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3: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公共事业管理研究方向

篇1

关键词: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我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经济一体化和竞争全球化大背景的影响下,我国的市政工程建设的进度明显被推进了很多,市政工程建设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市政工程建设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同样的也存在着一些影响市政工程顺利施工的不利因素,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的管理过程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本文就目前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调查,并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管理的有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力求能为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适时的参考。

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特点

市政工程建设作为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与世界接轨的前提和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现实意义,而业主管理作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保市政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全生命周期性。

生命周期(Life Cycle)这一概念应用于我国的产业发展过程当中,工程项目业主方在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全生命周期性的特点,看似晦涩难懂,其实指的就是对整个市政工程在施工前的准备,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市政工程施工后期的质量验收等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全生命周期。

(二)管理动态性

因为工程项目业主对市政工程的管理是贯穿于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当中的,而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不是静态不变的,而是富有动态的,因此,工程项目业主的管理同样的具有动态性。

(三)管理综合性

工程项目业主对市政工程的管理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对整个市政工程建设进行全程、全方位的管理,例如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对工程成本的管理、对施工进度的管理、对工程质量的管理、对监理单位及施工单位的管理等,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工程项目业主管理具有综合性。

(四)管理开放性

开放性是工程项目业主管理的根本特点,所谓的外部管理是指业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对外部环境的开放,从而为市政工程项目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二、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忽视前期策划

1.前期规划的重要性

市政工程项目作为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实现我国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市政工程的前期规划则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市政工程项目的可行性、市场的实际需求、市政工程的节能环保、工程成本的造价和投资管理、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的体现的分析和调研,市政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直接关系着整个市政工程项目后期的施工建设,可以说,市政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直接决定着整个市政工程的成败。

2.前期规划存在的管理问题

根据对我国市政工项目前期规划的相关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在我国,部分市政工程相关的前期规划都是由当地的政府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干部进行规划和管理,而不是通过专业的规划管理团队进行相关的操作,导致部分的市政工程项目前期规划不够全面、科学、严谨,给市政工程项目后期的施工增添了诸多的阻碍,例如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管理不到位,造成市政工程施工进度严重落后,对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的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勘察的不够细致,导致施工图纸存在漏洞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政项目后期施工的顺利开展。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导致了许多项目业主也只重视实施过程的管理,最多也只是在项目细节上做适当的调整,使工程尽可能的发挥最大的使用功能,这对于一些前期决策先天不足的项目始终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作用。

(二)只重视对施工单位的选择和管理,忽视对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

根据对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相关情况的调查和研究表明,在我国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工程项目业主管理团队的要求过低,业主管理团队整体水平较低,无法对市政工程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与我国的实际国情不相符,不利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追求短期效益,缺乏对工程整体的策划

1.工程缺乏整体策划

由于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城市发展的科学性,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市政工程建设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市政工程的策划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严谨的,是对市政工程进行了整体规划,但是,目前我国的市政工程策划缺乏整体性和统一性,很多的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了市政工程策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致使部分的市政工程虽然在一定时期内为我国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缺乏整体策划的市政工程很快就无法满足市场及人们的需求。

2.工程管理衔接不协调

由于对市政工程缺乏整体的策划,很容易导致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各个部门的管理衔接不协调的问题出现,从而导致一些部门为了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经济出现互相扯皮的现象,对市政工程的顺利实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3.工程管理缺乏长远发展观指导

部分市政工程策划人员在对市政工程进行整体策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市政工程策划,导致部分的市政工程策划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和严谨性,在对市政工程进行策划的过程中没有将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到首位,为我国市政工程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阻碍。

(四)只为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忽视对工程安全和质量的细节管理

1.工程人员资格审核制度不完善或不严格

在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市政工程管理体系,但是,针对我国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难看出,我国的工程人员资格审核制度还不够完善是有着直接关系的,很多的工程人员综合素质过低,对市政工程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给整个市政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埋下了极大的风险隐患。

2.施工材料检验过程不规范

建筑材料作为市政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但是,在我国部分的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的检验过程不够规范,当建筑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时,相关单位没有及时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工作,无法确认建筑材料的可靠性,同时,对建筑材料的管理过于随意,无法保障整个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3.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对策和应急预案

由于策划人员对市政工程的策划不够全面,在策划过程中没有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想,忽视了对市政工程进行风险管理和相应的应急预案,降低了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性。

三、项目业主施工管理对策

(一)提高业主团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为了提高我国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我国业主团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业主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确保工程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保证。

(二)从工程的长远利益进行管理

在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策划的过程中,策划人员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对整个市政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整个市政工程的水准,确保市政工程的长远发展。

(三)提高工程风险管理意识

业主方在对市政工程项目进行监督和管理的同时,还需要提高市政工程的风险管理意识,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风险和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为整个市政工程的的顺利施工提高强有力的保障。

(四)制定相关规定

1.限制承包商以任何形式转让或分包合同,对施工单位不经业主批准擅自进行合同分包(劳务除外)的要按照合同规定进行严肃处罚。

2.监督、督促施工单位制定目标考核标准,以有效推动质量、进度及安全目标的如期实现。

3.建立、落实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业主在要求并督促施工单位设立内部质量管理机构、固定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的同时,还应着重指导、帮助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

4.建立、完善质量信息情报工作。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质量记录档案。即要求按照统一的规定和格式,将所有的质量检验数据、原始记录、验收记录、业主意见、监理工程师指令等信息资料全部记录归档。

总结:

总之,项目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提高市政工程项目业主方管理的有效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为了实现我国市政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和政府一定要加大对市政工程和监督和管理力度,为我国市政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铁城,史小英.基于代建管理模式的政府投资项目成本管控浅析[J]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13).

篇2

关键词:就业;公共事业管理;建设与改革

本文系湖北文理学院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Y20105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以就业为导向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与改革

收录日期:2012年9月6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我国近年来重点扶持和发展的专业,虽然开办较晚,但在地方院校中发展的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却是许多专家学者始料不及的。至 2012年,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已突破500所,其中大多数属于地方院校。虽然该专业蓬勃发展,但由于大多数院校尤其地方院校对该专业学生如何培养定位不凊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和困难日渐突出。在当前 “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高校专业优劣主要指标情况下,如何促进本专业学生的就业是该专业继续发展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以湖北省某地方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探讨如何围绕提高本专业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就业来设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定位、基本课程设置等一系列教学规范。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得到就业市场的认可。

一、目前对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出口”问题的认识上突出存在三大分歧

1、“变异”与“超前”论。此论基本定调是,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对“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形态上“变异”的特征(席恒,2003)。

2、“公务员职业队伍”论。此论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实际上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职业队伍”为主要就业目标(李业兴、郭小聪,2004)。

3、“泛管理人才”论。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要在强调公共理念基础之上,突出“管理主义”现实作用的“泛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彭国甫,2004)。

上述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的三大理论已经为许多学者所批判,按照这三大理论建立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像是一个融合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大杂烩”,没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专业特色并没有通过专业方向的确定而体现出来,导致的结果是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多像是“万金油”,没有任何特色,因此如果专业没有特色,学生学无所长,将严重影响本专业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依照研究方向来培养有特色专长的学生将会使本专业的学生因为有特长而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明确本专业的研究方向则要分析目前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结合市场反应来设定专业的研究方向。

二、目前该专业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该高校的统计数据,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0~2012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120人,其中2010届本科毕业生42人,2011届本科毕业生39人,2012届本科毕业生39人。学院按照攻读硕士研究生、基层事业单位、基层政府机关、自主创业、未就业、企业等六类进行分类统计。(表1、表2)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54%,到基层政府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16%,再次是攻读研究生的,占毕业生总数的10%。从就业的岗位来看,该地方高校的学生去政府事业单位从事的职位绝大多数处于基层,并且绝大部分为三支一扶、西部计划、选调生和村官。去企业工作的则大抵位于销售岗位和人力资源岗位。从这样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岗位来看,和目前该高校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目的还是有一定区别,该高校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大体和行政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似,对学生今后毕业的去向更多的是认为应该是政府机关的高层管理人员。但数据告诉我们,政府机关进入门槛非常高。即便是进,也只能通过国家扶持政策进入基层政府机关。而进入企业的同学也大多数处于企业的一线工作岗位,需要大量的公关能力。

另外,从统计表也可以看出,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情况也不尽如人意。比如考研上线率只有10%。出国深造的没有。主要原因:一是该专业全国还没有硕士点、博士点,学生的考研专业选择余地很小,只能考行政管理、教育学等相近的专业;二是该校地处湖北省二线城市,信息相对比较闭塞,与有硕士点的学校相比考研不占优势。

