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古代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篇1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四川 贸易 格局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川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内陆地区经济贸易发展的步伐加快,更为四川贸易新格局,提供了极佳的机遇。

一、“一带一路”战略

丝绸之路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所开辟的贯通亚、非和欧大陆并连接沿线各国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是古代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交流的主要道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指的是主席2013年提出的国家级顶层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旨在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全方位推动沿线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对于西部地区而言,“一带一路”战略使得西部成为了开放的前沿,四川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为其带来了机遇。“一带一路”战略使得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布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四川省的发展定位是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四川省应充分把握难得的历史机遇,根植于区域经济发展特色项目,不断地拓展内陆开放度。

二、四川贸易格局现状

(一)产业结构变动

以2011到2015年数据为例(由于2016年统计数据尚未公布,因此以截止到2015年的最新数据为分析依据),四川省地区生产总值呈逐年增长趋势,但是受到济下行的压力,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12年的增长率为13。53%,而到2015年则下降至5.31%。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比重较低,且增长速度较缓;第二产业比重占比较高,但是增长幅度逐年降低,尤其到了2015年,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呈负增长现象;第三产业无论从增加值还是比重上都呈上升趋势,并保持了15%到18%左右的增幅。2011年四川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为14.19%、52.45%、33.36%,而到2015年时,四川省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变化为12.24%、44.08%、43.68%。

(二)贸易规模变化

2011年至2014年,四川省贸易无论是进口总额还是出口总额都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是在2015年四川省贸易进口和出口总额出现了双降现象,这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现象,影响四川省贸易发展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第一,全球经济总体低迷,国际贸易的规模萎缩,导致了出口总额降低;第二,大宗商品的价格下跌,使得四川省进口总额随着成本的降低而降低。虽然四川省对外贸易在2015年整体形势不佳,特别是成都市外贸下滑,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逆势增长情况,例如除成都以外的广安、宜宾、凉山、雅安等地区贸易质量有了改善。在外需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四川省对外贸易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四川外贸发展将得到一系列的政策的支持,仍存在着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贸易区域分布

四川省的贸易分布以成都为主,成都市一地的进出口总额约占全省贸易总量的80%,①而其他城市和地区,除了德阳市、绵阳市、乐山市和广安市有一定数量的进出口贸易外,其他城市和地区贸易发展十分缓慢。而从外资的引进来看,同样也是较集中于成都市及周边地区,一些相对偏远的城市和地区无论在利用外资、引进人才还是发展贸易上,都处于劣势。总的来说,四川省的贸易分布十分不均衡。

(四)贸易环境

2016年四川省出口总额按商品类别划分,农产品占比为2%,机电产品占比为65.6%,商新技术产品占比为45.5%,四川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比重较大,对于贸易产业,农产品仅占极少份额,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四川贸易布局的不均衡。此外,四川省2016年全省出口总额按企业性质划分,国有企业占比为11.9%,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为46.2%。其他企业占比为41.9%。②从数据上可以看出四川省出口贸易是由外商投资企业主导,对于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本土企业相对来说贸易能力较弱。

三、“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四川贸易的发展策略

(一)优化升级产业

“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为主,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城镇化建设程度不高,因此,在基建设施和工程方面需求量较大,而这一需求,为我国一些具有优势的制造行业提供了机遇。对于四川省而言,有着一批研发能力较强,竞争优势较为明显的装备制造企业,应充分把握“一带一路”沿线产业互补的格局,优化升级优势产业,加强研发,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四川省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使用利好政策,吸引投资者,帮助地方项目进行营销和战略规划。

(二)稳定的环境建设

稳定的环境建设包括生态环境和政治环境。生态环境指的是走绿色和低碳的可持续经济发展道路。由于四川省地处西部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较大,在发展中应充分利用信息化和先进技术,构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政治环境指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一带一路”参与合作的国家众多,同时也与部分国家形成战略竞争关系,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应处理好政治互信、领土争议、外交关系等多方面的阻碍。

(三)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四川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丰富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众多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如峨眉山、乐山大佛、九寨沟等从多景点均为国内外知名景点,每年游客络绎不绝。在“一带一路”战略的背景下,可以推动区域内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培育高知名度的景区景点,从而调整区域经济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创新四川省对外开放机制

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应鼓励政府、企业和各类监管部门主动学习国际规则和惯例,在金融服务和贸易投资等方面创新实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投资环境,提高全省经济对外开放水平,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项目中,从而促进四川省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四川省虽处于内陆地区,贸易发展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会对四川省与沿线国家贸易的往来起到促进作用,为四川省贸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及时调整全省的对外贸易发展策略,从而实现四川省贸易对全省经济甚至全国经济的增长贡献。

注释:①数据来源:四川省统计局四川统计年鉴。

②数据来源:四川省商务厅对外贸易统计资料(2016年1-12月)。

(作者单位为成都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 周凌云.试论“一带一路”对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经济观察,2016

(7):24.

[2] 吴晓琴.基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四川省生态经济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30):109-110.

[3] 江佳慧.“一带一路”战略下四川省发展的机遇与挑战[J].商场现代化,2016

篇2

关键词:全民健身活动;设施;投资;研究。

1 概述。

体育健身设施是全民健身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能否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本保障,体育健身设施的投资资金则能影响到健身设施的数量、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从现有参考文献资料来看,尚未见有对全民健身设施资金投入进行系统研究和我国全民健身设施投资资金的相关报道,我们拟对全国全民健身设资金投入进行多年的整体的动态研究,以期发现其变化的规律,为进一步促进全民健身设施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 研究对象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参考文献资料查阅的方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并通过自己的一些访谈,相互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数据来源于《体育事业统计年鉴》。

3 研究分析讨论。

3.1 不同地区资金投资比较分析。

我们按照全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分类,将全国分为东、中、西三个地区进行研究;根据全国东、中部、西部地区投资资金总量表我们觉得出现中西部地区增长率大于懂不地区的情况可能是东部地区投资资金的总量基数较大(2002 年投资量) 因而中西部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东部资金投入明显要超过中部西部(除2007 年外)而且这种差异有日趋扩大之势。只有全面、均衡和协调发展的全民健身活动,才能真正实现群众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才能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体质与健康水平。所以,弄清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提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协调发展的对策,这对于全面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总体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政府已经开始重视缩小东部和中部西部的差距,对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投资加大,但是西部经济实力薄弱是全民健身活动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经济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基础。健身活动的发展的好与坏,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经济发展带来的个人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化。经济对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体育事业经费投入、以及人们的体育消费水平等方面。加强宣传,为全民健身活动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西部地区经济建设,提高经济实力,为促进全民健身协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2 不同级别投资资金的比较。

根据东部国省地县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以2002 年为标准数)反映出我国东部地区各个投资的投资金额,可以看出省投入的增长比例比较大,尤其是2006- 2007 年的增长幅度较大,中部地区2002- 2003 年国家投资呈现猛增趋势,县级投入也在这段时间内出现异常的增加,其原因不是很明确。往后的2004- 2007 年国家投资比较均衡。根据西部地区国省地县投入的增长比例表反映出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等关系,总量比中部,东部低,但是转化成标准数来看发展还是比较平缓的2006- 2007 年呈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无论是国家投入,还是省投入等,都有大幅度增加。根据东、中、西部国家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在2002- 2003 年国家投入比较大,其余年份还没呈现大投入的情况,东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比较发达,所以国家相应的投入较少,没有大的起伏。2006 年以前国家对西部的投资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2007 年突然猛增可能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有关。根据东、中、西部省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我们得出,中部地区省投入虽然速度缓慢,但还是呈逐渐上扬的趋势、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在2006- 2007 年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扬,尤其西部最明显,原因可能是由于国家投入力度加强而带动省投入的增加。东部地区由于奥运场馆和全运会场馆的建设,所以省投入力度也相对加强。根据东中西部地级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我们可以看出2002- 06 年东中西部地级市投资变化幅度不是很大,而2006- 2007年西部地级投入加大,可能是由于国家投入和省投入的拉动,有了质的飞跃。2006- 2007 年中部东部较前几年没有质的变化。根据东中西部县投入资金增长比例表中我们可以看出2002- 2003 年中部地区县级投入大幅上扬,相反东部,西部却成为下降趋势。2004- 2005 年中部和东部都有所回落,回到与2002 年差不多的水平,而后两年又呈现上涨趋势;西部地区由于国家,省,地级投入的带动,县级投资也有上涨。

西部之所以在2006- 2007 年的投资金额的涨幅较大,其主要原因主要还是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还有西部地区省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得到西部人民的广泛拥护。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2002- 2005 年全国投资资金总额下降,2006、2007 年涨幅较大;4.1.2 2002- 2007 年中部地区投资资金总量呈剧烈波动增长状态;4.1.3 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等关系,总量比中部,东部地区低,但转化成标准数来看发展还是比较平缓的,2006- 2007 年呈现了大幅上涨的趋势;4.1.4 东部地区投资资金的总量较大,所以投资资金的涨幅不会太大,中部和西部地区投资资金的总量基数较小,所以发展空间较大;4.1.5 东部地区投资发展的趋势引领全国投资资金的发展趋势。

4.2 全民健身活动设施投资的建议。

4.2.1 应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进行全民健身意识宣传。早在20世纪80 年代美国就己经专门成立了“健身和体育总结委员会”,并在50 个州建立分支机构,旨在唤起民众重视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因为我们要加强包括图画类的各种宣传,从而提升大家健身的意识,让居民从根本上认识锻炼的重要性。4.2.2 乡镇文体站,农民体育是全民健身发展的一大难点。能否解决好农民体育,是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的关键。

地方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把现代体育比赛形式与古代遗风结合起来,积极地进行加工、改良,创新,摒弃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乡镇文体站为支点,以小康建设为载体,促进农村体育发展。4.2.3 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最大限度的在保证健身消费者权利的基础上,制定《教练员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行业人员管理岗位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组织专门人员对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发展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对其经营过程进行监督。4.2.4 提供多样化的健身服务项目。将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结合起来,多开发趣味性和少年儿童特色的体育健身项目,使更多的人参与健身锻炼。不追求大而全的服务项目,发展“经营体育型”多功能大众化体育市场。

针对我国全民健身运动底子薄、场地少、器材缺乏的现状建议:一切可供体育锻炼的公共场所,包括公园、名胜、江河湖海,以及学校、机关、企业的体育场地均应向群众免费开放或低收费。

参考文献。

[1]谢亚龙等。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12.

