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体育养生的价值

篇1

关键词:中国传统育养生;现代体育健身;价值

1.引言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身体状况成了影响生活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亚健康和疾病也成了困扰人们的主要问题之一。顺势而生,健康产业在几十年内迅速发展,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而现代体育健身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从现代体育健身在中国成型并发展至今的过程中,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并成了现代体育健身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健身养生方式。现代体育健身和中国传统的体育养生,彼此交融,互相汲取,让其双方的价值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传统体育养生作为历史悠久,包含着许多极为精湛的实践和理论。在现代体育健身发展至今这一段时间里,各国人民和我们国内的人都在借鉴和引用中国传统养生的精华。中国传统养生作为我们民族的智慧结晶,值得我们认真的剖析其优点,使其当前的体育健康产业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概念界定

2.1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利用人体自身的姿势调整、呼吸锻炼、意念控制,使身心合为一体,强化人体各部分生理机能,是一门涉及生理和心理相互作用的综合、复杂生命现象和规律的人体科学。

2.3现代体育健身

人们通过健身、健美、矫正、医疗、娱乐、防卫等体育手段,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在合理的运动处方指导下,进行健身活动、增强体质的过程被称为现代体育健身。

3.传统体育养生在现代体育健身中的价值体现

3.1传统体育养生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是对现代体育健身的补充

经总结,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理论和指导思想,在很多方面都是现代的体育健身没有涉及到的,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的思想和理论的根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积淀,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形成了一个以整体观学说为理论基础、阴阳学说为指导思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和认识论、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完整的理论体系。虽然这思想和理论都是古代人生产生活所形成的文化,但是在当代,经过现代科学的验证,其中大部分都是合理、正确的。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采用一种不同于现代科学的体系,对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现代体育健身是以中极大的补充。

3.2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锻炼方法和手段是对现代体育健身内容的丰富

传统的体育养生锻炼手段和方法有很多,相对于现代体育健身的健美运动、健身运动、娱乐体育手段,传统体育养生显得更具多样性。在当代,传统体育养生和相待体育健身的范畴正在慢慢的重合,但是传统体育养生很多内容依然能极大的丰富现代体育健身。例如中国人认为,规律生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的关键,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适合劳作,都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养生经验。在现代,又有很多人把古人的“子午觉”拿来作为养生方法。除此之外,一年四季的节律的合理利用也能对养生提供帮助。根据四时变化,人们通过调节自身的生理状况来适应气候环境,以此来养生。这些传统的思想都可以被融入到现代健身中来,为现代健身提供一些理论支撑。

3.3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是对现代体育健身发展的促进

一方面,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吸收中国的传统体育养生的内容。在现代体育进入中国后,相关的从业者根据中国本土的养生项目,结合西方的健身方式,进行改编或创新,从而出现了很多新的健身养生手段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手段即有国外健身项目的科学性和趣味性,同时也具备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古典韵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国外的现代体育健身进入中国后,对国内本土的养生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传统体育工作者也在不断的将现代体育健身的内容融合代传统体育中来。

另一方面,在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过程中,国人的健康观和健身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在选择项目上,有一部分人就会选择现代体育健身的项目。在这一方面,现代体育健身的发展,也得益于传统体育养生的宣传作用。

4.影响传统体育养生和现代体育健身融合的因素

传统体育养生和现代体育健身都是现代人养生健身的手段,两者的融合对两者来说都是有益于发展的好事,但是也有很多的因素限制着两者的融合

4.1相关专家的错误态度

在这两个领域,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持反对融合的态度。尤其是在传统体育体育的领域内,有很多人认为,传统的体育养生,就应该是原生态的养生术,不应该掺杂其他不相关的内容,这样会导致原有的文化遭到破坏。其实这种想法和态度是错误的,任何文化或事物要发展都应该要舍弃陈旧没有价值的部分,要保留其

精华,祛除其糟粕,这样才是健康的发展,而不是一味的继承。

4.2健身人群的盲目性

在健身人群当中,由于缺乏相关的知识,对于新的融合项目并不接受,这是两者两者相融合和融合项目的推广的障碍。

4.3两者文化的差异

两者文化根源和底蕴差距很大,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几千年前就出现的古代人所创造的文化,而现代体育健身是在有现代科学作为依据之后发展起来的。两者在很多基本观点上有着不同的看法。传统体育养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延年益寿,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与之不同的是现代体育健身的起源和发展依赖于竞技体育,追求的是,更高、更快、更强和“高、难、新、美”,这导致,两者在很多的方面一直在争辩,也没能分出对错。

5.结论与建议

5.1相关体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储备知识。融合两种文化在健康领域内的不同手段,不仅要对两种文化本身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还要具有体育创编理论和美学的知识,如此,才能发挥两者的优势,形成新的健身养生方法。

5.2相关专家要有正确的发展观,不能单一的看待传统体育养生或现代体育健身,要充分的了解两者的优缺点,进行整合。

5.3从事传统体育养生工作和研究的人,要加大宣传力度,只有传统体育养生推广之后,我们才能了解它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它在现代体育健身中的价值。

5.4要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既要增加队伍的规模,也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养。社会体育指导员才是推广传统体育养生的主要人员。

5.5政府要健全相关的机制体制,做到发展有人指挥、推广有人去做、信息有人采集、回馈有人处理、出问题有人负责。

[参考文献]

[1]邱丕相.中国传统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传统 体育养生 健身 优势 发展对策

当今社会,由于工作的压力、社会的竞争,很多人没时间锻炼身体,或者不愿意参加健身,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健身时间大大减少。在这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寻找简单有效的健身方式,寻求精神解脱,保持充沛的体力,防止衰老,提高工作效率,是当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人们为了根治由于生活方式造成的营养过剩、运动不足、高度紧张和人的异化,不得不把健身纳入生活中。在健身人群中发挥体育养生的健身作用,能更好地为普及和发展全民健身运动打下基础。

1 传统体育养生的健身价值功能

锻炼身体有益健康,这是不争的事实,事实也表明凡是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会感到身体愉快、精力充沛。锻炼身体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提高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还可以起到改变体型和延年益寿的功效。作为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体育养生,其健身效果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强养生,既注重肢体锻炼,又重视心神保养,它的特点更适合人健身、修身,其健身特点决定了人们的健身效果。

2 传统体育养生的健身优势、地位

受贵阳经济水平的制约,贵阳地区居民健身体育场馆设施比较少,而且在短时间难以迅速配备或大规模建设发展,根据当前的形势应该把一些对场地器材要不高的项目作为重点发展对象,以满足人民健身的需求。结合传统体育养生的特点以及贵阳当前的状况分析,传统体育养生应该是贵阳人民健身的首选项目,在为数不多的健身人群里,传统体育养生也应该是贵阳人民健身的首选项目。

2.1传统体育养生项目符合贵阳居民当前的消费水平

贵阳居民要想健身就要去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或者经营性体育场馆,贵阳市人口多场地少,且场地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也不能满足人们健身需求的情况。当前的场地不能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况且居民的收入又不高,对体育消费很多人难以承受。传统体育养生健身基本不需要投资,并不受时间、场地、器材的限制,只要有点地方就可以进行健身,而且体育养生的形式也是多种样式的,人多人少都可以进行锻炼,这给不发达的贵阳居民进行体育养生提供了有力条件。

2.2传统体育养生对贵阳人民的广泛适应性

传统体育养生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保健系列,其练习方法大都采用导引、气功、吐纳、按跷和存思等,由于数千年来儒家、道家、佛家、医学和武术家的探索和努力,其饱蘸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今天这样体系完整、手段丰富体育项目。其器械多达数十种,祛病导引、补益导引、健身导引功法多达数百种。体育养生不仅在全国开始开展,在国外也倍受青睐。参加体育养生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功法进行健身练习。老年人可以根据身体状况选择补益导引功法,身体带病的人可以根据病因选择祛病导引功法,年轻人可以选择大开大合的健身导引功法等。体育养生的健身选择可以为人们在一生的健身中提供有力的保障,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兴趣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活动的灵活性、随意性和广泛的适应性是其他体育项目无法相比的。

