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学的研究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统计学;非统计专业;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95-02
统计学是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门科学。当今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中都存在大量的复杂数据,如何由数据客观地得出结论及对未来进行预测,是很多实际领域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统计学作为处理数据的一个重要利器,在很多学科中都有很大的应用性。基于时代的需求,目前我国高校很多非统计专业都设置了统计学作为专业必修课。本文基于作者多年来对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的经验和感受,探讨对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非统计专业学生对统计学的误解
1.对学习难度认识的两极化。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有一种很奇怪的现象,部分同学认为统计学比较简单,而部分同学认为统计学很难。情况往往是这样,女生认为统计学简单,她们只注重统计学的计算层面上,没有认识到统计方法的本质;而男生则认为统计学较难,性别差异很明显。而这些简单的认识,往往都是对统计学的片面了解造成的,并没有把握到统计学学习的本质。
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统计学课程和他们的专业课程(尤其是文科性质的专业)相差较大,部分学生觉得统计学很难,看到统计学的符号和公式就头大,故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较小,缺乏主动性。还有一部分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觉得统计学无非是利用一些软件算出一些数值,非常简单,现用现学或者临阵磨枪即可,无须去下较大的功夫,致使学习的主动性较差。
3.陌生感与距离感。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没有学过高等数学和概率论专业的学生,看到统计学的一些符号、公式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陌生感,于是会对统计学的学习产生一些本能的排斥。其实,统计学只需要有中学的数学基础就可以学习很多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统计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统计思想对统计学的理解和学习非常重要,而这往往会使初学者产生一种距离感,导致了一些消极的学习态度。
4.对统计学的价值缺乏认同。部分非统计专业的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价值缺乏认同,尚未了解统计学的意义和作用。部分学生认为自己距离处理数据比较遥远,对于统计方法的实用性也缺乏认识,学习统计学仅限于完成上课任务并且通过考试而已。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很多,既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也有社会环境的问题,或者是相关专业的其他教学中对统计学的涉及不足,也可能是教师或者教材存在的问题。
二、统计学在非统计专业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过程的有机结合,教学效果的好坏既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取决于教师的教授过程。恰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得教学活动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不断增强自身知识体系的接触上,应该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和方法上多下功夫,而这点也是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目前,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过于“程式化”。统计学与数学是有一定区别的,对于统计学的教学,每一种统计方法都包含着一定的统计思想,其提出具有实际的应用背景。在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过分强调统计方法的实施步骤,而忽视了统计思想的自然性及其传授,导致其学生对统计方法的认识过于机械化、程式化,往往对于数据能够熟练地计算其结果,而对于结果的解释及其应用条件的判断却束手无策。例如,很多教师在讲方差时,往往着重于方差的计算,而忽略了对其定义的理解和认识,而这往往会导致学生认为统计就是一些数字的误解。
2.与具体专业的结合不够。统计学无所不在,只要有数据的地方就有统计方法的应用。而统计学真正的意义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实际中,尽管要教授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但是案例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中的实际例子除了要有代表性还要和具体的专业紧密结合。而部分教师由于对相关专业的应用情况了解不足,教学过程中的例子往往和相关专业结合不够,这样会使学生对统计学产生一定的距离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
3.多媒体在统计学教学中的使用问题。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板书。板书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对于统计学教学而言,板书教学不利于展示统计方法对于具体数据的实现。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进步,在统计学的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逐渐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是图文并茂,有利于展示统计方法在统计软件中的实现,在学生掌握统计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不应忽视多媒体教学的最要重要。但是多媒体容易使教学速度加快,不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因此,在统计学教学中,过分使用多媒体或者基本绝缘于多媒体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要结合所教授的内容,恰当把多媒体教学引入到传统教学当中,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略显单一。在非统计专业中,统计学多为考试课。考试形式多采用闭卷考试,试题类型常包括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判断、简答和计算,缺乏对统计方法应用能力的考核。在这样的考核方式下,往往使得临阵磨枪型的学生考试成绩也不错,使学生对统计学的学习和认识产生误解。而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的思想也有一定的束缚,很难培养学生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因此,教师需要对统计学的考核方式多做些思考,在考核学生理论水平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统计学在非统计专业中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
1.注重统计思想的传承。统计学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它是人们客观认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各类随机现象的经验总结。任何一种统计方法的产生并不是凭空的,总是有它的实际应用背景和启发的问题,可以说统计方法是实际中使用方法的一种理论提升。因此,在统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统计思想的传承,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统计学的积极性,也是创新思维形成的一个前提。
2.注重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统计学来源于实践,也必定扎根于解决实际问题。实际问题,往往不是经典统计方法的一个简单应用,这要求把实际问题首先提炼成统计学的问题,这就要求统计学教师不仅要不断拓宽专业知识,还要多多接触非统计专业领域的问题,善于交流与合作,这样统计学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应用具体专业的实例来传授统计学的方法,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深刻体会统计学在本学科中的应用价值。比如,在讲授回归方法的时候,首先把数据的散点图呈现给学生们,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从直观的想法出发,如何对一个新的个体进行预测。这样在学习统计方法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统计方法如何应用。
3.多媒体和板书有机结合。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板书和多媒体要有机地结合起来,用板书来传授理论知识,用多媒体生动地来解释实例和演示统计软件。这样,两种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相互补充,才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解Logistic回归模型时,首先应用板书来讲授Logistic模型的模型框架及其建模方法。其次,对于不同的问题,哪些适用于Logistic模型。对于不同的统计软件,如何实现Logistic回归,这需要用多媒体来演示统计软件的Logistic回归流程。最后对于软件的输出结果,如何解释。这样的多媒体和板书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统计方法的教学过程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4.培养学生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计学教师的教学不仅限于课堂,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实践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聚类分析时,让学生们3人一组,对已有的考试成绩进行聚类分析,首先面临的问题是数据的处理,对优良中差这类分级的成绩如何赋分,然后选择合适的聚类方法,对得出的结果如何进行解释。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需通过上网或者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用计算机模拟不同的方法,最后把研究成果用文字报告或者PPT呈现。这样,原本看似枯燥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会变得既有意义又生动,留给学生们很大的空间去选择和应用统计学方法,结论也不一定是唯一的,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统计学是实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在非统计专业的数据处理中统计学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维、海量及复杂数据的出现,统计学与各领域的结合更加密切。对于非统计专业的学生而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统计学在所学领域的应用,这对非统计专业学生能力的提高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日荣,苏永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统计教育,2007,(12).
