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学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统计学的内涵

篇1

[论文摘要]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实质上是把教师和学生从一种“客位”的生活状态转向一种“主位”的生活状态。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应该具有:教学目标的整体性;学习系统的开放性;学习过程的有序性;成员行为的主体性;师生关系的和谐融洽等特点。课堂,就是教学主体通过交往和对话构成的一个学习共同体 ,是开展教学活动的舞台,是教师和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从课堂教学活动的视角来审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生活与学习生活,我们发现,课堂生活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非主题性的、奠基性的、主观的、直观的存在,是教师和学生将课堂教学作为其生命存在的展现过程。作为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生活应该具有自然、习惯、非课题、非预设、自发本能等特点。然而,“实然”的课堂生活则成为一个完全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世界隔绝的目标性、科学性、规范性、预设性、非交往性的过程,成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为了知识而存在的过程。这种课堂生活状态,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课堂生活与其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正在逐渐地缩小,日常生活世界的时间与空间正在被无限扩大的教学专业世界所填充,使教师和学生封闭地生活在一个狭隘的、没有生命情趣的课堂世界之中。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的教学生活世界缺乏交往的体验,缺乏生命的表现,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因为这样,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他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与教学专业世界同时被异化,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生活得不像一个正常的社会化了的人,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失去了其生活世界作为基础,使专业世界成为异化人的存在的主要工具。 [1]原本成为学生乐园的课堂成了学生最烦恼的地方,应该是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地方,却与学生的经验、认知、兴趣、活动、交往、情感等没有多少关系。而且还会使他们纯真的情感和天生的好奇心得到压制。传统课堂的生活是一种压抑的生活、奴性的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的异化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生活的快乐。我们认为,这种课堂生活状态所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是将知识视为客观性、终极性和价值中立的存在,忽视了知识的境域性,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知识的奴隶。实质上,传统的课堂主要是“知识”的课堂,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都是围绕着知识而展开的,教知识,学知识,考知识成为学校生活的全部,在这种状态下的人自然而就异化为认识的工具。

一、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

什么是共同体?“共同体”一词 , 作为社会学的概念进入学科领域 , 最早来源于德语“Gemeinschaft”,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大师斐迪南·滕尼斯 (Ferdinad Tonnies) 1887年出版的 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一书 , 其基本含义是任何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作者采用这一概念主要在于强调共同体的自然形成和整体本位,强调共同体中人与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共同的精神、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初关于共同体的理解中,具有一种基于某种关系的自然性和封闭性。从发生的角度来看,血缘的纽带成为共同体最原始的形态,其次是基于地缘的共同体,而精神的共同体则是真正的人的和最高形式的共同体,人的结合或关系脱离了可见的空间联系,而发展成为一种心灵生活的亲近。[2] “共同体”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相对应的是“Community”,注解为:①the people living in one place ,district or country, considered as a whole ;②group of people of the same religion, race, occupation ,etc, or with shared interests。“community”译成中文对应有“社区/共同体”,相应的解释为:①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组织的人群;②有共同目标和共同利害关系的人组成的社会团体。《韦氏大学词典》(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将共同体(Community)定义为:“拥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特征、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利益的人或群体”。莱夫和温格(Lave Wenger )通过对人类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总结了共同体的特点,即:“共同的文化历史传统,包括共同的目标、协商的意义、实践;互相依赖的系统;再生产循环,通过循环,新来者能成为老手,共同体也因此得以维持”。[3]在共同体中,人们通过社会交往逐步形成相同的观念 ,从而相互理解 ,并视对方的活动状态作为自己评价活动的参照系 ,即站在“他我 ”的立场上去考察“我 ”的行为和原则。通过对共同体定义的梳理。我们认为,一个共同体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体自愿组成的集体。(二)集体中存在着个体所追求和认同的东西。(三)集体中的个体是自由的、得到尊重的。(四)集体中的成员互相帮助、彼此信任。

什么是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共同学习、彼此沟通、分享智慧、交流情感、体验和观念,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一所学校是一个学习共同体,一个班级是一个学习共同体,班级中的每一个小组也可以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教育领域对“学习共同体”的探索可追溯到美国教育家约翰&杜威 (John Dewey) 提出的学校概念。杜威认为: “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经历 , 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4] , 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 ,是一个社会组织; 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虽然杜威当时没有提出“学习共同体”这个概念 , 但他的许多观点与学习共同体的思想念是一致的。佐藤学教授在描述日本的学习共同体学校时也说 , 他们正在实现“多种多样的人共同生活的生存方式”。当前,教育学界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也逐渐丰富,但却未能形成关于学习共同体统一的认识。我们比较认同博耶尔关于学习共同体的定义,即,“学习共同体是所有人因共同体的使命并朝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共同体中的人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共同寻找通向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朝着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5]共同的信念和目标,使学习共同体也一定是一个充满关怀和自由的环境。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学习共同体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第一、它是知识生成、传播、理解和确认的共同体。即知识的生成、传播、理解和确认都与知识所赖以存在的场域有关,没有独立于主体、超越时空的知识。第二、它是学习者的共同体。强调学习者互相关心、彼此信任、相互学习的亲密关系。第三、它是文化的共同体。作为文化的共同体也就预示着共同体中的成员有共同的信仰和愿景,这种共同的信仰和愿景使共同体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传统课堂,在英国思想家齐格蒙特·鲍曼看来也是一种共同体,只是它是靠强制的力量而形成的乌托邦式的共同体,背后隐藏着人的异化和权利的失衡,这种共同体没有几乎没有共同体的亲合力和凝聚力,更没有共同的精神可言[6]。我们认为,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由的共同体。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充分的得到彰显,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交往和对话的关系,教学主体之间不是以自己的观点来征服或消灭对方的观点,而是一种对对方个性的肯定、接纳、尊重和认同。其次应是一个生命的共同体。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一种“事际关系”——为了某种外在的社会性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关系中 ,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决定者和绝对的权威 , 教师和学生不是以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方式出现 ,彼此之间缺乏一种本源性的尊重、真诚、信任和理解 , 也根本不把对方作为存在意义上的“人”来看待。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一种“人际关系”而不是“事际关系”。[7]是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生命的共同体。再次,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也应该是一个有序的共同体。我们强调共同体中成员思想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张扬,并不意味着在课堂共同体中不要规范,但这种公共秩序必须以每一个个体认同作为基础。最后作为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还应是一个智慧的课堂。课堂作为学习共同体其实质是把教师和学生从一种“客位”的生活状态转向一种“主位”的生活状态。

篇2

【关键词】传统美学色彩 内涵意义 艺术特色 平面设计 设计技巧

传统美学色彩是一个庞大而神秘的色彩体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美学色彩既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审美活动与艺术创作的一种传承与积淀,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思想观念在色彩领域的体现,因此,符合我国劳动人民的审美心理,对社会大众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正如梁一儒先生在《民族审美心理学概论》中提出的:色彩文化是民族文化中最突出醒目的部分,对民族精神影响深远甚至记载着整个民族精神的全部过程。除此之外,传统美学色彩还具有符号性、象征性、装饰性等特征,使其与平面设计简洁、直白并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信息传播功能不谋而合,由此成为现代平面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

