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的道理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生哲学的道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人生哲学的道理

篇1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着力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110-02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涵义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及其生命意义的尊重与关心,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和需求的关怀,人文关怀不仅是一种思想态度和价值目标,更是一种文化和文明的诉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人文关怀是指把人作为一切理论的主体和目标,尊重个体差异,关心个性需求,促进人的健康、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心理疏导”是一个源自心理学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心理疏导”的涵义比较广泛,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状态,帮助其进行适度的心理调节,以宣泄不良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从而达到为对其实施思想上的影响创造必要的心理条件的目的。同时,通过“心理疏导”也可以解决工作对象的部分思想问题。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启迪

(1)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视角,促进人的全面、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改善人的思想的特殊工作,因而它的一切内容都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是一种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人的发展是不能离开社会的。同时,只有社会的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他们才能更有效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所以,社会的和谐发展并不排斥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由此,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要尊重人的自我发展的主体地位,强化其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与价值也必然随之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这一社会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在机制与方法等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此提供了全新的视野。

(2)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

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一个开放和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互联网络高度发达,媒体铺天盖地,各种社会思潮激荡碰撞,原来的单纯政治性教育已很难满足形势发展的需要。因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既要坚持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又要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态,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不断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体系,既要有政治性的说教灌输,也要有情感上的关怀和心理上的呵护,不断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精神需求,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教育的对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如何,不仅取决于教育内容是否丰富、理念灌输是否到位,还取决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态度、情绪等人文和心理方面的因素。所以,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勇于突破传统理念的束缚,结合社会发展和人的价值追求的新变化,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充分考虑人文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从而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表现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理念上存在误区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育者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唯一主体,仅强调教育对象(大学生)的客体地位,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唯一主体”理念的支配下,教育者往往不重视师生的双边交往活动,过分地强调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和权威,很少考虑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忽视了他们在接受思想教育过程中的感受,导致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严重受挫,逆反心理加剧,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

2.忽视学生的思想需求,教育缺乏针对性

因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同,所以他们有着不同层次的需求。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缺乏针对性,教育工作者往往不管学生的需要是什么,仅凭经验和感觉,照本宣科地对学生实施填鸭式教育,对于那些社会发展和国家改革进程中所出现的一些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和敏感的问题,却避而不谈或讲不清楚,无法从根本上为大学生解决思想困惑。

3.忽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教育方法僵化落后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多的是从约束的角度出发,过多采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而忽视了使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学校常以管得住学生、不出乱子作为衡量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标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停留在通过行政管理手段规范学生的管理层面上,教育方法僵化落后,师生间缺乏情感沟通,没有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的发展,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

4.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生频现心理问题

如今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生活在与世隔绝的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面对着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他们普遍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而许多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由心理问题而引起的逃课、休学、退学以及各种违法违纪甚至犯罪、自杀等极端事件屡屡出现,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篇2

我尽管多次品读《道德经》,但书中的文义还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对“道”的理解和认识仍停留在表面,还没有挖掘出“道”的精髓。我对书中关于水的论述极有兴趣。在《道德经》中,老子曾多次提到水、江海等意象,或许从老子的“水”中可以打通一条通往神秘“大道”的捷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意思是说,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最善于选择居处,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核心,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因为水是自然界最具高尚品德的事物。水具有无私奉献、与世无争、甘于吃苦、诚实守信、谦虚低调的优秀品质,她就像一位品德高尚的老师,在大自然中展现冰清玉洁、阴柔婉约的身韵,她心甘情愿地选择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的一切。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很少有人能实行。水看上去柔弱无力,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从屋檐上流过的雨水长年累月地向下滴落,屋檐下的石头最终“水滴石穿”;汹涌的钱塘江水一旦发怒,连岸上庞大的汽车都能掀翻。世上知道柔弱胜刚强道理的人很多,却很少有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只有品行高尚的人才知道践行这个道理的益处,他们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深藏内敛,不断积聚能量,等到时机成熟便会主动出击,爆发惊人的能量。

篇3

《现代企业文化》:首先请您谈谈“道”与中国式管理“人道”的涵义。

张正平:老子指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恒名也。”关于“道”这一个字,殷周之际的金文中已经出现。但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的“道”,目前普遍认为其最早源于《老子》,其涵义博大精深。就其原义而言,道指道路,是指行进的线路。人们行走的线路谓之道路,物体运行的线路谓之轨道。

按照我们中国式管理学和人为科学的理解,天道应该是指客观世界的存在及其规律、存在的形式等,而人道是指人、人的价值、伦理道德、人的认识(包括自然、社会、人生、思维规律)以及历史观点等;包括客体、主体以及主体对客体的认知等。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道其实就是主体人的人生哲学,即关于人生意义、人生理想、人类生活的基本准则和规律的学说。在现代管理过程中人道就是要尊重人的终极目标,必须尊重个人的价值,遵循人生发展的准则和规律,从而实现全人类的“人生价值”。

《现代企业文化》:请您谈谈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在企业管理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张正平:人道主义(humanism),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人道原则是指“把人当人看”,一方面人道原则认为将人自身视为最高价值,另一方面主张将一切人都当做人来善待的思想体系。总之,“人道主义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善待一切人、爱一切人、把一切人都当做人来看待的思想体系,简言之,便是视人本身为最高价值从而主张把人当人看的思想体系。”狭义的人道原则是指“使人成为人”,它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看作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本身的发展、完善、自我实现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也就是认为人本身的自我实现是最高价值,从而把人自我实现而成为可能成为的完善的人奉为道德原则的思想体系。

管理在本质上其实就是“人为为人”。管理的特性决定了中国式管理的人道原则在管理活动中的地位。现代管理学家已经将视角转向人,向着中国式管理所一贯强调的真实的人道管理的方向迈进,尊重人的价值并最终实现人的自身价值。

