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篇1

>> 西部地区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开发对策研究 中国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 我国西部地区的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宗教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教育信息化在西部地区中小学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部地区农村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西部地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的研究及对策 西部地区高校翻译师资发展现状及建设研究 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承接转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从独立舞者的生存现状看广州现代舞的发展 西部地区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乡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会展经济效应与发展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网络教育发展对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②他将《画卷》展现在奥运开幕式上[N].长沙晚报,2008—8—22.

③廖阳.中国现代舞:“繁盛”背后有隐忧[N].东方早报,2012—8—17.

参考文献:

[1]刘青弋.西方现代舞史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2]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3]刘青弋.现代舞蹈的身体语言[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张妮.用文化产业改变中西部现代化发展逻辑和路径[J].中国发展观察,2006(3).

篇2

[关键词] 武威地区 皇冠梨产业 思路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7)02-0083-01

1 发展现状

武威地区皇冠梨于4月下旬开花,9月中旬成熟,幼树萌芽率高,发枝力强,生长旺盛且直立,树势健壮,早果丰产性强,且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并有腋花芽结果习性。定植后第3年株产可达10.5公斤,大树高接第2年结果,高抗黑星病,抗轮纹病、黑斑病,抗逆性强。

武威地区梨树规模化栽培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八十年代民勤苹果梨享誉省内外,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基地建设退缩。2001年,从甘肃农垦条山农场引进皇冠梨试种成功后,开启了武威种植皇冠梨的历史。2010年,武威市提出“设施农牧业十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现代营销模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发展现代高效节水农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以来,在沿山冷凉灌区重点发展了以皇冠梨为主的优质梨产业,通过典型引导和辐射带动,推动了全市皇冠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至2016年底,全市梨树栽培面积59.92万亩,总a量达到12.39万吨,产值3.7亿元左右。如今,以皇冠梨为主的特色林果产业,在缓解用水矛盾、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已成为发展乡村旅游新的经济增长点。

2 存在问题

武威地区皇冠梨在规模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效,在取得可喜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现实问题。

2.1 思想认识跟不上。一些农民认为特色林果是“副业”,看不到林果业的商机和潜力,没有把林果业当做自己脱贫致富的产业来经营,不按技术要求管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林果业的发展。

2.2 受自然条件制约。武威地区年均无霜期只有156天左右, >10℃有效积温2800℃~3200℃,冬季低温冻害、春季晚霜冻、干旱天气极易发生,土壤多沙土,有机质含量低,盐碱化程度高,影响皇冠梨品质和产量。

2.3 栽培管理不规范。苗木储备不足,外调苗木质量差,很大一部分砧木选择不对路,标准低,开沟宽度不够,间作物不合理等。

2.4 抚育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浇水、除草不及时,苗木生长势弱,生长量不足;不施肥或施肥量不足,重化肥轻有机肥;定干、抹芽、拉枝、修剪不及时或没有开展,树形培养跟不上,见效期推迟;病虫防治不重视,用药时间不及时,防治工作不彻底;越冬防寒不扎实;技术服务有差距。

2.5 产业化水平较低。大户、企业、合作社数量少,且作用发挥不够好。目前全市注册登记特色林果专业合作社38家,主要由特色林果种植大户、营销大户、育苗大户发起组建,缺乏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带动作用发挥不够好。“贮藏加工+运输销售” 的营销模式建设进度缓慢,也没有形成知名品牌。

3 对策建议

3.1 加快推进外向型、出口型产业经济发展。严格遵循《出口农产品武威市特色林果生产技术规程》要求,做好“外向型”、 “出口型”经济大文章。充分利用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加快发展农产品出口型经济,拓宽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以市级、县区级示范点和连片500亩以上的皇冠梨基地为依托,规范生产,狠抓提质增效,培育出口基地。

3.2 继续推行“贮藏加工+运输销售”的现代营销模式。加快全程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着力引进和培育农产品加工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全方位信息网络,鼓励引导林果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拓展电子商务销售平台,探索建立省内外果品直销网点,创建有特色的知名品牌。发展壮大营销队伍,将武威优质皇冠梨推向市场,促进武威特色林果产业的全面进步。

3.3 抓好灾害监测与防治。按照监测全面、预测准确、预报及时的要求,建立健全特色林果灾害监测预警防控体系。大力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

3.4 建立完善良种繁育基地和种苗生产基地。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以培育抗旱、抗寒、丰产、优质新品种为目标,为提纯复壮提供足额优质苗木,同时狠抓抗寒、抗旱砧木皇冠梨嫁接苗的繁育。

3.5 加强人才培养,强化科技支撑,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引进高端人才,做到“走出去,请进来”,重点抓好特色林果栽培、产品贮藏加工、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同时加强对从事经济林生产的技术工人、林农以及营销人员的技能培训,合力抓服务。加大宣传力度,用身边的鲜活事例引导农民,帮助农民算效益帐,算节水帐,提高农民发展特色林果的积极性。强化科技支撑,坚持“适地适树”原则,在武威最佳适生区规模发展。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

参考文献

[1] 凉州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武威市凉州区大力发展皇冠梨产业纪实[J];甘肃林业;2013年05期

[2] 杨婧;甘肃新型果蔬花卉保鲜剂问世[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3年

篇3

          7月15日,XXX大学党委书记XXX带队前往XX县XX镇食用菌产业园、“纳米小镇”筹建基地,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XX镇党定村XX养殖数据中心,考察调研学校定点帮扶工作。该校副校长XX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一同参加考察调研。

  惟农是务 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在XX镇食用菌产业园的种植大棚,XXX与正在参加暑期劳动实践的同学们亲切交流,详细询问同学们的劳动和生活情况。“多到乡亲们家里走一走,多和村里的孩子们交流交流,在科技方面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听到同学们用温度传感器帮助解决大棚恒温问题后,校领导对同学们主动思考、积极寻求优化方案的行为表示充分肯定,鼓励同学们发挥所学所长,用科技创新为传统农业赋能。

XX镇是XX校友XX院士的故乡。结合当地产业、教育、资源特点,学校积极对接协调资源、提供智力服务,帮助XX镇形成了建设“纳米小镇”的乡村振兴方案。校领导一行在实地走访考察“纳米小镇”筹建基地后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入对接,挖掘拓展定点帮扶领域,帮助落实落细建设方案,深入促进教育资源互联共享,为“纳米小镇”建设及当地产业发展给予持续有力支持。

青春奉献 集聚人才振兴活力

在XX镇XX村金银花产业服务中心,作为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中的重要一环,本次劳动实践课程一经,就有800多名同学踊跃报名。竹园1号书院XXX同学便是其中之一,“大家挎着篮子开始采摘,心里都在暗暗努力,都想多采摘一些。走进美丽乡村,我们学到了书本中没有的知识,体验了劳动的辛苦,收获了劳动的经验,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

XXX为参加劳动实践的同学们讲述了学校帮助XX村做大做强金银花产业脱贫致富的历程。他指出,XX村人均收入从2014年底的不足4000元,到2020年的21000元,整体脱贫致富,正是中国千千万万个贫困村脱贫的缩影,充分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的伟大成就。他表示,自2013年被确立为中央定点帮扶单位以来,学校始终把定点帮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充分发挥学校优势,与地方共同打造特色产业,帮助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为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西电贡献。

XXX勉励同学们珍惜参加劳动实践的宝贵机会,深入乡村、走近群众,亲身感受人民生活和乡村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更加深刻地理解乡村、理解社会,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同时还要关注农村发展现状和农民实际需要,结合所学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贡献力量。

科技赋能 汇聚产业振兴动力

篇4

1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模式

——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实行除本分红的分配方式,即除去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纯收入按1:2:7比例分配。其中,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70%用于农户的土地入股分红,形成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社农户9.46万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达56.48%。——强化社会化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超市。整合公益性农业服务资源和社会化农业服务资源,分片区建立农业“一站式全程服务超市,所有服务均实现公开公示、明码标价,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多样化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已分片建立农业服务超市6个,服务面积达14.63万余亩。崇州探索实践的“农业共营制”模式,有可能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2顺庆区农民产业园模式