三、以就业趋势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改革

(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上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方向没有完全搞清,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到的学科较多,人们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学科内涵和学科属性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对人才培养的方向未能把握清楚。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非师范类公共事业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涉及到了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多个公共事业部门,这就造成学校无法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与基础,形成整个专业或某一届学生具体的培养目标,从而影响到专业培养的针对性、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管理能力在具体要求上的明确性,极有可能出现那种似乎什么都懂都会,但到实际中又什么都不会的毕业生,没有自己的专长。

2、专业学科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核心课程不明显。搞好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目前,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体系比较庞杂,包括法律、经济、管理、教育、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多门类的课程,这虽然有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扩充知识结构,但从另一角度看也不利于学生把握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的积累,也可以说进入社会的门槛值不高,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质量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从就业趋势探讨该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今后改革方向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该专业学生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相对较少。因此,地方院校确立专业培养目标时要特别注重加强对人才的广泛适应性培养,强调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为此,要求地方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从培养具有单一知识结构的人才转变到培养知识复合型和能力复合型的综合素质应用人才上来。也就是说,经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四年的培养,应使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管理又了解社会,既掌握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还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和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近年来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地方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使本专业站稳脚跟,有所作为,就必须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准确把握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很显然,地方院校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在于其“地方性”,因此,地方院校可积极利用发达的“地方性”资源,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开展“双证”(学位证、技术资格证)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表达、控制、沟通等管理能力和拓展学生的就业空间。另外,地方院校的教师大都熟谙地方公共管理系统的运作过程,因而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方向上侧重于地方公共事业管理也应该是一种发挥特长的适当选择。

2、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专业的设置,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表2我们可以得知,进入企业的毕业生大多从事销售、人力资源管理岗位,为了满足市场对从事这类岗位的人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从专业培养方案上加强了对管理类、公共关系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全过程,因此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方案中,应该打破专业壁垒,实现文理渗透。要加强现代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的教学,提高公共事业管理学生收集数据资料,正确理解各种统计指标的涵义及其局限性的能力,使之能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进一步探求解决现实问题的依据。这种管理、公共关系取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3、课程方向上,可以增设危机处理方向。基于该校的实际情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部分面向基层社会的管理机构,包括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农村的乡镇政府、村委会等。而随着我国进入“风险社会”(贝克,2004),如何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的各类危机事件,是各个基层管理机构非常重视的问题,因此任职基层政府的人员要求有较高的危机处理能力。该校在2009年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加上了城乡公共危机管理方向,这将使本专业学生的培养非常具有特色。在此专业方向的指引下,可以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一方面具有广博的知识面,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另一方面又具有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管理和操作能力,尤其是具有一系列危机事件的处理能力。这使毕业生即便下往基层工作后,也可以很快地进行职业提升,做出了该校在此专业的品牌效应。

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对人才的需求将会日益增长,要求也会日渐提高,这对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建立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教育资源,降低教育成本,培养能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我们要不断研究的常新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6.

[2]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篇3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需求 职业关键能力 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西南大学2011年课改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31-02

引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1999年开办至今,在取得数量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传统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的桎梏使得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的需求还呈现出脱节现象,更谈不上满足社会的需求了。课程体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基础,是影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旨在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建立基于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管理人才。

1.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及其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经济交往日益频繁促使社会对文教、卫生、体育、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机构的建立和完善呼声日涨。有效地运作公共事业机构,提高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仅要借鉴国外管理经验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建立我们自己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设置正是在此背景下应时、应运而生。

1.1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现状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在管理学科门类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置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次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开先河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那以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国已有四百多所院校开设有此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1]。

1.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发展现状

课程体系指在一定培养目标指导下,依据相关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按一定比例和逻辑关系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2]。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办好专业,实现培养目标,办出专业特色的基础。尽管在专业开设之初,教育部高教司初步确定了专业的几门核心课程,但这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课程体系。之后在2000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再次在东北大学召开会议,以确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但这次会议仍未就课程体系达成共识。除了教育部在努力探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统一、规范的课程体系外,其他相关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有代表性的有娄成武教授提出的三平台说,鲁汉玲、玲提出的五大模块群说,刘卫提出的四大类群说等[3]。最终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身的综合性和各院校开设专业的背景不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仍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课程体系。

2.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建设的思路

2.1 建立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依据

建立一个专业的目的毫无疑问是向社会输出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但是就我们目前调查显示,学校培养的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和社会需求的能力尚存在不对称。因此,为了能更好的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可以依据社会对专业人才职业关键能力的要求,按照社会需求来开设课程建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实现方式,为了达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一目标,课程体系的建设就必须依托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来建设。基于职业关键能力建设的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上更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也能更好的保证学生的就业。

2.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的划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指为适应社会需求,公共管理人才应当具备的各种能力。我们认为,培养抵近社会需求的职业关键能力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通过2012年对400名对象的网络调查,我们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业关键能力进行了分析和划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体系包括通能和专能两个部分。具体来说,通能部分可以分为两块:一是通识能力,二是具体技能;而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则构成专能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看,具体技能和专业综合能力又可以归结为专业一般能力,专业一般能力和专业方向能力共同构成专业核心关键能力。专业核心关键能力是能力体系的核心,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能力体系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3.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的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课程体系模式。我们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构建了一套抵近社会需求的课程体系模式。除了对课程本身进行模块划分,更注重和培养模式相结合,以培养抵近社会需求的人才为核心,建立起统一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如图2所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由三个部分组成,其中课程体系和职业关键能力体系之间相互对应,职业关键能力作为中间环节是联系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的桥梁,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通过职业关键能力形成一个统一体。基于抵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职业关键能力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更能符合社会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从而有利于规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培养出与社会接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此课程体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板块、三个课群、一个环节”,“两个板块”指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板块,“三个课群”指通识课群、学科基础课群和专业核心课群,“一个环节”指教学实践环节。其课程体系及与之对应的核心课程如表1所示。

从课程体系具体课程设置上看,课程体系每一模块对应的课程基于两个理由设置。第一是职业关键能力。每一门课程设置都是基于抵近社会需求开设的,把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放在课程体系设置的首位。第二来自于国内各院校及国外学校本专业课程开设的成功经验。我们借鉴和吸收了十多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经验,综合了各院校课程开设的宝贵经验,从中提取已经达成共识的部分作为核心课程。

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部分联系紧密,关系清楚。必修与选修板块相互补充,同时三大课群又交叉在必修与选修两大板块中,最后以教学实践环节作为理论落实实践的保证。由此课程体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各部分共同作用于抵近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

结束语

总之,抵近社会需求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模式最大的特点是课程体系和能力培养相对应,能清楚的反映课程设置的依据,充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更有利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同时它也能满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统一课程要求,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立统一的课程体系,促进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李燕凌,唐玉凤.100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分析与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03,14(6):7

[2]马岱,史巧硕,吴敬松.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课程体系量化评价模式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9,(9):9l-93

[3]吴永生,魏巧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及学生成绩的定量分析[J].浙江杭州: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9:92-94

[4]安鹏飞,丁超,黄中中,黄琦,菅妮,姜仁良.基于能力培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计[J].天津:商业经济,2010,13:123-124

[5]李承辉,付用现,陈荣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J].江苏:中国农业教育,2009,6:32-33

[6]娄成武,郑文范,隋永强,黄一坤.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61-63

篇4

 

我国正式引进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始于1999年,2005年有了项目管理专业硕士教育[1]。目前,国内各大院校相继在工商管理专业、电子类和工程类等专业开设了《项目管理》课程[2]。高校一线教学人员对于如何开展《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实习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研究,提出了适应于《项目管理》课程的轮环式、研究型、合作学习式、案例讨论和沙盘模型等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3-6]。但是,目前的教学研究大多针对工商管理、电子类和工程类专业学生的教学,还鲜有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进行研究,本文将对此展开一些探讨与分析。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教学必要性

 

目前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有关项目管理知识的教学,一些学校是单独设立了《项目管理》的课程,一些学校则没有《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计划,而是将之融入了《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教育当中,笔者认为由于我国在公共事业管理领域项目管理的方式使用越来越多,而公共事业的项目管理与传统的公共事业管理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有明显的不同,国际国内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经验也不断积累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项目管理》课程,以适应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需要。

 

1.公共项目不断增多。公共项目即是作为一种政府对社会进行义务承担和履行的具体形式[7]。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调节以及政府对公共项目管理支持力度的逐渐加强,使得我国公其项目在规模以及管理层面均有了较大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公共项目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公共卫生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教育项目、文化项目和体育项目等。仅以国家级公共卫生项目为例,2014年所开展的公共卫生项目就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妇幼健康中国行、全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联合国人口基金项目、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新家庭计划、幸福家庭项目等诸多项目。

 