篇3

一、挖掘区域文化特色,树立品牌

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需要对该地方的文化进行研究。通过挖掘区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对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层的理论基础。当我们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来审视特定区域的文化传统,就会发现特定文化区中的群体性格特征大体相同。我们所感知的这种大体相同的群体性格特征就是区域文化性格。“区域文化性格,就是生活在一定的文化区域中的绝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带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与文化传统相比,区域文化性格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历史积淀,它反映特定文化区域中的人们普遍性的、稳定的心理趋势和价值取向,构成该群体区别于其他文化区群体的鲜明特征。它形成于一定的区域文化传统背景之中,与特定的文化区紧密相连,同时受到地理环境、经济结构、政治制度和外来文化传播的影响。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各种“经济体系总是沉浸于文化环境的大海中。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每个人都遵守自己所属群体的规则、习俗和行为模式。” 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特色,并对其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由于区域文化具有强大惯性,促进了区域经济也有传统习俗回归的冲动,这种文化惯性对经济有其积极作用。

浙中经济的典型城市义乌,是义乌人从“鸡毛换糖”的货郎担开始走街串巷,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华夏第一市”,凭借的是逐利而生的“鸡毛换糖”文化;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永康市,寻找根源我们可以发现,永康人在古代就善于铸造兵器、大鼎等,永康人在常人的印象中就是肩挑行担奔走四方的打铁师傅,专门为人打酒壶、餐具等生活用品,因此就是永康人的这种精神文化铸造了今天的“中国科技五金城”……所有这些区域经济的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

区域文化影响着劳动者的素质和观念,创造独特的氛围,从而引导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能模仿他人的模式,只有研究该区域的文化底蕴,才能真正发展该区域的经济。因为一个市场、一种产品可以模仿,但是一个区域的“性格”及人的精神文化是没法模仿的。

二、挖掘区域地理特色,树立品牌

区域的地理特色要从他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条件及自然资源方面考虑。

1. 地理位置,尤其是体现被研究对象与周围具有经济意义的事物的空间关系的经济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子之一。例如天津和秦皇岛均是港口城市,就港口自然条件而言,天津易淤,冬季结冰,港口条件比不上秦皇岛,但天津的地理位置比秦皇岛要优越得多,它不仅是海河的出海口,以农业发达的华北平原作为腹地和经济依托,还是北京距海最近的地方,故历史上北京定都以后,天津即得以兴起和发展。而秦皇岛虽然港口条件好,但因地理位置较差的原因,仅在开滦煤矿开采后,才作为煤的输出港而发展起来。

2. 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从世界范围看,新加坡是得益于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典型城市之一。由于它地处世界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东端,它已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集装箱运输港口及转口贸易中心。从我国国内区域经济情况看,沿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运输便利,尤其是适应对外开放与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海运条件非常便利,因此,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至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等方面普遍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因而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3.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技术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并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等。自然资源的禀赋状况,是富有还是贫乏,对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并能充分加以利用的地区,一般比较容易地成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西亚的海湾国家能够成为世界较富有的地区,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该地拥有大量的石油资源。我国西部广大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并有可能成为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物质基础。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可能会深深制约西部经济的发展。

篇4

关键词:“一带一路”;比较优势;经济发展

一、内蒙古经济发展现状

近十几年的国内生产指标2015年的GDP比2000的高11倍以上。近两年的发展趋势比较平稳,2015年的GDP按可比价格计算比起2014年的增长7.8%,2016年则是7.7%以上。从表格1中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仍然是第二产业。经济年的数据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占GDP的比重达到的54%以上,第一产业的比重快速下滑从2000年的22.8%到2013年的9.5%,每年都在以一定的比率在下滑。第三a业的比重从低到高,有下滑,但是总体上是稳定的。那么,对于内蒙古今后的发展趋势也是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道路一样,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然后依次是第二、第一产业经济。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历史渊源

在中国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从汉朝时期开始了,古代时期的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也就是现在西安,经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敦煌,通往西域。北边的线路可以到达理海,即今天的俄罗斯、伊朗和哈萨克斯坦的交界处。与此同时在汉武帝时期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开始,最远能达到印度半岛南端。

(二)区位条件优越

内蒙古位于中国的北部,横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接邻八个省区是中国邻省最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并且蒙古国和俄罗斯两国接壤,有19个对外开放的口岸。对于其他的省市来说内蒙古有区位的优势条件,在对蒙古俄罗斯两国的区域位置上占到优势的地位,在我国的城市群中里京津翼、环渤海城市群的距离较为近,在这些地方出口贸易时可以通过草原丝绸之路来进行贸易。内蒙古也对内外经济贸易有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资源禀赋

内蒙古位于国家的北部地区,其资源禀赋就相比其他的省市要有很大的优势,内蒙古的包头盛产稀土,风能,电能都提供给全国各省市。能源的生产总量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高,能源中占的比重最高的是原煤的比重,然后以此是天然气、水电核电和其他能发电、原油的比重。

对于能源出口来说可以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建立欧亚大陆桥,可以节约时间,资金。

(四)经济互补优势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内蒙古的经济额快速发展起来,在十之前的内蒙古经济排名在中上等的位置每年都以百分之十几的速度快速发展。内蒙古的发展有目共睹。

虽然说中国、蒙古国、俄罗斯三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但是实际的发展内涵都不同,在国际上“中蒙俄经济走廊”,内蒙古与蒙古国俄罗斯两国的贸易可以起到经济互补的优势。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内蒙古的机遇与挑战

(一)在对外开放方面的机遇与挑战

内蒙古也具有人文优势,2014年据统计内蒙古有458万蒙古族,蒙古国有28万,俄罗斯有90万蒙古族人,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也居住着俄罗斯民族。建立“中蒙俄经济走廊”也是大力拖动三国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的活动。

内蒙古与蒙古国和俄罗斯的之间的合作主要表现在,贸易、能源、交通、投资。旅游等方面。

建设欧亚之路,之前蒙古国的大学的校长也提出过建设从阿拉善通过蒙古国的铁路在到达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地区,这样对内蒙古地区的人来书会节省很大的时间,精力。

加强铁路、公路等互联互通建设,推进通关和运输便利化,促进国境运输合作。“中蒙俄经济走量”将呼包鄂城市群、满洲里和二连浩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

(二)基础设施方面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中蒙俄经济走廊需要为口岸打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完善物流体系,并且提高贸易效率,打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可以大幅度的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同时,改造新的物流园区,发展国际物流,构建物流的存储、加工、运输为一体的现代物流体系,成为内蒙古“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作用。

2011―2014年的内蒙古对蒙古国和俄罗斯两国的贸易进出口总额,每年都大幅度的增加,在这基础上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战略,国家之间的贸易会更加快速的增长。

(三)为内蒙古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内蒙古可以充分发挥其区位比较优势,在当今中国产能过剩,欧洲,美国等地区的市场已经饱和,蒙古国和俄罗斯两国仍然是有待我国去合作开发的新的市场,也是我国企业可以去发展的市场。内蒙古可以通过“中蒙俄经济走廊”把过剩的产能通过战略把过剩的产能运输给蒙饿两国,也为过剩产能问题带来机遇。

“一带一路”建设也为内蒙古的其他行业带来新的机遇,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的流动,有助于文化旅游、能源、物流、金融、信息、电信等各行各业发展带来机遇。如下表:

2000―2015年度内蒙古旅游业数据,通过近十几年的数据发现,国内旅游人数的增大幅度逐年增加,2015年与2000年相比而言增加的11.6倍以上,2015年旅游总收入达到2257.10亿元人民币,2014年同2013年增长28.63%。由此可见,内蒙古也成为国内外的旅游胜地。

总之,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内蒙古应该充分发挥各项比较优势,通过区位优势,利用对外对内的两个市场,构建空间布局,口岸与内地优势互补并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篇5

1我国近年来旱灾发生情况

旱灾是世界上影响面最广、造成农业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类型[1],世界上有近一半的国家干旱严重[2]。中国旱灾频繁,而且相对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因此旱灾是造成农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气象灾害[3],据统计,中国每年旱灾损失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5%以上;每年因旱灾减产粮食50亿kg;20世纪50-80年代因旱灾损失的粮食占全国粮食损失量的50%[4]。近50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在全球变暖和北方干旱化的背景下[5],全国受旱面积和受旱成灾面积均呈现上升趋势,全国有77.4%的省区旱灾增加。表1是对近年来我国旱情演变情况的汇总分析。长期以来,我国饱受干旱的困扰,从表1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尤其是南方地区,旱情并没有减轻,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给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等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010年10月份以来,华北、黄淮等冬小麦主产区基本没有有效降水,旱情出现早且发生面积较大。持续的旱情对小麦的正常发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24日17时,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8省冬小麦受旱面积571.13万hm2,其中严重受旱面积104.47万hm2。受旱面积比旱情最严重时(2月9日)减少201.87万hm2。8省累计浇灌麦田0.07亿hm2次,比2月23日增加34.4万hm2次,累计投入抗旱作业农机具962万台套。

2干旱给农业造成的影响

农业生产活动是由一系列的工作环节所组成的,从作物的初始播种到最终收获,各个环节都必须顺应农时依次展开,这样才能保证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但是,由于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并不是在每一年都能够顺利进行的,农事活动很多时候,会遭到破坏。旱涝是我国主要的气候灾害,干旱和洪涝等气候灾害的频繁发生给我国的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多不利的影响[6]。干旱灾害,严重影响着农产品的生产供给和粮食安全,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最大风险。1978年以来我国的土地成灾和受灾面积数据(表2)。从图1和图2的变化趋势图中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旱灾导致的受灾和成灾情况一直处于相对较严重的状态,并且成灾率没有下降的趋势,这说明,由于社会的自身抵御能力有限以及其对旱情的重视不够等原因,导致旱灾发生时没有得到较好的治理。