石香炉蛋鸡农民产业园区,建于2007年2月,占地106亩,入园农户18户。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的“五方合一”运作模式进行建设、管理和发展,政府负责进行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资金、流转土地,当好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红娘”;农民自筹资金,自建圈舍,自己管理,多干多得,利益自享;龙头企业引领农民产业园区发展,解决农民无技术、无市场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出资设立)为入园农民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农民进园区资金不足的问题;养殖合作社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管理、品牌等优势,采取统一供种、供料、防疫、保险、治污、销售的“六统一”办法,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目前,农民产业园已由原来的1个乡1个村推广到全区18个乡镇2个涉农街道办事处200多个村,由原来的3个拓展到220个,入园农户由原来的57户增加到3.1万余户。其创新做法被写入国办〔2009〕55号文件在西部地区予以推广。

3郫县川菜产业园模式

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位于郫县安德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集中发展郫县豆瓣、川菜原辅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化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形成2.4平方公里的项目承载能力,引进聚集棒棒娃、丹丹调味等农业产业化企业84家,总投资70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200余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家,省级著名商标企业4家,省级名牌企业8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2013年,园区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63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5.68亿元,完成入库税收1.5亿元,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26家。园区周边已建成安德泉水、唐昌先锋等8大特色基地,县内建设蔬菜原辅料配套种植基地11万亩,转移劳动力3000人,并带动县外建设原辅料种植基地25万亩。同时,以“川菜文化”为主题,打造形成集观光、体验、品味于一体的“川菜味乡”优势服务业品牌和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并建成4万平方米川菜美食文化体验休闲特色街区。构建了现代农业种植-川菜原辅料加工-川菜文化体验产业链,形成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格局。园区先后获得“中国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4朝天区农旅结合模式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做足生态山水文章,曾家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实现从单一农业向产业多元化联动发展转变。朝天区结合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节点50余个,加快景区商业服务一条街建设,实现“吃、住、游”一条龙服务。曾家商业步行街被省商务厅评为第二批“四川省特色商业街”。该区还大力挖掘农业的文化功能,建设核桃、土鸡、蚕桑、食用菌等文化广场,开展“麻柳刺绣”“朝天唢呐”“李家狮舞”“平溪傩戏”“木牛推新娘”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展示农耕文化丰富内涵。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生态养生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省首批十大避暑胜地”。2013年,朝天区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7亿元,分别增长26%和45.8%;旅游经营户人均收入11000余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500余元。

5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合作模式

2011年,射洪县成立白羽肉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依托四川玉冠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养殖户”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圈舍设计、统一设施设备、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保健、统一收购加工,分户养殖、分户结算,保证养殖户2元/只的最低利润的“六统二分零风险”经营模式。目前全县农户建标准化肉鸡圈舍48.23万平方米,公司建圈舍15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白羽肉鸡繁育基地之一。2013年,实现宰杀白羽肉鸡2000万只,产值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养殖农户增收5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公司将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年出栏1亿只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及年屠宰加工1亿只的肉品厂,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3亿元,养殖农户增收2.5亿元,可带动白羽肉养殖户4000户,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二、以农村改革促进产业发展

1放活土地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

——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应进一步加快步伐,力争到2016年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等多权同确,特别是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即:所有权确权到集体,承包权确权到农户,经营权确权到经营者。对于需要经营权证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单独发放独立的经营权证,为搞活土地经营权打好基础。——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交易平台建设。强化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权益,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对承包地的管理,引导常年外出务工农民把承包地流转出来,通过代耕代种、土地入股、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由政府推动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重点加强县级平台建设,盘活农村土地产权。——积极推广促进产业发展的好机制好模式。大力推广崇州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积极总结推广顺庆区农民产业园、郫县川菜产业园、朝天区农旅结合、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等好的机制和模式,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方式。

2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始终坚持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做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资产、货币等要素入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行业“排头兵”,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成为全国性的产业发展行业“排头兵”。——探索引导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创新完善以村两委和村民监事会为载体和组织架构,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体,管理确权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产权。培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控股农业公司、合作制农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研究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清除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的障碍,拓宽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产业领域,既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又支持工商资本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拓展社会资金投资渠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于农村产业。不应提倡工商资本到农村低价格、大面积租用土地进行一般性农业生产。

3发展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

——市场导向发展一批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以差异化的产业政策为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支持不同类区发展一批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稳产高产粮油、特色畜禽和优质种业,加快发展大城市郊区奶业,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和景观花卉苗木,打造农业高端产业,形成产业高端。支持丘陵地区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优质柑桔、蔬菜、食用菌、茶叶、蚕桑、中药材、肉牛羊、禽兔等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现代种养业。支持盆周山区突出生态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推广林粮结合耕作模式。建设生猪、牛羊、特色家禽优势产区。大力培育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木本药材、林下种植养殖业。支持民族地区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发风味独特的绿色农畜产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把农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现代农(林、畜)业重点县、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培育以现代农业产业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强县。——园区化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等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基地或园区就地就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竹木加工、农机具制造、包装印刷等工业企业,提升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规划引领发展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第三产业。把乡村旅游纳入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开发林业生态资源和农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历史民俗文化和观光休闲体验结合起来,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品牌效应,用好农民空置房屋等闲置资产,建立多种形式的旅游联盟,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支持发展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物资供销、信息咨询、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

——着力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广农业服务超市等好的模式。积极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加快建立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整合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资源,建立完善公益性的农民培训和就业综合平台。办好农博会、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培育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尽快制定农村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针对不同类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选择部分县(市、区),以农业生产服务全程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目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效益,通过试点示范,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5大力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篇5

一、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万州区的皮鞋业作为万州的传统特色产业之一,经过了一个半世纪的打拼,曾经无限风光,名扬全国。但目前,万州皮鞋艰难支撑,发展状况堪忧。据万州经委统计,截至2005年底,万州共有皮鞋加工企业133户,其中工商登记注册72户,注册商标15个。主要分布在熊家、钟鼓楼、周家坝等地,年产皮鞋约600万双,产值3亿元。所生产的产品以中低档鞋为主,主要面向县、乡市场以农民工群体为销售对象,销往湖南、湖北、福建、浙江、广东等20余个省市自治区。现有从业人员9000多人,其中皮鞋产业工人5500余人,营销人员3500多人。

二、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产量小,工艺水平低。很多西部地区,传统特色产业基本仍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方式,没有一家拥有标准化固定厂房。大部分皮鞋企业走的都是低档次路子。配料基本上采用最低成本原则,面料均采用外地大厂用后的边角料,鞋底大多采用价格低廉的橡塑底。在工艺上基本上仍然停留在原始手工生产状态,没有一家采用了现代化的流水线作业。

2、观念落后,无品牌经营的意识。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对外封闭、保守,这是制约蓝村皮鞋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企业规模小,皮鞋企业业主的品牌质量意识淡漠,导致低档次路线流行。企业降低成本的同时,产品质量和档次始终在低端徘徊。全区仅有8家皮鞋企业拥有自己的注册商标,仅占企业总数的6%,而且这8家的15个注册商标均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徐皮匠”、“雅丹奴”等少数几家也只能是在万州本地小有名气。

3、市场大、销售半径大、营销队伍大,无法形成营销优势。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从西部到东部,众内陆到沿海,从乡村到城市,万州皮鞋走遍了全中国。目前销量最大的地区有湖南、广东、福建等地。目前,约3500名万州皮鞋销售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地,推销万州皮鞋。在销售方式上,灵活多样,批发、零售、代销、直销、推销等各种营销形式多头并举。

4、整体管理落后,无法形成管理优势。总体上,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皮鞋企业尤如天女散花般零星散落万州各地。企业内部管理没有头绪,基本上是家庭作坊式管理。整个行业管理没有统案,全区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行业主管部门,2004年在万州区工商联的组织下成立了万州皮革商会,但亦未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主要停留在行业内部自律、协调等方面。企业以个体企业为主,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管理水平落后。