在管理和人生实践的基础上,相信天下有大道,有制约人生发展的根本规律;在行为和结果方面,要循道而为,相信只有循道而为,才能事半功倍,获得成功。

《现代企业文化》:“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也是中国式管理哲学的精髓,请您分别谈谈它们的管理哲学。

张正平:中国式管理学人道行为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管理哲学、西方古典管理哲学、西方现代管理哲学和华商管理哲学。中国式管理的人性化管理与西方的理性化管理的融合、行为科学与人为科学的融合,是现代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式管理的管理哲学――人道理论也正是在融合古今中外管理哲学思想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引领未来管理发展趋势的新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是中国式管理学的核心思想,中国式管理的人道行为就是在遵循这“三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的人生管理哲学基础之上的管理实践。

人本管理之道。人本管理哲学是奉行中国式管理的“主体人”哲学思想。“主体人”思想认为,“简单的善与恶不是评判人性的合理标准,人不仅是其自身的生命主体、道德主体、精神主体,也是管理主体,组织中每个人的个性和人格都是独立、完整和平等的,人在组织中有分工的差别和职位的差别,但在管理中都一律平等地处于主体地位而不存在谁依附谁、谁掌控谁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主体人”哲学中,人不再是管理的工具和手段,人和人之间不再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而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所进行的平等的互相协同、互相支持、互相服务、互相配合的关系。

篇4

关键字:孔子 苏格拉底 哲学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人本主义在他们之前,古希腊和中国的哲学家所注重的都是对自然的研究和思考,就是以“自然”为观察和思辩的对象。当然,他们思索的“自然”并非我们现在所说的作为自然事物和现象总和的自然界,而是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脱离了人这一主体,显得有些空洞和不切实际。现在在追溯西方哲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源头时,一般追溯到苏格拉底。诚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例如赫拉克利特与德漠克利特,在他们的著作残篇中也不乏人生智慧的格言,但苏格拉底是第一部人的哲学的创始者,是他使希腊哲学真正从自然哲学转移到以研究人事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他所研究的对象,不再是自然哲学家所研究的自然、太空或宇宙,而是关于人的问题,人的思想、人的道德、人的情操,即研究人的精神自我。他认为,探讨人的问题,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方法,也不能单凭经验观察和逻辑分析,而是要根据人的意识活动,审视人的生活状况来洞察人的特性。苏格拉底开创了西方哲学对人的思考的先河。他认为哲学的目的不在于人世自然,而在于“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的哲学以道德为研究的主要对象。他所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是“德行的性格”和“善是什么”。他致力于发明一种分辨是非的合乎理性的原则,以及如何了解道德的意义。他想要为人生行事立下一个合理的标准。这些都是关于人的本质的问题。孔子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首要贡献,在于他率先在道德领域内自觉地确立了情理精神,代表了儒家思潮发展的主流方向,并且对中国文化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从人的角度去探讨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地位的人,他发展了周初以来萌发的人本思想,创立了自己的关于人的学说体系。孔子的儒家思想也正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儒家的伦理思想一切本于人性。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支配着宇宙和人伦的是同一种道德秩序。更进一步说,孔子的儒家哲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实用人生哲学,他希望人们行“仁”、“义”、“忠”、“恕”、“克己”,把“大同”作为自己的理想。他把“礼坏乐崩”的根源视为人们在道德上的沦丧,故“复礼”的前提是“克己”,“克己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学说体系的核心是“仁”,它体现了孔子人的地位、价值和尊严的思想“仁”得内涵极为丰富,但其核心思想是“爱人”,这也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其作为一种建立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律己”的要求,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能使人们和谐相处无疑有一定的意义。为人之道,是孔子关于个体人格道德修养和完善的思想,它是人自身发展的根本,是实现人的最终目标的前提。

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从苏格拉底开始 ,自我和自然明显地区别开来;人不再仅仅是自然的一部分 ,而是和自然不同的另一种独特的实体。

死亡哲学对于命运问题,有学者认为孔子采取的是回避态度:“未知生,焉知死?”用今天的话说,生的道理,我们还不明白,怎么可以懂得死呢?我国在殷商时就采取了崇拜天地的宗教。孔子信仰中国原始的天命现:天是人世间的主宰和人格神。孔子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所以他“畏天命”。但他并不迷信周时的卜卦。他对神鬼也是敬而远之。在孔子看来,生与死的问题是不可以分开讨论的,解开了一个,就自然解开了另一个。若要明白死,就必须先明白生。笔者认为,孔子提出的“未知生,焉知死”,强调由生来考究死,其用心根本不是要人回避死亡,而是在于避免把“知死”变成少数儒者予以穷究的纯粹理论问题,而使之成为常人都应当努力体认且切实履行的问题。这可以看作是孔子死亡思想的社会品格和实践品格的又一个重要特征。但无论如何不能构成孔子不重视死亡、根本否认反对人生的心性体认路线的理论依据。而且,事实上,在这一方面,想来是对死亡本性甘心“无知”的苏格拉底也有所不及的。苏格拉底笃信灵魂不生、不死、不灭。但同样认为自然是不可磨灭的,转而强调对自身的思考,宿命思想即是苏格拉底思考人自身的原因,也是他思考的一个结果。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把哲学看成是预习死的一种活动。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具有悠久的形而上学的传统,即致力于寻求和建构某种精神性的宇宙本体,潜在的动机是为了使灵魂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不死,以后基督教的死后得救也是受其影响。他们的不同也体现了东西方哲学思想的不同。西方人的人生思考的核心问题是:人为什么活?或者说,活着有什么根据,什么意义?这是一个人面对宇宙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问的是生命的终极根据和意义。所以,西方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灵魂哲学,是宗教。中国人思考的问题是:怎么活?这是一个人面对他人时向自己提出的问题,它要追求的是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所以,中国的人生哲学本质上是道德哲学,是伦理。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 ,不过是某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他反对智者们的相对主义,认为“意见”可以有各种各样,“真理”却只能有一个;“意见”可以随各人以及其他条件而变化,“真理”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在柏拉图早期对话中,讨论的主题几乎都是如何为伦理道德下定义的问题。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 ,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苏格拉底还进一步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如果哲学只去寻求这种因果,就不可能认识事物的最终原因。他认为事物的最终原因是“善”,这就是事物的目的性。他以目的论代替了对事物因果关系的研究,为以后的唯心主义哲学开辟了道路

