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思想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24 23:3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价值观思想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价值观思想汇报

篇1

敬爱的党支部: 在这义举被频繁传颂的过程中也引发我们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勤俭、善良为传统美德。而到了21世纪的今天,和谐社会的建设已是人人有责,见义勇为更是其中之要义。先别说见死不救是不可取的,无论你有无能力,当你遇见有人身陷险境的时候你都应当在能力范围内尽全力伸以援手。更何况据报道很多事故现场其实只要有人愿意伸出援手是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的,因此对于居然存在渔民见死不救只为赚取捞尸费的说法,让人感到义愤填膺。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逝者已矣,是为不幸;生者如斯,情何以堪!

围观者见死不救的说法虽然历来都受到社会舆论的强烈谴责,但是见死不救究竟能否定罪,这在法律上又是一个有待商榷的议题。面对那些视他人生命为草芥之徒,我们不禁发出抗议。当然这里并不是号召大家盲目地救人,前提是要在保证自身安危之下进行及时、恰当的救助或者求援。我们不鼓励为了挽救一个生命而不顾另一个生命的行为,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都是平等的。那些冷漠麻木的人,如果哪一天,当你自己深陷险情而求救无门的时候你又会怎样?我无法想象那些可怜可爱的孩子在冰冷的江水中挣扎、哀嚎的情景,谁能不为之动容?很多时候,善念之在一念之间才能体现,这并不是冲动,而是一种本能。孟子说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作为仁之端的恻隐之心,并不是为了名誉为了功利为了金钱,应该是出于一种道义的责任,一种人文的关怀,一种人间的有情。看到获救的孩子跪谢那些痛失亲人的家属而被叮嘱要好好学习报效社会之时,我忍不住心酸。一些生命得到延续,而另一些生命却从此消陨,为的只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让社会有爱,让人间更美好。

逝者已往矣,来者犹可追。我想,这些幸运的年轻的生命从此肩负的已经不再只是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可爱的哥哥姐姐为他们所作的也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成长。希望他们能做得到,也相信他们能做得到!大学生的义举体现了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相反,一些人的见死不救,落井下石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卑劣的一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

汇报人:xxx

2009年12月22

篇2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总是会收到很多的短信,要我们国人集体抵制家乐福。在我国奥运会即将来临的时刻,这个事件更是闹得沸沸扬扬。抵制家乐福已经不仅是手机倡议,国内若干城市业已付诸行动,并且这样的行动才是第一波,网络上更相约,五一全国抵制家乐福。面对这样一股汹涌的民意,每个同学有各自不同的观点。4月28号晚,我们在党员之家一起讨论了这个问题。抵制家乐福连同抵制法货,是上个世纪五四时期形成的一种国民抗议方式。抗议的对象应当是权力,却错变为权利,甚至株连到本来是人类物质生产的结晶:商品。但,近一百年过去,我们的抗议还是这样,不免让人感叹。在这个意义上,我反对抵制家乐福。

原因一:权利论。如果你自己不去家乐福购物,这是你的权利。如果你发短信号召大家不去家乐福购物,这也是你的权利。你和一些人来到家乐福门口抗议,尽管我像上面表达的那样不赞成,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你的权利,只要不妨碍他人。然而,当两百多人用巨幅五星红旗堵住家乐福的两个入口,不给购物的人进入,这不是你的权利。同样,当有人发表不同看法,你骂人家是“卖国贼”,并用矿泉水瓶投掷,这也不是你的权利。何况一张图片显示,那么多的大卡车围堵在家乐福门口,从而造成进入家乐福的困难,也造成那个地段大面积的交通拥堵,这更不是你的权利。

爱国是一种权利,在权利菜单上,爱国往往是公共事件,因而它是一种公权利。但,在公权利之前还有私权利,比如我到家乐福购物,甚至包括家乐福本身进行正常的商业营业,都是一种私权利。公权利不能侵犯私权利,就像积极自由不能侵犯消极自由。这两者的关系是且只能是私权优先。当一个人进入家乐福而不得,当家乐福因骚扰而不得不短暂地停业,我只能说,他和它的权利都受到了不正当的侵犯。

原因二:爱国论。爱国需要激情,更需要理性。没有激情的民族是可怕的,激情泛滥同样是可怕的,唯有将激情与理性充分结合的民族,才能赢得尊严。爱国不需要理由,但任何爱国行动都需要正确的方式与策略,理性地表达,不去干涉别人,不去破坏社会秩序,做到有理、有节、有力。当“”分子试图分裂祖国的时候,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事实违背良知的时候,当一些政客居心叵测妖魔化中国的时候,中国人民用各种方式,表达了对祖国最朴素、最深厚的感情。这种强烈的爱国热情,令人动容,弥足珍贵。每次爱国热情的表达都是自然的,但这爱国热情的激发却并非偶然。在愤激之后,更冷静地思考,更理性地分析,更从容地应对,我们才能将阻力变为动力,将磨难变为财富,将这个纷纷扰扰的春天变为凝聚民族精神、历练大国心态的契机。

所以,我不支持抵制家乐福。那么,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19日新华社发表评论说,“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最大的爱国”。同一天,《人民日报》也发表署名文章称,“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确实,我们更需要把无限的爱国热情,转化到更多的实际工作中去,只有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把中国建设得更强大,让那些“弱化”“分裂”中国的声音、行为落空,我们才能赢得更多尊重,爱国也才更有力!

