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4: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县域经济发展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篇1

关键词县域经济创新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经济的崛起将对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如何发展县域经济作一初步探讨。

一、制定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

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总抓手,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容易造成发展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甚至会适得其反。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县域经济规划对促进县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一)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当前,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发展全局,转变传统发展观念,在产业设计、产业布局、产业发展前景上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规划本地区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使地区产业布局更趋科学合理,以更好地把握规律,抢占先机。制定发展规划要着力做好定位——宏观的和微观的区位分析与选择、定性——发展内容和主题的分析与选择、定量——发展规模的分析与选择三个方面的工作。(二)要切合地区实际。中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间在资源、区位、发展速度等方面差异较大,因此,制定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要以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思维充分考虑地区实际,在发展进度、发展规模、产业项目上务求实事求是,不搞形而上学和假大空。要根据区域内资源禀赋特征,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三)要坚定不移的实施。有了规划就要坚定不移的执行,如果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规划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在落实规划过程中,要力戒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不因一时一事的影响随意改变发展规划而追求短期效应。当然,规划是依据当时的情况而制定的,随着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其局限性也会显现出来,这就需要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务求切合实际,紧跟时展步伐。

二、高质量、高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的集中表现,也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文化等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切实做好名牌战略工作,树立名牌意识,强化名牌观念,积极探索实施名牌战略的新路子。(一)强化创名牌意识。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宣传名牌,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推介名牌、保护名牌、争创名牌的宣传网站,在扩大宣传的同时,引导现有知名、著名和驰名商标及产品,参加各种博览会、展销会活动,引导企业运用现代营销,强化广告和形象策划,塑造企业形象,打好名牌战略,叫响地方品牌。

(二)提高名牌科技含量。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实施名牌战略的先导。政府要意识在先,引导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指导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自主开发与技术创新。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产品及服务项目的研发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创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利用技术协作网络,增强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所之间的协作,提高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名牌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要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做到生产一代、储备一代、试制一代、构思一代,适应市场潮流,引领市场潮流。(三)扩大名牌经营规模。名牌具有强大扩张的内在动力,名牌发展与规模经营紧紧相依,相辅相成。地方政府要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经营规模,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联合、兼并、控股、收购等形式,聚集具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的力量,以提高名牌产品市场占有率。充分利用名牌企业的带动辐射作用,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配套生产,形成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经营格局和名牌产品产业链,扩大名牌产品生产规模。

篇2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11-0141-05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指以当地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业(统称资源型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经济有机体。资源型县域经济既是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类型,又兼具资源型城镇的特征,是我国经济发展若干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的集合。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其中地级市79座,地级区盟7座;县级市100座,市属县级区25座,县城179座,建制镇36座。因此,就矿业城镇而言,资源型县域经济(县级市和县)共有279座,占矿业城镇总量的65.5%。可见,资源型县域经济大量存在,并且是资源型城镇的主要形式。因此,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问题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基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历史条件,随着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利因素逐步凸显,面临的各种矛盾突出。因此,应全面分析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和面临的国际国内条件,从而寻求正确的发展道路。

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因素

长期以来,资源型县域经济一直把主要力量放在发展矿产开采、加工业上,形成了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中心,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占据突出的地位。

(一)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

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直接导致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之所以冠之以“资源型”,是因为资源开采和加工业在该城市产业构成中居支柱性或主导性的地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要功能是向社会提供矿产品及其初级加工产品,资源型产业的发展状况对其兴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作为工业经济时代的代表,为工业化的最终完成提供了大量的物质、资金和人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出现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其产业和经济发展依靠某种天然资源和人类对资源的特殊需要,它属于以输出能源和原材料为目的的资源型经济区。中国现有的426座矿业城镇中,按工业类型划分为8种类型,依次为煤城149座,有色金属城81座,建材城54座,钢城(铁城)38座,黄金城37座,化工城28座,油城25座,综合型(2种以上)矿业城镇14座。此外,全国还有21座森工城。这类县域经济职能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大,发展历史短、速度快,有较大的起伏性。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兴起,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而且成为现代工业体系和城市群体中的重要部分,构成一个新经济增长极,成为工业化发展的依托,对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对增强国家经济实力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资源型城镇多是在偏僻落后地区兴起的,其中很多又是老、少、边、穷地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和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对于这些地区脱贫致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政府的优惠政策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政府的优惠政策,使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发展之初就具备特有的优势条件,走上超速发展的道路。这是一般的县域经济无法比拟的。一般说来,资源型县域经济都是在开发资源基础上兴起和发展起来的,并没有经过一个漫长的经济积累、准备阶段,而是有一个突发的启动模式,这是资源型城镇与一般自然形成的城镇的主要区别。在发现资源之后,由于国家对资源的需求,往往加大了资源开发的力度,在国家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大规模的人力、物力和资本,闪电般迅速注入,从而获取大量的能源、矿产品的输出。在聚集经济和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是极其迅速的,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同时,资源型县域经济往往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是为了满足国家对资源的需求而设立。其发展过程要受制于国家的统一计划,如城镇开发所需要的物质流、人才流、资金流等大多并非来自于本区域,城镇生产的产品(主要是资源产品)主要不是顾及本地区需求,而是考虑全国生产发展的统一要求,因此,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开发具有非地性特征。如沛县的大屯镇,就是典型的因煤而兴起的现代化城镇。

资源型县域经济迅速建立了工业体系,与此配套的第三产业也相应产生,农业比重下降,产业演进的速度加快。解放以后直至20世纪90年代,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全国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基本处于前列。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从建城条件看,由于我国是参照前苏联的“一矿一城”模式,因而在现有的资源型县城中均进行了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尽管不够完善甚至有些破旧,但总体上讲已具备了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我国城市化率由1949年的10.6%提高到1999年的31%,400多座矿山城镇的兴起可谓功不可没,这是矿业为我国城市化做出的特殊贡献。

二、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其天然赋存的优势资源及相应的国家和地方的优惠政策等,是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许多有利因素逐渐减少或消失,甚至会转化为不利因素。由于对资源的依赖性而受资源储量可耗竭性的制约,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储量和产量会日渐减少,开发成本将不断上升,同时对不可再生资源的需求也会逐渐发生转变,因此,资源型产业也必将经历一个由兴盛、稳定到衰退的发展历程。如今的矿业、矿工、矿山和矿城,即“四矿”问题就像迟暮的英雄,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四矿”问题直接涉及的城镇人口有1亿之多。有人将“三农”、“四矿”并称,颇为中肯。诸多制约因素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痼疾,严重阻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产业结构畸形

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因资源开发而兴建或发展起来的,资源型产业在整个县域的产业结构中占据支柱产业的地位。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第二产业是主体,第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三产业也多为资源型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而第二产业则多以采掘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对资源具有高度的依赖性,各个产业的关联度很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产业转型的基础薄弱。如沛县的资源型产业占其GDP的比重大于50%。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迟早会遇到资源枯竭的问题。此时,资源型县域经济便会面临两种选择――可持续发展或者消亡。要想摆脱“矿竭城衰”的命运就要寻求技术创新的道路。而产业结构不合理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转型时期最突出、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1.产业技术结构水平不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与科技含量决定产品的竞争力。资源型县域经济主要工业部门的产业技术基本处于全国的中下等水平,技术装备趋于老化,新技术应用程度不高,技术进步速度较为缓慢,导致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尤其在一些煤炭城市的技术结构中,存在明显差异,一方面由现代化开采设备所组成的资金密集型企业;另一方面则仍然由原始的开采方式来运作一些低效益、低产出的小企业。

2.产品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因此其产品结构表现为以初级产品和基础原材料为主的粗放性特征,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低。其次,随着资源型县域经济逐步实现产业转型,其产业结构也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密集型产业过渡,以原材料为主的产品也必然被新产品、新材料所替代。一些传统的消费产品中新功能的产品少,结构老化,这些产品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市场的发展而逐步被淘汰。由于资源型县域经济市场信息不够灵敏,调研时间长等原因,产品结构处于市场的被动状况,许多老产品在市场中也失去了竞争力。因此,面对市场的变化,如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将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3.产业结构布局的分散性。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客观受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理因素的限制,企业大多数分散在远离城市的边远郊区,一方面城市大部分依山、依矿而建,空间布局比较分散;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开采和加工对资源依赖的特殊性,使城市内部布局也较为分散,这就为城市集中发展和居民的交通、生活等带来诸多不便。所以资源型县域经济一般都是选取一些条件较好、位置适中的地区集中建设生活区,然后以一定的交通线路相连接,在宏观布局上呈现分散辐射状结构。

4.产业结构调整效益比较低。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增长方式是粗放型的,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比较多,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严重。同时,大多数的资源型城市在进行项目选择和产业转型的时候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期长等特点,产业的成长对资源的依赖性依然很强,配套产业群难以形成规模。资源产品的加工深度不够,资源利用程度不高,附加值低,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

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又影响和制约着资源型城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并且对资源型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带来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二)体制束缚

当前,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很多,如环境因素、劳动力再就业、产业结构调整等,但最根本的还是体制的问题。体制束缚使技术开发受到严重制约,体制问题是当前资源型县域经济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1.城市职能上的二元结构。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城市职能上都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区域行政、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又是国家资源产品的生产基地;既承担一般城市经济社会的综合服务功能,又承担发展工业的产业支柱功能。由于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县域都是在先有企业后建城市的模式下建成的,又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原因,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要职能是资源的开采,从而导致现有的城市基础设施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以地方社会经济为主体的城市功能圈,城市的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2.管理体制上的二元结构。我国的资源型县域经济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往往存在着条块分割的二元化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政企不分、企业缺乏活力。长期以来企业办社会的负担十分沉重,企业包揽了职工及其家属的生活、入托、上学、就业问题,医院、学校、福利、治安等也由企业负担,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小社会。企业办社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问题,管理职能的错位对企业与城市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因素。企业失去了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功能,企业难以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更谈不上市场竞争力了。其次,政府主管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的内部事务,企业承担社会职能,这既严重地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也给产业调整带来沉重的负担。另外,国有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也经常因为资源的开采发生某些纠纷,从而激化了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从财政收入的角度来看,资源型县域经济的财政收入主要依赖于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直接影响着地方财政收入。在资源型县域经济处于资源匮乏时期,资源型企业由于成本过高,经济效益低下,而导致地方财力不足,县域经济的投资环境难以改善,替代产业不易形成。

3.县域经济中的二元结构。资源型县域经济的构成可以分为以资源开采为中心的较为现代化的部门和农村以农业、手工业为主体的传统产业部门,其中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中心的部门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而农村的传统产业部门只是被动地起作用,从而形成经济上的二元结构。如沛县的城市发展居于全江苏省县域的前列,但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二元结构十分明显。

(三)资金短缺

随着资源的逐步开发,资源型县域经济均面临“矿竭城衰”的威胁,为此,一些资源型县域都相继做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规划和相关政策。但由于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资金方面的困难,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调整的进程比较缓慢,经济形势没有明显的改善。其资金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1.产业因素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为上游基础性产业,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远低于下游加工产业,这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财力乏力的根本原因。在目前的许多资源型县域经济中,除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外,初级产品相对较低,产品的加工程度也相对较低,缺少在市场中具有竞争能力的产品。现有的产品结构本身不能满足城市长期发展的需要。另外,随着电子产品和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加速了产品高附加值化的趋势,工业产品也逐渐向轻、小、精方向演化,对原材料和能源的需求下降。在能源结构方面,随着核电与其他新能源的兴起,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会受到威胁。

