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的基本任务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统计学的基本任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 规范学习行为是追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网络机房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复杂的学习环境中,制定一个学生认可的机房学习制度,并纳入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追求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的前提。
二、 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是教学效益最大化的保障
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应该通过传统教学手段与网络教学手段的优势互补,营造出一个演示讲解、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最优环境,为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自主学习提供资源共享。网络虽好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可认为多媒体能取代教师或高于教师,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该用语言讲解的还要讲解,师生该交流的还需要交流,多媒体只起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对于教师讲不清或学生不易理解的借助多媒体起辅助作用。
三、 用网站承载分层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各取所需”
针对学生学科起点及发展状况的差异,用主题学习网站的分层学习资源,为全体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持,使不同起点的学生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从网站获得必要的资源,由学生传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学生主动的学习,不断转化为独立学习,逐步养成在自主学习的空间生存的信心。主题学习网站以单元学习为单位设计,每节课的学习资源为该网站的一级子页。每节课的学习资源由“学习内容”、“基本任务”、“拓展任务”、“任务素材”、“解难释疑”及“评价交流”6个栏目组成。各栏目内容及功能要求如下:
1.学习内容。对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用超链接对本节重点、难点提供演示讲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明确学习的目的和内容。
2.基本任务。与“双基”学习目标对应的习题。要求学生在完成训练的过程中,构建完整的体系,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信心、意识和行为习惯。提供作业在线提交及测评功能。
3.拓展任务。教师为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学习空间,准备一些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与“基本任务”相比,“拓展作业”具有更强、更快、更高的挑战性和实用性。
4.任务素材。提供完成“基本任务”需要的素材或素材库链接,避免因素材“原始制作”影响本节学习的目标。
5.解难释疑。给出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用超链接提供多媒体演示讲解或文字解答。
6.评价交流。用论坛为学生搭建一个提问、讨论的服务平台。用在线数据库为课堂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实验性记录、统计学服务。
综上所述,在主题学习网站学习资源的支持下,可以缓解或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吃不消”和“吃不饱”的问题,使全体学生在不同层次的学习进程中得到各自所需的发展,另外,被主题学习网站“解放”出来的教师,可以通过“监控转播”、“远程消息”及巡视实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因材施教。
四、用异质学习小组保障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一般采用分组实验,即小组内各成员间形成性别、学习氛围、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外,还可以考虑家庭经济、社会背景和性格、脾气等的差异。但很多异质学习小组往往流于形式,还没有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所以为了取得合作学习效果,异质学习小组应该采取如下策略:
1.合理安排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相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各组组员分工要明确,职责要清楚。每个成员各负其责,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培养团队精神。把“木桶效应”应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意识到虽然是在小组中学习,但还是需要不断努力,不可有依赖他人的心理,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有效的互动的交流,不要流于形式。
3.目标制定要恰当。每一次采用合作学习时,教师都要根据自己制定的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预设,制定合作学习的目标。
篇2
[关键词]矿体地质 矿床勘探 变化性质 矿体特征 变化速度
[中图分类号] F416.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115-2
如今,矿体勘探的基本任务是探讨矿体的成因,分布规律及变化特点,以此为前提,产生类型各异的矿体勘探策略。本文首先结合云南省矿体地质探索的现状,结合矿体的地质特征,分析其变化特征。
1云南省地质现状简析
云南全省可划分成两个地形区,其中,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区,岩溶地貌发育成熟,平均海拔
2矿体地质研究的现状分析
在矿床勘探工作中,对矿体地质的探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矿体地质的目的旨在阐明矿化的条件、历程及规律等问题。从勘探的视角,探索矿体均偏重于矿体的实际厚度、状态、规模、形状、矿体内部的构造特征等,通过矿体多方面的研究,明确矿体各类变化性质及规律,进而更科学地服务于矿床勘探的实践中。矿体的改变来自矿体成因的变化,经对矿体的变化研究,有利于为探测和查明矿体的形成原因指明科学方向,进而使矿床勘探取得进一步的成就,从这个层面来讲,两者的需默契配合。
矿体地质的中心环节便是矿体的变化问题,通常地,变化的具体程度、改变的性质以及影响矿体变换的各类地质要素均是引起矿体发生改变的基本前提。作为矿床勘探的重要基础,矿体的变化是区分矿床勘探类别的有效依据。同时,勘探所采用的手段、工程的安排、对工程结构的明确以及勘探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等均已成为影响矿体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
研究矿体变化的研究办法,离不开矿物数学分析法,该办法巧妙地结合数学中的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相关知识,结合地质勘探的实际现状,同地质的观察密切结合,为后续研究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另外,模型试验的方案也被运用到矿体变化的研究之中。
矿体的变化主要指矿体的一些性质在矿体不同位置具备不同特征或数值所形成的特征。矿体的各类性质有着相应的变化性,然而,影响矿体变化最鲜明的要素便是有用组分的厚度、状态及规模等,这些指标在空间层面的综合性变化着实增加了矿床勘探的难度,所以,这一系列指标也已成为研究矿体地质的重点。
3矿体地质的特征探讨
矿床勘探中的矿体主要产生在岩体的前部及上、下关联部位,矿体呈现分层状、不规则状以及囊状等不同形态。矿石主要以水晶颗粒状为主,呈现网脉状等形态,矿脉的布局极不匀称,脉的幅度普遍在若干毫米到若干厘米之间,个别部位达到数十厘米。矿体的品位布局不规范,其矿体很难通过肉眼辨识,必须借助于高精度仪器的化验才能最终圈定。
在矿床勘探的区域中,由于地质勘探的客观需要,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地质的专业化、正规化研究,通过坚持不懈地研究,已经科学证明了矿体地质的主要特征:
3.1超高品位的处置
超高品位又被称作风暴的品位,依照矿体各异的形态,由于矿体用肉眼难以辨识,圈定只能借助于精密化勘探仪器进行化验,所以,在处置超高品位的精确与否直接关乎到矿区的实际资源量。现今较为常见的处置超高品位的办法便是运用大于平均品位的6-8倍,具体操作方案是凭借超高品位及上、下样品总计三类样品的平均品位相替代,通过严密处置后依然是超高品位时,便要再度处置到超高品位小于下限值,方可结束,其最终的结果使超高品位依然趋向于超高品位的边界数值,给矿体区段品位的平均值构成相对大的影响。该处置办法并非适用于所有矿区,在选用时需密切结合勘探实践经验。
3.2矿体形态变换剧烈
因矿石出窿的品位显著低于设计的出窿品位,为深入探讨这个改变的成因,需选择最典型矿体开展现场试验,也就是说,需运用取样调查法,进一步论证矿体变换的剧烈性,矿体相接触的方位具备显著地多解性,同时,矿体周边地质存储量的近一半中段均依靠加密工程完成矿体的探测,通过科学对比发现,矿体的形态有着显著的变换。
4矿体地质变化程度的研究方法
矿体地质变化的性质通常指地质变量在矿体不同位置相互影响的关联及变换规律,在矿体每个位置,地质变量的特定方位值,通常被称作观测值,因其彼此之间具有数值层面的差异,因此,直接造成地质变量的变化规律及关联度的差异,显示出矿体的变化性质存有明显的差别。矿体变化程度主要指在矿体或矿体内部较大范围内的地质变量总变换幅度,是一个“量”的概念,能够突出地表现矿体变换的复杂度。一般,矿体变化的程度通常可用地质变量的变换速度同地质变量变换幅度相加,以此从整体上反映出矿体实际变化的复杂度。例如,变化的系数仅地质变量相对变换的平均幅度,缺乏变化的速度,所以便无法真正体现出矿体变化的复杂度。事实上,矿体变化的具体程度在很大意义上取决于矿体的变化性质,由于变化程度的具体数值通常由矿体每个位置的地质变量值通过执行数学计算得来的,每个位置特定值之间的空间方位各不相同,所体现到的矿体变化度也各有差异,从这个视角看,唯有熟知矿体变化的性质,矿体变化的具体程度状况便可迎刃而解。
现阶段,伴随矿床勘探技术的发展,因地质变量是有趋向变换又具备随便性变换的数学随机函数,所以,采用旧式函数关系办法便很难系统深入地研究地质变量,也无法借由纯随机变量的定义去探究地质变量。因此,可运用地质统计学里面的变异函数,进一步构造模型图像,以此直观清晰地反映出地质变量的复杂变化度。
依照地质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区域化的变量作为一类在空间上具备实际数值的实函数,在空间上的每个点位均能取一个明确的数值,当通过一个点移动到下一个点时,函数值是动态改变的,区域化的变量便在空间上发生相应改变,具备两类看似相互冲突的性质:一类是随机性变化,另一类是结构性变额,这样一来,实函数的特征便符合于地质变量。
5结语
综上所述,矿体的变化性质及变化的具体程度一同构成矿床勘探的重要地质根基,直接关乎勘探进度,也是规划勘探手段的关键性参考依据,为此,要弄清矿体地质研究的基本问题,努力为矿床勘探服务。
参考文献
[1]冯佳睿,毛景文,裴荣富,周振华,杨宗喜.云南瓦渣钨矿区老君山花岗岩体的SHRIMP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J].岩石学报.2010(03).