三、地区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优势

虽然万州皮鞋业作为万州的传统特色产业在发展中遇到了困难,但是万州地区把皮鞋业发展成新的增长点的机会和优势依然还在,主要表现在:

1、存在打造品牌的优势。万州处于三峡库区腹地,存在着产业空虚化问题,国家和重庆市对此非常关注,而“三峡”作为一个地区品牌关注度比较高;同时皮鞋曾是万州的传统名特产品,万州皮鞋历史悠久、名气在外。

2、人力资源丰富。皮鞋业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熟练的技术工人已经形成一支队伍,在万州常年就业人数近万人,同时分散在各地的采购人员、营销人员等也形成了一笔财富。库区经济的发展,剩余劳动力不断加入,是加快库区皮鞋业发展的基础。

3、产业链已经形成雏形。目前在万州区围绕皮鞋产业已经发展印刷包装、鞋底、鞋楦、压花、打样(设计)、材料供应、营销、运输等关联企业80多家,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产业链。

4、已经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并且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大。从现在来看,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都有万州皮鞋的影子,不管是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万州皮鞋都有市场空间。

5、政策优势逐渐体现,进一步发展的潜力大。皮鞋作为三峡库区的一个有着明显特色和传统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熊家镇申报的委托兴茂为业主的800万双皮鞋加工项目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首批启动的解决库区产业空心化项目。同时,国内一些知名的皮鞋品牌企业也看中了库区的政策、产业和劳动力等方面的优势,表达了投资或合作的意向。

四、地区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对策

万州皮鞋产业要转变各自为战、封闭保守的经营理念,实现零星发展向规模发展,以规模发展创地区产业品牌阶段的转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争政策、扩规模、上质量、创品牌的问题。

1、对传统特色产业进行准确定位,打造“三峡鞋都”。万州皮鞋发展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今后发展的定位应该放在打造“三峡鞋都”,要学习温州当年为打响“中国鞋都”牌子,邀请经济学界及轻工系统的专家、学者和官员为树立温州“中国鞋都”形象出谋划策的做法,邀请有关专家对蓝村皮鞋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论证,搞好整个皮鞋行业的发展规划,建立“三峡鞋都”。继温州中国鞋都、壁山中国西部鞋都、成都西部女鞋之都等鞋都之后,我们还可以打“三峡”牌,要千方百计争取“三峡鞋都”这块牌子,从而扩大万州皮鞋在全国的影响。

2、规划建设皮鞋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集群。着眼于产业发展和解决环保问题,参照大城市“退二进三”的产业布局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作用,采取“划行归市”的办法,将皮鞋企业全部从万州主城区搬出。现有或新发展的小规模企业,可集中安置到熊家镇的万州皮鞋业基地内(距城区12公里,距长江6公里,交通、基础、环保问题均能得到妥善处理);新引进、开办的大型企业,可在工业园区内建设。要根据全区产业分布、交通条件及土地存量等现状,把园区发展目标定位为集科研、贸易、检测、信息、生产于一体、功能齐全、服务配套的大型鞋业基地。产业园区要实行高效能管理,超前规划建设好城镇基础设施,加大形象建设投入,制定优惠政策,尽快出台以土地利用、税费收缴、资金扶持等为主要内容的优惠政策。重点引导企业扩大规模,走公司化、股份合作制道路,在建立稳固的规模化生产、销售、服务网络等方面给予有效倾斜,加强扶持。一是用地方面,可采取临时用地、农民建设用地等多种灵活形式。二是税、费收缴可采取全年包干,核定征收的办法,借助壁山经验,鼓励发展。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筑巢引凤,搭建招商引资的平台。

篇6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对策;赤水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15702

1 引言

赤水市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是中国竹子之乡、贵州省十大林业县(市)。全市行政区域面积1801km2,总人口3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8万人,非农业人口7.3万人。2001年以来,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为契机,大力实施退耕还竹工程,现有森林面积214万亩(竹林面积130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0.55%,林地资源和森林空间环境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赤水因地制宜地发展林下经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林地利用率不断提高,取得成效明显增强。但由于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思想观念落后等影响,赤水林下经济发展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通过对赤水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开展走访调查,分析了其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对策建议。

2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2013年以来,围绕“十百千”工程目标(即10万亩金钗石斛、100万亩商品竹林、1000万羽乌骨鸡),大力发展“一根草、一只鸡、一根竹”3个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地探索林下经济产业扶贫新模式新机制,引导和带动广大林农增产致富。目前,赤水林下经济发展迅速,类型多样,初步形成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和森林旅游”4大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其中林下种植包括林菌模式(竹荪、香菇)、林药模式(石斛、天麻);林下养殖包括林禽模式(乌骨鸡)、林畜模式(山羊)、林蜂模式(蜜蜂);林下采集包括林下采摘毛竹春笋和方竹笋;森林旅游包括旅游观光、森林公园及城郊“农家乐”等。其中,石斛和乌骨鸡是赤水林下经济典型代表,竹林是赤水林下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3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蓉遵高速公路贯通、乡村产业公路建成,赤水解除交通瓶颈制约,围绕示范基地、招商引资、产业调整、成果转化和基础设施,狠抓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积极引进、建设以农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对石斛、乌骨鸡、竹笋等优势资源实施精深加工,林下经济发展迎来了春天。

3.1 林下经济取得的成效

3.1.1 思想观念不断转变

赤水拥有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通过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采集、森林旅游等,林地资源不断得以利用。并将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成为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实现生态得保护、产业得发展、林农得实惠的目标,部分林农发展林下经济思想观念逐渐转变。

3.1.2 经济产值不断增加

赤水建成原生态石斛种植标准化基地6.3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基地9个,500亩以上基地26个,100亩以上基地51个,年产值达2.4亿元以上;建成10万羽以上乌骨鸡规模养殖场30个,1万羽以上乌骨鸡规模养殖场180个,乌骨鸡养殖小区57个,年出栏500万羽以上,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农民人均增加收入达2000元以上。

3.1.3 品牌创建意识不断增强

赤水对林下产品商标、品牌创建意识不断增强,2010年石斛茶获国家食品博览会金奖;2013年获“中国绿色生态金钗石斛之乡”称号;2014年3650亩石斛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2015年获“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称号等。对提升林下产品知名度、增加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3.2 林下经济存在的问题

3.2.1 林地资源利用率不高

赤水现有森林面积214万亩,竹林面积130万亩(其中,楠竹林51万亩,杂竹林79万亩),发展林下经济面积不到25万亩,不足全市森林面积的12%,绝大部分集体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笔“潜在财富”得不到体现,对赤水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浪费。

3.2.2 农户参与积极性不高

赤水缺乏实力雄厚、辐射带动作用的林下经济龙头企业,难以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发展局面,部分农户思想观念虽有转变,但真正参与发展林下经济农户不多,有的农户还存在“小富即安”思想,创业气氛淡薄,加上缺乏正确宣传、引导,农户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积极性不高。

3.2.3 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发展林下经济部门整合资金难度大,财政对林下经济投入不高,信贷支持和资金补贴力度不够,加上受配套技术、疾病防控、保险、销售等诸多因素制约,没有出台《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意见》等作为政策支撑,部分农户虽然有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但仍处于观望状态。

3.2.4 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由于市场信息滞后、导向不明、营销渠道狭隘,市场占有率极低。没有形成市场联盟或成立统一收购销售机构,部分农户依旧采取传统到集镇零星销售、在家等待上门收购等销售方式,同一产品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差异,农户利益得不到保障。

4 林下经济发展对策

4.1 统筹安排,科学规划

认真对照国家《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全国竹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建议意见,结合赤水实际制定林下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做到定位准确、布局科学、目标明晰、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使林下经济产业呈现跨越发展。

4.2 政策扶持,创新机制

建议出台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系列优惠政策,财政预算资金设立林下经济发展基金,采取股权或者项目以奖代补政策引导产业发展;奖励创建省级、国家级品牌和申请新三板、E板挂牌上市企业;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农业担保公司担保平台作用,扩大涉农信用贷款担保,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等提供担保支持,促进金融供给与农业信贷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

