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1: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电力;预测;方法;
一、用电特点分析
(一)工业用电特点分析
工业用电有两大特点,一是用电量大,在目前我国的用电构成中,工业用电量的比重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0%左右;二是工业用电比较稳定。但是在工业内部的各行业之间,这两大特点也是不平衡的。冶炼工业用电量大,负荷稳定,负荷率较低。工业用电在行业间的差别,主要是生产工艺特点和生产班次不同所造成的。同样的用电设备容量下连续生产企业比三班制企业用电量大,且负荷率高;三班制生产企业又比二班制生产企业的用电量大,负荷率高。但是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冶炼业还是加工业,电力负荷在月内、季度内的变化是不大的,比较均衡。除少数季节性生产的工厂外,大部分工业的生产用电受季节性变化的影响小。由于工业用电量大,且比较稳定,就为电力负荷的预测提供了方便。只要我们准确地预测出工业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测出系统的总的电量需求量和综合电力负荷。
(二)农业用电特点分析
农业用电在全社会电力消耗中的比重不大,目前大约为42%。农业用电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季节性很强。从负荷特性上看,农业用电在日内的变化相对较小,但在月内,尤其在季度内,负荷变化很大,呈现出很不均衡的特点。例如排灌用电,冬季负荷很小,负荷率低达0.1,而夏季负荷很大,负荷率高达0.9以上,差别很大。在目前农业用电构成中,排灌用电占64.%7,而农副业用电只占34.4%。因此,准确地预测农业排灌电力需求有重要意义。
(三)交通运输业用电特点分析
交通运输业的用电比重较小,目前只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5%左右。其中电气化铁路的负荷比较稳定,日内、月内、季内及年内的变化比较小,负荷率可达0.7左右。其他交通运输的用电,日内均不稳定,负荷率一般小于0.4,但月内及年内用电特性比较稳定。今后,随着电气化铁路运输及其他运输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用电量会有较大的增长,但交通运输用电的比重不会有多大变化。
(四)动力用电特点分析
动力负荷的大小与用电设备的容量有关,而其用电量多少不仅与用电设备的容量有关,而且还与用电设备的负荷率和使用时间长短有关。部门或地区的动力负荷的大小等于相应计算范围内的动力设备装机容盘与同时系数的乘积。随着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动力用电的数量极其在电力消耗总量中的比重是逐步增加的。
二、电力需求预测的基本原理
电力需求预测工作是根据电力需求的发展变化规律,预计或判断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的活动,因此必须科学地总结出预测工作的基本原理,用于指导电力需求预测工作。电力需求预测主要具有以下6个基本原理:
(一)可知性原理
也就是说,预测对象的发展规律,且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状况是客观存在、可以为人们所知道的。客观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人们不但可以认识它的过去和现在,而且可以通过总结它的过去和现在推测其未来,这是人们进行电力需求预测活动的基本依据。
(二)可能性原理
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的,内因的变化及外因作用力大小不同,会使事物发展变化有多种可能性。所以,对某一具体指标的预测,往往是按照其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进行多方案预测的。
(三)连续性原理
又称惯性原理,是指预测对象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其未来发展是这个过程的继续。它强调了预测对象总是从过去发展到现在,再从现在发展到未来,认为事物发展变化中会以原有的特征保持下来,延续下去。电力系统的发展变化同样存在着惯性,如某些负荷指标会以原有的趋势和变化率发展下去。这种惯性正是我们进行负荷预测的主要依据。因此,通过数据挖掘等技术手段,了解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并掌握其变化规律,就可以对其未来的发展情况利用连续性原理进行预测。
(四)相似性原理
尽管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发展各不相同,但一些事物发展之间还是存在着相似之处,人们就利用这种相似性进行预测。在很多情况下,作为预测对象的一个事物,其现在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可能与另一事物过去一定阶段的发展过程和发展状况相类似,人们就根据后一事物的已知发展过程和状况,来预测所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和状况,这就是相似性原理。目前,预测技术中使用的类推法或历史类比法,就是基于这个原理的预测方法。例如,我们预测一个新的经济开发区的用电量时,由于其建成时期较短,没有很多历史数据可利用,这时,就难以用趋势外推、回归分析等方法建模预测。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一个早已建成的、规模和条件具有可比性的其他经济开发区,以其发展时期相对应的用电量,作为预测新经济开发区用电量的基础,从而可得出相应的预测结果。
(五)反馈性原理
反馈就是利用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再调节输入结果。预测的反馈性原理实际上是为了不断提高预测的准确性而进行的反馈调节。人们在预测活动实践中发现,当预测的结果和经过一段实践所得到的实际值存在着差距事,可利用这个差距,对远期预测值进行反馈调节,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在进行反馈调节时先认真分析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的差距及产生差距的原因,然后根据已查明的原因,适当改变输入数据,进行反馈,调节远期预测结果。反馈性原理实质上就是将预测的理论值与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然后进行修改和调整,使预测质量进一步提高。
(六)系统性原理
系统性原理认为预测对象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本身有内在的系统,它与外界事物的联系又形成了它的外在系统。这些系统综合成一个完整的总系统,都要进行考虑。即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是系统整体的动态发展,而且整个系统的动态发展与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系统性原理还强调系统整体最佳,只有系统整体最佳的预测,才是高质量的预嘟业,才能为决策者提供最佳的预测方案。
参考文献:
[1]戴文进,付小科,电力系统负荷预测,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2,
[2]肖国泉,王春,张福伟编著,电力负荷预测,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3]牛东晓,曹树华,赵磊,张文文编著,电力负荷预测技术及其应用,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篇2
