不能揭示物流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的变动情况。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及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历年的物流业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以反映物流业产业性质、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果的变化情况,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调整与振兴物流业提供参考。

    1 投入产出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1931年提出,它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反映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复杂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

    1.1 产业性质分析

    根据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可以计算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然后综合考察各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即可以判断各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间需求率,指国民经济某一产业对某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该产品的总需求量之比。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就越带有提供中间产品的性质。

    中间投入率,指国民经济中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中间投入率反映了该产业的总产值中外购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即中间产品之和)所占的比重。即该产业对其上游产业总体的、直接的带动能力的反映。

    根据钱纳里、渡边等经济学家的产业划分方法[9],以中间需求率为横坐标、中间投入率为纵坐标,以0.5为分界线,可以将各产业划分到4个象限中(见图1)。图1中第Ⅰ类产业为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广泛为其他产业提品或服务;第Ⅱ类产业为中间产品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投入同时又广泛被各产业所需求;第Ⅲ类产业为最终需求型产业,一般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第Ⅳ类产业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需要其他产业的投入较低,且其产品或服务大部分用于最终消费。

    图1 综合考察中间需求率与中间投入率划分不同的产业群

    1.2 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通常分为产业的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

    产业的后向关联,指一个产业对那些向其供应产品或服务的产业的影响,后向关联效应可以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直接消耗系数,指某产业生产1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其他产业产品的数量。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直接需求越多,直接关联效应和依存度越高。

    产业的前向关联,指一个产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产业的影响,前向关联可以用直接分配系数来反映,其含义是某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分配给另一产业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使用的价值在该种产业的总产品中的比例,反映该产业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支撑作用。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该产业对其他产业直接供给越多,直接供给推动作用越明显。

    1.3 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产业波及,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某一产业部门的变化按照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然后导致与后者直接和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乃至影响能力逐渐消减的过程。产业波及效果通常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衡量。

    影响力系数是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程度大小的相对水平,影响力系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系数小于1表示该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能力低于平均水平。一个产业的影响力和影响力系数越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就越大。发展这些产业对经济增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因而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感应度系数是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产业感应度的平均水平之比。感应度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程度的相对水平,感应度系数大于或小于1,说明该产业的感应能力在全部产业中居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感应度和感应度系数越高的产业,国民经济发展对该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程度也就越高,即越具有基础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属性,应该得到优先的发展。

    2 中国物流产业经济效应及其变动实证分析

    2.1 数据处理 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于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40或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同时,为了突出研究的对象,对部门进行了归类合并。从1997年开始我国投入产出表在编制过程中,将“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剥离出来,或分开计量,或统一计量。按前面对物流业的界定,这两个产业与物流业比较接近,另外,许多文献中将邮政业也作为从事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行业。因此,本文将“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合并为“物流业”。其他部门的合并情况如下:将第二产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与供水业”、“建筑业”四大部门,其中“采掘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4个部门,“电力、燃气与供水业”由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3个部门合并而成,“建筑业”与原投入产业表中的建筑业部门保持一致,第二产业中的其他部门合并到“制造业”中;将第三产业划分为“物流业”、“批零、酒店与旅游业”、“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信息与其他社会服务业”,其中“批零、酒店与旅游业”由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和餐饮业或旅游业合并而成,“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由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合并而成,第三产业中其他部门合并为“信息与其他社会服务业”。经过归类合并后的部门为9个,分别将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合并为9部门的投入产出表。

    2.2 中国物流业的产业性质分析

    根据合并后的9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各年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对中国物流业的产业性质进行判断。

    从表1中看出物流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从中间投入率来看,指数由1997年小于0.5提高到2002年、2005年大于0.5,说明物流产业对其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在不断增强。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物流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在不断下降,产业的附加值在下降。从中间需求率来看,指数在逐渐增大,说明物流产业的对其下游产业的带动能力较强且在不断提高,并且在国民经济9个部门中物流业的中间需求率仅次于“采掘业”和“电力、燃气与供水业”。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物流产业逐渐成为一个对上、下游产业均有高带动能力的产业。

    综合物流产业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联合分析,根据前文所述的产业划分方法,1997年的物流业属于第Ⅰ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广泛为其他产业提品或服务;2002年和2007年的物流业属于第Ⅱ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产业,它需要大量的原材料投入同时又广泛被各产业所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