4.3 示范带动,集约经营

把培育壮大信天中药、永斛源、国礼公司、仙草公司、奇垦农业、竹乡鸡养殖公司、红赤水生态有限公司等企业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推广“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种养殖户搞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重点支持“订单农业”,鼓励大户、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等带头新建种养殖基地形成示范,带动更多群众发展林下经济。

4.4 市场联盟,科技引领

成立市场联盟或统一收购销售机构协会,引导企业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稳定市场价格。建立完善行业运行统计分析制度、生产基地信息体系制度和行业预警机制。财政投入资金,设立科技发展基金,支持由龙头企业牵头,联合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联盟,合力解决资源保护利用、良种选育、高效种养与加工技术、销售市场等关键共性问题,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4.5 擦亮品牌,市场竞争

加强旅游宣传与竹、金钗石斛、乌骨鸡品牌深度融合,擦亮“赤水金钗石斛”和“赤水乌骨鸡”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金字招牌;建立可查可验可追溯的产品信息体系,鼓励和支持企业突出品牌创建、申报科技成果及成果转化应用,完善种养基地年限标牌标识建设,建立可查可验可追溯的产品信息体系,全面提升特色产业品牌信誉;着力创新品牌、维护品牌、经营品牌、保护品牌,提高林下经济产品市场占有率。

5 结语

林下经济是促进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是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可以使林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综合利用,增加林业附加值,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赤水林下经济的优势已得到体现和发挥,但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还需政府部门大力扶持、农户积极参与和示范带动,才能使丰富的森林资源释放出更多的生态“红利”,使革命老区群众早日实现兴林富民、增产增收和脱贫致富,使林下经济变成赤水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

参考文献:

[1]王宗星,冯博杰,高智慧,等.关于林下经济发展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技,2013(4):389~393.

[2]唐荣逸.贵州省林下经济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15,13(5):76~79.

[3]张莉,顾开军.浅谈如何促进林下经济发展[J].现代园艺,2013(4):6.

[4]王国丽.贵州省赤水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2014(41):267~268.

[5]翟明普.关于林下经济若干问题的思考[J].林业工业,2011,38(3):47~52.

篇7

摘要:民族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经济发展程度的差距是根本差距。所以,加速发展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是实现兴国安邦的重大战略。本文通过对民族自治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发展状况和生产增长率之间的纵向、横向对比,简要分析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现状和差距原因,针对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增长率

一、发展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总体上有以下趋势:首先,经济发展总体速度加快;其次,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最后,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升级,趋于合理化。

(一)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整体稳步上升

通过图1可知,同全国一样,民族自治地方的地区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增长率却波动极大,2005―2007;2009―2011年两个区间段,增长率都迅速上升,2011―2013年增长速度有显著下滑,这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下行压力大有直接关系,但是究其根源,还是民族自治地方依靠丰富的资源进行粗放式的发展,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产业链条,容易受外界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二)民族自治地方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从图2,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降低;第二产业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第三产业比例变化不明显。支撑民族自治地方的主导产业总体来看还是第二产业,一直保持占比40%以上。

2013年国内三次产业所占比例依次为:10.0%、43.9%、46.1%,第三产业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民族自治地方2013年三次比例依次为:15.2%、48.2%、36.6%,与全国相比,产业结构比例欠佳,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而且,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例较大,这就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不确定性;第二产业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资源,以原材料及其初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二、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4年9月份,中央召开了民族工作会议。对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和展望。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显著,但是矛盾问题也随之增多。通过前面的分析,对于民族地区今后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八条规定:“上级国家机关依据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通过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财政转移支付、民族优惠政策财政转移支付,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方式,增加对民族自治地方的资金投入,用于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完善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把政策的驱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真正把党的民族政策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转化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2.进一步深化产业结构改革。民族自治地方与全国一样,都要深化产业机构和投资体制改革,搞好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通过市场机制与沿海地区连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合理的产业结构应该是第三产业比例最大,但是民族地区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这就要求民族地区发展好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需要民族地区做好各方面工作的同时,还要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文化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发展旅游等特色产业。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首先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加大对地质灾害、草场退化、沙化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和治理,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其次,要优先建设农田水利、农电改造、乡村公路、民房和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2013年,民族自治地方的铁路运营里程达2.52万公里,公路运营里程达102.99万公里。

4.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民族地区农牧民文化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主动获取信息、知识和技术的能力,要求紧扣民生抓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搞好双语教育,发展与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高职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及种植养殖技能,使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优化升级。(作者单位:内蒙古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李俊杰.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差距的实证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15-17

[2] 雷振扬.帮助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论述[J],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32-35

篇8

[关键词] 高原特色农业 现状及成效 存在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037-02

1 县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现状及成效

1.1 粮食生产稳步推进

通过全面落实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国家强农支农惠农政策,持续加大高产创建、间套种、粮食覆膜种植等重点科技增粮措施实施力度,不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技术等推广覆盖范围,带动了粮食生产稳步推进,全县粮食安全得以保障。2014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79.54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3.65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67.45%),比2010年增长4.25万亩,增8.6%。粮食总产量达到11.73万吨,同比增长5%以上(增速居全市第一),比“十一五”末增长2.74万吨、增30.5%。全县粮食总产年均保持5%以上的增长速度。

1.2 特色产业培植成效明显

1.2.1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2014年全县蔬菜种植4.84万亩、产量7.02万吨,产值23166万元,产值增长20.5%。其中以无筋豆、冬辣椒为主的订单型冬早蔬菜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河谷坝区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2014年冬早蔬菜种植1.46万亩、产量3.15万吨、产值10150万元,面积、产量、产值同比分别增长8.96%、19.8%、26.8%。

1.2.2特色畜禽产业发展持续加快

全县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2014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7.5亿元,比“十一五”末增长151%。以“云南六大名鸡”之一的“镇沅瓢鸡”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建成瓢鸡原种保种场1个、初级保种场1个、乡(镇)育雏孵化场2个、保种示范户200户,种用瓢鸡饲养规模达4万羽以上,瓢鸡保种扩繁初具规模。2014年全县瓢鸡存栏30.05万羽,实现产值2745万元,为瓢鸡产业发展夯实了基础。

1.2.3优质粮油产业培植取得突破

按照普洱市“3个10万亩”优质稻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布局,由金穗粮油加工公司牵头,2014年在勐大镇建设“软香谷”优质稻生产示范基地1151亩、优质油菜生产基地1100亩,建成优质米、菜籽油2条加工生产线,收购加工稻谷630吨、油菜籽200余吨,综合产值1096万元。有力带动了镇沅本土优质粮油产业迈向产、供、销一体化。

1.2.4加快高端水果产业引入发展

以富农公司(富农果蔬庄园)牵头,筹资引入红阳猕猴桃、蓝莓试验示范种植25亩,待果品品质检测、有机认证达标后,计划2016年开始扩大带动发展,初步规划发展1万亩,积极打造地方特色高端果品产业。

1.2.5积极探索淡水渔业提质增效

着力打造镇沅渔业“生态”、“特色”两大名片,引进今晨山水产科技公司、福建个体老板等,在九甲镇、古城镇发展以虹鳟鱼、台湾金鳅等为主的优质、高效渔业示范养殖,建成示范养殖基地53亩,积极带动县域淡水渔业加快发展。

1.3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通过整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地改造和“五小”水利工程等项目,全县农业基础设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2014年,各部门争取投入中低产田地改造资金2381.54万元,实施中低产田地改造2.07万亩,完成市、县级计划任务的138%。全年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3.23亿元,修复水毁工程969件,新增有效灌溉面积7000亩,新增供水受益人口2.0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平方公里。

1.4 农机化装备水平持续提升

至2014年末,全县农业机械保有量54753台(套),同比增长7.56 %;机耕机耙面积17.808万亩,同比增长6%;机收面积8634.6亩,同比增长7.85%。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8.89万千瓦,同比增6.35%,比“十一五”末增长51.2%。农机化水平达44.6%,比“十一五”末增长5.6个百分点。

