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2: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持续繁荣,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在紧急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受到了危机余波的冲击,国内企业的公允价值会计受到了影响。不同国家的学者对公允价值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认为公允价值毫无意义,一些学者确认为公允价值可以彰显投资市场的透明度。为了发挥公允价值的积极作用,我国学者必须把握财务会计的本质特征,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精确分析。
二、公允价值概述
1.内涵
所谓的公允价值,就是当天交易产品或资产所需要支付的价值。公允价值在会计报告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投资者参考的依据。在核算公允价值的过程中,需要对产品或资产的交易环境进行测评,判断买卖双方的交易意愿。在公平交易的背景下,二者所?f调的价格,就是最终的公允价值。
2.来源
对公允价值的来源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公允价值主要源自市场价格和未来的现金流量贴现。市场价格比较容易把握,在获取市场价格时,需要对市场报价进行获取和验证,将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基础。现金流量贴现的难度比较大,在现金流量贴现的过程中,需要计算产品或资产的折现率,以及市场价格的亏损率等等。
三、将公允价值计量引入企业的必要性
1.优化企业会计报告
首先,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优化企业会计报告。在企业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合约成为重要的交易形式,产品或资本被记录在合约之中,不再具有实体形态,传统的历史成本逐渐落后于时展的潮流。如果在此时应用历史成本进行会计核算,只能在合约真正具备法律效率时,才能计入会计报告之中,但是在合约过程中,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会出现亏损情况。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之后,可以在合约未履行之前,把合约期间发生的业务计入到会计报告之中,对资本或产品的市场价格进行判断,实现合作双方的信息互通。
2.提升企业经营业绩
其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在未应用公允价值前,企业在核算经营效益时,需要计算收入与投资费用的差额。事实上,企业除了交易环节会产生费用和收益外,资产流动环节也会产生成本和效益。应用公允价值后,企业在核算经营效益时更加全面,财务会计不仅要计算收入成本差额,还要计算交易资产或产品的公允价值,以及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化之后,公允价值的增幅和降幅。经过会计核算,会计报告的精确性将大大提升,企业根据会计报告,可以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提升竞争实力,降低财务风险。
3.维护企业实物资本
再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维护企业实物资本。不同企业的生产能力不尽相同,为了实现企业的循环生产,需要把投入的生产能力进行大规模回收。在应用传统历史成本进行会计核算时,生产能力并没有计入到核算范围之内。在引入公允价值计量之后,生产能力是重要的核算内容,需要对生产能力的市场价格进行预估,并根据生产能力的市场价格制定回收方案,保障企业的有效权益。
4.解决收益分配问题
此外,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解决收益分配问题。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收益分配不均问题,导致企业和投资者发生矛盾,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些非实物资产,我国并没有形成严格的划分标准,企业只能按照历史成本进行估算,根据资产的历史成本进行划分。值得注意的是,市场经济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上述分配原则很容易导致利益超分配的问题出现。在调和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公允价值计量的作用得到了凸显。公允价值可以计算资产的实时价值,优化资产分配。
5.提高会计决策质量
最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高会计决策质量。企业在进行会计决策时,需要以会计报告作为依据。在会计报告中,公允价值计量是最重要的参考项目之一。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可以提升会计报告的精确性,帮助企业经营者制定科学的发展决策;另一方面,公允价值计量可以弥补历史成本核算的不足,提高企业会计决策的质量和水平。
篇2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公共财政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分配活动或分配关系,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政府收支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是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财政体制和财政制度。它具有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和法制性四个基本特征。公共性是公共财政的本质特征,政府应从保证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公平性是财政分配符合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认可的正义观念。公共利益是与个人利益相对应的,具有客观性、社会性和共享性,公共产品和服务则是公共利益的具体形式。法治性则是公共财政通过法律体系来严格界定政府收支活动,从而保护个人财产权利不受侵犯。
二、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
民族地区由于受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和自然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基础薄弱,地方财力有限,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公共财政建设的压力与难度尤为突出。下面就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共财政建设为例,说明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恩施自治州地处湖北省的西南部,下辖恩施、利川两市和巴东、建始、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六县及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88万人,其中土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占52.6%。恩施州公共财政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依赖的经济基础薄弱。2006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89.5亿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8.8%,占湖北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3.34%下降为2.5%;人均国民总值5405元,仅为全国人均国民总值16084元的33.6%,是湖北省人均国民总值13296元的40.7%;全州地方财政总收入仅270473万元,占湖北省地方财政收入的2.3%。
(2)财政自给能力弱,公共服务低标准运转。2006年,恩施州财政平均自给能力系数为0.3,仅为全国地方平均自给能力系数0.606的一半;全州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19186万元,人均支出1080元,为全国2315元的47%,为湖北省1730元的62%;全州教育支出8.9亿元,人均支出229元,为全国341元的67%,接近湖北省240元的水平;医疗卫生支出2.74亿元,人均支出71元,为全国99元的72%,接近湖北省74元的水平;公共安全支出2.74亿元,人均支出71元,为全国158元的45%,为湖北省132元的53%;社会保障补助支出0.62亿元,人均支出16元,为全国143元的11%,为湖北省177元的9%。
(3)财政增收乏力,支出成本大。一是财政减收因素多,全州重大项目水布垭电站、宜万铁路、沪蓉高速公路等工程接近尾声,由投资拉动的财政收入将出现大幅下降,短期内替代财源缺乏。二是恩施交通运输不便,国家“择优扶强”的金融政策制约金融资金对中小企业投入,产业发展难度大。2007年,全州存贷差达85亿元,比2006年65亿元增加20亿元,增长30%。三是行政成本高,随着全国物价上涨,加剧趋势明显。如差旅费,恩施距离武汉六百多公里,一人去武汉往返需要两天,路费最低六百元,而其他地区仅需要三百元左右。四是财政负担重。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应由社会解决的事务,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全,只能由政府解决,加大了财政负担。
(4)财政改革不完善,财政管理监督机制依然滞后。为加强财政监管,规范财政资金运行,恩施州先后实施了农村综合改革、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和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取得了较好效果。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矛盾逐步显现。一是财政管理总体上仍然是计划经济因袭下来的管理模式,管理比较粗放,财政监督比较薄弱,重分配轻监督现象突出。二是预算编制较粗,总体框架上尚未跳出“基数加增长”模式,在部门预算的审核上,缺乏审核标准,随意性强。三是预算执行刚性不足,缺少全过程的有效监督机制,预算结果缺乏系统的绩效考核机制。四是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未彻底打破部门利益格局,距离综合财政管理的要求尚有很大的差距。五是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重购置轻管理,重复购置与低效运转并存。
三、促进民族地区公共财政建设的对策
(1)加强财源建设,实现财政收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民族地区区域自治政策的研究力度,积极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将民族地区优惠政策用足用活,落到实处。不断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将公共财政建设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紧密结合,落到实处。二是转变财政投入方式,尽可能地逐步减少特殊优惠政策、直接投资和财政补贴,加大财政贴息、财政担保力度。综合运用财政资金、财政政策、财政服务和财政监督手段,促进地方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三是健全机制和体制,规范财税收入管理。健全和完善财政、税务和人民银行的联动机制,推行政府统一预算,形成完整统一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建立财税收入增长监测分析新机制,及时准确监测财源变化和收入增长趋势,加强对重点税源的跟踪检查。
篇3
财政是政府的分配活动,是政府从收入的取得、钱款的保管、支出的安排、钱款的拨付和使用直至最终报账等一系列过程的总和。所谓财政监督,就是依据既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政府整个收支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和项目,甚至每一文钱所进行的监督,其实质是对政府权力的约束与规范,使政府只能在法律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开展财政活动。财政监督是财政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活动是由政府所有的科层(包括附属于各级政府的企事业单位和其他机构,下同)以及其官员具体进行的,因而财政监督应当是对于政府所有科层及其官员收支活动的监督,而不仅限于对财政部门活动的监督。
在市场经济下,任何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都需要监督,而财政活动又由于自身特点,更需要监督。
财政监督不同于企业财务监督。企业(包括私人,下同)的活动是经济主体追求自身个体利益的行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为了确保无数独立的企业活动形成有机统一体,需要政府制订相应的法律制度去约束企业的财务活动,由此产生的是企业财务的外部监督,这是社会通过政府对企业的规范;另一方面为了确保企业内部活动的规范有序,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也必须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去约束和规范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与人员的财务活动,由此产生的是企业财务内部监督,这是企业的自我规范。
政府的活动是政权组织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对于政府财务活动的监督与企业财务监督有其相似之处:一方面,社会公众必须通过人代会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去约束政府的财政活动,由此产生的是财政的外部监督,这是社会对政府的规范;另一方面,为了确保由各科层组织所组成的政府活动有机统一和规范有序,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还需要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以约束和规范政府各科层组织及其官员的收支行为,由此产生的是财政的内部监督,这是政府的自我规范。
财政监督根本不同于企业财务监督,它们的主要差别有:
1.约束经济权利与约束政治权力的差别。这是两者外部监督的差别。企业财务外部监督的根本点,在于它是政治权力对于经济权利的约束和规范。这是政治权力如何约束他人的问题。企业只是经济组织,只拥有经济权利。政府是凭借政治权力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的,这是政治权力对于经济权利的约束和规范。一旦建立了为市场所认可的法律制度,政治权力对于经济权利的约束和监督是相对有力的,也能够得到相对有效的执行。尽管经济组织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也可能弄虚作假、巧取豪夺等,但毕竟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而基本上只能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自己的目的,甚至弄虚作假和强取豪夺等也建立于经济权利的运用之上。此时政府对企业财务的监督,是“革”他人的“命”,其执法也相对容易下手。
相反,政府财政外部监督的根本点,在于它是政治权力对于政治权力的约束和规范。政府是政权组织,它本身就拥有政治权力。对于社会公众和人代会依靠法律权威对自己活动的监督,政府及其官员总会情不自禁地以自己拥有的政治权力进行对抗。一旦政府权力强于法律权威,则政府将一方面不尊重人代会和社会公众,另一方面对企业则予取予与,滥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以尽可能地搜刮社会财力,严重危害市场以至根本否定市场。此时社会要想以法律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其遇到的抵制是强有力的,监督可能是软弱无力的。
2.监督竞争主体与监督垄断主体的差别。市场经济是由无数的企业进行的,企业相互之间存在着平等的竞争关系,每个企业的活动都受到其他企业的制约,都必须服从自动形成的市场规则的约束与规范。政府对于企业及其财务的监督,只要从弥补市场失效的角度,形成统一的正式法律制度以规范企业行为就行了;主要的和基本的监督活动,实际上通过企业之间的相互约束与限制,以非正式制度的方式,通过市场的自动约束机制解决了。所以,监督企业财务活动来说相对容易。
政府则不同。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府,并不存在几个政府相互竞争和制约。政府内部结构是垂直的宝塔式结构,它的各科层组织及其官员都拥有一定的政府权力,都承担着部分政府职责,都从事一定的具体行政工作,它们相互之间是上下级的行政领导关系,而不是平等竞争的关系,社会从外部以法律形式约束政府权力有着巨大的难度,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3.法律监督有无延伸至内部监督的差别。由于企业是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因而企业能够独立自主地确定自身内部的监督制度和机构,采用自己认为适当的监督方式方法,只要它们不与既定法律法规相抵触就行了。这是企业所有者能够独立自主地拥有和支配企业活动的具体体现,是经济权利自我实现的基本内容之一。
政府则不同。它是整个国家政权机构的组成部分,必须受到整个权力构架的约束与规范。我国的宪法规定人代会是权力机构,而政府只是权力机构的执行机构。为此,财政的内部监督,是在外部监督的约束下进行的,具有社会公众和人代会从外部对财政的监督向政府内部延伸的实质。这是整个国家的政治权力必须形成有机统一体在财政监督上的具体体现。
