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1: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公共建筑防火设计规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建筑防火,实践教学环节
《建筑防火》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与建筑学专业相关的防火设计理论知识与国标规范;能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典型的防火安全问题;在方案设计中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作为建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建筑防火》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制定切合实际的课程教学任务,在结合理论授课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开放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内容[1]。
如图1所示,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1)理论讲授阶段;2)参观调研阶段;3)实践设计阶段;4)总结强化阶段。《建筑防火》课程的平均课时为34学时,这样保证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为4:5。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践参观调研与案例设计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参观调研既有建筑,使学生将理论知识、国标规范与工程实际现状相联系。二是从方案设计阶段开始,通过对具体建筑方案的防火设计项目,进一步强化学生工程意识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
2 实践教学过程介绍
2.1 实践参观调研
在完成理论授课内容后,结合建筑防火设计理论,要求学生对既有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专项调研。学生分成4-6人的调研小组,编写PPT调研报告,并以课堂讨论的形式进行交流与学习。专业调研过程一般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既有建筑方案的理解过程与空间重构
在实际调研中,学生往往要将实际使用的建筑空间进行图纸化模型化的反构过程。如图2所示,这一过程既有助于学生充分理解和解读建筑方案,又为后期进行防火设计调研打下基础。
2) 建筑专业防火设计的考察
为了更好的结合理论授课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将调查参观的逻辑顺序与理论授课相统一,即总平面防火设计调研、防火分区设计调研等七部分内容。具体参观调研分项穿插与七大内容中,如表1所示。
表1:参观调研具体内容一览表
建筑防火设计调研内容
建筑基本情况
总平面防火设计
平面防火设计
安全疏散设计
地下层防火设计
内部装修防火设计
防排烟设计
简易消防设备
建造年代
建筑造型
耐火等级
基本功能
使用人群
建筑分类
防火间距
消防车道
设计概况
防火分区
分区构造
中庭防火
疏散方向线路
安全出口
疏散楼梯
楼梯的类型
疏散设施
消防电梯
安全分区
分区构造
停车空间
设备间
房间功能
使用人群
装修情况
装修材料
个人评价
排烟口设置
排烟管道
排烟方式
排烟设备
消火栓位置及数量
灭火器的位置及数量
自动喷淋灭火系统
3) 防火设计问题总结与分析
学生通过现场调研这一学习过程,一方面,加深理论知识的了解,强化理论学习成果;另一方面,也可对既有空间防火设计进行成果评价,总结经验与教训,并通过对问题深入的分析理解,提出改进措施。例如学生发现某商业卖场为多层建筑,防火设计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标准执行,可实际参观却发现其按照《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标准执行,反思不得其解,原来该卖场为家具卖场,多数存储物品属与易燃、可燃材料,故其标准提高,而这也是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一部分内容,学生由此也对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2.2 案例设计
案例设计亦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结合理论授课安排分项设计,如在平面防火设计理论授课结束后,随即安排平面案例要求学生进行防火分区设计;第二阶段在学生参观调研既有建筑以后,安排对已有的建筑方案完成防火专业设计图纸。此类教学的最大优势是让学生理解理论设计与实际方案的区别,并训练学生逐渐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设计技巧。具体教学计划如表2所示。
3 教学实践的思考与体会
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仍是较难把握的一个问题,如何保证每个学生都完全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是教学实践中的需要进一步细化的内容[2]。通过笔者所讲授的建筑学专业05-08四个年级8个班次以及环境艺术专业07-09三个年级10个班次的授课经历结果表明,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对本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有:
1)实践调研对象的把握;既有建筑的类型、规模、建造时间、地理区位等条件的限制,对其防火设计的标准有一定影响。如图3所示,首先,所调研的既有建筑全部为公共建筑,公共建筑的内部空间较为复杂,人流量较大,因而防火设计标准较高;其次,公共建筑中商业/综合体类既有建筑占较大数量,主要原因是其内部功能的多样化和空间最大限度的处于开敞状态,对调研最为有利。因此,为了强化考查理论学习的效果,并结合实际调研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应尽量选取城市内新建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建筑作为调研对象。
2)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把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监督学生组织人员配置合理的调研团队,把握好学生个体的学习特点和素质能力,并指导调研小组结合自身条件选择适宜的调研对象。其二是保证调研报告正确反映学生能力。由于调研报告与理论教学作业完成方式有所不同,而学生感觉较为陌生,往往调研过程挺全面,报告深度却表达不足。因此,指导好学生如何进行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调研过程全面深入的整理,以合理的逻辑顺序反映调研过程,发现并深入分析问题,总结研究结论等,帮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顺利过渡到理论研究。
3)实践教学效果评估;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通过学生的各项作业把握本次教学效果,对比前次教学分析和总结经验,为指导下一次教学做准备。力求通过不断积累摸索出以适合本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方式。
总之,实践教学是建筑学专业《建筑防火》课程中的重点教学环节,其灵活多样的教学特点,也要求教师在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不断提高应用型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探索符合专业特色、教学条件与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 蔡芸. 建筑防火课程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J].武警学院学报,2007(11):66-68
篇2
关键词:大型商业综合建筑、消防设计、共用疏散楼梯、剪刀式楼梯、立体式地下园林和露天楼梯、加压通道、常开式防火门、折叠无机布特级防火卷帘
前言
现在建筑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规模越来越大,大型商业综合体建筑也越来越多。在功能多样化的商业综合建筑中,富于变化的中庭是建筑空间的重要和不可缺的元素,同时各中庭之间的水平延伸和垂直交错,形成建筑中多层立体空间的贯通。但这种设计在给使用者带来感官享受和便利的同时,也给建筑防火和安全疏散带来了难题。如何在现有消防规范框架内,解决大型建筑综合体的防火和安全疏散问题的设计难度也在加大。
在设计实践和研究中,笔者采用一些方法和措施进行防火设计,希望与各设计师交流。
合理布局疏散楼梯
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均对建筑物的疏散楼梯的设置有着严格的要求,对于大型商业建筑,这些疏散楼梯往往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的布局。
以一级耐火极限商业建筑的地上二层和地下一层为例,疏散宽度计算如下:
现全国各地许多十几万、二十万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不断出现,如广东省广州市的天河城广场、正佳广场、佛山市保利水城、太古汇等。建筑内每层的建筑面积都达到几万平方米,从表中可见,大型建筑每层通常几个、十几个的防火分区,如果通过中庭几层的防火分区面积叠加计算,数量就更多。因此疏散楼梯宽度和数量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非常重要,楼梯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功能和空间的布局,同时与商业的有效面积和实用率也有直接的关系。如何合理设计楼梯,既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又满足建筑经济、使用、美观的要求,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可以参考:
采用共用疏散出口。若每个防火分区设置了两个以上(不包括两个)疏散出口时,尽量在相邻防火分区的交界处布置疏散楼梯,不同的防火分区共用疏散出口,即可保证商业空间相对集中,又可有效地解决疏散距离可能过远或尽端走道的问题,减少每个防火分区的楼梯数量,避免楼梯对商业空间的消极影响和破坏。(附图1)
附图1
设置剪刀式楼梯。在楼梯的面积基本不增加的基础上,通过设置交叉的剪刀式梯段形式,原有楼梯还是作为一个安全出口,并不会增加疏散出口,仅增加了楼梯的有效宽度。相当于在原有楼梯建筑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近一倍的疏散宽度,从而有效地增加建筑的实用面积,提高实用率。
采用立体式地下园林和露天楼梯
