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发展案例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5: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经济发展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经济发展案例

篇1

关键词:湘江流域水污染;环境税;现状分析;评估;意见

中图分类号:D4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现代社会,乡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但理财状况却没有跟得上收入增长速度。随着城市反哺农村的推进,以及农民务工者的增多,农村经济也是我国经济的重要一部分。如何完善农村理财模式,增加经济的健康度,是目前基层政府和广大农村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庆安县农户经济收入现状

黑龙江省绥化市庆安县吉安村现有农户60余户,村民近300人,玉米、水稻、大豆等为主要农作物。另外本村很多家庭都以养鸡、喂猪为辅业。打工者的支出中,由于他们没有在家务农,因此没有生产性支出,都是生活消费支出。其中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支出和医疗支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特价的上涨,2011年都比2010年有所增加。其他支出也有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

无论是纯农户,外出打工者,从2010到2011年收入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外出打工者的收入要比农户收入高很多。 2010年抽样农户人均收入20600.88元,2011年抽样农户人均收入23297.81元,增长13%。种植业仍然在农户收入中占较大比例,随着养殖业的兴起,吉安村很多农户也利用养殖鸡,生猪来赚钱,由于规模不大,风险也极小,所以收入十分稳定。

二、庆安农户理财的不足之处

(一)农民的理财方式单一

笔者观察发现,农户的收入收入方式上,其理财方式单一,在纯农户和兼业户收入中,除了种植业收入和养殖业收入,就没有金融方面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资收入。在每年农民的收入余额中,他们基本上是将余额按照定期或者活期存入银行。通过投资理财的收入基本上没有。 对于外出打工者,他们的收入相对较高,但是他们基本上也是将钱存入银行,少数人有购买股票和国债的情况。

(二)保险投资少,意外风险缺乏保障

农户购买保险的人数极少,只有一两户,没有购买意外保障和医疗保险。通过询问他们认为不需要买保险,他们认为只要自己注意安全就不会发生什么大事,就算有什么小意外,也可以直接将存入银行的钱取出来急用。

(三)打工者逐年增多,土地出现闲职现象

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和中年人大多数都没有在家务农种田,他们认为种田收入比较低。选择做生意或者外出打工。调查数据显示,外出务工人员的平均收入余额2010年为8297元,2011年为8819元,平均收入均高于纯农户和兼业户的平均收入。但为了获取高收入,导致农村土地闲置,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三、改善庆安县农民理财状况的策略

(一)提高农民自身素质,丰富完善其知识结构

为了应对庆安县农民理财状况中的困难,农民自身首先应不断加强学习,取长补短。具体来说,年轻农民普遍缺乏持家理财能力,应加强培养实践能力,除了自己加强学习外,可以多观察学习身边人的理财情况,取长补短,实践时结合农村实际做好家庭理财。年纪大的农民对理财知识非常缺乏,这就需要增加这些农民的知识学习,在子女的引导下了解科学理财的方法。

(二)基层政府积极对农民鼓励、教育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农民更新投资观念,将家中的闲钱转化为投资的资本,以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同时可以开办一定的培训课,将理论课和实践课科学融合,设置农业科级课程和理财课时注意实用性,以训练基本理财技能为基础,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聘请专人用现场演示的方法,使农民在直观感受中掌握理财技术。需要注意的是,制定教学内容和大纲时要结合农村生产实际、使农民在大脑里有一个基本框架,不要求深刻理解,能明白必须基本方法即可,注重教授和培养农民的实践技能和对理财方法的运用能力。

(三)根据农民的理财需求,设计符合适宜的金融产品

针对农村居民的经济、生活和金融知识水平等实际状况,以及农民收入支出季节性强、抗风险能力不强的客观实际,研制开发出符合农户的理财需要,迎合农村居民的心理,制作出操作简单方便,风险低、手续费少、收益稳定、能随时赎回的金融理财产品,比如一些短期债券、基金等。让农村居民轻松理财,稳定收益。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定位于中高端客户,理财产品金额起点较高,一般在5万元至50万元不等。虽说农民的收入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短期内能达到这个理财标准的为数并不多。适合农民投资的理财产品种类少,导致农民个人投资渠道狭窄。而扎根农村地区的企业,也因为所提供的企业理财产品不多,投资收益性不强,以及理财服务支持不完善等原因,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同时,农民的收入带有较强的周期性和季节性,企业的资金周转的也存在周期性问题,难以满足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投资要求。这样很多农民和企业客户的资金大多局限于储蓄当中。

农户理财水平的提高是一门长久的工作,其实施效果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状况的优劣。我国农民数量多,社会普及面广,如何做好农户理财的改革与实践,能够教会农民、服务人民,并在此基础上保障农村收益的持续增长,需要相关工作者与农民的共同努力,完善农村理财模式,提高实际操作水平,达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增长。

参考文献:

[1]王欣堂.提高农民经济意识:构建和谐农村的战略选择[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农学卷,2010(2).

[2].建设新农村应提高农民经济意识[J].当代经济,2009(09).

[3]龚海涛,张晟义.协同性、竞争战略与涉农(食品)供应链的可追溯性[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4).

[4]贾科利.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6(15).

篇2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金融体系关系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建设步伐,只有进一步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才能使其更好的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服务,本文从分析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出发,提出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

公正的竞争依赖于制度的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是反对歧视,做到市场的平等准入和公平竞争。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来看,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环境和竞争秩序,政府对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维护了现有金融机构的垄断地位,减少了竞争,不利于农村金融服务质量的改善,不利于新的农村金融组织的创立,造成农村金融组织资源的供给不足。而单一的金融组织和单一形式的金融供给不能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2.市场约束机制缺失。

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当一个经济实体没有外援融资并且无法持续经营下去的时候,对其实施破产清算的市场退出机制是必然的结局。这是市场约束机制的重要体现。而目前我国农村存在许多问题严重的信用社,它们产权不明晰,管理混乱,作为金融机构必须具备的流动性、盈利性和清偿性,这些信用社完全不具有,就应该退出金融领域。然而迄今为止还没有看到农村信用社关闭的案例。在目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案中为了保持社会稳定、保障农信社改革稳步进行,没有考虑到让那些问题严重的农村信用社破产,而往往是通过合并成更大的信用社或者被其他金融机构兼并的方式继续存在于市场上。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市场退出形式,没有体现出市场的约束机制。

3.产权制度不明确

根据产权理论的界定,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既不是公有产权,也不是私有产权,农村信用社不是真正的合作组织。农村信用社目前的产权结构中,股东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都被打了折扣或者发生了变形。正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缺陷,导致了其行为的不规范。二十一世纪初以来,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推动下,农村信用社开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一是坚持合作制,在原有的农村信用社框架内的重组模式;二是实行股份制改造;三是办成股份合作制的农村金融企业。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合作制的“一级法人”体制改革仍然沿袭农村信用社原有产权结构特征,无法克服所有权主体缺位、政府干预严重、激励不能相容等困境。