[2]邓海松.关于非统计专业统计学教学的一些见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7).
[3]闵素芹,柳会珍.浅析统计学专业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J].统计与咨询,2010,(6).
篇2
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1]由于手足口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速度快,且迄今没有治疗本病的特效药物。对手足口病流行趋势进行预测,以便采取控制措施,是疾病预防与控制中一项重要工作。该传染病在不同地区的流行趋势也不尽相同,选择适合的预测模型是重要前提。
2.自回归模型 [2] [6]
2.1自回归模型的定义
在时间序列的情况下,严格意义上的回归则是根据该变量自身过去的规律来建立预测模型,这就是自回归模型。自回归模型在动态数据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上式称为一阶自回归模型。当式中满足时,为平稳的一阶自回归模型。将这些概念推广到高阶,有自回归模型
,
式中为模型变量,为模型的回归系数,为模型的随机误差,为模型阶数。
2.2自回归模型参数的最小二乘估计
设有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样本观测值,阶自回归模型的误差方程为
,
,
……
.
记, , , ,
得, 的最小二乘解为 .
2.3自回归模型阶数的确定
建立自回归模型,需要合理地确定其阶数,一般可先设定模型阶数在某个范围内,对此范围内各种阶数的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同时对参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再利用定阶准则确定阶数,下面采用线性假设法来进行模型定阶。其原理是:
设有观测数据,先设阶数为,建立自回归模型
, (2.1)本文由收集整理
再考虑模型,将
, (2.2)
作为(2.1)式的条件方程,联合(2.1)、(2.2)两式,就是模型。
先对(2.1)式单独平差,可求得模型参数估计及其残差平方和,记为,再联合(2.1)、(2.2)两式,也就是对阶模型进行平差,求得阶模型参数估计及其残差平方和,记为. 按线性假设法的式,它们的关系可写成.
在线性假设法中已证明,在假设成立时,可作分布统计量为
.
选显著水平,以分子自由度1,分母自由度,查表得,如果,则表示不成立,. 阶与阶两模型有显著差别,应采用阶,反之,则接受,表示阶与阶两模型并无显著差别,应采用阶。
2.4自回归模型的预报
设阶自回归模型方程为
,
当回归系数已确定时,可根据方程进行预报。
第一步预报值为
,
第二步预报值为
,
一般,步预报值为
越大,预报准确性越差,故应尽可能小。
3.模型的建立、求解及应用
下面给出了大庆市自2008年至2010年的手足口病发病统计(见表1)。
表1 2008年至2010年hfmd发病统计表
时间
月份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1 0 6 8
2 0 1 4
3 0 6 2
4 1 69 18
5 114 112 163
6 87 293 227
7 144 470 205
8 167 421 65
9 267 302 61
10 251 92 55
11 96 28 38
12 42 14 18
合计 1169 1814 864
运用spss软件判断模型回归性判断:
图1 acf自相关性分析图
图2 pacf偏自相关性分析图
如图1、图2得出acf和pacf函数分析,从而表明残差自相关不显著。
首先,确定模型阶数:当 时,
,求得:
.
当 时,
求得:
.
统计检验:原假设, 统计量
.
取显著水平,以自由度1、22查分布表得:, 因为 , 故拒绝原假设,即认为一阶与二阶自回归模型有显著的差别。
当 时,求得:
.
统计检验:原假设.统计量
,
以自由度1、21查分布表得 ,因为,故接受原假设,应取模型阶数. 通过自回归分析,我得到的模型为:.