一、我国传统美学色彩观

著名色彩理论家约翰内斯·伊顿曾在《色彩艺术》中说过:“原始社会就已经存在色彩的概念,是从无色光线及其相对无色的黑暗中延伸出来的。”①也就是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具有认识审美色彩的冲动和本能,从而展示人类定位色彩美学内涵可能性的所有方向。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观念、艺术创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美学色彩观念和表达方式。众所周知,我国传统的文化精神、思想观念、艺术创作、意识形态等自成体系,对传统美学色彩的形成与传承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我国形成了儒家的五色世界观、道家的无色世界观、佛家的美术色彩观三种典型的美学色彩观。

首先,儒家的五色世界观经过长期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美学色彩观的基础。早在2000多年前,《尚书》就有关于“五色”的记载:“采者,青、黄、赤、白、黑也;言施与缯帛也。”另外,《周礼·考工记》中也提到“画溃之事杂五色。五色之变以章,谓之巧”。尤其是到了西周时期就已有了强烈的“正色”与“间色”之分。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早期社会的劳动人民用五色来概括世间万色,从而将纷繁复杂的色彩秩序化、符号化、图式化。这种传统的五色观念比西方社会的色彩观要早1000多年,与其注重哲学思辨的色彩观相比,我国的五色体系充分表达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关系,既推动了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从我国传统儒学思想的角度来说,正色,即青、黄、赤、白、黑,象征着权威和尊严;间色,即正色混合之后所得的颜色,象征着大众化甚至是卑微的身份和形象。在此色彩观的作用下,色彩与封建社会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结合,表现出鲜明的秩序感、规范性、指示性作用。

其次是道家的美学色彩观。众所周知,道家强调“淡泊无为”“清心寡欲”的人生观和处世观,认为“有无相生”“知白守黑”,一切事物的兴盛衰落、发展变化都是在“有”与“无”之间交替演变的,这是世界万物发展规律的两个极端,因此,在色彩观上也认为世界可以分为“黑”“白”两色。与处于主流地位的五色观相比,“白”表示无色、无形,追求的是“无色,而五色成焉”的表现效果;“黑”则是世界色彩体系的另一主体,表示有色、有形。

最后,我国佛教文化具有不同的产生根源,在与中原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表现出迥异的用色特征,比如盛唐时期的佛教大量使用朱砂、青绿来强化冷暖色的对比,使整个绘画作品显得绚丽而辉煌。到了中唐时期,诸多佛教壁画开始使用土色、土红、赤石等色彩,使画面显得更加温和平静。佛教文化虽然在各个时期的色彩应用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在色彩观上都明显地体现出“和”的观念,追求“无、空、化、和”的理想境界。唐朝著名画家李思训绘画时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便是受佛教色彩观的影响而形成的。

二、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

设计性特征即符合设计性需求、满足设计标准的一系列特征。传统美学色彩是在中华民族区域环境中形成并成长起来的一种色彩认知与审美体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使其具有装饰性、主观性、象征性等特征,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力和深刻印象,这恰恰满足了包装设计的需求。具体来说,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设计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美学色彩的观念性与视认性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是审美精神与文化观念的结合体,是意念造型的自由理想色。正如上面所说,在原始社会,人们已经具有认识、审美色彩的冲动和本能,从而展示着人类定位色彩美学内涵可能性的所有方向。在随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宗教观念、艺术创作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美学色彩观念和表达方式。比如红色在中国被普遍看做喜庆纳福之意,几乎在所有喜庆节日里,红色都会遍布于各个角落;而黄色在古代社会则是帝王御用之色,象征着皇权尊严,表示着高贵的身份地位。

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色彩所代表的原始宗教、图腾崇拜以及不同学派思想观念的意义在逐渐淡化,甚至所具有的浓厚民俗色彩韵味也已经消退,但千百年来人们对特定色彩所形成的观念固化和视认习惯却无法改变。因此,这促使诸多美学色彩成为认知性极强的造型语言,其在平面设计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民族观念与视认特征要远远大于色彩本身的视觉吸引力,与平面造型的结合,能够有效地实现“以色达意”的良好设计效果。

(二)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与诱目性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除了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观念性、视认性、文化性特征之外,还具有明显的装饰性与诱目性特征。比如中国先民在新石器时期制造出来的彩陶就已经具有了运用色彩装饰器物的观念。秦汉之后,不仅色彩日趋精美完善,应用范围和装饰技巧更加丰富多样,而且色彩装饰也明显地突破了五色的限制。至唐朝时,织锦色彩高雅富丽、唐三彩华贵斑斓,甚至是宫殿装饰也具有了重彩装饰的效果。

从历史发展角度来说,我国常采用色相对比、补色的方式来实现装饰性效果。比如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等采用对比色的方式实现了饱满并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效果。除此之外,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在进行装饰的同时还常遵循“红配绿,明黄配暗紫”以及“人的色彩本质要求补齐原色”的规律。整个调子鲜明醒目,具有强烈的装饰性效果,从而形成了我国传统美术、服饰设计、建筑装饰独具魅力的色彩装饰效果。事实上,强烈装饰性效果的“诱目性”特征,正是当前平面设计所追求的视觉效果,与其配色原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与寓意性

《中西色彩比较》中曾明确提出:“色彩象征是古代东西方各民族运用色彩的主要精神内容和依据,象征色彩的形式特征主要是使用颜色单纯、色彩对比鲜明并且具有明显的自发精神的启示性。色彩普遍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表面上看,远古民族做出自律性的色彩象征选择时,主要是取该民族特定环境内恒定的色彩信息影响,却没有一个民族的象征色彩离开人类原始色彩的本性。”②简而言之,色彩已经突破了装饰性、诱视性、文化性的内涵意义,而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中国作为世界上运用象征色彩最早的国家之一,其色彩的象征性与寓意性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色彩象征着明显的阶级等级观,尤其是在服饰色彩设置中体现得尤为突出,不同颜色代表着高低贵贱的等级思想,比如《唐书·车服制》中规定:“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服深绯、浅绯,六品、七品服深绿、浅绿,八品、九品服深青、浅青。”除服饰之外,建筑用色也存在着明显的色彩等级规范。其次,色彩还象征着一定的吉凶观。民间生活中,人们常依据自身的愿望去理解和使用色彩,使其被赋予一层带有浓厚世界观的象征意义,比如黄色代表着权威、地位和尊严;红色象征着吉祥如意;白色则代表着哀伤;黑色代表着沉重等。在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师能充分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并结合产品的使用环境、使用对象,进行有效的设计融合,必能设计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传统美学色彩在我国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应用

诸多传统美学色彩是对自然界事物的一种表象描述,因其特殊视觉效果给观赏者带来不同的感官体验,被赋予人类多样化的精神情感和象征意义,约定俗成地成为象征性的符号和图式。无论是古代的艺术创作,还是现代的平面设计,这种象征性意义都是相通的。比如上文所提到的色彩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地位、品质、性格等,在平面设计中,如果设计师能根据作品欣赏者的信息需求、文化背景、性格特征、生活品位、欣赏水平等方面的信息,有效地选择与其身份地位、品质、性格相符的色彩作为平面作品的主体色,必然能大大提升作品的吸引力和信息传播力度。因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还需要对传统美学色彩的象征性内涵进行深入的文化分析,结合作品欣赏者的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信息设计,从而实现传统美学色彩的现代化。