二、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1.进一步推动农业发展银行在承担政策性金融业务的基础上拓展开发性金融业务。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在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前提下, 迫切需要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的同时, 拓宽信贷支持领域, 加大信贷投入力度。整合政策性金融业务, 创新信贷服务, 改进经营方式,拓展新的业务, 开办农村综合开发、农村基本建设和扶贫等贷款业务, 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等纳入支持范围, 拓展对农业、农村的服务范围, 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等开发性金融业务。

2.发挥商业银行的金融支持作用。农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在农村领域的主要力量。在新的历史时期和市场条件下, 应当充分发挥商业银行的优势, 将农业银行定位于服务农业的专业银行, 把农行逐步建成支持农业开发和产业化经营的综合部门, 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农行应该坚守农村阵地, 以支农为重点。要不断提升农行的金融服务水平, 拓展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 尽最大能力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构筑农业风险的防范屏障,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措施和方法。

3.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 因此必须深化改革、强化服务, 重点抓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有条件的农村信用社, 可以分区、分批建成社区性的农村银行金融机构, 让农民切实享受金融服务,让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亿万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好帮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切实转换经营机制, 强化内部管理和自我约束。

4.稳妥推进商业性可持续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应当鼓励和培育农村小额信贷组织, 大力发展非政府专业小额贷款机构。对于以资本金或借入资金放贷、不吸收存款的小额贷款公司, 可由监管部门实行备案制管理, 重点监控其资金来源, 防止吸收储蓄, 演变为变相吸收存款。小额贷款组织应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 按照市场化方式, 明确战略目标, 完善业务体系, 强化人力资源建设。政府应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 在严厉打击高利贷和金融欺诈等违法行为的前提下, 在农村金融市场引入竞争机制, 有效发挥民间借贷对正规金融体系的补充作用。同时, 要解放思想, 鼓励设立民营性质的社区银行, 允许私有资本、外资和国际组织参股。

参考文献:

[1]程建平:农村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困境与对策[J].达州新论,2006,(02)

[2]宋三旭:支持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探索[J].经济丛刊,2007,(03)

[3]周扣琴张庆亮:我国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博弈分析[J].海南金融,2007,(01)

篇3

关键词:农业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始见于1910年哈佛大学法学院,后逐步在医学、工商管理等应用性教学领域得到发展。具体是指根据学生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通过教师的指导,运用多种方式对案例所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独立的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和决策,以此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启发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其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习热情,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其分析、表达、思维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该教学法正越来越受到教育专家们的重视。

农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运动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应用性。而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的来说,为了解决目前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就需要做好农业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培养更多的农业管理人才来服务于社会主义农业事业的发展。但是,长期以来农业经济学的授课多采用“教师-教材-课堂”三位一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因课堂上很少有参与机会而缺乏主动,结果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由此可见,这种缺乏师生互动和理论联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实际教学效果。为此,我们在借鉴国外同行做法的基础上,根据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了适当的教学改革,即不仅要根据讲授的主题内容适时介绍国内外该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科研成果,同时还要以案例的形式把国内外农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相关新问题及时带入课堂。这样可以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的感性认识。下面具体探讨在农业经济学授课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教学案例的选取

案例教学的开展主要是借助相关案例来实现的,所以选择恰当的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同时也是确保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为此在选取案例时应慎重考虑,通常应考虑以下原则:

(一)所选案例要具有客观性

案例的客观真实是指其案例的材料来自客观存在的农村事实,是农村经济社会普遍存在的或已经发生的事件。对于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可以通过网络或报刊杂志来搜集尽可能多的农业经济活动素材,精心取舍编制;甚至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教学课堂设置在田间地头,通过让学生对农民的现场调查或与农民的直接对话来获取大量鲜活素材,增加学生对教学案例的感性认识。当然教学案例的客观真实并不是毫无取舍,无所选择,而是要反映农业经济活动的客观规律性,这是案例选编的第一原则。为此,教师需要关注广泛的农村经济活动领域,要有开拓的视野和敏锐的感悟性。

(二)所选案例难度要适中

首先,所选案例应符合教学目标;其次,结合学生特点以及教师的能力,所选案例的难度要适中。合理的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同的;同时也应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具有科学性,并能够激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三)所选案例要具有新颖性和代表性

尽可能选择当前社会经济与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实践中的最新案例,使案例教学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且通过对案例的讨论分析使学生更加深刻了解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所选案例要具有典型性

所谓典型性,不在于案件当时所产生的新闻效应,而在于案例本身与农业经济学理论内涵的联系性和代表性。被选案例分析要有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五)案例的多样性

既可以选择与农业经济活动相关的负面事例,也可以选择与其有关的正面事例;同时也可以选择学生自身所熟悉的小事件,或是选择国家所制定的有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既要有国内的案例,也要有国外及全球性的案例。

要注意的是,以上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在案例选择时要尽可能将这几个方面有机联系起来,综合运用。为此,在参照上述原则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农业经济学教学的具体目标结合目前中国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来选择相应的典型教学案例,并建立相应的教学案例库。大致来说所选择教学案例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粮食安全、农村税费改革、土地流转、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改革、农产品国际贸易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通过对上述方面的内容选择经典的案例来开展教学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避免传统教学法所造成相关理论的枯燥乏味。

二、案例教学过程的实现

农业经济学课程在案例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角,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论证,提出自己的看法,集思广益,发挥群体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其具体实施过程可分为以下步骤:

(一)案例展示

案例展示是案例教学的开始,就是把农业经济问题的经典案例通过印发文字材料、教师口头描述或多媒体等方式展示给同学。同时,教师应尽可能详尽地陈述案例所发生的背景信息,让学生尽快地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如在讲授农村劳动力转移时,以“浙江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进行分析。在介绍该案例的背景资料时,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一些典型的该省农村工业区、家庭手工业作坊的图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仿佛到达“现场”;另一方面可通过文字和图表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该地区农村经济以及农民收入的影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要求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如针对本案例来说,要求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浙江劳动力转移措施实施后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都出现了显著变化,而有些地方则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让学生熟悉案例内容,拟写发言提纲

这是案例讨论的分析准备阶段,每个学生按照教学计划,课前预习,熟悉案例,解答思考题。案例教学改变了以往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更多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主要从两个方面去做:一是提前布置案例,让学生课前预习。并明确提出预习要求,使学生熟悉案情,带着问题上课,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角色的转变。二是注意选择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范围。由于案例教学目的重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而且案例本身可能并无标准的答案,所以要求学生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因此,在给学生提供案例材料时,可以将案例结论部分隐去,允许学生自己分析得出各种结论性意见,将讨论和参与的空间留给课堂教学,从而给学生开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避免采用单一化和模式化的僵硬思维方式,从而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分组讨论与班级交流

通过分组让学生学会分工协作,互相启发与补充,尽而通过个人和小组的分析、探究、讨论,获得关于案例问题的见解。并让各组推选学生代表,在综合各人的不同意见的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讲话稿,参加全班交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是以学生讨论为主,但教师也要以主持人的身份进入角色,适时加以引导以防止学生讨论偏离主题,同时鼓励大家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如果讨论气氛过于沉闷,教师可以作适当穿插,以活跃气氛,从而使课堂讨论顺利进行。

