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6: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想政治哲学与文化

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哲学视角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说过:“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哲学都始终居于核心地位,是文明的活的灵魂。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是各种文化形态生长的土壤,是其根基所在。”文化的精神,教育的精神最根本地体现在其哲学理论之中。从文化视角研究思政教育,具有一定的哲学理论基础。

(一)思政教育具有文化特性人是文化的动物。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表明了人既是实践的人又是文化的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在本质上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获得知识,形成意识,从而从一个生物人变为一个文化人。“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过程实质上就是文化教化人的过程,也就是创造人自身的过程。从文化的视角审视和剖析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必然联系,剖析这种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得到彰显,消除了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背离的狭隘,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抽象,具有更多的文化感染力,充满着新的活力。

(二)文化具有思政教育功能人的一切文化生活,在一定意义下都可为道德生活的内容。文化是思想的载体,以精神、观念等因素塑造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实质上是文化执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现了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耦合性。从文化哲学的高度来探究具有文化特质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味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阐释。这让我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思想性”,文化在多层次上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则在价值上主导着文化的发展方向,从而可以更加有效地把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文化关怀。

二、高校思政教育文化哲学思考的现实意义

正视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面对新时期、新环境、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众多挑战。诸多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着“文化危机”,譬如大学理念的缺失,大学精神的落寞,大学责任的弱化等。高校文化日益衰落,其重要原因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内涵少,文化哲学底蕴低。因此,从文化哲学层面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研究文化的思政教育功能,丰富思政教育的文化哲学底蕴,就成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经之路。

(一)文化哲学引导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方面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民族,总是以文字语言、创作艺术、伦理道德、法律制度、社会习俗等文化形式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取向。譬如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哲学意蕴就有很大不同。总体而言,西方文化哲学强调人的独立精神和进取精神。而在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体系中,则提倡“天人合一”,人与万物的和谐共处,忽略人的独立性和竞争性,重视培养人的群体意识与奉献意识等;另一方面,高校大学生三观的形成还与人所受教育程度、文化知识水平、所接受的文化教育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大学期间会基本定型,中学期间形成的三观,通过大学的思想政治与文化教育,会作出适当的调整,最终形成比较系统的价值观念体系。

(二)文化哲学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与实践能力人是文化的动物,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文化。文化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由于各自成长历程中的文化教育环境不同,高校大学生的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存在差异。不同的文化熏陶,导致学生行为模式的不同,也必然意味着学生间实践能力的高低不同。正如文化哲学理论总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表现出来,高校大学生的言谈举止、实践能力也深深地受到高校思政文化哲学教育的影响。提高学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才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之在。

三、推进文化哲学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从根本上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教育、启迪、培养、塑造大学生的系统性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以文化为媒介与载体,通过文化的教育功能来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现如今,面对着高校思政教育文化内涵衰落的危机与挑战,我们必须要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文化建设,从文化哲学层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一)高度重视高校文化环境建设要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加强对文化的探究与引导,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文化环境是由人创造的,但同时它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的生存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很看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文化熏陶的作用。要建设良好的高校文化环境,我们一是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多去图书馆阅读一些经典书籍,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管理控制好学校主要的文化场所;二是要坚决抵制一些不良文化的入侵,面对多元的文化,多元的价值,我们要根据理性判断,创造进步、健康、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建设整洁美丽的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归属感与荣誉感;三是要组织丰富多彩的高校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考虑到大学生的文化接受倾向,指引大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我们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创造出美好的促进大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文化环境。

篇2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07006602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这为教师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进一步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契机,搭建了舞台。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立足于教育教学实际,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又能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一、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思想政治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的需要。

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符合新课程改革“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学校应加强课程资源建设”的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应“丰富、拓展课程资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的课标要求,也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的课标要求,更是思想政治作为德育课的功能体现。

开发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利于继承、发展、创新中华文化;有利于“青少年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与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

二、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族人民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无论教育、历史、哲学、道德,还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内容极其丰富,如此辉煌的文化成就,是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可供开发的宝贵资源。无论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还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应该开发利用好这些宝贵资源。

1.开发文学艺术资源。诗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受学生的喜爱,许多诗词包含作者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思考与体悟,如宋诗“以议论为诗”,以理入诗。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运用富含哲理的诗词,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例如,讲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时,我们可引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中引导学生分析“乡音无改”。在讲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时,也可引用该诗,人从少小变成了鬓毛衰白的老人(绝对运动),然而乡愁仍在(相对静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可使学生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再如,张若虚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王籍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安石的“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千门万户尤眨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些诗词都富于哲理性,颇受学生的青睐,在教学时因材利用,既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激情,又能增加教学厚度,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夂裥巳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许多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牵牛要牵牛鼻子”等,语言简练,哲理性强,学生喜闻乐见。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其进行合理开发,恰当运用,对提高教学质量的作用不言而喻。这种影响,不仅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如何做人、怎样处事的人生智慧,对学生的成长意义重大。

