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发展报告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发展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省借助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狠抓农业生产不动摇,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2011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跨上600亿斤台阶,达634.2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玉米467.8亿斤、水稻124.7亿斤。蔬菜产量1300万吨,人参、鹿茸、林蛙、食用菌及杂粮杂豆等土特产品也有较高产量。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36.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22万吨,牛肉产量43.4万吨,羊肉产量3.9万吨,禽肉产量66.9万吨。牛奶45.2万吨,禽蛋95.3万吨。我省生产出的充足、多样、优质农产品,为推动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农产品物流体系不断壮大
农产品物流主要是通过物流主体实现的。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农产品物流体系不断壮大,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效益、带动农村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产品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近几年,我省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发展较快。截止2011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流通专业企业达152家,年营业额220多亿元。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公路和铁路两种。
2.农产品市场作用显著提高。主要指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村集市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上电子商务市场等。这些市场除了起到农产品集散、批发、零售等营销作用外,有些大型市场还直接开展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等多项服务。这些大型批发市场是农产品物流集散的主渠道。多年来,经过培育和发展,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和功能显著提高。据调查,截至2011年末,全省注册登记的规模以上各类农产品市场达302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133家,面积370多万平方米,交易额600多亿元,其中亿元以上69家,交易额540亿元。在批发市场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6个,年成交额232亿元,占批发市场成交额的40%。松原市目前建成农产品市场27个,年交易量近320万吨,交易额达120亿元。除上述传统市场外,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产销衔接、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小超市、便利店等相继出现,更加丰富了农产品市场物流营销形式。与前几年相比,全省市场建设数量、质量和功能都有了较大提升,对搞活农产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粮食企业的粮食收储主体作用明显。粮食系统由国家和省直属粮库组成,担负着粮食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以及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及评抑粮价等任务,是我省粮油物流的重要主体。截止2010年末,全省粮食收购企业共817家,其中国有粮食收购企业496家,非国有321家,收储能力(仓储和露天)达3000万吨。2012年4月未,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171亿斤,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246.6亿斤,二者占同期收购总量的76%。
4.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凸显。目前我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400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7户,省级445户。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加工后卖出产品,是我省农产品物流的重要主体。2012年4月末,我省粮食深加工企收购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132亿斤,占同期收购量的24%以上。以玉米、水稻、大豆为原料,大成集团、中粮生化、阜康酒精、德春米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量达300亿斤左右,约占粮食常年产量的50%。围绕猪、牛、禽类屠宰加工,皓月、华正、德大、金锣、得利斯、卓越等重点龙头企业屠宰加工量达3.6亿头(只),占出栏的一半以上。特产品加工每年需求量也相当可观。松原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80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9户,市级123户,年加工转化粮食420万吨,畜禽加工量3000万头(只),带动农户30万户,销售收入150多亿元。
5.农村经济组织及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2011年,我省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331家,加入农户70万户。其中种植业合作社8918个,林业290个,畜牧业7138个,渔业89个,服务业3062个,其它1834个。合作社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56.9亿元。这些经济组织和经纪人来自农村,参与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了解农民意愿,便于与与农民沟通,是农民与收购主体之间重要中间人,发挥着其它经济体不可代替的农产品收购、运输、出售的独特作用。
(三)农产品销售范围逐渐拓展
篇2
(20__年5月)
根据省农业厅通知要求和市委领导批示,为掌握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进一步加快鲁南地区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和对策,我们组织专门力量,采取全面统计和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就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查情况综合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和特点
——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全市国土面积1.1万KM2,总人口8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6万人,耕地783万亩。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8亿元,占鲁西南五市的29.5%;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肉类产品、淡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95.14万吨、15万吨、27.8万吨、152.08万吨、75.35万吨、30.92万吨,分别占鲁西南五市的25.2%、34.7%、16.7%、18.1%、32.2%、55.0%;农民人均纯收入4590元,列五市第三位。——是山东省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鲁西黄牛、小尾寒羊、微山麻鸭、金乡大蒜、鱼台大米、北方落叶大乔木的集中产区,常年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10,淡水产品产量占全省的1/4。——也是全国最大的大蒜种植、淡水产品养殖和味精、氨基酸、淀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占比水平,决定了——在鲁西南五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龙头地位和核心作用。
近年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1号文件精神,着眼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坚持用工业化思维和理念谋划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推进战略,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增加资金投入,加大推进力度,全市农产品加工水平快速提升,结构调整深入推进,优势产业快速发展,生产基地不断膨胀,龙头带动明显增强,初步形成了门类较为齐全、规模不断扩大、档次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据调查统计,到20__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85家,年销售收入达到369.7亿元,实现利税33.8亿元,出口创汇4.34亿元。其中,规模较大、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较高、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各类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达到64家,企业员工6.13万人,拥有固定资产85.67亿元,销售收入达到212.76亿元,年出口创汇2.51亿美元,实现利税18.86亿元。年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量的57.5%和57.8%。按加工原料来源分类,其中粮食加工13家,棉花加工5家,油料加工3家,瓜菜加工8家,造纸和木材加工7家,畜禽产品加工12家,乳制品加工3家,水产品加工3家,中药材、食用菌、甜叶菊、杞柳等其它加工10家;按级别分类,其中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2家,省级18家,市级40家,市级以下4家;按销售收入规模分类,1200-5000万元19家,5000-10000万元13家,亿元以上32家。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市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农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加工为主导,以油料、棉花、畜禽产品、水产品、木材加工为骨干的农产品加工经营格局。农产品加工领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由过去以粮食、棉花、油料为主的种植业领域,逐步向瓜菜、畜禽产品、乳制品、木材、水产品以及中药材、食用菌、甜叶菊等特种种植和养殖大农业领域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体系不断完善,由初级产品、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系列加工延伸。像蒙牛、维维、华龙、华丰、正龙、白象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集团,已进入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域。
二是农产品加工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推进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加工规模不断膨胀。全市64家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平均固定资产规模达到1.34亿元,平均销售收入达到3.32亿元。以菱花集团、雪花生物化工公司为主的玉米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玉米56万吨;以鲁王集团、利生集团、鲁宝集团和华龙集团、白象集团为龙头的小麦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小麦120万吨;以利丰公司为主的淀粉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年加工淀粉7万吨;以华仙公司、奥星公司为主的甜叶菊加工企业,年生产甜菊糖1000吨;以兖州绿食品公司、邹城呱呱鸭制品公司为加工龙头的肉鸭加工企业,规模快速膨胀,加工能力迅速提升,年宰杀分割肉鸭3200万只。兖州市绿源食品公司今年投资1亿元新上年加工4000万只肉鸭生产线一条,使肉鸭年加工规模达到6000万只,年销售收入可达到7亿元。
三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不断提升。立足区域优势产业发展、着眼市场需求,企业不断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和技术创新步伐,企业的产品档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山东太阳纸业集团与国际纸业巨头强强联合,投资2.6亿美元准备新上一条年产30万吨无菌液体包装纸生产线,投产达产后新增年产值52亿元,利税7亿元。山东臻嘉食品进出口公司今年投资1400万元,新上冰鲜牛羊肉深加工生产线一条,企业年加工规模达到1万吨,销售收入2.16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山东绿维果蔬汁有限公司投产20__万元,引进国内蔬菜和水果清汁生产线一条,年生产各类系列清汁9000吨,产品畅销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山东方健制药有限公司近年投资2亿元,新上GMP生产线20条,研发中心1处,生产10大类、140个型号系列中药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带动中药材种植基地5万亩。
四是农产品加工配套生产基地快速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发展,有力带动了区域主导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建设发展。以金乡宏昌公司、宏泰公司、东远公司、华光公司、鱼台益群公司等一批大蒜圆葱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市大蒜圆葱种植基地180万亩;以邹城华源公司、普泰贝尔公司为龙头的食用菌精深加工企业,带动邹城、鱼台发展食用菌生产基地680万M2;以兖州太阳纸业集团、中都木业、兰氏木业、三联木业为龙头的木材加工企业,带动全市速生丰产林种植基地90