(四)归纳总结,消化提升

案例教学主要是以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来获取和巩固有关农业经济的相关理论知识。在全部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讨论对案件进行适当的点评和总结。也就是说要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提高思辨能力,从而更好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全局观念和书面表达能力。最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写出案例分析的书面报告,教师以此为基础评出小组作业成绩并记入最后考试总成绩,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三、案例教学实践需要注意的问题

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案例教学要求师生具有很强的互动性,为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明确教师的角色和责任,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则是推进教学的引路人,为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引导。同时,在把握好教学节奏和学习进度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坚持以学生为主,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案例教学环节的制定要符合教学规律

虽然案例教学模式是开放式的,给教师和学生都留有很大自由发挥的余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与学的内在规律,采取恰当的措施来取得预期的效果。

(三)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案例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实现思想交流、达成共识、取长补短和相互学习的目的。也就是说能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互动将直接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所以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把握好沟通的方式和技巧。特别是根据学生的课堂发言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引导,要善于打破冷场;当出现背离主题时要及时予以纠正,并做好收尾总结,从而有效地把握好课堂的案例教学。

(四)运用多种讨论形式,提高案例教学效果

一般案例讨论的形式是以学生发言为主,老师启发引导为辅。但是采用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常见的讨论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交互询问式、对抗与合作型等。为了更好地促进案例教学的课堂效果,我们可以根据案例的特点选用一种或多种形式的课堂讨论方式。

参考文献:

1、郭德红.案例教学:历史、本质和发展趋势[J].高等理科教育,2008(1).

2、刘永强,廖天虎.论双向互动式案例教学法[J].高教研究,2008(4).

3、计灵巧.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J].高等理科教育,2006(5).

篇4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农村经济 农业

一、农村经济现状及风险投资参与状况

2009年,我国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742.8元,年均增长9.5%;中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64.8元,年均增长10.6%;西部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685.6元,年均增长10.5%。在看到农村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不可忽略这样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3566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24320元,依据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比值为0.45,得出年人均纯收入约为10944元。这一数据是东部地区农民纯收入的1.6倍,中部地区的2.3倍,西部地区的3倍。即使是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市,2008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34倍,分别为26690元和11400元。

上述数据表明,虽然长期以来国家给予农村经济发展以大力支持,但由于受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受教育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依然相对落后,发展农村经济依然需要长期的努力。

风险投资在中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到2008年,中国风险投资机构管理的资本总额已达1455.7亿元。如果能够将风险投资的部分资金引入农村经济体系,必定会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事实上,风险投资机构已经关注到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商机,也在相关的农业企业中投入了一些资金。根据China Venture旗下数据库产品CV Source统计,截至2010年4月12日,农林牧渔行业共发生投资案例87起,涉及投资金额 10.59亿美元,但平均到每年的投资额占风险投资总投资额的比重较低,且投资总额极不稳定。

二、风险投资对农村农业投入过少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地区居民创业意识不强

从目前的农村现实来看,农村居民整体创业意识不强、创业率低。大多数农村居民过着靠手艺吃饭的生活,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一年中难得回来几天,加上长期受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易满足现状,很难产生回乡创业的思想。另外,外出务工所获得的收入大多用于建房、子女教育及生活开支,使得即使有创业想法也缺乏必要的创业资金。同时,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使得农村居民创业时有很多后顾之忧,抵御风险的能力极低,在一些创业想法面前畏缩不前。

思想意识的局限与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农村潜在创业主体无法产生创业理想,因而风险投资寻找不到创业项目,从而限制了风险资金进入农村农业经济体系。

(二)农村地区创业成长性较差

较低的创业率,并不意味着在农村地区就没有创业。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创业也有过几次,其中也不乏成功的案例。

但在新的时期,上世纪80、90年代的创业路线显然是行不通的。从目前农村创业现实来看,大多仍然延续了过去的创业模式,依靠技能或有限的资本开家小店小厂,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好的最多解决一家的发家致富,很难获得太大的成长;或者照搬先进地区容易模仿的创业模式,成长空间也不大。

由于受到受教育水平等限制,这些类型的创业一般没有高科技作支撑,也很少有富有成长空间的独特创新包含其中,创业时也没有系统的发展规划,很难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三)缺乏信息交流平台

在农村地区尤其是落后的农村地区,对外信息交流很困难。报纸送不进来,信件寄不出去,现代网络设施铺设不到或使用率极低,有的地区甚至手机信号都没有。这使得这一地区的创业者很难与外界的风险投资机构联系,推销自己的创业项目,有的甚至都不知道风险投资的存在。风险投资机构也没有一个获得农村创业项目信息的有效平台进一步筛选,投资更是无法开展。

三、增强风险投资对农业农村投资力度的措施

软环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外部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以及政府的行政能力和态度等。在基础设施及条件日益趋同的今天,软环境对投资的影响越来远大。要吸引更多的风险投资资金进入农村,软环境方面的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提高创业意识

在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由于生产力不够发达,以及几千年封建思想对人们的影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仍然占据一定的地位,相关政府机构的工作人员官本位思想浓厚,甚至存在 凭手艺做工养家糊口的心态。

体现在创业方面,主要表现为,无法发现创业机会、把握不住创业机会,创业时困难重重、成功率低,创业规模层次低等。从而造成经济规模上不去,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乃至停滞,一定区域内投资项目偏少,无法吸引风险投资关注。思想上的落后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所以,从政策导向上看必须尽一切可能解决思想上的落后问题。

1.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受教育程度低是农村居民的一个显着特征。要改变农村居民思想落后的状况,必须强化基础教育,加大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提高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降低失学率。不仅要推进免费的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建议延长至12年),还要从失学的原因入手,建立普惠制的入学奖励制度和特惠制的优学奖励制度,促使更多的农民子弟能够享受教育福利。并且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增加创业教育的环节,提高农村居民的创业意识与能力。

2.加大网络建设,降低使用成本。这里所说的网络包括交通网络、电视网络、电信宽带网络等。这些网络的建设与使用方便相对封闭的农村地区与外界的接触,从而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激发新的人生追求与理想,进而逐渐改变整个农村的精神面貌,塑造创业精神。同时,这些网络可以提供大量的信息,包含创业致富的信息,可以为农村创业,提供项目、创意参考。

(二)降低创业阻力

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创业活动都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政策上也给了很多的支持,但在农村农业方面的创业需要更多的支持。

1.土地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自1999年1月1日生效,2004年又进行修改。我国在土地使用上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县及以下行政单位没有土地使用指标。这一规定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在此不做讨论,但给农村创业的土地使用问题带来了难题。应该在农民创业活跃的区域设置农民创业园区,以满足农村创业的土地需要。当然,在园区土地使用上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

