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困境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发展困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发展困境

篇1

本文主要以文献法和逻辑分析法为主要科学研究方法,在结合对部分农村地区的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以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发展困境为研究重点,重点说明了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所出现的四方面问题,分别为: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认知度低;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青年主体缺失;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缺少必要的文化发展所需的硬件保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发展十分不利,希望上述问题能够引起领导的重视,以更好促进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群众文化;困境

农村群众文化简单可以将其理解为,立足于农村实际情况,能够满足农民生活需求的基层文化形式。农村群众文化具有参与人数众多、形式多种多样、满足农民娱乐需求等特点。除此以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理面积广大,生活着很多不同民族的民众,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异,也造就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这些文化特质的存在也丰富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生活,造就了我国不同民族习俗与文化差异。当前我国群众的主体在农村,但是农村群众文化并不像城市群众文化那样在近些年出现井喷式发展的状态,反而与城市群众文化发展的距离越来越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发展滞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每一位文化工作者所必须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群众文化工作经验,以农村群众文化的困境为论述重点,来具体探讨一下自身观点,以更好的促进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一、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认知度低

当前在农村非常常见的便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儿童需要每天进入学校进行学习,而老人则要负责全家的生产与生活,可以说生活的非常艰难。这些原因也促使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举步维艰,留下来的老人不愿意将更多的时间用在文化悦乐方面,受制于传统文化观念,农村许多老人的文化认知度相对较低,很多老人将广场舞、体育活动等文化活动视为低俗文化,不愿意参与进来。再就是在时间方面由于老人多要照顾孩子,还要兼顾农活,因此,多数的农村老人无时间去参与更多的文化活动。很多儿童对于群众文化的认知也相对较低,他们从小所接触的教育便是,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过多的参与到农村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会影响读书和学习,因此,即使是儿童对于农村群众文化的认知度也相对较低。

二、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青年主体缺失

在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青年人一直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年轻富有朝气,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事物,对一些体育活动,文化宣传具有较大热情,因此,青年人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的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建设完成了相对健全的教育、医疗、交通等设施,这也促使很多农村居民放弃原有的农村生活,搬迁至城市进行生活。当前在我国还有很多农村居民为了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利益,放弃了传统的农耕生产方式,转而进入城市打工。由于搬迁和打工使得当前我国农村人口骤减,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当前我国农村青年群体的流失,极大的制约了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也使得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举步维艰。

三、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

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出现困境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我国农村经济相对落后造成的,农村经济实力落后,农民手里没钱,使得大部分农民都会将主要精力放在对于金钱的追求和对于物质生活的保障。与进行广场舞练习相比,多打点零工,多挣钱更容易让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农民所接受。再就是由于在发展农村群众文化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而对于经济实力相对欠缺的农村地区来说,则很难解决现实文化广场的建设,很难解决灯光音响等设施,对于一些文化宣传所需要的必要资金也捉襟见肘。还有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实力相对欠缺,工资较城市存在较大差距,也使得当前我国很多文化工作者不愿意到一些相对落地的农村地区工作。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结底便是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实力相对落后所造成的。

四、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缺少必要的文化发展所需的硬件保障

农村与城市相比,人口的居住特点相对分散,加之农村地区经济实力欠佳也使得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文化所发展的硬件建设相对落后。在城市,群众文化发展的阵地是丰富的,大到城市广场、文化宫、俱乐部、青少年官、公园,小到社区广场、歌剧院、戏剧院、电影院、KTV等,城市地区的居民很容易在有时间的时候就地就近的参与到一些现实的文化生活过程中。而在我国农村地区由于经济落后,使得群众文化发展所需的广场、公园、俱乐部等硬件设备匮乏,这些硬件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

结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增长,我国居民的文化需求也随之有较大提高。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群众文化发展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不尽如人意,出现很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一些四个方面,分别为: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认知度低;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青年主体缺失;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缺少必要的文化发展所需的硬件保障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建设,对于新农村发展十分不利,希望上述问题能够引起领导的重视,以更好促进我国农村群众文化发展。

作者:李艳华 单位:赤峰市松山区初头朗镇人民政府文化站

【参考文献】

[1]张成涛.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05.

[2]杨孝芳.浅谈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大众文艺,2012,06.

篇2

近年来的社会学著述中,强调把某些范畴“带回分析的中心”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颇为时髦的书写样式。本文旨在论说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寒门学子上大学难的若干原因,把社会资本定位在社会学分析框架上。

我国在建国后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势,依照苏联的发展模式,选择了先重工业后轻工业的发展路线,通过牺牲农村利益为代价,利用统购统销,剪刀差等方式来为工业发展积累资本,中国也不像其他西方国家一样,资本积累方式靠殖民掠夺,中国建国后资本积累来自内部,来自广大的农村,于是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农村发展出现瓶颈,农村社会资本缺乏矛盾爆发,党和国家不得不把大力发展农业提上日程,但是农村发展还是远远滞后于城市,城乡差距依然在不断扩大,笔者从社会资本视域下来探讨农村发展的困境。[1]

2、农村发展困境

2.1高校大学生城市与农村录取情况:个案分析

寒门学子:一是指家庭经济贫困,二是指家庭地位卑贱。学子即学生。“寒门学子”是由“寒门”与“学子”组合而成,在古代指贫贱家庭出身的学生,在现代是指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本文中的“大学寒门学子”是指高校中因家庭经济贫困而难以交付学杂费及购置必要学习用品,日常生活缺乏经济保障的学生群体,大学寒门学子即高校的贫困生。[2]

笔者以某重点大学社会工作班为例,班级成员一共47名,农村户籍30名,且在这30名农村户籍的同学里,1/4的同学申请助学贷款,1/2的要申请助学金。笔者的同学的同济大学一个班级里共68人,农村户籍2人。清华本科招生办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过去五年,有79%的国家级贫困县没有一个学生进入清华大学,而在其余21%的国家级贫困县,绝大多数也只是获得了一个进入清华大学读书的机会。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刘云杉说:“以前,50、60后可以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但现在,对于80、90后来说,靠读书出人头地比以前难了。”同时刘云杉博士的调查数据表明,1978年至1998年,来自农村的学子约占一流学府北京大学总人数的1/3,而2000年至2005年,这一比例仅为10%。同是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2010年,来自农村的学生仅占总录取人数的17%,然而当年的全国高考报名的学生中,农村生源是62%。在中国农业大学里,农村学子也只占3/10。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汇编的2010年的数据显示,城乡录取比例现在是5:1,而在1980年还只是2:1。城乡同学在大学的发展也是情况各异,在清华大学的一名农村籍吴同学说:“面对同学们常年说的出国,Ipad,iphone,我都不敢想的事情。” [3]

2.2农村社会资本状况――以贵州省镇远县路溪村为例

“社会资本”一词最初由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上发表题为《社会资本随笔》中提出,认为其是“实际或潜在的社会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关系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现在学术普遍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能够通过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效率的信任、规范和网络”:并以笔者生长地――贵州省镇远县路溪村为例,从经济资本、教育资本、人力资本、乡村组织、乡村信誉微观角度给读者剖析乡村发展的困境。[4]

路溪村简介:位于贵州省镇远县焦溪镇西南方,距离县城18公里,全县第一条主要河流――舞阳河经过水溪和鸡早两个组;全村所辖13个村民组,423户,1977人,行政面积1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86亩;全村以务农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全村人均年收入2656元;村内有村组完小一所,村级卫生所一所。