    2.3 中国物流业的关联分析

篇7

关键词:多向性影响力 量化识别 商贸流通服务业

影响力的量化识别一直是服务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中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商贸流通服务业为例,重点探讨如何量化识别服务业包括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在内的多向性影响力,基于投入产出法和产业关联分析,得出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逻辑传导关系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政策建议。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学术界一直未有明确的结论,多数情况下使用“流通产业”、“流通业”等较为模糊的提法。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的明确提法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简称“商贸流通业”。根据对流通范畴的认识不同,学术界通常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延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方法,狭义的定义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以及运输业、仓储业,广义的定义包括商业、物流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

本文认为,界定商贸流通服务业应以流通为基点,应包括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部门和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部门,前者是批发业和零售业等商业部门,后者是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专门为商业服务的部门。因此本文定义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包括零售业、批发业以及为专为其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者己经开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但多数学者都使用的是“流通产业”的提法,重点探讨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消费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学者对“流通产业”统计口径的处理是不统一的,其中部分学者将餐饮业也列入流通产业的统计范围。

多数学者分析流通产业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使用的基本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尽管各位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例如,冉净斐(2004)运用菲德模型证实了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栾晓梅等(2007)用包含流通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论证批发、零售业对增长的贡献;唐红涛(2009)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商品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王锦良等(2011)利用面板协整、面板修正方法分析了商品流通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长期、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王春宇等(2009)利用聚类分析法判断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态,通过协整检验表明流通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影响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李佛关(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效率高度正相关;王德章等(2007)使用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流通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刘天祥(2012)分析中国256个城市的商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王晓东等(2010)用偏最小二乘法证明了流通业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增长。

部分学者单独针对物流业的影响力开展一系列的实证分析,例如李冠霖(2001)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物流业是逐步向中间产品型产业转变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宋则等(2008)编制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并据此分析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韩嵩(2011)的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物流产业属于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感应度系数高于平均水平,价格波及效应明显,就业吸纳能力强。

事实上,服务业本身对其他产业存在潜移默化的外溢效应,顾乃华(2005)通过实证检验表明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沿着这一思路,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展开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的研究。例如,李宏(2007)和袁建文(2009)从投入产出表和协整等角度探讨广东省工业和商品流通业之间的关系;胡永仕等(2011)的实证分析表明鉴于流通产业存在较强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流通产业可能发展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林文炼(2012)的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需求率低于50%同时中间投入率低于50%的行业;谭

盟盟(2010)分析了流通产业对服务业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宗颖(2012)发现江苏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王俊(2011)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李晓慧(2011)的两部门模型分析表明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赵霞(2010)的实证结果表明商品流通对制造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存在并呈现地区差异;庄尚文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工业产出存在多重影响。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提法,最早始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8),课题组认为流通业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流程、增加社会福利、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的间接贡献,远远大于它所提供的直接贡献。宋则等(2009)使用实证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增长等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赵凯等(2009)的实证分析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间接影响力。赵萍(2008)分析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得出流通产业的间接贡献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产业地位的结论。宋则等(2010)认为流通业本身固有的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应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的结论。

关于流通业对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徐从才等(2000)通过实证测算论证了国内贸易活动对工业化进程的贡献及其影响途径;赵德海等(2004)分析流通业与三次产业的相关程度并据此认为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郑凯华等(2011)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论证了流通业发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吴沉等(2000)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业对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优化产业结构有重要作用;刘宁等(2007)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的商品流通与产业升级之间都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石明明等(2009)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部门是介于消费者与生产部门之间、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稳定国民经济波动的关键环节。

综合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有一定的研究,虽然分析角度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肯定的,并且大部分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认同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存在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但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止步于对间接贡献的定性描述,鲜有关于其间接贡献的量化识别分析。在统计口径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并不统一,多数学者使用“流通产业”这一较为宽泛的提法,但是在实证分析方面涵盖的统计范围却偏窄,仅限于批零产业或者物流业。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根据单一的截面数据做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非常少。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量化识别

如前所述,已有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思路,但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相对比较少,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变动的情况,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历年来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应的变化,由此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产业性质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根据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可以计算单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并由此判断其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间需求率是某一产业对某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该产品的总需求量的比值。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就越带有提供中间产品的性质。

中间投入率是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值。中间投入率反映某一产业的中间产品投入占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该产业对相关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

根据产业划分方法,以中间需求率为横坐标,以中间投入率为纵坐标,以0.5为分界线,可以将各产

划入4个象限,第ⅰ类产业是为其他产业提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第ⅱ类产业是自身对原材料投入存在需求同时产品被各产业广泛需求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第ⅲ类产业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的最终需求型产业;第ⅳ类产业是较少需要中间投入并且大部分产品或服务用于最终消费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40或者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突出研究对象,本文对部门进行了归类合并,将“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归总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将第二产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供水业”、“建筑业”四个部门,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餐饮和旅游业”、“信息与其他社会服务业”,由此将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合并为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根据合并后的9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各年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见表1)。

