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思想史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2: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管理思想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们不难看到《尚书》中存在着这样的一观念,即敬、慎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所应当有的行动指导。当然后来儒家讲个人的修身,由此而讲“涵养须用敬”以及“慎独”等,敬和慎成为个人成德一个基本方面,可以说是后来敬、慎观念的发展了。在《尚书》中,首先是古人对于天的信仰,天之可敬畏,政治统治者的合理性来源于天,天子诸侯之位是为“天位”,官职是为“天工”,礼乐纲常为“天秩”“天叙”,民众也是“天民”。其次,民众并非君主之私产,其既是一国之民,又是“天民”,而受天之眷顾。民众对于不合理的政治的反抗被认为是天所赋予的权利,《尚书》所谓行使天之“威罚”是也。最后,基于天之可敬畏,民之可敬畏,要敬慎治国的法度,这在《尚书》中被称为“宪”“典”等,要敬慎君主所要的命令,要“敬授人时”,要慎用刑罚,要敬慎地教化民众等。《尚书》中敬、慎的传统在社会公共治理中不可或缺。政府公共管理者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因而,敬慎同样为公共管理活动提供了行动准则。《尚书》指引下的公共管理活动应具备以下理念。
一是敬畏民众。这条原则的核心在于确立规则使拥有政治权力者对民众存有敬畏。在《尚书》中源于民众之为“天民”,代行天之赏罚,拥有革命的权力,这样君主便不得不对民众心存敬畏。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是通过法律确立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相较之下,我们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民众之可畏的确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基于对上天的信仰,一是借助民众的革命。后来汉儒发展出天人感应的思想来制约君主,但这种方式的明显弊端在于没有现实的制度约束。上天的信仰在很多君主那里是没有作用的,而民众的革命尽管有其惩罚性的作用,却具极大的破坏性。所以要确立一定的规则使得拥有政治权力者对民众有敬畏,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怎么样使得民众对于权力者拥有常规性的制度性的制约,否则难以想象权力行使者为何要敬畏民众。二是敬慎权力。对于权力的敬慎,是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源之一。阿克顿勋爵说,“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近代西方政治学家们认识到“权力”这一东西的可怕,它可以决定生死、贫富;一个人拥有权力,可以获得金钱、美色,也便有人为其高唱赞歌。因此对权力的反思是西方现代民主政治思想的发源之一。
《论语》中有“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以丧邦”,权力的运用也是如此。现代公共管理者需要对权力的敬慎,意识到自己所行之权力关乎国家的兴亡、人民的幸福与否,也要意识到权力的行使所应具有的限度。三是敬慎宪法。《尚书》中有“慎乃宪”。“宪”即是“法”的意思,也就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尚书》中有《尧典》、《舜典》,“典”训为“常”,意即是治国的常行之道,这两篇称为“典”,可见儒家认为其就是政治的根本法则。《尚书》认为对于这样的根本法则,要谨慎地遵守和践行。现代的“宪法”概念,尽管也有治理国家的根本法则的涵义,但更多地是法律规范的涵义,如此便有了客观化的涵义。除此之外,对于法律的施行、政令的颁布、官吏的选拔等等,现代公共管理也是需要敬慎的原则。
二、结语
作为一种心灵治理的敬慎社会初始阶段,人的自我意识还未萌发,对传统、法度、道德规范具有天然的敬畏。这为道德和宗教的调节提供了精神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发现了本我,强烈的自主性调动了积极性,技术因而得以进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物质条件的满足和个人欲望的膨胀带来社会的不公和道德良知的败坏。这种情况下,德治理念亟待复归。在道德和法律的之外,更需要一种信仰对人进行心灵治理,改善人的心志,激发人的善端,激活人的利他性,恪守法律和道德,最终实现彝伦攸叙。《尚书》中的敬慎思想就是心灵治理的良方。
篇2
(一)建筑施工的质量观念较差
施工企业的生命就是质量,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当中,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标准会受到质量观念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大都面临着施工质量观念差的情况。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企业未能够体会到企业得以发展与生存的关键就是质量。由于受到利益的诱惑,以及其它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不少的建筑施工企业仅仅注重施工的速度与利益,却不注重管理质量,从而不能够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
(二)机械方面的问题
在机械方面,施工企业大都在组合和选择机械上面临着不少的问题,对工程质量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比如,机械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不高,设备破旧,不可以继续应用,机群配置比较弱,联合运行的效率比较低,选择机械缺少分析,机械性能比较低等情况,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但对工程的质量产生了影响,而且还不利于施工的顺利实施。
(三)原材料的质量问题
建筑施工的物质保障就是原材料,这也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施工企业只有确保原材料的质量,才可以建设质量和标准都比较高的工程。倘若出现了原材料的质量问题,那么就会使建筑施工项目存在安全隐患。当前,在管理和引进原材料上,建筑施工企业大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在储存、管理、运输和采购等方面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再者,一些供应商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偷梁换柱,提供给建筑施工企业劣质的原材料,从而使得建筑施工项目质量面临比较大的安全问题。
(四)施工人员素质比较低
从建筑施工人员的组成来看,整体素质比较低,不少的施工企业仅仅注重利润,太过节省成本,聘用一些缺少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比较差的人员,这些人员的技术级别比较低,在应用新材料、新机械和新技术上,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从而使得施工队伍的知识面狭窄,老龄化和素质比较低。一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素质也不高,他们质量安全观念不强,缺少一定的法律知识,以及缺少建筑施工的实践与技术管理经验,也不具有专业化的管理能力,从而影响了施工质量。
二、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一)增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观念
应当增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观念,施工单位一定要实施一系列的教育形式,以增强管理人员与职工的质量观念,且要遵循以人为核心的质量管理原则。可根据施工时面临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对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实施教育,尽管是亡羊补牢,可是依旧能够防止再次出现类似的问题,还应当让企业的所有人员体会到质量的重大意义,进而增强所有人员的质量观念。
(二)加强建筑项目的质量管理
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整个过程当中都贯穿着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在施工时期,应当全面、严格和合理地监督、检查与验收施工生产的中间产品或者是一系列环节。因为建筑施工项目的动态性特点,其质量管理的内容与程序也会根据施工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然而,不管是在施工前期、施工当中,还是在施工的验收时期和保修时期,质量管理部门都一定要根据有关的合同规定、技术标准和法律等管理施工过程,从而保障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创建建筑施工项目质量领导责任机制,优化配置施工人员
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与法定代表人应当对企业进行法制化的管理,对建筑施工项目具有终身责任和领导责任,将质量责任进行层层地落实。对建筑施工人员的优化配置,指的是施工企业合理地配置人员,对不一样的工作岗位安排不相同专业的技术人员,以保障每一个工作岗位人员的专业性,防止出现一人兼职和多职的情况,在进行施工的时候,企业应当定期地培训员工,以使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
(四)有效地控制影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
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这项工作是非常复杂的,它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影响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是非常多的,企业只有有效地控制这一系列的因素,才可以确保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搞好施工场地与施工组织的质量控制,它的控制内容是产品质量控制与工艺质量控制。应当创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在保障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的基础上,实施系统的方法,组织企业的质量管理职能,形成一种相互推动和相互协调的管理系统,进而实现质量管理的合理化和科学化。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加强管理
