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牧业发展的合理措施

篇1

关键词:内蒙古;少数民族;特色;农牧业

随着内蒙古农牧业现代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其作为第一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农牧业产业化的规模不断上升,使得农作物种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都持续上升,在牲畜头数基本稳定的基础上提升畜产品生产能力,转变农业部门结构,逐渐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农畜产品。但是,在内蒙古特色农牧业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及困难。

一、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现状

1.农、林、牧、渔业增长迅速。从2004―2014年这十年间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农、林、牧、渔业在整体上都陈显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中农业增长了九成,种植业增长了五成,畜牧业增长了近一倍,渔业增长了两成,但是,由于一味的牺牲环境来谋取经济增长,导致生态遭到严重损坏,较高的增长速率也会逐渐降低[1]。

2.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类作物的比例正趋于合理化。2004年时,粮、经、饲中粮食依旧占有很高的比例,其比例大致上为6∶1∶1,这种比例明显偏离了最为和谐的发展结构的目标,但是,到了2014年,三者比例接近逐渐到了3∶2∶2,这是一种较为和谐的比例结构。这就为内蒙占农牧业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后备力量和基础保障,对着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能够为区域特色化的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

3.乳业崛起,带来了农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内蒙古具有丰富的奶业资源,也是一直以来我国的乳制品重要产区。从这个优势出发,要不断调整乳业生产的结构布局,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标榜作用,促进产业链的规模化、产业化、完整化,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帮助农牧业生产者能够积极调动结构的优化[3]。

4.城乡二元经济体矛盾突出,城乡经济差距较大。城市和农村在收入上、劳动者素质上和体力上都有着较大的区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个差距逐渐扩大。在2004―2014年十年间,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三成,但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仅仅增加了5%,这与内蒙古地区的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支柱产业少、支撑能力弱等因素是离不开的。为了提高农牧民收入,逐渐缩小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差距,就要寻求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出路[4]。

二、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问题

1.农牧业生产成本明显增加,经营收益相对下降。内蒙古农牧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生产成本,生产效益逐年降低。农牧业的生产成本主要是由以下两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首先,内蒙占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优势,针对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来寻求经营方式的转变。虽然,农牧业逐渐形成规模化的产业结构,但是农业单位产量没有因机械程度的提高而上升,但其成本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从相关政策来看,受到政府的相关补助,农户们更多地尝试购买农牧业机械,从而降低人力在农业生产中的负担,逐渐形成农牧业机械化,但该政策却没有达到最为理想的效果。此外,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升,使得部分劳动力得到了解放,但农村牧区对于机械性剩余劳动力并没有充分的吸收能力,闲置劳动力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是成本的一种提高[5]。其次,随着粮食收购价格的上涨,农资成本也有着相应的提升。

与农业生产成本相比,畜牧业的成本的上升更为明显,程度也更高。由于天然草场的面积不断减少,国家实施了禁牧体牧、围封舍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更多地采取了人工饲草的方法,导致饲草料的价格水涨船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畜牧业养殖成本,给牧民带来了更为沉重的负担。

2.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当前,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可以说初步进入了农牧业机械化阶段,但这种机械化是低级的、简单的,主要作物关键环节并没有实现机械化,尤其是牧区的畜牧业仅仅实现了低水平的机械化,仅限于打草、捆草等环节的操作。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和科技基础的差异,导致内蒙古各地农牧业的机械化水平也千差万别。

内蒙古地区的农牧业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一,农机生产企业的维修站一般都在市一级区域,在县乡两级地区几乎没有。第二,农机产品在维修的时候需要有大量的零部件供给,但是当前维修服务网点并不能承担起大型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第三,农机维修院的素质较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机维修行业的发展。

3.家庭经营、分散生产不够现代化。第一,由于农牧户使用的是家庭经营、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大大降低了耕地资源的利用率,牧民们不愿意承受因改变个体、家庭经营的模式而带来的风险。在经济统计、项口支持、惠牧政策等一系列措施的执行过程中都是以牧户为单元的,因此对于牧民的个人意识有一定的加固作用。第二,农牧户这样的生产经营模式阻碍了农牧业朝着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农牧业的机械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但是受到内蒙古地区的经济条件的制约,小家小户的经营单位根本无法实现现代化农牧业所需的基础条件。第三,家庭经营、分散生产的经营模式导致生产成本的提升,降低了经济利益,农牧户对于市场风险的应对能力较差。

三、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农牧业发展创新措施

1.积极培植壮大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是连接国内外市场和普通家庭用户的重要纽带,能够指导生产、拓宽业务、深化理解、保证服务的特点,以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为领导和指引力量,对普通农户有着市场推广和辐射的作用。运用龙头企业的力量把农牧业和农牧民推向市场,使普通农牧业的小规模、分散式的经验模式能和市场保持紧密联系。

为了实现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的高收入,能够加强企业实力、扩大辐射效应,规避和减小特色农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最终实现让农牧民增收的目的。因此,龙头企业必须具备完善和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技术上不断创新和改进,实现产业的技术性改造。通过法律的成文规定来与农牧民之间建立畅销的保障制度,协调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的关系。龙头企业要逐步实现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内蒙古地区的特色农牧业的发展。

2.完善特色农牧业市场体系。针对当前的小市场格局,要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改变当前条块式的、奋笔状的分割状况,使生产要素的市场推广做到极致,实现跨行业、跨区域、跨人员的大范围流动,实现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和开放式,能够与国际市场有着更加紧密的连接。

农牧业发展需要配套的价格体系和市场机制,实现农畜产品的增收;建立完善的商品流通体系,使资源配置成为商品市场网络的核心;在生产资料、资金储备、人力资源配置、科学技术手段等方面都实现完善、良好的配置和构建。

为实现内蒙古农牧地区市场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健全化、行为规范化,通过网络信息手段来规范市场,利用电子商务来实现经营,在网络营销的现代化交易手段的帮助下,能够使销售人员更具备专业素质,能够使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一系列的操作和流程更加系统化,建设一个平台进行利益的共享,实现产业化的一条龙服务体系,共同承担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将产业发展的核心防线建设区域性批发市场上,能够将其打造为各类特色农牧业产品的专业化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

3.加强特色农牧业的技术创新。特色农牧业发展的基础支持就是技术。要将技术创新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从特色产业为核心着手,实现产业技术的结构调整,确定科研的发展目标,实现科技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重视特色技术引进的同时也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进行自主研究。

进一步实施“种子工程”,关键是要推进特色农牧业优良品种的拓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新型育种手段的开发,使优良品种在农牧户主之间普及,重点加强新品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进一步形成生产推广、引进自发一体化的物种养殖和培育格局。

为了实现的特色农牧业高新技术产业,要将信息化产业、农业机电一体化技术、育种选种技术、生态经济发展技术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推进产业化、集成化、机械化的进程,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的局限。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将其作为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突破口,提高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率,从而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和振兴,提高全区特色农牧业业主的个人素质。

当前,内蒙古少数民族的农、林、牧、渔业速度增长,粮食、经济、饲料类作物的比例逐渐合理,乳业给农牧业结构带来调整,城乡二元经济加大城乡经济差距。但是,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经营收益下降;农牧业的机械化程度不高;家庭经营、分散生产不够现代化,使得农牧业生产遇到瓶颈。因此,要积极培植壮大特色农牧业龙头企业,完善特色农牧业市场体系的建设,加强特色农牧业的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关区.内蒙古现代农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J].北方经济,2103,(12).

[2] 李红.农业机械替代劳动力的实证分析[J].农业与技术,2103,(10).

[3] 李靖,肖运来,常瑞甫,等.青海省农牧业发展现状和特色即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1).

篇2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牧业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和“和谐发展”是近来出现在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两个高频词语,其中“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产出、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赖生态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目的是为了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从而促使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谐发展”关注的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问题,所以在实施“和谐发展”战略的同时,必须积极主动地发展循环经济,在尤其应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这不仅是由独特的地理条件决定的,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自治区自成立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牧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农牧业人口比重较高,近年来一直保持在80%以上,即使与西部其它省(区)相比,也明显偏高;虽然近几年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但第二产业很不发达,乡镇企业处于起步阶段。农牧业生产是农牧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1、农牧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农田基本建设有了很大发展,为农牧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于中央及当地政府对农牧业生产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以“一江两河”农业综合开发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项目的实施,使农牧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在1990年~2000年的10年间,已累计改造中低产田25600hm2,新垦农田5200hm2,建立良种繁殖基地2133hm2,科技示范田7667hm2,工程造林7000hm2,新建苗圃672hm2,人工种草和草场建设2×104hm2。新增灌溉面积10677hm2,改善灌溉面积9867hm2,除涝面积2000hm2。

2、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据统计,全生产粮食85万吨,人均300多公斤,全区1998年就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

3、农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较为稳固,为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做出了贡献。2004年,农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0.5%。

(二)地区发展农牧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如前所述地区在农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农牧业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农牧业以及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1、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由于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不严格、科学水平较低,使得农牧业生产结构不合理,没有建立适当的农牧结构比例和较为完善的农牧结合模式,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经济中占主导的是以生态为特征、劳动生产率较低的农牧业,对来说,在资源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如果继续走传统经济发展之路,以末端处理为环境保护的主要手段,只能阻碍发展的步伐。