而作为我们大学生,作为预党,我们要做的是,在认真学习、认清时局的同时,做好宣传的作用,带动身边的同学,理智爱国,避免大家被不法分子利用!

我们要爱国,可是,理智爱国更加的重要!

黄丽钗

篇3

在党课上,老师还讲到了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且让我们思考,如何正确的理解为人民服务。我想作为一个学生,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进入社会后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工作之中,创造应有的价值。在工作岗位上,要时刻以人民的利益为先,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即使是在现在,我们也可以多多关心身边的同学,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热心地伸出我们的援助之手,做到同学所想。在平时的生活中,严格的要求自己,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1]

老师在课堂上就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行了详尽的讲解。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方向。老师的话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大的影响。我的思想觉悟也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将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努力奋斗、积极进取、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不断的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把申请入党的过程看做是督促自己努力奋斗的加油站,在生活中不断要求自己,将强提高。

在上党课之前,我对党课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通过几次的党课培训,我的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除了对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我更加的确定以共 产主义事业奋斗为终身的政治信念。要在组织上入党,要先从思想上入党。我希望到了毕业,参加工作之后,能够以一个党员的身份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这是一个青年伟大的理想。我要经受得住考研,磨练自己的意志力,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 产 党的周围。

篇4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文秘专业,毕业时被一家沿海地级市的事业单位相中,后来被二次分配到苏北的一个小县城。初来乍到,我对工作充满了热情,就像一个煤球,点燃后不需要加油添柴,自觉地越烧越旺。领导让我在半天时间内完成的工作,我决不会拖一秒。我在单位主要从事文稿起草、宣传报道、政务信息以及一些琐碎的杂活儿。

在办公室这个清水衙门,杂事多琐事多,大到要负责单位的稳定发展,小到要负责职工的吃喝拉撒。单位两天一小会,三天一大会,一周一总结,不到三天就会收发好多文件。基层的职工称机关是牛皮公司,没事干专门发文件搞形式主义。在办文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领导对诸如理论学习、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文件、资料一点儿不感冒,当我把这些文件送到他们的办公桌上,他们就会懒懒地扔到一边,要不只看标题就信手在文头上签个名字或“已阅,请某某部门贯彻落实”几个潦草的大字。但是只要涉及到上级拨款、人事任免方面的文件就会立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眼睛里光芒无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让我很迷茫。每逢年初、年中、年末我手中有写不完的总结汇报材料。当我实打实将单位的工作认真写好交领导审阅时,领导不看内容,只看提纲、数字,将我费尽心血熬夜写的材料毫不留情地枪毙,扔给我的是“写得不好,重来!尤其是有些经验要创造提高,有些数字要化虚为实”的一句话。我不明白领导为什么会这么热衷于这些形式和数字。后来在一位参加工作多年的同事的点拨下,我悟到了一些很八股的经验,那就是必须在材料中多写一些诸如“引起X个重视,抓住Y个重点,攻克Z个难点,关注L个热点,塑造M种形象”等字眼,这样领导不喜欢才怪呢!

尽管我对这种新八股文非常反感,但是领导喜欢才是硬道理。从此我的文字材料在这根散发着时尚而又烙着浓厚的封建八股文气息的指挥棒的指引下得到好评,有的还被上级部门当作经验转发、获奖。我内心深处并没有因这种浅薄的赏识而沾沾自喜,每当回到自己的宿舍,翻看自己喜欢的书籍,写自己喜欢的文字时,一股莫名的悲哀涌上心头。我在机关看不见的桎梏中扼杀自己的诚实和才情,有点像拉磨的毛驴,只顾着一圈一圈疲于奔命,全然不顾走路的姿势和质量。

在平淡如水的工作中我成了用文字做嫁衣的缝纫工。一遇到上级的检查或什么大型活动,我就会加班加点,给那些苍白单调的工作加一些时髦的词汇,粉饰单位的门面。上级规定,下属领导干部每季度必须向上级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领导天天忙着抓大事,哪有时间顾及这些鸡毛蒜皮无关经济效益的小事情呢?不用领导找我,主任就会扔给我几份表格:“小马,抽时间把领导的思想汇报写写,写好后报给上级部门!”于是我模仿领导的口气,站在他的位子上在思想汇报中大谈特谈如何重视理论学习,如何加强自身思想修养,如何注重价值观、世界观、权力观的改造。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在我空洞的笔下过去了,我的热情我的理想一点点一点点被无聊的事务吸干了,只剩下一团团干巴巴的墨迹。