[2]贾润幸,方维萱,胡瑞忠,马振飞.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夕卡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J].地质论评.2007(02).
[3]马振飞,陈图宏.云南个旧塘子凹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J].矿物学报.2011(04).
篇3
关键词:统计工作 特点 重要性 情况 问题 措施
统计工作是统计的实践活动,是对确定统计的任务或目的、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统计信息的提供与开发过程的总称。单位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单位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制定发展规划并实行统计监督。
一、统计工作的特点
(一)数量性
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包括数量的多少、现象
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二)总体性
统计是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研究大量现象总体的综合数量。这就
是说,统计学的数量研究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
(三)客观性
统计数据是客观事物量的反映,表示客观现象总体实际已经达到的水平和程度。维护统计资料客观性和真实性,是统计的基本传统。
(四)具体性
统计数据不是抽象的数字,它是现象总体在具体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数量。正因为具体性,所以统计的数据必须准确,公布和使用的资料要注明来源;统计数据应有计量单位或表现形式。
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统计工作是单位实施科学化管理、制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按照统计规则,定期统计各方面数据,对一些突出问题作深入调查,科学的分析和汇总统计数据,编写科学的分析报告,可以为领导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单位科学化管理。
三、基层单位统计情况
作为水利基层单位,我局统计工作按照统计报表报送时间划分,包括:统计季报、统计年报;按照统计报表统计的内容划分,包括:工作人员统计、人才统计、劳资统计、教育统计、岗位统计及其他专项统计。我局统计季报工作在每年的3月、6月、9月的25日前完成,统计年报工作在第二年的1月份完成,根据统计内容分别报送鹿泉区统计局、水利部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在长期的统计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从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统计资料搜集、统计数据可靠性上都有了大幅提高,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加强学习,统计人员业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一是组织统计人员认真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 “党史”、“”、“十”、“十八届三中全会”及讲话等学习活动,增强了统计人员用科学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增强了统计人员爱岗敬业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统计人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劳动工资报表制度等统计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统计业务培训,努力提高统计业务水平。三是统计人员自觉加强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计算机知识培训和应用能力的考试辅导,平时经常登陆有关统计信息网,及时了解统计的最新报表规范和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二)深入调研,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
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我局统计工作坚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工作做起,经常深入相关部门,咨询有关人员,对统计周期内职工变动、工资调整、职务职称、技术等级等变化情况及时登记并归纳总结,及时掌握每一个统计指标的变动情况,日清月结,形成第一手资料,确保了各项统计报表数据真实准确。
(三)及时准确完成了全年统计年报和定期报表
统计工作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上级各部门的报表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不尽相同,为了确保报表及时准确,统计人员坚持把各类报表的时限要求牢记于心,在工作中增强预见性和前瞻性,不等不靠,主动工作,本期报表坚持提前做出,提前上报。对于统计任务相对集中,时间紧工作量大的时候,自觉加班加点,保证了各类统计任务的按时提前完成。
(四)认真开展统计资料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报表和统计分析是上级掌握基层单位从业状况和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发现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制定有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工资政策的重要依据。我局的统计分析报告,力求做到全面和重点相结合,广度和深度相结合。在全面分析统计报表反映的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对其中反映的重点问题,重点做好分析总结,并向上级反馈。同时注重统计分析的广度和深度,坚持少列数字,多反映情况和问题,特别是重视反映统计数字后面隐含的水利行业可能普遍存在的情况,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和意见,使统计分析报告的质量不断提高。
四、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准确性有待提高
因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要求统计数据必须真实准确。而在实际工作中,偶尔会出现前后数据核对不上,或者综合数据校验不正确,这都表明数据搜集或整理、计算过程中存在错误,这些都会影响数据的参考价值。
(二)统计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统计工作的意义就体现在为管理层提供管理决策依据。而作为一个单位真正能将统计结果充分运用起来的却少之又少,往往只是作为一项具体工作来安排,按照要求和上报时效准时上报,材料报完,统计工作也随之结束。
五、改进措施
(一)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加强宣传和培训,使领导层充分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成立统计工作研究小组,充分分析利用统计结果,为单位科学管理和发展规划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度
加强统计人员培训,保证统计材料及数据在搜集过程中真实、准确,科学整理、计算和汇总分析,提高数据的可信度、准确性。
篇4
【关键词】说课设计;课程教学;教研改革
说课是一种教学和教研改革手段,在备课基础上,规定时间内,面对同行或者专家领导,针对某一课题,采取讲述为主的形式,系统地对教材和学生进行分析,并且表明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教学依据等,之后由专家评委审议,达到促进交流,共同提高为目的地一种教研活动。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下面我将针对我院实际情况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资源、考核评价等五个方面来对本课程的说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课程设置
1.课程性质与课程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只有认识和掌握它们,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步伐。《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引领人们学习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这也决定了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为后续所有涉及计算机相关操作课程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对象为全院一年级学生,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
2.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办公软件office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Internet的使用。
(2)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综合信息处理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进行知识迁移后形成实际应用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习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3.课程改革
(1)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建议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分析法、项目驱动法、分组讨论法、开放式教学等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
(2)逐步采用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系统进行考核,由系统自动阅卷,实现无纸化考核方式。
二、教学内容
结合职业资格认证和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我们总结了现代职业人所必需具备的7项计算机基本技能,如表1所示。
根据这7项基本技能精心设计了7个教学模块和对应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如表2所示。
三、教学实施
1.教法阐述:本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案例法、提问法、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自主学习法、多元评价法。所采用的教学手段主要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利用广播教学系统等教学手段,让老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学边训练,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课堂上采用“案例四步曲”组织教学,将“教、学、做、评”融为一体。第1步,创设情境,引出课题,第2步,任务驱动,自主探究,第3步,落实任务,拓展提高,第4步,鼓励表扬,多元评价。
接下来,以word表格制作为例,来演示课堂教学的具体执行过程:第1步,首先创设情境展示案例,给出两种形式的“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一种是表格形式的,另一种是纯文本形式的,并设问这两种形式哪一种更直观更清楚,从而导出本堂课的课题。该教学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法和提问法。课堂时间为5分钟。第2步,以制作这张表格为案例来介绍表格的制作方法,经过分析,将制作表格的过程细化为3个任务,进入到任务驱动环节,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三个学习任务,小组在探究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再进行演示讲解,该方法很容易突破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这一教学环节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和演示讲解法。课堂时间为20分钟。第3步,当所有小组都没有疑难之后,再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本堂课的基本任务制作这张学生基本情况登记表,并进一步对任务进行拓展,设计几个选做表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任选其一来制作,并鼓励学生在样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新。这一教学环节所涉及的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法和自主学习法。课堂时间为15分钟,第4步,在点评中注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对于操作认真规范的学生给予鼓励性评价,对于操作技能熟练的学生给予赞赏性的评价,对于作业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性的评价,该教学环节所涉及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多元评价法,课堂时间5分钟。
四、教学资源
1.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建立QQ群、班级邮箱等方式,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强化对计算机知识的认识。
2.网络教学环境:实训课在实训机房完成,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并且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机连接,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广播教学软件,进行师生交互。
3.教材开发与选用:通过教研室教师集体研讨的方式撰写并出版了本课程教材和配套的实训指导,该教材和实训指导本学期已正式投入到学院的课堂教学当中。
五、考核评价
1.考核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习成果进行检验,注重对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
2.考核方式:本课程总评成绩=70%笔试成绩+30%平时成绩;
3.教学效果评价:在针对学院三年制大专班学生进行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测试过关率达90%以上,得到全院师生的一致认可。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的新生事物,是日常进行教学交流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通过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说课教学分析与设计,使得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教学方法更为具体,教学过程更为清晰,为教师备好上好该课程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张芬.说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J].科教创新, 2011(04).
[2]赵海燕.说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催化剂[J].医学信息, 2011(08).
篇5
Abstract: General Secretary Hu proposed three hopes, the advancement higher educ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Shanxi university instructors worked still had many flaws. In “do 35” the plan and the construction, how reform these questions to become the important work duty.