2、农牧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及生态渐趋恶化。由于尚处于粗放的原始农牧业生产状态,产业化水平不高,未形成具有良性循环和增值功能的产业链,农牧业生产效益低,农牧区贫困问题仍很严重,在一些农业开发强度较大的地区,土地退化现象严重,长期以来对草原低投入高索取,毁草造田,超载放牧,掠夺式经营,造成草原退化率不断上升,引起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能力的下降。目前,现有耕地的1/2是不能保证灌溉或不能灌溉的低垦殖耕地;草场有近一半以上重度退化、1/10明显沙化,部分地区草场实际载畜能力已超过理论载畜量的1/5,致使鲜草产量下降20%~75%,可食牧草比重由80%降至30%;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现象严重。

3、农牧民劳动素质普遍低。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加速农畜产品转化增值的意识不强,节约资源和环保意识淡薄;区内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均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从而放慢了和谐社会实现的步伐。

4、农牧业生产组织及管理方式严重滞后。由于交通、信息不够畅通以及几十年来基层组织的相对松散,致使农牧业经济组织的微观单位一直处于与现代经济隔离的状态。畜牧业尤为突出,逐水草而牧、由牧择居的形式,仍然占有一定的比例,难以形成规模生产,所以经济效益很难得到提高,政府的有关规划及服务措施也难以得到有效的实施。

二、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东部地区发展经济的教训

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率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后,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热潮中,东部地区抓住机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20多年来,高投入、高消耗虽然实现了经济的增长,却也形成了高污染、粗放式的增长模式,造成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困境。目前经济高速增长的社会成本代价还在不断上升,东部的发展恰恰是步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后尘,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东部地区的教训是:过度盯住眼前的发展,势必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等受到惩罚后才清醒,势必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生态环境脆弱的来说更应从中吸取教训大力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二)的客观现实决定了必须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

首先,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决定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主要是靠巨额的投资推动的,经济效益不高,呈现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

其次,是特殊地位决定了发展农牧循环经济的重要性。青藏高原作为“江河源”和“生态源”的特殊地位,其巨大的生态价值以及在国内、东亚甚至全球的可能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巨大的基因库、全球气候的重要启动器、周边地区的固体水库与江河之源和我国东部地区的生态源与生态屏障等几个方面[7]。青藏高原特殊的生态地位,其生态功能远大于其生产功能。

最后,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过去的农牧经济增长基本上是粗放型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高投入、高消耗为代价的,这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应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机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基础和生存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发展农牧循环经济措施的思考

既然明确了循环经济是农牧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怎样在当前轰轰烈烈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跨跃式发展中发展循环经济?具体目标和措施如何?这些是我们必须思考的现实问题。

(一)构建循环型农牧业体系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快传统农牧业、资源耗费型农牧业向生态型农牧业、资源循环农牧业转化。继续加大种养结合的比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农牧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形成农业内部良性循环,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投入的减量化,逐步降低农牧业的各类污染,积极推广农牧业清洁生产模式。

农区的种植业可以建立立体种植、养殖模式,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发展养殖业的同时与种植业相互补充,可以由过腹还田,直接还田,沼气发酵等途径,提高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效率,完成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循环利用。

(二)发展特色农牧业经济

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自然生态独特,具有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基础。因此,农牧业的发展应当瞄准国内、国际市场,追求特色、绿色、安全,将以绿色生态和特色农牧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3个支柱产业之一。例如,青藏高原特有农作物品种-青稞,据有关媒体透露,青稞中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它对抗拒衰老、延长寿命等,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和多方面的价值。因而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加之自然条件独特,基本无污染,青稞作为“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应当通过青稞基地建设,进一步挖掘青稞的营养和保健内涵,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逐步把建成全国的青稞生产和加工基地,并将循环经济作为试点运行。另外还有高产优质油菜、专用马铃薯、优质专用小麦和荞麦等,争取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地位。另外,还有以开发虫草、松茸、红景天、核桃等系列产品为特征的高原特色康体农业,并集中建立一批国家认定的绿色产品生产基地,以锻造高原生态农业品牌。

对畜牧业则以循环经济发展原则为指导,根据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推进发展牧区畜牧业,稳定畜牧头数,加强对草原的保护,采取封育、移草、定畜等方法,大力推行草原集约化经营,建设人工草场,改良天然草场,发展灌溉草场,多渠道增加饲草生产能力。高原特色畜牧业则应着重于牦牛系列产品的开发,瞄准国际市场。农区畜牧业可以饲料生产为突破口,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和改革种植制度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种草、改良天然草场和增加秸秆利用率,使畜牧业发展重心由牧区逐步向农区及半农半牧区转移。发展“饲料节约型、生态保护型”牲畜,调整畜种结构,适度增加藏绵羊比例,积极发展肉乳用牛和猪、禽,适当减少山羊和马属畜类,努力提高牲畜繁殖成活率,加快畜群出栏周期,从而大幅度提高肉类和酥油等畜产品产量,从而不断提高高原食物安全的保障程度。

(三)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牧民及经营者素质

农牧民是农牧业经营活动中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农牧业的生产率及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提高农牧民的整体素质,其中主要的是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其对策主要有:通过扫盲教育、组织“科技下乡”、“科技赶场”、专业技术培训等形式,提高农牧民的生产经营能力;经营管理者则通过严格的资质认证,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上岗等途径,提高企业家队伍的经营管理能力,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来提高技术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加强规范化的管理和监督来提高服务队伍的专业服务能力。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政府应当把建立与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管理体系、发展生态农牧业、推行清洁生产等作为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农牧循环经济框架。同时,从本区实际出发,抓紧制定和修订资源循环利用的地方性法规,并将资源循环利用纳入各级政府、各单位、企业政绩考核的指标中。建立科学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有效的协调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对所在地区加强领导,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新的农牧循环的经济模式,规划和开展生态示范区等试点工作。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和农田生态环境与草地生态环境的建设,在保护生态环境、遏制农田与草地退化的基础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解决农村能源的严重不足的问题,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粗放型农牧业向循环型生态农牧业的转变。随着今年青藏铁路的通车运行,发展农牧循环的经济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区内农牧业互补优势,更能带动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人民和祖国各族人民一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路上阔步前进。

[参考文献]

[1]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西部农村统计资料2000,[R].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年.

[4][5][8]狄方耀,程志碧,罗华著.经济学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6年.

篇3

一是突出“实”字,优化区域布局。我区农牧业生产条件地区差异很大,各地要从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和专业分工。水土资源和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走规模经营、优化发展的路子,重点发展乳、肉、绒、粮油等优势农畜产品,着力培育马铃薯、蔬菜等特色产业。农牧交错带和干旱半干旱地区,要走收缩转移、适度发展的路子,逐步收缩传统农牧业,严格控制高耗水农牧业,积极发展杂粮杂豆、饲草产业。生态脆弱区,要走生态优先、保护发展的路子,划定生态红线,推进退耕退牧还草,促进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是突出“绿”字,调好生产方式。李纪恒书记在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五化协同发展,强调“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我们要牢固树立党代会报告中的“绿色化”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要继续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加大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推进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要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等政策项目,严格落实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制度,大力推进草牧业发展。坚持“产管并举”,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从源头上保障农畜产品质量安全。

三是突出“新”字,调顺产业体系。要着力发展农村牧区新产业、新业态,推进科技创新驱动,集中力量在粮食丰产增效、畜禽水产良种培育、草牧业、全程机械化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进农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要不断完善农企利益联结机制,以保护农牧民利益、促进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任务,以培育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为突破口,支持企业与农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联合建设原料基地,发展订单生产、促进产供销对接,加快发展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形成集生产、生态、旅游、休闲、科教为一体的新的产业链条。

篇4

1农牧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任何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可能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风险威胁,农牧业企业也不例外。因为农牧业企业的生产特殊性决定了其更容易产生各种潜在的风险,这种风险潜伏在农牧业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虽然有的风险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但是总有一些很难预见的风险,只有企业提前做好对各种风险的深入了解和认识,才能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农牧业企业通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自然灾害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风险、政策风险等。

1.1自然灾害风险

农牧业企业的生存发展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农牧业企业生产的产品主要是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这些产品的生产质量水平与自然灾害风险的联系密切,在不发生自然灾害或发生的自然灾害毁坏程度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农牧业企业的产品质量,稳定农牧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除了洪水、暴风、干旱等常见的自然灾害风险外,突发性的疫情风险在近年更具挑战性。以禽流感疫情为典型灾害事件,为禽类养殖业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风险,禽流感的爆发,多地的活禽市场交易关闭,虽然国家安排了专门的专项资金对养殖企业给予了补助和短期贴息,但是对企业来说,如何做好资金的审计以预防风险带来的短期甚至长期的市场低迷才是根本之道。

