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电气工程学科的内涵

篇1

关键词:电气工程技术;电气学科;发展

一、电气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电气工程(Electrical Engineering)是现代科技领域核心学科之一,传统的电气工程定义为用于创造产生电气与电子系统的有关学科的总和。

1.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及通讯技术的发展

大自然中的雷电使人类对电有了最早、最朴素的认识,天然磁石吸铁是人类对磁现象的最早观察,然而,人类对电磁现象的研究始于16世纪的英国,1663年德国科学家盖利克发明了摩擦起电的仪器,1729年英国科学家发现电荷可以通过金属传导等等,这是人类对电的早期实验,之后又出现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发现与发明。

任何科学发明与发现都是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不懈努力的成果,德国物理学家欧姆、高斯、赫兹,美国物理学家亨利,俄国物理学家楞次等等都为电磁理论的形成作出过贡献。

电磁理论的建立为无线电通信揭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世纪通信技术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先后发明了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通信。

2.电工技术的初期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次工业革命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为标志,以机械化为特征,中心在英国;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中叶,以工业生产电气化为主要标志,其成果是电力、钢铁、化工“三大技术”与汽车、飞机和无线电通信“三大文明”,其中心在美国和德国;第三次工业革命从20世纪中叶到21世纪初,以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化为特点,又叫新技术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就是从电工技术初创和应用开始的。

3. 新技术革命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

20世纪中叶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又称为新技术革命,以核能、宇航和电子计算机这三大技术为主要标志。这个时期的主要理论是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这三大理论的创立为通信工程技术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科学方法。

(1)计算机的升级换代对电气工程技术的推动。自19世纪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算机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社会从此走进了信息时代。

(2)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是计算机技术和电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技术手段。20世纪通信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生活也由此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从此进入信息时代。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史再次印证了这样两个真理:一是任何理论的创立和技术的进步都要靠众多科学家甚至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而实现,特别是在学科相互融合交叉的今天。二是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导致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

二、电气学科的发展

我国的电气工程始于1908年上海南洋公学的电机电工学科,就是上海交大的前身,距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1917年该校的电机专科设立了电讯门,即我国最早的无线电专业,如今的电子信息及计算机专业群都是由此发展演化而来的。1932年,清华大学设置了电机系。建国后,我国建立了一大批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其中大多设立了电机工程系。1977年以后,大部分高校的“电机工程系”陆续更名为“电气工程系”,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又把“电气工程系”发展成为“电气工程学院”。我国的电气工程虽然与国外名称相同,但内涵有很大区别,我国大学一般都是强弱电分开,即电气类与电信类分设在不同的学院。

100多年以来,电气工程学科已发展成为覆盖多门类交叉学科、应用领域广阔的完善的学科,形成了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机电结合的学科特点。

国外发达国家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在学科中融入大量信息技术知识。在全球信息化的当今,信息技术以指数速度进步,它曾对电气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还将为电气工程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工具与技术支持,对电气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作用。国外发达国家的著名大学(如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都把电气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放在同一学院,以利于在电气工程学科中融入大量的信息技术知识。

(2)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融合,拓展了研究领域,大量的研究都是在跨学科领域开展的。

(3)与企业联系密切,科技成果转换能力强,引领产业技术更新。

三、电气技术的发展趋势

与电气工程学科相关的产业主要有电力工业、电气装备制造业以及几乎所有使用电力的行业,电气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也主要集中在这些行业。

1.可再生能源技术

199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仅占一次能源的18%,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要占一次能源的22%,21世纪,光伏技术、风电技术、生物质发电技术等得到了快速发展。下面着重介绍人类的未来能源――氢能。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把氢能作为人类未来的能源,氢能有其他能源无与伦比的优势:

(1)清洁。其反应后的生成物为水和氮化氢,对环境没有污染。

(2)储量丰富。地球上的海水所含的氢用来发电就够人类用数亿年。

(3)热值高。单位重量的发热量叫热值,氢的热值是汽油的3倍,煤炭的4倍。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正在斥巨资研究这一能源,但目前还处在实验室阶段,距工业应用还有一段距离。

2.输电信技术

超导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发展趋势。

(1)超导储能系统。将电能转换为电磁能,利用超导线圈储存起来。超导储能系统是除电池储能系统之外的又一储能系统,其使用将提高电网的安全性。

(2)超导故障限流器。利用超导体超导与正常状态的转变特性,快速限制电力系统故障短路电流,保障电网安全。

(3)超导大容量电缆。可大大降低输电过程中的电耗,提高能源效率。

篇2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电气工程;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桂淑华(1987-),女,江西南昌人,南京工程学院电力工程学院,研究实习员。(江苏 南京 21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工程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Y201220)、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3SJD88001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14-02

为加强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教育部自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各高校在原有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探索和改革,使其培养模式在保持基础知识深度的同时,更注重实践环节的培养,然而在近几年的实践中也逐渐暴露了一些问题。针对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现状,如何更好地培养具有工程实际应用能力的电气工程领域的人才,是一个值得积极探讨的问题。该问题也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2,3]

一、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

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所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总体运行方式,主要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入学方式、课程学习、导师指导、科学研究、学位论文、培养评价等环节。[4]但是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独特性,其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经济社会或行业发展需求,针对特定职业,注重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能力和素养的特定社会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从知识结构上看,其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从评价标准上看,专业学位表征的主要是获得者具备社会特定职业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具备从业基本条件,注重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其培养质量主要用行业标准和从业能力衡量,其学位论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重在考查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专业学位的上述特点与传统的学术学位有着较大差别,因此其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学术学位培养的经验,而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专业特点,以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寻求合理有效的培养办法。

2.目前培养模式实施中暴露的问题

目前各高校在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时普遍采用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模式,并形成一些有效的具体实施办法。例如许多高校要求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到企业完成半年到一年的专业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有的高校采用双师型师资结构,实现学校、企业双导师制,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资源和环境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衔接起来。学校和企业如此深度合作在国内还未形成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普遍适用的规范,因此具体实践起来会暴露出一些问题:

(1)知识产权问题,成果归属存争议。传统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在整个研究生阶段依靠学校培养,其所取得成果自然归于所属学校,但专业学位研究生有着学校学习和企业实践两种不同的培养经历,甚至导师也是学校、企业双师制,在研究生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或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成为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

(2)技术问题,实践内容难深入。在企业实践阶段,企业导师应当引导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研究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来提高能力,达到培养目标。然而,企业的专业技术往往是企业的机密,特别是一些正在攻克的问题更是高度机密,实习学生并不是企业员工,如果对企业机密涉入太深则对企业构成潜在威胁。因此,企业在对实习生培养上必然有所保留,实践内容难以真正深入。

(3)企业管理问题,学生身份难定位。企业作为一个运营机构有其自身完备的管理机制,但其管理制度都针对内部员工,对来此实践的学生缺乏约束力,又不完全适用,且存在学校与企业多头管理的问题。学生在企业中的权力和责任不明确,导致身份难以定位。

二、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探讨

南京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设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网监控、输配电、供用电、电气工程自动化六个培养方向,以强电为主线,实现强电与弱电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技能结合,将培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学校对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依托新能源、电力行业,创办具有电校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优势学科,从理论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在借鉴其他院校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同时,针对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遇到的问题,对于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培养和造就出具有实际应用能力,能在电力领域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问题进行了思考。[5]