地下商业建筑空间由于疏散宽度和距离的要求,按《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地上和地下的面积折算系数分别为50%和70%,地下需要的疏散出口多于首层平面40%左右,设计师经常为了这增加的40%的楼梯而绞尽脑汁。为了建筑空间的完美和形式的协调,设计地下露天园林或广场作为疏散出口和采光空间。通过地下露天庭院和利用露天庭院设置露天楼梯和园林景观,结合地面上园林布局,在作为消防疏散出口的之外,既为封闭的地下空间引入空气和自然光,改善了采光和地下商业空间常见的压抑感,又达到节能的效果,功能与建筑空间达到完美结合。(附图2)
附图2
本设计方法一举多得,可达到实际使用效果和经济价值的合理结合。首先,很好解决了消防疏散出口的问题;其次,采用自然通风和采光,有效节约了能源,降低了管理成本;再次,由于露天的庭院和楼梯不计算建筑面积,不占用室内空间,相当于增加实际使用面积;另外,所创造的空间效果,大大丰富了地下商业空间,又提高地下空间的经济价值。
设置加压通道
大型建筑,其内部的空间对开敞和开阔的要求较高,按规范,至疏散出口的距离不超过30m,这一距离经常不能满足大型的商业空间的使用要求。为解决疏散距离的问题,在疏散楼梯外设加压通道。
加压通道设置参照人防设计避难走道的做法,在疏散走道设加压设施,并设甲级防火门,消防疏散时通过甲级防火门至加压通道进入消防前室,相当于延长了安全出口,可解决大空间的部分区域疏散距离过远的问题。
使用常开式防火门:
在大中型公共建筑中,为解决消防疏散和使用需要,设计中不可避免的在防火分区之间或疏散通道上设置防火门。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因为人流较多,防火门经常频繁开关,也带来一些问题:
首先,防火门经常频繁开关,此种非紧急状态下的使用,影响产品的寿命,造成维护和管理的费用增加。
其次,使用较集中的通道上,有些人为使用方便,会取出闭门器或使用障碍物,使得防火门经常处于常开状态。如万一出现火警,防火门紧急时无法关闭,起不到防火防烟的作用,从而造成火灾蔓延,形成更大的损失。
为解决疏散中的问题,设计中可采用常开防火门。建筑疏散通道中的防火门通过电气控制,通过电磁作用力吸合防火门使其平时处于常开状态,建筑通道畅顺。当发生消防报警时,防火门两侧的感烟和感温探测器任何一个报警动作时,使电磁失电,防火门通过弹簧引力,防火门又可自动关闭,实现防火分隔,达到有效控制火灾蔓延的目的。
本方法的优点很明显,首先,由于常开防火门平时不使用,一直处于保养良好的状态,在紧急状态中更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其次,建筑内部的交通流畅,使用更方便合理;同时,其做法较简单,成本低,降低了建成使用后的管理和维护费用。
使用折叠无机布特级防火卷帘
对于商业建筑的中庭为保持空间的开阔和连续性,四周一般设计为临空,栏杆或栏板处均不设柱或竖向构件,当采用特级防火卷帘做为防火分区时,常用的特级防火卷帘的垂直导轨无处收口,现如采用折叠无机布特级防火卷帘,就可方便的解决此问题。
此种防火卷帘仅在天花内设轨道,地面和垂直面不设导轨,启动时,卷帘直接从天花内降落至地面。可制作成任意形状,多边形、圆形、弧形等,基本可满足中庭的多种形态。(附图8)
六 结语
以上所述,是笔者在多项商业建筑设计中采用的技术性方式解决常见的消防设计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供设计同仁参考。
参考文献:
1《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篇3
关键词:超高层办公楼;建筑防火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超高层建筑一般是指高度超过 100m 的建筑,通常在40层以上,与普通高层建筑相比,其具有火灾危险系数大、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困难等特点,同时由于我国现行的防火设计规范对于超高层建筑的设计要求还不够详尽,为此防火设计成为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现就超高层办公楼的建筑防火设计进行探讨。
一、火灾事故在超高层建筑中的特点
在火灾事故中,超高层建筑物的危害远远大于普通高层建筑物,其主要变现有火势蔓延快、人员疏散难度高等特点,致使发生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消防设施不完备,扑救工作困难;建筑材料被燃烧,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局部坍塌甚至全部坍塌。火灾后带来的后果包括:
(一)对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的影响。这种结构在高温条件下,钢筋会拉伸,降低了承载能力;
(二)对砌体结构的影响。高温条件下,砌块内部受热不均匀,会使得砌体开裂,最终导致倒塌。
在火灾发生时,如果建筑物上部倒塌,则下面的楼板会吸收因灭火时产生的污水,增加了楼板的负荷,使楼板因负荷过重而坍塌。而高温的钢筋混凝土由于污水的入侵,温度会急速下降而造成表面开裂,破坏钢筋的保护层。高温条件下建筑材料的强度会降低,加之建筑本身内部所产生的热应力等,会对高层建筑带来更大的危害。
二、避难层消防设计
所有超高层公共建筑都必须设置避难层,规范对避难层的设置要求较为明确,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加强与当地消防部门的沟通,完善细部设计。
例如:关于首个避难层,规范规定从地面到首个避难层不能超过 15 层,但在工程实践中不宜将首个避难层设得太高,应考虑消防登高车作业的救援便捷程度,一般首个避难层靠近裙房屋面较为合理。关于楼梯间在避难层的设置要求,规范中只提到防烟楼梯间应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断开,但对如何断开(用栏杆还是墙体断开)没有详细要求,对防火门在避难层开启方向也未明确,通过参考上海等地消防部门对超高层避难层设计疑难问题的处理意见,并与当地消防部门协商,本文认为楼梯间在避难层用隔墙和防火门断开、错位比较可靠,同时楼梯间疏散门在避难层应朝避难区方向开启较为合理。关于电梯在避难层停靠问题,规范规定,消防电梯应在避难层停靠,但未说明其他电梯是否可以停靠,在本项目中,经与消防部门协商,避难层是禁止普通电梯停靠的,这样可以提高避难区的安全性。除了以上细部设计要求外,还有几点应特别注意:
(一)避难层的设备用房
避难层往往是设备集中布置或管道转换的场所,如何减小设备区对避难层的火灾影响,是避难层消防设计的重点。
1、在设备区和避难区之间做防火分隔,为确保安全,本项目采用耐火极限 3 h 的防火墙和甲级防火门进行分隔。
2、对穿越避难区的管线管道进行控制。在布置避难层平面分区前,应协调设备专业,尽量使得连接核心筒和设备区的管线管道不要穿越避难区,当必须穿越时,应该采用防火吊顶进行分隔,耐火极限不低于 1 h,并把设备管线用防火材料包裹及封堵更为可靠的做法是在避难层上方设置 2m 左右层高的管道夹层,用楼板阻隔火势通过管道向避难区蔓延。
3、设备区的检查门不应直接开向避难区,除了疏散楼梯前室防火门以外的任何门向避难区开门时,都应该加设前室。
(二)避难层的百叶窗设计
当避难层采用自然排烟方式或设有空调机组时,外立面上就需要设置百叶窗,随着建筑外立面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建筑造型越来越丰富,传统通风百叶有时难以满足设计师对外形的严苛要求,通风百叶的隐蔽化和与立面一体化设计越发重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采用:
1、用玻璃百叶替代金属百叶,由于现代超高层办公楼普遍采用玻璃幕墙形式,玻璃百叶就可以很好地弱化避难层百叶对整体立面的影响;
2、采用新的通风构造设计,如在避难层楼面的上下两端设置通风缝,改变在整层设置百叶的做法,就能起到很好的隐蔽化效果。总之,通过创新材料应用和构造方式,改善避难层的百叶窗设计是值得建筑师重视的一个问题。
(三)节能和隔声要求
避难层是因为防火设计的要求而产生的。大量自然通风部位的天花和楼板均应考虑保温构造要求,避免相邻上下办公楼层的室内结露。同时由于避难层往往兼作设备层,布置了较多的设备机组,容易对下部办公楼层产生振动和噪声影响,对于高级办公楼,避难层楼板宜采用浮筑地坪、隔声吊顶等隔振降噪的措施,保证良好的办公环境。
三、疏散人数的计算标准
疏散人数的计算标准是确定疏散宽度的关键,直接影响到楼梯宽度和避难区面积大小,对于控制超高层办公楼标准层平面的有效面积比意义重大。对于办公楼使用人数的计算标准有以下方法:
(一)按日常使用人数计算
暖通专业在计算空调负荷时,首先要确定使用人数,这可以作为建筑专业计算疏散人数的参考。对于不同档次的办公楼,《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明确了不同的人均使用面积计算标准,超高层办公楼一般都是当地标志性建筑,通常定位为高档办公楼(例如本项目),可以按 8(m2/每人)计算。
(二)按极限使用人数计算
消防部门通常要求疏散设计考虑极端情况下的使用人数,尽量按照不利情况计算,普通办公室的最小人均使用面积为 4 m2,所以应把 4(m2/每人)作为计算标准。可以看出,2 种计算标准得出的疏散宽度相差一倍,又都有道理,不应简单二选一。经过与当地消防和审图部门沟通,取得共识:疏散设计要兼顾极端情况和正常使用两种状态,通过多方案比较测算面积标准较为合理。
(三)通过多方案比较测算使用人数
首先,由设计院出具标准层平面的多种紧凑型办公布置方案,分别测算使用人数,选取人数最多的一种计算出人均面积标准的初值。然后,由消防和审图部门在初值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确定计算标准终值。在本案的设计过程中,设计单位提供了 4 种较为紧凑的标准层平面办公布置图,测算出的人均使用面积从 5. 2m2~ 7. 3m2不等,经过与消防部门协商,最后确定疏散人数计算标准为人均 5m2,可以说,这种方法兼顾了规范标准和实际情况,是比较科学的做法。
四、建筑物外立面的防火设计
超高层办公楼的外立面往往采用玻璃幕墙和石材幕墙等立面形式,建筑设计单位要与幕墙设计单位紧密协作,对涉及防火安全的灭火救援窗和窗槛墙防火构造等作周密考虑。随着建筑造型越来越丰富,经常出现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幕墙造型,在本文中,玻璃幕墙就同时存在平面倾斜和竖向倾斜,给层间窗槛墙防火设计带来困难。由于幕墙呈空间不规则形态,如果在楼板处做常规的混凝土或防火玻璃裙墙,则难以与幕墙贴合,经过与幕墙公司协调,最后采用在幕墙玻璃后背衬防火岩棉的做法,高度≥800mm,能够与幕墙同步倾斜,既达到阻断层间火势蔓延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视觉效果要求。
六、窗槛墙防火构造
在超高层建筑的外立面设置灭火救援窗,对消防救援十分有利,国家防火设计规范对此还无明确要求。在本文中,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在商业裙房和超高层办公塔楼的外立面均设置了灭火救援窗,具体如下:
(一)间距控制在 20m以内,每个防火分区要求不少于 2 处。
(二)灭火救援窗窗口宽度≥0. 9m,高度≥1.0m。
(三)灭火救援窗可以是开启扇也可以是固定扇(紧急情况下消防员可以击碎),窗上应有灭火救援专用标识。
(四)在避难层的灭火救援窗部位,内部空间不能被设备和管道阻挡,以免妨碍消防员通行。
结语:总之,在对超高层办公楼的设计实践中,研究超高层办公楼在建筑防火设计方面的特点,特别是针对超高层建筑中的避难层以及人员疏散以及外立面防火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简析,以期提高超高层办公楼的防火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张梅红,赵建平.超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3).
