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国银监会2006年年底颁布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表明了金融高层理念的放开,要在中国最贫困的土地上尝试运用弱势金融开创农村金融真正的战国时代。村镇银行旨在打造社区金融的助推器,必将成为农村经济繁荣的金融引擎。
村镇银行符合木桶原理
设立村镇银行的意义其实很明显,就是要打造符合农村地区真实需要的高质量的金融供给。300万元、100万元、30万元和10万元四个梯次门槛,透露出木桶原理的金融哲理:协调、和谐、共生、一致。金融如水,资金是水,而这四个规模不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就像是4个木桶,可以装分量不同的水。农村地区相当于小河沟,工、农、中、建等金融机构的木桶太大了,根本提不起小河沟里的水,无法实现农村客户与金融机构的博弈和双赢。
村镇银行是我国开始农村金融原创性实践的可喜起点。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金融共生的内在需求。农村经济主体使用农村金融资源的净收益应大于或等于交易双方的机会成本之和,至少等于农村金融资源非农化的净收益率。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要素流动自由化对农村经济主体使用金融资源的平均净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村镇银行是对金融抑制与行政不适当干预的初步否定。金融抑制是导致我国农村信贷融资困难的根本原因,成立村镇银行的政策思路应着眼于完善涉农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改革农村信贷利率体制,改革银行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创新信贷技术,真正改善银行和涉农客户之间的信息结构。解除金融抑制的最佳选择就是在农村真正做到利率自由化,实现利率由农村有效需求来定价。积极关注农村信贷投入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农村金融微观基础的健康性和可持续性。
村镇银行是关注穷人生存权的理性回归。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提供居民福利。商业资金缺乏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成立村镇银行旨在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要想在中国幅员辽阔的土地上运用金融的杠杆去撬动农村经济的平台,村镇银行将是农村金融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形成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良性互动。农村金融必须与农村经济相适应才能均衡发展。农村金融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不应该是谁决定谁、谁支持或扶持谁的关系,而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双方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互相吸引。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投入,金融资金就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据专家估计,未来15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平均每位农民需要投资约1700〜4900元,如果按8亿农民计算,新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将在13600亿〜39200亿元之间。
设立村镇银行必将加剧农村金融生态竞争的激烈程度。村镇银行与农信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农行、小额贷款公司、民间金融等形成多元竞争格局。如果从金融生态的角度讲,四大国有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基金管理公司、财务公司、信托机构、投资公司等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金融种群,村镇银行要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红海”中生存,必须实施系统创新,以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方式,提供有差别的金融服务产品。
打造核心竞争力
村镇银行要能提供新农村建设所需的新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更需要新型农村资金供给。村镇银行服务于新农村的着眼点,也应该主要体现在“新”上,就是要用新金融工具、新金融技术、新金融产品、新金融服务、新金融机制重塑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农村的资金供给模式应该是“供给优先”为主导,“需求追随”为辅助,前者主要适用于农民种植、养殖业,后者适用于已具备了一定生产能力的农村优势产业。
创新服务手段,确立错位竞争战略。目前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表明金融资金缺乏。发展农村金融模式的难点在于金融服务的小型化、分散化与规模化的低成本运作之间的悖论。村镇银行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建立营业范围内的信贷服务网络,加大对农户贷款的营销力度,变被动放款为主动放款。创新信贷手段,完善小额农户贷款和联保贷款管理机制,将龙头企业与农户、中介机构和担保机构等具有法人地位的利益主体纳保贷款范畴,克服农户联保“联亲不联疏”的缺陷,发挥贴近农户的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特”,抢先占领农村地区优质领域和巩固长期的优势地位。借款人能够从商业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机构获得金融产品与服务,本身就会构成一种正面的激励机制。
金融产品创新策略应选择拿来主义+原创开发。村镇银行要积极探索支持失地农民就业和创业的新途径,探索农舍抵押、农机具抵押、门店抵押和商家协会联保等贷款方式,积极推行一次抵押、集中授信、余额控制、循环使用的管理方法,将其延伸到农村个体工商户、种养大户、订单农业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三农”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对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企业,探索动产质押贷款。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种养业基地建设项目,探索将订单担保贷款、公司为农户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结合,实行贷款、理财、咨询等综合服务方式,推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三者间的联动。积极探索农民以养殖水面使用权、经营权、经济林权、订单、动产抵押、权利等作为抵押质押。对农村中小企业,探索将其存货、收费权益等作为抵押担保物。推广箱式和伞式信用共同体的做法,建立多层次的信用共同体。开展涉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探索仓单质押贷款、开发支农金融创新产品“信用一证通”。开展个人创业投资贷款、个人工资保证贷款、车主融资贷款等创新业务。建立涉农中小企业项目库,制定“一企一策”服务方案。
篇2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业经济;问题;对策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农民、农村、农业问题的重视和支持,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发展农民、农村、农业已成为新时代农业工作的共识,我国出台了相关文件,颁布了支持“三农”发展的相关政策。
1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与优势
1.1有效降低金融风险
在传统经济环境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不大,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力度不够。此外,存在着许多不健全、不公正的金融交易行为,例如人为占用农业发展资金,利用农业贷款进行违规操作等,造成农业金融的混乱和不稳定因素。强化对农业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充分保障,也是农村金融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进行制度约束,可以有效避免农业金融发展中的市场混乱,对人为操纵金融市场活动进行集中治理,保障金融市场主体的稳定和健康发展,避免农业金融资金的不当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金融农业风险。
1.2合理引导农村金融资金流向
我国农业金融在受到政策制度约束之前,存在着资金流向不合理、资金结构不科学等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农业金融向国有农场以及农业合作社等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倾斜,而对农村微型农业企业和个体农户的支持不足,造成农业金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由于缺乏政策资金的支持,许多农业经济中小企业和农户往往面临高息借贷的困境。而且许多由于非法集资,非法套取农业金融资金的人还存在着无法偿还金融贷款的可能性,他们或成为老赖,或继续高利借贷,给农业金融发展造成了许多不稳定因素。因此,政策制度约束对发展农业金融、规范发展方向和资金流向、提高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具有特殊意义。
1.3加快农村金融资源流转
农业金融的发展逐渐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改变了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一方面,我国农业金融也在逐步规范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积极地根据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模式,改变金融经营方式,在金融资源的配置和配置比例上也趋于合理,促进了农业金融资金的快速流动。并且农业金融积极主动地调整业务工作方向,积极向农业农产品销售领域拓展,农业金融积极投资于农产品销售渠道,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农业经济走上网络销售模式,对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能力具有特殊的金融支持作用。
2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
2.1定向支持重点农业产业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新常态的发展阶段,提高农业金融发展潜力,利用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农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农业金融支持重点农业产业发展的能力,建立现代农业金融管理机制,保障农业金融具有较强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强化农业金融的发展内涵。改变传统农业金融的发展方向,加大农业金融对农业农村产业孵化项目的支持和投入,支持农业金融业务的发展转型,促进农业金融拓展发展空间,改变业务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
2.2完善农村金融资金结构
就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而言,农业金融的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更为显著。通过金融支持,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了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助,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改进了农业机械技术,更新了农业发展的管理技术手段,先后形成了智慧农业等项目。因此说,农业金融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农业金融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过程中,也出现了金融资金结构失衡、资金向农业大行业流动、农业金融债务风险急剧上升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农村金融的资金结构,优化农村金融的资金业务比例,调整业务资金流向。农业金融可以根据国家政策调整资金供给方向,把资金投向微型农业企业、农村贫困人口、现代农村技术合作社等产业,利用国家的政策补贴,增加农业金融的收益点,还可以改善农业经济中资金不平衡的状况,使农业经济中的弱势群体获得资金流动,帮助这些企业和个人实现发展目标。
2.3保证农业金融资金合理流动
保障农业金融资金的合理流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对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农业金融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但由于资本具有趋利性,因此在农业金融的发展过程中,许多金融资本都被高收益的企业所占有,如国有农场等。在某些急需资金的农业经济领域,财政资金的流动性较差,导致许多农业企业资金链断裂。而且,许多农业金融资金长期被大型国有农业项目占用,这些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周转时效长,造成了农业金融市场资金短缺。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农业金融资源合理配置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许多领域都存在资金分配不均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农业金融产业的资金管理能力,提高社会资金流动的效率,提高农业金融的资金流动的预见性,保证农业金融资金的周期性合理流动,使农业各领域的资金分配趋于平衡。
3结语
篇3
城乡一体化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我国在21世纪的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根本性举措。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在推进农村发展、实现城乡互促共荣等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和功能。而农村金融能否有效发挥其作用又取决于农村的金融生态状况。