由表1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间投入率由1997年的0.4701提高到2007年的0.4725,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中间需求率的指数由1997年的0.6432提高到2007年的0.7211,中间需求率的不断增大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增强。

据此对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进行判断,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商贸流通服务业正在逐渐成长为对上下游产业都存在较强的带动能力的产业。按照产业划分方法,1997年和2002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小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2007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大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供给和需求、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常分为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

产业的前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将其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分配系数来反映前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分配给另一产业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价值在该产业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可用j部门的总产出(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分配给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分配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产业的后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为其供应产品或服务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后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其他产业产品的数量,可用j部门的总投入(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指标可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总的直接分配系数达到0.7左右,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显著的支撑作用,存在较高的前向关联度。

具体而言,1997年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前向关联度较高的相关产业依次是制造业(0.3842)、建筑业(0.0841)、商贸流通服务业(0.0841)、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36)和农业(0.0411)。2002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3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89)、建筑业(0.0793)、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42)和农业(0.0428)。2007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又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145)、建筑业(0.10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90)、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472)、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0.0270)。换言之,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53.4%流向了制造业,11.7%流向了建筑业,11.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4%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48.4%流向了制造业,15.6%流向了建筑业,13.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3%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4.2%流向了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

由此可见,相对于1997年和2002年而

言,2007年建筑业以及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讲,建筑业相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而言的直接分配系数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商业地产的迅速发展存在关联,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的提高则说明商品和人员流动的速度逐渐加快,消费金融、物流金融等新兴业态和服务的出现导致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关联度迅速提升。

对比1997、2002、2007年各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见表3)可见,1997-2007年第二产业依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略有下降。相对应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服务和产品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有71.8%分配在第二产业,11.7%分配在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10.8%分配在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5.7%分配在第一产业。整体而言,2007年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分配了69.5%,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分配了13.7%,再次是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分配了13%,第一产业分配到的流通产品占3.8%,这说明第一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二产业的比例的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下降,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三产业的比例的上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上升。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比例的变化与产业结构比例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各个产业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需求的变化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由表2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总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47、0.3688和0.4725,说明总体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并不太强,但仍保持着增长趋势,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会逐渐加强。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制造业,商贸流通服务业有近50%的中间投入来自于制造业。除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以外,第三产业中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2002年而言,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相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2倍,餐饮和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8倍,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对餐饮和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耗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另外,除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后向关联均强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其他部门,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强。

综合分析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效应普遍高于后向关联效应,且前后向关联均保持增长趋势,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高于带动作用,且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在不断加强。

(三)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某一产业部门的变化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并导致与后者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影响逐次传递并消减的过程,产业波及效应通常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

影响力系数是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

感应度系数是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产业感应度的平均水平的比值,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最终使用所导致的某一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是里昂剔夫逆系数矩阵第i行和第j列的数值。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如表4所示。

由表4的测算结果可见,1997、2002、2007年的各年数据均显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高于感应度系数,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的变化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约为0.8,这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低于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拉动作用不强,但由于感应度系数本身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感应度指数的下降并不表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并非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停滞发展,而表示相对于高感应度的产业而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和速度相对较低。同时,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大约为1.1,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产业波及影响程度高于其他产业的社会影响平均水平,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的社会平均影响水平以上,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

比较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感应度系数,即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因此,应采取优先发展的战略来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主动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等国民经济发展后来拉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应将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一直比较稳定,在三个样本年份均位于国民经济9个部门中的第四位。相比之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不仅总体上要高于所有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而且始终要比它的感应度强得多;根据计算结果看出,影响力系数在不同年份波动较大,影响力最强的年份是2002年,位居所有产业部门第二位,另外两个样本年份均位于第四位。鉴于我国在1997-2007年恰好处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大幅扩张的时期,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变化反映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重心的迁移和发展瓶颈的制约状况。

综上,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比1997、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结果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策建议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应采取主动发展和扶持发展的模式

根据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大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业应在产业发展次序中作为优先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对象,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为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在税收制度、规划用地、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运行效率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见,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较高,在各部门中仅次于制造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消耗较高,效率仍然亟待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为此,应采取必要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事实上,信息化是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高效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企业自身应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同时借助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实现信息平台的对接来改善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切实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为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为吸收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更为深入地体现为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的深刻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商贸流通服务

