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民间融资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2: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微企业民间融资,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微企业民间融资

篇1

关键词:小微企业民间融资;金融法律监管

在市场经济发展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小微企业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小微企业资金周转顺畅与否,成为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助推小微企业发展,必须解决其资金短缺问题。虽然国内外学者关于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大多研究成果是从企业自身发展的视角入手进行研究,而基于制度供给视角研究小微企业民间融资问题的较少,缺乏对小微企业民间融资制度监管的系统性研究。解决小微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以商业银行为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二是发挥民间金融的作用,通过民间金融进行的资金借贷,也称民间融资。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制度供给视角的民间融资,以及由此带来的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民间融资是相对于间接融资而言,存在于国家法定金融机构之外,在出资人与受资人之间形成的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关系。通常采用民间借贷、民间票据融资、民间有价证券融资和社会集资等形式,通过暂时改变资金的使用权方式,实现货币价值的单方面转移[1]。

一、小微企业民间融资模式与内涵

(一)企业内部集资。企业内部集资是指在遵守自愿原则下,在本单位内部职工中以企业内部股票、债券等形式筹集资金的融资行为。申请内部集资的小微企业要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资产负债表显示其具有一定的自由流动资金,并在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小微企业进行内部集资流程为:企业在申请内部集资之初,要填写《集资申请书》,并由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法人单位对该企业承担保付责任,《集资申请书》经企业主管部门及开户银行签署意见,人民银行对该申请书审核后发给《企业内部集资批准书》。小微企业内部集资方案要明确集资目的、范围、金额、期限、利率、预计经济效益、方式、购券人的权利和义务、企业偿还集资款的资金来源等内容。企业内部集资利率可高于同期居民储蓄存款利率,上浮利率的幅度依据人民银行有关规定确定[2]。(二)社会民间多元融资。社会民间多元融资是指小微企业通过商业银行信用以外的融资渠道,向社会有偿募集资金的行为。社会民间多元融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一是股份集资,即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自有资金用以扩充资金实力,实现扩大再生产;二是集资联营,即企业之间进行联营,实现规模经济,大多采取分红制的分配原则;三是合伙经营集资,即共同出资、共同经营,也称合伙人制;四是以资带劳集资,即以出资入股作为进入企业就业参工的条件,乡镇小微企业采用此种集资方式的较多;五是利用赊销、预付等商业信用进行集资;六是直接发行债券进行集资,即企业发行债券,并同时约定还款期限、利率等相关要素[3]。(三)民间典当融资。民间典当融资是指小微企业在短期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以实物质押或抵押的方式取得临时性贷款,快速从典当行获得资金融资方式。典当融资符合小微企业融资额度小、周期短、办理便捷等特点,发挥融资市场上的辅助作用,为小微企业解决燃眉之急。与银行贷款相比,虽然办理手续相对简单,但是需要缴纳较高的综合费用,如保管费、保险费、典当交易成本等,融资成本高于银行贷款,增加了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四)互联网P2P融资互联网P2P融资也称互联网金融点对点借贷平台,是英文peertopeerlending(或peer-to-peer)的缩写,它是将小额资金吸收过来,并以放贷的形式将资金借贷给那些资金需求者,也就是民间说的小额借贷模式。该模式在运营过程中,借助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网络技术平台,实现投资理财、金融服务的功能[4]。目前,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定价模式处在探索之中,其中风险定价、成本加成、竞标定价等模式共存。对此种融资的风险监管有必要强化。

二、监管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的法律制度供给

(一)监管小微企业民间融资法律制度供给的必要性。民间融资作为一种有效的资金配置手段,在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社会融资结构、补充市场资金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研究民间融资的案例发现,民间融资容易游走于金融监管的灰色地带,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从宏观角度上干扰了金融秩序的正常运行,造成小微企业经营资金短缺的恶性循环,导致诚信体系缺失,影响社会稳定,甚至诱发经济类犯罪率上升等。这一切的发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制定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法律制度非常重要[5]。(二)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金融监管法律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立法为有效实施金融监管而制定的金融法律制度。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备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是国际上衡量其金融监管水准高低的一个基本依据。我国关于民间融资方面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但是就目前民间融资监管问题看,已经出台了一些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为民间融资的合法操作指明了方向。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任何单位、个人不得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或者从事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1998年,颁布《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旨在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维护金融秩序,保护社会公众利益。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私募股权贷款的若干规定》,承认私募贷款的合法性,并标志着官方对企业之间相互借贷有效性的认可,这打破了该领域最初的系统设计。2016年,国家又出台了《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方案》对P2P平台提出重点整治,同时强调,互联网企业未取得相关金融业务资质,不得依托互联网开展相应业务。对于未经相关部门批准或备案从事金融活动的,由067金融管理部门会同工商部门予以认定和查处,情节严重的,予以取缔。2021年1月,证监会《关于加强私募投资基金监管的若干规定》。主要内容如下:一是规范私募基金管理人名称、经营范围,并实行新老划断;二是优化对集团化私募基金管理人监管,实现扶优限劣;三是重申私募基金应当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募集;四是明确私募基金财产投资要求;五是强化私募基金管理人及从业人员等主体规范要求,规范开展关联交易;六是明确法律责任和过渡期安排。