金融生态是个仿生概念。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最早将生态学概念系统地引申到金融领域,并强调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考察金融发展问题[1]。2005年10月19日上海证券报独家首发了《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随后,有关金融生态研究蓬勃发展起来。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王松奇(2005)[2]等人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市场运行的内外环境和基础条件。邢勃(2008)[3]认为,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或决定着金融主体生存状态及变化趋势的经济及社会环境。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2009)[4]认为,中国的金融风险不仅源于金融业自身,而且更广泛地源于金融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对2008-2009年度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傅江湲、江发元(2010)[5]认为,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赋予农村集体资产完整的权能,增加农村金融主体贷款的保障性要求等是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周妮笛(2010)[6]以湖南省为例,采用14个地级市的调查数据与截面数据,运用AHP-DEA模型分析了区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信用环境、农村法律环境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是造成这一区域差异的关键因素。安强身(2009)[7]认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柳成、张翠宁(2010)[8]运用系统论构建了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和金融生态环境评价体系,并对金融生态环境组织实施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建议。杨福明(2008)[9]运用金融生态理论,从金融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了非正规金融存在的经济基础、非正式制度的作用、法制环境以及金融生态的自我调节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以上研究成果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存在问题、对策、评价体系以及非正规金融等其他相关领域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这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以及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都具有很大意义。但是,这些研究成果都没有从城乡一体化这一基本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问题,本文则力图研究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与农村金融发展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城乡关系经历了四种形态:乡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实现城乡关系从“对立”走向“融合”的必经过程和环节。从本质看,城乡一体化就是城乡在平等基础上的互动发展,即城带乡、乡促城,并最终实现城乡的和谐发展。
“城乡一体化”可以用三个标准来衡量,即:城乡二元制度的消除与农村平等发展权利的获得;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有效互动;社会福利实现城乡居民共享。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农村金融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在现代经济中,金融虽然是经济的核心要素之一,但经济始终是金融的基础。一方面,经济发展必然引起金融市场的扩张和对金融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金融发展;另一方面,金融发展状况也对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有效的金融制度和金融市场会推动经济发展,相反则会制约经济的发展[10]。众所周知,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不但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发展水平,而且还存在比较明显的制度歧视,如城乡在教育、社会保障、金融等方面存在不对等的发展政策和环境。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除城乡不平等的发展制度、环境和政策,以快速推进农村的发展。这对农村金融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城乡一体化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新需求、新机遇,提供了广阔空间。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必将获得更好的制度平台和市场空间,在金融市场中更具竞争性和发展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吸引大量的金融资金流转在农村领域,这无疑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长足发展。其次,城乡一体化的实现也需要高质量的农村金融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等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资金的支持和快速、便捷的金融服务。
现实地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状态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农村资金大量流向城市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相对滞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建设资金缺口巨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不良状况没有根本改善。然而,如果深入地探讨,我们可以看见,这四个“没有根本改善”与不理想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因此,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便成为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当务之急。
三、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现状
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金融生态就是指影响金融发展、运行的各种环境和条件,包括政策体制环境、社会信用和法律环境、金融市场主体环境。研究金融生态环境,既要有静态视角,也要有动态视角,即既要考虑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平衡,也要考虑金融生态的动态发展平衡。
农村金融是由农村金融的供给方和需求方构成的,因此,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也应该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村金融供给的不足抑制了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空间
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供给的改革。这种改革也就成为直接影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的关键。
1.政府主导式的农村金融改革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与城乡二元化经济结构相适应,也形成了我国城乡二元化金融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虽然开始对此进行改革和完善,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始终以农村金融机构的自我完善为目标,以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为主线。随着农业银行基本退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也因政策性功能所限开始寻求新的发展出路,邮政储蓄银行又因规模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这样,支撑农村金融市场的基本力量就只剩下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基本上成为农村唯一的“常驻”金融机构。但农信社一方面受其自身资金不足的限制不能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如保险、咨询、、结算等金融服务,造成农村金融机构和业务的单一化,另一方面又因农村信用社“一家独大”,在大多数地区事实上成了垄断(特别是贷款市场上)经营,而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农村金融主体缺乏业务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农村金融服务与产品开发不足。传统的借贷服务仍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适应新农村建设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些新的金融产品并没有开发起来,如商业保险、证券投资、信托、租赁、理财、网上银行、银行卡等业务。这种状况既制约了农村金融供给的有效性,也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体对金融的多样化要求。而比较活跃的民间信贷,由于缺乏有效的市场准入渠道,处于灰色状态,不能合理合法地提供农村经济发展所需资金。可以说,政府主导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偏离了制度目标,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供给,使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基础。
2.行政命令式金融监管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金融监管是影响金融生态的内部结构及其功能效率的重要因素。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在于纠正金融市场失灵,并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监管更多地是一种权力监管,即行政命令式监管。这种比较传统、较为粗糙的监管方式通常表现为金融监管当局不仅直接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进行监管,而且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存贷款利率确定等具体的业务经营进行限定,忽视了监管的技术合理性或内在规定性。就金融机构的进入、退出的管理来说也不科学:过高的准入门槛,既加剧了金融供给不足,又导致非正规金融的地下运行,极大地削弱了竞争机制的强化和创新推动效应;退出机制的缺失与政府救助措施催化了金融机构的冒险性投资,增加了道德风险,使农村金融市场失去了优胜劣汰的自我净化功能,从而使农村金融生态不能形成良性循环[11]。
3.金融产权模糊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内在基础
产权清晰是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基本前提。产权关系明晰是构建权利与责任对等、收益与成本相符的科学有效治理结构的前提。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虽然在明晰产权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多种原因,产权模糊的情况仍然比较突出。这表现在有的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改革是按照以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制度安排设置的,导致了产权虚置;有的农村信用社虽已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改造,但有的产权实际上仍然是模糊的:它们名为股份制,实则是内部人控制,股东作用弱化,理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这种产权模糊的状况必然导致金融机构权责利的失衡,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缺少了内在基础。
(二)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导致农村金融生态根基不牢
按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供给虽然影响着(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需求,但只有满足需求的供给才是有效供给。农村金融需求主体的弱势性使农村金融供给失去了根基,从而也使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失去了根基。
篇4
关键词农村金融;金融体系;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难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农村金融机构不健全
1. 农业银行收缩经营范围,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减少
由于进行市场化的改革,农业银行的经营战略进行了调整,撤并大量的基层分支机构,把经营核心转移到金融资源聚集的城市,对农村的放款大幅减少。
2. 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较为单一
农业发展银行是面向农村的政策性银行,但是农业发展银行主要从事粮棉收购贷款发放,其他业务拓展缓慢,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较小。
3.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不佳,难以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在商业化改革导向的影响下,农信社贷款结构同样表现出日趋严重的“非农化”和“城市化”倾向,再加上省、市、县联社垄断格局的形成以及内部人控制的“体制锁定”,完全有可能再度限制农村内部金融竞争的发展与满足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金融需求“主力军”作用的发挥。
4.邮政储蓄银行业务亟待快速进展
邮储银行自成立以来,由于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使得邮储银行在开办以来,就成为了农村资金的抽水泵;另外邮储银行面对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业务利率高、审批严、授信额度小,削弱了邮储银行为农村经济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
5.其他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大客户的资金需求
