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采购管理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采购管理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 本文主要针对ERP系统的特点及含义进行研究,对基于ERP采购管理的内容、业务流程、特点进行详细全面的论述,重点阐释了ERP系统下采购管理与传统采购管理之间的不同与存在的优势。
关键词 ERP系统 ERP系统下的采购管理 传统采购管理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ERP的全称,指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建立的,企业决策层作为系统化管理思想的,为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运营平台。 ERP是在MRP(物料需求计划)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一代集成化信息管理系统,ERP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MRP的使用功能,它的供应链管理作为它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ERP系统主要包涵财务、物流、人力资源等核心内容模块。
ERP系统具有如下特征:(1)各业务系统间数据的高度共享性,源数据在某一系统中单次输入便可永久使用。(2)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体,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了有力的完善与优化。现今90%的国有企业都在实施ERP系统管理,它的应用方面具体有:采购管理方面,利用ERP对信息强有力的处理能力,实现优化采购流程,降低运营成本的目的。
一、采购以ERP系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
用大型国有上市公司的ERP系统进行举例, 对以ERP系统为基础的采购管理模式进行大致论述。管理采购模块的内容有:管理需求计划、管理询/报价、管理合同、管理采购订单、管理采购接收和验收、管理采购付款、管理供应商评价等七个部分。采购管理业务流程的内容有:编制生产部门制定的物料需求计划与物资采购与物料需求计划综合性达到平衡;物资库存领用,无库存物资编制采购的计划申请单、编制询价单,上传至网上的报价平台让供应商网上报价并接收报价,编制报价单,确定供应商之后签订详细的供货合同,对采购订单进行编制,确定物资的到货验收部分,若验收不合格的予以办理退货手续,若验收合格的订单,仓库应该办理接收手续,对付款申请单进行准确的编制,包括发票接收单、物资验收单、合同、付款申请单等送交财务处办理结算手续,最后予以供应商评估管理。
ERP系统结合采购管理模式内容和周密的业务流程,可对该系统平台下采购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归纳整理:
(一)以计算机系统为主体的管理系统,既定流程的严格遵循,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按照设定的采购流程进行采购是采购人员执行工作时要掌握的要点,采购完成后要提交审批,审批合格后整个业务才能全部完成。
(二)ERP系统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物料采购数据的统计、汇总、对比分析、都可以通过它掌握其具体规律,以便对物料采购价格的趋势进行全面的把握与趋势, 更深层次的为中化采购,集约化管理奠定稳固的基础。
(三)每一种物料在系统中都要限定最大的储存量和最长的储存期限。 当库存超越最大值时,提示信号就会在系统中发出并提示,这样就能让采购人员及时的采取纠正措施,明确经济订货量。
(四)采购时间在网上报价系统中有了明确的缩短,采购成本明显降低,网络评估机制完善的内置,便于收集与保存采购信息。
(五)订立采购合同,制作完成采购订单之后,查询途径在系统中方法多样,便于跟踪采购合同执行。
(六)物料的入网供应商在ERP系统内的都需经过准确的认证,建档品质要审查合格,若条件不符,ERP系统将拒绝执行。
(七)付款程序的严格控制。系统将在付款前自动进行相关的对比,对物料规格、合格数量、交货日期与采购单进行详细对照。必须各个方面都符合后付款程序才能执行,对不良资金流出进行严格控制。
二、传统采购管理的模式特点
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一般以人为主体,采购计划的申请与执行过程都由采购人员负责全部完成。主要特点有:按需要的量采购。采购人员询、报价一般用电话、 传真等通讯方式与供应商进行沟通交流,有时进行上门采购。采购过程中,采购人员可任意选取物料供应商,较自由与随意。采购信息和原始采购记录信息保存较为困难,信息透明度低,人为操作业务因素影响较大。
三、ERP系统的采购管理模式与传统采购管理模式的对比
ERP系统下采购管理模式和传统采购管理模式对比后,ERP系统的采购管理模式更加完备,可以对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进行满足,主要表现在:管理流程的改进,标准化运作的实现
ERP系统是管理软件中的先驱,也是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体现。在控制库存方面,传统的采购行为要按量采购,在ERP系统平台管理下,由于安全库存量已经在系统内设定,采购人员按照系统提供的参考数据执行采购工作便能万无一失。应用ERP系统,企业的整个采购过程都在不断规范化和标准化。ERP系统下,基础数据只需单次录入便可全过程的实现共享,对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及时性和真实性起到了很大影响。
结束语:
引进ERP管理系统,对现代企业管理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革,它对企业管理的理念进行了整合,再生了业务流程,对资源配置进行全面的优化,实现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与合理化。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 物资采购 管理 分析
物资采购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企业必须掌握物资采购流程,对物资采购每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避免由于物资采购管理不善而引起的资金严重流失现象,有效的降低企业物资采购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依据现代化物资采购特点,提出有效的物资采购管理对策。
一、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对策
(一)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
首先,实行物资比价采购的制度。降低物资采购成本的关键点在于对采购价格的控制,因此,采购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必须实行比价的采购方法。比较采购法主要是在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对多个厂家物资价格进行比较,以选择物美价廉的物资产品,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次,物资费用审核制度。在物资采购成本控制中,采购费及仓库保管费是控制关键点,对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物资费用审核部分必须对这两项费用进行严格的审核。当这两项费用审核合格后,才能发送至物资采购部门,进行物资采购工作。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
现代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管理时,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价机制,通过不断完善企业的定价机制和定价程序,以保证物资定价的合理性。采购人员必须根据不同物资的生产地、生产质量、使用功能及特性等作为定价依据,并深入到市场调查,以保证物资定价的合理性,同时实行竞争机制,使得物资采购的定价透明化。例如:对于企业货源充足的物资,可实行公正、公平及公开的招标采购或者比价采购的方式;对于具有重要性及特殊性的物资,则实行质量比较、价格比较、定点供应的采购方式;对于存在价格变动的物资,则可采取保持原价、协调降价、价格比较及招标等采购方式,但是必须在保证物资质量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物资定价,以有效降低物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三)选择信誉度高的供应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资市场供应关系逐渐由“卖方”向“买方”方向发展,企业物资采购也从原本的“计划采购”向“市场采购”方向发展。因此,保证物资供应质量,及时供应物资,价格较为合理,流通环节较少、采购成本较低,物资供应渠道稳定,成为企业选择供应商的重要条件。供应商的选择工作同样是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选择物资供应商时,必须对供应商的信誉度和供应条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包括企业性质、物资质量、物资价格、供应能力及售后服务等。对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进行严密的检测,条件允许下可到物资生产地进行考察。在进行物资供应商招标后,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评估,并编制定点物资供应单位清单。
(四)充分发挥物资采购监督职能
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监督职能主要是通过内部审计的方法,对物资采购报告进行严密的审核,及时发现物资采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调整措施,对物资采购工作进行动态的监督和控制:收集有关物资采购的相关数据信息,包括物资定点供应清单、物资价格清单、物资采购方案、物资质量检测文件等等;获取审计反馈意见,分析物资采购管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规范物资采购审计程序。对于重要的物资采购审计,必须通过直接观察、现场询问等方法来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对物资采购调整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将物资采购审计报告上交到上级领导层进行再次审核。
(五)优化企业的物资采购队伍
在物资采购管理中,采购人员的素质高低对物资采购管理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物资采购队伍的培训和考核,优化物资采购组织,保证物资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规范采购人员的聘用制度。企业可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及招聘的多元性、专业性原则来招聘采购人员,以优化物资采购队伍,为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其次,按照多元化的原则来分配采购人员,采购人员专业必须多样化,以促进物资采购组织向着多层面的方向发展,有利于物资采购的长久发展。再者,定期对采购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提高采购人员业务能力和采购水平,掌握物资采购的要点,保证企业物资采购效率和质量。
二、结语
现代企业加强对物资采购的管理,健全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建立合理定价机制,做好供应商的选择工作,发挥监督职能在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作用,优化物资采购队伍,形成一个完整的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以降低企业物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红.浅谈企业物资采购管理要点[J].现代商业,2009,8(09):90-92
[2]郭晓琛.浅谈如何加强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J].现代商业,2009,21(12):67-68
篇3
关键词:高校;采购;规范化
建立在符合外部法律、法规和内部实际情况基础上,能够克服各个环节风险的现代化的高效管理体系,被越来越多的政府、企业、社会机构所认可。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在社会之外,高校采购工作同样需要规范化管理。高校所具有的特殊职能及机构特点,也决定了高校采购管理有别于其他行业,对高校采购特点的分析,查找各个环节中的管理危险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借助科技手段和专业人才,将为高校采购管理的规范化创造条件。
1 高校物资采购的特点
高校采购管理具有采购对象特殊、资金来源有限、项目进度受限、专业人员匮乏等特点。客观条件决定了高校的采购管理工作有别于其他行业部门,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这为高校采购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高校采购管理的具体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等多重任务,决定了高校的采购管理具有多面性。科研类物资专业性强,多伴有研发设计,竞争范围小,采购范围、采购数量很难形成规模,采购涉及面窄。教学类物资大部分为基础应用,对设备的可靠性、通用性要求很高,采购数量巨大,采购涉及面广。
