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的原理范文
时间:2023-07-18 17:34: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云计算的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的深入广泛应用,数据处理变得越来越空前重要和复杂,如何更好地实现信息加工,更加灵活、高效、安全地使用和管理各种信息资源?如何通过数据中心快速地创建服务并高效地管理业务并共享已经存在的计算机平台?这些成为当前关注的课题,并由此引发了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的深入研究,云计算的探讨已成为目前关注的主要技术热点之一。
1云计算及产品设计内涵及原理
云计算的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综合几种己有的定义给出云计算的概念:云计算是在规模经济驱动下的一种大规模分布式商业计算模式,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方式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动态扩展的可配置共享资源池上,资源池由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构成,外部用户可以按需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软件资源和信息服务。产品平台和产品族设计是通过对己有大量顾客需求挖掘、需求分析,结合产品开发与配置方法,快速的派生出系列产品,增加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细分市场需求。
2产品平台设计云服务模式
根据资源整合和服务模式的差异,将企业产品平台设计云服务分为三种服务应用模式:面向中小企业公共产品平台云服务模式,以产品设计与仿真计算为核心的云服务模式和面向虚拟开发组织动态协作云服务模式。
(1)面向中小企业公共产品平台云服务模式
在该服务模式中,由云服务供应商来管理门户,云应用供应商提供应用,云资源供应商提供基础设施。三个云提供商相互合作,具有灵活性。云应用提供商提供了各种专业应用系统资源,除了一般的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进销存、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虚拟存储等应用软件系统之外,还包括产品设计、仿真、模具设计、模型求反等专业化服务。云资源提供商负责提供基础设施资源,比如高性能计算机、物理存储资源和相关设备等。门户服务提供商通过门户向用户提供云应用支持,设计者通过门户使用各种应用。中小企业己相继建立企业内部的基于ASP的产品服务平台,随着企业业务的增多,平台之间合作需求日益强烈,但是这些平台由于分布性、自治性以及异构性等原因,难以实现跨平台的协作,不利于商业化运营,以及不能全方位的提供服务,所以需要解决跨平台分布式共享问题。服务模式考虑了分布式、异构环境中资源的安全访问与共享,由集成在同一个云计算环境中的产品平台资源适当的组合构成,建立虚拟的协同产品设计环境,提供有效的业务模型。
(2)以产品设计与仿真计算应用为核心的云服务模式
客户向设计能力提供商提交产品设计请求,设计者向服务中心调用软件和资源服务,完成产品发任务。该模式中资源提供商所共享的资源主要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有各种计算资源、设备资源等,软件资源有数据资源、设计仿真资源、知识资源、存储资源等。以解决企业软件资源优化配置和海量数据计算的难点,提出以产品设计与仿真计算应用为核心的云服务模式,该模式将企业内部的IT架构延伸到外部的网络、资源和服务,设计能力提供商负责提品设计能力,并部署到服务中心中,云服务管理商负责管理云服务中心的各种服务。资源通过虚拟化部署到产品设计仿真云服务中心中,云服务中心提供资源的跨企业和跨区域的虚拟化整合及共享,提供高性能运算环境。存储资源的虚拟化整合能够提供虚拟存储功能,解决海量设计数据、分析数据的访问和共享问题。产品设计者和企业管理者能够通过云服务中心获得产品设计、仿真和管理等相关的服务,通过服务的组合进行产品开发。该服务模式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仿真模拟计算资源的虚拟化部署、合理调配与利用。
(3)面向虚拟开发组织动态协作云服务模式
产品开发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这些企业间的协同合作。虚拟制造企业能够解决产品协同开发网络中分布性、异构性、动态性、自治性和协同性的问题,通过动态组织企业,构建虚拟发组织,以协同合作的方式完成产品的开发。面向虚拟开发组织动态联盟协作云服务模式支持分布式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共享产品开发相关的标准化设计、制造、信息和技术资源。产品平台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是由多方企业合作完成,包括主管企业、协作企业、供应商以及客户企业集群等。利用云服务中心交换产品开发信息的能力,企业之间可以异地合作,发挥局部优势,充分应用分散在同一企业的不同区域或者不同企业之间的产品发资源,建立虚拟制造企业。资源提供商可以是主管企业、协作企业或者第三方企业,主要提供与产品开发全生命周期相关的硬件和软件等具有在线和离线形式资源。
参考文献
[1] 赵学磊.云计算在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初探[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0.12.
[2] 郭强,孙大为,常桂然,王兴伟.一种基于虚拟化技术增强云安全的可信赖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6.
[3] 辛军,陈康,郑纬民.虚拟化的集群资源管理技术研究[J].计算机科学与探索,2010.04.
