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新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6: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新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管理新方法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创新技术;绿色施工

在传统建筑工程中,其整体工程内容较为复杂,因而所要花费的成本相对较高,资源的需求量也极为庞大,在施工过程中,由于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足,技术水平受限,进而导致很多管理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资源浪费的现象也越发严重。在新时代背景下,绿色施工已然成为我国主流的建筑模式,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作业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综合型管控,明确施工标准的同时进行责任规划,及时更新施工方式,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还能够满足我国节能环保的战略需求,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也会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1绿色施工管理概念

作为我国建筑行业的现在乃至未来发展趋势,绿色施工管理工作不仅是施工项目,同时也是一种责任,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但需要对理念内容进行优化,并采用更加先进的绿色建筑管理方法,减少因安全事故而造成的负面效应,从而有利于国内建筑企业的经济发展[1]。从某种角度来讲,绿色施工管理模式所涉及的影响范围相对庞大,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科学技术的应用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对建筑环保的管理的内涵中,掌握改造的意义,从而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城市的经济发展[2]。在这一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安全防护处理,并对所涉及的转型因素加以分析,明确不同因素下的风险影响,制定完善的科学管理制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以此来满足绿色施工的各方面需求,这对于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而言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2建筑工程管理创新中绿色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

2.1管理模式因素

现如今,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有关施工结构也逐渐呈现为复杂化、多样化,对绿色施工管理的压力施加也会随之提升。对于施工单位而言,想要确保绿色施工管理能够顺利开展,则需要及时进行工作模式的调整,选用较为先进的施工模式与管理手段,进而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若施工单位仍然选用传统的施工手段,以静态管理为主,会使得整个管理工作不具备精细化作用,不但会使得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受到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绿色施工的管理质量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3]。

2.2管理制度因素

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在开展绿色工程管理时,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手段,以此来使得整个工程内容能够顺利开展。但是,就目前来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模式的多样性发展,很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在建筑质量与经济效益方面也会因此受到不利影响[4]。不仅如此,管理制度的缺乏,也会使得整个建筑模式不具备绿色特性,施工过程中也很容易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进而严重危害着国民的生存空间与生命健康安全。

2.3管理人员因素

对于建筑行业来讲,人力资源的管理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人员的综合素质会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直观的影响,如果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管理中缺乏对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不但会使得管理效率大幅度下降,所起到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5]。尤其是在开展绿色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人员的管理水平更为重要,综合素质的缺失、技能水平的不足、专业知识的匮乏,加上人员的工作状态并不积极,这些都会使得整个工程质量无法达到相关标准,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很难得到有效保障。

3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措施

3.1对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创新

针对管理理念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施工单位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思维层面的转换,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要明确绿色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到有关建筑工程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升级,以此来完成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建设,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质量,减少风险因素的干扰,对于后续工作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从效果上来看,良好的管理观念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同时还能够满足施工单位的经济建设需求[6]。

3.2对建筑工程管理技术进行创新

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创新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知,并结合相关标准完成相应的管理工作,这一过程中,禁止直接套用其他企业所选用的管理手段,这样不仅在适应性方面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所起到的效果也会产生明显的差别。对于施工单位来讲,在进行日常工作时,应当对人员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确保其所具备管理技术应用水平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而后再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技术模式的调整,进而满足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需求[7]。同时,施工单位还要对整个资源进行有效管控,可以利用BIM技术开展可视化调整与动态化管理,依照实际情况完成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强化人力资源的管控力度,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满足安全保障方面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对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3.3要对建筑工程管理机构进行创新

有关建筑工程管理机构的创新处理对于整个工程质量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施工单位在开展这方面的应用过程中,需要从两部分入手,详细情况如下:(1)施工单位应当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验证能力开展相应的岗位分配,确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能够因此达到有效提升,此外,施工单位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开展责任制度的规划与调整,明确管理任务,实现分工的同时,还能够对建筑管理工作起到积极有效的保障作用。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性与稳定性,同时也会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8]。(2)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时,应当明确沟通的重要性,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加强合作的同时,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加以提升,以此来确保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在工作效率方面也能够得到有效保障[9]。通过开展管理机构的创新与优化,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风险因素的干扰,同时还能够对我国实现现代化经济建设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4绿色设计的方法

(1)模块化设计作为实现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措施,施工单位在开展日常工作中,需要根据所选用的材料与设备进行性能方面的分析,根据功能需求进行模块区域的划分,利用选择相应的工作内容实现方案上的调整与管控,以此来实现不同类型的工程要求。通过开展模块化的设计工作,不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方便后续进行维护工作,同时还能够对相关材料进行循环使用,以此来满足我国社会的节能环保战略需求。(2)循环设计循环设计是绿色建筑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回收设计,在进行房屋建筑工程设计时,便需要工作人员明确所选材料的可回收性,通过对回收的价值进行分析,运用信息技术对回收处理的组织进行工艺筛选,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还能够为后续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实践应用角度来讲,循环设计的存在,能够有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进而降低建筑工程对环境的污染。(3)并行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在开展绿色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要求开展集成化管理,并通过并行的方式手段加以设计,在设计图纸中完善对整个施工周期的因素分解,对不同的施工环节进行集成化管理,以此来确保建筑工程进度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并且满足用户的日常生活需求。在进行并行工程的建设工程中,需要施工单位选用分工合作的方式,依照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层面的优化,加强信息采集与精准化控制,以此来完成相应的设计内容。

5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就目前来看,有关绿色施工管理的内容共分为五部分,分别对应着不同的管理阶段,详细情况如下:

5.1组织管理

(1)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在开展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建设需要完成绿色施工模式的调整,并依照相关标准开展管理制度的展开与应用,以此来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开展。(2)在进行组织管理时,要将项目经理作为绿色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并由其进行绿色施工管理人员以及监督工作人员的选定与应用,如果出现问题,则需要由项目经理来承担相应的责任,以此来避免发生推卸责任的情况。