三、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融资监管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首先,我国对商业银行贷款监管力度较强,而对民间融资监管则较弱,没有形成系统的监管体系。目前,我国民间融资监管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现行法律法规供给不足。民间融资监管法律法规不完善,是后续监督及实施不到位的重要因素。其次,立法不足表现在缺乏对近几年我国新型融资方式的监管,同时也未对小微企业民间融资作出具体规定。近年来,我国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将融资性担保机构、小额贷、网贷等纳入小微企业的融资范畴,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的资金需求,网络平台融资的力量不可小觑。但是,随着网络融资额度的加大,小微企业网络融资的风险也凸显出来,各种投融资理财公司、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也纷纷倒闭,金融经济案件量持续上升,相关监管法规供给没有及时跟上,小微企业融资承担风险提高。因此,对于这方面监管的法律法规亟待完善。最后,立法不足还表现在缺乏对民间融资机构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想要民间融资市场蓬勃健康发展,明确的准入条件与完善的退出机制缺一不可。法律法规对市场准入制度进行严格明确的规定,对于指导民间金融机构规范其组织结构、建立完善的财务制度及健康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反之,如果缺乏相关监管的法律法规,将导致民间融资随意发展和隐蔽发展趋势增强,造成金融市场混乱,甚至出现利用小微企业融资而进行非法洗钱的行为。(二)立法层级过低。总体上看,立法层级过低是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监管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近几年来,国家越来越关注小微企业发展,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规制文件。2013年,中国银行监管委员会《深化小微企业服务意见》;201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这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小微企业发展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也有一些文件立法标准太低,强制力非常有限,只是在形式上做了一些规范,可操作性不强,没有在实质上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特别是没有很好地监管小微企业融资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三)小微企业贷款缺乏法律支持。首先,相关的金融法律不完善,在实际执法中存在职责交叉现象。如《取缔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经营活动办法》规定,我国对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是中央银行,地方政府负责辅助监管。《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有关内容显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负责这方面的监管。这就形成了多部门管理,必然导致冲突和摩擦。其次,在我国现行金融法律体系中,对小微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贷款通则》《商业银行法》等法律规定了企业申请贷款的操作细则,而小微企业自身财务状况无法满足较高的融资条件。因此,小微企业在金融市场间接融资的准入门槛高,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向大企业发放贷款,而向小微企业提供的贷款资金供给,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实际的资金需求。最后,《商业银行法》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贷款通则》规定,贷款人的信用、贷款事项的审批及贷款合同的条款,都要求公司具备相当的能力和资质来实现。由于与《贷款通则》规定的贷款法律要求不符,多数小微企业无法获得资金支持。(四)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足。首先,中国民间金融市场限制机制不完善。在监管初期阶段,金融产业限制模式被“一家银行和三个委员会”垂直管理。该管理模式导致了多种金融机构共同管理、相互调整的监督机制不足、信息不能按时共享和有效沟通,直接影响个人贷款的效率性。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繁荣,这些缺点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其次,针对现阶段出现的新型非金融机构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监管缺失问题。随着网络融资、中介机构、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金融监管的难度随之加大,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监管责任落到了地方政府的职责上,而有些地方政府为了发展经济,监管意识不强,金融监管措施明显滞后,而且监管标准不统一。最后,对于非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及退出监管的力度不足,导致集资诈骗等刑事案件量显著增多。(五)民间融资担保缺少风险分担机制。当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尚不健全。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机制主要有两种:一是单一担保,二是反担保。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单一担保和反担保体系还不能适应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兴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因此,迫切需要引入适用于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法。该法律不仅要规范担保人的担保行为,还要在融资中保护小微企业的合法利益。另外,我国还缺少大型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银行风险共担的新担保体系。现阶段小微企业的融资担保多与地方性商业银行合作,但地方性商业银行具有风险评估能力差、风险承担能力弱、风险规避能力弱等特性,一旦地方银行的风险承担能力超过了上限,小微企业从地方商业银行融资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四、解决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监管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监管的法律法规。鉴于小微企业民间融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问题,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的监管机构,即民间融资监管机构。对于如何选择民间融资监管主体,学者们有不同的看法。一些学者建议,在银监会下设立一个民间非正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监督非正规金融机构;另一些学者认为,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责应包括对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根据我国目前的情况,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金融监督的职能部门,可以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设立下属的民间金融监督管理机构。但是,根据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本身的特点,仅依靠某个部门的力量很难实现有效的监管。因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可以将监管权交给地方政府,使得地方政府在负责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监控地方金融市场。其次,考虑到民间融资市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应与金融监管部门联合,对民间融资进行信息共享和有效监测[6]。最后,在监管中要明确区分民间融资监管的主体,对于不合法的民间融资行为,必须按照法律法规调查和处理。对于合法的民间融资,应使其透明化并纳入金融监督系统。(二)提高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效力。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仍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各种政策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但是这些法律文件缺乏强制性,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中合法权益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因此,可以通过提高针对小微企业立法的法律效力并制定目标性支持条款,小微企业才能摆脱在金融市场融资的不利地位。(三)加强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监管的法律力度。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民间金融法,这使得民间金融的法律地位相对模糊,民间金融法律法规比较零散,缺乏内部协调性。因此,立法机关需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情况,及时整合现行法律法规,明确引导方向,满足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监管的需要。一是要加强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立法。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在2015年出台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在司法层面明确了民间借贷的相关问题,但单靠司法解释还不能很好地规范民间金融市场。二是要从立法层面寻求突破,出台相关民间融资监管的法律法规,为民间金融市场搭建法律活动平台。此外,在制定相关法律时,要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民间融资需求,从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规定民间融资的范围,鼓励各类民间融资主体发挥各自优势,以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四)加强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的监管。1.掌握民间金融机构运行情况。要加大对地方民间融资的重视,及时准确掌握民间金融机构运行情况,结合其交易特点、覆盖面等,分类管理和监管,同时也要给予合理鼓励,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防止非法集资或金融诈骗的发生[7]。为保证交易的公平、公正,还可以探索中介机构推介等形式,为小微企业和众多民间融资机构搭建规范的交易平台,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中介平台进行监管。从另一个角度看,政府和各部门还应加强对小微企业民间融资的引导与服务,培育和增强小微企业识别民间融资风险的能力,增强其风险意识,帮助其更安全有效地融资。2.履行融资平台的实际审查义务。首先,在互联网融资的实际运作中,要切实履行融资平台的实际审查义务,其目的是帮助投资者进行初次筛选,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融资后,需要继续进行资金监控,如果资金使用有问题,必须及时向执法部门报告,并通知投资者,以便可以收回资金。其次,阐明平台记录信息的义务。为了降低投资失败的风险,保护投资者权益,信息的记录和存储应该是平台的必然义务。最后,有必要建立一种金融机构信息披露机制。投资者的信息披露机制应基于自己的信用历史、投资历史及融资记录。同时,对于信息管理公司等机构也要进行规范,使融资公司可以提供及时、客观的数据,进一步提高融资流程的透明度,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加强政府监管机构和平台的外部监管[8]。3.明确民间融资机构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对于非金融机构作为公司法人进入民间融资市场,必须设置明确的准入审批条件和完善的退出机制。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就是要明确民间融资标准的制定,规范其组织形式、金融体制和业务范围,将民间金融组织纳入正规的金融监管体系。由于民间融资风险高,因此要建立健全民间融资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和民间金融组织的破产清算制度。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对有重大违法违规行为的非金融机构强制合并、重组、破产退出。只有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监管机制,才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改善民间融资环境。(五)完善融资担保机制。1.推进信用担保体系的相关法律制度建设。近年来,我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基本同步,但是信用担保法律制度建设相对更薄弱。从《担保法》的角度看,我国现行担保法在制定和适用上已经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制定之初的规定大多是对普通担保进行规范,没有对专门从事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业务的信用担保机构进行规范。因此,针对目前的法律漏洞,可以结合我国国情修订完善《担保法》,规范担保业市场准入、退出监管和从业人员资格,明确经营范围,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各类担保机构的运作、资金投入和补充,培养专业的担保人才,发展多元化的担保产品,为担保机构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9]。2.完善小微企业担保风险分散和再担保制度。担保工作属于高风险业务,弥补担保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损失,仅靠担保机构赚取担保费用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中小企业贷款监管制度,积极促进担保机构良性发展。首先,促进商业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共同承担风险机制。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轻担保机构的风险负担,还可以督促银行加强对贷款的跟踪和管理。其次,实施补充再抵押制度,降低担保机构的抵押风险。当发生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时,政府有权要求赔偿机构赔偿,不能按时还款的公司可以列入风险预警名单,以后公司和关联公司将得不到资金支持。

参考文献:

[1]方昕,张柏杨.小微企业正规融资效果研究———基于匹配模型的估计[J].金融研究,2020(9):101-120.

[2]付秋虹.小微企业融资条件指数研究[J].金融经济,2020(11):65-74.

[3]刘艳,夏妍妍,侯睿,等.小微企业债券融资:现状特点与对策[J].金融市场研究,2019(10):21-35.

[4]林欣,杨嘉怡.互联网金融特质性风险及监管政策研究[J].当代金融,2019(1):76-83.

[5]阳.从风险管理视角看金融供给侧改革[J].中国金融,2020(1):95-97.

[6]朱海,吴晓玲,冯卫东.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中的政府介入问题思考[J].财政科学,2018(03):112-115.

[7]孟飞.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制度逻辑[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229-235.

[8]严圣阳.互联网金融新业态[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239.

篇2

关键词:民间融资;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金融体制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088-02

在欧债危机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国际背景下,中国的中小企业经历了又一个“寒冬”,国外订单需求普遍减少、用工成本上升、业绩下滑、原材料成本上升、税赋较重、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链难以为继。按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划分标准,目前全国970万户企业中,大型企业数千户,中型企业数万户,其余均为小型企业。这些中小企业数量占据全部生产主体的99%左右,创造了60%以上的GDP和80%以上的就业岗位[1],不言而喻,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的活力不仅体现在促增长、保就业、勇创新上,其经营的灵活性更是企业生命力的来源。可是几年来融资难问题就一直困扰着中小企业,从去年起更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占企业总量不足0.5%的大型企业,其贷款数额占贷款总额的50%,而占企业数量99%的中小企业,其贷款数额不足20%。显然,中小企业所作出的贡献与其获得的资金支持是极不对称的。

一、民间融资的发展现状

1.利率高、风险大。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正规金融机构不能满足不同企业不同形式的资金需求,存在供给型金融抑制,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只能转而求助于民间借贷的支持,而民间借贷市场又游离于监管之外,民间融资的利率水平随着需求的旺盛而持续上升,已超过历史最高值。民间融资在中国东部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城市尤为活跃,据调查,在当前以温州、宁波为代表的长三角民间借贷市场和以东莞、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民间借贷市场上,资金拆入价格为月息1%(折合年利率12%)到月息2%(折合年利率24%),长期资金拆出价格大致在月息3%(折合年利率36%)到5%(折合年利率60%),资金的周转时间越短,资金价格要求相对越高[2]。

2.融资形式的多样性。在实际的运作过程当中,民间借贷行为为保证能够收回借款,一般有三种经营模式:一是完全采取商业银行进行贷款的方法,要求借款方提供借款抵押或者借款担保,有完善的借款合同,手续相对来说比较完善。二是采用民间通用的借贷方式――打借条、收据之类的字据,借款的利息在贷款时扣除。三是利用签订合同的方式,通过入股、投资性存款等方式方法进行融资投资,以股息分红或者利息的方式来回收贷款,这种方式的隐蔽性非常强,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比较大[3]。