2.公共事业项目管理与行政管理的不同。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目标性、整体性和渐进明细性等特点,项目管理相对于职能化的日常公共事业管理来说,有着诸多的不同点。如项目管理的工作环境更加开放,需要与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打交道,沟通难度更大,有着更多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和期望需要识别;项目的目标性使得项目目标在计划、实施和评估中处于核心地位,结果管理比过程管理更为重要;又如项目的独特性和项目产出的渐进明细性也使得项目过程不可能完全遵循既有的程序和方法完成任务,需要有内容、手段等多方面的不断创新等等。因此,项目管理更需要能够容忍风险,更需要高度协调和保持创新性,整体性要求也更高。运用行政管理或一般公共事业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对项目进行管理会面临诸多的不适应,甚至会因此而产生问题让项目停滞不前。

 

3.现代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经验不断被积累和提升。随着公共事业项目的不断增加,不乏对中国公共事业项目管理经验与教训的分析与探讨,这一领域的项目管理经验也不断被积累和研究,而这些经验和研究都可以丰富理论的教学。如关晓红认为我国公共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升,目标以及实施目的需要明确,需要法律制度跟进[7]。张江涛认为地方政府公共投资项目管理存在招投标主体行为不规范、缺少专业评标人员、招投标制度不完善、监管上存在疏漏等问题,建议重视资金管理、加强对投资监督"严格执行审批程序、进行法制化管理和实行代建制[8]。贾俊明等人认为我国的公共项目绩效管理相对于国外先进国家而言,制度建设滞后,尚未能形成适应于中国的模式,评价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树立公共支出的绩效意识、完善项目绩效评价的法规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注重绩效评价信息和结果的应用和做好各项配套改革工作[9]。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项目管理》课程设置建议

 

1.教学性质与教学目的。进行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工作主要需要三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一般管理知识、所从事专业领域的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一般管理知识是学习项目管理的基础,项目管理学是从其中分支出来的一门学科。而掌握一定专业领域知识也为项目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领域的管理需要掌握的信息,需要在遵循专业领域基本规律和要求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管理,因此,《项目管理》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专业课。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科学管理项目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为从事公共事业项目的管理工作打下基础。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与日常公共事业管理的不同,项目管理特有的理论、流程和技巧,从而具备对公共事业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控制和评估的基本能力。

 

2.教学内容。目前,《项目管理》课程国内外的教材主要有两种编排体例。一种是按照项目管理的课程进行介绍,即按照项目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和收尾的管理过程将《项目管理》课程分成五部分。另一种方式是按照项目管理的内容将《项目管理》课程分成九大知识体系,即项目集成管理、范围管理、成本管理、时间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笔者建议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使用第二种教材,一方面这类教材的体系与国际项目管理联盟的权威著作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体系一致,另一方面按照九大知识体系来进行介绍,有利于学生对项目各方面的管理形成整体印象,更容易理论传授,也有利于其未来从事项目时能够尽快入手。因为学生毕业后往往是在从事公共事业机构的某个部门干起,在参与项目管理时往往也先从某个方面如财务管理、质量控制或人事管理开始,而不会一下子成为项目经理/负责人。

 

3.课程考核。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项目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10-11]。《项目管理》的课程考核需要充分体现这一点,期末的笔试成绩所占的比例不能超过50%,平时成绩比重可以高于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考核方式也要比较灵活,将课堂案例讨论、各类项目文本写作作业、团队作业和考勤等成绩按事先商定的标准计分,引导学生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应用上,功在平时,于讨论、练习和实习之中提高项目管理的技能。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项目管理》课程参与式教学探讨

 

与《管理学》或《公共事业管理》课程教学不同的是,学生在学习《项目管理》课程时,更容易呈现“高不着低不就”的情形,一方面觉得项目管理很简单,认为按照管理内容、程序和格式操作即可,另一方面面对项目管理实习时,甚至在大学生的小型社团项目管理实习时也无从下手,试图用传统管理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时,本科《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以知识/技术介绍为主,能更多激起学生兴趣的管理艺术介绍较少,如果不能充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在不断的积极思考中教学相长,学生容易失去学习本课程的兴趣,也无法学习到专业需要的管理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为此,除了采用相对较多的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方式,提出以下教学建议促进学生参与教学: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互动教学方法,可以形成师生间、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开拓学生的思维,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项目管理》课程可以在多边形定理、挣值分析、项目时间计划强制和依赖关系分析、项目沟通障碍及应对和合同谈判等较难理解或技巧性较强的理论教学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案例进行研讨,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案例既可以来自教师自己参与的项目,也可以从项目管理网站、专业研究文献和媒体的报道中选择国际国内的知名项目。为保证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中要做到:(1)事先准备案例,提前布置学生思考;(2)案例分析交流可以在理论教学前,也可以在理论教学之后。前者重点放在案例自身问题和学生应对策略中的问题发现上。后者侧重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在既有知识/经验上的进一步创新;(3)案例分析过程中,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要以偏概全。教师既要尽量给予学生自主权,不要过度干涉,又要在偏题或者需要支持时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

 

2.项目文书写作练习。公共项目的管理在从项目的启动到项目收尾阶段都会形成很多有形文件,对学生相关文件的撰写能力培养也是“项目管理”教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项目管理九大内容的活动中都有一些格式文件,如项目变更申请书、项目章程、时间网络图、项目人力资源计划、招标文件、总结报告等等,而不同的项目中这些文件虽然格式要求不尽相同,但关键内容相同,建议教师在教学各类文件内容与要求的同时,从政府网站、大型公共的项目网站、国际国内项目管理研讨会,或从事公共项目管理人员那儿获得文书的格式,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和课堂交流点评。需要注意的是,书写文书练习时,为减少一些专业领域知识缺乏而带来的文书书写困难,教师可以不规定领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领域锻炼文书书写。如果限定具体领域,专业性又很强的时候,教师要给予事先的专业知识支持。

 

3.团队作业。项目的高风险性和整体性使得项目管理更强调团队精神与团队合作,每一个团队成员应该围绕项目经理的管理和项目目标的要求,齐心协力完成项目任务。因此,在《项目管理》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团队作业是一个很好的实现方式,对改善教学效果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项目管理团队作业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自去演习,把自己置身于一个项目团队中,配以小组安排的项目人员角色,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与团队成员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当然,项目团队作业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要求都更高,也很费时间,因此,不宜过多。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会在集成计划的制定、项目变更和项目自我总结会议(教学过程结束前)三个环节安排团队作业,每次给予学生2周的时间准备,需要团队在完成任务后准备一个包含关于作业过程记录、作业结果和活动反思的小组报告,PPT汇报,但汇报人员由老师在小组成员中任意选定,团队分由老师打,而成员的得分则由每次作业的组长/项目经理打分,成员的平均分为老师给出的团队分。团队作业分计入平时成绩。

 

4.项目管理全程参与式教学。为加深学生项目管理过程和知识的整体性理解,参与式教学的设计也要体现整体性特点,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一个项目进行全程作业。在项目管理概述介绍结束后,即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人数5-7人,分组依据由学生自己选定,大多会选择以宿舍为单位并依据个人的要求进行微调分组。分组确定后,在集成管理一章中,小组完成项目选题和团队命名,其后的项目文书写作、团队作业均以此项目为基础完成。学期结束时,将完成的可交付物/活动成果按项目过程重新进行整理,并对整个学期的学习过程的得与失,成功与失败经验形成个人和小组总结,也作为平时作业的一部分予以打分。

 

作者简介:

篇5

关键词:管理;实践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203-03

管理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通过运用现代计算机等技术手段,对人、财、物、时间、空间、信息、自然资源、社会公共关系等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的活动。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是一所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涵盖理工、经管、人文学科的普通全日制高等院校。在其所属的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实践教学中,形成了几种具有不同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用模拟软件进行操作训练。旅游管理专业则是用近一年的时间,把学生派到宾馆、酒店、旅行社、旅游局等单位长期从事实际工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则用5~10周时间,采取学生自主实习(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分小组派遣到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企业人力资源部等地方实际体验管理活动。这看似不同的三种模式本质上是两类: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显而易见,这两类实习都有各自的局限性:校内实验室实习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校外实习控制不好则变成提前工作。如何才能让学生既学好管理理论又掌握实践技能,成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通过几年来产、学、研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了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提高。首先,从认识上解决了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涵

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主体或中心,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现场参与、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经典阅读等互动方式,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教学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目的是变以往学习者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记忆为技能培养,变单纯接受为创造性掌握。