3粮食产量与成灾面积的关系

国内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区域,研究干旱等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都证明了干旱灾害与链式安全有较强的相关性,干旱会对未来的国际粮食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7-9]。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干旱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探讨干旱灾害与农业和粮食安全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图3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图Fig.3Trendofthegrainoutput图3是近年来我国主要粮食产量变化趋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粮食总量整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978到1996年将近20的期间,粮食一直呈现增长的趋势,增长近1.7倍。但1997年以后其增长速度相对较慢,甚至个别年份产量不增反减。在科技快速发展和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的今天,粮食单产迅速增长,为何粮食总产量却没有相应成比例地大幅度增长呢?干旱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有研究图4主要粮食总产量与成灾面积变化趋势Fig.4Trendofthemaingrainoutputanddisastersrea表明粮食产量随着降水的变化产生规律的变动,粮食产量的增加与降水量成正比,当旱情严重时,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10]。通过图4和表2可以看出,自1978年以来,我国由于旱灾导致的成灾面积在迅速增加,且干旱导致的农作物绝收面积总体也呈现上升趋势,再加上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导致粮食播种面积没有增加反而减少,导致粮食的总产量的增长如此缓慢,这种缓慢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一直以农业为优势的人口大国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以上分析可知,粮食产量和旱灾成灾面积紧密相关,但考虑到粮食产量还受到例如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机械动力、以及化肥施用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二者之间的具体数量关系还需要通过可靠数据做进一步的实证讨论。

篇6

文章明确了地名、城市地名及地名规划等基本概念,对城市地名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解读。同时通过对城市地名演变的规律和趋势的分析,总结出城市地名的演变具有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不同视角下城市地名规划的思路及方法,旨在为现代城市地名规划提供新思维,为城市地名的标准化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关键词:城市地名发展演化地名规划

中图分类号:P2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urban place name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city cultur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urban places of the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more important, is the modern city to speed up into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cooperation of the important basic [1]. City planning of urban planning place names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s, and more and more be at all levels in our country city administration of attention and developed a series of city planning and regulate the place name activities, normalization, standardization, the serialization of city place name has become a city planning series results the main basis of the administration of place names.

The article made clear the place name, city place names and places such as planning basic concepts, to the city place names and the urban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to read about. At the same time of the city by place of the rules and trend of evolu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urban places with steady change, change in the regularity of the firm. On this basis to explore different perspective of the city planning place names thought and the methods, for the modern city planning to provide a new thinking place name, city place name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anagement to provide technical basis.

Keywords: Urban Placename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Toponymic Planning

地名是人们为了便利自己的生产和生活,对具有特定方位、地域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具有信息载体、社会现象、文化现象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2]。我国早期由于地名数量不多,地名取词上较多出现单字和双字,且地名命名并无太大的规律性。现代地名由“专名+通名”构成,专名的形成和人们对该地域的最初理解和认识相关,主要用以揭示地名所承载和表达的意义。通名标志着人们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认识和分类,用以表达和描述地理实体的类型及特征,是地名中表示其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类别的部分,记录着人类改造自然的各种举措和设施,也体现行政管理的区划。

城市地名是一个包括地理实体名等在内的一个庞大体系,其变化往往是对城市空间、城市文化、社会政治等变迁最直接、最具体的记录,其发展演变有其特定的规律性, 通常表现为对一个地方自然环境、历史事件、社会风俗、名人佚事的记录和反映。

1、城市地名与城市发展协同发展

纵观城市发展史, 城市地名的变动除受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外, 城市自身建设和发展是影响其变更的重要客观条件,是城市地名发展的原动力。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新城、开发区、城市新区等数量和规模得到了空前增长,新建筑、新道路、新住区等城市组成要素的大量涌现,为了增强这类地物的可识别性,必然要求大量新地名的出现;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地名在数量、类别、内涵和空间分布等方面将发生巨大变化[3]。

2、城市地名呈现变动与稳定的演变规律

地名和其他语词口口相传、世代相因,在使用中逐渐取得习惯性和稳定性。地理区域本来没有名称,名称是人们主观赋予的,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变迁,人的认识也不断地变化,因此,地名在稳定性的大背景下又有变动性,而变动性中又有其稳定的元素,地名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矛盾和统一构成了它的发展历史。

城市地名是人类为了方便生产、生活和交往而对其所在城市的地理实体赋予的名称,具有指位功能、社会功能、文化显示功能和思想传播功能[4],地名产生的原因及其功能决定了地名需要保持其稳定性。从地名的发展历史看,由于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变迁,地名也在不断的发展演进。尽管如此,任何时期的地名都不可能全部更改,每个时期地名的演变只能是多数继承、部分更改、少量新增。地名在发展演进的变动性背景下有其稳定性的一面。

地名是时代的产物,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它也在发展变化和新陈代谢。就大多数地名来说,一旦产生就能为人们使用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受到政治因素、命名理据、文化因素及管理制度因素等的影响,地名又表现出稳定中的变动性规律。

随着交通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地图的出现使城市更为广泛的被外界所了解和应用,也给城市地名梳理带来了新的契机,数字化导航仪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城市地名,特别是城市道路名称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标准化、典雅化、内涵丰富化、数字化[5]。

3、地名规划

在民政部和建设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工作的通知》(民发[2005]65号)中,将城市地名规划界定为:“在城市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基础上,依据地名管理法规和有关规范,对城市新生地名作出的科学规划” [6]。

城市地名规划是整个城市建设与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规划所涉及的各类人文地理实体名称的统筹设计[7]。事实证明城市地名规划有利于加强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的地名管理,减少地名命名、更名的片面性、盲目性、局限性,克服地名重名、同音、文化含量不高等弊病,提高地名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对城市规划和全方位强化城市地名管理等都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我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地名规划的雏形,不难发现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有对地名的统一、超前考虑和命名的影子。唐长安城以南北向的朱雀门大街为中轴线,棋盘状的二十五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两市一百零八坊,形成形式上东西对称“畦分棋布”的城市街坊面貌。城中城门、街道、里坊、殿、阁、亭、馆等都有名称,且采词含义明确、用字对称且工整,与其功能、位置较为吻合,并且相邻的街道、城门、建筑等名称采词用字在含义上相互呼应。

3.1.1.古代的地名规划

资料来源:《地名规划原理》(2003)

3.1.2.近代地名规划

作为当时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于1930年进行了地名规划,编制了一张详细的城市道路名称规划图《首都干路定名图》,是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地名规划图。规划命名了68条城市干线道路名称,并对路名系列化命名方案进行了有益探索,如部分路名以省一级行政区划的名称命名,如黑龙江路、福建路、湖南路、湖北路、云南路、江苏路、广东路等等。方案于1930年10月交由城市建设部门具体实施。干路定名图上规划的68条道路名称,至今沿用的有42个。

3.1.3.现代地名规划

建国后,随着城市范围大规模、高速度扩张,城镇地名数量猛增,新旧地名更替活跃,我国少量城市进行了地名规划编制的尝试与探索,其基本特点是由不自觉转变为自觉编制,规划所需解决的问题也更为迫切。规划一方面按照地名规范化管理的需求,对以往零散、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差的城市地名问题进行了诊断和梳理,对城市建设中产生的新地名进行了适度超前规划;另一方面加强地名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紧密联系,以解决城市规划与地名规划、建设与命名、命名与管理三个相脱节的问题。

目前许多学者对地名和文化、地名和语言、地名和历史、地名和地理等理论方面进行了探索研究,但缺乏从多个视角对城市地名规划进行专门的、系统的研究,本文创作思路采用问题导向原则,提出“释疑―摸底―明道―求解”的技术路线。

4、结语

本文以中国城市地名现状特征为基础,通过对不同视角下的城市地名规划的探讨,总结出如下几点结论:

1、城市地名演进与城市发展具有协同共进的内在关系

城市地名演进与城市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协同中求发展。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地名发展的原动力,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下,城市地名的数量与日俱增、类别不断增加、内涵日益丰富。同时,城市地名对城市文化起到传承作用,是城市个性彰显的载体,通过对城市地名系统及其演变过程的分析, 能够把握到城市发展的脉络, 感受历史的凝炼与厚重。

2、城市地名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系统,其稳定性是相对的

1)城市地名在发展演变进程中具有稳中有变、变中有稳的规律性。城市地名的基本功能决定城市地名具有稳定性的一面,城市地名同时又是时代的产物,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其变动性的一面。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适应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城市地名的发展演进呈现出标准化、典雅化、内涵丰富化、数字化的趋势。

3、“专名+通名”的取词理据是现代城市地名构成的基本特点,城市专名采词来源也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增强而不断扩展

“专名定位,通名定类”已经成为我国城市新地名的主要构词特点,不仅通名划分越来越细,专名采词来源也越来越广。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地名的采词具有如下的特点:1)反映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类地名;2)记录历史事件和纪念历史人物类地名;3)反映古代经济、行业类地名;4)以古代官署衙门及文化设施命名的地名;5)表达思想意图及美好愿望类地名;6)反映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类地名;7)以行政区名称命名;8)以名山江河命名;9)以花卉树木名称命名;10)以序数词、方位词或者某一主题进行的序列命名。

4、现代城市地名规划实践工作中上应保持思维的多视角性[8]

1)从文化视角来看,保持城市地名的文化性是现代城市地名规划的内在要求。在开展城市地名规划实践时,应以保护和弘扬地名文化、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为立足点,以尽量保持地名稳定性为原则,以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彰显城市个性为目标。

2)从政治视角来看,现代地名规划应该凸显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不同时代的城市地名往往带有某一特定时期内的政治色彩,当前从政治视角考虑城市地名规划时,应以体现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作为时代主题,以反映经济建设、强国富民、繁荣昌盛等表达歌颂及美好愿望的词语为内容,来体现现代城市地名与时俱进的发展特点。

3)从经济视角来看,当前的城市地名规划,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科技发展、经济繁荣昌盛作为规划的主题之一。通过分析城市地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城市地名反映了该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业布局情况,同时城市经济的发展丰富了城市地名的采词范围。

4)从制度化视角来看,现代城市地名规划应优先考虑地名管理的规范化和数字化。现代城市地名规划是以地名相关的法规、规范和实施细则为方针政策和指引,以解决地名的标准化问题为目标,来构建规范化、系统性与层次化的地名规划方案,要有利于实现地名系统的系列化和地名管理的规范化。

5)从全球化视角来看,现代城市地名规划应紧紧围绕国际大分工的发展环境,促进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全球化对地名规划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下,地名采词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形成了具有全球化特点的地名。从全球化视角出发的地名规划有助于地名采词的多样化、丰富化,增添城市地名的时代感。

参考文献

[1]王际桐.地名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

[2]李全茂.浅谈地名的功能[J].中国地名,2006(9).