[4] 孙燕飞.云计算在网络学习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
篇2
关键词:云计算;政府;信息资源;信息共享
中图分类号:N3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2-0299-03
1 引言
开发与利用好政府信息资源这一新兴的信息资源成为了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领域。笔者结合“云计算”这一全新概念探讨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无疑为本领域的研究指出了新的方向。
2“云计算”概述
2.1“云计算”的概念
云计算是未来全球范围内最值得期待的技术革命。云计算以其资源动态分配、按需服务的设计理念,具有低成本解决海量信息处理的独特魅力。正是基于此魅力许多IT巨头如IBM、Google等正在使用云计算的概念兜售其产品和服务。
云计算令多家IT巨头为之疯狂,那么何为云计算?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处理(Distributed Computing)、并行处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网格计算(Grid Computing)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
2.2云计算的几大形式
目前,云计算的具体应用可分为以下几类,如表所示。
2.3云计算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计算模式,云计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便捷性。云计算只要求浏览器终端设备,而不需要高配置的电脑或部署服务器,软硬件也不需要进行的维护和升级,用户可以像用水和用电一样用IT。
(2)虚拟化。云计算支持用户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种终端获取应用服务。所请求的资源来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实体。
(3)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可靠。
(4)按需服务。“云”是一个庞大的资源池,可以像自来水、电那样计费。
(5)极其廉价。“云”的自动化集中式管理使企业无需负担高昂的数据中心管理成本,同时,“云”的通用性使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升。
3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3.1目前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不足之处
(1)政府信息资源的分布不均。由于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信息量分布和网络技术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政府信息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的分布极不均衡。
(2)政府信息资源的质量良莠不齐。网络中的信息浩如烟海,这就使用户需要浏览许多网站才能查到相关信息。同时,大量的垃圾、无用、有害等不良信息在网络中横行进一步加剧了政府信息资源开发的难度。
(3)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政府信息资源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与配置体系,不同的信息者的信息重复率高。用户往往找不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造成了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利用,大量重复、单一的信息资源占用了宝贵的网络空间。
(4)政府信息资源的配置缺乏政策与法律环境。由于信息产业问题非常复杂,不能仅仅将其视为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它还需要依靠法律控制与政策法规的调控。目前我国法律、政策和法规环境不是很理想,缺乏网络信息开发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影响了政府信息资源的配置。
3.2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云”化
从之前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情况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笔者尝试用云计算来改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1)终端信息资源“云”化。云计算的基本原理是,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务器中。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7]。将大量数据挂到“云”端,用户无论身处何地,使用何种终端均可方便、快捷的访问到所需信息。从而使资源分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均衡。
(2)服务器端信息资源处理能力扩展化。随着无线传感网络(WSN)的发展,人们将进入“物联网”的时代。依托云计算的海量云存储与强大的计算能力,服务器能够处理用户终端设备交互的大量语境(Context)信息,进而实现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导航,提供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云端海量信息+云计算=>用户所需知识”的最终目标。
(3)“互联云”。未来的互联天空中将布满各色“云”―高校云、企业云、政府云、国家云,大量的私有云与公共云使得网络的面貌焕然一新,网络将真正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4 云端信息资源流动架构模型
本模型利用云计算平台的强大处理能力来大幅度地提升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绩效。最上层是云端资源服务层,提供自助服务门户、业务和应用平台等;下一层是管理中间件层,提供业务逻辑控制;最底层是物理信息资源层,包括服务器、网络和存储等并提供硬件和应用虚拟化,如图1所示。
4.1 物理信息资源层
本层为系统的基础层将各类异源信息注入用户云端,使其形成统一数据源。通过电信网络存入云计算平台提供的存储空间为接下来的服务实现硬件和应用虚拟化及其管理接口。其主要目的是将异构的信息资源整合成相同类型的资源池,以便创造协同的工作基础。
4.2 管理中间件层
管理中间件层处于资源层和服务层之间,它是系统信息资源管理实现的核心层。该层主要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运用。
4.3 云端资源服务层
服务层是3层结构模型的最上一层,它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实现层。该层主要是为信息资源管理提供实现平台,帮助用户实现以下功能:
(1)自助服务门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自助申请计算资源;平台根据SLA和用户付费情况,决定审批结果
(2)应用和服务管理:应用管理;服务计费,SLA等;动态分配服务资源。
篇3
关键词:云计算;高校;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7-6214-03
高校资源服务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不同职能,学校各行政管理部门和各院系为提升本部门的工作效率,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渐形成了“孤岛”式的为本部门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数据,无法共享,系统及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缺乏学校层面的资源统一管理与使用,造成了资源极大的浪费。云计算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资源高度整合利用、信息共享便利、支持需求定制化等诸多先天的优势,基于云计算技术,结合高校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了高校资源管理整改方案,促进高校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便于资源共享,提升高校资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 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类型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云计算融合发展了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传统计算方式与网络技术[1]。