艺术课上学生学习、积累了许多音乐、美术知识,鉴赏了许多音乐、美术作品。如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但又保留了民族地域特色的乐舞;具有高度的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性的中国戏曲;“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既继承又发展,各具特色的书法;“以形写神,形神兼备”,诗书画印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绘画;等等。无论是在文化生活中,还是在生活与哲学中,这些都是很有开发与利用价值的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不仅耗时少、效果好,还能使各门课程形成教育合力,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运用知识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开发传统哲学思想资源。传统哲学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中国哲学在中国文化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易经》中对立面引起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及“物极必反”的辩证思想,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学说――五行说,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唯心主义思想及“良知”“良能”的先验论,庄子的相对主义认识论思想,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论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历史循环论,何晏、王弼的“有生于无,‘无’为本”,陆九渊的“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无物、无事”等主观唯心主义思想,朱熹的“理在气先”“未有这事,先有这理”(“理”指形而上之道,“气”指形而下之器)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思想和“制名以指实”的认识论思想,王充的“精神依寄形体”的无神论思想,范缜的“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朴素唯物论和朴素辩证法思想,刘禹锡关于“数”(指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与“势”(指事物发展的趋势)的辩证思想,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理在气中”的唯物主义思想等,都是思想政治教学可以开发与利用的优质资源。在生活与哲学、文化生活的教学中,大力开发和利用传统哲学思想资源,用立场、观点分析我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将传统优秀文化与结合,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有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学生头脑,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

篇3

关键词 学科哲学 学科素养 政治教育 思维品质批判意识 实践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引申到学科哲学也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以下简称思政课)作为五育之首,其学科学的三大问题应该是:什么是思政课?为什么要学习思政课?如课学习思政课?

1是一门什么课

西方包括日本对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一般是公民课和道德课。我国现行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比较深奥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了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伦理学和法学等学科的核心知识,同时,中学思想政治课还涵盖了文化、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的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等四个模块。本人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科本质是揭示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发展规律,目的是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合格公民。

2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一般我们认为开设思政课,作为一门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思想、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与我国社会制度的性质存在着十分特殊的联系。它与我国社会制度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学科功能:

2.1具有批判意识与实践技能的政治教育功能

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自觉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2.2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品格教育功能

通过政治课教学,使学生的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得到不断提高,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能正确对待个人生活道路上的得失成败,进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形成健全的人格。

2.3具有扎实的学科文化教育功能

通过思政课教学,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用马列主义的立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如何上好这门课

笔者认为高中《思想政治》课从课程名称来看,其基本的定位就应该在“思想”“政治”这两个名词的框架范围之内寻找对策。

3.1重视思政课批判意识与实践技能的首要教育功能

要使思政课上的更好,要使政治课教学走出当前的困境,开创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应提高对思想政治课使命感的认识,切实把政治课当做一门战略学科来抓。其次,要大力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 再次,要正确处理政治课德育功能和智育功能的关系,根据本学科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德育工作。既要通过课堂的文化知识传授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又要做到“寓理于事”,在讲德育大道理的同时向学生传授新鲜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

3.2重视思政课良好的思维品质、品格的主要教育功能

增强思政课的德育功能,也是为每一个学生前途高度负责的具体表现。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朝气蓬勃有活力,思维活跃敢于创新。但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的心理世界又具有不成熟的一面。他们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服务意识比较淡薄,容易片面地看问题,自我控制能力较差,等等。教育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是政治课根本宗旨所在。但是相当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主观上认识的偏差和客观上升学压力的存在,许多政治教师对政治课的文化教育功能情有独钟,而对思想品德教育则忽视了很多。很少去研究如何去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很少主动去研究当代中学生的思想实际,很少直接去关心中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烦恼和苦闷,而更关心的是本学科在高考、会考中的名次,对政治课德育功能缺乏必要的重视。这是一种认识上的错位,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其结果必然是损坏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乃至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影响学校德育工作整个体系的建立和运转。

篇4

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潮流中,道家“无为”、“不争”理念涵化的人生哲学、教育思想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指导意义别具风格。与儒家注重的“有为”理念相较,道家的重心在于“无为”与“不争”。本文尝试着从“道法自然”的教育原则、“无为而有为”的教育模式、“上善若水”的教育目标等诸多方面深入挖掘道家思想内涵,从而剖析出道家思想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借鉴意义。

一、道家管理理念的基本点

道家提出了以“道”统“德”、“无为”而治的哲学理念,哲学视域下“自然无为”理念的基本内涵有以下几点。

(一)“道法自然”的管理理念

“道法自然”中“自然”的含义不是指自然界而是自然万物的本然属性及其内在固有的客观规律,“效法自然”就是要求在管理中不要过度地干预琐碎细事而要让人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与优势条件,顺势而为,轻松而不疲累管理,卓有成效的完成管理任务。正如《老子》所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184“道法自然”、“顺性无为”是道家哲学的精神内核,遵道而行,因任自然,让万物自由发展而不蛮横干预,则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从而实现社会的有序性与和谐性。

