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农业行业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农业行业分析

篇1

关键词: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职业农民;农业发展方式;粮食主产区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041-03

一、问题的提出

农业发展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等在不同时间、空间的表现,它是农业生产各个方面的具体特征的体现,是农业、农民、农村发展的综合反映。

国内学者对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研究较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因此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闻学良、袁天佑等做了较多的阐述。对于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路径,马永耀、刘瑜琛等根据各地实际情况,从劳动力、技术、制度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地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探讨了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还有学者从发展农业合作组织、建设现代农业、创建品牌农业等方面进行研究,如滕锡尧、徐国建、王朋等,探讨了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而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方法。国内学者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情况研究较少,本文正是基于黄淮地区作为我国传统粮食生产主产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对于提升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着重要意义,开展了相关问题的研究。

二、正确看待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科技化。农村人口的流动、国家农业政策的变更等加快了农业生产关系的改善。但是,单纯农业生产力的提升、生产方式的改进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是农业生产具有综合性特点所决定的。

应该看到,在较短的历史时期中,农业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并没有明显的跳跃、提升痕迹。因此,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不能简单地从今天跳跃到明天,历史的、社会的发展方式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的特点。新时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已经基本满足了国内粮食安全、国家储备的基本需要,但是国内农业需求向多样化、农村城镇化方向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是农业生产的长期课题。因此,当前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重点应该是现代农业的建立。

三、农村土地流转情况

为便于样本的收集与整理,本次调查以河南省、安徽省为主,以周口市、驻马店市、阜阳市、亳州市的农户为对象,根据样本选择的要求,确定了323户农户为调查对象,以下数据均来自这些农户。

农村土地是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经营权流转状况是农村市场经济活跃的重要标志,是非农行业向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下页表1是黄淮地区2007―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到:

1.农村土地流转比例低

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表现在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少,真正被流转的土地少,这表明,土地作为农业市场经济资源的灵活性没有发挥出来。土地是农业生产不可替代的基本生产资料,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必须让土地的经济特性发挥出来,特别是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作为国内主要的粮食主产区、供给区,黄淮地区土地资源较为丰富,悠久的农耕历史和适宜的气候资源,造就了这里丰富的粮食、油料、棉花产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农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农业本身延伸出了粮食安全、农业观赏等更多种类,对土地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农业土地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土地供给总量与需求总量不平衡,地区与特定用途的土地权属、地价、地租等矛盾越来越大。

2.企业机构参与土地流转比例低

可以看到,农村土地流转到非农企业的比例不到5%,流转对象以本自然村农民为主。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目标,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农业结构优化,农业发展设施完备,现代科技充分应用到农业中去,农产品、农业服务规范是现代农业的表现。

单个家庭、农户是国内农业生产的单元,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户”等没有根本改变土地经营承包权,非农资金没有进入农业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缺乏成熟的市场机制,行政干预经营权转让成分较多,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以市场为主的产品供给体系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很难实现。

3.二次流转中纠纷较多

在农户农地承包权流转过程中,首次因承包权流转而出现的纠纷并不多,不到9%,这主要是流转双方主要是本乡本土、亲戚、熟人,双方的矛盾、纠纷并不多。但是,连续二次以上的比例较高,一直维持在35%以上。在流转过程中,因承包费用问题、流转对象为单个农户、农民劳动力就业的不稳定等原因,造成同一块土地,在本村(集体)多次流转,影响了部分土地的高效利用。

四、农村劳动力就业及职业农民情况

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它是农业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农业生产技术投入使用和生产的关键因素,农村劳动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无论是以家庭经营为主,还是以农业企业经营为主,都离不开农村劳动力的直接参与。表2是黄淮地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情况,它反映出以下问题:

1.农业行业就业劳动力比例持续减少,非农行业就业比例逐步增加

2007年农业行业劳动力就业比例为32%,到2012年这一比例降低到19.8%。而非农行业就业比例由2007年的40%,2012年增加到47.2%。这显示出农业行业对劳动力就业的吸引力在加大,农业行业工资水平远远低于非农行业,农民或外出就业,或本地非农行业就业。以后,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传统就业模式,到非农行业就业,农民就业的空间、时间变化越来越大,会导致传统的农村、农业、农民的格局发生较大改变,城镇化速度越来越快,农业人口流动加剧。

2.农民在农业行业内部就业比例变化不大

农业内部就业比例来看,家庭种植、养殖就业比例最高,2007年以来,一直保持在60%以上,农业企业就业比例不高于15%,农业合作社就业比例保持在22%左右,这反映出,农业劳动力集中在生产环节,黄淮地区农业生产还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没有达到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劳动力在产前、产中、产后分布合理。

3.农业行业农民整体素质有待加强

从上页表2中可以看到,农业行业就业农民高中以上比例低于非农行业就业比例,2007―2012年,每年相差10个百分点。这反映出,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农民离开农村、农业,向非农行业转移,职业农民越来越少,农业、农村的发展难度越来越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他们有别于传统意义的“技术农民”,职业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作用巨大。

可以看到,随着农村、农业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成熟,更多的职业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的建设中,以现代农业技术为支撑,以市场经济为依托,摆脱传统家庭经营模式,服务于现代农业的各个环节,由职业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传统意义上的农民转变为现代社会的农业员工,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黄淮地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的特点

本文仅从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及职业农民方面,对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进行探讨,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环境不充分

