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常用理论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常用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8-0237-01
1 O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法律、法规赋予的重要职责《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是否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工程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理,并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2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概述
市政公用工程是指为城市大众服务的工程项目,主要包含新建、扩建、改建城市道路及有关路政配套设施,城市照明、园林、污水和垃圾处理等有关工程。市政公用工程不同于通常施工项目,其具有施工场合多变、工作环境复杂、影响规划广、施工条件差等特点,因而施工安全管理极为主要。市政公用工程安全事故相对于通常工程事故,其背景原因更为复杂,可是大多数事故都与各种管理原因有关。可以说,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是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主要途径。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是通常的安全管理理论和办法在市政公用工程范畴的详细体现,是包含施工企业、业主及其监理组织、中介组织对有关工程项目进行的安全管理,是依据安全管理理论、思想、法律法规的最直接、最详细的微观管理。
3 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施工规划与管理水平不平衡
伴随着城市规划的不断扩大和施工技能的进步,城市公用工程的规划不断扩大,施工难度也在不断添加,而施工安全管理的体系与管理办法并没有进行适应性的改善和革新,这种展开上的不平衡致使当时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许多问题,并容易埋下施工安全隐患,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3.2 施工环境与施工方法复杂多变
伴随着城市功能的不断拓展,市政公用工程也开始“上天入地”。当时的市政公用工程不仅包含了很多的高架桥梁等高空工作项目,还包含了很多的以轨道交通为代表的地下工作项目。此外,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场合多坐落建筑和人员极为密布的城市中心地带,其施工工作条件比其他任何工程项目都更为复杂多变,这些都给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提出了严重应战。市政工程施工场合与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对施工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详细施工作业过程中需求依据不同施工现场的详细状况选用不同的施工工作手法。以地铁施工为例,依据不同的地表建筑与地质环境状况,有的需求盖挖施工,有的需求明挖区间施工,有的则需求选用暗挖施工。不同的施工工作方法需求对应不同的安全管理技能手段,这也给当时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艰难。
3.3 施工人员彻底认识缺乏
因为我国的特别国情和展开现状,建造施工领域的一线职工主要由打工者构成,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范畴也不破例。这一庞大的流动性集体很难承受到体系的安全教学,安全认识淡漠的状况还十分普遍,主要表现为违背施工操作规程等方面,一旦遇到突发安全状况,不能采纳正确的应对办法。总归,一线施工人员安全认识缺乏已经成为市政公用工程领域安全事故多发的一个主要诱因。
3.4 安全管理办法不到位
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多变,而施工企业通常不能依据现场的详细状况有针对性的拟定安全管理准则。对比遍及的状况是施工企业直接利用本企业固有的管理准则作为现场管理准则。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对安全管理注重缺乏,管理人员的装备、检查次数和防护办法不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
4 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对策
4.1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学、提高安全认识
施工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一定要从战略高度审视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施工企业一定要实在实行《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项目负责人甚至企业负责人都要深化施工项目一线管理和催促各种安全管理办法的实行状况。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一经发现当即整改。在工程结算时实行安全管理一票否决制,在准则的源头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施工人员安全认识不高的问题,施工企业要加强岗前安全教学。其间,安全常识的遍及要包含施工现场安全与应急抢救等内容,不同工种的安全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保证施工人员了解有关安全常识,具有一定的应急处理与自救能力后方可上岗。
4.2 加强安全管理准则建造
树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准则是提高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核心。管理准则的建造要与管理目标的特点相适应,能够有效束缚施工现场的各种不标准做法,杜绝安全隐患。主要,要树立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与有关查核机制,明确项目一切参与者需求完结的工作与承当的责任,对实行状况进行定时查核,并与个人收入挂钩。其次,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与分担负责人要定时展开安全检查工作,辅导和催促施工部门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最大极限消除安全隐患。再次,要加强安全生产办法的费用投入与管理。彻底投入是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的保障,施工企业要采纳实在办法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并及时计算详细状况。最终,要做好安全常识的教学宣传工作,对一切参加施工工作与管理的人员展开继续不断的安全常识教学和宣传工作,营建浓厚的安全生产空气,提高安全认识。
4.3 注意消除周边环境安全隐患
施工过程中要时间重视周边环境的变化,提早拟定出必要的安全预案和防范办法。例如,要依据施工现场特点,拟定出恶劣气候的应对行动,特别是在冬、旱季施工时期,要依据雨雪、低温等极点气候状况,灵敏调整现场施工组织,将环境变化也许形成的安全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4.4 全面推行标准化工地建造
标准化工地建造是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行动。政府有关部门要本着“标准化工地全掩盖”的准则,深化展开标准化工地的创立活动,经过标准化工地评选,树立典型形象,提升本地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实践拟定施工工地的标准化管理内容,不仅包含施工安全管理标准,还包含施工质量管理和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关标准。此外,在标准化工地的创立过程中要加强监督管理,保证评定成果的公平合理,对获奖工地采纳必要的奖赏和政策优惠,充分发挥其在安全管理中的主要作用。
结束语
总结过往,在监理工作中应加强法律、法规、规范以及安全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已的工作责任心,提高安全风险识别能力;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安全交底和隐患、事故预防控制工作;要加强巡查、检查、旁站工作;要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且在工作中要发扬团队精神,加强监控力度。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提高安全管理的工作质量,减少安全隐患,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确保建设工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顺利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德林,刘生和.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施工[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03).
[2] 刘洁海.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6(03).
篇2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措施
Abstract: in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of overall quality, quality couldn't get on, so, engineering can't good economic benefit is obtained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t. In this paper, the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Key words;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site; Quality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TU7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建筑行业管理中,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好坏将直接的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造成严重的影响。当前,怎样才能提高施工现场质量水平,这是负责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工作人员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了一番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1.当前时期,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近年来,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发展迅速,人类对其的需求越来越大,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了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有部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严重缺乏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也不具备过高的专业知识,所以,当前对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而言,在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同时还要将人员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升,这对于工程竣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基础与主体施工环节存在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建筑工程来说,它的基础与主体施工环节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形势下,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质量水平还不是很高,通常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比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混凝速度通常比较慢、钢筋混凝土不够硬、表层基底处理的不够好等问题。而这些都属于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将这些问题有效的处理,那么就会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进一步下降,制约了工程的持续发展,相关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低下
最近几年时间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极快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带动了其他方面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就是其中一项。笔者觉得,这属于一种初步探索的阶段,对于它的实际应用暂时还没有一套完整的体系。总体而言,就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过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在信息管理方面比较滞后。通常来说,当前人们采用信息管理的方式往往是人工手写或者人工传递的方式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书写不具备规范标准性,并且实际效率也过低。
2.提高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制管理水平的措施
2.1将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
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质量管理过程中,有部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所以,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不断培养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规定时间内对他们进行全面的培训,并且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还必须要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培训完毕后,应开展一次相关的考试,同时将这次考试作为管理人员年度评奖的一部分考核的标准。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主要目的还是希望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另外,在培训过程中不要以形式主义的培训方式为主。
2.2进一步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基础与主体阶段的质量管理
对于任何一项建筑工程而言,具有高质量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也如此,只有质量水平提高了,物质目标的实现速度才会更快,才会落实的更加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会使得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当前,我们可以采用宣传的方式,让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对基础与主体设计阶段具有的重要性充分的认识。
2.3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机构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其可以采用“扁平式”的管理模式对质量进行管理,通过工程项目部门直辖施工队,将管理层次与中间环节进一步压缩,以此降低管理成本的使用,将工作效率全面提高。一个科学合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组织在对其职位与人员的分配方面必须制定一个良好的规划,只有这样,质量管理才会更加的具有科学化、理想化。
2.4“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质量管理
事前控制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可能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同时,制定有效的措施制止不良因素的蔓延。
事中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人员、材料以及机械的使用进行管理,同时还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工程的整体质量管理中是至关重要的,工程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事后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是对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对部分完成复检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防止在今后中相同事件的发生。
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虽然有很多,但是只要我们重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这一关键环节,相信工程存在的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工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就会有一席之地。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质量管理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系统性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其中的组成部分,还有诸多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希望社会相关人员共同努力,促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同时,施工单位的每位成员都要有质量意识,只有这样,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才会更上一层台阶。
参考文献
[1]黄志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与监理的探讨[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篇3
关键词: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24文献标识码: A
当前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得建筑行业在我国当前形势下飞速发展。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效益已成为各个建筑业管理者、领导层追求的目标,因此,在管理上要效益成为企业家的共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使得建筑投资力度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要得到最大的效益,必须在施工项目中严格管理和控制好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以及成本。
一、民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制约因素