我们利用以上的出的结论对2010年大庆市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进行了预测,并与2010年大庆市真实手足口病发病人数进行了对比,用matlab作图如图3,图4。
4.总结
篇3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音乐教学;传统教学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音乐教学又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新课程背景下的传统教学方式呢?这是音乐工作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重点话题,只有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继承与发展,才能让音乐教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最终达到前进的目的。
一、摒弃落后的教学理念,树立起新型的创新教学理念
首先,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高中生学习和感知音乐的渠道越来越多,例如,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等,这些都是极为高效的音乐学习渠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由于当代高中生接触音乐的角度和方法大大增多,所以,音乐教学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应当意识到当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要影响,并立足于这个实际情况开展实际的音乐教学,让传统音乐教学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此同时,教师应当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方面的积极创新和探索,从而充分利用当代的科学技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其次,高中音乐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众所周知,音乐理论对于音乐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只有做好理论工作,才能让音乐学习变得有章可循,最终达到科学合理的提升。与此同时,实践工作也是必须可少的,如果只会纸上谈兵,而没有进行具体的声乐实践,学生就会缺乏对于声乐知识的深入理解,最终导致学了忘、忘了学的状况发生,大大影响他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因此,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程改革,把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一定程度的革新,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音乐实践,从而让音乐课程变得更加具有综合性和选择性,避免内容的纷繁复杂,让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贴近生活。
最后,音乐教师必须要对新课改有一个深入的研读,并根据时代的要求培养具备综合音乐素养的优秀学生,这不仅体现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还体现在思想品德的建设中,学校应当加强音乐教学的建设,并开展各项文体活动,从而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推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1.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音乐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从而提升教学效率。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为学生进行音频、图片和视频的展示,从而让他们调动多种感官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这已经被广大教育者证明是一种极为高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不但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音乐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并就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并且及时收集课堂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必要时对学生进行点评和引导。对于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教师应当加以研究和讨论,并把这作为调整课堂进度和课堂内容的重要依据,这样一来,音乐教学就充分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把“以生为本”贯彻到了教学中的方方面面。
3.拓展音乐教学的交流平台
音乐交流平台是十分必要的,通过这个平台,学生可以积极开展一些音乐领域的交流和比赛,学校也应当积极推动平台的发展,定期组织一些校园音乐会等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可以组织校园大合唱比赛、校园歌手大赛、校园街舞比赛和校园民谣大赛等等,这些活动能够让学校的音乐氛围变得更加浓厚,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当积极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活动宣传工作和动员工作,并对有需要的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这些交流平台对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是有重要帮助的,能够让学生把课堂中所学习到的音乐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实践活动中,让课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满足了他们生活的需要。在这些音乐比赛完成之后,学生会进行反思和总结,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最终达到自身能力和素养的提高。
总而言之,高中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师必须要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把传统音乐教学方式进行革新,彻底融入现代化音乐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只有不断总结、不断实践才能让高中音乐教学走向完美。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英语A级考试;成绩要素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261-02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公共英语课目标定位是为专业服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职英语A级等级考试是对高职学生的实际英语应用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测量,为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服务的。英语A级的通过率是检验学校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高校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是学生求职的一项资格凭证,也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参考依据之一。因此,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寻找有效地教学方法辅导学生通过考试是提升英语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一、影响考试成绩的要素分析
为了调查影响高职学生英语A级考试成绩的因素,课题组对学院外语教研室的11名教师进行分组访谈,他们都工作在教学一线,对A级考试都比较了解。对学院43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高职英语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学生自身因素