1引言
水利是人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利工程的建设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惠民利民措施,国家也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愈发重视。水利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将更好的水利设施呈现给国家和人民,并且在市场中占的一定地位,一直以来都在寻求更好的发展方法来提高自身建设能力,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水利工程的建设企业当今也遇到了发展瓶颈,为了寻求更好更快的发展,施工项目管理的加强成为了水利工程从业者研究的热点话题。
2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含义
2.1施工项目管理包含的内容
施工项目管理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是基础,也是为了达到建设预期目标,保证施工项目运营的根本。在具体的施工项目管理中,指的是以建设单位项目经理为核心,结合项目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层,对施工过程、施工对象以及施工要素进行多方面,多元化的管理工作。所管理的内容包含十分繁多。可以说施工项目管理就是一个水利工程的基石,没有一个完善的施工项目管理,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就无法解决、无法协调,导致延误施工工期,甚至造成施工事故。
2.2目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发展,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企业也在不断改革自身的建设能力。但由于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大多数还是国企单位,所以建设施工企业的创新体制相比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老旧和落后,缺乏创新性。传统的思想与施工技术,对于当今社会现况,已经满不足不了需求,也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因此导致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一个简单的施工项目,在施工项目组织中施工企业通常会因为项目专业性比较单一,施工工艺也不复杂,却忽略了施工项目所具有的这种独特性,采用了比较复杂繁琐的组织形式,导致本身不需要太多成本和精力的施工项目,反而耗费了大量的人数物力,即造成了资源浪费,也对企业本身经济效益造成了影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于专业性技术人才管理出现疏忽,一人多岗或多人一岗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人员的工作量,但工作效率并不能得到保证,无形中拖累了工程进度。
2.3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缺乏的要素
在目前的水利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施工企业对于项目经理这一人员的管理、权限和岗位职责的划分比较模糊,没有具体性,导致现今的施工项目管理存在着以前旧社会“大锅饭”、“均摊”现象,这一现象对施工项目的管理部门管理积极性有着十分重大的打击,施工项目管理部门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另外,在施工项目进行的过程中,管理部门制定的形式化不合理绩效考核,欠缺对施工项目的认知,也大大影响了施工项目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施工管理部门缺乏对施工项目管理的基础认知,对动态管理的要素了解不多,都是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因素。此外缺乏创新性意识的管理部门,对于合理调动企业资源,优化项目施工的配置,更是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办法
3.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是保障人民群众生活财产安全的基础,一项好的水利工程,必须以工程质量作为根本。施工企业要达到水利工程的预期质量目标,第一部就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进行构建组织管理框架,明确水利工程施工之前的管理目标,加强优化人员及资源配置,以保证建设施工项目安全运行和施工质量管理的运作。通过质量管理的运作,形成最基本的质量保证,从而达到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的目的。另外,施工项目管理部门应当以工程项目现场施工管理及质量管理为基础,构建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现场施工质量目标、各部门质量目标分工、施工过程、基本质量制度、施工项目的质量控制关键点等各项要素完美运行。其次施工质量的预控也是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重点,以预防为主,进行人员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思想培养,严格要求各部门人员对施工质量的方案进行执行,对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做到严格遵守,从而达到加强施工项目管理的目的,监控预防施工质量出现问题。
3.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进度管理
要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进行加强,工程进度及效率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要在施工项目开始前,进行施工进度的方案规划,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保证后期现场施工的顺利,打下坚实基础。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受到问题阻碍时,建设施工企业要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积极探讨,及时发现此类问题可能影响的后续其他问题,对施工方式方法和施工步骤合理的进行更改和纠正,使问题的出现不妨碍后期的施工进度和效率。对于资源调配应当及时调整,人员、材料和设备的需求时时关注,避免因各类资源的分配不均与不合理,造成施工进度大大变慢,造成企业施工效率的负担。
3.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管理
水利工程的建设成本直接关乎到建设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成本管理的加强,不仅对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有所帮助,也对于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加强有着明显效果。建设施工企业在项目预算成本计算时,要充分考虑实际因素,结合水利工程项目的标价、项目所在地的施工环境、需要的施工人员、施工项目中需要用到的各类机械设备等对项目工程的成本进行预算,制定控制成本的目标。并且在制定预算目标计划时,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施工人员间接费用、各类机械设备的保养维护费用等也要考虑到制定预算目标中,科学合理的规划成本管理计划。在预算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建设施工企业要切实的考虑到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将施工项目中的支出与消耗进行严格的把控,且需要纵观整个施工项目,动态控制管理施工成本,及时的调整成本支出,力求施工成本与成本预算目标达到一致,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加强了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
3.4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材料管理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材料选择中,建设施工管理部门要充分的考虑建设施工项目的特性,选择采用不同的适应性材料。合理的材料选用,即保证了工程质量,也为工程预算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根本保障。在工程项目中采用一些新型的环保材料,还可以响应国家“绿水青山”号召,使水利工程造福于民的宗旨得到更完美的映照。
3.5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
无论在水利工程中,还是其他建筑施工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都是建设施工企业需要放在首位的问题。安全问题在建设施工企业中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要加强企业水利建设施工的安全管理,需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安全系统管理部门,进行全面性管理。根据现场施工的不断阶段,明确人员及机械设备的安全责任,对全部人员进行安全制管理,提高对现场施工安全问题的监督。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之前,建设施工企业管理层就应当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技术措施,对于水利工程现场施工开始后可能出现的各类安全风险进行施工前的评估和辨别,对于施工安全技术的记录要做好。对于现场施工的各部门人员,通过标语、培训等方式潜移默化的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加强人员的专业技能管理与培训,使各部门人员都能准确的按照施工要求完成自己的工作,提高工作的安全性,以避免出现安全事故。在现场施工进行中,安全管理部门不定时、不定点,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将隐藏的安全事故灭杀在萌芽当中,提高整个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只有施工项目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对于建设施工企业来说,才是做好一项水利工程建设的前提,无法保证施工安全性,后果不止是企业受到经济损失,还会危害到企业的社会形象,对于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务必将“安全问题无小事”这一理念传到每一个参与水利项目建设施工人员心中。
