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思想汇报范文

时间:2023-03-25 00:34: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近期思想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近期思想汇报

篇1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 上海 200234)

【摘要】以来,近代西方的社会保险思想传人中国。由于个人的经历,社会和他人的影响,徐润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近代保险思想,并把它付诸实践,创立了中国近代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仁和水险公司,开中国近代保险业之先河。

关键词 徐润;仁和水险公司;近代保险思想;实践

作者简介:陆文龙(1989—),男,安徽铜陵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

以来,列强不断对华进行经济冲击。西方的近代保险思想也伴随着传入中国,许多进步之士都提出自己对于社会保险的观点和看法。但大多止于只言片语,更没有付诸实践。徐润根据自己从事买办的经历逐渐形成自己的近代保险思想并付诸实践,最终办成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仁和水险公司,开中国近代保险业之先河。

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徐润的研究相对较少,对于徐润和中国近代保险业的研究关注更少。①为此,本文试图对徐润和他的近代社会保险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1开办社会保险的背景

1.1中国传统社会保险思想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有着忧患意识的民族。中国古代就有“积蓄备荒”“善藏其余”等社会保险思想的萌芽,也有设置常平仓、义仓等仓储措施和开办镖局、船会等提供社会保险的组织的实践。孔子的“老有所终,壮有所养”,墨子的“寒者得衣,劳者得息”,李悝的平籴法等无不蕴含着古代的社会保险思想。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思想无疑是伴随以来,西方对中国的通商贸易和经济侵略开始的。

1.2西方近代社会保险思想的传入

西方近代社会保险思想起源很早,在海外殖民贸易和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保险事业蓬勃发展,部分国家国内甚至都形成了较大实力的保险市场。而当时的中国人没有近代保险的思想和理念。因为近代保险思想的优点,很快传播到各地。当时人谓之“西人保险之法为独出冠时推行于五大洲无所阻滞②”。当西方的洋行在中国本土逐渐变多时,这些来华的西方人也将轮船和保险的概念带入中国,西方的保险的优点很快受到当时国人的关注。

2徐润的社会保险思想内容

徐润在吸收中国传统的保险思想基础上,借鉴西方的近代保险模式,形成了他自己的近代社会保险思想,并且把它付诸实践。

2.1打破垄断,引入保险

1805年,随着外国公司在华第一家保险机构的设立,当时中国的保险市场很大程度上为外国所把持。而外国的保险公司对中国的投保企业十分刁难,经常有拒保和趁机抬价的事情发生。而后更发生了因为某些轮船公司用中国广东人做船长,而洋商不给提供保险的事情的发生。徐润因此“集股五十万两,续创济和水火险公司③36”。这就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外商对中国保险业的把持,有利于中国民族企业的发展和近代保险事业的起步。其成立也“深受国人和舆论界的赞许”[4]。

2.2筹集资金,补济工业

徐润在经过认真的市场分析后,认为意外事件的发生是不可预期。“每年每船保险费万余两,局中之船日多,保险因之亦多”,保险金额却是非常可观。以至于到1884年,“实存保险公积银四十五万余两;商局事事顺手,由此而起”③107。而在徐润六十岁即光绪二十三年时候,“此项公积应有银三四百万两矣”。无疑这起到了集合国人的资金,集中众人之力量办事的效果。而这种“以西法经营之,又得国人之信任”[3]74的保险事业也为徐润和招商局带来了客观的利润。仁济和保险公司又是附于轮船招商局之中的,其很多资金都存入轮船招商局和投资开平矿物局。这无疑是一种类似于现代的融资,对中国工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3中外合作,保障航运

1875年仁和水险公司成立初期,面临经费不足的问题。轮船招商局的很多船只还是由外国的保险公司提供相关服务。因此,徐润采取了先和洋商合作分保,等到经费筹集再全部自保船险。当时“每船先有保二万两至四万两,后再由洋商与仁和、济和分保,以轻仔肩”,等到保船险项获得公积银二十余万后,“遂全行自保船险③107”。在获得充足的资金后,徐润开始放弃与外国保险公司的合作,自行承保。三年后,徐润又成立了济和水火险公司,扩大了保险业务的覆盖范围。1886年,徐润在之前成立的两家基础上创立仁济和保险有限公司。这些无疑对民族企业起了保障作用,可以将投保的企业因为意外事故产生的损失减到最低。

3形成原因

3.1担任买办的经历

徐润最初对保险的接触来自于他从事买办的经历。他在担任宝顺洋行和怡和洋行期间都涉及到了洋行的保险公司业务,尤其对轮船保险业的相关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他开办中国第一家社会保险公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筹措资金

徐润入主轮船招商局后,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招募商股,筹集资金。为此,倡议成立保险局,想要集股1500份,每股规银100两,加起来一共是本银150万两。可以说创办保险业的某部分动机是出于筹措资金考虑的,这也是从事商业的本能,无可厚非。

3.3福生轮等事件的影响

1875年2月17日。招商局的“福生”号轮船与怡和行澳顺轮船相撞沉没。当时因为此事遇难的人达到六十多人,也损失了很多船上的物资。 徐润在自叙年谱中记载了此事。他“闻此警报,惨不忍言,一面派船探其存亡,一面具禀请恤,且与澳顺涉诉”,“然澳顺尚思狡辩冀图翻案,幸理直在我,终归无效”。③32无疑这件突发事件及其处理对徐润影响和触动很大。加上1875年4月19日,徐润的好友唐廷枢乘船从天津回上海,中途遇险。徐润听说后“先是愕然,后又感慨” ⑤76。这使得他开始思考由中国人自己创办保险事业,从而使因为意外事件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3.4他人的影响