(二)
不同的经济体制有着不同的财政类型,形成不同的财政监督内容与范围。
计划经济下不能说不存在财政的外部监督,如此时的宪法也规定了人代会是国家权力机构,而政府只是其执行机构等,绝对地说此时的社会公众和人代会不具备监督财政活动的能力显然是不确切的。但就具体实践来看,此时的政治权力格局中毕竟政府居于主导和决定地位,整个政治生活几乎只围绕着政府运转。在这种背景下,财政的外部监督更多只是名义上和形式上,真正存在并实际发挥作用的只有内部监督,外部监督只是内部监督的陪衬。换言之,此时的政府几乎是只依靠自我监督来完成财政的监督。
财政监督的这种状况,是由计划经济决定的。作为国营企业,企业是国家的所有物,企业活动所取得的收益,都属于所有者即属于国家。此时财政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国营经济,其实质就是国家集中原本就属于自己的财务,财政支出则是国家在安排使用自己的财力。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和个人对国家财政活动是无权说三道四的。此时政府无须对缴款人负责,缴款人也无权决定和监督政府的财政活动。所以,尽管社会公众拥有法律上的主人身份,但实际上是无法监督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此时有能力监督财政活动的只有国家自己。由于国家权力格局中政府居于主导的和决定的地位,又使得此时的财政监督只是政府的自我约束,是不受社会公众和人代会监督的。
这样,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经济活动是否能正常运转,与政府是否能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直接相关联。当政府能自我约束和监督时,其财政活动取之有度、用之有法,财政经济活动就相对正常和平稳发展;反之,社会经济就难以正常发展,严重者还出现灾难性后果。和“”时期政府的为所欲为使国民经济崩溃,其中财政的过度集中和无序使用财力是直接的和关键性的原因之一。其后政府被迫进行的自我调整之所以能够很快扭转局面而走上正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对财政活动的自我约束和规范。
市场化改革否定了这种性质的财政监督。改革使得企业和个人摆脱了行政附属物状态,成为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经济基础的这种变化,根本改变了财政活动是政府集中和使用自己财力的状况,而逐渐显示出财政的公共性质,即此时的财政收入来自社会公众,来自纳税人;财政支出是政府在替社会公众、替纳税人用钱,因而必须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因此,所有的财政活动都必须对社会公众、对纳税人负责,都必须由他们来决定和监督。正是这种变化,使得此时的财政转变成为社会公众的财政,即公共财政。
这种变化也就是财政监督模式的变化:首先,是社会公众和人代会对财政监督,即外部监督的逐步形成,并且其约束力度随着改革的推进而不断增强;其次,由于改革导致了政府职能、运行方式、制度构架等的不断变革与更新,也引起了财政内部监督的相应变化,形成了外部监督约束下的财政内部监督的新机制。于是,一个崭新的财政监督模式逐步形成。相对于旧的模式,新的财政监督的最大特点,就是财政成为社会公众约束政府活动,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性直接手段。它由财政的公共性所决定,反过来也具体体现了财政的公共性。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化社会是法治社会。市场化改革正逐步将财政活动置于法律的有效约束之下,其中包括财政监督。然而,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法治社会也远未建成,它表现在财政上就是社会公众和人代会以及法律还难以有效约束和监督财政活动,财政的法律建设还很不完善,财政监督主要还是政府的自我监督和内部监督。这种状况,是由市场化改革艰巨性所决定的,也是财政制度公共化改革还没到位的具体体现之一。
计划经济是依靠中央政府的高度集权来维系的,相应地,财政的内部监督也是以中央(上级)政府的集权和行政监督为基本特征的。它依靠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各级政府对本级所属各部门各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对下级部门和单位,财政部门对同级兄弟部门和单位以及各级政府对本级财政部门的行政监督等等,来构成统一的财政监督体系。此时行政权力是构成财政监督威慑力的基本依据,监督是依靠行政权威和行政命令来贯彻的。
市场化改革强有力地影响着财政的内部监督:一是改革的分权性质,使得地方政府、部门和单位的自大大增强,仅仅依靠高度集中统一的中央和上级的行政权威进行财政监督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一是财政的外部监督正在逐步形成,各级政府的自我监督活动日益被置于社会公众和法律的约束与规范下,随心所欲的程度正逐步减弱。
这种背景下的财政内部监督,关键是形成各级政府各自的自我约束力。此时中央政府的监督当然还需要,但更多的应当依靠地方各级政府去监督。否则在分权状态下,中央政府仍然要监督数以万计的科层组织的活动,显然是不现实的。为此,应当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提高财政法治化程度,通过宪法和财政法律,来约束与规范各级政府的自我监督活动。财政监督的根本出路在于法律监督制度的真正形成。
20余年的改革,我国财政的内部监督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法律对财政的监督力度逐步加强,法律对财政内部监督的根本约束正在形成,财政的制度化建设也逐步得到法律的规范和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正在从人治状态向法治状态转化。传统的单纯依靠行政权力进行的财政内部监督,也逐步转到依据法律和制度的监督上来了。随着政府预算的逐步透明化,社会公众、社会舆论和人代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财政监督上来,越来越多地决定着财政活动,财政的内部监督也更为公共化了。另一方面,由于分税分级的财政体制逐步形成,各级财政活动的约束和监督将更多地由本级的人代会来进行,从而各级财政受到上级财政的监督将会有所弱化。这样,都表明在我国建立法律对财政内部监督是完全可能的。
总之,我国财政监督模式的改革,其根本点在于:立足于财政的内部监督,按照市场化改革要求变革财政内部监督,同时将改革重心放在财政的外部监督上,全力推进财政法制建设,使整个财政监督法治化。
(三)
企业活动是市场的活动,其目的是市场利润的最大化。为此,企业必须通过市场交往,依靠经济方式去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对企业财务监督的基本点,就在于寻求市场收益的激励与其约束之间的均衡点,以确保企业通过合法正常的市场交往和自身的努力,去追求自身经济收益的最大化。政府活动则是非市场活动,其目的是权力和政绩的最大化。对于官员来说,工资等货币收益尽管是重要的激励因素,但职位的升迁,权力的扩大,声誉的提高,鲜花、掌声和人们的拥戴等,都是政府及其官员所追逐的,更高层次的还追求青史留名,等等。所有这些都不是通过市场活动,而是通过更多权力的攫取来实现的。由于政府的每一项活动都需要相应的财力,因而政府的各科层组织及其官员,也追求自身支配的公共财力的最大化。但这不是靠市场运营,而是更多政治权力的获得,和已有权力不受限制的使用。
这样,企业监督的实质是确保企业必须通过正当的市场活动才能获取利润。相反,财政监督的实质则是约束和控制政府权力,因而公共财政监督的最佳化,就是寻求公共财力支配权的授予与约束之间的均衡点,以确保政府及其官员不能滥用权力去危害正常和正当的市场活动,但又能够有效地服务于市场,确保整个社会福利函数的最大化。然而,我国财政监督的这一均衡点至今尚未达成。触目惊心极度紊乱的政府分配秩序就是其典型表现。
我国有着数千年的官本位传统,计划经济又赋予了政府及其官员前所未有的权力,使得政府权力几乎到了为所欲为的地步。20余年改革使得市场和资本因素有了长足进展,但未能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分权化改革在某种程度上放松了政府权力的约束和控制,经济规模的急剧扩张,又大幅度地放大了原有的政府权力失控状态,使政府各科层组织及其官员获得前所未有的财政财力;新的市场诱惑与刺激,使他们逐利动机大为膨胀更加自行其是。与此同时,改革否定了传统的制衡与协调体系,却没有相应地形成由社会公众、人代会和社会舆论约束政府行为的能力。进一步看,至今为止整个改革仍然是由政府主导,而不是由市场推进,这又加剧了社会监督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困难度。这些都使得传统政府的无限权力状态继续存在。这就是目前财政监督严重困难、软弱无力的症结所在。
然而,要想真正建立起市场经济,市场和资本对于政府的约束和规范又是须臾不可或缺的。政府是市场的直接对立物,因为政府不是按等价交换的市场方式进行活动的,政府活动的领域不是市场领域。所以,如果市场不能有效约束和规范政府活动于市场允许的范围与限度内,市场经济就是一句空话。
财政的公共化改革,恰好提供了最佳的手段和方式。财政是政府的直接经济基础,没有财政提供的资源和要素,政府就难以存在,就寸步难行。任何一项政府活动都直接间接地反映到财政上来,都或多或少地耗费一定的财力,财政的一收一支也就直接与政府的一举一动相联系,社会公众就可以通过监督政府的收支,而约束和规范政府的行为。财政的这种外部监督,是市场经济下所特有的,它直接体现了社会公众对政府及其财政活动的监督,是此时的财政之所以是公共财政的直接体现。通过监督财政活动,市场和社会也就直接约束和规范了政府的行为,从而确保了政府活动不仅不能侵犯和危害市场活动,反而只能为市场提供其所需要的服务而支持和促进市场的发展,也将使得改革从政府主导转到市场主导上来,确保市场经济在我国的最终建立。
总之,在市场经济下之所以需要财政监督尤其是外部监督,就在于如果没有公共财政监督,就没有正常的政府活动,从而也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
(四)
20余年的改革开放,使得我国的财政监督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主要有:则政监督职能逐步从对企业财务检查为主转向对财政收支监督检查为主,从事后监督为主向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财政监督机构从始于1962年的财政驻厂员机构到如今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财政监督体系;财政监督工作方式也从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清理检查“小金库”、清理预算外资金等到近年来的日常监督检查。不过,这些变化尽管很大,但仍未使我国则政监督根本摆脱传统模式,与公共财政监督仍有很大距离,亟需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为此,目前我国的财政监督方式应当有—个根本性的改革,这就是应当以强化法律对财政的监督为核心,以形成社会公众和人代会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为基本内容,着重抓好以下的工作:
1.抓好政府预算的监督。政府预算是公共财政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基本制度,因而政府预算监督也就是公共财政监督的核心和基本内容。政府预算直接规定着政府的年度收支活动,政府的一收一支都必须在年度预算中确立,都必须获得年度预算的认可。正是通过年复一年政府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审计和决算,社会公众以法律的权威约束和规范了政府行为。为此,对于政府预算的监督,就是对于财政活动的监督。社会公众、人代会、社会舆论、政府各机构尤其是审计部门等,都必须加强对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财政部门更要通过加强自身的内部监督来做到这点。因此,财政监督的要点应放在检查政府各科层组织与官员是否严格遵循了政府预算的有关程序,是否依据已确立的政府预算进行活动上面。
2.抓好预算外和基金的监督。预算外是依据有关制度规定形成的,但又没有纳入政府预算的政府财力。在体制转轨时期因其特殊的历史作用而急剧膨胀起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其副作用也开始严重起来,对公共财政的构建形成了直接的否定。为此,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其中主要是部门预算改革正逐步取消预算外范畴。但在目前尚难以一步到位,一时还难以真正的和完全的取消预算外。在这种背景下,对于政府的预算外和基金收支的监督,就应当侧重于依据已有的法律制度行事,既要检查预算外和基金活动中违反财经法规制度的行为,更要阻止政府各科层组织和官员情不自禁地扩大预算外和基金的范围与规模的行径,配合政府预算制度的改革,尽快从根本上取消预算外范畴,同时更要否定制度外范畴的存在,将政府财力基本上都纳入政府预算。
3.抓好依法课税的监督。就历史上看,公共财政直接起源于依法课税,即议会通过法律对政府的课税行为的约束。依法课税并不是简单的税收如何征纳的问题,而是关系到税收的课征是由政府决定,还是由社会公众决定的根本问题。只有当税收必须由议会或人代会批准才能征收时,政府必须依据社会公众的根本意愿安排使用财政支出之时,才能避免政府对市场的根本危害。然而,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税收的决定权都在政府手中,人代会或者只能同意政府的税法提案,或者政府干脆避开人代会以税收暂行条例的方式执行。至今为止,各级税务部门的课税活动,除了税收立法和税收暂行条例以外,还依据上级政府的税收计划任务来进行。一旦税收计划与税法发生冲突时,人们往往依据的是税收计划,而不是依据税法课税,或收过头税,或该收不收。于是,企业和私人不依法纳税与政府不依法课税的现象并存,都极为严重。为此,我国目前财政监督的—个重要内容,就应当是依法课税,是对于政府乱收税的督察和禁止。
4.抓好政府收费的监督。政府收费是公共财政收入的补充形式,但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税收所无法替代的财政收入形式。然而,近年来我国的乱收费现象越演越烈,苛捐杂费多如牛毛。更为严重的是,尽管政府已下大决心和花大力气进行税费改革,但困难重重历数年而无根本进展。应当说,乱收费是乱收税的派生物,只有能够乱收税,才能够乱收费,它们都是社会公众无力根本制约和控制政府行为的产物,是财政尚未真正“公共化”的具体体现。为此,我国目前财政监督的重要内容,就应当抓好政府收费的监督。
5.抓好财政其他活动的监督。就我国目前的财政监督来看,上述数项应当是其主要的和基本的内容,但财政活动并不仅仅只有上述几个方面,对于其他方面的财政监督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诸如对于政府债务的举措、管理、使用和偿还等的监督,对于财政资金向国库的缴纳、划分、留解、退付、保管、调度和拨付等的监督,对于国有资产(本)的运营、处理、收益、股权等的监督,政府各科层组织和官员执行财务制度、财税制度、法律制度等的监督,等等,都是财政监督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当注意抓好的。
【参考文献】
①傅明章、黄先林:《呼唤〈财政监督条例〉促进财政监督工作》,载《财政监察》2002年第1期。
篇4
一、基本观点
(一)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第一,二者要兼顾,不能偏废;第二,二者可以有所侧重,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不同。就目前我国来说,应该力求做到:
1.在经济生活中,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
2.在社会生活中,要把公平放在第一位。
3.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
4.再分配要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总的来看是正确的。
(三)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现阶段,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上,应当把二者兼顾起来,不再提“谁优先、兼顾谁”。
(四)在财税工作中,我们应该提倡并实行“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理念和原则。
二、财税理念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个人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影响
个人收入分配公平与效率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需要积极寻找这两大目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在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尚未突破人们的承受限度之前,随着分配差距的扩大,其对经济效率的激励作用会逐渐加强,主要表现为一种正效应。然而,一旦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突破了人们的承受限度,随着分配差距的扩大,其对经济效率的激励作用则会逐渐减弱,社会成员之间的内耗会大幅度增加,主要表现为一种负效应。若以横坐标轴表示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纵坐标轴表示边际效率与边际激励成本,便可得到边际效率曲线与边际激励成本曲线。
如图所示,边际效率曲线自原点始,向左上方倾斜且增幅逐渐减小;边际激励成本曲线自原点始,向右上方倾斜且增幅逐渐加大;两曲线交于E点。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在与E点相对应的X限度内逐渐扩大时,其所带来的边际效率大于所支付的边际激励成本,故可增加净社会福利;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越过X点继续扩大时,其所带来的边际效率小于所支付的边际激励成本,则会减少净社会福利;当个人收入差距为X时,其所带来的边际效率等于所支付的边际激励成本,净社会福利最大。简言之,E(X,Y)点即为效率目标与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目标的最佳结合点。