篇4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质量;监理;思考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伴随着市政建设的快速发展,市政道路也随之发展起来,其也推动了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监理不断进步以及完善,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关系到一个城市的交通秩序,同时便于市民的生活。
1、道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1)施工单位多、专业多,对质量干扰大。市政道路工程有工期短、场地狭窄、地下管线复杂的特点,与之相对应,工程施工同时开工的施工单位多,涉及的专业多,对工程质量干扰大。
(2)赶工期。赶工期是近年来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最突出的特点,工期往往在工程施工条件基本具备时由业主确定,要求各施工单位都倒排工期,而监理和各施工单位昼夜奋战,抢晴天,赶雨天,对工程质量控制形成了极大的冲击。
(3)间歇期与要求工期相互冲突。赶工状态下,往往使规范要求的技术间歇期得不到保证。
(4)工程临时变更多。赶工状态下,往往会发生临时变更多的现象。例如原土利用回填材料湿度大,含水量高没有场地和时间凉晒,7~8m深的管坑井坑不能按规范分层夯填,拆迁影响而改线路,砼现浇改预制等因赶工期导致工程变更多的现象较多发生。
2、市政道路工程的特点
(1)工期紧。市政道路建设工程一般都处在交通繁忙、车流量大的地段,工程项目从立项开始业主就对工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并且还有不断要求提前的现象。
①工期短。业主在建设项目立项、报建招标时都对工期有较短的要求。
②开工急。业主一般都要求施工企业中标后一周内进场开工。此时往往施工项目报建、施工许可证尚未办妥。施工企业的道路开挖证、余泥排放证、夜间施工许可证等手续因为没有施工许可证不能办理,施工现场的拆迁工作尚未开始或正在进行,沿线商铺不知情,建筑物退缩位没有让出,地质资料不齐,施工图不完善等均不具备开工条件。
③挤占工期。由于开工条件不成熟,强制性开工后受到城管、交警执法的干扰,拆迁户、土地权属单位的干扰,设计方案的变化,施工图的完善,地下管线的拆迁,地质情况变化等原因及问题的解决,挤占了施工的时间。
④工期压缩。以向什么节日献礼、某某领导视察为由,要求工程项目工期压缩、提前通车的现象时有发生。
(2)场地狭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本身就是为了缓解交通拥挤,所以建筑物、构筑物密集居民活动空间小,场地狭窄是客观存在的。
(3)地下、地上管线复杂。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管线日益增多,原有地下管线错综复杂,纵横交错。
3、市政道路工程质量监理的特点
3.1合同管理工作量大
一般建设单位都会将标段内的土建、沥青、照明、交通设施、绿化工程的监理委托一家监理单位,还将供水、煤气、电力通讯工程的监理以及系统内、甚至部分系统外的协调工作,以合同形式或非合同形式委托给监理单位,在这种情况下,监理单位将涉及到多份合同的管理。这对质量控制将发生一定的影响。
3.2控制难度大赶工状态下,工程项目工序质量会时常发生偏差,或被忽略简化;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变更迟迟不能确定或似是而非;技术间歇期被压缩或取消;施工环境差;质量保证体系不能落实;三级自检程序没有进行;试验检验项目频率不足;现场取样被为试验进行的有意操作取代;上道工序未完下道工序就抢进去等等。
4、监理单位对质量控制的对策
4.1及早编制监理规划
市政道路工程赶工期不是偶然的,监理单位在项目监理投标时起,就应该有思想准备,而后该中标项目的所有监理工作内容都应该有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对工程质量控制的规划。编制有个性的监理规划。监理规划是监理质量控制的实施计划,每个施工项目都不是简单的重复。与施工现场工作环境、工作人员、各企业的机械设备所用材料、施工方案、方法不同而有本身的特点,要将实施项目质量控制的难点、重点的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计划好。
4.2根据项目特点,成立监理机构
重视监理部的建设、成立有个性的监理机构,配备相适应的监理人员。根据实施监理项目的特点,采用直线式监理机构最好。考虑赶工期状态下,白夜班多工种各专业监理人员数量的配备和素质配备。
4.3明确监理责任制
明确监理责任制的主要目的是通知承包商或业主,便于各专业各工种工作联系。对号入座各负其责,也便于检查督促各专业各工种各班次监理工作质量,随时纠正监理工作偏差。坚持质量标准:尤其主体结构符合施工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通过检查并与质量标准对照确定实体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4.4加强事前控制
(1)详细编写各监理细则。讨论研究监理制度,制定监理程序。收集实施项目的质量验收标准、施工规范、常用表格。
(2)组织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了解设计意图,澄清有关问题。
(3)认真学习施工图、地质资料、招标答疑文件、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4)检查承包商投标承诺的质量保证体系中的人员到位情况,纠正其偏差,检查特殊工种人员上岗资格,检查分包商资质考查主要材料、半成品的生产厂家等。
(5)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特别是涉及质量安全的措施。
(6)督促业主尽早完成报建,办理施工许可证,征地拆迁工作,预防挤占施工工期,督促承包商办理淤泥排放证、夜间施工许可证、道路开挖证,减少施工过程干扰工序质量控制。
(7)检查督促其它各项准备。
①检查机械设备完好情况,年检标定情况,确认其是否能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
②要求提供和审查试验检验计划。
③审查施工进度计划,着重了解各技术间歇安排是否合理,尽可能安排平行关键线路,以便给技术间歇和工序施工留足时间。
④组织控制点交点原测及组织各方联测,掌握质量控制第一手资料。⑤组织地下管线探索调查,查清对工程结构影响情况,初拟地质情况和地下管线对工程质量影响应采取的措施。
⑥探索施工现场,了解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交通状态、河流、高压电缆、地形高差等施工环境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可能性。
4.5加强事中控制
赶工状况下,有些工序经常被有意识或无意识的简化、忽略,这极可能造成道路工程的质量隐患。常见被简化、被忽略的工序工艺有:
(1)土方工程:①基坑开挖不放坡不放台阶或不采取支护;②机械开挖一次到位或超挖松填;③填筑工程不分层或分层太厚;④引桥台前台背填料含水量高,未凉晒或采取有效措施;⑤坑边、基边碾压不到位;⑥各类管线埋设深度不足,填方密实度差。
(2)路基工程:①自拌水泥石屑不控制含水量,控制水泥用量不准确;②水泥石屑稳定层未分层,没有养生期,局部弹簧现象未处理或处理不彻底;③道路路渣作填料未作级配填方,形成空洞或移动;④水泥石屑稳定层未初凝、未终凝、未养生即铺沥青。
(3)路面工程:①沥青摊铺前透层油大面积露白,渗透时间不足;②沥青摊铺时温度不足;③抢工期雨天摊铺沥青;④未按工艺要求采取防止砼路面板块崩边掉角的技术措施。
(4)砼工程:①新旧砼接茬处处理草率;②支架砼垫块标号不足,施工马虎粗糙,砼坍落度大。
(5)模板工程:①支架安装后,未调整标高,模板安装后难以调整;②支架顶托、底托伸出过长,底托不落地,顶托虚位。梁侧支撑不牢固,造成砼浇筑后结构变形。
(6)钢筋工程:①钢绞线固定前未作测量定位;②钢绞线下料用电焊割断;③钢筋严重锈蚀未除锈,上下两层钢筋无支撑,预埋件位置不准确;④钢筋焊接试验不是实物取样,假焊、虚焊或遗忘,咬口现象未从根本找原因解决;⑤横隔梁,纵向腹板交叉钢筋太密,随意割断;⑥边浇砼边绑扎钢筋,产生钢筋被遗漏,数量不足,变形走位;⑦大直径钢筋变形校正用氧焊烘烤。
(7)其它:①距离河流、建筑物、构筑物、交通道路等高压走廊距离过近没有采取措施;②钻孔桩、搅拌桩底部不到位,随意提前终孔或停机;③两桩基距离过近没有采取措施错开施工;④主体结构材料被代用未报批;⑤桥梁支座安装与设计不符。
篇5
模板承重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原因基本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方案方面问题:无专项方案或方案抄袭套用,无针对性;计算错误(如将梁底中间立杆与梁两侧面的立杆按平均受力进行计算)或没有考虑材料的质量因素;方案中没有支模架的搭设构造要求的内容。
2、材料方面问题:钢管、扣件不合格。这种现象在目前建筑市场上相当普遍。
3、搭设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未按方案要求进行搭设,如立杆间距偏大、不设扫地杆和水平杆或扫地杆和水平杆只单向设置(由材料力学原理计算得出,立杆不设扫地杆只有设扫地杆承载力的27%)、立杆上部搭接不符要求、垂直和水平剪刀撑不到位等等。这里要特别指出一点,发生安全事故的支模架,往往不是由专业架子工搭设,而是由工地木工根据个人经验进行搭设的,而这种现象在许多工地普遍存在,实在是相当大的事故隐患。
二、脚手架
脚手架搭设之前,监理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施工工艺对脚手架搭设方案进行审批,主要审查内容包括: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材料及质量保证体系、文明施工要求、稳定承载计算、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审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方案必须有针对性,能有效指导施工,并应注意方案与现场的一致性。当脚手架搭设尺寸中的步距、立杆的纵、横距和连墙件间距有变化时,必须对出现最大步距、最大立杆纵距、横距及连墙件间距部位的立杆段进行验算。对搭设在楼面上的脚手架,应对楼面承载力进行验算,包括屋面、雨棚、阳台及后浇带等悬挑结构。