《中国外商投资发展报告(2015)》围绕今年的主题“国际规则变迁下的外商投资”,回顾了2014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的基本情况,围绕国际国内投资规则的变迁、自贸试验区与FDI、FDI与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与FDI、外资与反垄断以及农业、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FDI等问题展开论述。
报告显示,2014年,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出额较大幅度下降的环境下,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微幅增长,成为全球吸收FDI最多的国家。尽管如此,制造业实际使用FDI数量连续第三年下降,而且下降幅度呈扩大态势。同时,我国FDI环境竞争力排名相对下降。FDI被OFDI超越,成为直接投资净流出国。外商投资企业是否撤离我国市场问题备受关注。另外,自贸试验区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推进,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将对吸引FDI产生正向影响,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吸引FDI创造了新机遇。
会上,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下降现象引发了现场专家的热议。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由于全球价值链面临重构,中国承接制造业全球转移速度放缓,同时我国劳动力、土地、环保、资源等成本的全面上升和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导致外商投资企业撤离现象出现。
篇3
关键词:新疆;节水灌溉;发展;展望
中图分类号: S27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2.035
新疆地区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全年降水量少,基本属于干旱气候。但是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对农业发展有很大优势,如果利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新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在调整新疆农业产业结构基础上提高农作物产量,促进农业水平整体提高。
1发展节水灌溉的迫切性
1.1农业灌溉现状
农作物的水分取得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降水,一种是灌溉。新疆由于地理条件受限,降水稀少,属于典型的干旱地区。调查显示,新疆是全国唯一降水量少于农作物需水量的地区,而且水分蒸发比较快,因此节水灌溉对新疆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关键作用。新疆的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匀,西北多,东南少,春季容易干旱、夏季容易发生涝灾、秋季缺水、冬季水资源枯竭。随着新疆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新疆工业用水和群众正常用水呈上升趋势,这也对农业用水量产生一定影响。农业用水量大概占总用水量的80%左右,而且这80%中几乎都是灌溉用水。农业用水量和灌溉用水远远超过我国其他地区的平均值。农业灌溉用水里除了天气因素外,还与新疆一直以来的粗放型灌溉有很大关系。传统的粗放型灌溉,采用的是土渠输送水,大水灌溉的方式,造成水资源浪费,而实际灌溉到农田里的基本只是45%左右。要实现新疆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势在必行。
1.2农业灌溉作用
节水灌溉可以解决新疆农业生产中的缺水问题,在水分充足供给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新疆农业经济健康发展。节水灌溉在实际应用中的特点是对农作物的浇灌比较均匀,主要在利用大型机械基础上对农作物进行高效灌溉,可以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并节省种植成本和人力投入。新疆气候干旱,常年少雨,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利用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2发展节水灌溉的成就与问题
2.1成就
新疆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是从20世纪70年代_始的。利用修建渠道来进行水资源的运输,同时利用畦灌和沟灌作为农作物田间灌溉的主要方式。畦灌和沟灌与传统粗放型灌溉技术相比,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用水量,但是与喷灌节能技术相比又是浪费量较大。新疆从80年代引进滴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同时又结合区域特点研发了膜上浇灌技术,膜上浇灌技术对新疆农业灌溉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政府和水利相关部门非常重视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各种适合新疆的先进灌溉技术都陆续引进和推广。2009年在政府支持下,库尔勒市西南部35公里处的包头湖农场采用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户投入为辅的投资模式,引进膜下滴灌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应用于棉花和番茄。滴灌技术引进后,棉花每亩产量收益提高72.8%,用水量可节省44.9%。
2.2问题
首先,目前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主要是以政府和水利部门为主,农民的参与意识比较淡薄。对节水灌溉技术并不认可,更没有意识到节水灌溉技术能增加自己的收入,也没有看到节水灌溉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效益。另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需要修筑完整的田间灌溉系统,投资比较大,这对农民来说负担比较重。再加上新疆气候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影响,水资源在输送途中容易蒸发,输送渠道比较长,平时的防渗防堵检查比较困难。其次,虽然国家已经大力整治了新疆地区的水资源管理工程,对一些沿线的节水设备做了整修,但是这些工程没有涉及落后的地区,目前落后地区的节水灌溉设备还不够完善。
3发展节水灌溉的展望
3.1节水灌溉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因素,新疆以旱作物为主要农作物,并形成相关产业链,所以新疆在日后的发展中还会发展更多的节水灌溉示范基地,成熟完善的基地会配有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制度。这些完善的基地有利于促进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能促进节水灌溉技术与农业生产结合,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其次,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先进农业技术,因农民在农业中没有形成节水意识,所以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要鼓励发展节约型农业,无论是传统农业技术还是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都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部分,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力,也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3.2节水灌溉发展措施