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明显的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最重要的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其所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技术手段,切实推动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四)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财政、金融和土地支持政策

积极发挥财政支持作用,加大中央政府的相关投资,通过完善促进消费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投资规模,将投资重点投向商贸流通信息化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商贸流通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融资租赁、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实现跨地区发展,通过完善流通业税制、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减轻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整体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冉净斐.从先导到创新: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

2.栾晓梅,毛义友.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分析.经济师,2007(8)

3.唐红涛.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天府新论,2009(2)

4.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技术经济,2011(11)

5.王春宇,仲深.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9(1)

6.王德章,宋德军.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7(10)

7.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财贸经济,2010(2)

8.刘天祥.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2)

9.李佛关.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

10.孙畅,吴立力.直辖以来流通业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

11.富原.流通竞争力提高对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商业经济,2006(4)

12.吴航,赵文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分析为例.浙江统计,2008(2)

13.张建民,张建中,朱晓影.湖北省流通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10(12)

14.李冠霖.我国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11(6)

15.宋则,常东亮.现代物流业的波及效应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16.韩嵩.北京市物流业波及效应研究.中国统计,2011(9)

17.张光明.广西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特区经济,2012(5)

18.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12)

19.袁建文.基于投入产出和计量经济方法的广东省流通产业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2)

20.胡永仕,王健.福建省流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1(9)

21.李宏.广东省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动态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5)

22.林文炼.广东省第三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分析—基于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外资,2012(16)

23.谭盟盟.流通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商界,2010(4)

24.宗颖.江苏流通业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5)

25.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11(1)

26.李晓慧.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11(27)

27.赵霞.流通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

28.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6)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8(3)

30.宋则,赵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31.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财

贸经济,2009(1)

32.赵萍.流通产业影响力实证研究.现代商贸评论,2008(1)

33.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0(8)

34.徐从才,石奇.流通支持工业化进程的实证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2)

35.赵德海,邵万清.对流通地位的再认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1)

36.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财贸经济,2009(2)

37.郑凯华,柏庆国、孙颖慧.基于灰理论的现代流通业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菏泽学院学报,2011(5)

38.吴沉,王传维.流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2)

39.刘宁,杨以文.商品流通与产业升级的关系研究:理论与实证.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5)

篇8

关键词:煤炭产业 投入产出 产业关联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伴随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凸显了诸如煤炭需求放缓、产业集中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近几年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煤炭行业的投资大幅增长,但2008年下半年起下游产业的需求大幅减少,产能过剩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目的是分析我国煤炭产业的产业关联度和波及效应,并根据结论对我国的煤炭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对于明确我国在煤炭产业调整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煤炭产业关联度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内在关系,其实质就是产业之间相互需求和供给的关系,是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工具。

(一)后向关联分析――投入结构

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后向关联的相互影响可用投入结构来衡量,用煤炭产业对其他各产业的消耗系数来表示,系数越大则联系越紧密。本文从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和中间投入率这三个系数的角度,对煤炭产业的投入结构进行分析。

1.煤炭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产品部门(如j部门,这里即煤炭产业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各产品部门(如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2]。计算方法为aij=xij /Xj(式中:xij ―j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i行业产品的价值量;Xj ―j行业的总产出)。

aij可用来考察产业间的联系广度:当aij =0时,表示i、j两个产业部门没有直接联系;当aij >0时,涉及j(j=1,2,3,…,n)产业部门越多,表明第i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的联系就越广,依赖性越强,反之亦然。通过计算,煤炭产业与除金属采矿业以外的所有国民经济部门都有或大或小的依赖关系,但与自身的依赖是最大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煤炭的开采与洗选是煤炭产业得到发展的前提。此外,与煤炭产业关联比较紧密的产业部门还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与这些部门之间的aij均超过了0.05。以上的数据表明不仅有第二产业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技术支持,还有第三产业提供的服务支持。

完全消耗系数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其矩阵的公式为:B=(I-A)-1-I(式中:B 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I-A)-1为里昂惕夫逆矩阵;I为单位矩阵)。

B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不仅是直接的还有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并通过线性关系将各部门的总产出与最终使用联系在一起。系数较大的几个产业部门有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等,表明煤炭产业对这些产业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化学工业的aij仅为0.017766,但是间接消耗系数达到了0.118070,说明化学工业在煤炭产业的生产中有较强的间接作用。完全消耗系数还可表述为对其后向产业部门的拉动作用,煤炭产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和拉动能力较强,其次是第三产业。