3 健身发展对策

3.1培养传统体育养生的终身养生思想

终身体育将参与者作为主体,充分满足他们健身和娱乐的需要,但是人们在健身过程中并不是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校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因此要落实“终身养生”就必须把终身体育纳入到学校的教育内容,其教育内容应与社会健身内容接近或者有延续性,学校应该适当教一些学生有兴趣的项目,避免死板单调的压抑学生个性的项目,从而为终身体育养生思想打下基础。

3.2加强社会健身指导员的指导作用

在贵阳体育养生的健身人群大多采用一种松散自由型的健身方式,这与全民健身的要求相差甚远,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健身的需要。社会健身指导员数量不多,这是制约贵阳当地体育养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当地政府应加强社会健身指导员的指导作用,培训一批专业的、有组织能力的、懂得体育养生的、面向社会服务人们的社会健身指导员,扩大健身指导员的队伍建设和培训,满足人们对体育养生的健身指导作用的渴求。

3.3增加传统体育养生的表演和比赛

传统体育养生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是体育养生的一大特点,体育养生表演和比赛是广泛推广发展体育养生的重要手段。体育养生的表演和比赛无疑给社区的娱乐活动带来更多的生机,特别是经常举行一些体育养生健身的表演更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体育养生的兴趣,壮大体育养生队伍的同时带动贵阳地区的体育养生人群的发展。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养生运动的开展,社区体育运动的繁荣,离不开群众性体育活动。坚持重在参与实事求是的原则,就地就近开展体育养生活动,是社区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3.4科学养生是居民发展健身的有效手段

体育养生正朝向科学化发展前进,体育养生的开展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科学指导还须加强,很多人缺乏科学的指导而盲目地进行练习,因此在健身人群中要培养居民科学养生的健身方法和手段,树立科学文明养生的健身观念。

3.5提高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养生意识

当今社会媒体的宣传效应最大,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把信息传给最多的观众。应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广泛宣传体育养生的健身价值和作用,以“体育养生进万家,人人参加体育养生”为目的,强化人们的健身意识,提高人们参加体育养生的健身自觉性和积极性,让人们把用来看电视、聊天、上网、赌博的时间用来发展健身,把体育养生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部分,加大宣传效果提高人们的养生兴趣,增加养生人群。

3.6政府重视增加资金投入

体育养生的发展要有强有力的政府导向。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保持场地的利用和开放,场馆可以以收费的形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利用率。

体育养生是当今人们进行健身的首选项目,发展体育养生是全面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精神的有效手段。应利用体育养生的健身特点和健身优势来发展体育养生,为贵阳地区人们健身选择提供保障。要做到培养体育养身的终身体育思想;增强居民的养生意识;增加体育养生的表演,加强健身指导员的指导作用;提高宣传力度;政府重视增加资金投入。

参考文献:

[1]卢元镇.社会体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2008年8月.

篇3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与自然环境的漫长斗争中,逐步建立起的对生命健康理论与方法的总结,无论是在国家政治、社会发展还是大众生活等各个层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弘扬和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在科学继承的基础上,去伪存真,大力推进其理论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我们可以发现,十七大报告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指出了三个重要的途径: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和推进文化的创新。[3]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奇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必将促进我国健康文化事业和相关产业化的繁荣发展。所以说,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必然成为高校健康教育平台构建的重要支撑。“中央7号文件”对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明确指出:学校体育工作的目标是积极推动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教育,建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教育方针。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健康教育平台除了建立现代竞技体育特点的培养体系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体现自然属性的生命健康与文化传递等方面的内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渗透于人们日常起居、学习生活、健身锻炼、健康饮食、人际交往和情绪调控等诸多方面,对促进和提高广大学生健康水平可以起到极佳的作用。在高校教育环境下,运用现代健身原理、教育理论和系统科学方法,不断的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展开理论挖掘和方法创新,使其更具科学性和时代特点,继而实现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也实现了学校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推动作用。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必然对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备带来深远的影响,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成为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健康教育引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意义

1.符合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的“人体科学论”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其所著的《论人体科学》一书中提出了“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巨系统”和“人体科学”的观点;“人天观”是哲学对人体科学的概括和指导。我国高校健康教育新平台的建立,其核心价值应是通过有意识的教育行为来培养和提高全体学生的自然适应力和生存能力,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健康水平提高,科学的服务于人体这个“开放的巨系统”。因此,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完善,必然要遵循以哲学和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形成的“人天观”思想,从人体自身、人与自然环境、人与社会环境三个层面,来规划和设计具体的教育行为。那么,作为“人天观”思想重要组成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充分体现出人体的整体观、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观以及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观。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高校健康教育体系完善的必要构成,为学校健康教育指导思想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根据,也极大的丰富了学校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

现实意义

(1)“贵人重生”体现了高校健康教育的根本夙愿

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中最核心的观点就是“贵人重生”,认为人乃“天地神明之统”、“生为第一”、“人命最重”。这种基于古代科学辩证观的思想强调的是“道”,即生命、物质形成发展的规律,充分体现了物质存在的本质和对生命的尊重。我国现阶段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的核心要求是“健康第一”,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最终实现这一根本夙愿而服务的。所以说“贵人重生”的观点是指导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健康第一”这一根本夙愿。

(2)“天人合一”引导高校健康教育回归自然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唯物主义思维观,《道德经》中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黄帝内经》中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人类生存与天地之间,只有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在宇宙运化中得到自身的生发、运化和返归。从养生健身角度出发,表现为:人类生命过程要得到健康的延续,就应当遵循自然规律,从人体脏腑、经络的本质机理出发,在不同的时节、环境下,通过适时的生理导引、饮食调理、提高道德修养等修炼之术,来达到人与天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不应该逆天道之法则,违背人体自然生发之规律,追求人体机能的极致,急功近利,最终只能带来生命的损耗与透支。因此,“天人合一”的思维观,能够引导学校健康教育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摒弃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错误思想,使学校健康教育回归生命健康的自然本位。

2.传统养生术是学生进行自我锻炼的宝贵资源

“中央7号文件”对学校健康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即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并使之掌握能保障其“终生体育”目标的健身知识、锻炼方法和手段。要实现“终生体育”的目标,使学生拥有自我锻炼能力则是问题根本所在,学校教育阶段必须要解决好学生走出校门之后的自我锻炼和生命健康需求。因此,这种自我锻炼能力应具备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判断力、对健康问题的辩证处理能力,还应具备锻炼手段的科学性、有效性,锻炼方法的生活化和简单化等特点。只有掌握了这样的自我锻炼能力,才能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状态。传统养生术内外兼修,身心并育,练养并举,练习方法简单易学,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能通过协调和激发人体的生理潜能,推迟或延缓人的衰老过程,实现延年益寿。将传统体育养生引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中,其拥有的独特文化特质必将极大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p#分页标题#e#

对高校养生健康教育平台构筑的思考

要说明的一点是,关于平台构筑的思考,是在普通意义学校范围内进行的,不包括体育专业学校和特殊类别学校。

1.深刻理解“健康第一”理念,丰富和完善高校体育健康学科体系

“健康第一”是指导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核心理念。“健康”是指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自我锻炼能力,以期实现人体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中,获得平稳、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健康第一”既是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落脚点。要实现以传统竞技体育为核心的学校体育,向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学校健康教育的转化,就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的完备学科体系,全面系统的考虑学科建设的相关要素配置问题,将现代体育与传统养生保健有机的结合,并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横向联系,提高在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研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健康教育时,传统竞技体育应作为学生提高身体素质的健身手段来出现,而不应成为教育目的。学校健康教育应以前瞻和发展的眼光,向广大学生群体提供系统科学的健身理论和知识,喜闻乐见的健身项目,简单易用的健身方法,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以此要求来规划和开发出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健康理论体系、课程编制与开发体系、教学指导体系、师资建设体系、项目保障体系、效果评价体系等。根据学生的身体、年龄和心理特点以及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的将现代体育知识、身体锻炼方法、养生保健理论和手段等,编制到各阶段的体育必修课、选修课、保健课及其他健康教育实践中,使学生在走入社会后,能够及时的对自我需求和健康状况进行准确判断,并有能力实施有效的自我锻炼。