人口总数:1977人,农业人口:1958人, 非农人口 :19人

行政面积:1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 986亩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 农副产品

名特产品:农副产品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交通方便

资源:农业资源、林业资源

图表数据全部来自路溪村官网,2011年年四月份。

2.2.1经济资本:路溪村位于贵州东南部,湘黔线穿过县城,路溪村的交通发达,依托历史文化名城镇远,人均年收入2656元,是村民的辛勤付出和以坏境为代价,外出务工人员多,尤其是70后,他们不适应乡村的生活,很难回到传统的乡村,乡村的发展为城市提供各种资源,比如,孩子进入城市读书,所有的经济资源都随着消费流动到城市,而城市的消费很难到达城市,比如,路溪村的收入来源主要都是务工,在家务农,加上农业投入成本很大,比如种水稻,一亩地,种子1公斤,市价80元,肥料150元,药品20元,如果请人耕种人工费300元,加上平时的劳动共计800元左右,一亩地水稻收成1040元,其中差价204元,小农经济,入不敷出,谈何致富。

另外就是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由于“重城市,轻农村”的制度安排,使农村的金融体系建设比较落后,表现在以下几点:A.商业银行大量撤出农村;B.中国银行的商业化以及股份制改革C.国有商业银行逐步对农村网点撤并D.据《财经》报道,1998-2001年间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相应撤并了3万多个县以及县以下的分支机构网。E.农行子网点撤减数量最多,从6万多个撤减至约2.5万个,岗位数量也减少了19万人。加上农村信用社“制度性”扭曲,信用社作为农村最重要的正规金融机构,是以农户入股资金为本金,主要开展内部信贷业务而且对内部成员不以盈利为目的,主要为分散经营的小农户提供小额短期的借贷服务,走“官办”道路,又因不良贷款和巨额亏损,陷入经营困境。乡村金融服务很难为农民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在路溪村农业的经营一直都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没有现代化农业的支持,很难取得突破。没有现代化农业一方面是技术的不足,另一方面也是金融体系的不健全造成的,没有经济投入技术发展是不太可能的。

2.2.2教育资本:教育资本不仅包括教育设施,如学校设备,师资力量,还应包括,对待教育的态度,即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农村普遍没有城市那么完善的设施,如路溪村,在笔者1998年上小学一直到2003年五年级时,学校的教学楼是漏风漏雨的,更没有其他的业余活动器材了,六年级时,集村民力量和社会的力量把教学楼整修了,再不修就有可能被风吹散了,教师都是师专毕业的或者其他高中毕业的,一边务农一边工作,或许说教书只是他们的副业,只是可喜的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的素质在提高。另一方面,村民对待教育的态度始终是比较偏激,以前没有实行九年义务教的时候,读书无用论盛行,很多家长让孩子读到小学或者初中就在家务农或者再大点就外出打工,后来义务教育实行,村民的意识逐渐改变,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只是在高等教育发展这一块,路溪村每年会有几个同学考上大学,总得来看都是家里比较好,或者有一些城里的亲戚,或者说有比较开明的家庭。

2.2.3人力资本:很少会有农村来的大学生再回到农村,一是压力大,父老乡亲盼着我们出来,如果我们再回去,他们很难接受,二是大学生不愿意回去,没有较好的生活设施与发展空间,乡村很难留住人才,比如笔者认识同村一个07级的学的动物科技(华南农业大学),她毕业了就直接留在广州了,虽然家乡的发展需要这些技术的支持,但是很少会有人回来,即使有大学生村官,他们也只是把这个阶段当成一个跳板,很少能为乡村真正做贡献的,至少,在路溪村还没有遇到,就笔者自身而言,对乡村建设很有兴趣,当向家人提起要回去当村官的想法时,无人支持。乡村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的影响,比如这段时间,持续大雨加上冰雹,油菜收成低,玉米春耕受损,在自然灾害面前,任何的管理都显得无济于事,所以慢慢地淡化了笔者的乡村建设梦。

2.2.4乡村组织:如今乡村是由村委会管理,但是自从农村的三提五统撤出农村,农业税的免除,使乡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松散,平时需要村干部的就只是一些材料证明,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在路溪村,难以形成组织,加上进城打工潮的兴起,农村剩下的是常说的“三八,六一,九九部队”或者是在城市贡献完自己的劳动力的劳力回到乡村。村民之间是松散的状态,或者是靠固有的伦理联系起来,村组织和村干部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农村建设有待早日实现。

篇3

由于生态赤字,清镇市社会经济发展不能采用资源型的发展模式;受地理条件限制,也不能采用大规模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清镇市的发展必须要有自身的发展特色,在依托政策支撑的基础上,清镇市的农村经济组织应合理利用本地方特色发展规模化、高效化、绿色化产业。

关键词:

清镇市;农村;经济组织;合作社;资源

当前清镇市的一些农村社会经济组织主要为“公司+农户”模式以及合作社,这些组织使得农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些成效,但其发展也有很多的困境。

一、清镇市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一)清镇市人口基本状况

清镇市总户籍人口从2010年到2014年在50万上下波动,而非农业户籍人口与农业户籍人口的比例为1:4。可见,清镇市是一个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的县城。根据恩格尔系数划分标准,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2010年到2014年清镇市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除了2014年都低于10000元,但恩格尔系数显示2014年清镇市的农民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在社会保障方面,虽然购买养老保险的比例一直在上升。但在医疗保障方面,很多村都没有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低,在处理紧急情况方面存在不足。同时,基本公共设施方面,基本上大部分乡镇通往县城只有一条路可走,摩托车是人们普遍的交通工具。

(二)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就业年龄劳动人口的大量外流是清镇市的一大特征。2010年“六普”数据显示:清镇市常住人口(451342)比户籍人口(491910)少40568人。全市常住人口(不包括百花湖乡)451342人中,户口在本市的395423人,户口待定人口及在国外或学习12586人,外出市域半年以上人口83907(另有30061人在市内居住,但离开户口所在乡(镇、社区)半年以上的市域内流动的人口)。外来人口43333人,其中来自省内其它县(市)区33331人,省外10002人。农村大部分流动人口的流向基本上是江浙一带,他们大都选择进工厂以及从事工地苦力。2000年以来,清镇市的第一产在三产当中所占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缓慢降低,第三产业逐渐上升,且上升幅度比较大。就第一产业而言,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减少,并且随着人口的大量流出,农村的大量的土地无人耕作。因此,清镇市的第一产业增加值就不断降低。清镇市乡村从业人员人数呈减少趋势,城镇从业人员人数没有明显的增长,乡村从业人员减少的人数主要流向市域外就业。说明近年城市产业发展、工业区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吸纳本市乡村人口非农化就业的作用不明显,仍未打破人口城乡就业分布格局。

(三)资源状况

1.水资源状况

2002年-2013年,清镇市年平均水资源量为7.901亿m3,与之对应的年平均常住人口48.65万人,供水量为1.252亿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5.84%,低于贵阳市同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22.79%)。2002年-2013年,清镇市万元GDP用水效率提高显著,工业用水效率处于贵阳市领先水平,与贵阳市差距缩小。清镇市万元GDP用水量(2000年不变价)从494.3m3/万元(不含火电及其它(林牧渔畜、生态环境、城镇公共)用水量)减少到80.3m3/万元,下降83.75%;万元GDP用水量与贵阳市的差距,由2000年相差190.1/m3万元缩小到22.8m3/万元。万元)同期水平。