西方的保险思想传到中国,很多人曾经想过办保险业,但是大多无疾而终。魏源和王韬等中国的著名人士就曾提到对西方社会保险的看法。魏源认为保险公司的好处在于能保证远洋航行的船只的利益。即使“全船沉溺”,“则会中即偿其半”⑥。

而当时有名的早期维新派代表王韬曾对保险评价说:“于百中取二三,无事则公司得权微利,有失则商人有所藉手”⑦。王韬对保险的优点无疑是推崇有加,认为这是一个可行的好办法。

4结语

马克思指出:“一旦资本主义生产和与之相连的保险事业发展起来,风险对一切生产部门来说实际上都一样了” 。在此马克思清楚地看到了保险事业在资本主义化时代的不可或缺。而中国的保险事业的真正起步无疑是在徐润等爱国实业家手中开始的。

徐润是“一个由买办向民族实业家转变的典范”,尽管徐润等开创的中国近代保险业仍然存在管理问题和制度建设的缺失等种种问题,但徐润等近代的爱国官绅为了打破外国垄断,筚路蓝缕地创立了中国保险业,无论在主观还是客观方面都起到了抵御外国对华经济侵略的作用,是值得称道和研究的。

注释:

①有关徐润的研究,缺乏专著专论,零星的几篇论文大多(下转第260页)(上接第221页)涉及徐润与近代航运业,徐润的房地产投资于1883年金融风潮,以及徐润的早期经济活动.

②保险有益说[N].益闻报,1894(1344).

③徐润.徐愚斋自叙年谱[M].梁文生,校注.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④《中国保险史》编审委员会.中国保险史[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

⑤刘志强,赵凤莲.徐润年谱长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6.

⑥[清]魏源.[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449-450.

篇2

 自2012年省委组织部重启选调生招录工作以来,我市已经接收三批共计14名选调生,分别供职于铁力市和嘉荫县所属乡镇。随着选调生队伍人数的不断增加,按照省部调配处的相关要求,结合其他地市好的经验和做法,在广泛征求选调生意见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做好选调生培养、管理和使用工作思考如下:

一、    强化选调生初任培训制度

初任培训是为了让新考录的选调生对基层乡镇的工作特点、组织纪律有所了解,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范围,初步掌握即将从事的工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每一批选调生到岗之前,都参加由省委组织部组织的统一培训工作,但是由于时间较短,选调生所属地区差异等原因,培训内容主要是从宏观上或者全省通盘考虑。因此建议对我市选调生在工作前进行二次培训,培训可以单独组织,也可以会同当年省考公务员共同进行。内容针对我市市情讲授,如发展林下经济、旅游产业、社区扁平化管理等,以此帮助新入职的选调生更好的了解伊春和融入基层,同时增加实训环节,例如12年选调生由省部统一组织到三个县实地考察,通过亲眼所见,亲身感受,更能够增加选调生对基层工作的热爱和熟悉程度,同时也开阔视野,对我市的选调生而言,基层林场所的工作同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在初任培训方面,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等地市都是对选调生进行再培训。

二、    完善选调生入职制度

到目前,选调生工作重启只有三年时间,很多环节仍不是十分完善,在选调生报道、落编、批工资、补工资,获得公务员身份、提职任职等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像省考公务员一样制度化,同时缺少明确的负责人。由于新入职的选调生并不能够清楚了解自己工作后需要办理什么,基层人事工作人员也没有处理选调生工作的经验,不清楚如何办理,只能在缺少什么时候补什么。建议市部能够对每一批选调生专门下发文件,特事特办,将入职过程中涉及各环节制度化,明确此项工作的负责部门和负责人。

三、    健全选调生培养制度

一是传帮带制度。在选调生报到后考虑以书记、镇长助理身份参与工作,应明确由所在乡镇党委书记或镇长专门负责,既要交任务、压担子,又要传授经验、提供方法;既要注重增长其才干,又不能放松其品德培养。要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做到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工作上点拨,,这样可以保证选调生在思想上不迷茫,在工作能力上得到迅速提高。

二是汇报制度。选调生应经常性同帮带责任人进行思想汇报;每半年向县(市)委组织部提交近期工作心得体会,每一年向市委组织部提交工作、思想等方面的书面汇报。乡、镇负责人应定期向县(市)委组织部汇报选调生成长锻炼情况。

三是定期学习培训制度。建议市委组织部将选调生培训纳入整个干部的培训规划,每两年选送选调生到市以上党校培训一次,加强对选调生的理论培训和业务知识培训,有助于选调生更新知识结构和开拓视野。同时增加选调生纵向和横向挂职锻炼的机会,纵向上挂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进行短期学习,例如黑河市将选调生上挂到团市委作为团市委书记助理,以此帮助任镇团委书记的选调生更加了解共青团工作;横向挂职到基层林场所了解林区林业工作,有助于全面了解市情市貌。

四是定期座谈制度。今年由省部组织了两个座谈会,分别是省部调配处同12届选调生和12届选调生同14届选调生进行座谈,12届选调生结合两年的基层经历,将工作收获和遇到实际问题、困难,分别向省部调配处进行了汇报,同时,向14届选调生介绍工作心得体会,并积极回答14届提出的问题。两个座谈会,既为省部提供了下一步完善选调生培养工作的依据和参考,也起到选调生传帮带的作用。建议市委组织部每年召开一次全体选调生座谈会,如可能也可邀请一些早年的选调生前辈讲授成长经历,既可以为新人鼓劲加油,也可以为他们成长提供借鉴。