3.民间融资的范围广泛、总量增加。民间借贷区域化特征明显,它和各地经济发达程度、经济总量、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区域金融生态环境都有关。相对来说,经济发达地区,还有金融生态环境比较好的大城市,民间融资比例低一些,像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经济欠发达地区民间借贷规模也相对较小,利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近年来民间融资市场十分活跃,融资总量逐年上升。根据调查测算,截至2008年6月底,全国非正规信贷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又有数据显示[4],河北省唐山市仅2011年1―5月份的民间融资总量就达到了575亿元人民币。

二、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对民间融资的依赖性分析

据统计,截至2004年底,广东省民营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仅为1 482.19亿元,而同期民间金融资本中用于民间融资的金额近1 400亿元,和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几近持平[5],由此可见中小企业对民间融资的依赖程度。对山西省万荣县8户重点企业的抽查表明,有6家企业曾使用过民间借贷资金,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稷山县民间借贷资金占到了全部民间融资的80%以上。2009年底,稷山县的19户民营企业借款总额为6 188万元,其中向金融部门贷款3 349万元,民间融资2 841万元,民间融资占全部借款的46%,几乎和正规金融机构平分秋色。由此可见企业民间融资的数量和比重之大[6]。在国际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影响下,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存状态更加严峻,目前中小企业除了面临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外,首要的难题是融资难。本文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发展好民间融资使中小企业度过寒冬,民间金融机构在担保、信息、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少、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方面表现出与中小企业的相合性。

1.担保优势。由于中小企业常缺少抵押品和信用担保体系,无法和正规的金融机构接轨,使得正规金融机构的主要贷款方式――抵押贷款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加上向银行申请贷款往往手续烦琐、耗时长,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灵活性强的特点所表现出的对资产快速周转的要求,民间金融组织关于担保的灵活性安排缓解了中小企业面临的担保约束。

2.信息优势。民间金融组织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多服务于一方经济发展。因而其信息优势反映在贷款人对借款人还款能力的甄别上[7]。贷款人对借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比较了解,避免或减少了信息不对称及其伴随的问题;信息优势还反映在贷款的监督成本中,由于地域、人缘和血缘等原因,交易双方可保持相对频繁的接触,收集和处理借款人的信息成本很低,这种较透明信息的把握使得贷款人能够较为及时地了解贷款的风险性,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当贷款人发现借款人从事违约行为时可以适时的加以阻止,使损失程度降到最低,甚至我们可以创造出中国本土的・尤努斯。

3.闲置资金多投资渠道少。伴随储蓄率的不断增加,民间闲置资金不断增多,近年来国内股市低迷,存在资本管制,通胀持续走高,存款利率较低,储蓄收益为负的情况下,理性经济人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急切希望找到能够实现闲置资金保值、增值的渠道。提供较高存款利率的民间金融机构成了其不二的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民间融资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支撑。

4.金融机构的管理体制。金融监管机构对金融机构的借贷利率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政策,由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给中小企业的风险大、成本高,但是严格的利率管制使得银行贷款的利率远低于市场均衡的利率水平。这成为了中小企业在正规金融机构不可能获得贷款的重要原因。中小企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和民间融资机构往往能够一拍即合,实现双赢。

三、让民间融资实现价值――服务中小企业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增加就业和产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应对危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是我们的目的。为实体经济服务是虚拟经济的根本使命,是金融创新、金融发展的价值回归。为此,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开放民间借贷,发展民间金融,发展的完善中小金融机构提出对策。

1.逐步放开对金融机构的利率约束。1973年,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提出了“金融抑制”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严重的“金融抑制”政策。尤其是政府对利率的管制,造成利率机制的扭曲,导致了金融市场配置的效率低下和经济福利的损失。其后果是金融发展停滞不前,最终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8]。我们应该借鉴其相对成功的经验,进一步放开对正规金融的利率管制,实现利率市场化。但是对民间金融也不允许高利贷合法化,要有适度的政府监管,我们认为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民间借贷的利率将在可控的范围内。

2.创新金融服务、拓宽融资渠道。首先,建立健全中国的信用评价体系,培育本土信用评级机构,设置统一的信用评价标准,提高研发和创新能力,满足金融市场投资者和金融机构对信用风险评判和相关风险管理服务的需求。其次,要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公开制度,健全会计机构,提高信息透明度,以降低筹资成本。最后,可以鼓励金融机构更多地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企业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经营条件所付出的成本低于贷款的成本,银行也降低了风险;鼓励企业接受风险投资基金。

3.推进金融体制改革。要逐步打破金融市场由几家国有大银行垄断的局面,形成各种结构体制、较多银行正常、合理竞争的格局,激发整个金融体系的活力。就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而言,现行的金融体系主要服务大企业,迫切需要一批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微型金融机构。建立微型金融监管格局的概念,在监管体制上设置分层监管,对微型金融机构出立的管理办法。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包括建立相应的存款保险、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制度,为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重要保证。金融监管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适应民间借贷行为的法律规范,彻底改变合法民间借贷与非法集资类的犯罪界限模糊的金融体制。使民间借贷能够在法律约束下运行,逐渐走出地下状态,走向阳光下。对“吴英案”议论的理性民意集中体现在对现行法律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和社会公平的期盼。

参考文献:

[1] 蔡辉.包容疏导 推动“草根金融”和谐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1,(11):48.

[2] 牟彩艳.中国企业民间融资现状及融资对策分析[J].中国商贸,2011,(10):140.

[3] 陈瑞琴.企业民间融资的合法性与合规性研究[J].时代金融,2011,(8):138.

[4] 李振宇,肖胜福.民间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唐山为例[J].河北金融,2011,(10):16.

[5] 许清.中国民间融资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现代商业,2011,(15):38.

[6] 巩卫红.后危机时代民间融资的发展方向及路径选择[J].华北金融,2010,(11):56.

篇3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融资难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4-0070-02

近年来,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融资难一直是制约中国小微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融资渠道作为影响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因素之一,探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一、中国小微企业主要融资渠道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与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式有必然的关系。目前,中国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包括:

1.银行贷款。据银监会测算,中国银行贷款主要投放给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通过这一传统的融资渠道获得的资金非常有限。贷款覆盖率小企业仅为20%,而微型企业几乎没有。2012年以来,在中国大力扶持小微企业的宏观环境下,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比以前容易了。

2.直接融资。目前来看,中小板、创业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由于中国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制度不全,使得通过这种方式融资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各种门槛和限制条件下,只有少数小微企业能通过直接融资这种方式获得资金。

3.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达5 629家,贷款余额5 330亿元,前三季度新增贷款1 414亿元。小额贷款公司也悄然成为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之一。

4.民间借贷。现在,资金无疑是制约小微企业的重要瓶颈,小微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民间资本,由于其融资速度快、获得门槛低、资金调动方便等优势,就成了小微企业无奈的选择。尤其在江浙、广东、福建一带,民间借贷甚至成为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5.典当融资。相较于银行融资,典当融资具有放款快、手续简便、门槛低、信用度要求小等优点,随着民间融资渠道的逐渐拓展,典当行日益成为小微企业一种短期、快速的重要融资途径。它作为银行融资的有效补充,其作用不可或缺。

6.自有资金。自有资金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通常为企业投资者自身积累所得。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帮助小微企业发展,特别重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小微企业要获得资金支持还是得需要自身具有成功的基因,小微企业发展初期仍然得靠自有资金。

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

1.融资渠道狭窄,融资缺乏良好保障。从上文可知,中国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主要就是银行贷款、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民间借贷及企业自有资金等。作为中国小微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之一的银行贷款,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商业银行贷款更加谨慎,再加之小微企业自身因素,使得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通过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小微企业必须付出高昂的利润代价,这严重挤压小微企业生存空间。小额贷款公司作为以追求盈利甚至暴力为主要目的的组织,基本上都是按上限利率发放贷款,小微企业由于本身规模小,财务状况不完善以及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很难以正常的利润承担这种高利率。可以说,利率太高是民间借贷和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2.内源性融资占比高,融资能力差。内源融资是目前小微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包括企业家个人出资、亲朋好友借贷、企业自身发展积累。从西方国家情况看,小微企业由于历史诚信记录缺乏以及抵押资产不足,内源性融资占比往往达到40%~45%,而中国小微企业内部融资占比甚至更高。从中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温州来看,小微企业由于普遍缺乏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内源性融资占了温州小微企业的70%以上,甚至成为很多小微企业唯一的融资渠道。小微企业由于自身规模小,自有资金有限,内部融资能力先天较弱。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连续冲击下,小微企业经营环境急剧恶化,盈利能力下降、利润空间减小进一步削弱了小微企业内部融资能力。对内源融资的过分依赖,不利于小微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从而影响小微企业内部融资的内力使小微企业陷入融资难的恶性循环,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金融服务体系的不到位。