1.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成果突出

2014年末全县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06个,同比增31.2%,合作社数量比“十一五”末增长了5.8倍。同时不断规范合作社运行管理,提升发展经营能力,完成认定县级示范社18家、市级示范社5家、省级示范社6家、国家级示范社1家。富农果蔬、金玉农业、炳朗农业等庄园有序推进。培育认定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2家,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1.6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2014年县级共投入产业研究与开发科技经费950万元,同比增长9.2%。截止2014年末,全县已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个、农业科技示范园3个、优质种业基地3个、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1个、科技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1个。

1.7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稳步提升

认真落实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宣传,强化农资市场源头监管,专项整治和集中打击生产销售及使用国家禁限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行为,鱼用及兽用饲料非法添加药物和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等,加大市场“三品一标”用标检查等。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三品一标”认证及蔬菜农残快速检测、抽测工作,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持续好转。

2 存在问题

2.1 农业产业小、散、弱、单现状一直存在

县域农业产业以传统原料型生产居多,且种类繁多、分布较散,产业分布互相交织,相互间发展及竞争激烈,争地、争劳力等矛盾突出,难以形成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农户自主发展产业现象较为普遍,且较热衷于“短、平、快”产业,缺乏长远考虑,各级部门在“规划发展一盘棋”上统一较为困难。农民思想认识提高缓慢,小农意识强,固守传统产业发展观念,不敢放手投入“效益农业”,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差距甚远。

2.2 农产品精深加工环节尚处于弱势

县域涉农产业大多仍以传统的生产原料种植型、初加工型为主,缺乏精深加工企业及配套产业支撑,现有农副农产品加工业不强、农业产业链不长,农特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迟缓。现有产业和企业普遍缺乏核心关键技术,缺少自主品牌,生产设备落后,产品以初级加工为主,市场竞争力不强。

2.3 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的培育壮大、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辟,对现有农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而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长机制却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同步推进困难较大。很多适宜产业区仍然缺乏灌溉、交通及保护设施、耕地地力提升等项目和资金的有效支持,农业设施建设依然滞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及抗灾抗风险能力偏弱,如近年来咖啡、渔业、蔬菜等经常遭受旱灾、低温冷害等影响。

2.4 农业产业扶持发展投入乏力

县内存在和发展的产业类型众多,“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主导优势产业特点难以显现,加之因县级财力困难,各产业在农业产业扶持发展方面获得的投入极为有限,除能够保证少数支柱产业及骨干产业培育过程中得到部分资金及项目支持外,其他产业投入上很难面面俱到,多数要依靠企业、合作社或农户等经营主体自身投入来维持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农户投入的主动性,产业推进难度较大。

2.5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质量不佳

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总体仍然偏少、组成形式单一(多以大户、合作社为主,缺乏家庭农场、合作农场、经纪人组织等其他结构形式),同时单个实力不强,农民老龄化、生产兼业化、土地经营零碎化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变,制约了向现代农业方向发展。

2.6 粮食生产结构矛盾开始显现

根据对连续几年农情统计数据研究分析,因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增多、旱灾频发及种植习惯改变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全县粮食播种面积中:出现水稻种植面积逐年缩减、玉米等旱作种植面积则迅速增加的趋势,这就说明了全县粮食生产总量构成中,饲用粮比重正在进一步加大,口粮比重正在减少。

2.7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任重道远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社会群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优质农产品生产及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得到更好重视和持续加强。就镇沅情况而言,虽然农业综合执法、农资市场源头监管、蔬菜农残抽检工作不断推进,但也一直存在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滞后(人员、机构、设备不足)、农民生态农业发展意识不足(如所谓的“玉米免耕免锄技术”大量使用化学除草剂;大量使用不可降解地膜等情况)、各部门联动监管不够、地方管理制度及监管长效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都影响到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的更好提升。

3 对策

3.1 抓好重点支柱产业提质增效

突出当前烤烟、林产、畜牧、矿业四大支株产业优势,在稳控发展,提升规模基础上,继续在优质、高效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上狠下功夫,积极提升产品商品化率及市场竞争力,实现规模化发展。通过支柱产业提质增效和带动引领,实现其他特色优势农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2 促进生态果蔬产业加快发展

充分发挥富农公司示范带动作用,建立健全与农户合作发展机制,认准有机生态方向,加大冬早蔬菜、生态水果、林下有机蔬菜、食用菌(含野生菌)等特色种植产业开发和精深加工,找准市场定位,争创有机品牌,继续开拓产品外销市场,全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3.3 推动畜禽产业精深加工

继续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做好技术服务和指导,在确保畜禽养殖存栏率的基础上,下决心走精深加工道路。特别抓好“镇沅瓢鸡”这个条件相对成熟、市场相对看好的特色优势产业,尽快建成瓢鸡屠宰加工厂、专用饲料加工厂和产品研发中心,实现瓢鸡销一体化,让瓢鸡从“活禽”走上“制品”。

3.4 提升茶叶产业名优声远

坚持“绿色、生态、有机”的道路,持续营造“世界茶王”影响力,叫响镇沅优质名茶,实施“抱团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现代茶叶经营主体在茶产业发展上的作用,培植茶业龙头企业,争取在茶园管理、茶叶加工、品牌打造、市场销售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转变我县茶农、茶企做茶理念,提高镇沅茶叶名优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3.5 扩大优质粮油产业发展

以金穗公司为带动,加大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力度,增加加工原料供给量,扩大加工量,积极拓展县内外粮油产品市场,实现产供销一体化。通过优质粮油产业带动,加快引导粮油产业户从兼职粮农向专职粮农转变,在实现传统粮油产业增收增效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粮食安全。

3.6 探索打造观光农业

立足地方特色及资源优势,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以建设美丽乡村、芳香镇沅等为依托,全力推进名特种养示范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休闲渔业。

3.7 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整合农业、水务、国土、财政、烟草等部门项目资源,大力推进中低产田地改造、高标准农田地建设及农田水利、农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田地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为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3.8 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积极争取项目资源及资金投入支持,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推进全县试点农业庄园、家庭农场、专业示范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的建设培育,增加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发展扶持,不断总结经营模式,积累发展经验,创新管理观念,通过县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有效带动全县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幅提升产业化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篇9

关键词:“太和模式”;“农商经济”;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1)03―0023―05

一、引言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和第一、二、三产业各个部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基本细胞,县域经济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兴衰。目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1)农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强调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基础l生作用。(2)工业主导模式。强调工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实施“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县域经济的模式属于工业主导模式。(3)服务业主导模式。这种模式主要突出了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另外,还有很多以地名命名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如温州模式、晋城模式、济源模式、珠江模式、农安模式、义乌模式等。

对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对于认识县域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道路选择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以发达地区或资源丰裕度高的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而忽视了对位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基础薄弱、资源匮乏的县域经济研究。而具有这些特点的县域占中国县域总量的7成左右,为了弥补现有文献的不足,本文拟探讨以“农商经济”为基础而形成的“太和模式”,并论述其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太和县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条件

(一)太和县经济发展现状

太和县地处皖西北,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在1990年以前,太和县和皖西北地区其他县市一样,既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也没有得到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属于以农业为主的人口大县。

目前,太和县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太和模式”,其经济在“十一五”期间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表现出充沛的经济活力,城乡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经济社会保挣陕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2010年,太和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4亿元(《太和县“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综合实力跃升至皖北各县之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续7年稳居安徽省县域第一,2010年达到74亿元(《安徽统计年鉴》,2004-2010),呈现出购销两旺的可喜景象;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多年来稳居安徽省县级之首(《阜阳市金融统计公报》,2011)。除此之外,太和县还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全市前列,如居民的手机拥有量、电信业务量也连续多年处于全省第一的位置;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人均储蓄额也位居全省前列,明显高出其所在的阜阳市的人均量(《阜阳市统计公报》,2010)。