(二)“无为而有为”的管理艺术

“无为而有为”的管理艺术涵化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管理者要自在自为的否定与消除主观妄为,管理行为要符合管理的内在规律,从而铸成高效、和谐美的管理世界,凭借否定的不强为而趋近肯定的“无所不为”的管理境界。正如《老子》所言:“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1]5“有”与“无”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不能羁绊于急于求成、刻意有为的表演心态,逆势而为,否则就会走向反面、一事无成。物极必反,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要寻觅“有为”与“无为”的临界点,消解“过度而为”,注重“顺性而为”。

(三)“上善若水”的管理人格

“上善若水”的管理人格蕴含着深刻的智育、德育思想,有助于塑造管理者完整的灵魂与独立的人格。《老子》以“水”喻道,提出“七善”即“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22“居善地”就是居下用柔,心胸博大,谦虚求真,乐天知命。“心善渊”就是在现实的诱惑中要心静如止水,涤除尘世的污染,不受喧嚣的外界干扰,心如磐石。“与善仁”就是待人接物要友好善良,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扶弱济贫,对于强弱一视同仁。“言善信”就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尔虞我诈,诚实信用。“政善治”就是立身处世要不偏不倚,持正守平,尽职尽责,多做实事,多出政绩。“事善能”就是敢于担当,审时度势,做力所能及的事,方圆有致,不越俎代庖。“动善时”就是要与时俱进,唯变所适,把握时机,紧贴时代脉搏,敢于创新,争取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要节制欲望,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对“我”始终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做到与时俱进,达致无欲无私的道德境界。

二、道家管理智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一)“道法自然”的管理理念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由原则

道家追求个体的返璞归真与精神自由,推崇人对自由的追求,批判异化对人自身的禁锢,致力于实现“天人合一”的至高人生境界。道家哲学凸显出的自由精神是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和合”统一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思想政治教育自由异化的消解具有指导价值,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意义非凡。

思想政治教育中自由精神的迷失、自由异化是社会转型期价值理性淡化、工具理性泛滥的具体表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统一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性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与路径选择的向导。在社会转型期人文关怀遇到了现实危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存在分裂的倾向,思想政治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掉进了以受教育者工具化、物质化为前提假设的逻辑陷阱,倾向于技术性的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存在的不和谐,拘泥于单向度的理论灌输与一元的价值取向,忘却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合理意愿,高度规范化与定型化的灌输缺乏生活基础与现实需求的空洞理论,导致受教育者走向了缺乏精神自由的奴役化状态,背离了“以人为本”的应然要求,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直接的受教育者是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体的自由与价值要得到充分挖掘与发挥[2]86。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视野下的个体自由“和合”统一,从工具理性的视角看,个体自由就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把握规律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尊重个体的认知规律,重视主体的精神自由,激发个体的创造潜力;从价值理性视角看,个体自由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科学的个体价值观为导向,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关注个体的价值诉求,打牢个体的理论基础,形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和谐统一的高度自觉。个体自由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保证,以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为视角来深入探析个体自由,强化个体的正确价值取向与科学的行为方式,寓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于生动多样的实践活动中,使受教育者在认知规律、自觉接受理论的同时也在直接践行价值理念,使受教育者的个体自由得到充分彰显,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双向互动模式转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无为而有为”的管理艺术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动化管理”模式

“无为而治”是道家管理智慧的要义精髓,“无为而有为”的理念涵化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是“无为”与“有为”的和谐统一。道家“无为”哲学显现出的“有”与“无”的理论对于建立有道家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模式以及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的关键在于采取“自治、自觉、自悟”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以及行为方式的转变、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轻松化与艺术化管理。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开放性、艰巨性、长期性、动态性等复杂性特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紧紧依靠教育主体,创新“自动化管理”的教育模式,潜移默化地实现受教育者广泛的参与教育活动、认真的体悟教育内容、自觉的践行教育理念的工作目标,从而夯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众基础、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人本回归。

思想政治教育的艰巨性与复杂性特征客观的要求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自动化管理”模式并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主体性建构,“自动化管理”模式是提高思想政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选择[3]49。“自动化管理”模式注重人的自我教育、自我管束,最大限度地发挥“现实人”内在的自强、自控、自律意识,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每个受教育者的血液中,沉淀为教育主体的深层潜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潮、凝聚共识,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变革时代焕发勃勃生机。“无为而有为”的智慧启发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破除家长观念,在方式方法上由直接的空洞说教式向间接的生动体验式转向,激发受教育者“自我管理”的巨大潜能,优化“有为”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确立“无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上善若水”的管理人格与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德育理念