二、实践教学基本方式

1.现场参与。直接参与到社会工作的具体场所,学习者身份是工作关系中的一员,通过这个角色发生的工作联系体会运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到北京市大兴区政府、民政局、黄村镇政府等部门体验政府管理工作流程。旅游系学生到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单位实际工作,这种教学方法使学习者身临其境,比较好地把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实习实践内容和体会有针对性地撰写毕业论文。学生表现好毕业直接就被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2.情景模拟。情景模拟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实验室、教室,运用沙盘、各种管理教学软件,通过教师把具体管理过程、工作角色、管理关系、管理目标讲解清楚,学习者分角色扮演工作人员再现管理过程的教学方式。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的做法是:学生每6~8人分为一个组,每组选择一个案例,课下小组讨论案例内容,分角色扮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提出涉及到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学习者在模拟过程中可以互换角色,从不同角度体会管理过程。这种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仿真性,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习者团队合作能力,激发了思维的相互影响,同时也密切了同学关系。

3.案例分析。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从媒体、现实生活、文献资料中,选择具有一定时效性、典型性、综合性,体现某种管理理论、管理技能、管理价值观的案例,首先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内容,然后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结合管理类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训练学生把自己的分析结果写成提纲,再让他们脱离书本逻辑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案例分析的最大特点是不设标准答案,允许学习者有各自不同的观点,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回应,从而使学习者全面投入学习实践过程。

4.经典阅读。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该学科的理论精华、研究方法、价值导向。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尝试通过经典著作阅读、讨论、报告的形式,增强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开课之初,教师给学生开列经典著作书单,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教师适当给以指导,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或阅读笔记,分班组进行交流讨论,最后提交经典著作读书报告或阅读笔记作业,并计入期末成绩。这种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学生应试教育背景下只学教材,缺少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的不足。

三、实践教学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教学是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是由管理类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决定的。学习和研究任何一门学科,要达到学以致用,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因而不能没有实践环节。管理类课程是应用性、操作性、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既包含具有普适性、规律性的一般原理,也体现针对特殊问题顺应变化解决问题的管理艺术,仅仅学习书本知识纸上谈兵,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高校本科生普遍是从中学校门到大学校门的年轻人,他们没有工作经验,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要掌握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就必须有统一安排、目标明确、管理规范、重视效果的实践教学。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分化为阶级以后,占有生产资料掌握政治权力的统治阶级,成为依靠其智力支配资本和劳动的特权阶级;广大劳动者成为制造剩余价值的纯粹工具,他们的智力被人为地荒废,体力又被繁重的劳动严重损害。统治阶级千方百计阻止人民智力水平提高,工农青年侥幸有机会进入学校,统治阶级也是要把他们训练成自己称心如意的农仆――能给主人创造丰厚的利润,又不会惊扰主人的安宁。列宁说:“旧学校是偏重书本的学校,它强迫学生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板的知识,这种知识堵塞了青年的头脑,把他们变成照章办事的官吏。”马克思认为,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发展是全社会发展的前提,人的发展不仅仅是体力和智力的发展,还包括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情感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丰富。在全球化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要把人力资源大国发展成人力资源强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教育家布鲁纳认为,“要培养学生探索各种可能性活动的热情,从而使他们形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有目的学习的倾向。”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索活动的情境,并指导他们在探索中不断获得正确知识取得成功。

2.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是基于教育规律和学习者心理以及认识论而形成的各学科普遍适用的基本方法。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是人类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的途径。”人类的思维不仅来源于感觉与知觉,而且来自于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互相协调所产生的动作,然后由动作内化产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再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在实践中把外部世界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过程,吸收到自己的活动中,然后“客体主体化”地“同化”于主体原已构成的认知结构,在这种认知结构中,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形成不同于以往经验的新认识,新的认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仅得到验证,而且成为实践发展的理论指导。因此,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决定智慧和能力发展的水平,决定社会关系丰富程度和个人在社会中发展的程度。价值观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灵魂,决定人类行为的方向。人的知识、技能是实践活动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手段,充其量只是“术”的方面,而价值观是“道”,它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其深刻变化不仅仅是受教育人数的大幅度增加,还应表现为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社会效果、教育评价标准等的根本性变革。

3.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团队合作精神。由于科学发展出现了综合性越来越强和分化越来越细两种倾向,知识总量呈现出几何倍数增长,仅仅靠学校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需要。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除政治思想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教育外,还要通过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科学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单靠个人奋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双赢。现代博弈论著名的“囚徒困境”例子说明,个体在博弈时,需要考虑他人的利益,要尽量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否则就会两败俱伤。所以,个体应该摒弃旧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观,从竞争走向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

4.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的人往往头脑僵化、循规蹈矩、死板教条,缺少创新精神和能力。英国哲学家F・培根说,在所有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发明、新贡献更加伟大的了。创新需要以知识为基础,在实践中获得分析、判断、综合等创新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研究表明,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普遍具有高成就心理动机、怀疑一切的批判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三、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选择指导教师科学设定实践教学目标。指导教师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要选择具有高级职称和良好学术修养、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由于校外实践教学比课堂教学难度大,复杂程度高,具有一定风险,如果指导教师选择不当,实践教学计划缺少明确目标和可操作性,仅仅是把学生带出学校课堂,实践效果就会很差。学生学习生活是不可逆的,对学生而言的一次性实践教学可能影响其一生工作态度和职业看法。所以,必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教师和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

2.理论知识为基础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用。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除受教材、场地等因素影响外,还与教师个性、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有关。因此,实践教学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相互渗透综合使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课堂实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1)案例分析;(2)情景模拟;(3)课堂辩论;(4)问题研讨;(5)交流读书报告等。课外实践教学常用方法有:(1)现场参与;(2)教师指导学生科学研究(URT);(3)自学经典著作;(4)个人创新作业(无标准答案);(5)小组学习研讨汇报;(6)参观政府、企事业单位;(7)问题答疑等。

3.尊重客观规律科学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决定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不能是单一的标准。从评价主体看,既要有教学管理机构的评价,也要有教师和学生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评价。从评价的内容看,既要有知识、技能的考核,也要有价值观的判断,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位一体。从评价的结果看,既要有主观确定的教学目标评估,也要有客观实际效果的验证,把主客观结合起来考查。总之,科学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就是看是否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就业和社会适应性提高。

参考文献:

[1]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邢以群.管理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4]笪强生,梁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03).

篇6

面对读者的这些疑问,我们精选了七组专业进行解析,希望能够对大家在填报志愿时有所帮助。

建筑学VS土木工程

提起建筑学和土木工程,有些同学可能会下意识想到:它们不一样吗,都是关于建筑的,为什么还要分成两个专业?其实,这两个专业并不等同。

应该说,建筑不光是研究怎样盖房子,更可以算是一门艺术。做好建筑艺术需要有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绘制等方面的能力,即使现在可以应用计算机来绘制图纸,使这方面的要求有所降低,但仍需要有一定的审美才能做出好图纸。所以,建筑学更多是从宏观角度来设计,融合了工程和艺术。至于需用何种尺寸的梁、柱,配何种型号的钢筋等,那是土木工程师考虑的问题了。

如上所述,土木工程更多是从实际建设方面入手,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力学、材料学等技术科学知识及土木工程方面的工程技术知识,研究、设计、修建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建筑物指供人们生产、生活或进行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如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等;构筑物指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生活的建筑物,如水塔、烟囱、堤坝等)。土木工程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人们进行生产活动、生活、各种研究活动都离不开建造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和修建各种工程设施。同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土木工程建设中的计算工作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

由此可见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之间的区别。具体来说就是,建筑学专业的同学设计出建筑物的图纸,而土木工程专业的同学则负责根据图纸将其建造出来。

从就业角度来讲,两个专业的学生前途都很光明。建筑学的就业去向为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建筑行业设计单位,一般从事建筑物的设计和有关建筑的研究工作。而从目前市场需求来看,我国的基础建设正在兴起,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需要大量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参与其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VS贸易经济

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日益兴盛,经济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于是文理兼收的经济类专业也日渐走红。在经济类专业中,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贸易经济两个专业可以说是一个主外,一个主内,内外兼修,相得益彰。

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国外的品牌产品,如可口可乐、阿迪达斯等等,而国外则流通越来越多的“Made in China”产品。这便是国际商品的交换现象,也正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研究的对象。总体来说,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由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组成的综合性学科,侧重研究国际间、国家与国家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贸易经济与前者在学习内容上相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贸易经济侧重面向国内的政府职能部门、工商企业等,培养通晓市场流通理论,掌握贸易理论和实务的经贸人才。

在报考这两个专业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这两个专业具有涉外性质,对外语水平要求较高,无论是学习专业理论还是从事相关实务,外语水平都至关重要。其次,由于这两个专业属于经济类学科,不仅涉及市场学、国际金融学、商品学的理论知识,还会应用到统计学、数学等学科的知识,因此具备一定的数学水平是学好两者的重要基础。

