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

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契合

一、当前学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及现状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当今学校普遍存在的重要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学校的关注。培养贫困生积极上进、勇于拼搏、乐观开朗的品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而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指处于经济困窘的学生,因与其他学生相比,在生活、学习和消费方面面临更大的压力而在心理反应上表现出来的未能达到学生正常心理健康标准的心理偏差状态和心理失衡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

1.自卑与自尊的矛盾心理。自卑心理是在贫困生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同时伴有一些消极情绪,如害羞、不安、失望等。贫困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相对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听到关于自己的负面评价就会导致心情波动。他们极其敏感,特别小心地维护自己的尊严,总希望自己处处比别人强,比别人好,这种心理状态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同时极强的自尊心也会导致自卑心理的产生。

2.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封闭心理。具有封闭心理问题的学生一般多疑,有融入集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常常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怜悯和同情,习惯性的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害怕其他同学不理自己,不敢主动、积极的与同学交往,这些心理问题导致他们拉远了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人际关系变得疏远。

3.焦虑和抑郁心理。据调查显示,贫困学生的生活应激事件相对较大,抑郁和焦虑倾向较为严重。焦虑是由心理冲突和挫折所引起的负性情绪反应,贫困生由于家庭负担较重,所以导致思想压力大,他们每时每刻都有着缴纳学费的担忧和生活费不够的焦虑。

4.敏感多疑的心理特征。自卑心理的影响下,很多贫困生会出现敏感多疑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愿意周围的同学和老师知道自己的家庭状况,把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误会为讽刺和嘲笑,会反复思考别人说的话,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极易失去自我。

5.虚荣心理。贫困学生一般具有很强的虚荣心,他们往往都非常要强,想要以这种方式掩饰自卑,在团体中总是试图表现自己,甚至喜欢在同学中摆阔气,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往往不顾自己的家庭实际情况盲目追风,不愿意勤俭节约,更不愿意勤工俭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会给学生个人的生活和成长带来危害,还不利于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创建。

二、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1.经济贫困:对于在校贫困生来说,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贫困的压力。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因为多数来自农村或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自己的父母水平低,当其他学生为一些信念、兴趣等问题思考时,贫困生却要为生活费、学费等问题而发愁,导致他们的价值观扭曲,影响他们对事物判断的角度,从而急功近利,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2.环境因素:贫困生长期处于一种弱势群体的文化环境中,贫困文化中存在着较多落后腐朽思想,思维方式封闭,对人生和未来充满绝望和消极,常常会产生一些个人极端主义思想。3.个人因素:对于贫困生来说严重的心理负担和无形的经济压力以及自身的认知偏差是造成他们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传统文化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因素

传统文化深深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心理,对人的心理具有影响和制约作用。学校和社会必须认识到传统文化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影响,熟悉中华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注重和维护心理平衡,保持心理健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

1.当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失败,不能以平和的心态正确的面对挫折是导致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孟子在诗词中提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中包含了现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当中的挫折教育,教育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要付出相应的努力,在成功之前所遭遇的挫折都是在所难免的。

2.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宿命论以及关于缘和报应的思想对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教导人们淡然面对成功和失败,帮助贫困生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释怀自己处境的艰难,从而热爱自己所生活的社会而不是怨天尤人。

3.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文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儒家思想中所弘扬的自强不息精神对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起积极作用,自强不息,形成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努力实现自我价值,树立人生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奋斗。传统文化中弘扬“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教导人们要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奋斗。

四、传统文化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方法

1.运用传统文化培养贫困生的自我反省意识。中华传统文化注重培养人的内省品质,一方面内省有助于帮助贫困生面对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察觉和自我调控,合理定位;另一方面,内省有助于贫困生提高自身修养,儒家思想中的“吾日三省吾身”注重人自身的反省,凡事从自身找问题,不怨天尤人,通过内心修养,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2.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环境适应与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局限,贫困生大多都由于心理素质较差而导致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贫困生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传统文化中,古人所说的“既来之,则安之”就是强调人的适应能力,贫困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自己养成坚韧、坚强的性格品质,在逆境中也要热爱生活,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3.帮助贫困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幸福观和苦乐观都属于人生观的范畴,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中倡导的自强不息精神和挫折教育都有助于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传统文化认为人有两乐,助人为乐和知足常乐,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包含让贫困学生产生幸福感,而不是对社会和家庭的失望和愤恨。传统文化中倡导“仁、义、礼、智、信”,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继承、挖掘的精粹。

4.发扬传统文化,培养贫困生心胸豁达学会自我解脱的良好品质。儒家思想中的“入世”和“有为”有助于引导贫困生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和庄子的齐物论,引导学生淡薄名利,在逆境中从容自如,这正是贫困生需要具备的心理品质。

5.让贫困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贫困生大多不善交际,心理健康教育应教给贫困生与人交际的方法和原则。中华传统文化倡导整体和谐、族群至上、重义轻利等思想,人与人的和谐是最基本的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帮助贫困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与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和谐发展。

6.中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是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倡导的内容。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不知足,他们特别想要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往往对金钱的渴求程度比普通学生要多,很容易导致在生活中贪得无厌,过分地热爱某种东西,必然形成一些不好的心理状态,甚至形成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阻碍他们的健康成长,“天人合一”思想中重视价值理性,更多地关注人的精神指向,旨在教会如何做人,对贫困生的心理教育问题融入这一思想观念,有助于教导他们如何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端正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促进他们乐观积极的成长。我们要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应用到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文化资源,心理健康教育与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结合,一方面有助于改善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冯羽,陈建华.高校贫困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文化融入[J].高教论坛,2016,(03).