(二)传统美学色彩的装饰性效果应用

传统美学色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了规律化、秩序化、理想化、程式化的装饰规范或标准。体现在具体的美术作品中即是色彩关系要适宜、形式化,既符合设计主体或图形样式的形象特征,同时也符合社会大众的主观意念和审美喜好。因此,将传统色彩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既能在色彩上体现出装饰性的效果,同时又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韵味。比如日本著名设计师杉浦康平设计的京剧表演海报,以孙悟空形象作为画面的造型原本,采用摄影的艺术感染力和直观形象性,再现孙悟空生动的造型特征,既激发了观众的视觉兴趣,同时又传达出京剧的表演范式和艺术魅力。从传统美学色彩应用的角度来说,京剧明亮的黄色服饰与黑色背景的搭配,对比强烈而醒目,使人联想到民间对联中的色彩应用方式,极大延伸了传统美学色彩的应用范围和表现力,突出宣传主题,同时在社会大众心里产生形象认同感和文化亲和力。

(三)传统美学色彩的程式化应用

我国传统美学色彩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和审美实践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了程式化、标准化的使用规范,它既表现为象征意义的程式化,同时也表现在搭配关系的程式化。因此,从传统色彩应用的角度来说,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对色彩应用规律、内在范式不断探索的过程。比如纯色之间的搭配,尤其是红与黑的搭配在我国传统社会由来已久,能够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补色之间的搭配,比如红色与绿色之间的搭配象征着吉祥如意,正如民间常说的“要喜气,红兼绿”,二者也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对比效果。

在现代平面设计过程中,如果设计师能有效地把握我国传统美学色彩的程式化使用规范,必能够极大提升其作品的艺术水平,增强其视觉吸引力和信息传播效果。

注释:

①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4:152.

②邓福星,唐家路.中国民间美术学导论[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176.

参考文献:

[1]马方春.试论色彩、图形、文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1(2).

[2]张来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元素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08(8).

[3]陈祥.浅析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21).

篇3

关键词:大数据:统计学理论:创新应用

顾名思义,统计学几乎是对所有领域的数据进行统计与研究、分析筛选,因而统计学在如今的大数据时代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其表现方式为,统计出来的数据进行科学的研究与分析,可以有效的帮着企业获取有效信息,探索其中数量规律行,进而企业可以更高效、更精准的进行工作。而如今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以及数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统计学也得到了更多的应用,也被人们更加重视,应用最多的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统计学中的理论及其分析方式帮助企业进行对数据数量规律性的探以及定性分析,为企业寻找自身的管理经营的基础进行有效地夯实,奠定企业向更加稳定方向进行发展。而如今计算机软件的不断发展与更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统计学的应用也会得到更为广泛的发展,其中有政府和企业利用计算机对相关数据的采集、整理、统计进行综合的分析。统计学相关的软件开发商也将软件设计的更为简易化、便捷化,使得非统计学专业的人员也可以使用。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统计学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将会迎合时代的到来进行改革改变,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提高。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及其意义

(一)大数据时代的内涵

大数据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信息的捕捉、管理、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针对这些信息资产,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分解。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理解大数据,它涉及各行各业,是多个领域数据的集中区域,涉及到的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经济学等等相关的混合数据,它们之间相互参杂,互相融合,形成非常庞大的数据系统。目前传统统计学中的统计方法是分析单个计算机系统的数据储备,无法分析多台计算机的数据,在数据统计中产生了局限性、单一性、不稳定性和客观性等,但是目前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改变了如今这一现象,改变了大数据环境下数据流、磁盘存储、分布存储、多线条等环境。大数据环境主要起到的作用为,将庞大而复杂的数据进行转换,转换成为简单易懂、显而易见的内容,进而使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源头和机制的追述,从而研究出适合自身并有效的应对策略。因将数据转换成需要的知识需要相对缓慢的时间,所以工作人员将当前庞大复杂的数据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储备空间里,有些工作人员将目前无法分析的或是不需要的数据进行整体精准的记录储存,记录成一整套的数据发展史,已供日后应用,以备不时之需,为今后科研做出充分准备。

(二)大数据时代给社会带来的改革

大数据在一夜之间成为各大互联网上的讨论话题,成为一个包含性非常强的概念,大数据时代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它的到来已然成为不争的事实,从本质上来看,它是当今中新型的产业,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追踪发现庞大的市场,通过对人们行为喜好进行科学分析,获取营销手段。大数据使得广告投放精准化、医疗卫生体系精密化、社会安全管理有序化等多方面优势,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随着带来了新的新业市场,大数据将为全球带来440万个IT岗位和上千万个非IT岗位,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大数据时代到来的变革之大,影响着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各行各业的人利用研究问题来驱动收据数据,然后再利用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从这一行为来讲,人们会慢慢适应通过大数据进行统计学的研究分析来解决问题,利用通过统计学理论开发的软件搜索、分析一些研究性成果。目前统计学家通过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处理以及个人分析能力进行科学探索,如今大数据的到来将会威胁的他们的领域,大数据将我们难以理解的内容翻译成我们一看便知的统计成果,优化了人们工作的便捷性、舒适性等。

二、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的发展研究

大数据发展如今,渗透社会的各个角落,分析大数据需要多个领域的结合,它并非单一的科学领域,自成一体,现如今的统计学家不仅需要研究探讨计算机对数据的实时决策,更是要将其与统计学理论及其方法相互结合,同时,计算机专家也要不断学习统计学的一些知识,统计学与大数据相互结合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获取大数据之后,研究探讨大数据时,针对数据分析的高难问题,利用统计学原理对其进行数据分析、提炼、分解时,需创新出新的更便捷更高效的统计处理方法,在压缩提炼过程中,解决数据混杂的问题,在分解数据中,解决精准问题,使得大数据与统计理论更好的沟通合作,构造全局统计结果。统计学主要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结合计算机进行科学分析,探究出数据的数量规律性,从而得出结论,由于目前统计学中的统计学理论和统计方法与时代稍有差距,如今更是大数据时代,而大数据随机或非随机的误差比较大,所以传统的统计学理论及方法无法满足如今变革,也无法更好的获取大数据背景下所带来的各种机遇。现在的统计学家应该更加努力专研统计学理论以及对数据压缩、分解的方法,舍弃无法适应当前时代的陈旧理论及方法,必须去学习如何迎合新的事物的到来进行改革改变,只有这样才能顺势而行。

作者:宋瑞雪 周晏羽 黄扬艺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毛江伟.《统计学》应用及其发展[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

篇4

摘要:根据21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中重点突出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何风华,李明辉。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25(6):25~27

[2]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学。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质的实践与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7~68.

[4]邓华玲,傅丽芳,孟军,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20(1):34~37.

篇5

关键词: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只有定性的结论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实现生物科学结论定量化是人们长期追求探索的目标;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定量化的重要分析理论与方法,生物统计学是生物学科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素质,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各种现象中普遍存在着随机现象,大到森林陆地生态系统,小至分子水平,均受到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表现为各种各样的随机现象,而生物统计学正是从数量方面揭示大量随机现象中存在的必然规律的学科。因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在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工具学科,它是生命科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后续生命科学课程学习和生物科研有重要作用。

同时,生物统计作为数理统计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因此,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针对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因材施教,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实践训练,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和大胆探索。

二、二十一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重新定位

(一)新世纪对生物统计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

二十世纪上半叶农业和遗传统计学首先获得了发展,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物统计学、统计流行病学、随机化临床试验学已经成为攻克人类疾病的一个里程碑。这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显著提高了人类的期望寿命。

21世纪人类基因组,基因芯片等实验科学产生出的巨量数据,需要新工具来组织和提取重要信息。

将数据转化为信息需要统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洞察力、技术和训练。

未来的生物统计学将会与信息技术密切结合,较少侧重传统数理统计,而会更多注意数据分析,尤其是大型数据库的处理。生物统计学越来越不同于其它数学领域,计算机和信息科学工具至少和概率论一样重要。