1.学生高考成绩。课题组为了摸清学生的基础,在设计调查问题时便将对学生素质影响较多的因素和重要因素考虑在内。在反映学生成绩统计中30分到60分的学生占50%,60分到80分的学生占20%,80分到90分以上的学生占15%,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近一半是60分以下,60到90分约占一半,及格的学生只占到1.5%,所以学生可以分两层次教学。在反映学生学习氛围影响因素中,85%的学生来自普通高中,15%的学生来自重点高中,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的方面表现尚好。对于影响因素,我们考虑学生来自的学校是重点中学,普通中学还是职高等,所在区域分为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城市与农村学校等。比较分析2014年英语A级成绩,高考时英语成绩较高的同学,高职英语A级成绩也相对较高,并且高考英语及格的学生都能通过。这为利用英语高考成绩进行分班授课提供了依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采取适合的授课方式和辅导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使“优生更好,学困生提高”。
2.学生学习英语时间与平时英语成绩。调查发现即使是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大学阶段多投入时间认真学习英语,也可以在英语A级中取得优异成绩,这也反证了组织英语A级辅导班教学的必要性。因此,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开展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课外英语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时间投入,让学生被迫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注重平时的训练和积累,就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二)教师授课方法、课堂情况及对学生的严格程度
W与教是教学活动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另一方面是教师。研究表明,英语A级成绩与教师授课态度、教师课堂情况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程度相关。在英语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给予教师更多的进修、学习机会,尤其是尽快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显得极其重要。
(三)试题内容
从试题内容来看,包括听力、语法结构和词性转换、阅读理解、翻译、写作五个部分。各部分内容各有侧重点,考生对所考的知识过于生疏或者疏忽而丢分较多。究其根源学生对英语失去兴趣和信心的主要原因是词汇记忆不牢,语法学不会,发音不准,听不懂。词汇量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标志。就高职高专学生而言,要通过英语三级的考试,至少需要掌握3400个单词。
二、如何提高高职学生考级的过级率
(一)提出学院英语教学改革“4+4+2”的模式
即第一学期针对考级目标,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和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每周4课时,并选择适当的英语A级辅导教材作为教参,确保80%以上学生一次性通过A级;按照100学时左右的教学内容,完成《护理实用英语》课程开发工作,分别在第二学期安排每周4学时、第三学期安排每周2学时。也可根据不同专业情况,选择第三学期开设由各专业实施教学的《专业英语》。
(二)进行集中授课辅导
1.快捷有效的记忆单词方法和途径。通常一个人掌握的英语词汇越多,他运用英语的能力就越强,英语水平就越高,反之亦然。词汇学习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词汇的学习与记忆也是学生过级的突破口。过了这一关,听力、阅读理解及写作等方面出现的困难就迎刃而解了。记忆单词的方法较多,如词根词缀记忆法、音标记忆法等,笔者根据辅导效果注重以下方法的使用。(1)晨读。良好的晨读习惯,利于熟悉生词的读音与拼写。培养较好的语感,对单词的记忆、语法的正确使用以及听力具有较大的帮助。(2)词性记忆词汇法。笔者对本校2013级、2014级医护系的16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8%的学生在初高中学习英语时从来不记忆单词的词性。就只这一点,使得学生在记忆单词方面,乃至阅读与写作等方面都存在致命的弱点。(3)语境记忆词汇法。就是要在句子中记忆单词。记忆单词是为了听、说、读、写、译没有理解上的障碍,而在句子中记忆单词,是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使用单词,避免在短语搭配、语法使用等方面出现错误。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最好十个单词复习一遍,然后逐渐递增二十个、三十个单词。复习的时候,记不住的词则单独背一下,同时想想它的同根词、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效果更佳。这里推荐一本书《刘毅5000词》对于高职学生通过英语A级乃至四级的考试词汇的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
2.语法知识需进行较细致地梳理,边讲边练。一般语法结构考查点集中,难易度阶梯式递增。既考查主谓一致、倒装句等基础语法知识,又对动词在非谓语动词和虚拟语气等较难语法句中的变形有所涉及。因此,帮助学生在梳理语法时既要全面,也要抓住重点。重要语法知识点更要细致复习,不要因如不知分词可以做定语这样的小错而失分,则得高分也并非难事。
3.重真题模拟考试的重要性,并对做过的真题进行认真总结。历年真题对于考试所涉及的重点难点均有所显示,学生可以通过考题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点及题型,并且历年考题当中一些带规律性的方法技巧参考价值还是很大的。通过真题的演练,积累解题思路,查漏补缺,逐步适应A级考试题目的常考点、题型、技巧和难度等。在评卷时参考标准答案,分析自己做错的题属于语法还是词汇,弄清自己错误的原因。这样做还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方面,可以将不认识或没记住的单词在本套试卷中进行强化记忆,因为真题中的词汇,基本都是A级考试大纲要求的,并且在记忆单词方面,提高单词的记忆效率,一步到位,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可在将模糊的语法知识考点弄明白的同时,通过查找语法书,将其他的相关语法知识点一并弄明白,不给考试留死角。
(三)教师专项研讨及教学组织
教师是教和学的另一半,也是对学生考试成绩影响的关键要素。教师对教学课堂的掌控,对英语A级考试的理解和把握,在高职学校可以说是提高学生英语A级通过率的金钥匙。作为英语教师必须清楚英语A级考试,清楚相关的考试内容与课程教材知识的相关性,在平时授课过程中能够将教材内容与考试内容结合给学生讲解,提高效率。教师应该掌握考试的测试要点,必备的应试技巧,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考试辅导。要做到这些教师自身应该认真研究考试,并且组织教研室教师做专项研究。同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组织的引领者,过程的指导者,课后的评价者,对整体的英语教学有着不可忽略的意义。
(四)考级复习资料的选择
无论高职还是本科院校的学生,想要通过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在跟随老师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同时,还要课后做大量的练习,选择合适的辅导教材非常重要。星火系列考级英语《点评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英语A级词汇必备、《刘毅5000词》等,或部分学生把高三的课本及词汇拿出来看看,也是最佳的辅导教材。另外大学课本中的词汇量对于考级来说还远远不够,它只是考级词汇的一部分。更多的词汇需要选好词汇书,利用课下的时间去记忆。
三、结束语
我们国家的职业教育仍然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英语教学的改革不断地尝试不断进步中,将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无论如何改革,英语考级仍然是检验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英语学习成绩的好坏,乃至一个学生综合能力在外语方面高低的衡量标准,体现其特有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付珊珊.提升高职学生英语水平的方法及途径研究[J].校园英语,2014,(10).