篇2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1

一、现阶段周围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1.互联网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产生的影响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出现了相应改变,而互联网的大范围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信息交流方式。大学生群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非常快,互联网已然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信息获取途径。但互联网中的信息量十分庞大,各种思想观念掺杂其中,大学生群体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无法分辨其中混杂的错误价值导向。在这种缺乏一定判断能力的情况下,大学生群体容易在互联网中吸收错误思维观点,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

2.社会生活环境影响

大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需要独自面对社会,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在没有家长监管的情况下,大学生很容易与社会中的不法分子产生接触。因为很多大学生缺乏对接触人群的判断能力,所以很容易受其伤害;即使在双方暂时和平相处的情况下,社会不法分子也会有意或无意向大学生传导“负能量”,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

二、中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

1.传统文化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

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推动我国教育发展,国家在教育体制改革中大量沿用西方国家教学理念,这一行为也着实提高了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但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大学生心理教育方面的内容多是以历史知识、政治思想、经济理论为主导,而这些理论知识一般都具有专业性,对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帮助甚微。我国对心理教育的理解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希望在校大学生能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正确思想观念,从而端正行为及道德规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二字,指的不是狭义理解的文化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千百年来积累的精神文明财富。

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精神文明的精髓,能够促进我国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因此,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融入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支撑。

2.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情况取决于周围环境以及受到文化影响,文化需要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打磨才能臻于完美。我国历史悠久,历史文化传承也十分完善。在经过几千年的碰撞与变革后,如今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无数先辈的智慧结晶,其中有着中华民族为人处世和对道德修养的行为方向,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提高人际关系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道德行为水平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我国大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升民族自豪感,愿意为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的引领作用

大学生行为道德规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起到端正大学生道德行为的作用。学生通过学习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实现心理健康目标。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文化灵魂所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推动着我国向前发展。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会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生存发展。此外,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实现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基础所在,为此,国家有必要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

在此,本文希望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重视,进而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应用,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篇3

人处在社会当中,其心理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而特别是文化环境的影响。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文化也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革,当代大学生置身于文化环境当中,必然会感染到当代文化环境的教化,其心理必然会发生变化。探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现代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化,并且利用文化途径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对于更好的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内容

大学阶段是人生中的黄金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表现是由未完全成熟向成熟过渡。如今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个方面:

环境适应问题。环境适应问题,主要是指大学生对新的校园生活及环境不能从心理上很好地适应。从长时间依赖父母和老师的帮助面临的环境,生活方式,学习新的特性,依赖和自我矛盾的形成将产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焦虑。

学习心理问题。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自主学习。学习不适应和学习成绩不理想是引起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包括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等。

人际交往心理问题。优秀的人际交往关系是大学生很好的适应社会、实现自我个体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仍然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问题。进入准社会团体,独立学校,学生的社交圈,许多人缺乏人际交往技能,或内向孤僻,常常出现沟通障碍和自闭症心理贫困。

恋爱及性心理。传统的教育观念对早恋为禁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青年人的身体发育的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准备不足。成熟的,神秘的,特定恐惧交织在一起,导致各种心理问题。

择业心理问题。高校扩招之后,大学生普遍工作压力大,乃至呈现困难,由此引起的心理情绪问题更为突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存在,但在大四毕业生更突出。

自我发展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接近成熟,已明确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及价值,充实自我、发展自我的要求更为强烈。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过分追求完美、期望值太高等不良心理。假如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引起一系列心理情绪矛盾。

二、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

网络文化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的网络文化的表现是不同的,网络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娱乐文化,文化的媒介符号。”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自我认识的挖掘和自我情感的宣泄都有影响。在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拓宽视野,培养创新劲射以及增强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的同时,也会带来诸如紊乱价值取向、淡化人文精神、缺失道德人格等不利影响。

竞争文化的影响。“文化在无形中影响且塑造我们的行为表现方式,所面对的心理问题的性质,并左右我们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包括对困难的适应模式,以及遭遇挫折或生病时的反应与处理方式。” 竞争文化无疑是与大学生最为密切的文化之一。在提升危机意识,强化大学生成就动机,培养大学生进取意识以及提高心理素质的同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由于过度竞争和情绪障碍,在个人利益第一的竞争而导致削弱他们的合作意识。

大众文化的影响。大众文化作为一种相对于独立的文化范例。因其大众化、通俗化而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大众文化通过信息、影视、流行音乐等方式,能容易让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得到不同程度的消遣和娱乐,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同时还提供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以及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娱乐性,使大众文化迎合了人的趣味,尤其是迎合部分大学生的接受心理;其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复制性,使大众文化过度泛滥,从而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途径

解决心理问题的方式有很多,既然心理问题是由文化问题引起的,那么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从文化入手,寻求文化心理咨询和治疗的方法。通过文化调整由于各种文化给大学生心理造成的消极影响,通过文化路径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人处在一切社会环境中。文化环境对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高幅度冲击下,营造一个宁静的文化环境,对于调节人的心理健康意义重大。近年我国加大了对文化管理的力度,响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文化得到获得发扬,显现大众文化与主旋律文化共同繁荣的局面。 这是人民希望看到的现象,对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打造有实力的文化品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用的新思想,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坚持正确的舆论引导到抓住网络空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通过QQ、邮件、微信、微博等新型网络途径和大学生进行平等而个性化的交流,帮助大学生解决具体情况,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正确而又意义的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高雅的文化引领大学生的休闲活动。休闲文化有高雅和低俗之分。因此,努力提高休闲文化档次,用健康文明的休闲文化来启迪教育大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积极地建立大学生休闲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式,开设特别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利用休闲服务组织,为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提供平台;增强校园文化建设为激励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很好的氛围。

篇4

从当今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学生处于未成熟到成熟的敏感成长期,易受外界多元文化的冲击,一些不正确的思潮影响着他们的心理成长,左右着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个体价值观的矛盾、混乱、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多变,需要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根本上荡涤存于大学生头脑中的不良思潮,克服不良嗜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汲取传统文化中的营养,已是国内学者的研究共识,就两者间的关联性、应用性研究,国内学者开始了有益的探索,围绕传统文化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就实践的具体路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为本文论题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

二、泰山文化与驻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一)泰山可视可感的物质文化渗透着人的生存理念