与传统计算模式相比,云计算优势体现在[2]:
1) 虚拟化技术应用的广泛性
云计算使用虚拟化技术配置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等各种资源,资源能力对用户来说是相对透明的,不会感知到网络的复杂性,同时对各类资源实现最大限度的利用。
2) 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的无限性
相对于有限的用户需求来说,云计算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具有无限的可扩充性,对于新增的用户需求,在云计算架构不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求资源类型,针对性的提升各种资源能力,提升服务处理能力。
3) 网络安全的可靠性
云计算模式的网络安全是由架构的安全性和网络管理的可靠性决定的。对于普通用户来说,免除了对计算安全和存储安全的担忧,把这些任务交给云去处理。
4) 网络成本的可控性
云计算的优势是将用户对存储、计算的需求优化配置,用户只需专注自己要处理的业务,不需为网络的复杂性担忧,用户只要有个接入终端就可以,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架构网络所需要的资源。
2 高校资源管理现状
2.1 高校资源介绍
各个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都实现了诸如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科研管理、办公自动化管理、图书管理等主要功能,有些学校还实现了全校师生可以共享音视频的教学资料库。
随着时间的积累,学校各个部门和各个院系,都逐步开始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自己部门的效率,因此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电子化资料。而目前的现状就是:每套管理系统和对应的数据都由每个部门自己管理,并配备一套独立的软硬件设备,每个部门都需要配备工作人员来维护自己“孤岛”式的信息系统及其数据[3]。
2.2高校资源管理现存问题
目前,高校资源管理面临信息化建设整体性不高,组织架构混乱,IT建设成本有限等多重因素影响,受到诸多因素制约[4]:
1)信息化资源的分布不均
高校资源,包括硬件、软件资源和人才优势等在各职能部门、教学主体间的分布不均衡,给教学、科研工作带来了限制。
2)教学设备的更新成本高
因高校资源管理的整体性不高,随着新的教学、科研任务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新的软、硬件设备的增加,网络的搭建也需要增加,且价值不菲。
3)高校资源在院系、部门间共享度低
不同院系、职能部门间资源共享手段单一,效率低下,跨部门、学院的教学、科研合作受制于资源管理水平。
4)网络维护成本高
每个独立的IT网络都需要单独维护,维护人员和资源投入较大。同时,由于网络维护水平层次不齐,整体网络的安全防护难以保障。
3 高校资源管理研究
3.1云计算应用于高校资源管理的优势
1)降低高校资源综合管理成本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资源管理的整合方案将日常的软硬件设施购置、网络维护等需求集中交给了云端服务器实现,充分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减少了本地服务器的需求,综合提升了整体的资源利用水平,降低了网络建设缺乏整体性带来了资金投入。
2)通过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高校计算、存储、业务服务平台
通过云计算模式整合后的高校教学、教务、科研、管理资源,展示在统一的平台上,只需要一个与网络架构无关的终端,就可以接入高校各校资源需求,实现高校资源的集中展现、统一调度、全面整合。
3)实现高校各项信息化需求的随时随地满足
云计算模式增强了网络的健壮性和灵活性,能够满足用户对资源随时随地的接入需求,且对终端要求低,对实现教育信息化,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4)可以保障高校资源数据的安全性
高校资源数据涉及面宽,甚至包括一些科研、学术、教学、财务等敏感信息,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而云计算模式中,这些资源都保存在安全级别较高的集群服务器中,不会因为个人的疏忽而导致重要数据的丢失和损坏。
3.2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资源管理方案
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资源管理要综合考虑云存储、云安全、核心基础设备、虚拟化技术等方面,全面整合,实现高校资源综合管理[5]。
高校资源服务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数据管理不仅要有足够的存储设备,还要有安全科学的存储和管理机制,以满足对数据的检索、备份等操作。
云安全除了考虑云存储安全之外,还要考虑基于虚拟化的云中心的内部安全,涉及到的技术包括私有云、访问控制、身份验证等。
大型高端服务器作为云中心的核心装备,高密度的刀片服务器用于承接众多的普通应用,海量存储设备用于给云存储提供存储支持。
随着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业务和应用不断增加,IT系统规模日益庞大,带来高能耗、数据中心空间紧张、IT系统总体拥有成本过高等问题;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机的资源根据二级部门的IT业务需求进行切割,从而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的随机分配。
基于以上考虑,结合高校资源管理现状,提出如图1的高校资源管理方案。
目前,各种高性能的服务器及网络架构在高校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数据处理能力提升很快,且稳定高,性能优越。同时,高校自身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人才优势明显,对基于云计算的高校资源整合应用具备先天优越条件。对于云计算的研究也日趋成熟,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种种条件已经为云计算在高校资源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打下了坚实基础。
4 结束语
云计算概念的提出和运用能够有效的整合高校教学、科研、管理资源,高校通过各类资源整合实现资源统一规划、应用、维护,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成本消耗。在技术角度考虑,云计算的相关软硬件产品已经越来越成熟,包括虚拟化技术、大容量存储技术、高性能服务器技术和整体的安全与备份技术等。
同时云计算对于高校资源的整合还存在很多困难。如高校政策层面问题、现有资源的合理整合优化问题、资源统一规划建设问题、不同种类资源数据的整合及深度挖掘问题,这些都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无论如何利用云计算的理论来实践学校的信息化工作,在高校拥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迈克尔·米勒.云计算[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4.
[2] 王鹏.走进云计算[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5.
[3] 朱惠娟.云计算及其在网络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09.
篇4
关键词:云计算资源调度策略资源预留策略
1、云计算的主要特点及优势
云计算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整合并使用大量的虚拟资源为用户提供Saas/Paas/Iaas服务。云计算所带来的按需供给与服务整合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服务的能耗,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且有效的屏蔽了计算资源的错误问题。
2、简述虚拟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实现方式,将CPU的虚拟化分为以下三种:
2.1 硬件虚拟化
通过硬件的电路逐一实现需要纯软件进行的虚拟化技术所有的功能,从而达到降低虚拟化系统开销的目的。硬件虚拟化可提供全新架构,其不需要进行二进制的转换,支持计算机操作系统直接运行在上面。
2.2 全虚拟化