1.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学校充分认识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培养目标、能力结构、评价标准上的区别,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突出工程硕士的培养特点。在体系构架上采用模块化:按培养方向划分课程模块,按模块培养,有利于毕业生在相应领域方向就业。在课程类型上体现多元化:除常规课堂教学外,增设工程实践和专题研究类课程,促进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融合,体现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螺旋式规律。在工程实践上注重系列化: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需要经历基础实践、工程实践、专题研究、毕业论文逐层提高的实践环节,可以使学生受到工程师的完备训练。具体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实行开放办学,促进校企合作,优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路

对于电气工程专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打破学校界限,整合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的教育资源,优化培养环境,实现产学研融合。广泛开展校企共建,形成体现行业先进水平的优质教学资源环境;学校、企业、政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形成“平台共建、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依据产业结构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学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依据产业技术发展,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融合学科体系与职业资质标准,开发新课程,合编新教材;实行工学结合,交叉培养,实习实训“双指导”,毕业设计“双导师”,培养质量“双评价”。切实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符合度。

要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达到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的水平,在培养方式上需要不断优化,从实践反馈中吸取经验,促进校企合作培养的深化、细化。在此方面有些思路可供参考:

(1)权责分清,利益共享,调动各方积极性。校企合作培养中由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构成了一个社会关系,且该关系是在学校和学生双方关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关系开始之前就应当将各自的权力义务划分清楚,而最为有效的办法就是事先签订三方协议。在以往的校企合作经验中,联合培养方面的经验本来就不多,规范、协议并不完善,且一般都只有校、企两方,后续实践中可以考虑通过协议条款来划分各方权责,保证各方利益,从而调动各方积极性,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

(2)开放与约束并举,实现深度合作、深入培养。企业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涉及到核心技术往往会“放不开”,原因在于缺乏约束。对于企业自身的员工,有劳动合同的保护,不用担心由于人员流动等原因引起技术泄密,而在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并非定向生,其毕业流向等都是未知之数,技术开放对企业是有风险的。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在企业和学生之间建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增强双方约束力,从而提高双方开放程度,企业可以放心利用更多的人才资源,学生可以掌握更深入的专业技术。

(3)在企业中建立专门的学生管理办法。企业对其培养的学生建立日常管理规章制度,与学分挂钩,对学生行为形成制约力;同时,企业对其培养的学生建立优招优遇机制,以实质优惠吸引这些已提前熟悉工作的学生加入企业团队。

3.根据电气工程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因才选企

电气工程是一门内容丰富、方向众多的大型学科,涉及到电力系统、电机、电工技术等多个二级学科,每个二级学科又有许多专业方向,以电力系统为例,有发电、输电、配电、电力运行、电力建设、电气设备等多个方向。在本专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时,可以不把每个学生的培养方向都划分到非常细致,而是在培养过程中综合学生个人素质、个人偏好以及行业发展需求现状,对方向选择进行推荐和引导。借助合作企业的资源让学生认识到各方向的真实内涵与内容,并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企业开展实习学习,最终达到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电气工程专门人才的目标。

三、总结

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非常完善的培养模式,经验的积累、新办法新思路的尝试仍然需要实践的检验。把握教学定位、把握培养目标、把握专业特点是推进培养模式成熟化、高效化必须坚持的基本准则,也是在此方面优化和完善的思路来源。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各高校的积极探索下,本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必将日趋完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2]黎静华.电气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16).

[3]李良碧.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途径之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

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课程群;优化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传统的工程学科,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对电气工程人才的不同需求,国内外高校不断推动电气工程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教育理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从原来的“重理论轻实践”,逐步发展为“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1][2]电力工程作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生培养的主干课程,是电气工程本科生人才培养的重点课程,也是整个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3]可见,如何提高电力工程课程的教学水平,这对于提高本科生的教育水平及毕业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电力工程作为一门整合工厂供电及电力系统分析两门课程的综合性课程,对构建本科生电力系统知识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造成了学时紧张、讲课内容泛而不精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可以从宏观层面出发,将若干电力工程相关课程内容统一整合,从而优化学时,突出重点,推动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整体设备运行、调度、保护及设计有一个完整的了解,最终让学生构建完整的电力工程知识体系,满足电力工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这样,加紧推进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与实践,就成为了电气工程本科生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一、课程群建设理念简介

20世纪90年代,北京理工大学在题为《在课程建设中应当以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为目标》的教育改革项目中,首先提出了课程群建设的总体思路,继而逐渐发展成为学科教育改革的新兴理念,为国内众多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课程群的主要内涵为[4]:整合三门及三门以上学科相关课程,相互传承,相互渗透,相互补充,从而整合课程授课内容,使课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进一步挖掘课程的整体优势,从而建立起学科优势。课程群不仅能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学时内掌握重点、有效的知识,构建坚实的知识体系,也能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有限的知识点讲透讲精。课程群的整体是全面而严谨的,这就避免了原来单一课程为求知识全面而进行“蜻蜓点水”般的讲课模式。

二、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方案

建立电力工程课程群,首先应分析原有课程授课模式的不足,然后参考课程群的内涵,选择合理的相关课程,建立对应的课程群,这样才能提出合理的优化整合方案。

(一)原有授课模式的不足

电力工程课程是整合工厂供电及电力系统分析相关课程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讲授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和运行原理,电力系统的元件参数计算、稳定运行分析和故障分析的基本方法,电力系统电气主接线设计、主要电器设备选择的原则和方法、继电保护等内容。由于囊括了工厂供电及电力系统分析两门课程的内容,其课程内容丰富且繁重。在有限的学时中讲授如此多的内容在给教师带来极大授课压力的同时,也会让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热情,并最终影响其对整个电力系统知识体系的构建。

(二)课程群课程的选择

电力工程课程群建设,须秉承学科相近的原则,对知识点有重复或传承的课程进行整合优化,从而建立起合理有效的课程群,使教师能轻松地传播知识,学生能有效地学习知识。为此,结合我校电气工程教育的特色与传统,我们挑选出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气控制技术及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等三门课程,结合电力工程课程来建设电力工程课程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主要讲授继电保护的基本概念、输电线路的电流保护、接地保护、距离保护、纵联保护的基本原理,变压器保护的基本配置及主要保护的基本原理,自动重合闸、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内容。电气控制技术则主要讨论异步电动机拖动系统和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的起动和调速控制技术,以及电气线路的分析和设计,常用电磁式低压电器的作用与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工作原理等。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则以电力系统“四遥”为主线,主要讲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有关理论,性能和运行特性,涉及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相关基础理论。从上述三门课程讲授的内容可以看出,其与电力工程的课程内容互有传承,相互渗透,并有较多的重复。电力工程主要讲授电力系统分析的基础内容,继电保护则是在其基础上的升华。因为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保护装置的调节与动作,而保护装置的调节与动作又离不开电气控制设备的判断与运行,而这一切设备的自动化管理都离不开“四遥”技术的调度与管理。因此,从内容上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这四门课程存在明显的传承关系,因而在授课过程中存在较多知识重复的问题。建立电力工程课程群,就是以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为基点,逐步提升知识的难度与高度,使知识结构紧密,易于学生掌握。为建立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电力工程课程群,就要对教学内容及课时进行整体优化。