(一)、安全生产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安全生产是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个好的完善的建筑安全生产制度能够指导并为建筑施工安全提供长期有效的保证。为了不影响工期,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和建筑监理单位要根据安全生产制度经常性的进行建筑检查监督,健全并有效的实行施工管理制度;同时实行文明施工的理念,配以相应的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人员,认真落实各项安全审查制度。
(二)、施工人员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施工人员起到关键作用。建筑施工工程中,施工人员将影响建筑工程整个项目的各个环节,建筑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水平高低总体上决定了建筑工程各环节和各分部的施工质量。
(三)、建筑材料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把握建筑材料的质量。施工企业需要一批具有较好业务素质、同时具有良好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的建筑材料采购人员,能够在清晰了解建筑材料基本物理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合理科学准确的把握和选用合格的建筑材料。采购人员要及时并准确的掌握市场关于建筑材料的最新信息,以便建筑招标时选用好的供货厂家。对于购买的建筑材料,要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材料检测不合格的,要严格剔除;合理的安排施工进度并及时有准备的安排建筑材料的供应,保证建筑工程能够按期施工完成。
(四)、工程设备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己经摆脱传统由人力主导施工的时代,企业机械化程度己经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竞争力和施工水平的重要体现。建筑过程中根据施工工程实际和施工管理需要,提供并配套相应施工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快速高效的保证。
二、民用建筑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
(一)、安全管理重视不足
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上的疏忽,很多工程项目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在施工现场,存在部分工作人员没按照相关要求佩戴安全帽,临边洞口、楼梯、平台边及电梯井道安全防护不及时等,以及不严格参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作业,甚至在没有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工人冒险作业,这也都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危害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将直接造成经济损失。
(二)、施工现场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为了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往往要在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一些围墙。但是,现实中部分施工现场存在不完善的现象。此外,施工过程中机械搅拌会增加现场的灰尘,一般都要采取扬尘等器械进行保护,但是有的设施严重不合格,不设置搅拌机沉淀池或不及时清理,造成现场污水乱流,使得施工现场尘土飞扬,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工人的身体健康。除此之外,由于天气、施工现场的路面不平整、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等原因,使得施工现场更加混乱,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施工现场的污染程度。
(三)、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混乱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用到很多种建筑材料,这就对现场材料的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现阶段,有很多建筑施工现场存在材料管理混乱的现象,如建筑材料随处乱放、归类不合理等。现场建筑材料管理混乱往往会导致材料使用效率的降低,有时甚至会出现找不到建筑材料的现象。材料若存放不当,往往会降低质量,有的甚至会出现建筑材料的过期现象。
(四)、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施工过程中,很多单位都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之间、工种与工种之间缺乏严格的交接检查措施,上一道工序留下质量隐患,后一道工序施工者处理不及时甚至忽视不管,导致发生质量问题。
(五)、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
现阶段,造成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工队伍素质较低,在施工过程中往往违反规范要求进行作业,而且许多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导致无证上岗现象普遍存在。总之,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使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三、民用建筑施工管理措施
(一)、加大安全管理力度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措施。做到有效的安全管理首先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施工与安全两个方面一同落实,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保证其有效作用的发挥。其次,应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技能等相关方面的培训教育工作,使全体人员能够在思想意识上对建筑安全施工引起重视,并能够熟练的掌握日常工程作业中安全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术,能够严格按照安全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时刻把建筑安全生产施工放在首位,确保建筑安全施工。
(二)、构建和完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制度一般主要包括质量责任制度、施工技术复核制度、施工生产碰头会议制度、施工现场的质量检验制度、施工过程控制制度、工程质量统计制度、工程质量事故上报及工程质量事故处理等内容。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监理单位,应根据所承担的监理责任以及要求,应向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派遣相应的监理人员。监理控制人员在施工现场要认真完成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重要施工程序、项目进行全程旁站,做好工程质量事故的认定、处理以及工程的验收工作。要通过构建集体监督责任制,保证建筑施工监督的时效性与准确性,提高房屋工程质量监督的改革力度。
(三)、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对施工人员身体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必须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其加以保护。在施工材料方面上,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目的,可以多采用一些环保建筑材料。基于此,建筑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场地条件合理调整时间,尽量降低噪声污染,以营造一个相对安静和轻松的周边环境。除此之外,为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灰尘、改善建筑工地的空气质量,可以对建筑施工现场进行适当绿化,道路硬化,改善施工环境和减小污染,同时可采取经常洒水保持地而湿润的措施,以尽量降低扬尘污染。
(四)、要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因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工艺复杂性、各类项目施工工种和班组较多的特点,在技术上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制定切合实际的各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项目开工前,编制好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有条不紊的组织施工;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和水平,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革新项目应及时加以总结提高,制成标准的图纸,以供其他施工队伍参考使用;另外,在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加大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如对传统施工技术或施工方式进行信息化改造,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等。
(五)、加强对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
对材料设备的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按照设计施工的要求严格对建筑材料进行验收,按规范要求需要复试的材料必须复检合格后投入工程使用,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合格;此外,材料管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施工进度,合理有序的发放建筑材料,杜绝浪费以及丢失现象的发生;另外,应做好建筑废料的回收工作;在施工结束后,要对剩余的建筑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减少建筑材料的浪费和丢失,还要核对建筑材料的具体使用情况以及建筑材料的利用效果等。
总之,民用建筑施工管理对保证整个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因此,管理人员要加强对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将质量控制与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全过程;通过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等措施,保障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决策数据的重要归口部门,常常为高层需要的几个数据或报表加班加点等,总感觉财务很辛苦,财务部经理更加辛苦,如何让财务部门的日常例行工作按章运行,财务部经理无需过度操心呢?很多财务部经理都在忙碌中思考,但却很少在闲暇时间里寻找破解之术。笔者在总结多年财务部经理岗位经验的基础上创建了《岗位关键节点表》,该控制办法就像项目管理中的甘特图一样,全面直观展现了财务部门一个月的关键任务节点,使得财务部所有的日常例行工作皆可做到节奏可控,循环有序。
一、关键节点控制法的特点
1.全面性
《岗位关键节点表》打破岗位界限,将财务部的日常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段按日依次串联,从节点涉及的内容看,基本覆盖了全面岗位上的全部业务。
2.确定性
《岗位关键节点表》从由谁在何时完成何事,到采用何种形式展现何种内容,都一一进行了详细的明确,使得各项日常工作得以明确。
3.可控性
由于《岗位关键节点表》对相关事项都进行了明确,财务部经理依据该时间节点就可以控制财务的日常工作,不在需要“千叮咛万嘱咐”的要数据要报表了。
4.权威性
《岗位关键节点表》就是财务部门的日历,从时间的角度看,该表充分展现了各个工作日的日常例行工作内容。也是各岗位必须要优先落实执行的任务,只有首先完成节点任务方可开展其他工作,从而保证了部门业务正常运转。
二、关键节点梳理的原则
财务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基本是经常的、大量的、具体的且比较零散的工作,其特点是繁、杂、小、急等。因此,关键节点的梳理需要我们掌握一定方法和技巧,从看似没有规律的日常事务中寻找其内在规律,梳理过程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自下而上原则
财务部门各岗位首先梳理单个岗位的日常工作节点,然后提交财务部门,财务部经理依据各岗位的节点信息来梳理财务部部门的岗位关键节点。
2.抓大放小原则
抓关键节点就是要抓住那些涉及财务核心的事务,譬如现金盘点、往来核对、收入确认、纳税申报、报表编制等重要事项,对于那些日常的报销只要不跨期间就可以了,不需要纳入关键节点进行控制。总之抓大放小为的是抓住重点。
3.与时俱进原则
由于企业在发展,会计核算也必然会随之发展,现在的重点可能未来不再是重点,现在的非重点未来也有可能会成为重点。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及时更新,而不能将这种梳理定性为一锤子买卖而一成不变。
4.可预见性原则
梳理关键节点虽然是建立在现状基础上,从财务管理工作的特性出发,我们要健全各类报表管理体系,为未来企业经营决策做好铺垫,而不是守株待兔式的等待决策层的信息索取,才开始着手信息的收集。
三、关键节点表的编制
《关键节点表》主要涉及任务名称和内容、任务的执行者、任务的启动时间、任务的交付物以及交付物的传递方式和对象。
任务名称和内容是通过筛选取自各个岗位上报的信息,任务的启动时间取决具体工作的本身条件和时限;交付物的内容和形式需要进行统一规范化设计,不能成了“表叔”,隔三差五换款式,有悖财务工作者的沉稳性。在具体形式应用上,笔者建议涉及数据计算的用EXCEL编制,一般内容则可用WORD 设计,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PPT形式。交付物在不泄密的前提下,其传递方式可以采用书面打印、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送达对象则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的职责划分来确定。
对于大企业可以按业务板块分表进行设计,如案例1;对小企业则可以采用一张简表完成设计,如案例2。
案例1强调过程的导向性,案例2 则更多强调结果。具体采用何种方式部门业务自身的复杂程度和管理侧重点。
根据笔者的经验,《关键节点表》最好使用WORD进行设计制作。
篇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商市场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F71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093-02
1、工商市场管理中计算机使用的现状
我国传统的市场计算机管理系统中的大部分应用还只是单纯的停留在单机的应用水平上,然而工商市场管理中的内容涉及面比较的广泛,这其中的也有着比较繁琐复杂的业务流程,利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出来以及报表的打印是传统单机的应用,其工商管理机构的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经营单位、所及机构以及局级机构构成的,要想有一个全面而科学化得管理,就需要保证在这三级机构中,每一级的机构都有其完善性,如果将市场的管理系统狭小的局限在单机的环境中也是不可行的,因为如果处在—个单机的运行形式下,文件、资料的传递在脱离计算机网络的情况下,会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工作效率也比较的低,经常会因为不及时的传递文件以及文件的丢失造成了经营单位发生经济损失的现象。脱离网络环境有损上级单位随时掌握了解下一级单位的工作情况,针对这种现状,根据我国的国情以及考虑到地方的市场管理的自身条件,设计开发出一套使用于工商管理的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信息系统。
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特点
(1)充分的发挥出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优势,提高了工商市场的管理水平,改进了工作的质量,通过实行数据信息的自动对应,解决了对动拆迁以及企业主要人员的控制问题,最终实现了业务信息的共享,解决了传统的信息发生分散的问题。
(2)不断的规范了业务的流程,统一了工作模式,加强对市场的监督管理,通过加强对企业的回访以及日常的监督管理,处理了注册登记跟监督管理两者之间相互脱节的现象,强化了依法执政的政策。
(3)设立企业的独特标识码,建立起全面而完整的“企业户口”,实行实时动态的管理,面向社会以及横向部门的信息网络,打开信息市场,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提高市场信息的效益性。
3、系统结构
(一)网络的结构。因市场管理有多个基层管理单位、地理位置分散、管理的信息量大,数据变换较频繁,所以我们设计系统网络时,考虑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采用两台HPLC3服务器,一台Cisco2509路由器和一台Catalystl900交换机构成管理的局域网的骨干架构,Cisco2509拨号访问服务器承担INTERNET连接和远程用户的访问任务,系统逻辑结构如图1所示。
(二)系统功能结构。整个系统的开发采用技术成熟Client/Server结构,后台数据服务器为Microsoft SQL Server710,前台开发工具为Power Builder615。整个系统后台数据库建有50多个数据表,其中有相当部分的数据表含有Trigger程序,StoredProcess近70多个,系统的开发能够很好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安全性,满足实际管理的需要。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4、应用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1)系统数据结构的处理。在对数据进行处理的时候,从整体上可以将所有的系统的数据划分为“整体数据”以及“站点数据”两大类,整体数据主要是跟工商管理的总机构有着相关联系的一些数据内容,比如说市场的总体个数、市场的总成交量等,而站点数据只是工商管理总机构相互联系的一些的数据,比如说某工商所所管辖的某市场的数据信息。一般情况下,整体的数据主要是存放在工商管理的总机构机房的服务器上面,各个站点跟移动的用户在其方面只有阅读的权限,而没有写的权限,站点数据主要是存放在各个站点的计算机工作站中,各个站点的操作点对站点数据有着全部的控制权限,各个数据站点的数据传输不会受到各个站点用户没有权限进行跨站写操作的影响,如果说某一个站点需要将相关的数据传输到总体的数据上,那么久需要将系统软件站点的数据通过远程连网传输到工商管理总机构的服务器以及站点相对应的目录中。
(2)数据库的设计。本系统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数据库的设计,数据的有效管理、共享以及统计查询和计算跟数据库的设计合理情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数据库存储的过程中系统要采用相同的数据来控制数据的重复度。维护系统数据的完整性是通过采用MSSQLServer7.0所提供的实体(Entity)的完整性以及域(Domain)的完整性、参照(Referential)完整性以及用户定义(User-defined)的完整性来实现的。通过用户检查的登录账号以及用户进入数据库的用户名两阶段来认可数据的安全保证性。为了防止非法或是越权限的使用以及数据的修改是通过对于不同的库和表以及视图所赋予的不同使用者的使用权限来执行的。
5、总结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但能够通过计算机的网络系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还能够规范化工商市场的管理,节约生产的经营成本,管理层的领导能够通过计算机的网络系统对市场的整体发展动态有着全面的掌握性,提高市场的高级管理层对市场进行着全面的协调性调控能力,然而,工商管理部门的业务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因此为了能够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就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完善跟更新计算机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吴彬蔚.现代企业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1(07)
[2]沈立军.一种实现物流信息电子确认的方法[P].中国专利:CN101504739,2009-08—12.