(二)生物统计学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作用。

生物统计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样本来推断和估计总体,这样得到的结论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这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因此在生物统计课程的学习中培养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从不肯定性或概率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分析科学试验的结果。

生物统计学是通过个别的试验研究得出其一般性结论,属于归纳推理的范畴。但其有别于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是一种或然性归纳推理或者概率归纳推理。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的是随机事件,因此,生物统计学不仅是试验设计与统计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还是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对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很有必要。

生物统计学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方法两个有机联系的组成部分。通过试验设计的教学可提高大学生设计研究课题试验方案的能力,使之明确课题的研究目的、试验因素与水平以及试验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内容。通过统计方法的教学除让学生弄清各种统计方法的内涵外,还需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选择最适合的统计方法,以揭示资料潜在的信息,达到研究的最终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科学研究素质。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一)加强电子课件及网络平台建设。

生物统计学是应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原理研究生物界数量变化的学科,而概率统计的理论和思维方法对本科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加之课程学时的减少(由原来的60-70学时,降到现在的40学时左右),如何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并使学生在了解概率统计思想的基础上,掌握常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及使用条件是课程的教学难点。为此,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课件,通过在课堂上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与直观化,收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建设了一个生物统计学教学网络支撑平台,现有课程简介、教学大纲、师资力量、授课教案、电子版《生物统计学》教材、课程录像、实习指导、在线测试题、参考文献、其它教学资源等栏目,免费向全校师生开放。

(二)将多媒体教学优势与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结合,用较少的学时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

但是如果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这些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结合,多媒体教学就可能会带来一些弊端诸如:(1)内容多,幻灯片变换快,由照本宣科变为照屏宣科,为新的“满堂灌”;(2)课件图片多,内容以展示为主,缺乏启发性;(3)教学内容常用满屏的方式显示(即所谓“死屏”),老师照着屏幕上的内容给学生讲解,失去了传统教学方法,老师边讲边板书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特点,缺乏吸引力。

而多媒体在教学中只能充当工具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多媒体信息量大、形象化、直观化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制作课件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精炼教学内容,模仿传统教学书写板书的过程,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逐字、逐句、逐段显示教学内容的动画方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仍然保持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姿教态,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保持互动,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知识的能力,掌握屏幕上显示内容的速度,必要时辅以板书进行讲解。这样做既发挥了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内容没有缩减,学时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期坚持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规律的研究。

生物统计学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从这个层面上讲,它有非常浓的数学味道,但是它又有别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生物统计学更主要强调的是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解决生命科学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存在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如果将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原理讲得太多,一是学时不允许,二是学生难以消化,得不到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只注重方法的讲解,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会误入乱套公式的歧途。经过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重点掌握统计方法的功能与用途,方法与步骤,防止各类方法的误用,淡化定理的证明与公式的推导。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采用“保干削枝”,即在学时减少很多的情况下,将一些次要的统计方法去掉,也要保证有足够的学时讲授理论分布与抽样分布、统计假设测验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生物统计学中所蕴含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的思想精髓,从而避免学生乱套统计公式。

(四)密切跟踪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动向,探索生物统计学解决前沿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统计学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已有长远的历史,许多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也是自生物上的应用发展而来,而且生物统计是一个极重要的跨生命科学各研究领域的平台。现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与生物信息学的蓬勃发展,使得生物统计在这些突破性生物科技领域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在课程建设中,随时注意纳入生物统计学在前沿领域研究应用的内容,增强课程的活力,提高教师和学生面向生物产业主战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生物统计学要不要开实验课,怎样开实验课,一直存在争议,在此认为生物统计学不仅应该开设实验课,而且还要将实践教学的重点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统计软件的应用上,让学生不仅掌握统计方法,而且加深对原理的认识,获得就业或升学的必备计算机统计技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一)开展统计软件的实习,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20世纪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各课程的教学时数与达到培养目标所需完成的教学内容相比还是不足的。为此,可以通过标准的统计软件的教学实习来达到以点带面,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

为此我们建立了一个专用于实习教学的生物统计电脑实验室。现共有50余台电脑,并连接到校园网。实验室配备有指导教师,负责对上机的学生答疑。除按教学计划进行的正常实习教学外,实验室还对优秀学生免费开放,鼓励他们结合教师的科研活动,应用所学生物统计学知识,学习新的生物统计学知识,掌握应用计算机解决生物统计学问题的技能。

(二)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必须将本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教学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在原绵阳农专期间,主要在作物育种、作物栽培、动物营养等课程实验与实习中,根据相关内容加入了试验设计方法以及数据统计分析的相关内容。

组建了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以后,由原来的单一农科专业变成了理、工、农三大学科均有专业的格局。虽然专业的学科归属不同,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其内涵均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以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划分,均属于实验科学。

掌握正确的实验设计方法,从不确定性数据中挖掘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实验科学工作者必备的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来只是在农科专业上延伸实践教学的作法推广到全院的所有专业,结合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对发酵工艺学实验、植物细胞工程实验、食用菌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等课程的内容全部或部分改为用生物统计学指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把过去单一的实验流程、样品观察或检测实验改变为试验条件的优化试验,提出在不同条件下对样品测定的比较试验设计、单因素试验设计、多因素试验设计、正交试验设计、均匀试验设计,对试验结果要求学生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得出最佳试验条件。

这样的实验教学改革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从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的角度看,改验证性实验为设计型、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从生物统计学角度看,将课程的教学实践延伸到课程外,弥补了学时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统计学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得到很好的内化。

此外,在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指导学生选用正确的实验设计和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提升科技作品的档次;在毕业论文(设计)中要求学生采用恰当的生物统计学方法进行设计与分析,写出高质量的毕业论文(设计)。

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训练了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掌握生物统计学这一工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了学生学好用好这门工具的信心,提高了学生从复杂的生命现象中挖掘事物客观发展规律的能力。

精品课程是集科学性、先进性、教育性、整体性、有效性和示范性于一身的优秀课程。作为精品课程的载体,应具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与之相比,我们在生物统计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上,才刚刚起步,今后还要在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大力度,将生物统计学建设成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深受学生欢迎的一门课程。

参考文献:

[1]何风华,李明辉。生物统计学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2004,25(6):25~27

[2]洪伟,吴承祯,陈辉,等。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建设与科学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6:50~51.

[3]崔相学。提高学生统计分析素质的实践与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6(2):67~68.

[4]邓华玲,傅丽芳,孟军,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20(1):34~37.