关键词:辅导员 学生工作 改进
Key word: Instructor Student work Improves
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总书记提出了三点希望,强调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总书记的讲话不仅是对其母校的希望,也是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的希望,警示每一位高校辅导员转变思想,推进学生工作改革,对国家、人民负责。
2010年陕西普通高校录取人数达227817人 ,未来十二五期间,陕西省将不断增加教育支出,将教育大省转变为教育强省,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日益大增,责任意识不断强化。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学生工作水平,真正做到:学生的榜样,与学生为友――成为陕西省“十二五”工作的中心工作。
一、现阶段高校学生工作的不足
建设一流大学,更加需要调整与加强学生工作方法。然而,当前一段时期甚至更长时期内,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挑战性日益增多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日益普及,高校人数不断增加,使得高校辅导员的工作量逐步加大。辅导员一方面行政工作,一方面深入学生当中完善教学工作。辅导员的责任有增无减,心理压力较大。
进一步地讲,新形势下要求高校教师年轻化,鼓励年轻教师到最基层的学生工作中区锻炼,但是,理论丰富、实际经验欠缺的青年教师,不利于与学生进行耐心交流与沟通。
(二)高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不高
高校教育中,围绕的核心是学生。然而,高校学生中(尤其是研究生)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使得很多本科阶段的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研究生的需要,使得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不高,不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
(三)师生互动环节堪忧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存在着“教”“育”分离的现象――教师主管“教”,辅导员“育”。这样,从体制上将学生与老师分离,不利于师生互动。进一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大学生在师生互动状况方面堪忧,很多学生没有得到教师有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另一方面,高校学生(尤其是研究生)之间联系很少,与大学“兼容并蓄”的出发点相违背,加剧了辅导员的工作量。
(四)学生能力与品质有待提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于学习、科研的同时,不断提升其自身素质。学生应当培养多种能力与品质,这些是学生步入社会所急需的方面。
二、如何改进高校研究生学生工作
践于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华诞之际的三点希望,提升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与高校每一位工作者息息相关。
(一)夯实高校建设的基石――高校学生工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推动高校改革,提升高校质量,最基础最核心的是学生工作。
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培养学生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书育人”是高校永恒的主题,“教书”最重要的是“育人”。如何“育人”,怎么“育人”,朝着什么方向“育人”是陕西高校实现转变的关键点。
充分利用高校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参与度。举办不同专业的互动活动,鼓励学生之间互动,加强联系,进而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生。比如,鼓励统计学与经济学的学生加强联系。
(二)西部大开发不竭的动力――高校学生素质
有志者事竟成。做好国家政策的宣传者、引导者与鼓励者,是每一个高校辅导员的基本任务。鼓励学生扎根西部,建设西部,服务西部。深入了解,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向,转变就业思想,积极投身到西部建设中区,积极参加“三支一扶”“西部志愿者”活动,为推动陕西等西部省份“十二五”实现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
做好学生心理工作,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地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国家、地区的命运联系起来。将学生的个性与社会实践的需要结合,实现陕西高校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科学转变:投身到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的方面。
(三)创新学生工作方法――学生培养的长效机制
如何应对日益增大的学生工作量,已经逐步提上学生工作日程。建议运用科学方式,加强与学生沟通工作。例如,运用手机飞信、QQ的方式,实现一对一指导工作。
充分发挥学生能动作用,健全高校学生工作机构。这样,不仅可以形成鼓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建成模拟社会机构,可以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四)提高高校辅导员素质――学生工作的中坚力量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在美好的大学生活中,辅导员是时刻陪伴学生的最基层的学生领导力量,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的提升。
建议高校举办多种形式的辅导员学习与培养班,深入开展全国优秀高校辅导员选拔工作、师德竞争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辅导员们力争上游,提升自我,进而丰富学生生活,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红,高校学生参与度及其成长的影响机制――十年首都大学生发展数据分析[J].北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第31卷第6期2010年12月.
[2]李江涛等,高校师生热议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OL].新华网,2011年04月24日.
[3]季羡林,提高高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必要与可能[C].国家教委高教司.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6):7页.
篇6
1专业综合介绍预防医学是从医学科学体系中分化出来的预防医学是以“环境-人群-健康”为模式,以人群为研究对象,以预防为主要思想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知识和方法研究环境对健康影响的规律,制定预防人类疾病发生的措施,实现促进健康,预防伤残和夭折为目的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的特点包括: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工作重点是健康和无症状患者,对策与措施更具积极预防作用,更具人群健康效益,研究方法上更注重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研究重点是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
1949年后,中国卫生防疫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时期。看看我们手臂上部的那个“小花”,就是在出生后不久接种的“牛痘疫苗”,是预防天花的。这种病曾在欧洲和我国夺去无数人的生命,即使幸免一死,也会在脸上留下大大小小的“麻子”。而近几年我国出生的小孩已不再接种这种疫苗,因为“天花”这种病菌已经在我国彻底消失了。预防医学的任务要求它必须高瞻远瞩,面向医学的未来,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人类的疾病和健康问题。
预防医学培养出的人才有超前性和远见思想,能从整体把握大局。
现在几乎每所医学院校都开设有预防医学专业,毕业后授予医学学士学位。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预防医学人才的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而且相对人数要远少于临床医学专业,所以本专业毕业生有较多选择,想继续深造,可以读硕士、博士,对预防学中的某一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想参加工作,也有比较广的就业面,可以到政府的卫生部门,从事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经济政策的制定等等,到各级卫生保健机构从事医疗服务,到科研机构进行预防疾病方案的设计、实施等。
2专业教育发展状况预防医学是随着现代医学和统计学、微生物学的先后创立而逐步发展完善的预防医学创立于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后的欧洲,那时并没有专门的预防医学教育和专门从事预防医学的人才,而是由一般医护人员担任。我国的预防医学专业创立于动荡的战争年代。爆发后,大批难民、伤员的出现使传染病和感染病广泛存在,国统区内北平、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综合大学的医学院,开设了公共卫生学系,招收了少量公共卫生专业学生。解放区于1940年在延安创办中国医科大学,也开设了预防医学专业,培养了一批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为建国后预防医学专业教育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解放初期,我国广大地区群众在饱受战火摧残之后处于贫病交加中,各种疫病广泛流行,繁重的防治工作,急需大量专业人才。1950年,卫生部提出了“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并在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中开办了公共卫生专业。
1954年8月,卫生部召开了第十届全国高等医学教育会议,确定预防医学专业学制为5年,从1955年起执行。1955年初,卫生部决定将现有9处公共卫生专业调整合并为6处。1955年秋,按全国六大行政区划分,设立北京医学院卫生系、哈医大卫生系、山西医学院卫生系、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已并入复旦大学)卫生系、武汉医学院卫生系、四川医学院卫生系,当年,全国公共卫生专业学生1702人。1958年“”时期,全国17个省、市的医学院校盲目追求数量,又先后建立卫生系17处,到1962年夏,17处卫生系,都先后下马,仍保留原6处,设备师资稳中有升,招生规模与前持平。
欧美各国都非常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健全与完善,有完整的卫生防疫和社会医疗体系。因此,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专业教育很发达。据世界卫生组织1994年统计,欧美54个国家,公共卫生学校已有284所,其毕业生将主要从事环境监控、卫生宣教、卫生立法等工作。国际教育现状以美国为例:美国目前有近30年独立的公共卫生学院,其生源为已完成本科教育的医学和非医学专业学生。改革开放之后,预防医学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原6处卫生系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981年,四川医学院设置了卫生检验专业,武汉医学院增设了环境医学专业。1985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原卫生系基础上,首先建成了公共卫生学院,设有卫生、卫生检验、卫生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4个专业,共15个教研室。继之,北京医科大学(已并为北京大学医学部)、上海医科大学、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并入四川大学)、同济医科大学(2000年已合并新成立华中科技大学)都先后建立了公共卫生学院,到1995年,全国共有公共卫生院系共41处,招生总数达5753人。
从1981年始,哈医大等原6处医学院的卫生系开始招收硕士以上研究生。至1995年,已有10所医科大学开设了研究生专业,北医大、上医大、协和医科大学相继成立了研究生院,西安医科大学(现西安交通大学)还与美国阿拉巴马大学合办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招生20名,学制3年。
据有关部门统计,到1998年,我国公共卫生专业已培养硕士生648人,博士生32人。我国政府已明确提出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并已明确做出承诺。
3专业培养该专业培养从事预防医学实验工作与科研工作,具有一定卫生管理知识和外语水平的卫生医师学生在掌握一般临床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能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预防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卫生检测技术,能在卫生防疫、环境卫生或食品卫生监测等机构从事预防医学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创造条件建立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实习基地。
篇7