泰山物质文化主要是指泰山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两者相互映衬、相互充实,宫室、植被、摩崖石刻、题字、庙宇、道路、溪水、山谷、建筑、悬石、碑坊、亭台、松柏等等,山水交映、盘道崎岖,历来有“步步不离地,步步是登天。一寸不着力,一寸天相悬。亲到绝顶者,步步乃慎焉。”的说法,通往山顶的路上,“登高必自”、“从善如登”、“努力登高”类题刻醒人耳目,给登山者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些和谐的自然美景,既有静谧安然之处,又有古树参天、风清云静之所,移步异景、苍松翠柏、溪水潺援、高崖深谷、怪石嶙峋。登临之处,无不荡涤心灵、振奋精神,不亚于在这空灵幽深的美景中进行一次人生冥想,灵魂得到洗礼,心胸豁然旷达;“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遥望攀登之路,真真切切、曲曲折折、喧嚣纷争,连绵起伏的群山、滚滚流动的白云,都变成了旅途中多彩的风景,这种登山实践,人们始终处于欣慰和奋发向上的情绪之中,抛却了烦恼,振奋了精神,催人奋进,置身积极心理状态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自古以来,各阶层的泰山朝圣者,把攀登泰山比作启迪人生的精神之旅,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仰慕而至,泰山成为了一种精神具象,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象征。

(二)泰山精神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教育价值

通过泰山文化凝练形成的优秀品德称作“泰山精神”,泰山的厚重、博大,世代敬仰,不断给人以启迪、激励和力量,而人的意志、追求、性格、理想,又恰与之契合,为驻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新的发展。

1.勇于攀登、登高必自、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从古至今,人们不光流连于泰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而且热衷于一级级台阶不畏艰险的攀登过程,在过程中体验与时俱进、勇于攀登、积极向上的心理境界,表达不畏艰险的情怀,昭示着一个人要实现人生理想,达到人生目的,就必须在确立远大志向的同时,正确对待不幸和挫折,充分的投入到生活中去,发奋努力、克服困难、不断超越、持之以恒。这些泰山攀登精神的意义,可以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关注视角,引导驻泰高校的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强烈进取心的心理诉求,最大限度的激发自身潜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敢于面对挫折和挑战,勇往直前,塑造积极人格,促进全面发展。

2.宽容博大、包罗万象、居高不傲的包容精神。泰山“五岳独尊”,有着“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纳百川”的博怀,在泰山之上,无论儒、道、释,还是古往今来各种文化,总能互相包容,兼收并蓄。分散于各个寺庙宫观的泰山石刻上,能清晰地看出儒、道、释三教合流的现象,虽然从内容上难以梳理出明显的教派合流的发展线索,但毋庸置疑的打上了儒、道、释多元崇拜印记。诸多景点也涵盖了经济、民俗和其他宗教派别等信息,印证了泰山文化的博大、包容,“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正是泰山文化胸怀博大、包容万象、谦虚谨慎的包容精神的真正写照,包容精神的培养,有益于帮助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懂得宽容待人、忍让克制,在人际交往上易于培养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容忍别人的过失,合情合理的向周围的人们表达自己的心理诉求,接纳别人,悦纳自我。

3.敢于担当、扶正压邪、勇于承担的担当精神。我国自古就有灵石辟邪和崇拜的民俗,泰山石也不例外,海内外常把泰山石、泰山石敢当碑碣赋予“保平安”、“镇宅”、“辟邪”的灵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泰山石敢当在人们心目中成了正义的化身,赋予了新的信仰理念,延展了灵石崇拜功能,包含了“扶正压邪”、“悬壶济世”、“敢于担当”的担当精神。马克思曾告诫我们,“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是无所谓的。”。人是社会的人,其社会本质决定了一个心智成熟的人要敢于承担相应的人生责任,这种敢于担当、勇于承担的责任感注重强调个体的自主、自觉,强调认知、情感、行为内心体验责任意识的自觉承受。培养勇于担当、敢于担当的担当精神,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引导学生自主、自觉、知行合一,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承担自身言行产生的一切后果。

4.物我两忘、融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泰山作为登临圣地,不同于一般自然风光,如果仅仅局限于自然特征,泰山也就谈不上“五岳独尊”的显赫地位,“离开了人的现实的生命活动,任何自然地理环境都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泰山的自然物景和艺术风格浑然一体,从众多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泰山文化遗存中,可以发现置身泰山中人与自然那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融洽关系。尤其在泰山的多元文化要素中充分体现着和谐的思想,既保持了自然本身的和谐,又解决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和谐,以及景观与游客生理、心理上的和谐。推及心理健康教育,这种和谐理念,涵盖人与国家、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强调个体的修身养性,强调尊崇生命的本源。和谐理念的推行,有助于大学生的和谐成长。

5.凝重沉稳、维护自尊、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泰山山脉形体浑厚、沉稳,给人以安稳感的视觉感受。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用了“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更是赋予“重如泰山”以崭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历经风雨洗礼,泰山便有了平安之山、稳定之山的文化内涵,蕴含了泰山的人格价值,并把追求“国泰民安”、“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同人类最高精神境界、价值理念和人生理想融为一体。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多种形态的人生价值观,少数学生没有远大抱负,没有生活目标,缺乏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稳如泰山”的人生理念渗透,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克服各种急功近利、不切实际、盲目攀比、好高骛远的浮躁情绪,营造脚踏实地、稳健务实的学习风气;“重如泰山”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的存在价值,利于培养志向高远、稳健务实的合格人才。

三、结束语

篇5

国内外高校文化建设经验借鉴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历史沿革、师资队伍来源、管理制度模式及生源的局限性,加强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只有积极吸纳和借鉴国内、外的优秀成果,才能开创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新局面。现试以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为例,结合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经验,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做分析:

一、国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及启示

(一)美国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大学与政府合作密切;第二,与企业之间密切联系;第三,不断进行文化建设创新,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即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第四,文化建设十分重视向环境渗透。