篇4
关键词:学生公寓,防火
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发展,科教兴国政策的实施, 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材,各地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招生以及各学校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促使了大量学生公寓的建造, 以满足不同学生求学住宿的需求。然而, 由于现行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中涉及学生公寓的条款不完善, 使得我国目前学生公寓防火在设计和管理上, 简单地遵循普通的民用住宅的防火设计规定, 脱离了学生公寓的实际特点, 导致学生公寓存在不同程度的火灾隐患。因此, 笔者针对学生公寓普遍存在的防火问题, 尝试作以下分析和探讨。
一、学生公寓火灾危险性及特点
据不完全统计:
1999年,全国高等院校共发生火灾700余起,死亡30人,烧伤70人,直接经济损失900余万元。
2002年11月,南京大学成教院发生火灾,9辆消防车奋战近半个小时才将大火扑灭,但宿舍内物品均付之一炬。
2003年3月,武汉大学测绘校区一学生宿舍突发大火,该宿舍楼30多间寝室均遭火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万元。
2003年11月24日,俄罗斯友谊大学学生宿舍起火,11名中国留学生魂归异乡。
2003年12月,东北大学第4宿舍发生火灾,得益于日常的消防训练,近2000女生机智逃生且毫发无伤。
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学生公寓楼602女生宿舍发生火灾,4名女生从6楼宿舍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
由此可见高校火灾事故主要是发生在学生公寓内的,这其中有的是主观人为因素造成的,有的是客观防范不力造成的。主客观行为的存在,给高校学生公寓消防工作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许多障碍。
1.1可燃物多。学生公寓虽然大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但大量的室内设施和陈设用具, 如电脑等电器、木材和棉、麻、丝、纸制品, 这些都是可燃物, 增加了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
1.2人员密集, 易造成重大伤亡。学生公寓内的学生,一般一个房间最少住2 名学生, 多者达到12名学生。一座公寓往往住几百名学生, 若发生火灾, 必将产生大量烟雾及有毒气体, 加上人员心理紧张, 很容易引起混乱,造成重大伤亡。
1.3电器使用不规范,缺乏管理。在公寓内使用电饭煲、电炒锅、电熨斗、电吹风、热得快等违规电器,且用电量大,超负荷用电问题时常发生;乱接拉电气线路(电线板上再串接电线或线路通过床铺使用等)问题较突出;电视、CD、VCD机、洗衣机等使用后不切断电源,充电器长时间无人看管进行充电问题尤其突出,长时间通电极容易引发火灾。
1.4学校治安管理和消防安全存在矛盾。目前, 很多学校一方面为了安全, 另一方面为了方便对学生的管理, 在公寓的楼梯间或对外出口均设置了铁栅栏门, 使安全疏散通道不能保持畅通, 一旦出现火灾及意外事故, 给学生安全逃离火场及组织人员施救将会带来很大困难, 学校管理和消防要求之间的矛盾显得特别突出。
二、学生公寓的防火措施与对策
2.1严格学生公寓防火设计审核,杜绝先天火灾隐患。
学生公寓是居住建筑, 但毕竟与普通住宅是有所区别的。因此, 笔者认为从学生公寓的使用性质及火灾危险性来看, 其防火设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学生公寓应属于公共建筑, 与一般的居住建筑有所不同, 它是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 从卧室可直接到走道, 没有更多的隔墙进行隔断, 而且从单位面积上的人数来说是属于人员高度集中的场所, 所以不能简单的按照普通住宅的标准进行防火设计。另外, 由于学生这个特定的人群, 有其好动、自控能力较差等特点, 学生公寓建筑的防火设计应在通常情况下适当加强。
2.1.1确定学生公寓的建筑性质。学生公寓从建筑本身的性质上应按公共建筑来定性, 超过24米归为高层建筑, 超过50 米或每层面积超过1500 平方米就属于一类高层建筑。这样进行定性后, 再按现有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合理的在消防总体布局, 消防供水, 自动消防设施, 消防供电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 不能简单的套用普通住宅的条款。论文大全。
2.1.2自动灭火系统的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经济、实用的灭火系统, 在火灾中, 实际使用效果往往比室内消火栓系统还有效。因此, 在高层学生公寓的房间及走道上均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确保火灾突发时, 学生的安全。
2.1.3公寓的防排烟设施。众多人员密集场所的火灾, 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 往往都是吸入火灾中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窒息而死。而学生公寓人员密集的特点, 使我们不得不在建筑的防、排烟的设计上未雨绸缪。现在很多高校学生公寓的内走道一般都比较长, 每层房间数量较多, 如果不设置机械防、排烟设施, 一旦发生火灾, 走道上必然烟雾迷漫,严重影响学生的迅速疏散, 特别容易导致学生的大量死亡。因此, 笔者认为设置机械排烟, 在学生公寓建筑设计过程中应当作为重点设计项目来考虑。
2.1.4火灾报警设施。从我国学生宿舍的火灾发生情况来看, 大多数火灾都是在夜间学校统一熄灯后发生。火灾发生时, 绝大部分学生已入睡, 故火灾不容易被及早发现。为此, 笔者认为利用火灾报警系统来探测火灾和及时报警, 是预防火灾, 减少损失非常有效的方法。而火灾探测器设置的位置应考虑到探测火灾的有效性, 每间宿舍均应设置。学生公寓的走道一般不装修且无可燃物, 因此, 在经费紧张时,走道可不设置。
2.1.5内部设施的问题。笔者认为学生公寓在设计中应更加人性化, 既能方便学生的使用, 又能保证安全。从很多学生公寓火灾发生原因来看, 很多火灾都是由于学生违反学校的规定造成的, 如熄灯后使用明火照明, 点蚊香, 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而目前学生自身条件的提高, 对在校学习生活的条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很多用电设备成为学生在校必不可少的家具, 针对这些情况, 在建筑的电器设计上,可以考虑调整用电负荷和调节用电时间, 使每位学生都能有专用的足够的供学习、生活使用的电源接口。
2.1.6疏散通道的管理应从消防角度出发。论文大全。学校为方便管理而将疏散通道锁闭的做法非常普遍, 针对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不论是从防盗还是从人员进出管理上说, 都不能将涉及大多数学生安全问题的消防疏散问题忽略不计。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合理的设计疏散楼梯的布局, 确保每个分隔区域都必须有两个楼梯能够直通地面, 室外出口处人员值班必须要24 小时在位, 同时借助一些先进的报警设施, 在紧急情况下, 能迅速开启室外出口处的门。
2.2管理与教育相结合,全面做好公寓的防火工作。
2.2.1、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消防工作,切实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院校的各级领导要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和防范意识,普遍实行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和消防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层层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确定各级消防安全负责人,将消防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在日常管理中,要始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谁出事,谁负责”的原则。同时,院校要注重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针对不同部位的火灾特点和致灾因素制定合理的防火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随时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院校还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义务或专业的消防组织,负责日常防火巡查和扑救火灾的任务,从而提高院校的火灾自防自救的能力。
2.2.2做好公寓消防工作,重在管理。学生公寓应当加强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公寓消防管理制度,对管理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组织其每日按时进行防火巡查,保持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随时畅通,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应当不定期的对学生公寓进行检查,对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和私自使用明火、乱扔烟头等行为进行纠正、教育,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为了进一步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院校还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第二款之规定关于“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的要求,结合新生进校后的军训活动,定期对向广大师生学生开设专题消防知识课。并依靠共青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学生社团等组织,经常性地利用内部的有线电视、广播、板(墙)、固定宣传栏、消防知识竞赛、演讲等形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把消防常识、消防技能、消防科学和消防文化融入到具体的活动中去,让院校师生通过参与活动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了解消防常识,学习消防知识,培养消防技能和认识消防文化。