2.企业组织形式。农村创业者在资金上、风险承担能力上都是脆弱的。为保障农民的创业积极性,保障创业失败后农民的正常生活,需要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如有限合伙制,一般情况下其合伙人可分为两类,一类合伙人作为真正的投资者,投入绝大部分资金,但一般不参与日常经营管理,并且只以其投资的金额承担有限责任,称为有限合伙人;另一类合伙人作为真正的管理者,只投入极少部分资金,但全权负责经营管理,并要承担无限责任,称为普通合伙人,亦称一般合伙人或无限合伙人。就风险投资而言,风险投资机构一般是有限合伙人,而创业企业家是无限合伙人。为促进农村农业的创业行为,在法律上可允许农民创业家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创业,以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另外,在合作制股东限制上,在有限责任公司最低资本额的限制等方面都可做适当的调整,以促进农村创业,并吸引风险投资的加入。

(三)建立农村地区科技服务体系,提高创业项目技术含量

调查显示,进入21世纪以后,农民回乡创业步伐明显加快,回乡创业农民占外出农民的3.68%。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创业项目集中在传统的农业或养殖业项目上,这些项目收益不高,发展潜力不大,只能保障创业者自身的生活。因此,这些项目很难获得风险投资的关注。

要想吸引风险投资对农村创业项目的关注,必须提高农村创业项目的科技含量,提高创业项目盈利水平。建立新型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组织,扶持盈利性农业科技推广企业的建立与发展,构筑一套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无偿服务为先导,以有偿服务为补充,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四)新建农村地区融资服务体系

中小企业融资难在我国是一个长期问题,农村的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更大。最近一段时间,我国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方面做出了很多尝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但对不断繁荣的农村创业而言,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特别是创业初期的资金需求。数据显示,自2007年之后,投资于早期项目的风险投资机构越来越少,更多的投资机构选择了扩大基金规模,进入中后期投资领域。

因此,为支撑农村农业的创业行为,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重构农村信用体系,强化小额信贷机制和建立农村居民征信系统,构建新型农村信用担保机制。二是构建农村风险投资体系,建立政策性保障性风险投资机构,服务于传统型农村创业;建立风险投资引导机制,引导风险投资进入农业农村领域;推动微型风险投资基金模式,适应农村创业资金需求特征。

(五)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数据显示,2004-2008年,“政府部门推荐”一直是风险投资机构获得项目信息最主要的来源。但农村相关行政机构在创业项目的推介上显然做得不够。同时,在广大的农村创业者中,对风险投资也是知之甚少。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必须构建一个多层次的信息交流平台,为风险投资机构和农村创业者牵线搭桥。

搭建风险投资机构与农村创业项目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解决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吸引风险投资对农村农业项目关注,是信息交流平台的首要功能。辅导农村创业者提高创业水平及管理水平,帮助创业者完成高质量创业计划书,是该平台的另一重要功能。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 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9-2010)[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 社,2009.

王元等.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2009[M].北京:经济管 理出版社,2009.

篇5

[关键词]农村信贷 无效金融需求 贷款可贷性

一、引言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的供给及其功能发挥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农村金融体系变革滞后,金融抑制问题突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严重羁绊。因此,如何根据农村金融需求的新特点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从而彻底打破农村金融困境,就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金融需求分析

(一)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特征

在现阶段的中国,农村金融抑制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绊脚石。因此,站在农户角度来审视农村的金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在一个连续的视角下来看巾国农户的金融需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农户,可能面临不同性质的资本约束。具体而言农村金融需求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性贷款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和周期性,涉农的资金需求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借贷资金用途与经济基础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较高,缺少传统意义上的抵押品;(2)农户的融资偏好更加倾向于正规金融贷款,但由于正规信贷的可获得性程度不同,不同地区农户的实际融资顺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借款的便利程度是影响农户融资偏好的主要因素;(3)农户对贷款利率的变动并不敏感,但对高利率的承受能力明显较低;(4)农户借贷的契约化程度较低,关系借贷主要依靠社会性约束(尽管正式的市场契约机制尚不完善,但到目前为止,建立在乡土网络基础上的社会约束依然能较好地执行监督和保障功能),但随着经挤的发展,采用市场化契约来缔结金融合约的方式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采用。(5)信贷资金的次数增多,资金额普遍增大。(6)还款来源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约束。

总之,分散性、小规模、高风险、多元化的金融需求,意味着金融经营成本的增加;贫穷、传统、保守,决定了农民在金融资源获取上的弱势;信贷资金供给不足无法满足需求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现阶段农村金融需求的新变化

(1)消费信贷需求愿望强烈。目前,许多农民为改善生活条件,对于小型农机具的消费欲望强烈。原因在于农民需要这些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生产。但是部分农民表示由于现在下乡农机具价格走势偏高,依靠自身储蓄仍无法购买。因此,国家应当出台与其相关的消费信贷措施,设计新的信贷产品给予农民优惠,满足农户的金融需求,为拉动农村经济的增长创造条件。

(2)农户生产扩大贷款需求增加。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村规模化、集中化经营土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农村种植大户的不断增加带来生产经营信贷需求的压力上升。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做好小额信贷款又要发挥农业资金杠杆作用,支持农村新模式的发展。满足农村的信贷资金需求,台理引导农村经济又稳又快的发展。

(3)专业合作社信贷需求突出。目前,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村一种新的经济形势。实践证明,专业合作社是解决农村金融需求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振兴农业经济的基础。加强和改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产品特色优势明显、组织运行顺畅、经济实力较强、服务功能完备、信用状况良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联保贷款等方式。对信用评价低的专业合作社实施限制信贷投放的方式,督促其改正不良行为,消除失信带来的不良后果,重新积累信用以便能早日获得农信社的支持,使专业合作社快速蓬勃发展。

(4)加大农民工创业贷款。金融危机导致大量的农民工非自愿失业,如何引导农民工重新上岗和创业,维持社会稳定是现在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任务,实行目标考核管理,充分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资信评级,对回乡农民工创办的符合农业产业化贴息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并适当降低贴息审批条件。采取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为回乡创业企业“量身定做”的特色金融服务,满足农民工创业资金多样化的要求。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需求较强。当前,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总体表现为建设的力度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基础设施规模小、水平低、配套陈旧问题明显。为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政府和农民纷纷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但由于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收益率低、回报期长的特性,除农户集资外,还需要农村金融部门大力的信贷支持。

三、无效金融需求分析

当前正规金融机构所使用的通用信贷技术,以传统农区为代表的大量的普通农户(尤其是贫困农户)的金融需求,因为无法满足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而被拒之门外——这些农户显性资本的缺乏和原始积累的缓慢发展,由于与“现代信贷技术”的格格不入而无法转化为“有效的”金融需求以及相应的金融供给。