2.土地资源状况

2013年清镇市有耕地50544.05hm2,占国土面积36.45%;林地47091.92hm2,占国土面积33.96%;城乡建设用地8715.41hm2,占国土面积6.29%;交通水利用地5728.18hm2,占国土面积4.13%。由于建设用地的扩展,从2005年到2013年清镇市常用耕地面积减少5.6%,同期粮食播种面积减少39.39%。

二、清镇市农村经济组织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大量的农村精英流出与大量的土地剩余并存

根据清镇市流动人口状况分析,流出的人口基本是青壮年,他们的流出是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失,导致清镇市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发展缺乏人才的人才。从另一方面讲,对农村的规模化的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为大量的剩余土地使得土地的流转更加便利。例如清镇市流长乡,大片土地被土地承包者流转来进行大规模的核桃种植,成立合作社。合作社的产生意味着规模化的生产,集约化的管理,高科技的运用和更高的农作物产量,从而为更好更快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二)农村人口结构的不合理与少量的农村精英发展机遇并存

目前,就清镇市整体状况而言,存在着人口老龄化加快、社会抚养比上升,性别比失调等不合理的人口结构。这种不合理的人口结构导致农村村民的生活负担加重,县、乡财政赤字更有可能出现。性别比失调以及婚姻市场的更加开放,人们的婚姻选择范围不断地扩宽,农村男性寻找配偶成了很大的问题,也是社会的一大负担。

(三)自然资源的匮乏与社会资源的存在并存

清镇市2013年人均赤字5.49hm2,说明清镇市对自然的利用程度已经超过了生态承载力的范围,目前处于一种严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用地过大,2012年清镇市万元GDP能耗高达6.1513吨/万元,是贵阳市1.3531吨/万元的4.55倍。事实上,这种生态足迹的计算方式忽略了政策、科技等对生态环境的贡献。根据清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清镇市目前已有190多家合作社成立,政府对于合作社的补助也相当大,修建公路、养殖场所基本上有项目支撑。当然,也正是因为贫乏的自然资源,使得清镇市必须走一条适合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去创造属于自身特色资源,这也要求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有更大的支持、引导。

三、结论

清镇市是一个大部分是农村地区的城市,且地势较高,水资源匮乏,耕地大部分是原始农耕,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大量外出,大量耕地被荒废,农村发展愈加困难。因此,清镇市农村发展应该因地制宜,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的发展扶持力度,提高居民的素质,吸引外出人口回流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清镇市的农村社会经济组织发展应该借鉴江浙地区的发展经验,在依赖地方政策支持的情况下,还应在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学会利用本地资源,取得本地村民的社会信任,相互发展。

作者:赵雪 单位: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J].北方经济,2005(12):13-15.

篇4

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村人口将大幅度减少,但是农村不会消失,农村学校不会终结。农村学校的发展,外部因素十分重要,但是教师起决定作用。所以,农村教师需要实现一种内在转变,走自主发展之路。

(一)实现专业性与公共性共融,提升农村教师专业身份认同感

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与乡土社会紧密相关的,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不是一个纯粹的教育学过程,而是一个与农村社会互动、协商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重视教师的专业性而忽视其公共性,这样,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但失去了根基,而且失去了公共性与社会责任,使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同时,教师面临专业身份认同危机。为此,在关注教师专业性的同时,更应该加强教师的公共性,进而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农村教师获得专业身份认同感,须关注两个问题。第一,农村教师应该充当“社会成员”和“社区成员”的双重角色,实现专业性与公共性共融。长期以来,农村学校没有真正“嵌入”农村社区和农民生活中,没有展现出“村落中的国家”所应具有的象征和意义,逐步成为悬浮在乡村中的“文化孤岛”。所以,在社会巨变和转型期,农村教师不仅要履行专业性的职责,更要履行公共性的职责,充当“社会成员”和“社区成员”的双重角色。农村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时刻牢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在教书育人、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同时,应该放眼公共领域、心怀公共教育,面对社会的不良现象,承担起“社会良心”的责任,对强权、腐败、低俗、虚假、愚昧、迷信等现象进行理性批判,维护正义、坚守道德情操,对公众之事加以言说。引导人们“求真”“向善”“崇美”,积极培育农村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和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第二,促进农村教师公共性回归。在我国新式学校兴起之前,私塾遍布全国的村落中,塾师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同时,为乡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是以“过去乡村中,秀才先生或书塾老师有极大的势力。他是一乡中的审判者,一乡中的号令者,一乡中的指挥者;他是一乡中所‘佩服’的人;假如这位秀才先生或乡塾老师,果真是道德高尚,则他的话差不多即可成为号令”。村中如发生纠纷,“往往请求他去判断”;有“新事情发生了,则一般民众大都不约而同去听受他的意见”。私塾对乡民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对传承乡土文化、维护乡村秩序发挥着重要影响。新式学校兴起之后,严重冲击了以私塾为主体的传统教育,引起了乡村教育利益的大变动。新教育长期无法得到乡村社会的普遍认同,时至今日,这些问题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农村教师公共性的回归,乡塾老师的具体做法我们不可模仿,因为时代不同了,但是,他们追求的价值理念我们应该借鉴,农村教师要找准切入点,以适当的方式、合作者的姿态融入乡土社会。

农村教师公共性回归的路径与方法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农村文化发展的服务与引领。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文化遭遇现代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冲击,传统的乡村文化体系被打破,符合当代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文化体系亟待重建,在农村社会文化转型时期,乡村教师就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要引领乡村文化的走向。以学校为中心,建立一个集图书室、信息室、活动室、民间文化传承室为一体的兼具开放性和综合性的文化服务中心。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农村居民获得农业知识、技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能够发挥乡村教师的文化价值,增强乡村教师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二是增强对农村产业升级的服务能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要在运营过程中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所以,农村学校要凭借资源优势,以建立夜校的形式,与政府相关机构合作,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保驾护航,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智力支持。三是提升对农村社区的服务能力。在市场化、城镇化的浪潮中,我国农村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从生产层面到生活层面正在发生巨大变化。部分农村居民面对各种挑战,缺乏有效释放不良情绪与情感的途径。留守老人社会隔离感与日俱增,留守妇女长期封闭压抑,留守儿童缺少亲情的抚慰。农村“三留守”人群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是最值得关注和最需要帮扶的弱势群体。所以,农村学校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教师可以直接对“三留守”人群进行心理咨询,也可以搭建心理沟通平台,让“三留守”人群在同辈群体之间进行交流,这样,会增进彼此感情、缓解心理压力。总之,农村教师公共性的实现,从文化领域进入成本较低、见效快、操作性较强,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有助于提升农村教师的地位,有助于维护农村教师的尊严。

(二)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促使农村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回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发展越来越被看成是一种唤醒的过程,一个激发社会大多数成员创造力的过程,一个释放社会大多数成员个体作用的过程,而不是被看成是一个由计划者和学者从外部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实现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回归,须关注两个问题。