由于我在这个小城举目无亲。周末图书馆成了我最好的去处,在那里我可以静下心来,触摸阳光般温暖人心的文字。而当回到机关时别人不是谈论股票奖金,就是谈论房子孩子。表面上我有时也和他们一起嘻嘻哈哈,油腔滑调谈一些有失大雅的话题,内心深处范仲淹的那句“微斯人,吾谁与归”的长叹一次次让我失落。我想逃离机关!当我对机关里许多看不惯的事感到迷茫时,一个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多年的朋友劝我说:“兄弟,别和自己过不去,这世上你看不惯不明白的事儿多的是,机关好比一座山,山不过来你就过去。想不通就用中国特色这四个字来安慰自己吧。没有谁能和你谈理想抱负,谈理想的时代已过去了,提高生活质量才是硬道理。”我的付出成为笑谈,我的文字追求成为别人眼里的无聊。有的人吊儿郎当每月的工资奖金分文不少,有的人不学无术日子过得丝毫不比埋头苦干的逊色。渐渐地在这个旱涝保收的机关我学会了抽烟、喝酒、游戏青春。拖拉、懒散、世故、油滑这些中国特色的不良习惯在机关就像病毒一样无声地侵入了我的生活。

在机关,你所鄙视的正是人家喜欢的,你所喜欢的正是人家鄙视的。当我保持“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傲时,得到的是无尽的烦恼,早上睡到8点上班,到办公室屁股还没坐热就有人叫我到外边吃早饭。我说“上班时间不好出去吃早饭吧?”“傻瓜,如果人人像你一样敬业,机关早已比香港廉政公署务实高效了,还找你来干什么?”

当我随波逐流融入机关这个大染缸时,说我的人少了,关心我的人多了。晚上下班后回到宿舍我常常躺着发呆,我到底怎么了?理想的火焰暗淡下去了,而世俗的灯盏在我周围越燃越旺,一点点将我笼罩。刚参加工作时的那股热情荡然无存,离开校园时立下的雄心壮志早已被粉碎机一样的机关粉成一堆残渣,有的缥缥缈缈成为海市蜃楼,有的浑浑噩噩成为烟酒饭局。

篇5

进入大学以来我就一直都想着进入党校学习,但是可能由于我的思想境界还不够高,还不够进入党校的标准,所以直到现在我才能够进入学习。 经过党课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得认识了党,端正了自己的入党动机,明确了自己的奋斗目标——永远跟党走,并且增加了我——一名积极分子积极加入中国共 产 党,成为其中一员的决心。

我在组织上入党后,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思想上真正入党。因为我知道一个人在组织上入党一生可能只有一次,但要真正在思想上入党却是一生一世的事。作为学生党员首先应该是普通党员,应该用自己的言行表明自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是有共 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今天的学生党员,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学生党员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从而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那么,怎样才能体现一名合格的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呢?我觉得应该包括一下几点:

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大学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大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大学生党员勤奋刻苦,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同时,还要和大家共同进步,经常交流经验,乐于帮助有困难同学。另外,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一个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青年,其社会适应能力才会比较强,才能较好地处理形形的问题。总之,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刻苦学习、钻研,并有所创新。

篇6

7月8日,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支委成员一行8人来到了位于××风景区附近的烈士园,瞻仰烈士陵墓,缅怀不灭英魂。

骄阳下的烈士陵墓,宁静中透着肃穆。革命烈士的光荣事迹以及当代烈士的舍己为人,都使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深刻体会到现在和平、富足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对烈士增添敬意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是啊,人活着至多不过百年,百年之后也就销声匿迹了。说到底,名也好利也好到头都是一场空。既然如此,人活着究竟应该追求些什么呢?如何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一些呢?这个问题曾经捆绕我多时,正是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开始真正理解罗兰罗曼所写的《人为什么而活》,也开始真正明白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抛开私利,为别人的幸福而活。现在想来,这种对私利、名利的释怀,正是对生命意义的彻悟,是思想的至高境界。而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生命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当前,主要是要珍惜在岗位、奉献在岗位,做一个有作为的水利人。就价值观、人生观的层面而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树立健康健全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没有自己健康健全的价值观支持,就会失去凝聚力和工作热情。做水利工作,首先要有积极向上的工作热情。只有爱工作,才能做好工作。好些人也许会问:“我不爱目前这个工作,那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二个方面说服自己:一是明确水利工作的崇高性和重要性。水利工作,项项都是办事为民、谋利为民的,不管在哪个岗位,从事何种工种,我始终都是水利系统的一分子,都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事的。作为水利人,我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自豪,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骄傲。二是明确工作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所谓“干一行爱一行”,只要积极调整心态,试着去接受、了解、喜欢自己的工作,确实可以慢慢培养工作热情的。个体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应该做的是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来适应你,否则,只能被社会淘汰。

二、树立求真务实的价值观,培养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是水利人的本色,是水利系统的优良传统,也是做好水利工作的客观要求。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切工作取得成绩的基础。认真负责反映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就是要做到遇到困难不害怕,遇到问题不逃避,遇到矛盾不退让,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地把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把职权范围内的事情做好。水利工作,工作面广,新情况、新问题多,时效性很强,等不得,拖不起,一等会错失良机,一拖会贻误大事。这就要求我要增强时间观念、效率观念。要只挣朝夕,要立说立行,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立竿见影。当天的工作当天完成,完成一件成一件。