5.2规划管理

施工单位在开展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依照相关标准完成有关绿色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并根据相关内容完成组织设计与应用,通过审批后才能够开展后续的工作内容。(1)施工单位需要加强环境保护措施的重视程度,并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计划内容的调整,明确救援预案的重要性,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加强对生态的保护,还可以对工作中的人身体的健康起到积极和有效的推动作用[10]。(2)在开展材料节约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从工程安全与质量两方面入手,通过相关内容进行材料的优化工作,减少垃圾产量,并对废水废气进行高效处理,而在材料方面,则是以节能、可循环材料为主,确保施工单位自身的经济发展能够因此得到有效提升。(3)在开展规划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依照水资源现状进行工程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节水措施的制定。

5.3实施管理

(1)动态化的特性是实施管理的核心内容,施工单位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材料的管理,完善工程验收的管理制度,加强现场的施工管理,以此来确保整个绿色工程的施工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2)在开展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依照实际内容完成绿色施工的宣传作业,并进行针对性调整,以此来确保绿色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5.4评价管理

在开展评价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施工单位依照实际情况完成评估作业,结合当前工程的特点情况,同时,通过对工程实施的细致的控制,保证了工程的后续工作和工程的质量。

5.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施工单位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通过相关标准进行病害的防控,确保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不会受到不利影响。(2)对于人员安全而言,如何开展施工场地的布置是尤为重要的,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工程中,要将施工区域与生活区域进行合理分割,并制定较为完善的卫生制度,设立相应的安全防护部门,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进行相应的管理,以此来避免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不利影响。

6结论

总之,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实施绿色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建设单位应全面了解建设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实施“绿色施工”的必要性,采取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维护生态的前提下,推动建设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单位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姚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1(10):12-13.

[2]王新羽.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J].居舍,2021(28):140-141.

[3]陈成宝.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简述[J].冶金管理,2021(15):118-119.

[4]赵敏.绿色施工理念下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0(3):191-192.

[5]张帆.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简述[J].房地产世界,2021(15):91-92.

[6]石林.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5):173-175.

[7]白俊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J].居业,2021(6):119-120.

[8]任禹州.探究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方法[J].低碳世界,2021,11(3):127-128.

[9]黄和兴.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1(6):128-130.

篇2

【关键词】施工管理;技术管理;创新

1.施工管理方法创新的必然性

当前施工企业管理普遍存在缺乏转劳动密集型为知识管理密集型的技术手段和动力;分散管理导致资源浪费,有限的资源难以进行有效的集中管理;信息渠道阻滞,信息收集不准确不及时;缺乏生产、经营、管理的资料数据等多方面的问题,为适应发展的需要,施工管理创新势在必行。

2.施工管理创新的原则

2.1 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发展到不同的程度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的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市场经济时代,劳动对象是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竞争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诸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要被市场淘汰,因此,施工管理的创新必须要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2 要有利于适应市场的需要

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包括为社会创造的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已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就增强了企业开拓、占有市场的能力,两者缺一不可。

2.3 要有利于企业文化的提升

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因此,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如何提高企业的文化这一重要问题。

3.提升施工管理创新方法的建议

3.1 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行为的主体,对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生产成本等起重要作用。施工人员素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在项目部全体职工中树立质量意识,把“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只有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严”字当头,才能带动施工人员施工时“一丝不苟”。其次,应确保项目部施工现场人员和投标文件中保持一致,避免高资深的优秀项目经理和高水平的技术负责人仅仅挂个名,流于形式。再次,在施工过程中,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质量奖罚政策。最后,结合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做好质量教育。

3.2 做好技术管理的事前事后工作

3.2.1 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施工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是为了贯彻技术标准,对施工作业方法、作业程序、技术要领、施工安全等方面做出具体技术规定,是指导施工作业活动,设备使用于检修等技术依据。

3.2.2 建立健全技术原始纪录,包括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用品及施工质量检验、试验、测定记录,图纸绘审记录和设计交底记录,以及设计变更,工程质量及安全事故分析及处理记录,施工日记等,因为原始记录是提供工程形成过程实际状况的真实凭据。

3.2.3 技术档案管理,主要内容有:施工图的管理,企业应授权技术负责人指导专人负责图纸的签收、发放、保管、借阅、归档等业务的工作;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施工图放样;技术措施。只有做好以上各项管理工作,才能在管理过程中做出全面规划并付诸实施,使资料的管理接近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技术档案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使企业的管理活动正常有序,有章可循。

3.2.4 技术信息、情报工作,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施工技术革新及新工艺法的开发,新材料、新设备的维护应用,使建筑业的施工水平日益提高,必须十分重视建筑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和情报信息,推广使用科学技术先进的成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适应任何形势下的竞争。

3.2.5 计量工作,包括如下内容:计量技术和测量计量,以上两个内容在企业的各项管理中是工作的基础,在任何项目技术管理中,直接关系到工程量的保证和规格位置的正确性。要力求没有失误或减少失误,应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第一,落实计量人员岗位责任制,明确现场计量工作的标准性,要求和考核办法挂钩,第二,正确配置计量器具,合理使用、保管、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器具的准确性,确保器具经常处于完好状态。第三,开展经常性计量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计量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水平。

3.3 材料质量控制管理

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际工程中,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控制材料质量。第一,材料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按要求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及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第二,材料采购:控制材料的采购价格和质量,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影响施工进度。第三,材料的验收分类堆放,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第四,材料发放、使用追踪、清验,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注意对易燃品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3.4 机械设备管理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处于一个最佳使用状态。

4.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必须具有先进的管理方法、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单位内部管理,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

4.1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抓意识形态,充分认识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应始终把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加强领导,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提高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水平,确保安全,关爱生命。

4.2 更新观念,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工作的动态性,调整管理机制,促进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平衡发展。安全生产需要从企业角度人手,落实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是动态的,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4.3 与时俱进抓安全。发展信息网落建设建立施工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不良行为公布制度和档案库。在建筑市场准入方面,应严格企业安全施工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条件,建立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评价制度。