2.教材建设应务实、创新

目标明确,功能健全,结构合理,内容丰富而具吸引力的一本教材,是保证学校健康教育科学发展的基础。教材应体现其教育性和导向性,即以促进健康为主线,以自我锻炼能力养成为基本目标。满足体育理论知识、技能技巧、锻炼方法、养生保健、体育文化等全方位的教育功能。在教材结构规划和内容选择上,要贴近全体学生,对现代竞技体育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取舍,结合青少年学生特点,总结开发出行之有效的身体锻炼方法和手段,尤其注重集体项目的开发,使之更具娱乐性和趣味性,同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养生保健内容是健康教材的重要组成,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形成极具教育价值,但对于传统养生保健术的引入,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剔除迷信陈腐的观念和伪科学的方法,通过现代科学从新发掘、整理、提炼、创新出简单易用的健身原理和练习方法,使其更具生活化和时代特点。总之,实用教材的编制要展现其两个特性,即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的显性教育和人格健全、文化传承的隐性教育。

3.师资队伍建设应着眼于知识的更新与职业能力的提升

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必然带来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全方位的变革,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既是历史机遇又是自我挑战。在原有体育师资教育体系下,“运动技能”取向的体育教师专业性定位制约了体育教师实践智慧的释放与发展,人们评价一位体育教师是否“专业”,主要就是看其自身是否具有或曾经具有相对较高的运动技术技能水平。对体育课程及其他体育教育实践的针对性设计与开发,缺乏职业能力。随着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转变,拥有如此知识结构和职业能力的体育教师显然是不称职的。要改变目标要求与教师职业能力的不对称性,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职后教育来不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补充和完善科学健身的专业知识与健身方法,尤其是将传统养生保健原理和手段进行科学加工,形成较完备的科学健身知识结构。同时,还要加强现代体育教育理论、观念和技术方法的学习,特别是多学科横向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提升教师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极为重要。教师的职后教育应该是“终身教育”而不应是“阶段教育”,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在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结语

篇4

高校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和推广的重要通道,是高校的重要文化形态之一,是我国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传统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使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得到极大的扩充和丰富,而且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展,同时还可以为高校体育与校区体育的发展增添活力,为留学生的身心协调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例如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融汇了中国传统哲学、传统医学、伦理学、传统养生学、美学、军事学等文化思想和传统观念,具有西方体育无法比拟的价值特征。由此可见,在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应当重视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引进课堂。例如龙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珍贵遗产。龙舟竞渡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遍及长江以南。在广阔的民族传统文化氛围里,相同的龙舟竞渡却有不同的民族独特含意与风格的龙舟文化。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龙舟文化也逐渐走向现展道路,体现出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化功能。在各普通综合类院校中针对留学生设置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是传播优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方法。首先,各大高校,人才济济,拥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资源,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其次,反过来讲,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和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参与能够使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和发展规律,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留学生活中去。最后,通过“开设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这一平台,加强高校间的体育教学交流,促进普通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2对留学生如何进行传统体育文化教育的思考

2.1制定适合的传统体育文化教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是整个体育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是体育课程评价的依据,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线索。体育课程目标能否在体育课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在于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再者,是否符合学科本身的发展特点和需要,最后,是否能够体现出社会的需求并被社会所接纳。在高校留学生的传统体育文化课程可以制定以下具体的教学目标。

2.1.1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

从合理安排、科学设置的原则出发,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如毽球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集技艺性、娱乐性及健身功能于一身的运动项目。它具有器材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一个项目存在于传统体育文化课程中。

2.1.2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及技能为目的

以传授传统体育文化知识及技能为目的,满足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和其他体育知识的学习需求。以毽球为例,将毽球运动技能的传授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既满足留学生的学习需求又能使留学生更好地参与该地区的全民健身运动。

2.1.3以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为宗旨

以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爱好为宗旨的同时,注重个性培养,将传统体育与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起来,由培养留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延伸到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2.2优化体育专业在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的改革应该符合学科体系的发展规律和趋势,走综合方向发展的道路,课程的设置要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身体发育特征来灵活、合理设置。留学生来我国主要目的是学习,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因此,课程的设置不仅要考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特点和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目标,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自身条件,总而言之,课程内容应该进行一定的标准设置。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应与普通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选择标准基本一致,但需具有自身的特定标准。在设置课程内容前,首先要充分了解所要选择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的特点,其次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学生的条件及特点,尤其是留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其发展的需要,同时能够尽可能地满足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要借鉴其它课程内容设置经验及相关专家观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内容设置。基于以上标准,我国还可以对体育专业留学生开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其它课程,例如传统的导引、养生等科目,以扩大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宽度。传统体育养生作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的三大研究方向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一个前沿学术领域。传统体育养生的课程设置是关系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它对促进我国学校传统体育的发展、发扬民族传统养生文化、增强学生体质、调节身心状态和终身体育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完善留学生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体系

随着教育部门的重视,诸多高校(含体育院校)纷纷设立了民族传统体育系,并建立了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在某些地区民俗项目也被列进教学内容中。体育课程评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不但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揭示了教室的教学质量。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生的技术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旨在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考查。综合考虑,为促进留学生的发展,高校留学生民族传统体育课对留学生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2.3.1学习态度及积极性方面

主要评价指标:出勤率、课堂表现、完成老师布置的锻炼学习内容情况,这一部分可占整个评价的20%。

2.3.2理论知识方面

主要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这一部分可占整体评价的20%。

2.3.3规定时间内动作完成情况

主要考察指标:动作是否达到规定标准、精神转台是否饱满、协调度如何。这一部分占整体评价的60%。

3结语

篇5

关键词:简牍;体育;养生

中图分类号:K8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2)03-0038-06

Deciphering the Sport Marks on the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Unearthed from Gansu

LI Xiaohui1 LIU Jinggang2

(1.Institute of Silk Road Literature and Culture, Lan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Lanzhou, Gansu 730050;

2.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4)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and sorting-out of the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unearthed from Gansu,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sport marks on the slip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ort games created in ancient times. Combining the newly found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with other documents, it aims to explore all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of ancient sports and provide new information and clues for studying the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and entertainment in the northwestern regions of the Han dynasty.

Keywords: Bamboo and wooden slips; Sports; Health preservation

简牍{1}——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载体,其中有许多是古人亲笔抄写的文书档案,殷商至魏晋间曾被广泛应用,隋唐之后才逐渐绝迹。自20世纪初,我国先后发掘出战国楚简、秦简、汉简、魏晋简达数万枚。尤其是在西北的古丝绸之路上,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许多简牍一直保存到今天,如天水秦简、武威汉简、居延汉简、敦煌汉简等。这些简牍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不仅能与传世古籍相印证,其中许多内容更可补史载所缺,极其珍贵。本文主要对考古出土的简牍中承载的文明世界进行全面的考察,理出其随时间所发生的变化,并进一步将其放到历史发展的脉络中讨论其意义,从而达到了解一个时代的特殊精神品质和对“竞走”、“秋射”、“御车”、“养生”、“博戏”、“娱乐”等与早期体育有关的记载进行论证分析,为体育史学开拓出一个新的研究平台。

居延位于甘肃省北部额济纳河流域,自古以来是从蒙古高原进入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也是汉王朝与匈奴激烈争夺之地,至今在居延一带仍然保留着大量的城障烽塞遗址。在干燥的自然条件下,这里得以保存下许多汉代的竹木简牍。

居延汉简自1930年被发现后,出土汉简1万余枚,称之为旧简,1972年至1976年又挖掘出2万余枚,称为新简[1]。居延汉简内容极为广泛,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法律、哲学、宗教、民族、医学、体育等多个方面。本文主要对简牍所记述汉代边塞生活中的精神特质和体育活动进行考释,它不仅可为人们研究体育史提供珍贵的资料,而且还可了解汉代体育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 秦简和汉简中的体育养生、娱乐与保健