[3]尹广.地名要体现城市品位[N].广州日报,2003-01-03.

[4]李力.地名文化现象透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2).

[5]浦善新.数字地名──地名信息系统的理论及其应用[M]. 北京:新华出版社出版,2000.

[6]范今朝,黄吉燕. 城市地名规划及命名规则[J].城市问题,2005(1).

[7]褚亚平.城市规划发展不能忽略地名规划[J].北京规划建设,2004(6).

篇7

由于巴渝地区古盐业生产历史悠久,留下了种类丰富、数量繁多的古盐业文化遗产,其中包括古盐井、古盐业作坊、古盐业建筑群、古盐业栈道遗迹、古盐道等。

总体而言,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于渝西、渝东南、渝东北均有分布,范围较为广泛,综合《新唐书.地理志》、《旧唐书.食货志》、《宋史》、《元史》、正德《四川志》、嘉靖《四川志》,以及有关州县方志材料,能够得知巴渝地区的盐井在不断的废弛与增加,但无论如何改变,历史上的主要盐产区则集中在三峡地区的以下三个区域:一、以忠县、云阳为中心的瞿塘峡以东长江宽谷地带;二、以巫溪宁厂盐泉为中心的大宁河流域;三、以彭水郁山为中心的川鄂湘交界地带[3]。

具体来讲,由于盐岩的自然属性使然,巴渝地区盐井的开凿多在依山傍水之处,因而古盐业遗址、古运道等依托井盐而生的可供旅游开发的古盐业文化遗产也大多分布于此。因巴渝地区大部分盐井地处偏远,所以从盐场到其所在县市或到巴渝地区区域中心均有一定距离,加之古盐业生产方式的衰退,古盐场缺乏有力的保护和科学的整合规划,以致多数盐场废弃于野造成可达性较差②。同时,因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多分布在依山傍水之处,此类遗产的自然生态等附属资源较好。如巫溪县大宁盐场,前依大宁河,背靠大巴山,地处北亚热带东北大巴山系湿润植被带结合部位,周围的植被主要是北亚热带落叶及常绿阔叶林,包括有榆、柏、女贞、泡桐、栾树、擦木、白杨、盐夫木林等众多木材,动物还有大鲵(俗称娃娃鱼)等国家级珍惜动物[4]。

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的分类

巴渝地区境内保留着众多的古盐业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这些盐业遗产既可以顺应文化旅游的大背景,被开发者积极打造成能满足旅游者精神追求并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旅游项目,又可以被开发成体验性参与性较强的旅游项目。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些遗产,有必要对其进行分类,梳理其特质。旅游资源按本身的基本属性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古盐业文化遗产则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所以笔者以为针对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古盐业文化遗产按其存在形态又可从物质文化遗产(culturalheritage)与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两个维度进行解读。

(一)物质文化遗产类

本文亦遵循此原则,将巴渝古盐业的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以下三部分:

1.历史文物:在古盐业物质文化遗产中,从历史、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应当是古盐井,它是能反映盐业史上各时代、各种社会制度下的社会生产的实物。古盐井是食盐生产的源头,也是古盐业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主要提供盐卤,是整个制盐的基本环节。古盐井按其难易程度和发展顺序可分为原始井、雏形井、过渡井、和人工井四种基本类型[5],和四川地区的富荣、犍为等大盐场不同的是,前者主要是以人工井为主,而巴渝的三个主要产盐区域则以原始井为主,这也是巴渝古盐业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今四川而独树一帜之处。没有经过艰难的人工开凿,盐卤资源浑然天成,其品质从视角感官而言与四川自贡、乐山等地的人工井所出卤水迥异,是古代四川(含今重庆)井盐中的特色,若因地制宜的进行旅游开发,可以让游客有不同的视角感受和游历体验。此外,还有关于记载巴渝盐业的历史文献、盐业运输的碑刻,反映盐业制造情景的墓室画像等其他文物,这些文物虽不成规模,但也能成为盐业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力补充。

2.历史建筑(群):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中,历史建筑(群)不在少数,主要是与古代制盐、运盐、销盐、祭祀、居住等活动相关的建筑,涉及到盐卤的采集,盐卤的熬制成盐,食盐的运销、盐商盐民的居住等方方面面。既可是单体建筑(盐业作坊、盐神庙等),又可以是由单体建筑组成的建筑群(盐业古镇等)。此类资源是巴渝古盐业旅游开发的核心。该类资源中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是古作坊,古代从事食盐加工主要靠小作坊来完成,其主要工种是把抽汲起来的盐卤熬制成盐,是制盐的中间环节。通过对古盐业作坊的复原可以再现当时的制盐情景,使旅游者十分直观的了解古代人们制盐的全过程,了解制盐的生产工艺及生产工具,同时植入一些让旅游者参与的项目,例如让游客参与熬制盐的全过程,增强盐业旅游的体验性、参与性和趣味性。在巴渝地区,几处主要的产盐区如彭水郁山镇、巫溪宁厂镇等不仅均保留有较为完整的原始土法熬盐的作坊,且遗留了较为完好的盐业古镇面貌,如龚滩古镇自古是川、湘、黔客货水陆转运中心,历史上有“大业”“玉成”等十多家知名盐号,有祠堂会馆等20多所,至今仍有武庙、川主庙等建筑,是当今文化旅游开发中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

3.人类文化遗址:因巴渝地区产盐历史悠久,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址,为考古界所发现,并成为今天盐业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的特殊资源。其特殊性在于:古代四川(含今重庆)产盐历史悠久,但成都平原或川中丘陵许多古代产盐或古今都在产盐的地方,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大量食盐制造器皿的堆积遗址,能证明先秦以前存在盐业制造的遗址却在巴渝地区。这些文化遗迹主要集中在忠县一带,代表遗址有中坝遗址、哨棚嘴遗址、瓦渣地遗址、李园遗址以及邓家沱遗址,此外还有巫溪宁场盐业遗址、开县温汤井遗址以及奉节迹坝盐业遗址[6]。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

随着文化旅游的逐渐升温,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众多旅游景区的特色资源,盐业旅游亦是如此,因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也十分必要,根据《世界遗产公约》,将此类资源大致分类如下:

1.与盐相关的各类民俗。重庆古盐业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部分,首要、直观且利于旅游开发的是各类盐业民俗,主要分为生产民俗、祭祀民俗和饮食民俗。生产民俗的代表是大宁盐场每年十月初一换引卤水的竹笕,据《舆地纪胜》载:“大宁盐井引泉踏溪,每视用一镶。其视与镇经一年,十月旦日以新易阵,郡守作乐以临之,并民歌舞相庆,谓之‘绞篊节’。”在那天“盐厂以是日换笕竹,各灶以酒食飨工丁”[7],此俗从宋代开始,元明清一直流传到民国晚期。祭祀民俗的代表是詹王会和猎神纪念。相传詹王是位有名的厨师,因回答国王世界上最美的食物是“盐巴”而被杀害,之后国王逐渐体会詹王言之有理,又为詹王,于是每年八月十二日饮食业都要纪念詹王,同时也表明盐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个重要祭祀民俗就是祭祀猎神,相传是猎神发现了巫溪宝源泉,于是当地人筑猎神庙以兹纪念(至今大宁盐场有猎神庙遗迹)。饮食是旅游六要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与饮食有关的民俗自然成了旅游开发中的特色资源,重庆地区与盐有关的特色饮食民俗有泡菜、咸菜以及腌制腊肉等,这些资源同时也可以开发成旅游纪念品供游客消费。

2.古盐道③:古盐道是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中的重点和亮点。从战国至明代,巴渝地区的井盐产量都还十分有限,所产食盐多在产地附近销售,清代中期随着产盐数量的增加,所产食盐才大规模往外运销,主要销往湖北、湖南、陕西和贵州等地。其运输方式与主要依靠水运的海盐,和完全依靠陆运的池盐有所不同。因为井盐的地理位置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大多数产盐地的盐运都必须经历陆运和水运两个环节。水运是盐运的一个重要部分,由于井盐自然属性的特殊性,巴渝地区多数盐场都位于长江干道及其支流上。如开县诸井位于清江东溪河畔,云阳县云安诸井位于汤溪河畔,忠县诸井位于涂井溪、井溪、盐井沟、小井溪畔,彭水县郁山镇在乌江支流郁水河畔,大宁盐场位于大宁河畔[8]。尽管水运道现在大多已被进行了旅游开发,如大宁河已成为三峡旅游的一部分,但目前该部分旅游资源开发的文化深度不够,多停留在对自然资源观光的层面上,并且其营销推广与盐业无关。关于陆路运道,线路复杂节点众多,归纳起来,主要是渝鄂、渝湘、渝黔运道。渝鄂运道:因鄂西的恩施、神农架地区受东部山麓阻隔,淮盐无法进入,故历史上有食川盐的传统,于是川盐翻山越岭的进入湖北,留下了不少陆路运道;渝湘古盐道:该盐道主要分布在湘西武陵山脉区域,境内层峦叠嶂、地势险恶、群峰壁立,主要形成了“龙山线”,“沅水线”;渝黔古盐道:由于贵州不产盐,川盐就成了销往贵州的重要物品,经年累月在巴渝地区形成了以“綦岸”、“涪岸”等为节点的重要运道。因中国古代的食盐实行专卖制度,“产有定场、运有定商、销有定地”,加之古代四川开凿道路的艰难,致使陆上盐道一旦形成而难以改变,同时也成就了诸多因盐道而兴起的聚落城镇,留下了许多与盐有关的特色建筑群,如彭水郁山镇、云阳云安镇、巫溪宁厂镇、巫山大昌古镇、忠县涂井镇、石柱西沱镇、酉阳龙潭镇及龚摊古镇等众多因盐而兴的运盐古镇。可见,以古盐道作为依托,能将盐业旅游的开发范围拓广延伸。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所在地区位缺乏优势,可达性较差等诸多原因,目前利用程度不高,但仍有很大的开发空间。同时,在古盐业运输中值得特别提出的盐道就是古盐业栈道,它不仅是川渝乃至是全国盐业旅游资源中的一个亮点。古盐业栈道是古代食盐外运的陆上通道,主要承担着盐卤水外运到其他地方的重任,是产盐中心对外供给食盐保障人民生活必需的途径,也是传统盐运道受阻时防止产区食盐滞销的渠道。针对旅游而进行的栈道运输盐卤水的复原开发,必定会成为盐业旅游中的特色。