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小型金融机构资金规模小、在融资上难度较大,汇兑、结算比较困难,无法满足贷款大户的资金需求。
(二)农村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领域不断扩大,需求结构不断升级,需求项目不断增加,需求整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地区,农户和企业能够享受到的金融服务,主要是来自于正规金融机构,但是这些金融机构提供的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汇业务,而信托投资、咨询、理财、资本营运、外汇业务、票据业务、网上银行等业务在广大农村地区难以开展。我国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问题仍然突出。必须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进一步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可持续的有效资金投入,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新体制,不断满足农村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让农民得到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三)缺乏财政及货币政策对农村金融的正向激励
农业作为一个弱质产业,受自然环境和市场的影响较大,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生产效率低下,使得投入的资金不能较快地形成投资收益,制约了投资主体的投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完全通过市场进行调节,必然导致农村资金的非农化,因此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介入是必要的。而我国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的绝对额由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5955.5亿元,增长了38.5倍,但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由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8年的9.54%。支农资金比率偏低、支出结构不合理、使用效率低下。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导市场主体参与经济,从而实现政策目标。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商业银行经营策略的调整、农村信用体系的缺失都导致了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
(四)农村金融保障体系不健全,不利于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
1.农业保险亟待建立
农业受到来自于自然环境和市场两方面的风险,使得农业成为低收益、高风险的行业,亟待保险的支持。但是我国的政策性保险的政策支持不足,目前农业保险主要属于商业性保险。考虑到农业的双重风险和低收益,商业性的保险机构不愿涉足农村地区。农业保险化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的作用微乎其微,在一定程度上既抑制了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产生,又阻滞了农村金融有效供给。
2.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效信贷投放不足,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担保问题。我国目前农村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信贷担保中介组织发展滞后,政府对信贷担保的政策性支持不足,农村有效抵押物的缺乏等,使得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风险增加,惜贷现象严重,最终的结果就是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因此加快构建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应成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
(五)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落后,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农村金融运行的支持,是农村金融商业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我国目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总体较差,主要表现在金融法制环境不佳、信用体系缺失、风险防范不健全、基础设施工程建设落后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不相适应,阻碍了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及支农作用的最大发挥。
二、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构建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合理的分工协作,为农村经济提供多层次的信贷支持
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三农”要求的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和其他金融组织,各有定位、功能互补、适度竞争的多层次农村金融机构体系。
1.发挥农业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作用
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应当充分发挥农业银行在农村地区的主要作用。农业银行应当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充裕的优势,网络优势、人才优势,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信贷管理方案和信贷政策。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重点支持农业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资金需求较大的企业进行信贷投放,逐步提高涉农贷款的总量和占比,为“三农”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2.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政策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的银行,应体现政府政策意图、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金融机构分工的基础上对农业发展银行重新进行职能定位,明确农业发展银行的支持重点,强化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的支农功能,承担起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
3.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
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农村信用社应当按照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牢固树立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品种,增强服务功能。
4.加速发展邮政储蓄银行的业务
从满足广大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础金融需求,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角度出发,邮政储蓄银行的农村网点要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农村网点要通过完善功能,充实业务,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面合作,进一步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进一步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足度。
5.拓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
加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金等其他资金的进入,降低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拓展小型金融机构的业务种类,使得小型金融机构能够在农户、农村小企业以及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
(二)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各类金融机构应该深入研究农村金融的发展规律、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农户和农村企业对资金需求特性,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开发贴近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安全、便利、质优价廉、多样性的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质量,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多元化需求,为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创新业务管理流程,不断增强风险管理能力。优化业务流程、简化信贷手续、降低信贷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推出一系列包括贷款、承兑、贴现、信用证、理财、咨询、网上银行等综合产品;加强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进行优势互补,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三)完善农村金融的政策体系,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
要合理运用财政杠杆,货币政策、信贷政策等,建立有效的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农村,吸引金融机构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投入,促进农村金融的健康持续发展,支持农村经济增长。加大财政对农村金融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支农信贷投放的杠杆效应。将财政资金采用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方式,减少政府的直接投资,提高资金的周转使用效率;通过税收优惠的方式,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利息收入的营业税等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降低金融机构的营业费用;适当放宽金融机构对涉农贷款的呆账核销条件;设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完善财政支持下的风险分散机制。
(四)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的保障体系,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保障体系,能够分散与转移农村金融风险,进而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使金融机构可以持续增加对农村经济的信贷投放。
1.建立农业保险机构
建立以农业保险为主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专门机构,完善政策性保险机构的发展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简化理赔程序,逐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和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涉农保险,建立支持农业保险的政策体系,将农业保险纳入农村政策扶持体系。对农业保险业务税费予以减免优惠,允许其在税前列支农业保险准备金,对经办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机构适当减免所得税。
2.完善贷款担保体系
加快制定和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的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信用担保中介组织,建立政府扶植的、多方参与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可以尝试建立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共同组建农业担保公司或担保基金,为农村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提供担保。针对农村贷款缺乏有效抵押物的现状,应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建立对“三农”信用担保机构的成本与风险转移、分担和补偿机制,帮助其健全风险准备制度,并适当减免相应税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持续有效增加涉农信贷投放。
(五)构建良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并不完全是由于农村金融的不发达而引起的,但是如果农村金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必将推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农村金融发展,支持农村经济的建设。完善农村金融运行的法律环境,健全法律法规的建设,提高执法的力度,确保农村各经济主体利益;加快推进农村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自动化水平和效率;提升农村各类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风险防范及风险控制的能力;加快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提高整个社会的诚信意识,保护贷款人和守信农户双方的利益,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施文艺、李卫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体系探讨[J].特区经济.2009(7):162-164.
[2] 冀贺强 等.金融抑制背景下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9(4):61-63.
[3] 成思危.改革与发展.推进中国的农村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4] 徐忠.金融多元化.农村金融改革绕不开的主题[J].西安金融.2007(1):12-17.