三、树立诚信友善的价值观,弘扬团结争先的工作方式。

诚信友善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要求,同事间的相处是否融洽对工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同事有烦恼要努力开导,同事有困难要尽力帮助。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会开阔人的心胸,远大人的目光。当然,同事间除了友好相处,更重要的是要团结合作。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协作效率高。历尽264个艰辛日夜的口门治江围涂工程,全体参战人员团结一致,迎难而上,通过坚苦卓绝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应该说,我们的事业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是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团结奋斗的结果。个人要从大局出发,求大同存小异,胸襟要开阔,要学会换位思考,结合本职做好各项工作,在团结中力争作出更多的贡献。

四、树立自信乐观的价值观,发扬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

水利工作,多与自然作斗争,困难很多、危险很盛、挫折遍地。面对围涂的多次决口,水库屡次出险,没有一种百折不挠的工作精神,我们怎能化险为夷,取得最终的成功。面对部分企业拖欠水费、水资源费,部分企业不愿安装计量装置,偷一点水是一点,没有一种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我们又怎能顺利完成收费任务。

目前,“清水河道”工程正在开展,“三清一护”必然会碰到诸多困难,水葫芦会反复滋生,污水排放会更加隐秘,人为设障者会顽固抵抗……,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树立自信乐观的价值观,发扬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

五、树立宽厚大度的价值观,培养不计得失的工作风范。

篇7

大学的课堂上随处可见的现象:上课铃声已响,很多同学拎着早餐姗姗来迟,利用课上时间吃饭、聊天。“低头族”只顾玩弄手机,打游戏、QQ聊天沉浸在网络世界。课间走廊抽烟,大声喧哗。寝室里不注重个人生活习惯,对他人造成严重影响,使得寝室关心紧张不和谐。在拥挤的公交车不让座,在公共大厅等候不按顺序排队,走路不注重右侧通行等等行为,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事件屡见不鲜。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哪个教育环节的责任?综合分析体现在家庭、学校、个人三方面原因。

2大学生公德缺失原因的分析

首先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的大学生多数为90后,家庭条件相对优越,父母对孩子的宠爱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意识强。并且社会责任感降低。经常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当这样的孩子走入大学校园,很难适应大学生活,遇到集体活动表现得不够积极,集体宿舍里表现得孤立、格格不入。经常被称作有个性一族。这种社会意识、集体意识薄弱的群体在走入社会后也经常表现出团队意识、合作意识不强。其次,学校对学生公德的培养欠缺,长久以来的教育体制中,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道德教育。学生进入初高中后,这一点更为明显。曾在2009年,湖南省一私立中学下晚自习后发生踩踏事件,8名学生遇难,26人受伤。这一事件在向我们说明学校的教育中欠缺了对学生公德意识的培养,在公共场合,楼道里行走要靠右通行,缓慢通行不推撞,互相谦让不喧哗。在学校的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也更多关注成绩,最终能否考入理想的大学是由成绩决定的。而在大学开设的两课中,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生旷课、课上不听讲等现象屡见不鲜。认为思政课只要考试及格就可以,其他认真听课的学生也往往是知而不行。例如课上讲到要爱护公物,课下就有在课桌上乱写乱画的。所以说培养社会公德的意识并没有落实到践行环节。所以在学生心目中考试始终是划分课程重要程度的唯一标准,这是长久以来教育体制遗留下来的阴影。再次,社会上不良环境影响。大学生在年龄上进入成年人行列,但是在思想意识上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出现形形的不分美丑、善恶现象。例如金钱至上、权钱交易、制假造假等等丑恶现象,它使得大学生容易走向功利化、世俗化。大学校园经常看到四六级替考、卖答案、毕业论文等广告。这些背离诚信、亵渎知识的行为在诱因着青年一代。势必对其社会公德的养成起着严重的负面影响。最后,信息时代网络的冲击。在信息时代极大发展的前提下,人们生活空间由现实社会已经扩展到了虚拟空间中来,当代的大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超乎想象,作业、入党申请书、思想汇报很多情况下不经过独立思考,直接到网上抄袭。网络聊天、购物、冲浪游戏占据了个人大部分生活空间,在一个没有严格制度约束的自由空间里,道德主体需要用自律意识去约束自己的言行,可是对于各种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却缺乏明确的道德判断标准的主体来讲,自律意识显得那么薄弱。所以在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沉迷网络、欺骗、制造谣言、浏览等等行为。

3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手段

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社会公德是衡量其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自我价值,而在于他的社会价值,这一点不仅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更在于他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要提升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公德意识。笔者认为高校尤其是思政课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站在前沿阵地笔者也试图探索出能内化道德行为意识,外化道德行为习惯的一种模式,从根本解决问题。