苏格拉底和孔子处在不同环境之中,却同样认识到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现世生活的“不洁”,他们都想通过重新整合的方式实现社会秩序的合理化,他们在政治与道德问题上的思考之相似性,表明了人类所遭遇的问题是相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相似的。但双方选取的路径和取向上不同,却反映出各自不能脱离自己的生活环境而思考问题,这种思考展示了双方比较明显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在一定的意义上,也预示了两种文化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的分道扬镳。两位先哲的这种差异性,其实就是两种文化—东西文化在源头上开始分流的一个比较明显的标志。

参考文献:

[1]王维雅,王维.孔子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之比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 年4 月

[2]潘泽泉.从思维的执守与超越层面管窥社会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探求[J].2003 年3 月

篇5

关键词:太极拳 哲理 养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10―0015―03

前言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拳种之一,其自身包含着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哲学思维,以其博大的文化承载能力和修身养性之功能以逐渐被更多人所关注和接受,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武术的了解多侧重于对其技击层面的探求之上,这从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武术的一种限制。随着现代人思想和文化意识的觉醒,加之人们对武术的了解,几乎没有人否认武术所具有的健身、养生、技击的特性。太极拳,作为现代中华武术向外传播的一张名片其所具有的艺术属性是不可否认的,人们对于太极拳文化的认同性已经远远大于太极其形本身。当然,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社会需求,作为主体的人在其物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之后其更多注重的是一种心理的满足和宁静。太极拳所包含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所涵养的道德期许正是现代人欠缺和追求的。从中国哲学层面谈太极拳的养生思想,体验人生智慧追求人之本我或许也正是太极拳其价值所在。在其形的习练中,浙悟人生,使心灵由净化而渐进深化。在嘈杂烦乱的现实世界中找寻心理的归宿,真正使身体和心理有所寄托,这才能达到真正的养身,以及促进健康的目的。

1 太极拳中所包含的中国哲学思维

在中国传统文化沃土上衍生出的中国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以哲理命名的拳种不在少数,但能以哲理详细论述且在拳法习练中贯穿其哲学蕴含的却少之又少,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的代名词和向外传播的名片,皆以《周易》理论贯穿于拳势之中,以其易理阐释拳理,要求练拳象其形、取其义、用其理。太极作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哲学范畴,其包含着古代人们对于宇宙、自然的一个模糊认识。《易・系辞上》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里所论之“太极”是派生万物的本原。太极本指原始的混沌之气。而其混沌之气处在不断的运行变化之中,运动本是太极的本质屙性,从某个角度而言太极就潜藏着运动的潜能,动静互存,不离不弃,而正是太极的不断运行才有动静、阴阳。又因太极是无形无外之体,因此其运动也并不是人们平时所见物移。

“太极”一词和武术直接发生关联始自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动缓则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一贯”。这是关于太极拳理论最早的著作。太极是心,是心本论者对于太极观念的充分发挥。从另一方面而言,太极拳更多是心性的锻炼过程,不仅要求形态得到充分锻炼更要求排除杂念。太极拳的每个动作都是身体各部位阴阳互变的运动,可以说太极拳运动即是一套阴阳变化之象,将太极阴阳变化之理贯穿于拳势之中使身体部位,似有形之线牵拉,一动皆动,不撇不停,步随身换、手与身应,内外相合整体运动。太极拳强调拳架动作需遵循阴阳变化之规律,才可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练太极拳做到这种平衡,在内可表现为气血顺畅,在外可表现为动作协调,舒展。

2 太极拳对养生思想的启示

2.1 中国传统的养生观念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会产生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点,当一定的思维方式经过原始选择(这里有复杂的原因并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正式形成并且普遍接受之后,它就具有相对稳定性,成为一种不变的思维结构模式、程式和思维定势,或形成所谓思维惯性。在中国传统的思维观念中,对于养生的观念是极为重视的,从道教的炼丹术追求长生,到中国中医中所倡导的延年益寿之法都在说明中国早期人们模糊的养生观念,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医疗、卫生、物质生活的充裕,养生再次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各种养生馆、足疗、食疗等等传统的养生方式大量的出现,各种健身馆、瑜伽等身体锻炼场所也应运而生,足见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的延长,现代社会各种压力,人们认为通过体育运动、健身等手段大量的出汗,一方面减缓压力,一方面可以起到健身的功效,当然,这种健身的方式是社会中大多说人所采用的,也是短期内见效比较明显的一种方式,通过身体锻炼来起到提高身体健康的目的是非常好的一种选择,但是,要真正起到养生的功效,健身是一个方面而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健心,使自己的心胸开阔,什么事情放的下想的开,也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费心劳形,雁过无痕”之意,其意思大致相同,就是使自己的心得到最大化的放松,真正的养生就是使健身和健心完美的结合,并不仅仅就是传统观念中对于身体的锻炼。