(三)电力工程课程群整体优化方案

可以从三个角度来优化电力工程课程群,分别为课程优化、实验优化以及考核优化。课程及实验优化主要以教师为主体,即明确“教什么”,而考核优化则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即明确“学什么”。1.课程优化针对四门课程授课内容的特点,可以首先将电力工程课程中的继电保护一节的内容移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专门讲授,而电力系统监测与控制的内容并入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中讲授,与开关电器电弧、灭弧相关的原理及相应保护设备,则并入电气控制技术的高低压电器一节讲授。此外,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微机保护一节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课程内容有较大的重复,特别是硬件部分有许多相同之处,因此可以考虑将其并入电力调度自动化课程中讲授。由此,通过重新制订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内容重新安排学时,可以使每一门课程的学时数得到合理安排。2.实验优化以往为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每一门课程都配以相应的实验。该类实验的特点是与教材内容结合较为紧密,但主要以验证性及演示性实验为主,实验时间分散,实验内容缺乏系统化。学生通过实验只能片面地了解一部分课程内容,且只能了解部分设备的运行情况,缺乏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深入理解。因此,有必要整合实验内容,将单一分散的实验课时整合为持续时间较长的整体的课程设计。以上述四门课程为例,可以强调四门课程综合的课程设计,如要求学生设计某厂矿的变电所,从而考核学生电气设备选择、电气主接线设计、负荷计算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加继电保护装置的要求,并要求学生绘出遥信遥感的结构图,从而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课程设计,达到整体了解变电所设计运行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点,从而提高学生系统学习能力的目的。此外,还可以安排学生到临近变电站进行参观实习,让学生了解相关电气设备具体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感官认识。相较于以往效率较低的课程实验,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促进学生知识的整体消化吸收。3.考核优化课程内容的优化必然带来考核内容的优化。以往由于课程知识点繁杂,学生在期末复习时需要记忆许多与本门课程内容关联度不高的知识点,而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却由于复习时间紧而未能有效地掌握,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成绩。因此,通过课程群内容的整体优化,每一门课程都有相应的重点内容,这使得学生能够在复习时能紧紧围绕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展开,而将关联度并不高的内容放入课程群的其他课程中进行复习,从而提高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和复习效率。这样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能使学生掌握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课程优化、实验优化以及考核优化有效地改善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及学习情况,使得教师讲授最优化,学生学习最优化,使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牢固掌握核心知识成为可能,从而实现了课程群建设的目标与意义。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建设的电力工程课程群,分析了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特点,从课程、实验、考核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为进一步推动电气工程本科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参考。当然,相关优化方案还需在后续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教学效果不断地完善改进,这样才能使教学方法紧跟时展的脚步,使培养的学生能够符合社会对人才发展的要求。

作者:牟龙华 李松峰 张 鑫 王伊健 单位:同济大学

[参考文献]

[1]丁守成,张爱华,黄瑞,等.电工电子实验系列课程体系建设[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5(6):98-100,104.

[2]张涛,吴谨,熊庆国,等.电子电气类工程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5):30-31.

篇4

关键词:师范院校;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吴杰(1980-),女,湖北云梦人,湖北师范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讲师;詹习生(1979-),男,湖北蕲春人,湖北师范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讲师。(湖北 黄石 43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师范学院教学研究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4-0134-02

近年来,为了把师范院校建设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科性的综合性师范大学,全国各类师范院校都在不同程度上开设了理工科专业,而且开办的工科专业也非常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以湖北师范学院为例,该校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明确提出:“要培养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实验与实践。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也受到了很大的刺激,要求教育主动适应经济、适应市场的需求,要求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科技、文化等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探索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是师范院校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环节无法替代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特殊功能,就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实验教学的内涵和实验教学的目的与作用。因此,对师范院校工科实验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势在必行。

一、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的工科学生总是被动地“照方抓药”,在指定的时间、地点,按规定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完成教师指定的实验;基础课实验一般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即使有少量的综合性实验,也是在规定的范围内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文献检索及调查,发现国内的工科院校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改革建设工作,他们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了深入探索,并发表了研究论文,例如:燕山大学的杨国良教授发表了“谈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个方面”,重庆工商大学的梁云副教授发表了“创新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湛江师范学院的梁启文实验师发表了“电子设计竞赛与实验教学探讨”等。然而,地方师范院校应用型工科实验教学虽经多年的改革实践,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各门基础/专业实验课条块分割严重,缺少相互配合,不能使基础实验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由于学时数限制以及学科之间的界限,使某些实验内容被人为分割,不同学科的实验内容之间相互渗透较少,甚至相互不衔接,导致出现教学内容低水平重复、缺乏整体性、必要的实验内容开设不足或缺乏等问题。第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难以符合时代的需要。第三,立足于地方、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定位没有得到体现。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教材难以结合各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开设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实验项目。第四,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大多数学生更为注重自己的分数(成绩),而不是自己的创新能力,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考核机制相当重要。第五,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较落后。第六,缺乏双师型的实验教学队伍,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以上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地方师范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的人才也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严重影响了地方师范院校工科专业的教育质量,难以造就实用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二、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实验教学作为地方师范院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1.根据专业特点,合理划分实验课程

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电气工程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多数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进行大量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的专业,具有宽口径和相关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特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学生要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宽口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电气工程类专业的大学生是国家电气信息技术发展的生力军,对国家电气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广度、深度及可持续性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工程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格。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教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基础实验阶段、专业基础实验阶段和专业实验阶段。

(1)基础实验: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程序设计基础实验、软件技术基础实验等。大学物理实验要使学生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动手能力及加深对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与认识;计算机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习计算机的目的是应用计算机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实验是培养和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2)专业基础实验:包括基本技能实验、工程制图与CAD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模电、数电)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电机拖动基础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MATLAB及控制系统仿真实验等。其中,基本技能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电机拖动基础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单片机原理实验为单独设课单独考核的实验。专业基础实验是整个实验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专业思维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基础性实验,不仅是培养学生工程思想的基础,也是奠定电气工程学科理论研究的基石。

(3)专业课实验:包括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电力电子装置与控制实验、电力系统自动化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工厂供电实验、虚拟仪器实验、过程控制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DSP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等。其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验、电气控制及PLC技术实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实验、工厂供电实验为单独设课单独考核的实验。专业实验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接近工程实际,通过实验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他们的工程意识受到初步训练。

2.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合理安排实验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要求和湖北师范学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教改精神的教学大纲,精选、优化了教学内容,并根据内容的深浅把所有实验项目分成了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同时逐步将实验内容从以验证性为主转变为以应用性和设计性为主。让学生能够跳出以往的硬性规定的试验项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基本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具体要求为:

(1)基本实验:包括基础操作技能训练实验和基本方法原理验证实验两类,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实验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知识,为以后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

(2)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指导教师可以给出部分实验项目以供学生选做,学生也可以自己确定实验项目。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整个实验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包括查阅资料、撰写实验方案、拟定实验步骤、准备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完成实验并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等,而教师只负责指导。

3.结合实验课程特点,建立科学的考核方法

工科实验是师范院校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实验成绩是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主要结果,因此实验成绩考核是实验教学的一个关键环节,只有建立科学的实验成绩考核标准,逐步完善实验课程考核方法,才能真正发挥开设实验课程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往由于实验课时比例小,考核大多依附于理论课上,为强调实验课的重要性,应将大部分实验课程独立开课,这样就可以将实验课考核与理论课考核区分开来。另外,考核成绩可由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实验报告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具体考核记分方法如下:

(1)平时成绩评定(占30%)。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能力情况,现场打分。

(2)实验报告成绩评定(报告占35%+考勤占5%)。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完成实验报告情况进行打分。该项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编制工程实验报告的能力。另外,考勤是根据学生每次实验时出勤情况进行考核。

(3)期末考试成绩评定(占30%)。根据实际情况,期末实验课程考试分为实验操作考试和实验理论考试两种。实验操作考试更能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处理实验过程突发事件的能力,因此,应以实验操作考试为主。

三、加强双师型实验队伍建设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地方师范院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不够,加上实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导致教师队伍不稳定,工科专业的实验师资队伍根本达不到实验独立设课的要求。要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就必须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建设。因此,实验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当前师范院校工科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障碍,亟待解决。

第一,学校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稳定实验教师队伍,特别是在职称评定和工作量计算方面要给予倾斜。

第二,要加大培训力度。鼓励实验教师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做好“产、学、研”工作。鼓励理论课教师加入到实验教学中来。加强对新上岗实验教师的培养和指导,积极开展“导师制”;同时鼓励新进教师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培养双师型队伍。

第三,要加大引进试验教师的力度,特别是要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教师充实实验队伍。

四、结束语

师范院校工科实验教学应在吸收理工科实验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完善、更新实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同时应加强实验教师的培养和引进,突出实验课程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培养工程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建华,曾东和,姚志刚,等.地方院校工科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41-42.