总之,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任重道远。为此院校各级负责人必须认真贯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落实防火安全责任制,切实落实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加大对火灾隐患整改的力度。加大消防基础施建设投入,完善各类消防设施,确保消防器材完整好用。论文大全。加强对学生公寓等重点部位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广大师生和职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院校学生公寓消防安全工作的效果,为院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 浅谈校园学生公寓消防安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徐惠益; 新形势下高校消防安全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金文义; 高校大学生宿舍防火工作特点及对策[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S1期
李战军 ,冯晓滨; 浅析高校学生公寓防火隐患及其预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篇5
关键词:高层商场;建筑防火设计;安全评估;总平面布局
中图分类号:TU9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6-0121-02
一、某高层商场工程概况
该商场位于浙江省杭州消防支队辖区,地上十九层,地下一层,该建筑主体高度77.1m,副楼高度28.1m,建筑总面积42308m2,东侧商业部分为五层,西侧一至四层为商业部分,五至十九层为办公部分,其中一层西南角设置办公入口大厅,南部设置专营店入口,其余为营业厅用房;二层南部为专营店用房,其余为营业厅用房;三至四层及五层的东侧为商业营业厅用房;五层的西侧及六至十九层为办公用房。地下室主要为车库和设备用房。
该商场建筑防火设计安全评估主要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高规》)、其次包括《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库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汽规》)、《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T 67-2006)(以下简称《办规》)、《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
《建规》)。
二、建筑防火设计安全评估
(一)总平面布局
1.消防车道。本商场总体规划为环形车道,西面和主楼南面为城市道路,东面和北面均设置有支路与主干道相连,长边沿街长度分别为65.7m(南)和66.7m(西),该建筑长边均设有消防车道,四面均通过周围道路能到达本建筑。该建筑四面道路宽度均满足消防车道净宽要求,符合规范中4.3.1~4.3.7条要求。
2.防火间距。该建筑东侧及副楼南侧为已建低多层建筑,北侧为空地,其余方向为规划道路。周围亦无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厂(库)房,甲、乙、丙类液体和可燃气体储罐以及可燃材料堆场,符合设计要求。
(二)耐火等级
根据《高规》第3.0.1条和第3.0.4条,该商场建筑高度超过50m,为一类高层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通过查阅资料,对照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表可知,该商场楼梯间和前室墙及防火墙均采用190mm厚的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在墙体孔洞内填沙石或页岩粒,耐火极限大于4h,满足防火墙为3h,楼梯间墙2h,房间隔墙0.75h等的耐火极限要求,其他构造及构件均满足耐火极限要求,该建筑符合《高规》第3.0.2条耐火等级一级的要求。
(三)防火分区
1.防火分区面积。根据《高规》第5.1.1条,《汽规》第5.1.1条和第5.1.2条,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一类高层建筑和地下汽车库防火分区最大建筑面积分别不超过2000m2与4000m2。该建筑东侧一至五层及西侧一至四层为商业营业厅,西侧五至十九层为办公用房,地下一层为停车场及设备用房。该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分布在389.8~1644.3m2之间,该建筑防火分区的划分符合规范要求。
2.防火分区分隔物。该建筑防火墙采用190mm厚的普通混凝土空心砌块墙,在墙体孔洞内填沙石或页岩粒,耐火极限大于4h,满足防火墙为3h,满足防火墙耐火极限要求。
该建筑东侧商场的中庭部分采用自动扶梯连通,防火分区由防火墙和防火卷帘共同划分,但图中未标明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应进行标明。
(四)内装修
该商场需要二次装修,不在本次评估范围之内。
(五)安全疏散
1.安全出口。根据《高规》第6.1.1条,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结合图纸可以看出,该建筑地上部分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安全出口。
根据《汽规》第6.0.2条,汽车库、修车库的每个防火分区内,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该建筑地下部分第一防火分区有两个疏散楼梯,第二防火分区有两个疏散楼梯和一个汽车疏散出口,符合规范
要求。
2.安全疏散距离。根据《高规》第6.1.5条和第6.1.7条,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至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40m,高层建筑内的营业厅其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30m,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的直线距离不宜超过15m。该建筑东侧一至五层及西侧一至四层为面积较大的商场营业厅,西侧五至十九层为办公用房,主要依靠疏散楼梯作为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从图2.1中可知,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房间至最近楼梯间的最大距离为22.6m,营业厅室内任何一点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线距离最大为25.2m,房间内最远一点至房门直线距离最大为14.1m,符合规范要求。
3.疏散宽度。商业营业厅所需安全宽度为:,由图可知,该防火分区内有三个疏散楼梯,总疏散宽度为9.6m,设计值大于计算值,符合规范要求。商场营业厅其余各层按同样方法计算均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办规》第4.2.3条,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由图1可知,各层办公部分面积分别为995.84m2,取办公部分人员密度0.25人/m2,则每层疏散人数为249人。根据《高规》第6.1.9条和《办规》第4.1.9条,高层建筑内走道的宽度,应按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走道最小净宽为1.3m。则每个单元走道计算宽度为2.49m。实际每个单元走道宽度为2.6m,符合规范要求。
4.疏散楼梯间。根据《高规》第6.2.1条,一类建筑和除单元式和通廊式住宅外的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建筑以及塔式住宅,均应设防烟楼梯间。该建筑内的楼梯间均为防烟楼梯间,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高规》第6.2.1.2条防烟楼梯间前室的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由图2可知,该建筑楼梯C前室的面积小于6.00m2,不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高规》第6.2.5.1条,楼梯间及防烟楼梯间前室的内墙上,除开设通向公共走道的疏散门和本规范第6.1.3条规定的户门外,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该建筑地下一层楼梯B的楼梯间内设置变配电室,不符合规范要求。
5.消防电梯。根据《高规》第6.3.2.1条,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消防电梯。该建筑每层建筑面积均在此范围内,每层均设有两部消防电梯,符合规范要求。
三、消防安全评估结果
(一)存在问题
1.该建筑自动扶梯处设置的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没有标明,不符合《高规》GB50045第5.4.4条。
2.该建筑楼梯C前室的面积小于6m2,不符合《高规》GB50045第6.2.1.2条。
3.该建筑地下部分楼梯B的楼梯间设置变配电室,不符合《高规》GB50045第6.2.5.1条。
(二)整改意见
1.自动扶梯处的防火卷帘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标注在图纸上。
2.楼梯C前室的面积应达到规范要求不小于6.00m2,建议和旁边的消防电梯及楼梯合用一个消防前室。
3.楼梯B的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变配电室,建议将变配电室靠楼梯间的墙设置为无门窗洞口防火墙,变配电室另开其它门。
四、结论
通过对高层商场建筑防火设计的安全评估发现,处方式的安全评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规范要求不一定是最好的消防设计,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对其进行性能化的安全评估,综合考虑投入和安全等方面因素,通过比较选择最佳方案,以更好、更经济的设计方案解决现有消防设计中出现的不足。
参考文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篇6
关键词:性能化 防火设计 实践
中图分类号:U664.8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4)10-