篇3

[关键词]土建工程;管理创新;绿色施工

土木建筑工程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贡献。土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多种多样,在新时代的新形势下,应该对土木建筑工程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引入绿色施工的概念,并掌握绿色施工的主要方法,在节约资源的同时提高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因此对土建工程管理创新和绿色施工管理方法进行研究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与主要措施

1.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意义

(1)科学发展的要求。我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进行创新,用创新推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的进步。创新能够突破传统的管理方法对施工的限制,从全局角度对影响管理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找到适合项目建设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2)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是现代化的一种标志。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竞争较为激烈,企业之间为了争夺资源开展了激烈角逐,这就使得创新在行业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创新要求企业在成本开支管理、质量控制、施工工期控制等方面做出改进,严格执行企业制定的规划,保证按时完成项目建设,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3)企业发展的时代要求。建筑企业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不断对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进行改进,并将其应用在建筑项目的施工中,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时展潮流的需要。

1.2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措施

(1)管理机制创新。要想在实际施工中对建筑的管理进行创新,首先要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建筑项目的管理需要有完善的管理机制作为支撑,施工中的管理措施应该结合时展的要求,将科学发展观融合在机制的创新中。建筑项目管理机制的创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对当前的管理机制进行审查,聘请专业的管理团队对建筑企业现行的管理机制进行检测,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产生的根源,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防止损失扩大化。管理机制的创新是其他创新措施实施的保证,是创新的根本,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措施,保证管理机制的创新。(2)手段的创新。手段的创新是建筑企业创新的又一表现形式。创新是一个体系,不仅要在机制方面保证创新实施,同时也要对手段进行革新。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使用新型的管理技术,从工程实施的角度保证建筑企业的施工效率。对于陈旧的、不符合施工要求的技术和手段,应该及时抛弃,探索新型的、与建筑企业施工相适应的施工手段,保证施工的效率和效果。

2绿色施工概念与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2.1绿色施工的概念

绿色施工是随着经济发展新兴起的一个施工方式,是指在保证工程按时完成、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的同时,使用新科技、新手段对建设过程进行管理,节约施工中的物资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实现资源节约、成本节约的目标。

2.2绿色施工管理措施

(1)组织管理。首先,成立绿色施工管理组织,组织包括两个层次,第一级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承包单位等;第二级主要包括一级单位成立的临时性的组织。两级组织都负责对绿色施工进行管理和实施。二级组织主要将上级制定的政策落实到实处;一级组织主要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两个组织应该分别挑选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较好的人员进行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实施,明确各自的分工,齐心协力做好绿色施工的管理工作。(2)规划管理。规划管理要求在规划工作中体现绿色施工的概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组织实施。第一,在编写规划时,将可靠、完整的绿色施工数据传递给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按照绿色施工的要求和标准,给予施工方面的支持。第二,设计过程中要考虑仪器设备、装修等方面的影响,将零散的因素整理为一个具有系统性的整体,方便统一进行规划和分配。第三,在项目开始建设之前应该将整体规划备份并交给施工单位,让施工单位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把握工程施工的主要目的,了解工程施工的相关标准,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展开。

3结语

创新建筑企业管理方式,探索新型的管理制度和体系,是企业自身谋求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综合实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应该重视管理方式的创新,在项目建设中引入绿色施工的概念,并掌握正确的绿色施工方法,顺应时展的趋势。将掌握的新方法新技术应用在实际建设中,保证项目建设成效,在保证工程建设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杰.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3,(35).

[2]杨汝贤.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J].中国建材科技,2017,26(02).

篇4

关键字:园林工程;新方法新工艺;应用;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86.3文献标识码:A

园林工程是造园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园林景观创造的实践过程,通过该工程,结合技术手段能够使得地面上的各种人工构筑物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实现自然美和人文美的结合,为人们创造一种舒适优美且休闲娱乐的生活空间。在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新方法和新工艺,能够提升工程的美感和质量,下面本文就对这些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进行分析,并对质量的管理措施进行说明。

一 园林工程施工新方法新工艺的应用

园林工程的施工涉及到多个环节,其中有土方工程的施工、水系统工程施工、筑山工程施工、种植工程施工以及园路工程施工几个方面,在施工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应用到新方法和新工艺,下面本文就对这些技术进行具体论述。

(一)土方工程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

土方工程是园林工程建设施工中的基础性工程,其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园林的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例如水沟和坛池等,在当前的土方工程施工中,一些新工艺被引进,主要有架空砖和塑料盲沟这两种具体的新方法。

在园林工程中,架空砖能够以自然空间和土壤结构为基础,构成雨水和空气的自然通道,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雨水通过架空砖的面层合理渗出,避免土壤层中形成蓄水缺陷,这样就保证了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其功能的合理发挥。需要强调的是,架空砖的架空空间结构,该性能在城市架空结构中有着巨大的发挥优势,并且能够在架空空间蓄水层压力中优化方式,提升城市土层的渗水性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功效。

塑料盲沟适应入地变形,其持久性能较好,且重量较轻,这些都能够为施工带来便捷,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强度,并有利于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同时,塑料盲沟能够用于上坡地、边坡开发的水土保持,且整个工程的排水都可以应用这一新工艺手段。

(二)水系统工程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

在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水源以形成水池或者是对树木花草进行灌溉。为了能够保证水源的供应,并提升水的利用率,需要采取新型的理水施工技术。

第一,园林微灌灌溉技术。这是适用于花卉、树木以及灌木生长的技术工艺,该工艺利用微喷头或者是滴头,用较小的水量缓慢对植物根部周围的土壤进行润湿,有效的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肥料的应用。该工艺的应用,还立于园林灌溉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减轻了劳动力的需求。