第一,农村教师要树立自信心,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在国家育制度的规范下,不断追求以城市为标准的教育现代化路线。然而,乡村教育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而无法与城市教育并肩而行,在追赶城市教育的过程中,陷入了既不能与城市教育同步又无法与乡土社会相融的尴尬局面。面对乡村学校发展的困境、面对乡村学校的衰落,乡村教师群体失落,乡村教师群体失语。乡村教育要发展,乡村教师必须要有话语权。要消除城市中心取向的话语霸权,保持乡村教育的独立姿态,为乡村教育营造宽松的发展空间。所以,农村教师要树立自信心,唤醒自我专业发展意识。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在农村教师自主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真正实现自主专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它可增强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的责任感,使自己的专业发展保持“自我更新”取向。农村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形成之后,他们就会“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日的行为”,就会积极探索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规律,走特色发展之路,实现话语权的理性回归。

第二,掌握地方性知识,实现教师话语权的理性回归。近代以来,新式学校兴起,地方性知识就成为一种“受压迫的知识”,地方性知识的合法性被长期剥夺。很多人认为地方性知识是由“土头土脑”的乡下人创造和传承的“土里土气”的知识,它不能阐释普适性的规律,也不必然具有全球、世界的意义。实际上地方性知识凝结着一定地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集体人格,与生活在这个地域的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它记录着地方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积聚着地方社会发展的智慧和地方特色,是地方社会延续的必备知识,是地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智力源泉。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虽身处农村,但是,他们对维系和延续乡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不太关注,农村教师话语权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地方性知识匮乏。因此,农村教师应该关注并掌握地方性知识,应该将地方性知识纳入教育视野。农村教师除了掌握学科知识、教育类知识、实践性知识之外,还应拥有乡土色彩、乡土气息、地域性质的地方性知识。农村教师掌握地方性知识,可以开启乡村教师与城市教师对话的可能性,可以在城市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垄断下表达自己的专业愿景,可以摆脱受控制、被淹没、遭冷遇、被发展的尴尬局面。农村教师应该以地方性知识为依托,成为自己专业发展的引领者。

(三)加强专业发展的自主性,促使农村教师实现自我价值

第一,自我反思,不断超越自我。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反思并不是新思想,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反思是心灵对自己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关注和反省,是产生“内部经验”与知识的途径。1933年,美国教育家杜威把反思习惯的获得看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师反思理论真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技术理性模式是教师培训的主流模式,但是人们发现技术理性模式过于技术化、简单化,忽视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于是,人们凭借经验性学习理论及情景性认知理论发展了教师反思理论。教师反思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反思是一种需要认真思索乃至付出极大努力的过程,教师的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所以,农村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不断超越自我。教师教学反思的方法较多,主要有反思日记、观摩教学、教育叙事、课例反思、行动研究、个案研究、讨论交流等。这些反思方法比较适合农村教师,他们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恰当的反思方法,在自己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构自己对教学和学习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第二,终身学习,提升农村教师的学习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除了自我反思,还要成为学习者,只有不断读书、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从我国教育名师的成长历程来看,大多数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他们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他们的发展历程是对“教师成为学习者”的最好诠释。从某个角度看,教师读书的宽度决定自身生命的高度,教师生命的高度将决定着自身工作的高度,教师工作的高度将决定学生发展的高度,学生发展的高度将决定祖国和他们个人未来的高度。教师广泛阅读、终身学习,在自觉追求教育信仰、教育质量、教育品位的过程中,就能形成坚强恒定的学习力。

第三,树立“我”即专家的信念,提升农村教师的教育研究力。农村学校大多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教师思想相对保守、自卑心理较为严重、自信心相对缺乏。树立“我”即专家的信念,对农村教师教育自信与教育自觉意义重大,可以点燃他们心中教育家的梦想。树立“我”即专家的信念,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能性。因为农村教育的现实情况与城市有较大的差异,在特定的教育场域中,教育方式方法具有独特性。在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最有发言权、最有权威性,农村教师就有可能成为专家。要成为本土的教育教学专家,就要立足农村,博采众长,掌握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在自我学习、自我思考与自我表达中,提升教育研究力,逐步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篇5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化;困境;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09-0108-03

自从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理论兴起以来,教师专业化一直是世界各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也逐步成为中国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一个重要领域。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大家基本达成了共识,即“教师专业化运动,显然也主要是在通过教师专业组织以提升教师的专业地位和专业自主,推进教师教育走向开放化与终身化,从而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教育系统和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确定教师的专业使命,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得教师职业逐步走向一个成熟的专业”[1]。

但是,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问题上,我们应该考虑中国教育发展的实际,更应该冷静地考虑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实际。因为我国有900万人的教师队伍,分布在县及县以下的农村学校[2]38。他们的职业地位的改善和专业实践的改进情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整体水平。目前,从现实的情况来看,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似乎陷入了困境。

一、农村教师队伍专业成长的困境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农村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不可否认由于外部保障措施的不尽完善以及农村教师个体的自身因素,农村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很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束缚着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这必将严重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一)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目前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偏低和所处的工作环境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从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角度来看,近几年农村义务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拖欠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的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2003年9月,国务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在中央召开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拖欠教师工资这一情况又有所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3年10月,全国累计拖欠中小学教职工国标工资共15415亿元,其中2003年1―10月新欠1974亿元,比2002年同期减少324亿元[2]18。从短期内来看,尽管国家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但以目前的财力,要想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形势不太乐观。农村地区、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教师工资与城市教师工资差距很大,况且,农村教师的医疗保险等福利措施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客观上讲,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仍然相对较低,一旦农村教师出现健康问题或重大疾病,就会给他们增加更严重的经济困难,甚至危及到其家庭的生存地位。不难看出,农村教师经济状况的窘迫不利于其专业地位的改善与提升。

从教师的工作环境考虑,农村教师所处工作环境较差,专业发展机会较少。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条件较差。在教学硬件方面,农村中小学校与城市中小学校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在中西部农村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有相当多的农村学校连一台电脑都没有,很难谈得上互联网的应用。教师的教学仅仅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上。教师无法通过网络获得知识和信息;学校缺少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师无法演示实验教学;教师教学缺少必要的音响设备,甚至连光盘、磁带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奢侈品;学校图书欠缺,教师教学资料缺乏;学校办公环境很差,往往七八人挤在一间狭小的办公室里;不少学校校舍破旧,桌椅不全。据调查,中西部农村中小学购置粉笔、墨水经费不足的占35%和32%[2]90。其二,农村学校管理体制比较落后。农村教师的管理阶层政客气息较浓,他们似乎习惯于对教师发号施令,甚至武断干涉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这种作风在很大程度上泯灭了农村教师的创造激情。农村学校人文关怀的缺失,使农村教师处于“边缘”状态。这样的工作环境,使教师趋于保守,教师的专业发展变成了纸上谈兵。由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较差,再加上较低的职业待遇,结果造成农村教师的大量流失,这极大地阻碍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稳定、健康发展。

2农村教师的管理制度有待于完善

首先,农村师资缺乏合理的输入与补充机制。由于城乡生活条件的差距,农村教育设施的不足和农村教师待遇的相对低下,使得优质教师不愿到农村从教,使农村教育缺少合格师资的补充。尽管国家倡导建立县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但要真正落实仍有一定困难。由于农村大量教师的流失,致使农村中小学缺编现象严重。有学者透露我国西部12省、市、自治区现仍有代课教师50.6万人,约占西部农村教师的20%[3]。农村教师资源的严重不足,使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很难提升。