1.2市场风险

农牧业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会受到市场风险的影响。农牧业企业生产的农牧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使产品的流通速度较慢,导致保质时间较短的农牧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腐烂变质的情况。流通环节不畅通或者不直接,也会提高农牧产品终端市场销售价格,最终失去市场竞争力。还有一些农牧产品具有周期性的市场波动,最典型的就是生猪市场的“猪周期”魔咒。这些年来,生猪价格的波动已经被学术界总结为一种经济现象:市场上猪肉价格下降,养殖户或者养殖企业就会淘汰母猪,生猪的供应逐渐减少,然后猪肉价格上涨,母猪的存栏量就大大增加,生猪供应增加,猪肉价格就下降,陷入一种赚1年平1年亏1年的3年周期性轮回的魔咒。另外,随着近些年我国农牧产品出口贸易量的增加,使得我国农牧业产品的世界市场风险增加。

1.3技术风险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牧业企业的产品生产量,提高企业的收益,人们开始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实际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为此很多企业都投入巨资成立自己的技术研发团队,以求在技术上领先而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并不是只有一家企业在投入这种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甚至有的企业会盗用或以搭便车的形式变相使用这种同业者开发的技术方式,形成技术风险;还有的企业过于追求技术的研发投入,但是并未获得好的市场收益;也有的企业由于技术的发展带来产量的大增,对市场的预估不足而出现产品滞销的风险。

1.4政策风险

对国家政府制定的各种宏观政策解读有误或理解不透彻也有可能产生农牧业企业的风险。国家通过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管理农牧业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但有些政策在某些地区,某些时段并不适合,如果企业盲目投资而又未进行企业内部资金的审计,没有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就极有可能发生风险而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

2内部审计在农牧业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个卓越的内部审计体系可以改善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增加组织的价值,能够使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企业时有效减轻不断加重的多种经营压力与阻力,而且应该积极提倡对内部审计进行转型,要与农牧企业自身特点的风险管理相结合、相适应[1]。内部审计作为企业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在农牧业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1分辨风险过程中的评估作用

内部审计可以对农牧企业生产、经营、投资中出现的风险性质与风险影响进行预测、评估与分析,进而确定采取何种风险处理方式,使农牧企业经营管理者对出现的各种风险加强认识与判断,便于规避风险,或者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内部审计还能够就各种宏观经济政策做出风险预测与评估,有效预防与控制因政策性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完善经营者的有效决策,提高企业管理层部门对内部审计的监督力与控制力;内部审计还可以采用各种风险分析方式对企业内部、外部的关系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然后再判断风险管理层是否已经对主要风险采取了抵御措施,为进一步进行风险的评价优化抵御措施奠定基础。

2.2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处理作用

农牧业企业市场经营风险解决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内部审计,全面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然后对企业所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的可靠性与合理性进行评估与跟踪,提出优化合理的改进方法,提升企业风险处理能力。经营风险是指农牧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因为某些不确定因素所引起并导致企业的经营、投资失败,或者在经营过程中出现与经营目标相背离的风险。任何企业经营都可能有风险,风险有时可以预见,但不能完全规避,经营风险的影响可以降低但不能完全消除。如何对农牧业企业在养殖、加工、销售等各环节的活动风险进行有效的预测,判断其可能出现的状况与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途径进行预防与控制处理,就是农牧业企业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

2.3风险反馈过程中的优化作用

农牧业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找到各种有效途径优化企业的组织和运营方式,提供具有风险前瞻性的咨询服务,积极优化企业组织的合理性,实现企业价值增值,这是企业对内部审计部门的要求和作用。农牧业企业内部审计部门需要以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方法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和经营活动做出系统的财务分析和详实的风险预测评估[2],同时提供规避、控制和减小经营风险的最优方案。内部审计活动也能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起到积极的反馈作用。企业工作人员对自身企业的情况是最了解的,所以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自己企业的风险反馈更具优势。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更快捷地向企业的管理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咨询、反馈、建议等途径为企业建立风险管理框架,并且加强这种风险管控体系的有效性。

3内部审计参与农牧业企业风险管理的策略

内部审计在不同行业甚至不同的企业其形式和内容都各不相同,没有一个完全规范和统一的形式。尽管构建农牧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体系的大环境已经成熟,但是还存在不少缺陷和制约因素,需要从各方面加强完善,以更好地融合企业的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

3.1监控农牧企业的发展环境

内部审计要对农牧企业的发展环境进行监控。内部审计需要对农牧企业发生的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判断。了解企业目前各个方面的环境因素,并且能够预测农牧企业未来发展的环境变化。这种环境主要是有关农牧业的行业状况、法律环境、监管环境及其他外部因素[3]。内部审计主要是依照一定的经验、技术、指标等对农牧企业目前的环境状况进行分析,以此为农牧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作出合理的决策,降低农牧企业的风险。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应当重点关注所在企业各主要产业的生产周期及季节性,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对农牧产品的投放期、生长期、收获期,以及各个时间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判。

3.2加强农牧企业的存货审计

存货的存在、准确性和计价认定存在错报的可能性很大,而作为农牧业企业,当然也存在着众多存货监管困难的因素,所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应对被审计的存货加强审计,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企业只有做到对存货内部控制的掌握了解,并增加对这种审计制度的评价测试,才能了解自己企业存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同时对企业存货内部控制不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做到心中有数。存货由于种类繁多且流动性强、计价方法多样,因而出现存货被低估、高估、计价不正确等是常见的问题[4],但也因为存货的多变性、复杂性、流动性等使得存货的内部审计变得更加困难,而各种行业当中,农牧业企业的存货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其审计更加艰难,所以,重视和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提高审计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只有将内部审计做得彻底、透明、科学、完善,才能为农牧企业的决策和发展提供保障,只有在内部审计中根据准确的审计报告及早地纠正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才能防止企业的管理风险、出现亏损,从而赢得稳定的发展。

3.3定期进行风险控制审计评估

内部审计要对农牧企业的风险事件进行鉴别,保证风险事件的完整性。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与农牧企业的发展目标相结合,通过研究农牧行业发展的政策、科学信息的收集研究,做到对企业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均有一个全面、深入、清楚的认识,以增强对潜在风险的甄别。农牧企业面临的各个方面的风险也是随着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因此需要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定期进行风险控制的内部审计,对农牧企业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出及时合理的预判处理,保证风险得到控制。首先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风险控制体系,确保风险控制过程中的每一步都在合理监控范围内,同时企业要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高校等审计控制专家进行合作,对企业的审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专业审计素质,保证风险控制体系的高效性、准确性。

3.险不可避免时采取的解决策略

农牧企业在面临风险事件时,可以根据农牧企业内部审计的专业人员对各项风险信息的分析判断结果,查找出风险的起因,并且合理地控制风险,降低农牧企业的损失;规避风险,农牧企业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合理使用规避风险的方式,避免农牧企业经济损失;转移风险,农牧企业在不能控制和抑制风险的情况下,将企业的风险转移到其他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有效降低企业的巨大损失;接受风险,在企业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采取接受风险的方式,承担风险,内部审计人员要运用专业的知识技术,使企业在接受风险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降低因风险造成的企业损失。

4结论

内部审计在农牧业企业里对经营风险的防范、控制及治理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牧业内部审计若要在企业中发挥更加有效的影响,就要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素质和业务知识,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协调、组织能力,营造良好的内部审计环境、程序,提高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选择合理的适合自己企业的内部审计活动模式;夯实内部审计的基础工作,控制好内部审计的质量。内部审计工作只有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处理等程序,把咨询、监督、协调的作用融于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为农牧业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雷祖鹏,袁建华.基于价值增值视角的内部审计发展方向研究[J].财政监督,2014(5):50-52.

[2]沈珊鸽,黄劲松.构建农业资金审计质量保证体系[J].审计与经济研究,1997(6):18-20.

[3]李曼,施建军.企业内部审计需求动机研究:文献综述与未来发展[J].财贸研究,2012(6):132-138.

篇5

一、严重自然灾害面前凸现出的问题

(一)粗放式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同时彰显设施农业和人工牧场的巨大优势

2009年,在遭受严重旱灾造成大面积旱作农业和天然牧场减产绝收的情况下,农牧业喜获丰收。其原因,一方面是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05亿亩,农作物主要是粮食播种面积增加,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到64%,实施舍饲圈养的牲畜增多;另一方面是节水灌溉的设施农业及人工牧场面积扩大,亩产达原来3倍以上,增产作用明显,增强了农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农牧业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大,天灾造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农牧业生产比较效益低下,且自然灾害频发,农牧民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难度大,而城镇居民承受的风险相对较小,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2002―2008年,GDP增速连续7年居全国第1,而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3965元扩大到9775元,收入比由2.90扩大为3.10。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09年全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约10950元,收入比扩大为3.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扩大,且居民收入增幅近年平均低于GDP增速8个百分点左右。

(三)牧业相对农业的风险更大。自然灾害对牧户往往是毁灭性的

牲畜对于牧民来说,既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部分受灾严重的牧区,牲畜因缺草缺水死亡、减产及提前大量宰杀,不仅造成牧民收入减少、生活困难,并危及牲畜过冬,会直接导致来年的畜牧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难以为继。正因如此,在个别连年遭受自然灾害的地方,近年出现了开垦草原复耕的现象,牧民生活与草原生态保护发生矛盾和冲突。