3.1教与学结合,注重细节

高校开设“两课”,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门课程站在理论前沿,对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具有战略优势,高校要抓好时机,利用教的优势,培养学的兴趣。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教学环节,要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站稳大学生思想阵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培育学生。在教学方法上要选取真实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在讲授文明过马路时,选取中国式过马路的惊险片段播放,以此加强学生对社会公德的敬畏意识。让教与学间有结合,让学生体会学的必要性、紧迫感。所以要抓住教的细节,切忌过粗、过于形式化的泛泛而谈。文明出游、餐桌礼仪。握手礼仪、水电资源的合理利用、助人为乐等等教学环节。尤其要强调对细节的关注。

3.2信与守统一,坚守信仰

在社会生活中,当面对道德困境时很多大学生往往表现出困惑,例如当问道“有老人路边被撞倒,你是否敢扶?”时,大家会联系到2008年彭宇案,大学生扶老人被判赔7.9万元。同样在2014年,发生在武汉街头,一老人骑车摔倒手骨折,“最美女生”勇敢扶起。所以善恶美丑的鲜明对比更有利于锤炼大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要广泛开展学习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活动,用人们信服的榜样进行引领,用令人敬仰的模范先进示范,形成见贤思齐、尊道尚德的浓厚氛围。使大学生群体坚信社会的道德主流是向善的,培养大学生对社会公德的坚守。提高其道德信仰。

3.3理与实结合,注重践行

篇8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沟通艺术

沟通能够拉近人与人的关系,把沟通艺术运用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是一种新的形式,通过利用说话的技巧,能够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极其有利。因此需要掌握沟通艺术的要点,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沟通艺术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沟通是工作者和工作对象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流的过程,是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人和人之间的沟通,目的在于实现信息传递和交流,本质上是双方之间的协调,而沟通就是协调的工具媒介。沟通的目的在于追求思想认识上的协调,使之能够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沟通艺术,在于开展工作时有效、灵活的应用各种沟通技巧,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质量,同时减少沟通产生的负面影响。沟通艺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用价值体现在矛盾的化解和沟通效率的提高。

沟通艺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采取的步骤、方法要根据具体工作对象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对于沟通技巧的合理选用就是沟通艺术的直观体现。为此,在开始工作之前应该首先进行工作对象的实际调查研究,尤其是思想政治工作,想要找寻合理的突破口,就更需要对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思想状况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分析,了解工作对象的核心需求和冲突原因。一般情况下,冲突主要有认识分歧导致和本位主义导致的纠纷两大类。认识分歧是人们观点、觉悟、阅历、爱好等不同导致的在问题认识上的差异,本位主义则是部门和组织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形成的小团体之间的矛盾冲突,除此之外,权责不明和价值观不一致以及信息障碍导致的矛盾也比较常见。企业思想政治开展之前一定要对工作对象的心理状态、性格特点和冲突类型进行分析,对症下药。

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沟通形式

(一)会议

会议是最常见的企业思想政治沟通形式,通过口头语言表达进行信息传达和问题讨论。开会是宣传思想政治工作十分关键的工作形式,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需要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考虑时间、地点和人之间的协调召开各类会议,通过会议传达统一的思想内容,确保与会者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协调统一,维持企业向心力、凝聚力,提高工作热情。

(二)文件

文件是用书面语言实现沟通,同样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应用的沟通方式,通过对下发的各类文件的学习,或者要求干部和职工群众书写正式的思想汇报和活动总结来实现沟通。文件沟通便于存档和整理,便于之后的不断学习,而会议学习可能存在遗漏,可以通过文件来进行补全。

(三)谈话

谈话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正式的面对面交谈,也可以是非正式的闲聊,或者是偶遇的相互问候,但其特点在于接触者之间距离更近,更容易在友善轻松的环境下谈出自身对一个问题的真实看法。会议、文件的形式比较正式,适用于某些问题的处理解决。很多时候在非正式的条件下,能够让人沟通时更加的轻松,更愿意说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具体,从而有利于建立友谊。

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沟通艺术

(一)正人先正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正如这句古语所说,自己都不要东西或者不想做的事情,也就不要强加给别人。所以说“正人先正己”,先把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严格的去要求自己,宽厚的对待他人,把握自身的一言一行。只有自身做到行得正,做得明,才能让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你、信服你,建立起自身的信服度,他人才愿意与你沟通、交谈。而且作为思想工作者,自身要不断去丰富知识、强化道德品质、听从党的指挥和把握好政治的新方向,要达到言行统一、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这样才能在他人出现错误是提醒并指出错误,要做到有理有据、不卑不亢。

(二)全面了解工作对象

在与工作对象进行沟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之前,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工作对象的基本信息,掌握其成长背景、工作经历和性格特征等基本资料,了解对方近期的思想动态和相关情况。只有全面了解工作对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才能把握住全局,做到胸有成竹,稳步推进工作的进行;同时,全面了解工作对象能让对方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其也能更加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多和工作对象交流,多到工作对象的工作环境中去体验,多接触工作对象的生活工作状态,才能有效地了解工作对象。