2.价格体系的影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煤炭、石油等资源产品的价格偏低,再加上各种增支因素的影响,使得成本上升,企业出现政策性亏损,资源型县域经济也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又因为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波及面大,国家为保护下游产业,稳定整个价格体系,往往对资源产品价格实行行政性干预和管制,这使得资源产品价格难以反映其价值和市场供求变化,导致资源型县域经济利益大量外流。其次,由于煤炭等资源的价格过低,使生产企业的二次发展无法实现,资源型企业利润低,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总体财力下降,资金匮乏。再次,资源开采的成本升高,比较优势下降。不可再生资源多是埋藏在地下,一般的开采顺序是自上而下,由近而远,所以从总体上来看,资源开采的成本在不断地上升。另外由于技术进步的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还会出现相对的成本升高。勘探技术的进步使更多的优质资源被发现,运输技术的进步使原来不具有费用优势的资源具有了优势等原因,造成了资源型城市的区位优势下降,综合效益相对减少。

3.税收政策的影响。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渠道,它直接影响着城市的财政收入,1994年税收改革前,资源型城镇根据企业普遍亏损的情况出台了减免煤炭产品税的办法,但是它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困难,而且还使煤炭城市减少了收入,财政陷入了更加严重的困境,进一步恶化了煤炭城市的外部环境。1984年煤炭产品的税率由8%下降到3%以后,对城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很大,1987年煤炭工业部和税务总局又采取了免交为煤炭生产服务性产品税的办法,使当年地方税收又趋于减少。而与此同时,地方还要每年给矿区提供粮食、副食和蔬菜等政策性亏损补贴,形成不合理的逆差。资源型城镇每年向国家提供大量廉价的资源产品,地方政府要负担职工的各种生活补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治理遭破坏的自然环境,财政不堪重负。因此在适当的条件下,应该对地方政府有所补偿,以利于地方政府的资金积累,为在资源枯竭时期进行经济转型创造必要的资金条件,从而不至于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陷入恶性循环的发展之中。

4.国家体制的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是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体,也是城市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这些企业所创造的利润基本上缴上级主管部门,自身生产性发展资金所剩不多,自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贡献也非常有限。使得资源型城市呈现出“资源丰富,经济贫困”的尴尬局面,城市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不足。同时地方财力不足,收入来源较窄,往往对企业征收各种税费,又进一步加重企业的负担。一方面资源丰富,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城市却很穷,财政负担很重,资金短缺。

5.社会资金的外流。由于资源型县域经济大部分是以无依托的形式建设起来的,也就是说先有企业后形成城市。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产业结构畸形。再加上众多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资源型县域经济不够景气,商品经济不够发达,投资环境恶化,使得大量的社会资金外流。由于生产要素的大量外流影响了经济发展,生产要素报酬率下降,使县域内的生产要素外流,造成恶性循环。

(四)人才匮乏

人才匮乏,以及由人才的缺乏所引起的技术开发能力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又一困难。资源型县域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进行产业转型。转型的科学实施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持,人才的匮乏是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和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瓶颈。

综观资源型城市人才状况,其主要特点有:人才综合素质相对偏低;人才文化结构不尽合理;教育基础薄弱;人才流失严重。随着中国加人WTO,资源型县域经济也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人才匮乏成为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资源型县域人才的专业构成,年龄构成都难以适应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愈来愈激烈的市场竞争,难以适应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

1.结构性人才匮乏,将影响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型县域经济普遍产业结构单一,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链被人为割断,没有真正向下游延伸,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业及冶金、建材行业及相关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后,资源型县域也积极探索转型的路子。但股份制改造、承包经营等一系列搞活国有企业的举措并没有使大多数企业活起来。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才的专业构成单一,缺乏对外来资金的吸引;现有企业难以向其他产业扩张、延伸;难以吸引技术含量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来资源型县城发展。

2.高新技术人才匮乏,使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无后劲。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的影响,资源型县城的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行业,其他专业技术人才也主要集中在医疗卫生和教育机构等,高新技术人才很少。由于人才的匮乏,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的匮乏将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难以吸引资金用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当说,廉价的劳动力、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会氛围、优惠的政策等都是构成良好的投资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但这些问题通过努力还可以解决,唯独缺乏高新技术领域人才这个问题不好办,它不仅影响现在,更影响将来。

3.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匮乏,使资源型县域经济难以在市场竞争中打胜仗。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企业抓住了良好的机遇而发展壮大起来。山东青岛造就了“海尔”、“海信”,四川造就了“长虹”,广东造就了“TCL”……资源型县域经济也不是没有好的机遇,但却总是与发展机遇擦肩而过,这与资源型县域经济人才匮乏特别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匮乏不无关系。资源型县域经济缺乏资金,缺乏人才,更缺的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长虹”有个倪润峰,“海尔”有个张瑞敏,每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拥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和一批高素质的人才。这些企业家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现代的企业管理,形成自己的管理哲学,并以其创造力和人格魅力,在市场经济中开创一片新的天地。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企业活了,经济也就活了。企业能不能搞活、搞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领导者。资源型县域经济要发展,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传统产业注入活力,以此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只有这样,资源型县域经济才能迈出新步伐。

4.高级技能型人才匮乏,使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竞争乏力。高级技能型人才在各行各业中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我国,汽车工业、机械、电子等产品的造型和性能之所以跟不上世界潮流,其主要原因不是我们的工程师设计不出来,而是我们的工人生产不出来,因为我们缺乏高级技术工人。发达国家技术工人中高级技术工人占35%以上,而我国仅为5%。当然,这和我国目前的教育、培训体制和社会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在发达国家,教育和培训是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来进行的,而在我国,教育和培训与企业的需求基本脱钩。从学校走向企业的人才大部分都需要企业重新进行培训才能走向工作岗位,又由于受社会地位、风气的影响,真正脚踏实地学技术的人少之又少。高级技能型人才的缺乏,使得工程师们的设计意图难以实现,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再加上人才流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使得资源型县域经济企业的产品更加缺乏市场竞争力。

总之,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所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如何培养、如何留住、如何利用高素质人才是资源型县域经济亟待解决的矛盾之一。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只有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资源型县域经济才能摆脱困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以更加雄厚的知识与人才积累来迎接新一轮市场经济的挑战。

(五)环境缺乏吸引力

当今时代,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能否持续发展的三大问题,环境问题也是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的一个方面。

1.区位因素。资源型县域经济是在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多建于资源赋存地附近,资源的赋存及分布情况决定了资源型县域的地理位置。从国内外资源型城镇的发展历程来看,不同区位的城镇,其发展命运是有很大差异的。国外最终消亡的资源型城镇,大多数都位于偏远地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而得以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镇普遍都在区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区位条件是影响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镇位于边远山区,远离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地理环境偏僻,交通运输不够发达,信息比较闭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远离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自我封闭的状况。资源型城镇的区位偏离限制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另外,资源型城镇大多是在边远山区或内陆荒漠地区建立起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要高于一般城市。城市缘矿而建,依矿而兴,一切以生产为第一,一切为生产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普遍落后,再加上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越来越多。这给资源型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困难。

2.环境因素。改革开放后,尽管环境问题是所有城镇面临的共同话题,但是资源型县域经济环境治理压力远比其他城镇要大得多。资源的大规模开采,一方面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另一方面又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当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尤其是一些煤炭资源型城镇。煤炭的开采不仅造成了大面积地表塌陷,矸石山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矿井水、洗煤水污染以及大气烟尘污染。

截至1995年底,我国国有煤矿因开采造成土地塌陷面积达3.5万公顷,平均开采万吨煤塌陷土地0.2公顷。2000年前,平均每年计划开采原煤12亿吨,塌陷土地面积2.4万公顷;2000年后,每年塌陷土地面积以4%~5%的速度递增。这些塌陷使地表和地下水泾流发生改变,平原矿区地表积水,受淹或盐渍化,耕地资源被破坏,矿区水土流失和沙化加剧。

3.城镇建设因素。在过去,资源型县域经济中企业在行使城市功能的同时也管理着城市。城镇的发展高度依赖企业,城镇的规划也以企业的需要为主,这使得城市的职能无法充分发挥,城市的社会功能也无法体现,城市的布局也受到产业的影响而过于分散,城市的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第一,城镇建设欠账较多,基础设施薄弱。我国资源型县域经济在城市的建设上基本是先生产后建设,先建矿后配套,这使得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更严重的是,资源开采也是先污染后治理。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因经济增长缓慢导致资金不足,环境治理进行不了,又使环境加速恶化,造成恶性循环。

第二,城镇布局的分散造成了聚集效益差。由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客观受资源赋存条件及地理因素的限制,所以大部分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布局都比较分散,即使相对集中的地区也存在着企业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问题。这不仅增加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的费用,也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

第三,城镇的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资源型县域经济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至今尚存;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依然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现代化建设还缺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县域经济战略转移的迫切需要。

可见,资源型县域经济在环境方面的种种劣势,极大地限制了高新技术产业、旅游产业、绿色农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大多数新兴行业的高新技术产品都需要特殊的环境来生产,如微电子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周围空气清新、湿度温度适中等,这是保证高新技术产品质量的环境前提。资源型县域经济严重的环境问题极大地限制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这已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

(六)劳动力再就业压力大

就业问题是目前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资源型县域经济这一特殊的城市类型也由于其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弊端而逐步走入困境。大量低素质劳动力的富余对其经济发展的制约也全面显现出来。据统计,全国有440多座矿山进入了资源枯竭期,300万矿工及其千万家属的工作与生活无着落。

资源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就业岗位不足,就业空间狭窄。尤其在一些老的资源型县域经济中,资源濒临枯竭,大量工人需要转移到其他产业。但由于这些工人文化程度较低,吸收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的能力较弱。因此,对这些工人进行产业转移、安置,引导再就业十分困难。况且一旦解决不好就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下岗职工再就业已经成为资源型县域经济一个十分尖锐的社会问题,为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极大的压力。

(七)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和发展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支撑,但由于资源型企业历史欠账多,地方财政又十分困难,造成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这将直接影响转型的顺利进行。特别是随着转型的深入,这个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离不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一,企业有计划地分流人员,在组织实施再就业计划期间要求有一定的生活保障;第二,对于失业人员,应在一定时期给予失业救济金;第三,提前退休人员,在到正式退休之前这段时间应给予略低于养老金的生活保障金;第四,对于自愿解除劳动关系,自谋职业的人员给予一次性补偿。

完善资源型县域经济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经济上可以促进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为企业实现结构调整创造宽松的环境。对于企业来说,可以缓解压力,为企业卸掉沉重的下岗职工再就业包袱,使企业轻装上阵,有效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下岗职工个人来说,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使他们的生活有保障,便于全身心投入再就业。实施资源型城市社会保障,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搞好资源型县域经济社会保障工作,意义重大,十分紧迫。

因此,可以看出,在因资源的开发利用带来繁荣的同时,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尤为突出,究其根本,还是因为资源型产业的制约,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影响了资源型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逐步克服诸多不利因素,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参考文献:

[1] 刘粤湘.中国矿业城市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资源・产业,2001,(11).