2.启示

(1)注重文化建设的认同性。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强化文化认同基础,使广大学生在学习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强文化修养,进而促进学生学有所成,承担社会责任。

(2)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社会性。对我国高职教育而言,要利用企业文化的浸润进行高职院校文化培养,将大学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3)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做到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相结合。我国高职教育不仅要通过公共课的开展进行有意识的中国特色文化建设,而且要开展文化、人文课程,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4)注重文化建设的直观性。通过校内硬件建设的方式加强对学生文化素养的渗透,进而推动学生认同校园文化及其深厚内涵。

(二)英国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重视多学科交叉训练;第二,重视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开放性思维,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第三,专业淡化,强调基础,注重通过阅读、讨论、思考、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广博知识和应变能力;第四,重视在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

2.启示

(1)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多元性。我国高职院校文化要注重多种学科交叉训练,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实践性。高职院校要在实践操作中让广大学生掌握实际能力和技巧。

(3)坚持文化教育的连续性。通过教育在时间上的延续和持恒,影响学生对世界加以体验,也是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

(4)加大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我国高职院校必须加大文化建设方面的投资和保障,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日本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重视从文化角度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调整;第二,重视在体育运动中发挥文化教育作用;第三,在文化活动开展方面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2.启示

(1)注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渗透性。发挥人文教育、道德教育的渗透作用,进而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

(2)注重在素质教育中推动文化建设。在素质教育方面进行文化建设方面的有益尝试,拓展教育渠道。

(3)通过心理咨询机构等固定机构进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高职院校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对保障广大学生心理健康,进一步认识自我及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四)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有以下特点及启示:

1.特点

第一,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实行“双元制”模式;第二,加拿大采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第三,澳大利亚推行“TAFE”模式。

2.启示

(1)通过继续教育实行学校对学生文化教育终身制。继续教育有利于学生持续保持知识更新和先进文化的传承。

(2)坚持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文化建设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保证教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特点及经验借鉴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国内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方面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必须达到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统一。高职院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必须相互作用,才能建立环境优美、特点鲜明、学术自由、民主治校的现代高职院校文化氛围。高职教育硬件建设如使其专业教学、科研活动和学院内在的精神内涵相一致,才能真正具有价值意义与生命特色。

(二)高等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统一。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很多高职院校过渡偏向于“职业性”而忽视了其本身的高等性。我们要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同时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创办的银领学院就是高等文化与职业文化相结合的教育实体。银领学院是企业订单培养的产物,学生在上学期间必须穿职业装、带工牌,专业技能由企业人员培训,接受企业文化熏陶。同时,银领学院实施双导师制,本校派出导师,处处要求自己做合格大学生。

(三)“以人为本”理念与科学精神的统一。高职教育文化建设要实现“以人为本”理念与科学精神的统一,才有利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总体推进。如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引进ISO9000质量管理系统对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而科学的管理。同时,还计划导入CIS战略理念,对拓宽职业学院发展空间发挥了巨大作用。

(四)传统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与社会进步的创新性相统一。国内一些高职院校在发扬传统文化方面已经做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尝试,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开设的明理学院,以“明德理、事理、情理、学理”为主要教学内容;开设的淑女学院以培养“娴熟、温婉、大方、端庄”的知性女性为目标,其中淑女教育载体以书画、秀红、礼仪、声乐、弹拨乐、舞蹈、瑜伽等为主,对发扬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五)娱乐性文化与学术性文化的统一。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而言,在课余活动的娱乐性中融合学术意义,提升学生对学术的热忱和信念,坚定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决心而非简单的愉悦身心,是现代高职教育应该积极探索的文化建设途径。如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就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三大教育为主题,以学生活动为载体,开展了相关的歌咏、诗歌朗诵、绘画、书法比赛,并组织学生向干旱、地震灾区捐款,开展主题班会活动等。

总之,我们应该在本国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从外国吸收借鉴适宜在中国本土的经验,达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洋为中用,自成一家的目的,才能使我国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不断适应新形势,取得新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 传统体育养生课程 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80-03

1 前言

传统体育养生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璀璨耀眼的明珠之一,是历代著名养生家、医学家、武术家等所倡导的养生方法,也是人民群众在几千年来的不断实践中证明的有效养生手段。大学生知识先进,创造力丰富,学习能力强,在高校开展这门课程,不仅可以使大学生身心得到锻炼,而且也可以使传统文化遗产的传统养生术得到发扬光大,因此在高校开设传统养生术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分析与讨论

2.1 练习传统体育养生术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

2.1.1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

目前,大量调查表明,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容乐观,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高校将传统养生术作为大学生的身体锻炼方式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改善大学生的身体状况,还可以达到未病先防的养生目的,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养生理念,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变单调刻板的生活节奏。

以传统养生术中的健身气功・八段锦为例。据《浙江体育科学》报道,周新新抽取女学生100名为研究对象进行15周健身气功・八段锦锻炼,并测定比较其锻炼前后的体重、体脂、脉搏、肺活量、坐位体前屈及800m跑成绩6项指标,结果表明,女大学生进行八段锦锻炼后各指标均出现明显的变化,说明八段锦锻炼可以减少大学生的体重、体脂,降低脉搏,增大肺活量,提高有氧耐力运动素质和柔韧素质,充分说明习练八段锦可提高女大学生的整体身体机能水平。

传统养生术具有针对性强、适用面广等特色,是动静结合、身心互动、健患均益的健身方法。大学生习练传统体育养生术具有锻炼平衡能力、防病治病、纠正形体等作用。

2.1.2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练习传统养生术,作为“三调之一”的“调心”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它要求“意守”,集中思想,排除杂念,做到心神宁静,这样既能陶冶练大学生的情操,又能使大学生的情绪放松稳定。