但应该指出的是,这些农户的金融需求之所以被视为“无效需求”,原因不在于需求的真实性,而在于需求的“难以缔约性”——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作为供给方的金融机构的判断标准。换言之,如果单纯从“现代信贷技术”所通常使用的判断标准来看,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的信贷需求确实应被视为“无效的”金融需求;但是,无抵押和无担保的农户据调是存在大量具备现实还款能力的农户,只不过按照所谓的“现代信贷技术”来判断是“无效的”金融需求。根据对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调研表明,通过开发适用于低端市场(包括农户、作坊主、小商贩、等)的小额信贷技术和金融服务方法,大量被正规金融机构所视为“无效金融需求”的所谓无抵押、无担保的贷款者不仅具备还款能力和可持续性,而且违约率极低。根据四川南充美信服务公司的客户资料分析,这些客户大都属于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记录的“三无”群体,有的与当地的正规金融机构网点(如邮储银行、农业银行)仅一墙之隔,但却得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贷款,而当他们获得了“美信”的贷款后,其潜在的金融需求和良好的还款信用立即获得了释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

(1)简单地将无抵押、无担保等显性资本水平作为判断无法形成还款能力和有效金融需求的观点是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供给无法有效延伸至农户低端市场的重要原因;

(2)建立在抵押、担保和现金流等分析基础上的所谓“现代信贷技术”并不适用于低端农户市场,低端农贷市场的信贷供给和金融服务需要开发专门的信贷技术和服务方法;

(3)在金融供给端的竞争依然不够充分的情况下,习惯于采用传统信贷技术发放贷款的正规金融机构已经形成某种“创新惰性”,缺乏开发专门服务于低端市场的金融技术的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应该看到:农村的金融需求,已经表现为传统意义需求基础上的升级成分;新的特征以及新的需求变化要我们适时的加以解决这些新生问题,才有可能增加农户贷款的可获得性,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而判断农户的信贷需求是否是有效需求,金融机构需要走出传统信贷标准的桎梏,针对低端信贷市场的特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使得那些潜在的有效需求得到更好的识别和满足。根据多次调研表明,潜在的大部分农户信贷需求是真实有效的。这说明当前对于“潜在的占多数的农户信贷需求是无效的”这一论断是片面的,它忽略了很大一部分潜在的有效需求。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金融机构能否具备识别这些潜在有效需求的能力和技术。

四、应对的策略

(一)扩展农户的金融需求角度

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充分考虑农户的金融需求,农户的政策意愿。在此基础上政府实地考究,从当地农户的最迫切需求出发进行改革。从根本来讲,应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文化水平,培养农户自发利用正规金融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1)根据其特征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向理性小农转变,提高其获信能力,保障其可贷资金的获得。(2)转变农民的理念,培训农民技能,提高农民素质,使农户潜在的有效金融需求得到进一步释放。

(二)增加农村金融供给角度

首先,激励农村正规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需求资金的投放力度。具体包括:(1)继续完善农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体制,调整其信贷结构。采取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等激励手段加大农业银行的支农力度,提高对农村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的服务水平。(2)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明晰产权关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强化约束机制,增强其为农村经济服务的实力。对于在支农方面成绩突出的信用社,政府予以相应的奖励。其次,加大支农信贷政策的宣传力度,发展小额农村信贷,政府提供资金和服务建立支农小额信贷为中心的农村资金融通市场。从而为解决所谓的农户“无效金融需求”获得贷款来源创造条件。最后,引导民间金融,调整农村金融的市场准人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涉农第三产业,实现支农资金的效用最大化,满足农村金融需求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徐璋勇,王红莉基于农户金融需求视角的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9)p47-48

[2]陈雨露,马勇中国农村金融:现实困局与发展路径[J]货币金融评论,2009,(12):p 2-4

[3]王学信农户的金融需求及其解决途径[J],商业研究,2006,(24):p 38 39

[4]肖海霞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J]农村经济,2004(5):p 73-74

[5]张营周从金融需求视角看中部地区农村金融改革[J]农村经济,2009(6):p 71-72

篇6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基本上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阶段,国家正在重点进行传统农业的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时期,形成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刻。而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

二、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管理的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

我国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为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下建立的,为服务三农为己任。当前我国处于改造传统农业和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但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还不能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相匹配,如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体系未与农业现代化相调整。在各个大中院校中,人才培养目标趋同,农业经济管理缺乏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类似,技能特长与现代农业发展和需求相距较大。

(二)轻实践重理论

另一方面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中还存在着“轻实践、重理论”的教育理念,最明显的就是农业试验课程只是理论课程的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实习基地少,实践教学难落实,如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等难以有效落实。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设置中毕业实习一般设置在最后一期,学生忙于择业求职,导致实习内容流于形式,实习论文缺乏实地调查,实习报告参差不齐,缺乏严谨、规范的实践教学和实习监督,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农业的专业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无法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也不利于培养农业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毕业生竞争力不强

在农业的大中院校培养出的农业经管类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一些学生自身缺乏爱农、兴农和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再加上学生家长对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力,更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涉农领域。在学校方面,缺乏对学生进行引导正确的就业和从业观念,也使得农业经管类专业的就业率在各专业的排名靠后,就业率低下和毕业生整体素质不高反过来也影响了招生质量,形成了农业专业招生和毕业的恶性循环。

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培养目标

农业的大中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优势和所处区域优势,并结合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就业期望,突出高校的自身农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点。如浙江大学的农业经济管理重点是培养熟悉食品国际商务流程、具有全球视野、食品企业运作管理的高级涉农商务人才。除了学校角度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创新,还要专业层面和专业内容两个方面的创新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在农业专业层面上制定针对传统农业、新兴农业、农业应用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基础理论等方面的培养目标,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农业专业内容上制定各类课程的培养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体系、内容设计和培养方案都要适应农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这三个层次的农业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相辅相成,无论哪个层面,都能够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仅掌握社会、人文、农村经济、农业管理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能够运用先进的农业管理理念解决和发现农业问题,独到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去服务和建设“三农”,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推动者和农业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在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中,要从整体上对农业经理管理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优化。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实用化、综合化、精简化、多样化,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完整。一是注重农业科技与生物技术、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注重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将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不断渗透到农业课程中;二是合理安排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农业公共课程的比例,在扩大学生农业专业的知识面的基础上,也要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和脱节的情况;三是加强农业经管类的核心课程建设,不断凝练和更新农业课程内容,增设能够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课程,精简教学内容,在核心课程上增加学分占比。

(三)完善教学方法

大学生最佳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间是第一学年,而不是像很多大中院校第二学年或者第三学年学生自行选择专业的方向,因此应尽早为学生创造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在第一学年的下学期就开始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如农业经营与管理,农村发展与管理、农村经济产业化等农业经管类的专业方向,并整合专业课程体系,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一是根据学生自身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特点,适当增加案例、分组讨论,改变单一的教授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分组讨论中形成师生互动的氛围,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意识。二是,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并加强与农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提高实习基地的质量,增加学生实践调研的机会,将农业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实践教学

对于农业经管类的学生而言,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理论应用实践的有效途径之一。一是创新开展“班村共建”模式的第二课堂,农业经管专业的学生与基层组织的村级对接,学生科担任村主任助理,为村委推广农业技术、扩展农村产品销售、筹建农村网站等多种形式开展社会实践,逐步使得学生爱农、并愿意扎根农村,培养强农意识的有效途径,也从很大程度上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得他们发挥一技之长,在农村事务中也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可适时开展农业科技的学术竞赛,通过对农业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任课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社会调查报告、创业设计大赛、农业管理论文比赛、农业技术科研立项等活动,在实践和竞赛活动中强化农业理论知识和合作意识,发挥学生高效积极性和创造性。