1.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介绍
性能化设计是以某些安全目标作为设计的目标,以综合安全性能的分析和评估为基础的一种工程性的方法。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科学基础上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法是按照建筑的结构以及用途和可燃物等情况,对其火灾危险性进行定量评估,进而得到最合理的防火设计方案,给建筑物最优的防火保护。
1.1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设定原则
建筑工程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消防安全工程科学的基础上,对火灾现场进行火灾风险的定性分析,使用国家权威机构完全认可的判定标准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评估,使得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目标得以实现的建筑设计新方法。性能化防火设计是以火灾的危险性以及经济的适用性为基础,根据火灾发生的条件、规律、危害特性以及建筑特征、使用人员状况来确定建筑防火设计。
1.2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防火的控制目标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建立主动的防御体系,二是要建立被动的防御体系。建立完整的防御体系包括以下的内容:
1.2.1 通过增强建筑材料的耐火等级以及抗燃烧性能,来降低建筑工程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对易燃的建筑材料要经过相应的的防火技术处理,使其达到难燃或非燃的效果,或通过限制其使用的范围和数量等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材料抗御和阻止燃烧的能力,来减少建筑物本身的火灾负荷。
1.2.2 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来划分防火分区,将火灾可以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最大程度地减少其产生的损失。划分防火分区应改变单一的,以建筑面积和楼层划分防火分区的传统做法,而是综合考虑划分范围内的保护物资的价值以及防火分隔设施与经济投入的比例关系。除此之外,火灾的规律和特征等其他因素也要进行考虑。
1.2.3 要做到消防安全的疏散出口和通道以及紧急避难与逃生设施的最优化设置,必须保证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1.2.4 设置完善可靠的供电设备和灭火的设施,使灭火物资得到充足供应。确保灭火的物资及设施能够完全满足扑救火灾的全部需要,进而可以尽快地扑灭火灾。
1.2.5 科学合理设置防排烟设施,有效控制烟气蔓延及其危害。烟气是当火灾现场的物质燃烧时产生的主要物质,有效控制烟气有利于有效的制止火灾的蔓延和扩大,也有利于安全疏散火场的被困人员,使得救援人员可以有效实施灭火工作。
1.3 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步骤
一个完整的性能化防火设计过程主要分为以下步骤:
1.3.1 确定性能化防火设计的工程范围与内容。
1.3.2 确定消防安全总体目标、功能目标和性能目标。
1.3.3 将定性的消防安全目标转化为定量的性能化判据。
1.3.4 确定火灾场景。
1.3.5 建立设计火灾“热释放速率―时间”变化曲线。
1.3.6 提出设计方案并进行评估。
1.3.7 编制报告和说明。
2.某大型商场性能化防火设计
2.1 建筑工程概况
本文以裙楼商场为研究对象。某大型的建筑综合体,使用功能多样,具有办公、商场、娱乐、餐饮、健身等功能,属高层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该商场位于建筑裙房一至四层和地下一、二层,地上一层及地下各层层高为 6m,地上二至四层高为4. 5m,商场建筑面积约7. 4 万 m2,单层面积12500 m2,每层划分四个防火分区,结合地形特点,建筑在首层、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均可直通室外,商场的店铺种类繁多且大小、分布不均匀,给防火设计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就最不利部位
进行研究,该防火分区面积为 3900 m2,人员数量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设计。
2.2 重要参数的确定
可用安全疏散时间是火灾发展到致使环境条件达到人体耐受极限的时间。必须安全疏散时间是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所用的时间,包括探测时间、准备时间和疏散移动时间。
人员安全疏散的基本条件是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大于必需安全疏散时间,则可实现人员的疏散安全。
2. 2.1 人员安全疏散判据
人员安全疏散的判定标准应同时满足的条件是:(1)2m 以上空间内的烟气平均温度不大于 180℃;(2)2m 以下空间内的烟气温度不超过 60℃ 且可视度不小于 10m。(3)在烟气的吸入高度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1% (体积百分比),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 2500ppm。
2. 2.2 人员密度的确定
对于商业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人员密度是一个重要参数。本文按照《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 ―2011)的要求进行设置。地下商店营业部分疏散人数,可按照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使用面积之和乘以人员密度指标(人/)来计算,其人员密度指标应按下列规定确定:第一、二层,每层换算系数为 0. 85;第三层,换算系数为 0. 77;
第四层及以上各层,每层换算系数为 0. 60。
2. 2.3 计算面积的确定
对于计算面积的确定,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 5. 3. 17 款的规定,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 50% -70%。本文折算值取 50%。
2.3 性能化防火设计方案
2.3.1 建筑消防设计难题及相应对策
本消防设计难题为消防疏散设计方面。因该商场每层建筑面积较大,受其地形条件、使用功能、平面布置及首层疏散要求等限制,其疏散楼梯、出口疏散宽度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就该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 而言,设计疏散宽度为 15m,而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商店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其疏散宽度不应小于 3900 ×0. 5 × 0. 85 ÷ 100 = 16. 58m,不能满足要求。
为加强该建筑主体消防安全,设计单位提出了下列强于现行规范的消防安全措施,并提请开展性能化防火设计分析评估。
(1)建筑裙房商业部分与塔楼办公部分采取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 2. 00h 的不燃烧体楼板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2. 00h、高度不小于 1. 20m 的不燃烧体裙墙进行分隔。(2)建筑立面设置长度不小于周边长度 1/3 的消防扑救面,以便于火灾施救。(3)严格限制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性能,建筑顶棚、墙面采用 A 级不燃材料、其他各部位必须采用不低于 B1 级材料进行装修,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后,也不得降低。(4)安全出口前端设置人员疏散集散区,集散区面积不小于 25m2,且在其范围内不准设置影响人员疏散的设施。(5)建筑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机械排烟系统,防烟楼梯、前室分别设置机械正压送风系统。(6)本建筑内采用的电气线路采用矿物绝缘电缆。(7)提高消防应急照明照度和应急时间,疏散集散区、楼梯间、防烟前室、安全疏散通道、封闭防火隔离区、主通道等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低于10. 0lx,商业营业厅通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 5. 0lx;应急照明时间不得低于 90min。
2.3.2 性能化设计内容
本次性能评估的主要目标是:在本建筑其它消防安全措施均正常工作,测试当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内发生火灾时,能否保障各层的所有人员顺利疏散出去。本文中就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 进行研究,各个防火分区之间发生火灾时用防火卷帘分隔,假设起火后,各层的电梯停止工作,防火卷帘放下。防火分区 1 共有11 个防烟分区,11 个排烟口,每个排烟口的排烟量按防烟分区面积乘以排烟量120m3(h / m2)来计算的,一个补风口,补风量为最大防烟分区面积乘以补风量60m3(h / m2)来计算,有七个补风口。
本文假设商场内温度为 20℃,压力为一个大气压,不考虑风速的影响。同时假设每个分区内商店的门均是打开的,防火卷帘在自动报警器探测到火灾发生以后放下,且起到很好的分隔作用。
2.3.3 火源设计
通过实测的火灾荷载情况得出,一楼的火灾荷载和人流量最大,危险性最大。结合起火的可能性,本文中确定两个起火点,分别位于 1 号店铺和 2 号店铺。该商场采用的喷头是快速反应喷头,动作温度是 68℃,动作时间是 132s,根据现场统计的火灾荷载,确定了火源热释放速率分别为 1. 05MW 和1. 49MW。当水喷淋系统工作时,可以认为火灾热释放速率不再增大,或者火源被扑灭。按保守估计,本研究的火源设计热释放率按 5MW 来进行设计。
2.3.4 火灾场景设计
防火分区 1 共分为 11 个防烟分区。该区域共设置两个火灾场景,火灾场景的设置如表 1 和图2所示。
2.4 火灾评估分析
2.4. 1 烟气运动分析
通过相关软件来模拟商场的 2 个火灾场景中的温度以及能见度的情况,得到火灾到达危险状态所需的时间。
2.4. 2 人员疏散分析
火灾情况下,人员疏散大致可简化为报警时间、响应时间和疏散运动时间三个阶段。探测报警时间是根据建筑内所采用的火灾探测与报警装置的类型及其布置、火灾的发展速度及其规模、着火空间的高度等条件来确定。