(2)高校为非盈利部门,主要依靠政府投资、社会共建等渠道获得资金。虽然近些年政府、社会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但高校所能支配的资金有限,如何充分利用有效资金,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是高校物资采购管理的首要任务。
(3)相对于社会企业,高校行政机构复杂,组织结构层次多,多数高校存在多个管理部门共同参与采购管理,或按照不同职能范围分别进行管理,缺少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物资采购是具有较高技术要求的市场行为,需要具有一定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高校采购管理部门缺乏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而作为设备使用人员的广大教职工,更是缺少采购相关知识。
2 高校物资采购的基本流程
高校物资采购可划分为四个相互衔接、相辅相成的基本阶段。
2.1 计划制订
申请财政性资金之前,需要制订资金执行计划,具体由项目负责方根据部门科研、教学需要,制订相关申请项目执行计划。
在计划制订过程中,由于项目执行计划申报时间集中,多数高校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申报的方式。项目执行计划集中汇总后,由管理部门审核,形成统一意见后,上报决策层进行最终审议。在高校项目计划制订阶段,需要经过多层审核,但最终的执行计划仍可能存在预算不合理、执行进度不明确等情况。
2.2 资金分配
高校财政性资金有统一的分配规划,一般由统一的部门进行管理,总体负责学校资金分配。具体项目由各院系按照本部门的实际需求进行申报,申请资金支持,经过管理部门申报立项后,确定资金来源及分配比例。
近几年,高校可支配资金迅速增加,相关的机构和机制却没有健全,出现了行政机构复杂,组织结构层次多的问题,多数高校存在多个管理部门共同负责项目的审批立项,缺少统一的协调管理部门,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高校对资金使用情况没有相应的跟踪和评价机制,重投入轻使用。多部门管理和申报容易产生管理间隙,影响项目的实施效果。
2.3 采购执行
物资采购阶段为高校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高校相应采购管理部门根据不同的采购规模,采用不同的采购模式。
目前,大多数高校采用多样的采购方式,具体包括项目执行方自购、项目执行定向采购、管理部门组织校内招标采购、管理部门联合上级管理部门进行校外招标采购。不同的采购方式,需要办理不同的流程,学校的介入方式也不同。采购流程不规范、个别采购项目学校介入不够、采购伴有随意性、不能按照相关规定履行程序等现象普遍存在,可能造成项目执行不受学校控制[2,3]。
2.4 验收建档
物资采购完成后,将涉及物资的验收、建档、保管等一系列后续工作。这个阶段是在按需采购的同时,保证采购的物资得到妥善管理并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重要环节。
但由于高校采购途径、签订的合同条款不同,设备验收形式、验收办法不同,该阶段的管理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可能存在对验收建档等工作重视不够的问题,使得验收过程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挥该阶段的监督作用。
3 采购管理的风险节点
高校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中心,可划分为三个不同部分:项目执行方、采购管理方、校级决策层。三方相互依托、有机结合,共同完成高校的采购管理工作。物资采购管理体系中心在具体工作环节中,都可能出现问题。
3.1 执行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节点
执行方作为采购项目的具体操作者,需要全程参与整个采购项目执行过程,出现问题的几率最高。应有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采购管理工作的执行,不能仅靠执行方的道德和自律维系。
(1)计划制订阶段。由于高校采购设备的专业性、特殊性,决定了执行方的计划制订方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后续的审核及批复阶段通过的概率比较大。在采购管理方、决策层没有充分介入的前提下,在计划制订过程中,可能存在计划不合理、计划与需要不符等情况,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与此同时,受现行政策规定限制,项目采购计划不能实时变更,这将在项目后续执行过程中产生不良影响,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2)资金申请阶段。各执行方在没有统筹规划的背景下,容易导致资金划分不清,形成多个利益小团体。如果执行方根据小团体利益,盲目追求小而全的物资配置,不从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申请经费,很可能出现物资大量闲置的问题,造成在学校范围内的资金重复投入或浪费。
(3)采购执行阶段。如果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执行方的权限将被无限放大,出现多种问题。若执行方采购流程不规范,有意无意使采购项目规避学校的监控,仅仅以完成采购项目为目标,将造成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执行方本身对采购工作不够重视或者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在采购项目执行过程中容易受限于供应商,不能掌握主动权;如果执行方不能很好地权衡性价比,将造成资金的浪费;不良社会环境对执行方也会造成影响,容易在采购过程中出现不正当行为,使高校利益受损。
(4)采购项目后期的协议签订、验收、建档等工作是重要的延续,许多工作需要依靠项目执行方开展。采购目的和要求都是通过协议来实现,执行方缺少必要的商务知识和重视程度,都可能造成不利于高校的条款出现,高校的基本利益很难得到保证;按照已签订的协议,购置的物资到校后需要验收,执行方需要保证供应方按照技术要求交付货物的同时,提供物资能够发挥其作用的必要条件。执行方重视不够或不掌握产品的基本参数及性能,将造成验收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3.2 管理方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节点
管理方作为高校采购工作的管理和间接参与者,需要在全校范围内对采购工作进行管理和规范,具体包括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度、各种操作流程的规范、协助和服务执行方完成采购项目。管理方将是风险防控工作的基础,出现问题的波及面将是最大的。
(1)采购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规范是管理方的首要任务,不全面的采购管理制度和不合理的操作流程,容易产生管理间隙,严重影响高校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甚至产生阻碍作用。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高校采购管理无从谈起。
(2)管理方必须面对的问题,是采购项目管理程度和介入方式,由于高校的采购管理具有多面性,科研类物资专业性强,多伴有研发设计,需要一定的专业背景,这造成管理方在采购项目计划的制订、资金分配等阶段的参与问题,过多干涉项目计划的制订,或对项目不能提出可行性建议,都会造成项目计划不合理或执行难度高。同时在资金分配等涉及项目执行方利益的阶段,如果管理方不能从高校利益出发,在全校范围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分配资金,也会间接造成大量资金的浪费。在采购过程中,管理方为执行方提供方便的同时,不能坚守原则,将会放任各种问题的出现。在采购后续工作中,管理方如果不能发挥审核作用,为执行方提供必要的商务支持,高校的基本利益将很难得到保证。
(3)管理方是高校物资采购的组织者,当采购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违规操作甚至违法行为时,需要管理方具有一定的处理能力和秉公办事的决心,这是维护学校利益的最后屏障。
3.3 决策层职责范围内的风险节点
作为高校采购管理的决策层,是整个管理体系和管理思路的缔造者,出现问题将是危害性最大的。决策层的管理思路与本校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匹配度,将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直接影响高校采购管理工作。在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对于执行方和管理方的组织和协调也是决策层的重要任务,高校采购管理工作需要校级决策层具有一定的领导智慧。
4 能够采取的具体措施
加强高校采购规范化管理可以从制度建设、科技手段、人才培养等方面着手[4,5]。
4.1 制度建设
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操作流程是高校采购管理的基础,是采购管理工作的根本。具体措施包括:审批和复议机制、配合和制约机制、绩效和评价机制。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建立项目计划两级审批和复议制度,由执行方利用自身技术背景并结合实际需求,提出采购项目计划,由学校管理方审核,对于大型、重点项目需要相关领域专家论证后,由校级决策层审核。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计划进行评估,根据执行方的反馈意见,通过管理方对计划进行适当调整,保证设备采购计划的合理性、有效性。
(2)针对采购项目执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建立执行方和管理方之间相互协作、制约的监督机制,能够有效避免采购问题的出现。加强项目执行方与管理方的协作关系,建立平等协作、相互监督的工作关系,有利于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简化操作流程,为项目执行提供方便的同时,能够有效消除管理方和执行方之间的隔阂。根据实际情况,推动项目信息公开,打破执行方的封闭式采购环境,由管理方引导执行方进行公开采购,保证学校在采购过程中的优势地位。在采购后期延续工作中,由执行方、管理方、供应方三方共同参与,由管理方为执行方提供必要的商务支持,方便采购协议的签订,维护学校的合法权益,实现三方的相互监督和制约。
(3)建立绩效和评价机制,对项目的计划制定、购置操作、验收维护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列入后续项目立项依据,打破以往项目被动执行的状况。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由项目执行方、管理方和决策层共同组织绩效评价,对项目的各项投入产出进行衡量,测算各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对于执行顺利的项目给予奖励,提高执行方和管理方的积极性的同时,引入忧患意识,增加违规操作成本。
4.2 科技手段
利用科技手段,可以将采购项目的执行流程化和制度化,方便采购管理减低内耗成本。现在成型的科技管理手段包括:项目的申报和审批系统、采购的管理系统、物资资产管理系统等。项目执行方和管理方都能从烦琐的操作中解脱出来,提高采购管理效率。还可以利用数据收集和分析手段,建立供方数据库、
(下转页)
(上接页)
专家数据库、项目执行数据库等基础数据库,对项目执行情况、专家的技术背景、供方的信用记录等信息进行统计,为后续的采购管理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4.3 人才培养
完善的制度、先进的管理手段都离不开人的执行,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提高项目执行方及管理方的人员素质,培养具有专业背景同时熟悉商务知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才是提高高校采购管理的关键所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管理方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管理方帮助执行方对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成长为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具有一定的商务知识的管理人才,是高校培养高级采购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利用这些兼职执行方管理人员和管理方全职人员,组建成全校范围的采购管理团队,将多方管理力量整合起来,可有效发挥制度和科技辅助手段的作用,保证高校采购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5 结束语
高校物资采购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行业特点,但高校采购工作也应得到重视,并不能只靠管理者的道德和自律来维系。要通过管理制度的完善、科技手段的配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构建完整的高校采购管理工作监管体系,将规范、高效有机结合,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张家栋,李士明.高校仪器设备采购特点分析及应对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11):1-3.