篇6
[关键词] 激励机制管理;护士倦怠;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7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8(c)-0161-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士的工作职能也发生了变化,尤其近年来我国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医院作为特殊的服务机构,在医学发展、人力资源、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上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护理服务质量的好坏成为评价医院护理质量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但由于护理工作不断繁重、人力资源不合理化等因素使护士产生倦态感的机率不断上升,护理人员大量流失[1]。因此,为确保护士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该院自2012年1月以来开展“提高自我技术,展现自我风采”的激励活动,从医院各级领导的重视,以科室为单位,护士长采用激励机制对护理人员实施人性化激励管理,从而调动护理人员积极性,激发潜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科自2012年1月以来开展“提高自我技术,展现自我风采”激励活动的36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均为女性,年龄22~50岁,平均(36.8±1.3)岁;文化程度:本科9人,大专16人,中专11人;职称: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9名,护师14名,护士9名。并随机对该科住院15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男88例,女62例,年龄24~79岁,平均(56.4±3.8)岁。
1.2 调查方法及评价
方法:根据科室具体工作设计《护士工作压力表》,告知其意义以分析造成护士倦态的原因。
激励方法:对护理人员的形象、技能操作、病房管理等各方面护理行为和患者对其护理行为评价为准则,每周对护士进行表扬和惩罚,每月底对护士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对表现进步的护士可优先考虑给予晋升和外出学习、进修的机会,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对工作不仔细出漏洞的患者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并指出漏洞所在,指导其在以后护理过程中避免此类失误的发生。
评价:根据科室情况制定《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对护士服务主动性、言行举止、操作技术、理论水平、健康教育等5个方面20个项目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非常满意(>90)、满意(80~90)、不满意(70~80)、差(
2 结果
2.1 激励机制管理对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影响
激励机制实施后护士工作倦怠感明显消失,在形象、技能操作、病房管理等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明显提升,提高了护士的积极主动性和潜能,能更好地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细致的护理。
2.2 激励机制管理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经比较,实施激励机制管理后患者在护士服务主动性、言行举止、操作技术、理论水平、健康教育等方面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激励是一种手段,是领导者通过建立某种希望为被激励者创造的一种和谐、积极的工作氛围,从而提高被激励者的积极性、主动性。护理工作一直以来都处于高风险、高强度、高压力的状态下,这种工作状态使护士失去了原有的工作热情、同情心和责任感,取而代之的就是工作倦怠感和对自我价值的漠视。马斯洛[2]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决定的,动机是由需要所支配的,人的动机和行为都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这种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目标时,需要才会产生动机。Herzberg[6]也认为,内在激励因素,包含成就、认同、升迁、工作本身、责任、成长与发展等,能够激励员工,使员工产生工作满意感;外在激励因素,包含工作保障、薪资、工作环境、公司政策、人际关系、地位和福利等,能够降低或消除工作倦怠感。护士作为护理工作具体实施者,只有关心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地调动工作积极性,才能发挥在维护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性。
3.1 目标激励增强护士职业感和使命感
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4]研究发现,一个没有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心理学家也认为[5],同样一个人在激励后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护理工作本身是一项周而复始的工作,护士在面对技术压力的同时还承受着其他不同方面的压力。目标激励将个人目标与工作相结合,使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在分配护理任务时,让护士看到前景,将设定的目标作为行为指南和方向,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目的,为每一位护士实现抱负、理想和参与管理决策的机会,促进护理工作的开展和提高。
3.2 情感激励促进和谐护患关系
情感是人类所共有的特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6],每个人都有得到尊重与信任的需要。对护士实施情感激励,从思想上、生活上、工作中尊重、体贴,使护士从内心形成一种自觉维护护士荣誉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体现在对患者的护理和交流中,将自己积极向上、尊重理解、关心爱护的情感表达出来,从而让患者树立对疾病康复的信心,建立和谐护患关系,达到共赢的局面。
3.3 竞争激励提高自我知识能力和风险精神
护理人员由于资历、层次的不同,在对待工作和学习上的认知也存在很大差别,竞争激励的实施使护士产生了责任感和紧迫感,并使其在一定良性氛围内不断加强理论、操作、心理、美学、人文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并通过演讲、专业知识测评、技术比武等程度竞争上岗,从而使护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优胜之处,不断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逐步提高,提升护士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
3.4 物质激励促进护士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
有研究表明,对护士工作的奖励是对其工作肯定的重要方面。奖励和惩罚称为强化激励手段,通过这些正性刺激促使护士动机得到强化,改变护士行为,以奖励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通过对护理工作的表现、护理水平和患者满意度得到好评,为科室争得荣誉的护士,可给予奖金、晋升、评先进、进修机会等奖励措施,通过奖罚使不良护理行为减少,对护士发生的一些小差错给予纠正和指导,以便激励其在以后的护理工作中得到改正。
[参考文献]
[1] 杨爱琴.如何应用激励理论提高90后护士共情能力和降低工作倦怠[J].健康必读,2012(12下旬刊):510-511.
[2] 周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管理激励机制对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25):373-374.
[3] Laschinger S, Heather K, Leiter M P.The impact of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s on patient safety outcomes:the mediating role of burnout engagement[J].J Nurs Adm,2006,36(5):259-267.
[4] 肖翠蓉.运用激励机制调动护士的积极性[J].中国美容医学,2011(6):118-119 .
[5] 沙丹丹.护理激励机制在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和质量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2,31(25):151-152.