改革开放后,黄淮地区农业经历了跨越发展,农业生产条件有了长足的进步,农业科技对农业的支持持续增加,农民技术水平逐年提高,农业产量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农民收入有了加大提升。

但是,与国际上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相比,黄淮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发展方式还处于较低阶段,作为农村、农业市场经济标志的土地资源还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土地经济资源稀缺性的本质没有出现,社会资本进入农业行业的机制体制不成熟,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市场经济调节功能,仅靠农业行业内部的资源调节、技术支撑还远远达不到农业生产专业化、产业化、社会化,农业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环节还处于萌芽阶段。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没有农民的劳动,就没有农业的存在与发展,也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同时,农业劳动力与先进技术的结合,使农业劳动力的能动性得到更好的发挥。正是农业劳动力素质与质量的不断提高,才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有了可能。因此,农村劳动力没有剩余,只不过是农业发展方式还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农业生产,农业产前、产后的功能没有产生,部分农民从农业、农村转移出去,促进了社会非农行业的发展,却削弱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客观上妨碍了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

2.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有利于农业发展方式转型

黄淮地区为国内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无论是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还是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粮食安全放到了首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非农行业的资金技术投入农业行业变得非常迫切,特别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农业发展方式转型过程中,农业专业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使农业生产越来越“工业化”,农业本身没有更多资金、技术投入,非农行业向农业部门的投资显得尤为重要。

3.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农业科技投入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离不开先进的农业科技支持,黄淮地区农村科技体系有待加强,通过壮大农村科技服务队伍,培训更多的职业农民,让更多的懂技术、会管理的职业农民经营农业,使农业先进技术更多的服务农业,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和现代农业形成。

篇2

关键词:大农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01-03

在粮食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大背景下,农业作为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产业,自然成为了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尤其是“十”以来实施的一系列“重农固本”国家战略,更是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与2016年4月15日农业部常务会议原则通过的《“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均认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进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以对接现代产业发展要求、服务经济发展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农业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全面提升其支撑服务和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能力,按照产业发展要求,升级专业定位,尤其是重构涉农专业体系,通过打造特色专业群与行业产业实现深度融合,为高职院校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1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基本特征

1.1 创新驱动发展 农业产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技术装备的采用、管理理念运用和生产组织模式等。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已经基本具备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运用现代农业、节水灌溉、信息化和生态环保等集成技术的生产示范基地的大量出现,采取规模化、合作化、网络化等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以及成本效益与人本至上等现代农业管理理念的运用,已是现代农业有别于传统农业的重要标志。

1.2 生态智慧化发展 从世界农业发展趋势看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主要经过了三次转型升级:第一次是“低效”的粗放农业优化为的“高效”的精致农业产业结构;第二次是实现以“高产”为核心的“高效农业”向以“优质”为核心的“绿色农业”的转型升级;第三次是突破农业发展资源瓶颈,发展资源节约型、各产业和谐发展的“智慧农业”。不同阶段的农业发展目标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是一致的,在传统农业阶段满足人民生存发展的食品需求是其发展的唯一的、基本的目标,在现代农业阶段则“保供给、促增收、可持续”为并行不悖的三大目标,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也将朝更高的目标发展。

1.3 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与其他产业不断交融发展,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更是加速了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速度。比如,借力“互联网+”来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村服务业,使其产业链向第二、三产业延伸;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的挖掘,促进了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农业功能的拓展,使三次产业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三产融合”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也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1.4 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与产业人口转移的矛盾更加凸显 在传统农业中的劳动者主要表现为体力劳动,称为“产业人口”或“农民”,他们是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而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从业者称为“新型职业农民”,更多的是一种智力的载体,是需要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接受先进的现代管理理念,具有先进的思维方式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伴随着我国农村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业产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移在不断加速,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产业人口的有序转移速度,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由于历史与产业发展的原因,近20年来农业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与数量方面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致使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缺乏。

2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2.1 建立现代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 近20年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出现了严重滑坡,与此同时,有大量接受农业职业教育意愿的农民却得不到培训,农业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成为了制约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短板。一是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专业体系不完善,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匹配;二是办学规模小,人才培养能力与产业发展规模不相适应;三是专业建设滞后、特色不鲜明,人才培养规格质量与现代三产融合的生态智慧农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尽快补齐农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短板,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也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2 培养适应“大农业、大食物”新理念的复合人才 由于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已远远超出种植与养殖业范畴,美国的农业称“食物和纤维体系”,日本称“农业-食物关联产业”,加拿大称“农业及食物产业”,世界农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都是涵盖了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产业。2016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中央首提“大农业、大食物”新观念,提出培育农村电商、农产品定制等“互联网+”新业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创办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其实质是适应世界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十三五”期间,湖南将按照长株潭都市农业区、洞庭湖生态农业区、大湘南丘陵农业区、大湘西山地农业区的区域布局,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预计到2020年,新增农业经营主体20万个(种养大户15万个,家庭农场5万个),需要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现代农业高端技术技能人才3万人。加强高职农业专业建设,适应农业分散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型发展需要,培育一代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和农场主,聚焦现代生态智慧农业发展需求,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既是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农业职业教育“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能力水平,增强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3 “大农业”观下的农业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大农业”体系是产业的融合,与之对应的是“复合、创新”技能型人才观。“复合、创新”也就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定位的两个基本要求,即高职教育既要满足大众接受高等教育、体现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又要满足产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基本要求。从第一个基本要求来说,因为培养者在目标和动机上存在不同取向与被培养者在需求取向上存在多元化,如纯文凭取向、技术与能力需求取向,或兼顾而有之等,使得高职教育在强调专业技术的传承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微观个体发展层面上的关怀责任,所以“复合”成为了客观需要,使得农业高职教育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大”而“全”,与某些行业教育的“专”而“精”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从第二个基本要求来说,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得培养适应农业与装备、技术、信息、生态、文化深度融合发展需要的复合技能型人才,比单一生产技术型人才更受产业青睐。