科学实验也表明,习练传统养生术,被试实验前后在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和总分量表得分上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并且紧张、慌乱、总分量表达到了显著水平,抑郁分量表达到了非常显著水平。实验还提示传统养生术可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调整心态,促使大学生心境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另有实验表明,习练传统养生术可对躯体化、焦虑、其它症状的影响较为明显,对强迫症状、抑郁、敌对有积极的影响,且达到非常显著水平,提示传统养生术可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重视修心养性,调整心态,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向积极的方面发展。

结合传统养生术的具体动作进行合理配乐,使人们在静心聆听时,在音响、民族音乐的诱导下进行锻炼,可以使身心得到调整,达到最佳心理平衡的状态。

2.1.3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时代的发展告诉人们需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越是民族的传统的,越需要继承和发扬。作为传统文化的传统养生术进驻高校已成为一条重要的途径。在高校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传统养生术文化底蕴深厚,练习内容丰富多彩,练习方式灵活多样,个人参与与集体参与均可,无论是大学阶段,还是以后的中年阶段,甚至是老年阶段都可以自主进行锻炼,可以锻炼一生。通过开展传统养生术课程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终身体育观念,掌握科学的终身体育练习手段,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2.1.4 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传统养生术是一种形体和精神的体验,是人对社会、生活、生命价值以及实现自我的感受和体现。它的意境是以天人合一为基础,坚持人与自然的统一,人与社会的统一。在习练传统养生术的过程中,通过人与自然的接触,人对自然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以及铸就人坚韧、乐观、豁达、坦荡、虚怀若谷的品格;通过人与人的交往能使人变得真诚、友善、和谐、美好、乐于助人,促进人理性的进步。

当代大学生经受着来自学业、就业、情感等多方面的压力,对他们的精神和机体适应能力形成很大的冲击,非常容易形成亚健康。通过传统养生术的习练,在体验传统文化的同时,配合肢体锻炼和典雅的音乐渲染,可以使大学生暂别忙碌,转移注意力,更加积极主动地追寻和获得最佳的心灵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走出“亚健康”态,开辟属于他们自己的“心灵绿洲”,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3 传统养生术在高校开展的意义

3.1 传统养生术有助于高校体育课改革

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体育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增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体育技能和健身方法,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中。同时开展大学体育课程,也能够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校园文化。但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体育侧重于体育专项技术技能的传授,忽视了传统养生术的讲授,导致学生养生理念不明确,养生知识缺乏。而且由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社会,外界对大学生的诱惑因素与干扰因素增多,再加上大学生面临的困境与压力逐渐增大,很容易使他们形成不良的生活方式,影响他们的健康水平,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体育课的改革势在必行,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要求我国高校开设传统养生术课程,在大学阶段普及体育养生的知识,使学生能够以科学的指导进行学习、生活和健身活动,最终形成良好的终身健身意识和习惯。

3.2 传统养生术符合素质健康教育的要求

学校体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传统养生术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多元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且对素质教育的很多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思想道德的培养、人文素质以及科学素质的提高、个性发展、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思想指导行为,各项素质的根本也是思想道德的培养根本。而传统养生术从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触发,与德育、智育、美育一起成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有着悠久文化内涵的传统养生术,对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健康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功能价值。素质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在体育课中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可能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WHO指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力。学校体育要以提高这三者协调、统一的整体健康水平为目标,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到体育课的全过程。还需要激发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大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具有丰富内涵的传统养生术,集健身、娱乐于一体,具有学习简单、教学容易、运动量适度、身体活动范围广、活动形式多样性等特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便于掌握,能够产生兴趣和体会到“学会”的成功感觉,从而教师教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自我学习和体验的时间相对增多,这样更能体现学生学的主动性,也满足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3.3 传统养生术的特点适合终身体育的要求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又是将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紧密的衔接,保证体育教育的统一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实现一体化,持续一生,并且必须适应个人或社会的持久要求。传统养生术正是追求个人与自然、社会三者高度合一为目的的健身养生活动,这与终身体育的目标相一致。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而传统养生术项目繁多,内容丰富,练习时不受场地、器械等条件的限制,规则简单易于操作,便于推广和普及,适应高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体质学生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任意选择自己需要或者喜爱的运动项目进行学习和锻炼,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是当前学校体育改革要的重点。在大学阶段,学生通过传统养生术课程的学习,学会一些适合终身锻炼的技术,使他们受益终身,从而实现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目标的统一。

3.4 传统养生术课程的开展,有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传统养生术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产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习练传统养生术既是为了修身养性,强健体魄,也是为了学习、领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还可以使人树立“未病先防”的科学养生思想,使人懂得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合一的传统养生理念。由此可见,深刻认识传统养生术文化的现实价值,深入挖掘传统养生术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摄取传统养生术文化的知识精髓,使传统文化与当今文明相适应,使传统养生术与当代的体育原理和方法相协调,同样为社会主义现代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在高校,大学生学习传统养生术课程,会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体验传统养生术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美好变化,进而更好地弘扬国家传统文化。

篇7

关键词: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 B82-0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一、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

1、鲜明的自主性,薄弱的自律性

由于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因而具有鲜明的主体意识。在家里,自己是全家人的焦点,他们喜欢自己做主,进人社会后他们积极表现自我,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网络发达的今天,他们更喜欢用QQ,用“火星文”来表达自我。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容易沉溺于网络,自律性差。尤其是进入大学后,完全不同于高中生活的大学生活,让他们有了更多自由时间,对于这些自由时间,90后大学生多用网络来打发,在学习上缺乏自律。

2、孤独、寂寞感强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孤独的一代,他们在心灵的默契与感情的沟通上较为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不顺利而产生代沟。有的学生不爱出门,在外也不愿与人交流,在家里经常感到空虚寂寞,烦恼无数,只好沉迷于电脑游戏,在虚拟的空间生活,喜欢用QQ聊天。当下的流行词“宅男”、“宅女”更是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这一点。

3、思想多元化,个性独立

开放的社会环境,各种思想、舆论、观念等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迅速传播开来,对于被称为“晒”一族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深受网络影响。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碰撞,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加上自身鲜明的主体性,他们的思想在接受各种信息后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而行为又是思想的载体,多元化的思想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出独立个性。