从未来发展角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会面对较为广阔的择业空间,从其专业涵盖范围的广泛性来看,涉及国际商务的各个领域都是本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就业的部门,国企、私企、外企、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等都可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贸易经济专业则培养的是面向政府和企业部门的适应现代化市场建设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到商业部门、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工商贸易公司从事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工作。实际上,这两个专业在就业渠道上有相通之处,比如外企是多数毕业生的首选。

电子科学技术VS计算机科学技术

如果说招收理科生最多的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肯定名列前茅,信息学院里的两大类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直都是热门。不过,“电子科学”并非“计算机科学”的另一种说法,两者实际上可是千差万别。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以数学和近代物理学为基础,研究电磁波的产生、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相互作用的规律,以及在此基础上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是随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而发展起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数据库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一言以蔽之,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研究电路的,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搞IT”的。

电子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设计类工作,比较适合头脑灵活、对电子知识感兴趣,尤其是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计算机专业则培养学生掌握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在内的理论和知识,具有研发计算机软件、硬件的能力。无论计算机专业还是电子类专业,都需要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和数学水平,比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要是从事软件工作的话,就需要编一手好程序,否则就非常吃亏。

这些年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因此社会对电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比较大。纵观电气信息类专业情况,可以说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生命力非常强,在制造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英特尔之所以霸气,就是因为它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电子科学与技术,能生产出速度飞快、运行稳定、质量上乘的计算机硬件。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渠道非常广,各类网络公司都需要专门的计算机人才加盟。另外,其他单位如金融部门等,由于也会应用到计算机和互联网,所以也需要计算机人才对硬件进行维护、管理。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VS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在专业名单上,自动化早已不是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可真要说出它究竟是研究什么的,可能对高中同学来说还有一定难度。尽管如此,这并不妨碍自动化成为报考热门,因为它属于信息产业,发展前景好,需要人才多,待遇相对较高,是科技发展趋势所在;再则自动化类专业应用范围广,几乎所有工业部门都同自动控制相挂钩,农业、国防都与自动化息息相关。然而,当自动化的前面加上前缀之后,你就得好好辨识一下再选择报考哪一个了。

比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它属于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和先进的自动化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培养学生获得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数控技术、机器人技术等)、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训练,在知识结构上充分体现了机械与电子并重的特点。所以不要被“机械”两个字迷惑,以为所谓机械制造就是要和笨重的机床、冰冷的零件打交道。其实现代制造业如今有了很大改观,很多制造系统已实现了计算机化,机械零件的设计、制图、产品规划都可在计算机上实现。

此外还有一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新兴学科,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发展迅速,相对比较成熟,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特点是电工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是一个“宽口径”专业。

从就业来讲,前者可以从事包括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自动物料运输、自动化装配、自动化检验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国内该领域人才供不应求的趋势较为明显。后者则可以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电子、通讯、机械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厂矿企业、科研单位、设计单位、技术开发公司从事研究、开发、设计和工程实施等工作,一些大型企业对本专业毕业生都有需求。

环境科学VS环境工程

现今全球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保护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为人知的流行语。因而,作为环保学科的两大支柱,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曾一度成为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那么它们究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这对系出同门的师兄弟,环境科学是师兄,而环境工程则是师弟。师兄为师弟提供了基本的理论知识,指导其行动;同时,师弟作为应用科学,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基础知识,反作用于师兄。

既然系出同门,两者所怀技艺自然也是同一家路数。在多数高校,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同小异,都要学习普通化学、微生物学、水力学、环境学概论、污染物检测与分析等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现在,有些院校按照“环境大类”统一招生,大二时再根据学生爱好选择餍专业方向。

不过,两者的发展各有侧重。首先,环境工程是环境科学众多分支之一。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诸多分支学科。其次,相对于环境工程的实践性较强,环境科学偏重于宏观上的规划管理和理论上的研究攻关。一般来讲,环境工程以处理污染物、减少环境灾害为目标,分大气污染控制、水污染治理及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等;环境科学则侧重城市、区域建设的规划,从整体布局谋划上为环境的协调发展做贡献。

未来毕业后,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可到高校、科研机构、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城市规划与建设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及应用技术方面的工作,而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则可就职于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资源咨询公司,或在涉及化学、制造、工程、采矿等领域的企业担任专业人员。

不过这里提醒一下,我国的环境保护尚未形成成型的产业,所以环境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还有待观望,所以大家要慎重对待专业的“冷”与“热”,不要一股脑随大流报考志愿。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社会各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各地环保项目纷纷上马,未来这一行业还是大有发展前途的。

行政管理VS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两个专业的区别历来众说纷纭。事实上,行政管理是管理学和我国现代行政职能相结合的产物,公共事业管理则是一门新兴学科,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研究教育、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这个专业分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两个方向,涉及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非师范类教育都是由教育管理专业衍生而来的。

尽管如此,两个专业还是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在课程设置上,都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必修课都有政治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政策学、管理心理学等课程。此外,两者在教学中都重视案例讨论,比如分析某家公司成功的管理模式,或评议政府部门的某项公共政策等,还要求同学们深入到各级企事业单位中去参观、实习,做社会调查,通过了解具体组织的实际管理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管理技能。

从就业上讲,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一般可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及科研工作。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去向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公共部门从事行政和人事管理工作,另一类是在咨询公司为政府部门、公司、企业及其他公共部门作管理咨询。需要提醒的是,这两个专业的学生都需要有较高素质才能找到好工作,最好有名牌高校的背景。

园林VS园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对城市的整体风貌也越来越关注,因此,要让一座城市绽放出迷人的“微笑”,就需要园林和园艺发挥本领了。这促成了园林和园艺两个专业从无人问津到渐渐热门起来。不过,由于名字相近,同学们很容易将两者混淆,当然,实际上这对听起来都很美的姐妹花专业差别不小。

园林是一个创造美丽景观的专业,职责是发现美、创造美、提炼美,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植物覆盖率,针对景观设计,侧重在城市建设、森林公园经营、房地产建设中进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而园艺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园林艺术”,实际上它是“园丁的艺术”,只是花卉种植和园林艺术联系得较为紧密罢了。

篇7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国际比较

社会保障基金是国家为实施各项社会保障项目而预先建立起来的专款专用的资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经济基础。本文在对比中美两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现状后,通过借鉴美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希望能够得到有效启示,从而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进一步强化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

一、中美社保障基金监管的现状比较

美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是以其法律体系为基础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首先就应该注重法制建设,以其作为强制性监管的依据和行为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宪法;二是社会保障法;三是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法。而我国在《社会保险法》颁布之前,有关于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法律法规并不多,且不够统一。《社会保险法》则是我国第一次对社会保险的专门立法。

美国的社保基金监管是典型的分散监管,美国社保基金监管机构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局、劳工部、财政部、国内税务局、社保和医疗统筹基金信托董事会等,各部门有明确的职能分工。而我国也已建立了社会保障行政监管机构,初步形成了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行政监管为主,财政监管、审计监管、银行监管、内部控制和社会监督等有机配合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这种监管模式借鉴了美国的分散监管模式。但是,近几年出现的社保基金被滥用、挪用等问题说明我国现行的社保基金监管机制尚存在许多问题。

二、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立法层次低

目前,我国《社会保险法》、《劳动法》及和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仅做了原则性规定,基本不具有可操作性。美国虽然地方政府可以自主制定一些具体的应用规范,但是社保基金的监管法律主要是由联邦国会通过的,并且根据其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关机关或机构还可以及时提请国会修订或制定新的法律。而我国在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方面,虽然出台了不少规范性法律文件,但这些文件多以条例、办法、通知等形式出现。所以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层次较低,权威性较弱,法规之间缺乏衔接导致难以形成严密有效的监管网络。

(二)监管机构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确

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机构不论是设置还是职能的划分都不够合理,监管资源分散,监管低效甚至无效。首先,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机构包括众多政府部门,这种多头监管的模式使得监管权力分散,并且由于管理范围不同而形成机构权责不明确或交叉重叠,在管理权限以及执行某些政策时矛盾重重。从而导致监管效率低下。其次,由于有的机构既是投资管理者又是监管者,所以导致其对自身的角色模糊,影响社保基金的监管。因此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我国社会保障监管机制严重失效。

(三)基金监管透明度低,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当前我国的社保基金监管体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社保部门在基金管理和投资运营的方面长期处于封闭的状态,不能及时向社会通报信息,除了每年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定期公布的信息,公众几乎无法通过其他渠道了解到社会保障基金的运用及投资的具体情况或者无法直接参与到基金运营的监管中,基金运营的相关情况也是直接向政府部门报告。在这种模式下,基金管理的透明度很低,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基金安全性存在隐患。

三、美国社保基金监管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一)建立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体系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相关法律都经国会批准,通过正式途径,而且各个法律之间相互衔接和配合,具有系统性。相比之下,我国虽然相继颁布了一些对社会保险基金和企业年金基金监管的办法,但是总体而言,比较零散,统一性不够,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监管法律法规系统。因此,我国应该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其可操作性。所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现有的法律法规体系,要完善中国的社保基金法律监管体系,必须在尊重我国有关法制现状,结合相关社会经济发展实情,在分析其他相关社会学数据基础上,分别制定多部平行的社保基金监管法律,以配合和联系《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等。

(二)普及监管技术和信息披露制度,增强基金管理的透明度

一方面我国常用的监管程序先填制表格、上报监管机构、进行审核然后再进行批复,这种先层层上报后再逐级下发的繁复的监管方式效率十分低下,因此影响了社保基金监管的效果。而在美国,使用电子、网络技术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是很普遍的事情。另一方面是应建立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首先,要严格制定社保基金的信息披露原则,披露的方式、时间、范围等,对什么组织公开,是强制还是自愿公开等,都需要以制度这样的形式披露。其次,利用社会监督的方式,把智库、社会团体、公民舆论等纳入社保基金监管的范围,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虽然日趋完善,但因制度和体制原因,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与漏洞,因此我国需要尽快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制度,健全社保基金监管的组织体系,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督,完善社保基金监管的信息披露制度,规范社会保障基金运营,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实现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 社会保障基金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J]. 现代经济信息,2010,23:380+396.