依据上述分析,所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与“公平优先,兼顾效率”,不过是向效率目标与个人收入分配公平目标的最佳结合点E(X,Y)趋近的两种政策取向。具体说来,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尚未达到X点以前,应适当扩大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采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当个人收入分配差距超过X点时,则应适当缩小个人收入分配差距,采取“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政策。
那么,我国当前的个人收入分配差距状况到底如何呢?
第一,我国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关个人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有基尼系数、收入不良指数、泰尔指数和阿特金森指数等,用得较多的是基尼系数和收入不良指数。据国家统计局和人民网提供的数据,2000年~2003年,我国居民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17、0.458、0.454和0.460,已经超过了0.4的国际警戒线,表示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已经很大了。
第二,我国地区之间的居民收入水平相差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为上海,最低的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也是上海,最低的是山西;各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还是上海,最低的为安徽。
第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2001年中国城镇居民平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9倍。如果考虑到实际购买力和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同差距则更大。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1,只有3个国家超过了2:1,中国便是其中之一。
第四,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据马晓河对城镇居民1990年以来不同收入阶层之间收入分配情况的研究,从1990年到2001年11年间最低收入户居民与最高收入户居民的收入差距扩大到了将近两倍。
第五,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变动的总趋势是不断扩大的。
(二)财税的分配性质所决定公共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以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或者说,是以国家为主体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经济活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公共性,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二是公益性,立足于非营利;三是法制性,收支行为要规范。公共财政发挥作用的领域是市场失灵的领域,即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无法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领域,这就需要公共财政通过财政支出、税收、转移支付等手段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与初次分配相比,再分配更注重社会公平。而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也暗含了社会公平的本意,即无论占有资源的多少,支付能力的强弱,社会成员都有均等地享有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权利。所以,公共财政的本质是公平导向的,或者说是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
税收作为政府参与再分配的重要手段,本身也存在公平与效率的抉择问题。就税制建设本身来讲,兼顾了公平与效率的税制才是最好的。但对某一时期的税收政策来讲,要么偏重效率,要么注重公平,两者并重不一定是理想状态。一般而言,效率型税收政策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平型税收政策则更有益于社会稳定。笔者认为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再分配的有效手段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理应在公平收入分配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财政政策和制度的调整
篇5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4、在职能转变上要有新突破。财政一方面要以支持和服务经济发展为已任,充分运用各项财政政策手段扶持、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决不能重回计划经济时期直接投资办企业、上项目的老路上,也不能总是停留在对少数企业实行减税让利的老套套上,而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围绕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个目标,转变财政支持和服务经济的方式方法。基本思路:一是通过制定和执行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政策,一视同仁地为各类不同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自我发展创造公平、开放、宽松的财税环境;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建设,搭建有利于创业和发展的公共平台,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三是通过财政投融资的杠杆作用,凝聚、引导社会资金的流向和流量,调控经济结构和布局。为此,财政必须着力做到三个转变,即由被动调控向主动调控的转变;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由采取单一调控工具向组合采用多种调控工具的转变,努力学会并善于运用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经济杠杆来调控经济活动,协调运用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其他宏观调控政策,并将政策的实施同促进生产、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结合起来;将政策扶持与财源再造结合起来;将财政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结合起来,加快培育和完善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加速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的转变,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5、在依法理财上要有新突破。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依法理财是公共财政的本质要求,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坚持依法理财,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理财、民主理财。为此,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和公平、效率、法治的原则,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拓宽理财思路,调整服务重点,把政府工作的着眼点放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促进政府工作尤其是财政工作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当前,要进一步加快财政审批制度改革,改变财政性资金重前期审批、轻后续管理的状况;围绕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促进增收节支,维护国有资产权益,大力加强财政法制建设,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解决财政问题,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的社会监督作用;建立和推行财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完善财政系统的行政复议制度,健全财政执法监督体系;继续推进“金财工程”,加快财政信息化建设,为深化财政改革,推进依法理财提供技术支撑平台;进一步加强财政部门自身建设,使之与“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同步;着力构建高素质财政管理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当家理财本领,促进财政工作上新台阶。为了进一步把握财政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寻求财政系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对策,努力开创全县财政工作新局面,建始县财政局成立专门课题调研小组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获得了一些初步的认识。
一、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根本指针
1、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理财观的思想基础,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和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同样,对财政工作而言,有什么样的理财观,就会有什么样的财政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取向,就会对整个财政实践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科学发展观决定着科学理财观,能否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统揽财政工作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把它切实贯彻到财政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体现到财政活动的每一项内容,落实到财政法规和政策之中,不仅直接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政策取向,而且必然决定着这个时期财政发展的路径和财政改革的成效。为此,财政工作只有自觉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转变理财方式,提高理财水平,才能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
2、科学发展观是确保财政部门正确履行职责,发挥财政职能作用的重要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具有筹集和调节收入、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等功能,既是政府全面履行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财政税收政策的调控作用,以及财政资金投入方向和投入力度变化所产生的导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而且还能够协调城市和农村、地区与地区、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支持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更好地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财政部门作为财政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自身建设,才能正确而有效地履行制定和执行财政政策、组织财政收支、实施宏观调控、开展财政监督、协调利益分配关系等职责,为振兴财政服务,为推动“五个统筹”,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3、科学发展观为破解当前财政工作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县财政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应当看到,处于转轨时期的财政,由于种种原因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够配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未完全落实到位,尤其是省以下政府间分配关系尚未完全理顺和规范,基层财政比较困难;二是我国市场发育程度不高,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到位,公共服务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尤其是财政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财政收支矛盾尖锐;三是财政职能作用在某些领域尚未得到应有发挥,财政工作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的要求,财政理论建设相对滞后于财政实践;四是经济领域中违法违纪现象时有发生,财经纪律松弛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上述矛盾和问题是多年累积下来的,既有认识和理论上的根源,也有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加快制度创新,强化财政管理,严肃财经法纪,循序渐进加以解决。
4、科学发展观是检验财政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公共财政作为与市场经济相伴而生的一种财政运行模式,旨在解决公共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服务公众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公共财政的上述目标可否达到?亦即政府解决公共问题的能力怎么样?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好不好?服务能否满足公众需要?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其中最重要的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促进“五个统筹”,是否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和本质要求。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既是做好财政工作的思想源泉,也是检验和评判财政工作质量和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
二、进一步理清财政工作基本思路、明确主要任务
古人云,财政即理财之政,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政治范畴,因而,财政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应以各个历史时期国家发展的任务和政府施政的方针为依归,与政府担负的职责相匹配。从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看,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大致可概括为“一二三四”,即一个目标、二条主线、三篇文章、四大方面。