[2] 鞠宝华,王存放.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在现代医院医疗器械采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169-170.
[3] 苏纯娣.创新采购模式 降低采购成本[J].铁路采购与物流,2012(12):35-36.
篇4
关键词:物资采购;效益审计;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3-0185-02
前言
完备的企业采购管理系统能够提升企业物资的管理水准,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传统物资管理体系侧重于事后控制,这样有很多弊端和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不足之处,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之下构建的新型物资采购管理体系是分阶段运行的,便于企业对采购事宜进行事前控制。物资采购体系的核心思想便是将以往只能在事后管理物资事宜转换为在事前或事中便能游刃有余地控制企业资金流动动向。现代企业以监督权、执行权、决策权分离的方式保障新体系的良好运行,以建立技术支持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为构建新管理体系的有效手段。如此一来,施工企业既可以降低采购成本,又能够提高物资采购的效率,缩短工作时间,为企业资金流动增速和企业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一、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概况
1.企业物资采购的基本流程。企业物资采购业务的流程会因为企业类型不同而有差异。甚至在同一个企业内部,不同部门物资采购的步骤顺序也会有很大不同。通常情况下,这类差异表现在采购来源、采购对象和采购方式这几个方面的差异上。采买物资规划员会在项目生产组织、设计完工以后根据上级部门制定的总体方案将总的生产计划进行细分[1]。根据企业各部门实际需求,利用技术部拟写的所需材料清单和原材料仓库出具的原料采购计划或书面请购单,转达给负责采购的部门以作为企业采购物资的具体依据。
在负责采购的人员收到这个清单后,在企业所熟知的供应商中挑选诚信度高的几方,通知报价或询价,将经过材料购买方批准的订单提交给达成买卖的供应商处。经供应商确认自己有货源、价格合理之后,再向买方企业递交回执函,达成买卖的基本协议。如果买卖双方在买卖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采购员都应该与供应商及时取得联系,使买卖顺利运行。
在签约并确定货品之后,买方企业应督促厂商按时交货。当货品到达使用单位后,该单位质检部门应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对货品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检验合格后,厂商要开具收货发票,采购部门要核对发票内容的正确性并填写物资采买验收单,到财务部挂账付款。以上基本就是企业采买物资的基本流程。
2.企业物资采购的基本管理模式。企业物资的采购有两个显著特点:物资采购的多样性和物资供应的多变性。首先,企业产品一般需要大量的构件、配件、材料,而构件与配件很难有统一标准与规格。单一物件不能够完全符合企业的要求,企业采购的物资品种繁多、规格复杂。其次,各个企业设计部门设计思路均有差异,其欣赏水平与平时喜好不可能一致。再次,企业生产产品的水平、材料运用和技术工艺都有差异,使得产品在造型、规模、样式、生产组织方面千差万别。最后,企业生产产品具有不固定性,企业会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定制生产所需产品,生产所使用的材料不仅要随着产品的改变而变动,客户对产品规格外观的需求是千变万化的[2]。为了不造成生产的混乱,导致材料错用的现象发生,企业管理者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采购管理效益审计措施,避免因管理不善给企业造成损失。
3.供应链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特点。首先,企业物资的采购管理应服务于企业目标,满足客户所需求的一切价值要素。在购买方制订采购计划时,要考虑到交货的及时性与交货提前期的时间。在供应链管理基础之上实行的采购管理,要基于考虑交货提前期与及时性的基础之上。其次,设计系统模型时要进行市场分析,根据供需对比实际情况来选择供应商和采购方式,对拟发展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供应商要与其保持良好的关系,及时沟通合同事宜,促进买卖顺利进展。在双方确认合作试运行阶段结束后,双方可以签署长期合作协议,进入正式合作阶段。在合作正式开始之后,采购就会在双方所约定的协议框架下进行,不用每次都再签订一次采购订货合同。供应商在确定采购订单后执行采购部门的货物采买计划。需要强调的是,在采购实施过程中,采购部门要不断沟通、协调生产部门与供应商的关系,保障供需平衡一致。在交易的最后,买方企业要填写采购评价和供应商评价。采购部门要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对采购过程、结果进行权衡与分析,得出结论以便向供应商做出反馈。
二、企业物资采购效益审计所遇到的问题
1.购买方策略失误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在市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严峻,如果在企业购买物资时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偏差,就会在采购中出现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3]。物资采购的成本超出预算是困扰企业领导者的一大问题,如果一个企业难以在采购物资时做到使预算的钱款与成本资金达成平衡,长此以往,企业会陷入亏损的困境之中,更别说适应市场竞争激烈的压力。
2.缺乏制约机制和先进管理模式。如果企业物资采购缺乏严格管理机制与有效的约束力,极易导致不规范的采购行为发生。在个人利益的驱动之下,采购很有可能会脱离企业的管理,变相采购、舍近求远、舍廉求贵的不良行为会时有发生。企业的成本会化成供应商和贿赂方送上的回扣,被揣进采购员自己的腰包里。长此以往,企业购买物资的成本必定居高不下,价格隐形流失现象会越来越严重,这些不利因素将会造成企业生存发展的艰难。一些企业陈旧的采购管理模式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导致库房与账面过于冗余,重复储备会造成企业人力与物力的极大浪费,挤压、抢占流动资金份额。企业物资资源的超量储备与使用率低会导致内部资产被掏空的恶果。
3.招标失误与采购方式过于单一化。首先,在企业物资采买环节中,企业在社会上为招商引资做足宣传,引来众多供应商进行竞争,企业在素质参差不齐的众多供应商中选择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然而,供应商提供自身情况的资料信息过于简单,使得企业只能从价格与表面信息进行筛选。如果招标价格与供应商预期比较过于高时,签订了合同的供应商会在采购过程中擅自提升价格或作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在招标过程中熟知各供销商的信息,全面掌握优先权,避免日后合作不愉快导致企业利益的损失。其次,物资采购过程中采购员对网络采购的认识程度有待提高。科技发展更新的脚步很快,一些网络渠道提供的货品不但物美,而且价廉。企业应有意识对员工进行网络知识的培训,使其思想高度与社会发展接轨,在采买过程中不仅要采取人工招标的方式,还要尝试在网络上搜索合适的购买方。这样也利于采购公正公平的进行,节省操作时长,提高采买效率。
三、应对企业物资采购问题的对策
1.加强采购管理制度建设。采购管理在企业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工作重心在于满足供应需求,同时尽可能降低企业采购成本[4]。物资采购管理通常会以降低企业成本、确保物资供应、减小资金风险等方面作为企业物资采买管理规定的总体要求。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建立健全的制度是很有必要的。集中采购的方式会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纰漏及时弥补,相比分散采买的方式更有利于企业采购资金的集中节省。在企业中进行集中式采购能够轻易获得批量采购产品的优势,降低采购资金成本,同时获取批发采购的价格优势。
在人员管理方面进行控制,从加强员工业务能力到加强对供货商家的监督控制,成立专家评标数据库,在招标时随机邀请专家进行招标,防止暗箱操作的行为发生。加强对商家的监督与控制,在采购招标之前要制定好合乎规范的文件,在招标时严格按照这个文件执行,事后对物资采买进行全程追踪。
2.加强成本控制实施物资采购管理现代化。企业要加强采购的成本资金控制,紧紧依靠现代化科技手段,强化信息管理与市场调查,对拟定企业物资采购的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在物资采购结束后要对结果进行科学评估和认真结算,以防采购经费的流失。企业要建立起物资采购管理的信息系统,积极发挥批量采购在降低采购成本和强化供应商管理的优势。采购部门要合理降低采购的标准,对于物资价值的资料信息要尽量掌握,并进行信息的备份以便日后查找。
3.充分发挥网络招标采购优势。企业要充分利用网络招标采购的方式,以计算机为载体,将原有的招标过程转换为电子化的运作。这样能够超越原有采购模式,以全新的科技概念投入企业管理的过程中。物资管理部门应对物资依照计划进行仔细核对,安排具体的采购计划,利用物资竞价部门信息允许招商,通过专家测评制度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 孙建利.新背景下创新物资采购管理体制探讨[J].中国商贸,2012,(15):86-89.
[2] 王镱霏.关于现代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2):49.