篇7
关键词:公共管理专业;专业英语;教学改革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既有专业知识又有较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欢迎,也更具国际竞争力。为了培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来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开设了专门用途英语(ESP)课程。在这种背景下,黄淮学院社会管理系在下属的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及城市管理专业都开设了与专业相应的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程。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在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笔者结合自身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提出相应的对策。
二、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自2001年教育部要求高校开展双语教学以来,专业英语教学取得了公认的成绩,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双语能力的实用性人才,双语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但是由于公共管理专业本身的综合交叉性、科技论文的文风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等原因,使得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对专业英语教学存在认识误区
在黄淮学院培养方案中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是公共管理类大三学生的专业限选课,36个学时,考核方式为考查,从课程性质来看学校对公共管理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是由于学校对专业英语仍然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导致教师对教学目标设置不能准确定位,这也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不仅仅只是学生专业理论水平的提高,更强调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交流沟通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教学中应当重点突出“专业性、应用性、交际性”。然而由于普通英语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及考研英语挂钩,因此在高校普遍存在着仅仅将专业英语作为普通大学英语延伸的错误认知,很多教师对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不能准确的定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英语教学,如侧重对单词词组、语法、文章翻译及结构的讲解,而忽略对专业知识理论的讲解与分析,因而不能切实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获取公共管理国际前沿学术动态与成果的能力。对学生而言,由于学校及教师对专业英语存在认知偏差,因此在缺乏正确认知引导的情况下学生对专业英语的性质及重要性也往往认识不到位。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英语和普通大学英语是同质的,目的只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并没有认识到学习专业英语的特殊目的。另一方面很多学生认为毕业后用到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机会很少,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不如学习考研英语或四六级英语更有意义和价值,再加上是考查课,因此并不认可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价值,也普遍忽视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学习,这也给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2.师资力量薄弱
在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专业教师或普通英语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由专业教师承担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时,专业教师由于不具有英语教育的背景,在教学中往往存在英语语言的障碍,突出表现在运用英语表达及组织课堂教学能力的不足,因此由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为专业英语的教学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语境,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若由普通英语教师承担专业英语的教学任务时,又会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而忽视对于专业知识的传授,侧重于普通英语教学,使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能力进行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能力的教学目标不能顺利实现。因此,不论是专业课教师还是普通英语教师在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疑专业英语师资力量的薄弱严重阻碍了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导致不能很好地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相对落后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多数专业英语教师还不具备根据学生学情及教学实践积累而自主编写专业英语教材的能力和条件,因此大多数教师选择的仍是已经公开出版的相对成熟的专业英语教材,无疑这些教材将给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但是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完全依赖教材的做法容易导致教学内容出现相对滞后且缺乏针对性的问题。目前已经出版的关于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材仅有4本,分别由李柱国[2]、顾建光[3]和李丹[3]三位教授编写出版。教材以英文文献的形式阐述和介绍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学习的有关知识,内容主要选自国外公共管理相关的经典教科书、知名学者论著等。但是截至目前最新的教材出版于2013年,教材内容难免滞后于当前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再加上教师自身教学及能力的局限性,如果在组织教学中授课内容不能结合学生学情和需求及时补充有关公共管理最新学术动态与成果,或者公共管理最新热点问题的相关专业知识,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实现通过专业英语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水平的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与手段僵化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提高学生运用英语来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的能力,这既是对以往所学专业知识的巩固深化,更是对学生专业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该课程往往在公共管理类高年级学生中开设,黄淮学院统一安排在第6学期。由于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大量专业术语及科技论文晦涩文体的存在使得学生学习难度大大提高,且大三的学生面临考研及就业的压力,对待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这样的考查课往往学习态度浮躁,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这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对专业英语的教学存在认知偏差再加上教师自身能力的局限性,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教学方法与手段落后僵化的问题。如有些教师在授课中以传统课堂讲授法为主,忽略专业英语的“专业性”而侧重于对单词词组的掌握、文章结构的分析、英文语法的解析及文献的翻译,“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在一些课堂练习中也仅仅注重答案的对错,并不深入讨论分析学术观点,使得专业英语教学与普通英语教学并无二致。还有的教师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也仅仅局限于课件、黑板这样的传统教学工具,使得课堂学习氛围沉闷而枯燥,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5.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课程考核既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考量也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励。课程考核方式应当是结合课程特点,围绕课堂教学,针对学生学情而设计。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不太重视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考核方式的设计,在综合成绩中侧重于结果考核而忽略过程考核,侧重于对专业英语词汇、阅读与翻译的考查而忽视对专业英语听说能力的考查等,例如只采取从外文文献和英文书刊中摘取相应段落让学生做英汉互译的考试方式,这种仅靠一张试卷就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方式不仅没有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更无法体现学生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综合学习效果[4]。这样的考核方式使得在课堂中不能形成很好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预期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无从谈起。
三、提升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
1.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对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认知偏差是制约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水平提升的根本因素。只有纠正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的认知偏差,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目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是一门综合交叉性较强、语言应用与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它既涉及英语科技文体的一般特征和公共管理专业文献的语言特点,又涉及一定的专业内容及信息交流,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秉承“用英语深化专业知识”和“通过专业学英语”二者有机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公共管理专业学术研究和交流的能力为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应用性、交际性”。同时,教学实践中也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目的与价值,认识到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交际性和应用性。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雄厚的师资队伍是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因此学校应为专业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创建有利条件。对专业教师面临的英语语言教学障碍,应当组织开展WSK-PETS5之类的英语短期培训,尤其是加强一些常用的课堂教学语言培训,提升专任教师双语教学水平。设立专项培训或进修资金,鼓励教师与国内外高校就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进行直接交流,及时获取国际公共管理学术前沿成果。对于普通英语教师,应当加强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普通英语教师和公共管理专业教师可以采取合作模式,共同承担专业英语教学任务,相互交流学习,以期弥补普通英语教师缺乏公共管理专业基础知识的缺陷,课堂中使其能够对专业英语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与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优化配置教学内容
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选择对于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若能成功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便可大大提升学习动机及成效。因此,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既不应当局限于教材,也不应随意选取英文文献组成课程内容,更不能将公共管理专业英语变成以翻译阅读为重心的课堂。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应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在理论层面上,针对学生学情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应及时补充公共管理专业的最新学术动态,并结合学生需求选取公共管理的核心议题展开专题式的学习,围绕专题、主题,结合听、说、读、写、译在内的各项语言技能,开展综合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实践能力方面,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英文科技论文文体写作、英文演说、一般性会谈交流、求职简介等教学内容,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应用技能。有条件的教师宜根据本校学生学情编写教材,便于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
4.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英语课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公共英语向应用英语的过渡,由语言学习发展为信息交流,更注重语言的专业性、应用型和交际性。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必然导致学习内容枯燥、沉闷,且实践应用性不强。因此,公共管理专业应当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施“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通过文章背景介绍、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翻译精选、课后练习等环节的设计提高学生读写译的能力。通过TED等优秀英语视频观赏、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情景模拟、英文演说、自我介绍、电影配音等实训课程的设计,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既提高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及有效性,也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5.科学设计考评制度
好的考评制度应当能够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以大大提高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教学效果。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考评制度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重点突出公共管理专业英语的“专业性、应用型、交际性”。在建构评价体系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原则: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进行多维度考评。如可将实训成绩、作业、英文演说等模块作为过程考核内容,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对学生能力进行多维度考查。平时成绩量化考评,惩罚性激励与奖赏性激励相结合。如考勤表现实行惩罚性激励,对旷课、迟到的学生进行扣分,对于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同学根据发言表现及时予以适当加分,最终考勤和课堂表现累积形成平时成绩,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能促使学生课下学习。
作者:杨珂 单位:黄淮学院
参考文献:
[1]康淑敏.从教学语言运用视角构建高校双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8,(6).
[2]王冠群.高校公共管理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1).
篇8
传统的行政管理举措是建立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或者是官僚制的行政管理的理论的基础上的,新公共管理思想与这两种思想不同,它是建立在现代经济学和私营企业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的,以此为理论基础,进行创新发展而得出来的。新公共管理思想主张行政管理不能仅仅依靠集权形式实现,不能仅仅依靠监督以及加强责任制的方式改善行政政绩,而是主张政府进行行政管理能够进行管理思想创新,要积极借鉴企业化管理思想和方法进行管理。在政府管理中要积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竞争,增加政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提高政府服务人民的质景和水平。新公共管理思想强调政府管理要以市场或者是顾客需求为导向进行行政创新管理,以提高政绩。就目前而言,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思想,但其对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作用是很大的。
二、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
具体而言,新公共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主张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重新定位。政府部门要能够引入竞争机制,促其内部管理市场化和准商业化发展,以此方式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罱和水平。新公共管理思想认为,政府管理效率不高主要是缺乏竞争机制,能够引入竞争机制,用市场力贵改造政府,使更多的私营部门能够参与公共服务,实现部门间的竞争,就能有效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第二,主张重新整合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要通过社区资助管理、外包、公私伙伴关系、民营化等手段,政府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使民营机构能够参与起来,整合国家和社会的关系,实现多元化管理,以提高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三,新公共管理思想强调对政府组织运行机制及运行方式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对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政府组织结构进行有效调整,取之以分权的、扁平的、网络式的政府组织,使政府行为评价标准、控制手段、行政组织方式等方面都能通过改革,加以调整,要改革传统的行政模式和政府运行机制,通过对政府职能的优化调整,对机构组织形式的改革,提升政府组织的工作效率。
第四,新公共管理思想主张强化国家的核心战略能力提升政府竞争力。政府要积极主动地以灵活和低成本的方式开展工作,能够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不断提升国家核心战略能力,提升政府的竞争能力,要积极构建民主化、法制化的政府管理体系,促进政府办事能力的提升。
第五,主张政府要广泛采用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手段和管理经验。虽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存在着很多本质上的区别,但在私营部门中有很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管理技术,公共部门还是可以积极地借鉴过来的。政府要积极吸纳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采纳他们的管理手段,以提高服务的水平。
第六,政府要能够把公民当做顾客,能够以顾客为中心。给顾客提供自由选择服务机构的机会,提供优质的服务,提高公民的满意度。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要由传统的单向性向双向性转变。
第七,政府要对严格的行政规则进行适度放松,能够按照绩效进行目标控制改革。新公共管理思想认为,任何部门和组织都需要规章制度保证工作的效率,但规章制度过于苛刻,会削弱组织的工作效率。因此,政府要提高自己的办事效率,就需要积极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对一些严格的行政规则进行改革,使之相对宽松,通过绩效实现有效的管理和目标控制。