2.4. 3 结果分析
通过对评估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了在商场的各消防设施完好并正常工作状态下,商场一层防火分区 1的安全疏散出口疏散宽度设计为 15m 能够保证商场人员的安全疏散。
3.结束语
上述分析发现,该商场在采取一系列强于规范的消防安全措施后,通过火灾荷载调查、性能化防火设计和火灾场景评估分析,在消防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其疏散宽度可以在规范要求下做适当放宽,既保证了建筑消防安全,也保证其功能布置的适用性、节省建筑防火成本。性能化防火设计是建立在假设条件基础上的理论模拟论证,当假设条件发生变化时,相应结论也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对于采取性能化设计评估的建筑,应当加强其消防安全管理,确保假设条件的连贯性,提升消防设施完好性,以保证建筑消防安全。
篇7
关键词: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防排烟
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应运而生,消防电梯也愈来愈多地应用到高层建筑的消防设计中。然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约资金,在工程设计中只设计了客梯,有的因为设计资质低,消防电梯没有合理进行设计,这样 一旦发生火灾时,消防电梯将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为,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工作电梯会因断电和不具备防烟功能等而停止使用,楼梯是垂直疏散的主要设施,消防电梯则成为运送消防员尽快抵达和撤离火灾现场的一种交通工具,同时还可以用来疏散乘客。下面有关消防电梯在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简单探讨一下。
1、消防电梯设置范围和数量设计
在对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十六层高级病房楼进行消防设计时,发现该设计对建筑物的每层的防火分区划分的非常合理,但消防电梯的设置没有考虑到每层建筑面积的大小。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作了明确规定,要求高层一类民用公共建筑;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建筑高度超过32米的其他二类公共建筑等,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置一台,当每层建筑面积大于1500平方米但4500平方米时,应设置两台,当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置三台。考虑到节约资金,并便于平时使用,可以一梯多用,消防电梯可兼作客梯或工作电梯使用,但必须保障消防电梯的各项使用功能。
2、消防电梯的环境构造设置
消防电梯井属于竖向管井,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竖向管井是火势上下蔓延的主要途径,而且也是上拔烟火的通道,若防火分隔不当或未作适当防火处理,高温烟火会迅速传播扩大,造成扑救困难,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增大火灾损失。电梯井一般都与电梯厅,走道及其他房间相通,若在其中设有可燃气体和易燃、可燃液体、电线、电缆时,不但不能保证安全,而且一旦发生火灾会威胁其他管井及整个建筑物的安全。为此,消防电梯井应单独设置,消防电梯井与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的隔墙隔开,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电梯井内应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消防电梯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
3、消防电梯供电及电缆电线设计
消防电梯在发生火灾时,应切换到消防电源上,以保证紧急情况下的使用。但目前的状况是:部分二类高层建筑特别是住宅根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双电源,同时,电气线路没有按消防电源的要求进行敷设,一旦发生火灾,不能保证在市电切断下的紧急使用。
对照规范,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消防电梯的用电不论在一类高层或二类高层建筑中都应保证有能够自动切换的双电源,线路应采用消防电源的敷设方式,确保火灾时的安全使用,且消防电梯的配电线路防火设计应与其功能相适应。根据当前消防工程实例,消防电梯配电一般是由设在高层建筑底层或地下室的变电所敷设两路专线配电至位于高层建筑顶层的电梯机房,从而造成消防电梯配电线路一般都比较长,且路由也比较复杂。因此,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采用耐火电缆。此外,垂直敷设的消防电梯配电线路应尽可能设在电气竖井内。当消防设备配电线路采用绝缘层和护套为不延燃的电缆并敷设在电缆竖井中时,因电缆本身具有耐火耐热性能,可不用金属管保护。但是,当与延燃电缆敷设在同一个电缆井时,两者中间必须用耐火材料隔开。现行方式敷设的电缆容易受到火灾威胁,可以将消防电梯电缆由其井道直接从下部配电间接人电梯机房,以减少火灾对电缆的威胁。
在建筑物顶棚内的消防电气线路,一般宜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布线:在难燃型材料的吊顶内,可采用难燃型(如氧指数大于50)硬质塑料管、塑料线槽布线。
4、消防电梯的防烟设计
为了使火灾发生时,人员能够顺利进入相对无烟区且有利于通过消防电梯进行安全疏散,根据规范要求,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并宜靠外墙设置,这样更有利于利用直通室外的窗户进行自然排烟,这在一定程度又对消防电梯井进行了防护。消防电梯前室的建筑面积,要求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平方米,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平方米,这是非常合理的,符合有关场所的基本疏散要求。而且,消防电梯前室应设乙级防火门,在首层应设置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当条件受限制时,应设置能够直通室外的通道,其经过长度不应超过30米,便于消防队员能够迅速到达消防电梯入口处。
目前,在火灾扑救实践过程中,消防电梯的防烟设计愈来愈得到改善。规范强调消防电梯前室为正压送风,以提高前室风压的方法来达到阻止烟气进入的目的。由于正压送风口设置位置及防火门难以保持常闭的原因,此方法实际防烟的效果不一定理想,通过消防电梯井道送风加压的效果可能更为理想,其阻止烟气进入前室、轿厢的效果应更为明显。
5、消防电梯前室的堵、排水设计
尽管规范对此已有要求,但有些设计单位在图纸设计中忽略或者不能非常详细的说明,致使在消防电梯投入使用中因此而出现问题。重庆中天大酒店13层发生火灾,由于消防电梯前室没有堵、排水的设计,水大量流进电梯,使消防电梯不能使用,消防人员只能利用楼梯进入着火楼层进行扑救,火灾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故应强调消防电梯前室内,电梯口至门口有一定的下水坡,同时应在电梯口增设排水槽,通过电梯井道内的专用排水管道将水排至集水井,以有效阻止流水进人消防电梯,这是消防电梯设计中最容易忽略的也是不应该忽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版。
篇8
【关键词】耐火等级;防火间距;防火分区;安全疏散
前言
近些年来, 防火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相继修订了有关设计规范, 严格了管理体制, 强化了监督审查机能,但防火设计仍是薄弱环节。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防火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做简要论述。
一、合理的总平面布局问题分析
1、总平面布置。多层民用建筑总平面防火设计应根据本身及相邻建筑的火灾危险等级, 综合考虑辐射热作用, 扑救要求,节约用地, 风向、地形环境等因素确定。
2、防火间距。合理设置防火间距能有效防止火灾发生时在建筑物之间蔓延, 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为扑救火灾创造条件,并为消防灭火和紧急疏散提供充裕的场地。
3、消防通道。在建筑物周围合理设置消防通道, 可确保发生火灾时消防车畅通无阻, 迅速到达火场, 及时扑灭大火,为消防扑救工作及内部区域人员疏散创造便利。
二、建筑物耐火等级的确定分析
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 火灾发生时室内人员安全撤离的疏散时间, 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物耐火等级确定后, 就为建筑防火分区划分, 各层平面图布置, 水、电专业等一系列消防设施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于本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在设计中注明, 当某部位构件不能满足规范规定的耐火极限时应在防火专篇中详细说明采取哪些措施以确保其构件满足规范规定的耐火极限要求。
三、防火分区划分问题分析
1、划分防火分区目的。划分防火分区主要是当建筑物发生火灾时, 有限地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确保室内人员能安全疏散, 为消防扑救工作创造条件。
2、防火分区的类型。防火分区主要分为横向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横向防火分区主要是防止火灾向楼层水平方向蔓延,从而扩大火灾面积, 使建筑物的其它部位免受到损坏。其主要分隔物为防火墙、防火门窗, 它们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 但是当建筑物需要有较大空间时, 防火墙的存在可能会影响房间的连续性, 这种情况下就要除去防火墙, 采用防火卷帘及水幕代替, 以补救因不能设防火墙而出现的火灾危险。竖向防火分区主要是防止火灾沿竖向井道迅速向上蔓延一直到屋顶, 其主要分隔物有防烟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和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楼板等。
3、防火分区的平面布置。建筑平面设计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的耐火等级、使用性质、平面功能、层数、面积、楼层所处上下位置及是否设置火灾自动灭火系统等因素确定。