全虚拟化中由于虚拟机监控系统(VMW)模拟了全部的计算机设备:内存、外设、BIOS等,好像操作系统独占了全部的计算机资源。全虚拟化的平台包括有Virtual PC和Vmware等。
2.3 半虚拟化
半虚拟化中虚拟机监控系统(VMW)需在操作系统协助之下才可以对特权的指令来进行虚拟化,它如果要把系统的缺陷指令来替换,则需要对虚拟机系统的内核来进行修改,虚拟的OS明白自己目前运行在虚拟机当中。
3、虚拟资源的管理机制
3.1 虚拟资源的划分策略
3.1.1资源的分布
由于云计算使用虚拟化技术与传统计算模式不同,用户更多使用的是借助Citrix/ Xen/VMware等虚拟化平台在其部分物理资源(虚拟服务器—hypervisor)上构建出的虚拟资源,不再像传统模式那样使用单一的物理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云端”,通过虚拟化技术可根据指定的内存和CPU大小,在一台宿主主机之上创建多个虚拟主机,并且每个虚拟的主机都能够有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环境,用户可以不用考虑环境部署、维护、资源购置等问题,快捷的从云端得到所需要的应用环境。
3.1.2资源的定义以及分组
为了对可用资源(物力资源、虚拟资源)进行统一管理,我们把每个可用的资源表示成一个可以调度的单元,以下简称S。对于虚拟资源来说S单元由二元组S(U,N)确定,U代表CPU的大小,N代表内存的总数。所以一个虚拟的服务器,假设为Fi,能够提供S数为: 其中,Pi代表Fi服务器CPU的大小,Ni代表Fi服务器内存的数量。对于物理资源来说,一个S代表一个主机Sph。
所以,我们可以计算出,在云端的可用虚拟资源总和Yt为:
由于云端拥有大量的资源,所以要想统一调度和分配这些没有规则的资源是不合适的,这样会造成资源的混乱使用,降低效率。由于这些特点,我们引入了分组(G)的思想。把拥有相同的特性地资源来进行分组,用四元组来表示。G(Gm,Gs,Gd,Gf),用Gm表示分组的名字,Gs来表示在分组中的一数组主机,Gd表示S单元U,Gf表示分组描述,我们通过G就可以知道某个分组所能够提供的多少可用资源以及特性。
3.1.3虚拟资源的预留策略以及预留的状态
虚拟资源的预留策略能够为用户的应用和需求在特定时间里提供用户需要的资源,从而保证用户对QoS和SLA的需求。资源预留原子操作是这样的,在指定时间内给特定的用户,预留出单位个指定资源,因此每个资源的预留请求可用一四元组来表示,例如Y(X,G,Z,S),X代表消费实体,G表示资源的关系,G表示作出预留请求的资源组,Z表示请求资源总数,S表示预留的时间。对于每个资源组,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记录表,来记录其预留的情况。资源管理器会将每个成功资源的预留记录,按照一定顺序记录到对应的资源组时间表当中。
每个预留的申请就会有八种不同状态。
(1)预留申请一经提交就立刻进人资源查询的验证阶段,用户申请满足,同意用户的预留请求,若不满足拒绝申请;(2)验证的过程中,用户如果决定预留申请不能够满足需求,便可以取消本次的资源预留申请。但云端管理员如果认为取消不合理,而且剩余的资源能够满足该用户的需求,本申请仍然会同意,否则本申请会被取消;(3)如果提交的资源预留的申请被同意了,用户若不将该申请取消,就进入生效状态,否则就进入取消的状态;(4)当提交的资源预留的申请处于生效状态中或者已被同意,用户预留的时间将到达,则这次的资源预留转入即将过期的状态;(5)用户发觉其预留的资源到了即将过期状态,就可以选择再次进行资源的预留,或者结束自己对资源的使用。(6)到达资源预留的结束时间后,管理员回收预留的资源。
3.2 资源的调度策略
为防止系统中频繁出现资源的预留操作,通常做以下规定:只有顶层的消费实体才可以进行资源的预留,下层的消费实体只在逻辑上可以预留其上层的资源,下层的消费实体能够而且最多只可以预留其上层的消费实体所拥有的资源。
我们可用一个四元组P(PP,PC ,PA ,PU)表示某一消费实体,其中PP表示上层的消费实体,PC表示下层的消费实体,PA和,PU分别表示消费实体的用户和管理员。令Yi来表示第i层某个消费实体的预留资源数;Yi(j)表示该消费实体的下一层第j个消费实体的预留资源数,Yi(free)表示该消费实体剩余的资源数。则有
通过对消费的实体引入借入、借出、调的度策略,就能够解决预留资源的负载和预留资源利用率的降低等问题。
参考文献
篇5
医疗检查检验效率的提升,能对降低医疗费用、减少医疗资源浪费起到积极作用。建立一套具有区域内标本流转、检验报告共享、结果互认的区域LIS系统,可以节约小型医院购买检验设备的成本,减少重复检查。目前行业中存在的区域LIS系统,都是从单个医院的检验系统改造而来的,存在部署困难、维护不方便、权限管理混乱、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同步稳定性差等缺点。充分利用云技术优势、面向区域医疗和集团医院重新设计开发的基于云计算的区域LIS系统,可以解决以上问题。
基于云计算的区域LIS系统为医疗机构改善患者服务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以患者为核心”这一理念得到了充分实现,基于云计算的高效区域医疗信息服务,会为医疗行业带来跨时代的变革。目前,云计算区域LIS已经开始在上海市金山区医院进行应用,随着应用的扩展,云计算必将在区域医疗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区域LIS的目标定位
云计算模式区域LIS可以解决各医院LIS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并完善各医院内LIS系统的功能,实现数据标准统一、功能完善、性能可靠,提高区域实验室管理水平,实现整体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可以将标本检测成本较高、时效性稍差的项目集中进行检测,快速出检验报告,实现区域标本流转检验的业务协同。这一方面可以为社区医院、没有高端检验设备的医院提供与商业实验室一样的快速、专业的检测报告;另一方面可以合理整合各医疗机构的标本检测仪器资源。通过项目集中检验,既降低了仪器检测成本,又缩短了报告周期,同时,还提高了大型医疗机构设备资源利用率。因此,推行区域标本流转,构建区域临床检验中心,符合国家新一轮医改要求,有利于积极推进新医改目标的实现。
在医疗机构内部,院内实验室主要负责本院临床科室的检验,院内LIS系统必须满足实验室日常的标本处理入库、仪器联机、检验结果处理、报告打印、报告、检验信息统计、检验信息报告、标本流程、外部医疗机构检验报告调阅等工作。院内LIS系统的合理建设带来的好处有:帮助医院管理逐步实现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帮助医院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规范检验报告单,确保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检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处理,帮助检验实验室向自动化方向发展;自动多角度智能化审核数据,减少外界随机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医疗机构间,一方面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构建区域LIS应用平台, 另一方面,在医疗服务应用模式下成立区域临床检验中心,提供区域标本流转服务,将整个区域检验业务协同、联动流转和医疗服务提升至一个全新的层面,具体目标有:
1. 实现区域内检验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通过对质量控制的管理,实现区域内检验结果的互认,为区域医疗提供临床实验室信息服务;
2. 提高区域检验中心实验室管理水平,促进实验室管理变革。通过对仪器、方法、标准、人员、试剂、耗材等实验室资源的全面规范化管理,对仪器、人员的工作量统计,对试剂、耗材等使用量的相应统计,实现成本严格控制和人员量化考核,优化实验室资源,降低实验室各种成本费用;建立全区医疗机构实验室统一的资料信息库,实现计算机管理,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通过区域检验数据中心平台,实现检验数据的共享和标本流程管理,及时有效地为临床检验提供优质服务;
3. 遵循IHE基础技术架构,采用开放式接入端方案,建立信息整合平台体系的技术架构,为实现更大范围可扩展、可长远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4. 遵从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标准,为实现其要求提供所需的现代化工具,在满足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借鉴国外实验室的先进经验,全面提高临检中心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水平,促进临检中心实验室水平和国际水平接轨;
5. 通过医学临床检验中心系统这一现代化的管理工具,及时响应各医疗机构的检验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为社会和服务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检测结果,提高实验室社会地位和整体经济效益。
系统采用云技术中SaaS模式,为区域或集团内的医疗机构提供了很好的扩展性,新的医疗机构的接入非常简单,只需要网络连通以及工作站电脑。