[2] 齐建珍,等.资源型城市转型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陈秀山.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篇3

作为一个相对的区域概念,冀中南地区主要包括河北省中南部诸县(市),由于各县(市)在资源、资金、技术、文化、区位、产业等方面的差异性,因而形成了具有明显差异、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根据各县(市)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的差异性,可以把本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一、资源支撑型模式

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来支撑和促进经济发展。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两种类型,依赖矿产资源发展的县市主要有武安市、磁县、沙河市、鹿泉市、邢台县等,依赖旅游资源发展的县市主要有平山县、正定县、安新县、涿州市等。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资源独占性

由于自然地质条件及历史文化传统影响,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对县域经济发展而言,具有独占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可转移,难以消失,是长期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独特优势。

(二)民营经济支撑

如2007年邯郸武安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88.6亿元,上缴税金30.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30%和29.9%,分别占全市GDP的84.1%和全部税收的82.9%;多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或全国制造业500强。

(三)产业链条完整、突出

如邢台县以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依托,发展了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等后续产业;沙河市依托矿产资源而形成煤炭开采与深加工、玻璃建材、钢铁等主导产业;武安市因其丰富资源而形成冶金、煤炭、建材、机械、化工等相关产业,其中2007年钢铁行业纳税25.6亿元,占其县域经济全部税收的70.5%。

(四)旅游资源带动效果显著

2008年,平山县依靠红色旅游、休闲旅游实现旅游总收入13亿元,成功入围“中国旅游强县”;正定县、赵县的历史文化旅游;安新白洋淀生态旅游;涿州的影视文化旅游等等,都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

二、传统产业带动型模式

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主要以其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或生产技术为核心,不断拓宽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模式。辛集市、无极县、安国市、高阳县、蠡县、曲阳县、泊头市、安平县等属于该类型。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产业历史悠久,技术精湛

如辛集市以其皮革加工业为支柱产业,并荣获“中国皮革皮衣之都”美誉;蠡县因其悠久的皮革加工和纺织技术,而成为全国闻名的皮革、纺织品特色产业基地。这些传统产业历史悠久,闻名于世,具有良好的形象和信誉。

(二)产业集聚效果好

产业集聚程度高,从业人员多,对地方经济贡献大。如泊头铸造业产品覆盖汽车零部件、汽车模具、艺术铸件、精密铸件、标准化铸件等多种类型,2010年从业人员约达2万人。这样,通过产业集聚,可以更好地突出产业优势,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三)新型产业发展缓慢

传统产业的存在,会促使地方经济发展以传统产业资源为基础和立足点,拓宽产业范围,延长产业链,或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升级。所以在项目建设、技术引进、资金配套等方面难以摆脱传统产业的限制和依赖,对全新型的产业或技术引进力度不够。

三、技术创新型模式

县域经济的发展摆脱了资源及传统产业的影响和限制,大胆引进新技术或新产业,以多元化的产业模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藁城市、栾城县、晋州市、定州市、宁晋县等属于该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资源匮乏

大部分县(市)支撑经济发展的资源匮乏,既缺乏资源型模式所具备的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也缺乏雄厚的传统产业基础。因此,这些地区只能摆脱资源型发展模式,走以创新促发展的道路。

(二)创新文化引领

如宁晋县土地贫瘠,农业基础薄弱。既没有资源优势,也没有传统技术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宁晋人走出家乡,到外地寻求发展机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形成了开放经营、吸收并融、创新求变的先进文化理念,进而促使制度、行为的变革。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充分利用先进文化引领的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大胆吸收新型产业,改良现有产业,形成了以单晶硅、纺织服装、电线电缆、机械制造、粮食及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群,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技术创新模式的典范。

(三)产业集群优势

通过产业集聚,便于企业间资源、技术、劳动力的协同,有利于培育企业的竞争优势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形象影响力,全面壮大县域经济竞争力。

(四)政府支持

在引进的技术或项目中,地方政府在土地征用、项目建设、资金配套、人力资源配置、税收政策及外来人员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提供了及时、周到的服务,使项目得以及时运转。在营造“招商引资的洼地”效应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传统农业型模式

以传统的农业种植、养殖及农产品的深加工为主,而形成的农业经济主导模式。冀中南地区的邢台、邯郸、衡水、沧州等地的大部分县(市)属于传统农业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农产品优势

这些县(市)拥有良好的土地、气候及水资源等,农作物产量高、品质好。如邯郸大名的花生、小麦;衡水深州的蜜桃,故城的棉花;沧州河间的金丝小枣等。

(二)广泛的农产品销售渠道

农产品品质优良,历史悠久,市场覆盖率高,深得广大消费者信赖。因此形成了遍布全国的销售渠道或网络,有些农产品远销海外。

(三)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口稠密,为农产品的生产经营提供了保障。随着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这些地区用于传统农业的劳动力逐步减少,富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也成为其县域经济发展中应考虑的重要问题。

(四)经济增长缓慢

因受农业自身发展规律制约,经济增长缓慢,难以出现以工业产业为支撑的快速增长的局面,经济总量不会出现大幅度波动,社会经济以稳定发展为主。

五、农业创新型模式

在传统农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观光旅游农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等途径,培育农产品的特色优势来带动经济发展。该模式的特点有:

(一)特色资源

如邢台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积极发展以优质果品、枣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取得了显著效果。该县的“浆水”牌苹果先后被指定为十六大、十七大会议专用果品,“天力三宝”牌酸枣汁成为中国航天员特供饮品和“迎奥运”特制产品。

(二)品牌形象

赵县被国家命名为“全国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中国雪花梨之乡”,这些荣誉塑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品牌。该县并通过实施每年一度的“梨花节”、“采摘节”,积极推动观光旅游农业的发展,更好地提升了县域形象。

(三)政府协助

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由政府出面协助和指导。企业的市场开拓、技术引进、产品营销必须通过由政府出面组织或协调的行业协会,才能实现产销对路,规模经营。

(四)现代营销

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如网络营销、服务营销、关系营销等)将产品或服务向更广的市场范围推介。这些手段单靠农户或生产者很难达到,地方政府统筹谋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的模式更加有助于农产品的销售。

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析只是相对的,就某一具体县(市)而言,只是侧重某一模式,但其中也有其他模式的支撑要素。因此,县域经济发展应着眼于整个经济体系,综合考虑,因地制宜,科学决策,以实现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篇4

不同县域其经济的发展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运行模式,但作为必备的发展因素,如人力资源、科技资源、资金融通、自然资源等因素需要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按照一定的方式流动,从而支持和保障县域经济发展主体的功能得到发挥。因此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各个因素按着何种方式进行流动,对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方向和持续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资金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都起到了血液的作用,而金融业保证了资金循环流动,作用毋庸置疑,金融业直接影响县域经济的发展。

一、金融角度的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一)企业角度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在县域范围内的企业规模一般不是很大,县域在吸引投资上缺乏大项目。其中资源开发型项目多,但科技含量比较低,附加价值不大,所以吸引来的投资持续性不强。资本、人才、技术的不足,投资平台的缺乏使得县域GDP占全地区GDP的比重一直不是很大。县域企业多数自身运作特别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信用状况和贷款安全有着较低的评价。信贷很难进行,较多的县域企业处于微利的状况,不符合贷款要求,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或其他可以充当抵押品的手段和实物,这些都影响到了银行放贷。企业改制时恶意放弃银行债权,造成企业与银行的关系紧张,使得大量资金损失。这让银企关系更加难以维持。

(二)金融机构角度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原因

在县域企业办理抵押贷款时,办理资产抵押担保所要求的环节过程复杂,成本高,这就加重了银行对企业放贷的成本。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战略是逐步向大城市、大企业集中,资金的流向更多朝向大中城市,导致县域内很大部分的金融机构撤离,经营范围逐步缩减。同时银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也减少了基层支行的授权额度,信贷逐步向信用良好的客户集中,对于刚刚成立需要贷款的中小企业和乡镇工业等县域经济组织的贷款则很少。县域金融机构为了逃避风险,业务也在不断的收缩。导致县域内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企业以及居民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业的投融资、促进资金流动、为小微企业服务、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没有得到发挥,从这个角度来说,金融业并没有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提高金融业对县域经济支持作用的方式

(一)保持信贷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有重点、有选择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建立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现代运行机制,健全融资担保机制。适当放宽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浮动范围,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积极性应得到加强。从而推进利率的市场化。

(二)拓宽多元融资体系,鼓励中小企业依法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债券融资、租赁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发挥金融体系对产业调整的支持作用。从银行角度讲,城镇化过程对商业银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商业银行要充分分析预测信贷资产的行业风险、产业风险和地区风险状况,积极调整信贷投入的行业结构与地区结构,创新产品,提高商业银行综合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对符合县域资源禀赋、具有发展前景的优势行业和企业积极给予贷款,对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落后,重复建设项目和污染城镇环境、浪费资源严重的项目,则要考虑限制贷款或禁止贷款,同时对已放出的贷款要加强清收本息。随着城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阶段县域范围内居民对银行的产品与服务不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资金融通层次上。金融部门要根据居民的需要创新金融产品,同时要更加注重投资组合、风险控制、信息咨询等高层次的金融需求。以满足客户需求,商业银行要利用好这一发展趋势,加强与保险、证券、投资基金等其他相关行业之间的合作。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要进一步开拓网络结算与服务、股票质押贷款、证券资金结算、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业务、代收保险费、代支保险金、基金托管、代销保险产品等业务领域,增加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营造良好信用投资环境。创造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就需要克服短期行为,建立统一的个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的担保机构和担保方式,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综合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保障信贷资金安全,规范企业改制行为,防止新的逃废债行为发生。

(四)加强金融创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金融机构要进行体制、机制和信贷的创新,金融机构要把目光投向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高成长性和良好市场前景的资源开发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教育投资项目等。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并非无所作为,中小企业融资、产业结构调整、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等都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多种渠道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我国的县域发展过程中,中小企业对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难问题一直是掣肘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此商业银行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快金融创新、改善金融服务,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这必将改善银企业关系,为县域的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五)政府加强引导,构筑银企合作平台。政府需要进一步放宽信贷环境,积极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参股入股,推动股权质押贷款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业务,健全金融组织体系,建立和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服务县域小企业的生力军作用,努力推动地方中小银行发展成为中小企业的伙伴银行,有序扩大县域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组织规模。同时,大力引导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引导和鼓励商业银行加快创新,改善服务。适当下放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简化审贷手续,完善授信制度,扩大信贷比例,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银行的运营成本,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增长。

篇5

关键词:房地产业;县域经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9.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8)09-0044-03

国内许多学者对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曹振良认为,房地产业定位也就是房地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刘育中阐述了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的作用;刘静岩分析了房地产投资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房地产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曹宏亮认为,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结成了密切的联系,并且两者的发展呈现同向波动关系;李启明就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各行业的相关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评述;刘文婷对武汉房地产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等等。但以往的研究偏重于国家或者大中城市有关房地产业的研究,小城镇的相关研究略显单薄。因此,本文以湖南省望城县为例,对房地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望城县房地产业发展概况