篇5
从1994年以来,中国金融市场已经初步建成以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相互并存的组织体系。随着我国经济与金融的不断发展,农村金融市场也向更为广阔的空间成长,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初期阶段,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暴露出诸多现实性问题。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低质现状已严重制约着本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垄断严重;农村金融市场服务不足;农村信贷资源萎缩;农村金融市场价格被扭曲;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难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农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逐渐向商业化和集约化改革,实行在农村地区撤并机构、减少网点的措施。农户和农村经济发展与信用社的服务手段及方式不相适应;小额信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贷款,但显著减少了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而且由于农户小额信贷的交易成本较高,贷款额度较低,贷款利率封顶等情况,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的积极性并不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信用社大部分亏损,其无能力向农户提供贷款,我国人民银行所发放的支农再贷款相当于杯水车薪,广大农户还是只能够寄希望于民间借贷。政府发放的扶贫贴息贷款由于不良贷款率居高、无法真正到户等问题,不能从根本上实现扶贫帮困的美好初衷。农村正规金融市场贷款难问题在制约农村金融市场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严重地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二、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
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路径取决于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选择。成长模式的选择要依据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来做出理性决定。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
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简称内生成长模式,是在农村经济体系中凭借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力量,内生演化而来的一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在刘易斯古典模型中,欠发达国家的农业部门仅仅能够维持生计,并不能够充分发挥资本形成能力,需要依靠工业部门来形成其自身的资本以及实现现代化。但刘易斯却忽视了农业和工业两部门间资源的流动对整体的资本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而是将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二者独立,这不仅低估了农业部门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能力,而且高估了工业部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以及资本形成的能力。农业部门是能够自己内生农村金融市场的,即使在我国“以农养工”的阶段中,农村仍然存在着大量民间金融。基于市场中金融需求的诱导角度来看,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又称需求诱导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当农村企业和农户对农村金融的需求强烈时,有经营实力的农村经济体为追求利益,就会自发地组建各种形式的金融组织,满足人们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需求。因而在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随着金融需求的诱导,就会自发形成民间金融组织。政府不会在这一成长模式中做出明显的金融干预,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必要法律制度,以维持农村金融市场的交易秩序。当农村金融市场选择市场主导型成长模式时,农村的经济主体就会占有较大的农业收入份额,因为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是由下而上逐步形成的。当农村企业和农户的收入水平相当,并且能够自主支配由此产生的储蓄份额时,才能形成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基础。市场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依靠的是市场,能够有效实现主导农村金融资源的横向配置。然而,这种形式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会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速度缓慢。农业的自身储蓄能力和资本形成能力由于农业本身的弱质产业属性而不健全,即便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内生成长机制得到满足,而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农村金融需求是无法依靠内生的农村金融市场供给来满足的,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非正规金融机构所发放的高利贷盛行,农村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二)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
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简称外生成长模式,是在农村经济体外部凭借政府的强制力量人为地植入到农村经济体内的一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这种成长模式基于对外部金融模式的移植,几乎不需要农村经济主体和农村金融主体做出贡献。农村经济体系在政府金融因素刺激条件下,依然缺乏金融市场成长因素的积累,为回应政府外部金融刺激,只能够强行启动,表现出一种效率低下、有量无质的弱质量性增长。在此成长方式下,政府部门采取由上而下的模式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及运行机制。即在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中,政府部门先强制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过程中,后组建农村金融机构,从而在农村经济中布局。然而,农户和农村企业自行组建的非正规农村金融组织和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被视为非法组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排斥和打压,导致其交易转入“地下”。这种方式与“以农养工”的工业化战略思想相适应,与后进国家工业化战略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这种成长模式中,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体系的规划与运作是依据政府的效用偏好而完成的,往往采取自上而下的垂直型结构,因而这种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经济的现实状况。政府主导型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又是一种供给主导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政府是通过事先的金融供给,以诱导和满足农村金融的需求,而此种情形下,金融需求的市场化程度十分低下,大多是满足政府指令性的生产和消费。在政府主导型模式下,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表现为金融资产规模量性扩张。农业金融资产规模量的扩张取决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走向,若政府采取重视的态度和积极政策,规模扩张是有可能的,若政府采取歧视农业的态度和消极政策,规模难以扩张,质的提高更无从谈起。在此种方式下,农业经济各主体间不能够通过真正的金融手段来调剂余缺,农业金融主体的参与和努力程度十分低;微观经济主体的金融行为由于政府的集中承担收益和风险而缺乏利益激励与风险激励,这无疑会导致农村金融资源的低效率配置。即使此时有金融资产的增加,也难以完善市场、优化结构,如果此时选择依赖行政力量来予以维系,金融风险将逐渐积累。
(三)市场与政府相结合的混合型成长模式
市场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和政府主导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都存在相应的缺陷,政府主导型成长模式较市场主导型所存在的缺陷更为突出。市场内生型为主、政府引导相结合机制的混合型成长模式是最佳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特别是就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金融市场应该从外生为主导的成长模式向内生为主导的成长模式转变。农村金融市场在成长过程中应努力发挥好市场机制的作用,保护、发挥市场机制在农村金融资源中的配置职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效率的提高也应该依靠市场机制力量,使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低质状态得以改善,还应该依靠政府的力量来弥补市场机制存在的缺陷。政府介入的理由如下:一是在工业化转型的过程中,农业部门的利润率远低于工业部门的利润率。因为在这时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农业部门一定会在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资本净流出。二是在市场条件之下,完全依赖于市场机制来实现农业增收是不可能的,因为农业是一个弱质经济产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大,这就导致农业部门对外部资金缺少了吸引力。三是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属性,需要政府的介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在提供农户融资场所和发展农村金融的同时,还增进了农村的社会福利,因此政府应该在农村金融市场内生成长中给予适度的政策鼓励,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政府不仅要以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保护农村金融市场安全的方式介入,而且要出资建立农村政策性金融机构,实现对农业的政策性诱导和扶持,增强对贫困农户的扶贫救济,满足公共产品融资以及农村贫困人口的金融需求。混合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依据政府介入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过程的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市场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农村金融市场在市场机制导向下成长,政府介入的目的是通过制定税收减免、补贴、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等政策以保护和放大市场机制的作用,并且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以弥补市场机制失灵。因而,农村金融市场成长在市场导向型混合成长模式中应以内生和需求引导为主、政府外在供给和引导为辅。此模式往往常见于市场经济体制较为成熟的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政府的干预较少。
2.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市场和政府机制在农村金融市场成长中并存,而政府机制所起到的作用较市场机制要大。政府不仅要组建并运营政策性金融机构,来向贫困农户提供政策扶持性信贷,而且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农村合作金融,从而实现政府支持农村金融的目标。政府应该注重在农村金融市场中配置金融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此过程中如果政府直接的干预力度较大,则会损害市场机制,从而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内生成长机制无法顺利建成,因此,此种农村金融市场成长模式应该以外生为主、内生为辅。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市场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将逐渐取代政府导向型混合成长模式。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往往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发展中国家或农业重视度和重要性较高的国家中常见。