BS系统架构将程序和后台数据库部署在云端后, 中心医院、卫生院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只需要在客户端使用IE进行访问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系统的扩展性非常容易,只需要系统管理员分配一个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访问和使用。系统升级和维护只需要在云端进行,客户端无需人为进行操作维护,实现客户端零维护。后台数据库统一在中心端进行管理和维护,安全性更高。
区域LIS的功能特点
SaaS模式:利用云技术的SaaS模式特点,轻松支持区域LIS、集团LIS以及未来的租赁服务模式,硬件设备集中在云端部署,信息系统非常方便用户业务的扩展,同时又避免了硬件设备在各医疗机构的重复投资。
统一数据标准:检验方面相关的基础数据实现在云端进行的统一管理和维护,实现收费项目标准化、检验项目标准化和医疗机构代码标准化。各个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下载配置需要的数据,无需再次整理和维护基础数据,基础数据标准的统一更利于报告数据的共享和结果互认。
标本流转:各医疗机构维护各自的条码规则,条码生成由系统统一规划和管理,保证条码在整个区域中的唯一性。标本采集完毕后,各家医疗机构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是否外送或在本医疗机构完成。外送标本可随时查看到外送医疗机构的检验进度及相关的报告情况,无需增加把数据同步到特定服务器的额外操作,与在本医疗机构做检验没有任何区别,实现区域内所有医疗机构标本无障碍流转。
报告共享:患者的检验报告可以方便地实现实时共享,无需将患者报告数据上传至特定的服务器即可方便实时地调阅权限内患者的报告数据。患者在多个医疗机构做检验时,报告检验项目数据可实现实时共享,并将当前数据与上一次检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将有问题数据提示给操作员以便医生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部署、维护快速方便:区域LIS采用SaaS架构,只需要在云端部署数据库服务和Web服务群,客户端应用只要在IE浏览器上访问系统即可。实现客户端零维护,无需实施人员在客户现场就能快速维护整个区域所有医疗机构数据。对客户的需求处理完成后,只需要在云端将需求对应的内容进行升级,客户端只需刷新系统即可对需求进行确认和使用,达到及时响应用户需求的要求。
该系统只需在云端部署一套LIS系统;各个医疗机构不用部署LIS产品,只需普通的工作站;发挥云技术的优势,方便医院站点的横向扩展和业务的纵向扩展;数据集中存储在云端,实时共享,安全性更高,也更加便于维护和区域数据统计;数据集中抽取,易实施、易维护、易扩展;各医疗机构硬件投入少,减少重复投入,零维护。
篇6
关键词:医院物资管理系统;云计算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1
通过建立基于云计算物资管理系统后,各个科室、各种器械和药品的使用量、存货数据明晰,可以按月、按季度准确进行统计,大大提高了医院物资管理效率,提高了后勤人员的办事效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对医院管理建设大有裨益,满意度高。
一、医院物资管理的现状
1.原来医院物资领用流程。全部由需要科室手工填写物资领用单,由护士手持科室领导签字的领用单到库房,库房管理人员接单后逐项核对无误,按照领用单上的内容配货,由专人送至科室,科室护士再核对数量,签字备案。整个过程程序比较复杂,手续繁琐,容易出错,如果领用物资有剩余,还需填写退库单,进行审批后,退至库房,库房再验收入库等,这些存在的问题都对物资数量、种类、出库情况无法做到准确,大大降低了办事效率,增加了医护人员和仓库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2.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物资领用单手工填写,信息质量差,易于修改,不易保存;物资需求量大,相应的医护及仓库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大,容易出现差错;由于仓库管理与各个领用单位管理分别隶属不同部门,在数据核对和管理上,数据信息不能共享,数据统计难度大,工作重复率高;出现误差时,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二、基于云端技术平台的物资信息管理的改进措施
1.基于云计算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准确实现实际物资与数据的联系,确保数量准确,对数据可以拷贝,并永久保存;基于云端技术平台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将数据提供给仓库管理人员和医护人员,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及时查询存货及领用情况等信息,还可以对历史数据、领用时间、领用人员等信息进行查询,确保信息的有效对接;由于系统设置互联网时间,可以准确及时的掌握现有库存情况,为领导决策和医护人员使用提供方便。
2.物资申领程序。全部通过计算机后台程序设置,采用控制设备、输入相关信息后,方便查询、方便统计、方便管理,能有效保存信息,使相关人员对数据信息一目了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
3.数据分析功能。按照相关信息输入系统后,按照相关查询条件等就会形成不同形式的表格或者图像等,根据不同数量产生不同颜色的信息,产生所需要的信息数据,通过大数据系统,对整个医院的物资情况就会全盘掌握,大大提高办事效率,为医院提供有效的数据来源。
三、系统使用物资管理
原淼男畔⒐芾硐低澈鸵交と嗽钡南喙叵低场⒁皆旱牟莆窆芾硐低呈遣涣系的,各个库房之间、各个科室之间只能看到本系统或者科室的相关信息,库存数量在科室信息中是看不到的,这是独立运行的,是专门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由于医院各个部门在最初建立信息系统时,都是从各自的业务需要出发,建立时间不等,没有通盘考虑,各个系统之间关联性不大,信息不能共享。这套云计算的物资信息管理系统针对存在的不足,在前期研发阶段,不断调研,对相关程序和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规划,通过大数据交换,能够有效融合相关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对涉及的信息能有效及时处理。主要有以下几大模块:领用物资保管申请单、物资使用量统计情况、物资存货预警通知、物资出库数量情况。这可以实时对医院物资使用及库存情况进行了解,方便管理人员及时根据库存,下达采购计划,对医院成本控制和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自从运用了云计算的物资管理系统后,在物资管理方面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医院的成本控制和管理水平上了新的台阶。
四、使用效果
1.实现物资管理规范化。从物资入库、物资出库、盘点、年终统计等数据做到精准、无误;从单价到总价,能够一一查询得出,从而进行成本控制;从物资使用量、库存量,分析物资的使用率;物资信息保存方便,能够永久保存,方便回看和查询;系统按照操作流程,操作简单易行。
2.方便给库管人员和医护人员。不用手写材料领用单,减轻工作负担;操作简单,减少误差率;节省工作时间,能有效显示输入需求和出库时间,便于查询,减少推诿扯皮现场的发生;提升医院的物资管理水平,减少了办公耗材的浪费,有效节约了成本。
3.质控方式。系统启动后,将所有的变幻数据通过后台程序,进行加工处理,自动保存,按照相应的程序,将需要的数据上传至医院的仓库信息管理系统,中间避免人为因素,避免数据的丢失和更改。通过系统可以快速查找物资相关信息,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通过数据的交换共享,不同科室和人员,根据自身权限,可以准确获知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方便办公,实现医院物资管理信息化、数字化。
五、结语
按照医院现在的规模和运行情况来看,医院的各项系统规模是及其庞大的,作为信息系统中的物资管理系统,主要通过信息共享,信息交换,实现对物资管理的数字化和信息化。本文主要通过医院物资管理的现状、基于云端技术平台的物资信息管理的改进措施、系统使用物资管理、使用效果四个方便对基于云计算的医院物资管理系统进行了分析和阐述,重点突出了此种系统巨大优越性,具有很强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能提高效率,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减少误差,提供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将来医院物资管理系统的必备选择。
参考文献:
[1]侯艳红,丛萌.基于GPO的医院供应链体系的优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1(5):130-134.