3.外源融资成本高,融资困难。外源融资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包括股票融资和债券融资,间接融资包括银行贷款、票据贴现、民间借贷等形式。从直接融资方面看,融资门槛高,程序多,渠道不畅,融资规模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主要是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公开发行债券,而中国小微企业进入证券市场的难度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尚处于成长阶段,发展不够充分,政府对企业发行股票上市融资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正是由于门槛高限制多,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很难通过上市融通资金。对于单个小微企业而言,直接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并不是现实的选择。从间接融资角度看,小微企业间接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成本高,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主。小微企业由于资信等级低下,抵押资产缺乏等原因,难以从银行获得支持,相关数据表明,小微企业贷款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10%左右,80%以上的小微企业流动资金难以获得满足。金融危机以来,基准利率上调,贷款利率上升,形成银行放贷和企业贷款双难的局面。在小微企业融资巨大的供需缺口驱动下,地下钱庄等民间金融组织应运而生,但是受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限制,一些民间借贷已发展成具有极强投机性和高风险的“高利贷”,使得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路攀升,使得小微企业资金链条风险断裂增大。

三、丰富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

1.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目前,中国小微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融通资金的只占很小部分。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是丰富中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有效途径之一,大致可以从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方面着手,另外,不可忽视内源性融资的重要性。概括而言,就是努力为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提供一个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方便快捷的平台。债券融资方面,中国应大力推动小微企业债券市场建设,积极支持优质的具有发展潜力的小微企业债券发行。从股权融资角度而言,完善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建立多层次多元化多领域的市场交易体系,丰富股权融资资金来源,允许社会闲散资本和闲余资金参与股权融资。丰富小微企业的内源性融资,一方面需要外部助力的推动,另一方面还需要小微企业自身的努力。在外部助力方面,加快征信体系的建设和担保保证机构的步伐,为内源性融资加装保险,小微企业自身而言,应加强资金的积累。

2.完善间接融资体系。在拓宽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要不忘完善间接融资体系,间接融资体系,作为传统的主要融资手段,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大有裨益。包括完善小微企业银行贷款,促进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在完善银行贷款方面,需要创新金融产品,提供能满足小微企业资金需求急、短、小特点的金融服务。简化小微企业贷款程序,创新抵押产品,帮助小微企业摆脱缺乏有效实物抵押的尴尬境地。引导银行利率市场化,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小额贷款公司发面能够为小微企提供多种用途的贷款,能提高中国小微企业经营能力和竞争力以及发展规模,是缓解中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有益补充。中国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对其进行差异化管理,引导其资金流向小微企业,为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建立完善的小额信贷体系。另外,允许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成村镇银行。

正确认识民间资本,正视其对小微企业的正面作用,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使民间资本规范化,尽可能消除其消极影响。既要加强对民间资本的监管和风险防范,同时又应该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参股小型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 王辉,赵岚岚.十二五时期如何加快小微企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10,(21):27.

[3] 董瑞星,刘亮.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探讨[J].财税金融,2012,(9):148.

[3] 凤凰网.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靠政府更要靠市场[N].东方早报,2012-04-17.

[4] 财经要闻.小微企业融资难及破解对策[N].吉林日报,2012-07-10.

篇4

民间金融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有手续简便、放款快捷、利率灵活等特点广受中小微企业的青睐。近些年来,随着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1、民间金融市场缺少监管机制。民间金融由于其形式多样,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造成政府监管出现很多空隙。不能与正规的金融机构开展公平竞争,在金融业务运行中会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同时,民间金融得不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导致其发展不规范、业务单一化,影响其健康快速发展。

2、民间金融机构缺少抵御风险的能力。民间金融机构大部分是吸收社会上闲散资金,投资给需要的中小微企业。由于其经营时间短,规模小、资产少,不具备抵御风险的能力。同时、民间金融由于其担保物少、利率高,在遇到金融危机时容易出现收不回投资额和利息,使民间金融机构濒临倒闭。

3、民间金融影响正常的金融秩序。民间金融机构由于其投资利率远远高于正规金融机构投资利率,导致金融市场中存在非正常竞争、容易出现非法集资,对整个金融秩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容易引发社会问题,造成社会不安,影响金融秩序正常运行。

二、分析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一)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中小微企业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加。他们在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活跃市场、解决就业、创造价值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中小微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资产少、发展迅速、相当一部分集中于高科技产业。他们拥有高学历、高技能的优秀人才,这些企业的特点是工作效率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创造利润高。中小微企业由于自身的优势在快速发展中,缺乏大量的资金支持,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发展速度。因为其资产规模小、抵押质押金额少、信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导致他们在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低、贷款难等困境。

(二)中小微企业融资现状

中小微企业融资少、贷款难一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因为其成立时间短、资本少、信用度低、可提供的抵押物少等特点,无法在大型的商业银行获得贷款,导致其发展出现瓶颈,阻碍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存在问题既有外部原因,也有企业自身原因。外部原因是与我国国情和金融体制有关,内部原因和中小微企业自身的特点分不开。正是由于这些因素,才导致我国中小微企业贷款少、融资难的困境。

1、我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及实施的金融政策。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既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的制度性特征。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国有企业,政府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国有商业银行由于有各种政策支持对国有企业贷款也积极配合,提供丰富的资金资源。

2、中小微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小微企业虽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他们数量多、规模小,能够用于抵押质押的资产少、信用等级低、财务不健全等特点,从商业银行融资相当困难。商业银行有各自的审贷系统,中小微企业的申贷资料在银行系统中评分较低,能够获得贷款数额很难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3、中小微企业融资路径有限。尽管中小微企业盈利水平高,但是由于其资本少,风险承受能力低,不具备上市筹资的条件。这样导致这些企业不能在资本市场上融资,限制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阻碍其发展和壮大。

三、民间金融与中小微企业的相互作用

(一)民间金融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积极作用

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相比具有期限灵活、手续简便、融资快等特点,深受中小微企业的信赖。具体作用有以下几点:

1、手续简便、融资快成为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正规金融机构因为中小微企业成立时间短、贷款综合评分低、财务信息不健全,抵押质押物价值不高等,审核贷款程序繁琐,放贷时间长,有可能延误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民间金融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及时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2、融资费用低,能降低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虽然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低于民间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但是高抵押质押也需要一定的成本,相应的其他融资费用也会增加。最后导致实际利率高于民间金融机构的利率,同时、还可能审核通过的贷款金额少于申请数额,误失投资商机,影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

(二)中小微企业对民间金融的促进作用

1、中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助于民间金融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向民间金融机构融资后发展迅速,可以及时还清贷款,从而促进了民间金融机构的再投资,有助于资金的高效利用,对民间金融的发展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2、中小微企业的特点也有助于民间金融的发展。中小微企业具有地域性特点,大多是实体经营,风险可控。民间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这些企业,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促进了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

四、如何完善金融体制使中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

在正规金融机构难以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时,民间金融作为正规金融的补充力量,将会有效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解决其融资难的问题。发展民间金融,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市场经济中的资金配置,让中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帮助其发展壮大;而且能促进金融体制更加健全,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好地快速健康发展。

(一)完善我国金融体制,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民间金融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我国现有的金融体制中缺少对民间金融的有关规章制度,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民间金融法律法规。明确规定金融市场合法与非法的区别,让借贷双方清楚明了地进行投资,保护各自的经济利益。从而使民间金融机构和正规的金融机构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更好地体现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特点--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二)引导民间金融投资方向,避免和降低风险的发生

现阶段我国民间金融市场发展比较混乱,近些年来出现很多投资担保公司,用吸引人的高利率借入资金开辟市场。但是时过不久这些投资担保公司纷纷倒闭,老板跑路造成投资者损失惨重,不仅没有得到高的投资回报率,就连本金也收不回来。所以国家在制定规范民间金融机构相关法律法规的同时,也要引导其选择投资的合理方向,防范投资风险的发生。同时让民间金融机构参与大型项目的融资,使民间金融机构的投资更加多元化,达到分摊风险,降低损失的目的。