太和县在县域经济实践中没有遵循传统的“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顺序,而是采取第三产业的繁荣促进二产、带动一产的独特的发展模式。2005年太和县的三次产业比重为36.6:25.4:38.0,第三产业的比重大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这和安徽欠发达县域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县政府在“十一五”期间实施“主攻工业”发展战略,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二产业比重逐步壮大起来。截止到2009年,太和县三次产业比重为30.8:34.4:34.8。太和县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得益于许多行业都已经从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进行扩展,大大地提升了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比如太和县作为全国主要的药品集散地,已经从专门的医药销售逐渐向医药生产和医药研发领域迈进。原来仅仅从事毛发收购活动的经销商,也已经开始在本地投资办厂,进行毛发加工生产活动,其制成品的附加值不但大大增加,而且产品全部外销至欧美等地,使得太和县的出口创汇能力连续多年位居阜阳市首位,安徽省前列。

在太和县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民从商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并坚持走“三二一”产业顺序的发展模式,被称为“太和模式”,即通过优先发展“农商经济”,实现第三产业优先发展,再用三产带动二产、反哺一产,最终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的目标。

(二)太和县经济发展条件

1.区域交通条件

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腹地,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面积1822平方公里,人口162.7万,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东临涡阳县和利辛县,南依阜阳市,西接界首市(县级市),北与毫州市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县接壤。从地理位置上看,太和县并不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既不是陆路交通枢纽,也不是主要的港口,更不是航空中心,只有一条国道和一条省道穿境而过,但随着经济发展,太和县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交通不便的状况有望在近期内得到缓解。

2.资源禀赋条件

在太和县境内虽然已探明地下蕴藏着石油、煤炭、高碘矿泉水等矿产资源,但是属于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区而禁止开采,因此,太和县并没有可以利用的现成的资源要素优势,另外,在太和县境内也没有为其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供给。

目前太和县已形成有色金属再生、毛发制品、医药制造、绳网、筛网、木材加工、中药材等支柱产业,但除了本地盛产一些诸如桔梗、薄荷等中药材外,其他的支柱产业所需的资源和原材料,如生产绳网所需的石化原料、木材加工所需的木料和有色金属再生所需的有色金属等均需从外地引进。

3.经济基础条件

太和县地处皖北地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土地虽然肥沃,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地矛盾突出。由于历史原因制约太和县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根深蒂固,受经济基础薄弱等诸多因素影响,其发展速度仍显不快,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的特征较为明显,使得太和经济发展与沿海发达县域的差距有进一步扩大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太和县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的转机,不仅缩小了与全省的差距,而且为今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形成了“太和模式”。

总之,无论是从交通区位、自然资源、资金等经济发展的“硬件”来说,还是从人才、技术等经济发展的“软伴’来说,太和县均不具备比较优势。比较优势认为―个区域只有充分地发挥自己比较优势才能实现其竞争优势。即只有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

济,一个地区或一个企业才能够获得较强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该区域和企业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进而获得更高层次竞争优势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但是“太和模式”的形成不但不符合比较优势理论,而且也不符合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来解释“太和模式”的形成过程呢?

三、“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关键和动力

尽管太和县在资源、基础设施、人才等方面均不具备比较优势,但是其经济发展所需的这些条件,是可以通过贸易的办法从其他区域购买或引进,特别是在国内外分工格局越来越精细的今天,贸易已经成为联系各个地区的最主要手段之一,也正是不同区域问贸易的快速发展,才使得各地区的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内外各地区之间进行贸易的主要表现就是生产要素流动。太和县正是通过贸易的办法弥补了其经济发展的短板。从一般意义上讲,皖北所有的县均可以通过贸易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什么只有太和县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呢?原因在于太和人具有别人无法复制的仓惭意识,通过创新他们把自己的传统手工业,转变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产业。农商经济的核心理念是“传统产业+创新意识+规范管理”,也是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

(一)传统产业:“太和模式”形成的基础

在太和县农商经济的形成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路径依赖”(把自己熟悉的传统产业,从加工工艺到销售方式都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使他们比较容易进入传统商贸领域,这就为太和县传统特色产业的形成奠定了发展壮大的基础。他们把自己所在的乡镇和农村作为孵化特色产业最大基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直接促生了专业市场的产生。目前太和县已经建立了医药、绳网、毛发、木材、筛网等10个有影响的专业市场,围绕这些专业市场,形成了一批加工企业群,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专业市场的出现一方面产生集聚效应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太和县的医药市场。在该市场形成之前太和县并没有制药厂,也不生产药品,仅仅依靠一大批由农民组成的医药经销队伍,硬是在太和县形成一个在全国有着重要影响的医药交易市场。另外,缺乏森林资源的太和县依靠对传统手工艺的改造,通过从东南亚等地进口木材,而一跃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木线条、装饰板材加工和销售基地。

(二)创新意识:“太和模式”形成的关键

农商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是太和县成功克服比较劣势并且形成“太和模式”的初始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太和县掀起了一股农民经商的热潮。这些人大多出身农村,是一群能力相对突出的人,他们起初或是运销商,或是个体经营者,或是手工业者,经济的贫困使得他们为生存而走向城市、走向市场。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传统手工业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于是“求变”的创新意识就慢慢地在他们潜意识里开始萌动,大约经过10年的酝酿期,到了2000年前后太和县的农村出现了一批能结合市场经济需求将传统产业进行改造的带头人。他们的存在对某一区域专业市场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和示范带头作用。他们依靠亲戚朋友互帮互带,从事医药、装饰板材、绳网、人发、有色金属冶炼等生产和经销活动,足迹踏遍全国各地城乡。随着从业队伍不断滚动、壮大,引领了农村各大产业发展,形成了比跚急定的市场网络和产业集群,这些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形成一个多元互补、功能独特的太和“农商经济”阵营,成为太和县农村经济最活跃的增长点。农商经济是太和县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又经过近10年的摸索和发展,市场经济意识在太和人头脑中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其敏锐的嗅觉抓住了市场这条主线,紧紧跟随市场步伐,完成了类似于“卵―幼虫―蛹蝶”式的“农民―市场意识觉醒―农产品经营者―传统商品中介者―专业市场商品中介者―成功的经商者”的转变。

(三)规范管理:“太和模式”形成的动力

在太和县的专业市场和农商队伍刚刚形成之际,难免鱼龙混杂,也出现过诸如质量、信誉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县政府发现这些问题后,一方面适时地对不符合市场规范的行为进行整顿,对分散的个体经营进行统一管理,取缔非法经营户,强化质量管理,提高全体经营人员素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行业操作,净化了生产和营销市场;另一方面加大宣传力度,扭转少数经销者看重短期利益的错误行为,逐渐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也逐渐扩张。如目前太和县的医药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通过实行“五统一、一分销”的经营管理模式(统一购进,统一仓储,统一财务,统一票据,统一价格,分公司销售),牢牢把住购进、验收入库、储存养护、出库复核、对外销售等五个关口,构筑了严密的质量防火墙,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多年来没有出现过药品质量问题,并逐步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药品大流通格局(如图1)。

以农商经济为基础的“太和模式”的形成,一方面对太和经济发展起到主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得太和县居民快速富裕起来。因为他们所从事的经营活动大多处在“微笑曲线”(Smiling curve)的高附加值部分。“微笑曲线”理论是1992年台湾宏基集团创办人、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用来描述在生产个人电脑的各个工序的附加值特征,后来加以修正后推出产业“微笑曲线”。“微笑曲线”两端分别代表企业创新意识(研发)、技术成果转化、开拓新市场、构建新营销网络能力等,其附加值较高;中间较低的部分代表生产制造过程,附加值较低。如果用“微笑曲线”理论来解释以农商经济为基础的“太和模式”,可以看出“农商经济”正处在“微笑曲线”的两端,其左端可以看作太和农民“市场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微笑曲线”右端的营销阶段,正是太和县“农商经济”的核心部分。除此之外,太和县大量的传统制造业经过改造后依然存在。虽然制造业产生的附加值较低,但是从整体来看,太和县将得到“微笑曲线”的全部附加值。无商不活,没有农商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太和县的专业市场和支柱产业的繁荣。农商经济充分展示了农民所具有创造力和发展经济的潜力,这不仅解决了传统产业的低效问题,发展壮大了传统产业,还提高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民自主创业,造就了太和的支柱产业。太和县将传统产业、创新意识和规范管理结合起来,给缺乏比较优势的县域经济找到了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四、“太和模式”对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启示