万亩;以兖州绿源食品公司、邹城呱呱鸭制品公司、微山营养食品公司、湖产品经贸公司为龙头的肉蛋鸭加工企业,带动全市肉鸭养殖存栏900万只,蛋鸭养殖存栏800万只;以华仙公司、奥星公司为龙头的甜叶菊加工企业,带动任城及周边甜叶菊种植6万亩。五是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植得到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十分注重加强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品牌的培育、保护和开发,通过提升传统品牌、引进嫁接外地知名品牌、培植开发新品牌,着力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育得到快速发展。20__年,全市有181个农产品通过了国家和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三品”认证总数达到300个,面积158.6万亩。农副产品注册商标达到780件,农产品著名商标认证11件,新增5件。“菱花”牌味精荣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华仙”、“利生”、“鲁宝”、“微山湖”等17个品牌食品获山东省名牌产品。农业标准化水平的提高推动了农产品出口创汇较快发展。金乡大蒜在宏昌、宏泰、东远、华光、山阳等一批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企业的带动下,标准化生产基地规模迅速扩大、水平快速提升。全县大蒜标准化种植基地达到35万亩,其中有机基地1.5万亩,20__年全县大蒜出口创汇2.16亿元,占全市农副产品出口创汇总额的52%。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调查情况表明,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以优势主导产业产品为主的精深加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但就整体和综合水平来着,无论与外地先进水平、还是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都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资金瓶颈制约突出,投入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普遍存在着融资难、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多数企业由于自身资本积累速度慢、能力弱、贷款担保手段缺乏,企业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需求矛盾十分突出,有些市场前景好、效益高的建设项目,因资金缺乏不能快速上马;由农产品加工企业性质决定的流动资金季节性需求矛盾突出,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发展商机错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
二是企业生产规模小,档次水平低。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仍然沿用传统和家族式的管理方式;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小、产业链条衔接不紧密、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产品初级加工和粗加工产品多,能够抢占领域高地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制高点的拳头产品和优势产品的企业为数少。在全国65家涉农上市公司中,我市仅有太阳纸业集团一家,而仅南京市就有5家涉农上市公司。
三是企业结构不合理,整体加工能力低。从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行业构成看,粮棉油和畜禽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多,瓜菜和果品加工企业数量少,瓜菜和果品精深加工几乎是空白。在全市64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中,粮棉油加工18家,占28.1%;而瓜菜加工企业仅有8家,占12.5%,且多数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像大蒜圆葱、淡水产品、果品是我市最具特色、最具规模的优势产品,但目前加工转化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够很弱,有些几乎是空白,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优势农产品产业链条的延伸、产业效益的提升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增强。
四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没有独立的研发中心和专门的研发经费,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产品为数极少,企业瞄准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及时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不强;各级政府对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机制不完善、科研队伍人才资源作用发挥不充分、科研创新能力弱,农产品深加工业持续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据调查,全市除20家省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有专门研发机构外,多数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专业研发人员。
五是市场开拓手段落后,营销方式不适应。市场营销方式落后,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的现代市场营销方式,像电子商务、连锁、产销直挂等还没有得到较快应用,市场营销网络不健全、信息搜集不及时,特别是对品牌农产品的培育、开发和宣传、推介力度不够,特别是通过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直接进军国内外大市场、与国内外大客商进行洽谈合作的渠道不畅、实力不足。
六是利益联接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条不紧密。主要表现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介服务组织发育滞后,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和农户的利益联接关系松散,“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种养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推广普及的面还很小,没有真正形成围绕区域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发展,大市场带动大龙头、大龙头带动大基地、大基地联接大群体的生产经营格局。一方面是,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因缺乏稳定、批量化、标准化的原料供给,不敢接受订单和满负荷生产;另一方面,基地农户生产的农产品因缺乏龙头企业持续稳定带动,造成价格大幅度波动。这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农业产业化深化升级面临的重大课题。
另外,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难度加大、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匮乏以及企业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也是制约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根据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托区位、资源和产业优势,立足现有基础,以骨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以加快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完善政策和投入支撑体系为保障,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快速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经营规模、产品档次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市场竞争能力,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精深加工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的农产品加工业体系。
(一)加强领导,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精深加工业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把加快农产品深加工作为促进全市加工业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的突出重点和重要切入点,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和决策指导。尽快构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体系,建议各级政府设立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建立农产品加工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决策、协调和调度、指导。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产业体系。立足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和基础,着眼长远发展,加快制定全市农产品深加工发展的总体规划和粮食加工、棉花加工、油料加工、瓜菜加工、果品加工、木材加工、畜禽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专业规划,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业产业体系,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产业聚集度。
(三)突出重点,积极培植农产品骨干加工龙头企业。围绕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加工能力,集中资源、集中投入、集中帮扶,尽快做大做强、做优做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骨干龙头企业。提升食品加工企业、优化棉纺加工企业、膨胀畜禽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瓜菜和果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业,以菱花、雪花集团公司为主,继续扩大规模,坚持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基地。棉纺加工业,以樱花、德源
、双龙公司为主,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创新产品,形成年销售收入30亿元产业基地。畜禽产品加工业,以绿源、嘉隆、臻嘉、恒达公司为主,膨胀规模,提升档次,形成销售收入20亿元的产业基地。瓜菜和果品加工,以宏昌、绿维、山阳公司为主,立足现有资源基地,瞄准国内外高端市场,加快建设高水平生产线,形成年销售收入10亿元的产业基地。(三)配套政策,完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
围绕促进和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央、省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制定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可操作性强的配套政策体系,从财政扶持、金融支持、税收优惠、费用优价、用地优待、配套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
一、选题背景
(一)网络普及度越来越高。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中指出,到2015年底我国网民的规模已经达到6.88亿人,网络普及率已经达到50.3%,2015年新增网民就有3,951万人,增长率达到6.1%。如今,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形态,企业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快发展,网络越来越深的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增速发展。
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底我国各类涉农电商企业已经有3万余家,其中有近4,000家涉农交易类电商。据统计,2010年阿里巴巴平台的农产品销售额为37亿元左右,到2014年这一数据竟高达8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12.15%。
(三)政府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支持。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推进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完善物流配送网络。今年两会中,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的话题更是受到了广大代表委员的重点关注。同时,各地政府也出台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扶持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利用信息与互联网加快在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转型。
(四)物流是实现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保障。
农产品属于自然产品,具有易变质、易腐烂、时效性强、附加值不高等特点,因此大部分农产品价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物流成为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其覆盖范围和配送效率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对企业的信任。因此,物流配送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整个物流活动环节的核心,物流配送对整个电子商务过程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体系不健全。
高效、现代化的流通体系在农产品流通领域还没有建立,主要体现在目前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中间机构,有各级批发商和零售商等,不仅降低了流通速度,还增加了流通成本;农产品物流企业规模小而分散,在新技术和先进管理理念的引进上有限制;另外,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冷藏运输设备落后,在流通过程中损耗严重,也加大了成本。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缺乏。
目前就农产品物流从业人员总体状况而言,从业者人数逐渐增加,但物流管理人员平均学历偏低,针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专业化人才更是缺乏,掌握现代农产品物流技术、信息技术的综合性高端人才不足。据统计,现在物流管理、规划和研究方面的师资力量急缺。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法律环境有待完善。