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学工具理性的演进中,经济学理论对国民经济核算的理解,还停留在较为基础的层面。这无论是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研究,还是对人们透过方法本身对经济世界的理性认识方面,无疑会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经济学工具理性的演进过程中,制度选择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认识的传统观点
无论在统计学界,还是在经济学界,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认识,基本有下述两种传统观点:
1.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这种认识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于经济研究,特别是宏观经济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作用而提出的。国民经济核算乃至整个统计,除本身自成体系形成一套独特的方法体系外,对于经济研究,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经济学是一门经验科学,在实证、规范两个层面都需要有先验和后验的经验性方法论支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无疑是一个好的选择。作为官方统计体系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了会计账户的形式,将国民经济运行及其结果,予以量化统计。国民经济指标在各层次间、各部门间的数量关系,本身就透视了社会经济的各种关系,研究这些经济现象的方法就蕴含在其中。具体说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微观经济簿记原理与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会计和数学方法,系统地测算某一时期内一国(地区、部门)的各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包括这些活动的结果,各种重要的总量指标及有关的组成要素。瑞典皇家科学院教授爱立克。伦德伯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评价是:“……在它们产生据以作出国民预算的预测系统性文件的同时,是周期性和结构性分析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至于在学科方面,中国的统计学家们认为:“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它等同于国民经济统计体系”,并早就将其视为“统计方法论”。
2.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宏大的信息库或资料库。对外在世界的认识,不能仅依赖于感觉和感性,特别是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世界,需要有数据来理性地说明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我们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看成是一个关于数据与信息交流的平台,那么,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输出端口上,提供的正是这些人士渴望的数据。在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初,“国民经济核算之父”R.Stone 的意图也是利用核算条例去发展一个以“交易矩阵”形式表现的国民经济核算主张,这个“交易矩阵”形式提供了或多或少发生在经济活动中的全部交易总量。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创造一种系统的数据库,并可用于许多不同的经济分析,人们可以根据各自所需和偏好,利用这一资料库,却并不损害它。正如瑞典皇家科学院指出的那样,“国民经济核算……创立了一个基于大量经济分析水平之上的系统数据,这些经济分析包括不同经济活动类型的分析、通货膨胀分析、经济结构分析、增长分析,特别是各国之间的国际比较”。
尽管有上述两种认识,但是我们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是一种制度,确切的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方法论制度。
二、为什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
既然制度是一种规范或准则,进而它必然要约束相应的行为,这就是诺斯所言的“游戏规则”的意义。游戏规则,提供了游戏实施的一整套标准及其评价、判断依据。依据这一整套规则,人们知道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以及做的结果是好还是不好。在新制度经济学中,这些游戏规则可以是不同层次的,但一般而言,人们经常理解到的游戏规则是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规则等制度。
认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原因也源于此。在统计核算领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标准体系”的作用无可厚非且有目共睹。这种“标准”用经济学的术语翻译过来就是“规则”,就是“规范”。一套“标准体系”就是一整套关于统计核算领域方面的“制度规范”。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这种特点,可从下面这段话中窥见一斑: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在其1993 年7 月12 日的决议(1993/5)中,建议成员国考虑将1993 年SNA 作为编制本国国民经济核算统计的国际标准加以运用,以促进作为一种分析工具的经济统计与相关统计的一体化,而且还将其作为(可比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的)国际报告的国际标准加以运用。该理事会还建议,当国际组织重新审核经济统计的某些特殊领域的标准,并力求与1993 年SNA 达成一致,就应考虑1993 年SNA 及其概念。尽管上述文字是以建议方式提出的。然而,世界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实践,都说明了,1993 年SNA 就是有关这方面的一个标准、规范。即便是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也在以1993 年SNA 为标准,进行核算体系和核算工作的改革,而这实质就是核算制度的变迁。自1992 年中国颁布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以来,2003 年中国全面实行《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
进一步而言,作为制度,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规范人们的行为,即通过影响人们的选择,进而影响人们的行为,是通过影响信息及信息资源的可获得性而成立的。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曾指出,所谓的制度“影响人类选择是通过影响信息和资源的可获得性,通过塑造动力,以及通过建立社会交易的基本规则而实现的”。
毫无疑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人们获取信息及信息资源的影响是巨大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关于宏观经济数据信息产生、描述及分析决策的规范,它要对数据的生成、方法、及相应的政府职能部门的安排做出约束,进而,它也就通过这种影响力规范了与此相关的人们的行为或关系。但通常情况下,我们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可侧重于从统计方法的“标准”规范角度去考虑,这种制度规范了人们对宏观世界了解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使我们对大千世界的理解更接近现实。这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萨缪尔森(Paul Samuelson)和他的同伴威廉。诺德
豪斯(William D?Nordhaus)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GNP 总量指标的称赞:“尽管GNP 并没有得到专利权,也没有在科技博物馆中展览,但它的确是20 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离开了像GNP 这样的经济总量指标,宏观经济学就会在杂乱无章的数据海洋中漂泊”。
具体来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可以作为制度有如下几个原因:一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套规范和标准,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关于统计核算与统计工作的一套规范和标准,它详细规范了宏观数据生成的方法及途径。
二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对信息处理的影响,进而影响人们的选择及行为,这内在地反映了制度经济学中制度与人们行为的逻辑。
三是作为统计工作制度的一部分,国民经济核算同时又是一种工作制度。一个国家的大部分统计工作内容,要么包括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要么与之相联系。总之,在实际的工作中,它就是以一个实实在在的制度安排而存在。
四是体系本身就是制度的代名词。就“体系”二字而言,体系也是一种系统或机制。在此,它指我们前面所述的统计方法库和统计信息库这样的系统或机制。并且,作为一种很具体的体系或系统,它就属于制度经济学中所言的组织,而组织本身就与制度有关。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但很显然,它与经济学所述的制度是有所区别的,那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呢?我们先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与经济学制度的差别开始分析。与经济学所述的制度相比,定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制度,明显有下述几个特点:
1.作为制度,它的内涵和外延比经济学所述制度要小。经济学制度不管外延如何,其内核在于规范制约人们的行为,这是它的内涵。以诺斯观点为典型,他将制度理解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确切地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伦理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人行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制度,它所规范的是宏观经济数据、信息的产生及相应的方法,它规范的是方法论本身,而这种方法论是人们用以了解经济世界的最基本的工具。至于由方法的规范,演绎到相应领域人们的关系,这可能并不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制度主要考虑的方面。因此,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内涵和外延要比经济学制度小。
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确立了核算规则和分析框价。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确立了一系列人们认识宏观世界的统计核算规则,规范了宏观经济核算的基本方法论,建立了宏观经济研究和决策的基本分析框架。如果说,经济学科甚至包括社会学科是人类对外在人文世界的探索,那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这些学科提供的是制度性的帮助。更明确说,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供的制度性帮助,是对基础方法论的规范。关于这一点,前文已经详细论述了。
3.人们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两个方面的不同理解。
一是学术性的,二是工作性的。作为学术性的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巨大的方法库和资料信息库,“库”内的东西是相互成体系的;作为工作性的理解,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是一种工作体制或制度。所以,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性的理解,也就有两个不同层面的理解:第一,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侧重于学术性的理解,是方法论制度,在这个制度内,它规范了相应的核算方法和数据生成;第二,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侧重于工作性的理解,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是一种政府统计制度,它规范相应的统计工作划分和职能部署以及相关的人员安排。
从表面上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两个层次,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但仔细分析,情况并不是这样。没有作为学术性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就不可能有作为工作性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因为众所周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一个工作手册,在这个文本指导下,各国的国民经济核算工作要受到相应的规范和制约,以及做出相应的政府部门的安排。因此,确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学术性是第一层次的,工作性是第二层次的。
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组织”形式。
如果将体系或机制视为制度的一种有机形式,那么,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作为方法的这个“体系”和作为工作的这种“制度”,其实讲的就是“组织”形式。即便某些学者并不将组织认为是制度,但组织与他们眼中的制度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根据他们的研究,这些组织是制度变迁的主体。