1、一个目标,即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构建公共财政体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政府施政的一项重要目标,也是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模式的一个重要定位。公共财政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一种分配行为或经济活动,具有一般与特殊之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既有别于以往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一统”财政,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共财政,属于公共财政特殊,这是由我国社会经济形态、现实生产力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文化传统及市场发育程度所决定了的。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们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方面已迈出了重要步伐,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作为一种崭新的财政运行模式,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建立财政事权清晰、财政职能健全、服务公众需要、管理科学规范的公共财政体系的目标要求,仍有不少差距。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力争早日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2、二条主线,就是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是缓解财政收支矛盾,战胜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也是财政工作化被动为主动的制胜法宝。尽管随着财政理论的发展和财政改革的深化,财政收支的规模、范围等处于不断调整和变化之中,但无论如何改变,增收与节支依然是财政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政府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财政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和体现在收、支的数量和质量上。抓住了增收与节支这两条主线,就抓住了财政工作的牛鼻子,财政工作就将居于主动有利的地位。否则,财政上不去,支出不节制,财政工作就将处于被动之中,甚至陷入困境。增收,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广辟财源,做大财政收入“蛋糕”;节支,就是要切好财政“蛋糕”,厉行节约,力戒浪费,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我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坚持做到勤俭办一切事业这一点尤为重要。
3、三篇文章,指的是生财、聚财与用财。“三财之道”历来就是财政工作的主心骨,它既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能否讲究“三财之道”,做到“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不仅关系到财政职能作用能否得到应有的发挥,而且关系到财政能否振兴和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生财是前提。生财为本,生财为先,只有坚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壮大财力,做到生财有方,才能确保财政的可持续发展。聚财是关键。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遵循公平和效率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纳税主体的税负水平,做到聚财有度,才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用财是核心。只有做到用财有效,财政工作方能达到预期效果,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县可支配财力有限,但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尤其需要讲究用财之道,把纳税人的血汗钱真正用到刀刃上。
4、四大方面,包括财政发展、财政改革、财政管理和财政建设。既相互关联,互相促进,又相互区别,各有侧重。一般讲,财政发展是目的,财政改革是动力,财政管理是关键,财政建设是保障。财政发展取决于经济发展,一般用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来加以衡量。财政改革主要涉及处理财政与经济、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中央与地方、城市与乡村的关系,需要通过创新财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提高经济与财政的运行效率,创造有利于市场机制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外部环境,推动财政发展,在此基础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财政管理主要体现在开展财政活动、组织财政收支等日常工作之中。以校正市场缺失为天职的公共财政,是以非市场方式,按非市场程序,在非市场领域,以非市场目的来开展活动的,具有公平性、非盈利性和法治性等基本特征。为此,必须摆正政府(财政)与市场的位置,界定好二者之间的责任,凡是市场办得了的,办得好的,就不应由政府(财政)来承担。只有做到定位准确、职责分明,才能确保政府(财政)职能的正确行使,并达到其预期的目标。财政建设涉及一系列财政制度安排,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包括财政理论建设、财政业务建设和财政思想政治建设等。搞好财政建设,对于正确而有效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推进依法理财,推动财政理论的创新和财政实践的发展,进而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公共财政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三、不断创新财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
1、进一步完善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看,包括宏观财政政策在内的任何一项宏观经济政策事实上都是短期行为,具有时效性,这是因为这类政策旨在相机对宏观经济运行实施反周期调节,本身具有时效性,只能在特定时期加以采用。从中长期看,仍以采用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为宜。对我国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面临的困难,中央政府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另一方面不应也难以长期借助扩大财政赤字的方式增加对其投资,以求其经济增长。特别是随着财税金融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面临着多方面潜在风险不断向财政聚集的情况,为此,必须把防范、规避和化解财政风险作为确保财政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刻不容缓地摆上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一是本着“责权利”和“借用还”统一的原则,对政府债务实施总量控制和源头控管。国债发行权宜继续留归中央,严格依据财政承受能力核定各级政府的举债规模,强化各级政府管理债务的责任,抓紧解决眼下部分基层政府过渡负债的问题。二是建立健全财政债务风险预警监测机制,实行政府债务全口径统计、风险管理和报告制度,优化债务结构,控制财政赤字规模。三是充实偿债准备金,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四是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减少财政直接投资;按照wto规则的要求,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份制改造,明确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能定位及补贴机制,建立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的目标责任制,减少国家最终所要承担的损失。
2、完善财政监督管理机制,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市场经济越发展,财政监督管理越重要。只有加强财政监督管理,规范财经秩序,才能为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主体平等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基本思路是,以规范财政管理和财政分配秩序为重点,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以财政管理信息化为手段,不断创新财政监督管理的机制、手段和方法,通过采取事前稽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惩戒相结合的办法,对财政收支特别是重点支出,实行从申请立项、核定预算、拨付资金,到安排使用的全过程监管,并追踪问效,确保财政资金运行程序的高度公开透明,从思想上改变重收入轻支出、重分配轻监督的状况,从机制上消除财政资金安全的隐患。同时,抓紧建立健全一套以财税审计专业监督为核心、单位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相配合的全方位监督体系,依法查处财经领域各种违法违纪问题,并把发现问题、查处问题与改进工作、完善制度结合起来,努力构筑财政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防治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
四、财政工作要有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1、在理财观念上要有新突破。财政工作与党的事业密不可分,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认识和看待做好新时期财政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更新理财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观,增强全局意识、服务意识、效益意识和效率意识。财政作为各种矛盾和利益的交汇点,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就财政论财政,站在财政看财政,而要跳出财政看财政,站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审视财政工作,把握财政规律,拓宽理财思路,做到不仅会算财政账、收支账,还会算经济账、社会账、政治账,正确认识和处理财政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财政与经济速度、结构和效益的关系;生财、聚财与用财的关系,始终把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财政工作的主攻方向,把公共财政的理念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
2、在制度创新上要有新突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主要体现在定政策、立规矩、建机制和改进公共服务上,目的是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对财政工作而言,就是要通过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理顺各种分配关系,为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税环境。当前,应把预算管理继续作为财政改革和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一是编制复式预算。贯彻落实《预算法》,在编制公共预算的同时,实质性启动编制国有资产经营预算、社会保障预算和政府债务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二是完善部门预算。把各级预算单位全部纳入部门预算范畴,建立科学的定额标准体系和严格的项目预算管理程序,完善预算收支分类方法,修订预算科目,加强项目预审,注意预算与计划的衔接,使之做到公开、透明、通俗和规范,以提高预算编制的针对性、准确性、规范性和有效性。三是健全预算决策、执行的制衡机制。部门预算既要编制科学,又要公开透明,便于执行。特别是有利于衔接政府采购,有利于方便财政拨款,利于审计监督和人大监督,确保预算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增强预算法律约束力。四是进一步延伸政府采购的范围,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效率;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逐步淡化乃至彻底取消预算外资金概念;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从机制上堵塞财政收支漏洞。五是加快事业单位预算改革。遵循区别对待的原则,对经营性事业单位,一律推向市场,财政停止供给;对准公益性事业单位,适当核减事业经费;对公益性事业支出,实行按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核拨经费。六是抓紧建立科学、规范、量化的绩效预算评价指标体系,强化“成本一效益”评估分析,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
3、在服务重点方面要有新突破。要把促进“五个统筹”作为财政服务的重点。一是鼎力支持解决“三农”问题。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尤其是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县乡财政等方面的配套改革,理顺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分配关系,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加大财政支农的力度,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三农”。二是推动社会事业加快发展。认真落实并不断完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大力支持社会事业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重点支持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体制改革和公共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大力支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合理运用财税调控手段,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轨道。四是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篇6
1.从公共财政角度看,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具有公益性和为社会服务属性。
公路管理机构现在的职能主要是负责国省道干线公路的管理与养护,同时提供公共服务产品,这是其承载的社会功能,且主要以社会效益为主,不以营利为目的。交通运输部也将公路管理机构的职能定位在公益性、公共服务性质上。
2.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层面看,也规定了公路管理机构为具有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的公共部门。
根据《公路法》第八条的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可以决定由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法规定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依照《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具体负责公路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可见,从国家法律及行政法规层面上对公路管理机构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定位做了明确规定。按照《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将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公益事业单位确定为基本公共服务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前已从公共财政角度对公路及公路管理机构所具有的公益性、社会性及公共性有所论及。而且结合我区实际情况,人民政府年初业已明确规定: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公路管理机构负责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对收费公路及农村牧区公路养护与管理进行行业指导。至此自治区公路管理与养护体制从国家法律制度上、从其所从事的基本社会职能定位上,以及从公共财政角度等方面得到了制度基础保障并得以确立。
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公路养护资金来源的影响