2.2 太极拳中的养生观念

使中国哲学现实化、清晰化、直观化的太极拳使人们在现实生活找寻到了一种回归田园的诗意,我相信人们对于太极拳的习练开始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即养生,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生活条件逐渐丰裕的同时更加注重自身的健康,而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似乎成为了一种时尚,太极拳动作连绵不断,柔和缓慢对于场地的低要求也或许是现代人所钟爱的一个原因。中国传统养生思想中有一种说法即,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而这种说法或许更适合于陕节奏生活的现代人,人们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环境下有时也应该让自己心情得到最大化的放松,所谓养生,身动是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一点或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和去掉世间名利的心境。太极拳习练者从最初简单目的的形的训练,到最后慢慢开始对于太极拳其思想的体验是一个过程,即从经验的世界开始慢慢深化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之上。但,所有关于形的训练都是为了最后的超越,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即是对人的潜力的挖掘过程,从这个过程中人们渐渐会发现,养生是一种理念、一种境界。这种观念是一种看透一切、回归本我、返璞归真的状态。中国的哲学大师或是对于人生有深刻体悟的人,其心境是安逸的、淡泊的、宁静的。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看透一切回归本我的状态。这里所言的回归本我,即回到人生本来之状态,无欲无求的思想境界。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似乎一直活在一种焦虑之中,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各种各样的烦恼困扰着人的思想。人们需要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一种片刻的宁静与休憩,用一种更具哲学化的方式去生活。

太极拳作为一种哲学思维的表达或许更加适合现代人们去习练,太极拳强调习练者,身动而心静,这种状态正是养生的最高境界。慢慢的静下心来,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最充分的放松,抛开一切世俗杂念和烦恼。在意念的驱动下徐徐而动,甚至可以微闭双眼,让自己在充分的无我之境中自然而然的开始习练,感觉自己是在大自然的环境之中,回归大自然的一个生命体,与自然轻轻的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一切的烦恼似乎已经淡去,耳中所听到的是自己的呼吸声,是风声是和大自然交流的声音。真正达到了一种“恬淡虚无”、“宁静自如”的境界,无拘无束,无牵扯勉强,从而感受到大自然无为的状态体悟到人生的本来面貌。让太极成为一种生活,融于生活。这就是一种最高级也最有效的养生和生活方式。所有技术性的练习都只是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目的。太极拳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或是养生最佳之方式,或许正是一种心态。对人生有一种寄托,用太极的智慧解释人生哲学的困惑,这应该是现代人所更加需要的一种性情。

3 从哲学层面谈太极拳的养生思想

由混沌走向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易学之太极本就是指宇宙的混沌状态之描述,太极拳之道就是顺应宇宙自然的规律。使身体运动与宇宙大道的运动相联系。在当今而言,太极拳似乎成为了武术的代名词,某种角度而言太极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武术界。甚至,人们对于太极哲理的研究思考就是从太极拳而产生的。在中国传统武术的思想体系中,“太极”一词似乎具有更为深层的哲学意味。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太极与无极,并非是毫不相干的两物。无极是对于太极状态的描述,无极,就是太极得以充分彰显的境界状态。换言之,可以说无极就是太极之初始状态。太极拳的站桩被称为无极桩,其本意就是使身体恢复无极状态,无极桩的上桩口诀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桩的状态为,无我无他,无天无地。”由此我们所谓的无极即是恢复自然状态,松下来,摒除杂念。太极拳的运动技法要求中就明确地指出,凝神静心、排除杂念、回归自然,练拳心贵静、意守中,是意念的自然状态。若意不能守中,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在用则有呆滞不活之病。太极拳这种技法要求即是无极状态的最好体现,由静而动,由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即是此种道理。天地之道与拳术之道是相通的,也是一致的。从终极意义而言,天地之道就是太极拳之道。太极拳的理想运动就是以宇宙万物的运行为其终极依据或原始动力的。通过对于太极拳哲学价值的分析和了解,对于动作的不断练习,使人们不仅在身体层面,在心理层面也步步由净化向深化发展,这也是一种养生的合理体现。

4 结语

太极拳作为中华武术向外传播的一张名片,其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哲学价值,人们对于太极拳的习练不仅仅是因其动作的缓慢柔和,适合大多数人的身体特点,更在于其对人生哲学的思考上,通过太极拳的习练,对于人生智慧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思考。太极之美贵在与自然的和谐,追求天人合一。太极拳的习练并不是简单形的练习而是超越自然的心理训练过程。练拳贵在练心,超越自我使心灵由净化而渐趋深化是太极拳所要向人们昭示的一个道理。太极拳不仅具有用意、运气、活动肢体等传统导引术的优点,还有其“动中求静”的运动方式,通过此种方式和太极拳中所包含的哲学价值使人们不仅对于中国传统哲学有所了解,更能从中生发自我对于人生的思考,达到养心、养生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侨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岱年,成中英.中国思维偏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4]乔凤杰.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侨凤杰.武术哲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张元迟功.《陈式太极拳图说》卷首的哲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宋筱.《周易》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圆的审美观念[D].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8]李宇飞.论太极拳的“无极之境”[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乔凤杰.由松而静,道法自然――漫说邱丕相教授的《悠悠太极养性情》[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

篇6

读完林语堂先生《生活的艺术》一书后,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当一个人悠然陶醉于土地上时,他的心灵似乎那么轻松,好像天堂一般。在林语堂那里,享受人生,不拘一格,不管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同等重要,抑或根本就不分哪是物质哪是精神,而是“心物合一”、“灵肉一体”。这种打破物质和精神的二分法,从而给感性、理性以更合乎人性的界定的看法,奠下了林语堂人生哲学的底色。

在林语堂看来,中庸哲学的近情是基于个人主义内涵的。正是基于个人主义之上的情感,才是判断取舍的重要依据,而集体脾性和民族性格则是由各个个人的情感汇聚形成的。天才并非像中世纪神学的“灵魂”那样一个神话实物,而仅仅是一个比喻;国家天才不过是它的行为的一种性质和做事的方法罢了,天才的作用不过是在国家危急时的选择与取舍倾向,决定着国家的最后行动途径。