[2]邹红玉,江影.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J].大学物理实验,2007,(1):80-91.

[3]戴风华.应用型本科院校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宿州学院学报,2009,24(4):150-151.

[4]石彪,刘利枚.商科院校工科专业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110-112.

[5]万鸣,古滨.材料力学实验独立设课教学改革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4):98-100.

篇5

新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仍然按照学科门类、专业类和专业三个层次进行划分,学科门类由原来的11个增加到12个,新增加艺术学门类;专业类由原来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原来的635种调减到506种。面对如此多的专业,你准备报考哪个呢?如果你仔细看了新版的本科专业目录,你会发现,其中有些专业闻所未闻,有些专业的名称则甚至可以说是晦涩难懂,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解读几个这样的专业吧!

什么是物联网?有些同学可能听说过,有些同学可能多少了解一点,但估计很多同学都不知道物联网是什么东西,有什么用。要了解物联网工程专业,我们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物联网。

通俗地来说,物联网就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通信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的革命性发展。目前,物联网被正式列为我们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2010年初,教育部下达了高校设置物联网工程专业申报通知,众多高校争相申报。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链长、涉及多个产业群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各行各业。据测算,物联网的产业规模比互联网产业大20倍以上,而物联网工程技术领域需要的人才每年也将达百万。

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

培养目标

物联网工程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射频识别与传感技术、单片机技术、嵌入式技术、综合布线、通信工程制图、通信原理、通信网络基础、光纤通信、无线局域网技术、信息网络管理、智能楼宇系统、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与物联网工程等。

就业方向

面向物联网行业,物联网工程专业毕业生可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主要面向岗位包括: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师、物联网系统管理员、网络应用系统管理员、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工程师等核心职业岗位以及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与营销等相关职业岗位。

学校推荐

根据2012-2013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行榜所提供的信息,物联网工程专业排名前八位的大学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邮电大学、吉林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确实不像有些专业一听就知道是干什么的,比方说通信工程、计算机软件技术、新型材料等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硬件结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学科,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它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培养目标

该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基本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科特点

学习本专业将受到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训练。主要学习课程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会受到良好的工程试验基础训练,还有大量上机实习等实际锻炼的机会。将在控制与生产自动化、自动控制与自动化软件应用方面获得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报考提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对广大考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属于热门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线往往要比其他专业高许多,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有:①就业容易,工作环境好,收入高;②该专业方向有着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成果较容易向现实产品转换,而且效益相当可观。但是鉴于国内现在的形式,考生在报考该专业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也许自己本来并不对该专业感兴趣,但是许多人都说好,于是自己就“感兴趣”了。这对以后的发展是很不利的,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较强的外语综合能力,为今后能够掌握并且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做准备。

就业前景

由于本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好,毕业生的专业素养相对较高,因此就业形势非常好。通常情况下,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研究所、工矿企业等,也可以是一些外资、私营企业。如果毕业生能力足够强,又在学习期间积累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自己创业,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国外在该专业方向的研究要领先于我们,因此若想要有进一步的发展,出国深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高校排名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综合实力排名:

1. 清华大学。有相关院士2人(卢强、韩英铎),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电机、电力系统、电工和高电压)。各方面都是强项,国内顶尖。

2. 西安交通大学。有相关院士2人(邱爱慈、王锡凡),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电机与电器、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强在高压和系统,科研实力仅次于清华。

3. 华中科技大学。有相关院士3人(樊明武、潘垣、程时杰),国家重大科学装置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电机、电力系统、电力电子、电工)。电力电子和电机是强项,师资雄厚,近年来科研平台建设有了建设性发展,且院士最多。

4. 重庆大学。有相关院士1人(杨士中),国际电气工程师协会院士1人(李文沅),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高电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建筑电气)。高压是强项,业内很有名,此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以及建筑电气实力都很强劲。

5. 浙江大学。有相关院士1人(韩祯祥),国家专业实验室1个,电气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电力系统和电力电子)。

你知道什么是非织造材料么?非织造技术又是什么技术呢?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个什么样的专业啊?

先来看一下国家标准的非织造材料的定义: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结或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不包括纸、机织物、针织物、簇绒织物、带有缝编纱线的缝编织物以及湿法缩绒的毡制品)。这个定义还是让人有点不知所云。如果告诉你,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是不是有点明白了?

非织造技术是一门源于纺织,但又超越纺织的材料加工技术。它结合了纺织、造纸、皮革和塑料四大柔性材料加工技术,并充分结合和运用了诸多现代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控制、信息技术、高压射流、等离子体、红外、激光技术等。非织造技术正在成为提供新型纤维状材料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是新兴的材料工业分支。无论在航天技术、环保治理、农业技术、医用保健,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非织造新材料都已成为一种愈来愈广泛的重要产品。非织造产业被誉为纺织工业中的“朝阳工业”。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在专业教学中重视理论基础,强化实践环节,立足产品开发,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创新意识。

培养目标

具有扎实纺织及材料科学方面基础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新材料迅速发展趋势,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及营销与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纺织及材料科学方面基础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新材料迅速发展趋势,能在非织造材料与产品制造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装备设计、环境保护、国内外贸易、产品设计、新产品研制、工程应用及营销与管理等工作的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学科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学、非织造布学、非织造学、非织造布后整理、非织造产品开发、非织造产品与应用、非织造工程设计、非织造产品质量与检测、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功能纤维及其应用、复合材料、纺织材料学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从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领域内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设备设计与生产、生产技术管理、经营与贸易和质量检验等工作,也可就业于国内外纺织贸易、外资企业、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国有及私营企业、科研院所等。也可在“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和“材料学”等学科继续读研深造。

学校推荐

东华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工业大学、西安工程大学、南通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从字面上来看,生物信息学是将信息科学应用于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广义的概念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研究生物体系和生物过程中信息的存贮、信息的内涵和信息的传递,研究和分析生物体细胞、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药理过程中的各种生物信息,或者说是生命科学中的信息科学。生物信息学狭义的概念是指应用信息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管理、分析和利用生物分子数据。一般提到的生物信息学是指这个狭义的概念,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分子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学利用应用数学、信息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的问题。目前的生物信息学基本上只是分子生物学与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体。生物信息学的研究材料和结果就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学数据,其研究工具是计算机,研究方法包括对生物学数据的搜索(收集和筛选)、处理(编辑、整理、管理和显示)及利用(计算、模拟)。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序列比对、基因识别、基因重组、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表达、蛋白质反应的预测,以及建立进化模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具备生物信息学方面的应用及研发能力。能在生物、信息、计算机、医药、医疗仪器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学生主要学习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相关科学实验和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分子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和统计学素养,具备生物信息的收集、分析、挖掘、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好的业务素质。