作者:张永康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郊翔宇,崔宁波,庞金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M].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

篇7

关键词:农村建设;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1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状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农村改革和推进农村深入发展的道路上,农村生态问题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地方政府为了农村发展的眼前利益而忽视农村环境问题的案例屡有发生。首先,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有利于解决当前农村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改善农村环境,为村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其次,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可以为“生态农村”的建设提供法制保障,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第三,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应有之义,有利于实现农村全面协调的发展。

2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现状

1、完整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尚未建立。

“有法可依”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没有一套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农村环境保护所依据的基本法律,但是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农村分布广泛,经济发展多样,各地具体的环境问题不尽相同,很多具体的环境问题在现有的环境保护法中并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因此,“有法可依” 中的“法” 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制约因素,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环境污染的程度、环境污染的责任认定以及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这容易造成各个部门相互掣肘、推卸责任,农村环境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2、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有待加强。

“执法必严”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关键环节,没有了“执法必严”,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就成了一纸空谈。然而,就目前来看,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执法工作不尽人意。首先,执法人员对于现有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以及具体的条文掌握不足,执法工作效率不高;其次,社会整体的环境保护法制意识不强,执法工作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和阻拦;最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度高于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这使得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难以有效推广。

3、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及环境法制意识薄弱。

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主力军,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而言,”有法必依“的主要执行主体是农民。然而农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法制意识普遍不高,这主要受制于农民的文化素质以及接受教育的程度;其次相关环保和法律部门对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农民对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没有形成系统的了解与认识;第三,由于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业绩的追求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对经济利益的追逐,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天平上,环境保护变得无足轻重,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也就成了空谈。

4、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资金不到位。

经济发展是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同样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基石。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对环境法制建设的投资力度欠缺,第一,由于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投资收益不明显,各级政府对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投资的积极性不高;第二,由于受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带领农民脱离贫困、走上小康之路成为某些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没有富余的资金投入到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中。

3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措施探讨

1、加快农村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使农村环境保护早日走上法制化的道路。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法制体系是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化的依据。首先,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部门要深入分析了解各个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与影响以及后续处理方案等,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接着,在对具体环境问题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对环境污染的责任与解决做出法律规定。第三,在环境保护立法工作中要协调各方利益,选择典型案例,为日后的环境保护法制推广树立典型。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使农村环境保护做到“有法必依”。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工作是实现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重中之重,若执法力度不足,再完美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都无济于事。第一,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和素质是提高执法队伍执法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在环境保护法律制定后首先要传达给各级执法人员,执法部门开展专题讲座、讨论会等,加深执法人员对具体法律条文的掌握和理解。第二,农村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要做到合情合理又合法,选择恰当的方式执法,避免暴力执法、避免在执法的过程中引发冲突与矛盾。

3、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生态意识和法律意识。

农民是实现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和执行者,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农民的行为,但是从长远来看农民是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主要受益群体,因此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与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首先,要通过科普、法普使农民认识到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农民对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孰轻孰重有正确的认识,对当前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发展如何协调做出判断。第二,相关部门通过在农村开展环境保护法制建设讲座、组织相关活动,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4、发展农村经济,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虽然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是与城市相比,城乡发展的差距依然存在,这直接导致了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物质基础薄弱,因此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直接和主要经济投入来自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成果,从长远看对环境法制建设的投入也将使得农村经济受益。其次,大力呼吁社会各界和慈善团体对农村环境保护进行经济援助和支持,为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添砖加瓦。

4 结束语

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关乎农村的持续发展,关乎千千万万农民及其子孙万代的切身利益,而当前农村环境问题令人堪忧,因此大力推行农村环境法制建设势在必行。只要从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的各个环节入手,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终将走上正轨。

参考文献

篇8

应该说,随着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民营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确立了在农村经济中的决定性战略地位。如果说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金融体系表现出了很强的适应性的话,那么随着体制转轨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系再也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求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成为必然,而这种变革和创新是根本性的,非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如何打破既有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垄断地位,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提高农村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成为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显而易见,发展体制外的农村民营金融能够推动农村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全书在概述已有的农村金融研究、农村民营金融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了农村民营金融概念,指出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内生出了民营金融的创新主体,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是必然的。进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以及农村金融供给情况,提出发展农村民营金融是解决资金供求矛盾的关键。从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检讨和回顾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既有的改革难以取得实效的原因,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在界定农村非正式金融概念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制度优势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作者力图在尽可能多地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贯彻理论分析与比较分析、实证分析、案例分析等有机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求对农村民营金融的发展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提出农村民营金融发展的可行操作思路和措施。作者主要在以下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1.重新界定农村民营金融的概念。农村民营金融指农村地区主要由民间资本构成并掌握着经营控制权进而通过资金的融通活动或借贷活动为农民、农村企业等提供各种服务的金融形式。农村民营金融不仅包括正式金融,而且还包括非正式金融,不仅包括民间金融,而且还包括民有金融。这一界定突破了农村非正式金融、农村民间金融、农村民有金融等概念仅仅侧重于某一方面农村金融形式的概括,而忽视了另外一些金融形式的局限。特别是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系统包括农村正式金融(民营部分)和农村非正式金融两个部分,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农村民营金融的特点及其制度优势。[HT5”SS]

2.探讨农村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状况。重新划分了农村金融需求,并对各种农村金融需求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了农村金融需求的特点,展望了农村金融需求的发展趋势。概括了既有的农村正式金融与农村非正式金融的各种形式,特别是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满足情况,剖析了既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局限性。描述了农村民营正式金融与民营非正式金融的发展概况,显示出了农村民营金融强大的生命力和良好的竞争力。

3.明确提出发展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通过比较历史和现实中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情况,指出其发展的必然性。但是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需要各种明确的、规范的制度进行监管,从市场准入、金融监管、市场退出等方面探讨了农村民营商业性金融的发展。明确提出农村民营金融作为试点应该实行混业经营。

4.提出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检讨和回顾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和发展历程,分析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进一步指出了目前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了发展真正的农村信用社的措施和对策。

篇9

关键词:农经档案;经济发展;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农村合作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全新的问题和趋势。分析农经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新问题,需要一个职能明确的专业管理机构。农经管理部门应该针对实际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档案的整理、分类、存档、编目到整理的时间和操作都需要制定详细的说明和规定,确保农经档案管理工作更好的顺利的完成,最终切实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提高农民群众的经济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档案材料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同时也是见证农经工作开展过程的重要凭证,收集相应的工作材料,做好分类、整理、编目和存档工作,对于农经工作开展借鉴过去的办公经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农经档案管理却不是如此,农经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高,相应材料的搜集积极性不足,没有独立的档案存放室,导致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霉变和虫蛀的现象,因此,农经工作要想发展就需要切实解决好农经档案管理问题。