在林语堂那里,人类文化最高的、最合理的理想就是近情精神。近情的国家将生活在和平之中,近情的夫妻能生活在快乐之中,近情的生活是享受快乐的生活。近情精神是中国所能贡献给西方的一件最好的礼物。在西方人,凡是只须合于健全逻辑的,便认为是很充足的,但在中国人虽然在逻辑上已是很对时,也还不能认为很充足,同时还须求其近于人情,作为士大夫一族的林先生学贯中西,着述颇丰。

他的文字舒缓而有灵心,幽默而不乏睿智,平和而充满深情,浅显而深藏着哲思。他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引领着我们从迷茫中走出来,以旷达的态度去面对现实,以淡漠之心去对待名利,以火热般的情感去拥抱生活。他是文学家,是哲学家,是思想家,也是一个会生活的人;他从哲学和艺术的高度俯视生活,以平常之心体悟生活。

在他看来,人一旦追寻生活的意义,追求人生完美的理想,就会失去生活的快乐。他说:“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追寻那势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是我们得以和平地工作,旷达的忍耐,幸福的生活。”这是否要我们放弃理想和追求呢?非也!依愚之见,理想和追求必须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快乐原则的,换言之,理想与追求必须是在“好玩之心”的驱使下,顺其自然地一步步实现的。

何谓“好玩之心”呢?乐于做一件事,乐于读一本书,乐于交一个朋友,乐于吃一种食品,以至忘我的程度,则可称之“好玩之心”。这种乐是没有任何道理可言的,就像一首流行歌中唱到的“莫明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没有理由没有原因”。显而易见,快乐是对个人而言的一种感受,如影随形的常常是痛苦。痛苦的根源就来自于过度地追求名利,来自于完美而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理想,来自于以有限的生命去穷究那无穷的未知,来自于为生活而生活的忙碌,来自于太多的理智。

生活就是一件艺术品,我们就是艺术家——这句话看似很深奥,但是纵观我们走过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其实很简单,我们就是艺术家,在精心的编织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家庭、孩子、父母、亲人、朋友以及陌生人,我们都是像艺术家一样的融合着所有的人和事情。人们四处寻找幸福和快乐,却没有意识到幸福和快乐一直伴随着自己,这句话对于容易满足的人是很容易的做到,但是将自己的人生轨迹定的很高的人是怎么样都不会意识到的,面对着生活当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谁能说出幸福和快乐始终就在自己身边呢?

篇7

虽然都欣赏“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人生哲学,但生命乃是人们最初的珍爱。惟有生命的存在,才有可能言及其它时光逃去如飞,五年的时光就这样转眼间过去了。昨天,我还是一个刚入学的新生,今天,我竟要含泪说这句:“再见了,母校!”

母校,是你让我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顽童,变成了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少先队员,是你把我领进了那无穷尽的知识海洋。母校,是你把我和敬爱的启蒙老师联在一起,是你让我交到了这么多的知心伙伴。

在这五年的小学生涯中,我从启蒙老师那里学到了多少知识,从小伙伴那里得到了多少欢乐。母校,您让我懂得了要热爱祖国,要勤奋,要做正直诚实的人。想到这里,我的心里多了一丝恐惧,多了一丝眷恋。我好害怕不能再在您的怀抱里和同学们玩耍嬉笑,好害怕不能再用老师谆谆的教导来补充头脑,害怕......母校,我好想让时间在此刻停留,让我再享受享受在您怀抱里的温暖。

母校,在您的怀抱里,我留下多少回忆。曾记得我们那朗朗的读书声,曾记得,老师站在讲台上的黑板前认真地写字,曾记得,我与伙伴们在操场上玩耍,曾记得......亲爱的母校,虽然您的教室不大,虽然您的操场不宽广,虽然您的器材不高级。但是,我一点都不嫌弃,我仍然深深地爱着您,因为,是您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是您培养出多少国家栋梁,是您造就了有用人才。你是有功的呀!

亲爱的母校,我要和您说再见了,我能憧憬一下您的未来吗?十年后,我再回到母亲,教室宽敞明亮,器材先进高档,绿色布满校园,那是多好呀!

亲爱的母亲,我深深地祝福您,祝您桃李满天下,祝您成为三晋名校,噢,不,您要走出山西,走向中国!

篇8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主要以“为”作为主线贯穿全课内容。设计的层次由“生活中的智慧”-“学哲学”-“用哲学”构成,可谓层层深入,教学中以“问题质疑”引发学生“思考探究”,进而感悟哲学道理。最后,让学生尝试运用哲学道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关于对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的认识,体现了作为青年学生要有“为”,必须学好、用好哲学,这既符合学生由知-行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实现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升华。

【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初步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注重学生体验过程,培养学生注重反思、发展自我的人本精神。

【教学过程与设计】

【情境导入】

出示:老子画像

问生:这是老子,大家对老子了解多少?

生答:略

师: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无为”可以说是老子思想的基本精髓。有人认为老子的思想比较消极,这其实是对“无为”思想的误读。老子的“无为”其实并不是不作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的意义。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谈一谈哲学中关于如何“为”的哲学。

我们说,矛盾的观点作为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核心。生活中,坚持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将更能显现我们生活的智慧。请大家先看一个实例:

出示动漫FLASH:一个猎人要过河,带着狼、羊、菜,但每次只能带一样过河。很明显,当猎人离开的时候,羊会吃菜,而狼会吃羊。(边讲边演示)请大家思考一下,猎人如何能够顺利地把狼羊菜带过河。

【学生演示】

师:请大家总结一下完成这一复杂过程的关键是什么?