主要课程

基础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解剖生理学、生物统计学、生物医学工程概论、生物信息学算法与实践、数据库与数据仓库技术、医学成像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医院信息管理、基因组信息学、蛋白质组信息学、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生物医学信息处理等。

就业前景

生命科学与信息科学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两大领域,作为这两大学科交叉的产物之一,生物信息学同样发展迅速,并在基因组学研究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国外一直非常重视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各种专业研究机构和公司很多,生物科技公司和制药工业内部的生物信息学部门的数量也与日俱增。由于对生物信息学的人才需求迅猛,发达国家也面临着供不应求、人才匮乏的局面。

专业展望

生物信息学积极倡导的全球范围的资源共享将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其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也将得到进一步拓展。生物信息学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还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将发挥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将为生物医学、生物工程、农学、遗传学、制药和高科技产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物信息学将是21世纪生物科学发展的核心领域。

篇6

1.总体框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实行多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培养基础厚、专业面宽、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构建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时,结合本专业多学科融合的特点,在传统的电类课程基础上,特别强化了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设置了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四个平台,共计57门必修和选修教学课程,12门课程设计以及工程认识、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科技创新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

2.特色。(1)知识结构合理、完整。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由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个学科共同建设的。为确保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合理性,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以建筑作为研究对象,突出强弱电结合,以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交叉学科的相关背景知识。(2)教学平台设置全面,加强实践环节。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按四个教学平台设置,包括通识课程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以及实践环节平台。通识课程平台包括:工具性知识课程、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网络通信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实践环节平台包括各类课程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多种领域和形式,在此平台中我们构建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3)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划分准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我们淡化课程的概念,强调核心加选修的知识结构。在确定本专业的基本要求基础上,兼顾我校的办学特色,构建了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的体系结构,并对每个知识点的学生掌握程度进行了具体描述。一门课程可以按照知识领域进行设置,也可以由若干知识领域中的部分知识单元组成。一个知识领域的知识单元的内容知识点可以分布在不同的课程中,力求创新,办出特色。(4)核心课程明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且创办历史不长,因此确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十分必要的。核心课程应该能实现对全部核心知识单元的完整覆盖。我们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明确了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其中学科基础课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电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等,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建筑电气控制技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等。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我们承担了南通大学重点教育研究项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根据“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注重能力、柔性灵活”的改革方案,探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结合的“电气类”专业建设、“工程化”实践教学,课堂内外创新教育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跟踪学科发展、构建“电气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1)根据“电气类”专业建设原则,按专业大类培养,强化系列课程和核心课程,重视实践能力,着重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行“3+1”的培养模式,前三年按“电气类”大类统一培养,后一年按柔性专业方向分流。(2)淡化专业教研室的界限,建立相互联系的课程组,课程组负责组织和实施各个专业教学、课程优化、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学体质的弹性化。(3)开设执业注册工程师和电类职业技术资格培训班,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开设“电气类”创新研究实验班,开展大学生全国机器人比赛、电子设计竞赛、智能建筑竟赛、挑战杯等竞赛活动,实现创新教育和前沿研究相结合,为培养工程科学型人才打基础。(4)推行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建立闭卷、开卷、课程论文、课堂讨论、实验测试和论文报告等多文化综合考试评价系统。注重知识、能力和创新的综合协调发展。

2.以创新为指导,建立“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1)“工程化”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层次和体系进行划分。按体系划分为实验教学子体系和工程训练子体系。工程训练子体系覆盖了所有层次,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工程训练不断线、层次化、体系化、多元化,每一层次的工程训练都是对该层次基础性实验教学的工程训练和综合提升。(2)实行分层次、分步骤的工程训练方法,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3)加强数字化、综合化和系统化实验,促进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3.加强教材建设,创新教学内容。(1)目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缺乏经典教材,但该专业发展迅速,部分知识内容需及时更新。针对现有教材建设中存有的问题,按照“电气类”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我们必须注重专业知识与相关学科的融合,注重智能建筑技术发展趋势,编写高质量的系列讲义和专业教材。(2)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属交叉学科,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广,教学内容多与授课学时少的矛盾比较突出,这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选用教材,创新教学内容,裁减或压缩相关课程中的相同内容,合理压缩课内授课学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多设置选修课,增加实践环节,有效利用和规划学生的课余时间。

4.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师资队伍。(1)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专业,该专业的师资队伍中需具备各个学科的教师,因此我们应该改革目前专业教研室教师只负责本专业的教学和科研的局面,加强各专业教研室的合作,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一支具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术带头人、知识、职称、学历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2)加强与企业、科研机构、设计院所多渠道、多形式的紧密型合作,通过选派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设计院所进修和参与科研项目,丰富本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提高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本专业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个新的技术领域,也是学科和专业建设的一个新领域,该专业的建设目前尚不完善,诸多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本文结合我校该专业的建设与实践,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可为兄弟院校该专业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2.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原则基础上,设计了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框架,该框架体现了知识结构合理、完整,教学平台设置全面,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划分准确以及核心课程明确的特点。

篇7

面对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及其逐渐显现出的大众化、普及化特征,面对强校如林的上海高等教育体系,校长夏建国一直强调,“准确定位,增强定力,特色强校,是学校发展的唯一出路”。升本以来,上海电机学院校领导带领师生员工认真分析研究学校的历史和现状、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以及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逐步探索出了如何办好本科大学的路子,理清了学校性质、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探索出了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确立了“建设一所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本科内涵实质和产业大学属性特征的教学型特色高等院校”的办学目标定位,并将“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确定为办学方略。

升本9年来,学校在“技术立校、应用为本”办学方略指引下,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育人工作为根本,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学校明确了以装备制造技术学科群为重点,生产服务学科群和技术文化学科群联动发展的学科专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被纳入“上海市一流学科建设计划”监测范围。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致力于培养国家亟需的风电工程硕士人才,开始在更高层面上开展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升本以来,上海电机学院与企业产学研合作,建立的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打破了国外对大型锻件制造工艺技术的封锁,预期5年累计新增大锻件产值超过100亿元。建立了“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培养的第一批86名毕业生创造了100%的就业率,而学校普通毕业生就业率则连续19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评价“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

2012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评估中心对学校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基本完成从专科院校向本科院校的转型。

人才培养理念升级

明确了办学定位,如何将培养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落到实处?《上海电机学院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了实践路径,“培养和造就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就是以提高学生的理想道德素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成为具有创新素质的国际化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为此,学校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一是定“性”在技术,主要任务是实现技术的转化、实施和创新,申请专利并获得专利许可;二是定“向”在行业,为行业企业培养技术型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三是定“格”在复合,培养在通才基础上的专业复合型人才;四是定“点”在实践,以掌握理论技术为主,并兼有一定的技术经验。这些人才培养原则不单纯是理念,而是实实在在的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特区”试点、校企产学研合作三条途径落到了实处。

2011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试点项目,实现内涵建设水平新提升。2012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个新专业又获批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金属塑性成形工艺)”也被列为上海市本科质量工程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打造“双结构”师资