当搭设高度在25-50m时,应对脚手架整体稳定性从构造上进行加强,并说明脚手架基础做法。施工详图及大样图包括连墙件与建筑物拉结详图、现场杆件立面、平面布置图及其他特殊构造部位示意图。在脚手架的搭设过程中,应对其所用材料及搭设构造进行检查。钢管、扣件必须进行检测,如不合格,应对方案进行补充。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立杆基础应平整夯实,混凝土硬化。落地立杆垂直稳放在金属底座、混凝土地坪或预制块上。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且应交错布置。脚手架的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强度、稳定性和连接强度须进行计算。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进行检查: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超载;高度在24m以上的脚手架,其立杆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三、建筑机械
建筑机械同建筑材料一样,进场前应向监理单位进行报验。监理工程师应检验其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有资质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重点应查验相关资料的有效期,相关证书、检测报告与实际进场设备的型号是否相符。各种建筑机械必须经验收合格并挂验收合格牌后方能使用。井架、塔吊、人货两用梯等大型机械的书面验收记录,监理工程师应留存备案。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监理工程师在塔吊、施工电梯和物料提升机等装拆前对施工单位上报的专项方案进行审批;从事塔吊、施工电梯和物料提升机等装拆,应具备起重设备安装工程资质后方可进行;
篇6
关键词:上市公司 工程项目 风险 控制
一、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
(一)不相容职责设置不当风险
公司未按《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要求设置工程项目管理中不相容的职责或岗位,可能产生舞弊、欺诈等问题,从而造成公司的资产损失。
(二)相关制度不健全风险
公司未能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未能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立项的申报、概预算的审批、外委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管理、款项支付、竣工验收、竣工结(决)算的审核等行为进行规范,可能导致公司因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而遭受外部处罚、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三)决策失误风险
公司未能对市场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工程项目建成后未能实现预期经营目标,公司未能实现预计的效益。
(四)审批行为不当风险
公司相关人员未按相关制度的规定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核、立项的申报、概预算的审批、外委项目的招投标、施工管理、款项支付、竣工验收、竣工结(决)算的审核结算审核等行为进行审批或超越授权审批,可能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公司的资产损失。
(五)概预算编制不当和执行不力风险
公司未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工程项目概预算,工程款项的支付未按概预算的口径列支,未能按概预算的额度、工程完工进度情况、合同等有效地控制工程款项的支付,而导致公司的收益减少。
(六)项目管理不当风险
公司未制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案,各施工参与主体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施工管理混乱,未能按计划进度施工,成本失控。
(七)竣工结(决)算工作不当风险
公司未配备专人对工程项目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工程项目的竣工图纸、工程签证记录不清晰、不完整、不规范,工程项目相关档案资料缺失,导致工程项目竣工结(决)算依据不充分,无法进行开展竣工结(决)算、竣工验收及资产移交工作。
(八)财务信息失实风险
公司未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工程项目进行财务核算,相关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可能导致公司的资产账实不符或资产损失。
二、工程项目管理和控制的内容
相关制度应当健全,职责分工、权限范围和审批程序应当明确规范,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应当符合不相容职责或岗位相分离的原则;工程项目的决策依据应当充分适当,决策过程应当符合相关制度的规定;概预算编制的依据、内容、标准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外委项目的招标程序和合同协议的签订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相关制度的规定;工程价款的支付比例应当符合相关合同的约定,应当与工程的完工进度匹配;竣工结(决)算环节的控制流程应当科学严密,竣工验收程序及资产移交手续等应当规范;工程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三、如何有效地控制和防范工程项目的管理风险
(一)建立科学合理合规的机构设置和岗位设置,各司其责
在决策程序方面,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总经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决策层,根据审批权限分别对工程项目的立项、相关大额合同的签订等事项进行审批。各相关职能部门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执行层,根据职责分工分别开展工程项目相关的业务活动。
在部门设置方面,公司设立了项目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合同管理部门、内审部门和纪检部门等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概预算的编制、立项申报、外委项目招投标工作的组织、相关合同的拟订、工程款项支付的申请和项目建设、验收工作的组织等工作;财务部门参与可行性研究报告、概预算的审核工作,参与外委项目的评标工作,审核相关合同的财务条款,负责工程款项的审核支付和相关财务核算工作;合同管理部门负责审核相关合同的法律条款;内审部门参与外委项目的评标工作,负责审核相关合同条款,负责竣工结(决)算审核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工程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工作;纪检部门负责监督外委项目的评标工作,负责对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舞弊、欺诈等行为进行处理。
在岗位设置方面,公司的每个工程项目均设置了项目经理、财务人员、造价人员、资料档案管理人员等岗位各一名。项目经理是公司派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业主代表,负责与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公司、总承包施工单位进行沟通协调,并督促其按时保质地完成项目建设;财务人员负责工程项目资金的管理、工程款项的审核支付和财务核算工作;造价人员负责编制工程的概预算,审核工程造价;资料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相关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
(二)建立健全工程项目相关的管理制度,理清相关业务流程
公司制定了《工程项目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制度》、《采购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规定》等相关的管理制度,理清了相关业务的流程。
(三)制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案》
公司制定了《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方案》,明确了业主代表、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公司、总承包施工单位等施工参与主体的职责和对其的考核奖惩办法,建立了各施工参与主体之间的沟通渠道和快速反应机制。
(四)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
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进度组织开展相关的内部审计工作,在事前做好外委项目评标过程的监督工作,做好相关合同的审核工作;在事中组织开展合规性的审查工作;在事后做好竣工结(决)算的审核工作。
篇7
关键字:市场运行规律项目管理公司优势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market operation rul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according to China's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analysis of project management the demand of the market, and concludes that the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in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advantages.