望城县紧邻长沙市区,是长沙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向外扩散的承接区域。近年,望城县房地产业不断升温,特别是随着长沙市融城建城步伐的加快,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多条交通干线的贯通,以及日益增长的房地产需求,加上自身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城市区位,使房地产业成为望城县的支柱产业。2006年,全县房地产业开发投资259487万元,进驻望城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已达52家。商品房新开工建设面积100.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新竣工建设面积42.6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7%。自2002年起,投资额逐年攀升,由1300万元陡升至2006年的259487万元。房地产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上升,带动了建筑、建材、装饰、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总之,望城县房地产业成长很快,表现出迅猛发展的势头。

二、望城县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分析

(一)社会经济发展与房地产业的关联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对房地产业的作用或是带动,或是制约。一般来说,GDP、经济增长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以及消费水平、信贷规模和利率都与房地产业有一定的关联,对房地产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望城县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与房地产业发展关联度进行分析。

1.研究方法介绍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能够反映系统内各因素的动态发展状况,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以关联度作为其关系密切程度及相互比较的主要标志,曲线越接近,相关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则越小。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过程如下:

首先,给出原始数据列的参考序列(X0)和比较序列(Xm):

X0(k)=(x0(1),x0(2),…,x0(n))

………

Xm(k)=(xm(1),xm(2),…,xm(n))

其次,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求出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之间的差序列,计算关联系数?灼:

?孜(k)=

式中,?灼为分辨系数,且?灼∈(0,1),i=0,1,2,…,m。

再次,采用公式

?酌=?孜(k)

计算关联度,列出关联序。

最后,比较关联度的强弱。若?酌a>?酌b,则称影响因素Xa的关联度优于Xb。

2.数据指标选取

根据望城县社会经济与房地产业发展实际,分别从经济发展、关联产业以及生活消费水平3个方面选取以下8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X1=固定资产投资(万元)、X2=GDP(万元)、X3=财政收入(万元)、X4=工业产值(万元)、X5=第三产业产值(万元)、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X7=人均GDP(元)、X8=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与X9=房地产投资(万元),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3.关联度计算过程以及排序

利用SPSS11.5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求出参考序列以及比较序列差序列矩阵。确定关联系数?灼,这里取值0.5,并计算得出关联系数矩阵。计算关联度γm并进行排序,结果如表2所示:

4.结果分析

通过对望城县的各项经济发展指标与房地产业投资进行分析可知,在各项指标中,与房地产业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工业总产值,其次是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人均GDP、财政收入、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第三产业产值等。这些指标与房地产开发的关联度差距最多为0.2,说明望城县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与房地产业发展关联紧密,与房地产业发展相互促进。

(二)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望城县社会经济发展在影响房地产业发展的同时,房地产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这些部门的发展。

1.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拉动作用

依据表1中望城县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数据可知,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趋于同向增长。根据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所得到的相关模型(1)如下:

Y=84695.81+2.70686X………………(1)

R2=0.890049

t=(2.514844)(7.52761)

F=56.66491

由模型(1)可知,望城县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可以直接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2.7亿元。同时,房地产业的发展也可以带动GDP以及财政收入的增加,对国民经济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2.房地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我国房地产业关联度达52个行业。通过对望城县房地产投资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分析,房地产投资与工业总产值的关联度最高,因为房地产业可以直接带动建材业、冶金业、交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装饰装璜业、家具生产业等产业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带动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依据表1中工业总产值与房地产投资的数据,可以得出工业总产值与房地产投资之间的相关模型(2):

Y=197546.2+2.844X……………………(2)

R2=0.916848

t=(6.524859)(8.785383)

F=77.18295

由模型(2)可知,望城县房地产投资每增加1亿元,就可以带动工业总产值增加2.8亿元。房地产在促进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又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综合算账,房地产业每投资10万元可创造一个就业岗位。据此,2006年较2005年,望城县房地产业投资增加值便可为望城县直接或者间接增加25949个工作岗位。

3.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消费,改善人居环境

望城县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与房地产投资的关联序排在第四位,房地产投资促进了社会消费,望城县的人均GDP也明显有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群众生活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人们逐渐向住宅小区聚集,住房消费大幅度增加。住房消费是居民家庭最大的消费,进而住房消费的大量增加,加快了望城县整个经济的良性循环。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望城县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关联度比较紧密,相互促进发展。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对拉动投资、刺激消费、带动就业和优化城市形象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对望城县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但是,在依靠房地产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首先应该认识到湖南省现阶段房地产行业总体来看还不是很成熟,特别是在房地产的1/3的市场都集中在长沙市,其余也大多集中在各地市,县域的房地产市场还只是处在起步阶段。其次,应该看到,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情况出现整体投资过热,局部存在泡沫的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以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为依托,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振良.房地产倒U曲线与房地产产业定位――论房地产与国民经济的关系[J].东方企业家,2001,(11):56.

[2] 刘育中.房地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J].商业时代, 2007,(05):98.

[3] 刘静岩.房地产投资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J].特区经济,2006,(05):267-268.

[4] 曹宏亮.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同向波动分析[J].技术经济,2002,(09):5-6.

[5] 李启明.论中国房地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关系[J].中国房地产,2002,(06):13-15.

[6] 刘文婷.武汉房地产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06):91-92.

[7] 陈永岳、陈伯庚.新编房地产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4-32.

篇6

河南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的地位十分重要。截至2007年,河南县域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83%,GDP约占全省的68%(该数据不包括市辖区)。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河南县域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县域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迅速拉大。1988年,河南省县域经济人均GDP的标准差仅为22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到2007年这一指标已经增长到了2560元。本文要分析的是,作为同一省域内的经济体,河南各县域经济有着相近的发展基础,是哪些因素让这些经济体在近些年来差距迅速拉开。讨论该问题的意义在于把握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路径,为加快河南县域经济的发展和调控县域经济差异提供科学依据。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各地区(经济区或行政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拉大是普遍现象。有不少学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李桢业(2006)通过回归分析,得出影响长三角县际经济状况高低的因素是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越大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并指出财政补贴在短期内不会有助于县际差异的缩小。欧向军(2005)运用基尼系数和广义熵指数的分解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演化进行了结构分析,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前影响县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第二产业的差别,90年代后是第三产业的差别,即90年代之前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第二产业发展水平高度相关,90年代后则与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仇方道等(2004)以GIS技术为基础,分析得出影响江苏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化程度、经济政策原因、经济结构因素、文化观念因素和投资软环境因素。樊新生等(2005)分析了河南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空间结构的演化过程,得出工业发展的水平差异是影响河南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雒海潮(2006)运用GIS技术,得出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成因有:区域发展战略、资源条件、区位优势、市场化程度。

这些文献为分析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本文的研究逻辑是:提出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然后用面板数据模型检验这些命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相应的政策含义。

二、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三个理论命题

1978年以来,河南县域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是市场体系的逐步形成和完善、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的分工与协作、工业化的推进,这一背景为本文的三个理论命题提供,思路。

命题1:县域人口密度是影响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人口密度越大,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愈高,反之则愈低。

我国从1978年开始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此不断提高。与市域经济不同。县域经济较少参与外界的经济交往,是一个相对内向和封闭的经济系统。特别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县域经济的经济活动主要是为自己系统内的家庭和组织服务。这样,这一经济体系自身的人口密度会影响到本地市场的形成和市场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影响分工的水平,进而影响到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亚当,斯密(1776)指出,市场规模通过影响分工程度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市场规模越大,分工就越细,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而人口密度过小会削弱市场一体化形成和阻碍经济扩散。因此,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个人口密度越大的县域经济,其本地市场的形成会较早。而市场规模会相对较大,特别在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初期,这一因素尤为重要。基于此,提出命题1。

命题2:河南各地区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会显著影响辖区内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所辖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愈低。

我国行政区的划分与实际分工协作形成的经济区不尽相同,但在多数地区是重叠的。一般地,一个地级地区都有一个中心城市,其周边会有若干县级市和县、乡、镇,它们之间有非常紧密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关系,形成一个经济系统。县域经济体给中心城市提供原材料和劳动力,以满足市域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城市的区位优势和技术、资金、人才优势,市域经济体为县域经济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科学技术、商贸流通等方面的支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岗位,为农产品提供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对县域经济的带动和技术的扩散。中心城市的带动效应和扩散效应,会使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初期,这个因素非常重要,但随着县域经济外向度的提高和对处联系的拓宽,这一因素的影响会有所减弱。基于此,提出命题2。

命题3:河南各县域经济工业的比重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重要因素。工业的比重越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但工业化程度和工业发展水平仍较低。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依然处于工业化进程当中。河南属于比较落后的中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水平更低,且仍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和中期阶段。根据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工业化初期和中期是工业化比重迅速提高的阶段。也是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阶段。因此,河南各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发展水平:某个地区工业发展快,经济发展水平就高;某个地区工业发展慢,经济发展水平就低。基于此,提出命题3。

根据以上的理论命题,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我们设立如下变截矩面板数据模型:

Inagdpit=α0+β1popdenit+γln citygdpit+δindustryit+α1+uit

其中,下标i表示县域经济单位,t表示年份;agdp是被解释变量,即人均GDP,用来衡量各县级经济单位的经济发展水平;popden、citygdp、和industry是解释变量,分别指人口密度、中心城市人均GDP和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表示非观测效应:为随机误差项。

为了使各年的数据有可比性,我们按1988年的价格水平,对数据进行平减处理,以剔除物价水平变化对各经济变量的干扰。1988-2007年,河南省县域单位数量发生了一些变化,1988年各县域单位为117个,2007年这个数字降到109个。为保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笔者的观测对象以2007年的109个县域单位为准。

三、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一)相关性分析

本文首先对研究的几个变量做相关性分析,为计量建模分析做初步的准备。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见看出,县域经济人均GDP和所在中心

城市GDP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人口密度、工业比重和县域经济人均GDP在5%的水平上显著相关。三个解释变量之间,除了工业比重和所在中心城市GDP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外,其它的相关性均不强。

(二)线性面板模型的估计和结果分析

变截矩面板模型的基本形式是:Yit=γi+X'it+uit。γi被称为个体效应,uit被称为特质误差项。静态面板模型有多种估计方法,最常见的是固定效应估计、随机效应估计、混合最小二乘法和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

若把γi视为和观测到的解释变量Xit相关的观测不到的随机变量,选用固定效应模型(FE)是合适的,若把γi视为和观测到的解释变量Xit不相关的观测不到的随机变量,则选用随机效应模型(RE)是合适的。区分FE和RE需要用Hausman检验。混合最小二乘(POLS)估计面板数据模型需要满足较强的假定,当时间跨度较长时,这些假定很难得到满足。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主要是为了解决面板模型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本文的考察对象是河南109个县域经济自身,不是从一个较大总体中抽取样本,并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因此,采取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法是合适的。由于横截面数据相对较多,而且各县人均GDP方差较大,为解决异方差问题,可以采用FGLS方法估计。