篇5
关键字:J2EE;高校采购;探讨
1 绪论
网络购物成为人们的重要的购买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政府也开始进入电子化采购的新模式。新模式给企业和政府带来了便捷和实惠。截止到2012年,我国己有82家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了电子化采购流程。政府和企业的采购平台,系统相对比较完善,例如菜单上有采购单位管理、信息库管理、供应商管理、计划审批、计划管理、统计、查询、合同管理等功能。参考这些政府和企业的采购管理系统,如何设计能符合高校特点,同时又能满足高校采购的全部所需,同时符合当代网络购物潮流的电子采购系统,成为了我国众多高校管理部门面临以上问题。
2 加强高校采购管理的意义
高校采购存在审批周期长和审批流程复杂等特点,以往的高校采购模式需要经过使用部门、设备主管部门、财务、审计、分管院领导层层审批。这种低效的采购流程已经不符合当今高校的快节奏办公方式,随着高校改革不断加强,传统的采购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高校的需要。
此外,高校设备管理的特点是种类繁多、内容交叉,高校各院都有相应的独立管理系统,信息共享也相对低下。
3 高校采购流程分析
通过对政府部门和企业部门采购流程的分析参考结合高校采购的现状,我们把采购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预算申报、采购申报、采购审批、招标流程和采购完成。预算申报是由使用部门年初提出年度购置计划交财务处审批;采购申报是预算下拨后由使用部门填写,包括购置理由、选型依据等内容;审批程序是整个过程中相对复杂的过程,对于大型科研设备或成批量购置的设备,还需论证报告,所有的论证和审批结果都记录在采购系统中;招标流程涉及到招标公司,但系统仅仅针对内网用户开放,由学校设备科管理人员负责数据维护;安装和验收程序完成后整个采购管理流程即结束。
4 J2EE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近些年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互联网技术和安全提出了高要求,互联网技术也不断的发展和革新,从最初的ASP、到、C++、php,JAVA各领,那么根据目前市场比较成熟和广泛应用的采购管理系统,广泛应用于J2EE技术。它的特点是可以用于复杂的、多层次的以及分布式的电子商务和企业级应用。同时它具有以下优势:
4.1不需要硬件投资
J2EE在设计时就已经考虑要适应各种企业办公的需要,必须要在各种环境下顺利运行,因此,J2EE是以渐进的方式建立在已有的企业系统之上的服务器端的平台机制。并且可以充分利用用户原有的资源。最重要的是,基于J2EE平台的产品几乎能够在任何操作系统和硬件配置上运行,这使得高校在运行高校采购管理系统并不需要增添硬件设备,节省了相当大的硬件投资。
4.2 高效的开发:
J2EE允许设计者不必设计通用的模块程序,从而可以集中精力开发重要模块,这样开发进程就大为减少。而作为通用模块指的是状态管理服务、持续、分布式共享数据对象CACHE服务。通过中间商一次性购买这些模块即可。
4.3兼容性好,跨平台使用
基于J2EE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任何特定操作系统、硬件。因此设计合理的基程序只需开发一次就可部署到各种平台。同时J2EE标准也允许客户安装与它兼容的第三方的现成的组件,把他们匹配到J2EE环境中,可以节约制订整个方案所需的费用。
4.4可伸缩性
基于J2EE平台的应用程序可被部署到各种操作系统上。而且J2EE的供应商提供了更为广泛的负载平衡策略。能消除系统中的各种问题,同时允许多台服务器集成部署。实现可高度伸缩的系统,满足未来高校应用的需要。
4.5稳定的可用性
J2EE平台能够全天候运转,以满足高校的采购需要。J2EE部署到可靠的操作环境中,理论上,用户每年只需10分钟停机时间。
综上所述,J2EE技术是最适合搭建高校采购管理系统。
5讨论
5.1 系统的扩展应用
任何应用平台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设计缺陷和理念确实,因此需要可以在使用中发现并能改进的作用。应用J2EE技术可改变现有高校采购管理平台的B/S结构模式,更好的为高校采购服务;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采购管理,使整个系统成为高校设备科业务管理系统。
5.2 高校教学、研发设备的监测
通过这套高校采购管理系统,还可以发挥对高校教学、研发设备的管理和检测。今后采购管理系统可以加入“教学、研发设备”的监测功能,同时也要确保信息的安全性。
6 结论
高校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基本上使用B/S结构,这样的系统结构还是比较缺乏整体规划,难以完成系统的整合和功能扩张。而J2EE结构的系统已在很多政府和企业普遍使用,其通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已得到了肯定。基于J2EE采购管理系统的应用将逐步引导单位信息系统的改造,有利于高校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敏. 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中国高校.2006(3)
篇6
【关键词】酒店 供应链 采购管理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酒店行业正面临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自身不断完善,以求在竞争中取得胜利。采购是酒店管理薄弱环节,却是经营关键环节,应当引起酒店服务业重视。酒店采购不仅是订单开出,也含需求确定、供应商选择等。有人认为采购为简单工作,认为采购人员只需有伦理道德观,不需要有专门化能力。其实,采购工作的复杂性远较其他管理工作高,良好的采购不仅可免许多不必要的经营麻烦,而且可以帮助企业达成既定目标。分析酒店采购管理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方案具有实际意义。
酒店行业是一个传统的服务行业,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总体不是很高,餐饮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比客房消耗品的采购成本高。20世纪80年代末期,酒店业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以及各种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使得酒店业发展初期由于利润水平较高,酒店业经营者的成本意识还不是很强烈。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酒店由于各类费用的增加和投资者的大量涌入使行业利润水平持续降低,直到1998年出现全酒店行业的亏损,使酒店业经营者开始由从前只关注产品形态的创新到开始关注降低内部管理成本和物资流通运转。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它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顾客满意度和供应链整体效益和效率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多赢原则为基本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达到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则和控制,实现整条供应链的最大效益。
1.酒店行业下的供应链
酒店行业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酒店,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它不仅是一条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它可以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物料在供应链上因加工、包装、运输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酒店带来收益现代生活中,人们对生活价值的追求越来越高,所以对酒店服务水平和产品质量以及供应速度,服务态度的要求都很高。
供应链一般包括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四个流程。四个流程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流通方向。
1.1物资流通
这个流程主要是商品的流通过程,这是一个发送货物的程序。该流程的方向是由供货商经由厂家、批发与物流、零售商等指向消费者。由于长期以来酒店管理理论都是围绕产品实物展开的,因此目前物资流程被人们广泛重视。许多物流理论都涉及如何在物资流通过程中在短时间内以低成本将货物送出去。物资流通是酒店经营的物质保障,资金的流通牵动着物资的流通,并影响一系列的反
1.2商业流通
这个流程主要是买卖的流通过程,这是接受订货、签订合同等的商业流程。该流程的方向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目前商业流通形式趋于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店铺销售、上门销售、邮购的方式,又有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购物的电子商务形式。在日趋多元化的生活中,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上的商业流通逐渐成为主流,加快了商业流通,和信息传播。
1.3信息流通
这个流程是商品及交易信息的流程。该流程的方向也是在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双向流动的。过去人们往往把重点放在看得到的实物上,因而信息流通一直被忽视。所以造成了存货或是供货不足,导致酒店的客户满意度不高,降低了酒店的形象。
1.4资金流通
这个流程就是货币的流通,为了保障酒店的正常运作,必须确保资金的及时回收,否则酒店就无法建立完善的经营体系。该流程的方向是由消费者经由零售商、批发与物流、厂家等指向供货商。资金的流通是一个企业关键的环节,没有资金任何活动都受到牵制和影响。
2.供应链管理对当前酒店采购的作用
2.1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从单一的酒店角度来看,是指酒店通过改善上、下游供应链关系,整合和优化供应链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以获得酒店的竞争优势。
2.2供应链管理的优点具体表现
2.2.1供应链优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需求,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
第一、提高客户满意度。这是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最终目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的一切方式方法,供应链的历史发展是朝向这个目标而努力的,这个目标同时也是酒店赖以生存的根本。客户是上帝,满足客户需求是经营的根本目标,所有的追求都是为此打基础。
第二、提高酒店管理水平。供应链管理与优化的重要内容就是流程上的再造与设计,这对提高酒店管理水平和管理流程,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随着酒店供应链流程的推进和实施、应用,酒店管理的系统化和标准化将会有极大的改进,这些都有助于酒店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三、节约交易成本。结合电子商务整合供应链将大大降低供应链内各环节的交易成本,缩短交易时间,并可以大大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
第四、降低存货水平:供应商能够随时掌握存货信息,组织生产,及时补充,因此酒店已无必要维持较高的存货水平,就可以达到供应需要。
第五、降低采购成本,促进供应商管理。
2.2.2通过供应链管理和优化,酒店可以达到一下多方面的效益:总供应链管理成本降低、酒店准时交货率提高、库存降低、订单满足提前期缩短、酒店净利润提升。
3.酒店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运作思路