依照《公路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国家采用依法征税的办法筹集公路养护资金。2009年国务院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后,公路养护资金改由中央财政通过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方式分配给地方。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逐步深化,财政部决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第五条也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从事公路管理、养护所需经费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就目前而言,公路管理机构使用和管理的公路养护资金,整体上仍属于预算外资金,仅有极少部分由财政预算安排。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经费将由预算外资金管理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彻底改变原来的资金条块分割、财政预算体系不完整等状况,进一步体现公共财政内在要求。人民政府年初也作出政策性规定: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公路管理和养护所需经费,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能所需经费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并按照公路管理权限的划分和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及时足额拨付管理单位。至此,公路管理机构的公路养护资金依法得到了保障。
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立法机构(人大)、政府对公路管理机构监管方式的变化
1.由行业监管为主转向预算监管为主
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后,单位预算一经审查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单位预算的执行将贯穿于整个预算年度的始终。改变了过去资金条块分割状况,过渡到以财政预算监管为主的新阶段;业务上,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公路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
2.公路管理机构单位预算的法制化、规范化大大加强
公路管理机构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同级人大要对政府预算进行审查并批准;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将根据《预算法》等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对纳入预算的公路养护资金从资金拨付、使用及管理等方面(比如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是否足额上缴路政赔偿费收入及罚没款收入等)加强进行监管;政府审计部门将依据《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公路管理机构执行预算情况进行审计。因此,面对监管方式的重大变化,公路管理机构自身应提高依法履职的各种能力,强化执行单位预算的法制意识,改变过去公路行业支出计划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履行好立法机构、政府部门及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提供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
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公路管理机构会计核算的影响
1.对资金管理方式及会计组织系统及核算能力要求大大提高
目前,公路管理机构的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其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将实行事业单位统一的资金管理方式,即“国家对事业单位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资金管理方式的变化会引起会计组织系统的变化。我们认为:由于单位预算一经批准即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具有刚性约束,如果不改变习惯过去的养路费支出计划的相对软约束和伸缩性,将不能适应预算的法律硬约束。我们也认为未来可能这是一个政府公共财政的大趋势:公共财政资金管理方式将高度集权、高度监督管理、高度公开透明,同时强化公共部门的问责制,强化对人大、政府以及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所有这些要求,必将深刻影响包括公路管理机构在内的公共部门,对公路管理机构预算执行力、依法履职能力及受托责任的承担能力,是一大挑战。故公路养护经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使预算外资金收支全过程处于人大、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的监督之下,有利于规范预算管理,提高依法理财水平,并将逐步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等。这些会对会计核算形式及内容产生重要影响。
2.对会计核算形式的影响
在公路管理实务中,大多数公路管理机构基层会计单位采用独立核算形式,有的采用对二级会计单位报账制,究竟采用何种核算方式,要视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后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财经规章具体要求,取决于公共财政下的预算管理要求。在现行体制下采用集中核算形式的优势是:可以统筹考虑资金运作,优先安排人员工资、社会保障费用、公路养护生产费用、自然灾害造成的公路应急处置费用等。其优势是一定程度上预防公路养护资金的挤占、挪用,劣势是不利于调动基层养护作业单位的积极性,有的会产生抵触情绪。实务中,应根据单位预算管理目标、财务收支状况及财政政策和会计制度及会计核算等要求,决定采用集中或分级核算。
3.会计核算的依据发生变化
公路管理机构现行的会计制度是原交通部印发的《公路养护会计制度》(黄本),具有行业会计制度性质。纳入预算管理之后,开始执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意味着从行业会计制度过渡到统一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我们认为,随着政府公共财政的加强以及公路管理机构职能的明晰,公路及公路管理机构的行业特点将慢慢淡化,其公益属性、社会属性及公共属性将得到进一步强化,是一种发展趋势。
4.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发生变化
第一,改革后,公路管理机构按法律、法规收取的路政赔偿费(原来收取的补偿费按国务院规定已取消)和罚没收入,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上缴国库的罚没收入款项,应通过“应缴国库款”科目核算;取得按规定应上缴财政专户的路政赔偿费款项时,应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科目核算,而不是再按原《公路养护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其他损益”科目核算路政管理的赔偿款。第二,改革后,因执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固定资产标准有了变化。关于计提折旧方面,由于现行《公路养护会计制度》要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而按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定,只要求事业单位提取修购基金,并没有要求提取折旧,又规定,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中也规定,实行固定资产折旧的事业单位不提取修购基金。但我们认为,公路管理机构所属的基层养护作业单位,具有养护生产性质,为了准确而全面计量、计价并进行养护成本核算,继续计提折旧是适当的。
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遇到的几个难点问题解析与探讨
1.如何理顺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最大的难点。前已述及,依照《公路法》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公路管理机构具有行使公路行政管理职责和公路保护监督管理职责。自治区人民政府依法作出政策性规定,由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公路管理机构(即内蒙古公路局)负责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对收费公路及农村牧区公路养护与管理进行行业指导。这一规定显然将《公路法》第八条第三款的规定,即“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对国道、省道的管理、监督职责”排除在外。这就是说: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最高决策层面上首先确定了下一步公路养护与管理体制这一最根本性的制度基础框架,为其他相应改革打下了牢固基础。由之,可合理作出推断: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我区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可能的考虑是: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所属公路管理机构(即内蒙古公路局)直统管理各盟(市)公路管理机构。
2.强化了公路管理机构所承担的使用公共资源(纳税人)的责任。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公共财政的内在本质要求政府对公共资源承担受托责任,对立法机构(人大)及社会公众承担受托责任。
第一,一方面《公路法》及《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赋予了行政管理权利,另一方面,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后,公路管理机构承担的责任也相应加大。首先同级人大要问责,问询公路管理机构法定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第二,同级政府财政、审计部门要问责,问公路管理机构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的情况。第三,上级主管部门(包括业务主管部门)要问责,问执行上级部门预算的情况。第四,社会公众要问责,问社会公众(纳税人)期望的公共服务是否得到了满足与提供。可见,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公路管理机构,随着公益性及社会属性的不断强化,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社会责任将更重,对全面正确履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路政管理单位隶属谁更合适
实务中,常有人提及路政管理单位隶属谁的问题,社会公众对路政管理关注度也非常高。依照《公路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路政管理单位不能作为一个行政主体行使路政管理职责,只能依照《公路法》的规定隶属于公路管理机构方可行使路政管理职责。如前述,既然自治区人民政府已依法决定由内蒙古公路局负责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养护与管理,那么据此是否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内蒙古公路局也同时负责行使自治区境内国省道公路的路政管理职责。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也自然解决了路政管理单位隶属谁更合法更合适的难题。
4.如何解决当前面临的养护生产经费不足与基层养护人员缺乏的问题
一是“养人”与“养路”的矛盾比较突出如果按照现行的《公路养路费使用管理规定》,养路费使用安排的比例,用于养护工程方面的费用比例,每年不低于养路费总支出的80%。实际情况如何呢?现以我区某市公路管理机构2013年公路养路费支出结构为案例分析。该市2013年人员工资占养路费总支出比例达71%左右,社会保障费支出约占养路费总支出的15%,也即用于“养人”的费用两项合计达86%左右。用于养护生产费用仅占养路费总支出的11%,余为机构管理费,约占3.35%。这种养路费支出结构的实际状况与规定的用于养路80%相比,正好是“倒二八”情形,即用于“养人”的费用占80%以上,用于养路的费用还不足20%.我们认为:“养人”与“养路”的矛盾属结构性矛盾,养了人就不能养路,过去就存在,公路养路费纳入预算管理之后也将长期存在,纳入预算并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一剂“良药”。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每年大约以7%左右的较高增长速度增长。如果以7%为最低工资增长率计算,该市也将年增约800万元人员工资费用,是相当可观的。此外,随着国家对社会发展投入的加大,社会保障支出也将逐年加大。这种情形势必导致本来就突出的“养人”与“养路”的矛盾更加突出,最终影响公路管理机构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能力和社会满意度。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早做准备,实事求是,妥善处理好“养人”与“养路”这一矛盾。二是基层一线养护人员相对不足问题突出与养护生产费用不足直接相关的是,基层养护管理站人员相对不足,劳动强度较大,即相对于数量偏大的行政管理人员(含路政管理人员)而言显得相对占比小。由于国省道基层养护管理站人员作业环境相对艰苦,尽管其待遇有所倾斜,但一线养护人员相对不足与行政管理人员相对过剩的矛盾将长期存在。解决之策在于继续向一线养护作业岗位倾斜薪金等待遇,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提高其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
5.基层养护作业单位从事代养公路问题
公路管理机构主要的业务活动是公路管理与养护,具有公益性、公共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实务中,为弥补经费不足,有的基层养护作业单位对外承揽代养公路等经营性业务,该业务具有营利性。因此,应将公路管理事业单位专项业务活动与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区分开来,两类活动原则上应分别核算,经营活动应当尽可能地进行独立核算,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笔者认为:纳入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的公路养护资金应与经营性质的代养业务划清界线,不得相互挤占、挪用,不得以预算资金弥补经营性业务(代养公路业务)亏损,但允许经营性业务弥补预算经费的不足,这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六、结论
篇7
关键词:科技发展环境 科教兴国 政府财政 科技教育
长期以来,关于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关系,在我国财政经济理论的研究中有失偏颇,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没有廓清。本文从政府财政的角度来分析研究政府财政与科技、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振兴政府财政的可行途径。
一、政府财政:科技、教育的主要“经济基础”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强有力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是现代科技、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如何解决科技、教育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换言之,是否应该由政府来承担促进科技进步和发展教育所需资源的供给责任,这决定于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社会经济属性。从公共财政原理上讲,由于科技、教育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的特征,因而科技、教育事业活动的所需投人不可能完全由市场来有效提供,即无法通过市场来完全有效解决发展科技和教育所需的物质基础问题。因此,政府从财力和财政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是科技、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从科学技术进步的角度来看,据有关专家估计,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至少有2/3是由于广泛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的结果。这一数字清楚地表明,一方面,在宏观上,科技对于经济增长有巨大作用;另一方面,在微观领域,科技能够给投资于科技的各微观主体带来巨额的利益。这似乎已经表明,市场能够有效地解决科学技术进步问题。然而进一步地分析却不难发现,虽然私人部门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政府仍然是推动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虽然科学技术可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创造巨额的物质财富,但现代科学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群体活动,在科技发展中的许多领域,私人部门往往不愿意参与或缺乏足够的投资积极性,从而需要政府财政扮演主要“角色”。这突出表现在:其一,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由于基础科学是应用科学研究的基础,没有扎实的基础科学作为前提,应用科学研究就难以为继。因而基础科学研究是一国科技发展的“基石”。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无法直接转化为商品,可以说是一项很难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工作。因而其发展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只能由政府财政来提供。其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应用科研项目,其往往是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之上,需要很多人的合作。不但其开发周期长,需要巨额的投资,而且投资风险较大。私人部门往往因考虑投资回报率和投资风险而不愿意涉足于此,因此,对于这类科学技术的发展,如果缺乏政府在财政与政策上的有力支持,私人部门虽有一定的积极性,也难于保证能有足够的投人。