第二,液压喷播植草护坡技术。液压喷播植草护坡主要是应用草籽、肥料、粘合剂、土塘改良剂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通过机械加大压力喷射到坡面的一种新工艺,利用这一工艺,能够提升施工的便捷性,且施工速度快,效率高,且能保持草坪发芽的均匀性,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又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第三,应用透水软管进行施工。透水软管是一种能够测滤排水的新型材料,能够满足工程设计中耐压的要求,且其对于地质没有特殊的要求。透水软管的抗腐蚀抗低温性能良好,拉断强度高,且寿命长,能够很好的保证质量,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新型工艺材料。

(三)筑山工程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

当前,随着技术的发展,一些园林在施工过程中应用不同颜色的陶瓷砖铺设不同的图案,这样大大的增强了表现能力。或者是在坐凳水洗石面层上面镶嵌陶瓷片,使得粗糙的水泥和光洁的瓷片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景观的表现能力。在技术的推动下,研制出的陶瓷透水砖,将其铺设到场地中,在下雨时雨量能够及时的渗透到地下,增加地下水的含量,同时对于调节空气湿度,提升空气质量效果明显,尤其是对缺水地区,这种技术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四)种植工程中新工艺的应用

园林的建设离不开种植工程,植物的配置不能够随意进行,需要根据其具体生活习性,配合色彩原则进行配置,并且在具体的栽种过程中要讲究规则和程序。例如,在栽植的过程中,要将苗木放在穴的中央,使其根系能够自然合理的分布;在培土的时候,要将植物苗扶正,使根系和土壤紧密结合,并踏实培土。在浇水时,对于苗木的浇水,水要浇足浇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持续干旱的情况下,种植的树木不能够保证足够的水分,这时需要应用新材料技术改善这种情况。

(五)园路工程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

园路工程的施工建设是为了人们更好的基础自然,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其不需要太大的强度,但是要保证美观性和环保性。在这种要求下,需要不断的改进施工工艺,应用新型材料,使这一功效得到更好的突出。当前较为先进的工艺是利用透水砖进行园路加上你和施工,该材料不仅能够保持水土,同时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材料,能够更好的突出园林园路工程建设的效果。

二 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分析

上文中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在园林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中新工艺的应用,新工艺的发展在我国的园林建设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仅仅依靠新工艺还不能够保证园林工程施工的质量,为此需要采取切实合理的措施对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具体说来,要从改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需要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掌握新技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更新换代很快,要想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的提升工程技术水平,让新工艺新材料应用到具体的建设领域,这样才能够创造出现代园林中的精品。同时,在掌握新工艺的过程中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需要对施工者进行技能培训,使其更好的应用这一工艺,发挥他们的功效。例如土方放样技术或者是绿地的整理技术等,还有上文中提出的具体的新工艺。

其次,需要建立园林工程的项目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模式。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能够更好的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要想提升质量,就需要建立在科学的管理和精湛的施工技术之上,管理者需要对园林中的各种细节和死角进行处理。对于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和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相结合,发挥园林工程的特点,构建起独特的管理模式,并运用当前的新工艺手段和方法辅助质量管理工作,实现创新。例如利用信息手段信息,利用电子监控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等。

最后,要强化对成品的保护。园林工程中植物绿化施工所耗费的时间最长,且最需要去持续的养护,否则后期工程没有完成,前面的就会死亡,因此说要想提升质量,就需要对成品进行养护。

结束语:随着技术的进步,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在逐渐的成熟,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就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对园林工程施工中新工艺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园林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最大化的提升园林的美观性、观赏性、质量性和环保性,为人们营造更为和谐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 陆志华 贾秀珍 浅析园林施工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民营科技,2013年第09期

[2] 卜卫东 朱能武 冯光澍 新技术、新工艺在园林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第25期

[3] 罗文苑 园林工程施工新工艺应用探讨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15期

篇5

一、电力营销管理的特点

我国的电力企业中绝大多数是大型国企,只有少部分企业是私有性质,因此整体电力资源的价格受到国家宏观经济的控制。国家不仅会对整体经济发展趋势进行设计,同时还要对市场的整体供需平衡来保证,避免社会出现混乱的情况。由于电力资源是我国人们社会生活开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于整体社会的稳定性影响比较大,因此国家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将电力企业尽可能的纳入国有企业中。目前国家鼓励国有企业开展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改革举措,这样的政策对于供电企业而言难度相对比较大,其原因在于电力企业在营销过程不仅需要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同时还要受到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控,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诸多的不利因素。

二、电力营销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电力营销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工作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开展电力营销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客户的基本需求,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使自身电力企业能够获得高于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提升。电力营销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

1.扩张业务

扩张业务范围是指供电企业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措施来保证电力资源的供应和销售的问题。工作的主要内容主要是通过与客户协商,使客户能够使用自身企业的电力资源,审核用电项目和资料的具体内容,通过对用电客户整体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制定出满足其基本要求的供电方案,签订供电合同。

2.日常业务

日常业务包括的范围比较广,除了自身企业的基本运行过程之外,还需要对客户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和上报,安排相应的技术人员对故障进行处理。在该业务中,针对的是已经使用本企业电力资源的客户,整体处理的难度相对比较小,只要控制好自身企业的服务质量基本能够保持客户群体。

3.电费统计

电费统计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该环节中接触一线电表数据采集工作的技术人员为核心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抄表员的工作质量,保证其操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由于自身的工作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

4.电能计算

电能计算工作是对电力企业在规定时间内电力资源的使用量,电量消耗与实际电费的收缴情况进行对比,从而对自身企业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如果经过对比之后发现数据差距过大,则需要对电力输送过程和使用过程充分的排查,避免由于工作失误造成的损失。

三、电力营销管理现状分析

1.市场营销意识薄弱

由于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工作模式,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但依靠国家政策的补贴,失去了参与市场竞争的动力。这样的发展理念导致供电企业的整体服务质量低,在进行电力产品推广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不能良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实际电力营销管理过程中,由于市场营销意识比较薄弱,使得在处理客户与企业关系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与客户需求出现偏差,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