(四)相比农业生产,国家对牧业生产的优惠政策缺失

对于农业生产,国家近年实行“四项补贴”(即种粮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各项补贴每亩种植面积60―100多元,并长期坚持;对于退耕还林的土地,国家财政给予8年补贴,且2008年又延长补贴期限5―8年,每亩每年补贴90元。对于畜牧业,目前内蒙古草原禁牧、休牧面积达7.23亿亩,占54.8%,但资金补贴多是由地方政府负担,受地方财力制约,存在补贴资金不足、期限短且不到位的问题。国家对部分地区(如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区)发放的草场禁牧补贴,期限也较短,一般为5年,金额低,每亩每年不足5元,到期后虽继续实行禁牧但补贴取消。

为促进生猪和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对能繁母猪、良种母牛饲养(主要在农区)给予大范围的补贴;对饲养肉牛、肉羊(主要在牧区)等开展的良种养殖补贴、饲料补贴则完全是由地方政府实行并出资。

在,近年畜牧业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比重在45%以上,超过种植业的产值,牧民相对农民收入虽然较高,但后续扶持政策缺失势必影响牧民未来的生产和生活及畜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五)农牧业投资的经济效益较低、风险较高,但国家倾斜政策仍显缺乏

1999年以来,针对农村信用社支农(支牧)资金不足、支农(支牧)贷款利润小的实际情况,为带动农村信用社发放支农(支牧)贷款的积极性,根据国家有关政策,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每年向其提供低成本资金即支农再贷款;并对农村信用社执行较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发行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给予资金支持,扩大其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且实行较低的营业税率和所得税免征政策。而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为农(牧)民发放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才可享受营业税和所得税减免。

同时,目前金融机构发放的农牧业贷款,多为一年期以内的贷款,“春放秋(冬)收”,不跨年度,遇灾情时贷款回收难,导致支农(支牧)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金融机构为完成年度绩效考核任务,仍不放松催收贷款,一些农牧户只得通过民间高利借贷来归还贷款,加重了农牧民额外负担。

(六)农牧业风险保障不完善且发展缓慢,补偿作用不足

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各地还处于试点阶段,虽实行低保障(低保额、低保费)、广覆盖,但覆盖面仍较小,涵盖的农作物种类少。2009年在内蒙古承保的农作物占播种面积的57.4%,每亩保费补贴平均不到19元,主要承保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等6种农作物。而且,开办的农业保险多是种植业保险,养殖业保险明显滞后,只开办繁母猪和奶牛保险,承保奶牛23万多头,其覆盖率仅8%左右,规模较小,亟需大力推广。

二、灾害对未来“三农”、“三牧”发展走势的影响

(一)农牧民竞相摆脱对农牧业生产的依赖,农村牧区外出务工人数将大量增加

相比耕地种粮、放牧养畜,务工和经商的收入较高、承担的风险较小,经历重灾后的大批农牧民走出本土另谋出路,这将加剧一系列问题,如农牧民工的就业、子女教育和农村牧区留守人口的养老等问题。

(二)天灾促使留守农牧民转变认识,有利于推进设施农业和人工牧场的发展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感受到设施农业及人工牧场的巨大优势,促使农牧民的认识和观念发生大的转变,将积极选择现代农牧业的发展方式。

(三)自然灾害对农村牧区单一化的生产形成严重挑战,农牧民多样化发展的需求明显增强

在灾害面前,单一种植、养畜不可能有效分散风险,为减小未来的风险,农牧民将主动寻求多样化发展。为此,亟待对“三农”“三牧”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三、促进农牧业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增加国家对畜牧业生产的直接补贴,充分调动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

一是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增加对农业的各项直接补贴,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二是出台对牧业生产的扶持政策,解决农牧业资金补贴、政策优惠不均的问题,对禁牧及休牧草场实行长期稳定的补贴,保护牧民发展畜牧业的积极性。三是完善农畜产品价格支持、保护制度,保持主要农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并保持合理水平,提高农牧业生产比较效益,促进农牧业稳定发展、农牧民持续增收。

(二)积极因势利导,推动农牧民和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确保粮食安全

一是引导个人和地方财政增加投入,加强水利工程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大力

发展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和人工牧场、高产饲草料基地及产业化养殖,从根本上改变农牧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提高土地产出率。二是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做好相关服务,推进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产业化水平,实现从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的转变。

(三)完善政策扶持,引导和促进农牧民多种经营、多样化发展,减轻单纯对农牧业生产的依赖

扩大政策扶持面,对支持农牧业等弱质产业的营利性、商业性机构,适当给予扶持或资金补贴,将农牧业补贴扩大到支农支牧机构(企业),将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策扩大到所有涉农涉牧领域,引导增加农牧业产业投资。同时,强化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大力拓展农村牧区非农非牧产业增收渠道,分散农牧业的风险,促进农牧民稳定增收。

(四)着力解决大量农牧民工的出路和发展能力问题,以及有关政策面前的平等问题,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一是引导农村牧区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加强农牧民工就业技能和发展能力培训,促进创业就业,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二是有效保障农牧民工权利,维护社会安定,下大力解决农村牧区留守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等问题,构建和谐社会。三是尽快解决城乡居民户籍、身份和待遇差别问题,破除农牧民工子女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制度障碍和政策壁垒,实现进城务工农牧民与城镇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打破城乡间有形的界限和无形的鸿沟,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五)实行倾斜政策,对支农(支牧)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给予积极扶持,改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

一是出台有关政策,对农牧户确因自然灾害难以归还的金融机构贷款给予展期,免收逾期罚息,并视灾害严重程度适当予以减免利息,减轻受灾农牧户贷款的利息负担;对由此造成贷款利息收入减少的金融机构,由国家或地方财政给以一定补贴。二是加快推进农村牧区金融网点建设和服务方式创新,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体系,增加金融产品,扩大金融服务领域,实现基础性金融服务在农村牧区乡镇全覆盖,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大力推广不需抵押担保的农牧户小额信用贷款,拓展农牧户联保及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联保贷款,推进农牧民工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同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和品种,扩大农村牧区抵押担保物范围,发展多种形式担保信贷产品,积极推行农村牧区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林权抵押、农村住房抵押及大型农机具抵押等新的贷款形式,有效解决农村牧区信贷需求。三是发挥政策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对涉农涉牧贷款定向实行税收减免和费用补贴,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延伸和发展对农村牧区的金融服务,不能仅靠商业性金融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来解决农村牧区金融投入不足问题。完善农村牧区金融服务的风险分担机制,分散支农支牧金融投入的风险,实行风险补偿及财政贴息制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促进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村牧区。

篇6

一是农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505.7亿斤,较上年增长5.9%,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人均粮食占有量首次突破2000斤大关,粮食总产量首次进入全国前十强,实现“三个首次突破”。畜牧养殖业实现“八连稳”。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1亿头只,连续8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预计全年肉类、牛奶、绒毛、禽蛋产量分别达到253万吨、950万吨、13万吨和54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2.5%、2.1%、1.7%和2.3%。预计全区水产品总产量达到13.2万吨,同比增长7.4%。主要畜产品实现了稳定增长的目标。

二是主要农畜产品价格总体处于上升趋势。11月份,东、西部玉米平均收购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29元和2.41元,同比分别增长6.5%和12.6%;小麦价格是每公斤2.1元和2.84元,同比分别上涨13.5%和9.2%。呼伦贝尔大豆收购价是4.42元,同比上涨10.5%。牛、羊肉价格上半年同比涨幅一直在15%左右,到12月中,分别达到每公斤49.4元和53.8元,同比分别上涨了36%和21%。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运行平稳。全区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牧业产业化加工企业预计达到1780家,实现销售收入3000亿元,同比增长12%;实现增加值94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6%左右,规模企业总量效益同步提高。目前,我区有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8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403家。农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已达39个。农牧业产业化经营预计带动212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占全区农牧户总数的59%以上。同时,农牧民还通过转移就业、土地、生产资料入股等形式,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收益分配。据估算,今年全区农牧民人均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的纯收入3300元,占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的45 %左右。到今年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679个,有38家国家级示范社,有330家自治区级示范社,农牧民合作社的数量在增加,组织化程度和运行质量不断提高。种养大户、合作社、农牧业企业正在成为新型经营主体。

四是草原生态明显改善。今年由于全区总体水温条件较好,牧草长势普遍好于去年。据监测,33个牧业旗天然草原冷季可食牧草储量93.79亿公斤,冷季总适宜载畜量2434.42万羊单位,比上年提高了23.39%;草原平均植被盖度为4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

五是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我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过了3000元、4000元、5000元大关,2010年达到5530元,实现了连续五年农牧民收入在西部省区保持第一。今年上半年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幅度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出0.9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590元,增长14.27%。

六是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好水平。全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呈现出“总体平衡,逐步向好”的良好势头。蔬菜等主要农畜产品抽检平均合格都在90%以上,没有发生重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实现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布病阳性率首次出现下降趋势。

2012年农牧业经济的好形势,不仅促进了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更重要的是为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起到了基础性支撑作用。

一是为全区经济增长做出了贡献。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第一产业逆势上扬。粮食、肉类、牛奶、禽蛋等人民生活必需品稳定增长,不仅提供了与人民生活水准相适应的农副产品,保证了人民生活安定和生产发展,也为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2011年第一产业总产值为1306.3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9%。2012年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超过去年。