教师队伍是学校办出特色、实现定位目标的首要条件,对于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双结构型”教师才能胜任技术教育的教育教学任务。“双结构”师资队伍是指兼有学术背景和企业工程背景的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充分利用行业优势,打破政策壁垒,通过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出以东方学者、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上海市模范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及上海市育才奖教师等一批具有良好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优秀教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培育出一支技术应用型“双结构”师资品牌。目前,学校的“双结构”型教师已经达到专任教师总数的40%以上。

如今的高校教师多拥有高学历,但是却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学校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锻炼,引导学术与企业工作背景并重。从2007年起,选派部分教师到企业挂职1~2年,让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在办学经费并不宽裕的条件下,学校每年拿出100万元的专项经费作为挂职津贴,同时将挂职与专业职务晋升有机结合。教师产学研践习工作开展7年来,先后有100多名青年教师赴企业和科研院所挂职。通过到企业挂职,教师们接触了工程一线的生产设备,了解了市场对人才的真正需求,积累了科研和工程实践经验。回到学校还将企业生产、产品研发的案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

学校和企业还建立了双向柔性人才流动机制,打造一支特色鲜明的技术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聘任学校大锻件材料加工工程学科带头人任运来教授担任副总工程师,负责企业大锻件成形工艺技术开发与管理。任运来教授活跃在忙碌的车间、炙烤的熔炉旁、铺满精密图纸的办公桌上,不仅真正分管工厂里的项目研发,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也从工厂里真正了解了实践需求、最新的核心技术,找到了鲜活的教学案例和科研课题。同时,学校不断从合作企业中遴选工程技术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工作、教材建设、实习基地建设和课程改革,为学校发展助力。学校聘用上海重型机器厂的11名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知识服务团队核心成员,还在各企业聘任41名企业教师作为校外实习基地学生的带教老师。

2012年9月,学校迎来首批专业硕士研究生,并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实行全过程“双导师”制,除配备校内导师,学校还专门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业人员作为专业导师,目前共有39名企业导师参与学校专业硕士培养。

校企合作共建产学研平台

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不能闭门造车,必须紧贴行业和企业需求。为此,学校采取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共建研究基地和共建科技工作站等措施,将企业的实践经验和需求“引进”教学,也将学校的科技创新技术“送入”企业。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学校聘请企业科技专家进入二级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委员会。比如,机械学院聘请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5位企业专家任名誉院长、兼职副院长;电气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聘请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电机厂等企业的专家担任学术带头人。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一起制定与落实学科专业定位规划,推进科研建设和专业建设,学校则根据企业要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调节教学环节和进度,安排学生到企业实训、实习,有效缩短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期。例如,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与上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阿尔斯通公司联合办班,为企业定向培养紧缺的风电设备调试人才和轨道交通人才;国际贸易专业与上海电气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共同设计课程,企业界人士将行业发展的新动向及时带进课堂。此外,学校还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基础实验室建在学校,专业实验室建在企业,校企共享实验实训资源。

校企合作的另一形式是共建产学研研发中心,在将企业实践经验“引进来”的同时,使学校的科研创新“走出去”。 学校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有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分院、上海市装备制造业共性技术专业服务平台数控技术服务中心、风力发电技术研究中心、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等一系列特色明显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学校与大锻件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结成“大型铸锻件制造技术产学研合作中心”战略联盟。目前为止,共有24家企业先后与学校签署了合作协议。

为更好的服务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上海电机学院还先后在江苏省靖江市、浙江省临安市、安徽省芜湖市等地建立了科技工作站,并常年派遣1名科技特派员驻守当地工作。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车间进行观察指导,并把企业的技术需求带回学校,把校企合作引向深入。

产学研合作开花结果,学校90%以上科研项目选题均结合企业的关键技术。上海电机学院与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重工集团联合承担的“十一五”国家“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重点项目“多机器人系统”获得了2009年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奖。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并跻身国家“863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登山计划”等多类高等级科研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科技进步奖……对于一所升本不到十年的学校来说,这样的成果可谓丰硕。

技术本科 “试验区”

通过在企业的走访调研,学校发现,企业普遍希望技术本科人才能进一步增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2008年起,学校特辟技术本科教育“试验区”,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两个专业中试点。

试验区有三个特点:一是加强面向技术和实践前沿的各类课程建设,吸纳行业企业参与课程开发;二是突出强调实践教学体系建设,适当提高实践课程比重,特别开设与行业深度合作实施的综合性实践课程;三是建立以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毕业设计选题多源于企业实际。

与非试验区相比,试验区在学分、课时方面结构明显不同,非试点班实践教学占整体教学比例三成,而试点班这一比例超过了四成。在“试验区”,学生每年完成“综合实验”项目所占课时少则一两周,多达六七周。以机械制造专业为例,学生到了大三,老师会要求他们制造一个复杂零件,学生运用软件进行设计、工业仿真,再到学校的机床上加工装配,由此学生的综合应用技术能力得到循序渐进地培养。学校还为“试验区”的学生建立了专业导师制,一个班级分6个小组,有6位专业知识能力突出的导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和规划,每个教师科研团队都要吸纳几个本科生作为“科研人员”,教师向学生展示学科发展前沿动态,指导他们查阅国内外研究资料,带着他们跑企业,激发学生科研创新潜力。

试点的成果非常显著,电气学院试点班41人中,共有22人申请专利,班上还出现了作为第一完成人已获专利授权11项的“发明达人”。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在创新试验区,学校也尽量为全校学生搭建平台,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论坛活动。学生在“挑战杯”等全国各类竞赛活动中获奖150余项,获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330项。2013年学校获批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92项,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37项。为营造校内科技创新氛围,学校连续7年举办“自强杯”大学生技能大赛,连续5年举办“卓越杯”大学生科技文化节。

立德树人

党的十报告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致力于认真发掘教学工作中所蕴涵的健全人格教育资源。校长夏建国说,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育人,每个教师都应该把学生放在心中,学生有所求,我们必有呼应。从2005年起,学校每一位校领导和中层干部都与学校的困难学生结对,有300多名学生得到了切实帮助。从2009年起,校长向全校学生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码,建立了校长短信平台,每年都会收到1000余条学生短信,通过短信平台了解并解决了许多管理问题。

篇8

关键词: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4-001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4.004

南京邮电大学依托在信息与通信、电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学科优势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良好的基础,2011年成功获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成为我国首批获此专业办学资格的两所高校之一。目前该专业系江苏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第一届毕业生也已于2015年6月获得了学士学位。

一、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社会需求

教育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会议上强调: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1]。可见,增强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智能电网的相关专业,因此该专业的建设也必须以我国智能电网产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

智能电网的概念是在各种低碳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使传统电网的发电侧和用户侧特性发生了重大改变,并给输、配电网的发展和安全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一背景下产生的。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将其提出的坚强智能电网描述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六大环节,涵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具有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内涵的现代电网[2]。“十二五”期间国家已规划建设“三纵三横”的特高压交流线路以及十五回的直流线路,网架薄弱的问题将逐步解决,区域间电网通过坚强骨干电网相互支援,将避免网架薄弱造成停电且供电恢复缓慢的问题。而下一阶段,中国智能电网发展应主要集中在配电和用电环节,主要发展技术集中在分布式发电并网、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和电力系统储能4个方面[3]。

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

(一)专业培养目标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智能电网专业知识,具备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及其相关领域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专门科技人才。

(二)课程体系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2015级培养方案的毕业学分要求为不少于174.5学分,每 1 学分为 16 个学时。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类64.5学分、专业教育类72学分、实践教育类28学分、创新拓展类(自主学习)10学分,所有课程在总量设计和类型设计上均严格达到工程专业认证的普通标准和补充标准。