2.中间投入率

中间投入率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那么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其他产品数量越大,该产业的带动能力就越强。煤炭产业中间投入率计算公式为:Fi=∑xij /(∑xij + Di + Ni) (式中:Fi―煤炭产业的中间投入率;Di―煤炭产业部门的全部折旧费;Ni―煤炭产业所创造的价值;xij―煤炭产业部门购入第j部门(这里指其他部门)的产品量,即分母(∑xij + Di + Ni)分母表示总投入)。

计算得到Fi 在2002年是0.5616,2007年为0.6847,表明随年份的增加Fi有上升的趋势,而且有较高水平,属于附加值率较低的产业部门。

(二)前向关联分析――产出结构

产出结构是指某产业产品的分配(销售)方向,它通过各产业部门的分配系数来度量。产出结构主要是研究煤炭产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的相互影响。下面从直接分配系数和中间需求率两个系数来研究。

1.煤炭产业的分配系数

煤炭产业对某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rij =xij / Xi(式中:rij为煤炭产业的直接分配系数;xij 为煤炭产业部门(i部门)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给j产业部门的数量;Xi为煤炭产业产品总产出)。

rij较高的产业部门有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均超过0.1。也就是说,煤炭产业的产品主要投向这些部门。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的rij达到0.3以上,所以煤炭产业产品的主要去向为次产业部门也不足为奇。其次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第二产业部门,rij均在0.1以上,表明第二产业很多部门的发展依赖煤炭产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是我们国家经济实力的保证,从煤炭产业支持的部门看出,煤炭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中间需求率

煤炭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反映各产业部门对煤炭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煤炭产业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中间需求率越高,其他产业部门对该产业部门的依赖性就越强 。其计算公式为:Gi=∑xij/(∑xij + Yi)(式中:Gi―各产业部门对煤炭产业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率;∑xij―各产业部门对煤炭产业部门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Yi―煤炭产业部门中的最终种需求部分;∑xij + Yi―煤炭产业部门的产品总产出)。

计算得知Gi 2002年是0.8057,2007年为0.9586,和Fi一样,有逐年上涨的趋势。2007年,接近96%煤炭产业的产品被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到生产中被消费,只有4%作为最终产品投入到居民消费中,这表明其他产业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很强且逐年上升。不仅如此,煤炭产业部门的Gi较高Fi较低,该产业部门带有原材料产业的性质,即其他产业部门对该产业部门的依赖性较强。这个产业部门在自己生产产品的过程中所需其他产业部门的投入较少,不太依赖于其他产业的发展。

二、煤炭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煤炭产业的正常运行需要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当然,煤炭产业提供的产品也是其他产业部门正常运行的能源基础。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当某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的方式引起与其他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部门的变动并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产业波及。

(一)感应度及感应度系数

感应度反映某产业受其他产业影响的程度,表现为该产业部门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用感应度系数来表示,是衡量某产业后向联系广度和深度的指标,也称前向关联系数。感应度系数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在全部产业部门中居于平均水平以上或以下,且数值越大其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能力越强。基于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2002年煤炭产业感应度系数为0.3794,2007年为0.8573,均小于1,表明对经济制约作用较小。2002年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居水平以下,是需求拉动力非常小的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非常小。2007年上升为0.8573,仍居平均水平以下,但较2002年有了很大的提高,对经济贡献力要大了很多,对其上游产业的推动有明显增加。

(二)影响力及影响力系数

影响力反映某产业最终产品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总产出变动的影响能力。它表现为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用影响力系数来表示。基于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2002年煤炭产业影响力系数为0.7087,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居水平以下,是需求推动力较小的部门,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力量较小。2007年为1.0081,在全部产业中居水平以上,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需求推动力较大,且较2002年有很大的增长;结合产业关联分类标准,属于需求拉动力小供给推动力大的产业部门。同时对上游产业的推动也有明显增加,表明煤炭产业的地位在上升。

三、结论

(一)煤炭产业中间需求大中间投入率小,前向关联度强后向关联度弱

煤炭产业2002年的Fi为0.5616,2007年为0.6847,Gi 在2002年是0.8057,2007年为0.9586。从时间上分析,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上升。结合行业特点,在2002年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2007年由于中间需求率上升到0.6847转变为中间产品型企业,仍然属于中间产品,因此该行业的产品主要作为中间产品被其他部门消费掉。也可以说,煤炭产业的发展对其他部门的依赖程度较小,但是其他部门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比较大。从空间上分析,煤炭产业Fi低Gi高,表明它对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强于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且推动和拉动作用都在增强。煤炭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大于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的促进作用,推动作用在逐步提高,而国民经济发展对煤炭产业发展促进作用较小但是均呈上升趋势;对煤炭产业进行投入产出分析可以看出煤炭产业的产业地位有所提高,且在国民经济中处于较重要的部门。从直接和完全消耗系数来看,煤炭产业同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部门存在直接的依存关系,它直接依赖于能源、金属等产业的发展,自身作为中间产品也流向某些部门。除了第二产业为煤炭产业的发展提供原料技术支持,同时也应该看到第三产业在服务方面对煤炭产业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