二是第一产业基础建设的投入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近年来,国家、自治区和农牧民加大了第一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今年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49.86亿元,同比增长32.4%,比同期第二、三产业的增幅高3.2和22.4个百分点。其中,农牧民投资98.78亿元,同比增长17.4%。这些投资一方面改善了农牧业生产条件,同时拉动了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牧民的增收渠道,对经济发展起到了拉动作用。

三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今年在工业经济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农畜产品加工业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预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左右,增加值同比增长16%左右,成为少数几个保持增长的产业之一。2011年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3%,预计今年所占比例会提高,将成为自治区名副其实的支柱工业之一。

四是农牧民收入增加对扩大内需作用明显。2011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642元,增长20.1%。据统计,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占全部居民的48.21%,比2010年增长了6个百分点。2011年农村牧区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为5507.7元,比2010年增长了1046.9元,2011年农村牧区总人口1309万人,共增长消费支出137亿元。今年预计农牧民收入比上年增收1000多元左右,为历年来最多。收入的增加必然推动农牧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并直接推动了家电下乡等政策的成功,对于有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区农牧业处在由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牧业经济发展总体进入了农牧业生产高成本、高投入,农畜产品供应紧平衡、难均衡的阶段。总量平衡的脆弱性凸显,品种和区域间的传导性增强,农产品市场变化的敏感性彰显,农牧业发展的形势将更为复杂。我区农牧业面临的经济制约因素有:一是资源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增加。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利用率不高,地下水资源开采过度,水位下降严重。不仅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难以提高,而且会影响草原畜牧业生产、生态保护及城市生活。而保护生态的要求又制约着畜牧业发展。二是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强。现在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吸收运用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差,不适应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特别是现代农牧业生产要素严重缺失,社会资本投入困难,现代金融业没有惠及农牧业,尤其是信息缺乏、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和受教育程度低问题更加严重,据统计,农牧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中老年超50%,妇女超50%以上,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超50%。三是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严重不足。目前我区粮食总播面积位居全国第八位,粮食总产量居第十位,而单产却排在全国第二十五位。特别是由于农牧业科技体系不健全,科技投入的总量和投入方式存在问题,致使科技研发和推广不衔接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农牧业科技成果不能更好的转化为生产力,严重影响了农牧业生产的总体水平。四是农牧民增收的难度越来越大。从我区农牧民收入结构上看,2011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到总收入的64%,工资性收入占近20%,这两项就占到农牧民收入的84%以上,增收点单一。从农牧民经营的项目看,以玉米、小麦等大路产品为主,附加值低,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对增加农牧民收入非常不利,保粮与增收之间的矛盾加剧。此外,由于投入成本趋高,部分农牧业经营领域被企业及其它主体占据,据统计,本世纪以来,农牧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占一产产值比重逐年下降,从2000年的74%下降到2005年的54.5%,再到2011年的47.4%,这意味着农牧民从第一产业中获得收入的难度也在增加。

保持我区农牧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我们还拥有许多有利条件: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于农牧业发展。中央和自治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各种政策都在增量扩面,2013年我区仅农机购置补贴第一批资金中央就下达了8.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亿元。农牧业自身具备了一定的抗灾能力。多年的基础建设,使农牧业自身有了一定的防灾抗灾能力。目前我区年均打贮草总量350亿公斤,牧区每羊单位畜均越冬棚圈达到1.1平方米;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08万亩。如果不出现极端天气,基本可以保证牲畜安全过冬度春,粮食主产区正常生产。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较高。一方面由于政策因素,调动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单产提高,加之农畜产品供求进入紧平衡阶段,农牧民种地养畜的收益逐年提高,激发了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四是今年入冬以来多次降雪,可能对缓减明年的春旱起到一定的作用,有利于农牧业生产。为此,明年农牧业再获丰收是有可能的。

2013年,我区农牧业的发展目标是:

――农作物总播和粮食播种面积分别稳定在1亿亩和8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500亿斤以上。

――牲畜总头数稳定在1亿头只左右,肉类总产量稳定在250万吨以上。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

――草原植被盖度增长1-2个百分点。

根据现代农牧业“接二连三”,与二、三产业发生深度融合、相辅相成的基本特征,按照十“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战略部署,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的总体要求,明年农牧业工作在以下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

一是必须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实现“两个翻番”目标。党的十明确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区农牧业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只有全力抓好农牧业生产,确保农牧业增产增效,才能实现翻番的目标。从自治区经济发展总体角度讲,解决不了吃饭问题,就谈不上经济发展;从农牧业自身经济地位讲,2011年第一产业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是7.9%,占据着不可忽视地位;从对工业经济的贡献讲,以农牧业生产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加工业已经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之一。从农牧民收入讲,目前家庭经营性收入仍然占我区农牧民收入的64%以上,是农牧民收入的基本面。只有保证这项收入不减少,才能保证农牧民收入增长。

二是必须加快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提升农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才能形成自治区经济发展新方式。党的十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我区是农牧业大区,全区101个旗县中有60多个旗县还是以农牧业经济为主。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牧业,对于转变自治区经济发展方式至关重要。而现在建设现代农牧业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是体制机制不适应、科技支撑能力不强、可持续发展水平低。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把提高农牧业科技水平作为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提高农牧业的发展水平和比较效益,才能实现农牧业现代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三是必须抓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的生态屏障,才能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十报告最振奋人心的一个目标,但对于我们农牧业工作者来说,却是沉甸甸的担子。我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建设美丽中国,我区的草原生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区草原生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农牧业是否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3年内蒙古农牧业经济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全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一是强化耕地管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8000万亩以上,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1亿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500亿斤以上。二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以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重点推广以喷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种植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三是继续实施好“高产创建示范工程”等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的项目,建立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田500万亩以上,带动推广五大作物五项核心技术5000万亩,优质高产高效农作物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达到72%。四是加大设施农业特别是蔬菜产业发展步伐,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积极开展标准园创建活动,提高设施蔬菜的种植水平和效益。五是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农业劳力工价5年内涨了2倍。农机需求旺盛,大拖拉机增速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成为生力军。

第二,大力发展建设养畜,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

按照“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总体思路,兼顾草原生态保护和肉食品有效供给,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一是实施家庭生态牧场建设工程。按照牧区生态家庭牧场和农区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标准,继续安排下达500个生态家庭牧场和5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创建任务。配套建设暖棚、畜圈、节水饲草料基地、人畜饮水井、储草棚等基础设施,稳定解决留下了的牲畜“吃”和“住”问题。二是扎实推动畜牧业重点工程建设。在实施畜牧业“双百千万高产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国家畜禽标准化建设、“菜篮子”畜产品生产和“振兴奶业苜蓿行动”等重点扶持项目的落实。

第三,继续加大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保护好祖国北方生态屏障

一是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草原基本保护制度。结合落实国家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在牧区工作的基础上,完成农区和半农半牧区草原权属和承包确权工作;在全面总结半农半牧业区试点旗县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基础上,推进半农半牧区的基本草原划定工作。全面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二是继续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做好禁牧、草畜平衡、牧草良种补贴、牧民生产资料补贴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工作,同时总结好前三年草原生态补奖机制政策落实经验,为建立长效机制打基础。三是做好草原生态工程建设。抓住国家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退牧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加大草原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按照“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计划要求,在做好2012年苜蓿示范基地建设验收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抓好2013年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建设的充实完善工作,加快现代草业发展步伐。四是强化草原执法监督检查。重点抓好乱开滥垦草原、非法征占用草原等执法工作,选择重点地区开展执法检查,进一步强化对开垦草原的查处力度,依法规范征占用草原行为。

第四,创新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为现代农牧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按照现代农牧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的要求,在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牧区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全力推动家庭经营向提高集约化水平转变,统一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一是推进土地草牧场规范流转。按照产权明晰、形式多样、管理严格、流转顺畅的要求,积极探索有利于提高农牧业效益的土地草牧场流转办法,引导工商企业和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牧业。加快培育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权流转有形市场,流转信息,提供法规政策咨询,开展价格评估,指导合同签订,搭建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依法设立旗县级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仲裁委员会,培训和选聘仲裁员,健全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在积极组织开展国家级示范社建设行动的同时,继续开展自治区级示范社建设工作,扩大范围,加强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开展合作社法律宣传和人才培训,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领头人和业务辅导员队伍。支持金融机构加入合作社,鼓励组建合作联社。三是提升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建设,争取出台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实施意见和认定管理办法,力争用5年时间建设10个自治区级农牧业产业化示范区、5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大力扶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力量打品牌、打市场,完善产业链,培育肉羊、马铃薯、羊绒等优势产业。四是深化农牧业投融资体系改革。利用政府性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现代农牧业的主体是农牧民还是企业?规模经营的途径是“大园区、大业主”,还是“大基地、小业主”?财政投入是补业主还是补农牧或合作社?这些问题是经营体制创新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其实质是如何保护好农牧民的利益。

第五,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和推广机制,提高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