篇7
一、校园管理信息化需要学校管理层的大力支持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而校园管理的信息化不单是这个举措里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不断投入人力和物力的过程。
校园管理所用到的设备从单个看,每个都具有前期投入、中期应用、后期维护三阶段,从整体上来看,当所有设备都以这三个步骤短周期、重叠性发生时,就形成了一个 “经常要投入、一直在应用、随时要维护”的持续态势。学校对这一态势的认识是否清晰决定了校园管理信息化的发展状态。就笔者所知我市许多学校都认识到了将计算机应用到校园管理的好处和必要性,并且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购置、使用设备,前期的投入和中期的使用都很好,但却常常忽略了设备后期的管理和维护。忽略了后期管理维护的结果是:①设备维修不及时,降低了设备的使用率;②可维修再利用的设备可能被丢弃或空置,然后又再投资购置新设备,造成不必要的浪费;③设备缺乏管理,而且受不规范操作的影响寿命大大缩短。
以我校为例,学校每间办公室均配备有电脑供教师教学科研时使用。如果学校没有建立起设备监管制度,也没有专人来负责,这些设备就会处在一个公用公管的状态,又由于人本身的惰性,公管会渐渐变成无人管,这样一来,这无人管理的设备很容易就会因清洁、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而损坏掉。从这些不良后果我们可以看出,后期管理维护不力造成了没必要的资金浪费。因此,要想最大化地将投入有效利用起来,学校就要建立起完整的认知链条,操作上不只是着重前期中期,也要对后期管理维护投入人力财力。
二、制定合理规范的设备使用管理条例
设备合理规范的管理是保证校园管理工作正常化的硬件条件。结合校园现状,设备管理条例中应强调以下几点:
(1)要求各部门实现按工需要专机专用,不同的工作内容存放在相应的电脑上,在相应的电脑上进行处理,相应的工作人员按权限进行操作。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保证了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工作人员处理数据时省去了在不同电脑里来回传输数据的麻烦,另一个也保证了一些机密性内容的安全性。
(2)对于应用于教学或教学管理的电脑(包括教师办公室用机、教师电子阅览室的电脑、学生教室里所用电脑,教务办公室的电脑),实行办公室设备轮值管理制、班级设备班级管理制,由学校专人定期检查和维修。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由“这个设备使用的人多但它不是我的,我不用管理”的惰性心理引起的电脑用完一关就走、完全不管清洁问题,甚至电源是开是关都不理会的情况。设想:如果你面对一台因管理不善而状况不断的电脑,你是否还有心思去顺利完成该做的管理工作呢?如果这种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肯定会受到打击,然后该人员想提高电脑应用技能的积极性也相应跟着下降。
(3)对各部门设备数量、设备类型、设备使用现状在每学期末由专人进行清点存放。并利用假期时间对设备进行检修,为下一学期设备的正常使用做好准备。
(4)各部门电脑内的数据备份。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如教务、后勤、科研根据其重要性和机密性分别进行备份,备份的方式有单机备份、网络备份。对于教务处处理的各种信息,因为其信息相对重要,设立专门的办公室内的小型局域网。定期将数据往服务器中备份,建立类似于图书馆式分层分类别的档案管理模式。服务器使用权限定为档案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以保证数据的安全及服务器正常使用。使管理专人化、责任明确化。网络备份主要是针对教学科研。学校通过校园网为教师教学资源、优秀教案、研究、论文等提供空间和权限,给教师自主上传备份,以数据库的方式进行统一管理。
三、加大教师及教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教师及教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一直是阻碍校园信息化的关键问题。设想:本可以用计算机快速解决的问题却因操作者不具备相应技能,只能采用低效老旧的方法,计算机成了摆设,这是学校在设备上投入了大量资金后最不想看到的一面。因此,教师及管理人员电脑使用技能的培训势在必行,而且应该是长期、有计划的,还是要结合当前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现状的。培训内容应该包含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培训、网络应用及安全使用培训和相关应用软件的培训。
四、结合现有技术大力发展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建设
网络的应用实现了不同空间和时间上数据的自由交流。因为网络的存在,我们可以在不同的办公地点实现同一数据管理编辑,省去了拷数据费时费力的过程和易感染病毒的麻烦。因为网络的存在,我们可以实现学生学籍管理的网络化、校园新闻校园公告等信息的及时化等等。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是校园管理的一个趋势,应加强以下几点建设:
(1)校园网络层级管理明析。以我校网络为例,其拓扑是树状结构,一条主干线分七个分枝,到各办公楼及教室,共三级以路由和交换机作为联结点,设备众多,任务繁重。如果没有层级清晰的管理势必会造成网络支路繁杂、各种管理混乱等问题,如IP不按要求分配设置,网络监控作用打折扣,网络上的各计算机不能充分应用资源。
(2)教学办公用网络与民用网络分开。不少校园包含教学区和宿舍区两部分,如果校园网络将这两部分都包含进来的话就会使网络用户复杂化,如不同的电脑水平、不同的电脑用途,如果再缺少监控,一个严重的情况必定会出现:局域网内病毒肆虐。从管理上来讲,病毒不单危害到了网络内各数据的安全,还会使网络速度下降,从而影响通过网络进行数据处理的效率。区分教学、民用网络线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
篇8
关键词:初中数学;有理数;运算;错误;原因;策略
七年级是学生由小学到初中过渡的阶段,因受思维定式影响,对正负号的理解和运算律的理解不到位,往往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而作为教师,很容易认为这是学生的不仔细造成的,因而批评学生,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其实,学生在对有理数进行运算时,发生错误是难免的,遇到这种情况,教师要根据错题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选择不同的策略来进行引导。
一、有理数运算中常见的错误
在教学中发现,七年级学生在有理数运算中主要存在以下错误现象。首先,认为加法就一定是增加,减法就意味着是减少。在小学阶段中,学生所学的有理数基本只涵盖了正整数、零和正分数,而未将负数纳入运算中,于是,加法就自然意味着增加,而减法就是减少。但当引入负有理数后,加上一个负有理数就意味着减少,但学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容易让运算发生错误。如在学习负有理数的过程中,学生在写支出10元钱时,就容易写作“-10”,同样在对“上升”“增加”“收入”等名词进行描述时,学生大多只会将其和“+”联系起来,而“下降”“减少”“支出”等则和“-”联系。如本来有20元钱,用去了5元,很多学生就写作“20-(-5)”。
其次,在运算过程中,只会将“+”“-”符号当做单纯的运算符号来理解。一般而言,在只有两个数的运算中,“+”“-”符号就表示该算式要进行加法或减法计算,但如果超过两个时,“+”“-”符号就不一定是运算符号,还可能是表示某个数是正数或负数,而学生在计算中依旧将其当做运算符号来看待。如100+(-30)-(-240)-(-40)的过程中,学生就容易将其中的“-”号依旧当做运算符号,从而错误地计算为100-30-240-40。这其中也含有对去括号不够理解的原因。
最后,学生在遇到相邻两个数的运算时,容易把运算顺序弄错。先看以下案例:
例1.(-49)÷10×÷(-1)
=(-49)÷4÷(-1)(先计算10×)
=(-49)÷4×[先计算4÷(-1)]
=……
例2.×(-)-(-)×(-)-×(-2)
=×(-)-(-)×0×(-2)[先计算(-)-]
=……
例3.20-(-5)×(-5)
=20+5×(-5)[先计算20-(-5)]
=……
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忽视了凑整结合、同号结合、互为相反数等是按照运算顺序进行的,很容易为了省事而出错。
二、有理数运算出现错误的原因
导致学生在有理数计算中出错的原因很多,首先,七年级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过渡的过渡期,因对有理数的概念理解不到位,依旧受小学学习中“加法意味着增加,减法意味着减少”思维定式的影响,在对含有负有理数的运算过程中忽视了“-”号所代表的具体含义。其次,因学生对“+”“-”符号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分清“+”“-”所表示的符号性质,容易在计算中发生错误。