四、建筑物的安全疏散问题分析
1、 安全出口数量控制。一般情况下每个防火分区均须设置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但当建筑规模较小时可根据面积、层数、疏散人数、楼层所处位置等因素设置一个安全出口, 应在防火专篇中详细阐述理由及所符合规范相应条款。
2、安全疏散距离的限制。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 针对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使用性质, 房间所处位置等不同做了较详细的规定, 防火设计时应根据具体情况, 分别说明各部位的安全疏散距离是否满足规范的限定值。
3、公共建筑楼梯、走道、疏散外门各自总宽度的计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 针对建筑物内每层疏散人数, 人均面积指标做了详细规定。防火设计时应根据疏散人数经过计算确定各部位的净宽度, 并在防火专篇中详细说明计算公式中各项系数的取值及对规范的符合性。
4、疏散楼梯间的确定。疏散楼梯间主要有非封闭楼梯间, 封闭楼梯间, 防烟楼梯间等几种, 在防火设计中应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等。具体情况按建筑防火规范的规定相应设置。保证都有明确指示标志, 使起火层以上人员安全疏散。
五、在高层建筑内应控制使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代替两组单阀消火栓
《高规》规定“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在某些条形高层建筑中,其端部是否可以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从而省去一组单阀消火栓的设置呢?虽然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中提出“在每层楼的端部可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但是《高规》中明确规定“十八层及十八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平方米的塔式住宅,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设一根竖管,但必须采用双阀双出口消火栓”。也就是说除此之外必须用两组单阀消火栓,且以强制性条文的形式予以规定。因此,在设计中我们应该注意这种情况。
六、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消火栓
《高规》规定“高层建筑消防电梯间前室必须设消火栓”,那么设于前室的消火栓可否保护相邻部位呢?《高规》的条文说明对此并没有具体说明,但是《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对“消防电梯前室应设室内消火栓”的条文说明中明确指出:消防电梯前室内消火栓是为便于消防队员使用消火栓并开辟通路,不能计入总消火栓数内。因此在设计中我们通常将其视为消防电梯间前室专用,而不保护其余部位。而目前如上海等部分地方消防设计规定,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前室也需设消火栓。
七、正确设置消防水池及保证高层建筑两路供水
通常在高层建筑中,在市政供水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或市政为单路进水时,规范都要求设置消防水池。计算消防水池容积时,应将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各消防用水量之和减去市政进水管的补水量。补水时间可按最长的火灾延续时间计。如果要考虑室外消防用水量或是设置生活、消防共用水池,则还需要补充相应的用水量。当设置生活、消防共用水池时,不能利用建筑物的本体结构做水池池壁及池底,以防止生活水质污染。对此,《强制性条文》中已经明令禁止。同理,如果高层建筑屋顶设有生活、消防共用水箱,也应满足该要求。从消防水池接入水泵间的引入管应该保证不少于两根,如果在接入泵房前就将引入管汇合为一,对消防水池而言,仅为单路供水,存在供水的安全隐患。同时,从消防水泵接入各消防管网的供水管也应保证两路。
八、消防水泵出口处的放水阀和稳压回流措施
《高规》规定“消防水泵的供水管上应设置DN65的放水阀门”,目的是便于水泵检查试验时排水。排水量小时,可直接排至泵房集水池;排水量大时,可排回消防水池。同时,消防水泵出口还需要考虑一定的稳压回流措施。因为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消防水量小于水泵选定流量值的情况,此时水泵扬程远大于设计值,在无任何回流措施保护下,消防管网压力过大,容易造成事故。简单的做法是在供水管上装设安全稳压阀,在管网超压时,可以通过回流管泄压,将回流水排至消防水池;在管网压力不稳定时,亦可稳压。
九、消防管网布置成环的问题
高层建筑中一般要求消火栓系统布置成环状管网,在某些大面积的建筑内,由于各方向均布置了消火栓和消防立管,此时我们可将底层与顶层的消防干管均连成水平环路,立面又形成以立管相连的竖直环路,这种立体管网对消防供水最为安全。可是对于某些条形建筑,设计中我们只要将管网竖向成环即可,不必刻意追求这种立体管网,如果强行将消防干管绕成环路,将人为的使系统复杂化,且无太大意义。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问题原因;防排烟设计
火灾发生的初期是人员逃生的关键时刻。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烟气扩散的速度非常快,容易对逃生人员造成窒息,严重情况下会危及逃生人员的生命安全。高层建筑设计中,消防防火设计非常关键,要充分发挥排烟系统的关键作用,避免对逃生人员造成窒息伤害。
一、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自然排烟设施无法达到排烟要求。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指出,建筑高度低于50米的一类公共建筑和高度低于100米的民用住宅,需要设置自然排烟系统。自然排烟系统建造具有经济性,设置较为简单,维护比较方便。但是在高层建筑自然排烟系统设计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自然排烟窗位置设置不合理。从自然排烟窗的排烟效果进行考虑,一般要尽量设置在靠近屋墙上部的位置,部分建筑设计中为了保证外墙的美观性,将自然排烟窗口设置在墙的下部或中部位置,由于位置设置不合理,不利于自然排烟效果的发挥。(2)排烟窗的面积不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中,明确规定了排烟窗的开窗面积,在消防设计中设计人员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实施,计算方法不合理。部分工程将固定窗的面积计入排烟窗面积之内,以至于自然排烟窗的面积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导致排烟效果不佳。(3)排烟窗安装不合理,高度位置影响开启的便利性。开启时较为困难,不利于火灾情况下逃生人员展开自救。
2、机械防烟设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高层建筑消防防火设计中,部分正压送风系统的余压值和送风口的尺寸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导致送风口的实际送风量无法满足设计的需要,门洞位置的风速几乎为零。导致此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1)选择的风机机型不合理。(2)送风管道的阻力较大,导致风压损失较为严重。(3)送风机风口的位置设置不合理,送风口的设置不符合要求。(4)机械排烟设施的排烟量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5)未按照规范要求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排烟口和排烟风机未实现联动。(6)机械排烟设施相关部位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7)机械加压送风风量设计不合理。部分单位为减少资金投入,对空间的计算不够严格,导致风量无法满足空间的需要、排烟功能无法达到应有效果。
3、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问题产生的原因。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出现的各类问题,主要是由于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对《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相关规定不熟悉或未严格实施所导致的。在部分设计中,往往将消防排烟系统纳入暖通设计,划为空调系统类。即便在设计中设计了排烟送风系统,通常都和空调系统及通风系统混杂在一起,而未单独绘制施工图。由于对排烟设计的重视度不够,导致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无法满足高层建筑防火的需要。
二、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
1、建立独立的防排烟系统。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系统属于直接接受消防中心控制的独立系统,其自身有独特的功能。系统构造主要包括风井、风管、送风风机、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门、联动系统和风口等设施。将防排烟系统和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独立开来,和气体灭火系统、自动报警系统、喷淋系统平等对待。高层建筑消防防火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排烟系统,依据建筑设计相关规范和要求,从暖通图中将消防排烟系统独立出来,形成单独的消防防排烟图。重点做好防排烟系统的设计,以确保高层建筑防排烟的实际效果。