Key word: market operation rule project management company to advantage
中图分类号:F276.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手续繁杂、联系部门多等特点,从事项目管理不仅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还需要广泛的社会关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项目管理公司代表业主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减轻业主的管理负担。项目管理公司可以利用自身在专业、人才、经验和熟悉行业等方面的优势,在建设质量、投资控制、时间进度上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一、项目管理公司的职责
工程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项目管理的企业,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接受业主的委托,按照双方合约的规定,代表业主对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管理和服务。项目管理公司的职责就是以业主委托为依据,代替业主从事复杂而繁琐的项目管理工作,具体任务包括:利用自身优势,通过优化设计、合理组织施工、招投标,提高工程建设质量,节约投资,控制工期。
二、市场呼唤“专业化、职业化”项目管理公司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融合,工程建设市场正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由业主临时组建、培训一个建设班子进行管理的模式不但已经难以适应高水平项目管理需要,而且其诸多弊端也日益明显:
1、缺乏专业化。由业主临时组建的基建班子,一般对建设程序和相关法律法规熟悉不够,缺乏相应技术和专业知识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管理的科学化、系统化和专业化难以体现,整体效益受到影响;
2、缺乏职业化。临时班子人员缺乏职业化支撑,短期行为普遍,行政权力容易直接介入,极易造成决策失误和监督失灵,使项目投资效益低下,滋生腐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3、成本效益受到影响。在专业化与职业化同时缺失的情况下,投资成本低、工程效益高、建设工期短、技术和质量水平高、理想目标是很难实现的。(据调查,一般由建设单位自行承担项目管理,其用于项目班子的总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8%至 10%)。
因此,迫切需要改革目前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采用项目管理,即选择专业化、职业化独立的第三者――项目管理公司显然是降低和转移风险的最佳方案之一。尤其是项目投资额越高、项目越复杂且难度大、投资业主提供的资产担保能力越低,项目管理更能体现它的优势。
三、项目管理公司管理项目的优势
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中,长期存在着专业分散、职能分割、组织形式多样化的境况。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和咨询服务被分割在不同的职能机构,可行性研究由政府指定的专业工程咨询单位提供,勘察设计由工程设计院进行,招标由专门的招标公司组织,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正通过一批掌握管理模式、管理程序、管理方法、管理技术的公司去实现。这些公司有资质、有经验,能够为业主提供最优秀的项目管理服务,是专营工程承包业务的EPC全功能的工程公司和项目管理公司。项目管理公司管理项目的优势:
1) 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和咨询服务可以全局统筹和整合,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标、工程监理、工程建造。各职能的部分或整体整合使前后信息链连贯,节约人力资源,建立完整一贯的信息支持,使决策的正确性、设计的合理性、监理的有效性、施工的科学性、业主管理的特性都得以保障。
2)能合理安排项目的进度,有效使用项目资源,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降低项目成本。通过项目管理中的工作分解结构WBS、网络图和关键路径CPM、资源平衡、资源优化等建设一系列项目管理方法和技术的使用,可以尽早地制定出项目的任务组成,并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先后顺序,有效安排资源的使用,特别是项目中的关键资源和重点资源,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降低项目成本。
3)按照合同条款约定,分清双方义务和责任,可以使业主企业将精力用于生产主业。项目管理公司,专业配套齐全,技术实力强,可以使建设单位实施工程项目具有技术保证,用不着再走从生产第一线临时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建设班子的老路,从而避免了影响建设单位正常生产和出现工程结束时抽调的技术骨干人员不好安置的问题,这一点对于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的建设单位尤显突出。
4)可以有效控制项目范围,增强项目的可控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求的变更是经常发生的。如果没有一种好的方法来进行控制,势必会对项目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而项目管理中强调进行范围控制,能有效降低项目范围变更对项目的影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5)可降低项目的风险,投资必然伴随着风险,投资风险是业主最关注,也是最难控制的风险,项目管理服务则可以帮助业主正确地识别风险并提出合理回避风险、减少损失。在项目运作的过程中,通过对建设前期阶段、工程设计、施工、竣工、工程款支付阶段的全程造价管理,达到降低投资风险的目的。
6)项目管理公司拥有信息库优势,项目管理公司有众多大型项目的建设管理经验,掌握和收集先进技术如新材料、新工艺、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先进的施工方法。收集各种新式、老式的设备的性能、质量、价格的数据,建立设备材料数据库系统;收集已完成的单项工程的经济和技术指标,建立工程单位造价,可为工程的报价提供计算或预测的依据,也为工程结算、设备材料的采购等提供了信息资源。
7)项目管理公司采用项目管理信息化有效解决了“分散经营、集中管理”的问题。目前项目管理公司由于项目分布在不同地区、施工环境复杂多变等的原因。公司总部对各项目管理比较困难,而且,每个项目的盈亏都会对企业发展带来决定性影响,所以,项目管理公司需要对项目进行管控以避免或降低风险。
四、 结语
项目管理公司管理项目的优势显而易见,项目管理公司专门承接项目管理业务提供全过程的专业化咨询和管理服务,这是世界工程建设管理的潮流。也是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从传统的自营式管理走向社会化、专业化的市场运作管理模式,实现同国际惯例接轨的大趋势。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大力推广、发展和实施项目管理公司在建设工程中全过程项目管理。
参考文献:
[1] 翟立. 加快推进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创建[J].中国建设报,2008,(04).