一、深化农经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和农村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已经迎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需要密切关注三农问题。现阶段,农村各项工作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新农村建设、现代农民职业教育以及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新时期,对农村各项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和变化,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求我们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在最近几年农经档案管理中,很多地区部门逐渐健全和完善了农村各项工作的管理制度,认真做好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土地承包、土地流转和农村财产和资产管理等工作,在农经档案管理过程做出的积极的努力,对推动基层农经管理部门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晰的认识到,现代农村工作十分的复杂,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工作内容,因此,在对农经档案进行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这是农村管理过程中一个比较落后的环节。农经档案管理是财务管理的真实记录,是农村财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体现,同时也会给后人留下可以参考的珍贵材料,能够切实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这就要农村地区广大的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农经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拓展自身发展空间。

二、农经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档案室建设落后,硬件设备投入较少从总体发展情况来看,多数农经管理部门的档案室空间狭小、潮湿,很多储存档案的设备都已经严重老化,很多硬件设备几乎都没有更换过,上级部门只是重视农经工作下放,却没有注重对农经管理部门的资金投入。对于经管理部门来说,其自身有限的资金多数都应用到部门建设建设中,对档案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小。由于档案室内相应设备建设标准较低,档案经常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并出现了发霉、变质和虫蛀等安全问题。档案室的硬件设备早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农经档案管理的需求。

2.业务资料损失,农经档案搜集难县级的农经管理部门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再加上最近几年,很多职能部门合并,工作人员流动以及档案管理意识淡薄,使得档案材料在移交过程中出现了丢失和无处保管的现象,很多重要的农经业务材料无法查找,这就给规范农技档案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3.制度建设不足,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在各个乡镇随虽然已经建立的档案管理制度,但是这些的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农村社会的发展的需求,其未能紧跟时展的潮流合理对制度建设完善。在很多村镇都没有指定农经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导致了应该存档的农经工作材料收集不完整,档案分类不科学,立卷不规范。同时,在农经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多数都是兼职的行为,其在工作过程中,因为没有接受专业的教育和培训,一直都是依照领导的指示进行档案存档和管理,对整个档案管理的业务流程不充足,在一些地区还存在档案自己管理的混乱现象,使得农经档案管理工作停滞不前。

三、深化农经档案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建立完善的农经档案管理机制首先,统一指挥和部署。实际的农经办公室和档案部门应该联合起来,依据国家相应法律法规,以及土地承包、流转、经营和农村集体财产和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综合各方面意见出台关于深化农经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流程和建设实施意见,强化领导,统一指挥和部署,全面树立档案意识;其次,统一监督和检查。每年需要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一次档案检查和部门互相检查,对合格的单位给予鼓励和奖励,对不合格的,存在的问题的单位,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其自身的档案管理能力,逐渐推进档案规范化管理。

2.改善农经档案管理条件首先,要保证与独立的及空间充足的档案专用档案室;其次,要引进具有一定保存能力的档案保存设备;最后,要保证档案室的防水、防潮、防光照和防虫蛀等安全措施。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室的管理,每年要求农经管理部门安排专项资资金根据需要配置的设备添加相应的档案现代化管理技术和设备。

3.保证农经档案的安全和完整首先,应该明确集中保存原则。农经管理部门所形成的农经档案必须由本单位保存完整,并由专职人员对这些档案进行管理,任何人都不能将其据为己有,禁止分散保管;其次,要及时明确档案管理的范围和时间限度。农经工作开展过程中,会形成很多材料,内容十分丰富,这就需要档案管理部门制定科学档案的归档规范,按照分类存档和定期存档的原则对档案进行管理,尽量保证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最后,要全面明晰档案岗位的职责。农经档案管理人员应该熟悉本部门的全部档案,并做好各种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编目、归档和日常管理工作,切实落实好各项档案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翁贞林,阮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元模式、内在逻辑与区域案例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32-39.

[2]张文彬,马维志.新常态下西吉县农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5):315.

篇10

关键词: 农村金融;金融抑制;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是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三农”问题一直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农村领域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现象,金融服务难以满足“三农”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抑制是怎样形成的?如何消除它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约束?已引起了决策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目前,中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较为丰富的成果,针对于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也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文献。本文从研究的不同角度对相关文献加以梳理,旨在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的成果作一个透彻的了解,并对此研究的角度作简要评价,为中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思路方向。

一、我国存在农村金融抑制

最早提出金融抑制理论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爱德华・肖和罗纳德・麦金农(1973),他们深入的研究了发展中国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集中研究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出了“金融抑制”理论。

国内一些学者沿着相同的思路对中国农村金融抑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农村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现象。大量研究认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有三种表现形式:一是供给型金融抑制。二是需求型金融抑制。三是供需结构型金融抑制(王国华、,2006)。

在以上三种类型的金融抑制中,供给型金融抑制起着主导作用,其它两种形式的金融抑制处于从属地位(何志雄,2003)。这是因为:首先,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先满足量的要求,然后才有质的提高。因此,只有在缓解供给型金融抑制的基础上,才会考虑需求的增加与需求的多样性问题。其次,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金融“供给领先”模式已为许多国家,特别为东亚国家的发展所证实。第三,供给型金融抑制有时也会以需求型等金融抑制的形式出现(曾芳芳,2006)。

那么,我国农户金融抑制的程度究竟有多大呢?李锐、朱喜(2007),通过biprobit和match模型定量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分析得出我国当前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约为70.92%,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户的金融抑制程度相当严重。因此研究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此提出解除其抑制的政策建议显得十分必要。

二、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

(一)从供给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对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其中多数研究沿袭了西方金融抑制理论传统,从金融供给的角度出发来研究,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正规金融部门对农户贷款资金供给有限,及金融服务项目不足。按照谢平(2001)的观点,“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在农村金融中会发挥作用。

任伟(2006)认为,我国当前农村存在明显的金融抑制问题。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的金融体系使得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和城市金融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割裂的市场。在这个市场里面资金流动是不畅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从农村向城市输送资金的单向流动的金融市场。这种金融市场的组织制度安排使得“三农”问题的解决面临资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因此农村金融市场的根本问题是一个如何增加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制度的问题。

然而,以上分析和研究是在理论的层次上展开的,对实际的解说和操作可能不具有明显的有效性,从案例研究中才可增加其可信性。在此基础上,曾芳芳(2006)以重庆农村为例,认为重庆这种存款需求和规模均较小的欠发达地区,表面上看是金融有效需求不足,其实质却是金融供给类型不对,从根本上讲是金融供给的总量不足。

那洪生,周庆海(2004),则从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具体表现分析,我国当前农村存在的金融抑制属于典型的供给型金融抑制,并指出造成农村金融抑制的主要原因在于制度供给不足,亦即不适当的制度安排。

实际上,以上学者都只是从制度供给不足或资金供给不足单方面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原因,只强调其中一方面而提出的原因必然是不全面,不完善的。因此,在此基础上,马晓河、蓝海涛(2003),结合双重的供给不足,并通过进一步考察发现,制度和资金双重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长期执行的是城市和工业优先发展的传统工业化战略。