篇6

关键词:中职教育 统计学 教学改革

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也是就业教育。它是为学生将来从事特定职业岗位的需要进行相关知识、技能技巧的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人才。各中职学校都以中职教育这一培养目标为导向,把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素质的目标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

统计学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经济、管理类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建立经济知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社会经济现象数据的学科。但该课程体系严密、内容丰富、概念抽象、计算复杂,大部分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兴趣不大,觉得统计学是一门枯燥的课程。因此,在教学上,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侧重统计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讲解,密切联系实际、立足于应用,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统计知识,分析和处理有关经济问题。

一、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过窄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上需要愈来愈多的综合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出的学生既要具备一定的统计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又要具备能够运用现代统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目前在统计学教学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相当于老师在教室让学生想像着如何开机床的道理是一样的,以至于学生创造能力、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都偏低。

2.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统计学教学仍然是以教师在教室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输,“启发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都无异于纸上谈兵。在教学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忽视发展与变化,案例多年来一层不变,教会了理论知识,却忽视了应用知识。

在教学手段上,统计教学至今还没有与现代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学中幻灯、多媒体、网络等电化教学手段运用太少。

3.考试形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形式和方法基本上是以闭卷的形式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虽然这种考试模式较充分地考虑了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并将其与学生的认识发展过程相结合,易于组织教学,但它由于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容易使理论脱离实际。由于考试内容严格按照考试大纲,主要以课本上理论知识为主,这就导致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前沿知识较少,甚至教师课堂讲课本,学生课后背课本,其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培养。

二、统计学教学改革途径

1.合理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是老师唱主角,讲课满堂灌,学生除了记笔记之外很少有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虽然很多,但能在学生头脑中留下印象的却很少,更不要说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内容上要有所选择和侧重,突出重点,让出更多时间给学生自学,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统计学与数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息息相关,让学生通过统计课程的学习对专业技能要有真实的帮助。在课本方面应有所侧重,比如会计专业的统计学课本中应增加更多财务方面的统计应用知识,市场营销专业的统计课本侧重市场调查分析的案例。在例题中学生遇到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问题,可以促进他们主动学习其他有关课程,从而扩大知识领域,丰富知识内涵,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教师应注意将讲授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探究式教学、训练与实践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传授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将本班作为样本采集的对象,由教师设计模拟课题,学生在设计调查方案的基础上,组成若干调查小组,在校园内正式进行一次统计调查活动。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和单位的确定,调查方法的选择,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计算分析,一直到调查报告的编写、调查总结或体会的形成,全部由学生自己来完成。这样,同学们就亲身参与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整个过程,熟悉工作程序,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深化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效果很好。

老师讲课的过程中也要多注重课本知识在学生身边事物的应用分析,举例子也要切记用学生看得到摸得着的真实案例做为导入内容,这样才会拉近学生与统计之间的距离,认识到学习统计学这门课程的深刻意义。

3.考核方式也要改变

传统的统计学考核方式主要围绕书本知识在理论和方法上做文章,从教学到考核以“书”为本,考试一过关,好像就认为掌握了统计学的知识,具备了统计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其实不然,因为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生的统计素质和能力很难通过笔试考出来。统计学从内容上主要包括两大组成部分:理论知识和综合应用。统计学的考核应围绕这两部分内容而展开,当然这两部分内容各有侧重。

(1)理论知识的考核

统计学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概念、作用、种类、特点、原则和程序等,这部分可笔试进行,但要注重把理论知识尽量转化为实际问题去测试,考查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

(2)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1)撰写调查报告。调查是统计的经常性工作,无论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开展调查,以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调查的结果往往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去反映,调查报告既体现学生的写作水平,又反映他们的专业水平。在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教学中,让他们对调查工作亲身感受,并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去考核他们,这样会比单纯说教方式更好。

篇7

针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特点和现状,近年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建设、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和探索,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1.合理编排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我校本科教学计划调整后,“生物统计学”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周学时为2,共36学时。学生在之前已学习了“高等数学”等公共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与本学期同时学习的还有“生物化学”。为适应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对生物学人才的培养,我们按照“强化基础、突出重点、注重应用、通俗易懂”的原则合理设计安排教学内容[1]。在课堂讲授时,我们尽可能把抽象的统计学原理与生命科学的前沿或学生们感兴趣的事例进行结合,并引导学生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对统计分析的结果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合理的解释,这样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统计学与生命科学的各专业都是紧密联系的,另一方面学到的统计分析方法和试验设计原则也可以指导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作为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我们在课堂授课时一般不过多讨论数学原理,而主要偏重于统计原理的介绍和具体分析方法的应用。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数内,对涉及到的数理统计知识多是“拿来主义”,对于一些公式,通常只进行概念上的介绍和公式上的简单推导,对有些较复杂的统计公式则只给出公式,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推算过程,其目的是让学生对统计学原理和统计分析方法有较全面的了解。在章节内容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删减,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比如讲授方差分析一章时,以单因素数据资料的分析为例,重点介绍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和分析步骤,对于二因素数据资料的分析则启发学生根据其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推理,多因素数据资料的方差分析则只介绍基本原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2.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并重,对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教学相融。问题导入法。在课堂讲授时,我们注重问题的创设。提供氛围,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问题[4],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成为学生的协作者。例如,在方差分析一章讲述时,以单因素数据资料为例[1],让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多组平均数之间的比较。有的学生会提出,可以采用之前学习过的两个样本平均数假设检验的分析方法对多组数据进行两两的比较,而这又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时,我们引导启发学生将所有的数据资料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将数据的总变异按照其变异来源剖分成处理引发的变异(组间变异)和试验误差引发的变异(组内变异),并利用反映变异特性的方差这一统计量来表示组间变异和组内变异的大小,进而采用检验对其二者的差异进行显著性检验,由此和学生共同推导出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步骤。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方差分析的原理和应用,也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比法。“生物统计学”中有很多概念都是成对出现的,其相应的公式也有着许多形式上的共同点,这就为我们进行对比法讲解提供了很好的素材。例如标准差与标准误、直线回归系数与直线相关系数、样本平均数假设检验的检验及检验等[1]。对比法讲授,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公式,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含义和具体应用,做到举一反三。演绎法。“生物统计学”中有很多公式是前后联系的,存在公式的变形,运用演绎法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式的来源和内涵。例如变量的标准化公式,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进行标准化转换的公式(u=x-μxσx)是核心,在理解这个公式含义的基础上,对于各统计数(平均数、平均数差数、频率、频率差数、成对数据差数等)进行标准化转换的公式自然也就推导出来了,从而避免了对这些公式的死记硬背。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并行。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多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多体媒体课件集文字、公式编辑、图形、色彩、动画于一体,既可以插入图片和例证,也可以实现公式推导的逐步展现,图文并茂,色彩丰富,省去了板书所占的时间,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增加教学内容,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4]。同时,传统的板书不能完全放弃,在讲授过程中,适时穿插板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联系已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注重将这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有机的结合。

3.加强实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生物统计学”是一门应用学科。我们在理论教学的同时,安排了18个学时的实验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将课堂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并学会常用统计学软件的使用。生物统计学实验课在生命科学学院信息学实验室利用电子教室系统进行,教师在主控机上边讲解边操作,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计算机上观察到具体的执行过程,之后可以自己进行相应的操作,然后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实验课作业。通过实验课教学,一方面使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践,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在实验课中学生不仅巩固了统计分析知识,而且利用计算机来分析数据也为相关专业课实验数据的分析奠定了基础。在运用计算机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时,学生们也深刻意识到,尽管统计学软件功能强大,但必须对相关的统计学知识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使用这些软件,由此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动力。

4.课程资源的立体化建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加强课程资源的立体化建设。以教材为中心,我们编写了与科学出版社《生物统计学》(第四版)配套的《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对每一章的内容都配套了目的要求、内容提要、难点评析、例题解析、习题解答和自我测验[5],以供学生在课下进行学习和知识的扩充。同时,“生物统计学”是河南师范大学校级网络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浏览网页进行课程内容学习。在网络课程中,每章均示出了重点、难点,便于学生自学或复习掌握;同时,网络课程中丰富生动的图表资料及实例分析也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篇8