其次,农村教师培训制度亟待创新。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是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教师的职后培训。但现行的教师培训制度的弱点日渐显现:(1)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比较明显;(2)功利化倾向明显;(3)难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4)注重讲授的培训方式[4]。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教师职后培训更是缺乏活力,出现了只要交钱就可发证(继续教育合格证,计算机合格证等)的不良现象,所谓的培训对教学实践指导意义并不大。许多农村教师抱怨这完全是“劳民伤财”。农村教师在职培训机构(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进修学校)的从业师资数量与质量客观上并不能满足大量农村在职教师的培训愿望;办学条件与办学水平也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在职教师的培训内容与层次的需要,难以实现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提高他们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愿望。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农村教师培训同样缺乏资金的支持。当前的农村教育投入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是“保吃饭,求生存”的政策,很难落实到农村教师教育发展的问题上。虽然,国家也投入了专项资金为农村地区培养了部分骨干教师,但这些骨干教师,数量极其有限,很难形成以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梯队。

(二)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部因素

1农村教师相对较低的专业素质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当前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令人担忧。首先,年龄老化和知识结构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农村地区,由“民办”转为“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这些教师大多是“”中的初高中毕业生,年龄都在45岁以上。这些农村教师所接受的教师教育本身就是“先天不足”,加上也存在“后天营养不良”,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方法落后、观念陈旧,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并严重制约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其次,农村教师的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差距较大。经过近几年的学历补偿教育,截至2002年全国农村小学和初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已分别达到96.70%、86.51%,农村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82。但由于培训质量、考试腐败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少教师的实际专业水平与整体素质并没有得到同步提高。另外,农村教师专业配置不合理。在农村中小学校,许多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是文科,多以语文科为主,而理科较少。但他们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可能是数学或者是物理教学,有时一位教师需要兼多科教学。这样的教师专业配置,客观上不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很难保障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质量。再次,关于教师职业道德问题。在农村地区许多教师有献身教育、奉献青春的伟大情怀,但不能否认,部分农村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待于强化。由于专业教育程度低、教师来源复杂、管理松散原因,造成了部分教师的物欲熏心,缺乏热情与爱心等,使家长、学生抱怨之声不绝于耳,扭曲了教师的形象。

2农村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相对较弱,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亟待提高

一方面,农村生活的拮据、清苦和捉襟见肘的寒酸使不少农村教师似乎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乏味,结果导致自身的倦怠乃至生命之光的黯淡,从而丧失了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动力。生存与生计的需要本来只是教师从事职业生活的手段,并不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全部和目的。但他们似乎错把手段当成了职业目的。另一方面,有些农村教师似乎把学生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对立起来,而教师命中注定只能在弥漫着粉笔灰的空气中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自己唯一的安慰只能是来自于学生的成才。教师们似乎习惯于被动接受,而忽视了自己作为专业发展的主体存在。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意识不强,缺乏教学反思和教育研究的能力。这就使他们缺乏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专业进取精神而只能安于现状,无所作为,或者成为专家建议的盲目服从者、各种教学参考资料的简单照搬者、有关部门行政指令的机械执行者。事实上,“教师职业本身应该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从中可以获得精神愉悦和自我提升的活动”[5]。教师的生命成长是与学生的成才融合在一起的,而绝对不是对立的。

二、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对策

从外部环境来讲,国家要通过制定农村教师的外部保障措施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改善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教师个体角度讲,教师在实践中要有专业发展的勇气和动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自主发展能力。

(一)改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1提高农村教师的职业待遇,改善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

首先,国家应对农村教育继续实行较大的财政倾斜,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工资保障机制,缩小城乡教师之间收入的差距。“以县为主”对全国来讲,主要讲的是管理体制而不是投入体制,而进一步完善各级政府的投入责任,正是支撑“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得以健康运行的必不可少的制度性保障。在现有的财力下,国家可以根据东部、中部、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师工资分担比例。在东部地区则由省与县级政府分担大部分,中央承担少量;在中部地区由中央与省级政府共同分担;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大部分,省级政府分担少量。国家要明确中央、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负担教师工资的比例,建立相应的监督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偏低问题。在此前提下,根据国家财力和各地经济实力,不断改善农村教师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等福利待遇,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稳定、健康地发展。总之,要通过提高农村教师职业待遇来提高教师的职业地位。

政府在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和个人资本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中,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师的工作环境。在此基础上,政府要通过采取政策改革新农村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教师管理阶层的行为。农村教师管理阶层要对教师施以更多的人文关怀,适当地为教师放权、减压,为农村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提供较为民主的氛围。

2师范教育改革要关注农村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当前,人民群众和社会发展对教育更多更高的要求同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是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6]。各级师范院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要认清形势,应针对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要,调整师范教育功能定位,变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建立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开放式教育体系,为农村教师接受正规的教师专业教育提供广泛的机会。师范院校改革要结合自身特点,突出个性,国家也应根据不同师范院校的特点与优势进行分类指导,要关注农村教师教育工作的改善,保证农村教师的来源。一般师范院校要鼓励其适当综合化,更好地承担地区性教师教育核心的作用。

另外,师范院校要整合信息资源为农村教师教育发展服务,以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育信息化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尤其对于我国农村和边缘地区的教师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师范院校的教师培训机构要利用“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的契机,充分运用远程教育手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教育发展搭建平台。

3完善农村教师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政府要建立农村教师合理的输入与补充机制。国家和地方要通过采取优惠政策,可以包括一定的强制措施,有效地吸引和鼓励城市、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促进教师向农村地区流动,保证一定数量的新教师或优秀大学毕业生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中。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县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逐步建立区域内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发展机会。

其次,为丰富教师职业生涯,农村地区也要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逐步推进认证和再认证制度以及教师聘任制度,提高农村教师准入资格水准,实行动态管理,提高教师质量标准。农村地区要逐步形成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为核心的教师梯队,实行“教师领导”和教师助手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另外,农村教师在职培训要纳入法制化体系。要形成富有价值的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精神,国家应通过立法的形式予以确认和保证。重视中小学教师的在职培训,并通过立法形式建立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一种潮流。教师培训的法制化体现了教师培训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发展。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对教师培训的法制化都颇为关注。我们应当结合农村教育的实际,适当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教育立法为广大农村教师教育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建立机构,并制定长期培训计划,让广大农村教师去学习和进修,推进农村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法制化、系统化建设。

(二)农村教师的专业实践改进

1农村教师要强化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生命价值

“教师的生命是从教师职业开始的,教师在自己的职业中和工作要求中寻找生活的满足。因此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的发展和进修同自己的职业紧密地联系起来”[7]。教师的生活实践与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可能独立于教师的生活实践。农村教师要有专业自主发展的勇气和意识,积极投身于农村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努力使自己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教学反思的研究者,不能把自己的专业发展命运完全寄托在外部环境改善方面,否则自己仍将沦为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和盲目模仿者。

2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促进个体专业成长

校本培训脱胎于院校培训的母体,日益成为现代教师培训的主流。“‘校本培训’的核心理念为:秉持终身教育思想和教师专业化理念,把学校视为教师发展的家园,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中心,强调在教、学、研一体化中教师的主动参与和探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教师自身素养的提高和专业发展,彰显教师的个体生命价值。”[8]由于农村各地区各学校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样化的校本培训模式,如专题受训、教学反思、与他人对话、区域合作和行动研究等,从而使农村中小学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家园。农村教师要立足于学校和教学实践,在教、学、研一体化中主动参与,不断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从而历练自身,不断自主发展。总之,学校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校本培训模式和广大农村教师的积极参与的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农村教师专业化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它既需要外部的支持,也同样需要教师个体的不懈努力。随着政府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农村教师的不断努力,农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荀渊推进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专业水平[J].教师教育研究,2004(5)