1986年3月,位于丝绸之路东段的甘肃天水市党川乡放马滩发现了古墓群,共有古墓100多座,面积达11000余平方米。其中一号秦墓出土竹简460枚,简长23至27.5cm,设三道编绳,留天地,简文都以古隶体书写于竹黄面,每简约20至40字,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日书》甲、乙种,二是纪年文书。

《日书》是古代择日书的通名,《汉书?艺文志》有记载。《日书》的内容广泛而复杂,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养生、舞蹈、体育等方面。通过对放马滩出土的《日书》甲、乙种第6篇中“禹须禹步”这一象征符号进行破译,可进而了解古代天水放马滩地区有关传统养生和体育之内容、形式、特征和价值。

篇6

【摘要】我们对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发展进行历史总结,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掘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社会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的创新体系,使民族、民间体育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民族民间体育学学科体系课程

学科是指将科学领域按其属性划分的不同门类,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结构单元。民族民间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的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以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间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学科。它既是民族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体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或者说是这两个学科交叉而生成的一个新兴学科。所以,我们在必须对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发展进行历史总结,探索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发掘有利于学科发展、有利于社会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的价值体系,使民族民间体育学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一、民族民间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民族民间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较宏观,各级各地教育机构在进行学科建设也因此陷入迷惘。有的学校把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建设成为运动人体科学的一个分支,如大多数院校所开设的武术教学与训练专业,民族民间体育只作为选修课丰富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体系;多是借鉴和沿用的运动人体科学的方法体系进行学科建设,真正运用民族民间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的简直是凤毛麟角;考虑到民族地区人才需求特点的很少。这种民族民间体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现状,一方面丰富了民族民间体育学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也使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建设的培养目标一度迷失了方向。

(二)学科建设不完备

在全国大多数体育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中,设置民族民间体育专业的学校很上少,在具备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具备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仅有足少部分学校具备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学术队伍大多集中在武术理论与方法上,缺乏从人文社科的角度研究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才。在目前高校体育学博导中,民族民间体育学科仅有5人,且全部集中在武术理论与方法上。

(三)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民族传统民间体育专业主要以武术理论与方法、民族民间体育、传统养生与保健三个学科方向,且除了武术教学的理论、教材、方法等相对成熟外,其他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如摔跤,而传统的养生项目更是寥寥无几了。这样的专业课程设置单一,所学的内容单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很大。民族民间体育学由于基础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真正适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教材很少。被列为该专业主干课程的武术理论基础、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传统体育养生学等在内容上有不少重复。而且在这些课程中,由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的教材较少,出现在教材使用上的各自为政的现象,评价标准难以统一。

二、民族民间体育学科的创新

(一)培养目标的创新

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价值创新的宗旨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在激烈变革的环境中自由地确定自己的位置,能同他人合作共事,善于终身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的公民。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应该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学科创新教育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特异性、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培养目标的创新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所以说,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培养目标既是人类教育历史上最高级的结构,也是素质教育最高形态的实践模式。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具有健全的人格,过硬的理论和实践本领,能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特殊的体育人才。

(二)学科课程改革的创新

1.由“认同性”课程转向“创新性”课程。“认同性”课程把学生束缚在预定的行为及知识、技能框架内,将学生视为机械加工的对象与材料,教师将筛选好的,已“课程化”的,所谓“有用”的知识、技能及行为规范向学生进行灌输。这种课程不仅严重窄化和扭曲了教育的价值、功能及本质,而且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知识创新。创新性的“构想”及技术更新构成了知识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2.由“茧式化”课程转向“整合化”课程。“茧式化”课程只遵循科学发展的逻辑而单方设课,呈“拼盘型”结构,每一门课程设置或内容组织也只追求其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完美,从而导致课程即学科、学科即课程的错误观念。“整合化”课程基本要义之一是在广泛加工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此外,“整合化”课程还意味着将“茧式化”的“拼盘型”课程转换为符合教育内在标准的“集约型”课程。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课程改革要实现“整合化”,只有“整合化”课程才能使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可能性。

3.由“规约式”课程转向“协商性”课程。在工业经济时代,课程依据封闭、刻板的方法、技术及程序编制,从而形成了僵化的“规约式”课程,其内容完全是预设的、规范化的、呈线形排列的结构。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学生为主体参与者和创新者的“协商式”课程。

(三)加强学术队伍的建设

学术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建设应该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吸纳人文社科及各种其他学科的人才进入学术队伍,这是民族民间体育学科未来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结论

民族民间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专业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之间存在差距,学科建设不完备、科研队伍能力欠缺,这要求民族民间体育学科应该建立一种跨越式教育、高层次的素质教育、民族民间体育学科的课程必须改革,采取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吸纳人文社科及各种其他学科的人才进入学术队伍,培养服务于民族地区的特殊的体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

[2]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篇7

关键词:武术专业;套路;教学计划修订;拳种课程化;武术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9-1240-05

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过程的主要依据,也是学校对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基础性文件[1]。毫无疑问,宏观的教学计划是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准绳,特别是对新兴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而言,其意义显的更加重大,因为这直接关乎者整个学科的存亡,因此,我们在2007年教学计划修订时,必须依据科学理论和方法,对以往的教学计划进行理性的思考,以期完善新的教学计划,本研究选取民族传统体育中设立时间最长最具代表性的套路专业方向为主体,旨在对整个武术专业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计划制订起到一定参考意义。

1 2003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执行中问题凸显

1.1 培养目标所指职业与就业现实之间的脱离 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较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针对这一目标与现实对比,我们看到巨大的反差,一是我们培养的人才很难进入各级运动队从事教训研等工作;二是社会上还没有针对社会体育指导员设定的固定岗位,我们培养的人也不可能进入这样岗位工作;三是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流向大中小校,主要从事公共体育课的工作,以武术套路专项

学生为例(其他民族传统体育内容目前在各级院校的开展更是了如星辰),一般院校所设教学项目主要是初级拳术、简化太极拳等而已,而作为武术套路专项的学生在入校前就有3到6年,甚至10多年的训练经历,大部分是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在校期间他们又学习了少则十余种的传统拳械,所学与使用之间反差巨大;四是目前已经有大量毕业生进入公安系统从事安保工作,但是,培养目标丝毫没有体现。

因此,就目前培养目标所设定毕业后去向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明显脱节。

1.2 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的落差 从03教学计划中明确人才规格为“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以及对“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限定,虽然我们对所谓的“高级专门人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界定,也先不考虑我们招收的本科生基础条件能否在4年的学习中达到“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目标,仅从一般意义上对“高级专门人才”的理解和目前所开设的课程种类、内容、时数,特别是现实学生实际所达到的水平看三方面思考,是否能达到“高级”呢?以科研方面为例,目前在必修课中只有32学时的“科研方法概论”课程,再有就是在“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课”中几个学时的专项科研讲授,试想这样的课程设置能培养出所谓“科研”、“高级专门人才”,事实证明,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时,虽然学生已经接受了有关科研课程的训练,而事实上多数学生其科研素质几乎是空白,连最为基本的科研程序、论文设计、撰文规范等也不清楚,问及学生不是学习过科研课程了吗?回答常常是“没有听懂”、“早忘了”,以至于遇到学科检查毕业论文时,返工率几乎100%,当然,我们不否认科研能力培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依靠一两门课所能解决的,但是,我们必需思考造成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是培养目标定位的问题,还是相应的课程体系不配套,或者是招收的生源基础差造成的现状,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相对科研方面,教学、训练方面的能力较好,但是同样存在现有课程体系难以支持和实现培养目标的人才规格要求。