道家“上善若水”塑造的理想人格社会内涵丰富,现实意义深远,谦下包容的气度、处下不争的准则、善待万物的德行对于协调好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成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者境界的重要文化资源。“上善若水”的理想人格的塑造对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之间的和谐一体、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以及形成思想合力具有重要的引导规范作用,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篇5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模式;理论彻底性;理论通俗性

理论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能够发现,其就是一种基于理论的意识形态,只有保证意识形态的完整性,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进一步明晰创设良好的条件。回顾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近现代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当中,逐渐演变为社会文化的自觉意识。曾有学者提出,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跟随着国际历史进程之后,而中国要想更快地追随国际步伐,则必须要立足于,坚持原则、观点和立场并明确发展的方向,才能牢牢握住打开中国命运之门的钥匙[1]。而思想政治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难免需要面临诸多不可抗力因素,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始终驰骋于正轨,则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予以不断地强化。也就是说,为了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能够拥有更坚实的依靠,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融合到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当中,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研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把思想政治理论的彻底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来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的分析,进而来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体系。21世纪人才最宝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关心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度,更是对当代新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青年今后的人生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难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研究,构建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对其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进行结合并且进行改革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和通俗性内涵

2.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精湛的见解。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理论彻底性的命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要彻底,也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其中,抓住事物的根本指的是透过现象,摒弃掉错误的、浅薄的理论教条,把握其本质,认识其规律,进行系统、丰满、完整、辩证的理论阐述,真正做到彻底,从而以理服人,发挥指导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马克思对理论彻底性的论述,从一个新的方面阐释了理论彻底性的内涵,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彻底性分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

2.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内涵

“通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根据《大辞典》对“通俗”一词的的解释:“浅易并符合一般的水准。”[3]由此可见,通俗性所指的对象一般是精神产品,同时,通俗性具有浅易、符合一般水准的明显的特征。而理论的通俗性则是指这种理论具有浅显易懂的特征,它与晦涩难懂相对应。并值得注意的是,思想理论的通俗性要求在具备一般通俗作品浅切平易的特征基础上,同时还要具有自身的秉性、特点和特色,坚持自身的秉性和特点,这就是思想理论与普通作品存在的最明显的区别。

3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的联系

3.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前提条件

从哲学方面来说,理论的严密逻辑,能够解释实际问题中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明辨是非,有助于我们换角度思考。理论的严谨逻辑思维,能够深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这就使得理论凌驾于一切基础理论之上,对哲学等领域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用理论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能够很好的像学生展示二者的关系和联系[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有着实践指导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具有思维清晰、科学严密,合乎规律等特点,所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能够被广大读者清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被赋予了大众接受和认可的可能性,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前提条件。

3.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促进了其彻底性的表述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通俗性,旨在使得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继承。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晦涩难懂的语言,高深的词汇,极为概括的内容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但不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更会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反感,更无法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特征,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失去原有的、本来的教育目的。空洞无物、晦涩艰深、脱离实际的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中最忌讳的一点。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和完善自身理论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着发展进步的良好特性,其理论才具有彻底性和通俗性。所以,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必须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通俗性,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通俗化、简单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倘若过分注意理论的通俗化,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原有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贴近广大人员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此来引起广大群众的共同思考和关注,这样既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又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综上所述,理论的通俗性促进了理论彻底性的表达。

3.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结合整体功能大于单一功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是古代朴素整体观留给后人最有价值的遗产,它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这一原则的主要组成内容[5]。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整体功能的效应发挥决定于各部分彼此相互作用的性质。当各部分以科学合理、整齐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因此而具有了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的部分功能之和,自然也大于任何单一功能。从哲学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结合整体功能大于单一功能,如果单一的重视其一方面的作用和性质,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失去平衡。

4结束语

篇6

【关键词】综合探究活动 思想政治教学 创新应用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课程的特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哲学生活》。《经济生活》主要教学内容是理解价值、价格等社会经济关系;《政治生活》是掌握我国政治环境与背景;《文化生活》是知晓我国传统文化的蕴含;《哲学生活》是理解规律、辩证法、唯物主义等哲学基本常识。不难看出,虽然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四大学科,但是均和生活息息相关,可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主要还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去发现、理解、解释生活中存在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现象。

由于高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的储备能力还较欠缺,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有点生涩难懂,照本宣科很容易造成学生听不懂,失去学习兴趣等不利情绪的产生。为了能够打破传统教条式教学的模式,结合2003年教育部的综合探究活动的设置,各地高中开始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创新性改革并逐渐应用。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用综合探究活动的现状分析

目前,各地高中结合自身条件正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积极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首先,高中思想政治的教材进行了更新,在新课改下政治教材的每个单元学习完毕后,都会有综合探究的内容,供学生和教师进行课堂讨论。