三、新公共管理思想对中国行政管理改革的影响和借鉴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在西方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西方国家行政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有效地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西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民的公共服务要求,提高了西方很多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鉴于此情况,需要积极研究这种新思想,能够针对我国国情进行借鉴,这对于提高中国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满意度,提高中国国际竞争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中国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的现实必要性。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显着提高,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全球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政府职能必须要进行深化改革,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和质最,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需要研究,在市场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幵展公共事务管理,如何通过行政创新提升自己的服务效率和水平,如何实现行政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公共管理思想理论为我国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了借鉴,政府管理职能的深化改革,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需要对新公共管理思想进行有效借鉴。另外,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开始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等领域的全面改革,其中经济改革力度最大,见效最大。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巨大发展变革,现代社会己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政治领域的改革必须要跟上,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开始了,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职能进行转变,有效推动社会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因此,对新公共管理思想进行解决,也是促进我国政治深化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中国行政管理改革对新公共管理思想的借鉴。1.中国行政管理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的企业管理模式。长期以来,政府机构一直存在工作效率不高的情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长期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府的权力过于集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政府来做,导致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工作效率不高。另外,政府机构设置不合理,很多职责没有明确出来,各个部门职责不强,相互牵制,导致人浮于事的现象严重。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政府管理就需要像企业一样,树立效率意识,提高政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这样,才能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才能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服务。2.中国行政管理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中的科学的企业管理方式。政府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就需要积极借鉴新公共管理思想中的一些企业管理方式,比如,实施目标管理、绩效评估、成本核算等管理方式,这样的方式在企业管理中是常用的。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促进企业完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虽然,政府性质与企业不同,但借鉴他们中的一些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政府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用科学的方式对政府人员的管理业绩进行考评,对于提高政府人员的管理工作积极性,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3.中国行政管理要借鉴新公共管理中的竞争管理思想。要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质罱和服务水平,引入竞争机制,打破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垄断地位具有积极的作用。引入竞争机制,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另外,让一些私营企业参与到公共服务管理中去,能够与政府部门形成有力的竞争,对于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公众服务的质量,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总结
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6)02-0103-08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医学、法学、工程技术学等教学实践性特别强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1]。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在管理学科大学生教学培养过程中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发展,案例教学法在许多高校逐渐受到重视,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报告书,特别推崇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中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3]。中国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引进并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21世纪初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公共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丰硕成果。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公共管理案例中心,自主建设具有时效性、本土性和典型性的公共管理案例库,致力于公共管理案例开发、案例写作和案例教学方法研讨[4]。2014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200多所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开展教学案例评选,首批入库案例400多个。大量真实、鲜活、典型的案例带来了以问题为导向、突破传统、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显著特色。然而,在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案例教学法改革不断深化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仍然很多。加强对案例教育规律和案例教学法的系统性研究,对于提高中国公共管理教学水平、促进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案例教学与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置身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学生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从与他人的研讨中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大数据弥漫校园生活、网络技术覆盖大学课堂的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大学教室中随处可见“低头族”挑战课堂权威的现象,不仅反映出传统教学方法日渐式微,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丰富的知识更加渴求、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掌握更加自觉。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创新”,大学生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了解知识更加容易,因此实践应用知识技能的获取则显得更加重要,但也非常困难。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置身案例场景,师生互动,以案说理、以案说规(规程)、以案说效,将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包括管理原则与原理、操作规程或方法、管理效果和效率在内的真实“故事”,用案例陈述或演示的方法生动地反映出来。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疑难、困惑的解决明了化、可操作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公共管理兴趣,使学生深刻理会公共管理知识,增强公共管理实际技能,这便是案例教学的好处。案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公共管理实践中真实、典型、矛盾突出的事件提炼。真实性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首要特征。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不能杜撰,也不能用从抽象、概括化的理论演绎出的事实来替代。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我们或经常进行案例模拟,但对基本案例事实却是不可“假设”的。典型性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个别解析,从具体到抽象概括提炼出案例故事中所包含的公共管理原理、原则或方法等,是一种归纳思维方式。由于受教学课时计划所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采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案例特别强调其典型性。实践中,我们往往要求教师制作、选择那些能够“一案明理”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公共管理原理、原则或方法产生强烈印象和深刻理解。矛盾性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技巧要诀,更是案例教学的魅力所在。案例教学与传统的举例教学不同,举例教学中的“例子”往往可以对照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仿照叙说讲解,举例教学清晰地反映出演绎推理的逻辑过程。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教学案例中的故事事实是清晰的,但故事的结果却充满想象空间。更具体地讲,一个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描述,案例故事的结局往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公共管理教学案例虽然源自公共管理实践,案例故事中的难题在现实中已有解决结果,但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效果等却非众口一词,人们仍然可以广泛深入地加以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矛盾冲突、重在解难之道,充分体现出其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效果的工具价值。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其来源十分丰富。按照案例使用对象来说,教学案例可分为面对本科生的案例和面对研究生的案例两类。按照教学案例的形式其又可分为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通常情况下,视频案例中也有一定的文字叙述,但其展现主要案例故事以视频表达为主。按照教学中使用的方式,教学案例一般可分为评述型教学案例和讨论型教学案例。讨论型教学案例并不在案例材料中直接给出故事结果。按照案例的知识容量和撰写规模大小,案例可分为微案例、小型案例和大型案例。按照案例的来源,教学案例可分为原创案例、改写案例和引用案例三类。原创案例通常由案例教学者根据实际调研材料创制而成。2014年在“黄浦江浮猪”事件调研基础上撰写的“黄浦江浮猪事件的痛与思”案例,即属于此类案例。该案例被收入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批优秀案例库。改写案例是在收集大量二手资料的基础上,整理案例素材、编写案例故事、提炼案例教学知识点。引用案例为直接将他人在相关教材和著作中的优秀案例、经典案例使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我们应当选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才能保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把握案例教学重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改革总体设想是围绕提升学生能力这一根本目标,编选精彩教学案例,设计教学互动场景,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因此,编选教学案例、设计互动课堂、准备教学场景是实施案例教学计划的三大重点。
(一)编选教学案例
编选教学案例重在编,难在选。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应当具备“4个1+”的基本元素,即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个道理、一个冲突,所谓“+”就是在故事结局里应包含一系列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案例拓展应提出至少一个或多个思考作业题。每个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都要把主题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如果一个案例出现多个主题,案例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与一般教材、学术论文或著作所不同,案例教学重在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因此,在编写教学案例时,不宜过度直白地对案例主题“点题”,也不宜过分地渲染案例编写者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不论属于何种类型的案例,哪怕是一个微案例,都应当有一个完整的事件描述,我们称之为故事。在描述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演变、结果;要对事件发生的情景进行必要描述,包括影响事件进程的人物心理、社会环境、物质条件、历史因素及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需要指出的是,编写教学案例时,对事件结果的描述可以不直接编进案例材料而放在教师的教学手册中,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是用案例事件的模拟再现或叙述回顾,吸引学生置身案例情景并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模拟处理的教学互动过程。因此,每个教学案例都应具有以案说理、以案说规、以案说效的功能。通过一个案例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公共管理原理或原则,或掌握某种公共事务处理的规程或规则,或明白不同的管理决策与操作方法所获得的不同管理效果。实践中,教师通过一个教学案例的教学,也许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是,我们在编写教学案例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说,一个教学案例必须讲清楚一个主要的道理。教学案例中包含的矛盾冲突是案例的“灵魂”,没有矛盾冲突的案例不能算一个真正的案例,当然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的案例。案例事件呈现的故事演变一定会使你既然如此入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境地,至少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可能有多种,而每个途径、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案例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事件的处理总能使你感到有能力决断但又不很熟悉。如果参与案例学习讨论的学生完全没有相关知识支撑,对案例事件的处理束手无策,案例教学就无法深入。相反,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眼看透”解决之道,并且都有相同的处理结果,那么,这样的案例就失去了讨论价值,也没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教师直接讲述更有效果。正是基于上述要求,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在故事结局里就应当提出思考的问题,案例拓展就应当提出思考作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知识内化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公共管理教师除了自己编写教学案例外,选用别人编写的案例也很重要。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并不要求教师采用的全部教学案例都由自己编写完成。事实上,我们应当鼓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精选他人撰写的优秀教学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如果对某些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掌握丰富的案例事件资料,就不能匆忙撰写教学案例。教师在选用他人教学案例时,应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特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所选案例必须是针对课程内容的。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选用他人撰写的教学案例授课,也应当做好充分的课前备课,这是一种基本的教学规范。
(二)设计教学互动场景
如何教好案例是摆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的一道难题。除了要有一批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一支优秀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师资队伍、一个优秀的案例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之外,合理而巧妙地设计案例教学互动场景则是打开案例教学这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可以说,教学互动是实现案例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的根本措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重在互动、难在互动、妙在互动。作者通过长达十年的案例教学实践发现,有三种互动演绎模式常见于案例教学课堂。不同的互动演绎模式其教学目的有一定差别,教学实践中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程序、要求都有所不同。第一种互动演绎模式是分组辩论型。这是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互动模式。案例教学分组辩论课堂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目的,在课前将教学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们认真阅读。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二步,教师在课堂上对案例故事进行简要陈述后布置案例模拟进程。教师陈述案例故事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讲清概念、点明问题、介绍政策背景,但对处理结果不作提示、不亮观点。第三步,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机分组后对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并形成案例资料提出的公共事务处理(决策)意见。通过随机分组,使得同一小组内部本身就有多种意见冲突,经过民主集中过程,最终形成小组内占主导观点的意见。第四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由每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阐述小组意见。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主要讲解小组的主导观点,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非主导观点进行必要的介绍。发言完毕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做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亦可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第五步,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论辩。教师在学生论辩中可根据情况适时归纳出集中的问题以引导讨论方向。学生们在各种观点碰撞中逐步认清分歧所在,力求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第六步,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在案例教学最后阶段进行点评,既可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又可对同学们的讨论结果给出新的讨论空间,教师的评价要为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通过点评达到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提升实际处理能力的目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案例教学实际效果进行测评,并对教学案例做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继续使用该案例提供宝贵经验。第二种互动演绎模式是教师主导型。这种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互动讨论为辅。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案例资料,对案例故事中公共事务的处理提出多种决策方案,并且采取提问方式征询学生们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意见,然后组织其他学生对这些决策意见进行质疑、评价或修改,从而达到加深知识理解和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这种模式虽然强调教师主导,但是“互动设计”仍然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要求。本科教学受课时计划所限,适合于采用教师主导型模式,许多微案例也适合采用这种互动演绎模式。第三种互动演绎模式是学生表演型。学生通过表演方式将公共管理案例故事搬上讲堂,教师主要是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加深对案例知识的理解。采用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必须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将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而且还要组织学生在自愿分组的基础上,对案例资料进行充分阅读理解,并根据兴趣选择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学生们事先并不了解其他小组同学的“相应对策”,学生们只能在各小组集中表演过程中根据公共管理案例故事的实际演变做出相关决策,并从中学习和研究相关的公共管理知识与处理公共事务的管理技能。多元化结果是学生表演型案例教学的显著特点。这种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风险型管理决策,也有利于对学生所掌握的综合管理能力进行评估。但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必须在课堂表演之前对教学案例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堂上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否则,就会大大降低案例教学的效果且容易使其变成极少数同学的个人表演。