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也是一种协调制度。
这种协调,体现在对经济统计体系内部的一致性规范上:第一,它需要在不同统计体系之间进行协调,以保证SNA 与更专业的统计在所使用的定义和分类等概念框架上保持一致,如SNA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国际收支统计(BOP)、政府财政统计(GFS)等的相互协调;第二,它是保证从不同资料来源采集的数据在数值上协调一致的核算框架,如对产业调查、住户调查、商业统计、增值税退税和其他行政资料的统一规范。考虑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特点,我们就可得到对这种制度的总体性认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个方法论制度,它旨在规范宏观数据的生成及相应方法,同时,提供宏观经济研究的基本方法论。
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特性的启示
有了上述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度的界定,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推动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的改革,以及促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自身的发展是非常有益的。长远来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核算工作的广泛展开,必将对经济学科带来巨大的“震撼”,其意义深远。
简单说来,由于有了这样的认识和判断,我们可以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纳入制度分析的层面。由此而展开的研究,会给我们带来非同寻常的启示。以下我们仅列出几个较重要的方面:
1.超越传统的市场或政府思想的认识。
制度分析的发展,改变了传统认识中市场或政府的两极思想。长期以来,经济学特别是在宏观经济学方面的认识,受两种思想或思潮影响:不是自由经营的市场思想,就是集权干预的政府思想。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进行制度性的分析,我们将会发现,认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内在的性质时,必须要超越单纯的市场或单纯的政府这样一种两极化的简单观念。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本身是这两种思想的结合产物。展开来看,经济应该是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所提倡的“混合经济”,而不是任何单一的一方。
2.重新审视国民经济核算的方法论。
作为制度考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我们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力量促使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原因在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制度,提供方法方面激励结构的安排。这如同其它所有的制度一样,一个好的制度提供富有效率的激励结构安排。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激励结构的安排,在于激励人们对宏观经济认识的方法优化,从而体现出制度经济学家们一般情况下认同的效率安排。方法的优化结果,目前为止,可能还没有哪一种宏观经济分析的方法能够超越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为许多量化的分析方法无论是在方法理论的演绎,还是在方法的实证方面,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依赖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要么是将其作为方法论基础,要么是将其作为数据基础。
3.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明确。
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一种制度,因而,它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但是, 决定国民经济核算公共产品性质的原因,不单纯是制度的因素,还包括信息性质决定的因素。引入公共产品性质,可以使得我们的分析不再停留于制度面的抽象阐述上了,公共选择、集体行动与国民经济核算(包括统计制度)制度改革的可能性分析,才会有可能进一步展开。而这需要结合下面所提出的制度变迁框架去解释。
4.用制度变迁的理论研究国民经济核算工具理性的演进。
国民经济核算改革,本身应是一项制度变迁,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它。但鉴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同时具有市场与政府两种思想动力,所以,我们在考虑其变迁时,不能照搬经济学的一般模式,应该区分开来对待。并且,从改革的开始时期来看,国民经济核算变迁会表现出与公共选择无关的特征,但更长期来看,其变迁会是集体行为选择的结果。这就正如丹尼尔。W.布罗姆利(Daniel W.Bromley)所言:“任何一个经济的基本任务就是对个人行为形成一个激励集??通过这些激励,每个人都将受到鼓舞而去从事那些对他们是有益处的经济活动”。人们最终会发觉,统计非常有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能够帮助他们处理许多他们原先解决不了的问题。而到这一刻,国民经济核算就不再是政府官方统计的一项工作了,它会融入市场的每个角落。
参考文献:1.Graham Pyatt & Jeffery I.Round, 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 A Basis for Planning, The World Bank.1990. 2.UN Departme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UNSD,Meeting of the Expert Group to Review the Draft Manual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Final Report Expert Group to Review the Manual on Statistic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10-12 July 2000. 3.“Fifty Years of ISIC:Historical Origi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by Jacob Ryten, Fourth Meeting of Expert Group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Classifications,UN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Statistics Division,New York,2-4 NOV.1998. 4.Chazelas,M. Compilation of French Financial Accounts,Prepared for OECD Workshop on Chinese Flow of Funds Statistics,Bejing. 1997. 5.United Kingdom, National Accounts Concepts, Sources and Methods,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f the UK1998.9. 6.Erik Thorbecke, The Use of 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 in Modeling 7.John E. Wagner,Developing a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to Examine Tourism in the áreade Prote??o Ambiental de Guaraque?aba, Brazil.联合国等,1995:《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中国统计出版社。
9.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1996:《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
10.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1996:《经济学》(第14 版),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1.诺斯,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出版社。
12.保罗。萨缪尔森,2000:《中间道路经济学》,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13.丹尼尔。?W.布罗姆利,1996:《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14.佟哲晖,邱 东,1992:《国民经济统计学》,中国统计出版社。
15.邱 东,蒋 萍,杨仲山,2002:《国民经济核算》,经济科学出版社。
16.杨仲山,2002:《国民经济核算方法论纲》,中国统计出版社。
17.汪丁丁,1995:《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
篇8
本课题研究运用《小学入学适应问卷》对109名一年级学生施测,了解了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的特点;针对小学入学适应问题的现状,探讨出解决适应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小学生入学适应水平。
根据调查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小学入学适应总体状况在中等水平波动;2 、集体生活和学习制度适应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适应较差,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关键词: 小学 入学适应 对策
入学适应问题是学生常见的适应问题,也是直接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老大难问题。如何对小学的入学适应做出科学的诊断和评定,是适应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课题研究运用《小学入学适应问卷》对109名一年级学生施测,了解了一年级学生入学适应的特点;针对小学入学适应问题的现状,探讨出解决适应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提高小学生入学适应水平。
根据调查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小学入学适应总体状况在中等水平波动;2 、集体生活和学习制度适应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适应较差,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一、 文献综述
1、 适应。适应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概念,源自于拉丁文“adaptare”。最早在科学意义上使用“适应”概念的是生物学,后来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借用了这一概念。对适应的一种通俗的心理学理解是:随着社会的变化,人的社会行为亦发生变化,如适应一个新的环境。
2、 入学适应。陶沙(2000)将入学适应定义为,个体在因与环境关系发生多方面改变而引发的压力情境中,根据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身观念与行为,从无序、混乱的状态导向有序的动态平衡状态。
二、 入学适应测量工具
国内的研究主要采用“教师-儿童评定量表(Teacher-Child Rating Scale,T-CRS)”。本研究采用我国学者白波燕所编制的《小学生入学适应量表》进行考察。该量表包括16个项目,其中集体生活包括6个项目,人际交往包括4个项目,情绪情感包括4个项目,学习制度包括2个项目。问卷中包含6个反向计分项目。该量表的区分度及信效度经国内研究者检验较高。
三、 问题提出及研究设计
1 、已有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通过对文献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学者们对入学适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研究范围的广阔性:对于入学适应领域的研究几乎涉及到入学适应相关的各个方面,在入学适应的内涵、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及解决策略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此中所涉及的学业适应、人际适应、环境适应、生活适应等方面均有大量深入研究,研究范围的广泛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与纵深的方向。
第二,研究工具的可行性:很多研究采用了信效度较高的量表,而非以往的理论经验的总结,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可靠的数据和可行的测量工具。
第三,现状描述性研究的日趋准确:因为具有了可行的测量工具,现状描述也就更加全面、准确,使我们系统地了解到入学适应的特点、类型及与人口统计学变量之间的关系。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尽管在入学适应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还存在着一些局限:
第一,研究的关注点失衡:已有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学校适应上,对刚入学这一特殊时间段的适应研究少,且多集中于中学、大学的入学适应,很少涉及小学生这一重要年龄段。本研究则希望通过对入学适应的研究,了解小学入学适应的状况和特点,为小学入学适应的干预和辅导提供依据。