3.与盐有关的生产技艺及生产工具。传统盐业的制作从汲卤、熬卤到制卤,几乎全部依靠人力,全手工的制作为今人所罕见,最主要的是随着传统盐业的没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盐业制作工艺面临失传,因此,通过寻找传承人再现制盐的传统工艺,不仅体现文化旅游价值,增强盐业旅游的体验感,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价值。

4.有关盐的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作品。盐之于民众不仅在于是生活所必须,也是艺术创作的题材。人民在生产运输盐的过程中,逐渐创作出了与盐有关的艺术作品,例如生产时的号子,还有反映制盐时劳作辛苦的诗歌等,这些资源可增强盐业旅游的文化内涵。

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价值

人类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向来相伴相生,如影随行。在全球保护共识下,对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后果一直争议不断,建设与破坏的矛盾在开发过程中始终成为开发者进行价值评估时需要权衡之处。但诸多事实一再证明:没有保护的开发是缺乏根基的开发,没有开发的保护是不科学的保护。巴渝古盐业文化遗产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数量较丰,对该类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是大势所趋,本文则主要讨论针对巴渝地区旅游开发的几点特殊价值。

1.促进巴渝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城市形象

巴渝地区的盐业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在三个主要产盐带中,彭水郁山盐场以及巫溪大宁盐场都才将盐业旅游开发提上议事日程,并分别纳入2010年彭水郁山古镇旅游规划及2012—2025年巫溪县旅游的总体规划之中,相比江苏、四川等地区已经成型的盐业旅游业态还相距甚远。虽然起步较晚,但将巴渝地区古盐业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和推广,理论上能有效促进巴渝区域经济发展。该地区古盐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大多是经济欠发达县市,以大宁盐场所在地巫溪县为例,虽矿产丰富,含煤、石灰石、磷矿、硫铁矿等数十种矿物质,因其地貌以山地为主(山地占93%),一般相对高差达1000米左右,开采及运输的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向外辐射的交通不便,导致支柱性工矿企业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因此,要想提升当地经济,必须调整经济结构,以发展旅游为抓手不失为良策,以现有盐业文化遗产为基础,深入挖掘巫溪的盐文化,结合巫溪固有的优势自然资源,加强相应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宣传以盐文化为核心的旅游形象,最终形成以盐业旅游、自然观光旅游等为一体的巫溪经济支柱产业。依次类推,巴渝地区的其他盐产地也能依据自身特色打造盐业旅游精品,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巴渝地区的古盐业历史悠久、作用重大,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和传统产盐业的没落,所遗留的文化遗产已不被重视,加之主要盐产区又地处巫巴山地腹部,可达性较差,造成这些盐产区的知名度远远不够。巴渝地区以盐业为基础的旅游开发,不仅能促进其经济发展,也能契机提升区域城市形象。这种形象的提升可以通过节庆活动等途径进行。巴渝地区亦可以盐业文化遗产为载体,打造相关节庆活动,提升城市形象。反之,城市形象的提升又有助于旅游的推广和经济的发展。

2.推动巴渝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

巴渝地区在“十一五”规划结束之年,已逐步由过去三峡旅游一枝独秀发展成为长江三峡、大足石刻、山水都市、乌江画廊、武陵风光等旅游精品,并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初提出“一心两带”的旅游发展目标,即把主城区“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建设成为“长江三峡黄金国际旅游带”,把渝东南建设成为“民俗生态旅游带”。综观上述旅游精品,多以停留在供游客欣赏层面的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而供游客进行更高精神追求的人文类旅游精品仅以大足石刻为代表,但依据世界旅游的趋势和随着人们素质的提升,对于人文旅游资源的青睐,使包括部分遗产旅游在内的致力于满足旅游者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的文化旅游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巴渝地区盐业旅游的开发,正是迎合文化旅游这一趋势的的助推器。为突破巴渝地区的旅游形象,重庆市政府在2011年强势推出“重庆,非去不可”的旅游宣传口号。“非去不可”,不能只是对武隆卡斯特地貌这一世界自然遗产,或者是长江三峡等自然风景的游览;也不能只是对巴渝现代都市的观光,对火锅美食的品尝;还需要对该地区文化内涵的深层感受与理解。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笔者以为除了该区域的传统民俗、大足石刻等,另一个值得开发挖掘的就是盐文化。没有古代巴渝地区富庶的盐矿,就不会有在三峡地区发掘的中国早期原始人群,以及神秘的巫文化。没有古巴渝地区的盐业文明,就不会遗留给今天众多观赏价值极高的古镇。因此,盐业旅游的开发能促进文化元素的极大发掘,推动巴渝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同时也是对三峡旅游的有力补充。

3.实现巴渝盐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双赢格局

篇8

    【摘 要 题】古代经济史研究

    【关 键 词】明清/江南/经济交流/影响

    明清时期,随着各地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商品流通及对外交流的逐渐增多,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市场网络。明清江南地区丝、棉专业种植区的出现,商品流通的繁荣,大量工商业市镇的崛起,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等等,与这一总体的社会经济背景密不可分。这也使得江南经济得以和闽粤、湖广及华北、西北、东北等不同地区进行跨区域的经济交流,从而将江南区域市场纳入全国市场体系之中。这一时期,江南与其他区域经济交流的基本格局是,江南地区输出棉花、生丝、丝棉纺织品等农业、手工业品,从其它地区输入粮食、果品、肥料、颜料、木材等农林产品。在这总体经济交流格局大致类似的背后,江南与不同经济区域间的市场联系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与其它区域经济交流中所体现的各不相同、而又相对突出的特殊性,进而探讨江南市场与全国市场的互动关系以及江南经济对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

    一、江南与闽粤地区——建筑于地区分工基础上的经济交流

    明代,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业商品化的趋势。福建及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蚕桑业也有相当的发展。但总体而言,其蚕桑业的发展尚不能满足其丝织业的需求。明时,广东所出的粤缎、粤纱、福建泉州的倭缎、漳州府的漳纱、漳缎等享誉海内外,其所用蚕丝原料则多来自于江南地区。粤纱虽“金陵、苏、杭皆不及。然亦用吴蚕丝,方得光华不退色,不沾尘,皱折易直,故广纱甲于天下,缎次之”(注:乾隆《镇洋县志》,卷一,风土,亦见嘉庆《直隶太仓州志》。)。漳缎“丝则取诸浙西,苎则取之江右,棉则取之上海”(注:《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050“泉州府风俗考”;光绪《漳州府志》卷四八,纪遗上。)。每年闽粤客商都要在江南地区大量购丝,“(乾隆时)闽省客商赴浙江湖州一带买丝,用银三四十万至四五十万两不等,至于广商买丝银两动至百万,少亦不下八九十万两。此外苏杭二处走广商人贩入广省尚不知凡几”(注:陈学文:《湖州府经济史料类纂》,第63页。)。

    福建地区曾是中国棉花种植推广最早的地区之一,但其所产并不能满足其纺织所需。明清两代,江南地区均有大量棉花南运。太仓州鹤王镇所产木棉尤为客商看重。“木棉产鹤王市者,尤柔韧而加白,每朵有朱砂斑一点,离市十里外即无。闽广人贩归,题市必曰‘太仓鹤王镇棉花’”,“每秋航海来贾于市,无虑数十万金,为邑首产”,“远商海舶捆载而去,民以殷富”(注:乾隆《镇洋县志》,卷一,风土,亦见嘉庆《直隶太仓州志》。)。

    江南地区大量生丝、棉花的输入,推动了闽粤地区丝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其纺织所需有了原料的保证。这里,江南丝、棉等生产资料的南运,已远远超出了自然资源互补的性质,而是建之于江南及闽粤两地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水平提高的基础之上。这是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经济交流中的显着特点之一(注:详细数据参阅张海英《明清江南与闽粤地区的经济交流》,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在棉花、生丝等生产资料大量南运的同时,江南地区质地精良的丝棉纺织品等生活资料也大量南运闽粤地区。明清闽粤地区的丝棉纺织品的消费中,有相当部分来自于江南地区。“冬布多至自吴楚,松江之梭布、咸宁之大布,估人络绎而来,与棉花皆为正货”(注: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货语。)。上海法华乡所产紫花布“专行闽省,本色者各省行之”(注:民国《法华乡志》卷三,土产。)。江苏太仓州双凤乡所产“赤沙塘布纫而密”,为闽粤商贾竞贩(注:[清]佚名:《双凤乡》(抄本),“土产”,引乾隆《支溪小志》;按今赤沙塘属常熟支塘镇。)。福建连江县直到民国年间的新兴机织布兴起前,百姓衣着用布主要来自江南“苏布”。

    江南地区大量的生丝及丝织品,也成为明清广州转口外贸的重要货物来源,这对清代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外贸为导向的经济的崛起意义重大。清前期,每年从广州出口的商品中,茶叶、生丝及丝织品占广州口岸出口商品总值的60-80%(注: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4-255页。),其中的丝与丝织品主要产自江浙地区。江南丝织品的大量供应极大地支持了广东对外贸易的发展,同时,广东地区外贸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江南丝棉纺织业的繁荣。这种区域市场流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在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经济交流中具有独特的意义。