一是依托专业科技团队和科研基础,做好内蒙古优势品种的保种和改良工作,探索、研发适合草原生态的改良物种。二是突出抓好农牧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自治区、盟市农牧业推广机构工作职责,推动建立健全苏木乡镇公共服务机构。进一步理顺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协调有关部门按照基层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职能和任务,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合理安排各种专业人员比例,落实岗位责任制。深入推进落实 “一个衔接、两个覆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对没有列入国家支持规划苏木乡镇农牧业技术推广机构和畜牧业苏木乡镇机构给以覆盖,提高人员待遇,改善工作条件。三是创新农牧民培训方式。以阳光工程、农技推广示范县、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养等为抓手,促进农科教、产学研大联合,加强科技培训和实用人才培训工作,重点培养职业农牧民。四是继续开展万名科技人员下基层活动,跟进后期综合配套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扩大12316“三农”服务热线坐席室坐席,完善扩充12316语音数据库信息内容,提高热线的服务能力。

篇7

都兰县是一个农牧业县,长期以来.农牧业一直是全县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随着优势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力度的加大。全县的工业经济和商贸、餐饮服务等二、三产业也得到较快发展,逐步形成了工、农、牧及商贸流通等产业多头并举、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为发展以矿产资源、农牧业资源以及森林、水利资源为载体的循环经济方面提供了许多潜在优势:一是全县现有耕地约22万亩,年产农作物秸秆5万吨左右,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可饲养牲畜5万头(只),积攒农家肥17万方,节约化肥开支800万元。依托这些资源优势,2004年以来,经过积极探索,在广大农村逐步推广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沼气(清洁能源)―沼渣沼液优质有机肥一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庭院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县建成农村沼气池3890座,年均产气140万立方米,节约能源开支600万元,节约化肥开支33万元,在优化农村环境面貌,改善广大农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随着近年来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日光塑料大棚、两用暖棚、防灾基地的建成使用,农牧业生产能力得到增强,农牧业资源积累进一步壮大,对形成和扩大“粮食―饲草、饲料加工―畜牧养殖”“饲草饲料生产―养殖―粪便―沼气―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两个循环链奠定了坚实基础。到目前,全县已建成日光节能温室600座,占地面积300亩;食用菌栽培棚20座;建成两用暖棚1800座,占地512亩;牛羊育肥户达700户,年均育肥牛羊1万头(只);改良黄牛3000多头,引进良种母猪1300头;组建各类协会5个。三是境内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现已探明煤、铁、铜、铅、锌、金、钾肥、硅灰石、石墨等47个矿种,共有矿产地227处,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度加工的潜力巨大。特别是以西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铁精粉和县多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铅锌精粉生产加工企业在我县的落户和发展壮大,工业发展由单一的开采向深度加工拓展。资源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形成了以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发展体系。同时也带动了建材、盐化等传统产业的发展。2005年生产铁精粉29.07万吨,铅锌精粉4800吨,钾肥8244吨,工业增加值由“九五”末的1574万元增长到“十五”末的1.19亿元,是“九五”末的5.38倍;四是通过“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公益林补偿、退耕还林(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以及天然林保护力度的加大,全县的生态优势进一步凸现,发展循环经济的大环境开始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尽管我县发展循环经济有着诸多优势,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建立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社会的要求相比,还面临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一是现有企业规模小而散,效益低,产业集中度低,资金和技术投入分散,在生产、市场、研发等方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的优势:二是产品结构层次低,经济关联度差,工业经济正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资源初加工产品多,大宗高附加值产品少,产业链条较短,产品结构单一;三是企业技术装备低,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工业企业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高投入和资源的高消耗实现的,增长方式仍很粗放,科技成果商品转化率和产业转化率低;四是农牧业生产仍处在农畜产品出售阶段,农作物秸秆大量废弃或焚烧,利用率极低;农田水利设施渗漏比较严重,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不高;农牧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不健全,亟待建立和完善;牧业退牧还草、划区轮牧的意识不强,草场压力较大;农村沼气覆盖面不广,能源成本较高,农牧民群众对沼气池建设的意识不强;农民对农药、化肥、农膜的滥用、泛用,既造成了农业资源浪费,又造成农业系统中水体―土壤―生物―大气立体交叉污染。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一)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根本,着力推进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1.突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级次。以矿产资源开发为载体,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积极引进新技术新产品项目,加快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对骨干企业、重点产品技改和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加大科技投入,把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支持和鼓励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增强企业自我开发和自我创新能力。

2.推动资源回收利用,促进工业持续发展。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坚决杜绝粗放型增长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资源开采环节,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正确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保持一定的矿产资源储备,以保证资源的合理、有序、永续利用。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利用的观念,如西旺矿业公司要走矿石―铁精粉―生铁冶炼―铸铁生产―产品销售道路。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强与科研部门的合作,解决好资源开发和转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伴生矿深度加工和废弃物的利用问题,努力做到矿产资源的“吃干榨尽”,使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工业“三废”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实施治污保洁工程,重点解决好西旺矿业开发有限公司,县多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等采选企业的排污治污问题。

3.加大资源勘探力度,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的勘探力度,在积极争取省上加大基础性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风险勘探等形式,扩大商业性勘查和开发,为大规模开发提供后续资源。今后,围绕优势产业群等重点产业进行招商。对现有矿产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对县35家资源开发企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扶持三到四家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纳税额大的项目,注重主导产业的链式发展,在生产经营、资源配置、资金融通、项目建设、政策引导和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以此促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总量扩大。同时,重点扶持一批符合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方向、具有深加工能力、机制灵活、资产优良的企业,逐步做大做强。

(二)以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契机,着力加快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

1.加强学习培训,努力营造氛围。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作为促进都兰经济转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加强对农牧业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社会的科普教育,切实增强农牧业循环经济意识。逐步把节能、节水、节材、节粮和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变成自觉行动,形成循环型

社会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推进节约型农牧区建设。

2.强化政府行为,推动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一是重塑农牧业经济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任务,结合“十一五”规划,研究制定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战略目标和具体的分阶段推进计划;二是加强对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的专题调研,逐步建立起科学的农牧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提升农牧业循环经济的档次和水平:三是完善农牧业循环经济法规体系和标准规范,把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上实现污染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四是强力抓好落实。把发展农牧业循环经济作为“富民工程”“民心工程”,统筹谋划,强力推进,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构建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框架,探索县、乡、村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特别是体现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之路的循环模式,选树典型,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

3.建设农畜产品转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一是以发展养殖业为前提,通过农畜产品转化,走“粮食饲养牲畜一牲畜粪便还田发展种植业一种植业生产的粮食饲养牲畜”循环发展路子。积极实施“牧繁农育”、“牧繁牧育”和“自繁自育”工程,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粮食、青储饲料,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实现粮食作物的转化增值。“十一五”期间,农业区力争每年出栏育肥牛羊2万头(只):二是加大畜产品深加工力度。通过引进外资扶持龙头企业以及与外资企业签订合同等措施并举的办法,建立一批毛纺、皮革等加工企业,不断促进畜产品由肉食品加工向多成份深度加工延伸,延长产业链,增加农牧民收入。三是立足本地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无“三废”污染的特点,以香日德下柴源村、兴盛村、察苏镇上滩西村、东山根村和宗加镇为核心,扩大温棚蔬菜、仔猪繁育、食用菌栽培、黄牛改良、绒山羊改良和宗加洋芋种植的规模,走基地、园区示范带动的路子。今年,重点实施好为686户牧户户均建设畜用棚圈1座的防灾基地建设项目;投资599.4万元,为270户群众户均建设120平方米暖棚1座、畜圈400平方米的畜用暖棚建设项目;100栋日光节能温室建设项目,为农牧民增收、农牧业增效奠定基础。

4.减少农业投入品消耗。充分认识减少化肥、农药、水资源等投入品对于发展循环型农业的重大现实意义。在化肥施用方面。一是引导农民积极开发有机肥源,如桔杆还田、合理轮作、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等,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培肥地力。二是要通过科学指导如测土配方施肥,做到适时、适量、配方施肥,进一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耕地质量。在农药施用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体系,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对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力度,减少农药使用的次数和数量。

5.加大沼气池建设力度,降低农牧民生活成本。到2005年底,都兰县已累计建成沼气池3890座,为农牧民群众降低能源消耗633万元,户均降低1798元。今年,我们在实施好500座沼气池建设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农牧民通过自筹资金,大力实施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初步形成“畜禽粪(厕)―沼气―无公害蔬菜”、“人畜粪―沼气―清洁能源”等多种循环发展模式。

篇8

一、目前呼伦贝尔市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

(一)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还不大

近年在政府的关注和扶持引导下,全市农牧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加大,企业数量逐年增多。但由于行业特点所限,大多农牧业企业发展的前期投入大、收效慢、效益低和部分人的轻农意识,使得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不快,企业总体数量不多。与全区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呼伦贝尔市的龙头企业规模和实力比较弱,全区有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58户,呼伦贝尔市只占2户,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8户,呼伦贝尔市只占1户。呼伦贝尔市最大的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仅5.5亿元人民币,与伊利、蒙牛的销售收入相差很远。市规模以上企业69户,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数的7%,销售收入仅为35.4亿元;全市亿元以上企业9户,占全区114户亿元以上企业的7.9%。