生答:羊的问题是关键。

师:我们先要把羊带过去,过程中又要把羊带回来。羊问题的解决,很好地带动了整个这一复杂过程的顺利完成。哲学上,我们就把类似于羊的问题称之为主要矛盾,而把相对于羊的狼和菜的问题称之为次要矛盾。

【合作探究】结合“猎人过河”的实例,谈一谈如何处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推荐小组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归纳:两者相互区别,其地位、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故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解决将更好地推动复杂事物的发展。由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也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生活中,面对复杂问题,我们在“为”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重为”、“轻为”的关系,才能彰显我们“为”的智慧,从而更好地推动问题的解决,事物的发展。

【投影展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奉为自己人生哲学信条的刻在希腊北部小镇德尔菲阿波罗神庙上的“认识你自己”铭文。

师:它告诉人们,人一定要有对自己的认知情怀。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评价自己?

生自由发言:略

师:我们说,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尤其是年轻学生,一要看到自身的优点,不能妄自菲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不能妄自尊大。

【投影展示】圣人之事,犹有不可尽法者。——李渔

师:这说明孔子及其儒学也有不足,也并非完美无缺。那孔子为什么又能被称为是圣人呢?

生讨论发言: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双方中主要的一方所规定的。

师:那能否忽视自身的不足,孔子又是如何做的呢?请试举一二例说明。

生答:“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焉”。

【展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杀身。

师:这句话又给我们怎样的人生感悟?

生答: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在一定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会发生转化,当矛盾双方转化以后,事物的性质也就随之改变了。所以,我们也绝不可忽视我们自身存在的哪怕是细微的不足。

师:生活中我们更要用这一原理对事物的性质作出正确判断,去理性而“为”。

教师总结:这就是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它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都要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师:认识自己是为了走出自己,发展自己。

【学生参与】建立在对自身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如何更好地促进自己的发展呢?

生自由发言:略

师:我这里也总结了两点,和大家共勉:

一、加强对自身的反思: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说: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二、要以他人为鉴,注重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很明显,从刚才大家的发言中,我们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不同情况,只有对我们自身作出不同的具体的分析,才能够正确地认识我们自己。同样,对待不同的优点和缺陷,也只有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态度,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它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构成了哲学中的矛盾分析法。我们借助这一方法,也给大家简单地谈了谈如何“为”的问题。我们说,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有如何“为”的智慧,有时侯更需要我们有“为”的勇气和决心。

【用哲学】

师:当前,中学生使用手机现象非常普遍,而有些学校又明令禁止中学生带手机进校园。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谈一谈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篇9

关键词:《道德经》;文学创作;郑渊洁

老子在《道德经》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重要的借鉴和教育意义。郑渊洁是当代著名的童话作家之一,在其笔下曾经创作出无数篇著名经典的童话故事作品。在郑渊洁的童话文学作品之中,经常会在不经意间体现出老子思想中富有借鉴和教育意义的内容。随着人们精神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关《道德经》对郑渊洁创作产生的影响方面的分析逐渐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一、简析郑渊洁的文学创作

郑渊洁出生于1955年6月15日,祖籍河北石家庄,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童话作家以及慈善家。郑渊洁不同于当代其他的文学作家,产生于其笔下的童话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一般情况下都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情节紧密相连。语言运用方式另辟蹊径,对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进行形象比喻性的讽刺,语言辛辣、批判意味十足等都是郑渊洁文学创作最显著的特点。

除了在文学作品中积极讽刺现实社会现象之外,郑渊洁往往还在其童话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将对童话世界的幻想建立在现实生活情景的基础之上。在这一创作理念的带动和影响下产生的童话文学作品往往更容易让广大儿童读者接受。在立足现实社会生活的基础上超越现实,相比说教人生道理而言,其更多的是站在儿童读者的视角、以幼儿的语气,对现实生活中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发展状况进行详细的观点阐述和理论分析,更能引起相应读者心理上的共鸣。

二、《道德经》对郑渊洁的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1.郑渊洁的文学创作是对《道德经》认知、辩证以及人生论的阐述

通过对郑渊洁相关童话文学作品进行反复的品读和分析,我们闹胁荒逊⑾郑郑渊洁笔下的童话文学作品到处都体现着老子《道德经》中认知观、辩证理论以及人生哲学方面思想内容的体现。我国当代社会的部分专家学者甚至有人认为,郑渊洁笔下的童话文学作品就是对《道德经》相关教育以及哲学思想内容的现代化阐述。“知常以及弃智”是老子哲学思想认知观中包含的主要内容。

所谓知常,指的就是在思想观念上的一种返璞归真,这些观点都在一定程度上童话文学作家郑渊洁对社会的认知结论不谋而合。郑渊洁笔下的文学作品中,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大多出自底层市井之中。与世无争、内心平静就是郑渊洁文学童话故事主人公最主要的性格特点。《舒克贝塔历险记》中两只主人公小老鼠善良纯洁性格的塑造,就是老子《道德经》知常思想最直接以及最显著的体现。

2.《道德经》辩证认知观对郑渊洁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

世界所有的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以及产生都是二元对立的,这一辩证的认知观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郑渊洁童话文学故事作品的创作。老子认为,世界上任何一样事物和现象都存在其出现和发展的正反两个方面。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最大限度的避免极端变化,尽可能的维持事物整体发展过程的和谐统一。在当代著名文学作家郑渊洁笔下曾经造就过这样一个对现实社会生活有着强烈讽刺意味的经典故事作品,一个因无法承受老板压榨而选择辞职的穷苦打工妹在餐厅吃饭时遭到了服务人员的鄙视和嘲讽。郑渊洁在描述这一故事场景时就运用了《道德经》中辩证的哲学思想内容来激励主人公坚强的面对生活,避免极端思想观念的产生。郑渊洁还通过这一故事内容向现实社会成员传播了“只有无能的人才会看不起穷苦的人。”这一极具讽刺意味的人生观念,直接讽刺和贬低了身份低微、自卑心理作怪却表面自命清高的人,引起了社会成员的共鸣和强烈反响。