(三)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使利率逐渐走向市场化

现在我国央行已经设定正规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设定最高上浮比例。这为我国利率实施市场化已经迈出了一大步,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宏观调控作用。民间金融存贷款利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也应根据央行利率变动实施上下浮动。使民间金融和正规金融平等竞争,促进金融市场的繁荣。

(四)建议中小微企业完善自身,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篇5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难;对策研究

小微企业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小微企业由于融资条件苛刻,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窄等原因普遍面临融资难的问题。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融资体制、信用环境、企业自身及融资机构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等诸多因素,需要金融机构、小微企业以及政府管理部门等多方共同努力。

一、政府应从财税金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

(一)切实减轻小微企业的税负负担

税负过重、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是制约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一些小微企业反映,如果把各种隐性、显性的税金、费加在一起,企业的平均负担在40%以上。据权威统计,即使是将小型微利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因素考虑在内,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我国的税费也要高出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小微企业税负较高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为此要免除小微企业部分附加税费 ,改进和完善税制结构 ,进一步研究出台减免税费的政策措施,对小微企业实行结构性减税,建立起有利于小微企业发展的梯度税收优惠体系。

(二)加强和完善财政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

1.是进一步探索降低涉企收费的途径。加大各类不合理收费的清理力度,着力规范公路通行费、银行收费,免除对小微企业行政性收费项目,切实加强企业负担监测,不断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2.是进一步增加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政专项资金规

模。对小微企业结构调整、专业化发展、节能减排、增加就业岗位、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项目和小微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研发等技术创新项目等进行补助。要突出资金支持重点,体现政策导向,增强针对性,支持小微企业推进结构性调整和科技进步。

3.是设立地方小微企业发展基金。引导地方创业投资企业以及其他社会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进一步改进资金支持方式,提高间接支持方式的比重,扩大政策辐射面。

(三)落实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策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增量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对达到要求的小金融机构继续执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金融机构建立科学合理的小微企业贷款定价机制,在合法、合规和风险可控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贷款利率,对创新型和创业型小微企业可优先予以支持。在加强监管和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放宽民间资本、外资、国际组织资金参股设立小金融机构的条件,鼓励小金融机构创新为小微企业服务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引导小金融机构增加服务网点,向县域和乡镇延伸。

(四)规范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服务

近年来,金融管理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进一步改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应该看到,小微企业融资环节过多、负担过重的问题依然存在,必须下大力气解决。除银行贷款外,禁止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开展商业银行服务收费检查。严格限制金融机构向小微企业收取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费用,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有效遏制民间借贷高利贷化倾向以及大型企业变相转贷现象,依法打击非法集资、金融传销等违法活动。

二、创新多元化、多层次融资体系

(一)规范小微企业民间借贷行为

目前民间借贷仍然是小微企业破解融资难问题最主要的融资渠道。问题是如何对民间借贷作进一步规范。民间借贷规范化要明晰一个界限,就是民间借贷不能演变成募集公共存款,法律不能保护高利贷。要正视民间借贷现象的存在,充分肯定民间借贷对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将其视为合理化的、主流的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同时,针对民间借贷容易产生信用风险、偿还风险等不规范现象,努力推进小微企业诚信制度建设,使民间借贷建立在外部信用的基础之上,降低其风险。

(二)改革小微企业股权性融资

企业的融资方式有两类,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所谓股权融资是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目前,股权性融资准入门槛高、程序繁琐、核准期限长、综合成本高,因此能够通过上市融资的只能是少数实力较强的中型企业。通过降低股权性融资准入门槛、简化程序等改革措施,扩大小微企业股权融资面,帮助企业提高直接融资能力,有效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股权结构。

(三)发展小微企业债权性融资

债权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借钱的方式进行融资,债权融资所获得的资金,企业首先要承担资金的利息,另外在借款到期后要向债权人偿还资金的本金。债权融资的特点决定了其用途主要是解决企业营运资金短缺的问题。对于大量急需资金支持的小微企业而言,债权性融资就成为其重要的融资途径。小微企业私募债属于公司债的一种,是非上市小微企业采用非公开方式通过承销商向特定投资人定向发行的债券,其特点是高风险、高收益、灵活性强。但也面临着投资风险、企业信用、募集成本、法律制度等多方面的考验。鉴于中小企业私募债的高风险性,不宜一步到位,应采取试点推进的思路。初期要注意控制发行主体条件和试点规模,范围不宜过宽,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以此建立风险缓冲机制,避免将风险传递到整个市场。

(四)完善小微企业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又称创业投资,广义的风险投资泛指一切具有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一般是指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投入风险资本,待其发育对成熟后,通过市场退出机制将所投入的资本由股权形态转化为资金形态,以收回投资,取得高额风险收益。风险资本作为一种股权性质的资本介入,给小微企业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资本来源,同时股权持有时间较长、不干预企业的具体管理、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等等这些特点又适应于小微企业的长期发展。更重要的是,风险投资通常会在发展战略、财务管理、治理结构、市场拓展、人力资源和进一步的融资等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从而对推动小微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三、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一)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

小微企业外部征信系统和信用评价体系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需要工商、银行、法院等各部门共同努力,关系着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根本解决。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要把企业分散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文档格式、不同类别、不便查询的零散监管信息,汇聚于企业信用档案,按照各职能部门对企业的行政许可、认定、奖罚及质量技术监督监测和法院判决等不同信息分类,通过科学客观的统一征信规则和信息加工流程,使之成为企业信用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免费供大众查询、参考。要大力宣传小微企业信用典型和经验,推广信用管理先进模式;对偷逃资金、信用不佳的小微企业纳进“黑名单”,并予以公告。

(二)建立健全小微企业担保体系

通过组建小微企业担保商会或担保协会等方式积极构建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小微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信贷服务,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金融机构应该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内部成立专门小微型企业信贷机构,建立信用体系,拓宽抵押品范围,制定以专利、应收账款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的具体措施。

(三)积极开展小微企业内部信用制度建设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企业的命脉,是企业累积的无形资产。小微企业建立内部信用制度首先要加强自身管理,至少有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制度,建立基本的信用。以市场交易信用、融资信用、电子商务信用为重点,加强监管和政策引导,促进小微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开展企业内部的信用制度建设和普及工作,通过建立企业信用档案、信用评级、企业信用制度等,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

(四)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服务

大力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继续执行对符合条件的信用担保机构免征营业税政策,加大各级财政资金的引导支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高小微企业担保业务规模,降低对小微企业的担保收费。积极发展再担保机构,强化分散风险、增加信用功能。改善信用保险服务,定制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的保险产品,扩大服务覆盖面。

四、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探索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模式

(一)创新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理念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这一世界性的难题,首先需要思想观念上的突破。对银行而言,面对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是创新,是如何引导其员工改变保守的观念,进一步提高银行业职工,特别是起主导作用的高级管理者的思想认识,从支持实体经济和促进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真正认识到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重大战略意义和做好这项工作是双赢战略的真正含义。实际上,对于现代银行业来说,服务小微企业在调整银行自己的战略结构、客户结构和业务结构,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创新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体制机制

小微企业融资与大中型企业融资,在业务流程、产品服务以及风险管理等各方面明显不同。如果仍然沿袭发展大中型企业业务的思维观念与体制模式,小微企业融资业务就很难获得长足发展。要有效推进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发展,就必须在原有体制框架外积极探索构建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目前全国很多银行都开展了面向小微企业的金融创新,创新贷款方式、创新合作伙伴,甚至创新企业文化。实践经验表明,只要能够深入市场,银行结合自己的实际,结合当地的实际,创新小微企业支持机制,可以建立起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三)创新银行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业务开展领域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坚持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不段创新对小微企业融资的业务领域。这不仅影响到小微企业的发展,最终会反过来,影响到银行的未来。因此,惟有创新,才能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才能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唐悦恒,陈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及对策浅析[J].今日财富(金融发展与监管).2011(12)

[2]周继新,探究小微企业融资难原因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2(12)

[3]张然,马勇.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商贸.