第二,相关对策研究少:大多研究只停留在对学生入学适应的现状调查上,未能深入研究各种教育力量如何对适应问题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有的研究虽然涉及适应的教育和培养,但仅停留在策略、方法等理论层面,缺乏对适应不良的综合干预,致使实验效果还不够理想。
四、问题提出
基于上述文献分析,本研究从转折期适应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入手,以解决入学适应的现状描述性研究及相应对策等问题。
五、研究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本研究从本土心理学角度出发,试图通过对入学适应不同研究取向的分析与整合,全方位理解小学一年级新生的入学适应,对于丰富入学适应的理论构想具有贡献意义,揭示教育干预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小学教师及家长开展入学适应辅导、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入学适应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实践意义。发展和适应是人生的两大基本任务。幼儿园孩子进入小学,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尽管入学常被认为是一项积极的生活事件,但是,它同时也是个体经历与环境关系的多方面的改变,必然给个体带来压力和挑战。在这发展的转折点上,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目前,小学生入学低龄化倾向、择校倾向非常严重,加之独生子女的个性缺陷,家长教育的盲目性,学校教师、班级规模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教师、家长对孩子形成高期望。这种现象违背了教育规律,扭曲孩子个性,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面对这种社会环境、教育背景,探索小学生的适应问题,做好入学适应工作,在适应中求得发展,在发展中尽快适应,对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因此,从生命全程发展观出发,深入探讨转折期适应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
六、 研究设计
1、核心概念界定
适应是一个多维的概念,既有生理适应和心理适应,又有面对陌生环境的适应,它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据此,在本研究中将入学适应界定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因与环境关系发生多方面改变而引发的压力情境中,根据环境的要求,积极调整自身观念与行为,从无序、混乱的状态导向有序的动态平衡状态。
2、总体研究设计
(1)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即了解入学适应的现状;探讨改变入学适应不良现象的对策。
(2)研究假设
本研究假设:
(1)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总体情况良好
(2)相关对策能够提高小学入学适应水平
(3)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的方法有问卷调查法。即综合质性访谈、问卷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被试施测,得出入学适应的描述性研究。数据处理使用SPSS13.0。
七、实证研究
1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小学入学适应问卷》考察小学入学适应的整体状况。
2、 研究假设。依据理论构想,小学入学适应的内容包括集体生活、人际交往、情绪情感和学习制度适应4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假设:小学入学适应总体处于中等水平。
3、 研究方法
(1)被试选取。施测的学生:河南开封一师附小一年级的2个班109名学生,有效问卷109份。被试的基本情况见表7.1。
(2)研究工具:《小学生入学适应问卷》。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小学入学适应总体描述
小学入学适应的总体情况见表7.2。
如表7.2所示,本研究所使用的3点计分量表中,3分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就是入学适应的最高水平,而1分则代表最低水平。由于各维度题数不同,故用每个维度总分数的平均数除以题目数,得到各维度的相对平均数,分别为2.182、1.672、1.840、2.427。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在集体生活和学习制度上适应较好,在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适应上较差。
(2)小学入学适应的相关对策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小学入学适应状况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尽管如此,对于人际交往和情绪情感的适应仍然不能乐观。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对初入学的小学生进行必要的交友指导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学习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好朋友讲究合作和信任,同学之间以诚相待、主持正义,不能为了朋友而欺负其他同学,这种指导不能单凭说教,要以良好的班集体氛围为基础。特别是不能排斥和孤立那些学习差或有行为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特别注意关心那些同伴关系不良的学生,注意避免下意识的行为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如语调、表情上表现的对学生的瞧不起的态度会影响其他同学的态度,从而影响其同伴关系。
在新入学儿童的心目中,教师最神圣――几乎是无所不能、无所不会;教师最纯洁――是自己模仿的楷模;教师最具权威性――这种权威力量足以超过父母。一些一年级新生,放学路上议论最多的是教师,回家以后跟父母谈得最多的是教师。面对这些纯真、可爱的新入学儿童,教师应以满腔的热情去爱他们,使他们感到学校比家庭和幼儿园更温暖、更诱人,教师是最公正、最善良、最慈爱、最有学问的人。尤其对那些比较特殊的孩子,如单亲家庭的孩子、依赖性强胆小脆弱的孩子、有残障的孩子等,教师更应用真情去感动他们,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和信赖,从而消除学生对学校生活的恐惧和疑虑,逐渐对校园生活产生依恋和兴趣。
学校要布置一个充满童趣又能体现小学生学习环境的小天地,减少幼儿离开幼儿园的心理反差。比如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画着学生课外活动的图片、拼音卡或是幼儿自己画的画,让幼儿一开始就有参与感。还可设立生物角,图书角等,这样让幼儿的心里埋下喜欢上学的种子。同时,学校应尽量配合幼儿长期在幼儿园生活形成的习惯。在学习上,暂时降低难度,以缩短幼儿到新学校时产生焦虑、紧张的时间,让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方式。学校还要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在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上切忌简单急躁,要循序渐进,对孩子多些理解与宽容,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篇9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特色创新;保障措施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新常态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进一步完善,还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必须加大人才培养的改革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常态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简介
高校本科经济学专业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学门类中的一个基础性专业,开设的时间比较长,开设的院校比较多,是一个相对比较成熟的专业。在山西省本科院校中,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太原工业学院、晋中学院、长治学院以及多数独立学院都开设了经济学专业,数量相对比较多。经济学专业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专业,涉及到经济学各个学科和专业的基本理论部分,具有涉及面广、讲授内容多、理论性较强的特色。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经济学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货币银行学、财政学、经济学说史、发展经济学、企业管理、当代中国经济等。经济学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练地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知识面较宽,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能力,能在经济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从事经济分析、规划和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改革开发以来,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无论是政府机构还是企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经济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出路比较好,就业率比较高。但近年来由于社会对经济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相对减弱,加之经济学专业不够专,毕业生就业压力逐步增大。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简介
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2003年9月开始招收本科生,招生规模控制在80-150人之间。该专业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教师的50%,85%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该专业2007年被评为校级品牌专业,以该专业组建的应用经济学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在2015年山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山西省重点学科建设评估中,该专业的应用经济学评估结果为良好,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和势头。
(二)创新专业特色的尝试
靠实力求生存、凭特色谋发展是每个专业面临的共性问题,2003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组建以来积极探索专业特色,在创新专业特色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初步形成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分流培养、服务山西”的专业特色。
1.强化基础,夯实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基础。经济学专业是一门科学,历史悠久,具有较广泛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专业人才,首先要按照经济学专业的要求设置课程体系,其次要按照专业特色的发展设置课程体系。为了给本专业的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为学生考研、专业拓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开设了政治经济学(上)、政治经济学(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说史、国际经济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1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时达到1152个,占总课时的52.1%,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较多,课时量较大,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学习经济学专业、考研、学习其它经济类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强化基础,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近几年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生不仅有考上公务员的,还有考上武汉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985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研率保持在15%以上。许多学生毕业后就职银行等部门,一次就业率达到85%以上。