在此基础之上,老子《道德经》还从人生观论述的角度将道德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哲学层面,将道德分为上下两个层面。上层道德指的是人朴素的本性,而下层的道德指的则是后天社会生存环境对人道德素质的培养。郑渊洁曾经描述过一个将《道德经》经常摆放在枕边,并用其中的内容作为自己为人处事基本原则的故事主人公形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道德经》对郑渊洁文学创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结语

总而言之,《道德经》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以及思想家老子的著名代表作品之一。老子的思想从产生开始流传至今对我国社会文学以及哲学思想的发展的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道德经》中的思想内容对郑渊洁童话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道德经》中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郑渊洁对构造美好童话世界的创作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创作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钊. 关于郑渊洁童话创作的特点分析[N].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02:35-37+40.

篇10

  《人为什么活着》读书笔记

  回顾成长的历程,曾多次被问及过这样的问题: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似曾记得,第一次面对如此问题时的迷茫与不屑一顾,因为那时感觉问及此问题的人亦或无所事事,亦或衣食无忧,而自己都不是。后来,随着年龄、知识、见识地渐长,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慢慢有了雏形,渐渐地懂得了人活着就是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对于那时的我们,实现人生理想的最好方式,似乎就是认真学习,考上大学。因此,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似乎就是在为了考上大学而活。为此,即使是每天凌晨起床,凌晨睡觉;即使是一个月面对四次折磨人的考试;即使是牺牲着自己健康的同时还要忍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即使这种活法真的很累很累,可我们也没有厌倦和选择逃避,仍不甘落后地勤奋努力、不懈奋斗着。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那时的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

  进入大学后,整天沉浸在大学生活的安逸、舒适中,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在不经意中渐渐地迷失、湮没,至于自己为什么活着,已毫不在乎也无暇顾及。那时在自己脑海中,活着似乎就是为了享受如此安逸的生活。

  可时光荏苒,安逸的生活就如同精心编制的美梦,当你还没有悠闲去欣赏梦里的风景时,就不得不被社会的现实所吵醒。刚步入社会,就不得不去面对繁杂的工作、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接踵而至的当然是烦恼、痛苦和煎熬。记得在云桂项目的那段时光,繁重的工作任务与工作压力如同天空密布的乌云,把自己压得都快透不过气来,最严重时甚至想到了辞职一走了之。当然,那段困苦的时光总算是熬了过来,困难、压力、苦恼过后自然是成长与收获,可如今回首那些煎熬的时光,仍是百感交集也仍然有很多的困惑,经常会思考为什么当人面临如此困苦的境地时,还依然要去坚持呢,难道人活着就是为了承受苦难的吗?难道一定要在苦难中才能超越自我、提升自我吗?难道不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吗?人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着呢?

  生活总是那么的平淡却又那么的出乎意料,时常会在不经意中创造出一些令人雀跃的惊喜,即使你还不懂的“人为什么活着”。而与《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的不期而遇正好淋漓地诠释了生活中这种惊喜的存在。

  《人为什么活着》是近期公司领导推荐给公司员工的一本心灵读本,其作者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京瓷集团创始人稻盛和夫先生,该书也是稻盛和夫先生思想精华的凝结,更是我们广大青年人砥砺自己的励志读本,书中阐述了肉体与灵魂、意识与现实、宗教与科学、自由与犯罪、欲望与烦恼、逆境与考验等种种关系。作者稻盛和夫认为人是有灵魂有前生和来生的,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借助一个肉体来不断提升灵魂的品格与灵性,人的肉体死亡不是真正的死亡,而是代表着步入另一个提升过程的开始。而意识在很多时候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书中也举了一个关于医生把面粉当作药丸给病人吃竟能治病的例子。其实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能够证明人的意识有时候确实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曾经有这样一个报道,一个已婚女性多年不孕,一直盼望有自己的孩子,结果有一天真的出现了妊娠反应,但去医院检查却发现并未怀孕。科学家解释这种现象成为心理性假性怀孕,这种假性怀孕反应与真正怀孕反应一模一样。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事情我们想象成什么样就会按我们想象的那样发展,积极地看待事情,事情就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消极的看待事情,事情就朝消极的方向发展。对于宗教与科学,其实宗教是带有很多迷信的色彩的',按作者所说,宗教是在科学不够先进、人们为克服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下产生的。所以宗教与科学是相互矛盾的,现代社会都提倡科学,但很多事情用科学的方法根本就没法解释。比如百莫大三角之谜及时光隧道。很多东西都不能用科学去解释,而在宗教书籍里却能得到相关的答案。对于自由与犯罪,稻盛先生在书中揭示了青少年犯罪的根本原因。他认为自由就是人们作恶的理由。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太放纵孩子的自由,使得孩子从小就养成为所欲为的习惯,而不懂得克制自己某些不好的行为。书中还讲述了现在的父母不让孩子从事任何劳动,而且很多国家还提倡父母不应该让未成年的孩子参加任何劳动,这也是青少年犯罪的根源所在,因为人只有劳动的压力下才学会如何克制自己。确实如此,人的本性趋利避害、好逸恶劳,如果从小不劳动就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小孩从小就养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但父母的无限包容并不代表别人的无限包容。当与别人产生冲突时,这种人往往采取最极端的方式,所以悲剧就发生了。对于欲望与烦恼,其实自己在很久之前就在想欲望与烦恼的关系。可能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人呆在家里不出门倒舒适自在,但一出去,看到琳琅满目的东西,而自己又不能把它们全部买回来,导致为此不开心,所以很多时候烦恼都是由欲望产生的。而对于逆境与考验,其实很少人会希望自己的生活会充满了惊涛骇浪般的传奇,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平平坦坦,但事实并非如此,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去面临不同的逆境。有些人在逆境中跌倒再爬起,爬起再跌倒,然后再爬起,在这反反复复中经受住考验并且成长,最后在逆境中存活;有些人遇到困难后一蹶不振,或许经不住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最后还是跌倒。这两种情况就跟玩游戏一样,有些人一路披荆斩棘,不断战胜路上的障碍,所以不断升级,但有些人早早地放弃,所以一直停留在最初的阶段。