2010(23)

篇6

关键词 小微企业 融资难 原因 对策

1我国小微企业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1.1融资渠道窄

小微企业的创业和生产经营资金主要依靠自筹,内源融资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外源融资方面,通过金融机构融资困难。目前,我国70%以上小微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是自筹,通过银行获得所需资金的不到20%。银行普遍存在对大中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挣贷”和对小微企业“惜贷”的现象。我国80%以上的小微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在证券市场上,已经推出的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是小微企业融资的良好机会,但高门槛、高成本成为小微企业上市融资的障碍。因此,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十分狭窄。

1.2融资成本高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一般包括:一是贷款利息,包括基本利息和浮动部分,浮动幅度一般在20%以上;二是抵押物登记评估费用,一般占融资成本的20%;三是担保费用,一般年费率在3%;四是风险保证金利息。绝大多数金融机构在放款时,以预留利息名义扣除部分贷款本金,小微企业实际得到的贷款只有本金的80%。由于融资成本高,我国小微企业经担保后的银行贷款实际利率接近15%以上,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成本平均也在20%以上。

1.3融资风险大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现状使民间融资市场得以客观地存在,小微企业对民间融资市场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民间融资已经成为正规金融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但民间融资市场因缺乏必要的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具有很高的风险。同时,在“资金饥渴”的助推下,民间借贷利率呈现高利贷化发展趋势,利率风险较大。小微企业本身经营利润就很低,由于其融资渠道单一、融资环境差、融资成本高、又参与高利贷的借贷,所以,既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与压力,又聚集着一定的融资风险。高利贷隐含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小微企业的生存就要受到威胁、甚至破产倒闭。目前,已有不少企业因为无法偿还高利贷,造成资金链断裂,而“厂破人逃”。

2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2.1企业方面的原因

(1)小微企业经营管理落后。小微企业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管理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十分突出。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加上小微企业负债水平整体偏高,从而使信贷部门放贷风险过高。在财务管理上,小微企业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内外两套账等现象。银行对企业信息缺乏足够了解,无法掌握真实经营信息、财务状况等情况,不敢贸然放贷。

(2)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物缺乏。大部分小微企业的规模较小,缺乏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仅有有限且价格低廉的房产和机器设备。由于银行对企业固定资产抵押的偏好,一般不愿接受小微企业的流动资产抵押。小微企业缺乏可以作为抵押的不动产,银行不贷款,小额贷款公司也不敢贸然放贷,民营担保公司更是不敢担保,以致不少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贷款。

(3)小微企业信用状况不佳。一些小微企业缺乏信用观念,财务制度不完善,缺乏完整的信用记录,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够,频频出现拖欠贷款的现象,甚至出现坏账或逃废债,信用状况较差。小微企业贷款偿还违约率高,导致它的倒闭率也比较高。银行的首要目标是安全性和收益性,小微企业的高倒闭率和高违约率影响到银行的安全和收益,导致银行不愿意放贷。

2.2银行方面的原因

(1)银行存在“惜贷”、“惧贷”的现象。由于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具有“短、小、频、快”的特点,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发放业务笔数多、分布散、金额小,导致银行过高的管理成本和贷款营运成本。据统计,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管理成本约为大中型企业的五倍左右,这直接降低了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的能动性。近年来,银行加强了风险管理,不同程度实行贷款责任终身追究制。而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较大,银行宁愿将大量资金上存或购买债券,也不愿对小微企业放贷,造成小微企业贷款投放严重不足。

(2)银行贷款门槛高、程序繁琐。银行业经营机制不够合理,为小微企业设置了较高的信贷门槛。由于实行信贷规模管理,在信贷规模趋紧情况下,各银行一般采取保大压小做法,对小微企业设置较高的门槛,上收了贷款审批权限,决策链过长,手续繁琐,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审批时间长,难以适应小微企业贷款期限短、频率高、用款急的需求。

(3)银行缺少适应小微企业客户的信贷产品。银行信贷产品创新不够,缺乏针对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抵押保是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但银行普遍接受的抵押品仅限于土地、房产以及少量的通用型原材料和机器设备,抵押品种类别过于单一。而既能有效控制风险,又能让小微企业在现有条件下贷得出款的业务品种十分缺乏,很难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的实际需求。

2.3金融生态环境方面的原因

(1)小微企业缺乏政策资金扶持。政府更加重视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导致金融信贷也向大、中型企业倾斜。小微企业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特别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在成长初期迫切需要财政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但目前明显缺乏有力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2)社会信用环境欠佳。目前,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社会信用信息征集系统不健全、各金融机构之间的征信信息无法共享,银行很难获取企业的真实信息。再加上缺乏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戒机制,政府部门对打击逃废债行为存在执行不力现象,银行胜诉债权案件执行难问题普遍存在。这些必然影响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放贷,特别是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3)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目前,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机构还不够,担保基金的数量和种类难以适应和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担保资金的放大功能和担保机构的信用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缺乏有效管理,存在违规经营行为,对小微企业融资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

3解决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3.1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努力打造有利于小微企业融资的良好社会环境

(1)建立和完善对小微企业融资的扶持政策体系。政府要处理好银行市场化经营与政府政策性扶持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扩大小微企业信贷的扶持政策,出台具体奖惩措施引导、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激励投资者的创业热情。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财税支持小微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进一步清理取消和减免涉企收费。要建立风险补偿基金,对于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融资上的损失,由基金进行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并确定具体补偿标准。

(2)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要组织相关部门构建统一的小微企业社会征信系统和运行机制,扩大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信用信息的采集面,明晰企业纳税、还贷、履约记录,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同时要积极搭建银企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企业信用等级的评定和管理办法、建立有效约束和动态管理机制、健全对失信企业的联合惩处机制等,不断优化社会信用环境,培育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

(3)引导民间借贷规范健康发展。政府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对民间借贷进行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要求,加强对民间借贷的调查与分析,强化对民间借贷的监督与管理,防止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有效抑制民间借贷高利暴利倾向。要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和金融传销等违法行为,增加小微企业融资正规渠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与风险。

(4)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政府要制定关于鼓励小微企业担保公司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担保公司考核、激励、风险补偿等机制,充分发挥担保公司为小微企业担保贷款效能。要积极鼓励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创办担保公司,增加担保公司数量,壮大担保公司规模。要规范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程序,不断提升担保能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有力、有效担保。

(5)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参与直接融资。目前,新三板市场由于准入门槛低,成为小微企业直接融资的有效渠道。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支持小微企业参与直接融资的力度,做细做实服务,真正做到重视到位、规划到位、指导到位、帮扶到位、政策到位,加快小微企业上市步伐。

3.2银行要发挥主体作用,积极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有效信贷投入

(1)加大支持力度。银行要提高对小微企业贷款的比例,把小微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 满足其合理的信贷要求,发挥好融资的主渠道作用。要根据小微企业的不同特点,相应确定信贷扶持重点、融资比例和融资方式。要规范银行的收费行为,严禁银行为小微企业服务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财务顾问费、咨询费等,切实降低小微企业实际融资成本。

(2)简化审批程序。小微企业经营的灵活性程度高,对市场反应灵敏,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强,创新灵感非常活跃,对融资需求时效性要求较高。因此,银行必须在传统的审贷流程基础上,缩减不必要的环节和过程,对小微企业可以采用差别化的授权机制,对符合一定金额和业务条件的小微企业的授信,快速审贷,提高效率。

(3)创新信贷产品。银行要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改变过去单一的房地产抵押或保证方式贷款模式,推出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要开设商标、成品、应收贷款、股权、土地、房产抵押等信贷业务,做优设备抵押、企业连锁担保贷款,评足企业土地、房产价格,进一步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3.3小微企业要发挥主观作用,不断提高自身融资能力

(1)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小微企I要走创新发展之路,着力满足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变化,强化技术进步与创新意识,不断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努力打造企业品牌及产品名牌,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和市场竞争力。要完善企业制度,实现公司治理结构合理化,强化自身管理能力,以此赢得银行信贷支持。

篇7

关键词:小微企业融资;制度;成本

Abstrac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a's national economy, its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in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irreplaceable. However, the enterprise's own limitations and our economic system, and many other factors, led to widespread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difficulty in financing has seriously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China, causing a single mode of financing of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narrow channels of financing, there are many defects in the financing structure vicious cycle

Keywords: financing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system; costs

目前,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可以说是多元化,有商业信用融资、银行渠道融资、股权融资、国际贸易融资和政策融资等接近40种系统性的融资方式,每一种融资方式中又包括很多类更加具体的产品。但现实问题却是符合这些融资方式约定条件的小型及微型企业少之又少。而当前小微企业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只有系统性的金融机构贷款、民间借款、内部集资、租赁等方式,可以说企业能有效利用的渠道不仅少而且狭窄。正因如此,我国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一直限制其发展。

据统计,中国现在有4000 —5000 万家小微企业,它们所贡献的GDP 占全国GDP 的60%,同时还贡献着50% 左右的税收,解决了80%的城乡就业,出口贡献达到70%以上。小微企业对我国社会民生和经济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小微企业融资困难一直限制着小微企业的发展,造成这一局面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分析。