但是,在教学模式上,由于仅仅处于探索阶段,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教师单方面传授讲解知识,学生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单向教学模式。这种情况下,探究活动的根本目的被忽略了,反而是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在这种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生失去探究学习的兴趣

由于没有体现探究的过程,仍然是传统的由教师单向教学的模式,而且课程内容更显得难以理解。故很多学生在这样模式下的探究过程中,逐渐失去了对探究活动的学习兴趣,甚至认为综合探究活动只是课程名字比较好听而已。

(二)理论学习脱离生活实际

单纯地照书本后的探究活动就行讲解,没有充实实际生活的材料,让刚从初中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很难理解。而且,由于三观的形成还欠缺,对很多抽象的问题,尤其是哲学问题就显得更加生涩难解。

(三)难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如今的高中的硬件设施都十分先进,一般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果仅仅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没有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最多是利用PPT代替原先的黑板板书。造成了学校教学资源的浪费。

(四)教学理念相对落后

高中教师一般都要面对学生高考升学的压力,多以应试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为主。多年以来,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教育经验丰富的教师,都未尝接触过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学理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而综合探究活动又要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就容易出现课堂上看似热闹非凡,但是学生和教师都没有入门道,最后讨论结束,教师宣读一下探究的结论,十分形式主义。

三、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综合探究的创新性应用探索

面对难以理解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尤其是综合探究部分的教学方法上,本文提出了一个较完善的创新性课堂应用综合探究活动的过程:

背景假设:课堂教学内容是以华西村的变化,来理解社会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一)教师假设情景,引导问题

在开展综合探究活动课前一节思想政治课,教师播放准备好的关于华西村变化的视频材料,然后布置课后思考问题,为综合探究活动课作准备。

思考问题:1. 华西村是如何做到追求效率与维护公平的统一的?

2. 在什么情况下,效率和公平才能统一?

(二)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独立自学,主动研究

在课后是时间,学生可以通过复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家长沟通,上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进行独立思考,最终对思考问题形成一个初步的答案。

在综合探究活动课开始阶段,由教师先介绍探究课的流程及目的,使学生知晓课程目的,提高效率。然后再对上节课留下的思考问题进行剖析,谈及个人的观点。然后并不对其作任何解释。再随机提问几个学生,询问其对问题的看法,也不作解释。最后,留下10分钟时间供学生独立思考刚才所讨论的几个问题的答案是否正确。

(三)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问题根源

将班级30个学生分成6组,每组5人,进行分组讨论。每位学生发表自身的观点以及对之前教师和学生提出观点的意见。在激烈的思想火花的碰撞中,教师全程关注,遇到错误观点时应及时指正。最后,由每组学生代表发言表述各自小组最终看法。

(四)教师借机引导,拓展升华思想

教师在每组发言后对其进行评价,最后归纳并升华思想。得到结论:首先华西人讲究效率,所以先富有了。然后先富有的人带动了后富有的人,先富有的人帮助后富有的人,最终所有人实现了共同富裕,顺其自然社会的公平也得到了维护。教师此时应进一步将思想升华,谈论效率与公平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真正的统一?最终综合探究课堂结束。

篇7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深入浅出 感同身受 大彻大悟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习兴趣是学生求知的起点,也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巨大动力。而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课,让学生觉得抽象、枯燥,给学生“假、大、空”的感觉,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感觉没意思。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练就本领,打造魅力思想政治课堂,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让学生爱上思想政治课。我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将自己的点滴体会和做法与同行分享,希望引起共鸣。

一、深入浅出——准确把握教材内容

思想政治课教材包罗万象,涉及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且每一课每一框都涵盖比较多的知识点。因此,只有准确把握解读教材,才能提高思想政治课的简约性和有效性。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我们在强调这一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思想政治课涉及的面很广,仅靠一周两课时(高一、高二阶段)的教学,老师很难把所有的知识都深度挖掘,都精讲给学生。[1]因此,思想政治课老师要上好一堂课,就必须深入、全面、准确地解读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的编写理念、设计思路、内容呈现方式和具体内容,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度,统筹安排,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从而确保教学的时效性。

以《经济生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为例,在一框内容中涉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纸币”、“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在45分钟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多教学内容是非常困难的,即使完成了也是“走马观花”,学生根本理解不了。这就要求老师准确掌握教学的重点、难点,注意教学的连贯性,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很多老师在教学时感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会在“名词点击”中出现,因此忽略不讲,但其实就在讲解“财政的作用”和“宏观调控”中的“经济手段”这两个知识点时没有“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知识作为铺垫,就很难理解。因此,有必要在第一框就深入浅出地讲解,这有助于学生对后面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老师从总体上把握教材,对教材有全面的理解,总体的把握。

二、感同身受——充分理解教材内容

思想政治课老师在讲解清楚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要通过运用最简洁的语言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让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内化”,引起学生的共鸣。说起思想政治课,学生马上与枯燥、难懂联系起来,谈不上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从中得到乐趣。