3.1 培养目标综合化 职业教育专业的培养定位,目前通用的提法是培养适应农业行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其实,这里已经明确表达了综合、复合的观念,包含着技术观、经营理念、管理思想和服务态度的定位。技术型人才强调的是综合应用技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动手方面掌握核心操作技能与将现有技术进行组合并创新的能力,是实现效率与效益最大化的设计者,是比单纯技能型人才更高层次的人才。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复合型的人才,可以是农业生产技术的传承者、科技成果的转化者、生产组织者,也可以是农业的投资者和生产者,如家庭农场的创业者和接班人,现代农业企业里的投资者、从业人员,新兴农业服务组织中的经营管理人才,还可以是自谋出路的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当然,这些职业或岗位对于在校生而言只是就业的假设,但他们却是农业教育专业作为培养目标和课程改革的重要参考。

3.2 专业体系化 本科以学科建设为中心,高职以专业群建设为中心,它们走的是不同的道路,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割裂农牧之间天然的有机的联系是学科建制培养人才的弊端,专业体系化,打造特色专业群,是克服涉农专业面窄、内涵不丰富、不适合大农业现状的需要。高职的农业专业往往比普通高等教育的农业专业面宽,比如,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就涵盖本科的“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检疫检验”、“动物营养与饲料”等专业领域。某些高职农业类新专业的拓展空间涵盖了一、二、三产业,尤其是在二产和三产上应加大专业开发力度,更能打造特色专业。因为社会职业流动和就业市场的更新和升级使职业教育不断遇到新的职业,将新职业及时引入专业以成为对高职院校的基本要求。不断拓宽专业口径,使某些专业成为针对某一农业职业岗位群的大专业,是农业产业化对“农、工、商”或“一专多能”复合式人才的要求,也是对农业高职教育的一大挑战。

3.3 素质、能力综合化 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核心技能,所谓职业岗位核心技能是指职业人所应具备的跨行业、跨专业、跨职业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简而言之,就是一种在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能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对人才培养的定位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从“一技之长”到“能力本位”,再到“素质本位”,再到如今的“就业导向”“工作导向”“行动导向”等变化。从“一技之长”到“职业技能”的改变,体现的是素质、能力综合化发展的要求。这也适应力现代农业从第一产业,走向三产融合的过程中,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能力向“一专多能”转变的需要。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的农业类专业的培养目标逐步转向“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3.4 课程综合化 按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是高职教育专业建设的基本要求与核心工作。专业课程内容的开发既要符合企业的需求,又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职业知识的专业性、实践性、科学性、发展性及过程性。现代农业产业化及专业体系化、能力和素质综合化,必然要求课程内容综合化,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变为兼顾为产前和产后服务整个产业链的课程体系,这是当前高职农业专业课程内容变化的主要趋势。

3.5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 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在“大农业”背景下要实现复合人才的培养,单靠学校资源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校利用社会一切教育资源办学,按照无界化办学、融合教学培养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显得尤其重要,具体来说,就是要实现学校与企业结合、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结合、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结合、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结合。因为农业行业生产的多样性,注定了农业高职教育不是一种模式所能包纳的,要强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全面推进在线网络课程建设,适应学生与新型职业农民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需求,重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生态,打造升级版的“教、学、做”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寿根.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8(33):37-38.

[2]吴雪芬,周英,李寿田,等.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状况分析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2):5-10.

[3]张淑贞.对高职人才培养专业定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1):28-29.

篇3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对策

农业信息化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智能化的过程。近几年,国家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本文就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提出对策,为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方面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我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的特点

1.1 在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方面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已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需要和中心任务。高度集约式的生产模式将逐步取代传统农业粗放式的生产模式,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 计算机以及信息技术不同程度地渗透到了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物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生产水平,现代农业生产已形成。

1.2 在农产品流通方面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好的流通渠道才能带动高质量的生产,在农产品流通方面,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平台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和物流通道,将直接影响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产品流通信息的应用和开发,通过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加工,为农民提供政策支持和市场资源共享信息的服务, 以便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解决供需矛盾,从而实现了农产品在流通方面的信息化,这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都有重大意义[1]。

1.3 在产业升级方面

随着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的推广,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已不是孤立的,而是紧紧围绕着产业链。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使用,其本身已成长为一个新型的支柱产业,信息技术的推广使得农业生产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农业信息化建设不仅限于信息网建设和农业信息硬件、软件建设,更重要的是将信息资源转化为价值,发挥农业信息效益的最大化,在提升综合信息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同时,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发展和升级,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造就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新型农业专家和能手,带动广大农民认识到农业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在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推广的同时,农民的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并且通过信息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农业整体效益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 目前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农业信息化意识淡薄,管理体制不健全

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工作一直是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一项重要任务,由于一些政府管理部门对农业信息化的意识不强,对政策内容把握的不到位,以及对发展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导致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再加上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及其流通是由多个部门管理,职权相对分散,标准又要求不一,导致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储备也就不完善。由于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我国农业信息技术的推广受阻。