(二)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低、产业链短

呼伦贝尔市农畜产品加工率只有30%左右,其中二次以上深加工很少,而内蒙古的加工转化率已达50%。

(三)农畜产品品质不高,不能满足加工业发展的需要

农畜产品品种多而杂,严重影响农畜产品质量,从而阻碍了产品开拓国内外市场。

(四)利益连结机制不健全,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低

龙头企业与农牧户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对接,特别是加工企业收购原料价格不稳定,一方面加工企业吃不饱,另一方面农畜产品原料大量外流,农牧户分享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不多。农村各类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五)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牧业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科学技术含量不高、科技投入相对不足的问题。

二、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存在的难点

(一)资金支持力度不够

呼伦贝尔市除了个别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企业外,大多数龙头企业项目建设和流动资金仍然严重不足,影响了企业自身发展和对基地建设的投入。国有商业银行目标定位于大企业,相对资金投放容易,但呼伦贝尔市规模大、经济效益良好的企业很少,难以达到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标准。不少农牧业龙头企业反应资金投入不足,当前制约农牧业龙头企业发展的“瓶颈”仍是资金问题,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龙头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大增;另一方面银行、农村信用社受贷款权限、资金规模及比例管理的限制,信贷资金供应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满负荷生产。

(二)现行的投融资体制制约了农牧业企业扩大生产的资金来源

农牧业龙头企业一般规模不大,农畜产品多为一次性收购,全年加工,资金占用量大;而农畜产品生产销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农牧业生产风险相对较大,回报率较低。在企业申请贷款时,银行需要实物抵押,而“农作物和畜牧”又不能抵押,使得企业特别是种养类农业企业贷款陷入困境。

(三)部分龙头企业存在陈欠贷款,如莫旗地区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内蒙古鑫豆都油脂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4月,是在内蒙古豆都油脂集团有限公司基础之上分立,2005年被确定为呼伦贝尔市市级龙头企业

银行信贷投入总计3944万元,授信机构为中国工商银行莫旗支行,这部分贷款均为1998年以前存量贷款,为接收划转内蒙古豆都油脂集团有限公司贷款。2005年6月剥离给不良资产公司270万元,2005年末企业尚欠贷款3674万元,贷款占用形态全部为可疑贷款,短期内归还贷款存在一定困难,对银行经营及下一步支持龙头企业信贷资金投入产生不利影响。

三、发展龙头企业带动效应的几点启示

(一)经济落后地区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

加快龙头企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龙头企业建设。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能发挥生产加工和市场营销的优势,利用经济利益杠杆协调与农户的关系,在把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推动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在扩大规模经营的同时,这些龙头企业就可以带领一大批农牧民进入生产经营环节,与龙头企业产生经济关系,从而走上经营致富之路。

(二)龙头企业要找准市场定位

发展龙头企业,应当充分考虑本地区资源情况、现有产业基础和市场环境等条件,立足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与优质产品开发,延长产业链,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形成有地方特色的区域市场竞争优势。

(三)用足用活鼓励扶持政策,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要利用好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对这些政策,龙头企业要学深学透、用足用活,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地方职能部门要出台鼓励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资金、税收、信贷、土地、用电、用工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优惠和扶持,促其加快发展。

(四)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为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活力。一是做好对现有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抓好典型,树立样板。对具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如雀巢、淳江油脂、三元乳业等,要积极落实扶持政策。鼓励企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健全完善技术创新机制,增加竞争力。鼓励龙头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推动企业上规模、上层次、上水平。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入驻。三是推动产业化园区不断发展壮大。四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以项目拉动重点龙头企业扩能改造和技术进步。

(五)强化基础,扎实搞好基地建设

抓住难点,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协会组织的作用,扩大农牧业产业化协会的覆盖面,通过延伸形成网络,广泛吸纳农牧民和龙头企业,使协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尽快进入独立法人的运作发展之中。大力提倡订单生产,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

四、金融系统支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金融部门要把支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支持农牧户生产、扶持特色优势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作为金融工作重点。目前呼伦贝尔地区龙头企业普遍资金严重短缺。企业自我积累不足,不能完善配套和改造技术设备,特别是流动资金的严重短缺,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为促进呼伦贝尔地区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增强竞争力。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较为合理的支持体系,协调配合开展金融促进龙头企业发展支农支牧工作。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发挥各自优势,加大对龙头企业、科技农牧业等所需流动资金的信贷投入。

(一)引导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切实发挥央行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对重点产业、产品、领域予以重点倾斜。对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采取优先办理商业汇票的再贴现业务,增加支农资金总量。

(二)突出龙头企业的支持重点

一是重点支持与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形成紧密利益关系、带动农牧户较多的外向型、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二是重点支持具有竞争优势的农牧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三是重点支持高起点、外向型的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企业;四重点支持为龙头企业提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的涉农企业。

(三)采取并落实金融支持龙头企业的政策

一是针对龙头企业,特别是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资金周转具有季节性强、流量大的特点,及时匹配资金和规模,并优先向自治区级及市级的重点龙头企业倾斜。对符合一定条件的重点龙头企业,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结算业务量等在贷款利率上适当优惠。二是提供多样化融资服务,及时满足龙头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对外向型农业企业的农产品收购资金,可凭企业出口订单和进口商提供的信用证优先贷款。三是拓宽对龙头企业的服务品种。对符合公开统一授信条件的企业,进行公开统一授信。在授信额度内简化贷款手续。对季节性收购资金需要超过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及时安排资金。加大金融创新,积极提供各类贷款、票据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出口押汇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服务。四是灵活采取有效措施,缓解龙头企业的担保难题。针对龙头企业贷款担保抵押难的实际,允许以合法、有效、手续完备的自有不动产、动产以及法律规定允许质押的无形资产抵(质)押。允许具有担保资格和担保能力的第三方及符合条件的各类担保机构进行保证担保。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前提下,积极推行最高额担保贷款方式,方便外向型农业企业办理贷款。

篇9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建设新农村新牧区提供资金支撑。加大项目争取和实施力度,发挥项目对投资的拉动作用,通过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补助、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和自筹资金等方式扩大资金来源。在资金投放上,对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贴息资金、支农贷款等,实行“政府统筹、捆绑使用、定向投放”,切实提高投资效益。在实施好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的基础上,切实改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及公共事业等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加大农技推广、畜种改良等科技投入力度,增加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一是根据农牧业资源禀赋条件、产业产品特色和发展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适度规模、集中连片”的原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合理的粮、经、饲料“三元结构”,从根本上解决农副产品卖难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二是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和特种养殖业,以规模化、基地化、特色化、区域化、专业化为发展方向,以发展设施畜牧业和高效畜牧业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扩大肉(奶)牛和生猪养殖规模,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的路子。三是坚持以提高商品率为重点,加速畜种改良,积极推进畜牧业生产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提高适龄母畜比例;大幅度增加畜牧业的产业率。四是依托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项目,搞好农牧民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务工技能和整体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同时把扩大就业和优化产业结构结合起来,促进劳动力在农牧业内部创业,充分挖掘农牧业内部增收潜力;以矿产资源开发和深加工项目以及中心城镇商贸流通为载体,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五是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各类协会、农牧区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其组织带动作用和市场链接功能,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牧民开拓市场的能力,努力探索一条联合起来闯市场、携手共进奔小康的新路子。六是制定加快产业经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不断增强对农牧户的带动能力。

着力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攻对象,坚持定点帮扶和县级领导干部联点制度,在巩固以往扶贫开发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和推广县内及兄弟县市扶贫开发的好经验好做法,整合各级财政的专项资金,合力抓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扶贫攻坚提供支撑。在充分尊重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同时,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典型示范等方式,着力抓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通过国家支持和群众参与,不断改善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着力改变农牧区面貌,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提供样板。抓好“三清三改一绿”,着力抓好清理脏、乱、差和绿化村庄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农牧区“脏、乱、差”面貌,农业村的绿化指数达到40%。按照先易后难,逐步实施的原则,积极推进“三改”(改水,改厕、改路)工作,争取用三到五年左右时间使一定比例的村(社)基本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庭院净化、水质优化,村间道路上等级的目标。

篇10

一、调研时间安排

从20__年12月20日-20__年12月30日,各调研组利用10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实地调研,12月30日左右进行调研成果交流研讨。

二、分组及调研范围、方式、重点和课题

分成农村牧区、城镇社区、工商业、社会事业4个调研组,按调研调范围确定调研方式、重点和课题。

农村牧区调研组:

组 长:* (县委书记)

副组长:* (县委常委、统战部长、政府副县长)

* (县委常委、党办主任、机关党工委书记)

*(人大副主任)

*(政协副主席)

成 员:*(水务局局长)

*(县委办副主任)

*(农牧业局局长)

*(林业局局长)

*(扶贫办主任)

*(围转办主任)

*(草监局局长)

*(统计局局长)

(一)调研范围。农区不低于200户,牧区不低于450户。

(二)调研方式。采取入户走访、个别访谈、实地查看、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进行。参加苏木镇座谈会人员为:党政班子成员、本苏木镇两委、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及部分典型农牧户(协会会员、合作社成员、联户经营户、农牧业大户、中小户)、苏木镇二级单位领导,原则上不少于40人;参加嘎查村座谈会人员为:“两委”班子成员、本嘎查村居住的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嘎查村民小组组长、嘎查村民代表、部分典型农牧户、贫困户代表及部分已转移就业创业人员,原则上不少于20人。