酒店行业没有过复杂的生产管理过程,所以在此环节中,它较制造业好管理。但是在资源整合进行大量集中采购,从而获得更高的议价能力和成本优势则是酒店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毕竟采购成本是酒店行业中成本占有最大的部分。
故酒店行业的供应管理,其重点将投在供应商引入、供应商绩效和供应商采购方面。
酒店行业的一个普遍特点是,酒店有业主所有,但委托给某个酒店管理公司来进行经营管理,业主的资本和酒店管理公司的品牌、管理结合成一个竞争力最佳的商业共同体,由于酒店管理公司所获得的报酬与酒店的业绩直接挂钩,所以决定了业主和管理公司对于供应链管理的共同关注。
我们都知道对于采购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就是物料短缺的次数考核,特别是像酒店这样对库存周转要求很高的领域。正因为如此,采购员几乎把所有的关注点都聚焦在进货上,原因就是,只要不缺库存他们就没问题。就这样。供应商的及时交货就成了他们的工作重点。只要下了订单的,不管时间是否到,不管需不需要,都要交货,库存自然就高,相对库存成本大,这样进快出慢得库存管理,会让财务付款的压力增大,当财务付款付不出去时,供应商的交货速度也就降低了,时间长了也就不那么积极的甚至按时的交货的,等到想要的东西有需求时,由于资金的周转问题,不能马上付给供应商钱,那么就会造成供货不足,困村还积压的现象。还有一个可能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就是由于财务工作者的本身工作性质造成的,由于财务本身的安全心理就人为的破坏了与供应商的交易规则,财务部给资金,弄得采购员无所适从,最终在供应商处失信,造成此类结果,恶性循环。
4.酒店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
酒店采购管理工作是酒店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采购工作虽然不直接向顾客提供服务,但其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酒店向顾客的服务质量,因此对酒店采购工作的管理至关重要。酒店刚也不同于其他行业,它对采购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准确的采购,还需要及时,一些生冷、保质期短的食品采购,一些应季食品的采购,一些有季节变化的食品采购等等,故要做好采购工作的管理与控制,采购经理必须抓好一下一个方面工作:供应商的管理;合理控制库存,以保证销售降低成本;严格要求并指导采购员学习与掌握必要商品知识及采购方式方法和相关技能;重视采购员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谋私利;多方努力控制食品价格与监测食品质量;学会对公斤货品价格的整体控制,有宏观思想;建立良好的采购工作程序,按程序控制好整个采购系统;对采购计划和购货合同同时执行控制;熟悉供应商,并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4.总结:
人们都知道,酒店经营管理的目的总是以降低成本、多创利润为前提,成本越低则利润越高,反之,酒店经营的最终目的就很难达到。而降低成本的第一关是把好采购进货关。换句话说,把好原料物品采购关是饭店降低成本的关键之一。在酒店的采购管理过程中,不难发现,一直在追求的一个平衡关系就是成本与效益的平衡。酒店的供应链管理中要倡导一种长期的,稳定的“双赢”模式,这样才能协调的长期运作下去。我们酒店经常会说一句话“开源节流”,所谓开源,当然是希望销售部门广开渠道,拓展客源市场,而节流当然我们就要首当其冲,因为采购直接影响到酒店各项成本,而成本增加必然导致利润减少,成本降低则会使利润提高。因此对于酒店来说,开源与节流同样重要。但在酒店日常的采购中都会不经意间碰到这样一种现象:由于酒店采购经理在采购过程中为了追求成本的控制,而忽略了质量,使酒店的服务质量受到影响,这一点需要避免。 酒店采购,如何在开源与节流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酒店首先有一个经营定位,那么采购就要在这个经营定位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是走高档路线的话用料当然也要在高档的水平,如果走中档路线,那么在采购过程中就要寻求中档的用料,当然前提都是要保证质量并且下压价格,无论如何,都要以质量放在第一位,以酒店的服务保障为前提。
酒店采购看似简单,但要做好,也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科。要卖到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除了要采购经理的谈判水平外,还需要对其的眼光、对商品的成本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它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原材料和半成品生产合作交流方面架起一座桥梁,沟通生产需求与物资供应的联系。为了使供应链系统能够实现无缝连接,并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同步化运作效率,就必须加强采购管理。从企业层面的供应商重要性出发,对供应商的选择,以及管理中两种模式的比较,也就是采购中的博弈吧。
参考文献:
[1]童德利,田娟,谢琪,陈世福.基于B/S模式的构件式酒店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3.4.1-4
[2]张亚东.酒店企业销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管理信息系统, 2000.9:45249
[3]彭伟民.基于需求的酒店管理系统的建模与实现.微机发展,2005.10.1-6
[4]刘学明.饭店客房管理[M].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10.1-6
篇7
关键词:煤化工项目;进口物资;采购管理
一、煤化工项目进口物资采购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煤化工行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逐步走向高科技、低污染、低消耗的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由原来粗放型经营模式向节约型发展过渡。物资采购工作是煤化工项目管理的核心部分,对于节约经营成本、保证物资质量、提高企业效益有着重要作用。首先,优化进口物资采购管理可以保证煤化工项目的顺利进行,煤化工生产是一个连续消耗物资的过程,如果出现设备物资、材料物资等短缺情况,尤其是一些进口的、重要的物资出现短缺,煤化工企业很难及时采购,给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煤化工必须重视物资采购工作。其次,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在煤化工项目中,有大约70%的成本来自于物资消耗,提高物资采购水平是煤化工行业加强成本控制、降低物资消耗、提高企业利润的重要措施。第三,降低煤化工企业的库存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煤化工企业要提高资金运用的效率。以往大量的物资库存不仅沉淀了大量的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而且也容易导致物资材料的过时和损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第四,优化煤化工项目物资采购是煤化工行业物资信息化管理的需要。煤化工项目进口物资采购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且环节多、流程长,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如果没有有效的信息化物资管理手段,会造成物资采购的低效率和无序化。最后,有利于企业形象的维护。煤化工企业属于国有企业,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项目的进口物资采购需要和国际市场打交道,其物资采购水平代表着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形象。如果煤化工企业采购无序、水平低下,不仅损害了企业利益,也严重损害了企业形象。
二、煤化工项目进口物资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采购计划制定不合理
采购计划制定的是否合理直接关乎到物资采购的效率,煤化工企业众多,企业对进口物资采购的需求存在很大的相似性。但由于缺乏统一的采购计划,造成各公司独立采购的现象比较普遍,不能形成规模化采购,造成物资采购价格居高不下,无法形成价格优势。很多煤化工企业采购计划编制方法过时,以保生产为主要目的,没有兼顾到库存、采购和供应之间的关系,经常导致企业物资采购不合理,造成企业库存增加,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率。另外,煤化工企业在制定采购计划时,没有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论证,大多根据以往的物资采购计划来制定,信息来源比较单一,滞后于煤化工行业发展的现实情况,制定的物资采购计划缺乏科学性和操作性。
(二)物资采购人员素质和能力欠缺
煤化工项目物资采购质量与采购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很大关系。煤化工进口物资采购程序复杂,尤其涉及到清关过程,对采购人员报关知识和经验的要求比较高,但有的煤化工进口物资采购人员大多商务出身,不具备物资采购的专业知识,也不熟悉所采购物资的性能,无法甄别所采购物资的质量,不了解国际物资市场的价格变化,给采购工作带来很大阻碍,不能满足现代进口物资采购的需要;有的煤化工企业不重视进口物资采购工作,为了节省企业人力成本,对采购部门的投入较少,有时一个项目最多配置两个采购人员,采购人员工作负担较重,在物资采购时不能做到货比三家、认真筛选,而是随意采购距离较近的物资,导致一些价格虚高、质量低下的物资被采购进来。
(三)采购信息化程度低
近年来,煤化工行业加强了物资采购的信息化建设,开发了物资采购供应管理的信息系统,共享物资供应信息,提高了物资采购效率。但整个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程度依然比较低,从煤化工项目的物资采购计划制定到进口物资的采购到最终进口物资的入库和领用,整个采购流程并不能在信息系统中进行操作,以书面形式提交的用料计划、采购合同、出库单等十分普遍,工作人员将书面材料的信息输入到系统中去,大量的采购数据都是采购人员来完成的,整个过程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
(四)供应商管理存在问题
首先,煤化工项目生产比较复杂,需要大量的物资材料。与其他项目物资采购不同,煤化工项目很多关键性设备都是专利设备,供应商很少,给采购增加了难度。其次,对供应商缺乏全面、合理的评价。目前,煤化工企业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进口物资供应商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也比较单一,过于重视价格因素,没有兼顾供应商的商业信誉、服务水平和交易效率等因素,导致一些实力强、信誉高的供应商被拒之门外,却与一些实力不强、信誉不高、物资价格较低的小供应商开展合作关系,由于小供应商实力有限,导致在合作过程中出现难以预见的困难和问题。最后,煤化工企业和供应商之间缺乏长期合作关系,二者之间更多的是对立和博弈的关系,缺乏长期战略合作意识。
(五)采购部门设置不到位
首先,煤化工项目管理部门与采购部门的职能存在交叉和混淆的问题,经常出现不同部门之间代行职责的现象,出现问题则相互推诿,导致进口物资采购工作出现多头管理的局面。其次,为了提高采购效率,物资采购部门会将采购权利下放给各个用料单位,各单位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实施物资采购,但由于缺乏整体的、统一的规划,导致各单位物资采购自成体系,没有考虑到煤化工项目的整体需要,不能形成物资采购的规划效应,盲目采购和重复采购行为仍然难以禁止。最后,煤化工企业对采购人员缺乏监督机制,采购过程不透明,影响采购效率。企业内部也缺乏完善的采购物资抽查和监督机制,一些质量次、不符合采购标准要求的物资混进来,带来极大的生产隐患,甚至导致一些恶性事故的发生。