总之,农村金融市场成长若要加快从政府导向型转变为市场导向型,就需要政府构建良好的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内生机制和制度环境,并通过改善工农贸易条件来创造城市金融要素向农村领域延伸的必要条件,同时还要利用有效的措施来组织农村金融资源的大量外流,增加农村金融资源净流入,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高质量成长。
三、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成长模式选择
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初期阶段,基于以上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理论成长模式的分析,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是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成长的最佳选择。在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的建立中应达到以下三点基本要求:
(一)产权关系明确化
产权是通过社会强制实施的权利,体现社会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一种社会工具,如法规条例、法律法令、社会公德、社会习惯以及决定政策,社会强制力是产权实施的必要条件。明确的产权关系既可以使产权关系的制度成本有所下降,还可以使社会经济的交易成本降低,并且农村金融资源的边际效益也会相应提高。当产权关系清晰时,凡影响产权交易双方的损益关系的经济信息,必然会改变金融资源配置状况,因而金融资源的动态调整是非常及时迅速的,及时迅速的金融资源动态调整有利于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在明确产权界定的条件下,各种经济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具有非常清楚的损益关系,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结构会更为科学化、合理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会达到最优化。如果没有明确产权关系,市场交易后的结果不能够被金融资源的所有者判断,金融资源的流动性会随着下降,难以纠正金融资源配置的扭曲现象,这将使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改善出现阻碍。
(二)政府边界合理化
政府导向型农村金融市场混合成长模式的建立要求合理地界定政府行为的边界,包括政府的干预领域和市场定价的边界。基于国际经验和经典理论研究,政府的干预领域应该局限在市场失灵领域和自然垄断领域,因而,政府的决策行为必须采取法制手段来进行规范,从而避免微观农村金融市场被政府部门过度干预,其别要注意对价格体系的过度干预,不合理的价格干预易产生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不足,这样农村金融市场便会长期陷入短缺状态。政府部门也存在失灵状况,仅依赖政府干预去实现农村金融市场长期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过度依赖政府干预不能够有效的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会让农村市场陷入危险境地。
篇6
一、村镇银行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公信度低
与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相比,村镇银行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无论是硬件设施、业务经营范围,还是经营管理经验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的认可和接受度不高,村镇银行吸收农村居民的储蓄存款相对较为困难。其原因在于:一是村镇银行的注册资本金规模要求较小,加之农村资金来源有限,容易导致村镇银行资本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都相对较弱。二是村镇银行的股东多为自然人和当地民营企业,许多客户认为其是私有银行,倒闭风险大,不愿意冒险将其资金存入村镇银行,这种认知上的风险也加剧了客户对村镇银行的不信任程度。三是村镇银行硬件设施不完善、结算渠道的不畅通也降低了村镇银行对农户和中小企业的吸引力。
(二)产品市场营销力度不够
为了在农村金融市场上不断成长,村镇银行在业务创新、客户维护等方面做出了一定努力。但是受营销环境、自身发展状况限制,村镇银行在产品营销上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一是营销理念存在误区。村镇银行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在业务创新上做了一定努力,很多业务品种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特色开发的。但是,这些业务品种在推向市场时并没有进行足够的宣传,对于产品的介绍、营销的手段又过于专业化,而村镇银行面对着农民金融知识匮乏、农村信息通讯不畅的金融环境,最终导致村镇银行推出的很多业务品种在服务“三农”的效用上大打折扣。总之,村镇银行如果只是一厢情愿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却没有让客户理解自身行为的真正意图,是很难在业务拓展上有所作为的。二是营销实力有限。村镇银行开展营销活动需要强大的资金实力作为支持,而村镇银行通常资本金较少,吸收存款又比较困难,导致村镇银行无法实现全面的、高质量的产品营销。加之,员工营销能力不强,大多村镇银行的工作人员在开展业务时不能深入农户、上门服务,处于被动地位,只等客户自己上门。在提供服务时,如果不能耐心细致的推荐业务、讲解产品,就很难拉拢客户,推广业务。
(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
村镇银行的良性发展离不开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但目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链有明显的金融脆弱性。从经济环境看,农村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资源供求背离,使得农村金融生态超负荷运转;另外农村市场化程度低,农民对市场适应能力差,市场体系发展不完善,这些都影响了农村金融生态运行质量。从法律环境看,一方面,针对农村金融组织的立法不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不能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而民间金融仍未纳入法律轨道进行管理;另一方面,农户法律意识淡薄,逃债、骗贷等违法现象时有发生,农民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从政策支持环境看,政策时滞与行政刚性都造成政策约束,并且国家对农村金融市场的行政介入和干预严重,影响市场化进程,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产生不利影响。另外,信息流通不畅、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文化程度较低等也影响着农村金融的生态环境。
二、促进村镇银行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社会认知程度
村镇银行公信力不足的根源在于存款人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因此,国家应该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以市场化的风险补偿机制,合理分摊村镇银行带来的存款和财产损失的风险。这样既提高了村镇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也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村镇银行的信心,切实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另外,村镇银行要通过各种可以利用的媒介宣传自己,使公众真正了解村镇银行设立的目的、意义,消除农村居民对村镇银行认识上的误区,提高对村镇银行的认知程度。并且逐步解决支付结算困境,完善金融服务体系,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扩充资金实力,在农村金融市场树立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政府部门也应该帮助公众树立对村镇银行的信心,并为村镇银行提供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总之,只有村镇银行真正做强做大了,才能真正取得公众的信任。
(二)增强银行市场营销的能力
第一,搭建营销平台,开拓营销渠道。村镇银行不但要取得政府支持,更要取得客户信任,将政府、企业、农户等全部纳入自己的营销网络。一方面,要在农村普及金融知识,尽最大可能改善营销外部环境;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业务品种选择不同营销策略,以增加客户对产品的了解,不断开拓符合客户需求的营销渠道,使客户与村镇银行形成良性的互动,通过广泛的营销平台将信息、资金、服务输送到客户手中。第二,增加营销经费投入。村镇银行要想在农村金融市场强大起来,就要先使自己强大。村镇银行在成立初期,应该对有限的营销资金进行有效利用,使其为业务拓展作出最大贡献。因此应该制定专业合理的营销计划,对资金科学管理。随着村镇银行的稳步发展,资金实力的逐渐强大,用于产品营销的资金也应该不断得到补充,为进行市场营销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村镇银行因为员工数量较少,实现全员营销的可能性大、成本低、效益高。提高员工营销能力要从树立全体员工的营销意识入手,使员工意识到营销对于银行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培训等手段提高员工的营销水平,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员工的营销能力。另外村镇银行可以引入营销专业人才,增强银行的营销能力。
篇7
一、不断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近几年来,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认真总结多年业务实践经验,先后研发推广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支农金融服务新产品。一是研发了具备小额贷款功能,集理财、储蓄、结算于一体的创新型银行卡产品——“金碧惠农卡”,先后获得“2010云南最受欢迎银行卡”和全国农信系统“最佳农户金融产品创新奖”的殊荣。二是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在全国农信系统及省内率先开办了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和法人客户林权抵押贷款业务,有效助推全省林权制度改革。三是在我省三年连旱背景下,在全国首创推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专项贷款这一业务品种,走出了一条信贷支持水利建设的新路。四是先后开办了农户恢复重建住房贷款、震后特色村寨建设贷款、农户小额建房贷款和农房抵押贷款等业务,积极支持地震灾区恢复重建和新农村建设。五是与就业局、工商联、工会、团委、妇联、个私协会、教育厅等7家承办机构密切协作,开办了“贷免扶补”创业小额贷款业务,先后获得中国金融服务产品博览会“最佳微型创业金融产品创新奖”和首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榜“十大品牌创新产品”殊荣。六是不断拓宽涉农业务种类。开办了财政直补资金兑付“惠农一折通”业务、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发放计划生育补贴等业务。七是从2008年末以来,持续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在全省推行了“服务创优”工程,促进了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截至2012年12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395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315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1653亿元,存量占比71.4%。目前,全省已累计发行金碧惠农卡223.6万张,授信额度270亿元,用信额度150亿元,惠及农户数达到67.6万户;103个法人机构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近3万笔、金额80亿元;发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贷款46.8亿元,支持了173个水库项目和734条干支渠防渗工程建设;发放恢复重建贷款2.5万笔,投入信贷资金8亿元支持灾区恢复重建工作;发放贷款35亿元,支持了10万余户农户改造和自建房屋;累计发放创业小额贷款102.9亿元,扶持17.53万名创业者实现创业,带动了近52万人就业;累计发放财政直补资金21类362亿元,发放新农保、新城保资金30余亿元,支农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扎实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生态