1.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的缺乏 突出专业特色是任何一门学科和其专业必须做到的,否则,将失去该学科和专业存在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更应该是如此,其自身独特的技术体系、文化内涵、民族特性等无疑为本专业的特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然而,03计划中武术专业在所列12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真正具有民族传统特色的课程大概只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3门课(中国文化概论也不具备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性),占所有专业必修开设课程的25%,更难以体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的是所谓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2门课程其实就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以套路专业方向为例(散打等其他方向是同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就是以竞技武术套路为主体的训练,无论从哪个角度讲,仅目前的所谓专项训练类课程本身就很难反映出民族特色和专业特点,而且,即使现有的专项课程设置其理论与技术所安排学时比例也极其不平衡,专项训练为576学时,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仅仅为96学时,理论与技术课程学时比例是100:0.16,事实上,专项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最缺的是后者,而我们恰恰忽视了有关这方面的教学,然而,大量的专项训练时间,主体是竞技项目的训练,多数学生入学前就是以竞技项目考入大学,入学后还从事大量该类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一方面,随着新规则要求大量跳跃难度动作的出现,一些学生难以完成;另一方面,现有教学训练方法与入学前相比难分高低层次,加上学生年龄渐大,训练时数、场地等条件还不如以训练为主的一些武术馆校、体校、运动队,不少同学产生厌练专项的情况,以至于出现在通级赛中竞技水平不如入校前的现象,难怪一些新入校的大学生抱着在大学期间要好好提高竞技水平理想时,他们的学长的忠告是“别退步就不错了”,顺便提一句,长期以来把运动项目当学科和专业方向的混淆概念,这就是一个显例。如果说真正要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就应该出本专业出发,站在学科的角度,构建起专业课程体系,充分体现出专业特色,而不是过分地移植共性的体育基础学科,丧失自己的学科体系和特色,借鉴体育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基础是必然也是必需,但是,决不是完全的照搬,民族传统体育学自身学科建设非常薄弱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思想上认识的欠缺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因此,从专业必修课所开设的课程种类比例和专项训练内容安排、技术与理论课程比例等方面充分反映了专业必修课程体系缺乏作为独立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自身特色!

1.4 专项训练课内容和限制选修课中有关内容选择和安排的无序 目前执行的03教学计划在专项训练课中安排了主项和副项,在以竞技武术为主的专项训练达到了一级标准后(只是本校认定的相当一级标准,我校目前没有一级运动员等级审批权,因此并没有证书等证明)即可转入副项训练,以套路专项为例,目前开设的副项训练有八卦、形意、查拳、伤科推拿,而在03计划的限制选修课中其实已经开设了这些课程,每种拳术大致16学时8次课,副项是96学时,结果是任课教师普遍反映经过了相应拳种16学时学习的学生进入副项训练时,一是所教内容设置重复,二是似乎所学过的同类课程并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不是遗忘就是不规范(不排除教师个人认识差异),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效果无效的问题。此外,由于没有明确限制选修课的专项限制,缺少充分考虑不同专项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传统拳的选课时,出现了混乱,如散打专项在选择了该类课程时难以完成课程任务,还有针对散打专项学生所设置的长拳、南拳、刀术等限制选修课程是否合理也值得深究。

摆在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专项训练课程的内容安排、限制选修课程设置其依据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课程内容,这些内容能否搭建其本专业的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所选的这些拳种对完成培养目标到底能起到什么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制定的思考

为什么我们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中会出现这些问题?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个体育学下相对的二级学科究竟有没有自身的特色?如果是有,那又是什么呢?如何制订切实可行,即符合体育学一般规律,又有本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呢?

2.1 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 “构建一个教学计划和课程结构体系方案,必须对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在全面总结多年来学科教学规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从教育学原理出发,结合具体学科进行精心设计。”[1]

具体的教学计划涉及到教学目标的确定,而教学目标又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教育目标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亦是教育评价的依据"。美国泰勒认为:确定目标要有三方面的资料(图1) 。

依据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在制订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时,缺乏从学科的高度和角度去思考,常常从一个运动竞赛项目为基点构建课程,忽视了项目与学科的不同,特别是没有深刻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个性,在各种教学计划改革中被动地适从大的改革指导纲要,迷失了自己,波及到各级各类的教学计划中,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武术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受“淡化专业”的影响提出了“淡化套路”的要求,以至于出现“淡出”套路的现象,极大地抹杀了武术套路特有的文化、教育、健身等功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主干课程“领域"化,必修课程“学科"化,限选课程“模块"化,任选课程“小型"化。影响到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时,把极具民族传统特性的传统武术拳械课程也“小型”化,不仅课时大大缩水,一个内涵丰富,技术性极强的拳种只设置6~8次课,连“点到为止”的作用都难以做到,试想这样课程的目标是什么?能达到培养目标要求吗?设立的意义何在?首先,我们肯定一点,作为国家宏观的一些指导性纲要没有问题,我们在制订本专业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但是,也决不能不深入具体地研究本学科特点,一味地随波逐流,丧失学科特点;其次,我们必须对本学科的定义、内在规律、学科特点、发展规律、发展趋势、知识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深入分析,否则将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作为学科知识结构链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些传统拳种课程不能列为“选修课”,必须作为“专业必修课”,不能“小型”,必须“大型”,非此难以建立学生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不能体现民族、专业特色,这也是体现“厚基础”、“技术精、专”等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从专业实际出发的具体反映。

2.2 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 现有的教学计划所设定的人才就业去向与实际毕业流向已经出现了脱节,在原有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需求。如相当一部分学生流向公安系统,据2002年对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就业情况调查“毕业去向主要分布在:公安、公司、小学、机关、高校、体委、武警、。其中,公安部门占毕业生就业比例首位”,“进入公安系统占总的就业率50.9%,是整个就业率的一半”[2]。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即将举办以及各种大型国际活动的不断增多,高级安保等方面人才的需求有巨大空间,可是,我们的计划中还没有明确这一培养方向和人才去向,相应的针对性的课程设置也还没有建立。民族传统体育国际化方面,因为民族传统性而受到世界范围人们喜爱的武术、传统养生等具有很大的国际市场,而面对这一世界性健身市场需要,具有巨大潜在发展空间的人才培养方向,我们还没有前瞻性地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这种国际性民族传统体育人才。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方面,面对各种大型活动中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表演增多,动作影视的日益国际化,各种和武术表演有关的活动日益频繁,都预示了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的新兴方向,可是,在不断修订的教学计划中始终没有反映出较前沿的社会需求,近年来计划修订缺少创建性,大多是跟随大流和原有计划的一种“路径依赖”性修订,这不能不说是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一种缺失!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这需要具体的艰苦的奋斗才能把计划完全变成现实。

2.3 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配套课程体系 如果说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那么,从学科角度认识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应该是一种必然。尽管按照有关学科理论和标准审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还不够成熟、系统、完善、独立,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此观点构建学科体系,特别是其中的武术已经具备了相对较为完整的体系,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因此,我们不妨先从武术的学科角度思考教学计划制订和课程体系,这需要从宏观层面对武术的学科有个认识,所谓学科,从窄义来讲“是指作为代表真理的科学的知识体系,也可以作为科学的一个分支,即围绕着科学而展开的揭示事物规律的知识体系的分支,也可以作为有组织的科学的探究领域,旨在探索和解释多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现象,揭示其内在的本质与联系。”[3]学科的第一层涵义就是指学术的分类,第二层涵义就是指教学科目,又称科目。依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系。为了教学的需要把某一门科学的浩繁的内容加以适当的选择、合理的组织和排列,使它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某一级学校教育应该达到的程度,这就形成了同这门科学相对应的学科。

基于这样认识,教学计划以及课程体系,应该排除竞技比赛项目的干扰,把武术作为一种以身体操作知识为主的知识体系来看待,即要反映武术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性,又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来确立计划,设置课程体系,目前的计划和课程设置缺少了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计划中没有体现应该掌握的知识能力,在课程设置中以竞技武术比赛内容为主体,所选择和设立的拳种课程没有充分考虑各拳种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在整个武术宏大体系中的内在逻辑性,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武术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整合、优化、提高,也就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

3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计划修订的设想

3.1 制订和修订计划的基本依据和方法 牢牢把握住制订计划的基本原理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充分考虑社会需求和发展趋势。

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理论提示,一般地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构建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自上而下的方法。2) 扩展方法。3) 混合方法。