第二,科学技术是一项智力活动成果,不仅其本身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特性,而且科技进步对公共物品和半公共物品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如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就成为了当代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效应,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收益与其成本往往难于直接对称起来;而且,从产权角度上讲,科学技术成果的产权很容易受到侵犯。如果某个人通过学习或其它途径获得了同样的知识,他也同样会得到一样的技术和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发展科技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显然,优化这一外部环境的所需资金,只能由政府财政来解决。因此,无论是从提高科学研究工作效率,还是从保护科技成果的产权方面来看,政府财政也是一国科技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
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政府财政更是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这是因为,现有的理论研究已经证明,一方面,虽然教育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但却具有极大的溢出效应,从而离不开政府财政的投资;另一方面,政府对教育这种“人力资本”的支出进行资助有利于改善社会公平。
不仅如此,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政府财政作为教育发展的经济基础,除了改善公平和解决其外部效应外,还主要表现为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公共需要。因为,第一,现代社会已经开始进人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掌握和创新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而国民素质在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为重要。这就是说,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教育所提供的利益虽然可以内生化和私人化,但相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已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种个人需要,已经成为了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必需的一种基本公共需要。从而使得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成为了政府财政的一项基本职责。第二,更进一步讲,从科技进步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方面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是通过科学研究来实现的;而科学研究是一种智力活动,它是以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为前提条件的,掌握现有科学技术成果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教育。这就是说,科技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辅相存的。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必须有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一个现代化的教育体系必将带来其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毫无疑问,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和高度发达的教育体系,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进程的必备条件和其是否进人知识经济社会的基本衡量标志。因此,政府财政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也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科技、教育:现代社会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
政府财政发展史已经证明,政府财政总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基础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乃至财政制度安排和财政收支结构都是不同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总体上已经先后完成了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目前正向知识经济时展。与此相适应,政府财政的经济基础也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而变化。
1、科技、教育将成为现代政府财政的主要依托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自70年代以来,科技进步日渐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开始变成现实。今天的世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人类社会正经历着自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来的第三次巨大转型。
篇8
4%实现后,后4%时代怎么办成了社会热点。一种观点认为,4%仅是初步达到基本标准,未来需要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最终在2020年时占GDP比重达到4.5%~5.0%;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4%的目标达到后,需要考虑教育经费的使用是否恰当,需要评估经费支出的使用效率。两种观点之间的差异表现为,4%是个经验性的总量目标,今后是将重点放在总量支出的形成机制上,还是放在保障经费的使用效率上。如果把财政性教育经费比喻为水库,那么,今后的重点是确保继续往里面灌水,还是要重新规划和监测沟渠的设计和水量分配呢?本文拟分析2012年各省区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分配去向,在一定程度上为今后的道路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2012年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的规模和去向
目前,财政部网站已公布除、湖北之外的29个省(区、市)和大连、厦门、青岛、深圳4个计划单列市的财政预算报告,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作为重要的项目,都已经被详细地列出了支出的规模和去向。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仅是衡量教育投入的单一指标,还谈不上系统的公共财政支出评价。通过对全国29个省(区、市)预算执行报告中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信息的初步汇总,可得知,制度建设不能停留在审查支出是否达GDP4%的阶段,需要思考后续的支出管理问题,需要回答省、市、区各级政府在教育投入中承担的主要责任是什么,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如何与教育发展方向相匹配,如何看待地区间的差异情况。
从各省支出表中可以看出省本级和地方政府在支出上的匹配职能:全省支出是汇总地方政府支出的结果,省本级支出是省财政划拨地方后由省级政府作出的安排。以省为单位的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从两个渠道四个“户头”支出:全省和省本级公共财政支出、全省和省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理论上讲,地方政府主要支付基础教育的运行经费,省级政府承担第三级教育和促进教育机会公平分配的支出,以及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探索性支出。大多数省本级支出都放在了农村教育和农村学生生活补助上,放在发展本省高校建设上,这样的支出安排基本上符合省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职能分配。
从各省支出内容还可以看出省际间支出重点的高度一致性。绝大多数省(区、市)2012年的支出安排在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校舍安全工程、普通高中多样化建设、提高各教育阶段生均经费标准、农村寄宿生营养改善计划、化解普九债务、高校债务上,这些支出大都匹配中央政府大力推进的教育发展计划,为落实全国范围内的基本教育服务均等化提供了财政保证。
省级支出安排与国家教育发展重点的一致性还提出了教育事业规划应考虑地区差异的问题。国家在确定教育发展重点时,无论是内容还是标准都要适应大多数省(区、市)的需要,对于少数超出基本服务水平的省区,其指导意义就打折扣了。在省级层面,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的支出内容与其他省(区、市)就有所不同;在省内,省会城市与地级市在生均拨款水平上是否能够合理地差异化,保证在消弭城乡或者城市级别差异的同时,体现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在物价和要素价格方面的自然差异,也对进一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与规划制度改革提出了要求。
根据2012年各省(区、市)的预算执行报告,教育支出安排反映出三个基本特征,向教育经费支出管理制度提出了两个需要深入讨论的根本问题,涉及达到GDP4%后的道路选择。
对财政性教育经费目标和标准的思考
关于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管理的目标与标准问题,早在4%的目标还远未达到时,就有一些学者希望借助确定基本服务标准,实现4%或者更高的目标。这实际上是通过事权核定机制确保教育财政支出的制度设计。然而,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不能停下来等待系统的制度设计。如今,实现了4%的目标后,关于机制问题的讨论更加富有实际意义。
1.制度目标——财政达标还是财政充足?
财政制度之所以存在是为了满足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公共教育需要多少钱政府就安排多少钱,这是财政预算的基本原理。保证按照基准化的教育服务标准提供充足的经费,是财政制度设计的出发点。但是,这些原则是以国家财政制度、政府间完善的行政制度为条件的。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在教育供给上,往往存在财政支出无法匹配政府制定的教育发展目标的情况。
为了实现教育发展目标,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部门需要通过“社会动员”和“政策优先”等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财政上的缺位。前者表现为上世纪90年代初“人民教育人民办”,政府动员社会资源发展教育事业,这是政府动员对财税汲取能力的替代;后者表现为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在国家层面上的确立,减少了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间的政策协调成本,这是行政对预算支出管理的替代。在中国以往的教育事业发展中,行政力量通过社会动员和确定教育发展目标,成功地实现了对尚不成熟的财政制度的替代。
然而,暂时性的替代不应该也无法成为永久性替代。在支出达到GDP4%之后,还需要回到稳定的教育财政制度建设上来,回到财政充足的原则上来,不断淡化对各省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是否达4%的审核。还需要不断地追问,各省应该为民众提供什么标准的教育服务,财政支出安排是否充分地保证了按照标准提供教育服务,如果无法保证,是否启动中央政府的救助机制,省级政府借债机制?或者成本节约机制?
2.制度标准——全国统一管理还是地方自主决策?
稳定的财政支出制度,除了管理机制外,还涉及具体支出标准的确定。在确定标准方面又有两个不同的路径选择:中央政府进行标准管制,或者政策对话基础上的地方政府自主决策。
在公共财政的范畴内,教师工资和生均经费是两个主要的支出项目,统一支出标准与地方消费水平差异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目前,最低1.2万元的本科生生均经费标准是中央政府确定,并以各地之间“锦标赛”的方式实施;统一管理程度较低的高职、中职生均经费标准就存在较大的省际差异。教师工资标准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其中的矛盾。由于全国实行统一的专业职务制度(教师工资由专业职务等级和教龄、职务、工作负担综合确定),可以预计,随着公共财政制度的不断落实,中小学教师的工资离差会逐渐缩小。财政保证教师工资是为了确保教师质量和教师工作热情,但是,统一标准客观上会造成发达地区教师工资缺乏吸引力。
在我国最发达的北上广苏浙闽粤等地区,教师工资占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低,教师工资的吸引力明显小于西部地区。再考虑到这些地区获得其他职业的可能性非常高,可以得出结论——发达地区很难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如果再考虑北京、上海、天津的城市化水平,将直辖市的中小学教职工年工资与其他计划单列市进行比较,也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
因此,在基本制度一致的前提下,如何保证支出标准对各地的适切性,协调“标准管理”和“地方自主决策权”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支出管理制度设计的关键。
走出“财政确保”的路径依赖
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是总量估计的结果,本身并不涉及投入和支出机制。在我国GDP增长迅速的背景之下,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大的政策影响力,是社会对教育重视的结果,也是我国各级政府成功地使用政策协调和社会动员的结果。达到4%以后,如果持续使用行政力量替代公共财政制度建设,不仅会产生机制效用衰退现象,还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对要素的不合理配置。
虽然目前部分省教育经费支出细目并未提供,但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不难得出——即发达地区在GDP总量很高的情况下,为了确保4%目标的达成,会持续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而在安排经费支出预算时,由于教师工资这一最大的成本上涨受到制度约束,最现实的预算安排就是通过各种“工程”不断提高教育机构的资本投入水平。这种现象已经在发达城市的中小学中体现,首先是校舍不断翻新,然后是教育设备投入水平越来越高,但是,教师职业仍然不具备吸引力,由于男性养家的负担较重,教育行业女性从业比例不断提高。
站在教育部门的角度,在国家公共财政制度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寻求行政体系对制度的替代,构建“锦标赛”式的机制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战略。后4%时代可能还需要继续依赖这种机制。然而,应该清晰地看到,继续依赖该路径的成本会越来越高,不仅表现为“高于4%”的持续增长难以获得广泛社会共识,而且还表现为“财政确保”机制积累的要素配置扭曲会越来越严重。教师工资成本受到统一管理后,教育经费增长会导致使用不当,提高预算安排中的随意性。更严重的是,如果不引导经费投入有效转变为班额减少和农村教师岗位的有效供给,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一方面学校各项工程获得可有可无的经费,另一方面大班额无法降下来;一方面教师总量过剩,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依然缺乏。现象背后是教育要素核算准则和教师岗位配置制度的缺失。教育部门如果不能在短期依赖“确保战略”的同时自觉打破对“确保机制”的依赖,就会在未来10年逐步丧失教育事业发展的友好社会环境。
结语:持续发展面临转型
篇9
关键词:战略管理;政府采购;采购模式;采购门槛