首先,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离不开技术的研发与引进,要加大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以便更好的服务于农业生产。同时要加强对一线灌溉技术操作人员的培养,以便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能有效解决;其次,改善水费计量方法,完善相关制度和法律约束,建立节水灌溉奖励机制,以全面系统地推进新疆实施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再次,要因地制宜的采用节水灌溉模式,在选择灌溉技术和模式前要对地域环境进行了解,主要是土壤条件、植物的特点和能源条件等,从多方面考虑,以达到精益求精的效果。
新疆是我国棉花、粮油的生产基地,为了促进新疆农业发展,推动新疆农业经济再上一个台阶,必须要进行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为新疆农业生产提供足够的水资源,使新疆的农业生产逐步向多元化和生态化发展,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并促进农业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应用;发展
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在近些年的发展之中,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相对巨大的进步。在经济上,我国与国际接轨,开始进行国际贸易和国际竞争。在科技上,我国的科学研究成果开始逐渐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之中普及。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智能式的家具和社会服务系统将成为社会发展的主流,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将成为未来人民生活之中的重要工具。
1.1农业领域
我国当前因为前期的工业发展而使得国家整体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再加上未及时进行改善和修复,这就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和气候的破坏,也影响了国家水资源的储备。农业生产作为极为依赖气候变化的生产行业,在近些年的气候变化之下,其生产的质量和效率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近几年的科技发展的影响之下,基层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农业的发展,不仅大力支持了先进农机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是在科学建设的指导方针之下,进行了科学的水利工程灌溉技术建设,进一步加速了农业的发展。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农业机械和农业灌溉系统的控制中枢,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农业设备的可操控性和减少了农业生产的时间,对于现阶段艰难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帮助。
1.2工业领域
我国的发展一直对工业的重视程度极高,但是,我国的工业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一直是凭借资源和国家的人力支持进行发展,在科技化生产在全世界盛行的今天,我国工业的生产能力还与发达国家的生产能力有相当大的差距。为了在工业生产之上与国外的先进国家进行比较和竞争,我国逐渐开始推行在工业生产上的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的大量普及加强了我国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缩小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弥补了我国的不足。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进步,我国的工业生产将把更为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加入生产之中,更加增强我国工业生产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1.3交通领域之中的应用
我国的交通管理行业起步较晚,我国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进行交通工具的普及,交通行业才开始初步发展。在发展的初期,交通行业并不能完全管束汽车的运行,因此,在前期的发展过程之中,交通行业始终无法发挥作用。随着交通灯在我国的普及,我国的交通行业也开始了进步,交通法规和交通法律的不断出台更是加速了交通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管束人员对于交通灯等交通管理设备的管理开始变得更为方便,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帮助下,交通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提高。同时,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也被应用到了道路监视的使用之中,工程人员使用电气自动化控制来对交通拍照和实时的交通违规检测进行控制,并在发现之后及时对数据进行保存和上传,极大的提高了交通管制的效率,降低了交通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对于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