(三)准备教学场景
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要学生如何做”,而案例教学的课堂则着力于培养“学生要如何做”的兴趣与能力。案例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将学生融入案例之中,定格于案例故事中的角色之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模拟知识应用,从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因此,布置好吸引学生融入案例的教学场景显得特别重要。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直接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没有基本的课堂场景布置必然导致案例教学失败。首先是案例故事背景的场景准备。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故事背景不仅需要交代清楚案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而且需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案例故事背景介绍虽然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对引发故事发生的特殊原因或条件环境等要做必要的介绍。教学案例可随带附件,诸如该故事涉案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文件决议等,还可以有有关报表、台账、照片、曲线、资料、图纸、录音录像等与案例分析有关的图文资料。对于案例故事背景的场景准备。我们可以将其制作成场景剧的背景布局,也可以用电影、MTV、投影、幻灯片等形式进行影像演示,还可以用画外音进行介绍,课前应做好相应的教学场地和教学仪器设施准备工作。其次是案例矛盾冲突的场景准备。虽然案例教学强调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情境,扮演案例故事中的角色,但案例教学毕竟不同于话剧,我们无法将整个案例故事的全部情节一一展现于课堂之上。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中一定包含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案例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可以围绕某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的不同见解,从而形成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过程。充分做好教学案例的中心矛盾冲突场景准备,既有助于案例故事在课堂上的演示,也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教学案例所包含的基本问题的一种教学暗示,有助于保证教学效果。再次是案例讨论的场景准备。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案例故事的叙述,也不在于对故事中的矛盾做简单交代,而在于吸引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们以一个亲历者身份参与故事中矛盾的处理。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够诱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深入观察事务,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做出判断。案例教学现场需要为学生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以及详细过程提供场景支持。因此,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多种解决办法。如果一个问题只有一种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事先强调哪种解决方法是最合理的,因为那样的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有多种可能的场景中参与讨论、深入探究,才能通过案例教学得到内化了的知识积累,并可在更大程度上整合以往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理解公共管理实务中出现的两难问题,从而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管理实践情境的差距。最后是案例结果的显示场景准备。虽然说案例教学强调引导学生对案例故事结局做引申拓展,或者说,案例故事可能有多种结局,但是,任何一堂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案例讨论结果,因此,必须做好案例结果的显示场景准备。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简便方式展现案例讨论结果,但案例教学并不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简单罗列。教学案例的真实固然是前提,案例结果显示中可以将案例故事真实结果做简要介绍,但对案例讨论中得出的重要假设性结果,仍然应当通过场景描写、情节叙述、心理刻画等形式尽量生动地加以再现,甚至可以加些议论和对比,以加重气氛,充分展现学生们参与案例的实际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场景布置十分重要,它是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案例教学场景布置也是案例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科专业可以加强案例演示教室建设,如果能够积极推动地区性案例教学资源共享,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捷径。
三、积极实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应用与推广
十多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不少高校把案例教学改革纳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计划之中,展开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法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效。一是坚持开展公共管理实践活动调查研究。公共管理教学团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研究中搜集了大量公共管理案例故事,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二是积极开展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收集入库的案例既有本校教师编写、修改的原创教学案例,也有采用同行编写的优秀教学案例。一些高校还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建立了案例教学网络,网上案例面向其他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生开放[6]。三是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目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编辑出版的公共管理案例教材有数十种之多,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初步形成体系,“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与完善。四是逐步建立完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案例教学制度。有些高校的公共管理学院建立了教学案例采用制度、案例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案例网络管理制度、案例教学方法推广制度等基本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有的还建立了案例教学实施与推广计划,在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中全面开展案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五是广泛交流与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3年在全国220多所公共管理硕士培养单位推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首批入库的400多个案例被各培养单位广泛采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也在全国开展了优秀案例评比。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还举办过多次案例教学师资培训,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湖南农业大学也于2015年上半年举办了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使得地区性的案例教学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较好的交流与推广。案例教学有助于达到激发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该专业学生实际管理能力的效果。然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毕竟是一种只有十几年实践经历的教学方法创新,全面理解案例教学规律、娴熟把握案例教学规程、有效组织案例教学课堂,仍然是摆在广大公共管理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7]。当前,我们要加快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首位,坚持把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师案例教学能力建设,广泛采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并大力推广。在公共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地位、提高案例编写水平、掌握案例教学技巧,积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一)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地位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需要事前做大量准备,包括案例教材和教学场景等。案例教学过程花费的时间较多,合理处理个别案例的“专”与学科专业知识的“通”之间的矛盾经常成为两难命题。案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唤起潜藏在学生身上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课堂讨论方式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互相交锋和彼此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其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案例教学往往不得不延伸到课后,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内化时间,让学生们去反思、反问。这样,其更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难度。这些理由都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受到一些限制。有人甚至认为,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案例教学方法更适用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适用案例教学方法的空间十分狭窄[8]。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浪潮冲击下,大众教育的“能力本位”变革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现代大学教育愈来愈重视教学方法改善,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并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作者曾经在37所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中对超过一千名大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老师讲课有八个不满意:一是不满意课堂讲授的知识旧;二是不满意讲课进度慢;三是不满意讲课内容知识面窄;四是不满意讲课内容知识浅;五是不满意课堂讲课的内容“空”,理论与实际脱节不接地气;六是不满意教师传授的方法“虚”,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实际操作;七是不满意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僵”,缺乏生动性;八是不满意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死”,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看考试分数。如何消解这些“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依赖现代网络技术自行消解前四个“不满意”,网络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全面、深入地掌握许多新知识,解答许多疑惑难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许多大学课堂会大面积出现“低头族”现象的原因。但是,后四个“不满意”则是大学生渴望解决而无能为力的。案例教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消除八个“不满意”带来了新机遇。案例教学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故事而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所潜在的一切优势功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操控感,并且在模拟实训中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水平,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和灵活。
(二)积极提高案例编写水平
每一个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的,编写教学案例一定要考虑案例教学的具体教学目的。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强调发挥课堂教学的综合功能,教学案例不局限于对单个概念、原理或方法进行讲授,而是通过一个案例的教学,让学生们综合掌握一系列相关知识与理论,培养一系列相关能力与技巧。在编写教学案例时,案例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宜放宽些。有的案例则着眼于过程推理,有的案例着眼于故事情节,有的案例着眼于方案选择,不同的着眼点反映编写者以案说理、以案说规、以案说效的不同意图,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加强公共管理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是教师编写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提高案例编写水平的重要途径。从日常繁多的公共管理事例中发现典型,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撰写教学案例、讲述案例故事需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必须将案例故事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加强对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大大提高这种观察能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发展较晚,师资队伍建设至今仍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先天不足。与发达国家公共管理教育师资队伍不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比重非常低。我们要重视公共管理教学中的理论教育,发挥教师队伍在理论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完全没有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确也是一件非常困难之事。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无疑是解决这道难题的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公共管理实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观察与分析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矛盾的能力,增强教师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发现具有很强典型意义的事例,撰写教学案例。提高案例编写水平还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案例编写技巧。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必定体现出三大特点,即问题意识、矛盾冲突多元解决方案。把握好这三点就奠定了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突出问题导向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问题不应浮在案例故事的表面,它不是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一般表象的罗列,而是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带规律性的本质反映。因此,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都要以一定的理论背景为支撑。不同主题的教学案例强调不同的理论背景,也体现不同的理论方面要求,有的可能旨在应用理论观点进行决策判断,有的旨在阐发理论的应用价值,有的则旨在理论质疑并引导学生发散性反思,以给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展开思考空间。写好教学案例中的故事矛盾冲突,是编写教学案例的又一个亮点。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中所富涵的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是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的焦点。多元解决方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每种方案都有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可能性。任何一种解决方案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要有相应的理论背景,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掌握案例教学技巧
编写出好的教学案例之后,如何灵活地把握课堂案例教学技巧,则是上好案例教学课的成败关键。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全局上把握一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加以控制,充分考虑整个教学计划的进度与案例部分的安排及其效果,考虑案例部分和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必要的平衡。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学会在课堂上当好配角。案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诠释理论、解释政策,发挥好老师对学生“教”的作用,更重要的还要着眼于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彼此互动的“学”的功能。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社会经验、实践能力及学习需求,有效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教师自己却要尽力回避直接置身于案例故事之中。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充分把握教学案例内容,对教学案例的理论与现实背景、案例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案例故事的发展对案例涉及知识的连贯性要求,让学生在课前做好教学案例前置知识的回顾或预习,夯实案例教学课堂“活起来”的基础。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特长,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背景,在课堂讨论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帮助每一个学生积极融进案例故事的角色当中,使整个案例教学课堂“动起来”。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案例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所在,帮助学生尽可能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并为学生课后深化学习和开展验证性实践提供引导,让学生在案例教学课后“忙起来”。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还要不断增强公共管理实务经验。完全没有公共管理实务经验的教师,很难想象其教学活动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佳管理能力的效果。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活动中,从编写教学案例到组织课堂案例教学,教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作为行动者,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际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语言也会相伴而生。作为研究者,教师经过大量的实践观察后,对公共事务管理现象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刻分析,从而加深对科学管理规律的认识,在课堂上运用公共管理基本理论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大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道永远难解的方程式。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专业,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更是一种崭新教学方法的实践。我们虽然历经十余年努力探索,但是,实践经验仍然非常不足,理论认识更有待于不断深化。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案例教学这样一个重大命题,理论研究博大精深,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只要我们坚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毅力,努力克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重困难,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认识并把握公共管理案例教育教学规律,成功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伟大飞跃。
参考文献
[1]邱选兵,齐美山,魏计林,等.案例教学法在工程类创新型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04(18):135137.