政府采购因其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规模庞大,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向来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很有必要从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视角来对我国政府采购的模式及其相关的内容进行探讨,将政府采购公共财政的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府采购模式。
一、政府采购与战略管理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中叶,以美国1761年颁布的《联邦采购法》为标志,距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而我国政府采购的起源,根据财政部的说法,“其制度建设和试点推进的工作,应该论文是从1995年上海市对财政专项安排的设备购置,采用政府采购员的办法时开始的。”[1]24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将政府采购定义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购买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2]由于政府采购本身所具有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采购范围的广泛性,采购规模巨大,采购的政策性、非营利性和采购管理的公开性等特征,其操作效果如何,会对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和社会状况产生深远的影响。加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我国已向亚太经合组织承诺于2020年开放政府采购市场。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作为一国在市场经济中最大买主的政府,其行为就不仅会对本国的经济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到一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走向。因此非常有必要从一个动态的、全局的、长远的、持续的角度来看待我国的政府采购,而战略管理恰恰符合了这样的要求。战略管理这一概念最初来源于私营企业部门,美国学者安索夫(AlfredChandler)1962年发表专著《战略与结构》,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起点[3]12。此后,许多学者积极参与战略理论的研究,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国内著名学者周敬伟教授认为:“战略管理是组织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组织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组织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4]75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始于20世纪80年代,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组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允许对环境进行考察,以选择通过一定的付出可以获得最大利益的目标。波齐曼和斯特劳斯曼在《公共管理战略》一书中认为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具有如下基本特征:关注长期;将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层级;认识到战略管·65·理和计划并不是自行贯彻的;采取一种外部观点,强调不是去适应环境,而是期待和塑造组织的变迁。公共部门由于环境因素、交易因素、组织内部运作方式的不同,战略管理的作用与私营部门相比,更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特点,因此就更有必要分析和指导政府采购这种涉及范围广、牵扯利益多、持续时间长的政府行为。
二、战略管理下的政府采购模式的探讨(一)政府采购的一般模式政府采购的模式作为实施政府采购的组织管理形式,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第七条的规定:政府采购实行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原则,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项目确定。[2]由此可以看出,政府采购模式有集中采购、分散采购与两者相结合这三种。集中采购模式是指本级政府的采购均由一个专门从事采购的部门负责,不允许单位自行采购。其采购的过程为:使用单位向财政主管部门上报采购计划,待采购计划被批准后由政府采购部门负责安排采购,采购项目结束后由使用单位进行验收,采购资金由财政部门直接向供应商、承包商支付[1]24。实行集中采购有助于形成政府采购的规模效应,减少采购的中间环节,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利用效率,便于政府采购政策的实施和政府采购目标的实现。目前国际上采用集中采购的国家有美国、阿根廷等。分散采购模式是指各使用单位自行进行的政府采购的模式。其过程是由使用单位向财政部门上报采购预算计划,获得批准后由使用单位按政府采购的原则自行采购。分散采购最大的优点是灵活,使用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确定采购的物品,尤其是适用于紧急状态下的政府采购,但是它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国际上只有英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这种模式。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模式,是指一部分采购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一部分采购由各个需求单位自行负责的采购模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这种模式,在大的方向上具有集中的趋势,是以公共投资为主,便于避免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而一般的小规模政府消费品的采购则是以分散采购的方式,便于发挥其灵活性。这种模式不是对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简单折衷,而是集它们的优势于一身,但其本质还是集中采购。(二)战略管理思维下的政府采购模式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公共部门必须以战略眼光思考自己的职能、角色、地位、组织结构和与社会的关系,确定组织面临的环境和组织发展的长远目标,提高自身竞争力。而政府采购作为公共组织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公共部门的整个运作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略管理视角下的政府采购要求将政府采购的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整合成一个连贯的层级,认识到关于政府采购的战略计划不是自行贯彻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要有一种外部观点;对于政府采购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而是要积极地塑造组织的变迁,在变化的环境中拥有主动权,同时由于公共部门的特殊性,还要充分考虑到政治权威的影响。战略管理有一个基本性的要求即给组织正确的定位,以面对未来日益增长的不确定性。具体到政府采购上,既要给政府采购一个战略定位,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财政的效益,更好地服务社会,同时又要增强公共组织抵御社会不确定风险的能力。因此必须用战略的思维来考察政府采购的内外部环境,用系统的方法审视环境变化与组织的长期情况。综上所述,分散采购模式达不到政府采购战略思维的要求,因其没有统一的规划,采购单位分散,不能从战略上进行统一,但是完全集中的政府采购又不适合我国经济水平参差不齐、地区差异巨大的现实国情。因此采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以集中采购为主,分散采购为辅,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采购模式,既能够从战略管理思维下进行操作,又符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在实际操作中对于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这种模式,采购门槛的设定十分重要。所谓采购门槛,是指政府采购达到一定规模后,必须由政府进行统一招标采购的最低限额。在国际上,采用结合采购模式的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设定采购门槛,门槛高的分散采购的成分多一些,门槛低的集中采购的成分多一些。由于我国各地之间的财政状况及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之我国的政府采购还处在起步阶段,现行的政府采购法没有对采购门槛作统一的要求。但是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来看,对采购门槛的设定十分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国家通过政府采购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控程度。采购门槛的恰当设定,能使得国家通过对政府采购·66·肖伟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视角下政府采购模式的探讨这一公共资金的支出,对整个社会经济运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而且还能够从全局宏观的角度来对国民经济进行战略调控,增强国家在经济领域抵御国内外不确定因素的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另外,也应该从各个行业长期的发展状况来对采购门槛进行划分,对于国民经济中新兴的、具有远大发展潜力的行业和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行业,在设置采购门槛时应该区别对待,有所偏差。同样地在采购过程中,高价值、高风险的采购项目由采购部门专业化、技术精湛的采购人员进行操作会更加经济有效;低价值、低风险的常规采购,通常可以由采购单位自行操作,这样既保证了高价值、高风险商品的质量,又能够保证其他商品的采购速度和灵活性。其实,“采购门槛”的设定,在本质上是对政府采购权力的划分。不同采购门槛的设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各级采购部门之间的权力界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绝对的集中采购和绝对的分散采购都是不合适的。所以,恰当的采购门槛的设定,对于预防政府采购过程中的腐败和实现各级采购部门权力的划分,从而调动各个采购部门的积极性,实现公共财政的最大效益都有积极意义。
三、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模式的优点一般情况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采购模式,通常可以获得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双重效益,集中采购有利于制定和实施统一的采购政策,培养更多技能精湛、知识全面的采购人员;分散采购则灵活性更高,采购速度更快。以战略管理的思维分析这两种相结合的采购模式,其意义更为长远,具体表现如下:1.相结合采购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完善当前的财政政策,有效地节约财政资金,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在我国现行的财政制度中,对建设性支出和对资金消费使用的监督管理尚无明确规定,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采购门槛的科学设定,对财政中建设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能够在不同模式下进行操作,使之各自得益。通过实施政府采购制度,财政部门从资金的分配到消费,实行全方位的监督,增加了政府采购的透明度,保证质量,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2.建立恰当的政府采购制度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能够调节社会供求总量,实现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并且能够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经济的协调、均衡发展,保护民族工业,支持国有经济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实质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国家调控经济的政策工具,不仅作用于微观的经济领域,调节部分商品和劳务的供给和需求,而且作用于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领域,进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同时,针对近年来许多单位部门分散采购时的短期行为造成我国许多商品盲目进口,从而对我国的民族工业造成很大冲击的现实问题,以集中为主的结合采购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变这一局面,促进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3.建立相结合的采购模式,有利于我国经济走向世界,进一步适应国际市场的需求,实现与国际接轨。我们和国际接轨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为了保护国内市场,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国际市场。我国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加快健全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贸易的迫切需要。政府在以集中采购为主的模式下,在采购的过程中能够协调统一,在以买方为主的对外经济中拥有较大的自,同时还能够激发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从而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提高其竞争力,使之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之中。
[参考文献]
[1]王亚星.中国政府采购的市场化运作[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N].人民日报,2002-07-10(11).
[3]周敬伟.战略管理学前沿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5(12):12-13.
[4]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文章编号:1000176X(2014)10007207
一、问题的提出
自财政分权(Fiscal Decentralization)理论兴起以来,以这种分权为背景探讨政府功能模式、经济增长效应、分级财政体制改革以及地方财政竞争与互动等诸多问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相关研究领域也逐步扩展。理论意义上的财政分权,通过赋予地方政府相应的支出责任和税收权力,并允许其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决定预算开支的规模与结构,使基层地方政府能够有效地行使职能,更好地提供地方公共物品和服务,以达到合理配置政府权力和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其中,马斯格雷夫和奥茨分别从政府三大职能的分工、基层政府提供地方公共物品比较优势的视角,论述了财政分权的合理性及其对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所产生的功效。
就财政分权的运用来看,既有研究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多为纯理论界定和背景性描述,缺少相对全面的、多维视角的测度;二是针对某个侧面做出的简单评估可能对财政分权的地域分化和空间联系缺少整体把握,进而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基于此,本文尝试提供一个崭新的多维测度方法,并在空间分析的框架内把握中国财政分权的地域分化特征及其成因,以期对相关理论研究、政策制定和制度设计有所裨益。
二、多维测评体系的设计思路
着眼不同的具体国情、市场环境和相关体制,众多国内外学者对财政分权的程度及其衡量问题做出了多种分析和描述,但这些考察各有侧重,测度方法迥异,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量化指标,较为常见的包括地方政府(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或支出占政府财政(人均、预算内)总收支的比重(或该比重的变化)[1]-[4];预算内宏观税负和预算外收入占GDP的比重[5];预算收入的边际分成率指标[6];依靠地方收入筹集的地方支出份额[7];省级政府在预算收入中保留的平均份额[8];等。二是统计描述或技术修正,主要应用于财政分权背景下的实证研究,表现为空间权重矩阵设定、引入虚拟变量等[9]-[11]。三是图表绘制[12],直观地反映了分权体制下政府间收支责任安排的变动情况及趋势。