A Study on the Methods and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Passing the English Test Level A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FU Shan-shan
(Qitaihe Vocational College,Qitaihe,Heilongjiang 154600,China)
篇5
关键词 通信工程 专业教学 方法手段 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通信教学方法改革
1.1 精讲多练,自主学习
集中精力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重点内容精心组织、精心讲授,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精讲必须多练,着眼能力培养,注重讲、练结合,保证练的比重,加强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理论、实践二位一体教学法
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解通信系统原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首先明白什么是通信、什么是信息、什么是误码率,提出本课所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听课,并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通信系统理论,最后再通过课堂上的动手练习、参观实习进一步加深印象,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对于实际通信设备更加了解,更加热爱。
1.3 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不仅要重视教法,更要指导学生的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教给学生如何理解、分析、归纳、总结问题,避免死记硬背、机械理解,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使传统授课方式向具有启发性、思维性、综合性的授课方式发展,给学生思考和自学的空间,使学生在获得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学会像专家那样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活跃学术氛围,培养创新能力。
1.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基于兴趣教学法,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2)基于问题教学法,教师提出几个综合性的问题,然后逐个加以分析,按设定条件一层层提出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领会思路,学习解决问题的途径。
(3)讨论法,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几个讨论题,学生课后分组讨论。之后派代表发言,不同观点之间可以展开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4)案例法,案例式教学结合案例进行课题的引入和问题的讲解,使理论讲授与实际练习紧密结合,使讲解生动、具体,促进学生理解,提高授课质量。
(5)交互法,在授课过程中多提问、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课后留下思考题,促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6)展开法,针对学生层次不一的实际情况,对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通信工程基础知识适当展开讲解,使课程内容和基础知识的补充相结合,从而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
1.5 拓宽教学途径,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尽量采用模型、录像和多媒体课件等进行形象教学。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的所有概念、用途及实际设备中怎样应用。实践证明,以上几种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的原则,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网络教学已成为通信工程课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充分运用现代媒体,建立网络教学与学习网,提高单位学时理论教学的信息量,切实解决课程信息量大与学时少的矛盾。
随着教学班次、学生人数的增加,问答式教学难于开展,学时很少的讨论课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通信工程网络教学的开展,将与课堂教学互补,教师可以面对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可在通信工程课程的网络课堂中设置“课程介绍”、“电子教案”、“教学资源”等等多个栏目,各司其职,不但方便学习,更重要的是使师生间无障碍地交流。这样,学习课堂宽广,学习心情放松,各抒己见,互相启发,教学相长。
1.6 突破传统考试考核办法
从多方面考核:问题讨论、课外制作、实践创新、奇思妙想、课堂提问、期末考试等,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培养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
2总结
运用职业技术教育相关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理论,联系通信工程专业的技能要求和教学培养目标,针对技术教育学生的特点,改革传统的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致力于提高学生专业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教学最终能够实现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为教学目标。本文通过提出符合职业技术教育院校通信工程专业通信课程教学的具有实践性、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对策,以便更好地解决职业技术院校通信专业课程教学的种种问题。
参考文献
篇6
可拓学边坡岩体分级稳定性评价标准一、引言
可拓学是用形式化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并用于解决矛盾问题的科学。通俗地说,可拓学研究产生创意的理论和方法,成为生产创意的理论依据和方法来源。可拓学的研究对象是矛盾问题,基本理论是可拓论,方法体系是可拓方法,逻辑基础是可拓逻辑,与各领域的交叉融合形成可拓工程。可拓论、可拓创新方法和可拓工程构成了可拓学。目前,已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并建立了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管理、控制、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方法,广泛的运用到科学实践分析中。
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事物是可以分成截然不同的两大类:一类是确定性的现象;另一类是不确定性的现象。研究自然界中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数学方法,叫做概率统计,又称数理统计方法。概率论——就是根据大量同类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对随机现象出现某一结果的可能性作出一种客观的科学判断,对这种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做出数量上的描述;比较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研究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整套数学理论和方法。
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概率论大量应用到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及各学科领域。许多兴起的应用数学,如信息论、对策论、排队论、控制论等,都是以概率论作为基础的。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一门随机数学分支,它们是密切联系的同类学科。但是应该指出,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方法又都各有它们自己所包含的不同内容。目前,随着概率统计研究的发展,在工程建设和岩体测定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运用,本文从概率统计的视角着眼,就是对之前应用研究的一个回顾。
二、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研究
1.边坡岩体概述