【关键词】实例教学;临床医学专科生;医学统计学

医学统计学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问题的一门学科 。该学科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为理论基础,以医学理论为指导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了该学科具有一些有别于其它医学课程的特点:概念多,公式多,内容的逻辑性强,与数学的联系密切,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求较高。然而对临床医学专科生来讲,由于入学分数较低,高等数学基础较差,且掌握得较粗浅。因此要学好医学统计学对学生来讲,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且医学生所学的大部分医学课程主要是对形象思维和识记能力的训练,所以学生在接触到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后,一时难以适应。大部分学生对医学统计学抽象的原理和繁多的公式,以及大量的数字运算感到头痛,甚至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临床医学专科学生由于学制短,所以课程负担较重,让学生抽出时间去补习相关的数学知识显然是不可行的;临床医学专科生开设医学统计学的学时数较少,总学时一般在20学时左右,在这样短的时间内要完成该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所以在课堂时间内教师也不可能深入细致地为学生补习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些都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以改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有所精,学有所用。结合自己从事临床医学专科生教学的实践体会,本人认为从实例入手来介绍统计学的有关内容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从实例入手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介绍某个概念或方法时,以实例为切人点,通过实例引出问题,让学生先对问题进行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可以是待介绍的概念,方法适用的情形,也可以是某方法的应用步骤或应用方法时的注意事项,让学生结合实例给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思路,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和启发,并及时对学生的说法进行总结,最后再给出科学的定义和完整的表述。这里所说的实例,可以是教材中现有的例题或练习题,可以是医疗工作中经常碰到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模拟的一场实验或现场调查,有时为了使所讲述的内容变得生动一些,也可以拿日常生活中的某一现象作为实例。学生的思维经过这样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减轻了

接受抽象概念和方法的难度,加深了对书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帮助。具体表现如下:

1 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减轻学生理解的难度

从实例入手介绍统计学的有关内容,会使学生觉得统计学与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是他们今后从事医疗工作和科研活动必不可少的,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该课程的重视程度,改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学习医学统计学不够重视的现状。通过实例会把一些深奥的问题变得浅显,抽象的问题变得直观,把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如果直接从概念或公式讲起,容易使学生觉得抽象,难理解,甚至是枯燥。而从实例讲起,结合实例会使学生觉得统计学的内容是实实在在的,它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我们甚至每天都在和统计学打交道,在有意、无意地运用着统计学中所讲述的原理和方法,统计学只是将有关数据的收集、表达和分析的学问系统化而形成的科学,它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统计学的思维过程是符合一般科学思维规律的。学生有了这样一个认识之后,在学习过程当中就不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本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更不会把医学统计学完全当成数学课来学,这是学生初学该课程时普遍存在的一个误区。通过具体实例,先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思路有一个具体直观的领会,然后再给出科学、完整的表述,这样会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不再抽象、不再难以捉摸,从而减轻学生接受和理解知识的难度,增强他们学好该课程的信心。如果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讲起,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学内容生动性的作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 有助于学生把握学习重点,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实例讲起,会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如何正确运用方法上,而不至于出现对方法的误用。这正是学习这门课的目标之所在,也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重心之所在。统计学中的概念和公式非常多,如果把课堂时间过多地放在对统计方法的数学推导和具体统计演算上,容易使学生陷入公式推导和大量计算的“泥淖”中,弄得焦头烂额,即使勉强掌握了推导过程却已无暇顾及其它,这样的结果往往导致学生忽视各种统计方法的使用条件、方法所适用资料的特点及对结果的合理解释,这显然有悖于学习该课程的初衷。统计学中的公式都是由实际问题引申出来的,一般都有其实际意义 ,过分追究公式的数学含义及推导过程对学生来讲是不必要的;随着计算机和统计分析软件的广泛使用,大量复杂的统计计算可由计算机代为完成而不必手工计算,让学生在具体计算上花太多时间是不划算的。

从实例讲起,有助于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实例,把问题先摆出来,让学生考虑一下该如何去解决这个问题,并加以适当引导和点化,会使学生有一个积极的思维过程,而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学生带着问题会有自己的想法或意见,在教师的引导下,有时会自然而然地引出所要介绍的概念或方法;即使学生想得不对或有异议,对照着正确的说法,剖析问题之所在,会加深学生对所介绍内容的理解。比如在给学生讲解变异系数(CV)这个指标时,我们举例:有两名成年人,体重分别为70kg和71kg,二人的体重相差lkg,另有两名新生儿,体重分别为2kg和3kg,体重也相差lkg,都是相差lkg,那么两名成年

人体重之间的差别与两名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别比较起来,差别一样大?还是两成年人体重之间的差别大?或是两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别大?学生会说,两新生儿体重之间的差别大。若问学生为什么?学生会说,虽然都是相差1kg,但两成年人的体重可以说是非常接近,而两新生儿,一个是正常体重,一个则是低体重。这时可以适当对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当两组数据均数相差悬殊时,直接比较两组差别大小,没有实际意义,通常还需要结合两组数据各自的大小来看。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要比较两组数据差别的大小,不仅要看两组数据本身相差的情况,还与两组数据各自的大小有关,这样就引入了变异系数的概念:CV=S/X×100% ,这也是变异系数所适用的两种情形之一。学生的这种积极思维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从实例人手,围绕某一问题思考解决方案,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维活动的效率,改善听课效果。

3 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实例入手来复习回顾已学过内容,常可以把多个概念贯穿于一个实例中,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各个概念的内涵而不至于把概念混淆到一起;如果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溶人到一个实例中,则可帮助学生理顺所学知识的脉络,增加对统计学内容连贯性的理解。比如在复习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时,可以模拟一项调查研究:欲调查保山市农村地区成年未孕妇女的贫血患病情况。针对这项调查,我们可以解决一系列的问题:本研究选择的变量是什么?研究的总体是什么?如果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抽样研究方法,则样本如何确定?如何获得样本数据?所得样本数据的类型?如何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如何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统计推断选用什么方法?如何选择统计检验方法等。通过这样的复习,会使学生对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一个系统的把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从实例入手来介绍统计学的有关内容,需注意的一点是,在介绍新方法时,所选用的实例应尽可能简单、常见,最好是学生所熟悉的资料。因为有时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不只是方法本身,还与介绍方法所用的资料对学生来讲非常陌生,非常不典型有关。这样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理解和接受方法的难度。比如在给学生介绍直线回归的有关内容时,如果所举的实例是儿童年龄与身高,身高与体重,年龄与血压,大鼠进食量与体重增量等这样的一些较常见、典型的资料时,因为学生对资料非常熟悉,就会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对方法的理解上,使方法得以很快被学生接受,等到把方法掌握熟练了以后,再用所学方法去处理那些不常见,不典型,甚至是复杂的资料,问题也就会变得容易解决。

参考文献

篇9

一、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推进独立学院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技术人才,已成为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主要问题。独立学院办学机制灵活,其生源介于二本和高职之间,使得独立学院不能套用其母体学校原有的教学模式,也不能照搬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应寻求新的突破。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独立学院已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阶段,改革和创新课程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作为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核心课之一的统计学,学生往往感觉公式多且学习难度大,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后受益不大,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本文将基于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分析目前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二、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统计学课程教学脱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培养目标定位在科学技术的转化和知识的运用层次,因此统计学教学也应充分体现统计知识在现实经济社会中的应用。而目前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教学却存在两个误区:一种是沿用母体学校的教学特点,比较重视统计理论体系以及统计方法的推导,侧重统计推断及各种证明;一种是重描述统计、轻推断统计,大量课时用于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统计指数等等,倾向于高职院校统计学的教学特征。另外,现有统计学教材中普遍缺乏统计案例,即使有案例也比较陈旧,与现实经济管理严重脱节,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Www.133229.COM因此,大部分学生学完统计学课程后对统计学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上,在实践中对如何运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解决实际的经济管理问题缺乏感性认识,学生总感到统计学课程过于抽象,缺乏学习兴趣。