我国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还处在初级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至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可行的技术标准。现行的技术标准已经无法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快速发展。现行的法律法规无法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相匹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法律法规的缺陷限制了企业对物流资源的重新配置,阻碍了企业物流效率的提高。同时,物流管理部门责权不明的现象不利于物流业长足与健康的发展。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建议
(一)分阶段进行战略部署。
农产品电商企业在开始经营时,要注意从本地化方向着手,应该要由点及面、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战略部署。由于农产品受到商品质量和物流限制等因素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如果不从本地化入手,很大几率会面临亏损。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目标顾客群体主要是受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年轻人,所以企业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思路应该是以本地为出发点。逐步向地区延伸,逐渐地拓宽服务范围。先在小范围区域进行试点,积累经验和教训,然后向外推广。在进行区域战略部署时,也要注意供应链的战略部署。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决不仅是一个企业的事情,而是由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物流公司等农产品生产、流通供应链上各个环节来共同完成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可以很多样,但是最终应形成生产、采购、交易、配送整个流程的完整运作,真正实现产供销对接。
(二)完善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络。
物流是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直接来源于物流的配送范围和配送效率,物流效率的提高将优化消费者的体验,从而加深其对企业的信任。易腐烂、易变质是农产品的自然属性,所以消费者从网上购买农产品最为担心的是农产品的新鲜程度。目前,我国的农产品在种植、加工、运输、存储和转运的整个流通环节上损失率高达25%~30%,而发达国家能够将这个指标控制在5%以下。打造冷链物流系统、降低农产品在流通中的损失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物流质量成为农产品电商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冷链物流比普通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严格、更复杂,建设投资成本高,所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一是打造专门的冷链物流系统,进行集约化、专业化的物流管理;二是与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合作,降低成本与风险。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消费者取货时间的自由,农产品电商企业可以与社区便利店、全天候便利店等合作,满足消费者随时、就近取货的需求。
(三)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专业化人才。
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人才是关键,所以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与物流人才的培养极其重要。政府应该加大对电商物流人才的培养,从制度和资金上给予支持,通过各地劳动部门和人事部门开展讲座、培训等方式进行人员培养;各地高校应该根据当前所需人才的多样性开设不同的专业和课程,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技术性人才;企业作为具体的实践部门,应该从实践的方向出发,训练和培养具有实战经验、操作性强、能适应未来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产品物流人才。
(四)积极营造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环境。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更加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要加大农产品电商的宣传力度,在农村普及电子商务知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法制建设,强化农产品生产、流通方面的法律保障,降低政策波动对其的影响。同时,加快电子商务和农产品交易标准化等立法步伐,使农产品电子商务流通发展有法可依。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洪涛,张传林.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J].中国商论,2015.Z1.
篇4
一、高度重视。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已经从过去主要保障数量供应进入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新阶段,进场交易农产品的质量事关批发市场的声誉,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已成为批发市场创立和扩大品牌影响、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农产品批发市场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以保证城乡居民消费到“放心”农产品。今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销售的农产品有不符合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的,消费者可以向农产品批发市场索赔。各农产品批发市场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与批发市场自身发展统一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环节的质量监管。
二、健全机制。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制度,以保证履行所承担的法律义务。各批发市场要明确一名负责人分管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并确定一名业务联系人,负责向所在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送情况。有条件的市场要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和经过培训的检测技术人员,确保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检测工作的条件;暂时没有条件的市场要委托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进场开展抽查检测工作,务必将法律规定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各市场要制定和完善包括采样登记、检测流程与规范、结果与归档、超标农产品处理与报告等工作制度,保证抽查检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三、突出重点。当前,进入批发市场销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状况是好的,但由于多方面原因,个别农产品还时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质量安全问题。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要严格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重点抽查检测含有下列情形的农产品,并禁止其销售。一是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其他化学物质的农产品;二是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三是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四是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材料不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技术规范的农产品;五是其他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
篇5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中图分类号:F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102-02
农产品是关系一个国家国计民生的问题,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是一国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的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发展的障碍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加快农产品市场开拓,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机制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农产品物流是指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以最小成本而进行的农产品物质实体及相关信息从生产者到消费者之间的物理性流动。包括农产品生产、收购、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分销、信息活动等一系列环节。农产品物流中心就是提供农产品物流的平台。
一、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必要性
1.有利于形成市场规模经营
农产品物流中心能够向农户提供相关市场信息,农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农产品物流中心也可通过和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的方式,满足市场需求,降低市场风险,农户也可按照合同规定的时间、品质、数量等将农产品销售给物流中心,保障农产品的销路,有助于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也有利于形成规模经营。
2.有利于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
目前,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购销机制主要是即时现货交易,绝大多数市场没有库存能力,使得批发市场的农产品即采即销。成交价格完全取决于当时当地市场上农产品的供求状况,价格波动较大,给买卖双方都带来巨大风险。农产品物流中心有库存等支持,多种交易方式规避价格风险,使价格稳定。
3.有利于农产品流通范围扩大和物流成本节约
农产品批发市场只从事产品收购和批发销售,并不按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对产品进行统筹,使得我国农产品物流损耗巨大,流通效率低。及时信息反馈的物流中心,可以使农产品实现交易费用的降低,流通范围的扩大。中心的信息化管理、严格的产品检测制度,可以保证和丰富居民不断提高的生活需求。
因此,在中国现有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交通运输等情况下,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作为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核心是必要的。
二、农产品物流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规划
物流中心是根据现代化信息管理系统对市场进行统筹,因此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是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的关 键。
1.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结构分析
农产品物流中心服务信息流程如下图所示:
2.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图
根据以上分析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如下图。
农户根据物流中心指令进行生产,按物流中心指定时间将产品存入物流中心指定的就近仓库。再通过物流中心根据批发商的需求下达产品配送指令,由物流中心根据合理的方式把在某一仓库的农产品运送到另一个地方的批发商处。
3.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系统主要模块
根据业务逻辑,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系统应包含客户管理(客户相对于物流中心而言,一般为农户或农产品生产集体)、物流中心管理、仓储管理三个主要模块。
(1)客户管理模块
①物流订单管理。
a.提货:将农产品存储到物流中心或指定仓库。b.配送:将产品送往指定的第三方客户。c.返货。d.结算。
②库存报告。货物库存变化、货物当前库存等情况。
③查询。可以查询发出的指令执行状况,掌握进程进度。
④货物代码维护。增加、删除、修改货物及相关信息。
⑤客户管理。客户资料维护。
⑥系统用户管理。增加、删除系统用户,操作权限和密码管理等。
(2)物流中心管理模块
①客户指令的审核。审核通过,可以执行。
②指令的分拨。及时将客户指令分拨到相应的操作区,并监测执行情况。
③产品调拨。
④库存状态报告。
(3)仓储管理模块
这是物流中心的业务重心。执行客户发出的指令,管理本仓库区的货物,功能有:
①仓储业务处理。
②单据查询。
③库存报告。
④单据修改。
⑤系统用户管理。
以上三大模块是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块。作为现代技术支持下的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首先要保证信息系统的建设,然后进行仓库等实体建设。
农产品物流中心是拥有仓储、运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销售平台。农产品物流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有利于更好地管理,提高效率,促进农产品的发展。在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刚刚起步。农产品物流中心需要政府的支持,技术的促进,资料的支撑,在不断探索中求发展,使我国的农业发展能有一个新台阶,提升我国农产品在国内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丹,葛川.关于构建我国现代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8):16-18.