(二)政策建议

第一,从煤炭开采的角度来讲,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煤炭产业主要靠自身的产业投入,还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及间接作用较强的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所以可以首先提高这些对煤炭产业有投入贡献的产业的效率。国家可以通过增强技术投入力度提高直接煤炭的开采效率,或从技术创新和政府规制等间接方面刺激这些产业的效率从而提高煤炭产业的发展。

第二,煤炭产业为很多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撑作用,应当获得优先发展,否则会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主要为GDP)的增长,还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要素效率提高,表现为各产业在直接和间接关联性中向合理化、高效化演进。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它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对煤炭产业的重视程度,对于煤炭产业的走向合理化和高效化至关重要。

第三,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的波及效应十分广泛。在煤炭产业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从其他可替代煤炭能源的开发、煤炭价格、国家政策等多个方面看到它们对煤炭行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他可替代煤炭能源的开发主要是间接地从原材料的提供方面影响煤炭产业的发展,煤炭价格、国家政策等因素起直接作用,如果这些因素积极变动,会对煤炭产业的发展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制约煤炭产业的发展。因此,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要大力发展主导产业,还应适当地倾斜于煤炭产业的发展,以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盈之,吴海明.我国钢铁行业发展水平、产业关联特征及影响因素――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动态研究.经济问题,2010.5

[2]刘起运.关于投入产出系数结构分析方法的研究.统计研究,2002.2

篇9

关键词:房地产;国民经济;关系

一、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房地产投资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近年来,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增长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显现。以江苏为例,江苏省2002年完成房地产开发的投资额达702.35亿元。1991年~2002年,江苏房地产投资以年均39.8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全国年均21.04%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以及本省年均19.75%的GDP增长速度。江苏房地产业对全省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房地产业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据世界银行资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的房地产投资对相关产业的乘数效应约为2倍,并对以房地产为主导产品群的房地产业链下游和上游50多个物质生产部门产生感应或影响。

3.房地产对GDP的贡献。以江苏为例,1991年房地产业对于GDP的直接贡献率为6.34%,1991年以来,房地产业对江苏GDP的直接贡献正在逐年加大,至2002年其贡献率已超过10%。因此,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4.房地产业对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的贡献。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居民的居住条件有了较快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从1985年的5.60平方米增加到2002年的10.87平方米,增加了5平方米,年均增长4.36%。计算1991年~2002年房地产投资与人均居住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9363,说明房地产投资或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5.房地产业对社会财富的贡献。房地产业是国民财富的主要构成部分,是构成整个社会财富的重要内容,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稳定而长远的影响。房地产业一般会先于国民经济发展而发展,并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快速发展。因此,房地产业的发展会促进或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约1.34万平方公里,加上建制镇,城镇存量土地已达2.5万平方公里,如果以每平方公里5亿元资产计算则约有12.5万亿元,如果再加上几十亿平方米的房屋资产,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财富的主要构成部分。

6.房地产业能够为城市积累资金,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城市是经济社会在空间上聚集的地区,在城市有限的土地上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城市土地的开发和再开发,城市的各种公共建筑物和构筑物,城市巨大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城市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投入都应当通过利润、税金、地租等经济杠杆收回投资,有些还可以取得一定的利润,然后再投入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把城市建设管理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7.发展房地产业可以吸引外资、促进对外开放。中国巨大的房地产市场、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和较为丰厚的投资回报,使房地产业成为外商竞相投资的重要领域。以江苏为例,2003年1~10月份外商投资房地产共计1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86%。目前,中国的房地产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利用外资金额逐年加大。

二、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相关因素的分析

1.政府政策。房地产业是一个受政府政策影响,对政策敏感性极大的产业。由于政府严格控制着房地产一级市场中最重要的资源——土地。使得它对整个房地产市场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它决定了市场供求关系平衡位置,决定了价格走向。作为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紧密相关,政策是决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从上述国民经济与房地产的关联度可以看出,只有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才能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