四、 建立选调生考核奖惩制度

一是业绩考核制度。建议市委组织部据选调生的特点,探索建立一套选调生业绩考核办法,科学评价选调生的德、能、勤、绩,重点评价选调生完成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的情况,以及在作风方面的情况。同时,建立选调生实绩档案,将每人的思想工作汇报、谈话记录、工作实绩、考察情况等及时归档,以此来记录选调生的成长历程,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二是建立合理的激励、选拔制度。建议在选调生的选拔使用上,坚持标准,适度倾斜,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选调生,对于应享受的政策要积极按时给予落实。要从政策上给予选调生一些优惠,如学习培训优先参加、生活困难优先解决等,保证他们能够优先得到组织照顾,安心本职工作,促进他们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目前哈尔滨、绥化两地将四名工作满一年的研究生任副乡(镇)长,本科生在4-6个月进入乡镇党委班子,主要以组织和宣传委员为主。

篇3

感谢各位领导能够给我进入xx工作和学习的机会,没有你们的信任和赏识,就没有了今天的这份试用期工作总结报告。当我第一次跨进xx的大门的时候,被宽敞明亮整洁的大厅和人性化设计的工作环境所折服,跨国公司那种大气,简约,轻松而不失严肃的工作氛围袭面而来,接着就是跟xx几次坦诚友好的沟通,都让我认识到xx是个值得信赖的公司,xx给了人们美好的梦想,加入xx也是正确的选择。先对近期工作进行总结如下:

一、对xx的认识

xx公司是一家美国公司,是研制、生产和销售xxxxxxxx系统的著名跨国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xx在全球四十多个国家有165个分支机构,xx有1000多项专利技术,在全球有4000多名员工。还有很多关于xx公司的信息都是自己从网络等途径探知的,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对xx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对xx的价值观会更加认同。

二、xx的新员工培训

回想起培训的场景到现在还记忆犹新,给我们培训的人员专业的职业素养和不知疲烦的回答我们的疑问都让我非常感动。人力资源部给我们介绍了xx有限公司及xx(中国)有限公司介绍、xx的企业文化、xx的经营原则、xx环境健康与安全等。

it部给我们介绍了电脑的使用规则、平时日常工作所需要使用软件的介绍,网络安全的注意事项以及平时使用网络和电脑所需要知道的基本原则等。行政部门给我们介绍了公司设备安全的知识和基本原则等。财务部给我们介绍了日常开支和费用报销的流程等。通过培训,让我明白了作为xx人所需要清楚地日常行为规范,清楚了日常工作中自己应该做的东西和不应该做的东西。让我从公司的软硬件方面了解了xx的内涵,从更深的层次去认识xx。

三、对xxxxxxxgroup的认知

通过将近两个月的时间内与我们team的沟通中了解到,xxxxgroup是xx中最大的一个部门,在xx中国事业的发展中起到了中坚的力量。我们team中各个成员都很友好和善,相处起来也比较轻松随和,我们的team严肃但不缺乏活泼,氛围非常***。我们的成员在工作中都很认真都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准,如果我遇到什么问题,他们都会乐此不疲的给我讲解,直接经理经常会给我工作和职业发展上做一些很有见解的方向指导并给予鼓励,让我明白了自己在xx的工作方向。在我们的team中感到了浓浓的暖意和一起奋发向上昂扬的斗志,我非常喜欢这样的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工作氛围,完全调到了我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四、工作内容培训

根据直接经理的安排,参加了多次工作内容方面的培训,明白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我的工作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xxxxxxxx通过工作内容的培训,知道了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深感自己的担子不轻,要完美的完成自己的工作,还需要做很多的努力,我相信这些压力是促使我奋进的动力,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把工作做好,为我们的team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五:个人努力计划

我们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诚实正直 (integrity)、尊重他人 (respect for people)、敬业负责 (customer passion)、活力充沛 (energy)、追求卓越 (excellence)。我将把每一条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修炼自己的品格,修正自己的人生轨迹,作为人生规划的指导方针,对自己提出以下计划:

(1)努力学习业务知识,根据热门思想汇报工作安排和要求,认真做好每一项事情。能根据公司的发展和变化,修正自己的路线,跟上公司的步伐,与公司一起进步。

(2)积极参与正在进行的项目,为项目的发展献计献策,通过具体的工作,熟练和明白项目的流程、控制和各部门的权责事物,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3)工作时通过对产品英文资料的学习,加强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业余时间更要加强英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为工作的需要打下好的基础。

篇4

关键词:附条件不起诉少年犯罪实证研究

附条件不起诉〔1〕,是指检察机关对某些符合起诉条件的案件,考虑到犯罪嫌疑人的自身状况、公共利益以及刑事政策的需要,设立一定的考验期,期满后根据考察情况,对其作出不起诉或起诉决定的一项制度。海淀区检察院从2004年开始展开对该项制度的研究,大体上经历了理论探讨、专家论证、制定规则、实践试点几个阶段。本文通过对海淀区检察院近两年试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具体案件进行研究,力图从实证角度再认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其提出完善建议。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践运行情况

2008年,海淀区检察院实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入实践试行阶段,近两年时间里,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案件有11件15人。

(一)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主体和条件

1. 适用主体

根据2004年制订的《实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细则》(下称《实施细则》) ,该项制度预期适用的主体是未成年人。但试点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11件案件15人中,在适用主体上有所突破,即不局限于未成年人, 15人中有11人为未成年人, 4人为成年人。2. 适用条件《实施细则》规定的适用条件是: (1)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2)犯罪情节较轻,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犯罪后有悔改表现,不致再继续危害社会; (4)系初犯、偶犯或者是共同犯罪中的从犯、胁从犯; (5)具备较好的帮教条件。试点的11件案件,均符合上述条件。具体情形如下:从涉嫌罪名看,盗窃案4件6人,寻衅滋事案4件7人,抢夺案1件1人,案1件1人;从犯罪主体看,均为男性,其中未成年人11人,成年人4人;从犯罪嫌疑人的职业看,有9人为在校生, 2人无业。