[2]赵玉国.建设农产品物流中心问题探讨[J].物流工程,2007,(1):120-122.
[3]张铎,林子葵.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
篇6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
联合国粮农组织通过多种渠道采集农业数据,建立庞大的数据库,开展农产品市场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定期各类分析报告。在引导农业生产经营和服务宏观决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FAO涉及农业信息采集和加工整理的机构主要是经济及社会发展部下属的统计司和贸易及市场司。统计司负责各国(地区)农业生产、消费、价格、贸易等数据的采集、年度供求平衡表的编辑、统计年鉴的编写和FAOSTAT数据库的更新和维护。统计司现有工作人员50余人。下设若干组(Team),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贸易及市场司主要负责各国(地区)农产品市场动态数据的采集、农产品市场监测分析、食物安全早期预警,以及《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的撰写。目前,贸易及市场司有工作人员37余人。2008年,贸易及市场司内部机构改革,撤销了原来的4个处,设立了9个组,分别负责早期预警、产品分析、贸易分析和农业展望等。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FA0农产品市场监测与预警分析工作由贸易及市场司负责。近年来不断创新市场监测与预警工作机制,强化内部分工与协调,加强外部沟通与合作,形成合力推进工作的格局。
——基础数据采集。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由统计司完成。统计司主要通过每年向各国发送调查问卷(Questionnaire)、各国的统计年鉴和公开出版物及官方网站、联合国或者FAO其他部门统计的数据、一些国际或地区性组织和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同时,贸易及市场司也通过自己的渠道采集数据。一方面借助卫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集各国作物生长情况、作物产量、干旱、植被变化及其他农业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在农作物收获的关键季节,向世界各国派出调查组,通过走访当地统计、农业等部门和实地查看作物长势,获取各国人口、气候、作物产量、单产、价格以及政策等方面数据。贸易及市场司数据侧重于动态性和时效性。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目前,在短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方面,由贸易及市场司完成,其9个工作组之间互有分工又有广泛合作,编辑出版《食物展望》和《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两份报告。中长期市场监测分析和展望上,FAO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合作,编写《OECD-FAO农业展望》,这是对未来10年的中期展望报告。其中,OECD负责用自己的AGLINK模型预测, FAO主要负责用自己的CONSIMO模型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预测,然后将二者的预测结合,得出对全球农业未来10年的预测结果。另一方面,在分析人员组成上,建立了产品分析与地区分析师相结合的分析师队伍。以《食物展望》为例,目前贸易及市场司中有25-30人在做这份报告,涉及产品有小麦、大米、粗粮、油籽和食用油、奶类、肉类、水产品等,人员包括负责研究产品的分析师和负责研究地区的分析师。产品分析师重点关注自己所负责产品的重点国家的供需变动情况。一般来说每种产品有2个人负责,其中1人侧重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审核等。另一人侧重分产品报告的撰写和与地区分析师及其他专家交流讨论,相互校正双方数据。产品分析师是《食物展望》的核心工作队伍。
——信息。目前,FAO主要通过《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食物展望》和《OECD-FAO农业展望》等报告展示其研究成果。《作物前景与粮食形势》每年出4期,内容包括全球谷物供给与需求、粮食作物生产、消费、贸易和库存变化与展望,食品价格变化,低收入国食品形势等。
《食品展望》侧重于短期预测,每年出2期,内容包括全球食品和饲料市场有重要影响的小麦、大米、油料、糖、肉类等产品。对其生产、消费、库存和价格等进行分析,同时还包括一些产品深度分析报告。《OECD-FAO农业展望》侧重于中期预测,预测周期为10年甚至更长,每年向前滚动1年并出版l期。内容包括专题分析(如农业能否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未来10年全球各地区及各国主要农产品生产、消费、库存、价格等趋势预测等。此外,FAO在其网站上提供各种展望报告的免费下载链接。用户还可通过书信或电子邮件直接索取。FAO专家和官员也经常利用各种国际会议和论坛宣传其研究成果和观点。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其具有完善的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体系。在机构设置上,专门成立了世界农业展望局,由该局牵头协调开展农业短期展望和中长期展望研究;在工作机制上,建立了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的跨部门整合研究的协调方式;在技术支撑上,拥有强大的数据、先进的模型分析工具和高素质的分析人才。为国内外市场供求、政府农业政策的调整、气候与环境的变化等方面提供了全面、准确的信息,不仅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场主、经营者和需求者的决策,也影响世界期货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构。美国农业部由34个局(办公室)组成,共10.5万名员工。工作人员分布在农业部、各州办事处、试验站等,年度经费预算26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的农业展望工作,主要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综合协调。美国农业部的34个局(办公室)中,有12个局(办公室)与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直接相关,主要是世界农业展望局、经济研究局、国家农业统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海外农业服务局、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联合农业气象中心、预算与项目分析办公室、风险管理局、国家自然资源保护局和国家食品与农业研究所。
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工作机制。美国农产品信息分析预警在数据采集、分析研究和信息方面有着明确的分工。原始数据采集工作由美国农业部内部的专业司局负责,数据信息均公布在美国农业部网站上,可以免费查询下载;研究分析工作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组成共同负责,所有研究人员不必参与基础数据收集;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农业展望研究局牵头负责。
——基础数据采集。美国农业基础数据采集由国家农业统计局和海外农业服务局等政府部门负责。其中,国家农业统计局主要负责农业普查、经常性调查等国内数据采集,海外农业服务局通过驻外使馆农业专员、贸易商和遥感系统等方式,收集全球作物和畜牧业生产数据和进出口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评估出口前景。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美国对于农业信息、数据的分析研究,由政府部门、研究单位和大学共同负责,实行跨部门整合研究。美国农业部参与农业展望研究的部门包括经济研究局、海外农业服务局、农业市场服务局、农场服务局和世界农业展望局等。总的看,各部门任务分工有所不同,分别按计划完成各自承担的研究预测任务,由农业展望局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最终报告。
——信息。美国农业信息的由多部门组成的世界农业展望研究局负责。美国农产品分析预警信息由世界农业展望局负责最终审核,并经农业部长签字后。在的众多信息中,每月的《世界农产品供需预测报告》、每年的《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及年度农业展望论坛最受世界关注。其中,《世界农业供需预测报告》(WASDE),经美国农业部长和世界农业展望局主席授权后,每月由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负责。该报告包括美国和世界主要谷物、大豆及其制品、棉花以及美国糖料和畜产品的供需平衡情况。《农业中长期展望报告》(一般为10年)由跨部门的商品预测委员会完成,于每年2月份对外,内容包括两年的历史数据以及未来10年的预测数据。
日本
日本是一个发达的工业国家,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仅为2%,但农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建立了完善的农业统计和产量预测体系。现以水稻为例,简要介绍日本主要农产品监测预警机构设置、运作机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日本农产品监测统计采取的是分散性统计体系,各类农产品生产、 供求、价格等信息均由农林水产省和地方农林水产部门独立进行。农林水产省的生产调查和预测结果对国家负责,是中央政府农产品生产状况和产量预报的依据,各地方农业部门的生产调查和预测只对当地政府负责。农林水产省在各都、道、府、县依据农作物种植面积直接设立农林水产事务所,全国共设立300个。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日本的农产品生产等信息的监测由日本农林水产省负责,信息主要包括各类农产品的生产、供求、价格等为主。数据采集主要通过3个渠道实现:一是通过各主管省厅的地方分支机构执行。通过各类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品种、数量和交易价格把握市场动态;二是通过批发市场实现价格监控。日本政府将设置在全国各地的82个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和 564个地区批发市场,通过网络进行有效衔接,负责统计当天交易金额,批发价格,收集交易信息等;三是发挥行业团体、协会的作用。多个行业组织承担本行业商品市场调查和监测工作。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在农产品市场信息采集的基础上,全国各地的事务所将得到的资料数据通过专用的内部网络报送到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统计部门进行综合汇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预测和统计结果向外。预报结果由农林水产省向国会负责,各地农林水产部门所得资料及预测结果只适用于当地,不影响农林水产省的预报结果。预报结果主要用于以下6个方面:供需计划基础资料、米价审定参考资料、稻作技术指导基础资料、农业公用事业基础资料、国民经济计划基础资料和其他政策改进基础资料。