[2]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傅剑锋代课教师艰辛执著震动人心[N].南方周末,2005-11-03

[4]李森教师培训制度创新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教育研究,2004(7)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6

[6]袁贵仁认清形势把握全局创新师范院校发展思路[J].中国高等教育,2005(18)

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现实困境;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297-01

一、我区农村小学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原因分析

1、学校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有脱节现象,有效覆盖不均匀。一是学校的学生比例与城乡分布呈“倒挂”。江津现有小学187所,其中农村小学144所,全区现有小学生83824人,其中农村小学生27757人。农村小学学校的数量占比77%,但学生占比33%。生源分布严重不均,反映出农村小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农村小学的急剧萎缩。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小学学生近年流入城区和中心校数量逐步上升,造成城区学校和中心镇学校的学生人数超员,学校负荷压力较大。目前江津农村地区学生在300人以下的小学有20所,20人以下的还有10个教学点。目前6个教育点因无生源,暂停招生但继续保留。三是村小布点的“进退两难”。2009年,江津撤并100多所农村小学(教学点),其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四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利弊。教委垂直管理,提高了专业效率,但是与地方政府的脱节,一定程度造成规划布局不合理、当地政府支持不力、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

2、学校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不均衡发展造成恶性循环。一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力量结构性缺编。农村小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非所学,身兼数职”现象严重。教师学历起点低,接受专业培训机会少,缺乏竞争意识,职业发展懈怠。二是家长期望值高。家长追求多元化教育,希望孩子多才多艺。但农村小学普遍缺小科老师,如音乐、绘画、计算机等,缺功能教室。三是资源分配处于弱势。建制镇中心校在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经费方面都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中心校分配和划拨资金的挂靠式资金管理方式使村小和教学点遭受分配性歧视。四是城乡差距造成恶性循环。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上,教育资源与城区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小学由于缺乏教育环境和设备,欠缺优质师资,学校越缺,学生就越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3、社会各方关注较少,农村小学有“边缘化”现象。一是关注度相对较少。目前社会舆论热点更多关注城区教育问题,对农村教育关注度相对少一些。二是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一方面,社会普遍关注农村小学生源少的教育资源浪费问题。但就读于村小或教学点的多数是农村家庭低龄留守儿童,家庭存在诸多客观困难,教育公平对他们来说是首位的。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也是教师中的弱势群体。现有老师年龄老化严重,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区老师。三是忽视对社会长远发展的影响。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设备不足,学生流失越严重。舍近求远就学,上学路程远,浪费学生、家长的时间成本,加重上学的经济成本,无形提高教育社会成本,还增加交通事故等意外几率。留守儿童的社会焦虑、自卑、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二、加快江津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政府有义务为每位适龄儿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应避免简单的撤点并校,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规范化办学水平,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哪怕只有十余名学生,也不要轻易撤销教学点。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教育资源。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状况、未来生源变化和群众对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分布相适应。以2016年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为契机,科学规划布局教育资源。科学布点,保留、恢复部分教学点,通过布局学校的选址,一定程度还能影响我区城镇规划的发展方向和人口的集聚。建设一批标准化寄宿制小学,配备专职生活老师和心理辅导教师,解决住校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问题。

3、加强乡村学校基础硬件建设。以迎接国家义教均衡检查为契机,配齐六大功能室,加强农村教育基础力量建设。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村小”,实施小规模学校发展工程。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教育负债不可避免,从中长期考虑,避免基础教育功利化倾向。

4、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畅通源头活水,让乡村教师“下得去”。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吸引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建立“区级统筹、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扩大特岗(艺体英)计划覆盖面。加强师范生“本土化”培养,培养能安心教育的乡土人才。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继续实施江津现有的乡村教师优惠政策和交流机制。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二是提高地位待遇,让乡村教师“留得住”。依法依规保障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建立荣誉表彰制度,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突出“长期坚守”,建立专门面向乡村教师的荣誉表彰制度。三是提升素质能力,让乡村教师“教得好”。职称(职务)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多开展针对农村学校现状和农村教师发展方向的培训。

篇7

目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依然面临着严峻的1.2亿贫困人口,这部分人口分布的地区集中在农村,所以农村地区的经济急需发展。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农村地区的贷款形式呈现多样化发展,但是现在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贷款难,手续麻烦等问题,这给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

一、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现状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和成就,这些成就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利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的帮助,也促进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建设之间桥梁的搭建。但是随着农村信用社的不断发展,也遭遇到了一些瓶颈,一方面在于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政策性和限制性与信用社的商业性之间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在于政府和农民对信用社小额信贷的认识不足,导致信用社在信贷业务的推广上容易产生误解和冲突;其次,农民认为信用社的小额信贷应该具有利民性质,而政府却认为小额信贷应该具有政治性,这使得政府与农民以及信用社三者之间存在矛盾;信用社本身是希望小额信贷能够为自身的发展带来利益,所以会出现小额信贷低,利润低的现象。这些问题对农村地区的发展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当然,不仅是信用社存在问题,农民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信誉不足影响贷款、个人信息不完善影响贷款等。这使得信用社的小额信贷隐藏着很大的风险。而且由于农村信用社发展不全面,绩效考核机制还不完善,小额信贷的工作没有独立出来,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极大,难以将小额信贷业务很好地推广和发展。

二、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发展遇到的问题

1.产权困境

村里的银行以及一些信贷企业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能够由股东来控制的全部财产,而且能够享受民事权利,但需要承担民事责任。股东能够直接参与决策重大的事项,以及能进行选择,能够合法享受银行和企业的收益,而且自己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以出资额或认购股份为基准,所以股东能够自愿积极地承担银行或企业的责任,对于银行或企业的运作监管也十分到位。但是农村信用社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其他银行和贷款企业的股权决定着资本的管理,是一种成熟的市场环境,而不是政策手段。但是对农村信用社来说,产权问题一直是其健康发展的阻碍。虽然经历过无数次的改革,希望能够改善这个局面,但是单从管理上授权,没有从产权的本质上改革,并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2.农户诚信问题

由于历史问题,农村地区长期处于发展落后、经济滞后社会环境中,使得农户的诚实守信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由于历史上国家教育的普及程度不高,加上农村地区地广人多,经济发展也成了很大的发展难题,使得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这些社会环境问题给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推广造成了很大影响。由于农户的文化程度不高,使得他们对于自身的要求不高,一些低素质的农户在办理信贷业务的时候会出现不按时还利息、不按时还款的情况发生,给信用社正常的经营造成阻碍。

3.政府管理不到位

由于农村地区地广人稀,不像城市人口密集,这就对农村环境的管理提出很大的挑战。农户的诚信问题给农村信用社的发展造成困扰,信用社本身应该对这样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由于信用社在农村的建设本身就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但政府的扶持政策一般只停留在对资金的支持,对地理位置的选取上的扶持。但是在管理农村的大环境上还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农户的诚信问题之所以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农户接受到的教育程度不高,政府在宏观上没有预想到信用社业务推广跟教育的关系,一方面没有针对建设良好的信用社的经营环境做出针对性的措施。