尽管我国中西部许多欠发达县域都拥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如内蒙古的鄂尔多斯、陕北的延长县、河南的新郑市等,要么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要么拥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但是也有一些缺乏比较优势的县(市),如皖北的利辛县、阜南县、河南东南部的新蔡县等。对于这些县市应该选择何种发展道路从而实现县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崛起,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太和模式”的成功,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提供了一个范例。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使其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传统产业的形成、发展与延续往往包含着民族文化、民族传统等内涵,对于消费者来说,对其有着较高的亲切感和认可度,对于供给者来说,对传统产业的生产流程较为熟悉,易于掌握。但是传统产业体处于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无论是在工艺设计、还是在生产效率方面均与多元化的市场需求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因此,对于大家都很熟悉的传统产业进行市场化改造,使其符合市场的需求,既能保留产品中的民族文化内涵,使得消费者易于接受,又能与市场接轨,扩展其市场份额,进而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第二,制定经济发展的战略应因地制宜,不必完全遵循“一二三”产业发展的顺序。在区位条件较好的地区,商贸流通业具有优势,可以优先发展以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发展起来后,利用聚集的资本,发展第二产业。二产的壮大不但可以巩固三产发展的成果,还能反哺一产,从而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在工业基础较好的区域,也可以先发展二产,再带动三产和一产的发展。

篇10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y area economies relates to building well-off society comprehensivly and socialistic new country. This paper sums up related theories of evaluation on county area economies, builds up an evaluation system of county area economie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of evaluation giv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Qinhuangdao's counties, and accordingly brings 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ing county area economies in Qinhuangdao.

关键词:县域经济;评价;秦皇岛;对策

Key words: county area economy;evaluation;Qinhuangdao;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032-03

0引言

我国是非城市人口占绝对比重的农业大国,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进入新世纪以来,生产要素和人员的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更加紧密。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县域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但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乡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经济单元[1]。对县域经济的评价有助于人们了解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规律,并依此制定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1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相关理论研究

1.1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属于系统评价的范畴系统评价是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基本处理方法,也是系统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系统评价的基本方法指的是应该把所研究的对象当作系统来分析,对分析结果加以综合后所产生的就是系统设计,然后再对这个系统进行评价[2]。根据系统评价的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评价模型和分析方法。一般采用的评价模型有线性模型与非线性模型、定性模型与定量模型、确定性模型与模糊数学模型等,评价方法有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份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

评价指标是系统评价的基本要素,是反映评价对象性质的要素。指标体系是被评价对象系统的结构框架,是有特定秩序的评价指标集。评价指标名和指标值是评价对象质和量的规定。

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的对象是县域经济系统,该系统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包括影响其发展的县域内部诸因素和外部诸因素。对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评价问题,一般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对其进行评价。线性加权评价模型的一般表达式为:

Y=β1y1+β2y2+…+βnyn

上式中, Y表示一个评价指标,其下级指标集为(y1,y2,…,yn),βj为指标yj的权重。

1.2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对复杂系统建立科学、合理、公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1.2.1 显示评价对象特征的原则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也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识。评价指标要以反映评价对象特征为原则,才能设计出揭示评价对象内部特性的评价体系。县域经济是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显著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指标设计应区别于一般的城市发展评价指标,要全面反映县域农业水平、城镇化率及工业、服务业发展水平。

1.2.2 可比性原则我国各个县域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程度、发展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指标要尽量选择可比性较强、能体现县域经济共有特征的指标,使指标具有横向和纵向的可比性。横向可比性是指不同县域之间可比,纵向可比性是指同一县域历史数据之间可比。

1.2.3 全面性和完备性原则全面性是指指标体系要尽量涵盖评价对象系统的每个方面。完备性意味着指标体系的信息量既必要又充分,多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重叠,少一个指标就会造成信息的不全面。

1.2.4 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相结合原则系统的运行过程体现在时间的维度上,就要以动态的指标反映;相对于较长时间,一个较短时间段内的累积性指标就属于相对的静态指标。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过程,需要有静态指标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动态指标反映县域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活力。

1.2.5 可行性原则对于定量指标,尽可能选择现行统计报表中可以取得的资料,至少能容易计算或变换,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对于复杂问题的评价不可避免地采用定性指标,要以合理、详细的评价标准来保证定性指标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1.3 建立准完备性评价指标集一个性能良好的评价指标集Y=(Y1,Y2,…Ym),根据数学中一些特殊集合定义的特点和测量论的原理,应具备下面一些基本性质[3]:(1)Y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独立且互不相容的;(2)wi到G是单射的,其中wi为指标值,G为总指标;(3)不存在yi0∈Y,使Y-{yi0}仍然满足(1)和(2),也就是说,Y中没有可有可无的指标。同时满足(1)~(3)的Y称为是准完备的。

尽管在指标体系建立时考虑到了指标完备性的原则,但由于评价系统的复杂性和系统内部各部分的紧密关联性,使得指标体系的设计一般达不到完备性的要求。为了使指标集达到准完备性指标集,通常需要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本文拟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因子分析法的核心思想是将相关性较高的指标分在一类中,用一个因子代表。因此因子数量远远少于指标数量,因子之间互不相关,因子具有可解释性。因子的可解释性是指因子具有一定的意义,这种意义是隐含在指标中的潜在的意义。

2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对县域经济系统的分析,并依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本文设计了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评价体系。该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二级指标为经济发展现状(A1)和县域经济发展活力(A2),两个二级指标下设三级指标10个:人口因素(A11)、区位因素(A12)、经济实力(A13)、产业结构(A14)、政府能力(A15)、经济发展速度(A21)、产业结构调整(A22)、二元结构调整(A23)、政府财政能力(A24)、就业活力(A25),三级指标又下设四级指标27个,见表1。

3秦皇岛县域经济发展评价

为了进一步明晰秦皇岛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了唐山市所辖的八个县域与秦皇岛四县做比较分析。此次实证分析包括12个县:秦皇岛所辖的青龙满族自治县、卢龙、抚宁、昌黎和唐山市所辖的滦县、滦南、乐亭、迁西、玉田、唐海、遵化、迁安。

指标数据的来源有:《河北经济年鉴 2006》、《河北经济年鉴 2004》、《秦皇岛统计年鉴 2006》。

应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数据进行融合,拟建立准完备评价指标集。依据因子特征值大于1和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5%的原则提取因子。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准完备评价指标集包括五个因子,分别表示为fac1_1、fac2_1、fac3_1、fac4_1、fac5_1。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准完备评价指标集包括四个因子,分别表示为fac1_2、fac2_2、fac3_2、fac4_2。因子得分模型为:

faci_1=α1X1+α2X2+…+α16X16 i=1,2,…5

faci_2=α17X17+α18X18+…+α27X27 i=1,2,…4

其中,α1、α2、…、α27为因子得分距阵中因子所在列和指标所在行交叉位置的数值,可以认为该值是指标对于因子的权重。

此外,依据因子高载荷指标,对因子进行了命名。因子命名、得分和排名情况如表2和表3所示。

4秦皇岛县域经济发展分析

从上面的实证分析看,秦皇岛各县的发展既有优势方面,也有劣势方面。秦皇岛各县在医疗卫生、政府能力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等方面,排名都是比较靠前的;而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调整和二元结构调整方面都相对落后。下面针对各县具体的发展现状和比较优势,提出各县相应的发展对策。