根据学科专业的特点,在构建(修订)教学计划时,主要采用混合方法。在构建整体课程结构体系时,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按单个课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衔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课程之间表现出先后顺序的关系;课程内容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组织,体现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循序渐进的规律。而在构建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结构体系时,主要采用扩展的方法,根据研究方向确定选修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突出专业特色。所以说,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主要由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体系、专业知识结构树、能力培养途径和课堂教学环节几个部分构成。[1]

3.2 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教学计划修订具体内容

3.2.1 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 对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本科专业教学计划养目标中:“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领域中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结合实际情况,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对社会需求的符合,使专业教学过程能够完成学校所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最终达到学生的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首先,面对国家提出“弘杨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民族传统体育,她还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弘杨民族精神的责任,因此,传承民族体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专业的首要目标。其次,本专业在原基础上,我们认为应该增加在“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从事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

关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定位,从学制角度分析,作为高等教育的大学应该区别于中专、大专的教育培养定位,因此,称做“高级”不为过,当然,就目前的培养体系是否能培养出真正的“高级”,“高级”的标准问题还值得商榷,但是“高级”定位有它的合理性,即使不贯以这样的称谓,至少也应该突出这样一种理念,但是,针对目前实际生源情况和课程设置难度,对“科研”方面的“高级”要求适当回避更具有可行性。增加“复合”的限定是适应社会对新世纪人才要求的趋势,所以,我们建议增加“复合”的规格,同时,还存在“复合”的界定,是跨学科的大复合还是本学科不同专业的小复合呢?从学科的特性角度看,“专门”的特色绝对不可丢,否则将失去办民族传统体育以及其各专业的必要,所以我们主张首先是本学科的复合,然后才是跨学科的复合,因此,这里的复合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复合为基础,在学有所能的前提下,放宽复合范围。

综上所述,计划修订后的基本表述为“本专业培养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具有民族精神的,能系统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基本理论、技术与技能,在运动队、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等领域中从事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等(原“科研”方面建议在研究生中体现,本科教育现状似乎还不足以现实)以及安全保卫、表演编排、文化传播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3.2.2 对课程结构体系修订的设想 根据宏观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指导,1) 在遵循:“厚基础,宽口径”为原则整合课程门类,突出专业特点,“保持和加强运动技术的专、精”特色,优化课程结构的要求下,对现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本学课课程种类扩充,增加主干课程的学时夯实基础。2) 在压缩和精简理论教学课时,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避免相互脱节和机械的重复的弊端,对专业必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公共课程如运动解剖、生理等进行合并精简为人体科学概论课程。3) 课程设置是一个科学构建学科的过程,应该杜绝和防止因制订人员的专业特长和个人喜好而设课,也需要避免过分强调本校传统拳种特色而设立课程,忽视了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和系统,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充分深入研究本学科的内容和体系结构进行了整合优化,从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出发,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以期真正体现本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办出学科特点,民族特色。基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下,武术专业方向的相对成熟,以武术套路专业方向为例。

从知识角度审视,武术就本质而言是以攻防知识为本体的由身体操做和思维认知的两类知识,表现为技术和理论两大部分,学校是传授知识的专门机构,不妨站在这样一个基点,从武术知识体系来构建课程体系,仅就攻防知识而言,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相应的内容,或者说都有自己的“武术”(技击),但是,中国武术以众多拳种为特征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可以说武术知识体系是由丰富多彩的拳种知识构成,从拳种产生过程、技法特点、锻炼功效、认知规律出发各拳种之间既有相对独立性又有一定联系,由此,可以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武术知识体系(见图1)。按照“注意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教学计划改革制导思想,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最终完成武术的学科化是我们的基本思想。

从身体操作的技术层面试图做个尝试,按照:1) 功架类,如查拳、华拳等拳种择其一、二重点练习基本功架、基本功、基本技法、全面打好身体素质,这一类拳种适合对初学武术入门知识的掌握;2) 长击类,如劈挂、通臂、戳脚等,这类拳种突出在功架基础上的放长击远技法练习,作为入门以后的提高,突出了上肢臂背掌和下肢腿脚的技击技法,重点进一步开发人体“先求开展”的素质,特别对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具有特殊功效;3) 短打类,如番子、八极、南拳、形意等,这类拳术在开展基础上“后求紧凑”,突出上肢拳法、肘法等技法,作为长击技法的补充使的武术技术全面发展,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4) 象形类,如螳螂、鹰爪等,这类拳术增加学习情趣,突出特殊技法如螳螂拳对勾法的应用,鹰爪对爪的使用等;作为全面身体素质提高的有益补充;5) 圆柔类,如太极拳、八卦等,这类拳术更加注重内在文化思想的表达,内与外的统一,对思维、文化修养以及内脏功能的改善价值突出,体现出一种哲理高度的技击方法,使的中国武术技术从掌、拳、勾、爪、肩、肘、胯、膝、腿、足的部位使用与锻炼到打、拿、顶、撞、靠、踢、跌等技法的丰富与全面,从外在招势变化到内里劲意的贯通,充分体现了中国武术内外兼修兼用的全面整体性,也由此从技术层面,内在逻辑地搭起一个技术学科体系(表1),这本身就是贯彻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的具体体现。

这里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当某一拳种课程化时,同一拳种之间的差异如何处理,怎样取舍?比如形意拳课程,同为形意拳山西、河南、北京等地域流派风格各异,甚至是明显不同,这就需要从学科角度对各个流派的形意拳进行共性提纯,搭建最为基本的知识基础,同时,考虑其原真性、普及性、科学性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对难以纳入课程主干内容的技术,通过选修课、课外训练等方式进行补充。其中课外训练是指本科期间,根据教师特长以及学生爱好和传统武术的特性,采取类似论文指导的导师负责制,一名导师不超出10名学生,“师徒传承”方式坚持2-3年的全面指导,不占用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利用早操、假期、课余时间系统地专深地学习某一传统项目,但是,同样作为一门课程有相应的教学和评价体系等,其连续性、专门性,精深度超出课堂程度,以更大限度地向“专、精”方向发展专业技能,这是更加自主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技艺的要求和特色。

从学科角度,我们还有一个设想,即从众多拳种中高度提取和抽象出最具共性的技术内容,自下而上建立起一门公共基础技术课,作为技术体系的基础课程,称为基功课,具体方法是从传统武术各拳种的腰、腿、臂、桩功入手,归纳总结形成一个课程,作为必修科目,这样更加完整地形成一个学科技术体系,当然,这个大体系的具体拳种可以置换,根据各地特色和具体情况,但是,由此形成的武术学科技术体系构架相对固定,以保证学科体系的相对完整。

作为理论体系,首先,要与相应技术体系相配套,既在技术课程同时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具体内容包括拳种产生演变历史、健身修身理论、技击技法理论、教学训练理论等,其次,从下自上通过对各个拳种的抽象和归纳,提出共性的理论内容形成武术理论概论课程,这样与技术体系,共同构成武术学科的基本和主体知识体现,由此在横纵向衍生不断扩大和完善本学科体系。

3.2.3 对课程设置修订的具体建议 1) 在武术专业必修课中加大真正意义上的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特色的课程,理论课程如民族传统体育史、武术拳种史、传统武术典籍导览、民族传统体育竞赛、教学、训练概论、传统体育养生概论等,同时,浓缩现有人体科学和人文社会学课程并且尽可能站在本专业角度讲授。技术课程将原有的“专项训练”(改为专业训练课更为体现学科特点)按照本学科的技术体系安排相应课程,具体武术套路专业方向,按武术学科的技术体系设立拳种课程,如按表1所列内容设立一系列课程,其中,原专项也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其中,同时,根据不同拳种体系内容和难易程度安排必要的课时,总体上加大专业课时,至少保证每天1次专业技术课,“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增加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理论内容,其课时比例与技术课大致为2:1。2) 限制选修课中与专项训练重复内容部分合并到专业必修课,限制选修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开设非专业课中的其他拳种课程,特别是开设濒临失传的拳种技艺和世界其他国家的武技项目以承担传承民族文化和拓宽知识面的作用,如中国的两翼通背、日本的武道、法国式拳击等。3)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本学科内不同专业方向之间专业课程互选的课时,以体现“复合”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跨大专业的复合。

教学计划的修订意义重大,从大的教育改革指导思想到本学科具体特点,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到学生基本素质,从计划制订和落实实施等都要做考虑,显然,我们的考虑肯定不够全面和成熟,但是,突破项目对我们学科的束缚,深刻思考本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的发展,探求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弘杨,是我们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断修订教学计划应该努力的方向,衷心祝愿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范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建孝,潘洪军.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6,(5):44.