  读完该书之后似乎让自己曾经迷茫、痛苦时的困惑有了些许答案:其实人活着就是为了去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在承担责任的过程自然会经历许多艰难困苦,而这些艰难困苦就如同一道道铸就高尚灵魂的关卡,只有当你努力的通过了这一道道关卡,你才能历练出高尚的灵魂,才能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去帮别人实现他人人生价值,也才能真正地追寻到属于自己幸福。

  正如书中所说:宇宙的造物主将种种考验加诸在人类身上,然后观察他们如何面对考验。其实在漫漫人生路中,无论是好的抑或坏的境遇,都是造物主赐给我们的考验,幸运的际遇与不幸的灾难在本质上同样都是考验。一个人如何面对这样的考验,将进一步决定他未来的人生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其实幸运的比不幸的需要更强的承受力才能经得住人生的考验,因为人类在幸运的环境中更容易迷失自己。所以不管我们所认为的幸与不幸,都不该成为停止前进的借口,权利与金钱也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不断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灵魂的品格与灵性,因为某一天我们的肉体消失了,但我们所创造的价值永远在那里,我们的灵魂就不会被遗忘。

  《人为什么活着》读书笔记

  “人为什么要活着”这个问题也许很多人都思考过。不同的人可能有不一样的答案。有的人说要为父母、家人而活着;有的人说要寻找真理而活着,就象苏格拉底以自己的无知之知;有的人说就是为活着而活着。甚至有一位老兄教导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兄弟!”

  对于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说:“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我们的幸福全部依赖于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其次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对此的理解可以归结为一个字:爱。

  读了公司推荐的稻盛和夫的《人为什么活着》这本书,我感觉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和经营哲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关于人生哲学,稻盛和夫认为人生有一种信仰是一件幸事!信仰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你心存善念,心灵充盈,使你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关于经营哲学,稻盛和夫的核心理念是“敬天爱人”,所谓“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去做事,稻盛和夫坚持将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所谓“爱人”,就是“利他”,秉持利他之心而活。稻盛和夫认为,获取更高的利润,对于经营者而言,对于企业而言,那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考虑让自己周围的厉害关系也获得幸福,也就是说,商人做生意自己要赚钱,同时买卖对方也要高兴,而且与生意有关的周围所有的人,尤其是企业员工都要高兴,这种所谓各方皆好的和谐经营模式,表达了作为稻盛和夫行商的极致,这也是他的企业获得永续的繁荣和持久的成功秘密所在。

  我想,尽管我不是稻盛和夫,没有俯瞰人生的视野和点石成金本领,但我依然可以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寻找通往成功的道路。不仅使自己活得幸福和快乐,更要因为我的存在,使周围的人感到幸福和快乐!这也许是稻盛和夫的利他以及爱因斯坦的爱的一点启示吧。

  《人为什么活着》读书笔记

  《人为什么活着》,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经营哲学的书,却渗透了很多人生哲学。其实也是在之后才明白,或许这本书,它本来就应取名为《人就应怎样活着》。

  人为什么活着?就应怎样活着?其实在某些方面,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能够互通的,虽然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法准确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这本书,至少有一个原先就有的观点被再次巩固和强化,那就是:勤奋努力地工作,用乐观用心、与人为善的心态好好活着。

  首先一点,勤奋。按稻盛和夫书中的定义来说:劳动的目的不应仅取得粮食、免于饥饿,也是为了锻炼人类的心智,如果每个人都勤奋努力,就能够培养出完美的心智,让人变得更完美。

  我认同这个观点,我们都不完美,但都能够努力让自我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想,努力劳动在给我们带来物质回报的同时,确实带来了精神上的收获,虽然在劳动的过程中,我们不免抱怨、烦恼,情绪郁闷,但当事情过去后再回头看,或许这其实也是一个修炼心智的过程,正是因为有好多好多这样的抱怨和烦恼,我们才逐渐变得成熟,变得稳重,变得能独当一面了。

  当然,努力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该持续用心乐观的心态,与人为善。稻盛和夫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要持续谦虚真诚的态度,尽量少掺杂个人主观意识,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处的局面。

  拿我们的工作来说,总有人抱怨广告占用了太多版面,也听人说谁踩了谁的线,是谁在本该截稿的时候还没拿出稿子来,或者是谁不管稿件资料如何就只管把自我的稿子放在头条位置……这样的状况我们几乎天天碰见,摩擦也不少见。但如果在摩擦发生之前,我们能够尝试着将心比心,或是设身处地,有些摩擦和争议说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当一个人低落的情绪也会对一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损害,乐观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论结局如何,最起码我们赢得了经验和持续乐观的心态,因而心怀感恩、欣然理解这个考验。换句话来说,事已如此,生气并无用处,又何必拿别人的错惩罚自我?所以,还不如一笑而过。

  或许,我们能够学习作者避免烦恼的一些方法:

  1。如果有时间去烦恼,就比别人更加努力地工作;

  2。持续谦虚绝不骄傲;

  3。每一天自我反省,反省并不是意味着每一天烦恼一下;

  4。以知足、感恩之心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