2.营销体制缺乏完善

目前社会的科技化发展十分迅猛,大部分行业都已经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高效、快速、准确的管理体系。在供电企业中,自身应用的管理体系类型仍然依靠过去传统的管理理念,审批程序复杂,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没有实际意义的管理过程数量大,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加入市场经济竞争中的风险比较大。

3.电力营销管理风险

第一,技术风险,目前电力企业改革进程还没有完成,因此各方面的管理内容都还不够完善,并且技术方面的工作本身具有一定的安全漏洞存在,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风险。

第二,失误风险,失误的操作主要包括系统的维护环节中出现的偶然性问题,还包括人为操作时的操作失误导致的风险因素,有些情况是不可控的,因此存在比较大的风险。

第三,电力营销调查设计不够完善

虽然我国在电力营销调查过程采用信息化的处理方式,但是应用的水平相对较低,没有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调查内容设计。本身在选择调查客户群体时便出现了一定的错误,导致最终得出的数据本身的针对性不足,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实际目标客户群的需求。这样的情况对于企业的最终发展带来巨大的阻力,同时对已有客户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四、电力营销管理提升措施

1.提升市场敏感度

通过定期举办的培训使供电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提升其对于市场发展方向的把握程度,想客户之所想,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导向,提升电网建设质量。建设符合地区发展实际的电网管理模式,做好相关资源配置工作,提供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2.提升产品环保性能

电力企业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应当同步进行,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可以了解到本身我国对于环保友好型企业的重视程度,同时供电企业属于大型国企,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充分的发挥自身技术科技水平,提升环境保护意识,降低环境污染,管理人员要提升社会责任感。

3.制定灵活的电价方案

根据不同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电价方案设定,实现灵活管理,从而更好的对市场变化进行把握,增加客户群体的数量,提升经济效益。

4.提升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服务质量的关注度会越来越高,服务质量的高低是决定供电企业实际发展水平的判定标准。因此供电企业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保证客户群的质量,就必须做好服务质量,提升管理工作的计划性,保证服务质量达到要求水平。

篇6

关键词:新世纪星城;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房屋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项目投资能否成功,更为重要的是,建成后的项目直接参与到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去,这就还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众多方面中,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再加上项目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类型不一、质量要求不一、施工方法不一、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这就决定了项目施工的质量比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质量管理难度更大。本文以新世纪星城住宅楼工程作为工程背景,就此类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 

1 工程概况

新世纪星城位于东莞市东城区温塘管理区,紧邻五环路和莞樟路,交通十分便利。作为新世纪地产的又一力作——新世纪星城总建筑面积约为86万m2。在景观设计方面,星城以东南亚风情为蓝本,规划有17万m2园林景观,1万m2清澈湖面,将湖泊、石雕、莲花池、天堂门、茅草亭、木栈桥、热带风情园林进行巧妙的布局,有机的组合成以湖景为中轴的超大面积景观广场,真正的做到了“把家建到花园里”。同时社区内还配有商业中心、酒店、幼儿园、高档会所等配套设施,让业主足不出区便可享受至臻生活。在规划设计方面,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创作精神,超宽楼间距、超大景观阳台、空中花园、入户花园、多功能储藏空间以及双套房的设计无一不体现了人文关怀,将生活的私密性的舒适性演绎的淋漓尽致。新世纪星城定位为高档住宅区,对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下文着重从施工管理方面,分析新世纪星城住宅工程质量控制方法。

2施工组织管理措施

2.1 采用新技术

为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代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项目部在施工管理过程中的计算机应用,使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项目管理科学化得到较大的提高,我公司针对新世纪新城工程的特点,配置项目管理软件,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在新世纪星城住宅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了“三大控制”、“两大管理”软件系统,解决施工计划管理、进度控制、透明延伸,以人为本的管理平台应用管理系统。同时,施工现场将采取现代化管理方式:全面进行办公室计算管理、人事管理、材料管理、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劳资管理、建筑资料管理、成本核算等各个方面,方便、准确、快捷使项目管理系统化、智能化、规范化。

2.2 技术管理体系

公司针对新世纪星城住宅工程的特点,特派施工管理能力强、技术专业性高、施工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员组成现场技术管理体系,由我方工程技术质量人员组成,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碰到的技术问题,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施工技术人员在单项工程施工前,按照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以此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2.3 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施工前,认真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掌握新世纪新城住宅工程的图纸,并进行专业技术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每进行一道工序,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行下道工序,对操作人员先进行技术交底,用简明文字构成施工任务单,发给各操作人员后再施工。

严格遵守技术复核制度,对建筑物的方位、标高、高度、轴线、图纸尺寸、误差等作复核记录,工程监理人员复查,无误后进行资料存档管理。

认真做好每项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实行混凝土浇灌令签证制度。如果没有工程技术负责人,监理和有关工长、质检员签字,不出进入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施工时,质量检查人员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必须共同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严格贯彻实行计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和计量管理工作,督促现场专职计量人员做好计量器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对混凝土、砂浆、灰土等准确计量,以确保工程质量。

3 保证质量的技术管理措施

在新世纪星城住宅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际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施工, 把“质量第一”的方针全面落实到一系列经营管理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认真贯彻“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好 “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达到质量标准。严格行建设部《施工规范》、《质量验评标准、规范》以及新规范等(项目管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施。同时,严抓质量,每周召开一次施工技术会议,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对工程质量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准违反操作规程。

4 结语

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顺利进行的保证,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新世纪星城住宅工程施工管理采用文中所述方法,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于新世纪新城住宅工程施工管理的介绍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7