(三)在沟通中讲究方式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根据平等原则和诚实守信原则,考虑工作对象的性格特征和年龄职位,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保证沟通的有效进行。如果工作对象认为自己很委屈,在沟通中要以倾听为主,倾听工作对象的倾诉,并根据对方的说法有目的、有重点的开导对方,千万不能以说教的方式给对方灌输想法,那样会引起对方的抵触甚至对抗心理。如果工作对象不能直接接受工作者的意图,要靠自身的思维方式做取舍,工作者可以,不能急于求成,通过反复的沟通,细心的引导,把对方一步步地往正确的方向上引导。

四、结语

员工是企业进行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才能够营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现代化建设,讲究以人为本,企业要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员工更加有激情的为企业效力。在于员工沟通时,也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以及其他因素,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能够提高沟通效率,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企业内部更加团结一致,齐心协力为企业的发展着想,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一、犯罪青少年的特点和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一)犯罪青少年的特点

青少年社区矫正是针对14到25岁的青少年。在这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与其他的被矫正对象不同,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青少年非常渴望独立,想要摆脱成人对他们的约束,想要自由,但是却又没有足够的阅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增强,对他人的顾虑很少。对待很多事情,首先考虑的是自已,把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不顾及他人和后果,以致做出很多不负责任的行为。并且他们的情感强烈,很敏感,时常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容易冲动,会因为一些挫折或者刺激引起不受理智控制的行为。

(二)传统矫正模式的局限

1、不利于青少年的身体发育

传统矫正模式造成青少年超强度的劳动现象,使得他们难以得到正常的身体发育的需要,心理容易走向极端。传统的矫正模式大多以劳动来对青少年进行教育,以优化其性情品格,可实际变成了一种“强制性”的劳动,甚至超过本来所规定的劳动时间和强度,这对没有发育完全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生理上,会造成他们过度劳累,无法健康成长和发育。心理上,使他们的情绪更差,逆反心理更加严重,反而适得其反,没有达成一开始保障其思想改造和身心的正常发展的目标,也与“宽严相济”的政策背道而驰。

2、不利于对犯罪青少年进行“因材施教”

传统的矫正模式多进行集中的教育,而且观念较为落后。我国虽然为青少年罪犯制定了以教育为主的行动政策,意图通过教育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正确的观念,并认识到自己不合法、不道德行为的危害性。然而实际上,这种教育多以集中教育为主,不能保证教育的成效,也无法对个别情况采取特殊方法。教育的观念落后,教育的内容也没有与时并进,这样的教育对青少年的改变发挥不了很大作用。

3、容易使犯罪青少年的标签深刻化

传统的矫正模式是以“监督”“管理”为主,使青少年处于封闭式的环境中,并且脱离了原来的生活。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青少年被隔离后变得安分守己了,可是实际上这样很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容易使其身上的标签深刻化。从矫正场所出来后会被社会上其他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无法正常的融入社会,容易导致再犯罪。对于控制力弱、辨别能力低的青少年来说,极易产生交叉感染,使其在与其他罪犯的交往过程中又学习到了其他的犯罪行为,被其他罪犯的错误思想所误导。

(三)社区矫正适用于犯罪青少年的作用

首先,社区矫正有助于犯罪青少年在良好的社区环境中成长,让他们处在健康的环境中,可以避免与监狱中成年犯的互相感染,对他们进行再社会化有积极作用,使他们被优良的文化所感染,而不是继续在不良环境中恶化。其次,社区矫正有助于对犯罪青少年实施“以人为本”的矫正观念,不仅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现代观念,将和谐思想深入人心,还让犯罪青少年感到被宽容被接纳,尊重矫正对象的隐私。再者,有助于节省资源,提高矫正质量,社区矫正的实施可以缓解监狱目前困境,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只占监狱的十分之一,比起监狱,社区矫正更可以提高改造的质量,符合现在的严宽相济的政策要求,顺应了国际刑事司法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中的存在问题

社区矫正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各地区逐步探索出与当地经济、文化水平相适应的社区矫正模式。如在江苏的10年探索中,确立了“党政领导、政法牵头、司法为主、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工作思路,北京市有其独具特色的“3+N”社区矫正模式。上海根据城市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创立了在一定程度上将“执法主体”和“工作主体”分离的制度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挽救了很多青少年,使他们走上正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在矫正工作实施和开展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就渐渐显现出来。

1、传统观念尚未改变

在我国传统观念中,一直有以报应刑罚为主的观念,认为犯罪的人不可饶恕。部分人仍然觉得犯罪青少年是不可挽救,或者需要用严厉的惩罚方式来对待,否则在社会上只会继续犯罪,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就算矫正完成,重新步入社会之后,人们还是用异样的眼光看他们,觉得这种软刑罚根本不能改变他们心底的邪恶。还有很多社区、政府等部门认为,矫正的工作只是公安局或者司法局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导致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的参与率低,积极性不高。

2、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法律的完善是一切制度能贯彻执行的根基,只有在它的支持下,社区矫正制度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法律体系的健全可以使工作进展得更加顺利,法律的强制性可以确保矫正制度的有效执行。社区矫正从其根本上来说是刑罚的一种,就需要其在实施中展现它的权威性。除了《关通知》和《刑事诉讼法》中笼统地提及实行社区矫正之外,没有具体的为青少年制定专门的矫治法律。