2.2 我国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信息技术人才匮乏

尽管国外许多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信息技术水平已经突飞猛进,但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农业的影响,落后设施仍然在一定时期占有主导地位。同时在信息技术的处理方面,缺少在信息采集、科学管理、现代化智能操作及处理方面的人才,使得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较为缓慢。

2.3 农业IT行业协会组织缺失,农业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农业IT行业协会是一个综合性的协调组织,它具有行业代表、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协调的基本功能[3],是农业行业协会和IT行业协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市场化原则和方式、介于农业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一个社会协调性组织,它主要包括政府、科研机构、IT软件企业、涉农企业等,是代表一个区域信息化发展的权威机构。然而现阶段农业行业协会单一,大多数都属于官办型,政府的宏观干预较少,各部门自成一体,缺少统一规范的管理。因此,很难在农业信息化体系建设中发挥指导作用。

2.4 信息化工作队伍建设落后,服务水平不高

在我国,信息化的工作主要是IT行业,由于技术的专业性,使他们绝大数人的工作环境在IT行业。关于农业信息化方面的专用人才较少,直到目前还没有一只稳定的队伍为现代化的农业服务。再加上现有的农业各部门专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技术指导人员严重缺乏,信息储备不足等种种原因使得从事农业信息技术的专业人员缺少独立维护与开发信息服务的能力,最终影响了信息化工作队伍的服务水平,服务的质量也不高。

3 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推广的对策

3.1 加强政府引导,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要提升政府农业信息化的意识,让政府带动个人。政府需要做到降低农民们使用信息的成本,以鼓励农户加强农业信息化,同时也需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并加大对相关教育方面的投资[4];要提高农户的农业信息化意识,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方式,还需要对新的农业信息技术多加了解和应用,加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全社会农业信息化意识,仅仅是政府和农户提升信息化意识还是不够的,因为农业信息化涉及到各个领域,只有整个社会都提高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才能够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3.2 建立信息化管理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建设管理体系,我们不难看出,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国家,信息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也越高。除政府部门的引导外,各种农业专业协会、科研推广机构以及各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等也都成为直接的信息服务主体,政府作为信息化管理体系组织推动者和监督管理者,按照市场导向,建立信息基础设施的保障体系,为农业信息化发展及推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这种农业信息化组织管理的方式是农业信息化在管理方式上转化的一个重大突破。

3.3 鼓励农业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

充分发挥农业IT行业协会的纽带作用和基本功能,同时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用好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在农业信息技术方面的创新,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按照产业升级的优势,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从而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3.4 加强农业信息化的普及和宣传,建立基层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机制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宣传,重视基础农业信息人才的培养。培养和选拔“拔尖人才”,结合地方现代农业的发展特色和水平建立专家资源库和人才储备库,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和业务水平,提高农户掌握和使用农业信息技术的能力。

总之,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化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我们要充分运用有效的信息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技术服务的信息化、农业耕作的现代化、流通的信息化,使我国的特色农业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高万林,张港红,李桢,等.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关系的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6-78.

[2]张新民.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展望[J].农业经济,2011,(8):112-113.

篇4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7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多地少、水资源短缺、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匀以及水土资源不相匹配,也正是由于这些,才决定了农田水利建设在我国农业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田水利工程的加强不仅能够改善农业的生产条件,促使农业增产,而且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田水利工程包括灌溉、除涝等各种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水利设施,能够有效抵御旱涝灾害,保证农业稳定发展,是我国现代农业走可持续化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作为基础的农业生产设施,农田水利工程不仅是农业生产的根本命脉,还是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腾飞、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现代农业也得到了大跨度的发展,为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具体来讲,农田水利工程在农业发展中的意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夏儿女与自然灾害持续的、顽强的斗争,尤其是与水旱灾害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只有取得治水的成功才能保证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稳定。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然而与此同时灌溉面积持续增加。随着各种技术措施的应用,在农村体制改革和农业科学研究的支撑下,农田灌溉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粮食紧缺的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过上了温饱的生活。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这是由我国基本国情所决定的。

农田水利工程关系到农业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三农”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直接影响着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只有为农业生产打好基础,依靠现代农业的发展,才能为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奠定基础,为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提供支撑,藏富于民,保持农村乃至整个国家、社会的和谐稳定。由此可见,农田水利工程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我国农产品多来源于灌溉耕地,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关系到灌区的更新改造进程,进而关系到农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和效益。限于农业用水量无法持续大幅增加,因此只有依靠灌溉水的充分利用来扩大灌溉面积、保证灌溉效益。现代农业对灌溉水的利用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现代农业生产也极度依赖于高效低耗的灌溉技术和设施,因此农田水利工程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制约着现代农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益。只有保证农田水利工程与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相一致,才能更好地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从而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满足我国基本国情对农业生产的要求。

2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见和措施

2.1 整合资源来制定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总体规划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最基本的就是规划。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制定出村级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规划。政府要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及讲求实效的原则,将水资源合理配置作为出发点,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力度。这一措施可以由水务部门来牵头,并联合国土规划等部门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设计,从而保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管理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

2.2 广开投资渠道推进水利配套工程建设

应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的投入,并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资金以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进行充分的利用,来实行中低产田的改造、盐碱地的改良以及灌区建筑物的建设、灌区分期进行改造,从而使灌区的骨干工程和小型的田间工程配套齐全。设立小型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旱涝碱沙荒进行综合治理,重点抓好田间工程配套与末级渠系节水改造,促使农田水利基础建设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发展。要做好资金统筹工作并扩大本级投入。可以组织乡村的干部以及县乡的相关部门,使其积极投身于这一工作中去。对于村级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来说,要在群众民主决策的基础上,实行政府补助的方法,来引导农民投资投劳。