此外,学生因没有明确括号的作用而出现错误。在有理数运算中,学生最先接触括号是在两个有理数的加减法中,此时教师应先让学生明确符号,在教学中通过添加符号进行强调。在学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括号的作用则是为了突出运算步骤,要引导学生按照运算法则来进行;在使用各种运算律(如交换律、结合律等)时,则通过括号来强调哪些运算步骤可以先运算。随后再引导学生在运算时通过去括号进行简化。
三、避免有理数运算错误的策略
针对学生在有理数运算中常见的错误和错误原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进行必要的解题过程说明。尤其是现在,数学课堂教学更注重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但这并不代表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被忽视,相反,精讲更重要。教师在对有理数的解题步骤中,不仅要给学生一定的解题格式示范,还要根据相应的步骤说明原因,如去括号后为何符号不变,为何符号要变。还要鼓励学生发明自己的算法。鼓励学生发明自己的算法并不是不需掌握常规算法,而是引导学生在对运算法则进行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进行计算。如在-3+2的计算中,很多学生都只会用教师所教的方法,而有的学生就将其变为2-3来进行计算,计算后并说明当“2”减去3时不够还差1,那就说明结果是-1。如,有的学生计算(-49)÷10×÷(-1)时先计算(-49)÷(-1),这时,不仅要告诉学生运算法则,还要引导学生重新进行计算。
总之,有理数的运算是初中数学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到相应的对策,对症下药方才有效。
参考文献:
[1]崔小平.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常见错误[D].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七年级,2008(10).
[2]巩子坤.有理数运算的理解水平及其教与学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06.
篇9
关键词:云计算;档案管理;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TP302
随着社会人才流动性的增强,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方式存在着资源共享差、资源不对称、信息共享异构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多元化、多重组织结构的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需求。云计算技术拥有强大的数据收集功能、自服务功能,资源统一调度功能,将其引入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可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1 云计算
云计算是基于互联网的相关服务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过互联网来提供动态易扩展且经常是虚拟化的资源。云是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过去在图中往往用云来表示电信网,后来也用来表示互联网和底层基础设施的抽象。云计算代表了以虚拟化技术为核心、以低成本为目标的动态可扩展网络应用基础设施。
云计算可以认为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即服务(SaaS),应用形式包括云物联、云安全、云存储、云游戏,云计算与大数据。从企业采纳云计算的角度,可以划分为公有云(Public Cloud)、私有云(Private Cloud)和混合云(Hybrid Cloud)。云计算技术主要包括编程模式、海量数据分布存储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虚拟化技术、云计算平台管理技术等。
2 系统设计
人才服务中心或人才交流中心属于政府人力资源保障机构,一般具有可以帮助企业或个人进行招聘、档案托管、户口、职称、党团关系、人事等功能,针对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需求不同,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对系统的接口设计也提出新的要求。
2.1 系统功能分析
(1)个人管理:包括个人信息、档案状态、缴费状态、党团关系管理。
(2)企业管理:包括系统管理、人事管理、培训管理、人事调配。
(3)人才中心管理:人事、缴费、档案状态、党团关系管理、招聘管理等。
2.2 系统系能分析
(1)用户角色分为系统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党员关系管理员、财务人员、人员、招聘状态管理员,单位管理员等,这些角色分布在全球各地,在地域上存在分布状态,必须保障网络畅通。
(2)要求在局域网内外部能同时访问。
(3)具有安卓、苹果、IPAD、PC等不同系统访问接口,实现模块在线更新。
(4)月均技术故障不超过3次,技术故障宕机时长不超过60分钟;访问并发数达到10000;查询响应时间不超过3秒钟。
(5)数据库存储效率高,减少不必要的数据冗余。
2.3 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通过键盘、二维码、条形码方式等进行数据采集后对其中各种类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实现数据的集中和资源的共享,在此基础上,建立“云计算”公共服务中心。系统架构包含基础数据采集层、网络服务支持层、云计算支持层、数据标准化转换层、系统应用层等5层。
基础数据采集层将各类型数据按照规定的格式录入到系统中;网络服务支持层实现基于混合汇聚点的信息采集网络的构建;云计算支持层将网络服务支持层传递上来的数据传入“云”中,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数据的云端处理;数据标准化转换层将“云”下传来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建立统一描述的多元人力资源档案数据视图模型以及支持系统各组成部分统一访问的专用集成数据的中间件。系统应用层以B/S方式为用户提供诸如人力资源档案维护、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授权维护索引、信息资源整合等服务。
3 系统应用层部分功能实现
3.1 手机短信验证码
private string GenerateCheckCode()
{
……
System.Random random = new Random();
for(int i=0; i
{ number = random.Next();
if(number % 2 == 0)
code = (char)('0' + (char)(number % 10));
else
code = (char)('A' + (char)(number % 26));
checkCode += code.ToString();
} ………}
3.2 角色分配与管理
if (id
{return RedirectToAction("Index");}
ViewBag.ModuesList = db.Modules.OrderBy(p => p.OrderId).Where(p => p.State > 0).ToList();
ViewBag.Rights = db.RoleFunctions.Where(p => p.RoleId == id).Select(p => p.FunctionId).ToList();
Roles entity = db.Roles.Find(id);
return View(entity);}
4 结束语
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多学科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应用和尝试,在长沙人才服务中心运行一年多来,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数据资源的广泛协作,并利用“云计算”的资源整合优势、协同管理优势、分布式计算优势实现了多源数据的整合处理,满足了不同类型管理者对于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峰.云计算应用服务模式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2(02).