一、放下身段,平等相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文化对中国教育观念的影响更是根深蒂固。“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思想日益受到新时代、新思想的挑战。传统师生关系存在尊卑观念,这就使得师生关系处理不和谐,师生矛盾频频发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内容的开展。在传统师生关系中学生对老师存在一种敬畏心理,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不敢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限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方法形成。尤其在现代社会,对“90后”存在很多偏见。为他们贴上个性张扬、性格叛逆、缺乏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精神等标签。然而现在的高中生大多数为“95后”小鲜肉,他们普遍存在思想成熟、行为开放、个性鲜明的特征。这就为高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如果高中班主任再以传统方法管理,则必然会适得其反。因此,高中班主任要转变管理方式,主动放下身段,与学生平等相处。

二、正确引导,打开心门

当今社会,不仅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家庭关系也千姿百态。高中生生活在这种复杂的环境当中,必然会对他们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往往能够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心态,从而更好地学习。然而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充满矛盾,那么往往会造成学生封闭、内向的性格,这将不利于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怀着一颗积极乐观的心态,往往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往往存在一些叛逆的想法,很容易走上歧途影响学习。因此高中班主任必须正确引导,打开学生的心门,倾听他们的心声。高中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要有奉献精神,善于拿出自己的生活时间,采用适当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打开话匣子,说出自己的故事。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从而建设一个团结有爱、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首先要了解高中生的兴趣和爱好,熟悉高中生关注的事情,思想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样在与学生交流时才会融入他们的世界,才会有共同的话题,学生才会慢慢接受老师。长此以往,学生才会愿意把自己生活和学习当中的事情诉说给老师。只有当班主任了解了事情的情况之后才会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提出不同建议和意见,这更有利于解决学生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同时,班主任为学生解决问题时要拿出真诚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当学生看到老师的真诚与辛劳后,会更积极地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努力提升自身,好好学习。

三、选择合适的负责人

班主任在班级中主要扮演领导者角色。班级是由很多学生组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如果班主任事事亲力亲为,那么班主任自身的教学工作将受到影响。因此班主任就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班级负责人即班长帮助自己分担一部分工作。班主任选出班干部之后要适当将自己的权力下放给班干部由他们代替自己解决一部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当中的事情。但是班主任要注意班干部的选择遵循一定的原则。不能把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选择标准,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班干部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要有责任心、爱心、奉献心,要善于发现班级同学的问题,并及时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要认真负责地积极主动为班主任分忧,带领全班同学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努力创建一个干劲十足、充满活力的班集体。

四、充分利用现在科技

篇8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施工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施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每个施工单位的重要目标。做好这项工作不仅能够对施工材料、人员、机械设备等进行科学合理安排,还能够促进施工顺利进行,预防质量和安全事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效益。然而在实际工作,由于制度不完善,管理人员责任意识不强,再加上新形势下工程建设面临更为激烈的挑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为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效益的提高提供保障。

2.新形势下建筑施工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建筑施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施工管理工作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影响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2.1管理体系不完善。建筑工程施工中忽视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施工人员、机械、材料等没有进行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目标要求不明确,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影响管理水平提高。

2.2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缺乏,没有定期开展现场巡视,对存在的隐患未能及时排除和处理。另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严格遵循施工流程,引发安全事故。

2.3质量管理被忽视。对材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不重视,不合格材料被用于施工中。或者进行材料试验检测和抽检时,未能严格遵循规范要求,往往出于形式,为整个建筑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带来负面影响。

2.4管理人员素质低。管理人员未能严格遵循规章制度进行施工管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够,现场巡视工作不被重视,影响管理水平提高。

3.新形势下建筑施工管理方法

为了应对施工管理存在的不足,促进建筑施工管理水平提高,笔者认为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采取完善方法。

3.1建立施工管理体系。要想促进管理水平提高,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根据建筑施工需要,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合理配备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同时要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查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处理和应对。注重对施工的动态管理,对施工及时跟踪,发现存在的不足,尽快处理施工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3.2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现场,要加强防火、防雷、防电击工作,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具体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施工安全管理的每项工作。配置安全管理人员,加强施工现场巡视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并立即采取措施处理,将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好施工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确保他们严格遵循规章制度施工,避免出现违规违章操作,进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3.3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质量是建筑施工最为重要的内容,也是加强施工管理的根本目标。因此,必须根据建筑施工需要,考虑新形势、新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首先,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工作要求,完善管理规章制度,使施工质量控制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施工中也要严格遵循施工规范要求,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开展施工。落实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职责,确保质量控制工作落到实处。在竣工阶段发现质量问题时,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避免出现质量事故,确保施工顺利完成。其次,要确保施工材料质量。做好材料采购工作,保证材料质量合格,重视对材料的试验和抽样检测,保障施工材料满足建筑施工要求,不合格材料不能用于建筑施工,从而杜绝因材料质量不合格而导致质量问题出现,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最后,最好竣工验收工作。建筑施工完成后,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加强监督管理。注重对施工每个环节的验收工作,确保施工工艺流程符合要求,质量合格,从而保证建筑质量合格。

3.4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施工单位要注重引进技术水平强,业务熟练的管理人员,加强管理队伍建设。重视管理、培训工作。采用课堂授课、讲座、现场学习等形式,促进管理人员业务技能提高,使他们更加熟悉各项操作,严格遵循流程开展施工管理。另外,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做好对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激发员工工作热情,促进他们更好开展管理工作。

3.5加强成本和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建筑施工中不能忽视。首先,应该坚持成本最低化原则。开展建筑施工时,应根据市场价格具体情况,编制施工定额,促进施工成本最低化。当市场价格出现变化,定额也应进行适当调整,从而更好适应市场变化实际情况,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其次,坚持全面成本管理原则。对建筑施工成本的管理,应该全员、全过程参与,调动所有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管理水平提高。同时落实责任制,明确每个工作人员的职责,确保成本管理得以落实,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再次,重视成本动态管理与控制。从建筑施工开始,直到施工任务完成,都应该加强每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建筑施工完成后,要对成本进行核算,促进成本控制目标得以实现。最后,明确成本管理目标,坚持目标成本管理原则,在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促进成本管理目标顺利实现。施工完成后,要做好成本核算工作,运用单独核算形式,全面核算和控制施工成本,实现资金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当编制成本预算时,要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情况,全面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提高预算水平,对建筑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科学合理安排,并做好核算工作,实现对各项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根据工期目标要求和施工任务,编制完善的进度计划,严格遵循工艺流程。根据合同要求,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确保每个阶段施工任务按时完成,进而促进工期目标顺利实现。