4、心浮气躁,缺乏学术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蓬发,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同时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也带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西方文化渗入,人们对西方文化的误解和追捧,甚至有些人振振有词的维护那些违背道德的思想行为,自由主义泛滥,拜金主义盛行,一些人为了成名借助网络炒作自己,还有娱乐节目跟风把拜金主义堂而皇之的搬上电视荧幕,社会风气浮躁。种种这些,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于大学里应该学习的课程,他们却嗤之以鼻,认为不能带来切身利益而忽视,旷课、逃课,不能平心静气的坐在教室里学习专业知识。

5、追求时尚,彰显个性

90后大学生从穿着打扮就可以看出不少时尚元素,如露背装、超短裙、精心修剪的发型、淡妆等,他们敢于张扬个性,也善于张扬个性。90后大学生喜欢彰显自我的舞台,自信心较强,敢于表现,部分学生还以“时尚达人”、“潮人”自居。

二、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1、心理差异分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不管是什么问题要想解决的话,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出差异,所以必须把90后和80后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才是心理教育的基础。主要有两点差异:第一,文化上的差异。80后接受的文化是中西结合,不仅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也有着西方文化的融合,但90后接受的基本是西方文化,甚至对中国文化有着嗤之以鼻的态度;第二,生活上的差异,80后虽然不能说是经历过多么艰苦的岁月,但是相对于90后来说,还是艰苦很多。80年代的时候我国经济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到90年代后才逐渐好转,也就是说90后,基本是在经济富裕的状态下出生和成长的。而人的性格和思维基本是在14岁以前就形成了,也就是说80后在90年代已经定型了自己的思想和性格,不会再受到社会很大的影响,但是90后就不一样,因为还处于一个接受的阶段.因为接受的生活观念完全不一样,所以形成的思维和性格也不一样。所以,高校心理教育必须从差异上来进行正确的分析,然后加以引导,这才是解决的基础。

2、以人为本拓展内容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以人为本”始终是科学发展的核心内容,而社会的发展终究是人的全面发展,所以高校必须重视90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不管是从教学活动还是其他行为,都应该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指引方向。不仅是在行为、情感上进行引导,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人格上来引导90后大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以此来防止走上社会后只有理论缺乏实践操作能力的情况.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坚持人文关怀与历练教育相结合

第一,加强人文关怀,缩小心理差距.根据数据统计,90后大学生家庭情况层次不齐,贫富悬殊,在很多方面也会存在不平等的局面,而对于心智不成熟的90后大学生来说,无疑会有心理上的压力,甚至会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如果能及时关怀,就能有效的缩小这种心理差距,反之,会越来越严重。第二,与80后相比,90后明显会“眼高手低”,而又因为自己的过分自信,不会从内心承认这一点,这也就需要高校在课堂以及实践活动中来加强,提供更多的历练机会,以此提高90后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2)坚持传统文化和传媒引导相结合

一方面,传统文化在90后大学生的脑海中所剩无几,可以说是被抵触的东西,要想让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必须从心理上入手,让他们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真谛和内涵,这不仅需要学校课堂的努力,也需要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同时也要跟家庭相结合。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似乎对非主流文化很感兴趣,而且不管是从言行还是思维,都有一定的模仿成分,所以要通过传媒的作用,来进行正确的引导.因为非主流文化本身不是简单的对和错就能分辨的,合理利用能促进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程度。所以必须要注重传统教育和传媒教育的有机结合。

3、转变方式更新手段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心理教育并不是“有心理障碍才需要教育”,而是重在引导和预防,所以高校要采取正常的课堂普及心理教育、发现问题单独谈话以及结合网络教育,要把整个90后大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在预防心理问题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心理素质能力,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90后大学生的心里问题。

(1)坚持课堂教学和主题教育相结合

第一,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这个主途径的作用,来设置心理课程,不管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也需要可是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还要开展与社会接轨的比如“人际关系学”、“成功心理训练”“、大学生就业力促进”、“健康与成才”、“职业生涯规划”等相关课程。以此把心理教育和个人能力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心理教育课程渗透到所有课程之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实践拓展的训练,比如受挫能力的提升、自信心的加强、判断分析能力提高等。第二,加强主题渗透。心理教育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需要完全渗透到其他的课程和教育活动中。平时可以多开展有意义的班会、演讲、竞赛等,让90后大学生在娱乐和实践中应用心理教育,这也是检验心理教育成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2)坚持传统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

高校的授课方式基本还是传统的课堂教育,不管是传统的教室授课还是多媒体教学,都属于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采取传统教学的同时必须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现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90后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很多,所以高校应开设网络课堂,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教学。因为网络教学无需面对面,所以学生才能放下心理负担,把平时不愿意说的都能通过网络说出来,相比传统的课堂教育,会更加有成效。

(3)坚持目标引导和层次化教育相结合

很多90后大学生一进校就会感觉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这是因为没有定好目标的原因。所以高校在学生进校的时候就要指引其明确目标,以便奋斗方向更明确也更有动力,否则就会两眼一抹黑,甚至是混日子,到毕业之际会产生更多的心理问题。除此之外也要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理,这样也能检验自己在校学的各方面能力。另外就是要注重层次教育,扬长避短,具体体现在“因材施教”上,所以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结束语

作为异军突起的一代,90后大学生是祖国建设的未来。对于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从以往的工作中总结经验教训,更要注重时代的发展,遵循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探讨90后大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和具体表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正确引导。并采取相应的方法激励他们,进一步深化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职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8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重要意义,可以通过强化课堂理论教育、营造浓厚德育文化育人氛围、开辟独具特色的网络专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以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目前,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教学,是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承载着文化内涵,孕育着先辈们的思想精髓,传递着育人价值,与现代德育具有内在的契合性,对于提升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品质修养能力,具有重要的启示借鉴与现实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德育中的作用

 