三、优化煤化工项目进口物资采购管理的策略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煤化工企业对物资采购的认识不断提高。煤化工项目需要采购大量的物资,采购金额十分巨大。采购管理在煤化工项目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做好物资采购工作是煤化工项目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一)高层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煤化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日趋全球化,为了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煤化工企业纷纷实行全球范围内的整合战略,走出国门寻找降低成本的机会,从国际市场引进技术、采购物料和零件,降低经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竞争力。当然,煤化工企业实现全球化的采购管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需要企业高层从现在做起,逐步树立全球化采购管理意识,以获得长期的核心竞争力。其次,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提高煤化工企业物资采购效率,不仅需要物资采购部门的努力,还需要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变革,需要煤化工企业各个环节的配合,从整体上优化采购流程。这不仅涉及到企业管理制度,还与企业文化、管理思想等有很大关系,这种变革如果与企业高层的支持有很大关系。企业高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提高物资采购水平的保障,如果没有公司高层的支持,煤化工企业的物资采购工作将很难顺利进行。尤其是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下,高层领导是煤化工企业重大战略的制定者和决策者,只有高层认识到物资采购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从企业整体绩效的角度出发,有效地理顺采购管理中的各种关系,制定与公司长远战略一致的采购战略,不断优化物资采购方案,为优化方案的实施营造良好的变革氛围,从而保障企业经营利润的持续增长。
(二)建立进口物资采购人员培训制度
随着煤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企业需要的物资采购人员数量越来越多,对采购人员专业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煤化工企业要不断引入高水平、高素质的采购人员,建立一支学历高、年龄结构合理、专业性强的采购人员队伍。为了提高物资采购人员的能力,煤化工企业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加强对物资采购人员的入职培训,物资采购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采购人员不仅要具备采购专业知识,还要对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生产经营业务十分熟悉。为此,企业要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入职培训,培训内容要全面和科学,包括企业文化、组织机构、业务类型、工作流程、采购制度规定等,让每一位新入职员工都熟悉公司经营状况,为以后的采购计划制定和采购方案实施奠定了基础。为了提高培训效果,企业要在培训后进行考核,只有考核合格的员工才能胜任物资采购岗位。二是加强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作为一名合格的进口物资采购人员,首先具备熟练的外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娴熟的与供应商进行外语沟通,能够看懂外文的采购合同,这样才能在进口物资采购谈判中游刃有余。其次,采购人员要具备供应链管理知识。采购管理是企业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与生产、营销等环节密切相关,采购人员要熟悉供应链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采购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能够对采购风险进行驾驭和规避,及早做好应对方案和措施。第三,掌握谈判技巧和方法。与国内采购市场不同,受地域文化、语言、商业规则、法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国际采购市场相对比较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采购失败。为此,采购人员要树立起正确的谈判原则,不能一味的通过压低价格来获得采购业务,这样势必造成对方的反感,导致采购交易的终止。采购人员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对国际物资市场的价格比较熟悉,根据采购物资的特点制定合理的采购价格,既节约采购成本,又给予对方合理的利润空间,实现双赢的结果。
(三)编制合理的采购计划
成功的采购可以为项目的顺利进展提供物质保障,通过采购计划的制定,可以预估项目建设过程中所需物资的数量与时间,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及时利用这些资源,避免因过度采购导致材料储存积压,造成额外的资金损失。在制定采购计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煤化工行业建设的特殊性。煤化工程项目采购一般来说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煤化工项目建设所需物资种类复杂,部分专业物资要求比较高,需要根据项目建设需求,针对项目建设所需要的物资需求进行初步分类,根据需采购物资的类别、特点制定清晰的计划。并根据所需采购对象的性质、生产周期长度、市场供应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二是采购资金占用量大,其中涉及到的设备和材料的采购费用会占项目总投资的绝大多数;三是涉及到制约因素多。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国际采购环境不断变化。例如钢材、有色金属、水泥、油料等价格的波动,对国内原材料的价格将产生影响。国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市场季节性的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整,市场利率及汇率的波动,金融危机的存在等各种因素。因此,制定采购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国内外采购环境对采购的影响,以项目整体计划为依据,对整体计划进行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结合成本估算、质量管理体系等来进行计划制定。
(四)完善供应商管理机制
供应商管理是保证物资供应资源而建立有效的市场准入机制。煤化工项目生产需要的物资量巨大,而且由于生产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危险性比较高,在生产过程中必须更加注重安全生产,提供高于同行业平的优质产品。因此必须保证采购物资的质量,这就需要煤化工企业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在甄选供应商时不仅注重其物资产品的质量,还要重点关注供应商的企业信誉、经济实力、技术水平和经营业绩等,综合各种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供应商。为此,煤化工企业要建立供应商评价小组,根据企业物资采购的特点,设置一整套学、合理的供应商评价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定和管理。坚决坚持优胜劣汰的原则,对那些不能通过评估的供应商,要取消该供应商的供应资格。同时进一步扩展供应商,积极联系一些信誉高、实力强的物资供应商,对其进行考核和评定,考核合格后,企业物资采购部门进行相关资料存档,与之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帮助煤化工企业生产出高于同行业水平的优质产品。同时,煤化工企业要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和交流,如果缺乏互相的信任和支持,供应商管理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煤化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要增进信任和理解,由于存在文化、管理方式上的差异,供应商与煤化工企业在沟通会遇到很大障碍,影响企业采购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此默契也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了解对方的管理风格,保持与对方的经常接触和交流,实现共赢。
(五)提高采购管理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社会,加强信息化管理对提升煤化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有巨大作用。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际化的竞争不断加强,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浪潮已经势不可挡,物资采购管理越来越受到国际大型企业的高度重视。要想实现全球化采购,就需要煤化工企业提高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采购管理的信息化是指使用现代的信息技术来完成采购业务的整个流程,从而使采购业务的各个阶段得到优化提升。依据国内外采购管理的相关成功经验,ERP采购模式被认为是未来公司进行信息化采购的最佳模式。煤化工企业要应尽快引入和完善ERP 系统,ERP 系统既是将企业财务、分销、制造和其它业务集合在一起的软件系统,在这种采购管理模式下采购的信息化管理将实现由执行层、战术层向战略层的转变,保证能将关键数据在最短的时间传递给相关人员,便于及时了解公司的物资、分销、制造和其它业务的运行情况,大大降低采购流程同步作业的工作量,节约信息传递成本。煤化工企业要加强对物资管理信息标准化的工作,加大信息技术的开发力度,建立统一规范的公司全面的物资管理信息标准,同时建立对外的、开放性的物资系统网络,实现与供应商在信息交流、传递各个环节的规范化建设,最终提高公司的采购管理的运营水平、工作质量和效率。
总之,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物资采购管理越来越受到大型企业的重视,进口物资采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战略能力,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一种体现。因此,煤化工企业要不断优化和改进进口物资采购的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实现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昌.企业采购策略决策[J].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11).
[2]霍晓智.企业采购管理决策[J].中外企业家,2011(11).
[3]吴聪.我国大型石油企业现代物流系统建模研究[J].物流技术,2009(06).
[4]龙军生.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控制[J].物流技术与应用,2010(09).
[5]王玉台.大型石化建设项目的物资购管理[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09).
[6]王兵,徐小斌,郑洪帖.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J].商业研究,2002(05).
[7]刘丽文.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策略之物料采购管理策略[J].中国管理科学, 2001(03).