    与此同时,闽粤地区大宗的手工业产品和农副业产品也有不少进入江南市场。“凡福之绸丝,漳之纱绢,泉之蓝,福延之铁,福漳之桔,福兴之荔枝,泉漳之糖,顺昌之纸,无日不走分水岭及浦城小关,下吴越如流水”(注:王世懋:《闽部疏》。)。康熙二十三年开海禁后,江浙沿海海运贸易趋向繁荣,其商船所贩运货物种类之多,体现了区域市场交流的不断深入。浙江平湖县的乍浦港,“自闽、广来者则有松、杉、楠、靛青、兰、茉莉、桔、柚、佛手、柑、龙眼、荔枝、橄榄、糖,自浙东来者则有竹、木炭、铁、鱼、盐”,出港物品以布匹、丝绸为大宗(注:乾隆《乍浦志》卷一,城市。)。

    江南与闽粤地区频繁的商品流通,刺激了闽粤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变,其经济作物种植大面积增加,也使这些地区出现了米粮供应不足、需仰赖他省的现象。当时江南地区粮食市场上,便有相当一部分输入闽粤地区,以供其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生活之需。“数十年来,大都湖广之米,辏集于苏郡之枫桥。而枫桥之米,间由上海、乍浦以往福建。故岁虽频浸,而米价不腾”(注:[清]蔡世远:《与浙江黄抚军请开米禁书》,载《清经世文编》卷四十四。)。江南粮食市场大量商品粮的输入,保证了经济作物种植区农民的粮食供应。

    总体而言,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的经济交流,是建之于地区分工基础之上的区域经济交流,其表现为江南棉花、生丝等生产资料的南运对广东丝棉纺织业的支持;福建蓝靛等染料对江南染织业的供给;江南丝棉纺织品与闽粤果品、糖霜等农产品的相互交流以及江南粮食市场上大量商品粮的输入,对闽粤地区以果木、烟草及蚕桑业为主的农业商品化发展的支持等方面。清政府广州独口通商政策曾一度带来了广东地区外贸发展的,江南丝棉织品的大量南运供应成为广东对外贸易发展的强有力后盾,同时,广东外贸经济的发展又反过来刺激了江南丝棉纺织业的繁荣。这种区域市场流通功能的进一步延伸,在明清时期江南与闽粤地区经济交流中尤具有独特的意义。

    二、江南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联系——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形成

    明代,长江中上游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以至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在江南与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商品贸易中,米粮输入占据相当成份。一般而言,若非大灾歉收之年,明代江南地区尚不需要大规模的外粮输入,通过江南地区内部的区域调剂,能够基本保证本区粮食所需(注:参阅张海英《清代江南地区的粮食市场及其商品粮流向》,载《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6期。)。从方志及大量的清代奏折记载来看,大规模的米粮输入江南地区,主要是在清代。米粮供应区主要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安徽、江西、两湖及四川地区,其中尤以两湖地区为多。沿江东下之米,大多聚集苏郡的枫桥,再由此转销上海、福建。苏州的枫桥成为当时江南地区最大的米粮转运中心。从李煦奏折中可以看出,清代江南地区与两湖地区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上游地区输入江南地区米粮的早晚或多寡,直接影响着江南地区的米价波动(注:《李煦奏折》第42、122、203页。),“来船稍阻,入市稍稀,则人情惶惶,米价顿长数倍”(注:《清穆宗实录》卷三一四、卷五七。)。而且,江南地区对外来粮食的这种依赖一直延续到清后期,“江苏省各府县产米不敷民食,向赖湖广等省商贾贩运”(注:《清穆宗实录》卷三一四、卷五七。)。

    长江中上游地区米粮的大量输入,既对江南地区粮食市场的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又使江南丝棉纺织品农户的粮食来源有了保证,促进了江南地区丝棉纺织业和其它手工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江南地区大量的丝棉纺织品也因此而源源不断地输往全国各地。清代,汉口市场上诸种高级棉织品如毛蓝、京青、洋青等多来自苏州和松江地区;丝织品种如贡缎、广缎、洋缎、羽毛缎等,多来自南京、苏杭、湖州等地。乾嘉年间,汉口镇内的江南及宁波帮约60-70家,交易货物以棉花、海产物、米、帽子、绸缎为主,年交易额约3000-3500万两,占总交易额(14950-16000万两)的21.88%-23.41%,与在汉口的潮帮、广东帮及香港帮(年交易额为3500万两)并驾齐驱(注:据吴量恺《清代经济史研究》数据统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0、89页。)。江南商品在两湖地区市场的影响可见一斑。

    大规模的米粮流通,也带来了两湖地区商品市场的繁荣。以汉口而言,汉口作为当时内地货物之一大集散市场,各种生业,无不可行。俗称“行”者为其中最盛之商业,年交易额达9670-10070万两。其中粮、棉、油三项交易几近占总交易额的70%(注:据吴量恺《清代经济史研究》数据统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0、89页。)。清代汉口的繁荣与其数量庞大的粮食运转业的发展密不可分。

篇9

一 西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渊源与现状

西部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较早的地区,有着悠久的贸易传统。在历史上曾经作为我国古代的“经济特区”,发挥了对外(特别是对中亚地区)交流的窗口作用。中国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使得我国的西部地区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关系非常密切。日本早稻田大学长泽和俊教授曾指出:“丝绸之路是古代罕见的国际贸易通道,是联结欧亚大陆的动脉、世界发展的主轴、现代文明的母胎,它为欧亚广大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自汉代以来,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当时西北地区与中亚地区诸国的贸易往来达到空前规模。至清朝,西北地区与中亚出现了颇具规模的自由贸易。只是到了近代,西部地区的沙漠化倾向以及其它一些因素,致使“丝绸之路”辉煌不再。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一跃成为世界第十大贸易强国。但是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一度低迷,一直在低水平、低层次上徘徊,对外贸易依存度长期偏低,1996年,整个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仅为9.4%,而全国平均水平为35.55%,东部则高达48.49%;其贸易绝对额只有109.75亿美元,约为广东省的1/10,仅占全国贸易总额的3.78%。

在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理方向上,首先从进口来看,西部地区处于能源、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的前期,原材料供给较为充足,因而主要进口机电产品、钢材、化工材料、汽车及其配件、化肥、农药等物资生产资料,且主要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口,如美国、德国、意大利、香港等。其次,从出口来看,西部地区主要出口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近年来工业制成品比重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已初步完成了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向出口工业品为主的第一梯级转换。以较具代表性的甘肃为例,1998年该省出口初级产品比重占11.5%,工业制成品占88.5%,其中,工矿产品占78.4%,农副加工品占12.6%,农副初级产品占9%。迄今为止西部地区出口遍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对香港、日本、美国、独联体、德国、意大利、英国、法国、瑞典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就占西部地区出口总额的80%以上。近年来中亚和西亚地区在西部地区出口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开始加大。

二 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比较优势分析

(一)与东部相对的劳动生产率、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的理论及实证分析

传统国际贸易产生的理论基础是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和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国际贸易的根源是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生产本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上进行交换而形成国际贸易。比较利益学说指的是:不同国家生产的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差异,各国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双方获取最大利益;资源禀赋学说指的是: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即劳动、自然资源、资本等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因此,各国在生产使用本国最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并参与国际贸易时,可以获得最大利益。这些理论不仅是西方全部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它们同时也构成了大量经验验证的理论基础。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提高,但同时其原来具备的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却日渐削弱,以致于在国际市场上逐渐丧失了其比较优势。那么,相对东部而言,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力成本又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表1显示了1996年东西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差异,表2则对他们在该年度的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进行了比较。

表1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的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力成本

地区省份   国内生产  从业人口  从业人口人均

职工平均

总值(亿元) (万人) 年产值(元) 工资(元)

西藏

64.53

115.67

5611

8930

四川

4215

6464.9

6519.8

5010

贵州

719.83

1783.20

4032

4758

云南

1491.62

2186.2

6823

6231

陕西

1175.38

1762.7

6668

4937

甘肃

714.18

1521.46     4694

5882

青海

183.57

247.20

7426      6513

宁夏

193.62

245.36

7891

5635

新疆

912.15

5098

西部地区

8757.73

14326.69

6112.88

5888

东部地区  37903.2

23906.41

15854.8  7229.9

全国

67795

68850

9846.8  6210

注:(1)本表根据1997年《中国经济年鉴》编制;(2)劳动力成本用(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代替;(3)劳动生产率=从业人口人均产值=(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地区)从业人口

表2 1996年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及全国单位工资产值和单位产值工资额

地区/省份

单位工资产值(元)   单位产值工资(元)

西部地区

1.03

0.96

东部地区

2.19

0.45

全国

1.59

0.63

注:本表根据表1编制

由表1可知,西部地区的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约38%,比东部地区要低61%,而劳动力成本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2%,比东部地区低18.56%。更具体一点说,西部的工资产值偏低,在西部每获得1元的工资只需生产1.03元的产值,而在东部需2.19元的产值,全国平均需1.59元的产值;而同时西部的单位产值工资额偏高,在西部每1元的产值就可获得0.96元工资,而东部为0.45元,全国平均为0.63元。可见西部地区在劳动力成本上虽然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此优势还不足以弥补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

(二)西部地区资本、资源的现实比较优势分析

1.资本。由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市场不完善,竞争不足,“瓶颈”约束严重等原因,所受到的投入约束往往特别紧,资本不足是这些地区的常见特征。对西部地区而言,一方面由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实行了非均衡的地区发展战略,国家投资大幅度向东部地区倾斜,使西部的资金短缺问题更加突出。1981年~1995年,东部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固定投资占全国比重由45.91%上升到54.27%,15年增加了8.36个百分点,而西部地区由17.49%下降到14.27%;另一方面,在1985年~1995年整个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中,东部沿海地区占87.3%,西部地区只有4.2%。与此同时,在优惠政策和市场力量的综合作用下,中西部有相当一部分资金通过银行存贷差、横向投资和股票投资等多种形式流向了沿海地区。