数千年来,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和思想孕育的结晶,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育人功能,具有永不褪色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它们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理念,往往代表着当前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具有引导、凝聚、促进和激励青少年向善、求真、至美的功能。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具有强大激发和推动作用,有利于青少年走向社会助力其成长成才。

 

由此可见,传统文化既作为一种无形的强大驱动力量,为各种德育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又作为道德文化的有机构成,成为青少年健全人格与道德素质养成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学校德育工作过程中,加强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观的教育和培养对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一,可以激发青少年主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忠、孝、仁、信等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和转化,自觉掌握有关中华历史文化道德知识,有力地推动道德认识与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道德信仰与道德行为;

 

其二,可以规范和调节青少年的道德行为,促使青少年养成讲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行为习惯,促进青少年自愿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信念和道德义务;

 

其三,可以激励青少年不断去追求高尚的道德行为目标,传播道德文明,实现人生理想价值,以此来达到自身的充实完善。因此,在学校德育中加强青少年传统文化观教育,充分利用和挖掘校史、院史、学科历史和杰出人物史等传统文化资源,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的内在关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功能上的契合、内容上的契合、载体上的契合。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德育理念、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而德育又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二者都具有育人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包括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育人导向功能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重要启迪。理想信念是指人们对某种事物抱有坚定的相信,对某种事物笃定的追求,从而不断实现目标。人不能没有信念信念,没有理想信仰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就等于失去精神支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无数有识志士艰辛跋涉和不断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寻找国家富强途中积淀传承下来的精华部分,蕴含着从诸子百家到新中华成立再到改革开放新时期的英雄人士的理想信念。青少年思想、道德、人格、品质等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理想信仰的支撑,也离不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侵染。例如,在儒家文化中有“克己、礼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文化观念,都可以纳入到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范畴。中华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奋发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力之所在,是其基础、源泉,可以不断激励和推动青少年孜孜不倦地追求心中之理想目标。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囊括的爱国主义内容为当代青少年德育教育提供重要借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推动中华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们共同进步的精神支柱。从中华优秀传统的古代教育家孟子“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的爱天下之宽广胸襟,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忧国忧民精神,再到杰出的思想家顾炎武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度责任感的宏论以及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情怀和坚贞不渝品格,岳飞“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英雄主义精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爱国主义精神品质。对于我国传统文化资源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应大力予以开发、挖掘、整合进而增强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倡导的躬体力行为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示范。强调自我的反躬自省、身体力行和亲身体验,是中华古代社会的重要传统,而且形成了丰富的人格道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榜样示范作用,从孔子老子提出内省修养方法和见贤思齐的带头作用,到职业领域方面要求青少年积极倡导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职业道德,再到家庭方面要求青少年主动倡导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团结邻居、男女平等等家庭美德,在学校要积极提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尊敬守法等个人品德。这些基本德育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求都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所体现,比如,社会公德方面儒家文化强调“仁者爱人、恻隐辞让、富贵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德理念和思想,都渗透了人们如何做人做事的伦理思想和道德精神。像这些思想理念,对加强青少年伦理道德教育具体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相结合的现实路径

 

作为青少年德育主阵地的学校来说就是要转变德育观念,树立现代德育理念,可通过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途径,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来提高青少年思政针对性实效性。

 

1.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教材内容和课堂教学中。常态化思想道德教育必不可少,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可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如组织学校专家、教授、学者编写有关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教辅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入课堂;编写一些与《中学思想品德课》、《青少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相匹配的校本传统文化资源教学案例集。

 

在教学中,可努力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中华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图文并茂、立体化、多层次地展示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铭记于心,使得抽象的文化理论知识转化为一种形象生动和易于学生接受的知识体系;同时,要理论联系实际,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体验感悟教学结合起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教育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青少年头脑。

 

2. 积极营造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的校园德育文化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阵地。通过课余文化活动举办对青少年实施思想道德教育,更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纯洁思想,对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为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举办各种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博物馆之春、读书、讲故事和“发现身边美”学生微电影作品展播、寻找身边道德榜样了解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的脉络;通过举办传统文化进校园大型诗歌朗诵竞赛活动,让学生更加全面了解和感受中华文明的浩瀚和瑰丽;可邀请传统文化领域德行高尚、治学功底深厚、对传统文化经典了如指掌的文化名家和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聘请或邀请非物质文化传承者开展讲学讲座;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撰写心得感受让学生在浓厚的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丰富的物质文化氛围中受到浸润和感染。

 

3. 开辟网上网下传统文化等网络德育教育专栏。现代社会是一种网络媒体时代,青少年是使用网络媒体的主流群体。除了利用校园广播、校报、电视、宣传橱窗等传统大众媒介形式外,还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巨大传播作用,以网络文化为载体,把传统文化资源广泛传播开来。充分利用好现有全国传统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等网络数字文化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把经典名言、脍炙人口语句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可在校园网上开辟中华经典资源库专栏,开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栏目,通过手机、QQ、微信、论坛等现代媒体技术形式,使学生随时可登陆网站查询或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语录、名人事迹和礼仪礼节礼貌知识等,同时还可在网上发表个人心得,从而形成网上网下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强大合力,扩大传统文化育人功能的范围。

篇9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更是一个时代课题。只有紧密结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提高人文素质为导向,丰富校园文化形式,充实人文教育内容;坚持构建大学校企文化,大胆引进社会及企业、职业岗位文化并与自身培养目标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是衡量高等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职高专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类型,培养的是具有高度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其办学特色的营造不仅体现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也应当而且必须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寻求校园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坚持开放性标准特色办学,使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更好地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将是高职院校彰显生命力的有效途径。

一、 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导向

现在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淡薄,学生只关注专业课的学习及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生活单调,不少学生的精神寄托于网络游戏和网聊等。学生内心孤独,普遍对大学生活感到失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当然,学好专业对于高职生来讲非常重要,但是,面对越来越重的社会压力,只靠技术是不行的,还应具有把握自身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1.健全考评机构,完善监督机制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和主力作用应充分发挥,努力构建一支专兼结合的校园文化建设指导管理队伍。由组宣、教务、学工等部门抽调力量组建学校文明创建领导小组,并成立专门办公室,具体分工,各司其职。制定师生操行考评机制,并使档案资料的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学生在校阶段的德育考评成绩记入个人档案,并与课程考试一道,作为该生的量化考核标准之一。