2.3 应用高新科技手段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需要加大各种新技术的推广,建立信息化网络,联合调度灌区水资源,尤其是做好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最大化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3 结语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是扩大内需的迫切需要。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拥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和一定水平的技术资源以及资金支持,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农业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然而需要看到的是,我国农业生产受到资源的约束和市场的限制,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业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还落后于城市经济发展、工业生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现存的问题进行研究,适当给予政策的倾斜和经济、技术的支持,协调好农村与城市发展、农业与工业等行业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篇5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真实可靠、实际可比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16日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的计算方法是科学的,已经使用了20年,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利润数据真实可靠、实际可比,和相关指标也是协调匹配的。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2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日前《关于2018年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通知》,经县(市、区)申请、省级推荐、文本评审、现场答辩等选拔程序并公示,决定批准陕西省眉县等2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成品油调价搁浅概率较大窗口为7月23日24时

机构预测,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出现搁浅的概率相对较大。据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臧文刚测算,7月13日收盘国内第5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变化率为-1.26%,对应汽柴油下调45元/吨,本轮调价窗口为7月23日24时。臧文刚分析认为,在从本周期后半段来看,利比亚产量恢复、美国制裁伊朗原油出口以及欧佩克增产对全球原油供需面形成持续影响的大背景下,国际油价将会以暴跌后的温和反弹之势呈现,并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上行。因此,本轮国内成品油调价出现搁浅的概率相对较大。

上海互金协会召开网贷机构座谈会建议监管加速备案政策落地

7月16日,上海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召开网贷机构座谈会,点融、拍拍贷、石投金融、医界贷等多家网贷机构参会并发言。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近期出现问题的网贷平台绝大多数都不是合规平台,这恰恰印证了行业专项整治的方向是正确的,行业已进入良币驱逐劣币、加速自我净化的阶段。

中国人寿:上半年原保费收入3602亿 同比增约4%

中国人寿(601628)公告,今年上半年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3602亿元,估算较去年同期的3462亿元增长约4%。

篇6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内涵 特点 动力

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与方向。为了把我国的现代农业发展好,首先,我们必须对现代农业的内涵、特点与发展动力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与理解。

一、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点

1.现代农业的内涵。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但是,由

于各国的国情条件、农业科技水平与农业发展状态的诸多差异,各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与理解也略有不同。我国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改革开放前,一个是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我国把现代农业定义为: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构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2.现代农业的特点。与以往的农业发展形态相比,现代农业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显著特点:第一,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农业经济方向转变。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第一产业,而且还包括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农村工业、社会服务、文化产业等多种产业集群。它已经不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产业,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链系统;第二,产业目标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农业以满足人的食物需求为目标,追求数量增长。现代农业则在保障必要的数量平衡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效益,以增强农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第三,产业功能由单一生产功能向生产经营一体化方向转变。现代农业除了从事初级农产品供给和原料生产外,还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第四,生产要素投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方向转变。现代农业注重集约投入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土地、装备、管理等,以此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而粗放型农业主要是以增加资源和劳动力的投入为主,其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第五,生产动力从人力、自然力向科技力方向转变。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主要来自科技进步与创新,其整个生产过程实质上就是用现代农业科技及装备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是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养和造就新型农民的过程。它在生产、加工、运销等各个环节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普遍实现了机械化,而且部分实现了现代化。

二、现代农业的发展动力

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内涵和特点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从本质上讲,现代农业就是一种高科技产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才是现代农业的真正动力。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怎样才能使科技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真正动力?据此,笔者认为 :

1.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当前,我国应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入,加强国家基地、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启动农业行业科研专项,支持农业科技项目。着力扶持对现代农业建设有重要支撑作用的技术研发,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采取综合措施,优化农业科技资源,努力提高与现代农业相关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这三大能力。建立鼓励科研人员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大专院校在农业科技研究中的作用。引导涉农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农业技术合作,向基地农户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

2.建设农业信息化工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对农业发展意义深远。当前,各有关部门应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与整理工作。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加快建设一批标准统一、实用性强的公用农业数据库。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服务模式,启动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为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提供多种实用技术。

3.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形成以技术指导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继续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健全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推广条件,提高人员素质。推进农科教结合,发挥农业院校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积极作用。增大国家富民强县科技专项资金规模,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继续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培育科技大户。

篇7

关键词:气象信息;防汛减灾;农业;现状;措施

作者简介:曹雪梅(1982―),女,陕西榆林人,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干旱方面的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P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1802

1 引言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由于农业生态比较脆弱,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特别是旱、涝和病虫灾害基本上连年发生,导致农业生产波动较大。因此,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对提高农业防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气象信息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情报、评价信息等,对现代农业的趋利避害和防灾减灾至关重要。

2 气象工作在建设现代农业中的意义

农业是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的行业,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于天气气候条件,其产前、产中和产后都迫切需要气象服务做保障。发展现代农业更是离不开现代气象服务。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候也在不断变化,极端的、异常的气候事件频繁出现,使得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生态友好的关系显得越来越密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因此,充分发挥气象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开展天气、气候监测,进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气候可行性分析论证,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不断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尽可能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和危害,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当前农业气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观测资料未得到充分利用