所以在讲解哲学原理时,每一个原理我都以一个“趣例”引入,“趣例”可以是哲学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生活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哲理诗、名人名言等。心理学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高中生占85%以上,可看出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2]我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以搞好哲学常识教学。结合教材内容精选一些寓言故事、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生活故事进行教学,可将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比如在讲“质变和量变关系原理”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完成“职业理想”的小作业,作业分为“看、行、达”三部分。第一部分“看”,我所中意的职业所需要的特质及我已经具备的符合这一职业所需要的特质。第二部分“行”,对比两者看我距离理想职业的差距和将这差距分解为几个阶段去实现。第三部分“达”,请为自己理想的实现设定一个时间,学生在完成这一作业时当成自己未来的一个设想,充满着期待去完成,上课时我让一两个学生展示自己的“职业理想”,学生都很好奇,这与我们的哲学课有什么关系?展示完后让学生总结看大家的职业理想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都说理想远大,但这些理想不能一蹴而就,而应步步为营,分阶段完成。在学生总结完后我引出“质变量变原理”,使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三、大彻大悟——灵活运用教材知识

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性很强,这一点从教材的名称就可以看出:《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因此,在学生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最后一步就得灵活运用教材。在学习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这一框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在教室里转了几圈,留意到几个同学的课桌里有水果。“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王扬同学请你拿出你课桌里的水果。”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王扬,王扬疑虑地站了起来,同时又犹豫着把苹果拿了出来。“我让你拿水果,谁让你拿苹果了?”大家开始窃窃私语,不知所指。“刘颖同学,请拿出你的水果。”刘颖战战兢兢地拿出了她抽屉里的香蕉。“我让你拿出水果,谁让你拿香蕉了?”这时大家见我满脸的笑意,都明白了过来,有的大笑,有的讨论,有一位同学说:“老师请你拿出水果来吧!”我笑着说:“我也拿不出水果这一具有共性的东西,我只能拿出它的具体形态,不是香蕉,就是苹果之类的,这就是我们上节课讲的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请同学结合刚才的案例总结。”学生很快总结了: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同时,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3]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就很难保留在记忆里。如果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轻松快乐,不会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学习效率自然会高。在每一课上新课之前,我都会尽可能地用一些大家关心的事例,如日常活动、新闻话题、社会热点或者奇闻轶事来激起大家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用前面所学的内容去分析这些案例,这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方面的效果尤为明显。

参考文献:

[1]李亚平.思想政治课的魅力.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10).

篇8

关键词 人文视域;思想政治;人文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23-0091-02

现代社会在强调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也要求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促进学生的个体化发展。人文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强调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人文素质教育与历史、哲学以及文学等学科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人文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是传统德育教育的继承

美好的思想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德育教育也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传统的德育教育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注重的是个人修养,强调个体通过不断完善自己来适应整体的发展。在传统道德文化中,最核心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人文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正确发展。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学说是对中华民族影响最广最深的学说,对人们的心理素质、文化素养以及民族性格等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在注重培养学生才能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美好的思想品质。人文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指导学生从哲学的角度去看人生,这本身是一个非常深奥的问题,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面临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可以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思考哲学与人生,在探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看待社会、看待自己身边的事物,让学生从别人的一生发展历程中掌握基本的思维方式,并正确去看待这个世界,从而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慢慢体会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就是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可以明事理、辨是非,并且认识到明事理、辨是非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从人文视域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出传统文化中对人生境界的追求,是传统德育教育的继承,可以提高现代社会学生的道德素质。

2 人文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课是高校中一门必修的德育课,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同时也非常复杂,是一门以理论为基础的人文社会学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由于受到就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国内理工科类的院校相对较多,但是大多数的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比较欠缺,学生掌握的仅仅是专业的技能和知识,“重理轻文”的观念非常普遍。除了专业的基础知识之外,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等都没有得到开发,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的学习,以课本中各种各样的案例为基础,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可以获得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可以培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2]。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学生还可以提高对伟人伟事的认识,意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发挥创新精神才能更好地改造社会,培养创新意识,加强创新能力。

当代社会对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大学生的完美人格,人文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对塑造学生完美人格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缺乏人文知识的人在精神层面会出现危机,可能会导致错误的价值观,不能正确看待身边的事物。人文视阈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入哲学、历史和艺术等科学,将教学中的人文性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在获得人文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文素养,丰富情感世界,对学生的心理结构进行重新构造,用美好的事物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总之,人文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人文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不但在经济上发生重大变革,在政治以及文化上也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人们越来越重视对高校学生实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是在实际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的社会交往之间的联系都是由最终的物质利益关系来确定,而市场经济是非常复杂同时也是多变的,所以给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带来比较多的困难。现在高校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时代的需求,因为各大高校过于重视思想政治课中的理论基础,而对其学术研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很好地把学术性与理论互动起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3]。而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变化下,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时代,这也使人们的思想变得更加的活跃,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得不到保障,理论与实际也不能有效融合。受到时代背景的约束,学生的思想负担越来越重,功利性思想的出现变得非常普遍,导致学生在思想上对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然而,在客观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又存在非常强烈的需求,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还没有完全形成,正处于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大学生内心中,既对未来的生活充满憧憬,同时又感到非常迷茫和害怕,大学生身边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正确定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道路,都是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施非常必要。