3、矫正主体不清

2003年7月“两高、两部”《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称《通知》)指出,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会同公安机关搞好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考察工作,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教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1也就是说,在现行的制度中,执行主体和工作主体不是同一部分,而是分散在两个不同的机关部门。公安部门的执行理念一直都是“轻教育、重打击”,根据其打击数量来对此部门进行评估。然而矫正机构是以教育为主的理念,但是却又没有现实的管理威慑力,这样只能靠软教育的司法行政机关不能够真正发挥社区矫正的效果。在实施过程中如有问题,或矫正效果不理想后,容易互相推诿,不能明确分清责任权限。

4、工作人员不够专业

现在从事矫正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从司法机关、社区、监狱和劳教所等机构中调来的,还有一些是从社会上招募来的人,他们大多不具有专业水准,没有受过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高水平的专业社工人员由于各种现实原因不太愿意投身于矫正工作,大部分专职人员的流失较为严重。我国志愿者的数量较少,公众参与率低,矫正机构里能够熟知青少年的特点的人员较少,这些都使矫正工作无法快速健康发展。

5、矫正的项目和方法不够恰当

对于青少年社区矫正仍在探索中的我国,只有少数地区设有区别于成年人矫正的项目,大多数地区是让青少年与成年人一样进行公益劳动,定期进行思想汇报。这些项目对青少年没有针对性,犯罪青少年需要的是能适应其身心发展状况的全方面的矫正项目,改正现有问题,挖掘内在潜力。在大部分的矫正工作中,也很少采用社工“助人自助”、“平等”、“保密”等价值观念指导实践。没有一个好的理念和方式的指导,实践中容易产生很多问题,也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完善及社工介入

(一)健全青少年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在境外,为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定的法律都比较完善,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如日本的《缓刑执行保护观察法》、美国的《少年犯罪与防治法》等。在我国,完善社区矫正体系着重有两点。首先,对现有的法律要进行修改,统一执法和工作主体,把执法权交由司法行政部门,使司法行政部门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严肃执行矫正工作,加大工作效率,消除衔接中的误差。其次,只依靠目前的规定是没有办法建立一个全面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社区矫正法》有待被建立。只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才能使青少年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每一步更细致,减少漏洞。在法案中,要为青少年设立专门的章节,为未成年人的矫正制度提供明确的法律支持。对待未成年罪犯需要采取特殊的矫正制度和方法,为未成年人制定特别的消灭前科制度。

(二)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机构

社区矫正发展较完善的国家都有自己的矫正部门,除了执行机构还有管理机构,并且有专门处理青少年矫正的部门,如美国有少年法院,英国则有青少年法庭和犯罪工作队。然而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仍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社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还不够普遍。社区矫正现行政策是由公安和司法行政机关配合一起完成的,一些地区再引入社区的协作。但对于这些机构部门来说,社区矫正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只是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他们大部分的资源和精力还是用于机构的本职工作。所以,应该在社会工作机构中专门设一个社区矫正部门,由司法部门牵头,具体行动由社工机构中的矫正部门来执行,这样既可以使矫正具有权威性,又可以受矫正人员得到专业的服务。

(三)加强青少年社区矫正人员队伍建设

社区矫正工作不同于一般性的普通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需要执行人员有素养,受过培训和高等教育。对青少年罪犯,需要矫正工作人员对他们的特性充分的认知。社区矫正发展较完善的国家,在这方面有着严格要求和专业原则,如香港规定执行者必须有社会工作大学学位的才可有上岗资格;美国对矫正工作人员的录用早在1970年就有着较高的标准,对于缓刑官就规定需要硕士学历。我国应在司法部门人员的配合下,以社工机构的专业工作人员为主导对犯罪人员进行矫正。对矫正人员的招募,需要有严格的要求,如需有社会工作专业学历或有2、3年社会工作经验。政府需在政策、资金等方面支持社工的发展,如提高社工者的待遇及社工地位,使社工在新兴行业中崛起。在社工机构中需安排有专门的青少年社工来针对青少年进行矫正,与成年人区别开来。

(四)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项目和方法

首先,应该将目前在进行的项目执行到位。一些地区在执行矫正项目时只是在走流程、完成任务,受矫正人员定期交一份流于表面的思想汇报,定期与司法部门负责人进行交流,交流内容大都差不多,而且大部分都汇报好的方面。真正实质性的内容是很难通过这种常规交流得到。矫正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犯罪青少年的家庭背景、犯罪原因、个好等,运用社会工作的个案方法定期对青少年进行家访,针对青少年的特点与其沟通,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使他们病态心理恢复健康。现有的定期思想汇报也不应该是强制性的书面报告,可以让青少年在受矫正一阶段过后对自己做一个不拘形式的总结。