[2]欣静. 国外如何监管社保基金[J].社区,2007年第3期:39-40

[3]姚璐. 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完善[D].山西大学,2013.

[4]黎卓涛. 社会保障基金法律监管研究[D].中南大学,2012

[5]郭颖. 美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作和监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

篇8

一,指导思想

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申硕,搬迁的中心工作,与时俱进,稳中求新,为创建和谐校园,为我系各专业的协调,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申硕,搬迁新校区,迎评整改为契机,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著作水平为突破口,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稳步,扎实,全面地推进我系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荣辱观.充分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同心同德,创一流工作,争优秀水平.

(二)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

1.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 借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整改阶段的东风,进一步强化各个教学环节的管理.重点坚持教学督导检查和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定期进行教学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继续举行观摩教学,教学竞赛或教学培训,相互取长补短,使全系教师的授课水平普遍提高;改进教师及学生座谈会,倾听师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从而准确掌握本系教师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规范任课教师报表,教学日历,教学周历,教师日志,实验课运行记录等教学文件以及毕业论文选题申请表等毕业论文档案材料;着重改进教案书写,实验报告批改,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薄弱环节.

3.更好地发挥教研室职能,完善"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模式 强化"教研室主任是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研室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基础"的意识.从有利于学科建设出发,适当调整教研室设置,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配合人事制度改革,合理定岗定编,实行用人机制的改革,真正做到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4.巩固和发展教学基地 开辟市卫生局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新的实习基地.对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监督所,要在巩固的基础上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实效性.尝试采取"双向流动"的方式提高实习带教和理论授课的水平,即基地教师讲授部分理论课,院部教师参与实习带教;做好基地兼职教师的聘任工作和培训提高工作;探讨与基地联合开展科研工作.

5.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积极探讨案例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角色扮演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逐步更新实验课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强化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继续完成已经立项的教改项目的实施和总结,年内结题2~4项,并申报教学成果;做好新的教改项目的申报和立项工作.

6.抓住新校区建设和搬迁的机遇,大幅度改善教学条件 建设资料室,增加实验室功能,增加大型设备和常规仪器,并且要通过教学,毕业实习,科研等全面提高设备使用率.

7.继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为中青年教师成才营造宽松环境 按照学院规定,积极支持和鼓励青年教师读研,本年度推荐2名符合条件的教师考研;采取骨干教师进修培训,在职培训以及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实际工作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中青年教师,年内选派1~2名骨干教师短期进修,联系1~2项课程培训,选派2~4名教师到基地带教和从事公共卫生体系的实际工作.拓宽青年教师的知识面,强化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学习,注重创新型,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新教师的培养继续实行导师制,专业上从难从严要求,杜绝流于形式;生活上热情帮助,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通过仪器培训,脱产进修途径,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8.加强教材建设及精品课程建设 继续鼓励教师参编高质量的教材1~2部;争取申请参编或自编预防专业实验教材.在2门院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再建设1门院级精品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争取申报1门省级精品课程.

9.做好XX级预本,XX级管本的毕业论文指导和答辩工作 重点抓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规范化和质量.对毕业专题实践工作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毕业专题实践的具体工作任务及经费要下移到教研室,系里和学院教学管理部门进行中期检查,论文评审和组织答辩;积极争取专项经费的补偿机制和优秀论文的评选;将毕业论文质量与教师的报酬挂钩,鼓励教师在提高质量上花力气,下功夫,综述,设计,开题报告,原始记录,论文,参考文献齐备.

(三)以提高科研立项,成果,论文的水平为突破口,推进科技工作.

1.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申报各级,各类科研项目 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实用型科研课题为主,力争2010年省级立项1项,市级立项3~4项;计划结题2项,并完成相应的成果鉴定,申报1~2项科技成果奖.在国内科研合作项目的基础上,以中美合作项目"达斡尔族聚居地农村居民饮酒与农业伤害的相关性研究"为突破口,开展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共2页,当前第1页1

2.加大科技论文撰写力度 力争年内公开发表的论文数量增加,质量提高,争取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2~4篇论文.

3.加强学术交流 在学院和科技处的支持下,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来我院讲学,年内至少举办2次学术讲座;年内至少参加2次全国性或国际性的学术会议.

4.做好市营养学会的日常工作 加强组织建设;通过举办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参加科普宣传和营养咨询,加强对居民的膳食指导;年内承办2期公共营养师培训班,为社会输送营养专业人才.

(四)以申报院级重点学科为切入点,推进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

1.加强师资和学术队伍建设 重点提高学历层次,提高研究生人数和比例,优化职称结构,年龄结构;争取再引进1名博士,2~3名硕士;进一步发挥兼职教授的作用.形成学术梯队和相对稳定的3~4个研究方向.积极为博士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创造条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2.增加硕士生导师数量 2010年争取新增硕士生导师1~2名,联合培养1~2名硕士研究生.

3.建设1个重点学科(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该学科的学术队伍,研究方向,学术水平,基础条件,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学质量等要做到基本达标.

4.在稳定,提高现有专业的基础上,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增强专业培养的适应性.为申办新专业(专业方向)做好调研准备工作.

(五)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大学生成才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工作,强化学生管理队伍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1.抓好学风建设这件头等大事 继续开展树优良学风的"比,学,赶,超"活动和"评学"工作;严格考勤,请假制度,将学习态度与综合测评挂钩;继续加强考风,考纪教育,违纪者取消参加综合测评的资格,并实行班主任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考试作弊.从而在全系真正树立勤奋刻苦,求实上进的良好风气.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大学生的科研意识,采取"滚雪球"的方式,不断扩大指导教师的队伍,扩大参加科技活动的学生人数和范围.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把课外科技活动的良好风气发扬下去,坚持下去.

3.提高认识,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发动群众做好2010年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使年底就业率继续保持在80%以上.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利用本系现有专业的互补优势,注重并加强学生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举办职业生涯教育讲座,结合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4.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创建先进班集体 经过申报,创建,立项,考核,评选,表彰等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把被动评选变为学生的自觉创建,增加班集体的凝聚力,达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管理学生的目标.

5.完善家长联系制度 要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成绩,学院的要求,交费情况,使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形成良好的沟通渠道.

6.继续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 在学院提供勤工助学岗位的基础上,尽力自行解决一部分勤工助学岗位,辅以适当地捐赠,救助方式,保证贫困生完成学业;同时,激励他们自强自立,勤工俭学,提高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7.以学团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完善学团网页及就业指导网页建设.

8.及时更新,补充学生管理数据库,上报有关数据和信息;认真做好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按照学院学生工作规范的要求,及时完成其它方面的学生工作.

(六)做好搬迁的各项准备和搬迁后的安置工作 搬迁是2010年中心工作之一,为确保顺利完成搬迁,必须提早准备,周密安排,领导带头,发动全员.2010年3月开始着手实验室的搬迁准备工作,专人负责做好大型设备,玻璃器材的包装,力争把破损降到最低;2010年5月初步确定搬迁后安置方案;2010年6月召开师生搬迁动员会,并根据学院搬迁的总体安排,具体落实搬迁任务;2010年8月底完成搬迁后的安置工作,保证新学期按时上课,保证毕业专题实践和毕业论文的顺利进行.