在多年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业务基础上,全省农村信用社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按照“政府牵头、信用社主导、部门配合、农民参与、整体联动、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提高质量、扎实推进”的工作原则,建立了多方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加强信用宣传,提供信用舆论支持,积极营造“争当信用户、争创信用村镇”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大工作力度,做好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客户基础工作。建立完善农户经济档案,做好农户信用等级评定、贷款限额核定及《贷款证》的发放工作。四是按信用村、镇的评选条件和考评程序,完成了信用村、信用镇组织初验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承担恢复了111个金融缺失乡镇营业网点,消除金融服务盲区,改善了金融服务环境。
截至2012年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已建立农户信用档案716.6万户,评定信用农户数494万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76.2%和52.6%。核贷农户数达623.6万户,核贷金额888.7亿元;发证农户540.9万户,发放贷款527.6万户;共评定信用镇85个,信用村2979个,信用组14059个。
三、大力推广惠农支付业务,着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2010年以来,我社通过加大惠农支付业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改造、卷烟配送等重点项目的推进力度,加大自助设备的布放等多项措施,着力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一是在人行昆明中支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惠农支付业务在全省金融服务缺失乡镇的普及力度。截至2012年末,共在全省15个州市的123个县(市、区)设立惠农支付点7304个,占全省惠农支付点数量的70%,使我省广大边远地区农户足不出户就能享有基本金融服务。二是在省商务厅、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同步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环境优化工作,为农家店及配送中心安装POS机、提供资金结算渠道。目前,该项工作已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近期将完成1000家农家店和配送中心的信息化改造工作。三是在多个州市开展了卷烟配送贷记卡代扣业务,目前玉溪、昭通已顺利上线运行,普洱、保山、红河也即将开展。四是持续加大自助服务环境的建设力度。目前,我社布放的POS机、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和查询补登折机数量分别达到20407台、2030台、481台和346台,极大方便了广大持卡客户,促进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的显著改善。
篇8
[关键词]比较优势;村镇银行;市场定位
[中图分类号]F2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7-0076-02
一、引言
村镇银行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批准,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境内自然人出资,在农村地区设立的主要为当地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我国从2007年成立第一家村镇银行——四川仪陇惠民村镇银行以来,村镇银行在促进农村金融合理竞争、改善农村金融贷款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村镇银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部分村镇银行农户贷款占比较低,表现出明显的“弃农”倾向;村镇银行机构网点远离农村;一些村镇银行存在“垒大户”现象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村镇银行本身市场定位不明晰及运行偏差造成的。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村镇银行求生存、谋发展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比较优势的角度对此作一些探讨,以供参考。
二、村镇银行的比较优势
当前我国农村最主要的金融机构是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这三家银行构成了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通过分析村镇银行相对于邮政储蓄银行和农信社的优势所在,可以明确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中的市场定位。
(一)信息优势
相对村镇银行来说,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营业规模较大,其网点一般都会设在县城和乡镇相对繁华的中心区域,远离大部分村(屯)。而村镇银行的规模较小,网点可以更加深入到乡村,甚至很多村镇银行的网点可以直接设到行政村,因此村镇银行的员工也更加熟悉本地市场,与贷款客户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不仅对贷款人的财务状况与经营业绩更加了解,对贷款人的管理方法、发展前景等较为隐蔽的信息也比较熟悉,对贷款人的经济状况变化信息更加敏感,也能更快得到这些信息,极大地解决了村镇银行与贷款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了村镇银行的经营决策水平。
(二)交易成本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具有“官办”性质,办事效率相对较低,一些客户为了能贷到款,不得不增加相关的“公关”和“寻租”费用。村镇银行规模小,结构简单,管理成本较低,加上独立性强,内部控制完善,办事效率高等优势,能为客户提供质优、价低的金融服务。同时,村镇银行具有人缘和地理优势,能有效降低信息、审核和发放贷款成本。
(三)管理体制优势
村镇银行属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是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一般来说,村镇银行是股份制银行,有明晰、多元化的产权结构,实行“三会一层”管理,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由此,村镇银行股东的权利义务清晰,公司治理结构相对较完善和有效。邮政储蓄银行曾经长期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其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根本性改变,沿用的仍是“上级邮储部门指导、地方邮政块块负责”的管理模式,以致邮储银行的内部管理和控制能力相对薄弱。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一直模糊不清,所有者无法准确定义,导致在金融服务中往往存在无人承担风险的局面,因而贷款质量难已保证,经营责任更是无法具体落实。
(四)经营优势
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由于受到管理体制的约束,贷款发放决策时滞长,经营机制僵化,业务经营创新不够,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单一。村镇银行在规模上虽然是小机构,但由于属于一级独立法人,管理上具有扁平化特点,因此具有决策链条短、信贷审批和发放贷款快、经营机制灵活的独有优势。并且村镇银行的业务主要是小额信贷,由于它身处基层,更加贴近农户和农村小型企业的需求,可以减少审核批准程序,迅速做出信贷决定,满足农村客户简单、快捷的要求,提供个性化、差异化和高质量的服务。
(五)政策优势
国家十分重视包括村镇银行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已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其发展,因此村镇银行可以享受较多的政策优惠。例如村镇银行可以享受地方政府奖补政策,其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村镇银行发放的5 万元以下农产小额贷款利息收入,免征营业税,并按 90%计入所得税应纳税额等等。同时,许多地方政府为了扶持村镇银行的发展也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县政府免除新设村镇银行相关开办审批的行政许可费用的县级部分;加大扶持力度,县政府优先为新设村镇银行推荐对公优质客户;市政府对在规划期内完成组建村镇银行的县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各县在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员,按照招商引资政策给予表彰奖励等。
三、村镇银行的市场定位
村镇银行成立后,其市场定位与发展策略则显得至关重要。从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现实出发,村镇银行应该结合自身的优势来确定经营地域、目标客户以及产品和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立足“三农”,把目标客户定位在农户,同时兼顾农村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在法律规定的业务范围内积极开发新的金融服务产品,寻找更适于其自身发展的信贷模式。
(一)经营地域定位
《村镇银行暂行管理规定》将村镇银行限定于所属市县的范围内,不得进行异地存款贷款。法规的初衷就是为了防止本地农村金融资金流出,让本地资金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农村的经济。由于村镇银行具有服务农村业务的信息、交易成本、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村镇银行应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坚持“立足地方、服务村镇”的市场定位。尤其是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其他金融机构很少涉足,村镇银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业务,体现出求异型市场定位战略。
(二)目标客户定位
如果对当前的农民状况进行客观分析,可以将他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处于贫困线以下的农民,他们文化水平落后,无一技之长,生产要素欠缺,主要依靠打工或小规模的种养殖为经济来源,勉强维持生计,他们属于农村金融的低端市场目标客户。第二类是正在脱贫致富的农民,他们或从事简单的个体经营活动,或是种植养殖大户,他们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且希望能过上更富裕的生活。这类农民属于农村金融的中端市场目标客户。第三类是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他们头脑灵活,善于经营,从事一切有利可图的规模化经营活动,并以此致富,属于农村金融中的高端市场目标客户。成立村镇银行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农村金融市场的空白,帮助农民致富。当前农村金融市场中,第一类和部分第二类农民以及农村的小微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不强,并且缺乏担保品而被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忽视,获得贷款难度较大。因此,村镇银行要扶持的主要对象就是第一类和第二类农民和农村小微企业,特别是要扶助第一类农民逐步致富。
(三)金融产品定位
农村贫困农户和小微企业由于不能提供充分的抵押物和担保,往往不能从大银行取得信贷支持,村镇银行可以弥补大银行在这一金融服务层面的缺位。因此村镇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低成本和经营灵活优势,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适当提高利率,放松对抵押物及担保条件的要求,以满足当地农民的金融需求。如针对目标客户,村镇银行应在坚持市场化原则和商业化运作模式,在成本可测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设计出2000-5000、5000-1万、1万-3 万、3 万-5 万、5 万-10万等形式多样的小额贷款金融产品,以满足当地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参考文献]
[1]章芳芳.建设村镇银行的条件分析和市场定位[J].金融博览,2008(9).