根据岩体工程不同种类,可以对岩体进行分类,其分类标准主要是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以及岩体本身所具备的物理力学特性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来进行划分的,可以根据其稳定程度,划分为几个不同类别,同时,将其作为标准来初步评价岩体稳定性。工程岩体的性质一般由岩体的完整程度以及坚硬的程度来决定,并将其作为岩体基本质量,其是岩体分级分类主要标准,是在对工程岩体受影响因素充分考虑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岩体基本质量而提出的。在岩石力学的角度来看,对岩体的分类一般不仅仅局限在定量描述岩体质量和结构上,还需要对岩体稳定性进行有效的评价,比如,在目前,国内外广泛应用南非体系以及Q体系作为地下围岩分类标准,并且可以直接将其分类评分成果作为评价稳定性的资料,并提出相应的加固对策。
从整个国内外的岩体质量的分类上来看,可以清楚地看出岩体的分类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论在广度上还是在其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进展。以下是岩石的质量分类的特点以及是其发展的趋势
第一,在早期的分级阶段,只会从某一个单一的影响因素去分析作出评价,虽然影响岩体质量有着众多的因素,但是早期的分类只会注重单一的指标的定性分类或者是单一指标的定量分类。这样的分类方法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其评价的标准并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而且在有了岩体以及岩体结构的观念以来,人们已经开始慢慢地意识到了单一评价的分级并不能全面地对岩体的整体性质进行反映,由于其分级存在着不科学性,因此岩体分级从单一因数逐渐地想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发展。
第二,岩体质量分级因素开始逐渐向定性以及定量两者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第三,在对坝基岩体质量分级的过程中,合理的做法是不应该太过追求其精确,所谓物极必反。太过的精确,反而会令分级变得模糊。相反,适当的模糊能够展示其精确。在实际的应用上,借鉴加拿大康拜尔主张的岩体三分概念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在工程建设中,岩体质量分级意义重大,其是工程从设计到开工等过程的参考依据,因此,需要将岩体质量分级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对待。在分级中,应先筛选对工程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各类因素,并将其归入作为岩体质量分级标准的地质指标中,但是需要把握好一点,要牢记所谓的指标,应该是影响岩体稳定性最为基本和准确的因素,指标不能太多,要不然可能会造成分级方法的无效性和非科学性。同时,还应确保不同分级因素不会相互影响,防止其任意搭接或者重复。例如,在评价岩体质量时,不能将点荷载强度以及单轴抗压强度这两个指标同时作为其跟卸荷及风化之间关系的评价标准。因为卸荷及风化较为严重的地方,其岩体质量也不高。所以,岩体质量的分部会呈现带形。另外,除了一些裂隙和断层较为密集的地带,从岸坡的表面到内部,岩体质量一般都会逐渐改善,这种规律同样适用于河床坝基中。只要把握这种规律,那么岩体质量分级便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2.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方法研究
岩体质量分级在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工程设计、开挖的直接依据,因此,做好岩体质量的分级工作是一项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在当前的各类工程建设过程中,岩体稳定性是决定工程基础是否牢固的关键,我们必须深入理解岩体质量分级的含义,经过科学的测定和研究,设计合理有效的分级方案。当前,学界对于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RMR体系
RMR是岩体力学中的岩石分类方法,该分类体系由比尼卫斯基于1973年提出,包扩了岩块强度、岩石质量指标、节理间距、节理条件、地下水这5个参数。分类时,根据各类参数的实测资料,按照标准分别评分;然后将各类参数的评分值相加得岩体质量总分RMR值;再按节理分类对其进行修正;最后,用修正后的RMR值将岩体分级。
RMR体系是岩体分类方法中的一个很详尽的方法体系,它对岩体本身质量的评定给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标准。但RMR体系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不够专业化的问题,没有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地质的影响。处于这样的考虑,学者诺曼那后来据此提出的SMR体系可以视为对其的一个补充。SMR体系充分考虑了不同的岩体结构对于岩体分类和稳定性的影响,在具体的岩体分级标准中加入了结构数据,使得岩体质量分级更为科学,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2)CSMR体系
CSMR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岩体质量分级体系,可以视为SMR体系的本土化。如前所述,我国的地形极为复杂,而工程建设在很多时候都是在地形恶劣的情况下展开,所以CSMR体系的发展可以说是解决我国业内人员在具体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该体系的最大特色是对当前边坡岩体分级评价指标进行了多种修正,考虑到了特殊地形的影响,同时还将岩石性质、结构面等指标加入了进去。
(3)Q体系
Q体系最早发展于隧道工程,是早期多指标分类的代表。该系统综合考虑了RQD、节理状况、涌水量、应力条件等因素,指标提取简便易行。适用于隧道、硐室等地下工程,在工程建设中也有一定使用价值。但是,由于Q体系使用范围有着比较强的限制性,所以尚未在诸多领域全面展开。
三、可拓学视角下边坡岩体质量分级的应用分析
可拓学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被提出以后,经过10多年的发展,在理论上已初步形成了其特有的理论框架;目前,可拓学正向应用方向发展,可拓工程作为可拓学特有的方法,在产品设计,企业策划,过程控制,识别与评价,技术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地质工程和岩石工程中,可拓学也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在与概率论结合之后,在岩体质量分级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1.边坡岩体分级影响因素的可拓学分析
边坡岩体分级的目的在于对边坡岩体的稳定性进行判断,从而为工程的展开奠定基础。而要对边坡岩体进行有效的分级,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对岩体分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力求在科学测量和论证的基础上有一个准确的认识。一般来说,岩体分级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包括了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植被和气候等因素。在不同的地区,这些条件的表现方式各不相同,要准确的对其进行测量和预测,在现有的技术条件无法达到完全的实现。这就使得可变量和模糊因素大量存在着,从而为工程的后续进程造成阻碍。而可拓学的核心,就是对随机和模糊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它以不相容问题为研究中心,去寻求事物矛盾的内在机制。建立物元模型,通过各种变换去寻求事物的解是物元分析解决不相容问题的一般方法。但是可拓学的视角缺乏数据支撑,为此,概率论的引入能为其模型的建立提供具体的指标和数据,使得可拓学模型的建立成为可能。
2.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标准的可拓学分析
如前所述,影响边坡岩体稳定的因素包括了地质、水文等,然而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标准都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不同的标准必须有着不同的轻重之分。
我们要根据具体岩土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个能反映稳定程度的定量值。建立边坡岩体稳定性评价标准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首先,确定边坡岩土体稳定性经典域,即通过对边坡稳定性的分级,结合物元概念,得到经典域。
其次,是确定节域,节域需要通过参考各评估指标历史资料的最小值及最大值来确定。
再次,确定待评边坡物元以及简单关联函数和初等关联函数,其中,关联函数的计算结果对可拓权系数的确定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系数,在前面计算的基础之上根据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并建立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葛华,吉锋等.岩体质量分级方法—CSMR法的修正及其应用[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6,(17).
[2]周汉民.岩体质量的可拓学评价方法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矿业快报,2009,(12).