(一)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制度分析

1、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受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影响,与大企业比较而言会更严重。因为小微企业在组织结构上没有大企业健全,财务考核与管理方面以及对外报送的报表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也没有大企业全面,小微企业一般成立时间也比较短,因此没有大企业那样能得到社会上较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经营规模和宣传方面小微企业与大企业也同样是没法比较的。这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导致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2、银行对小微企业放贷条件苛刻

我国现在的金融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的服务于大型企业,但是对小微企业来讲就显得非常不健全。因为我国现行的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在贷款审批制度上明显的倾向于大型企业和国家扶持的重点工程项目,即使有些国有企业经营状态不好,也仍然能够享受到国家的政策性保护,比如财政拨款扶持,税收优惠,政策上倾斜等,完全是预算软约束,这就是亚诺什·科尔奈提出的“父爱主义”的体现。我国的国有企业和国家重点扶持的工程项目正是在享受这这种“父爱主义”,而与之相对的小微企业却显得尤为可怜。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申请的审批制度非常严格,甚至有些歧视,这就使小微企业从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异常艰难,即使有些经营状况比较好的小微企业从商业银行贷了款,也要按较高的利率来支付贷款利息,这就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贷款成本,加大了小微企业的经营负担。

3、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狭窄

企业融资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针对这一层次的融资再做更深层次的细分,可以将外源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中内源融资的方式有资本金融资,折旧基金转化为经营资金,利用留存收益转为经营资金;直接融资的方式有以下几种: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其他企业资金(利用商业信用),民间融资,利用外商资金;间接融资的方式有银行信贷资金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金。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主要体现在不能全面的服务于社会的各个阶层,正规金融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国有大型企业和国家扶持的工程项目,证券市场设置的高门槛也把小微企业拒之门外,非正规金融机构又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进行有效的保护,所以说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非常困难。

4、缺乏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

第一方面,之所以小微企业出现市场性风险以及信用危机,主要是因为当前金融法制尚需改善,相应的法律执行环境不佳造成的。当出现小微企业避逃银行债务的问题时,法律法规对银行债权缺少有效的保护,而银行往往会以比较严厉的措施来处理贷款签批的相关负责人,长此以往,金融机构尤其贷款审批办理人员对小微企业出现歧视和恐惧的看法。

第二方面,由于国家金融体制方面的原因,金融政策体系不完善,造成了大企业和大公司能够充分利用大多数的社会资源,轻易得到大部分的信贷资金。尽管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有利于小微企业融资的信贷政策,比如,2005年银监会曾经颁布了《银行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指导意见》,目的在于响应国家的政策,推动小微企业的贷款工作,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但是受融资的外部大环境影响,使得国家出台的有关小微企业贷款的政策措施很难实施,小微企业在金融机构贷款方面受到了很多的障碍,不能与大企业一样在国家政策和法规上享受同等的待遇。另外,银行等金融机构本身为了降低信贷成本和减少风险也会更倾向于大型企业,造成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二)小微企业融资困难成本的分析

篇8

一是小微企业资金缺口较大。小微企业一方面面对社会资金量缩紧供应、企业经营成本持续走高的压力,一方面还要面对科技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下带来的行业改革冲击,尤其是制造业,导致县域小微企业生产经营总体呈下行趋势。调查对象中7成的小微企业表示,企业发展中尚有资金缺口,需要进行融资,大多需求在500万元左右。某地经信委工作人员表示,数量庞大的小微企业是推动社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动力源之一,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融资需求。

二是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小微企业普遍缺少抵押物,出于风险的考虑,银行在小微信贷投放计划上不得不慎重考虑,造成大量的小微企业存在资金缺口,利率往往也要高于大中型企业,部分小微企业融资的年化利率甚至接近20%,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江苏宏鑫翔焊割设备有限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尤智翔表示,去年该企业从某商业银行获得的贷款500余万元,但企业实际可自由使用的比例只有 90 %,另有10 %的贷款金额强制转为存款,这无疑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和风险。

三是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由于小微企业自身发展规模限制,缺少上市、债券等融资渠道,其融资方式主要以银行贷款和民间借贷为主。经对某地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在发生过融资的92家企业中,65家企业通过银行融资,18家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融资,26家企业向亲友借款,没有一家企业开展过直接融资,直接融资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占比还很低,申请银行贷款仍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单一的融资渠道,很低的银行贷款成功率,凸显了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囧现状。

基层建议:

篇9

【关键词】小微企业 融资 困境

一、研究背景

小微企业在资本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都与大企业相差较远,竞争力较弱。但是小微企业占我国企业总量的97.3%,小微企业不仅能提供大量劳动就业岗位,有效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有助于丰富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对整个社会体系的进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然而,小微企业在我国普遍面临融资困境。资金的短缺,使得小微企业扩大规模、更新设备、产品创新、项目投资等需求受到限制。加上企业本身不具被规

模优势,一旦出现风险,各方面资金无法及时回笼,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这也是小微企业破产倒闭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提出要着力解决小型微型企业融资问题,十二五期间,帮助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是一项战略任务。

二、我国小微企业的标准及资金需求特征

为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四部委于2011年6月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第一次将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3种类型,具体划分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主要由涉农企业、工业企业和商贸服务业三类构成。

在资金需求方面,小微企业在融资期限上,多为临时性周转资金需要,对短期信贷需求较多;在融资额度上,单笔所需资金不大;在抵押担保上,缺乏土地等传统抵押物,期望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在产品种类上,对产品的个性化需求较多;在融资时效上,对融资时效的要求很高。

三、影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因素分析

(一)影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内部因素有

1.企业内部融资水平低

由于小微企业的利润空间普遍不大,初始规模小,在盈余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能够进行内部融资的总量很低。

2.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大

一方面,小微企业抵押担保能力有限,初创期的小微企业,资金、设备贫乏,一般靠租赁土地或房屋经营,很难达到抵押担保要求,无法得到贷款支持;另一方面,小微企业还款的拖欠率普遍较高,当缺乏制度对行为的约束时,企业主的信用对贷款的安全性尤为重要。这也就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心不足,影响其放贷的积极性。

3.小微企业融资管理水平低

大部分小微企业对融资的用途和规模没有量化概念且财务管理水平落后,这很难使其融资需求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大部分小微企业都将银行贷款作为唯一的融资途径,不擅长于综合运用多种融资方式。

(二)影响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外部影响因素有

1.我国金融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地方性和区域性的中小银行仍然偏少。虽然银行机构多根据国家要求都设立了小企业部,但还远远难以满足小微企业的实际需要;资本市场方面,尽管2004年5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建了中小企业板,但对小微企业所,基本没有现实的操作意义;对非正规金融机构,由于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合法的地位认可,更没有系统的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没有任何政策性支持。

2.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面对银行的卖方市场,小微企业基本没有议价能力。

3.担保机构作用没有全面发挥

我国目前的担保机构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作用。担保登记制度较为混乱。信用单担保和抵押体系尚在起步阶段。虽然国家近年为了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制定了相关政策,但对抵押担保条件限制较多,费率很高,业务进展较慢。而且,我国目前还没有针对小微企业特质,如多以设备、存货抵押的专业评估机制和评估机构。

4.现行信用制度不健全

我国有关征信的管理法规尚属空白。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公信力和市场认可度较低。商业银行至今无法通过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掌握企业的实际信息或动态信息。我国商业银行对现行社会信用评级机构评价结果的不完全认可,影响了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信用状况的客观评估。

四、我国小微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小微企业的自身建设

小微企业的自身素质和市场形象是企业融资的关键。小微企业要着重处理产权结构不清晰和注册资金不到位情况,保证企业融资运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在各项财务指标细化的基础上,构建新的人才机制,提高财务人员和会计的业务素质,确保企业财务制度的完善,财务报表的清晰;加快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树立诚信的企业形象;积极了解对国家的融资政策及现行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在符合政策的基础上,对融资渠道和方式多种组合,灵活运用。此外,可以通过形成小微企业商圈,增强小微企业的规模实力,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提升整体的市场效益。

(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信贷模式。

1.积极推进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信贷机制改革

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对小微企业开展业务时应根据其特点,与传统公司业务区分开。应建立小微型企业特色产品研发小组,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开发符合小微企业需求特点、适销对路的专属产品,加快探索微贷模式,积极开发微贷市场。