2.加强社团、文娱、体育等学生活动的领导与指导,大胆注入新的内涵,不断提高活动的品质

校园网站、广播台、校报等新闻传媒,其基本队伍是学生,应进行定期培训,实行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制度。传播内容应以服务大学生为宗旨,传播中心工作信息、名曲名作赏析和学术讲座等。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还应成立有教师指导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书法协会、思想政治研究会、文学社等。

3.爱国主义、公民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要细化、量化、经常化

首先,通过整体构建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将教育内容全方位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去。一是精心打造校史馆。校史馆是永久保管学校校史档案的基地,也是对全校师生进行尊师爱校教育的场所。二是凝练校训、校歌。寓意深远、融汇传统文化和现代思想道德理念的校训和校歌,能催人奋进。三是构筑校园文化长廊,宣传名人佚事、重大活动,用以激励师生员工奋发图强、立志报国之心。四是大力促进教室、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服务社会。五是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优化服务环境。文明窗口、品牌摊位、风味小区挂牌服务;厅堂之内,有电视传媒、报刊杂志、先进模范专栏。师生在这里收获的不仅是肚腹之需,更重要的是高雅的文化休闲。

二、校园文化建设应以校企文化为基点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为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出了指导性方针和具体措施。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办学理念的新要求,坚持开放性原则,致力于对校园文化的探索和重建,大胆引入社会及企业、职业岗位文化,并与自身培养目标相结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从而有力推动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

1.主动营造特色校园企业文化氛围

高职院校的基本培养目标是为社会某一行业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动手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一个学生要真正成长为岗位熟练的操作人员,除了要有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在一定的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文化熏陶下,成为热爱工作、领悟岗位和拓展岗位发展的人才,而不是简单的熟练工。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受到行业和岗位文化的影响,获得更高层次的知识素养,为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和持续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深入分析历史和现状,寻找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点

校园企业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物,而不是简单的拼接,应当从院校的历史传统、文化现状和培养目标出发,通过系统化整理,明确与企业文化结合的目标、方向和载体,使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成为相辅相成,有血有肉的活性物质,达到校园文化中有鲜明的企业和岗位特色的目的,做到两种文化内涵和精髓的相互融合。

良好的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要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遵循高职高专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2006]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若干意见.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与健康养生是相互相承的,也就是乐活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保健营养》杂志一贯遵循的。自2009年以来,本刊开办的《名人养生专栏》就致力于追随文化前辈、名家学者的轨迹,从中给读者以有益的启示。

因为养生不光是从躯体上去养,还要从精神上去养。天地以人为本,人要以健康为本,健康要以养生为本,养生要以养心为本,养心要以养德为本。

传统文化中的养生真谛

近年来,一股“国学”热潮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兴起。从各大著名高校开办国学班,到《三字经》、《论语》进入小学课堂:从“百家论坛”在电视上的走红,到书店里琳琅满目的国学书籍……中华传统文化似乎正迎来一次全面的复兴。

目前国人最大的困扰是什么7著名书法家冯大彪先生的观点很有代表性,时下中国人面临信仰的危机,缺少精神上的皈依感。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科技一直是在进步的,而“文化”的发展却未必如此。现在的“国学热”也反映了中国文化面临的这种现状。经过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人们开始逐渐感到迷失和困惑,找不到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方向,便转而向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求向精神家园的回归。而国学正是以“人与天地的和谐”为主旨的哲学,解决的就是“从何处来,到何处去”的人生终极命题,从这一意义上说,国学与现代人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需求不谋而合。

中医是国家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它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一直关注本刊的著名篆刻家朱鸿祥教授传统文化造旨颇深,他感慨地说。《中国保健营养》杂志这个栏目开办得非常好,每一期采访的名人养生心得,体现了养生必养德的传统思想。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无异于一股精神清泉,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养生是保养身体、延年益寿之道。而养生的诸多方法中,养德尤胜于其他。正如老子提出的“三宝”论:持而守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资料告诉人们,人类的健康与寿命,15%取决于遗传基因7%取决于社会因素;8%取决于医疗条件:10%取决于环境因素;60%取决于自我保健。这就指出人的健康、衰老、寿命受到许多因素影响,但最主要的因素是由自己决定的。

养生与养德关系密切,是有科学依据的。心理因素对人的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证实,和谐的社会关系、良好的心态能使体内分泌出有益的激素和乙酸胆碱,这些物质能将血液流量及神经细胞调至最佳状态;同时大脑会分泌出一种天然镇静剂,使人获得内心愉悦、缓解精神烦忧。

国外一些科学家调查中也发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有益健康。美国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对2700位居民的健康状况进行几十年跟踪调查,发现“德者”的预期寿命大大高于不良之人。道德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高级情感。自我道德感的满足,缓解了这方面的情感矛盾,减少了心理冲突,并通过大脑皮层,又给生理机制带来良性影响,从而有益于人的健康。

大德者寿。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外在形象,其实却映射其精神气质与内心世界,正是将“德者寿”的理念完美融于一身了。养德应该有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品德。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有仁慈善良的人生观,与人为善,说真话不说假话,乐善好施,乐于奉献,助人越多心情越愉快。淡薄名利,知足常乐。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还重,先公后私,克己奉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见到他人事业有进步、生活有改善就为之高兴,见他人有困难、有灾难就怜悯、资助,见有人受歹徒祸害则见义勇为,当人家有求助时则有求必应,戒除嫉妒、结怨、打击、报复之心,培养高尚的人情、亲情、爱情。在善与恶、正与邪、公正与私欲、诚实与虚伪、清贫与奢侈之间,总是选择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