专业教育类中的核心课程除基本的强电基础课外,增加了信号与系统和通信原理两门通信类基础课加强通信学科知识的学习。特色课程根据我国下阶段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设置新能源发电技术、智能输配电技术、智能电表与用户需求管理和电力系统储能技术四门特色专业课以满足社会对智能电网人才的需求。具体的专业教育类主要课程如图1所示。

由于智能电网需要监控电网中大量设备的工作状态,需要用到大量的传感器进行检测,而且作为一种特定的有信息数据传输的网络,也必然存在网络安全的问题。因此课程体系中除本专业的课程外还增加了测控类和计算机类的跨专业选修课,要求学生至少选满一个专业类的课程,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知识面宽度的要求。具体的跨专业选修课程如图2所示。

(三)实践环节与实验室建设

根据社会对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了“通识基础实践、学科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践、专业实践”以及“自主个性化学分训练、科技创新与学科竞赛训练”的“4+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内容涵盖了课内实验、课外开放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设计、创新挑战杯活动、学科竞赛、省校院STITP项目和基地实践项目等,实践环节学分要求不低于总学分的30%。

为保证以上实践环节的顺利推进,学院大力推进实验室建设工作。国家级“网络与控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4年获批,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领域的优势和特色,构建了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虚拟仿真实验大平台。2005年建成的省级“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能承担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分析、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与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各类竞赛。2014年建成的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是一个主要面向本科教学兼顾科学研究,以智能电网为核心的学科综合训练中心,该中心建有以智能微网为骨架,包含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两种典型的新能源发电形式以及电能的计量与存储控制、并列/解列控制、系统继电保护等核心模块的一个完整的类工业化微电网实训系统。可满足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工程综合实训需求。

三、结语

南京邮电大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通过不断努力,摸索了一条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行之路。该培养模式不仅符合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还适应智能电网产业发展的需求,能准确把握产业发展的脉搏,并能根据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专业结构,并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智能电网产业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俊瑞,王艳,田禾.基于社会需求的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1(33):22-23.

[2] 张东霞,姚良忠,马文媛,等.中外智能电网发展战略[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1):1-13.

篇9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建材机械专业;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P6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材机械专业的特点是“建筑材料(水泥)”和“机械”的交叉与复合。建材机械专业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处理建筑材料类的问题,又可以处理机械类的问题,还可以解决建筑材料和机械的综合问题,而后一类问题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制药等过程工业中非常普遍。这正是过程装备专业生存,特别是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专业人才一直受到社会青睐的根本原因。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对建材机械专业人才的要求发生改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水泥工业的发展,使建材为特色的过程装备越来越趋向大型化、精细化和自动化,流程参数(如压力、温度、流量等)与过程的进行必须实施精确的自动控制,确保过程装备高效、安全、可靠运行。同时将“过程”“装备”与“控制”3个相关学科紧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实现“材料—机电一体化”,因此建材机械专业建设改革势在必行。

1优势与不足

历经50多年的发展,盐城工学院以建材机械为特色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在江苏乃至全国具备一定的优势,但与国内教育部重点高校相比,尚存在不小的差距。本专业在国内的优势在于:所在的江苏省高校中设立该专业较早,而且是唯一的拥有该专业的学校。目前在国内有该专业的高校也屈指可数,学校该专业一直处于国内相对知名地位,多年来培养了几千名毕业生分布在水泥及水泥装备生产企业、水泥及装备研究院所等。在同属机械类专业强有力的支持下,建材机械过程装备专业还受到兄弟院系如学校材料科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及环境工程学院相关学科理论支持与配合,形成从工艺到设备、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专业、从学校到企业比较系统和完整的教学培养人才的模式,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敬业精神强、人员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业力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目前,在专业技术领域中的高效节能粉磨设备、传热设备及节能技术、过程设备的延寿技术和相分离设备等4个处于学科前沿、特色鲜明、稳定的研究方向,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多篇。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被列为学校特色专业重点建设,现正积极组织申报江苏省特色专业。 但是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在国内的差距:教学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教学条件和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学术名师,缺少国家863、973等具有影响力的重大科研课题;缺少国家级教学和科研大奖;缺少影响因子大于3的高水平学术论文;对于具有一定基础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和支持力度不够;相关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特色专业建设与发展

建材机械专业在学校属于老专业,发展优势突出,结合国家沿海大开发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建材机械类专业的发展良好适应了这一需求。在深厚教学底蕴的支撑下,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高,人才培养结构更趋合理,专业配套齐全。伴随环保科技、机械加工和新材料基地的发展,大型的建材科技环保工业产业园已在盐城初步建成,对它的落成和发展,本专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辐射周边城市的建材环保产业。本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发展方向对地方水泥工艺、能源基地、环保工程、机械工程等方面形成强有力的支撑。针对盐城环保产业园的建设,结合材料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电气工程专业的发展,形成这一系统工程的构建,为各 专业的跨越式配套化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本专业建设要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进为契机和工作重点,发展内涵,提高水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努力成为省级重点专业,国家有影响的专业。 结合学校机械工程基础课平台,完善和实施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设施、教学条件的建立,出版本专业系列教材,但做到有教材而不唯教材,每年各课具体内容都要有变动。课堂上以介绍、讨论、论证等形式,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并要求学生课后都要准备下次课的讨论内容。充分发挥天空教师网络平台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应专业实习基地,完善毕业设计各项措施及方案,加大毕业设计中的创新内容,毕业设计课题紧扣企业或教师科研项目,增加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项目比赛,当教师科研助手,促进对学生能力培养发展。同时注重基础,突出特色,培养创新,适应市场,把招生、人才培养和就业率结合起来。

专业建设离不开学院的多方面的支持和配合,目前过程装备专业在规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其他专业的前列,本专业在此条件下更要加倍努力。要充分发扬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求广大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一切从工作出发,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让党员教师担任学校教务处教学督导 员,每学期在两个校区听课督导25人次以上。本专业教师均担任班主任工作,工作中要求对学生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细心教育,抓好班风班纪。

建设一支学术造诣高、敬业精神强、人员年龄和职称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的师资队伍,力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特别是队伍建设和管理上,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学院在专业建设中的一贯作风。学科带头人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利用学校的有利条件,引进本学科有影响力或有发展潜力的带头人。不为所有,但为所用,在发展前瞻性的建设中做好后备力量的培养,现有的中青年教师到国内相关重点高校或出国做访问学者,培养深厚的理论基础;同时走进企业加强实践锻炼,老教师进行一对一传、帮、带,切实做好师资力量的梯队建设。科研工作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内动力,在现有研究所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和力量,形成一支具有开创精神和富有活力的队伍,由学科带头人挂帅,开展全方位的科研工作,从而促进专业建设,特别是知名度建设。在学科带头人及研究梯队、研究所等方面加大力度,争取实现重大突破。

在中国建材协会的支持与帮助下,对外积极开展与研究所、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以学校为主,联合企业办学和共建实验室。在学校的大力投入下,江苏新型环保重点实验室的建立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应利用这样一个有效的平台搞好教学与科学研究创新工作。实现与国际专业的衔接,引进国外先进教学资源,开创大学生国际就 业,走出一条国内特色的办学之路。发挥好老专业的龙头作用,在建设新专业方面继续做好各项工作。

3结论

挑战与机遇共存,面对国家沿海大开发以及“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启动两大契机,更要与时俱进,认识自我,大力实施专业建设改革,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实践探索,盐城工学院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办学条件与教学水平将会更上一个台阶,社会影响力大大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日趋合理优化,为硕士点的成功申报积极创造条件。同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为科技发展与进步、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伟,戴光,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改革[j].石油教育,2008(3):60-62.