[2]薛澜,彭宗超.国外MPA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Z1):4651.
[3]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3641.
[4]薛澜,刘军仪.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5):18.
[5]吴高臣,刘爽.实践导向:案例教学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78181.
[6]李变兰,田琳,肖荣,等.案例教学法的支持系统———案例库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08-109.
[7]李庆钧,崔金云.公共管理教学中的案例分析法[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2,6(2):6770.
篇10
二、“公共性”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根据《辞海》的解释,“公”的中文含义为“公共;共同”,与“私”相对。《礼记·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即为此意。《汉语大辞典》中,“公共”意为“公有的,公用的,公众的,共同的”。因此,自古以来,“公共”的中文语义强调多数人共同或公用。也有人认为“公众”一词有两个起源:一是起源于古希腊词汇(pubesormaturity),强调个人能超出自身利益去理解并考虑他人的利益。同时意味着具备公共精神和意识是一个人成熟并且可以参加公共事务的标志。二是源于古希腊词汇(Koinon),英语词汇“共同”(common)就起源于该词,意为人与人之间在工作、交往中相互照顾和关心的一种状态。在古希腊社会里,公共是一种所有成年男子都可以参加的政治共同体,其主要职责是建立一些永久的标准和规则,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之善。因此,从起源上看,“公共”更多地意指社会层面的非个体性,在古希腊政治社会里与早期民主相关联。这也应证了,随着时展,当代的“公共”概念已发生很大改变,公共成为政府和政治的同义词的观点。
哈贝马斯考察了另外一种公共性起源。在哈贝马斯的理论中,公共性或公共领域不是指行使公共权力的公共部门,而是指一种建立在社会公/私二元对立基础之上的独特概念,它诞生于成熟的资产阶级私人领域基础上,并具有独特批判功能。关于公共性的演变,哈贝马斯认为,自古希腊以来,社会有明确的公私划分,公代表国家,私代表家庭和市民社会。例如在古希腊、罗马,公私分明,所谓的公共领域是公众发表意见或进行交往的场所,那时虽有公共交往但不足以形成真正的公共领域。在中世纪,公私不分,公吞没私,不允许私的存在,公共性等同于“所有权”。直到近代(17、18世纪)以来,在私人领域之中诞生了公共领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受到国外对这一问题研究的启发,国内也有学者从社会领域分化的角度分析公共性的产生。他们认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与市民社会,政治生活与经济活动具有对应的相关性。整个近代社会发展史的客观进程,都在于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日益分化,这样一来,整个社会就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整合体。在社会分化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过程中,国家的职能也开始了分化的历程,除出现了国家职能的多样化趋势,其中统治职能与管理职能是最为基本的两大职能。由于国家统治职能是在统治集团和被统治集团的关系中实现的,所以,虽然它表现出一定的现代公共性的内容,但本质上是与公共性相悖的。而在管理职能中,公共性则是其最为根本的特性,甚至可以断言:归咎于管理职能的是一个纯粹的公共性的领域。因此,社会领域的分化引发国家职能的分解,从而导致公共性的彰显。
在论及公共性在近代的演变时,国内外学者都倾向于用“公共性丧失”一词。一种观点认为,在近代功利哲学和市场经济的趋利倾向共同催生下,古希腊公共性的含义进一步丧失,现时情况是,“通过集体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善已被个人的计算、功利以及成本和利益所替代。政府的目的在实践中已是私有的福利(privatewell-being)。我们凭借官僚、技术和科学的手段来决定福利、幸福和功用。这里没有公共的原初含义,有的只是原子个人的集合体;这里没有公共利益,有的只是许多私人利益的聚合体。”虽然美国公共行政对于如何实现公共性有过几种理论,包括以利益集团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多元主义视角);以理性选择人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共选择视角);以代议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立法的视角);以消费者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提供服务的视角);以公民权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共(公民权视角)等,但这些理论都不能真正代表公共。真正的公共理论架构应是以宪法为基础,公共概念必须建立在公民权、仁慈和爱之上,此外还需要听证系统和程序的保持及发展,及对集体公共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关怀,等等。
哈贝马斯也认为,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发展变化,出现了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哈贝马斯理论中的公共性一词,可以译成公共性,也可以译为公共领域,二者没有实质差异。但倾向于用公共性指称政治层面,而用公共领域指称社会层面。——笔者注),由此导致公共性丧失。“两种相关的辩证趋势表明公共性已经瓦解:它越来越深入社会领域,同时也失去了其政治功能,也就是说,失去了让公开事实接受具有批判意识的公众监督的政治功能。”在这里,哈贝马斯把公共性的丧失归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相互渗透(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在我看来,关于“公共性”本源及演变,其实离不开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一背景包括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首先,最早意义上产生的“公共性”代表一种朴素的全民性,如古希腊民主制。其次,在古代社会,由于没有明确的公/私领域划分,在政治领域,代表国家权力的“公”吞没了“私”,在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因而公共性等同于国家权力。再次,按照哈贝马斯的看法,直到近代,“公”与“私”才截然分离,各有自己的独有领域,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盛行自由主义和市场经济理论,在政治领域采取国家放任主义,公共行政在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的影响下,热衷于对纯粹管理技术和效率的追求,从而形成对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的冲击,于是就有新公共行政学强调公平与参与及同期的政策分析理论中的民主因素等。最后,现代社会“公”与“私”出现相互融合的趋势,经济领域表现为国家干预与自由经济并存,而在政治领域,以第三部门为核心的公民社会成长壮大,社群主义盛行,引发大规模的公民参与和公共行政改革浪潮,“公共性”问题再一次被重视起来,此时,突出“公共性”不仅是公共部门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公民社会外力推动的结果。
三、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内涵
在对国内外关于“公共性”起源和演变问题的相关论述做一番考察之后,我们仍然不得不面临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即什么是“公共性”?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在没有给出自己明确的答案之前,我们发现,对公共性问题的阐述可以有很多角度,不同学科也有不同的认可。仅从公共行政与哲学等角度对“公共性”的内涵进行阐述的观点,就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1.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公共性”是用于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和行为归宿的一个重要分析工具。在一般情况下,是指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具体表现为:从基本理念上讲,“公共性”指政府组织应着眼于社会发展长期、根本的利益和公民普遍、共同的利益来开展其基本活动。由此,衡量政府活动是否达到公共性的基本标准是,公共政策及其执行是否坚持和维护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在舆论中充分体现和表达了公民的意志,政策与执行的出发点是否超越了政府的自利倾向,而考虑更为普遍的社群利益和社会长远利益等。在道德层面上,“公共性”应是每一个政府公职人员的职业态度、观念和信仰。它要求公职人员以此信念竭诚为民服务,明确政府组织与公职人员的行为必须在道德上、伦理上满足公共性的基本要求,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防止部门和个人偏私的利益驱动。在政治过程层面上,“公共性”意味着在涉及公共物品提供等集体行动上,存在着有效的决策参与通道和决策选择机制。在这里,“公共性”的获取及其保证,具体化为政府政策利益导向的选择过程,它包含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执行是否具有开发性,以使公民能够充分了解有关政策的信息,并能够与政策制定者进行磋商;公民的利益能否通过民主的程序得到表达与整合;公民依靠怎样一组规则来决定政治决策的选择,决定政府公共物品或服务的提供等。在政府的财政活动中,评价“公共性”价值是否满足的核心要素,应是政府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物品行为和与此相关的政府收支行为的基本取向和政策目标,以及相关的财政制度和规则的安排(注:孙柏瑛:《公共性:政府财政活动的价值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1期。)。
2.作为一种公共精神的“公共性”。这种观点认为,公共行政的“公共性”内涵可以归结为公共精神。现代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应包括四个方面:民主的精神,即人民的意愿是政府合法性的唯一来源;法的精神,它意味着政府的一切活动应受到预先确定并加以宣布的规则制约;公正的精神,即承认社会公民应具有平等的权利并不受公共权力所侵害;公共服务的精神,即政府的公共服务应尽可能公平分配,政府的施政过程应平等、公正和透明。这四种公共精神在公共行政活动中的实现方式应是:逐步实现政府与公民平等化;行政权力既受到保护又受到制约;行政活动既有效率又有责任;公共行政是由民众驱动的、积极的、合作主义的、参与的过程,等等(注:张成福:《论公共行政的“公共精神”》,《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第5期。)。
3.作为一种最新理念的“公共性”。把“公共性”看成是公共管理的最新理念:它揭示了管理目的的公益性,强调了为公众服务的出发点;它明确了管理的范围是那些公共事务,揭示了管理所依据的权力为公民所授予,因而其行使必须接受公民的监督,以公民认定的是非为是非,不能违背公民的意志;它体现着行政过程中的责任,要求行政行为必须对其后果无条件承担责任;它强调了行政过程中必须有公民参与,强调注意听取公民的意见,这就要求行政过程中的公开性与透明性;它强调公共行政的结果必须取得公民的认可,这就要求有向公民报告的制度,工作一定周期后,政府应按程序向公民报告,以接受公民审查并予以通过,等等(注:刘熙瑞:《理念·职能·方式——我国地方行政机构改革面临的三个转变》,《人民论坛》2000年第7期。)。
4.作为一种价值基础的“公共性”。该理论认为,由于行政体系的价值基础是其公共性,因而政府的制度安排所要重建的价值观念就在于明确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也就是说,政府把自我表达存在的公共性作为至高无上的原则,政府的组织机构、行为方式、运行机制、政策规范等,都无条件地体现出其公共性。政府组织是掌握公共权力的实体,但这个实体却没有自己的独立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也不是任何一个社会集体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愿望的代表,它所体现出来的是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和政治要求。政府价值公共性最直接的表现是政府的规范体系和行政行为系统的公正性,而且这种公正性是一种制度公正,是包含在行政行为机制之中的,有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体系提供的,是一种制度安排(注:张康之:《行政改革中的制度安排》,《5.作为一种公平与正义的“公共性”。针对传统公共行政过分追求理性与效率的倾向,新公共行政主张:(1)社会公平。强调所有公民平等的政治和社会机会。它同样代表着对所有公民而不是对公共机构负责,以及对公共部门经决策和实施项目负责。(2)代表性。尽管大众并没有影响代表决策的直接权力,但相信代表性肯定是新公共行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是唯一的激励因素,需要考虑其他价值观的积极参与。(3)响应性。主张政府需要更多地响应公众的需求。(4)参与。新公共行政提供在公共事务中广泛程度的公民与公务员参与。(5)社会责任感。公共管理者被视作以公众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自我利益去创造高效率同时又是平等的服务(注:参见[美]张梦中等《寻求社会公平与民主价值》,《公共行政》2001年第3期。)。