三、促进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开展的建议

1.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

由于我国农村的金融环境存在很大的挑战,但是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地位处于垄断地位,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小额信贷的业务推广有很多的优势,但是在另外一个方面,会给信用社的发展带来一些问题。因为垄断不是信用社长期发展的保障,反而会给信用社的长期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由于处于垄断的位置,使得信用社长期处于缺乏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缺乏风险预防的机制,小额信贷的业务开展也缺乏新意,农村小额信贷需求多,信用社难以长期支持等。所以农村信用社想要长期发展下去,需要采取其他银行的发展方式,也可以采取国外的先进管理方式,结合自身的特殊性和特点,纳入更多的发展形势与信用社共同面对市场。将小额信贷的性质拉宽,包括政策性、商业性等,将惠普性的小额信贷体系建立起来。

2.做好农户的诚信监管

农户的文化程度不高,在办理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时候难免会给信用社造成负面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信用社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应对措施,在农户没有及时缴纳利息和款项的时候,最好是先进行口头上的劝导,劝导没有效果再进行对其账户限制、冻结信贷相关权利等措施,采取一些实际有效的行为去帮助解决农户因为缺乏诚信给信用社业务推广带来的困扰。在制定诚信监管的机制的时候,目的在于保护信用社的利益,但是重点应该放在帮助农户建立诚信上,由于农户的文化程度低,很多法律和信贷方面的意识不强甚至完全不了解,在现实情况中,很多农户并不是故意拖欠信用社的利息不还,而是不清楚还款的日期和相关的要求,所以信用社帮助农户了解和理解相关的信贷政策和要求,不仅有助于信用社业务的发展,还能帮助农户建立诚信为信用社长期的发展做出贡献。

3.政府优化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外部环境

农村金融制度受到历史因素和农村特殊情况的影响,使得政府在帮助信用社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误差”,包括错位、缺位和越位。分别是指政府的角色定位错误;政府没有参与以及政府干预过多,没有给信用社自身发展的空间。这三个政府存在的现象对于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政府最好的管理方式是为信用社维护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减少政府的干预,为信用社的业务提供政策上的扶持。减少干预意味着政府应该往关键的点上进行管理,帮助信用社优化业务开展的环境,帮助信用社小额信贷业务的推广,是促进信用社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结

篇8

一、L县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L县属于山区县,面积4 004平方公里,辖9镇10乡,352个行政村,3 116个居民组,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33万。该县地广人稀,居民分散,其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与教学点建设问题在山区县中具有典型意义。

从2001年开始,县人民政府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提高规模办学效益,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按照规划,2006年至2012年需撤销学校30所,其中:初中6所、完全小学1所、教学点23个,分别占规划实施前初中29所、小学303所、教学点55个的20.69%、0.33%、41.82%。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01所,由农村小学转为教学点48所。实际执行的结果是,从2006年至2012年,全县撤销农村地区学校104所(含2005至2006学年撤销7所),其中初中2所、小学1所、由农村小学转为教学点101所(含2005年至2006学年7所)。新建和改扩建学校52所,将160所农村地区小学变更为教学点。截至2012年年底,全县有义务教育学校285所(处),其中,小学66所、教学点191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普通初中27所。

经过调整,该县改变了“村村办学校”的局面,建设了一批规模适当、设施相对齐全、师资队伍稳定的初中和小学,整合了教育资源,推动了农村中小学校师资结构的优化,使农村义务教育标准化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然而,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也出现了过度撤并导致教学点布点不足、学校服务半径加大、学生就学成本增加、区域义务教育结构性不均衡、现存教学点因信任危机面临自然淘汰等问题。

布点不足,学校服务半径加大,学生就学成本增加。2012年,全县初中校均覆盖人口14 063人,比2006年的12 831人增加了9.6%;校均服务半径18.7公里,比2006年增加了7.4%。小学校均覆盖人口1 495人,比2006年的1 060人增加了41.04%;校均服务半径7.8公里,比2006年增加了32.2%。以Y乡为例,该乡面积237平方公里,人口29 186人,规划有2所小学、12个教学点,校均覆盖人口2 084人,高于全县平均数。其中香子坪教学点与大石河教学点公路距离达12公里,如果考虑学生大多住在山沟里,两个教学点的服务半径可能远远超过6公里。服务半径过大导致学生的就学成本加大,经对部分寄宿生的食宿支出情况调查,享受政府补助的贫困家庭寄宿生,年均需支出伙食费用400~1 000元;未享受政府补助的学生,年均需支出伙食费用1 500~2 300元。家长在校外租房陪读,生均每年较住家学生增加家庭支出3 000~5 000元。

不当集中,形成新的结构失衡和教育资源紧张。一方面,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导致生源向城镇过度流动,加剧了城镇大班额现象。截至2012年年底,全县有初中在校生17 095人,其中县城4所初中,在校生达5 936人,校均1 484人;小学在校生19 736 人,城区4所小学,在校生5 252人,校均1 313人。在户籍人口占不足全县人口10%的县城城区,本应就近入学的初中和小学在校生分别占到了全县初中和小学在校生的35%和27%。教育人口的跨区域流动,使城镇学校学生急剧增加,寄宿生人数增多,加剧了城镇教育资源的紧张。另一方面,不当集中使相当一部分原来教学设施良好的村小、教学点生源缩减,教育资源闲置,生存危机日益严重,面临被自然淘汰的危险。在2006~2012年的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全县因生源不足自然停办71个教学点。现存的191处教学点,在校生3 885人,校均20人,最小的教学点只有4人。许多教学点可能会随着教师的退休或者一两个学生的流失而被自然淘汰。

二、原因分析

该县的情况对于我们思考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1.对布局调整政策理解出现偏差和机械执行,导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不合理

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合理规划和调整学校布局。农村小学和教学点要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在交通不便的地区仍需保留必要的教学点,防止因布局调整造成学生辍学。” “就近入学” “适当合并”是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基本方针,但由于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布局调整方向上的偏离,在调整中过分强调集中、合并、规模,而对“就近入学”有所忽略。如某省2010年《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意见》规定:“农村初中布局调整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收拢,并向乡镇所在地集中。原则上每3万人左右设1所初中,5万人左右的乡镇可以设2所初中……山区初中一般应达到12个教学班、班额50人,校均600人以上的规模。农村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调整撤并一些村小和教学点……小学一年级适龄儿童数不足30人的一般不再设成建制小学。”许多地方简单地以服务半径、服务人口作为学校存留的标准,甚至以学生、教师多少作为撤并标准,最终导致人口稀少、偏远农村地区学校和教学点的过度撤并。

篇9

关键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困境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6426(2013)03-030-02

一、研究背景

《英语新课程标准》(2001)中指出,“教师要特别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应做到:更新学科专业知识,提高语言素养;不断积累学科教学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开展教学反思,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钟启泉(2001)指出,课程改革对教育界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中提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但小学英语课程从2001年开设以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结构混乱,教学的现状堪忧,其专业化发展困境重重,探究其专业化发展途径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概念界定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在国内外有多种表述。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2014)中指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是教师自己为追求更好的教学效果、成为好老师而所作的努力。只不过这种追求需要自己的思考更理性化一些。要对教育特别是对外语教学的基本特点不断加深认识,使我们的教学更符合外语教育的目标,更符合它的基本规律,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是集理论、经验和实际教育教学工作能力为一体的同步发展,也就是有效地全面发展。通过专业的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反思型教师”、“合作型教师”、“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在以上概念表述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应该强调英语专业知识、技能、教育理论和教学能力的同步发展。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