篇8

(1.湖南大学体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2;2.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历经数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专业。但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中存在课程体系不规范、学科建设落后、内容项目单一陈旧、课程设置欠科学等问题。提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发展趋势:展现新活力;社会大众化趋势加强;文化的传承性日渐突出;发展方向多样化;开展地域具有广泛普及性。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 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3-0090-0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87Y085),吉首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JSUJGB24)。

武术归属于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历程人手,对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厘清在职业导向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与课程发展之间的关系。

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发展历史

1.1 武术专业的形成与武术专业课程概况

1.1.1 武术专业的形成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设置是以武术专业的发展为前提的,武术专业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前身。1954年武术成为体育院系正式的课程,1957年北京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相继设立了武术系,1961年我国有了专业的《武术》教材,1963年武术成为了教育部规范下的高等教育本科专业,1987年上海体育学院成为了第一个招收武术专业硕士的院校。随着学科的发展发现,武术专业所培养的单一方向的人才较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教育部适时适度地对原有的武术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

1.1.2 武术专业课程概况

武术专业内容在民族传统体育课中占主导地位。随着武术学科的发展,武术专业课程的内容设置也逐渐趋向单项内容系列化,打破了原武术课包罗长拳、长短器械或太极拳等内容的状况,使学生对中国武术传统文化和多种功法有较为系统的了解与掌握。武术专业或者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武术培养方向,主要划分为武术套路和散打。武术又可以大概分为攻方技击武术、艺术表演武术、健身养生武术,其培养目标相应地基本定为培养从事武术教学、训练、科研的武术专门人才。

1.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确立与研究方向

1.2.1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确立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定为体育学的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将武术专业改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一的武术专业方向被取代,分为了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方向。自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开始得以确立与发展。

1.2.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研究方向

作为一门学科性质独特性的体现,与独特的研究对象所相对应的往往是一门学科的研究方向和领域。在武术专业扩展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初期,对它的教学内容、教学内涵、课程教材和培养目标等的研究和探索同样刚刚起步。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的研究必须立足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建设的迫切需求。专业方向的设置是一个专业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养生及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人才。

1.3 武术专业课程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关系

武术专业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发展的前身,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以武术课程为核心的独立学科,是时展和社会需求背景下对武术专业课程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包括武术专业方向,并且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结构体系等初步形成的情况下,更应该加快武术专业的发展,以此带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的发展。

2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发展现状

2.1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内容现状分析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分为武术技能实践与理论知识、养生保健、民族民间体育三个方向。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逐渐向单项系列化方向发展,如:长拳系列、太极拳系列、器械系列、对抗系列、木兰拳系列、健身保健系列等,舞龙、舞狮、抢花炮等民俗体育单项也进入课堂,不断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汤立许,饶英等(2008年)通过对我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17所院校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得出:“100%的开设有套路与散打、58. 3%的开设有跆拳道、45. 83%的开设有摔跤、37. 5%的开设有养生、37. 5%的开设有舞龙舞狮、16. 67%的开设有拳击,还有一些擒拿格斗、柔道、短兵、木兰拳、太极推手、中国象棋等只有极个别学校开设。根据调查与分析可知,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开设的课程中占有主要地位。

2.2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材现状

现阶段专门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材比较匮乏,与其自身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必须依赖体育教育课程而存在是相关联的。因此,为提高教学质量,应从现代体育科学发展的方向和专业目标出发,结合体育文化的目标,组织专家和教授编写专业教材,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2.3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教学现状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体育专业的一个分支,在体育教学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主要教授学生获得单项项目的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教授的方法。而对于非体育专业生,主要是以选修的方式进行,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进行一到两项体育项目技能的基本学习。在学校资源投入和开发方面,很多高校存在民传师资力量缺乏、场地器材设施不全、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不力、校本教材建设不够等问题,不能满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的课程需要。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发展趋势

3.1体育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民传体育课程的开展将展现新的活力

体育基础课程的改革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有课程内容、课程设置等。而课程改革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健身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中竞技体育运动项目占主导地位,而近几年来少数娱乐健身项目运步走进课堂,并且取得很好的成效,受到学生的喜爱。

3.2职业导向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社会大众化趋势

21世纪,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更加有条件关注身体健康和精神感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比如苗族的竹竿舞、苗鼓、摆手舞等被许多人所了解、熟知和流传。对于现代体育运动而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具有文化魅力并接近人民日常生活,更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传承,这也无疑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提供了一个更加具体化和社会化的目标。

3.3 文化视野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传承性日渐突出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根,文化要在传承中才能彰显其价值。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是体育与传统文化的高度融合。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中,太极、散打等很多项目已经在各大高校普及,并且日益走向世界,学生只有通过对各类传统项目的学习才能够深刻领悟到民族文化的内涵。文化的继承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因此,必须保护好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向学生,面向社会,放眼未来。

3.4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自身特征决定未来课程发展将会多样化

有学者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及其目标体系进行理论建构,认为:社会发展的现状与未来、学校性质及办学条件、民族体育多样性的发展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设置的依据,体育教育性、人才市场需求性、科学性与动态性、可持续发展性、兼顾办学条件是专业方向设置的依据。论证了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置为武术、养生、民间体育3个专业方向的可行性。学校体育教育根据这三个专业方向,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子方向。

篇9

关键词:艺术院校影视武打表演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5―0012―03

1 前言

武术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中国人用以锻炼身体和防身自卫的一种实用的健身方法。与此同时,武术又蕴含着丰富的艺术性和美学特点,极具表演和观赏价值。

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武术的文化娱乐功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武术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影视创作领域,中国功夫享誉全球,成就了以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为代表的国际功夫明星,以唐季礼、袁和平、程小东、洪金宝为代表的国际知名动作导演和武术指导;在舞台表演领域,华夏武术名扬四海,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2008名表演者整齐划一、动静结合的太极拳表演让世界为之惊叹,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目前,武术在专业设置归属于民族传统体育之下,根据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介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专门人才”。白专业设置以来,民族传统专业的招生数量大量增加,武术作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主要的方向,为我国培养了无数优秀人才,但同时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比如因为开设时间较短,学科建设不够完善,专业教学以实践课程为主,理论课程较少,同时实践课又以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打为主,其他项目或传统项目较少,使得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就业的面比较窄,严重影响了近年来的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在市场中综合竞争力。

随着我国影视业和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影视公司、表演团体对武术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随之扩大。在此背景下,我国第一个武术表演本科专业已在上海体育学院正式诞生。上海体育学院于2011年3月获教育部批准开设了表演专业武术表演方向,并于2012年2月进行了首届招生的专业考试,这意味着武术表演专业在我国本科教育的发展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据资料调查,尚未发现有艺术院校开设影视武打表演专业方向,而艺术院校有着多年的表演专业,编导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等强大的优势,以及和各大影视公司,表演团体紧密的关系,能更好的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好的就业,同时这种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能更好的为用人单位服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全国各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课程开设方案,从中国期刊网、中国博硕士查阅相关学术论文,分析相关研究。

2.2 专家访谈法

本文对相关问题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和表演专业、招生办等专家进行了访谈,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市场发展的需要