6.作为一种理性与法的“公共性”。这里指哈贝马斯重点探讨的资产阶级公共性的本质。他认为,“公共性应当贯彻一种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立法”,从而“公共性成为国家机构本身的组织原则”。他进一步提出,在资产阶级哲学那里(霍布斯、卢梭、洛克和康德),公共性等同于理性,甚至是良知,依靠公共舆论表达出来。而在法哲学那里,公共性需要法律和道德元素支撑,所以“康德所说的公共性是唯一能够保障政治与道德同一性的原则。公共性既是法律秩序原则,又是启蒙方法”。而“默格尔根据18世纪的范型把公共性的功能界定为统治的合理化”。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指出了公共性作为市民社会独立领域的批判力量和促进资产阶级统治合法化的献身精神(注:[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综合起来,有关“公共性”内涵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在伦理价值层面上,“公共性”必须体现公共部门活动的公正与正义。其次,在公共权力的运用上,“公共性”要体现人民和政府行为的合法性。第三,在公共部门运作过程中,“公共性”体现为公开与参与。第四,在利益取向上,“公共性”表明公共利益是公共部门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必须克服私人或部门利益的缺陷。第五,在理念表达上,“公共性”是一种理性与道德,它支持公民社会及其公共舆论的监督作用(哈贝马斯)。总之,倾向于把“公共性”作为公共部门管理活动的最终价值观,在此之下,才有公正、公平、公开、平等、自由、民主、正义和责任等一系列价值体系。
尽管在公共性问题上,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对于公共管理,基于它是一种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公共部门管理活动,我们把这种管理活动的公共性内涵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公共管理主体的公共性。国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构成公共管理的主体(这里的国家、政府与社会都是从狭义的意义上说的)。作为公共管理主体,这些组织具有不同于其他私域组织的根本特征,主要表现在组织的代表性、行为的公务性、宗旨的公益性、权力的法定性等方面。二是公共管理价值观的公共性。与一般意义上的管理把如何经济地和富有效率地实现管理目标不同,公共管理的价值观更主要体现在平等、正义、公平、民主、伦理以及责任心等方面。私人管理建立在个人本位主义和自利性本质之上,把追求个人效率或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取向。与其迥然不同的是,公共管理注重在民主政治理念上去实现公众的高度参与、社会公平以及承担为公众谋求福利的责任。三是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权力是政治社会的基石,是理解一切政治现象的基础。就如霍布斯所言,“契约,没有刀剑,就是一纸空文”。恩格斯也认为,国家本质上是同人民大众相分离的公共权力。公共管理是管理主体运用公共权利实现管理目标的社会活动,因此,公共权力是公共管理活动的后盾和基础,公共力的公共性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手段的公共性。四是公共管理对象及目标的公共性。公共管理的客体或对象是公共事务,即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无疑它们均具有鲜明的公共性。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首先从公共问题入手,公共问题是公共管理的逻辑起点。同时,由于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或宗旨是实现社会公众的公共利益,因此,公共事务、公共问题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正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题中应有之意。
四、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异同
“公共性”作为公共管理的一种基础性内涵,与公共管理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治理活动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这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我们对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价值取向,即它是实证的过程还是规范的研究,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我们认为,就总体而言,作为公共管理的本质内涵,公共性与社会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阶级与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公共性与社会性在最广泛意义上是一致的或领域是重合的;随着阶级与国家的产生,国家成为公共性的代表,公共性逐渐从社会领域中凸显并独立出来;而在阶级与国家消亡之后,公共性与社会性又再次融为一体。因此,本文所讨论的公共性,是指处于从阶级与国家产生到消亡这一历史时期的特定概念。另外,从上述公共性的自然发展过程可以得出,社会性是公共性的存在基础,公共性则是社会性的特殊体现;社会性具有量的规定性,公共性则有质的规定性。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公共性将不断扩张与壮大,最后发展成为社会性。
1.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区别
首先,从概念的定义上看,社会是具有多重性含义的。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社会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二是泛指由于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我们平常所说的社会,既可以指最广义的“人类社会”,也可以指狭义的社会性事务,如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事务。因此,理论上对社会这个概念作界定并不简单,从不同的角度都可以定义社会。认为,物质实践创造了社会,社会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总和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的特征的社会。”(注: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政治科学常用的社会概念,最初在思想家眼里是与国家等同的,例如卢梭就把国家、社会共同体和社会契约混用起来。直到19世纪以后,大多数资产阶级理论家才开始把社会当作与国家对立的社会领域,即市民社会或公共社会。摩尔根较早指出,“我们可以在这里提出一个前提:即一切政治形态都可归纳为两种基本方式,此处使用方式(plan)一词系就其科学意义而言。这两种方式的基础有根本的区别。按时间顺序说,先出现的第一种方式以人身、以纯人身关系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社会。这种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第二种方式以地域和财产为基础,我们可以名之为国家。这种组织的基础或基本单位是用界碑划定范围的乡或区及其所辖之财产,政治社会即由此而产生。”(注:(美)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6页。)把社会性看成是人的本质属性,并认为社会的产生先于国家,因而国家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不能如早期思想家所认为的那样可以等同或浑然一体。
其次,在公共管理实践中,公共与社会各有所指。平常说的“小政府、大社会”模式,是我们区分政府所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实际体现,表明在政府与社会二元对立的情况下,政府代表的公共性与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相互关系的状况。一般而言,公共性表示一种权力或权威,而社会性则代表[来开性、参与性和非国有化等意思。
2.公共性与社会性的联系
其主要表现在于:公共性来源于社会性,在一定条件下它们是一致的,比如在非阶级社会里,公共性实际上和群体性是等同的。然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从根本上抽象并升华了社会性(群体性),比如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公意”,体现出公共管理区别于其他管理的本质特征。因而在一定条件下,公共性又不完全等同于社会性。二者的联系具体表现在:
首先,从起源看,早期的思想家对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分不清的或认为等同的,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国家与社会根本混淆。如柏拉图认为,国家起源于人类生活的自然需要。国家就是达到正义或公道的手段。在这里,他是把国家与社会等同起来,混淆了两者界限。因此他的国家充其量是群体的结合,因为还没有出现与人民相分立的公共权力(注:邹永贤主编:《国家学说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页。)。直到亚里士多德那里,才区分了国家与社会,认为国家起源于社会,是社会自然发展的结果。恩格斯肯定国家源于社会说,同时指出,“在这里,国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从氏族社会本身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斗争中产生的”(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5页。)。因此,我们认为,国家所代表的公共性与整个社会所代表的社会性是具有产生的异时性的。
其次,从哲学意义上讲,社会性与公共性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公与私是相比较而存在的,公共性与私人性也是如此。只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并没有截然分开,二者有交叉之处,即所谓“公中有私(局部和个人),私中也有公(共同事务和利益)”(注:夏书章:《现代公共管理概论》,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正是公共性与私人性及二者交叉的部分构成了广义的社会性。与此同时,公共性作为共性是对社会群体中的个性的一种提炼和升华,是建立在一定条件(契约等)基础上的群体一致的意志或者意识表达,因此,公共性脱离了社会个体的杂乱无章和无序,成为一定团体的集中意志。还应看到,在发展趋势上,随着社会自治的完善和国家作为统治工具的最后消亡,公共性与社会性将再次趋同,达到终级目标的社会性,实现古人所称颂的社会大同。如《礼记·礼运》所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公共性与社会性由混沌统一到分离对立,再到在新的社会领域内的统一,体现了公共性与社会性及其相互关系具体的和历史的辩证演进过程。
再次,在具体实践中,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以社会性为参考坐标。表现为公共部门的活动越是接近社会,其公共性越明显;越远离社会,其公共性越弱。如公共管理从权力中心向社会中心转变,从管理中心向服务中心转变,管理原则从对上负责向对下负责转变,如此等等,其结果都使公共管理活动更趋向民主,更能保障公平,并尽可能给公众带来效益。
五、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及其与社会性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公共性与社会性是各有其特定内涵的复杂概念,同时二者的异同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国家(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用它们作为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工具,从而使得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上的意义,更有实践上的方法论意义。
首先,认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都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公共管理既是一项主观见诸客观的管理过程,又是一种现实状态,因此我们在分析这一现象时,就必须既看到它自然发展的演变过程,又要注意这一过程的社会属性。针对这种社会属性,人们的态度、方法不是企图超越或跨过它,而应该是在承认它的前提下,不断根据时展和环境变化的需要,探索公共管理不同的运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