篇7
人们的印象里,统计学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然后通过图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统计学的一些片面认识。统计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每种定义对统计学阐述的侧重点不同。其中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统计学的:“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简单来说,统计学就是数据的科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研究必须要求明确统计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中某种性质相同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总体。统计学就是研究客观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动规律,或者说统计学是研究统计过程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客观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依赖性。
依赖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寄生性,依赖性是统计学独有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的数据是来自各领域的,是依靠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而存在和发展的。统计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媒介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的逻辑和方法论。
(2)数量性。
数量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通过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示的。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是通过数量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3)总体性。
总体性即统计学以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为研究对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身的随机性,而这些研究对象的总体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共同趋势,所以统计学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个体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过渡到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统计规律。只有掌握研究对象的总水平、总规模、总体特征和共同趋势才能体现统计学规律的作用。
(4)变异性。
变异性即构成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变异。如果各个个体之间没有区别和差异,统计研究就是没有意义的。统计学的这种变异既可以表现为数量上的,也可以表现为非数量上的,但是因为统计学具有数量性,所以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异才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5)具体性。
具体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数量方面。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具体、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并且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确定具体年份的具体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数量、收入构成、收入变化以及计算方法,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6)广泛性。广泛性即统计学研究数量方面的范围的很广泛。其广泛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类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是统计学成为媒介学科的必要特征。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统计学也不例外,统计学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描述法等。
(1)实验法。
统计学的实验法包括假设检验和实验设计。假设检验就是在对在总体参数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实验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正交设计法。
(2)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全部或者足够数量的研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推理归纳出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揭示研究对象的统计规律和本质特征。
(3)统计分组法。
由于所研究现象具有差异性、复杂性及多样性,需要我们对研究现象进行分组研究,进而来区别研究现象的类型,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分组法包括传统分组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
(4)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利用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对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来反映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特征。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的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指对调查或实验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用表格和图形表示出来。统计推断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在统计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学实际应用的范围扩大。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统计学开始被各行各业运用起来。统计学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保险金融、政府决策、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统计学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在保险金融方面可以监控分析金融风险和保险问题来保证金融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在政府决策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宏观调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可以监控经济安全问题,预防经济危机。
(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媒介学科,统计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类学科的基础上的,其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能发挥它的作用,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等,在融合中能不断完善统计学体系,创新统计学研究方法。
(3)统计学与网络、计算机的结合。
篇8
任何一门学问要发展成为一门科学,最起码地要有两个基本前提:有专门的研究对象;具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据此,统计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7世纪。而现代统计学起源于19世纪后期,即以生物和遗传统计学形成为标志,以高尔顿为代表的描述统计的基本体系。在整个统计学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的四次重大争论,这些对统计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极大的完善了统计学的思想方法体系。通过对不同学派这四次重要争论的概括,明确争论的实质、重要作用以及对统计学发展的影响,展现统计学统计学不断发展完善的阶段性历程。
一、“政治算术”与“国势学”的争论——统计学的起源问题,明确了统计学的学科性质
17世纪中叶,以威廉配第(w.petty)和为代表创立的“政治算术”,标志着统计学的诞生。早在1661年,格朗特在《对死亡表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一书中对当时英国情况的分析,揭示出一系列的数量关系。如男婴出生多于女婴(14:13),男性死亡多于女性,一切疾病和事故在全部死亡原因中占有稳定的百分比等等。他在该书中指出为了提出一个要在多年内形成的规律,需要进行多次观察。因此格朗特虽然本文由收集整理没有提到统计学这一名词,方法也不完善,但是他在实践中却已应用了现代统计中的大量观察方法去发现规律性的思想。其独特和新颖的方法给人以启示,接着英国的威廉?配第撰写了著名的《政治算术》一书。该书揭示了一些经济学的科学原理,研究了许多经济学范畴和经济关系,所以它是一本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但同时它又是一部很有价值的统计学著作。在这本书以及其他相关的著作中,采用了不同于前人的研究方法,明确地用大量的数据资料分析问题,试图把研究结论建立在可靠的事实根据上。正因为如此,马克思说:“配第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意义上他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国势学派”产生于17世纪的德国。由于该学派主要以文字记述国家的显著事项,故也称记述学派。随着知识交流的扩大“政治算术”引进了“国势学”的一些长处“国势学”也吸了“政治算术”的某些做法,从而引起了人们对“政治算术”和“国势学”到底哪一个才是统计学真正起源的关注,最终爆发了长达一百多年的争论。直到1850年,德国人克尼斯(g.knies)根据当时统计学发展的实践,概括大多数人的意见,认为“国势学”尽管有统计学之名但没有统计学之实,应该仍叫“国势学”,而“政治算术”虽然没有统计学之名但有统计学之实,所以“政治算术”才称得上是统计学的真正起源。一般把克尼斯《独立科学之统计学》一文的发表,作为“政治算术”和“国势学”争论的结束。在统计学发展之初,人们对这门学科的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不甚清楚,通过这次争论,使人们明确地意识到,统计研究方法是数量性质的,主要以数字资料为材料,通过对数字资料的分析探讨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