——信息。日本农产品市场监测统计信息主要通过以下3种方式: 一是发表年度、月度、季度白皮书和《统计快报》、《统计确报》,对本部门所管商品的市场动态、价格起伏、企业经营状况等分别进行年度、季度总结;二是通过政府网站及时市场信息和预警信息,包括农林水产省对农产品的长期和短期预测; 三是通过媒体和行业组织会刊。如:《日本经济新闻》每日刊登各地期货市场的价格情况。东京、大阪等主要农产品中央批发市场价格情况(包括牛肉、猪肉、水产品等)。上述信息还定期在《日本农业新闻》、《畜产情报》等主要媒体和行业协会会刊上。
加拿大
加拿大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大国之一,非常重视研究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为国内农业从业人员提供较为充分的信息服务。加拿大农业展望报告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由加拿大农业和农业食品部组织实施。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机构设置。目前加拿大农业部展望报告有三类: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预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报告(10年内预测)。报告由3个不同的小组负责,每个小组约7个人,小组间合作密切。与美国一样,加拿大也非常重视市场展望报告的质量,对参与人员的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理论功底有严格要求,大部分人都拥有博士学位,并且是长期从事农业问题研究的专家。
农产品市场监测预警的工作机制
——基础数据采集。加拿大农业数据比较详细,主要来自统计部门,可从网上直接获取或用电子邮件索取。市场预测组并不参与原始数据采集,而是直接利用公开数据,如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数据库。预测组在得到基础数据后首先必须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数据的加总与分割(分割成地区数据)。同时,还需对一些参数(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进行更新。最后是进行预测,除有基线预测(基于现实情况的预测外),还需进行模拟方案(如关税变动等)预测。
——农业信息研究分析。加拿大的市场展望研究模型采取引进和开发并举,主要用于农产品市场中期预测。主要引进了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开发的AGLINK/CONSIMO模型。根据加拿大农业部与经合组织的协议,加拿大为AGLINK/CONSIMO模型提供,一些服务,作为回报加拿大可以使用经合组织AGLINK/CONSIMO的最新版本。目前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在使用AGLINK/CONSIMO模型,如欧盟委员会、英国、日本、新西兰和一些欧盟成员国农业部。
此外,加拿大农业部还自主开发了食品和农业区域模型(FARM)。该模型主要用于加拿大国内市场展望和分析。加拿大农业部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模型的弹性与市场结构和AGLINK/CUNSIMO非常相似。模型使用权为加拿大农业部专有。最后,短期预测报告(1年内)。主要运用经济推导(如根据供给和代表性价格进行简单推算),并没有运用复杂的经济模型。农民收人及农业综合指数短期预测报告运用的模型类似于会计方法。
——信息。加拿大农业部的大麦、小麦、肥料、玉米等农产品的展望报告均可从其网站上免费下载,还可通过电子邮件直接索取。此外,加拿大农业部专家和官方还会利用各种会议场合宣传其结果和观点,以期达到扩大影响的目的。
欧盟
篇7
第一条 为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机制,促进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职责,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吉林省境内从事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有关单位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
(一)对本行政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二)组织贯彻国家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
(三)建立职责明确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量和执法装备建设,保障必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和监督检测经费的落实;
(四)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下级政府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五)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六)组织开展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查处和区域性农产品质量问题的整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七)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明确农产品产业发展导向,引导农产品生产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
第四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的工作责任。各级农业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工作部署;
(二)根据职责分工依法查处危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违法行为,整顿规范农产品市场秩序;
(三)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排查事故隐患,防范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四)根据职责分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规章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五)定期向本级政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报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情况,主动向各相关部门通报相关信息;
(六)迅速报告当地发生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积极参与应急处理和救援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职责。
其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第五条 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
(一)各市(州)、县(市、区)、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是本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责任范围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负总责,政府分管领导负直接领导责任。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是本部门、本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负领导责任;分管负责人对分管工作中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事项负直接领导责任。
(三)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要建立系统内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实行纵向分级落实和横向分片定责,纵向采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办法,把监管责任层层落实到位;横向按照“定区域、定人员、定职责、定奖惩”的要求,划定监管责任区,落实监管责任人。
第六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情况的年度总结和检查。
各市(州)政府和省政府直属有关单位应督促下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工作,并加强督导检查,每年年底前应对本地区、本部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将总结情况报省农业委员会。省农业委员会应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督导检查,视情对各市(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情况开展检查(抽查),并将检查(抽查)情况报省政府。检查(抽查)的主要内容: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制度建立等方面工作实施情况;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人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职责情况;
(四)依法监管、查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情况;
(五)省政府确定的其他内容。
第七条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责任追究。
(一)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追究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应当履行职责而未履行,或未按规定和程序履行,造成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2.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未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行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导致事故危害和影响进一步扩大的;
3.发生严重区域性、行业性农产品质量问题,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的;
4.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对事故情况隐瞒、谎报、缓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的,信息报送不及时的;
5.阻碍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干涉调查工作正常进行;拒绝、拖延接受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调查组调查或者拒绝、拖延提供事故有关的情况和资料的;
6.对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重大农产品违法案件查处不力的,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7.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失察、监督不力和监管不到位,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8.索贿受贿、包庇事故责任者的;