(三)调研重点。

1、全县农牧民收入状况,特别是贫困人口数量、分布、结构和贫困程度及致贫原因;制约农牧民增收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在实施涉农涉牧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建议;解决农牧民政策性收入差异的建议。

2、农牧业结构调整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动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建议;如何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加大投入、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防灾避灾农牧业;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如何建立健全农牧业抗风险保障机制。

3、农村牧区人口转移工作基本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在引导服务、转移培训、政策保障等方面的建议。

4、清理非牧人员占用草场、征占地补偿、落实草畜平衡制度等情况;土地草牧场流转后管护和利用方式等方面做法经验、政策措施及问题建议。

5、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和家族、宗派势力对农村牧区健康有序发展的不利影响。

(四)调研课题。

1、农村牧区人口转移的现状及对策;

2、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及合作组织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养牛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发展特色种养业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农牧业科技服务机构设置和职能发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6、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7、农牧民增收方面的存在问题各研究分析;

8、农牧民家庭贷款和债务现状分析和应对的措施;

9、公路沿线和两个建制镇周边重点发展奶牛业的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10、建设人工草地和高产饲料基地的有利因素和如何发展可靠的饲草料基地的建议;

11、农区落实草畜平衡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12、如何开拓流通渠道,完善市场体系建设,解决农畜产品“卖难”问题;

13、农牧民集体和非正常上访的防范和化解;

14、加快发展节水避灾性设施种植业的必要性和如何发展的建议;

15、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的思路和建议,特别是如何鼓励和引导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16、林权制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思路对策;

17、实施公益林补偿机制方面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8、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金融机构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建议;

19、北部沙区、中部丘陵、南部农区结构调整方面的群众意向及发展中的困难及解决对策;

20、公路沿线和两个建制镇周边重点发挥奶牛业存在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城镇社区调研组:

组 长:*(人大主任)

副组长:*(县委副书记)

*(县委常委、人武部部长)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人大副主任)

*(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政协副主席)

成 员:*(人大办公室主任)

*(政府办副主任、法制办主任)

*(交通局局长)

(一)调研范围。明安图镇塔山社区、南山社区、奈曼山社区、北山社区、察汉淖社区、陶林社区及新区社区的所有城镇居民。

(二)调研方式。调研实施抽样调查的方式,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话、实地查看、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按照人群构成开展调研。

召开5个座谈会:一是关于城镇居民收支及居住情况的综合情况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人员由苏木镇负责人,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离退休代表,社区负责人代表及两新组织代表及其他需要参加人员构成;二是关于各社区建设座谈会(3个,每两个社区合开一个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人员由“两委”班子成员,本社区党员代表、三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三是关于城镇居民困难群体方面的座谈会,人员20左右,由下岗失业人员代表、低保对象代表、灵活就业人员及就业、社保、民政等部门相关人员参加。

(三)调研重点。

1、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及其效果,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做法;

2、城镇居民的收支、居住情况;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居住状况;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方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情况;城镇居民消费情况;城镇居民就业创业情况;城镇居民对社会治安的看法、意见和建议;城镇居民低保动态管理情况及建议意见。

3、社区“六级联动、互助共建”情况;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情况;社区“两委”班子建设情况;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四)调研课题。

1、明安图镇旧区拆迁改造中群众意愿、开发企业要求及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及对策有哪些;

2、如何做好明安图镇各社区“两委”班子换届选举工作;

3、如何加强明安图镇各社区班子建设;

4、当前我县城镇居民收入方式有本文来源:文秘站 哪些?其中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建议采取哪些措施增加居民收入;

5、如何改善城镇居民低收入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

6、社区“六级联动、互助共建”情况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7、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情况;

8、当前我县城镇居民支出比例最大的是哪项支出;

9、当前我县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如何?消费结构是否优化?消费水平是否提高?居民是否有短期和长期消费计划;

10、当前我县城镇居民对现有住房是否满意(包括结构、面积、地理位置等);

11、我县城镇居民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现状,对就业的岗位是否满意?对工资待遇是否满意?对今后的就业工作开展有哪些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建议和意见?是否满意政府当前采取的创业扶持政策?对今后的创业工作开展是否有合理建议意见;

12、我县城镇居民对当前我县实施的社保、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是否满意?对今后社保工作开展有哪些合理建议意见;

13、城镇居民弱势群体对我县当前的扶贫方式、扶贫范围、扶贫对象等方面工作是否满意,有哪些意见建议;

14、我县城镇居民对其他方面还有哪些意见建议。

工商业调研组:

组 长:*(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县委常委、政府副县长)

*(人大副主任)

*(政协副主席)

成 员:*(政府办主任)

*(发改局局长)

*(财政局局长)

*(国土局局长)

*(城建局局长)

*(经济局局长)

*(旅游局局长)

*(工业园区办主任)

(一)调研范围。全县企业、个体工商户 户。

(二)调研方式。采取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其中限上企业要全部召开座谈会。

(三)调研重点。

1、现有工商企业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发展的思路和措施;明年重点推进的煤、油、铅锌、萤石、水泥、 石材项目,如期达到20__年既定目标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应采取的措施和办法,具体实施方案;

2、着实推进物流业发展,应重点抓的环节,以及具体方案;

3、促进农牧业产业化,在引入、投资、税收等方面如何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

4、目前全县软、硬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的突出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调研课题。

1、肉类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的途径;

2、完善园区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服务能力;

2、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如何摆脱资金制约问题;

3、如何保障煤炭开采项目的顺利实施;

4、石油勘探开发的认识;

5、如何推进×××日处理20__吨铅锌选厂项目如期开工和投产达效;

6、萤石精粉采选、氢氟酸加工项目推进的措施和办法

7、如何搭建银企合作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8、绒毛加工业现状和发展前景;

9、促成水泥项目落地的措施和办法;

10、×××酒厂现状及问题;

11、塑料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13、如何创新招商机制

14、全民创业、扩大投资群体的思路

社会事业调研组:

组 长:*(政协主席)

副组长:*(县委常委、纪检委书记)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人大副主任)

*(政协副主席)

*(政府副县长)

*(政府副县长)

成 员:*(政协办主任)

*(民政局局长)

*(计生局局长)

*(教育局局长)

*(卫生局局长)

*(社保局局长)

*(就业局局长)

(一)调研范围。全县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社保、就业、民政、计生及涉及民生等方面工作的部门、干部职工及全县广大群众。

(二)调研方式。调研以灵活多样的方式,通过入户走访、个别谈话、实地查看、发放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按照部门职能、针对对象及服务人群开展调研。

教育方面:

卫生方面:

社保方面:

计生方面:调研对象是流动人口已婚育龄妇女(已婚至49周岁之间的妇女);1个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人员由计生主管部门人员、社区计生工作人员、流动人口代表、社会群团组织负责人、企业建筑施工队负责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单位代表(公安、共商、民政、卫生、城建、人事等单位)等构成。

就业方面(3个座谈会):一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岗位征集和安置工作座谈会,人员20人左右,参加人员为县内各企业负责人、经济局、就业局有关人员;二是如何进一步强化培训和农牧民转移就业工作座谈会,分苏木镇召开座谈会,座谈人员30人左右,参加人员为农牧民代表、嘎查村领导座谈会;三是如何进一步推进创业培训和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参加人员为县内个体工商户代表,就业局、工商局个体协会等相关人员。

民政方面:1个座谈会人员30人左右,参加人员由苏木镇有关人员,城镇低收入居民、农牧民代表,嘎查村社区干部,民政、扶贫、统计、经管站、监察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

(三)调研重点。

1、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后续工作及其效果,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和典型经验做法;

2、加强我县教育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思路;就业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就业的培训模式情况;我县优抚对象及退伍军人安置就业工作情况;广大农牧民、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状况;关于加强转移农牧民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建议;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苏木镇文化站建设、农村牧区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城乡低保动态管理长效机制方面;

(四)调研课题。

1、提高我县教育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建议?

2、目前就业培训工作情况及存在的难点?

3、目前就业培训模式是否使参加培训人员转得出、稳得住?

4、当前我县优抚对象及退伍军人安置就业工作情况及存在的困难?

5、广大农牧民、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状况及如何进一步提高参保率?

6、农牧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7、农牧民对养老保险的认可度及有何期望?

8、如何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控制流动人口非政策生育?

9、是否满意县委政府当前采取的创业扶持政策?对今后县委政府的创业扶持政策有何建议?

10、我县当前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今后如何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面?

11、对社会保障体系涉及群体有哪些意见建议?

12、我县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步工作意见?

13、关于我县城乡低收入家庭的确定、家庭经济收入的核算方法及意见和建议?

14、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状况,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5、乌兰牧骑机制改革后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及下一步扩大队伍的建议?

16、如何进一步加强就业岗位征集和安置工作?

17、如何使农牧民进城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18、进一步加强全县 、维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三、具体要求

(一)各调研组要合理安排时间、路线,条件允许情况下,要尽可能多地走访调研地区和调研对象。车辆由调研组自行安排。

(二)调研组在调研时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根据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实际情况,因人而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开展工作;要细心体察民情民意,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要本着“不给基层增加负担”的原则开展工作,轻车简从,深入到最困难的农牧户、居民家中调查摸底,确保调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