2.注重实践,提高经济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实践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差,动手能力弱,是目前各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人才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为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奠定基础。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注重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多种途径增强专业培养的实践性。第一,增设实践性课程。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财务管理实训、计量经济学、货币银行学、电子商务学等实践性课程,在这些实践性课程讲授中,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软件操作等环节和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把专业实习做好做实。实习是把学生所学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学专业的实习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经济调查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除毕业论文外,其他三项实践环节主要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专业认识实习在二年级学生中进行,是经济学专业学生观察、分析经济运行和现象的重要环节,采取集中实习方式进行,基本方式是组织学生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和学习,时间为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是经济学专业的专业性调查实践,以了解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现象、焦点问题为主要内容,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观察能力大有益处。经济调查与实践由系组织安排,学生自选主题进行调查,在第六学期末进行,时间也是2周。经济调查与实践结束后,学生要提交3000字以上的调查与实践报告,由指导教师进行批阅和考核。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毕业实习使经济学专业学生在经济活动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初步掌握经济工作的实践知识,具备有效地介入企业及其它经济部门工作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毕业实习主要采取集中和自主实习的方式进行,安排在第七学期的后半学期,为期10周。第三,以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实践内容。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实践由校团委和系分团委组织实施,一般安排在寒暑假进行,采取集中和分散的方式进行,主题可以是下乡实践、自愿者服务、公益活动等,学生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获得2个学分。每学年年末,由各班主任统计本班社会实践活动的信息,经分团委负责人审核后,报系教学秘书登记学分。第二课堂在校园内由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实施,内容有理论学习、创业实践、志愿服务、体育运动、文化艺术等类型,具体方式可以是英语竞赛、歌咏比赛、书画展、校园创业策划大赛等,每个学生至少参加一项活动,并记相应的学分。
3.分流培养,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为了增强学生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能力,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生学习完通识教育模块课程和学科教育模块课程后,第三学年开始进行分流培养,开设有区域经济和商务经济两个不同的专业方向,不同专业方向设置有不同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爱好进行选择。在学习完经济学专业核心课程等基本课程后,专业方向分流改变了经济学专业偏重一般经济理论学习的传统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经济学专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专修某一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4.服务山西,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山西是中部地区一个欠发达的省份,人均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全国都处于下游水平,特别是近两年山西经济发展出现“断崖式”下滑,2015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3.1%,与全国6.9%的增长速度相比差距较大。推动山西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消除制约山西经济发展的人才瓶颈,其中包括经济学专业人才。作为地方院校的一个专业,生源80%以上来自本省,其基本任务之一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于这一考量,太原师范学院经济学专业在课程设计中开设了《山西经济专题》等地方性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毕业步入社会后能够尽快地进入工作状态,适应工作要求,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创新专业特色的保障措施
(一)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不断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要适度增加专业方向课程,进一步增强分流培养的力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某一专业方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就业能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创新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要根据专业特色和分流培养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要根据教学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名校培训,或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满足专业特色创新的需要。
(三)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有效的课堂组织,有效的课堂组织造就高质量的教学。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改革传统的“填”和“灌”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积极倡导和引导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理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选择合适课程的教学方法,推行研究性、探讨式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突出老师“引”和“领”的作用。
(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选派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任务,把实践性课程上好上实。充分发挥校外实践基地的作用,由“松散型”转变为“紧密型”,毕业实习实行“定人定点定指导教师”的“三定”做法,让学生和教师走进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实习,做到进得去和呆得住,增强学生实践经验能力,改变学生“放羊式”的实习方式。
(五)讲授好地方性特色课程
地方性特色课程对于建设专业特色非常重要,要逐步增多地方性特色课程,彰显专业特色。由于地方性特色课程没有统一的教材,没有现成的教学大纲,讲授难度较大,因此,要采取教师集体研究、联合备课、共同讲授的方式开设好地方性特色课程,提高地方性特色课程的教学质量,并编写好地方性特色课程的讲义,做好教材的出版工作。
作者:赵满华 刘淑清 单位:太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篇10
科学价值中立说
关于科学的价值中立的观点,在西方哲学思想中在较长时期内影响了占主导地位的科学观和认识论。一般认为马克斯•韦伯引入了现代的事实—价值两分的观点。他在《社会学与经济学中“价值中立”的意义》这一经典论文论述了两方面的观点[1]。第一点他吸取了休谟的思想,认为在规范与描述之间、在断言某物实际上是什么与理想上应当是什么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为我们加于事物的价值不属于这些事物的真理性,科学关心的是描述实际发生了什么,并且解释为什么。自然,科学能够而且必须注意个人和团体在事实上怎样做出评价,但他们却不能从根本上真实地记录这个或那个事物是内在地有价值的,因而是在范畴上应当被评价的。韦伯的第二个论点是有规定性的。他从不认为价值是无足轻重的,也从不宣称每个人,特别是社会科学家应当总是避免价值判断。与此相反,他坚持提出指认与评价的区别,二者不容混淆。一个人在表达价值判断时,不应当自称这种判断是得到科学地确认的;因为事实上这是做不到的。当社会科学家推崇某种行动时,他们应当尽力地说明自己所说内容中哪些是科学的发现,哪些是具有很不同地位的政策建议。这是知识分子的真诚品质与尊重真理的原则所必然要求的。
20世纪的逻辑实证主义者一般都竭力提倡科学与价值、描述与规范、实然与应然判断的严格区别,要求社会科学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亨普尔指出,有关科学的价值中立问题,可以说是围绕着两个不同的方面而展开,这就是:(1)科学家的实际研究行为,和(2)批判评价和论证科学断言和程序的方法论标准。在科学家的实际行为层次上,价值评价作为科学研究的一个诱导因素无疑起了重要的作用。道德的准则、审慎的思考和个性等等显然会影响科学家对所研究领域、问题和所采取的方法的选择。社会和政治价值有可能削弱研究某些特殊问题领域的努力,也可能鼓励人们赞同某些并无可靠根据的理论。当然,作为一种规律,科学研究中决定采取或放弃一个特定的假设或理论,将强烈地受到认知价值或准则的影响,这反映在他们坚持某种方法论程序的标准上。[2]
正是在构成研究行为的重要的诱导因素这个问题上,价值评价与科学研究相关联。因此,必须在心理学、社会学和科学史解释科学研究行为时考虑价值评价的作用。然而,这种科学解释在谈到科学家受价值影响的时候,并不涉及任何价值判断。也就是说,它在解释科学家接受或放弃一个理论时,并不论证这个理论的合理性,或表明这是个不合理的科学程序。而合理性问题要求的是在可以获得的证据和其他系统的根据的基础上对理论进行批判的评价。正是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科学观,特别是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主张科学理论与证据关系有明确的客观标准,并认为这种标准可用证据与理论之间的肯定或否定的的逻辑关系来表示,由此而为科学的客观性与价值中立说提供了依据。按此观点,恰当的科学研究及其结果是独立于研究者个人的成见、信念或态度的,因而可以把某些程序看作违反了科学规范,并可以用对科学以外的价值观的过度依赖来解释研究者违背恰当的科学行为的动机。
与上述科学哲学观点相类似,现代知识社会学(或科学社会学)的鼻祖卡尔•曼海姆也把自然的与文化的区别了开来,把数学、自然科学与宗教、道德、实践领域等其他方面明确区分开来。“可以说,形式知识在本质上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其内容并不受个别的主体及其历史社会条件的影响。但在另一方面,显然存在着范围广泛的主体事务,它只能由某些主体、或在某些历史时期被接受,而且从个人的社会目的来看,这也是显而易见的。”[3]他认为,自然科学具有可重复性,而宗教道德等文化的领域则具有不可比的特征。所以他断言,意识形态在本质上是非真理的。一般来说,意识形态的特征是对其范围广泛的对象进行高度明确的阐述,对其追随者有权威的明确的命令性。与其他类型的信仰相比,意识形态更加系统化,围绕一个或数个突出的价值观而整合。它往往抵制信念的变革,它的接受或推行还往往伴随着鼓动性的宣传。谁接受它,谁就要完全服从它,谁的行为就必须完全渗透着意识形态。任何一种意识形态都产生于特定的文化中,因此它不可能与该文化的重要因素完全分开。意识形态故意掩盖人们的动机与利益,这就迫使利益与对抗着的人们相互欺骗,并用貌似普遍化的方式掩盖狭隘的局部目的和利益。意识形态不会把系统地追求真理当作自己的一项义务,因而采取取教条主义的认识态度,不愿接受新经验和真理。作为一种文化的产物,意识形态对社会科学的影响尤其明显。
曼海姆坚持认为,凡政治的或是涉及世界观的一切知识,不可避免地都是有党性的。他因此而暗含的论点是,像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均无法摆脱意识形态和党性的束缚,所以他也承认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这些观点引起了美国实用主义者胡克的争论。胡克在肯定了曼海姆的开创性工作以后指出,困难在于,曼海姆承认,表现阶级立场的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导致在科学意义上被认为“真”的那些关于事物性质的理论和发现,因此,问题就转移到这些“真理”是否取决于导致探索和发现这些真理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这一点上。“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既然随着历史时期而改变,曼海姆认为这问题就成为一个知识社会学的问题。……现在假定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客观性是同一的,使曼海姆感到头痛的问题是:任何一种的科学知识是怎样成为可能的?曼海姆在他的书中,不同的一页就有不同的答案,而使读者对于他真正相信什么完全感到茫然。”[4]实用主义作为一种独特形态的科学主义思想,对此作出了自己的回答。胡克实际认为,即使存在阶级或党派观点的相对性,科学(包括社会科学)仍然存在超越主观价值的客观性基础,比如根据经验基础所作的证实或证伪的判定。这是我们过去在认识实用主义时所忽视了一个重要论点。