9.农产品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各环节未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制度不落实,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
10.其他应追究责任的情形。
(二)行政责任的追究。由各级人民政府、监察机关及有关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实施。监察机关在依法追究违反行政纪律行为的同时,应当对责任人处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篇8
西安交通大学金禾经济研究中心承担了中加合作项目――多哈回合市场准入谈判的关税减让测度(项目编号3264),提出了基于关税减让的农产品市场准入进展分析报告,各模拟方案对主要进出口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影响;不同减让方案对进出口农产品影响的局部均衡分析以及中国关税减让模式选择和主要策略研究等报告。
研究有利于政府确定谈判立场以及制定农业政策
本报告研究农产品关税削减的目的在于试图根据多哈回合的谈判议程,结合中国的农产品关税水平及中国的农业发展实际,探讨农产品关税削减及其导致的进出口市场准入对中国农业和农产品的影响程度。因此,研究有助于中国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了解其在多哈回合农业谈判形势下经营风险和利弊所在,制定合适的生产经营和竞争策略。通过本研究报告提供的分析结果,有助于中国有关部门确立谈判立场,以及作为政府农业谈判中的具体方案和协商的依据。此外还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应的农业政策,为中国企业和农民提供可行的战略选择。
策略制定要以中国利益为基本点
我国在新一轮的农产品关税谈判过程中,必须从我国的根本利益和最大利益出发,根据各个削减方案的实际影响,在长期利益和近期利益的对比中,在进出口利益和国民收益的综合比较中,在与主要贸易对手的竞争合作中,做出自身的决策。
中国应当积极支持规定最高关税税率
由于我国最高的税率只有65%,而且数量极其有限,税率绝大多数都集中在0-30%这一阶段。所以规定最高税率对我国关税没有明显的削减作用,而对于其他国家削减幅度非常明显。如果规定最高税率为75%,则对我国没有任何影响,这种削减对我国是十分有利的。
积极支持非从价关税从价化
非从价关税问题在多哈谈判中争议很大。目前WTO主要成员大量采用复杂的非从价关税形式,目的是获得高于从价税的保护效果。发展中成员非从价关税比例要远远低于发达成员,非从价税透明性差,保护效果难以估计,经常导致实际的保护效果要远远大于表面的保护程度。而我国的从价税数量非常有限,在从价化过程中不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维护发展中成员的利益
考虑到发展中成员农业在粮食安全、农村就业、消除贫困等方面的特殊重要性及其宏观调控能力有限等情况,建议给发展中成员特殊差别待遇。发展中国家在削减幅度上应该小于不同实施期,同时发展中成员可以享有一定比例或一定数量的产品例外,这些产品可以不采用分层公式减让。建议允许发展中成员选择一些特殊产品进行较低水平的减让,这一产品的比例必须高于发达国家的比例。
努力争取新加入成员特殊安排
积极争取对新成员0-10%的农产品关税以及关税配额产品免于削减的特殊待遇。对粮食、棉花、食糖等重点农产品以及大豆等敏感农产品的市场开放,给予高度重视并争取必要的保护。
基于农产品进口角度提出的建议
对于进口规模较大,且我国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品,首先必须明确这种比较优势是否是由于高关税而形成的。如果是因为高关税而形成比较优势,说明关税保护效果明显,在关税减让过程中不宜进行大幅度削减;如果不是因为高关税形成的比较优势,则关税减让不会形成实质的冲击,可以适当削减关税。
对于进口规模较小,且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果我国的比较优势是在高关税的条件下获得的,则不宜进行大幅度削减;如果不是源于高关税,则在关税削减过程中不会对我国的相关产业产生实质性的打击。
对于进口规模较大,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是我国的劣势产品,我国国内的相关产业没有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高关税保护可以发挥作用,使我国相关产业的竞争力提高,则应该保持较高的关税保护水平。如果高关税不能发挥作用,那么削减关税则是更好的选择。
对于进口规模较小,我国又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进口规模小是由于高关税保护的结果,那么如果大幅度削减关税则意味着进口量将会有很大幅度的增加,对我国产业造成冲击是必然的,因此在此情况下,不能对该产品的进口关税进行大幅度削减。而如果进口量规模较小不是由于高关税的保护,那么削减关税则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对于敏感性产品和特殊产品的比例,应该从我国的现状出发,尽可能争取较大比例,并且限制发达国家这类产品的比例。
在进口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我们除了在关税壁垒上改革之外,还可以在非关税壁垒上有所创新,尤其对于一些特殊和敏感的农产品的进口。在这点上,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就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日本作为农产品进口大国,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趋势下,为了保护本国农业,以保护本国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的名义,提高了进口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标准。不只日本,其他各国也设置了名称各异的贸易壁垒来限制本国农产品进口,如美国的食品反恐壁垒,这些壁垒的设置从人民健康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都是合理的,但其实质提高了农产品输入的门槛,维护了本国农产品的安全,在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仍然保护了本国农业。因此,我国也可在一些特殊产品和敏感产品的市场准入方面,本着安全健康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规则和技术措施,以此对开放的本国农业给予一定的合理保护。
基于农产品出口角度提出的建议
首先,发达国家要在关税削减方面做出表率,削减幅度应该比发展中国家大,分层的宽度要大大小于发展中国家,削减过程中应该更能体现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这一点出发,G20方案更加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其次,在特殊产品、敏感性产品的比例上也应该体现出明显的差别,发展中国家的敏感性产品的比例应该比发达国家的比例高至10%。
再次,进一步增加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的透明化,消除各种各样的非贸易壁垒以及各种非从价关税,大量减少发达国家的配额产品的比例并增加配额产品中配额内的数量。
我国在关税谈判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在关税减让幅度、特殊产品比例、敏感性产品比例、出口等方面的利益得失,争取总体利益的最大化,以达到既实现进一步发展农产品自由贸易,又实现对我国农产品市场和相关产业的保护的双重目的。此外,还应该充分考虑贸易国大小的因素,如果我国处于某一农产品贸易大国地位,那么关税减让后该农产品的大量进口可以提高国际市场的价格,从而部分抵消国际市场农产品的价格优势,或者我国国内的比较优势由于大国效应会得到一定的改善,这将有利于增加我国的总体福利水平。但如果我国处于某一农产品贸易小国地位,则关税减让带来的该农产品的进口增加不会影响国际市场价格,对我国福利情况的影响也不大,因此,我们在选择削减方案时,应考虑到这个因素。但是我国到底属于农产品贸易大国还是贸易小国, 从具体产品的角度和从总体农产品的角度来看是不同的。从出口和进口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同的,有关研究表明,玉米和大米的进口市场上我国的大国效应表现得较明显,但小麦进口市场上大国效应不明显,此外,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但是在大豆进口方面我国没有表现出大国效应。
从长期看,农产品关税削减、农产品自由贸易是必然趋势,关税保护的保护水平会不断下降。这就要求我国在寻求短期内关税保护的同时,不断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的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发展壮大,这才是我国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最根本的途径。
中国在多哈回合农产品谈判回合中的策略选择
从中国谈判方案的选择角度出发,我国在多哈回合农业谈判的市场准入策略应该从攻防两方面来考虑。
进攻方面的策略选择
在谈判中,应该要求相关国家按照较为激进的方案削减其关税水平达到较高程度的市场准入。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关税高峰现象严重。部分发达国家的关税高峰要比发展中国家高得多。而中国2006年农产品海关税则中最高税率仅为65%,而且随着我国入世后关税水平的大幅度降低,我国农产品的关税高峰无论是从关税高峰的平均税率,还是关税高峰税目的比例看,都在逐步降低。
我国农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只有14%左右,已比世界农产品的平均水平62%低很多。所以也必须要求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成员做出更大的削减。如果多哈回合不能有效地解决农产品关税问题,不仅不利于当前建立开放、公平、合理的国际农产品市场,也不利于在WTO今后的谈判中,启动解决SPS/TBT等更为复杂的市场准入议题。所以,对我国来说,美国方案和G20四方案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通过考察各个利益集团所提出的关税削减公式,我们发现中国所遭受的削减幅度均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当然也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我国就有能力要求各国采用激进的削减幅度。
提倡关税与其他产生贸易扭曲的手段(如出口补贴和国内支持)相结合进行同步减让。例如在菲律宾提出的关税减让模式中提出的减让思路是将国内支持、出口补贴等这些具有贸易扭曲作用的保护措施转化为相应的关税税率,然后与关税进行同步的减让。这种减让方法使关税的调节作用从流通领域扩展到生产领域。随着国内支持对于生产领域的不断进入,它与关税进行同步的减让,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对于国内支持较少的国家来讲,相当于产品的相对优势增加了,将有利于产品的出口。
在谈判中要求各个成员国尤其是发达成员国家减少非关税壁垒。对中国而言,各国降低农产品关税,扩大农产品进口配额,有利于我国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但必须警惕的是,即使农产品贸易自由化能够取得较大突破,对于中国农产品出口来说,一个更为严峻的挑战将是,一些成员加大对农产品检验检疫标准或其他技术标准的使用力度,限制农产品的进口。