需要说明的是, 11件案件均不宜立即作相对不起诉,原因主要有:犯罪嫌疑人交待的部分犯罪事实尚需调查(即使核实该起事实仍属情节较轻) ;犯罪嫌疑人对盗窃罪非法占有的主观目的作不合理辩解尚需教育;犯罪嫌疑人既非在校学生亦无固定工作尚需考察;犯罪数额较大不宜直接作相对不起诉等。

(二)附条件不起诉所附条件

条件一词来源于民法,是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上不确定之事实,作为决定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2 〕附条件不起诉所附条件即检察机关的帮教考察措施。在考察期内,犯罪嫌疑人有义务接受检察机关的帮教考察。考察期满后,检察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表现做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组(简称未检组)〔3 〕的成立为分界点,海淀区检察院的帮教考察举措在机构、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阶段性的特点。

1. 四方帮教委员会模式(2004—2008年)

《实施细则》规定:“检察机关对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应定期进行帮教和考察。”同时制定的《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细则》(下称《帮教细则》)规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共青团北京市海淀区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妇女联合会共同设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帮教委员会(以下简称帮教委员会) ,负责落实具体的帮教工作。帮教委员会由各方指派专人,共五人组成。”

在帮教委员会中,四方部门各司其职。团委负责选任青年志愿者或者社区工作者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工作,包括心理辅导,思想品德和法制教育等内容,青年志愿者或社区工作者负责联系并督促被附条件不起诉人每月至少参加一次社区公益劳动。妇联负责每月组织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家长参加一次“家长学校”,同时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的家长进行单独访谈。被附条件不起诉人户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负责每月通过走访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与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谈心等多种途经,了解、核实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在考验期间的表现。各方在考察期后均向检察机关递交考察报告,由检察机关形成综合考察报告,提交帮教委员会通过,并作为最终处理的依据。

2. 检察机关牵头负责模式(2008年至今)

2007年初,海淀区检察院在公诉一处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案组,将本院受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归口办理。未检组的成立,对试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在妥善处理案件的基础上,未检组创新多项工作机制和帮教手段,如特别告权、分案起诉、办案引入心理辅导、开设家长课堂等,尝试由检察机关牵头,跨部门合作联合帮教模式,针对犯罪嫌疑人的不同特点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在附条件不起诉所附条件及帮教手段方面,遵循基本程序与特别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1)基本程序召开帮教座谈会。检察官宣布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决定,征询犯罪嫌疑人及其家长、相关单位如学校、社区的意见。如果同意,则要求犯罪嫌疑人签订保证书,保证在考察期内接受检察机关规定的各项帮教工作,要求家长、相关单位签订担保书,保证按照规定开展各项帮教活动、进行监督。具体案件中,承担帮教工作的主体有所不同:犯罪嫌疑人为在校生的,一般由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帮教工作;犯罪嫌疑人有工作单位的,一般由工作单位和家长共同承担帮教工作;犯罪嫌疑人无业的,则由社区和家长共同承担帮教工作。如涉嫌抢夺的齐某是无业人员,检察官邀请其所在社区的人大代表参加帮教会,参与帮教活动。

定期提交思想汇报。犯罪嫌疑人定期向检察机关提交书面思想汇报,汇报近期的思想和生活情况。__犯罪嫌疑人为未成年人的,其家长定期向检察机关汇报帮助教育情况。一般每月汇报一次。

接受专家心理辅导。研究表明,未成年人犯罪多源于心理问题,如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不能有效管理情绪等;案发之后,未成年人普遍受到心理伤害。海淀区检察院创设办案引入心理辅导制度,邀请心理专家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必要时亦对家长进行心理辅导。如任某、王某寻衅滋事案,任某小时父母离婚,后父亲去世,跟随继母生活,遭遇多重打击的任某不思学业走入歧途;王某父亲管教极严,案发后父子关系紧张。检察官会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嫌疑人及家长进行心理测试、箱庭疗法,帮助建立正常的亲子关系,树立生活的信心。

(2)特别方式

家长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责任人。研究表明,家庭结构缺损、家庭教育失职、家庭不良行为,使家庭不能或不完全能给予子女起码的情感满足和必要的正常社会化教育,由此导致家庭中的青少年心理发展出现障碍、社会规范的内化产生偏离,这是直接或间接促成其反社会性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进而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4 〕海淀区检察院创设“家长课堂”,聘请教育、心理专家为涉案未成年人的家长讲授亲子关系、青春期生理和心理、挫折之后信心重建等知识。检察官事先下发“家长课堂调查表”,了解家长希望学习的知识,聘请专家有针对性制定课堂内容,采用讲解与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授课。课后家长填表反馈课堂效果。

参加公益活动。帮教单位除日常监管外,还组织考察对象参加公益活动。具体做法各有不同:有的学校组织参加抗震救灾捐款仪式、唱响奥运歌咏比赛等,用时政教育犯罪嫌疑人;有的学校组织参加卫生大扫除、蓝球比赛等;有的社区组织参加社区文明宣传等。

(三)附条件不起诉考察结果

《实施细则》规定,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为1个月至6个月。在试行的11件案件中,考察期为2个月至6个月不等。考察期满后一周内,各方出具帮教材料,如学校说明考察内容及嫌疑人表现,心理专家出具心理矫治报告,检察机关汇总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

试行考察的15人中,除1人因认罪悔罪表现差被起诉、2人尚在考察期之外,其余12人全部作相对不起诉处理。附条件不起诉考察制度,挽救了一些犯罪嫌疑人,使其避免贴着罪犯标签生活,专业的帮教考察,使其重新融入社会开始新生活。如涉嫌寻衅滋事的犯罪嫌疑人王某,经过心理辅导、家长课堂之后,王某及父亲都认识到沟通和鼓励的重要,父亲表示会继续鼓励儿子高考,儿子更加理解父亲。又如几名涉嫌寻衅滋事的成年大学生,家长整日叹气流泪,孩子也自觉抬不起头,无法面对生活,通过专家引导,家长和学生都重新树立信心,学生已恢复学业,家长亦学会帮助子女走出困境的方法。至今12名被不起诉人均未再次出现不良行为。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效果及存在问题