1.4在服务业方面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质量开始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服务业也开始在此时逐渐发展,从人力的服务到现在,在科技的帮助之下,服务业实现了全面的自动化服务。与信息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服务行业的服务设备有了长足的发展,自动化在人民生活之中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和就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2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作为时展的象征,其极广的普及必将改变人民的生活。计算机的普及和发展更是推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信息时代的进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将变得更为人性化,其智能化的技术进步将可以在人民的生活之中完成更多的工作,改善人民的现有生活现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未来发展之中,信息化和智能化将成为控制系统的发展主流。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城市的概念开始逐渐被城市建设和设计人员所接受。智慧城市主要是借助信息时代,人们之间信息传递的迅速和准确,来完成传统城市之中较为繁琐的职能。智能城市的基本结构与信息系统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结合,与现实生活之中的服务设施均是通过无线网络来进行链接。同时,城市之中所存在的交通摄像头和传感器方便了城市交通行业和安全行业的服务质量,有利于城市发展。物联网技术将生活之中可以通过网络操控的结构与智能设备相链接,通俗来讲,就是将城市之中的水、电、油、气等公共服务资源,通过无线网络,与家庭或是个人的智能终端机相链接,以便于达到真正的互联,形成更为深刻的智能生活环境。物联网的应用使得生活设施被连入互联网之中,然后其取得的数据会上传到云数据存储器上,并经过大量的计算,得出使用者的个人习惯,以便于在下一次服务时提供更为便捷且个性化的服务。在智慧城市的日常生活之中,经过物联网相链接并将数据上传到云存储之后,这些用户数据经过处理之后,可以分析出用户的个人习惯和个人爱好,经过大数据处理之后,可以提供更有价值的城市管理数据。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之中,信息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使得城市的建设变得更为简单,城市之中的服务部行业可以通过网路进行管理和协调,交通行业和安保行业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监管和保护,两者的有机结合加快了现代城市的发展。
3结论
电气自动化系统作为国家的科技生活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生产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当前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生活、生产、行业服务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后,在未来有着更强的发展趋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必将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为社会带来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林鹤,朱俊龙.浅析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3).
篇5
关键词:营销视角;内蒙古;农业产业;营销战略;营销战术
中图分类号:F304文献标识码:A
内蒙古地区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绿色优势,内蒙古的地理条件是地域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有充足的日照,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工业污染小,大气环境质量高;同时内蒙古的农产品还具有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种类齐全、品种多样、高产优质、色香味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市场占有量和竞争力。
但是,内蒙古农业产业仍然以传统农业为主,现代农业产业升级较慢。近年来,为了推动内蒙古现代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使农畜产品加工得以快速发展。农牧业厅厅长郭健说,目前农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内蒙古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规模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增加值721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7%;有212万户农牧民进入产业化经营链条,全区农牧民人均从龙头企业获得工资性收入288元,从农牧业产业化渠道实现纯收入2 677元,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48%。
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内蒙古农业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距离现代农业仍然有很大的距离。内蒙古农业产业继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仍然是当前的首要问题。在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生产业对其推动会成为主要因素,在生产业中延伸出来的一个内容就是营销,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仍然举足轻重。本文侧重营销视角展开对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策略的研究。
1内蒙古农业产业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1.1营销观念创新流于形式
在农业产业营销过程中,经营者也会提出自己的营销观念是“消费者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市场营销观念。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还是不自觉的以卖方需要为中心,即考虑如何把产品变成钞票,这种形式仍然是早就落伍的推销观念。所以即使农业产业的经营者提出市场营销观念,在对观念的使用过程中仍然流于形式。
同时,营销观念创新是农业产业营销创新的先导,营销创新必须紧随消费者消费需求变化趋势。目前,我国农业营销观念总体还十分陈旧和落后,停留在传统营销观念阶段,营销观念以促销观念为主,这亟待农业产业经营者迅速转变观念,实际应用营销观念创新。
1.2营销活动缺乏市场导向
1.2.1对顾客的需求估计不足
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中很多涉农企业规模都不大,大多都属于中小型企业,而这些企业中大多数企业的决策者没有针对本企业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进行系统的调查,从而使得本企业所生产出的产品,产生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极端情形。
1.2.2对市场环境的分析不够透彻、不到位
市场环境在企业发展中十分重要,农业产业集群中的涉农企业营销的决策层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适应环境。这就要求决策层必须对市场环境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然而,内蒙古一些比较落后的企业决策人常凭自己的主观想法来断定市场环境,更为严重的是,对自己企业的基本环境、基本条件还没有掌握清楚,就妄下定论,这样就对整个企业的营销活动甚至对将来企业的发展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1.2.3目标市场不明确,市场定位不准确