农业气象监测站点少,农业气象现代化建设缓慢,观测手段落后,观测设备陈旧,观测工作费时费力。目前,对特色农业没有开展观测或观测资料太少,现有农气观测资料虽然已积累有几十年,但在服务工作中的利用率不高。

3.2 服务产品定量化程度不高,客观化不强

目前,农业气象服务产品内容较粗略,针对性不强,精细化程度不高,农业气象预报的准确率不高,预报要素的多样性不足,无法满足生产中越来越精细的特色农业生产管理要求。

3.3 科研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

农业气象科研项目本来就少,对特色农业生产“对症下药”的成果更少,上级部门已取得的相关农业气象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顺畅,为现代农业气象提供技术支撑存在滞后性。农业气象试验站业务萎缩,未能发挥在农业气象业务中的带头与示范作用。

4 加强农业气象工作的对策

4.1 农业气象业务基础建设必须得到加强

为了适应未来农业气象业务的快速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农业气象监测网络要进行调整和完善,增设观测项目和时次,开展农田、林地、草地和保护地的小气候观测。更新农业气象监测仪器,以自动监测为主,实现数据信息传输自动化。加强农业气象试验工作,开展科学研究和标准化建设,为业务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4.2 拓展面向现代农业的气象服务

4.2.1 抓好《现代农业气象发展专项规划》的组织实施

结合本省不同区域的农业需求,明确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气象观测、情报、预报和服务的重点任务,形成分工不同、责任明确、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上下协同的省、市、县三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重点发展面向服务一线的市县级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强化市县现代农业气象观测基础,提高基层现代农业气象情报、现代农业气象预报和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水平。

4.2.2 强化现代农业气象监测预报能力

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优化全国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和观测项目设置,重点增强主要粮食产区的农作物、土壤墒情和农田小气候观测能力。建立多元化、多时效、精准化的现代农业气象预报业务,重点发展农用天气预报并形成国家、省、地和县四级业务服务能力。提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评估水平,建立和完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业务,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风险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

4.2.3 拓展服务领域、改变服务方式

重点要做好面向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气象服务,密切联系当地主导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主体农户,提高农业气象服务信息传播能力,实现气象服务进村进户。加强面向农民的气象知识培训,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气象信息的水平。

加强现代农业气象的科研和技术开发,加大力度补充、完善各类现代农业气象指标,建立综合性、规范化、共享性的基础农业气象指标库。重视并加强农业气象的试验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条件对粮食、经济作物等稳产高产以及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等特色农业影响的观测试验,改进农业气象的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估技术,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的科技水平。

4.3 信息技术在我国农业气象领域的应用

4.3.1 扩展信息资源

强调发展基于地面观测站网,利用农业气象模式,在GIS平台上多种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遥感资料集成技术。应用卫星遥感推算资料,作为地面观测的补充,进而为农业天气管理、土地管理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广泛收集各种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资料环境、技术、栽培、品种和经济等信息,做到地面信息、空间信息、气象信息、农业信息兼收并用。遥感监测以NOAA为基础,同时应用静止卫星和雷达卫星等实时信息,并采用VSAT和网络快速传输所监测收集的各种信息。

4.3.2 提高信息处理水平

加强GIS和GPS(全球定位系统)与RS(遥感系统)的有机结合与集成。同时,提高信息处理分析技术,在数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专家系统和模拟模型系统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决策支持系统等新技术作为信息分析处理工具,实现微观信息和宏观信息的综合分析,使服务产品更加科学和客观。

4.3.3 改进信息服务方式

在网络系统上建立农业气象资料数据库及情报预报系统,将服务产品通过网络传输到各市县,提高各市县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服务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应用现代通信技术,将资料、农业气象信息和产品更迅速、更有效地提供给农业部门、研究院、所、农民等用户终端。为用户提供高效及时的文本、图形和图像等形式的全方位服务;应用电子邮件,实现直接对用户服务。

4.3.4 突出信息为农业生产服务

突出预报对农业生产和管理部门的决策指导作用。服务种类包括农业气象情报、农业天气预报、农业气候预报、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作物产量预报以及气象与农产品品质的研究与服务。在主要生长季节,缩短服务周期,由目前的旬缩短到周。服务范围由种植业向设施农业(温室、大棚和地膜覆盖等)、林果业和渔牧业等方面拓展;服务对象由政府、生产管理和指挥决策部门扩展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生产专业户,真正对农业生产起到直接的指导作用。

4.4 提高气象信息产品的措施

4.4.1 增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责任意识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也决定了作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主体的各级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以为农村供给多种多样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产品为责任,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增加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进一步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气象信息产品作为本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4.4.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

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研业务化和研究业务化的业务体制,开发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更精细的可释用数值预报产品。努力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和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加大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做好气象年景趋势预测工作,提高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尽快建立灾害天气临近预报预警系统。

4.4.3 加快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是气象服务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强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和业务服务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和业务服务工作有序发展;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监测体系,加强农业气象专业观测系统、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评估系统、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9):29~30.

[2] 姚学祥.气象与经济[J].百科知识,2002(7):62~63.

[3] 黄宗捷.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及营销策略研究[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2):72~73.