一般来说,面板数据模型可以缓解但不一定能够完全消除内生性。在本文所建的线性模型中,各县域经济单位的初始条件和资源禀赋越好,其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计量模型把这些因素都归入了随机误差项中去。而初始条件和资源禀赋条件与一个地方的工业比重紧密相关,即COV(industry,u)≠0,这使模型产生了内生性,导致参数估计可能会产生偏差。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需要采用工具变量解决工业比重这个变量带来的内生性,从而得到满足一致性的估计量。这个工具变量要满足两个条件:(1)与工业比重相关性较强:(2)与误差项不相关。在面板模型中,工具变量可以直接采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值,本文用被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的值作为工业比重的工具变量,运用IV-FE方法进行估计。检验工具变量的有效性一般用sargan检验。表2列出了POLS,FE,RE,FGLS,IV-FE五种方法得出的估计值。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用哪种估计方法,三个解释变量都是显著的,这就证实了我们提出的三个理论命题。从表中还可以看出以下两点:一是当用Hausman检验来确定模型该选用FE还是RE时,拒绝了随机效应假定,这表明,和RE相比,FE的结果更可靠。二是当用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估计固定效应模型时,Hausman检验拒绝了IV-FE与FE的系数没有系统性差异的原假设。同时,Sargan检验也证明了工具变量的有效性。这表明,工业比重是内生的,运用被解释变量滞后一期作为工具变量较好地消除了内生性偏误。因此,IV-FE估计的结果更为可靠和稳健。

实证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之后,县域单位的人口密度对人均收入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同样,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均GDP和县域经济的第二产业比重均对县域单位人均GDP有显著的正影响。具体而言,控制了其它变量,所在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均GDP每提高10%,县域经济的人均GDP提高2.02%,县域经济体的第二产业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的人均GDP提高0.443%。

四、结论和政策启示

篇7

一、*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一)*县域经济变动的纵向研究:波动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整体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但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的特点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增幅波动较大(如图1所示),阶段性特征明显。依据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来划分,1978年至2005年,*省县域经济增长可分为五个阶段,即1978―1985年、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各阶段呈现不同的发展特点。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85年)――恢复增长期。1978年前,由于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剪刀差”的制度安排等方面的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举步维艰。后,以农村改革为先导,生产力初步释放,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较快的恢复和发展。1981年到1985年,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2.5%,比全省低1.0个百分点。但财政收入增10.2%、农业总产值增11.9%,分别比全省平均高出1.9和0.7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初期,*县域经济已经逐步摆脱贫困落后和停滞不前的落后局面,开始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第二阶段:(1986年至1990年)――平稳增长期。“七五”时期,全省经济改革的重点已由农村转向城市,由农业转向工业,由农民转向市民,城乡差距开始拉大,县域经济呈现低速运行的局面。这阶段,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仅为5.2%,农业总产值年递增也只有2.7%,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分别减少7.3和9.2个百分点。

第三阶段:(1991年至1995年)――高速增长期。尽管在1991年*受重灾袭击,县域经济遇挫,但后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域经济的结构。“八五”期间,增速达到顶点,全省县域GDP年均增长16.0%,财政收入增长27.2%,农业总产值增长7.4%,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9.6%,与全省平均增幅相比,分别高出1.9、4.5、0.9和0.3个百分点。显然,这是建国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最稳定、速度最快、效果最理想的五年“黄金期”。

第四阶段:(1996年至2000年)――增速下滑期。“九五”期间,*经受了亚洲金融危机和严重连续三年水旱灾害等考验,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回落,增速放缓。五年间,县域GDP年均增长8.8%,财政收入增长11.0%,农业总产值增长5.9%。与“八五”期间相比,分别下降7.2、16.2和1.5个百分点;较“九五”期间全省平均水平分别低3.4、3.6和0.5个百分点。

第五阶段:(2001年至2005年)――相对滞后期。“十五”期间,相对于周边省份,*的县域经济处于滞后期。2001年至2005年,全省县域GDP年平均增长8.3%,财政收入增长8.9%,分别比全省低2.3和8.8个百分点。县域GDP占全省的份额由2000年的48.1%下降到的2005年45.9%;县域财政收入所占份额由32.4%下降到21.9%。

(二)*县域经济现状研究:总量扩大,增长动力增强

近年,*各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县域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效益增加的良好发展态势。

1、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加快,总量规模扩大。20*年,*县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1.7%;县域人口4752.5万人,占全省71.3%,县域平均人口77.9万人。县域全年完成GDP3491.3亿元,比上年增长14.8%,较全省快0.9个百分点。县域GDP总量占全省47.5%。县域GDP平均规模为57.2亿元,比上年增加10.3亿元,与20*年相比,GDP超过60亿元县市由20*年13个增加至27个。2、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年,县域财政总收入首度突破两百亿,达2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4.4%,增幅比全省高7.5个百分点。总量占全省份额由上年的22.6%提高到24.0%,县域财政对全省财政增收的贡献率达29.1%,比上年上升3.5个百分点。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比上年增长44.9%,增幅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县域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697元,比20*年增长25.6%。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3439元,增长18.4%。

3、经济增长动力:需求作用增大,投资增速加快。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县域外贸出口14亿美元,增长40.8%,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县域固定资产投资1633.5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总量占全省份额的36.6%。县域实际利用外资7.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2.2%。

4、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支柱作用明显。20*年,县域全部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比20*年增长27.8%。县域经济明显地表现为第二产业领先增长的特征,工业在GDP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县域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的40.3%,对县域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2.9%,比上年提高8.7个百分点。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0.2:35.9:33.9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

(三)*县域经济横向研究: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瓶颈”

*县域经济发展从纵向比较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呈现总体实力不强,发展程度不高,与邻近省份及周边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存在一定差距。

1、与周边省份县域经济对比的差异

――经济规模水平低。20*年,*县域GDP3491.3亿元,占全省47.5%,比河南、湖北、山东和江苏分别低23.1、3.3、11.1和4.6个百分点;县域平均GDP为57.2亿元,比河南低41.2亿元,比湖北低3.9亿元,比山东低83.4亿元,比江苏低198.8亿元;人均创造GDP为7346.1元,相当于河南的55.8%,湖北的73.6%,山东的38.5%,江苏的27.1%。

――工业化程度低。20*年,*县域实现工业增加值1109.9亿元,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1.8%,低于河南19.3个百分点,低于湖北1.1个百分点,低于山东20.2个百分点,低于江苏20个百分点;县域实现人均工业增加值2335.6元,仅相当于河南的37.7%,湖北的70.8%,山东的23.5%,江苏的16.6%。

――财政压力大。20*年,*县域地方财政收入143.3亿元,人均301.6元,比河南低104.3元,比湖北低3.4元,比山东低411元,比江苏低1309元。

――消费市场不旺。20*年,*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6亿元,人均2163.5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相当河南的38.4%、湖北的51.3%、山东的27.8%、江苏的30.3%,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河南低1160.2、比湖北低2162.9元、比山东低3305.0元、比江苏低4756.3元。

2、与全国县域经济平均水平的差异

从县域经济的平均规模比较看:20*年,全国县域平均人口规模46.4万人,GDP64.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7.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28亿元;同年,*县域平均人口规模77.1万人,比全国要多30.7万人;GDP为46.9亿元,比全国少17.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6.9亿元,比全国少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比全国少0.53亿元。

从县域经济人均水平比较看:由于*县域人口在全国名列第三,县域人均水平就更低。20*年,全国县域人均GDP达13938.1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5869.7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492.2元,而*县域人均GDP仅有6*7.6元,人均第二产业增加值2187.3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226.7元,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少7850.5元、3682.4元和265.5元。

从与全国百强县平均水平比较看。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统计,2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平均规模:人口81.5万人,GDP268.2亿元,人均GDP为35960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90元。同年,*县域GDP平均值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7.4%,GDP最高的无为县(98.3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36.7%;人均GDP仅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6.9%,人均GDP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7677元)也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49.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13.8%,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首位的宁国市(1290元)只相当于全国百强县的78.5%。

3、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中国历史上,*改革成为典范,率先实行,拉开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序幕;率先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冲破了传统计划经济的樊篱;率先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催生了免除农业税这一千古变革。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省力显著增强。然而,相对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结构变动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在全国的第13位退至20*年的第15位。人均GDP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由1978年的135元扩大到20*年的6029元,处于第28位。排在*之后是云南、甘肃、贵州,*下滑到全国“锅底”。

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6月首部中部蓝皮书《20*年:中国中部地区发展报告》。该蓝皮书指出,与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相比,中部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显示出下降趋势,中部GDP增长速度达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却远低于环渤海和珠三角。

中部蓝皮书指出,近几年,在国家大开放政策和扩大内需政策的影响和带动下,中部地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与其他经济板块相比,中部地区的相对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却明显落后。其中与东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与西部的差距越来越小,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呈现出落后于西部的态势。

中部蓝皮书指出,*GDP总量和增长速度均居中部六省第4位,但人均GDP却居中部最末位。在其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中,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重要因素。*能否在中部六省率先崛起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二、*县域经济发展梯度划分

本课题通过选取若干指标,借助数量分析方法,研究*县域经济发展梯度水平的差异状况,找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薄弱区域,以探求协调发展的途径。

1、研究模型、指标选择。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及类型划分处理方法有很多,如主观权数法、层次分析法、赋权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由于划分县域经济梯度的部分指标之间(如人均GDP与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之间、GDP与人均邮电业务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为消除自变量共线性问题,使划分结果更加客观、合理,本文运用SPSS统计分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县域进行梯度分区。

根据数据指标的可获得性、全面性、可比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等原则以及广义梯度推移理论,我们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效益、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方面选取了以下指标:

①GDP总量、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7个指标反映经济综合实力;

②等级以上公路里程数、每百人拥有电话数2个指标反映自然优势与基础设施;

③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反映金融服务能力;

④单位GDP财政收入、单位GDP财政支出2个指标反映政府管理能力;

⑤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2个指标反映产业与企业竞争力;

⑥一产增加值、农民人均纯收入2个指标反映农村与农户竞争力;

⑦科教文卫支出占GDP比重、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3个指标反映人力资源与科技教育;

⑧GDP比上年增长反映发展活力与潜力;

⑨出口比率、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个指标反映对外交流程度;

⑩人均财政支出、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2个指标反映社会保障及环境能力。

2、县域综合梯度值的计算。根据24项指标,对全省61个县市20*年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表1给出了观测变量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经过Barlett球形检验,其F值为0.000,表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分析;而KMO统计量为0.762,大于0.7,说明主成分分析的效果较好,主成分分析的适用性通过。

从表2中的解释方差看,前八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85%,可以认定这八个主成分基本保留原有数据信息,能基本反映各县经济实力情况,故提取前八个主成分进行分析。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可以计算主成分系数向量。第一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平均指标的信息,包括人均GDP、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等;第二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一产增加值、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第三主成分反映的是GDP增长率、单位GDP财政支出等方面的信息;第四主成分反映了三产方面信息,包括三产增加值比重以及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等;第五主成分反映了经济外向度方面的信息,包括出口比率和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第六主成分反映了基础设施方面的信息,包括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话数和等级公路里程;第七和第八主成分则分别反映了每万人拥有专利申请数和工业效益方面的信息。