2.拓展融资租赁业务

在我国,融资租赁业尚处于起阶段。在缓解小微企业多种形式和期限的融资需求方面,融资租赁业务应该被列入重点发展项目。应对融资租赁进行行业规范和政策规范,对租赁公司进行有效整合。确保租赁公司的资金实力,完善业务流程和风险监控环节。同时,要打通融资渠道,尽快形成规模效益。还要大力培养供货商的合作关系,政府应加强对融资租赁的引导和政策的公开力度,确保融资租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3.合理引导民间非正规金融机构

民间的非正规金融机构融资不在国家金融机构序列,但己成为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对满足社会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方面作用巨大。如何能够进行正面的合理引导,使其能保证金融秩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有效补充银行等金融机构体系,就成为亟需重视的问题。在现阶段,应由政府立法,对民间金融机构的准入和行为进行规范,适当的降低建立小型金融机构的门槛,适度放开民间资本进入或设立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壁垒,充分调动民间资本。例如,2012年3月28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要培育地方资本市场,决定设立温州金融改革试验区,要求制定民间融资的管理办法,允许民间资金发展新型金融组织,如村镇银行等。

(三)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

1.完善和落实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法规

针对小微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应建立健全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法律体系,实现以立法形式对小微企业及其融资扶持予以保护。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类似《小微企业融资促进法》、《小微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法规体系;对现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典当及股权融资等相关立法及时予以完善。对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应不断完善和有效落实。

2.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中介服务体系

建立完善小微企业融资中介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结合小微企业各种融资渠道进行制度完善,深化信用担保业务,健全国家、地方多级的小微企业再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为小微企业服务的中介机构,包括各类经济鉴证类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工商联合会、咨询机构、科技服务中心等,并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进入;成立由银行、担保机构和小微企业等联合组成的小企业信用互助协会;完善担保机构资金补偿机制、风险分散机制,合理分摊担保机构和银行之间的风险比例,并配合相关财税政策,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加快涵盖小微企业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实现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

3.完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

在我国,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征信体系不健全。建立可靠的,全国共用的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在小微企业自身建立信用文化的基础上,国家应进行信用立法,对征信集的方式、范围,和信息披露范围给予规定。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并保护企业商业信息安全。人民银行可增建小企业数据库,对有借款需求、资产状况优良,有发展前景的小微企业或产业特殊,有信用培植潜力的企业进行筛选并对商业银行给予信息提示。同时,开发相关的信用评估系统,提高评价水平。鼓励商业银行使用信用评级结果,提高授信风险控制能力。

(四)加大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传统的股票市场,门槛比较高,对小微企业来说,是难以逾越的屏障。2009年5月,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开始运行。但是,我国目前的创业板市场远远难以达到国际标准要求。相关法律体系空缺,尚未引进其独特的市场定位和先进的交易方式,没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和监控系统。而且从国际上看,全世界成功的创业板数量并不多,创业板尚属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如,企业小,风险大等。创业板作为发展中的概念,应以发展的眼光积极看待,逐完善,终将能够承担市场基础作用,在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五)强化政府在小微企业融资过程的作用

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在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应设立责任明确的小微企业管理机构,帮助协调金融、财政、税务及其他相关部委,理顺小微企业政策事权关系,促进小微企业各项相关法律法规、扶持政策落实,对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的指导与监督,强化政府在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执行力;建设以政府资助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融资支持平台,通过政府资金以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金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形成小微企业支持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 卢卓.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国际借鉴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2012(6).

[2] 李日新.资源整合视角下小微企业融资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8).

[3] 孔德兰.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与融资策略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4] 张婉迪.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现状和创新路径[J].企业管理,2010(8).

篇10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 融资难 解决思路 融资路径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11-01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银行、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各个方面,宜从多方着手破解困局。

一、提升中小微企业素质是解融资难问题的基础

中小微企业贷款难主要是由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素质担优。如:企业制度不健全,受人动的影响较大。银行在给企业贷款时,企业管理层的诚信度缺失、财务管理不规范成为最主要的障碍。因此,中小企业只有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提高成功融资的概率。中小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是拓宽融资渠道的基础,必须抓好企业治理结构规范,建立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以诚为本,诚信经营,规范财务管理,健全财务制度,严格会计核算,保障信息真实,加强信用建设,提升银行和投资者信心。

企业要抓好技术创新,推进企业价值提升。温州制造业平均利润只有5%,许多传统产业的赢利能力在弱化,风险在加大。中小企业是温州传统产业的中坚,加强技术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刻不容缓。创新是企业实现产品时代跨越,占据竞争高端,保持业绩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小企业只能依靠科技,积极升级产品和服务,实现向价值链提升,才是唯一出路。

二、银行抓好经营作风转变,提升经营监管能力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关键

抓好金融改革,推进银行机制转换。一是抓好金融机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产权制度,完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加强中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评估,降低贷款风险;改进金融服务,推进产品创新,提升经营能力,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二是抓好经营作风转变,清除银行官商习气。官商习气不除,银行就无以改善经营服务。三是抓好组织重组,推进流程再造。削减过长组织传导链,推进组织结构扁平化;适度下移信贷审批权限,推进信贷流程再造。过长的组织传导链和过度的权力集中,不仅违背信息即时性原则,加剧信息不对称,也与高效率原则背道而驰。

三、政府扶持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条件

1.加快建设中小微企业信用评价和征信体系。由于受中小微企业资金紧张和还贷能力无法把握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中小微企业间的不信任度日益增强,此时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进行调节很难改变这一状况,因此就需要由政府相关部门通过基本信用、经营状况等多个指标来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起针对中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与征信体系,通过对中小微企业的分级评价,可以促使企业信用行为更加规范,使它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一些政府优惠项目中,可以优先推荐信用记录良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并为其提供定向小额授信服务及相应的信贷优惠,激励中小微企业加强自己信用行为规范,为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2.抓好政策法规前置,完善企业融资环境。没有政府政策法规前置,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就不完善;没有公共财政的适度投入,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的激励作用就会削弱。

政府应当积极制定相关产业政策、融资政策和法律法规,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积极扶持,给银行放贷积极予以引导,对逃废债务行为严厉打击,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环境。

3.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完善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休系,已经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目前,中小微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较快,为中小微企业获取银行贷款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担保实力仍然不足,担保体系仍不完善,抗风险能力仍然不强。抓好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迫在眉睫。一要进一步推动信用担保行业的建设发展,积极发展政策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和互担保等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引导担保机构多渠筹措担保资金,多元化构建投资主体。

4.构筑正规金融与民间金融互补共存的金融体系。民间金融之所以屡禁不止的根本原因:一是我国现阶段存在二元经济结构,二是现有金融体制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民间金融所引发的一些金融需求,单靠“堵”和“压”不能解决民间金融存在的问题,反而使得民间金融更处于无序状态。政府需要对民间资本采取疏导和规范相结合的方针,在通过立法赋予其合法地位的同时,还需要对民间金融加以适当的规范和监管,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促使民间金融得到健康发展。温州正在进行金融综合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使民间金融阳光化、规范化、合法化。

四、行业协会的支持服务是解决融资难问题的必要条件

行业协会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决定了行业协会不仅对业内企业有深度和广度的了解,也深透地了解行业的发展规律和本地行业的优势和短板。正由于行业协会对本行业的发展历史,行业现状了解透彻,能够判断那些企业该支持,哪些企业该放弃?哪些企业该引导?以便更好避免行业发展中的错误,从而正确地引领行业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每一个行业内企业情况不尽相同,有处境好的企业和处境困难的企业,同时存在着潜在危机或有发展潜力的企业。一个规范化的行业组织,最能真实地了解行业内和各个企业,能最大限度做出正确的判断,促使企业行为科学化、规范化、理性化,达到企业投资行为风险最低、收益最大。面对融资困难的情形,行业协会可以为中小企业在技术咨询、管理咨询、培训和开拓市场方面搭建平台,甚至可以筹建互助式担保机构。由于受规模、信用等级等因素的影响,中小微企业一般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因为我国的中小微企业数量多,各自情况又不尽相同,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还无法完全满足中小微企业的需求,这就需要由各个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会员制的互助型担保机构,由企业根据自愿原则,联合出资,发挥互助、互保的作用。会员企业按规定缴纳一定的会费,以获得担保贷款额度。

参考文献:

1.何俊德,杨诚.关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6(11)

2.樊立新,张宝基.中小企业融资障碍及对策分析[J].金融与经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