3.6推动施工管理创新发展。除了采取上述措施之外,由于新情况和新问题会不断出现,推动施工管理创新是十分必要的。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结构设置,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重视管理人员配置,推动管理工作的创新。从而及时应对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管理水平提高,为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提高提供保障。

4.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加强施工管理,以更好应对新形势和新情况。另外,还要重视施工管理创新,更新管理观念,完善管理机构设置,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明确工作人员职责。促进各项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等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促进施工管理水平提高,提高整个建筑工程质量和效益。

参考文献:

[1]严康,付源.浅析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2), 224

[2]吴超.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理念及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4(3),443-444

[3]刘洁.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华民居,2014(4),371

篇9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根据经营发展战略和企业内外条件,按照现代企业运行规律,通过生产诸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以实现工程项目的合同目标、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工作要做到科学合理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管理创新,各项管理工作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迈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它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实现施工工程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1 坚持理念创新,确立全面创一流的新思路新观念

要实现工程创一流的目标,必须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全面创一流。

1.1 确立与时俱进和全面创―流的新思路

要破除安于现状、盲目自满的思想。施工项目负责人必须始终坚持“全面创一流”、“精品管理”和“不优则退,不精则败”的管理理念。

1.2 要“依法实施”,确立制度在管理中的“法律”地位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企业的―切生产经营活动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同时也必须遵守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结合工程实际,修订和完善质量、安全、成本、文明施工管理等一系列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将“按制度办事”的理念不断融人和渗透到施工与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以及每个环节中。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严而有据,严而有信。

1.3 要“以人为本”

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制度要靠检查考核来落实,更要靠大家自觉地维护和执行。在管理过程中,实施责任追究制。做到坚持制度的严肃性,反对主观随意性;坚持考核的公平公正性,反对主观片面性;坚持精神和物质激励相统一。

1.4 要树立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提高队伍素质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企业发展与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一流队伍的重要途径。制订全员培训计划,为职工提供尽可能多的充电机会,引导职工积极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使职工学有所用,学有所为。

2 坚持体制创新。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管理创新的实践中,按照“精干管理层,强化作业层,分流富余人员”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开展结构调整和队伍分流,以体制创新推动管理创新。

2.1 调整管理机构,为体制创新奠定基础

按照“职责清晰、权责明确、精干高效”的原则实施机构调整和人员分流。一是职能部门重组,使职责划分更加明确,而且使管理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二是整合直管项目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明确项目部的责、权、利。

2.2 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严格定员定编

通过制订安置歇岗待岗人员指导性文件,严格按用工计划定员定编,实施减员分流。留下来的干部职工要身兼多职,―专多能,对项目部推行“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的调控机制,充分调动用人单位的主观能动性,保证工程施工和管理工作的需要。

2.3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立严谨务实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体制是骨骼,制度是灵魂。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和施工组织没计,在质量管理上,我们不断强化质量保障体系,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对施工质量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控制。在安全生产方面,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覆盖到各施工项目和每个工作岗位,要求每个项目、每个管理部门以及作业班组结合实际进行危险源辩识和风险控制策划,建立重、特大安全事故预警和紧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在成本管理上,以材料管理和定额消耗为重点,成本核算直接到班组,材料领用落实到仓位,材料消耗和考核细化到人头。物资材料要做到零库存。同时不断强化文明施工,制定了《文明创建管理办法》、《文明施工管理办法及考核细则》,使文明施工和文明小区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整个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标识齐全醒目,施工道路平整通畅,仓号错落有致,施工井然有序,为工程创一流、安全无事故提供可靠保障。

3 坚持方式创新,不断提高现代化施工管理水平

工程全面创一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工程实践中,必须破除保守思想,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积极学习、借鉴和应用国内外工程建设管理的先进方法和最新成果,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3.1 努力使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精细化管理既是工程创一流的需要,也是项目管理进入决算阶段的必然要求。检验一个项目是否成功,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就是看这个项目最终是否赢利,是否实现了企业预期的效益最大化目标。为此,我们明确了以“精细化”管理为核心的“五要”管理要求,即:向质量安全要效益,向进度控制要效益,向成本要效益,向文明要效益,向创新要效益。为了贯彻上述要求,我们以施工管理为突破口,重新制定和补充完善了质量、安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合同变更以及文明施工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重点在于细化一系列可操作性的管理措施和实施细则,使精细化管理从点到面、从粗到精,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在安全防范方面,我们明确了安全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必须履行的预知危险源、危险点的责任,要求上述人员每天对本单位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自问、自查、自责,做到警钟常鸣,防范在先,努力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工艺要求施工,确保质量一流。

通过细化和明确每个职工的管理职责,使每个职工明白“就我的岗位而言,我要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自觉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使各项规程规范和质量标准落到实处。

3.2 努力使管理由“事后”向“事前”转变

总结工程的经验教训,我们得出结论,凡成功之仗,皆因准备充分、管理超前;而失败失误,皆与仓促应战、管理滞后有关。因此,工程必须彻底改变事后管理、事后补救的落后管理方式。必须变事后管理为事前管理、事中控制,始终掌握管理工作的主动权。

严格民技工准入制度,并将民工队伍纳入职工队伍统一管理。同时,进一步严格岗前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为民技工开辟设施完备的生活区,改善民技工的住宿条件和生活环境,使原来“散兵游勇”真正有了“家”的感觉和对所属企业的认同感与归宿感,民工队伍整体素质得以明显提高。