最后利用主成分函数和综合主成分公式,以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占累积贡献率的比重为权数,求出61个县市的县域综合梯度值。

4、县域梯度划分及分析。根据F值的大小排序,将梯度值F大于1的县(市)划归为第一梯度,F值在0到1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二梯度,F值在-1在到0之间的县(市)划归为第三梯度,F值小于-1的县(市)划归第四梯度,这样就将全省61个县(市)分为四个梯度层次。

根据四类梯度区划分,计算出区20*年分析指标的平均值(见表4)。

梯度划分表明,*县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差异较大,第一、二梯度县是全省经济最发达地区,尤其是第一类,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三梯度县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但部分县市社会发展指标处在全省中上水平,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四梯度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现分述如下:

第一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宁国市、繁昌县、无为县、肥西县、当涂县、肥东县、天长市、广德县、芜湖县、凤台县和桐城市,共11个县(市)。主要分布在沿江、沿边、资源富集区,承接周边省会城市和东部发达城市的经济圈辐射,区位优势明显,工业民营经济基础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强力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其县域经济发展特点:一是经济总量较大。20*年,该类地区县域GDP达962.5亿元,超过全省61个县域经济总量的四分之一;地方财政收入达到52.8亿元,占县域地方财政收入的36.8%;出口总额6.2亿美元,占全省县域出口额总量的44.2%。对全省县域经济的贡献十分突出。二是活力较强。20*年,该类地区人均GDP为12585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71.3%,是第四类地区的2.5倍;人均财政收入1323.8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三是环境良好。距离大中城市较近,网络通信等设施发达,技术水平、教育水平、劳动力素质较高,受到各类投资者的青睐。四是工业主导。11个都是工业主导型县市,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其中、繁昌、凤台、天长、肥西和芜湖二产比重均超过50%,分别为60.5%、57.8%、53.7%、52.9%和52.2%。宁国、当涂、肥东、桐城、无为等地二产比重也在45%至50%之间。五是发展全面。该类县(市)不仅经济发展势头好,而且社会不断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20*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2259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18元,比全省县域平均水平分别高出3753元和1238元。

第二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铜陵县、长丰县、南陵县、霍山县、怀宁县、和县、枞阳县、歙县、郎溪县、颍上县和来安县,共11个县。主要分布在沿江经济区和皖南旅游区。与其它几类地区相比,平均辖区面积和年末总人口都是最少,但地方财政收入、GDP增长率在四类地区中都居第二位,人均指标如人均GDP、人均利用外资额、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财政支出也都位列第二,并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76.9%。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21.8美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32.3%。该类地区虽都属工业主导型县市,但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

第三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霍邱县、濉溪县、凤阳县、全椒县、怀远县、含山县、绩溪县、泾县、庐江县、涡阳县、青阳县、休宁县、祁门县、舒城县、蒙城县、潜山县、东至县、太和县、宿松县、寿县、五河县、黟县、萧县、明光市、定远县、界首市和岳西县,共27个县(市)。涵盖了皖北平原、江淮丘陵、沿江圩区和皖南皖西山区等多个区域,平均辖区面积最大,年末总人口也较多,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二,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居第三位,除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一产增加值等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多项指标在全省平均水平之下。服务业主导型县市占9个,工业主导型县市10个,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20*年,其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为28.1亿元,在四类地区中位居第三,而工业企业达标排放率在四类地区中最低。实际利用外资额比前两类地区明显减少,分别只达到其平均水平的28%和58%。由于该类地区县多为服务业主导型,因此这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4.7%,居四类地区之首。

第四梯度划分及分析:包括固镇县、望江县、砀山县、金寨县、旌德县、泗县、太湖县、灵璧县、临泉县、石台县、利辛县和阜南县,共12个县。位于皖北平原、皖南和皖西山区,平均所辖面积在四类中排在第二,人口密集,区内各县多为人口大县,年末平均人口在四类地区中位列第一。工业化水平低,传统产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一半为农业主导型县市。主要特点:一是县域农业经济特征明显,产业是以农业为主。20*年该类县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平均达到34.9亿元,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8.5%,一产增加值占GDP比重41.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2.6个百分点;二是农产品产量在全省占有较大优势,除粮食平均产量小于第三类地区外,棉花、油料、肉类等农产品产量在四类地区中均居首位,超出全省平均水平;三是地方经济实力不强,农业的脆弱性明显,20*年县域人均GDP5048.1元,仅为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68.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758.2元,在四类地区中居最末位,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1亿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还不到第一类地区的四分之一,农业遭受自然灾害的频率高,县域财政支出是自身财政收入的6.4倍,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的缺口大。县域乡镇企业和支柱产业也比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

三、*县域产业结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系统是一个由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而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状态和变化趋势。县域梯度经济差异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最终还是体现在产业发展优势之上。

(一)*县域产业结构现状

近年来,通过各地采取措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县域经济结构的发生了较大变化。20*年,县域GDP中三次产业结构由2002年的37.5:30.1:32.5调整为28.9:38.6:32.5,一产比重比2002年下降8.6个百分点,二产比重提高8.5个百分点,三产比重维持原状。按照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国民经济中三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23”、“213”、“231”、“321”,说明*县域经济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升级,已由原始的第一阶段“123”推进到第二阶段“213”。

20*年*县域61个县市三次产业构成状况可分为三种类型:

1、一产比重最大的农业主导型。共14个县市,比20*年减少2个,比2002年减少20个。包括灵璧、临泉、泗县、定远、砀山、五河、阜南、固镇、明光、萧县、怀远、寿县、宿松、庐江等县市。主要分布在淮北地区和江淮地区之间,地理位置相对远离省内各大中城市、交通较不发达地区和部分粮棉种植基地县。14个县中,一产比重占40%以上有8个县,其中灵璧、临泉、泗县一产比重分别达到50.5%、47.2%和47.0%。

2、二产比重最大的工业主导型。共34个县市,比20*年增加7个,比2002年增加18个,它们大都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发展较快,是推动全省工业发展的一支劲旅,其中繁昌、霍山、凤台、天长、铜陵、肥西、芜湖、郎溪、南陵、当涂等10个县市二产比重高达50%以上。另外,宁国、无为、桐城、肥东、长丰、怀宁、歙县、岳西、来安、枞阳、潜山、广德、颍上、青阳、石台、界首、全椒、绩溪、含山、和县、旌德、凤阳、太和、濉溪等24个县市二产比重均大于一、三产。

3、三产比重最大的服务先导型。共13个县市,比20*年减少5个,比2002年增加2个。包括祁门、利辛、休宁、泾县、黟县、太湖、舒城、涡阳、蒙城、金寨、东至、望江、霍邱等。其中祁门、利辛、休宁和泾县三产比重达40%以上。(二)用基尼系数法对县域产业结构对GDP影响分解

将*61个县域历年的GDP分为3个分项,即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并以分项产业增加值由低到高进行排序,分别计算每项增加值来源在总的GDP中的比重和集中率。用Yj、Gj、Cj分别表示第j分项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集中率、对总差距的贡献率。

1、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增加值的集中率。计算公式为:

其中:Pi为各县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Wij为第i县域第j分项产值占第j分项总产值的比重

2、计算总基尼系数G。它是三次产业增加值集中率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是各产业增加值占当年GDP的比重。

分项增加值的集中率Gj小于总的基尼系数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均等化、缩少总差距的作用;Gj大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一直发挥着不均等扩大、加大总差距的作用;Gj等于G,则表示该项增加值的分布类似于GDP,对总差距不扩大也不减少。

根据以上计算公式,我们可计算出各产业增加值对当年*县域基尼系数的贡献百分比。各产业对基尼系数的贡献不仅受到自身分项基尼系数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各产业增加值份额的影响。通过对*2002-20*年间61个县域数据进行测算,结果如表5:

为进一步分析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变化,根据总基尼系数计算公式,用t和t+1下标代表时间,假设相邻两期的基尼系数的变化率为G,经过替换则G可以写成:G=∑Yj*Gjt+∑Gj*Yjt+∑Gj*Yj

上述公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可分为三大部分:∑Yj*Gjt是由产业结构变化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结构性效应”,∑Gj*Yjt是产业集中程度引起的总基尼系数的变化,称为”集中效应”,∑Gj*Yj是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集中变化两者综合引起的总基尼系数变化,称为”综合效应”。通过以上分解可以揭示县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主要来源是产业结构性效应,还是集中效应,这对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政策及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计算,得出2002-20*年间*县域差距的结构效应、集中效应和综合效应,如下表所示:

3、县域经济差异的分解。从表10看,各年度县域的基尼系数比较低,说明目前*整体县域差距处于”相对平均”状态。第一产业县域差异最小,第二产业县域差异最大,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城市化水平、人口密集度、市场化程度、基础设施及第二产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县域差异波动较大。

4、差距产生的主要原因。总体来看,*县域差异与第二产业增加值份额逐年加大和不均衡分布有密切关系,第二产业对总基尼系数的贡献超过其他产业并居主要地位;集中率水平大于总基尼系数,对基尼系数的贡献远远超过第一、三产业,可见它对县域差异起着扩大作用,也说明*县域外部绝对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第一产业增加值份额呈下降趋势,对县域差异起着均化作用。第三产业增加值份额波动性较大,对县域经济影响也逐步提高,说明*第三产业发展不足。

从*县域2002年至20*年各种产业类型转换对经济发展影响结果也可佐证县域工业的重要性。如下图所示,2002年到20*年,由农业主导型转换为工业主导型的16个县GDP年均增速最快,达到22.5%;其次是服务业转换成工业的5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21.7%;第三是工业转换成服务业的2个县GDP年平均增速为18.7%。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县域外部落后于江苏、河南等省,内部各县市间发展亦不平衡。究其原因是县域工业落后,工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和所占份额相对不足,再次是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因此,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工业先行,努力形成以工业发展为牵引带动一产、促进三产,高速推进*县域经济全面进步的战略态势,着力增强县域工业发展的推动力,完成县域经济发展进程的“大提速”。

四、*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日益显现。多数县仍是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县域经济素质不高,产业层次低、工业化程度低、需求水平低及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依然存在。

(一)县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

一是发展水平差异。20*年县域平均生产总值为57.2亿元,有32个县未能达到平均值;县域人均创造GDP为1.24万元,有23个县低于平均水平。二是非农产业差异。20*年*县域非农产值平均为40.7亿元,仅有25个县超过平均值;县域工业产值比重超过50%的县市仅有2个,而低于30%的县市却有32个。三是两极分化差异。通过对县域人均GDP水平变化计算,反映出*五年间县域的发展差异依旧显著,而且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2000年人均GDP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为7026.3元,到20*年上升为18160.1元,是2000年的2.58倍;人均GDP变异系数也呈阶段性的起伏变化过程。如图5所示,县域之间差异水平呈不断扩大之势。四是县域内部差异。以县域经济发达的无为县为例,经济发展比较好的集中在沿江高沟、姚沟以及镇关镇,占全县土地面积近六成的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处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位置。西南12个乡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40%,而财政收入仅占财政总收入的10%。