[2]阮勇.村镇银行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问题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
[3]程昆,吴倩.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J].经济问题,2009(2).
篇9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经济管理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
农业经济管理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等经济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并对人员进行激励,以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系列工作的总称。农村经济管理的目的是保证生产人员、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等各要素协调发展,为广大农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提升农户销售和种植及生产等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新农村建设呈现新景象[1]。农业经济管理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我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发展程度相差较大。作为农业大国,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已经成为平衡各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2)农业经济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发展农业经济时需要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我国的整体经济水平。(3)加强农业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农村经济正常、稳定运行,减少经济损失,使农业呈现新业态。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管理意识不足
我国是农业大国,虽然政府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的支持,出台了相关政策和意见,但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社会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工业或者其他商业组织。随着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农业劳作倾向进城务工,农村经济主体是老年人和妇女[2]。基层管理人员对农业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管理制度不规范,管理流于形式,管理理念较为落后,农业政策执行滞后,使农业的整体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落后,这些问题进一步限制了农业和各项农业经济活动的发展。现阶段,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促进农业发展的政策,农业经济从资本密集化向技术密集化转变,但受农业种植者管理意识不足的影响,农产品在销售时经常出现滞销的问题,农民的经济利益受到威胁,农业经济难以得到快速发展。
2.2农村金融机构体系难以满足农户贷款需求
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有效供给不足,金融服务能力相对薄弱。首先,中国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对于“三农”的基本金融功能严重缺乏。截至2019年,农村地区共撤销了31000多个县级以下的营业网点,农村金融资产供给不足问题愈发严重。其次,农村信用社的功能发挥受阻。由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规模相对较小,提高对小微企业的放贷门槛,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再次,农村贷款担保制度缺失。为了降低自身的贷款风险,金融部门通常会要求贷款者抵押房产或者实物等,但是农民缺少有效的抵押资产,担保机构给予的服务相对较少,贷款担保难以落实,农户发展农业经济的难度加大。
2.3信息化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农村经济主要采用传统管理方式,即实体店销售模式[3]。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将信息化技术作为支撑,这样才能推动农业转型和升级。但是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再加上农村地区信息设备和人员缺乏,使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人力、物力、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不能有效发挥其作用。同时,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规划,没有重点对当前社会的热点和“三农”问题引起重视,导致农产品安全和加工问题越来越严重,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经济发展愈加困难。
2.4专业的人才管理队伍缺失
现阶段,人才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保障。新农村建设工作涉及经济、管理等多个学科,需要引进更加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进一步强化农业经济管理。目前,农业高校中的学生很少选择农学专业,这就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同时,高校很少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研发相关技术,且研发出的技术并没有受到广大农民的喜爱,实际的利用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是农户知识掌握不足,相关人员不愿意学习新的知识。如果研发出的设备或者技术等无法获取较高的收益,并且资金回笼时间较长,专业人才将会受到其影响而不愿从事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提高基层管理人员的意识
首先,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进行评估和考量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而使该制度能够满足农业经济管理的需求,例如逐步完善土地流转体系后,农民获取的收益将越来越高,能够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该制度明确提出了用地流转情况,通过完善细节问题,能够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积极性,带动经济发展。建立相关制度时,需要结合当地发展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等,遵循因地制宜的理念,全方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再次,加大高层领导和基层管理者的重视程度,通过集中培训提升基层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知识普及工作,通过培训,将现代化农业管理理念融入经济管理中,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同时改变农民的传统认知,使其掌握更多先进理念。最后,为了形成科学的管理意识,转变传统的粗放管理模式,基层管理人员应该掌握更多先进管理知识,例如基层政府通过大力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在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开展有效管控,从而提升农民的主动意识,使其在农业生产中有所作为。
3.2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给予农户更多资金支持
为了能够让更多农户发展经济,我国政府需要加强重视,为农户发展经济提供资金支持。首先,设置金融网点,增加农村金融网点的数量,以便开展农村金融活动;在国家的支持下,增加乡镇小型金融机构,给予农户更多贷款服务,保障金融机构规范发展。其次,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当前农业发展需求创新金融产品,改善农户贷款难、融资难等情况,给予农户更多金融服务。再次,丰富当前的担保方式,例如担保范围可以拓宽到宅基地的使用权和土地流转权方面,通过担保为自身发展投入更多资金。还要完善涉农贷款亏损财政补贴体系,从而提升相关农业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运用财税杠杆和货币政策等,在农村地区提供定向的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并在贷款方面给予优惠。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通过与商业银行开展业务合作,给予农业产业化更多支持,例如政府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优惠后,下放审批权限,方便农户借贷,给予农户更大的资金支持。
3.3实现信息化创新,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制定和实施农村经济管理方法时,需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情况或者当地特色举办经济管理活动,刺激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4]。对农业经济进行全面剖析后,遵循国家政策要求,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保障机制和经营管理方法,例如针对当地的文化特色和销售及地域优势等,扩大销售规模,加大销售力度,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全面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竞争优势,为农业发展提供推动作用。农村需要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和销售链、物流链、产品监督链等,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全面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创新信息技术,实现管理方法的创新,在销售农产品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解决部分农业地区销售难的问题,即通过线上和线下交流,创新当前的模式,提高销售业绩,促进农业经济转型发展,例如许多农村地区可以借助直播平台或者电商平台等,以直播带货的方式逐步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提高。