篇8
一、传统采购方法与供应链采购管理对比分析
传统采购方法只是机械的满足库存,库存不足时补货,库存积压时也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造成部门的闭塞,消息不流通,企业的需要进行采购,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不了解。目前,在我国一些企业中仍然采用传统的采购模式,长时间的采用传统采购模式,会使得业务分散,缺乏规范性与整体性,最终的效率较低。由于传统的采购模式中采购部门与企业的其他部门联系较少,这将导致采购的时间不合理,且独立的部门不能完成多向性的工作,将出现流程多、库存多、资金周转慢等一系列的问题。一旦买卖双方之间出现变更性的问题,供求关系不平衡时,这就表明企业需要再次付出同样的时间与客户沟通合作,因此,这种采购方式早已不能满足现代采购管理的新发展。在供应链体系中,采购管理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它不同于其他的环节,由于采购与订单之间的关系密切,例如,订单反映了客户的需求,而采购订单又直接影响供应商,整个过程是一体化且附有主动性,完全颠覆了传统采购方式中的被动,供应链体系对采购管理有了更加精细的要求,随着要求的不断精细和提高,真正的做到了响应客户的需求,在这样一体化的模式之下,库存的成本变低,商品流通的速度变快,避免了库存内的积压情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并长久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树立长远的目光,正确地认识到供应链的作用,同时也要拥有合作意识以及长远的战略眼光。在供应链体系中合作伙伴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对整个采购管理起着促进作用。而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各个制造商可以通过不同的采购渠道来获得产品生产的信息。因此,在供应链环境的影响之下,企业中的采购管理模式不断得到优化,集中采购、全球化采购模式的运用规模越来越大,企业的各个供应链之间也更加融合。由此可见,采购管理具有一定的降低运作成本的作用,这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十分有利。
二、采购管理在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意义
采购管理对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等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它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非常重要。根据以上对传统采购方式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旧的采购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新发展,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环境中提高生产效率,就必须综合运用供应链管理的新模式,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下面通过一组数据来观察采购成本在企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情况,根据相关资料的统计显示,作为生产制造类型的企业,企业每年原材料等物品的采购占销售额的50%,众所周知,我国是工业大国,更是制造业大国,很多企业的采购成本要占到销售成本的70%以上。因此,做好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这对增加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旦企业的成本降下来了,那么企业就会获得一连串的销售优势,比如,企业的成本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润、产品的价格、采购的效率、客户服务水平等方面。(一)供应链管理中采购管理的特点。1.采购管理更加青睐于对外部资源的管理。在供应链采购管理系统中,采购管理不仅仅表现在对企业的内部资源管理方面,它更加注重对企业外部资源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加强了企业与各个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企业在产品设计、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生产效率,能够实现供应商和企业之间的双赢。2.采购管理转变为订单采购。通常,企业的采购部门是为了完成生产任务而进行的活动,但是在供应链管理中,采购活动是以订单采购而展开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推崇产品定制,产品生产任务是在客户的要求下而进行,因此,生产订单带动采购订单,而采购又能拉动供应商。这种采购模式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提高物流运转速度,降低产品库存。3.买卖双方发展成战略合作关系。在供应链发展环境下,采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不再是一种短期的、暂时的买卖关系,而是逐渐发展成一种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买卖双方为了长久的利益而共同努力,也因此降低了双方交易的风险。(二)供应链体系下供求关系的转变。传统采购方式中,企业买卖两方只存在着单一的关系,没有其他的联系,他们二者之间并没有涉及到关于合作性与全局性的问题。当前的采购管理模式与以往传统的模式不同,采购管理结合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此模式之下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非常快速的通过合作解决采购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库存、风险、成本等方面。因此,在新形势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应该充分的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引起重视。能够发挥出其优势,来完善供应链企业在信息和资源方面上的不足,最终使得双方都能够受益,在成本得到节约的同时,整个企业效益以及服务质量都能够得到提高。
三、采购管理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与影响
它的主要目标就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详细来讲是根据消费者所需要的正确商品,可以在合理的时间,以正确的数量,送达到正确的目的地。根据其需求的多少来完成采购的基础工作。这样采购管理才能够在供应链环境下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1.促进企业经营方式的改变。在供应链环境的影响之下,采购管理的重要工作就是对供应商进行有效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得到有效的运行,则会带给企业经营方式一个很好的转变,当前,许多企业的发展重心和发展目光都投放在企业的核心业务上,同时也包括企业的资源和整体的注意力。让别的企业来负责不是核心业务的部分,这样的分配方式能够让企业的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甚至降低,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契机,并且减少了流动的时间,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加强。除此之外,企业想要得到更加完善的服务,与供应商之间的友好关系分不开,积极和供应商进行交流,是打开信任之门的钥匙,只有与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获得更优质的产品,进一步地加强产品的质量问题,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最终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2.改变企业库存采购方式。在传统的采购管理中,采购供应部门往往是在等待生产部门的指令,当生产部门下达生产任务时,采购部门就会按照生产目标而进行相应的采购活动。因此,采购只是为了防止库存缺货,没有从整体上考虑到企业的生产运行过程,这种做法很容易导致采购占用很大的流动周转资金,从而积压库存,降低销售量。而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的采购是依靠相应的订单来组织的,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进行生产,生产部门将客户需求反馈给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再驱动供应商,这种采购订单模式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不仅降低了采购成本,灵活了资金周转,更加提高了企业的销售利润。3.企业完成了由内部向外部采购管理的转变。这种新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当中,促使企业逐渐从内部采购转向外部采购,打破了企业之间的竞争界限,逐步建立起一套多层次的、崭新的、精细化的供应网络系统。在这套系统中,企业可是随时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在产品设计中采取供应商的意见和建议,将产品质量贯穿到整个生产过程,从而达到与供应商资源共享的目的。4.最大程度上减轻采购风险。采购风险存在于每个采购活动中,它是指采购中会出现的一些不可控或突况,比较常见的风险有以下几种:物品价格增加、延期交货、采购人员工作失误、产品达不到订单要求等等。企业传统的采购方式中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造成这些风险的原因又有很多,例如,采购商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他们相互之间缺少沟通,更不愿意将采购信息资源共享,这就很容易造成产品采购成本的增加,也会给双方带来很多的风险。而采购管理模式的建立,可以通过供应商的专业优势来指导企业产品的设计,将供应商融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在供应链系统中,可以做到供应资源和信息的共享,而各个供应企业之间信息共享,这无疑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在最大程度上减轻了采购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
四、结束语
由文章可见,企业积极开创供应链采购模式,这不管对企业来说,还是供应商来说都具有很大的好处。一方面,对采购商来讲,供应链管理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获得稳定的市场价格,并能提高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对供应商来讲,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现状,改变供应方式,改善产品流程,才能获得更加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作者:赵曼青 单位: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杨梦,葛宏翔.现代采购管理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
[2]刘晓博.浅谈企业强化采购管理之途径[J].中国外资.2013.
篇9
关键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现状;措施
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新一轮改革,大型企业尤其是集团化企业的管理质量愈发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提升企业采购效率与质量,成为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所研究的重要课题。企业采购管理是一项涉及到众多理论分支的研究内容,采购管理的改革需要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督、营销执行、行政管理等多个部门的倾力配合。只有在实现集团各个子公司、部门之间的纵向和横向组织整合,才能完成跨越式的资源调配,提升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效率。
一、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概念及相关理论
1.集团化企业管理概念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研究由来已久,但是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纳入集团管理的整体战略还需要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Dean•S•Ammer提出的集团化采购管理流程理论。集团化采购的具体概念有很多,结合当前我国的集团化企业发展现状,应该被定义为通过规划和设计采购控制战略、执行采购实施战略的采购决策和管理过程。
2.集团化采购管理相关过程
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进行支撑,并且明确对采购各阶段的战略任务、涉及的组织机构、执行的具体工作进行划分,并根据流程规定的步骤和方法完成动态管理和静态分析。根据管理学相关研究,集团化企业的采购与管理体系主要有以下三个阶段组成(见下图)。阶段一:前期准备阶段前期准备是集团化企业采购战略管理的基础阶段,该阶段企业主要针对集团企业采购的事前信息进行基础性的准备,包括采购战略的制定、部门采购计划的申请以及采购信息的汇总。有采购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梳理和规范后提交集团的采购管理审核人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正式进入该事项的采购操作。阶段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需要按照采购部门需求和采购物标的将采购计划进行划分,分为普通型物资和战略型物资两种。普通型物资包括办公用品、福利用品必要的损耗等。这部分物资是集团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必要的消耗,并且有着数额小、采购渠道固定、采购渠道透明的特点,采购者只需要按照计划值向固定的供应商进行选择即可。战略型物资包则是企业制造、经营中依靠的主要原材料等供应物资,其价格的高低、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状态。对于这部分物资,则需要企业根据国内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物资价格,制定长远的战略规划,通过严密的手段圈定供应商,并且签订严格的物资采购合同,配合物资质量检查技术手段。采购过程中需要监督和审计人员对采购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阶段三:改进阶段该阶段是对采购准备和实施阶段的重要总结。包括采购结果的审计监督,采购管理人员工作绩效的评定、采购流程的优化、采购战略的动态调整和采购组织的调整等。
二、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集团化采购管理缺少“新”认识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的大型集团化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越来越重视工业自动化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与推广,并因此而引入了更多的工业制造理念,比如德国的“工业4.0”体系,就是工业制造与信息网络的完美结合,进一步降低了企业成本,利用上下游产业链整合冗余资源。但是在物资采购管理上,很多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人员还没有很好地认识到物资采购的新趋势,对于“采购=信息”的新理念认识不透彻,执行不到位,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2.组织结构管理混乱
当前大部分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在组织结构上采用混合组织结构,即将职能式组织结构与指令型组织结构混合布置,缺少矩阵型组织结构的标准化设置。导致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组织结构混乱,不同指令源的指令相互矛盾时工作人员难以借助评价指标确定指令优先级,必须经过固定的请示程序来确定指令内容。这种混乱的组织结构模式制约了集团化企业采购部门的人均利润率提升。
3.采购方式单一,审计监督效用弱
当前企业根据所在行业和采购规模制定采购方式,相比于国外灵活多变的自动化采购信息网络,国内的采购方式较为单一,大多采购招标和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在无形中增加了采购的流程和时间,对于不同规模的物资采购也缺少灵活的变通手段,提升了采购的时间和资金成本。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的审计工作,首先是审计工作管理不严格,监督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其次是对内部审计“重视”态度的来源上,不少部门和个人对待审计“畏之如虎”,怕审计、不愿接受审计,想方设法躲避审计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提升措施
1.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管理
对于新时期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从转变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理念上着手。大型集团化企业在采购管理上,首先要树立时效意识,提前针对集团的采购战略进行物资储备管理,包括物资采购方式战略、渠道战略、数量战略、品质战略和价格战略。利用新型的数字化集成采购系统完成集团采购的上下游沟通,理顺产业链,调整资源配置,实现采购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让集团的各个子公司、项目部、办公室都能针对自己的发展需要获得适当的资源支持,提高办公、经营和生产效率。
2.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管理
当前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式就是理顺集团化企业采购组织结构的管理。集团化企业体量大、部门多、业务复杂,采购管理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为绝大多数部门服务,难免接受不同部门的指令。对此集团化企业应当设立自己的组织管理模式,结合组织轮中的矩阵式组织结构,采用横竖两条指令线完成指令的输入和判定,当指令发生冲突时,自动判定优先级并完成沟通。实现采购管理部门的高效化、自动化办公。最终提升采购管理组织效率。
3.完善集团化企业采购方式管理
对于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方式,应当结合企业的采购内容与规模生成相应的采购方式。但是也并非绝对按照既定的采购方式进行采购管理。比如针专用的行政法规和别地方政府法规,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方式进行采购。再有就是结合供应商选择范围、数量和供货渠道、付款方式选择采购方式,灵活掌握招标、谈判、询价、网上竞价、协议采购等方式的具体操作流程,实现采购方式的多样化和供货方选择的适用性。
4.创新集团化企业的“审计增加价值”作用
审计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增加企业的效益。因此,在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中,必须创新审计形式,采用“审计增加价值”理念指导当前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把审计工作由原来的单纯监督管理变为预防风险,提升企业管理价值的工作部门。提高企业采购管理部门甚至企业整体的人均利润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集团化企业的采购管理,需要结合市场的现实状况和经济的整体运行态势来完成改革和管理。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多样化的采购方式、高效严格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对集团化企业采购管理效率的提升。同时还要增强企业的采购管理监督审计,让采购管理在阳光和规范下运行,提高集团的经济效益。
作者:张彦君 单位: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郭龙.公司采购成本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7(7):78-80.