(二)县域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2002年以来,*县域第二产业比重虽然有所提高,但与全省平均水平比,20*年一产高12.4个百分点,二、三产分别低6.1个和6.3个百分点。县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撑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农业腿长,工业腿短”的格局未得到有效改变,经济增长仍然以粗放型为主,内部机制还不健全。一方面,县域农业虽然品种多、产量大,但农业经营效率低、效益差、特点不突出,农产品加工链条短、档次低,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县域工业虽然企业众多,门类齐全,但同样存在产业链条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经济效益差和名牌产品少的问题,环境污染也较严重。

(三)县域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县域财力不足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突出障碍。20*年,全省县域财政支出458.4亿元,而财政总收入仅为247.8亿元,收支相抵财政赤字210.6亿元;61个县市中,只有凤台、当涂、繁昌、宁国和肥西5县市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绝大多数县市要依靠中央、省、市财政转移支付才能维持正常运转。眼下县域普遍面临着必须依靠自身努力消化许多刚性财政支出的压力,特别是为改变落后面貌,又必须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开发区,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加之增资、社保等方面的刚性支出增长远远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剧了县级财政收支失衡的矛盾。

(四)县域生产要素制约严重

一是建设用地紧缺。目前国家加强土地管理,特别是将未利用地也纳入计划管理,进一步缩小了县域建设用地空间。一些县已出现建设项目等土地或因无土地留不住引资项目的现象。二是发展资金短缺。目前县域发展资金迫切需要银行贷款的大力支持,然而金融机构对县域贷款的总量十分有限。20*年,县域人民币贷款余额仅1147.1亿元,占全省18.9%,远低于县域经济占全省的份额。金融机构贷款主要向大城市、大行业和优势企业倾斜,以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县域由于企业本身效益不佳,并且缺乏有效的信贷担保机制,难以获得银行的支持。加之商业银行实行集约式管理,为防范金融风险,收缩县级机构及其相关业务,县域经济发展陷入“贫困恶性循环”。三是招商引资困难。县域的比较优势本身不如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对外资的吸引力相对较弱。

(五)县域社会保障水平不高

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虽然在近年来发展较快,但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相比,制度尚不规范,表现在保障标准较低,保障范围较为狭窄,而且各地差别很大。农村居民就业制度已经打破,但是在政府部门等单位的就业竞争中劣势明显。教育和卫生发展无法与经济发展成正比。财政支出中科教文卫支出人均仅337元,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目前*县域范围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十分薄弱,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县域未来经济发展。

(六)县域经济发展环境较差

当前,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在不断加重,而调控能力却不断弱化,主要是金融、税务、工商、国土、电力等职能部门的权力不断上收,使得调控手段越来越少。相对于省、市级政府而言,县级政府管理经济更具有直接性,责和权的失衡,往往使县级政府处于“空有雄心壮志,少有具体手段”的尴尬境地。由于管理权限过小,相当一部分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在省辖市和省里,处于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县级政府没有最终决定权;上级垂直机构过多,县级政府缺乏有效的协调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手脚,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

五、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对策建议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步入新阶段,中央中部崛起战略正在实施,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加速,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全省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各县市初步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为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新阶段所蕴涵的机遇。目前,*人均GDP已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更高目标进发,已经迈入工业化加速推进的新阶段。“十一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优势将日益凸显,积累的能量将加速释放,潜力和空间更大。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经验,人均GDP1000―3000美元这一阶段经济发展呈加速之势,即经济加速增长、产业结构加速升级、消费结构加速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加速融合,县域经济也将随之步入快速增长期。

――国家政策支持效应所赋予的机遇。中央明确了我国区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作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更加关注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国家将从投资、信贷、利用外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布局等方面加大对中部地区扶持力度,这将大大改善中部地区的相对区位条件,必然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为*县域扩大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产业梯度转移加速所产生的机遇。当前国际产业、资本加快向我国转移,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内地转移,有些产业呈整体转移的态势。*位于我国中部,地处沿海腹地,内陆前沿,属中部欠发达地区,是典型的浅内陆省份。在全国经济发展梯度推进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中承东启西、联络南北的战略地位。*县域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以及资源比较丰富、商务成本较低、环境不断优化等综合优势,必将在新一轮产业转移中争取有利位置。

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课题组研究认为,全省各地必须从全局的高度,以统筹的理念,抓住国家政策与*优势的结合点,找准县域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增长方式、发展路径、产业选择、经济布局等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与发达地区以及周边地区形成一种差异化、个性化的竞争合作态势,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以完善体制改革为载体,营造良好的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一要完善扩权强县政策。20*年,*12个扩权试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3.8亿元,比20*年增长15.6%,增幅比20*年提高1.5个百分点;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8526元,增长27.3%,比全部县域增幅高1.7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802元,增长18.7%,比全部县域增幅高0.3个百分点。实行强县扩权政策后,使县能集中更多的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在全省县域经济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应进一步调动发展县域经济的积极性,依法对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审批审核事项进行清理,按照能放则放的原则,将省、市各部门能下放的管理权限坚决下放,赋予县市更大的发展自、决策权。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实力度,对已经出台的扩权政策进行检查,督促其全面完整地落实,使各项政策措施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国家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后,信贷规模和投放受到限制,企业融资难凸显。今年省委、省政府在着力破解融资难题方面创新举措,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月”活动,在全省17个市巡回举办银企对接活动,推动银企合作,协调资金供需矛盾,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最重要的促进银企更好履约,建设一个长效的融资环境。其次,要建立覆盖全省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简化手续,降低担保费率,积极扩大担保放大倍数,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第三,可以借鉴山东经验,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积极扶持第一梯度县域强县做大做强企业,推动一批企业上市,为企业开辟一条低成本、高效率的筹集境内外资金的新渠道,从而改变县域企业过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的单一融资方式,实现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目前,山东省30个经济强县中,15个县拥有26家上市公司,占山东省的19.7%;共融资343.6亿元,占山东省的29.4%,成为该省经济中最具活力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要做强县域城镇经济。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做强城镇经济。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可借鉴浙江经验,把培育中心镇作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切入点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体制创新、市场运作,使中心镇成为具有辐射和带动能力的小城市。同时,坚持将中心镇作为县市域总体规划的战略节点,实行县城、中心镇、中心村一体规划,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创新发展壮大特色经济。

四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展县域经济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关键环节。县域经济上连城、下连乡。实现城乡一体化,推进城市与农村的均衡协调发展,必须加快县域经济从“行政板块”向“经济板块”转化,促进要素的流动与共享,实现效益的公平与合理。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对三、四梯度县实行更加开放、灵活的政策,在交通、通信、能源、环保、流通、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和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方面,投资重点向三、四梯度县倾斜,适当降低这类县重点项目的县级配套资金比例,鼓励和引导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向这类地区流动。要加速构建省会城市圈、皖江城市带和沿淮城市群建设,做大做强龙头和极点,充分发挥圈带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三、四梯度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帮助其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加快工业化进程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一要承接长三角经济辐射。*与长三角无缝对接,是承接长三角地区经济辐射和梯度转移的战略前沿,在区域经济互动合作中具有明显优势。要积极推进观念东学、体制东接、要素东引,经济东融,突出城镇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市、县、镇连动发展。与东部接壤的沿边县市,特别是省内第一、二梯度县域,可以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借助长三角经济实力雄厚和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高素质人才聚集的平台,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产业升级换代的良好机遇,主动承接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加速与长三角经济的融合。

二要扶持小企业健康成长。针对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用地难和正处在创业初始的实际,可借鉴浙江省创业基地建设的基本做法,结合镇(乡)工业功能区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采用由政府财政投资为主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集中建造一批标准厂房,通过厂房低价租赁及提供各种优质配套服务,对小企业实施孵化培育,促使其快速健康成长。这样既可以有效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缩短创业周期,降低初创成本,又可使小企业与区域内大企业大集团开展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了产业链的形成,从而进一步做大块状经济“蛋糕”。

三要加快农产品加工转化。*是农业资源大省,优质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蔬菜、水产品、猪牛羊禽肉、蜂产品、中药材和优质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但农产品加工转化不够,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仅相当于河南省的50%、山东省的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省内第三、四梯度区域内的县市,可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集中的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把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合理布局,产品基地建设要由过去的“一村一品”、“一乡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充分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推动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3、以发展县域非公有制经济为重点,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

一要着力改善竞争环境。20*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增加值3848.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2.4%,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7.4%,拉动全省经济增长9.4个百分点。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发展民营经济,只有民营经济发展,县域经济才能壮大。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思想上确立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的观念,大力消除阻碍和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推动民间闲散资金积聚成民营资本,让民间资本变成现实投资,使民营经济成为的主体。

二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要帮助和引导金融企业建立有效的个体和私营企业信用评估机制,鼓励金融企业根据个体和私营企业贷款“户数多、金额少,风险高、信用低,成本高、效益低”的特点,建立一套与其发展相适应的信贷经营管理机制,尽量简化手续,采取灵活的抵押和担保条件,提高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和私营企业生产资金的需要。要促进典当等其他金融业的发展,提高其资金利用率,发挥其在非公有制经济融资系统中的“拾遗补缺”作用。同时,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引进外资银行,真正实行多种所有制金融共同发展。

三要积极促进做大做强。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培育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市场主体,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形成全民创业的良好氛围。要继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鼓励私营企业进入高科技领域,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产业层次。非公有制企业要应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各项有利政策,提高自身经营和管理素质,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实力。

4、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平台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园区建设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平台。要进一步落实和运用好中央、省现有的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建设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使已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全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专项基金要向开发区适当集中和倾斜,对通向区内的道路、供水、供电设施,要列入城市规划,由各级政府投入资金建设,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降低企业进区(园)成本。要切实转变职能,规范行政行为,促进政务公开,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树立良好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区发展。

篇8

(一)工业化水平不高,中小企业融资较难

在工业化水平方面,Z市县域工业经济与地方优势资源不相称,优势支柱产业未形成规模。总体来看,Z市县域工业化基本上处于起步和初创阶段,发展任务非常艰巨。县域经济中的多数企业是中、小企业,布局分散,主导产业尚未形成,整体呈现“小、散、差”特征。产品结构中以原材料及初级加工产品为主,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产品增加值比重低。在企业融资环境方面,县域民营中小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严重不足。金融资源分布失衡,与中小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门槛高、银行信贷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不完善、针对小型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缺失、金融机构服务成本偏高等因素不同程度制约着中小企业顺利融资。

(二)财力事权不对称,财政保障水平较低

一是收入上划,税源匮乏。目前,全市县乡财力少,县本级财力仅能保证发放工资,乡镇保证发放工资都困难,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分税制改革以来,收入增量的大部分被上级集中。如增值税中央拿走75%,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拿走60%,加之近些年增值税转型、所得税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及部分税率的下调等政策性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导致了地方税源匮乏。二是支出下移,事权增多。上划收入增加,而地方事权支出规模却不断扩大。县乡要提供义务教育、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行政管理等诸多事权,还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近几年,随着调整工资、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刚性支出的增长,地方财政的支出压力越来越大。地方财力和事权不对称,导致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三)财政供养人员多,县乡负担较重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财政供给人员职数的有效控制,国民经济发展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也在急剧膨胀。尽管通过“撤乡并镇”等措施使现有“吃财政饭”的人员增长速度得以控制,但不少地方的行政事业单位依然是“人满为患”,不仅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而且使大量的“办事钱”变成了“吃饭钱”。“吃饭财政”的现状严重影响到各级财政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四)农村劳动力缺乏培训,技术人员较少