(一)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实践效果

1. 更好地教育挽救未成年犯,使其更易回归社会

未成年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其原有心理水平较低,在外在不良因素的作用和诱惑下,加上自身进行了一些违反道德和法纪的活动,获得了体验,逐步形成消极心理因素———不良的需要、兴趣和世界观,而走上犯罪道路。但消极因素并不能排除未成年犯罪人身上仍存在积极因素,只不过积极因素处于相对的劣势,被消极因素掩盖而已。检察机关只要善于从未成年人消极的行为表现中,发现和培养这样或那样处于劣势的积极因素或隐藏着的“闪光点”,并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样,未成年人就可__能逐步得到改造。〔5 〕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正是看到了未成年犯身上具有的积极因素,通过专家和检察官的帮助教育,使其对自己的行为有更深刻的认识,对今后的人生有更好的规划,不仅免于犯罪前科,而且更易回归社会。试行附条件不起诉的15人都通过考察教育,表现出良好的认罪悔罪态度,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涉嫌寻衅滋事的陈某写道:“我现在又能上课学习了,这才是属于我的生活,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好人生的路,不再让父母失望。”涉嫌抢夺的崔某,已高中毕业考入军校继续学业。

2. 更好地化解矛盾纠纷,重建和谐社会关系

2000年第十届联合国预防犯罪与罪犯待遇大会通过了《关于犯罪与司法:迎接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的维也纳宣言》,明确提出恢复性司法的概念。恢复性司法强调消除仇恨,化解矛盾,使当事方都能够不因犯罪和被害而影响融入社会重新生活和工作,建立公正、负责、讲道德和有效率的刑事司法系统,真正促进经济及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通过附加条件帮教考察,促使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达成和解,更好地保护双方权益,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构建和谐社会。试行的11件案件双方当事人都达成和解,被害人遭受的损害通过赔偿、道歉等方式得以弥补,破坏的社会关系得到修复。

3. 真正实施区别对待,充分体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实施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2006年最高检工作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区别对待,该严则严,对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轻微的未成年人、初犯、偶犯和过失犯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当宽则宽”。最高检在《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若干意见》中又指出:“检察机关在批捕、起诉等各项工作中,都要根据案件情况,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适度”。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试行过程中,对那些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不大、不致再继续危害社会、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进行帮教考察,使其认罪悔罪,积极赔偿,取得谅解,实践中多做出不起诉决定,体现了宽严相济中“宽”的一面。但对不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坚决不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对在考察期间心存侥幸、不思悔过的犯罪嫌疑人依法提起公诉,体现了宽严相济中“严”的一面。如崔某、许某抢夺案,许某在考察期内再犯盗窃罪,被提起公诉,而崔某能够认罪悔过、积极赔偿,后被作不起诉处理。

(二)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践面临的问题

1.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法律依据缺失

在该制度出现之初,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正当性即引起很大争论。反对者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并无法律明确规定,是一种游离于刑事诉讼之外的“违法试验〔6 〕。赞同者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应有之义〔7 〕。笔者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存在的法理依据和现实必要性,该制度进入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似已成定论。由于尚无明确规定,实务部门在作附条件不起诉时畏手畏脚,影响该制度的探索与完善;另一方面,试行案件中的参与者对该制度不了解,对其合法性存有质疑,有违司法权威,降低了社会效果。

2. 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难以区分

适用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相对不起诉适用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而依据司法实践,附条件不起诉适用于可能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嫌疑人。可见,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都适用轻罪案件。但是具体个案应适用相对不起诉还是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实__践中难掌握。如窦某盗窃案〔8 〕,有人认为窦某是未成年人,盗窃数额不到两千元,可直接作相对不起诉;有人认为窦某是无固定职业的未成年人,不对其考察帮教无法保证不起诉的效果;也有人认为,直接作相对不起诉,能使犯罪嫌疑人及早从诉讼中解脱出来,而附条件不起诉需要一段时间的考察帮教,案件周期较长,对犯罪嫌疑人特别是未成年人并不公平,不利于诉讼效率的实现。实践中,检察官对诸多像窦某这样的案件存有困惑与疑问。附条件不起诉和相对不起诉的区别适用,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制度构建上,都有待推进。

3. 附条件不起诉的主体范围亟待确定

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主体范围,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只能适用于未成年人〔9 〕,这是一种严格限定的主张;第二种观点认为,附条件不起诉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项制度不应该有主体的限制,应该适用于所有人〔10〕,这是一种广泛适用的主张;第三种观点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主体不局限于未成年人,也不宜范围过大〔11〕,这是一种折中说。《实施细则》采第一种观点,实践中的试行案件支持了第三种观点。

4. 附条件不起诉所附条件如何把握

在附条件不起诉考察期内,设定一定条件,一方面给犯罪嫌疑人施加一定压力,督促其改过自新,另一方面有利于检察机关通过条件完成情况判定犯罪嫌疑人悔罪表现。但一般应附加哪些条件? 目前无统一标准,实践中亦难把握。有学者提出下列条件: (1)书面悔过; ( 2)向被害人道歉; ( 3)对被害人损失作出赔偿或补偿; (4)向指定的公益团体支付一定数额的财物; (5)提供一定时间的公益劳动等。〔12〕11件试行案件中所附条件是:定期提交思想汇报;接受考察帮教(心理辅导、家长课堂、公益劳动等) 。可见,学界和实务界对附条件不起诉所附条件在大体趋同的基础上仍存差异,应尽快确立所附条件的整体范围和统一标准。