篇10
关键词:制造企业;采购管理;采购流程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今的竞争模式已由传统的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企业所在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资采购被要求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采购到合适数量、合适质量的物品,交付到合适的地点。采购作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活动的起始环节,同时作为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外部与其上下游企业之间、整个供应链的无缝连接上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此同时,对我国大多数制造企业而言,为保证生产的连续性,采购常常占用大量资金,据有关资料表明原材料成本构成绝大多数制造商生产成本的45%~60%,采购成本节约的每分钱都能直接变为利润,采购对企业利润巨大的杠杆作用使采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机械制造企业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必须实施有效的采购管理,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采购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机械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采购流程模式僵化, 采购审批手续繁琐, 采购监控难以到位。目前机械制造企业普遍采用的采购流程其特点是: ①采购流程从订单开始, 涉及供应、仓储、财务、质量检验和生产、销售、运输等各部门, 将采购职能分割由不同部门完成, 既缺乏系统筹划、又导致手续繁琐, 工作效率低下。②各部门本位主义严重、站在各自的立场考虑问题, 信息互不沟通, 从而影响采购决策的正确性。③采购监控不到位,出现采购监控盲点, 部门之间推诿扯皮、责任不清、冲突频繁发生, 影响企业工作效率。
2. 采购缺乏计划性, 采购工作比较被动。订单式生产方式使得企业对顾客需求缺少前瞻性, 往往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采购经验编排采购计划。由于企业的采购计划不够周密,以致企业在采购工作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 尤其当订货周期短、交货日期较为紧张时, 采购部门处于销售部、生产部“上挤下压”的尴尬境地, 以致在采购价格、采购材料质量、采购材料交货日期等方面在与供应商的谈判中缺乏优势, 常常因为许多客观原因导致企业没有选择到合适的供应商。
3. 采购成本较高。机械制造企业采购成本高有以下几个原因: ①企业采购批次多、采购周期不固定、采购品种多样化,使企业难以享受到规模采购的优惠政策, 提高了采购成本。②企业对于紧俏的原材料, 往往采用提前采购、大量囤积的方法, 在预计的销售和生产旺季到来之前采购, 而这些原材料的供应商由于产品供不应求, 往往要求对方使用现金采购,不赊销产品, 这给中小企业造成很大的资金压力, 有的企业甚至通过贷款或其他融资渠道借贷资金进行采购, 从而增加了企业的采购成本, 提高了产品成本和产品价格, 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③大量采购造成库存原材料增加, 库存成本加大, 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增加。同时, 当顾客的要求发生重大变化时, 企业事先采购的原材料无法使用, 造成原材料积压,甚至由于型号、规格不符、时间过长, 使原有的紧俏原材料成了报废材料, 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4. 没有明确的采购策略, 不注重供应商关系管理。这方面的具体问题表现为: ①采购人员缺乏对采购的深层次理解,把采购仅仅看做与供应商之间简单的“买”和“卖”的关系, 只注重谈判、比价、压价, 缺乏对采购需求的分析和对供应商的扶持, 没有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和深层次的合作关系。②中小制造企业由于采购数量小、采购周期不稳定、采购资金缺乏, 因而企业信誉偏低, 对供应商缺乏吸引力。③企业在供应商的选择上缺乏科学、合理的依据, 缺乏规范的合格供应商的认定程序, 缺乏对供应商质量的考核和监督, 导致企业面临采购风险, 出现采购商品交货不及时、没有售后服务、产品数量和质量与采购合同不一致等问题。
5. 采购人员素质低, 采购手段落后。企业采购部门是企业较为敏感的部门, 由于从业人员每天与金钱、物资打交道,企业管理者往往选择自己信得过的人从事采购工作, 在用人问题上任人唯亲的现象较为普遍。
机械制造企业采购管理策略
1. 优化采购流程, 实现信息共享, 加强对采购各环节的监控。
( 1) 运用ERP 技术, 整合企业资源。ERP 系统是对企业资源的整合, 面对的是企业整个的业务流程。其核心思想是将企业业务流程看做一条紧密联结的供应链, 它将企业管理从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 对企业供应链的所有环节进行管理和集成。采购管理是企业ERP 管理的一个环节, 借助于ERP 系统, 企业采购部门可以与业务部门及时进行信息传递, 实现物资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和共享, 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减少工作失误, 增强采购信息的透明度。
( 2) 加强企业管理基础工作,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做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 3) 努力创建零库存仓库, 实行零库存采购。零库存采购是指企业实现零库存, 将库存功能转移到供应商那里, 达到企业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这种零库存的思想要求原材料准时准量保质供应, 即使原材料供应刚好及时, 而不是提前到达制造工厂参与生产过程, 从而节省仓储费和保管费。
( 4) 加强财务部门对采购价格和数量的控制。要转变财务部门对采购监控的重点, 将目前财务部门的事后监控变为事前监控。而要实现这一转变, 将监控重心前移, 除了财务部门要调整工作思路, 关键是主管会计要提高业务素质, 负责成本核算的会计人员必须熟悉企业生产流程和原材料的使用功能, 建立产品计划价格数据库, 通过指令性价格库了解采购价格, 把好采购价格审批关。
2. 树立战略采购意识, 维持与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
战略采购是以双方互利互惠、相互协作、相互制约为基本原则, 通过采购和供应双方以最低总成本建立业务供给渠道, 实现包括价格、运输费用、质量成本、库存占用成本等在内的总成本最低的具体目标, 在双方充分进行市场调研、明确买卖双方分别具有的竞争和讨价还价能力的基础上建立的长期合作关系。
3. 优化采购技术手段, 降低采购成本。
( 1) 开展电子商务采购。建立信息网络系统, 利用互联网搜集采购信息、了解市场行情, 并将企业需要采购的原材料等信息到网上, 实现招标采购, 降低采购费用和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 提高采购效率。
( 2) 实行联合、集中采购。通过联合众多厂家结成采购联盟, 增强与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实现规模采购, 争取最优的采购价格。按货比三家或就近采购原则, 与具备集中供货能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过大量、集中采购,获得供应厂家的折让利益。
4. 改变用人观念, 提高采购人员素质。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要把合适的人员用到合适的岗位上, 即要做到人岗匹配。
参考文献:
1. 王浩天.ERP 在企业采购管理中的运用. 商场现代化,2006; 35
2. 杨联星, 杨方燕, 郭刚.订单驱动的制造业供应链管理.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10
- 上一篇:股权结构设计模式
- 下一篇: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与重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