2.排烟系统参数的设计。(1)合理划分防烟分区。高层建筑相关管路一般都是有序且紧密的分布着,为了建筑美观性采用吊顶的形式将消防系统隔离开来。在设计过程中一般都会在吊顶下挡烟垂壁来划分防烟分区。在房间的整体高度中,挡烟垂壁高度约为0.5米左右,所占空间较大。为了建筑装饰的美观,要设置活动型的挡烟垂壁,平常保持收起状态,在火灾时联动自动下垂。设计过程中划分防烟分区时,不得跨越划分的防火分区。(2)合理选择排烟的方式。为了满足高层建筑消防防火的需要,确保排烟系统具有较好的排烟效果,要选择合理的排烟方式。结合高层建筑防火需要,可选择机械排烟方式进行排烟,在进风和排烟过程中,能够形成对流循环系统,排烟效果较好。(3)合理布置排烟口。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采用机械排烟系统,其排烟效果主要受到排烟口的位置布置和尺寸影响。由于造成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一般都位于房间的上部,因此要在顶棚平面或者距离顶棚较近设置排烟口,设置的排烟口最小面积应超过0.04O。为了避免排烟口过多吸入下部空气,确保排烟量不减少,不宜将排烟口设置在较低位置上。为避免排烟口卷入大量的空气,导致排烟效果的降低,因此要注意排烟口的风速,一般情况下要将排烟口的风速控制在5~9m/s。排烟口布置过程中,为避免排烟口和房间最远点的水平距离过大,导致无法吸入远处的烟气,因此要将排烟口和房间最远点的水平距离控制在30米以下。同时在疏散出口的附近不能设计排烟口。设置排烟口时要确保排烟方向和火灾时人员疏散的方向相反,避免造成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时吸入大量烟雾。(4)机械排烟系统设计要点。机械排烟方式主要包括负压机械排烟方式和全面通风排烟方式两种。高层建筑采用机械排烟系统时,在系统设计过程中,位于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应该按照防火分区进行合理设置,位于走廊位置的机械排烟系统要进行竖向布置,要将机械排烟系统和通风系统、空调系统分开设置。排烟口平时保持关闭状态,应设置自动或手动开启装置。排烟口设置在顶棚上时,同可燃物或可燃构件的距离要保持1米以上。位于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和最远点的水平距离要控制在30米以内。排烟支管上应当设置在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够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设置的排烟风机应保持在280℃内能够连续工作三十分钟。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时,应确保任一排烟阀开启时,排烟风机都能够自行启动,以确保排烟效果。
结束语
大量的火灾事故证明,在火灾事故中,大多数人员伤亡都是由于吸入烟气造成窒息或中毒死亡,对于高层建筑来讲,由于建筑层数较高,人员逃生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住户的生命安全。为了最大限度减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必须要做好消防防火设计,尤其要做好排烟设计。
参考文献:
[1]杜毅.高层建筑消防防排烟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
篇10
【关键词】电气消防设计;火灾自动报警;消防设备;联动;控制
引言
在高层和比较复杂的多层民用建筑中,消防设施无处不在;根据专业不同分为:建筑消防、电气消防、水消防、空调消防等。而在整栋建筑物中,电气消防系统除了满足自身规范设计要求外,还需要把以上各个消防设计系统进行电气联动,最终把整个消防系统电气化、智能化。因此,完善的消防电气设计系统对于发生火灾时的预报警,以及在发生火灾后,能使建筑物内各种消防用电设备及时的可靠运行,有效地疏散人员、物资和控制火势的蔓延是十分重要的。合理的消防电气设计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正确执行国家消防电气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规程等工程标准是电气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应当严格遵照执行的技术准则。
1.1 标准的分类
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不同,可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国家标准的分解。国家标准代号为GB 开头,地方标准代号是B开头,行业标准代号是该行业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如JGJ 为建设部标准,GA为公安部标准。
根据标准的强制性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必须执行的标准,它提出了必须遵循的最低要求,而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可以高于国家标准,但不能低于国家标准。推荐性标准是在标准代号中加上T 字,顾名思义是推荐性的,不具备强制性。
此外,我们在进行具体设计的时候,要清晰消防电气设计首先考虑《高规》和《建规》,然后才考虑《民规》和《火灾自动报警规范》。只有透彻理解规范,才能在设计过程中,经济、合理、合规的完成消防电气设计任务。
2、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根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第3.1.1条之规定:以下建筑物需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二类高层民用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 米的单层公共建筑、丙类以上的生产厂房及库房、建筑高度不超过24 米的民用建筑(有空气调节系统或每层建筑面积超过2000m2的公共建筑、高级住宅、图书馆等)。
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中,工作量最大的首先是探测器的布置。应根据不同的场所,选定与之相应的探测器,确定好各种探测器的位置。火灾探测器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对象,分为感烟火灾探测器、感温火灾探测器、感光火灾烟温复合式火灾探测器以及气体火灾探测器,按其测控范围又可分为点型火灾探测器和线型火灾探测器两大类。探测器设置要点:火灾探测区域一般以独立的房间划分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内至少应设置一只探测器。在敞开或封闭的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走道、管道井、夹层等场所都应单独划分的探测区域,设置相应探测器。探测器的设置一般按保护面积保护半径确定,要考虑房间高度、屋顶坡度、探测器自身灵敏度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但在有梁的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必须考虑到梁突出顶棚影响。另外,在设置火灾探测器时,还要考虑智能建筑内部走道宽度、至端墙的距离、至墙壁梁边距离、空调通风口距离以及房间隔情况等的影响。
其次是消防广播系统和警报装置的设置:总线制消防广播系统,干线共8根线包括信号线、联动、电源线、背景广播线、事故广播线平时用于正常广播,发生火灾时(甚至在其它意外事事故时),由控制中心输出单元通过信号线相关声光报警驱动模块或总线消防广播模块发出指令。设计中主要在各层走道、电梯前室外、大厅、地下车库、主要设备房等设置吸顶式大或壁挂式扬声器,满足在一个防火分区内任何位置到邻近的扬声器步行距离不大于25米的要求,当需要对那个报警区域进行报警时,只要联动控制该区的一个模块就达到由背景音响切换到事故广播的目的。
然后是消防电话系统的设置:装设消防专用电话分机,应位于与消防联动控制有关且经常有人值班的机房(包括消防水泵房、备用发电机房、配变电室、主要通风和空调机房、排烟机房、消防电梯机房及其它)、灭火控制系统操作装置处或控制室、消防值班室等部位。消防电梯和普通电梯之轿厢内都应设专用电话,要求电梯机房与电梯轿厢、电梯机房与消防控制室、电梯轿厢与消防控制室等三者组成可靠的对讲通信电话系统。通常在消防控制室设置电梯监控显示盘(包括位置指示器、方向指示灯、对讲通信电话、故障指示灯等),以便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及紧急情况下控制的必要。
最后是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有无联动、现场联动、集中联动等几种形式。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规范和公安消防部门的有关法规针对保护对象的特点,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使用方便。
3、消防设备配电的设计
在消防过程中,如果市电突然中断供电,应急柴油发电机组应及时启动,确保消防负荷用电的可靠性。但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只允许最多带50% 左右的负荷同时起动。如果不采取措施,发电机组很可能会停机,因此解决方法是使消防设备起动启动时间不应一致。但如果应急发电机组容量是按平时负荷选用,容量比消防负荷大一倍以上,也可不分批延时起动。
兼供防火卷帘的树干式应急照明电源容量的计算,应取此回路中所有应急照明负荷加上电动机功率最大一组防火卷帘的负荷。因为各个防火卷帘不会在同一时间内下降,而且防火卷帘动作时间很短。由共同的裙楼或地下层及若干的附塔楼组成的大型民用建筑,这种建筑的最大消防负荷计算应该是:各种共用的消防泵为必然负荷,必须计入;而消防风机、消防电梯及应急照明则宜以每个塔楼连同以该塔楼为核心划归该塔楼的裙楼和地下室的部分为一个计算单元,分别计算出各自所属的消防负荷,取其中两个位置相邻而相加后负荷最大者再与消防泵等必然负荷相加,以此计算出整座建筑的最大消防负荷。在工程中对非消防电源的切除,最好是利用低压断路器的附件即分励脱扣器。但随着低压断路器型号和框架电流的不同,其分励线圈在分励脱扣时所需的电流不同。为了联动的简便和有选择性的切除,一般情况下,我们可在配电所(室)的低压出线开关或在每层的主配电箱上切除非消防电源,而这些地方所选用的低压断路器的框架电流比较大,其配套的分励脱扣器所需电流也比较大。如直接采用消防联动回路的直流24V 电源来驱动低压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是不太安全的,尤其是当同一配电箱内有数个需同时分励的低压断路器时,因为分励电流实在太大,消防联动回路的24V 电源未必能满足要求。因此,还是应将分励线圈接在220V 或380V 的电路里比较可靠。
4、总结
消防设计工作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无论是建筑企业还是设计人员,都应积极投身于消防建设中,培养责任意识,提高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建筑消防系统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人民的安全城市的发展,一定要警钟长鸣,永不松懈。要加强防火安全的宣传,及早排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GB50016—2006,建筑防火设计规范,[S]
[2]刘保平,消防电气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科技资讯,20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