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是依照特定环境需求而组成的,他们职前、职后的英语教育均不理想。综观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现状,存在专业知识相对不足、专业性偏低、队伍不稳定、无法适应新课改要求,专业发展乏力等重重困境。

(一)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偏低

由于开设小学英语课程的需要,几乎所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都是转岗教师,他们的专业角色不够清晰,英语教师资格准入的随意性强。尽管近年来加入了一些特岗教师,教育行政部门也加大了教师培训力度,但这仍然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根本问题。笔者于2011年5月对我市农村学校所有在任的小学英语教师作了一次调查,其中英语专业的教师约占13%,非英语专业的教师约占87%;专任英语教师约占20%,非专任英语教师约占80%。队伍的专业化一直是制约小学英语教学发展、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二)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队伍不稳定

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角色不够清晰,特别是大量的非专任英语课程的转岗教师,他们任教的课程变动快,随机性强,尤为突出的是还存在包班授课情况,使教师无暇顾及英语课程。更为不解的是,笔者在参与省、市、县级的小学英语教师培训中,出现了岗位不对等现象,即:培训者不是英语教师或培训后不教英语的现象。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不稳定还表现为小学培养的优秀教师很快被中学挖走,或调到条件更优越地区任教,这样使得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也就越发不稳与贫弱。

(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薄弱

由于大量的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是转岗教师,他们职前大多是初中英语的基础,在教材培训中,许多教师对小学英语课本中的语言内容理解都有困难。在2007年我市以小学生课本语言内容为命题基础的教师专业考试中,从抽样分析看出,60分以下占25.68%,其多为农村教师;尤其是一道写作题和一道教学设计题的结果更为不堪,写作题的及格率为34.97%;教学设计一题及格率为28.41%,部分教师专业知识薄弱,不具备从事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难以适应学科教学的要求。

(四)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乏力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乏力,首先表现在他们的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均不理想,使他们无法及时有效地获得足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其次,他们职后专业教育发展更是乏力,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后专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机会少、培训时间短等困境。再者,农村教师因繁重的工作任务无时间、无精力参加培训或教学研究活动。

(五)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无法适应新课程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的水平直接制约着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阶段的教学任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它明确了英语教育改革的指向,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的模式,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由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技能较弱,加之目前农村地区发展的差异,制约了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步伐,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新课程的有效进程。

由此,我国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极为迫切,同时这也关系到若干少年儿童英语学习的成效及发展的问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规范并建立具有英语教学能力的、稳定的教师队伍,强化英语教师专业能力的目标培养,完善有益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及评价机制。

结束语

近年来,农村小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离新课程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英语教师的培养及其专业发展是目前非常重要且艰巨的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并促进其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对教育发展的期盼。

参考文献:

[1] 小学英语课程发展报告(2006)[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06):2-5.

[2] 国务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Kathleen M. Bailey, Andy Curtis &David Nunan. 追求专业发展 以自己为资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篇10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面临的法律困境

从法律层面整体观察,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的基础规范与制度保障仍不健全,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成员的迫切诉求。突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界定不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借以实现的载体,在乡、村基层区域范围内,依靠集体成员在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开展经营活动,是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和双层经营性的经济组织,其在实践中具有农工商公司、集体资产经营公司或经济联合社等多种不同称谓。虽然宪法))第八条第一款早已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民法通则)、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有提及,但长期以来有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关键问题,至今未能明晰。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不是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民事主体之一,其在财产内容、责任承担、组织机构、设立程序等方面与作为民事主体的法人、其他组织完全不同。究竟属于何种民事主体,法律没有作出界定。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只是就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农业生产经营组织问题进行的直接立法,而不是具有普适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规范。这种法律性质认定上的困难以及关于实体与程序规范的缺失,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陷入“主体缺位”的困境中,其组织形态、责任形式和法律人格都无从厘清。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地位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基于管理集体财产的需要,代表农民集体行使集体财产的所有权,承担经济管理的职能,并向农业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其权利的来源就是全体农民的授权。但从绝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的运行现状来看,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独立发挥作用,村民委员会僭越其公共事务管理的范围而代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职能,致使许多地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处于名存实亡的境地。这就引发了村民委员会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及相互间的关系问题,其核心内容是:村民委员会在历史上从一开始就攫取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但事实上,村民委员会的法律定位并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而是村民自治组织。这往往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无法正确地行使农民集体的财产管理权,使农民集体财产的保护处于不利的地位。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机制缺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实体,其正常运行所必需的自主决策、经营管理及监督维护机制必不可少,但理论与现实尚存在巨大差距。除受到村委会的外部影响,对于决策主体而言,有资格的全体成员享有决策者的权利,而现实中仍有按照农村的传统习惯或村规民约界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资格的行为,在集体资产的处置、配股与分红等方面,引起了诸多争议和纠纷;在经营管理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不具备参与市场经营的法人资格,产生了立法与实践的矛盾.同时,农村集体经济运行中的后续监督与维护体制没有及时建立,追求短期利益的盲目行为缺乏有效引导,成员的权利保障和义务履行等缺乏明确制度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经营中应有的完整体系被分割,经济组织处于较为无序的状态中。

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所需的法制保障

上述典型的法律问题充分说明,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仍处于不完善的制度环境中,并成为制约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发展的瓶颈问题。为适应时代变迁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首先在法制保障之中取得突破。 1.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律地位的重构。宪法肯定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各种政策文件也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了表述,但是尚无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威界定。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是保证其按市场规则要求公平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前提。只有对其法律意义上的主体地位清晰界定,才能明确其作为市场主体应有的权利和义务,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纳入统一规范的法律体系之下,使其良性运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市场主体,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其经济活动应与其他企业法人一样具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立法进步已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提升提供了有利的借鉴,部分地方性的制度规范和实施运用可作为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应以当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基本经济职能为核心,将其市场主体的法人地位固定下来,并向着企业法人的方向尽快改造。

2.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职能作用的强化。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环境来说,存在公共服务职能与经济管理职能相互交错的现象,极易出现公共权力的滥用和生产经营的不当风险,甚至运用公共权力侵犯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却不承担任何后果。因此,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利益共享、保护严格、流转规范、监管有力”的现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发展目标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排除来自于村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侵蚀影响,重新取得经济管理与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主体的实质职能,发挥带动农民个体的应有作用,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职能得以显化消除“政社合一”的影响。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设立或从村委会分离后,凡是与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等有关的经济活动,均应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施。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的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明确后,仍需按照企业法人发展模式对其运行机制进行完善。按照现代经济组织的一般理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具有决策机构、经营管理机构以及监督机构的完整组织结构,在基本法律规定下通过全体成员的民主决策形成完善的制度章程和管理体制,明确加入资格、土地等集体财产的财产范围、权利义务关系、集体资产量化、生产经营分配活动安排、运行监管与责任追究等重大问题,从而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对集体资产的权益,增强农民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感,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始终在制度监管下良性发展。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服务功能,还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的虚置现象,为进一步变革我国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提供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