中华武术通过与电影电视相结合开辟了一种新形式,更加生动的出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从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到上世纪70年代李小龙拍摄的一系列电影如《精武门》、《猛龙过江》等,在全世界刮起了一阵中国功夫热,李小龙的电影让西方人真正领略了中国功夫的魅力,特别是80年代初的《少林寺》再次掀起了全民甚至世界的武术学习风潮,在后期的《卧虎藏龙》《英雄》等影片的放映,加上成龙、李连杰、杨紫琼等国际功夫巨星的出现,让世界更多的了解了武术。影视传媒为武术的传播、武术产业的发展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尤为重要。

而在影视武打的拍摄过程中面临着会打不会演或会演不会打的难题,目前已经有一部分武术的毕业生加入到了影视武打的行业中,但因为没有专业的表演基础,大多从事替身或群众演员的工作。一部好的影视武打作品,往往决定于好的武术指导,其负责片中武打动作的设计、指导以及后期达到的影视效果、声音效果等,每个武打动作从演员的演练到观众看到的影视作品,往往要经过导演和武打编导影视化、戏剧化、艺术化、表演化的改装,从而将每个动作达到准确到位,优美合理。

3.2 武术文化传播的需要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影视武打将中国传统的武术、武戏、武舞、武乐、杂技以及古代文学等结合到一起,将武术技击性、修身养性的特点通过表演艺术展现出来,以影视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从而让武术以不同时代可以接受的层次得到充分的发扬和光大。

因此,影视传煤不仅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技巧通过声音、图像的形式进行了传播,同时将武术的信息超越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而且克服了对受众知识水平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改变了以前通过家族式、师徒式的传播方式和靠声音、动作传播的手段,更加形象地将武术的技术动作和文化进行了传播。影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手段,促进了武术的传播和发展。

3.3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需要

武术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是公安系统、武术训练队、武术教学工作、保安公司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从事武术的表演工作,但据资料记载,近两年的毕业生就业率为60―70%,所以在延续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如何发展创新,将是影响武术专业发展的重要课题。目前主要就业的是公安系统和武术教学,考公务员和教师资格证书也成了这些人必须要通过的毕业前的坎,但因为近几年公务员报名和招录比例的大幅减少,加上较好学校所需武术教师基本趋于稳定,使得武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专业办的好与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就业率,随着社会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去调整已有的专业培养方案或模式,势必会使培养出来的人才越来越和市场背离,被市场淘汰。

影视武打从工资的性质一般可以分为动作演员、动作指导、动作导演、替身、特技等几种,这些从业人员目前均是一些有武术功底的人员在一些有经验的武术导演或指导的带领下,经过在剧组的实践,边实践边学习,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发展起来的。另外随着多媒体的发展,网络和手机的用户越来越多,武术游戏也得到了快速的开发,游戏的武术指导同样需要专业的人才。因目前没有专门的院校开设此类专业,所以开设此专业培养合格人才有很大的必要性。

3.4 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通过对我国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院校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看出,现有武术专业方向基本是学习武术套路为主,再辅助散打、跆拳道等的学习,学习的内容较为单一,固定,二大多数考上的学生也是从小练习这些项目的,所以使学生渐渐失去了兴趣,减少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降低了教学效果。近年来注重武术攻防技击性的教学使得学生越来越感兴趣,所以武术的小的攻防组合或者对练不但可以改进教学效果,同样可以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得学生不但在传统模式的教学下学的以后教学的本领,同样可以让学生通过课上练习,引发对影视武打的关注,为以后学生的就业拓宽道路。

同时,随着武打影视作品的大量出现,人们对影视需求的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于影视武打作品中的角色扮演和其自身的挑战性感兴趣,并且随着成龙、李连杰、洪金宝等影视武打明星和指导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基础的不断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武术爱好者欲从事武术表演的行列,这些学生正好有一定的武术功底,再加上年龄的特点,对于学习影视武打的要求越来越强。

3.5 专业结构设置发展的需要

高校培养的人才就是为了社会的需要,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的改进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和市场结合,培养出为市场所接受的合格人才,以保证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载体,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立足点,其建设水平和绩效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特色。

篇10

关键词:太极拳;体育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013-01

二十四式太极拳又称简化太极拳,因具有健身和防病治病的良好功效以及无需器材且对场地要求不高等的特点,适宜在高校开展。通过近几年的太极拳教学,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表明,有60%的学生对大学体育教学内容普及太极拳持肯定态度;有79%的学生将选择太极拳作为将来的主要健身手段之一;有72%的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有68%的学生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观有了一定层次的理解;有89%的学生了解中华体育文化的主要成就以及太极拳的种类和拳理。在此,从多年的太极拳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以求太极拳教学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太极拳的教学质量。

一、教师观念的重新定位

体育教学改革之难点,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观念。太极拳的教学,有着不同于其它体育学科教学特点,除了言传身教、把全部知识和技法传授给学生外,太极拳教师还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进取,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通过组织学习,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使广大教师的思想认识有初步的统一。要组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学、练太极拳,通过观看录像、拜名师来规范动作,统一标准,并建立相应的业务考核制度,经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教学,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及时组织教师总结、交流经验和心得体会,为太极拳的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挖掘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太极拳是拳,不是操,不是舞,太极拳看起来是“文拳”不主张“武”但却能“武”。而这种“武”不同于一些“硬打硬进”的武术,它非常重视“以柔克刚”,即迎对方的来力不与其对击,反而接对方来力向已身,帮助“对方”“打已”,同时顺来力划弧,以改变对方的击打路线,化解来力,再借对方的力加上自己的劲形成合力还给对方,将其击倒或击出,这就是太极拳“任他巨力来打我,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技击特征。太极拳涵盖着丰富的道德精神及人生哲理,诸家流派无不要求弟子尊师重道、孝悌忠信、谦逊质朴、节俭守纪,在太极拳教学中,面对这些丰富的精神遗产,我们教师应将思想道德的教育贯穿于太极拳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既有利于厚重教学内容,增强学练乐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素质。

三、优化实践教学方法,尝试建立新的太极拳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在具体技术教学中,示范动作应正确、舒展、优美、大方、刚柔相济方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使学生在感官上得到一种享受,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尝试学习的欲望,教学中各招式应结合具体的攻防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其招式的含义,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太极拳动作柔和缓慢,式式相连,绵绵不断,但其柔和缓慢特点与年轻人个性特征不相适应,首先,先快教略讲,后精讲慢练,不论从生理还是心理方面来讲,大学生都喜欢节奏快的运动。而太极拳动作柔软、舒缓,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强调这一点,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采取“慢拳快教法”将复杂的动作分解成多个小动作,并对这些动作进行快速的示范讲解,先让学生对这些动作之间的转换形成完整的概念,然后,让他们对所讲解的内容进行模仿练习,教师则在一旁进行提示、点评,待他们能以正常的练习速度练习后,教师再对每个动作的要领进行详细的讲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克服畏难泄气的心理。为此,教师应在教学中将动作的攻防含义渗透到教学中,并传授给学生,一方面,从全民健身的认识高度去教育学生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另一方面结合基本防卫术,因势利导让学生明确在一个徐缓的太极拳动作中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民族技击方化,这样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优美的音乐练习太极拳

音乐在太极拳教学中能够起到特定的伴奏效果,口令、音乐可辅助太极拳教学,一方面能让学生懂得控制太极拳练习的节奏,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伴奏下全身心的投入到练习当中去。运用太极拳音乐组织教学。太极拳的动作如行云流水,绵绵不绝,缓慢、柔和而连贯。许多学生由于练功心切,急于求成,动作速度不知不觉中就加快了,从而失去了太极拳原有的风格。此时,教师可以配置太极拳音乐辅助教学,使学生根据音乐的速度进行练习。

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树立,太极拳运动的开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在太极拳教学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理论的认识,突出太极拳运动的技击美、姿态美迎合学生青春期的身心特点,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合理运用讲解示范法、完整分解法、语言提示法、口诀法等教学方法,由粗到细,由分到合,由停到贯,这样能使太极拳套路教学收到显著的效果,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委普通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s]. 1997.

[2]薛劲松.走极拳的起源和发展[J].武林,1993(7):38-40.

[3]王文中走极拳十大保健作用[J].武林,1994(12):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