2.资源。在劳动力、资本、资源这几大生产要素中,资源应该说是西部地区目前唯一的丰裕要素和优势所在。(1)能源等矿产资源。西部地区地上虽然贫穷,地下却很富饶。据勘察,西部地区主要的矿产有天然气、煤炭、石油、镍、铜、铅等,其中煤炭保守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20%左右;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国陆上总量的23%;天然气的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量的58%;全国近62%的镍、57%的铂储量集中在甘肃,97%的钾盐分布在青海。(2)农牧业等物产资源。西部地区由于具备诸多农林牧物产所要求的特殊的生态条件,如光照、温差、土质、水质等,从而使得其物产资源具有其它地区不可替代、不可比拟的天然垄断性。西部的瓜果、药材、皮毛等特产久负盛名,如能深度加工、开拓市场,极有可能成为西部地区的希望产业。(3)旅游资源。西部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复杂奇特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在人文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有着众多的人类遗址、王朝故都、陵寝墓碑、宗教胜地、石窟城墙等,加之多民族聚居,民风民俗特色突出,由此形成了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在自然资源方面,西部地区大川名湖、奇峰险山、高原盆地、雪峰冰川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基础。

以上对西部地区劳动力的分析是在与东部地区的比较中进行的。而东部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比较优势(尽管这种优势正在削弱)在对外贸易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西部相对于东部更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将使西部的这种优势在国际市场上更为突出,但其低下的劳动生产率、严重的资本约束将极大地制约着其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发挥。西部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虽然较为明显,但是资本“瓶颈”、市场约束、技术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该优势在目前仅能成为一种潜在的优势,而难以演化为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综上所述,依据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西部地区的对外贸易存在着现实比较优势上的不足与缺陷。因此,如何选择一种正确的贸易战略便成为西部开发与开放中的重要课题。

三 西部开放中的贸易战略选择

诚然,比较利益论是一种静态理论,以上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分析也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的。但是劳动、资源和要素禀赋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客观上的确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因而上述对西部地区比较优势的静态分析并不是要拘泥于静态利益的获得,而是旨在通过对这一影响贸易战略的基础性因素的分析,为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提供思路。

(一)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

各国和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都有一定的原则和标准,这些原则或标准有共同之处又有各自的特性。笔者认为,西部地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欠发达地区,既有着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别区情,又有着发展中大国的特殊国情,因此在选择贸易战略的时候应该遵循下列原则和标准:

1.有利于动态利益的获得和可持续性发展。西部地区多年来处于低度开发状态,若在开放中只强调单纯的贸易静态利益,忽视长期的动态利益,那么在短期内可能会由于其资源禀赋、劳动力的成本(尽管因劳动生产率的低水平而被削弱,但仍具备一定相对优势)方面的优势而获得一些贸易静态利益,在长期内却丧失了贸易促进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等方面的动态利益。同时,过度的、掠夺式的开采资源又会造成对西部脆弱的生态环境的破坏。因而西部地区贸易战略的选择应有利于获得动态利益,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取得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开发联动效应的开发性收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东西协调,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很不合理,二元经济矛盾突出,而西部、东部地区既要支撑广阔的国内市场,又要共同面对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这就要求西部地区在选择贸易战略时要避免与东部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相冲突,也不能把东部的问题转移到西部,而应该在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前提下,通过分工协作、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促使东西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利用广阔的国内市场,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

3.有利于充分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全球多边贸易制度日益自由化的趋势下,西部地区如果不能抓住机遇,不逐步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将十分艰难。而且如果其所选择的贸易战略过分倾向于保护,则可能招致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或贸易冲突,同时也可能给我国加入wto的进程设置故障,或者在加入wto以后因违背wto的原则和精神而招致制裁。因此,如何顺应和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是西部地区在制定贸易战略时应着重考虑的基本问题之一。

(二)几种贸易战略在西部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贸易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学术界对这两者孰优孰劣的争议颇多,但对贸易战略选择的客观基础和条件缺乏深入的分析,而离开了客观制约因素来讨论贸易战略的优劣是不现实的。应该说各种贸易发展战略都有其自身的有效性和局限性,都有其在特定现实情况下的优越性和适用性。那么,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贸易水平和层次低、现实比较优势不很明显、潜在比较优势较难发挥的落后地区,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贸易战略呢?

1.进口替代贸易战略。

进口替代型贸易战略是指以国内生产和保护替代进口、以内销代替出口的贸易战略。进口替代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途径之一,它主要以保护来求得本国比较劣势产业的发展并实现工业化。

进口替代战略具有明显的政策特点:在关税水平上,高关税是进口替代实现保护下发展的基本手段。国产进口替代在高关税的保护下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通过保护国内市场建立自己的产业和工业体系;在关税结构上,进口替代对资本产品和部分投入品实行较低的关税,甚至进口补贴,以降低国内生产的投入成本;在外汇、汇率方面,进口替代战略一般对汇率进行高估以降低进口投入的生产成本,同时往往对外汇的供给实行较为严格的管制以控制进口的总量和进口的商品结构、地理方向;在政府管制方面,进口替代是一种典型的政府统制和保护型的贸易战略。非关税壁垒的设置、关税及汇率水平的规定、特殊优惠的提供等都是政府干预或管制行为的体现。

对于西部地区这样一个自然资源丰富、经济贸易水平严重滞后的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无疑仍是其必经之路。一方面由于其建立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各种资源要素投入约束较松,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市场都比较大,当一些资源被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后,其余的资源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一来,其产品在满足国内市场后可能就没有多少用于出口了。因此,西部地区的进口替代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国内市场广阔的优势,在现阶段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可持续发展,从而获得工业化发展的长远、动态利益。但是进口替代在关税、汇率等方面的政策要求极有可能与东部经济逐步外向化、国际化的趋势相冲突,不利于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且进口替代对比较优势的忽视和明显的保护倾向又不利于顺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还可能导致贸易冲突和制裁。

2.出口导向战略。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是指通过扩大制成品的出口来带动工业化和整个经济发展的贸易战略。它是许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香港、新加坡等实现经济起飞的重要途径。

出口导向贸易战略的政策特点主要有:在关税水平上,出口导向所要求的平均关税水平较低,以有利于降低进口投入品的成本,同时也使进口替代不能在过高的保护下发展;在汇率上,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比较适当的均衡汇率,有时还实行低估汇率,以促进和鼓励出口;在补贴方面,出口导向的首要政策工具就是出口补贴,补贴的形式主要有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担保等;在政府管制方面,出口导向客观上要求实行自由的贸易体制,要求政府放松管制,取消贸易壁垒特别是非关税壁垒。

出口导向战略重视比较利益和贸易利益,特别是贸易所带来的动态利益,这有助于充分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出口导向是一种典型的外向型经济战略,西部地区若采用该战略有助于更好地协调同东部的关系,从而创建整体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而对出口的鼓励和扩张则为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提供了信息交流的渠道和足够的竞争压力,有利于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促进西部产业结构的转变、升级。出口替代主张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经济大环境。但是对出口的过于重视会导致依赖国际市场而忽视广阔的国内市场,出口过度将造成西部地区贸易条件的恶化甚至贫困化增长,西部在资源方面的潜在优势使得其主要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这极有可能造成资源的掠夺性开发,从而不利于可持续性发展。另外,出口替代所极为强调的出口补贴也可能引致贸易摩擦和违背wto的规则。

3.混合型贸易战略。

鉴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各有其有效性和局限性,有人提出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既通过进口替代保护国内市场发展独立自主的工业化,又采用出口鼓励政策发挥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这就是所谓的“混合型贸易战略”。如果这种有效结合在理论和现实上都行得通的话,那么显然这是西部地区最为理想的贸易战略。然而,尽管许多国家都没有实行单一彻底的进口替代或出口导向战略,但上述理想结合的难度极大、可行性极低。原因在于保护政策会通过经济关联的过程形成对出口行业的转嫁,加重出口的压力和负担。这种转嫁系数据统计低者达0.43,高者达0.95。进口替代既提高了可进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又可能提高了不可贸易商品的相对价格,这会使得进口投入品和国内投入品的价格上涨,这相当于对出口产品征税。而出口鼓励政策的实行又会抵消进口替代的保护效用。总之,保护政策的“反出口倾向”决定了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是不可能结合的。对西部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西部需进口的大多是资本品,技术含量、价值含量较高,对出口产品的转嫁系数更高。

4.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

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就是“以国际比较优势为依据,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以适度保护为辅助,全面对外开放的贸易战略”。(1)这种战略强调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走外向型发展道路。西部地区尽管现实比较优势不太明显,但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比较优势,特别是其巨大的潜在比较优势。因此在世界经济的广阔背景下挖掘、利用、发挥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建立自己的出口产业和主导产业,可以保证贸易经济的持续发展。(2)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重视发挥国内市场的作用,以国内市场支撑对外贸易的发展。国内市场广阔不是拒绝对外贸易的理由,但毕竟是发展中国家的优势所在。目前西部地区的市场虽然只占国内市场很小的一部分,但市场潜力很大,东部沿海的一些大型公司和企业甚至一些跨国公司现在都开始把目光投向西部。若西部地区的潜在市场得以开发,将和东部、中部共同组成层次更深、范围更广的国内大市场,为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支撑工业化和对外开放、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更多支持与保障。(3)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主张政府适度保护下的自由贸易政策。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此过程中离不开政府行为,离不开对一些落后幼稚产业进行保护,但整个贸易倾向是自由的,总体上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由此可见,内撑外开型贸易战略属于开放型贸易战略,追求贸易的静态利益和动态利益,对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一视同仁,适合西部地区现实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总体符合前述的西部地区贸易战略选择的原则和标准,有利于发挥西部的潜在比较优势,获得动态利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东西协调,创建外向型区域经济网络;有利于遵守wto基本框架和规则,适应、利用国际经济大环境,从而把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并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白光主编.西部大开发丛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2] 杨圣明主编.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王耀中主编.国际贸易学[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5.