篇8
[关键词] 知识共享 知识型员工
一、前言
知识观的企业理论将企业的各种具体生产与管理活动都抽象为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等知识活动,其中知识共享被认为是关键的知识活动(芮明杰、陈娟,2004)。知识型员工是企业知识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企业知识共享过程中的主体,从根本上说,正是知识型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其参与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意愿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财富的源泉。但是在实际中,知识型员工已经习惯于将其在工作中建立的关系网、积累的资料和获得的经验视为部门或个人财富的一部分,拒绝拿出来与他人共享。建立由知识型员工组成的知识共享机制显然是企业管理过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因此,针对知识共享导向下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进行一定的程度的探讨,以激发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共享热情与知识共享意愿,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
二、知识共享和知识型员工的内涵
1.知识共享的概念
Hendriks指出知识共享是一种沟通的过程,他认为知识不像商品可以自由地传递,当一个人向别人学习东西共享知识的时候,自己也必须有一个知识重构行为。因此,知识共享涉及到两个主体:知识的拥有方与知识的需求方,知识的拥有方以演讲、写作等形式提供知识,而知识的获取方则必须察觉到知识的这种表达,并以模仿、倾听或阅读等方式来认同,理解这些知识[1]。
Nancy则提出另一种观点,他认为共享就是使人“知晓”,将知识分给他人,与对方共有这种知识,它的极至是整个组织都“知晓”此知识[2]。Senge认为,知识共享与信息共享有所不同,知识共享不仅仅是一方将信息传给另一方,还包括愿意帮助另一方了解信息的内涵并从中学习,进而转化为另一方的信息内容,并发展个体新的行动能力[2]。
从以上各位学者对于知识共享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标准、角度的不同,各位学者对知识共享的界定也有所不同,但总的说来,主要有四个观点:沟通的观点,学习的观点、市场的观点、知识互动的观点。综观国内外文献,出现频率最多的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市场的观点,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着重于企业知识共享具体运行机制的构建[2];另一种是将知识共享看作是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在最佳时机、最佳地点、以最合适的形式,将最合适的知识传递给企业中最合适的成员的过程,持这种观点的人一般着重于企业内部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4]。
2.知识型员工的定义
20世纪50年代,管理学大师彼德・ 德鲁克率先提出知识型工作者(knowledge worker)的概念。这一术语在得到全球广泛认可的同时,对于其定义人们却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就目前来说,关于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主要有三类较为典型的定义[5]:第一类是从工作内容的角度来加以探讨,此类观点将主要从事信息处理的人员称为知识型员工;第二类定义是从工作方式的角度切入的,此类观点将工作方式作为判断知识型员工的着眼点;知识型员工的第三类定义是从工作性质的角度切入的,这类定义认为知识型员工是从事知识型工作的人。持此类观点的学者力图用评判指标来辨别知识型工作,进而定义知识型员工。
针对以上有关知识型员工的定义,本文侧重于讨论企业中的非管理层知识型员工,管理思路和方法都是针对这些员工的特点提出的,研究所考察的对象都是从事技术工作的员工。虽然管理人员也是知识型员工,但管理工作和技术工作在技能和心态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别,而且管理人员要通过别人的努力实现目标,所以文中提出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虽然也可能适用于管理人员,但主要针对非管理层的知识型员工。
三、知识共享导向的知识型员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层管理理念落后
目前就世界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国外的一些企业在促进知识型员工进行知识共享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这些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借鉴的。他们早已认识到在促进知识型员工进行知识共享时,要满足知识型员工在经济收入,个人成长、工作自主性、个人成就等方面的需求的重要性。因此,这些企业在组织环境、制度环境的改善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然而,国内企业界的管理层对于知识型员工区别于普通员工的真正原因并不十分了解,对人力资本范畴较为陌生。从而造成,他们没有在制度安排上让知识型员工参与企业的价值分配,更没有通过企业的激励制度设计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知识共享所付出的人力资本进行充分补偿。
2.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缺乏正确的认识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适应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保持自己的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已经被企业界所广泛认同。通过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和世界优秀企业的管理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该企业内部员工的学习能力,也就是员工对所面对的市场的消费趋势和消费习惯的把握能力。因此,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并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而这些工作的进行,必须依赖于知识型员工和其所拥有的知识。所以,企业要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型员工,并促使其不断将其拥有的知识在企业内部进行共享。但是长久以来,我国企业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比较模糊和片面,往往把生产能力、销售渠道数量、技术等一些硬件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认识和培养。而对内部的文化、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等一些软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3.未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文化进行改进
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使我国企业中“官本位”思想比较浓厚,尤其在国有企业中这种思想表现的更为明显,其在员工身上则体现为相对保守、中庸及崇尚权威的行为观念。在传统企业内部,往往是论资排辈,年轻人必须要在基层进行长时间的锻炼,即使他们可能拥有较高的工作能力。在员工报酬方面,忽视个人贡献,岗位级别和工龄成为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这就导致了一些知识型员工的收入低于普通员工的情形发生。尽管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引入了“按劳分配”的制度,但是传统的思想仍在影响着企业的实践。并且,国有企业的一些管理制度对现阶段的民营企业还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这也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知识共享导向下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普遍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企业的上述行为,事实上是基于西方经济学中“无私人”的假设,它否认了人作为“理性人”可能存在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本性,忽视了人的需求的区别,这种不恰当的人性假设的借用造成了我国企业在知识共享下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
4.资金投入不足
知识型员工激励手段包括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个方面,精神激励固然重要,但仅靠它是不够的,只是单纯的荣誉激励,不配以物质激励会造成知识型员工荣誉感的淡化。知识型员工的行为或工作动机产生于他的某种需要和欲望,知识型员工总把自己努力的过程看作为获得某种相应报酬的过程。在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型员工的价值主要靠其经济收入来体现,必须把知识型员工的贡献与待遇切实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其能力的高低。然而,物质激励必然产生激励成本。我国很多企业近年来由于发展的需要和经济效益不佳,导致在知识型员工激励方面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同时,随着我国劳动法规的不断完善,使企业在人力资源改革过程中付出的成本越来越大,例如,退休金的支付、下岗员工安置等,使企业资金付现的压力加大,限制了企业用于知识共享导向下知识型员工激励的资金投入。
四、知识共享导向的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建议
1.采用柔性管理
知识型员工与一般员工的显著区别是他们具有创造性。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灵感,灵活地处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同时,他们的工作是复杂的思维活动,难以通过身体的外在表现来感知其劳动的状况,其脑力性的劳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性、自发性强。因此,给予知识型员工相对充分的授权,以及工作方式和工作时间的自主性有利于知识型员工的创造性活动,也使知识型员工有一种被信任感。所以,为保护知识员工的创造性,在既定的组织目标和自我考核的体系框架下,必须在相应的激励制度上进行特殊的安排。建立一个充分授予知识员工更多自、更多参与企业决策与管理活动的权力分享型的组织结构。