公共卫生系

篇9

[关键词]就业需求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体系 模块设置 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38-03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除了就业人数庞大、就业岗位缺少、就业政策体系不完善以及就业观念守旧等因素外,学校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就业脱节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1][2]为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具有更强就业能力的高素质毕业生,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毕业生及主要需求单位的反馈意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将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制定出更有效的培养方案。

一、已毕业学生就业方向与专业需求调查

针对已经毕业学生对其就业单位性质,就业部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需求及毕业生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看法,我们面向毕业生设计调查问卷,向近三年毕业的学生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89份,其中有效62份。

(一)已毕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调查

从问卷反馈我们可知,近三年毕业的学生主要就业部门为土地及房地产政府部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建筑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部门(见图1),这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吻合。

图1 土地管理专业学生主要就业部门

(二)已毕业学生专业需求调查

不同工作部门毕业生通过自身的工作需求认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一些相关课程(见表1)。其中房地产测绘、公共关系学、房地产市场营销和人际沟通在不同工作部门均有一定需求,环境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除个别部门外也有相应需求。

表1 毕业生认为应增加的课程

注:该问题在调查问卷中为多项选择

根据反馈意见,应考虑增加房地产测绘、房地产市场营销两门课程,而其他如公共事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学和人际沟通已有相应选修课,在修改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增加课时以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

二、不同就业部门需求人才与关注知识能力调查

在关注已就业学生之余,我们还对毕业学生的就业单位发放调查问卷,旨在对不同就业部门所需求的人才与更加关注的毕业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调查。共发放100份调查表,收回90份,其中有效66份。

(一)不同就业部门需求土地管理人才调查

我们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四个部门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有相关需求(如图2所示)。

图2 不同就业单位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

(二)不同就业部门关注毕业生知识与能力的调查

对学生就业较多的部门及单位就公关及沟通、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3S及土地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和公文写作等知识与能力需求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见图3-图6),公关及沟通是所调查四个部门所共同关注的能力,除此之外土地管理部门对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更加关注;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更加关注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法规及政策等知识与能力;房地产中介更注重土地调查与地籍管理、土地经济与管理能力;建筑施工单位对土地法规与政策能力要求最高。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公文写作虽然不是每个部门最重视的能力但是却是每个部门都有一定要求的能力,因此,我们应针对这项需求开设相关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公文写作能力。

图3 土地管理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4 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5 房地产中介部门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图6 建筑施工单位注重的知识与能力

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依据调查结果,针对反馈中对专业素养和毕业生能力的需求,我们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关系学、公文写作及沟通管理等相关课程。并按照学科对课程体系所起作用的不同,将课程体系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课程模块。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资源管理院长(系主任)联谊会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讨会提出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模块、管理模块、技术模块等的理念指导下,我们按照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三个研究方向,将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划分为公共基础模块、资源模块、经济管理模块、技术模块共4个模块(见图7)。

每一个模块在设置相应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的基础上,另外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和社会需求,选择土地管理、资源经济、土地测量与3S技术方向的相关课程,拓宽就业领域和就业渠道。

图 7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设置示意图

在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设计时应当注意,一个模块应当是一组知识、理论与方法高度相关的课程集合。并且模块间应具有松耦合的特性,模块化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实现知识的自由装配与灵活搭配。只有将模块之间的关联度降到最低,模块化的架构设计才能达到最佳效果。[3]在调整及改进专业课程体系的同时, 还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技术及专业技能的培养, 适应高技术水平下的土地资源管理要求。课程体系的设置一方面要体现出土地科学发展的新动向,另一方面还要重视实践、实习课的教学, 特别是主要课程的课程实习、设计、野外调查和综合实习。[4][5]

通过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已毕业学生的实践需求及就业部门的实际需求调查,我们进一步明确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导向,对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方向提出具体要求,设置不同的课程模块,适当增开有需求的课程、增加需求量大的课程与实践的课时量,依据不同研究发展方向及自身兴趣爱好,引导学生选择相应课程,以求提高毕业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要的毕业生。

[ 参 考 文 献 ]

[1] 李升兴.浅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9):100-102.

[2] 李保民.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9,(12):39-42

[3]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5]1号[Z],2005.

[4] 马辉,郭汉丁.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模块化设计与实践平台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5):132-135.

篇10

关键词:当代中国;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一、“艺术学理论”学科设置与“艺术管理”研究现状

“艺术学理论”最初的雏形是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其第一个硕士点与博士点分别于1996年、1998年在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南京)建立。而早在1994年,张道一先生就在《应该建立“艺术学”》一文中提出了一个庞大的关于艺术学学科体系的构想,后被他提炼为“艺术学之经纬”,认为“艺术学”主要应该研究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美学、艺术评论、艺术分类学、比较艺术学、艺术经济学、艺术教育学、民艺学、艺术文献学等十大分支学科[1]。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后,关于其下属学科如何设置的问题,学者们在各自领域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和讨论。就艺术学理论这个一级学科而言,存在的争议更大一些。如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提出艺术学理论至少要研究“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四个领域[2];李倍雷教授则认为二级学科至少包括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批评、比较艺术学[3];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提出与张道一先生比较接近的“十大子学科”[4];杭州师范大学李荣有教授主张暂仅设置艺术基础理论、艺术应用理论两个二级学科,以及相关三级学科专业方向群[5];山东艺术学院李丕宇教授提出艺术学、艺术史、艺术管理与经营、艺术文博与保护等四大系类专业体系[6];此外,还有任也韵提出的构建“艺术学理论”学科的“三环学科框架”,即确立艺术学原理、学科艺术学、生态艺术学三个基本框架学科类型[7],等等。

从以上几位学者的观点来看,艺术学理论在二级学科设定上并没有一个明确可参考的标准,与艺术学门类下其他四个一级学科(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相比,指向性较为模糊。截止2013年11月底统计,2013年度全国高校及科研院所具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20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单位有69个 [8],但二级学科的设置五花八门,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综合性较强,坚持“少而精”,主要涵盖艺术史论、艺术文化学、艺术批评学、艺术管理学等;第二类是综合性的艺术院校,它们在学科设置上的特色为“宽而泛”,除了传统性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之外,还特别注重本土特色,如山东艺术学院关注文化遗产齐鲁文化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关注红楼梦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辽宁艺术学院关注东北亚音乐舞蹈文化研究等;第三类是以某一门类艺术为主的专业院校,这一类院校在学科设置上偏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如中央戏剧学院在艺术学理论下设戏剧学、西方戏剧史论、中国戏曲史论等研究;北京电影学院注重综合媒体技术、新媒体艺术等研究,北京服装学院注重服装史论与风格、中外服饰文化研究等。

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拥有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或博士点的单位在二级学科设置上显示出较强的初创性、成长性、延展性和包容性,同时还具有探索性和地域性。而作为其中研究方向之一的“艺术管理”则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处境。

首先,只有不到35%的院校承认或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其中除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东南大学等综合(艺术)院校相对较为成熟之外,其他院校更像是“附带”开设。由此看出,尽管凌继尧教授把“艺术管理和艺术创意”研究放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但它从属于艺术学理论尚未为大多数人所信服。

其次,已开设艺术管理相关研究的院校在涉及具体方向上,几乎是自主性的尝试,其中不排除为扩大自己学科点数量而盲目跟风的可能,以致在整个学科体系建设上缺乏经验,出现“东拼西凑”的现象。

再次,有学者指出艺术学理论研究指向必须是对一般规律的揭示。但这样一来,艺术管理研究就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因为它更偏向对艺术的管理和应用,与艺术学理论指向一般的原则似乎很难契合。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即使许多院校开设的“艺术管理”相关研究方向一致,却有可能分属不同学科(如艺术学、文学、管理学等)或不同学院,因为更多学者认为,艺术管理只是众多交叉学科和分支学科群体中的一员。

二、艺术管理研究学科的内在困境分析

(一)艺术管理研究的学科归属问题

艺术管理研究虽融合了艺术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领域,但其研究重心和目标归属应有所侧重,否则在艺术学和管理学这两大社会科学范畴内就容易引起“争议”。艺术管理的最初雏形是“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早期(1992年)只在国内少数几所院校设置,是以文化统筹艺术的概念,属于现代艺术管理意义上公益性的一部分。在1993年专业目录中,曾设有独立的“文化艺术事业管理”专业,仅仅是划入本科专业目录,也没有高一级的其他二级学科,但基本还是属于艺术学类之下。随后,教育部修订了专业目录,并于1998年第一次将管理类设置为学科及专业门类,在相关学科及专业设置中,公共管理类被列为一级学科,并且,可授予管理学、教育学、文学或医学学士学位的“公共事业管理”被列为其中专业之一。由此,有些院校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纳入到“公共事业管理”名下并开设相关专业。但与此同时,更多的艺术院校照样在“艺术学”下自办“艺术管理”相关专业,其理由是,管理只是服务艺术的一种工具和手段,艺术管理最终解决的还是艺术自身的发展问题;而相反观点认为,艺术管理只是管理学的一个研究分支,是管理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和研究,甚至认为,违背管理学一般原理与方法的艺术管理是一种“伪管理”[9]。2012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了第四次修订,新增了艺术学门类,但是仍未设置“艺术管理专业”,只在艺术学下开设了“艺术学理论类”专业,而与艺术管理更为接近的“文化产业管理”(可授管理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则设在了管理学工商管理类下。这导致许多高校在硕士、博士点建设过程中,涉及“艺术管理”方向的相关研究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尽管如此,将“艺术管理”主要置于艺术学学科进行研究与人才培养仍是我国目前的主要做法。