5. 尚无专门的考察帮教机关

在试点过程中,考察帮教工作多为检察机关牵头,通过协议形式联合学校、社区等共同进行。检察官事必亲为牵扯大量精力,影响帮教效果和工作效率。缺乏专门帮教机关,对于在校学生案发后转学的,就无法落实帮教。占未成年犯罪多数的外来人员,因与本地社会联系不紧密,没有类似学校、家庭、社区等良好的帮教机关,更是被排除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范围之外,有违《刑法》中的公平原则。

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立完善

(一)适用主体宽泛化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最初仅适用于未成年人,实践中扩大适用到成年人。试点实践中发现,对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同样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本文认为,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主体不宜限定过严,只要犯罪情节较轻、主观恶性不大,有良好帮教条件,无论未成年还是成年,均可适用。

主张适用主体宽泛化,依据在于,附条件不起诉得以产生的法理基础和制度原意并不要求限定主体范围。首先,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是起诉便宜主义的体现,赋予检察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13〕附条件不起诉尽量不将轻罪嫌疑人交付审判,而代之以教育性考察措施,节约司法资源,提高诉讼效益。其次,附__条件不起诉制度体现了刑罚经济的思想。〔14〕刑罚经济要求防止自由刑适用带来的不必要损害,尽量采用非剥夺自由的制裁方法,因而提倡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附条件不起诉对轻罪嫌疑人实行开放的帮教考察,避免将通过考察的人移送起诉、判处监禁刑,迎合刑罚经济思想的主张。最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充分体现了我国现行刑事政策———宽严相济。可见,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并非取决于犯罪嫌疑人是否具有特定主体身份,而为是否符合适用条件。对符合条件的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更能体现起诉便宜主义、刑罚经济思想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

(二)检察官主导下的个别化条件附加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在设计上,应以检察官为主导,各部门通力配合,针对具体案情,由检察官选择有区别地附加条件,最大限度的教育、感化、挽救犯罪嫌疑人。《刑事诉讼法》对考察条件不宜规定过细,同时还需要完善配套机制来保障所附条件的有效落实。

为何以检察官为主导? 检察官在办理附条件不起诉案件时,要调查犯罪嫌疑人一贯表现,听取被害人意见,全面考量案件情节。不同案件的附加条件必然不同,只有检察官最了解案情,最有权决定附加哪些条件。

为何要个别化附加条件? 犯罪具有多因性,既有自身原因,也有社会原因,附加条件全面、有针对性,才能切实达到预防再犯的目的。大多青少年犯罪后,本人亦受精神伤害,心理疏导很有必要;有的青少年家庭关系冷漠,家长课堂可助家长正确与子女沟通,营造和谐家庭;有的青少年缺乏责任心,参加公益活动有助于其增加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

(三)考察期不宜过长,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考察必然需要时间。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案件事实简单,情节较轻,故考察期限不宜过长。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从司法实践和诉讼经济考虑,认为考察期规定为2个月至6个月为宜,试点的11件案件的考察期均在这个时间段内。考察期满作相对不起诉决定后,应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由于现实条件所限,海淀区检察院目前并无跟踪回访机制〔15〕,无法及时反馈被不起诉人适用帮教措施后是否表现良好、是否再次违法犯罪的信息,不能依此审视帮教考察工作的质量,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本文认为,应尽快建立涉案未成年人信息档案,建立跟踪回访制度。在一定时间后向青少年所在学校、社区了解其表现,发现不良行为及时矫治,对矫正后5年内的表现评估跟进。

(四)尽快整合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帮教组织

在附条件不起诉帮教过程中,检察机关的定位应为牵头组织者,而非具体帮教机关。一方面检察机关没有权限,另一方面检察官不具备专业知识。江浙的检察机关通过和共建单位签署协议,建立不同的帮教形式:对学生,交由共建学校帮教;对无业人员,交由共建企业帮教;对有职业者,交其单位帮教,是非常好的做法。海淀区检察院四方帮教委员会模式亦是一种有益探索。

本文就建立健全帮教组织有两点建议:其一,应争取国家公权力支持。检察机关联合公安、司法、街道、教委、妇联、团委等部门,建立多部门联合帮教的长效机制。其二,应重视社会公共资源的支出。近年来我国出现不少关注青少年的团体,如南京的诚爱基地、北京的青苹果之家,虽然与西方发达的社会团体相比,我国的此类团体在数目、规模、功能上相去甚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类似团体将大量涌现,待条件成熟后,可交由这些团体系统组织策划考察帮教工作。

(五)建立监督救济机制

任何缺乏约束的制度都是不完善的。为防止附条件不起诉决定权滥用,可考虑在立法上规定犯罪__嫌疑人、被害人的权利和公安机关的权利,在程序上对该制度起到制约作用。主要内容如下:

1.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人民检察院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前,必须征得犯罪嫌疑人的同意,如果是未成年人,应当征询其法定人的意见。有辩护律师的,要听取律师的意见。人民检察院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应当公开宣布,说明理由、所附条件、考察期限等,告知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并征询其意见。犯罪嫌疑人不同意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

2. 被害人的权利

有被害人的案件,应将上述情况同等告知被害人。被害人不同意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在收到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此外,应允许被害人参与考察,随时向帮教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考察情况。

3. 公安机关的权利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应将附条件不起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嫌疑人、被害人的权利和公安机关的权利,在程序上对该制度起到制约作用。

主要内容如下:

1. 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人民检察院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前,必须征得犯罪嫌疑人的同意,如果是未成年人,应当征询其法定人的意见。有辩护律师的,要听取律师的意见。人民检察院在做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应当公开宣布,说明理由、所附条件、考察期限等,告知犯罪嫌疑人权利义务,并征询其意见。犯罪嫌疑人不同意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起诉或者不起诉的决定。