篇8

关键词:农业机械;维修管理;策略

在我国农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充分重视现代农业机械的经营,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农业机械生产计划,全面统一调拨农机产品,有效结合市场需求制定农机产品价格,切实落实我国农机补贴措施,从而推动农业机械化生产更好的发展[1]。

1现代农业机械管理的标准化

1.1严格控制质量标准

通过长时间实行农业机械管理标准化,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的管理水平,而且还能够逐步增强农业机械管理的经济效益。因此,在现代农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在作业中应该严格遵守农业机械的准则,从而保证日间机械作业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通过将农业机械管理全面落实到日间作业中,严格实行农业机械日间作业的标准化,以便能够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管理的经济效益和农业收益。其中,所谓的日间作业标准化也就是严格遵守农业机械的准则要求,指导熟练的技术工作人员切实按照标准的机具进行正确施工。农业机械管理的标准化是落实农业机械日间作业标准化的一项具体内容,通过规范现代农业机械的日间作业,能够更好的达到严格操作准则、统一质量标准、日间标准作业、提高标准作业起点的要求[2]。

1.2实现机具技术状态标准化

在现代农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农业机械是非常重要的工具,为了有效实现农业机械在日间操作过程中的标准化,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需要使用高标准的农业机械进行施工,切实做好现代农业机械的维护工作。同时,为了让现代农业机械能够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应全面落实“防重于治,养重于修”的方针,充分重视现代农业机械的各项预防修理制度。需要在现代农业机械修理网点建设的基础上,全面整顿现代农业机械修配企业,有效提高农业机械维修网点的服务功能,增强农业机械维修水平;严格实行现代农业机械检查验收规定,严厉禁止质量不达标的农业机械投入到日间作业中。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纳入到议事日程中,合理构建养护责任制,大力督促和检查对农业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1.3提高机务队伍素质

在现代农业的日常生产过程中,由于要引进先进的、用途不一的农业机械,所以需要安排专业水平较高的农业机械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保证农机技术应用的正确性,从而更好的完成提高农业产量的目标。因此,需要指导参加作业人员进行技能和知识培训。通过采用多种层次、多种渠道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保证培训内容的组织性、计划性,促使参与农业机械操作技术培训的工作人员能够树立牢固的标准化作业观念,从而让农业机械日间作业标准化得以实现。

2农业机械维修管理的策略

2.1强化乡级基层维修服务基地建设

为了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维修管理水平,需要紧密结合我国现代农业的地域性特点,构建科学完整的农业机械维修系统。通常情况下,需及时做好农业机械较为简单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工作,通过在乡、村构建个体维修户,保障农业机械维修的快捷性。但是,因为农业机械在维修的过程中存在较多复杂的部分,如定期检查农业机械技术、对大中型农机进行恢复性修理等,需要具备良好条件的乡级农业机械维修网点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工作。

2.2让农民具备基本的农机维修技能

在现代农业的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农民通过向相关部门购买农机设备,而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因机械设备受到自身材料和使用者技术水平的影响,很容易发生零件损坏、锈蚀和老化的情况,从而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生产过程的发展[3]。因此,为了减少农民在使用农业机械过程中对农业机械所造成的不利影响,便需要农民深入掌握基本的农机维修能力。首先,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的过程中,需要认真阅读农业机械设备的说明书,牢记农业机械销售人员所提及的注意事项,以便能够对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基本的保养;其次,因大部分农业机械设备的外部都是由金属制作而成,所以农民在应用过程中需要切实维护和利用好保护层,并将农业机械设备在使用之后放在通风和干燥的地方,从根本上防止农业机械设备的外部受到腐蚀;最后,定期检查农业机械设备的内部结构,一旦发现农业机械设备存在老化和破损的现象需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从而保证农业机械设备能够更加正常的应用。总之,农业机械设备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现代农业机械装备、运用管理和技术工程要素的有效整合。因此,农业机械设备的应用效益,其不仅仅只是一台或是整个机群的效益,而是整个农业生产过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效益。通过实践证明,通过强化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的经济效益,推动现代农业经济更好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清魁,王晓永,吴健.农业机械维修管理实践的探究[J].工业,2016,(4).

[2]吴彬.基于新形势下农业机械管理及其维修探析[J].工业,2016,(6).

篇9

关键词 高职 农业类专业 产教结合 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高职农业类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懂技术、会加工、会经营、能够创新发展的现代农业应用人才。要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作为高职院校的农业类专业教学就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不断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活动,能够实现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这样,才能为我国农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用先进农业人才,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懂的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能够用科学发展模式经营现代农业的,能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效服务的新兴专业人才,才能有效通过人才的培养促进我国农业的有效发展。

1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教学模式的特点研究

高职农业类专业教育是为社会主义新农业发展培养具有一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现代农业专业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农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体现高职特色,突出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更要体现出现代农业的特色,使培养的人才能够满足现代新农村建设的人才特殊要求,突出人才培养的综合素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要积极进行创新教育,面向现代农业,为社会培养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产、加、销、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素质技能型复合人才。对高职农业类专业教育而言,要积极研究农业生产岗位的特殊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课程设置、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过程的科学设置,完成人才培养目标,为我国农业的深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是高职农业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对于促进农业人才 综合素养的发展,提高教学的质量有中积极的作用。产教结合农业教学模式具有很显著的农业特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现代农业开始发展起来,在农业领域,各种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在农业生产中层出不穷。作为高职农业教学,也应该积极研究农业发展的变换,推行产教结合教学创新,促进教学的有效发展。