篇10

关键词:人物画;代表作;发展脉络

人物画在历史发展演进中因其绘画题材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反映出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绘画艺术沿着其内在规律发展,并受到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而每个朝代的人物绘画特色别具一格。现存的历代人物画佳作,不仅仅是单纯的描绘人物外在形象,或者为记录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场景。在我看来,它更多的是以画传情,使观者在欣赏酣畅淋漓的笔墨线条的同时,体味其独特 “神韵”,寄情于画,情画合一,交相呼应。与此同时,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先辈们总结了相关理论知识作为绘画指导,更加丰富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中国古代人物画独特的“传神”特点,奠定了人物画神韵独出的特征。经过历朝历代的历史演进以及先辈们的不断创新、不囿旧制,致使人物画更加趋于成熟、完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画科的发展并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为后辈研究、学习古代人物画传神之美提供了范本,可谓是一部活着的人物画历史教科书。

一、流光焕彩――人物画代表人物及作品

在人物画发展的时期,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绘画大师和优秀作品。战国至秦汉时期,属于人物画形成时期,是人物画发展历程中的基石,它们皆以壁画、帛画以及画像石、画像砖表现其创作样式,并未出现具体的代表人物。然而,在魏晋隋唐这个人物画发展及形成的关键时期,出现了一批能工巧匠。在人物画发展的几千年里,当属顾恺之最具代表性。这位出生在名门望族的东晋画家,自幼精通歌赋词翰,书法音律,他在绘画创作及绘画理论上的卓越成就使他在中国画坛上名垂青史。他与绘画大师曹不兴、陆探微及张僧繇并称为“六朝四大家”,因其酷爱绘画,即也有“画绝”之称。众所周知,顾恺之聪颖过人,多才多艺,是公认的“才绝”,他还被人们称为“痴绝”,主要赞许他对艺术研究专心致志的精神。他的传世代表作品主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以及《烈女仁智图》。《女史箴》是西晋张华为歌颂古代贤德兼备的女官,宣扬宫廷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潜在意义在为劝谏放荡性妒、独揽大权的贾后所写,顾恺之为其创插画,从而有了这名作。同样,顾恺之发挥高度的艺术想象力以及运用浪漫主义绘画手法并且采用连环长卷的绘画形式,把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爱情通过作品《洛神赋图》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作品还采用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及“春蚕吐丝描”的绘画手法,更加奠定了顾恺之的艺术成就。不仅如此,顾恺之在绘画理论上也有远见卓识,他以“以形写神”及“迁想秒得”为理念,创造了“传神论”的绘画理论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涓滴成河――人物画发展基本脉络

在人物画发展的高峰期――唐代,更是风起云涌,仕女画恰逢这一时期应运而生。唐朝绘画趋势总体可分三个时期:早期以画家阎立本为主,他崇尚“变古象今”,精于形似,兼重神采,笔法苍劲雄浑,构图均衡,人物主次分明,形象生动。设色浓重并适度晕染,效果单纯明朗,代表了初唐美术的新水平。阎立本擅长人物肖像画以及历史故事画,题材主要来自宫廷生活以及真实历史事件。阎立本心系国家,他毕生的绘画创作皆为巩固政权服务,歌颂帝国的强盛,是初唐政治事业的颂歌。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历代帝王图》,作品的目的主要联想帝王的一些活动和对历史的影响,作为统治者历代借鉴的蓝本,以为政权服务为目的,成为初唐时期政治事业一首不朽的凯歌。该作品将人物画形神兼备的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是神韵独出,犹记作品中陈后主的形象,这个懦弱无用的帝王在阎立本笔下通过对人物形态的外在描写表现人物内心心理特点,以形写神,展示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人物画不仅可以透过描绘外在形象表达内心世界,还可以表现重大的历史事件,唐代的中央政权与边远民族的友好往来促进了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发展,这一切都为阎立本的绘画创作提供了条件,他的《步辇图》描绘的正是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的事件,在反映汉藏两族悠远的历史联系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至今现存最早的有关的一幅史画,该作品从侧面表现了唐太宗对民族团结、政权稳固以及国家统一的期望,而阎立本的绘画创作水平可谓是开一代画风的划时代人物。人物画在唐展到盛唐时期以吴道子最具特色,他把人物宗教画发展到更具表现力与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吴道子是我国唐代第一大画家,后世尊称他为“画圣”,他也是民间画工的“祖师爷”。他不仅在人物画上有所成就,在山水画上别有一番成就,他创造了笔尖意远的山水“疏体”,使得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从而结束了山水只作为人物背景的附庸地位。吴道子在绘画上的成就不仅与他自己的努力钻研有关,更多的是时代创造了伟人,因为吴道子处于盛唐人物画发展的高峰期,盛唐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为绘画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在这种种的有利因素下,各种人物画绘画题材逐步趋于完善,人物画创作技法也更加成熟多样,“莼菜描”这种在焦墨线条中略施淡彩的艺术风格应用在吴道子的代表作品《天王送子图》上,进一步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表现的生动传神,从而吴道子的这种新的民族风格被称为“吴家样”,世称“吴装”,是人物画绘画技法上的创新和发展。唐中期当属仕女画最为昌盛,仕女画也可谓是大唐绘画的代表。“仕女画”与民间版画中的“美女画”有异曲同工之妙,“仕女画”是中国古代人物画之一。在中国古代,起初绘画题材大都是贞洁烈妇,主要起到教化作用,唐代出现了以现实生活中女性为代表,绘画题材大都取决于封建社会中的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从唐中期张萱的《捣练图》和周P的《簪花仕女图》中皆可欣赏仕女画之美,同时也创造了仕女画发展的高峰,作品用简劲的线描,艳丽的设色,成功表现了仕女肌肤的丰腴之美和纱衣透体的复杂效果,在工笔重彩的效果上达到了相当高的绘画水平。由于唐代是个开放性的大国,到唐后期绘画题材多为青楼女子。

总体而言,唐代的仕女画风格有三个特征:一是再现人物画丽丰腴之美;二是以现实生活题材为主,同时摆脱了早期人物画《女史箴》《烈女图》等说教题材的局限,直接描绘人物内心情感思想;三是作品设色艳丽,更为生动传神。唐代人物画在整个中国古代人物画历程中,处于发展中的高峰时期,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南北朝的绘画基础上被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而五代延续了唐代的诸多绘画风采,继续向前发展,真正把人物画的发展推向了高峰,而其主要价值是在绘画形式以及绘画题材上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度。五代时期,人才辈出,最具美术价值的作品当属周文矩、顾宏中的绘画巨作《韩熙载夜宴图》,作品的诞生与南唐后主李煜息息相关,五代南唐政权摇摇欲坠,李煜想任命韩熙载为宰相,但对他又不够信任,于是就派他手下的大臣顾宏中、周文矩到其府中进行窥探,于是就有了这旷世名作。作品采用连环长卷的卷轴形式,用桌椅、屏风等物体进行分割,更好的表达作品的时间和空间。作品通过听乐、击鼓、歇息、清吹和送客五个情节描绘因政治失意而颓唐、放纵沉溺夜宴声色的官僚韩熙载的形象。该作品不但色彩丰富,设色以浓重色调为主,配以淡彩作为修饰,间隔大块的黑白巧妙的起着统一画面的作用。而且人物刻画生动形象,构图严谨。人物性格被划分的生动而有深度,衣纹线条既简练又组织严谨,总而言之该作品不仅在绘画史上具有独特审美价值,而且也是研究我国音乐史、舞蹈史以及工艺史的珍贵资料。

艺术的长河在唐、五代时期被推至巅峰,而宋代更是沿袭了之前的艺术风格,再加之宋初市民阶级逐步形成,随之便出现了以表现世俗生活为主旨的“风俗画”,该画种简而言之即以描述城乡、乡村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风俗为题材人物画的分支。宋代宽松的政治氛围、稳定的经济发展、兼容并包的民族文化态度以及市民阶层的萌芽涌现都促进了风俗画的形成与发展。再加之有皇帝宋徽宗对绘画的追捧,出现里一大批有影响力的风俗人物画家,苏汉臣的《婴戏图》、南宋李嵩描绘小市民生活的《货郎图》以及北宋王居正的《纺车图》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如果这些还只是人物风俗画发展时期的作品,那么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谓是人物风俗画的巅峰代表作品。作品的创作目的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单纯描绘清明时节都城汴梁的世俗生活情景;二是,因宋徽宗对张择端有知遇之恩,故张择端绘此作品,寓意政治开明,是对宋徽宗的称赞。该作品的艺术价值在于构图的精彩巧妙,是我国绘画史上罕见的风俗画长卷,画轴整体构图共分为三段:首段展开描绘了一幅汴梁城郊风景图;中段以描写汴河为主,特别是拱桥的细致刻画,桥上人来人往,一片车水马龙的生动情景,再加之桥下货船来回穿梭,上下交相呼应,热闹非凡;尾段主要以展现市区街景为主,刻画生动逼真。张择端用现实主义的绘画手法描绘了北宋首都汴梁城郊、汴河以及城内居民在清明时节活动的社会生活情景,同时也深刻揭示了十二世纪我国都市各阶级人物的生活现状,甚至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民风民俗、经济生活以及城市建筑等。作品从绘画创作角度分析,采用了散点透视,布局有序、内容丰富、主题突出。同时,作品巧妙采用线描淡彩画法并与对象的质感特征相结合,将北宋都城清明时节的风光描绘的形象逼真。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风俗画的最高绘画成就,对后世在研究工商、服饰、交通以及建筑都有不菲的艺术价值,可谓影响深远,它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把宋代的风俗画推到更高的地位,因此《清明上河图》能永存于民族艺术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并源远流长。

遗憾的是,人物画的历程发展到元、明、清时期,由于诸多的不利因素致使人物画就走向了低谷,逐步进入衰落期,尽管如此,各时期仍有相关代表性作品。山西芮城的《永乐宫壁画》是元代人物画的巨作,明代陈洪绶的《何天章行乐图》、唐寅的《孟蜀宫妓图轴》以及清代徐悲鸿的《牧童》、林风眠的《修女》等都是元明清时期的相关人物画代表画作。人物画这一画科并为因其衰落而走向深渊,反而从客观方面而言也促进了诸如山水画、花鸟画的发展,在艺术的圣坛,中国古代人物画自成体系,是名副其实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李茂昌.中国美术简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