(二)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艺术管理”研究对象的界定,董峰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各学者的观点做了比较细致的梳理,认为对艺术管理研究对象上的探讨大致包括“艺术管理规律说”、“艺术管理现象说”、“艺术管理问题说”,并提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直接的和主要的对象是艺术组织及其活动”[10]的观点。王希俊、李精明两位学者在其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三种观点:一是认为艺术或者艺术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二是认为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三是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11]但在他们看来,单纯把艺术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与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的研究重复太大,违背了独特性原则,而把艺术管理活动及其规律作为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又过于抽象、复杂和难辨,具有不合理性。两位学者同时提出与董峰相一致的结论,即认为艺术组织及其活动是艺术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另外,田川流在其著作《艺术管理学概论》中也把“艺术活动以及艺术生产相关的领域和部门”作为艺术管理客体与对象[12]。显然,目前相关学者都试图对艺术管理研究的对象做一个界定,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术界的努力,逐渐有了较为一致的看法。然而,随着艺术管理研究的外延不断扩大,艺术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趋势以及新的交叉学科渗透,将使艺术管理的研究对象问题再次陷入争论的局面。而作为艺术学理论下二级学科的艺术管理,其研究对象还必须考虑到艺术学理论学科这一大的前提以及与其他并列二级学科的关系。所以,关于艺术管理研究的研究对象问题,还有待学术界做出进一步探索。

(三)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问题

早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前,作为二级学科的“艺术学”人才培养问题就一直存在。由于招生弹性大,各种专业的学生拼命往里挤,特别是长期受制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生在艺术素养方面欠缺积累。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学面临着教育资源体系的重新配置,搭建合理的艺术学学科框架体系的难题。而艺术管理在学科归属、研究对象上的问题延伸到人才培养上,直接表现为如何选择生源、如何设置课程、如何配置教学资源以及如何促进升学和就业等现实问题。目前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很多来自文学、哲学等人文学科,本身背景就很复杂,而作为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的艺术管理,经济学、传播学、营销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渗透其中,也给人才培养带来诸多挑战。概而言之,在整个艺术管理研究的人才培养上,主要面临以下几个问题:一是生源方面,既需要交叉学科背景的入学要求,又要保证生源学科背景相对一致性,二者存在一定的内在矛盾;二是课程设置方面,许多院校仍处于摸索阶段,课程之间联系不紧密,学科跨度大,难以构成体系;三是教学资源方面,面临着艺术学升格后师资、教材甚至硬件设施上的缺口,大部分院校在师资上滞后于招生工作,尤其缺乏具备艺术学和管理学学科背景且艺术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四是教学模式方面,传统灌输式教学容易忽视学生在艺术管理上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不利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关于艺术管理研究方向建设的几点看法

第一,艺术管理研究还应该遵循一个大的前提,即艺术管理研究应建构在艺术学体系之下。

首先,艺术管理以“艺术”作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点是没有疑问的。如果仅仅将艺术管理作为管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容易造成研究者对艺术特质的忽视,游离于艺术类别之外而沦为对一般管理活动规律的揭示。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艺术管理参与到整个“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系统当中,既有自己独特的内在规律性,又有着一定的外在约束力。尤其涉及到反映哲学、宗教、文化、道德、政治等意识形态的精神财富创造,一般管理的相关原理与实践都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艺术管理研究的任务是对艺术管理的主体、客体进行描述,从而揭示艺术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艺术管理研究虽然不直接作用于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但落脚点仍然是对艺术生产的促进,对艺术传播的规范,对艺术市场的优化和对艺术人才的发展,它与艺术学研究具有学科继承性和逻辑一致性。相反,突出艺术管理研究的管理属性,容易造成过分关注艺术管理的效用性、营利性和功利性,这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背道而驰。也就是说,艺术管理作为横架在艺术生产主体与艺术接受主体之间的桥梁,只是服务于整个艺术生产活动的手段和工具。所以,尽管管理学及相关学科下也开设了艺术管理研究,但相比之下,艺术学更有资格从事这项研究。

第二,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厘清艺术管理研究内外部逻辑关系。

从外部来看,艺术管理与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等多种管理形态出现并存的局面,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各有侧重,然而差异却很小。在当代语境下,文化产业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虽然注重经济效应,但同时也具有社会效应。而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如果不是从政策、体制等层面来表述,它们指的就是艺术管理,所以,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用“艺术管理”统筹这一类专业是合理的。

从内部来看,艺术管理研究需要建立起比较合理的理论框架,即如何把握内部学科之间的关系。目前,艺术管理研究指向了大大小小的不同具体研究方向,比如偏理论的艺术管理原理、艺术管理史等,偏应用的艺术行销、艺术传播等,以及专门讨论不同门类艺术的管理如影视艺术管理、剧院艺术管理、表演艺术管理、视觉艺术管理等,我们有必要对艺术管理研究体系进行梳理。此外,在艺术管理研究尚未成熟之前,艺术管理的外延应适当缩小。学科扩容是必然的,特别是在艺术学升格为学科门类之后,艺术管理作为融合性的交叉学科,艺术学、管理学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为其扩充研究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但是,从学科发展的合理角度来看,坚持一定的学科壁垒是有必要的,无节制甚至盲目性的扩充不仅会导致艺术管理研究再次陷入学科归属争论的泥淖,也会进一步消解其存在的独特性。

第三,在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学科意识培养,提高准入门槛,突出艺术管理的实践性质,教学相长,师生共勉。

首先,相对明确的学科意识和问题意识既是对研究范围的限定,也是避免研究对象空泛化和单一化的保证,这对于学科建设、研究范围、课程设置、论文选题等均有重要意义,尤其在艺术学理论体系下,艺术管理研究还不能完全脱离理论的建构。

其次,在师资和生源的选择上,高校有必要适当提高准入门槛。就艺术管理而言,学生往往缺乏艺术理论方面的素养,教师则受限于管理实践上的经验,所以在学科背景均较复杂的情况下,师生都应该自觉通过不同的“补课”方式,加强艺术学理论素养和管理经验积累,完善知识结构。目前,欧美许多高校在艺术管理研究生入学资格上普遍要求具有某一门艺术专长或管理才能,也正因为本科阶段很难兼顾艺术和管理两门课程体系,国外一些学者暂不主张在本科阶段设立艺术管理相关专业,这种做法有其合理性。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崛起,许多院校纷纷以此为契机开设相关专业,尤其是文化科技融合加速发展,产业跨界融合催生出文化、传媒、管理、经济、艺术、科技等跨学科研究,艺术管理研究应顺应时代需求,突出其应用性与复合性的学科特质,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未来,“产学研”合作教育、“双导师”制、学校与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培养,文理互通跨校联合、跨国交流等创新型人才培育模式或会在艺术管理研究领域得到推崇与实践。(责任编辑:楚小庆)

参考文献:

[1]张道一.艺术学研究的经纬关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4,(02):4-6.

[2]凌继尧.艺术学理论的二级学科的设置[J].艺术百家,2011,(04):19.

[3]李倍雷.构建艺术学理论的中国学术话语[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3,(01):22.

[4]梁玖.确立实事求是的艺术学科中国本土建设原则――关于“艺术学理论”二级学科划分的设想[J].艺术学界,2011,(01):17.

[5]李荣有.求是务实,百年大计:艺术学学科建设问题再思考[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2,(03):105.

[6]李丕宇.中外艺术类学科专业目录设置的比较研究[J].艺术百家,2013,(02):116.

[7]任也韵.艺术学的“总管”――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定位与设置的思考[J].艺术学界,2011,(01):20.

[8]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调查报告课题组.2013年度艺术学理论类专业建设热点与难点调查报告[J].艺术百家,2014,(01):16.

[9]谭魏.关于艺术管理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艺术教育,2013,(01):43.

[10]董峰.试论艺术管理学科建设问题[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8,(05):20.

[11]王希俊,李精明.论艺术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确定[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2,(04):25.

[12]田川流.艺术管理学概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Dilemma and Outlet of Art Management Study viewed from Arts Theory

LI Feng-liang, ZONG Zu-pan

(Research Institu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Shenzhen University, Shenzhen, Guangdong 518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