支持对高关税进行封顶。关税封顶的主要作用是在分层公式无法处理敏感性农产品时提供另一种对市场进行削减的可行方式(WTO,2004)。由于我国农产品最高关税只有65%,所以封顶对我国来说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反而可以削弱一些发达国家的关税高峰问题。因此,我国在选择多哈回合方案时,考虑必要的关税封顶方案是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限制发达成员敏感产品的范围。由于发达国家的税目总数远远大于我国的税目总数,所以即便是2%的敏感产品也会包括大量的税目数量,这将从根本上抵消新一轮谈判关税削减的实际意义。所以从谈判立场上来讲,应该尽量从数量本身来限制敏感产品,而不仅仅是控制敏感产品的比例。
要求扩大进口配额, 实现市场准入的有效增长。由于农产品贸易的敏感性, 普遍取消数量限制的原则在短时期内还难以实现, 增加进口配额仍然是扩大市场准入的必要途径。鉴于中国在入世谈判中农产品进口配额的承诺已大大超出其他WTO成员的水平,在新一轮谈判中, 我们要协调同凯恩斯集团的立场, 要求其他成员扩大农产品的进口配额, 以保证我国农产品出口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 求得市场准入水平上的基本平衡。
取消发达国家的特殊保障条款, 允许发展中国家指定的战略性特殊品目实施特殊保障措施。WTO 成员中有36 个国家保留了使用特别保障措施的权利。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对产品实行关税化, 所以没有实行特殊保障措施的权利。为了切实落实对发展中国家的差别待遇, 我们应联合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新一轮谈判中在要求取消发达国家特殊保障措施的同时,为了保障发展中国家的食品安全, 应要求建立发展中国家特殊指定战略性产品的特殊保障机制。
防守方面的策略选择
所谓防守方面考虑是指我国在关税谈判过程中必须从根本上维护本国农业的基本利益,从长远的角度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因为任何国家政策的制订都是为本国利益服务的,所以,制定关税减让政策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原则是为本国利益服务,关税减让政策是国际经济贸易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与国家的整体贸易发展的总方针一致,根据国家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国利益的关税制度和关税减让政策。就我国目前的形势而言,在多边双边贸易谈判中不能拿农业作为其他要价的筹码,而要作为保护的重点,力争少作减让承诺,而不是其他要价的牺牲筹码。
关税减让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随着经济发展的动态变化而在保护的重点或内容上有着相应的变动。对农业来说,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水平比较高,农产品的成本低,所以关税可以大幅度地进行减让,而发展中国家或者不发达国家,农业的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国家较低,则这些国家就不能采取大幅度地降税的关税政策,争取关税的少减或免减。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国在谈判过程中希望发达成员的削减幅度要尽量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削减幅度。如在G10公式中,发达成员的平均削减幅度是发展中成员的2.51倍,是所有削减公式中最低的。如果按照竞争优势的原则,该公式是最合理的。
由于我国在加入WTO的谈判中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农产品平均关税水平已经比世界农产品平均水平低很多,而且进口对关税变化比较敏感,因此可以要求降低削减的程度,选择一些敏感性产品或特殊产品进行较小幅度的削减或不做削减。中国如果能够争取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关税配额产品)以及税率低于10%的农产品免于削减的特殊安排,对关税削减承诺具有明显意义。在这一方面我国可以联合发展中国家一起向发达国家提出要价,要求发达国家在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进程中作出更大的让步。
篇9
关键词:《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项目;创新性教学;实验实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2-0017-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为了落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的精神,必须探索实验实践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主动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创造精神,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1]高等院校应积极进行以突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2]2011年12月,南京农业大学决定开展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共建设50个项目。《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项目获准立项。
一、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勘察的目的
(一)有效促进教学改革
创新性教学的本质首先在于确立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特别是确立他们在大学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本项目的实施就是尝试“项目导入、任务驱动”的实践型教学模式,根据教学的需要将复杂和繁琐的课程体系模块化,用实践项目对模块进行分解,并通过任务的形式来进行且学生自主地根据任务完成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激发学生创新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此外,它也是推动现代大学教学向研究性教学转变的必经之路。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教学,研究性教学还包括了问题设计、自由的环境和必要的物质设施等构成要素。[4]
(二)培养农产品电子商务技能
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对于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项目研究主要以南京农业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多年的教学成果为基础,在学生在线交易和网站分析等实践的基础上,对现有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消费者认知和网购行为特征考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方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设计原理,为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策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课程,要求在一个较短的学时内调动学生积极性,将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升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5]
(三)尝试研究与推广结合
农业是最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但是如何实现农业价值是重点难点。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有深入了解,同时学会策划农产品电子商务,这将有利于学生将农产品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也可以大力推广笔者所在学校相关成果的应用。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的实施内容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课题组积极开展准备工作,当年即确定以研究蔬菜电子商务为项目载体,积极开展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教学工作。
(一)理论教学
为了更好推动教学工作,课题组在当年寒假组织人员编写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特点,在教学材料中编写了项目介绍、电子商务基本知识、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模块。根据报名学生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学生报名后,课题组发现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有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农学、设施、信息、动物强化等专业。人数不多有利于交流,但是专业基础差别太大。因此,又从以往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中收集编写优秀电子商务网站策划书案例、蔬菜产业知识等资料作为教学材料。在实施中期,课题组继续编写了教学材料,增加调查报告写作方法与论文写作方法。多方面的教学材料为学生业余自学提供了保证。
(二)实践教学
2012年4月到8月,课题组在20位学生中进行了实践教学,分为实验室学习、实践能力训练、市场调查、策划书写作四个阶段。
1.实验室学习。
主要在经济管理综合实验室进行,共三次课。主要通过对德意通电子商务模拟软件、在线试验、产销模拟实验、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对比研究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学生在课后需要填写实验报告单。
2.实践能力训练。
学习“创新”与“需求”关系,分析目标客户特征、蔬菜电子商务网站应用效果、农产品电子商务优化方案。共授课2次。举办专家讲座一次:邀请银杏114创始人做网站策划讲座。在阅读教学材料基础上,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主要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设计、保障措施。组织学生设计网站盈利模式、探寻成功秘诀。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策划一个蔬菜网站,通过PPT等形式讨论完成。
3.市场调查。
要求学生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目标客户需求、现有网站运营效果调查。学生阅读资料,设计问卷,对南京市消费者进行农产品电子商务应用调查,主要包括消费者网上购买农产品行为,购物决策过程,影响其购物的主要瓶颈,对现有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的认知,主要人口特征等。