同时,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让学生能够真正从学习中学会如何走好自己人生的道路。为了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必须改变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要重新定位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要重视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实施更具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4]。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在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教育中,让学生可以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去解决实际生活中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育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才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

4 结语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以及思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可以建立在人文视域下,以人为本进行教学,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生命和独立人格的基础上,将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真正激发生命的灵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为祖国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淑珍,汪永芝.浅析人文视野中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价值[J].教育与职业,2012,35(16):62-64.

[2]任丹.浅谈以人为本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黑河学刊,2014,10(35):93-94.

[3]毛玲.谈以人为本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教学指导[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257-259.

篇9

关 键 词:校本资源;思想政治课;活力元素

作者简介:成平,江苏省南通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要让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真正“活”起来,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课程资源。校本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一所学校的校本资源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友资源、家长资源、教师资源、学生资源等等都是重要的校本资源。校本资源具有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和贴近学生的特点,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校本资源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活力元素。

一、开发和利用校史资源,

增加教学的历史厚度

我们南通中学拥有百年校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光荣的爱国主义传统和一大批成就卓著的校友,校史资源丰厚,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在校训“诚恒”的引领下,学校百年办学取得了斐然的育人成果。“诚恒”精神成为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着一代代学子,并积淀下了“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的学校传统。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以20位院士和一大批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为代表的优秀人物。深入挖掘这些得天独厚的校史资源,可为思想政治课教学增加历史厚度,提升教学实效。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因素,将它们与校史资源有机结合,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生活与哲学》“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一内容时,我在分析了教材内容后,着力引导学生探讨我校一贯倡导的“以实为要”的教学态度是如何体现哲学思想的,帮助学生懂得“实”就是要遵循规律,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认识到学校提出的教学态度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根本要求的。我校之所以能英才辈出,就是因为学校的教师、学子具备了“以实为要”的学习、工作态度。把校本资源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一点一滴渗透,不仅能培养学生以校为荣的自豪感,更能增强学生学好思想政治课的自觉性,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百年来,从学校走出了一批杰出校友,他们的人格品质和卓越成就令师生敬仰,这为思想政治课提供了丰富的校本资源。在组织“正确看待金钱”这一综合探究课时,我引用了中科院院士李大潜等一批校友在母校设立奖(助)学金的事例材料,引导学生讨论“校友的金钱观”,学习优秀校友为国家、为社会、为母校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提供了身边的示范,使教学内容更显丰满,教学中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也更有说服力。在教学《生活与哲学》“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这一内容时,我展示了1955届校友、著名画家袁运生先生1979年在首都国际机场的一幅壁画《泼水节――生命的赞歌》。该作品一出现就在当时社会上引发了一场该不该张贴女人画的激烈争论。我用此例说明人们对事物认识不同,对其评价也会不同。这种结合校友事例的教学让学生兴趣盎然,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

校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使学生从校史和优秀校友身上汲取丰厚的精神营养,使思想政治课富有吸引力。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史,都有属于自己的资源优势,我们要挖掘和利用好各自独特校史资源,更好地发挥它们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作用,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二、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

增加教学的内涵深度

教师本身就是一种内容丰富、不断扩展的校本课程资源,政治教师应该充分挖掘自身及其他相关学科教师的潜力,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开发和利用教师资源要比开发其他的课程资源容易得多,使用起来也会得心应手,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首先,政治教师本身所具有的执著的事业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出众的人格魅力,都是宝贵的校本资源。政治教师要以良好的“身教”去积极影响学生:一要要用高尚的人格品位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去影响学生,二要用爱生情感和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去感召学生,三要用得体的课堂形象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政治教师用心对待每一个“身教”细节,学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把思想政治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一门课程。

其次,由于思想政治学科综合性较强,因此,课程标准强调该课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的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思想政治课教师不能简单照搬教材和教参内容,要充分利用本校各学科的教师资源,将其他学科内容整合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和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联系,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在教学中,我整合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资源,为学生创设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政治生活》时,我经常与历史老师探讨西方民主制度、宗教等有关问题。《生活与哲学》教材以及许多哲学试题,大量引用了文言文篇章,为了能更好地向学生讲清楚这些文言文篇章隐含的哲学道理,我常向语文老师请教。在教学《文化生活》时,我经常就教材中提及的艺术作品、历史知识等向音乐、美术、历史等学科的老师请教,使“文化生活”更有内涵深度。开发和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师资源,一方面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更为精彩生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面对学生提问时,教师有更多的知识储备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三、开发和利用学生资源,