2、与专业知识融合不够紧密。统计学是方法论的科学,经济管理类专业都开设了统计学课程。统计学在各学科上的适用内容是不一样,比如会计专业更侧重统计指标、指数的应用,而市场营销专业更侧重统计调查、统计预测等的应用。独立学院与其母体学校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都要充分体现其应用性特征,因此就要求统计学课程的教学也应当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起来。然而,目前各专业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基本都一样,没有针对各专业特征而专门编写的统计学教材和大纲,教学上也没有体现统计学在各专业的应用特征。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统计学后不知道这门课程在本专业中有何作用,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统计学无用。

3、实践教学内容不足。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传统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大都是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不注重实验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即使有一些训练也是手工的操作与运算,使得学生将大量精力用于繁重的手工计算中。由于统计数据大量性和复杂性,现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已离不开各种统计软件。而传统的统计学教学中缺乏实验课和实践环节,使得学生很少接触和操作各种统计软件如excel、eviews和spss等,这最终将导致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不会运用统计软件对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使得统计的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市场要求。

4、教学方法单一。尽管目前统计学教学手段在原来粉笔的基础上加入了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教学所具有的信息量大、表现力强、准确度高等特点改善了传统的教学手段,但教学方法上却依然采用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老师只负责统计知识的讲授,学生负责听和记笔记。相比于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任务导向型教学本文由收集整理法、小组讨论式教学法等现代教学方法而言,学生在灌输式教学方法中只是机械性的被动式接受,这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5、学生学习难度大。统计学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且容易混淆、公式多且计算量很大。独立学院学生相对于二本学生而言,其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较弱,而且经济管理类学生大都为文科背景,其数学基础较薄弱,在统计推断内容的学习上显得非常吃力;而且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面对包含大量数学符号的公式和大量计算时会产生恐惧心理,这进一步减低了学生对统计学这门课的兴趣,因此学生普遍反映统计学课程难学。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独立学院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

独立学院统计学课程应当紧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无论是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当充分体现统计学的应用性。

1、实施“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层次教学模式。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上各种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统计学教学模式应该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三层次教学模式。理论教学是指教师利用黑板或多媒体在课堂上讲授统计学基础知识。实验教学是在实验室机房进行,它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统计软件分析问题的能力,讲授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的功能、操作方法以及分析结果解释,利用统计软件代替手工来处理复杂的统计分析过程,学生只需要掌握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从而使学生从大量复杂公式演算中解放出来。实践教学是综合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选择和设计合适的项目,让学生自己去设计统计调查方案和问卷等多途径收集数据、然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并撰写分析报告。这种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统计学知识和统计软件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2、采用“分专业”教学模式。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应当与学科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教学大纲,从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案例等方面体现专业特色。例如市场营销专业,在统计调查内容讲授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某产品的满意度调查、售后服务质量调查等;讲授时间序列分析时,可以根据某公司近10年的销售额数据进行长期趋势变动分析、季节变动分析等。再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可以结合某企业员工满意度调查案例来讲解统计调查内容,并依托员工满意度调查数据来讲解方差分析等统计推断内容,也可以结合某企业员工绩效评价来讲解综合评价体系。通过这种“分专业”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统计学在本专业中的应用,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应用性特色。一方面加强实验实践内容的教学;另一方面突出实际工作中经常运用到的统计知识的教学。(1)删去统计分析中的几乎所有的数学证明,只给出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以及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作用和特点,以利于学生“从总体上把握”和“从应用角度把握”相应的统计分析方法;(2)在实际应用中,数据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因此,在以应用为中心的统计学教学中,要增加统计数据收集内容,尤其问卷调查部分;(3)删除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应用到或者已经是常识的内容,如指标分类、国民经济核算等内容。独立学院学生毕业后大都从事微观企业方面的工作,国民经济核算在实际中应用较少,且这部分内容在西方经济学中已有涉及;(4)加大推断统计内容的课时比例,如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内容应重点讲解,在教学中应突出各种推断统计方法的作用,弱化它们的理论推导,重点在于各统计方法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4、实施“课前任务—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任务导向型教学过程。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往往都是从概念、作用、分类、意义等开始,教师花大量时间在这些概念的讲解上,这种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容易导致学生疲倦,也使得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被动地跟着教师学习。采用“课前任务—课堂讲解—课后练习”的任务导向型教学过程能有效地避免传统式教学的上述缺点。任务导向型教学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前任务,提示完成课前任务可能需要的知识点,要求学生主动地去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是可以提高学生兴趣;二是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通过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去主动学习;三是提高了后面内容的课堂教学效率。课前任务的设计要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前任务的解答过程中实际上就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讲解过程。

篇10

关键词:统计思想 教学效果 教学改进

引 言

统计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但对于统计的思想我们并无一个清晰的概念.虽然学术界对于统计思想还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但曾深入探讨过统计思想的李金昌教授讲过:统计思想最本质的就是对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探讨,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如何统计等一系列问题的深入思考。

1.统计思想概述

普遍认为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应用数据的学科,并让学生从中学习到判断,推理的能力.统计学的研究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等特点.观察法,统计模型法,假设归纳法,以及推断法都是在统计学的学习与工作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而最基本的统计思想有:均值思想,变异思想,估计思想,相关思想,拟合思想,检验思想,综合评价思想,权数思想,比较思想等等,本文仅对前6种思想谈些看法。

1.1平均:统计学中最为基本的概念就是均值.而算数平均又是平均思想中的代表.在统计学中,应该要突出“均值”,“数据集合”,“差商”等概念,并不能将这门课的研究仅仅局限到“和,商”的计算问题上。

1.2变异:艾比尔提出“变异度”这一概念之后,人们就把它与信息同等看待起来,而变异度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出了事物之间的变化关系,变异的本质就是个别对一般的偏离度,而这种偏离度在统计中又可以用方差进行表示.从宏观上看,变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方差,而“由异求同”与“知同求异”就是均值与方差二者相互补充所体现的作用。

1.3估计:估计本身的特点在于从已知出发,利于估计假设将事物所具有的特点推广到更普遍的范围.样本是用来推测具有相同性质的总体,而且此时样本才有实际意义能够代表总体,但在偶然因素等的影响下,为了保持逻辑严谨,估计理论对置信程度的测量就显的非常重要。

1.4相关:虽然利用统计知识无法解释事物间具有普遍联系这一现状的原因,但是能说明这种现状的表现.性质有区别的事物在我们需要的方面可以设定为不同的变量,可以利用变异的方向和程度来确定变化中相互关联的现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比较不同事物之间的变异程度,其中变量变异就是利用平均值来体现差异.虽然,相关思想与平均思想具有紧密的联系,但随着统计学的发展,所研究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会出现多维度的情况,因此“相关”这一概念应该被归纳为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之一。

1.5拟合:对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表象抽样就构成了拟合.关系的表象有隐,显的区别,其作用也有强,弱的差别.因此现实中事物的关系都表现出了非常复杂情形,即使一些具有单一的“关系”事物之间也同样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也可以将这些具有这种关系的事物归纳成为密集型的事物,这又是对事物认识的进一步的抽象概括,而这种认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事物规律或趋势的拟合.拟合出来的结果是模型,而表达出来的是一般趋势,这种趋势所体现的是“在变化的过程中在数量上事物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形式以及在此基础上所表现出的可能性”,不应该简单的概括为“最小二乘法”或者“线性与非线性”等的语句。