2. 被害人的权利

有被害人的案件,应将上述情况同等告知被害人。被害人不同意附条件不起诉决定的,可以在收到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后七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此外,应允许被害人参与考察,随时向帮教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考察情况。

3. 公安机关的权利

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决定附条件不起诉的,应将附条件不起决定书送达公安机关。公安机关认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不当的,可以要求复议。如果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注:

〔1 〕 附条件不起诉是我国实践先行的一项司法改革创举。从理论研究、实践试点到制度设计,该制度一直伴随着较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是名称问题。国内各地检察机关在用词上出现了缓予起诉、暂缓起诉、暂缓不起诉、附条件不起诉等不同称谓。本文以附条件不起诉为题,一是着眼点在于该项制度在刑事诉讼法中的地位设计,附条件不起诉介于起诉和相对不起诉之间,在制度设计上应当属于不起诉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考虑到尽管各地用词不同,但该项制度的本质内容是一致的,学界对名称问题的研究甚多,本文立足实证研究,走出概念的泥沼,探讨该制度的构建完善之策。

〔2 〕梁慧星:《民法总论》[M ] ,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3 〕海淀区检察院从2000年开始在公诉一处设立未检组,负责办理未成年人普通刑事案件,但由于公诉一处、二处案件类型的人为分流,此时未检组并非办理所有的有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的案件。2007年初,根据最高检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专门办理制度的要求,未检组仍旧设立在公诉一处,但负责办理全院所有的有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的案件,彻底实现了未成年案件专业化办理。

〔4 〕王娟:《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环境因素及其矫正》[ J ] ,《理论导刊》2007年第8期。

〔5 〕罗大华、石起才:《青少年犯罪心理学》[M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47 - 353页。

〔6 〕沈春梅:《暂不起诉不宜推行》[ J ] ,《人民检察》2003年第5期。

〔7 〕张泽涛:《规范暂缓起诉- 以美国缓起诉制度为借鉴》[ J ]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5年第3期。

〔8 〕窦某(男, 17岁,无业)伙同另外两名未成年人盗窃一辆摩托车,价值1978元,在转移赃物时被查获。

〔9 〕谢双:《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建立暂缓起诉制度》[ J ] ,《天府新论》2006年第12期。

〔10〕洪道德:《改免予起诉为暂缓起诉》[ J ] ,《法学研究》1989年第2期。

〔11〕杨诚、单民:《中外刑事公诉制度》[M ]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12〕陈光中、张建伟:《附条件不起诉:检察裁量权的新发展》[ J ] ,《人民检察》2006年第4期。

〔13〕王雪琴:《暂缓起诉制度研究》[D ] ,山东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

篇5

   这一年,是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一年。我社认真贯彻落实校团委工作要点,全体成员紧紧围绕“服务社团发展,服务学生成材”的中心,本着“继承发展、开拓进取”的工作思想,“同心同德、追求特色”的科学理念,积极引领社员团结协作、努力拼搏、开拓进取,并始终坚持制度化管理,加强社团品牌化建设和文化建设,高度重视保护社员权益,进一步明确了社团工作的整体思路和战略规划,把我社本届的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并于11月份被评长春市“优秀社团“的荣誉称号。

   本年我社以强化社员社交实践能力为主体,通过组织一些有关大型活动,不断突出和渗透当今就业形势,增强大学生择业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以及道德情操,在此基础上达到提高社团成员综合素质,增强学习与时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证了社团在稳定中立求发展,在发展中立求开拓。

下面,就本社这学年工作进展情况分列如下:

一、社团人员目前发展情况:

    我社目前已有固定成员86人,其中社团干部23人,包括社长一名,副社长三名,各部部长及副部长19名,其余为63名社团成员。也创下了本社历年纳新人数的最高峰。

    在我社合理发展社员的过程中,从思想道德,作风登方面做严格的考核。并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锻炼和培养社员综合素质。并且,积极鼓励社员通其他校内社团成员交流学习,形成了一种和本社社员和睦相处,向其他社团社员虚心学习的良好局面。

二、社团干部的队伍建设:

   本学年我社根据新的社会形势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共设置了八个部门,包括:秘书处,企划部,宣传部,外事部,营销部,旅游部,常务部,网络部。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社长领导,各部部长带头,各部成员配合的良好体系。各部门各司其能,为社团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规章制度建设:

   俗话说的好:无规矩不成方圆。本学年我社继续加大加强社内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也正是这样,才使得社团更加科学化,高效化,系统化,社会化,规范化,也保证了社团稳定的发展。

   为此,我社也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制度贯彻方法,加强社团建设工作,抓好学生干部综合素质,实行“点——面“结合的制度原则,普遍约束并落实到个人。即:由秘书处对各部门部长考核,再由各部门部长对其部员考核。并且利用各种有效的途径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大家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水平。使之成为更加有效的运行机制。

   制度化管理是社团规范化管理和进一步发展的核心载体。一年来,社团联始终坚持制度化管理,严格贯彻执行社团活动审批制度、招新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年度评估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各项社团制度和管理体系,牢牢把握住了社团发展的大方向、大原则,促进了学生社团规范发展。

四、宣传活动:

   我社的宣传活动主要由宣传部和企划部共同协作完成。

   宣传对于一个社团来说至关重要。不仅仅是对社团锁组织活动的宣传,本年我社更加强了对社团自身的宣传,将启明星的旗号打到校园各个地方,甚至是其他校区。也正是靠着主要的宣传工作,社团才能做大做强。可见宣传工作在我社的所有日常工作中的至关重要性。