增加教学的情感力度

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更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他们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知识能力和自身经历等都可以构成校本课程资源。思想政治课教师开发和合理利用学生这一无穷的课程资源,可以使教学更加生活化,从而拉近教学与生活的距离,增加教学的情感力度。

首先,开发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资源为教学服务。思想政治课教师要收集和运用学生熟识的素材作为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要注意把学生日常关心的问题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亲近和实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开发本校特色学生资源为教学服务。我校长期承担生培养任务,这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校本资源。比如在教学《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这一内容时,我借用了学生在藏历新年、学校文艺节、校运会、新春联欢会、藏族文化宣传周和其他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藏族文化,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校园里也存在着文化的多样性。

最后,开发学生的活动资源为教学服务。我校学生自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展青年志愿者接力活动,为社区孤寡老人提供服务,成为南通市文明新风典型。另外,我校近年来深入开展班级与社区居委会结对共建活动,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我将这些校本资源与《文化生活》中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相关内容有机结合,使枯燥的教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生动直观、形象具体了。

四、开发和利用家长资源,

增加教学的内容广度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对学生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要重视挖掘家长身上蕴含的丰富教育资源为教学服务。

首先,开发和利用学生家长职业身份这一资源为教学服务。在教学《经济生活》“公司的经营”这一内容时,我主动联系一位担任公司总经理的学生家长,组织学生到该公司参观,听取关于公司性质、经营理念、员工培养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

篇10

Abstract: The knowledge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will help us to correctly grasp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pulse, to discover new situations, solve new problems, and then mak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the times and constant innovation.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Key words: the globalization of economy;cultural valu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6-0214-01

作者简介:张立保(1978-),男,陕西乾县人,硕士,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为文化哲学和发展哲学。

0 引言

全球化肇始于经济领域,资本家为了开拓国际市场,奔走于世界各地,将自己的产品和资本散播于不同的时空场中。这种出于经济利益的交往,促使世界各国之间的影响、合作、互动日益加强。众所周知,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具有两面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自身或他人施加的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使社会主体形成符合特定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自发、自省的实践活动,要合乎社会主体的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经济全球化浪潮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鲜明的时代特色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新矛盾、新挑战。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以网络为媒介的经济全球化打破了各国间的文化壁垒,使各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教育范式可以在高效快捷的国际化信息舞台上进行对话。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持,它们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现代化。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普及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时代,以网络为媒介的外来文化快速渗透进来,同时民族文化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也随之传播出去[1]。高效快捷的网络媒介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审视外来文化的机会,外来文化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头脑,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更具自我意识、理性思维和国际观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一个多元价值相互碰撞、异质文化相互交融的复杂的文化景观之中。中国文化自古就是多元存在的共同体,实现中华民族多元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一直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文化景观中如何能够有效地调适文化的冲突,实现文化的融合与共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导权掌握在西方少数发达国家手中,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占据中心位置,而欠发达国家逐渐被边缘化。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和考验。高校学生虽然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可塑性高,但是,他们社会经验少,价值判断能力弱。当他们面对蜂拥而来的外来文化时,他们极易被表象迷惑,被假象欺骗,因此树立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航道,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随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地不断加深,外国企业、外国商品大批进入,同时众多民族产品也纷纷走向世界舞台。中国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观念的高素质人才。这种素质不仅仅指学生要具备世界一流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全球化的理念和思想道德素质。在全球化语境中培养具有国际化竞争力的人才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是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发挥其主导性和凝聚力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主导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本质上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全球化时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指导思想是强大的精神支柱,认识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我们继往开来、强国富民的强大精神支柱,认识到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成为13亿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2]。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流砥柱,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这些活动为载体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帮助高校学生树立世界公民人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文化群落主体在文化共在、共生的文化实践活动中已经逐渐养成了一种具有世界视角、全球行动逻辑、人类类意识和共同体责任伦理的人格品质,这种品质在实践主体身上的出现,更多地体现了马克思所预期的“地域性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的发展趋向[3]。即,人类在应对全球化的文化事件和发展风险中蕴生了一种世界公民人格。“人类社会要前进,世界文明要进步,从根本上说,这一切都表现为人类的普遍人格层次的提高……人类的幸福将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人类自身人格的进化。”[4]这种具有普世性发展趋向和共同性理念合成的人格品质是人类在解决全球问题的文化实践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新型人格品质,这种人格也必然在未来人类应对全球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具备世界公民人格的人,他们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他们不受狭隘的民族主义或地区主义的局限,在处理问题时会更多地从全人类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角度思考。高校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国的希望和未来,只有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才能早日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赏与尊重。

参考文献:

[1]张立保.全球化视域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延安大学,2009年硕士毕业论文.

[2]宋妍,李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