4.1 青龙满族自治县发展分析及对策青龙地处山区,农业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农村贫困人口多,经济发展起点低,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落后行列。在上面12个县的比较分析中,经济实力因子(fac1_1)排名第12,收入和人口结构因子(fac1_2)排名第12,结构调整因子(fac3_2)排名第10,这些数据进一步揭示了青龙县经济底子薄、发展速度慢的发展劣势。针对青龙满族自治县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4.1.1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实行订单生产,以及农民利用土地、产品、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以龙头企业、企业集群、中介组织机构带动和组织农民以较低成本进入市场,县域政府要协调好农户与企业的利益关系,帮助企业解决好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解决产品销路问题是当前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青龙县要抓住区位优势,积极开拓市场。青龙县紧邻东北地区,是秦皇岛市抢抓东北振兴机遇的前沿,有“近水楼台”的地缘优势,东北市场是青龙产品销售的重要市场之一。秦皇岛市的港口优势明显,青龙要利用好秦皇岛港口运输优势,大力发展出口贸易,打开国际市场。另外,承秦高速公路项目将在2007年年内开工建设,该项目三个规划方案都将途径青龙县所辖的村镇,承秦高速公路的建成将成为青龙县产品进入承德地区的一条绿色通道。

4.1.2 以农业产业化模式,大力培育特色产品和特色品牌青龙的特色农业产品有灵芝、枸杞等中药材,有松蘑、肉蘑、滑蘑等食用菌,有板栗、核桃、杏仁、苹果等果品。其中,青龙板栗是“京东板栗”的代表产品,产品远销日本,“龙富”牌红富士苹果、“龙女”牌山杏仁被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此外,据2005年数据显示,青龙县全县饲草总储量27.5万吨,载畜量可达90万个羊单位,发展畜牧业潜力巨大。青龙县要充分发挥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整体布局,长远规划,稳步发展好畜牧、林果、中药材三大特色产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产业竞争力,改变县域经济的面貌。

4.1.3 大力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坚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科学开发矿产资源青龙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全县有金、银、铜、铁、锰、重晶石、石英石、花岗石、大理石等40多种矿产资源。青龙县要科学规划、合理开发矿产资源,立足传统工业基础和优势,大力发展深加工项目,搞好与发达地区的产业对接。县域政府要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在技术上和资金上鼓励企业采取节能增效、防污减排的技术和方法,保证在矿业发展的同时环境不受污染。

4.1.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当前青龙县要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中的贸易服务、物流和教育培训产业。贸易服务业和物流业主要服务于产品的销售和运输,教育培训业主要是培训企业家和农民,以提高企业家素质和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

4.2 昌黎县发展分析及对策昌黎县地理位置优越,有不少旅游观光景点,产业基础也相对雄厚,有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然而,在上面的实证分析中,昌黎县的政府活力因子(fac2_2)排名比较靠后,近三年单位GDP地方财政支出和收入增加值分别为0.0213元和0.002元,这个值就是在秦皇岛四县中也处于较低的水平。针对昌黎县,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4.2.1 提高政府财政收支活力县政府资金收支不足,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就无法启动,必定影响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升级的步伐。昌黎县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①争取上级资金,对于项目的建设要积极取得上级支持;②借款贷款搞建设,现在国家开发开行等一些银行都愿意投放一些长期基本建设贷款,县域政府在保证贷款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向银行借贷款;③县级金融机构吸收的储蓄和县级税收收入应当有一定比例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以缓解县级财政压力。

4.2.2 继续大力发展产业集群,继续坚持工业园区建设,有条件的企业要建立自主创新科研机制昌黎县支柱产业干红酿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水养殖、蓄牧业、高效种植业、市场商贸业、旅游业、冶金建材业支柱产业都是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集群化发展模式是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005年昌黎县相应于干红酿造、粮油食品加工、海水养殖、缝纫机零件加工等产业,确立了“一区六园”的园区建设模式。“一区六园”即经济开发区,含黄金海岸生态工业园;东部工业园重点发展成为以干红酒为主的轻工业园区;西部工业园重点发展以冶金铸造业为主的工业园;缝纫机零件工业园重点发展成为以机械精密件产业为主的机械制造工业园区;还有中部重化工业园和南部工业园区。2006年,昌黎经济开发区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正式命名为“河北・昌黎工业园”,成为省级工业园区,进一步增强了昌黎县建设招商引资的吸引力。

企业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科技研发就显得尤其重要。像粮油食品加工业、冶金建材等行业,都要以最新的生产理念、生产技术为导向,不断升级产品。重点大型企业更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对于冶金建材业,要努力发展循环经济,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积极引进新的生产技术,同时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4.2.3 品牌战略目前,昌黎县几大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然而除了干红酿造业,其它产业中并没有十分耀眼的品牌形成。昌黎县要在发展重点产业的同时,抓住重中之重,培育产业中的强企业和强品牌,提高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品牌创县域知名度,又以县域知名度创更多的品牌,形成良性循环,不断壮大县域特色产业。

四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4.2.4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昌黎县发展现代服务业是顺应了秦皇岛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方向。秦皇岛市区位条件和现有基础都较好,有条件成为次区域中心。打造服务型城市,与唐山、沧州沿海重化工区域错位互动、协调发展,这不仅是秦皇岛市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城市特色的发展战略,也是把环渤海区域打造为新的增长极的战略需要。昌黎县产业基础较好,沿海环境好,要配合秦皇岛市建立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战略加强自身建设。昌黎县要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大力发展贸易服务业、物流业、教育培训业、网络传媒业、会展业以及新兴的咨询服务业等。

4.3 抚宁县发展分析及对策当前,阻碍该县经济发展的三大问题:一是,与秦皇岛四县和唐山八县相比,人力资源因子(fac4_1)排名较差,每万名乡村从业人员拥有技术人员人数少,人力资源缺乏;二是,主导产业不明确,产业区域特色不明显,产业关联度低,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大企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三是,县域城镇化水平低。基于抚宁县经济发展现状,提出该县发展对策:

4.3.1 大力引进人才,定期请域外农业技术人员、企业家亲临指导,挖掘县域特色农业,加强产业关联度,进一步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了玉米的产加销产业化和生猪的产加销产业化。当前要进一步扩大产业化的规模,发展玉米产业和生猪产业辅助产业,双向延长产业链。抚宁县循环经济绿色产业链示意图如图1。

抚宁产业化发展要多方吸纳外部资金,实行招商引资,不断建设新项目、规划新项目,积极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一方面引进他们的资金,另一方面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不断给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4.3.2 着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抚宁县要加快水泥、造纸、煤炭等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要依据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规划,选择引导企业通过联合、购并和资本经营等手段,对资产存量进行再配置,充分挖掘现有资产的潜力,走集约化生产的路子,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公司和大企业,加快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的步伐。

4.3.3 坚持工业园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据县城乡建设规划处提供的数据表明,到2005年底,抚宁县城镇化率仅为18.5%,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全县国民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要高度重视城镇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二是以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是小城镇建设的有效载体,因为一个园区就是一座小城镇,随着园区的建成,就会形成数量庞大的工业人口,需要有与其配套的生活服务,必然推动城镇化进程。

4.4 卢龙县发展分析及对策从上面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卢龙县的弱项在于政府能力因子(fac2_1)和结构调整因子(fac3_2),这两项的排名分别是11名和12名。这两项指标反映了当前卢龙县政府的财政收支不足,财政缺口较大;县域产业结构急待调整,二元经济结构急待改善。改变这两项指标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农业产业化。另外,卢龙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也急待调整。促进卢龙县经济发展对策有两个:一是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实施招商引资;二是加大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

4.4.1 加快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目前,卢龙的甘薯产业已初具规模,要继续做大做强甘薯产业,突出县域特色。要建立甘薯产业生态工业园区,进一步完善甘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广开门路,吸引国内外优秀企业进驻。要双向延长甘薯产业产业链,积极研发利用甘薯生产罐头、醋、酒、果脯、果酱、糖化代乳粉、糖、香酥片、饮料、酒精等一系列产品的制做工艺。

4.4.2 卢龙县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急待调整相当长时期内,该县水泥、陶瓷、机械、化工、采矿等传统工业粗放经营、低效运作,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企业污染物的排放使得农村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这些工业企业多属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的产品基本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针对这种现象,县域政府要从长远来看,进行整体规划,对没落企业实行改造转产。也许企业改造的当时会对县域经济总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长久来看,必定会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县域整体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战略途径。发展县域经济要从县域实际出发,以理论为指导,制定适于县域特色的发展战略,尽快使县域经济的发展步入科学、快速的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朱孔来.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06,(5):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