3.3 物资材料管理是施工成本管理的重点

一方面从源头上规范大宗材料、设备采购(租赁)程序,实行公开招标采购或租赁,杜绝“暗箱操作”,防止“假冒伪劣”和“跑冒滴漏”;一方面通过强化内控机制,革除物资材料管理与施工生产脱节的弊端,使物资材料管理日趋规范化。项目部以现场材料消耗为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从材料计划、领用到消耗,严格实行计划、预算和统计核算,形成了一条从管理层到作业层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责任链。做到了材料有计划,使用有定额,奖罚有指标。

4 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施工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要求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工作不断向更高层次提升,实现管理方式的跨越式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管理上的创新变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通信工程;质量管理;方法

0 引言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中项目管理是在项目通信工程的基础上,采用工程科学以及管理学的方式,对通信项目进行质量管理。随着通信工程的专业化与流程化,当前的通信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是针对通信工程项目进行全工程管理,保证通信工程符合国内的技术标准与相关法律规范,实现项目的经济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通信工程的质量管理是对通信工程的项目进行的质量管理,是保证通信工程质量的管理方式,在实行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企业现状以及项目特点进行管理。

1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我国企业推行质量管理相对较晚,当前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

(1)整个行业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工程进行过程中,主要以典型企业的工程实例为基准,缺乏能够贯穿工程项目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与方法,质量管理理念不够深入。

(2)当前通信企业将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较少,而且管理过程中,文件管理储存不到位、职责划分不清造成质量管理问题。

(3)对于通信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认识不够科学,难以站在企业的高度进行质量管理,缺乏保障项目全过程的整体管理与责任划分。

2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

通信工程全过程是一个综合型项目,项目的时间长,影响因素多,归纳起来,影响通信工程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的因素,在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通信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操作人员对于质量由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对人员进行有效管理,避免人为造成的失误。

(2)材料因素,通信工程需要耗费多种材料,材料质量是保障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保障通信工程质量,需要做好材料管理,对于工程的材料进行有效核查,避免材料质量问题。

(3)设备因素,在通信工程建设中,需要用到多种测试设备、电子仪表,为了做好工程质量管理,需要保证设备的状态完好。

(4)环境因素,通信工程受到电磁环境等影响较大,施工现场应该保持清洁,避免灰尘、电磁等因素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

(5)方法因素,通信工程全过程施工的方法与项目阶段的划分,对于通信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保障通信质量,需要做好技术准备。

3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综合反映了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要求工程建设的全部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实践经验,要求各部门之间、各施工工序之间、各作业面的工作人员之间良好配合,要求严格监控影响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的任何决定性因素。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影响因素有人员因素、材料因素、设备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方法因素,为了做好通信工程质量管理,应该以全过程质量管理为指导,做好相应的质量管理。为了提升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模式,应该采用以下方式实现质量管理。

3.1 完善质量管理实践保障机制

企业的质量管理实践保障机制对于相关制度的实现具有保障作用,在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组织文化、组织环境会对质量管理造成影响,因此在实行质量过程时,应当构建支持项目质量管理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培训、管理等方式实现保障。为了做好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实施以下保障措施:(1)制订计划,保质保量进行建网工作,在前期的规划与勘测的基础上,通信工程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勘测报告完成通信网络设备安装工作,计划制定过程需要做好统筹安排,以保障计划的顺利进行,其中施工计划由通信运营商根据基站现场的安装情况和通信厂商、 施工单位的人员情况来拟订,通信运营商整体把握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通信厂商的负责人和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具体关注相应部门的工作量,并与通信运营商密切联系,不断调整,实时处理突况。(2)通信网络优化及维护,通信网络的优化与维护对于通信工程各行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保障通信网络的顺利进行,避免因为维护问题二产生的质量问题,需要做好监督检查,实施网络优化工作可。在建网初期,主要进行的是单站优化工作,邻区的加载一般在基站控制器设备上进行,机房的环境监控、通信网络设备的运行监控、 通信网络设备故障的排查和检修、 整个网络设备的软件补丁加载和升级等工作。通信网络设备维护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用户通信网络的使用情况,因此,整个网络设备的维护工作尤为重要,而且也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3.2 完善质量管理资源优化分配机制

通信工程设计项目质量管理成熟度的提升需要大量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是保障项目质量的重要措施,为了做好资源配置,应该从企业的战略管理的角度出发,对资源实现识别与分配,合理发挥资源优势,保障通信工程项目质量。

3.3 建立、健全和完善质量管理保障体系

通信设计企业实施项目质量管理活动中涉及三种最常见的质量、安全环保和职业道德建设管理体系,通信工程企业大多数已经获得相关认证,但是为了构建质量管理保障体系,应该以企业的现状为基础,将相关的质量、环境以及职业道德要求融入到质量管理保障体系中,提高设计项目的过程和成果质量,同时需要采用岗位责任制,实现对项目全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3.4 建立和实施高效的质量管理过程模式

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需要高效项目管理模式的支持,为了提升项目质量管理,符合客户的需求,应该做好与客户的沟通,调整营销策略,从而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在质量管理实践中,应该以项目管理体系为指导,寻求合理的工程方案、保证现场管理,建立质量信息档案、质量绩效考核、项目综合质量管理,推动优化项目质量的建设。

3.5 建立畅通的设计质量检测和通报网络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信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应该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统一的沟通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实时传递与发展,并且要实行抽检制度,在建设的过程中,以成产管理的检测体系为基础,完善检验,建立检验结果公示制度,建立质量安全信息专栏,保证质量管理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通信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保障工程价值实现的重要管理,对于通信企业的发展、国民通信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确保通信工程质量能够为政府机构提供便捷的通信服务、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提升生活效率、提升企业的竞争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通信企业除了面对国内通信同行的竞争,还需要面对国外通信巨头的竞争。为了实现企业价值,需要做好通信工程质量管理,以企业的现状为基础,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通信工程质量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文明.通信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的相关管理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6).

[2] 刘海生.项目管理在移动通信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08(9).

[3] 胡杨亚.张蕾,试论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