2.市场规模。市场规模即市场需求量,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

房地产主要包括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工业厂房等。其中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占其总量的97%以上。特别是住宅占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70%以上,因此居住人口越多,对市场需求就越大。同时市场越繁荣,流动人口越多,对商业用房需求就越大。商业用房占整个房地产市场需求量的20%以上。因此国民经济越繁荣,房地产市场规模就越大。

3.市场范围与开放度。市场范围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市场范围大,市场规模也随之扩大;反之,市场范围小,市场规模也会随之缩小。市场范围,即房地产企业开发商品房的销售范围,它是一个市场空间概念。由于房地产所特有的地域性强,使用其开发建设的商品房一般不会超出以地级市、县级市销售的范畴。因此,在某一地的房地产开发随该城市地域的扩张,城市化的进程随市场范围扩大而加快。

同时,由于各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的不同,因此其房地产市场范围不尽相同。对外开放程度越高,政治、经济、文化、科研、社会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吸引力越强,人口流动性越大,人口聚集性越强,市场范围就越大。

三、制约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的经济发展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现实中,仍有一些因素制约房地产业的更快发展,这些因素包括:

1.城市化率偏低。2002年,我国城市化率仅为37.8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3个百分点,但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明显偏低,较低的城市化水平严重制约了对房地产的需求规模。

2.房价相对偏高。世界银行研究结果表明,住宅价格与一般家庭年收入之比(即房价之比)在3:1至6:1之间时,居民方有支付能力,若高于收入的6倍,住宅则难以形成消费热点。虽然从全国而言,房价收入已从1991年的7.32:1缩小到1998年的5.66:1,但不少城市的房价收入比仍然偏高,使许多居民难以承受。近日对江苏各市的房价收入比进行的调查表明,南京的房价收入比高达6.7:1,苏州房价收入比6.03:1,已超过警戒线,无锡房价收入比已接近警戒线,较高的房价使许多居民只能望楼兴叹,潜在需求无法变成有效需求。

3.房地产市场税费政策不尽完善。目前全国的房地产市场税费政策不尽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中的税费收取有重复之嫌。房地产开发包括土地成本、建设成本、配套建设费。其中土地成本中已经包含契税,配套建设费中已经包括各种配套建设费用,但是营业费的收缴是上述各项费用的总和,这种费上加税,税上加税的税费政策必然使得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制约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同时租赁市场灰色交易严重。随着商业、餐饮、娱乐、商务、居住等不断扩大,房地产租赁活动异常活跃,但由于目前房地产租赁市场的税费负担过重,使大量房地产租赁活动以灰色交易方式存在。以南京市为例,房地产租赁市场的税费占租金收入的22.5%左右(17%房产租赁税+5.55%营业税),这在客观上制约了房地产租赁市场的发育。

4.经济实用房建设不足,拆迁矛盾日益增大。近几年来,安居工程的实施对加速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实施中却明显“变味”。由于安居工程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而且需要无偿投入土地资源。各地政府为提高经营城市的能力,对经济适用房采取压缩甚至停止建设。同时由于近两年住宅价格上涨过快,加上我国宏观经济调整步伐,许多职工退二进三,下岗职工增加,造成拆迁安置户无法利用拆迁款购买所需房屋,给国民经济、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四、房地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1.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农村城市化水平低,吸呐与扩张能力弱,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一般认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70%以上,城市化进程才会稳定下来,而我国这一比重才37.8%左右,因此,城市化的潜力很大。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要求进行城市化建设。

2.调整税费政策降低房价。房价与土地开发成本、房屋建筑成本以及房地产租赁价格有关。目前,房价偏高是与各种税费分不开的,因此,政府应在继续削减房地产有关税费的基础上为房地产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3.进一步加快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步伐。目前,由于各城市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改制成为趋势,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到位情况较好。但是少数城市改制企业还不够理想,影响了个人购房的全面启动。因此,应强化落实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政策措施,特别要落实企业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措施,促进房地产业的发展。

4.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一是完善住房金融制度,具体包括:(1)规范公积金运作,住房公积金信贷、结算等具体业务可委托商业银行办理,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转变为具有融资和贷款职能的政策性非银行金融机构;(2)构建住宅储蓄机制;(3)建立股份制、政策性、专业化的住房金融机构,促进公积金的保值增值。二是建立房地产共同基金。房地产共同基金的建立,有助于解决房地产开发资金的短缺,稳定房地产投资规模,解决房地产开发企业股份制改造中的规模问题和资金问题。三是促进房地产企业上市筹资。房地产企业的上市有利于房地产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也有利于企业无形资产及信誉度的提高,能为企业筹资及实现规模经营打下良好的基础。

5.大力发展经济适用房。政府在住房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在大幅降低经济适用房价格的基础上,将经济适用房卖给真正需要补助的低收入者,对一些连经济适用房也买不起的无房者,政府应提供额外补助。

参考文献:

1.胡荣华,韩健,张晓锋.江苏省房地产业发展趋势研究,2001年4月.