   社团内的每次活动都先由企划部写出企划书,分发至各部门部长手中,各部门明确自己的工作分配,接着就由宣传部根据实际情况出版海报,张贴在校内各处,达到宣传。

   此外,为了配合本社在校内和校外的宣传活动,本届启明星社团设计出了自己的会徽标志。此次会徽的征集是采用集思广益的方法,先由部员设计上交至宣传部,再民主选举出最为适合的一个作为会徽。最后选中方案的寓意就在于体现本社开办的初衷:团结协作,努力奋斗,和更多的有识之士共同携手创造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五、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本学年,我社积极参加和组织了几场大型性活动,分列如下:

(一)、社团纳新活动

    在新学期的开始,为迎接新生的加入,我社积极加入校内各社团纳新的活动中。

    纳新的两天,天空不作美,狂风骤雨,天气情况十分不好,然而我社各基层干部不怕苦不怕累,各自坚守岗位,为新生耐心详细的介绍本社的一些基本情况,也因此,为社团注入了一大批新生力量,为社团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日的纳新工作结束后,我社又组织了一场换届纳新大会。主要是对新成员的简单介绍和认识,并进一步加强各部门部长和新成员之间的共同交流。在纳新大会上,各成员踊跃上台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对大学生活和加入社团的想法以及意见。会上气氛融洽,大家畅所欲言,也达到了预期的理想效果。

在会上,本届社长作了重要指示,往届的社团社长以及个别干部也对本届启明星社团给予了很大的重视,这些无不都是给社团各个成员打了一剂强心剂,使大家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热情和积极性。

小编推荐与 学生会服务社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

| | | | | | | |

查看更多>>

   社团纳新活动的圆满结束也标志着本届启明星服务社也即将步入正常的轨道。

(二)、迎新晚会

    社团纳新工作结束之后,为进一步加强社长和各部长以及部员之间的沟通,我社组织了这场大型的迎新晚会。

    此次迎新晚会,先由企划部写出企划书,交至各部部长手中,各部明确分工之后,迎新晚会就紧锣密鼓的进行了。

    各个部门都积极参加,踊跃报名。社内部门分工明确,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关于迎新晚会的准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此次迎新晚会的节目都是由各个部自己创意并组织的。节目形式新颖,不拘一格,在晚会中,一次次迭起,欢声笑语,掌声不断。此次迎新晚会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也得到了社联以及院领导的一致肯定。而会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总之,这次迎新晚会好评如潮,也将本社推向了本学年工作的一个新高峰!也更进一步调动了社团成员今后工作的热情!在本社的发展史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校内社团的评优活动

   11月份,在我校由校级各领导以及社联主办了一场校内社团的评优活动。

   我社积极参评,做了充足的准备。将我社历届以来的材料整理归档,上交至学校。最后终于不负重望,取得了长春市“优秀社团”的荣誉称号!这也是对我社这几年来工作的一个最大肯定!社团内各成员得知此消息之后,也都是十分激动和高兴,这是对自己工作的认可,我社也将戒骄戒躁,继续努力,将社团做大做强!

(四)、精英创业大赛

    12月份,由我社外联部主办了一场校内“精英创业设计”大赛。

    此次活动主要是有外事部部员参加,目的是为了提高社员的社会工作能力的意识,让他们提前体验创业的艰辛与困难。此次大赛共有四组参赛设计,每组有4——5名社员,都是随机分组的,这样一方面使部员之间加大熟时度,另一方面也使部员增强了团队意识。

    此次四组参赛的设计方案都有:乌托邦果吧,馨世界装饰公司,e居饰精品家装设计店,炫舞旱冰场。由社内社长,副社长,各部部长以及副部长组成评为组,对这四组参赛设计进行评选,以及对他们提出不同的问题和意见。各评委提出的意见都很有针对性,也让部员看到了今后就业形式的严峻,提前给他们打了预防针。

此外,我社的一些日常活动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如:

   营销部为了锻炼社员的社交和语言能力,组织了许多有关营销方面的活动,让部员自己亲自去体验去实践,也让他们增长了许多社会能力,为今后步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年度,社团加大投入到社团博客中,由网络部主办,在博客中实时更新一些社团的活动和近期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启明星,认识启明星,也是将我社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扩大,打出启明星的校园牌子,增强了全体社员的凝聚力,也极大地提高了社团的整体影响力。

   各个部门也在今年加大了实践活动,走出校园,面向更大众化的社会,让部员在实践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让他们真正体验到作为启明星服务社一份子的意义。

    我社发展到今天已经从追求快速发展的成长期过渡到了渐趋稳定、注重内涵式发展的成熟期,而成熟期的发展思路就不仅仅只是单一地追求快速发展的规模效应,而应更多地去实现“规模化、精品化、特色化”三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我社今后发展的道路和目标。今后我社也将继续以社联为中心,通其他兄弟社团凝聚在一起,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以奋斗的姿态和不懈的努力缔造社团工作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开创我校社团工作的新局面。社团工作信息化和无纸化办公迄今仍然是广大社团人热切期待的梦想。这是我们工作的不足之处,也是我们未来工作的重要突破点。对下学期社团的期望,从实际出发,面向未来,特有以下几点工作展望:

一、进行社团整体改革,突出社团特色,扩大社团的影响力度,让有志向服务于本社团地同学能够得到更好的锻炼机会。

 二、做好内部调整工作,采取理事会制。培养内部人员的原则立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团的凝聚力。

 三、在预定的社团正常工作计划的基础上,搞几项对学校,对在校生,同时也对我社成员有意义的大型活动,来促进社团成员的亲和力以及凝聚力。

 四、做好社团后备人员的准备工作,积极接应新老生的交替工作,竭力为社团的发展谋求一条健康积极光明向上的道路。

   社团是一片孕育着无限生机活力、人才济济、英才辈出的沃土,我们深信,在校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校领导和社联的关心支持下,在所有社团人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工作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2   小编推荐与 学生会服务社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关联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