3.4通过培训和引进人才,构建专业人才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活动主要依靠农业管理人员开展,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有直接关系[5]。因此,各个地区应该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培养,使农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一方面,采用培训的方式,定期对农业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还需要应用完善的考核制度,通过实施奖惩措施,全面提升管理人员对工作的重视程度。选择培训方案时,需要明确培训内容等,避免时间冲突,使培训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另一方面,招聘专业的农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或者专业背景进行审核,以便引进更多高质量人才。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大资金投入,鼓励更多人才投入到农业经济管理工作中,进而为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篇10
一、金融支持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现状
(一)辽宁绒山羊产业现状
辽宁绒山羊是我国优秀的地方品种资源,原产于辽宁省的盖州市、凤城市、岫岩县、宽甸县、庄河市和瓦房店市,近几年已覆盖到全省各市。辽宁绒山羊以产绒为主要产品,属绒、肉兼用型品种。据全省各市县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反馈的数据,2009年全省绒山羊饲养量724.79万只,是1998年的4.5倍;出栏343.08万只,是1996年的3.6倍;存栏381.71万只,是1998年的2.6倍;产绒955吨。种羊平均价格在700元左右, 绒山羊生产以其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风险小等特点,吸引了社会各阶层纷纷投资经营。工商业户、下岗职工、城市大款、社会团体等,纷纷把投资转向绒山羊产业,作为再创业,谋求第二职业的重点项目。尤其是一些机关党政干部带头经营,促进了辽宁绒山羊产业的发展。全省现有饲养规模在200只以上的绒山羊养殖专业户1000多户(其中500只以上的有近200户)。辽宁绒山羊饲养业由山区向农区辐射,饲养方式由放牧为主向舍饲为主过渡,由粗放饲养向科学饲养转变,缓解了林牧矛盾,促进了绒山羊产业的发展。
(二)金融支持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绒山羊产业发展迅速,饲养绒山羊已经成为广大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引起了辽宁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把绒山羊产业列为特色畜牧业之一,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扶持。目前,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金融部门以及农民自有资金。2009年6月,国家科技部通过签订协议,确认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为科研项目之一,投入2000万元予以支持。此外,地方政府、研究院和企业也分别投入资金支持,合计5000万元左右。但是调查发现,虽然辽宁绒山羊的产业发展较快,农村金融改革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但是由于畜牧业的投资风险较大,许多金融机构在为绒山羊的养殖户或企业贷款时审核比较严格,而且大多是短期或小额,导致金融支持辽宁绒山羊产业的效率很低,一些地区甚至没有为农牧民发放贷款。据统计,辽宁省绒山羊的饲养量截至2009年底已经达到724.79万只,出栏343.08万只,羊绒产量为955吨,比2005年分别增长42.1%、114.4%与6.1%。2009年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约为38%,但是畜牧业占农业贷款的比重仅为8%左右。因此,适当增加畜牧业贷款比例,尤其是如辽宁绒山羊产业这一高效牧业的贷款比例,是当前辽宁省农村金融的重要课题。
二、金融支持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近年来辽宁省在发展以辽宁绒山羊为主要品种的绒山羊产业上有了长足发展,全省绒山羊产业呈现良性规模发展态势,但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仍存在许多与之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
(一)绒山羊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链条不完整
目前,辽宁省绒山羊生产水平处于较低状态,缺乏改良意识,饲养方式落后、组织能力较差、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这与现代畜牧业的集约化、标准化生产方式相差甚远。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2009年绒毛价格走低,从事辽宁绒山羊贩卖和羊绒收购的利润空间变小,经营风险加大,经纪人纷纷转行。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本也从绒山羊饲养和羊绒收购中减少,用于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的资金大幅度减少。绒山羊产业的发展是依靠绒山羊滋生的生产性能和稳定的种质特性来发展,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利益联结机制。近年,制约绒山羊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是产业链条的完整性和各环节协调发展的问题。辽宁省缺乏带动能力强的绒山羊产品加工企业,不能充分保证绒山羊养殖户的利益,导致养殖户的积极性无法带动。辽宁绒山羊的饲养、加工、流通各环节也不能协调有序、利益合理不分配。绒山羊产业应达到:在产业的上游――饲养环节要加强品种选育和管理,为加工业提供优质的羊绒、羊肉、羊皮等产品;在产业的下游――加工环节要通过不断改进加工工艺,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流通环节要充分结合饲养和加工环节,为加工和生产环节导航。而作为辅助的环节,疫病防范等环节要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加强对绒山羊饲养户的种养管理。只有各个环节协调、有序,辽宁绒山羊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二)绒山羊贷款风险高,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脱节,贷款利用率低,不能满足绒山羊产业发展的要求
畜牧业贷款一直以来都是农业贷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市场、经营、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畜牧业贷款出现呆账、坏账。截至2009年末,全省绒山羊不良贷款余额占畜牧业贷款投放总量约8.3%,这一巨额不良贷款的形成,致使承办绒山羊贷款的金融机构产生惧贷心理。而农村信用社作为农业贷款的主要部门,在发放贷款时主要通过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等形式给予支持,但是这种贷款期限短、额度小、而绒山羊真正用于生产经营周转周期则在2-3年左右,且资金需求量大,因此贷款资金的利用效率低,不能满足牧民生产需求。
(三)辽宁绒山羊产业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不配套,各相关部门之间缺乏协调性的联动机制
近年来,各级政府提高了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认识,辽宁绒山羊作为辽宁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认为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但无论是地方政府、牧业管理部门或金融机构,在过去的项目建设中往往是重扶持,轻管理;重投入、轻回收。金融机构在发放贷款时缺少可靠的保全措施来防范信贷风险,缺少保险政策的及时跟进及必要的补偿政策。这种信贷后期管理不足的现象,是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缺少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机制的典型表现,后果就是把养殖户风险直接转嫁给了承贷的金融机构,使其产生惧贷心理的恶性循环。
三、辽宁绒山羊产业发展的畜牧业金融支持体系构建
考虑到畜牧业是特殊的一种农业产业,因此,为了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应该结合畜牧业的经营特点,在农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建立一种新型的畜牧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体系,进而促进绒山羊产业快速发展。
(一)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供给
畜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促进金融机构公平竞争、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保证金融的安全稳健运行”三条原则,建立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机构及新型金融机构等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竞争有序的多层次体系,并进一步加强其服务功能。绒山羊产业化经营不仅需要农村信用社的支持,更要求其他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地方经济的发展实际和自身经营状况,确定不同的发展模式,通过组织机构的多元化适应多元化的经济发展需要,实现农村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各个商业银行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尤其是农业银行。畜牧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自身的回收期长、受市场影响较大的特征决定了其具有高风险,因此,必须把市场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扶持有机结合起来,拓宽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等。
(二)结合绒山羊产业的发展特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增加业务品种
金融部门结合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服务需求,拓宽金融服务范围,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以促进地方畜牧业的发展。当前,农村金融的创新范围主要集中在表内业务,业务范围狭窄,业务量小,缺乏统一规划、研究和开发,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足,且面对农村发放的贷款类型主要是以小额、期限短、担保限制为特征的小额信贷,这种贷款类型与绒山羊产业发展特点严重不符。因此,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增加业务品种,改善金融服务,开发适合农牧民投资的金融产品。要大力发展“金融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畜牧业担保公司+绒山羊养殖户”、“金融机构+绒山羊协会+绒山羊养殖户”或者类似“农行+信用社+绒山羊养殖户”等贷款模式。特别是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不仅是为了“三农”提供信贷服务的融资机构,也应当是集养殖户、协会、产业、科技与金融相结合的信息中心,把资金与农业科技紧密结合起来,满足现代农业、畜牧业对现代金融的需求。
(三)完善绒山羊贷款的风险补偿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金融外部环境
- 上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报告
- 下一篇:高中政治哲学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