2.满足知识型员工的尊重欲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获取和应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常常不按常规处理日常事情。在和这些人员进行交往时,传统的等级管理体制无法产生效果。因此,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知识型员工进行人性化管理,营造一种善于倾听而不是充满说教的组织氛围,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相互尊重、平等的关系。增强企业对知识型员工的凝聚力和亲和力,达到人才的聚集和人心的凝聚,使知识型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3.建立知识资本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的激励制度
按照我国的国情,知识资本产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对知识型员工价值的一种最大的尊重与认可。当在对促进知识型员工进行知识共享的激励制度安排时,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仍然应该是一种重要的选择。应承认知识共享过程的每一项,每一个人所付出的劳动和时间的成本与价值,使知识共享传递链上的每一位应用者和再创造者都有相应的回报。从而,就激励了每一位原创知识的人或参与知识共享并主动应用知识创造价值的人,形成了良性循环。
4.满足知识型员工的成长需要
以往的实践已经证明,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加以开发,人就能够通过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并在受激励或自发状态下发挥出这些能力。所以,为了保证具有巨大潜能的知识型员工能够持续地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应该关注其个人成长,在工作过程当中,给予知识型员工成长的机会。培训与开发是一条重要途径,培训与开发的目的是使知识型员工不但要熟练地掌握现有工作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还要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本专业或行业的最新科学技术动态,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这样不但可以增强他们的创造力,而且还使他们具备终身就业的能力。因此,组织激励应该尽可能地创造与之相一致的环境,体现在激励制度安排上,就是要建立一种学习型组织,通过建立共同的愿景,以及组织与个人共同成长的机制,最终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共同成长。
五、结语
现代社会,知识正逐步取代自然资源、资本、信息等,成为现代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对知识共享的重视就源于知识管理理论的崛起和实践的开展,可以说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核心内容,能否建立一个高效的知识共享机制是决定知识管理实施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运用适当的管理方法促使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参与到知识共享中来,使无组织地、分散在知识型员工队伍里的知识通过知识共享提高到企业的层次上来。使全体员工更好地获取、综合和增加知识,以提高组织的发展水平和经营绩效。
参考文献:
[1]林东清(李东改编):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M].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66
[3]Nonaka I, Takeue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l995
篇9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缺陷;管理举措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2.089
施工技术与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以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原则和标准,对施工过程中每一个具体环节和步骤进行严格的组织和规划,确保工程按时保质完成,满足投资方和市场需求。
1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的缺陷
一是施工图纸质量不精。施工图纸的设计是市政工程施工前的重要环节,一旦图纸出现问题,就极有可能影响施工质量,导致施工精度失准。二是具体操作人员技能水平较低。现阶段进行施工具体操作人员大多是农民工,虽然工作经验丰富,吃苦耐劳,但是工程施工毕竟是一门精密学科,农民工的技能素养与专业技术人员相比必然存在一些差距,难以确保工程质量。
1.2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1)建筑材料低劣。在建筑材料采购过程中,因采购人员经验不足或者为了节省资金以次充好等原因,导致采购回来的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导致许多后续问题。
(2)质量监管松散。部分施工方人员因缺乏专业知识或受利益蒙蔽,在进行质量监管中对所出现的问题不加以重视。在施工过程中过分追求时间与效益,也影响了施工质量
(3)安全意识薄弱。施工方普遍缺乏安全隐患意识。例如:在不少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在施工前并未对地下管线进行深度挖掘勘测,也没有向相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的排布,导致不能对地下管线进行有力的保护。或者是工地用电存在不规范现象,私拉电线,无定时检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安全隐患。
1.3 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
(1)管理阶层自身能力有待提高。长期以来,政府部门对市政工程不甚重视,有市政工程的专门管理部门,通常由其他部门兼管,也就导致了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不管是在技术层面还是管理层面,接受的大都是非专业人员不的意见,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麻烦都无法预见和估测,施工结果差强人意。
(2)施工方管理制度缺位。首先,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市政工程大多假以他手,实行承包制,而许多单位由于自身原因,开工多日也没有正式的合同批文等手续,有些单位甚至不办理施工许可证等重要证件,等到检查时再补办,有些政府为了“面子工程”减短工期,致使有很多的隐患,在日后运行上出现很大问题。其次,企业资质有待审核。一些施工单位并不具备施工条件,只能挂靠施工,这本身在技术上已经打了折扣,甚至在出现问题时,不专业的管理人员并不认为这算问题,忽略问题继续施工,导致出现了“豆腐渣工程”。
2 提升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的举措
2.1 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
(1)必须实行质量责任制。实行质量责任制,从勘测、设计、购料、施工、监工、验收都要有专人负责,建立新的管理制度,提高工程进度。
(2)提升技术管理团队综合能力。市政工程的好坏取决于其团队,不论是设计、施工、监管都需要负责完成,而团队是由一个个人员构成的,所以应当提高每个人的综合素质,组成有能力的团队,高质量的完成市政任务。
(3)建立完备的施工管理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想要解决如今市政工程面临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管理体系的问题,要先建立一个管理体系,建立管理体系,实际上就是给了我们一个标准,让我们在完成任务时,能够有一个参考的准则,保证市政工程的正常进行。在建立管理体系的时候不仅要借鉴其他各个省市的管理体系,还要结合自身发展的特点以及施工的特点,在保证工程正常进行的情况下,建立完备,系统的管理体系,并且能在市政实际情况下实施,进而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以便全方面提高施工方的工作效率及市政工程的质量。
2.2 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意识
(1)加强对建材的监管。坚持建材必须符合施工要求,分派专人检查,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口和使用,严禁发生偷工减料的情况。
(2)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施工人员进行短期的简单培训,让施工人员意识到用电、偷工减料等安全隐患的问题,从而尽可能避免施工过程中可避免的危险。
(3)兼顾隐蔽工程、附属工程。完成市政工程的同时要兼顾周边附属工程的建造,例如停车场等必要设施。
2.3 加强对市政工程的检测和监管
在质量方面,企业自控是一道防护锁,而监控则是最后的一道门槛,也是安全门。应当组织专业的质检团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从材料、施工、进度、质量各个方面进行监管,从客观实际的角度,调和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社会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的需求日渐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大多都需要更替和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在保证质量、安全和效率的情况下,摸索一套有效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模式,以确保施工质量,做好市政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少青.浅谈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及措施[J].江西建材,2014(10):157+159.
[2]覃茂好.研究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难点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11):167-168.
[3]曾小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6):169-170.