产教结合教学具有一下特点:第一,生产季节性。这一特点是与农业生产相适应的。第二,行业的专业性。现代农业的覆盖面很广,有农业生产,也有加工,销售等内容,因此,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就体现出行业专业性强的特点,体现出较强的特异性。第三,实践的周期性强的特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点,因此,产教结合教学就体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在人员分配和时间安排上都有较为严格的要求。第四,岗位能力的连贯性。农业生产涵盖一二三产业的不同内容,作为农业从业者就需要担当起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和管理者等不同的角色,各角色之间有一定的连贯性,因此,就决定了从业者岗位能力具有连贯性的特点。第五,技术能力的综合性。农业生产具有综合型特点,从业人员要掌握的技能技术也是综合性的。比如,在植物生产中,从业者需要综合掌握优良品种的选定、土壤的改良与培肥、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因此,产教结合教学模式必须体现出技能技术的综合型特点,教学需要富有创造性。

2高职农业类专业产教结合模式的类型

21.校内教学实验型

校内教学实验型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指学校作为产教结合的核心主体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学校要建立较为完整的教学实验实训基地,要保证学生实验的硬件设施配置需要,另外,在教学软件上,要能够在新知识、新品种、新技术以及服务职能上做到完善发展。要通过硬件配置和软件配置为学生学习、实验、实训提供支持,使学生能够反复训练,学习有关农业知识和技术,指导学生熟练掌握有关内容。这对学生农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极的促进作用。

2.2教研一体型

这种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科研课题的基础上的。教师提供课题,引动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开展产教结合教学模式。比如,教师提供具有科研前沿性和实用性的题目科研课题《不同基质苗木扦插适应性研究》《有机稻米生产病虫防治综合技术集成研究》《蚕桑深度综合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等等,在这些课题设置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这样,在实践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还能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技能,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和示范,使学生能够有效完成项目任务,这种教学对学生农业素养的提升具有的积极的意义。

2.3校企合作型

这种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指学校与农业企业进行有效合作而开展的教学。按照专业和实践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中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丰富农业技术技能。这种校企合作教学模式更能够促进学生进行角色的有效转变,使学生成为一个准职业人,能够为学生有效就业做出充分的准备。

2.4致富创业型

这种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学校引导有条件的学生进行致富创业活动,要对有条件的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创业指导,或者是鼓励学生团体一起创业,帮助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规划立项,资金筹措,生产管理和产品销售,市场考察等活动,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创业活动,这对学生农业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更能发展学生的创业精神,为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气象信息;防汛减灾;农业;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S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9-0156-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由于农业生态比较脆弱,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特别是旱、涝和病虫灾害基本上连年发生,抗灾能力较低,导致农业生产波动较大。因此,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预报警报服务,对提高农业防御灾害的能力和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充分认识加强气象为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的重要意义

农业是受天气气候影响最脆弱的行业。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于天气气候条件,其产前、产中和产后都迫切需要气象服务做保障。

发展现代农业更是离不开现代气象服务。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这一时期,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仍难以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在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气候也在不断变化,极端的、异常的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出现,使得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生态友好的关系显得越来越密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需要优质的气象服务。因此,充分发挥气象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大力开展天气、气候监测,进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气候可行性分析论证,努力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不断增强气象服务能力和水平,尽可能减少和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和危害,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和工作机制

农业受洪涝、干旱、大风、冰雹、冰霜冻、低温冷害、雷电灾害、大雾、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影响严重,这些自然灾害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气候异常而引发的气象灾害。动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蔓延和迁飞也与气象条件和大气环流背景密切相关。因此,高度重视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大力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综合防御体系,建立完善由各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协调机制,坚持避害与趋利并举,最大限度地减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对发展现代农业显得尤为重要。

3 发展现代农业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作物优良

品种引种栽培,需要进行可行性气候论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途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离不开优良品种的不断改良和引种栽培,而产业结构优化布局以及优良品种的引种栽培又与当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在引种栽培中,气候条件与原产地相似,引种易获成功,气候条件适宜,有利产业做大做强。气候条件不相似,将导致引种失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做好现代农业发展的精细化气候区划工作,对当地农作物或畜禽良种的引种进行科学论证就能为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种成功提供科学依据。

4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气象信息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信息,特别是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农业气象灾害预报、情报、评价信息等,对现代农业的趋利避害和防灾减灾至关重要。

5 提高气象信息产品的措施

5.1 增强气象部门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责任意识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也决定了作为提供农村气象信息产品主体的各级气象部门必须坚持以为农业服务为重点,以为农村供给多种多样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产品为责任,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充分认识增加农村气象信息产品的重要意义和迫切性,进一步树立面向农村、面向农民服务的意识,把为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气象信息产品作为本部门的重要职责和工作任务,切实履行好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职能。

5.2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性

强化气象科技创新工作,建立科研业务化和研究业务化的业务体制,开发新一代天气数值预报模式,输出更精细的可使用数值预报产品。努力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水平和重大灾害性天气的预警能力,加大对重大灾害性、关键性天气过程的监测预报,做好气象年景趋势预测工作,提高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预警水平,尽快建立灾害天气临近预报预警系统。

5.3 加快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气象公共服务体系是气象服务和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因此,要加强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和业务服务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推动农业气象观测、试验和业务服务工作有序发展;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监测体系,加强农业气象专业观测系统、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和评估系统、农业气候区划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 杨祥珠,娄伟平,董家明.绍兴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气象服务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7,(09).

[2] 姚学祥.气象与经济[J].百科知识,2002,(07).

[3] 黄宗捷.专业气象服务市场及营销策略研究[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2000,(02).

[4] 黄宗捷,蔡久忠.关于气象服务新型管理模式问题的思考[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