[2]赵晖.基于"云计算"的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决策支持系统的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3(03).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管理系统 医院药品库房 应用原则 应用作用
前言:医院药品库存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具有工作复杂度强,专业内容涉及广泛的特点,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医院库存工作中的应用,加强了对失效药品的监督力度,避免了缺药现象的发生,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特点,具有重要的应用实践价值。
一、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库房工作中应用的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从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现状看,计算机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科技高效性、便捷性的特点,但是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也带来了一系列安全风险问题。众所周知医院是一个相当特别的行业,担负着救死扶伤的责任使命,所以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医院应用的首要原则要求就是安全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首先管理系统要有完善的数据分析流程,在有效的时间之内能够准确划分药品类别,并根据药品储存的要求合理配置药品存放区域,避免药品变质。其次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有优质的数据服务功能,可以自主对医院药品数据进行备份和加密操作,防止重要数据流失的同时,减少人为性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最后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有一定的稳定性,并且自带身份验证功能,对于想要提取或者浏览药品信息的人进行身份鉴别,从根本上保证信息数据的安全,避免医院药品信息被不法人士利用。
(二)易操作原则
受医院行业自身特殊性的影响,医院药品存储流动性比较强,药品存储管理工作的任务量相对较大,并且要时刻保证药品存储的安全,针对这样的问题,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想发挥实质性的作用,就要满足易操作和易管理的原则性要求。计算机管理系统要有简单的应用界面,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发现药品储存过程中的问题,与此同时计算机管理系统各部分功能不能设置的过于复杂,在确保完成正常工作的基础上,要简化相关操作要求,以便于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掌握操作方法,尽快熟悉药品库房工作。
二、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医院药品库房工作中应用的作用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医院药品库房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大大提高了医院药品库房工作的效率,从全面的角度充分体现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优势,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一)药品应用信息方面。计算机管理系统以庞大的互联网络为依托,利用数据库技术提高了计算机管理系统的数据服务功能,统一了医院数据传输接口,加强了医院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管理系统为不同的药品添加了数据标签,通过对标签的扫描和分析,确定标签内部蕴含的数据信息要求,并及时做出响应,完成既定需求任务,进而提高了药品流动的效率,以及医院各个部门之间信息传送的速度,节省了人力资源的同时,减少了人为操作失误带来的损失。
(二)药品采购操作方面。药品采购是医院药品库房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保证临床药品的供应,相关工作人员要根据药品的使用量对药品库存数量进行查看,从而保证药品供给的及时性,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医院库房工作中的应用,从最基本的层面出发,单独设置了药品采购功能模块,与库房数据库信息保持同步,当某种需求性药品余量过少时,计算机管理系统会启动自动提醒功能,进入报警模式。除此之外计算机管理系统能够对采购数据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药品的应用和采购情况,对药品采购的厂家进行汇总式总结,给工作人员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减少人员分析规划的时间,有效的避免了药品采购遗漏现象的发生。
(三)药品库存量控制方面。医用药品的使用级别不同,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量也不同,医院库存管理工作,以药品使用量和使用价格为基本,将所有的应用药品划分为A、B和C三个等级,其中A级药品的价格成本最高,库存量最少,B级药品大约占库存总成本的15%左右,而C级药品价格成本最低,库存量最高。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医院库存工作中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药品供给混乱的问题,根据实际的需求和价格比例,设计了药品采购清单和药品库存量标准,并以实际的需求程度为本,进行实时的调整,让工作人员在有效的时间之内补充药品,继而保证了医院药品库存量的完整新,以及医用药品采购成本的支出平衡。
(四)药品验收方面。严格的药品验收工作是保证医用药品有效的关键,传统的药品验收流程比较复杂,工作人员要对药品信息进行逐一的审查,在这样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出现药品验收遗漏现象的发生,而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数据库处理技术对药品规格信息进行统一的管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保证药品验收的全面性,还能对药品入库情况进行审查,进而发现药品储量不足或者供应缺药等问题,并对工作人员下达相应的指令,保证药品按照要求尽快上架存储。
三、结论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能够发现,医院药品库存管理工作非常复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药品的及时供应,还要对药品的质量进行审查,进而从全面的角度保证医用药品的安全,计算机管理系统在医院库存工作中的应用,简化了库存工作流程,利用数据库技术强大的信息处理功能,提高了库存各方面工作的效率,有效避免了药品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静洁.医院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药品库房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1.
[2]王诗华.我院药品自动补货流程的改进及供应链管理平台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药房,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