由于种种原因,绝大多数农村子女在初中阶段便辍学,而能考上大学并学成回到县乡创业的人极少;加之土地耕作投入成本高、回报率低,凡是能外出打工的都进了城市成为农民工。而且农村劳动力缺乏正规、系统的技能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偏低,对新技术和市场信息的掌握及利用程度有限,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促进Z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

积极推进县域工业化进程,是Z市发展县域经济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一是要围绕资源优势,培育骨干企业。一定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投资建设一批超亿元的工业项目,着力培植一批聚焦效应明显、特色突出、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拉长产业链条,拉动基础产业,形成支柱产业,提高县域工业经济的整体实力。二是要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集聚式发展。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做大做强县域工业的主要途径,按照土地集约经营、产业链式延伸、企业集群组合、资源循环利用的要求,科学规划,完善功能,引导资金、技术、人才向园区汇集,着力培育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

(二)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

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县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业的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要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专项资金,较大幅度地增加对龙头企业的投入。对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的技改贷款,可给予财政贴息或补助。对新办的中小型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如果能带动农户,与农民建立起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给农民带来实惠,应在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给以支持。

(三)尽快搭建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

积极构建以财政为依托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为县域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为县域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种子”基金。广泛吸引社会和民间投资进入创业投资领域,发挥创业投资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孵化器”和“启动器”作用。也可试行对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提供必要的再担保,推动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组织体系,消除投融资障碍。另外,地方政府特别是县域政府还应创造条件,组建创业投资基金,以扶持县域中小企业加快发展。

(四)重新界定县乡政府的事权与财力

在事权方面,对事关国家整体利益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基础教育等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对纯属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如辖区内的行政管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环境、经济建设支出等由县乡政府承担;对属于国家和地方共同事权的.如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人畜饮水等涉及基本国策、社会公平与社会稳定的支出,可由中央、省、市、县、乡政府共同负担。在财权方面,应按照事权与财力相对称的原则,重新划定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收入和财力分配,建立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地方财政管理体制,合理降低上划中央“两税”比例,建立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尤其是加大对财政困难县乡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县乡政府能够拥有基本满足本级政府履行职责和义务的财权,从而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保障。

(五)加快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

篇9

邱丽梅(1992-),女,汉族,福建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11会展经济班学生。

李海岗(1990-),男,汉族,河南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11会展经济班学生。

摘要:本文以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拉动作用为着力点深入分析,结合现如今国家旅游发展的大环境状况,再联系如今各县域经济的发展,探讨旅游发展对县域经济的贡献力。同时以重庆市铜梁县为例,树立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借鉴例子,并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和发展方向,为各方旅游发展方向提供一个参考与意见。

关键词:旅游发展;县域经济;展旅联动—商旅联动模式;地区旅游发展方向。

随着《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出台,国家确立了旅游业作为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地位,为旅游业的持续广阔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基础。而在中国的经济格局中,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和支撑单元,统筹城乡发展的着力点,无疑是具有巨大开发意义的。在当前国家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优化区位条件的背景下,旅游业的发展对县域经济无疑有着强大的拉动效应,彰显了巨大的经济开发潜力。重庆市铜梁县作为一个位于重庆市近郊的小县城,在本身旅游基础薄弱的情况下,近年来却在旅游发展这条路上异军突起,旅游收入年年创新高,旅游经济前景一片看好,这对县域经济的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它的发展内涵和前进方向。

一、铜梁旅游发展状况

(一)优势与原因

(1)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铜梁不仅有国道319线上风景最是清幽独特的温汤峡;还有重庆四大名泉中海拔最高的西温泉,造就游泳避暑胜地;更有融翠秀景色与道教文化的巴岳山,其系重庆市十二景点之一;同时还拥有系重庆市“泽渝工程”项目的玄天湖,湖面港湾连绵、辽阔秀美;除此以外,还有岚峰溶洞群、安居古镇民俗文化区、中华龙温泉旅游开发区等旅游资源。而铜梁县境内的烈士纪念馆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享誉国内外,每年吸引了众多游客。

(2)经济快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近年来,铜梁县积极招商引资,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园区和几所大学,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员,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刺激了区域经济的消费发展水平。预计到2020年县城面积将达29.4平方公里,人口达28万人以上,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为当地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3)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目前为止,铜梁已获得全国造林百佳县、中国民间艺术(龙灯)之乡、全国文化先进县等荣誉,越来越多的城市休闲公园已开始动工修建,一些风景区也逐渐的成熟和享誉重庆市内外。而随着交通条件的大力改善,铜梁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交通便捷之城。而随之配套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将为其旅游经济发展提供极大的动力,带来更多的商机,创造更多的优势。

(4)相关政策的积极实施。铜梁县抢抓休闲旅游大发展机遇,明确了“一城三区五朵花”战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力争尽快建成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区。高水平编制《铜梁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铜梁县乡村旅游营销规划》。明确编制目地,注重环保问题,力争把旅游发展作为县域经济的一个腾飞点,完成了安居古城总体规划,污水处理厂、乌木溪治理等工作。此外,注重旅游宣传与营销力度,开展旅游行业质量标准化建设,鼓励旅游企业发展和壮大。

(二)困难及问题

(1)旅游产业化程度较低,管理规范化欠缺。随着都市人群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旅游的需求越发强烈,而铜梁作为重庆的一小时经济圈内核心城市,迎来了众多的主城和近郊游客,由此兴起大批休闲社区。但是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为私人经营,由于资金、人才、管理经验欠缺等原因造成这些社区存在规模偏小、特色不显、良莠不齐、组织散乱等问题,而在地方资源的使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浪费,对消费市场和铜梁旅游的激活作用不强。

(2)旅游产业开发程度不够和开方发式欠妥。从整体来看,铜梁旅游的开发程度与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不相符,多数景点开发规模不够、档次较低、服务水平不高,精品度较弱;并且,在旅游项目的开发上创新度不高,导致市场竞争力不强,如近几年兴办的“荷花节”,“桂花节”等旅游活动,游客的回头率较低,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亟待提升。此外,铜梁县旅游重视度不够,政府的许多政策和管理措施还不到位,存在控制乏力、无序竞争等现象。

(3)旅游资源的利用保护问题。首先是铜梁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短板。以铜梁火龙为例,铜梁火龙具有独特的观赏性,但其演出阵容庞大、成本较高、安全技术较高以及消防部门监管严格等原因使得火龙演出的门槛高,演出市场缩小,场次下降。其次是旅游环境的破坏。如在巴岳山的开发中部分古迹被毁、景观被任意改造以及一些古镇遭受到强烈破坏,使得众多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二、发展方向和拉动效应分析。

(一)做好旅游规划工作。铜梁县虽然在旅游发展做出了成绩,但产生了诸多问题,归根究底就是规划工作没有做好。在整体的规划构建中,应该牢牢把握住自身客观实际和已有的优势旅游资源,形成特色和品牌,不能盲目搞新兴旅游活动。如目前铜梁提出的打造休闲旅游胜地,国家级示范乡村旅游地等旅游目标,都是很不错的主题规划,千万不能主次不分,顾此失彼,因小失大。

(二)商贸联动模式的构建与完善。铜梁县旅游发展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壮大,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使得铜梁各产业间相互融合,拉动经济发展。因此,开发多种旅游活动形式,兴建旅游商贸中心服务区显得尤为重要,展旅联动,商旅联动是很有必要的。如铜梁可利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举办特色节事活动,如每年举办的“中华龙灯艺术节”就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同时,可以兴建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休闲度假区,吸引奖励旅游,会议举办等活动,扩大旅游消费群体。此外,政府应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因其会议、展览等形式不仅能延伸铜梁的旅游产业链,而且能拓宽旅游发展空间。而商贸中心的修建,旅游服务消费区等项目的建设也应加快,为旅游发展做好配套服务,也为进一步打开消费市场,刺激旅游商贸发展打好基础,从而促进旅游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作为一个旅游业蒸蒸日上的城市,人才是宝贵的,不可缺少的。铜梁县要想在旅游对经济拉动力上大有作为,必须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如争取市政府支持,选拔旅游开发人才和旅游管理人才,选派相关人员到高校企业学习进修,提升专业能力。为铜梁旅游发展添砖加瓦,发挥主力军作用。

三、结语:综上所述,旅游发展与县域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大众旅游时代,以旅游来带动经济不失为一种好的经济发展途径,但如何深入挖掘、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如何推进旅游业的产业化,如何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都值得我们更深入地研究。(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项目:重庆工商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1016)

参考文献;

[1]黄燕,铜梁旅游发展之回眸和展望,决策区县巡礼,2011.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发展现状展望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

1.到目前为止所取得的成绩

首先从规模上来说,其规模越来越大。从八十年代的一无所有到现在的坐拥上千所高职院校,其规模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其次从类型上来说,院校种类越来越多。兴办之初高职院校都是国家一手操办的,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觉悟的提升,很多有实力的企业和个人也为政府分忧解难,纷纷出资兴办高职院校,因此除了政府兴办外还有很多不同兴办类型,甚至还有不少的中外合资的高职院校存在;[1]再次是从院校专攻方向上来说,其专攻方向更加符合我国的的经济发展现状;再次是从高职院校环境方面来说,其客观条件越来越好,各种学习相关的设施一应俱全,这表明国家对高职院校的重视程度很深;最后是从教师团队组建情况来说,师资力量越发强大了。这点可以在网上查阅到国家的统计数据,从数据中可以得知高职院校的教师整体水平比之十年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学校方也很重视聘请能力强的教师来任教。

2.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政策上的问题,国家对高职院校的要求是为行业输送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该目标的实现需要很多单位共同努力,政府也应该针对各个环节出台相应的政策,但是现在相关政策有些缺失。[2]第二是政策实施问题,虽然与之相关的政策比较少,没有覆盖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但是已有的这些政策没有被很好的实施下去或者没有达到期望。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政策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政策内容过于死板,给各高职院校留下的发挥空间不大,因此效果不能达到期望。第三是教学内容问题,虽然高职院校主要的作用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但是也不能只教相关的知识,而忽略了一些更加有用的知识,这样虽然能让学生的专业水平更高,但是对学生专业外生活没有帮助。

二、对未来的展望

高职院校在寻求发展以及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将学生的地位抬高,将学生的发展放到最值得考虑的位置上去。其次要注意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点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是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希望学习。其二是多聘请一些优秀的教师到校任教,从根本上提升课堂质量。[3]其三是提升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不定时的将一些教师组织起来,请来教育专家为教师讲课,以提升其教学水平。另外可以和其它学校合作,让两校教师互相分享教学心得实现互补。其三是多利用互联网技术寻求突破,当前很多学校的优秀教师都在网上开设了在线课程,高职院校应该利用这样的便利条件,也通过互联网进行教学,学生也能在课余学到更多优秀教师的课程。其四是建立教学质量督查机构,通过设立听课小组以及课堂质量调研小组等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查,促使其优化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