篇9
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应以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科研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使研究生形成正确的和严谨的统计学思维方法和技能,帮助医学研究生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正确运用医学统计学方法,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以及将来在工作中的科研任务。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研究生医学统计学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研究生统计学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本科期间学习过统计学,但多数人仅学习过较简单的统计学基础知识,进入研究生阶段医学统计学学习后,学习比较吃力,并且由于总学时数的限制,教师在理论课的教学中对单个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讲解较多,而对一些研究生在完成学位论文期间或将来毕业后较为实用的统计学方法却没有时间讲解,这就造成了研究生对学过的统计学方法一知半解,而将来可能用得上的统计学方法却没有学会。笔者在解答一些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研究生的问题时,发现有些问题十分基础,本应该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掌握而没有掌握。
(二)课题设计统计学缺陷较常见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研究生医学统计学课程一般安排在研一上学期,而研究生应用统计学知识进行课题设计要到研究生二年级才启动。许多研究生在课堂学习阶段对统计学知识本来就没有彻底学透,又要再经过一年多才进入课题设计有实验研究,对学习过的统计学知识已经有一些遗忘,所以在进行课题设计时不能正确运用学过的相关知识,造成课题设计中有较多的统计学缺陷。而课题设计如果不正确,无法保证后续的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信性。
(三)学位论文统计学错误普遍存在
国内外期刊对论文中的统计学方法要求都很高,因此研究生的科研论文需要正确运用统计学知识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研究生不能把学习过的统计学知识正确运用到研究论文中。尤其是学习临床专业的医学研究生,很多研究资料和数据来源于人群研究,涉及样本量、对照组的选择等基本的统计学常识,这些基础性错误却在研究生的论文中大量存在。这些问题与现在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已经不相适应,需要加以改进。
二、对策与建议
(一)强化课堂教学,巩固医学统计学知识基础
巩固基本统计方法和知识是医学统计学的基础,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原理、计算过程和结果解释。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讲解,使研究生切实掌握基本的统计学知识,在论文写作中不出现低级的统计学错误。在此基础上,老师在课堂上应该由简到繁,深入浅出,逐步增加难度和深度,讲解一些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和将来工作中有用的、较为高级的统计学方法。目前,科学技术更新速度很快,同样统计学的重要工具——统计软件也更新很快,因此,老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并向学生介绍最新、最先进的统计方法和软件。
(二)注重学用衔接,提升研究生课题设计的科学性
研究生的课题设计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强调其重要性,让学生带着课题设计中的问题进入课程学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做好论文前期的准备工作,完成科研选题,为毕业论文开题做好准备。要指出课题设计中应当注意的统计学问题,如样本量、对照组选择等,使学生意识到统计学的基本知识是保证自己课题设计科学性的关键,在今后的课题设计中自觉以正确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指导,从而保证课题设计的科学性,为其成长为高层次的医学科研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采用实例分析,减少研究论文中的统计学错误
在课堂上以一些已经发表的高水平论文为例,详细讲解医学统计学方法的具体应用,使研究生在撰写论文时,减少论文中的统计学错误,减少文章因为统计学问题而被拒稿;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用一些已经发表的、但是有明显统计学错误的论文作为反面教材,给学生进行分析、讲解,使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知道避免论文中的统计学错误的重要性。另外,要注意提醒学生,在数据处理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运用统计学方法时要注意其使用条件,切不可误用,对审稿人指出的统计学错误要认真进行修改或答复。
篇10
统计实践远早于统计学的诞生。据历史记载,在远古时代有“结绳记事”“、刻木记数”,其实这就可以说是最原始的统计。在我国,夏王朝“平水土,分九州,计民数”,进行了我国最早的人口调查,分中国为九州,人口大约1355万。在国外,埃及、希腊和古罗马的历史中也有类似记载。公元前3000年左右,埃及为了规划金字塔的建筑和建立大型农业灌溉系统,曾先后调查了全国的人口状况。
从上可以看出统计工作有着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在这数千年的统计活动中的不断探索,对统计规律的认识也逐渐加深,这就产生了统计学。统计学的产生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按照统计方法和历史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以下3个阶段。
第一,古典统计学时期
古典统计学时期是指十七世纪中叶到十八世纪末的统计学萌芽时期,当时分为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
国势学派产生于十七世纪的德国,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尔曼·康令(HermannConring,1606~1681年)和高尔费里德·阿亨瓦尔(Gottfriedchenwall,1719~1772年)。当时他们在大学里开设一门新课程,最初叫“国势学”,因在外文中,“国势”与“统计”词义相近,阿亨瓦尔于1749年第一个把“国势学”定名为“统计学”。这门课程采用文字叙述方法,讲述有关国情国力的系统知识。政治算术学派产生于十七世纪的英国,主要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WilliamPetty,1623~1687年)和约翰·格朗特(JohnGraunt,1620~1674年)。配第在其代表作《政治算术》中,用“用数字、重量和尺度”表达思想,通过数量对比分析,研究英国、法国、荷兰三国的国情国力,阐明了英国的国际地位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道路。这种理论和方法对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给了他很高的评价,称他为“政治经济学之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他是统计学的创始人。格朗特的代表作是《对死亡率公报的自然观察和政治观察》。他根据公报数据对伦敦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和人口发展趋势,作了分类、计算和预测。用具体的数量对比分析代替单纯的思维论证,这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是一个重大的创新。国势学派和政治算术学派的区别在于,前者采用文字阐述,而后者采用的是数量分析方法。由于政治算术学派的方法被多数人接受,故该学派被公认为统计学的真正起源。
第二,近代统计学时期近代统计学时期是指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末,在这个时期统计学又形成了许多学派,其中最主要的有数理学派和社会学派。数理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其奠基人是比利时的生物学家、数学家和统计学家阿道夫·凯特勒。凯特勒认为,统计学既研究社会现象又研究自然现象,是一门独立的方法论科学。他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根据大数定律的原理,利用统计观察资料计算和研究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数量规律性,并用于预测未来的情况,从而开创了统计理论和实际应用的一个新领域。社会统计学派产生于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德国,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恩格尔和梅尔。
社会统计学派在一定意义上是政治算术学派的继续,他们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变动原因和规律性的实质性科学。统计学所研究的是社会总体而不是个别的社会现象,由于社会想象的复杂性和总体性,必须对社会现象总体进行大量的观察和分析,研究其内在的联系,才能反映社会现象的规律性。社会统计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厄恩斯特·恩格尔,他通过工人家庭生活费用调查发现了“恩格尔定律”。
第三,现代统计学时期
现代统计学时期是指二十世纪初到现在,这个时期中主要有欧美数理统计学和东方社会经济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