1.6检验:统计方法总是体现出归纳性的色彩,其结论总会带有偶然性等因素,从局部的特点中所得出的判断并不总是值得相信的,所以出于逻辑上的要述,检验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这种判断可靠的.在数学方法上,估计与检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并且在逻辑认识上,二者是对一个完整认识不可缺少的两方面要素,但在思维模式上,人们很难辨别出类比与证明之间的区别,而且由于类比是一种比较原始的认识方法,所以如果简单的把估计与检验统称为一类统计思想的话,检验的本身作用则被轻易掩盖。

均值与变异是统计思想的基础,拟合、相关、检验、估计这四者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实践中,往往需要对相关关系进行反映和描述,并据此来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认识相关关系的方法就是拟合模型,在拟合模型时,往往是利用样本资料来估计总体模型.对于统计思想的学习是进行统计学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并且其也是学生学习统计学这门课程的内在动力。

2.高校数学专业统计学教学现状

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全盘照搬前苏联所独创的按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能机构来设置,其优点是既有明确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又有确定的对口工作部门,但由此对统计学专业的设置的负面影响也日益突出.虽然几十年来在这种传统体制下为国家提供了一大批统计人才,但这种传统的专业设计方法,存在着严重的部门所有制色彩,不仅对统计学本专业学生的培养不利,对其它专业尤其是对数学专业本科生统计思想的培养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弊端:

2.1对于学生的培养方向过于单一,现行的统计学教学目的侧重于为政府培养统计部门干部,从而忽视了为其他部门培养统计人才,造成了政府统计部门相关人才过多、过剩,而其他部门统计学相关人才明显不足的现状。

2.2在这种培养的模式下,专业划分的过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过于单一,这种情况下,既不能满足统计学本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也不能满足其它专业特别是数学专业学生的学习需要,不利于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2.3在课程设置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课程之间的独立性逐渐增强,但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内容并无减少;另一方面,现行的统计学教材内容过于陈旧,不利于学生利用最前沿的统计学知识来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遇到的问题。

2.4对于学生的统计学教学培养方法上也存在着以下不足:其一,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时,教学过程过多看重于实务,缺少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等相关的内容,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使得学生既没有学到充足的理论知识,而且其实践能力也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其二,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内容过多,不仅浪费教学课时,而且这种教学内容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差. 其三,在教学手段上,缺少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的使用。

2.5教材内容跟不上实际的需要,许多非统计专业的教材中过多重视定性分析,并不重视对学生量化分析能力的培养,理论研究缺乏科学性,严密性。

2.6操作少实践.许多数学专业在授课时并不重视统计学中的教学实践环节,这样导致许多学生只是机械的来学习,并以应付作业以及考试为最终的学习目的,并且对于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不会利用统计的思想去加以分析与解决.认为统计学就是一门记住一些抽象概念以及会计算繁琐公式的一门课程,不能体会到学习统计学的现实意义,使得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丧失兴趣,导致教学目的的实现易显困难。

3.统计学教学中统计思想的培养

加强数学专业学生统计思想培养的关键在于改进教学过程中的思维方式与习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织者与实施者是教师,故教授统计学的教师应当首先转变教学思维方式与习惯,清楚明白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统计思想培养的重要性.将统计方法的适当选用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点融在一起用来解释统计计算与统计分析的结果,这样学生获得的统计思想更加深刻与难忘.当学生具有了统计思想后,他们就会经常从统计学的角度出发来看问题,看世界.而具体的复杂的统计方法容易忘记,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特别是一些年轻教师,过分的看重于统计方法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统计思想的培养,其实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在教学每一单元时,都应该积极的去引导学生思考,重视学生统计思想的培养.在加强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时,可以有以下的改进措施:

3.1在教学内容上,重视知识体系的更新,着重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

知识是永远出于发展变化之中的,而统计学中所学的知识与要掌握的学科方法也是不断跟新与发展的,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讲授上,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的学科内容外,还应适当的添加相关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使得学生能够及时的掌握所学学科的发展现状.此外,统计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以及相关公式原理的推导过程都相当复杂,对于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起来相当吃力,因此在教学过程并不要过分的注重于这部分内容,而是着重于对学生统计学逻辑推理思维上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

3.2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案例教学

教师在教授数学专业的学生时,应当特别要注重统计学实际案例运用.案例教学不仅对统计学的教学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意识的培养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尽可能地挑选具有一定趣味性的,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实际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教学加强学生对统计资料理解与利用的敏感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弱化案例中涉及到的统计学中过高的专业知识,避免由于案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过高,使得大多数的学生难以理解所学案例的内容,这样就是去了案例教学的实际作用.但如果是对统计学本专业学生的教学,案例最好与专业知识具有紧密结合。

值得注意的是,案例教学也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通过对案例的讲解,真正的目的是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得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以及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统计学这门课程所包含的思维方法,从而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去分析和研究其它学科领域中所遇到的问题。

3.3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实践教学

理论的正确与否最终需要利用实践来进行检验,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利用统计的思想与方法来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受到学时的限制,很难满足数学专业学生对于统计知识的学习的需要,因此学校可以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积极开展课外相关活动,改变考核标准,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统计思想.如:让学生对该学校在校学生上自习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学生第一步工作就是进行调查方案的设计,此时学生就要思考具体有哪些人,多少人才能代表上自习的人数(此时就包括总体认识的思想),做哪些方面的调查研究才能反映学生上自习的情况(此时就利用了定量分析,均值评价,综合评价等思想),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确定所要调查学生的范围以及如何根据所得的数据分析这部分学生的上自习的情况(其中包含抽样与归纳等思想),以及学生上自习的次数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包括了正确认识统计规律,关联等思想),在此过程中通过老师从旁的帮助与启发,学生可以从亲身的经验中学到并感悟出统计思想的精髓。

3.4在教学环节上,重视统计规律运用

教学环节上应该多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来辅助课堂教学的完成,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统计软件的能力.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发出了功能较为完善的多款统计软件,并且统计的相关思想,概念,以及公式的应用也已融入到了这些统计软件之中.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统计软件有SPSS,SAS,Eview等,但这些统计软件虽然数据处理能力很强,但专业性能较弱,需要学生对这些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所应用的统计软件做出正确的介绍,使得学生能过真正清楚所用软件的功能.在实践操作中,指导学生对统计模型进行恰当选择,通过对所学知识的相关应用,培养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从中体会到统计学这门学科的真缔。

4.结束语

对于统计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对于统计思想和观念理解的转变. 统计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一般传统的教育观念是重視应试教育而并不看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开放型的教育观念,应该把科学放在教育思想的中心位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识,树立多方向,多目标的教育观念;改变过于追逐共性的教育思想目的,鼓励学生其个性能力的发展;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教学、科研、实际运用相结合,多方面,多角度发展的教育观念;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全面评价的教育观念,只有改变了教育思想与观念的理解,统计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范文正.几种基本统计思想的现实意义[J].统计与决策,2002(8).

[2]李金昌.关于统计思想若干问题的探讨[J].统计研究,2006(3).

[3]马艳梅.强化统计思想教育以提高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J].教育与职业,2008(33).

[4]高和鸿.统计教学中如何加强统计思想的教育[J].中国流通经济,2001.

[5]习勤,刘为民.统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探讨[J].统计与决策,1997(4).

[6]汤光华.对统计学科改革的系统分析.Statistial Research[J].1997(4).

[7] 熊健益.非统计专业学生统计思想的培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