其次,应该增设一些为青少年特别订制的创新矫正项目,并且在各个项目的实施中,应该穿社工最常用的工作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对于一些犯罪情节很轻不对社会造成威胁的问题青少年,可以让他们在社区进行劳动服务,这样既有利于社区的稳定发展又有利于青少年的改造进步。对于有严重犯罪情节的青少年,可以创建一种远离青少年自身生活的军事化的矫正训练基地,以保密的方式让犯罪青少年进入并接受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和训练。矫正训练营,是为了向犯罪人灌输纪律和责任观念而建立的一种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的矫正机构。2这种新型的方式在美国已经开始运用,可以让犯罪青少年在训练的过程中重新找回自我,摆脱不良习惯。

(五)加大青少年社区矫正的宣传力度

篇10

(一)校友文化的基本内涵

校友文化是在长期的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是校友与校友、校友与母校之间深深的情感,具有相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校友文化最明显的表现是情感文化,由于校友与校友之间那种单纯而深厚的情感,基本未受到世俗的影响,彼此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是真诚的,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想象,校友相逢在母校时,那一段段深情的回忆,那一双双紧握的双手,一个个深深的拥抱,一句句嘘寒问暖的话语,就是对校友文化丰富内涵最为形象而生动的诠释。校友文化是应该传承的,学习优秀校友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抱着对母校和老师的感激之情,为母校做出自己的贡献,给学弟学妹们做出榜样。此外,校友文化是潜在的、隐性的,需要靠自己品味、察觉的,校友文化能够把校友凝聚在一起,心团结在一起,最重要的是有共同的价值认同和情感的依赖,是内心情感的升华。学校是他们曾经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他们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撒在校园,在这里他们可以放肆的发挥着自己无穷的力量,没有束缚,自由自在。

(二)校友文化的发展现状

校友文化从之前的不被看好到现在慢慢的被认识和重视,由此可见,校友文化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校友文化是随着时间的沉淀,慢慢积累的过程,人们也从中发现了校友文化的价值,可以把校友文化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作为沟通方式,联络情感的手段。现在都流行同学聚会、校友会,大家会从四面八方聚到一个地方,互相诉说自己的情感,分享自己事业和家庭的趣事,大家在一起会联想到曾经在大学时很多美好的往事,抛开生活中的不愉快和工作上的压力,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需要阿谀奉承,可以随心所欲,畅所欲言,因为大家都是校友,是平等的。

二、校友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一)榜样教学

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可以请优秀的校友定期到母校给在校生分享他们在前进道路上的经验,这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典型的示范作用。优秀的校友都是在某个领域和专业上有突出成就或特长的,可以给在校大学生一些经验和启发,让他们有机会提前接触和了解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社会情况,让他们有信心继续钻研自己的专业。优秀校友的典型事例会给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教学上的榜样实例,无需渲染,这是真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在校生一定会深受优秀学长学姐先进事迹的感召和教育,为自己的未来做好规划和准备。

(二)激励示范

随着社会各种新鲜事物的出现,大学生会受到一些社会思潮的影响和诱惑,出现懒散和不求上进的现象,而此时正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可以运用优秀校友的先进事例,树立道德的模范来培养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激励他们不断向前,朝着优秀校友的方向迈进,这种激励示范作用将一定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效仿能力很强,校友的故事是最生动的课本,他们会模仿着优秀校友的方法朝着自己的目标奋斗和努力的。

(三)凝聚力量

校友、母校、教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都是为了学校的发展而努力,做到学校以我为荣,我以学校为荣。校友在大学生活四年,与同学共同讨论课上某个感兴趣的内容,与老师为了某个课题一起努力,学习和商讨的过程慢慢形成了校友文化和大学精神。即使当自己毕业,奋斗在工作岗位上,还会不经意间运用到大学精神,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这些校友文化和大学精神,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学校校友文化的产生需要校友群体凝聚力作催化剂,无论是步入社会的校友还是目前还在学校的大学生,经过了校友文化的熏染,都有着割舍不断的团结凝聚力。

三、发挥校友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作用的措施

(一)大力宣传校友事迹

要想让优秀校友的事迹被更多的人知道,就要大力宣传,不仅要让老师和学生知道,还要通过老师和学生分享给家人和朋友,一起学习和颂扬他们的先进事迹。也可以利用学校宣传平台,如校报、校园广播等宣传手段,通过这些书刊杂志,使校友的事迹在校内外广为传播。也可以将优秀校友的事迹作为党员学习的范本,组织党员同志学习,同时让党员同志向身边的党员和非党员讲述,并提交思想汇报。学校宣传部的老师可以联系一些优秀校友,通过摄像等方式把优秀校友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真实记录下来,制作成一系列的纪录片,配上有感情的朗诵,对学生进行播放,这些形象生动,真实可信的摄像很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搭建交流平台

现在,校友都奋斗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有的校友还在国外,想经常见面交流估计也不切实际,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开展交流互动活动。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创新型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交流的重要工具,具有快捷、方便的特点,可以在有网络的地方,随时随地进行交流,不会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这些特性,进行远程的交流互动活动,通过微信、qq、人人网、电子信箱等虚拟空间,构筑校友与学生交流的平台。总之,搭建交流平台,有利于校友交流思想,释疑解惑,为校友文化增添新活力。

(三)加强在校生与杰出校友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