因此,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观点,反映了西方一些思想家在科学发展以后对其根本任务的一种认识论的反思。在科学知识系统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以后,有必要主动排除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干扰,以相对纯化的方式对待其研究,以便适应客观性的要求。
对绝对价值中立说的批评
韦伯和逻辑实证主义者关于科学价值中立说的观点,在近数十年受到了西方哲学家主要是历史主义者和科学实在论者的批评或挑战。库恩以来的历史主义学派深刻地批判了科学的积累发展观,论证了科学理论的根本转变不简单地只是对关于事实的增长了的知识作出的理性反映。而科学不同学派之间的转换更像是信仰的转变,没有太多的合理性基础可言。劳丹则提出了一种关于科学家理的适中的观点,指出理性的行动者持有各种目的和关于世界的预设信念,为了合理地接受一个信念,他必须能够限定与自己的目标和信念有关的推理范围。劳丹试图把科学合理性的一般要求与价值论、方法论和事实层次的共识统一起来。
科学实在论者普特南对事实与价值关系的看法具有某些独特的意义。他公然声称自己要为一种几乎被了的观点恢复名誉,这种观点认为事实与价值的区分无论如何也是模糊不清、无法实现的。因为事实陈述本身,以及人们据以决定什么是事实和什么不是事实的科学探究实践活动,都预设了价值。普特南指出,关于科学价值中立的传统观点是建立在科学的工具的成功和多数人的一致意见基础上的。怀疑价值判断具有认识功能的一个理由是,它们不能用“科学方法证实”,而且在福柯所讨论的伦理学观点中还强调调,在伦理问题上,人们不可能取得普遍一致或大多数人一致的意见。许多人相信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可以作出使大家满意的论证。但在事实上,对于任意选取的一个科学理论的真理性,人们不可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赞同。许多人对于科学和很多理论都是可悲地无知,至于科学的工具的成功,由于科学的意义决非仅限于它的实际应用性,故不能由此而推出科学的合理性。所以,用工具的成功与多数主义来证明科学真理的合理性和价值真理的非合理性,这是站不住脚的。[5]
普特南强调,至少有些价值必定是客观的。精确科学的理性上的可接受性取决于像“融贯性”和“实用的简单性”之类认识上的优点,因此,至少有些价值词项不仅仅代表使用这些词项的人的情感,而且代表了它们适用的那些事物的属性。如果这些词项不代表理论的性质,而仅仅代表有关人对理论所持有的“态度”,那么像“正当的”、“充分确证的”、“最有效的解释”等等,必定也完全是主观的。因为理性上可接受性不可能比它所依赖的参项更为客观。因此,至少这些价值词项具有某种客观的用法,即某种客观的正当性条件。同样,对于伦理学判断的主观方面也不能强调过分了。如果说,在科学领域坚持科学是一项客观的事业,并不等于认为每一个科学问题都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某些科学问题也许有一些客观的、不确定的答案,那么,在伦理学领域,某些价值见解是确真的,某些是确假的。“总而言之,某些价值见解(以及某些意识形态)肯定是错误的,某些见解肯定不如其他见解,在这个意义上坚持伦理学探究是客观的,同坚持根本没有任何不确定性的情况这种愚见,是两码事。”[6]
由此可见,普特南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上,竭力从两方面来阐述二者之间的融合、统一与制约。一方面,他不同意证实主义和旧实在论把事实与价值截然分开的观点,而坚持科学对客观真理的追求与融贯性、正当性、实用简单性和完美性等价值要求的统一,科学的客观性与多元性要求的统一。另一方面,从伦理价值的角度来看,普特南又不同意主观主义、相对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而认为至少有些伦理价值是有客观标准或依据的。就认识而言,对于概念构架的任一选择,都是以价值为先决条件的,在选择一个描述日常人际关系和社会事实的构架时,在众多的因素中首先会涉及到人们的道德价值。因此,真理理论以合理性理论为先决条件,而合理性理论又以我们关于善的理论为先决条件。
普特南试图把事实与价值、真理与价值有机地、内在地统一起来,既不放弃实在论的客观真理论的基本前提,又不接受事实一价值两分的传统观点。其观点属于一种形式的价值真理论,是对那种离开人的能动的认识过程,而仅仅在本体论上强调真理是对实在或事实的纯客观描述的传统实在论的批评。它告诉人们,追求直理的科学不是与人的价值无涉的中性活动。
那么,是否可以像相对主义者所断言的那样,由此而彻底否定事实与价值、科学与意识形态的区别呢?显然也不能。正如普特南所断言的,每一个事实都有价值负载,每个价值又都负载着某个事实。这后一命题说明,没有客观性依据的价值不能算作真正的价值。因此,这里的价值又与传统的事实价值两分观点所说的价值已不完全是一回事,因为后者主要指的是主观价值。可见对价值的不同解释预设了不同的结论。而从根本上说,价值具有主观与客观两重属性,纯粹的主观价值显然无法与客观性或科学性相统一。这里便存在不同层次的价值问题,客观性与价值只能在科学发展的高层次上统一起来。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
前面论述了当代西方哲学有关事实与价值关系的一些基本观点,这些观点为我们合理解决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提供了借鉴。
就本来意义而言,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的系统的知识探究,因此它在实质上与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有所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基本立场、态度和方法上。从基本立场来看,社会科学以追求关于社会的事实知识或确切知识为基本任务,因而一般不预设立场。真正的社会科学是真诚而无畏的,无须迎合某些特定的个人或社会集团的口味,因而所采取的态度是合理的怀疑。研究无,一切似乎已成定论或天经地义的东西或结论,都可能成为社会科学家的怀疑对象。即使有可能在研究的过程中否定自己的先前结论或成见,也在所不惜,真正的社会科学家是“无我的”,不怕否定自己。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是社会科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方法论上,社会科学多用归纳法、统计法等科学方法,以便从具体的社会现象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尽管归纳法是不可靠的方法,但为了探究事实,社会科学家仍然频繁地使用,包括统计法等科学的归纳方法。
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的追随者则与此不同。他们固执地追求信仰,从抽象的观念、原则、口号出发,竭力为某些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服务,因而他们采取的是教条主义的顽固态度,对既成的传统和信念不敢怀疑或质疑。其方法大多为演绎法,即从抽象的大前提出发,推演出脱离现实的结论,所以意识形态等主观价值体系尽管也打着科学的旗号,但其论证方式却十分繁琐,追求华丽的词句或动听的口号,实质则空洞无物,思维也不讲究逻辑,经常出尔反尔。归纳法和统计方法在意识形态那里只具有纯粹工具的意义,事实成了任人打扮的女孩子。
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还存在一定的区别,前者指的是像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等与自然科学更为接近的学科,可以采用经验研究和统计学等手段,后者指的是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学等更具有文化特点和包含更多价值判断的学科,往往与特定文化的价值观分不开。然而,当代的一个发展趋势是日益要求人文学科也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即采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和论证方式。比如,伦理学曾被认为只是关于规范价值的学问,但是,20世纪的科学主义者提出了伦理学不能与现实生活相脱离的任务,伦理价值前提应从实际生活的伦理中得出。因此,人文学科如仍停留在传统的相对价值的水平,永远自说自话,无法像科学那样可作广泛而重复的比较和讨论,那显然是一种落伍的表现。
将人文和社会科学只当作特定社会集团的学问,是其利益的集中表现,甚至提出所谓民族特色的科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这实际上是将这些学科降至不具普遍意义的私学的水平,与占星术、风水术没有多少区别了。一门学科只有在成为可跨文化共同研究、讨论和验证的学问时,才能成为公认的科学。社会科学也许因为研究对象的文化特色而加入了某些价值因素的考虑,从而有可能影响研究者对具体社会问题的看法,但每门科学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公理、原则、范畴或概念,以及公认的研究和验证方法,包括共同的逻辑工具。比如政治学中的国家、政体、民主制、权利等概念及相关学说,用于民意调查的统计方法和一般数学及逻辑方法,便属于这种共同基础性的东西。
当然,如前所述,纯粹的绝对的价值中立在科学研究中也只是一种难以实现的理想,类似于乌托邦,而且正如普特南所说,从更高的境界来看,脱离客观性的价值只是主观价值,并不具有真正的价值意义。然而,这仍然不能说明科学研究丝毫不需要警惕主观价值的束缚或影响,妨碍认识客观性的实现。而且,人的认识与科学发展的高低阶段之分,在时间上也有侧重点先后的区别。可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上解决了事实与价值相对区分的问题之后,才能实现较高层次上统一的任务。
由此来看我国当前的社会科学研究,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处于较低层次的主客不分、科学与意识形态混淆的状况。举例来说,伦理学几乎还没有脱离规范伦理的阶段,对于当前人们实际上如何处理或对待人伦关系,较少作实事求是的描述性研究,一般仍停留在从抽象规范向下推演的水平。诚然,规范伦理是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作为科学的伦理学还要从事认定事实的工作,这就需要进行某种程度上价值中立的研究,避免把伦理的“应当”误作“是”。在传统伦理的研究上更存在事实与规范不分的情况,例如有人把写在经典中的规范伦理与中国社会实际处理人伦关系的事实混为一谈,几乎不指出两者间的区别;更有人将战后日本等东亚社会的成功归结为孔孟之道,对于这些国家在长期传统中形成的带有自身特点的伦理道德作如此轻率的概括,更显出概括者社会科学研究常识的欠缺。
至于像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社会科学,也程度不等地存在着事实与价值混淆、应然判断与实然判断不分的情况。一些人不懂政策宣传与事实认定之间的区别,硬是把“应当”当作“是”,不懂得意识形态与科学并不是一回事。立场相对中立的问调查和事实报告,特别是在涉及政治、性等敏感问题上,做得还相当不够。有时候则以感情代替法律判断。例如,某个新兴小城市近年在吸引外资和城市建设及环境卫生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其干部在工作作风上却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长期要求机关干部普遍加班加点,休息时间极少,在维护城市卫生时采取了一些明显违反法律规定的严厉惩罚措施等。这些都是涉嫌违反现有法律、侵犯公民权利的问题。但有研究者写文章把这些归结为“善良违法”,试图以其行为结果的某些成绩来论证其违法行为的合理性。请注意这里的“善良违法”这一提法,这是用伦理价值判断来限定事实判断。如果有点现代科学的常识,便不会这样来认识问题。因为事实首先是,这些规定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的基本精神,至于行动者的动机是否善意,则完全是另外的问题。以对动机的价值判断来为违法的行为作辩护,显然是难以服人的。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历史上的中国社会在“百家争呜”时期多种学派并存竞争,源于民间的学问可以被某些统治者所利用,但尚未出现官方垄断学术的局面。只是到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切学问才被打上了官方的烙印。其结果是历史、文学、哲学都摆脱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成为广义的统治术的一部分,更不用说法学和政治学了。这种情况甚至蔓延到自然科学,如天文学为皇帝订立历法服务。当西学经过外国传教士之手传到中国时,官方思想已严重僵化和落后,采取了抗拒的态度。直到20世纪初的政治和文化变革,才最终冲破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束缚,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才得以在在中国生根。然而,近百年史仍然是科学、特别是社会科学争取相对独立的奋斗史。实事求是的原则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真正得到贯彻,经历了百般曲折,至今仍然是项艰巨的任务。一些人习惯于唯上、唯书,偏偏不唯实,连面对现实的勇气都没有,制造了许多指鹿为马、改事实、严重脱离实际的“研究成果”,以“遵命为术”为己任。因此,解放思想是项长期的任务,需要克服传统的体制弊端,使研究者真正摆脱各种束缚,取得真知。
由此可见,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着较普遍的事实与价值不分的问题。当然,社会科学中的事实与价值,客观性与价值判断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二者在更高层次上可以统一起来。但在较低层次,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初级阶段,注意两者之间的区别则是更为重要的任务。只有解决了低层次的区分问题,才能解决更高层次的统一问题。另一方面,绝对化地理解科学的价值中立,在两者之间划出截然分明的界限,同样也会陷入乌托邦主义,因为我们只能做到大致的区分。
因此,问题正在于掌握一个合适的度。如果把纯粹的绝对的客观性与完全的主观价值当作两个极端,那么实际的研究者总是处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位置上。我们的社会科学研究在相当程度上还处在靠近主观价值的一端,有必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更接近客观性那一端,当然,谁也无法奢望达到彻底的客观性这一理想状态,只能尽力做到比较高的客观性。反之,毫无客观性的自觉要求,让科学与主观价值混淆不清,那就连起码的科学性也无法保证。
注释:
[1]论文载于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1949年自由出版社英译本,第1—47页。
[2]亨普尔:《科学中的评价与客观性》,载科恩等编《25年概览》英文版,第277页。[3]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1936年英文版,第1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