篇10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为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必须以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为基础,针对公路施工过程中影响公路施工质量的各个因素,科学的开展施工质量管理,以保障公路施工质量。因此,分析和论述影响公路施工质量各因素的管理对公路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原因
1、前期设计方案过于粗糙
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施工的灵魂,是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工程设计的优劣。公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很复杂,从设计规划到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再到工程项目整体评估,设计文件,最后是工程项目的整体实施,这段时间内的工作量极大,周期较长。如果工程设计阶段要求不严,设计方案粗糙,甚至于方案中存在着重大的缺陷,如:设计方案与现场的地物地貌不相符,与施工结构物自身的使用功能相悖,待到整体施工过程中发现了某些问题,再重新的修改设计方案,这样便会因为时间的紧促而导致工程质量的下降。工程设计不符合实际应用的状况,将会导致接下来的施工中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及安全隐患,并会因此影响到工程施工建设的进度,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设计与施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不懂的施工的设计师永远都做不出能够令人满意的设计方案。所以,工程设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以及较高的自身业务水平。很多工程设计方案与现实施工情况大相径庭,可操作性极低,甚至于严重脱节,这种情况的发生就是因为设计人员的闭门造车出门不合辙的原因造成的。
2、缺乏建设管理经验
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实行的是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本身的资金来源也不同,所以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工程项目管理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导致了建设市场距离规范化管理有着一定的距离。现今建设市场总体看来是重点项目,银行贷款项目,政府重视项目工程质量一般较好,其余中小型项目,地方筹资项目规范程度相对较差,公路建设市场的管理体制尚未理顺,管理工作的不规范是影响整个公路建设质量的最大原因。工程建设项目的法人制度,招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以及合同管理制并没有完全的推广开,这也是导致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责任不明确,相互推诿的主要原因。
3、施工队伍本身经验水平有限
某些施工队伍公路建设施工经历较少,本身没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机械设备,还没有足够的合格的技术监管人员,这种情况的出现就是质量管理方面的一个最大的难题,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经验就难保不出问题。公路工程建设施工前期,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资调配、施工现场准备不到位,施工过程中,施工作业组织、施工进度规划、施工现场调度、施工现场管理、技术资料管理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中显现出力不从心或没有能力,这是导致工程管理处于混乱状态,工程施工质量无法保证的重要原因。
4、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公路建设实行四级质量保证体系“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有待于进一步的普及完善,现况下质量体系不完善的主要表现为:政府监督网路的不完善。某些施工建设单位的领导及管理人员本身就对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难度。
现场监理队伍制约机制不完善。政府交通的主管部门主要对监理市场起着宏观控制的作用,一般都是对监理部门以及人员资质进行管理,但是,对监理部门的行为,监理工作的运行,监理工作的成效等方面的动态管理缺乏一定手段,在法规、经济、行政等多方面都对监理部门的制约有着不完善的地方。
二、提高公路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策略
1、大力提升全员质量意识
开展好质量管理的宣传工作, 是加强公路施工质量管理的一种重要举措。施工方既不能将质量管理看做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情, 也不能将其想象得十分复杂深奥。由于具体施工的工人或农民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如果一味地与其他讲大道理, 很有可能难以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因此,质量意识的宣传与灌输, 要分清层次, 一级一级地传达下去, 从而使原本十分复杂的理论逐渐变得浅显易懂, 而且更加符合大众的接受标准。因此, 对于质量意识, 要有一个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循环过程。只有经过这样的多次循环, 质量意识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可见, 要提高施工队伍的全员质量意识, 就要将宣传工作进行循环、循环、再循环, 深入、深入、再深入、只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诚心, 质量这根弦就一定会绷紧在每位员工的脑海之中。
2、着重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一是强化质量问题的前期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质量管理显然应当与经济紧密挂钩, 但是, 这仅仅是一种手段, 却非真正的目的。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之中, 绝对不能本末倒置. 有一种现象值得关注, 那就是敲掉多少片梁、路基和路面返工多少次, 就意味着质量工作抓得很严, 表示质量工作做得很到位了。鉴于此, 一定要将确保质量和提高质量, 将精益求精作为施工的大提前, 措施一定要合理, 让各方都心服口服。二是坚定质量管理措施。质量管理的措施要强硬有力, 绝对不能讲人情, 也不能拖泥带水, 该否决的就要坚决否决, 绝对不能有什么通融的余地. 一些工程中, 质量管理之所以搞不下去, 其原因就在于己形成的指令被各种各样的人情所溶化了, 公路结构物施工中经常发生的类似现象值得引起警惕。三是制定有操作性的质量管理措施。质量管理措施要具备可操作性, 过高或过低都不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目前, 业主方对项目经理, 对项目经理部, 对施工队都有了明确的质量管理目标责任状。但是, 仅仅有这些大目标还是不够的, 还应进行具体细化, 并确定工程管理中的各种质量管理小目标。
3、严格落实质量检验制度
一是确定质量检验的标准、内容及手段。检验标准主要有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也就是要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与制度化。检验内容主要是对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结构整体或部件进行性能检验, 从而让质量事故尽可能地消除在施工过程之中, 使工程质量能够符合规定标准。检验手段则是通过仪器测试与试验数据结果所反映出来的。二是明确检验的组织形式。质量检验要坚持专职检验与群众自检紧密结合,日常检验与重点抽验紧密结合, 定期自检与不定期自检紧密结合的原则。专检人员一定要从施工准备、竣工交验等各环节开展严格检验。三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地把好质量关。不管是管理制度、工艺措施、规定要求, 还是具体到关键部位, 直至每道工序, 都格外强调严格两字。对于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更是要严肃认真地对待, 一丝不苟地加强管理, 该返工的一定要及时返工, 该停工的也一定要及时停工, 绝不能姑息迁就。检查、评估、建议等, 都是为了提高工程的质量, 各级技术负责人对于质量管理,一定要做到事先评估、加强检查、注重反馈, 纠正以往那种偏重于事后把关, 不管结果的不良习惯。
4、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的重要作用
施工单位常常对对工地的试验室不够重视, 以致于造成部分工地试验室不仅房屋简陋, 而且试验仪器也残缺不全, 完全难以适应公路工程施工的要求。其实, 工地试验室在公路工程的质量管理中是处于十分非常重要的位置, 是企业进行质量自检的关键部门。因此, 工地实验室人员的居住条件可以简陋一些, 但是工地试验室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建设; 实验室人员的工资可以少开一些, 但是试验仪器一定要确保齐全完整。同时, 试验室人员的素质一定达到相应要求, 一定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施工中所使用的产品符不符合使用要求, 一定要根据试验室的检验结果来决定, 一切都要用数据来说话。工程质量出现不合格时, 宁愿自行进行返工处理, 也要比监理或业主检查出来不合格之后再进行返工要好。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军.新形势下探讨高速公路进度管理方法及措施[J]. 经营管理者. 2010(08)
[2] 吴海刚,田洪文.联络线高速公路交通标志设置方法探讨[J].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