[2]王昌,李强,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与特色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8(5):52-54.

[3]周勇军.“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165-169.

篇10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特色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瑛(1964-),女,辽宁本溪人,沈阳工程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教授;王胜辉(1964-),男,辽宁本溪人,沈阳工程学院电气工程系,教授。(辽宁 沈阳 110136)

基金项目:本文系辽宁省高等教育协会2011年度“十二五”高等教育科研课题“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课题编号:GHYB110041)、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立项课题“国际化工程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批准号:JG12DB3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5-0040-02

专业特色化建设是学校在专业方面展现的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特征和具有独特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主要方式之一,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中,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为主要合作内容[1],其培养模式有多种形式。但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课程学习基本上都在国内进行。如果仅仅是以给出国的学生打好基础为目的而开展教学活动,把国内合作办学机构作为国外大学选拨优秀学生的招生处,则是一种被动的、较低层次的合作办学。因此,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应借助合作办学的平台,按照“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合作办学原则,[2]合理引进国外先进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对其合理吸收和有效利用,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走改革创新之路,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保持合作办学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提升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的最终目的。

沈阳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的中外合作办学“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简称“发电”专业)是与加拿大红河学院(Red River College,简称RRC)合作开办的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学生在国内完成前两年课程学习之后可以选择留在国内或去RRC学习。RRC是隶属于加拿大曼尼托巴省政府的一所公立应用技术学院,创建于1938年。通过与RRC开展合作办学,引进了RRC包括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材等在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对其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双方的交流活动也使RRC了解我院的专业教学特色。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确定教学内容等教学实践中,双方以平等、互利为基础开展合作。一方面在满足出国学生继续学习、在国外就业要求的前提下,融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内容,体现以我为主的办学主体,维护教育;另一方面利用合作办学的机遇,借鉴吸收RRC的办学经验和优势,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优化,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学院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中加双方“发电”专业的特色比较

我院与RRC在办学层次、专业性质、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两国在教育体制、能源结构、能源分布状态等方面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加拿大地广人稀,水资源丰富,多采用分布式小水电发电、直流输电。而我国目前以大型火力集中发电、交流输电为主。因此,双方的课程的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也必然存在不同。

RRC采用CBE(Competence-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模式。RRC通过多年的摸索与总结,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较为科学和系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作为教学基础,其课程开发是应用DACUM(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来完成的,打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通过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获得岗位的职业能力,毕业后可直接步入工作岗位,毕业生广受用人企业欢迎。

我院发电专业是辽宁省内相同学科中唯一以能源电力行业为背景的工科类专业,为我院的品牌专业。随着经济发展,用人企业对人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专科层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尤为严峻,如果不进行专业改革就会逐渐失去原有的品牌优势。利用合作办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有利条件,以专业建设的诸要素为切入点开展专业特色化建设,是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保持合作办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以专业的特色化建设为核心,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

1.明确专业发展方向的侧重点,实现错位发展,体现“人无我有”的独特性

由于中加两国国情不同,RRC的电气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口径相对于国内同类专业要宽泛,学生就业岗位涉及电力行业的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领域,尤其以直流输电及控制为主,且技术成熟。近几年来,国家对能源结构和电网结构不断调整,已将能源电力发展的重点向清洁能源、分布式能源、高压直流输电几个方向转移,随着新技术发展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智能化电网建设正在全面开展,传统发电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2011年底,国家组建了中国电力建设集团和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综合实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两大电力建设集团,而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积极参与国际项目竞争,亟需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较强英语沟通能力、掌握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因此,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时,既要充分考虑高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又要依托我院长期办学实践中积累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国际教育的独特优势,同时应使专业方向的确立具有前瞻性,,错位发展,构建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专业发展方向。

2.优化人才培养过程,体现“人有我优”的优质性

合作办学过程中,双方通过共同合作对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创新研究。通过选派教师到RRC学习及邀请RRC教师来我院授课,学习研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了解国外相关行业的岗位能力要求;深入国内企业调研,分析学生未来国内、外就业岗位职业能力的需求,对专业相关的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科学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时并不是完全拷贝与简单复制,而是制定“整体移植,局部调整”的原则,深入研究RRC课程体系,分析其课程的组成、平行课之间、前后续课程之间的配合与衔接、相关课程教学内容的相互渗透等关系,学习其专业教学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成功经验,对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的二次设计开发,实现了优质课程的有效对接,并开发出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以满足培养国内外就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需要。

3.深化课程内涵建设,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人优我特”的创新性

通过双方的不断交流,对彼此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开展、成绩评价原则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RRC非常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通过对确定的岗位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来达到操作技术娴熟的目的,但对知识的连续性和专业知识深度要求较低,使学生学习的迁移性受到限制。相比之下,国内的教学模式多采用学科体系,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但在实践操作和与岗位技能的匹配性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要做到真正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并推陈出新,需要长期不懈地开展对课程内涵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平衡发展。

三、采取多项措施,为专业特色化建设提供保障

1.以高标准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专业特色的建设顺利开展,实现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受教师、学生、教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构建高标准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日常教学工作管理的运行流程,实施精细化管理,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建立通畅的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协调、评估和控制,确保专业特色化建设按计划进行,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偏差。

由于合作办学教学内容与国内普通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很多不同,为避免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同任课教师讲授内容、标准不一致的现象,在每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框架下开发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实施规范细则,指导任课教师组织教学,营造并维护良好的育人环境,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实现专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发挥教学团队作用,培养“双语+双师”型师资

先进教育理念确定的主体是教师,它的延伸也靠教师,教学改革的成功最终还要依靠教师。[3]为保证国际合作教育持续发展,学院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方面、人员配备方面及资源利用方面都提供了大力支持。学院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多种途径培养教师,通过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院校学习、举办“高级英语培训班”提高教师的英语语言交流能力;要求中青年教师必须有一年以上到企业或实验室实习的经历,并纳入到岗位聘任考核体系中,以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的“双语+双师”型教师队伍,组建了由多个教学系部骨干教师组成的发电专业教学团队,各成员的研究方向涉及多个研究领域,所讲授课程涵盖本专业从基础到专业的绝大多数主干课,彼此互补,有利于打破课程之间壁垒,使课程之间的衔接更融合。

3.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体现行业特色,突出能力培养

由于国内电力企业管理制度与国外不同,学生在校期间不可能真正实现“顶岗实习”,即便是到企业实习,也不允许实际动手操作。为此,学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由电网仿真实验室、电气运行实习场等10个部分组成,可实现理论验证实验、现场操作实训、系统动态仿真及科研课题研究等功能。通过现代仿真技术,模拟电力生产工作现场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掌握真实现场的运行情况,进行实地操作演练,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由于国外教材价格昂贵,又涉及版权,目前学生还做不到人手一本,同时,外国教材上的内容也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情况。国内教材又不能完全满足合作办学需要,为此,积极发挥专业教学团队作用,以核心课程、引进课程为重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借助我院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课件、视听课件、讲义等教学资源开发与建设,以保证教学质量。

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优质资源、创新教育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科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和拓宽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作用。[4]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同时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创新之路,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才能保持合作办学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丽.中外合作办学中优质资源之内涵[J].江苏高教,2007,

(5):128-129.

[2]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EB/OL].http:///20030325/30806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