但如果仅从供给角度分析金融抑制,必然有这样一个前提,即农村的金融需求弹性是无限大的,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的金融供给必然能产生相应的需求,达到供需自然平衡。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当前我国农村还存在明显的资金有效需求或需求能力的不足(王彬,2008)。

(二)从需求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事实上,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不仅取决于正规金融部门的资金供给,而且也取决于农户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强度。一些文献则从金融需求的角度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认为行业风险、市场风险、制度风险、产业结构及社会保障等因素的制约,致使农户借入资金的预期收益较低,同时,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效应与挤出效应,使我国农村中的农户形成了因其借款需求不足而导致的需求型金融抑制(高帆,2002)。

张琴,赵丙奇(2006)通过对农村金融交易主体的访问分析了农村资金需求者的情况,讨论了目前农村各个需求主体之间的不一致性以及出现的替代关系,同时指出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需要多样化的金融机构来满足。

进一步,刘祚祥(2007)从农村金融抑制的需求角度,注意到我国农户在城市化与工业化转移过程中的逆向淘汰趋势,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社会的微观经济组织的行为选择对金融交易的影响。刘祚祥与孙良媛在湘北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户的逆向淘汰趋势与农业的低效率增长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农户的自生能力不足是难以通过中央财政补贴来弥补的命题(刘祚祥、孙良媛,2006),从而为农村金融的需求型抑制提供了分析的逻辑起点。

(三)从供需均衡角度来分析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

如果只是单纯从金融体系的角度分析金融抑制问题,因此不够全面。为使金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从供求均衡的角度寻找导致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根本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张杰等(2006),认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应以金融需求为基础,走出中央与地方利益主体相互博弈的困局,尽快达到两者之间最优的均衡点。这就需要我们从金融供需的层面上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表现、成因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对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于是,王彬(2008)从金融供需均衡的层面上,指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成因也可以从农业、农村金融体系和政府三个层面来思考,从而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这些研究从制度层面较好地解释了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在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所做出的解释却不够系统和全面。基于此,何德旭与饶明(2007)试图从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层面,运用金融排斥性理论框架解析我国金融抑制的深层原因,他们认为产生农村金融抑制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中,在经营取向上对农户的金融需求造成了较强的金融排斥性,从而没有为农村经济发展配置足够的金融(信贷)资源。

综合各家观点,中国的农村金融抑制问题既有供给的问题也有需求的问题,但是到底先从需求角度入手还是先从供给入手这个问题很难得到完全的解释。对于农村金融抑制产生的成因仍存在争议。并且我国学者大多数研究都只不过从理论上来研究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较少利用模型来进行分析,因此得出的结论有效性不强。

三、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的政策建议

解决“金融抑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都主张实行“金融深化”,减少国家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的行政干预,推动金融交易的增加,强调货币深化和金融机构的多样化是金融发展的必要步骤,在市场竞争机制下实现对资金更有效的配置。

因此,鉴于农村金融市场出现的金融抑制问题,国内多数文献认为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进行金融深化(郭卫2002,那洪生,周庆海,2004,涂高文2005,黄卫红,2006);王安明(2005)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金融深化的理论和制度。

在此基础上,王国华与(2006)进一步指出,农村金融深化的根本还在于制度创新,所以,应从农村的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状况出发,根据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需求的结构、数量与特征,来设计和提供相应的制度供给,这是解决农村金融抑制的基本思路。于是,任伟(2006)、李春梅(2007)对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指出政府应该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大局出发,从国家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出发,制定全面、系统的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和具体的、分阶段的实施规划。

另外,殷本杰(2006)通过规范的理论分析,论证了金融约束可以有效的修正金融抑制的许多缺陷。但何大安,丁芳伟(2006)从农村金融体制的内生性因素入手结合国内实际,认为当前的农村金融不是纯粹意义上的金融抑制,而是更多的反映为由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的动态转变。他们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逐步解决农村金融抑制向金融深化转变过程中诸如利率、市场准入、业务经营、资本流动等内生性因素对产生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影响的问题。

从刺激金融供给的角度,曾芳芳(2006)指出农村金融重组和深化是解决供给型金融抑制的有效途径。从根本上来看,农村金融供给可以归纳为农村金融机构的进入问题,在这个意义上,陈霞(2007)认为,增加政策性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放宽合作金融的准入门槛、鼓励发展多元化的合作金融组织,建立市场准入制度、放开对农村民间金融的管制,加强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业务指导和风险监管,是解除农村金融抑制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刘祚祥(2007)则从刺激金融需求的角度,提出解除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以推进我国金融发展的具体措施。但是,他们的研究都只是从供需的单方面展开的,在此研究基础上,王彬(2008)进一步指出,应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供需之间的矛盾,重新定位与调整农村金融体系,以期通过制度创新以及加快相应的政府改革,改善农村金融供需双方关系,从而进一步缓解我国农村金融抑制现象。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赵志芳(2007)运用交易费用等原理,分析了农村信用合作社在满足农村金融需求方面具有的天然的比较优势,因此基于重构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思想,赵志芳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几点看法。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研究文献都提出了要通过政府之力来解除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这就在逻辑上产生了一个悖论,政策性金融天生隐含着金融抑制的结果,而政策性金融制度安排又可用来推进农村金融抑制的解决,在实践中也产生出完全相反的效果,一些国家通过政策性金融有效解决了农村的金融抑制,一些国家却因为政策性金融加重了农村的金融抑制。政策性金融显然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引发金融抑制,也可用来缓解金融抑制(谢文,2006)。因此,笔者认为,针对我国不同的地区,由于其实际背景和侧重点不同,研究结论并不具有普适性,应根据实际情况来探寻切合我国各地区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措施和方法。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肖.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M].上海:三联书店,1991.

[2](美)罗纳德・麦金农. 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3]郭卫.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问题研究[J].农村金融,2002.

[4]何大安,丁芳伟.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化非均衡推进现象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06,(6).

[5]何德旭,饶明.金融排斥性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失衡[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5).

[6]黄卫红.中国农村融资问题与金融抑制、金融深化关系研究[J].农村经济,2006,(5).

[7]李锐,朱喜.农户金融抑制及其福利损失的计量分析[J].经济研究,2007,(2) .

[8]刘祚祥.农户的逆向淘汰、需求型金融抑制与我国农村金融发展[J].经济问题探索,2007,(4).

[9]陈霞.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4).

[10]马晓河,蓝海涛.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困境与改革思路[J].中国金融,2003(11).

[11]那洪生,周庆海.对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的研究[J].理论纵横,2004,(1).

[12]涂高文.完善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1).

[13]王彬.农村金融抑制及制度创新――基于供需视角下的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08,(7).

[14]王国华,.论我国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制度创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5).

[15]谢平.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的争论[J].金融研究,2001,(1).

[16]谢文.农村金融抑制与农发行发展路径选择[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6).

[17]高帆.我国农村中的需求型金融抑制及其解除[J].中国农村经济,2002,(12).

[18]殷本杰.金融约束: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度安排[J].中国农村经济.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