学生调查随机分布在主城区进行,以组为单位,尽量涵盖面广,不要集中在学校周围。同一问卷每个家庭只能调查一人,同时尽量选择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地点调查,诚实调查。亲身观察消费者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认识,获取更多的信息,锻炼自己的调查能力。
(4)调查报告与策划书写作。
小组写作农产品电子商务调查报告。在报告基础上,策划一个蔬菜电子商务网站。要求学生完成调查报告、蔬菜网站策划书。调查报告主要为分析问卷调查数据,为策划书服务。策划书包括建站背景、市场分析、网站设计、网站推广、费用与收益等模块。为了联系学生,方便业余指导,课题组设置了公共邮箱、QQ群平台等。课后指导包括作业指导等,学生可以通过邮箱、QQ群众平台等学习其他小组的报告和案例,同时与教师交流。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的实施效果
该项目的实施效果主要通过学生的评价来实现。学生的评价主要由参加讨论、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网站策划书等内容构成。从考查结果来看,合格率为90%,优良率为55%。实践证明,项目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有重要意义,项目导入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过程考核替代闭卷考核有助于创新;辅助教学材料有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过程考核的要点是过程控制。
项目实施实现了下列目标:首先,有效促进了教学改革。由于经费支持,两次为学生发放教学辅助材料,提供纸质的教学资料及参考材料。学生感觉是真实的体验式项目学习,积极性高。其次,本项目尝试将蔬菜技术、电子商务、营销等学科集合,发挥了学校学科优势,实现了大联合,而且多专业选课非常适合这类活动,学生能积极讨论,认真完成了有关学习和设计。最后,学生积极参加了课程学习,特别是参与网站设计讨论、调查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面对面与专业教师、消费者讨论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赢利点,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了自己的网站,提高了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的策划能力。
四、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课程
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实施效果的措施
《农产品电子商务实验实训》是一门全新的实验实践课程,从该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有以下加强其效果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让学生了解课程内容,提前选课。从实践来看,很多同学不了解课程,所以在选择上很犹豫,认为要具备很多计算机和农学知识,其实这是一门更强调知识和资源整合的课程,可以通过不同专业合作完成,更多锻炼合作能力、获取资源能力。
(二)应以具备一定基础的二年级学生为主,大一学生不宜参加。从本项目的实施过程来看,大一学生积极性高,但不具备起码的企业管理知识和分析能力,所以报告写作和策划均面临困难,不能达到“策划人”的要求。
(三)进一步引进有关公司经验,加强实践性。为了加强认知,有必要邀请一些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者做一些报告、讲座,这样更加接近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积极开发在线课程。本次课程公共邮箱、QQ群中的课程就类似在线课程。很多国外高校近年来均开发在线课程。课程由专业教师开发,主要在公共教学平台上建立在线平台,教师在平台上消息,学生按照指令完成学习任务,利用平台与教师交流。每门课程10周,课程完成即颁发结业证书,非常受学生欢迎。创新性试验实践课程既然不强调现场课程学习,那么网络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可以进行一些尝试。另外,由一些研究中心组织,发放相应证书,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叶枫.深化实验教学改革,不断培养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10).
[2]罗三桂,蔡忠兵,李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中的课程体系建构趋势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2(7).
[3]王洪才.大学创新性教学的本质与实践策略[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篇10
一、依据
依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制度》、《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
二、原则
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应遵循“统一领导,严格审查、明确责任、加强监督”,有利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利于正确引导舆论和市场消费,有利于维护农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正当权益,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原则。
三、内容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信息。省农委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的农产品和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专项监测以及产地环境监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预警信息。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应急事件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省农委根据《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和《吉林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业部门操作手册》要求,按程序及时报告、处置和有关信息。
(三)农产品科学安全消费信息。针对消费者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省农委组织专家及各有关单位,开展科学宣传报道,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知识,正确引导科学消费。对可能影响农产品正常生产销售秩序的不实信息,缺乏科学依据的报道,要及时予以澄清,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方式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信息方式。主要通过工作简报、情况通报、吉林农网、新闻媒体和召开新闻会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应急事件信息方式。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后,省农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布有关情况及事件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必要时可举行新闻会等形式通报有关情况,或安排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准确、权威信息。对可能危害公众健康安全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信息,前要经过专家论证。
(三)农产品科学安全生产与消费信息方式。不定期举办各类宣传活动,培训或在报刊、杂志上开辟专题、专栏,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科普知识宣传。广泛宣传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所采取的措施,加强与消费者沟通,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公信力。
五、程序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信息程序。需要以新闻会等形式的重要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由委相关单位起草,市场信息处会签,经委办公室审核后报分管业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委领导或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由省农委新闻发言人或指定的人员对外统一;通过其它形式的信息由委各有关业务处(办、站、中心)根据职责分工和工作需要,确定内容、形式和时间,经委市场信息处、办公室会签,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对外。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应急事件信息程序。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事件发生后,按照应急工作预案,各级农业行政部门应在24小时内报告省农委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应急程序,由负责事件处置的处(办、站、中心)向省农委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提供事件发生的有关情况和处置建议。省农委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拟定新闻通稿等材料,经委办公室会签,报分管业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委领导批准后,以省农委新闻发言人形式对外。
六、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统一指挥,各负其责,信息准确,反应快速”的工作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健全协调共享机制,完善信息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的科学畅通,快反应、快节奏、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各项工作。
(二)强化信息报送。委有关单位要确定专人负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处置和等工作,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要多渠道、多方位搜集信息,全面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动态。
(三)健全专家咨询队伍。充分发挥行业专家和质检队伍的作用,健全专家咨询队伍,及时开展风险评估、科学评价、解读相关科学消费知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