篇10

【关键词】就业再就业 国民经济 影响

一、劳动力资源及劳动就业基本情况

(一)城镇劳动力及就业结构基本情况

1.城镇劳动力结构

我国城镇劳动力结构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22%;其中城镇劳动力资源总数占据全部劳动力资源总数的32.1%。在城镇劳动力资源中,按照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的占58.9%,中专及高中的占29.7%,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占9.2%。我国每年下岗失业人员达数十万,其中下岗职工近60万,失业人员近30万;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劳动力在12万—15万之间。下岗失业人员总存量中,各类就业弱势群体18.4万人左右;双人下岗人员8.9万人,低保家庭及失业一年以上人员7.3万人。

2.劳动就业结构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呈现出不均衡化分布趋势。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例严重失衡,以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为最多,占整个劳动力就业结构的52.6%;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占22.8%;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24.6%;按照单位性质划分,城镇从业人员中33.5%在国有集体单位工作,8%的人在个体私营单位工作,47%的人员从事分散性就业及其他形式的就业,11.5%的人员自谋职业或在其他性质的单位就业。

(二)劳动就业现状基本评估

我国为有效应对庞大的失业数字,采取种种措施促进无业人员的就业,推动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并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稳步推进的态势。各级就业劳动保障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促进我国就业形式好转。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建设社区就业服务机制,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切实加强对中介服务就业机构的引导和管理,以强化培训就业;实施退二进三的就业转移政策,购买岗位腾岗就业,以社会扶持带动就业,减少全国失业人数比例,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要求各省、市、县劳动保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岗位实践,坚持开发与挖掘并举,坚持一贯的就业再就业保障原则,务必做好以下几点:着重增加中小企业的就业再就业机构比例,促进各类非正规机构就业组织的岗位容纳量;向各类社区服务业提供政策优惠,实现增加就业。

二、就业再就业工作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就业再就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它关系到社会劳动力的重新安置与分配,是其他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的基础,因而,必须重视就业再就业问题,实现社会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健康、快速发展。我国的就业再就业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规划和调整的重要步骤,对于巩固和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作用。

(一)实现充分就业与再就业是保持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手段

就业再就业是实现社会安定团结、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下,就业再就业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实现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社会成员的就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之后,良好的社会秩序也就能够实现;相反,如果出现过多的失业、待业人员,则会产生较多的社会隐患,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就业再就业与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密切关系

所谓的就业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及生产力的社会成员以生产资料为基础,进行社会财富的再创造的过程。马克思曾经说过,无论何种形式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始终是生产的主要构成要素,就业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桥梁,组成了现实的生产过程。现代商品经济生产过程中,就业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变量,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生产的各个部门,参与到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每一个环节。用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来表示国民经济增长状况,在就业水平不变的前提下,国民经济的增长由生产的技术进步、组织进步因素所决定;当劳动生产力水平一定时,国民经济的增长,就取决于劳动能力就业数量的高低。因而,国民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就业再就业率。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人既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因而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以保证社会生产的正常运作。我国大量潜在的劳动力既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负担,如果不加以妥善解决,就会产生严重后果。大量劳动力从事低水平、低效率的劳动,就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保证劳动力实现就业与再就业,能够有效探索出在人口基数庞大的国情基础上,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与开发,达到各生产要素的合理、有效配置,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三、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措施

要加强领导,齐抓共管,形成就业再就业的强大合力。各级政府要密切加强和落实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政策,将其提升到政府政治、经济工作的重要安排中;要积极承担就业再就业任务,将地方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结合起来,统筹规划与安排,制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挥各自优势,进行积极的就业宣传与培训,做好就业岗位的开发与管理,形成各级政府部之间相互配合、社会共同关注的强大合力。

要拓展渠道,大力开发就业岗位。(1)要进一步观察落实我国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为提供更多再就业岗位的企业、单位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要重点扶持和培育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2)要大力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利用招商引资的宽松政策,加强地区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引进高技术产业,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条。

四、结语

总之,当今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许多风险和困难是发展国民经济过程中所要应对和解决的,而就业再就业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必须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柳延福.切实关注民生 促进就业再就业[J].财会研究,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