应该说,这些指标和衡量方法各具特色,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问题的焦点是缺乏可比标准,加之个别指标理论性过强、数据获取性低等原因,造成了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和约束性。在此情况下,本文试图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1客观反映体制安排
纵观中国分税制改革以来财政体制演进的路径不难发现,中央财力稳定集中、支出责任逐步下放、地方财政自给能力明显偏低, 1994―2011年,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一直稳定在50%左右,而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由1993年的78%下降到2011年的5060%;同时,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不断下降,2011年仅为1510%,而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达到8490%。
是政府间财政关系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特点。当“正常的”征税收入难以满足公共支出需要时,地方政府往往只能采用非正式制度 指非正式规则、非正式约束下逐步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恪守的行事准则。下的预算外收入或非预算收入弥补地方财政缺口。关于非预算收入,其规模尚无完整的统计数据显示,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已从2010年6月起纳入预算管理,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地方财政相当于预算外资金口径的资金规模已达到5 39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1030%,
这部分收入主要体现在非税收入当中。因此,在收入分权构成的安排上,应该包含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这两个基本方面。此外,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其制度设计和管理中亦存在着不科学、不规范的短板,协议性的特征较强。目前各级财政之间约有11种具体的转移支付形式[13],2011年中央税收返还等广义转移支付的规模几乎占地方本级收入的近八成,一些省份的补助收入远超预算收入,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博弈存在着较大利益回旋空间。所以,转移支付规模应该是反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分权的另一基本指标。在支出安排方面,中央财政支出中的相当一部分是以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形式实现的,也是各地可用财力和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虽然决算数据上难以区分哪些支出为中央安排、地方配套或完全由地方自主安排,但从受益范围的角度考虑,地方最终会将其转化为本辖区内的公共财政支出。因此,各省公共财政支出的决算数实际上隐含着中央转移支付在省际间的分配结果。另外,由于各省份之间在税收返还和补助办法方面还存在新旧体制上的差异,所以出于可操作性和横向可比性方面的考虑,本文主要采用《中国财政年鉴》各地区决算总表中显示的各项数据。以税收收入为例,如果按照15个预算科目和各自的分成比例计算各省实际税收收入,不仅可操作性低且未必精准。
2有效估计偏好和效率
本文兼顾“市场化方向的经济性分权和政府层级序列的行政性分权”两个因素[1],以经济性分权为主,兼顾行政性分权。针对已往文献中提及的行政制度、晋升考核机制等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增长偏好和征税效率两个指标,用以反映行政性因素的影响,并基于以下假设:
假设1:地方政府倾向于加快经济增长以扩大税基,提高政府征税效率以增加收入自主程度,即存在增长偏好和征税激励,两者与财政分权程度正相关。
假设2:政绩考核以地区GDP水平为导向,增长目标基于自身发展水平与全国水平的对比。
关于征税效率的测算,吕冰洋[14]介绍了回归法、典型税制法和非参数测算三种方法,对各省份相对征税效率进行了测算,实证分析各省税收努力和征税能力的变化趋势与特征。考虑到各省份的征税效率在短期内并无剧烈变动,为避免繁琐,我们采用了吕冰洋的测算结果,使用各省税收努力值和征税能力值的平均值估计征税效率。
3创新指标体系设计
借鉴区位熵的构造方法,本文在经济性分权的考察方面设计了四个指标,即:体制性分权系数IT、自主性分权系数IN、协议性分权系数IA 和公共性分权系数IP (如表1所示),用相对数构造淡化规模差异,显示程度差异。由于分子、分母均为相对数,所以,建立可比基础和相对一致的比较标准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各系数体现的都是某个侧面与自身整体相对水平的对比,实现了“自比”;另一方面,各系数的分母均是相应指标在全国的相对水平,这就为省际之间的对比建立了参照体系,即都可与1进行对比,实现了“他比”。运用时间节点数据,可以实现省际之间的横向比较;若使用时间序列数据,则可以考察某一特定时期内的变化情况,即实现纵向比较。行政性分权分为增长偏好和努力程度两部分,具体指标为增长性分权系数II和征管效率系数IE两个指标。此外,行政性分权指标的设计也为经济性分权的考察提供了有益的补充。具体的财政分权多维测度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系数IE地方政府组织收入努力程度计量测算如果IE>1,说明本地组织收入努力程度高;反之则努力程度低
三、中国财政分权的地域特征
本文采用《中国财政年鉴2012》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出31个省份的财政分权系数,如表2所示。
从不同侧面对表2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从税收分权上看,整体水平较集中,东、西部差异不大
京、浙、沪三省市税收分权水平最高,系数值均在100以上;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东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包括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分权水平相当,系数值均介于090―100之间;多数省份的系数值集中在070―090的区间范围内。可以说,这种状况既与中国税权高度集中的体制背景相吻合,同时也表现出财政政策尤其是税收收入安排在调节地区间经济差距中所发挥的作用。
2从非税收入分权程度看,整体水平居高且呈西高东低的态势分布
在各省份中,有27个省份的自主分权系数值大于1;中部、西部省份均值大于190,明显高于东部的130;可以看出,非税收入分权水平普遍高于税收分权水平,两者之间显而易见地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税收分权水平较高的京、浙、沪、琼四个省市,其非税收入分权水平全部小于1,处于较低水平。这些情况说明,各地区通过非税收入组织财政收入的动力较强,且呈现地域分化的特征;在税收分权中获得较高相对优势的地区,其非税收入分权水平较低。
3从转移支付的分权上看,分权水平呈西高东低分布
由于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协议性特征,且具体制度设计本身便立足于弥补纵向和横向财力差异,因此,经济发达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相对较小,欠发达地区争取到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则相对较大。由系数值看,西部省份的均值为150,高于东部省份的070和中部省份的130。
4从公共支出分权来看,分权的整体水平居高,但东、西部之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
各省份的公共支出分权系数值均在170上下浮动,地区间的差别很小,可见各省份地方公共支出负担水平较高,支出压力较大,这也是与事权下移、财政支出向下分权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
5关于行政性分权,系数值的整体水平接近,略呈西高东低分布
行政性分权系数值(如表2所示)整体水平接近,呈西高东低分布的状况说明,各省份加快发展的意愿具有一致性,均力图通过制定增长计划、提高征管效率等行政行为,以期在财政分权中居于有利位置、获得相对优势。
综上,除了体制性分权系数和公共性分权系数表现出东部地区略高、地区间差异不大的特点之外,其他系数均表现出了西高东低的地域特征。然而,这些相对孤立的现象尚不足以反映出各省财政分权的综合水平,更不能据此确定是否存在分权的空间联系。为此,我们先将表2的数据标准化,以消除可比基础不一致的问题,接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加权计算财政分权的综合水平。使用SPSS软件生成三个主成分(F1 、F2 、F3)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186%;由主成分系数矩阵得到主成分表达式F1=(-037)IT+039IN+004IA+(-016)IP+036II+(-007)IE;F2=(-003)IT+(-004)IN+053IA+066IP+(-015)II+007IE;F3=008IT+(-017)IN+013IA+(-001)IP+028II+090IE;特征值λ分别为258、131和103,由此确定各主成分权重分别为052、027和021,即权重Wi =λi /∑λi, i=1,2,3;各省财政分权综合水平=W1F1+ W2F2+W3F3。
数值大于0表示高于平均水平,小于0表示低于平均水平。直观地,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省份,其财政分权水平普遍较低,而欠发达的中、西部省份的财政分权程度则普遍较高。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分权水平如图1所示。
图1财政分权综合水平的省际差异
这一情况似乎与基于财政联邦制理论的分权见解相反。人们一般会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财政分权程度也越高,而本文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究其原因,一方面,基于自上而下的行政隶属关系构建起来的预算管理体制呈现出的中国特色[15],无论从分权的初始动力、法律环境和制度框架,还是从分权的表现形式及后果来看,中国的财政分权状况都与传统的财政分权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6];另一方面,本文所使用的指标反映的是综合财政分权多个侧面的加权比较优势,不同于一般单一指标的衡量方法。
四、财政分权的空间相关性探索与分析
由于财政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纵向与横向的相互影响和反馈机制,加之诸如知识或技术的溢出、贸易和文化传播等多种经济社会因素的跨区域交互作用,省际财政数据之间的关联往往是多维的,这将导致观测值与区位存在空间多维特征和时空相关性。在这种情形下,经典计量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难以贴近实际条件,通常的统计推断也是有偏差的[17]。从这个意义上讲,进一步探索中国财政分权水平在省份和地域之间是否存在空间依赖关系,以及在多大范围上存在集聚或分散的现象,将有助于以崭新的视角深化对财政体制空间结构的思考和认识。因此,本文采用有别于经典计量的空间经济计量方法进行统计判断,以期达到这一目的。
本文采用Morans IiMorans Ii的表达式为:I=∑ni=1∑nj=1wij(xi-)(xj-)
∑ni=1∑nj=1wij∑ni=1(xi-)2=
∑ni=1∑nj=1wij(xi-)(xj-)S2∑ni=1∑nj=1wij,
其中,n是地区总数,Wij是根据区域i和区域j相邻性设定的空间权重, 是区域属性的均值,S2是属性方差。对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财政分权水平进行全域空间相关性检验,即检验整个研究区域中邻近地区间是相似、相异还是相互独立。其取值一般介于-1和1之间,数值大于0表示正相关,小于0表示负相关,等于0则表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属性值为随机分布。由于所考察的省份在地理上彼此逐个接壤、邻近,本文分别采用一阶和二阶R相邻矩阵、k-nearest邻近矩阵和门槛距离R相邻(Rook Contiguity)即区域i、j拥有共同的边,记一阶权重Wij=1,否则Wij=0;二阶空间权重矩阵Wij则定义为“邻居的邻居”为1,其他为0。两者关系上,二阶矩阵不是一阶矩阵的平方,而是其平方后消除对角及重复关系的二阶结果。K-nearest邻近是将距离最近的k个空间单元定义为邻近,一般默认k=4。门槛距离是根据地图底图由软件自动生成的距离。定义空间权重矩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如表3所示),31个省份的财政分权水平随着对空间邻接关系定义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空间相关。存在公共边界的省份之间(一阶相邻)的相关性最显著,距离较近的省份之间(可能没有公共边界但距离很近,如广东与海南)相关性较强。随着彼此距离的拉大,空间相关性呈逐渐减弱的态势。
为了更加清晰地探索和描述综合分权水平的内部空间结构,我们分别对各个侧面的分权系数进行全局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此处使用一阶R相邻空间权重矩阵,限于篇幅,检验结果没有详细列示。在转移支付、非税收入和征管效率方面的空间相关性最强,Morans I分别为042、035和024,均在1%和5%的置信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在税收收入、公共财政支出和增长预期方面的空间相关性较弱,其Morans I分别为010、004和004,均在不同置信水平上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些情况说明,从全国来看,各省级财政主体在具备协议性、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分权方面普遍表现出了积极作为的状态。正如汤玉刚[18]
通过对政府间财政互动与税收超经济增长现象的研究发现,政府间税收竞争不是通过税率调整而是通过广义征管效率的调整来实现的。这里所谓的“广义征管效率”,涉及到由地方政府对资源和税收的行政性垄断所决定的税收优惠、减免与返还措施,且相关制度越不规范,政府控制广义征管效率的空间越大。可以说,这一观点与本文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
此外,本文还使用Morans Ii(或称Local Indicator of Spatial Association,LISA)Morans Ii的定义为:Ii=xi-S2∑i≠jwij(xj-) ,其中,Wij是根据区域i和区域j相邻性设定的空间权重,是区域属性的均值,S2是属性方差。大于0表示高值被高值包围(高―高)或低值被低值包围(低―低)的情况,小于0则表示存在低值被高值包围(低―高)或高值被低值包围(高―低)的情况。此处局部检验的空间权重矩阵使用了一阶R邻近矩阵。来检验局部地区是否存在相似或相异的观测值聚集的情况。结果显示,在一阶r邻接权重矩阵下,中国部分地区财政分权水平表现出比较显著的局部空间集聚现象。高―高聚集区:黑龙江、湖北、宁夏、陕西与周边省份;低―低聚集区:江苏、浙江、上海、福建与周边省份;低―高集聚区:四川、海南与周边省份;高―低集聚区:安徽与周边省份;不显著区域:新疆、青海、西藏和甘肃。这里仅列举了聚集区域内的“核心”省份,其与存在公共边界的地理邻接省份共同形成聚集区。其中,海南视为与广东、广西存在一阶R邻接关系。
从这些不同的分布状态中不难发现:高值的聚集主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低值聚集则位于东部沿海;受到财税政策照顾的西部省份尽管以各个侧面相对优势综合考量的财政分权水平较高,却没有形成显著的聚集;在各个局部聚集区域之间存在重叠区,比如山东位于高―高聚集区和低―低聚集区之间、广东位于低―低聚集区和低―高聚集区之间,位于重叠区的省份既具有良好的经济区位条件又面临纵深的经济腹地;在局部相关性较强(高―高、低―低)和局部相关性不显著的地区之间还存在着一定范围的过渡区(低―高、高―低),这一现象可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域崛起战略的实施等因素密切相关,过渡区则受此影响处于上下承接的地位。
五、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构建多维评价指标,对中国省级财政分权的整体水平和地域分化特征进行了探索。以空间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这些特征和现象并非偶然和随机的分布,而是源自非均质地域上普遍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空间依赖关系,并在尝试解释这些潜在逻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判断。
第一,中国现行财政体制下,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并非必然地决定着财政分权水平的高低。中国的财政分权状态甚至表现出与传统财政分权理论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以往采用的一些分析指标可能难以完全有效地描述和展示中国财政分权的全貌及整体状况。例如在探讨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由于财政收支与经济发展水平(GDP或宏观税基)本身就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在理论建模和实证研究中应格外慎重。作为一种理论支撑,财政分权指标更适合应用于政府间财政竞争与合作等策略性行为方面的研究以及为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