一旦一个企业,不论这个企业是哪个行业的,试图为一切人做一切事,那就注定这个企业要卷入麻烦。“做一切事”的这种想法导致了所谓的“产品延伸”。随着竞争的加剧,行业必将走向细分市场的局面,国内市场,近几年成功的品牌都说明了这一点,如王老吉在饮料市场开辟出“可以预防上火”的饮料的形象。如果一个企业一旦破坏了原有的固定消费群体,必定影响企业的未来发展。
1.3营销策略缺乏创意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但是目前内蒙古农业产业集群整体创新能力较弱。模仿只能跟在后面,而创新是可以走在前列的!一个企业、一个团队没有创新意识是绝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我们经常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是人才,而品牌是靠创新成就的,人才也是要有创新意识,才会有开拓能力。三全的销售总监强调他们决胜市场的秘密是—创新,速冻粽子是从三全第一个下线的,世界上最小的粽子也是从这里下线的,还有玉米果肠,是他的专利,当年产生了7个亿的销售额,三全一直是靠创新去占领先机和市场份额的,可见创新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许多人相信,市场营销的根本是要说服潜在顾客,他们的产品或服务更好。他们告诉自己:“我们可能不是第一个,但我们打算做得更好。”没错,可假如你进入市场迟了一步,不得不和阵容齐整的大对手作战,那么你的营销战略可能错了。跟风不是办法。
2营销战略视角下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分析
市场营销战略是指企业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下,为实现其经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的总体设想和规划。基于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向市场转化过程中的必须要关注的“客户需求的确定、市场机会的分析,自身优势的分析、自身劣势的反思、市场竞争因素的考虑、可能存在的问题预测、团队的培养和提升等综合因素,最终确定出增长型、防御型、扭转型、综合型的市场营销战略,作为指导企业将既定战略向市场转化的方向和准则。市场营销战略作为一种重要战略,其主旨是提高企业营销资源的利用效率,使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1]。
2.1分析市场机会
在竞争激烈的买方市场,有利可图的营销机会并不多。企业必须对市场结构、消费者、竞争者行为进行调查研究,识别、评价和选择市场机会。尤其农业企业,农产品本身属于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较差,很多传统上的农产品直营企业都得过且过,不去分析市场机会,觉得现在的消费者也并不少,这就遏制了内蒙古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应该善于通过发现消费者现实的和潜在的需求,寻找各种“环境机会”,即市场机会。而且应当通过对各种“环境机会”的评估,确定本企业最适当的“企业机会”的能力。
2.2选择目标市场
对市场机会进行评估后,对企业要进入的哪个市场或者某个市场的哪个部分,要研究和选择企业目标市场。目标市场的选择是企业营销战略性的策略,是市场营销研究的重要内容。企业首先应该对进入的市场进行细分,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特点、需求趋势和竞争状况,并根据本公司优势,选择自己的目标市场。
当前内蒙古农业产业的特点是传统农业特征较为突出,规模化生产程度偏低,与市场多元化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农村经济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又以谷类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中又主要以油料为主。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农业生产就没有效益,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就较短,就会影响大量商品性的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销售[2]。同时,这个特点也显示了内蒙古农业产业在销售时根本不进行市场细分,也就更不必说选择目标市场。为了让内蒙古农业产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及市场定位是十分必要的。
2.3确定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制定企业营销策略是关键环节。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体现在市场营销组合的设计上。为了满足目标市场的需要,企业对自身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要素如质量、包装、价格、广告、销售渠道等进行优化组合。重点应该考虑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即“4Ps”营销组合。
2.4将市场营销观念落实到实处
在涉农企业进行营销工作时,切实考虑到企业文化及企业提出的音效观念,认真研究,认真对待,把市场营销观念落到实处,而非口头上的简单承诺。
3营销战术视角下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策略
3.1运用正确的产品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国际市场环境中,竞争愈来愈激烈,企业只有不断开发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对新产品的需求才能够更好地生存。而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充足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在这一点内蒙古农业产业显然具有明显的缺憾,资金不足、技术落后,但是内蒙古农业产业可以在紧跟国际市场潮流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去研制仿制性产品。内蒙古农业产业中的加工企业可以用高质量的仿制型产品来适应市场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3.2使用适当的价格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对于自治区的农业加工企业和销售企业可以通过适当的包装,其中包括草原文化包装,之后采用中高价策略,争取使产品独辟蹊径,进入市场,进而占领市场。当然种植业仍然可以以物美价廉的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赢得市场优势。所以成功的定价策略是自治区农业产业获得营销成功的关键因素。
3.3利用合理的渠道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渠道尤如一座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实现产品价值的“经济桥”。渠道通畅能有效地促进营销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绝大多数企业都未能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他们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中间媒介,这些中间媒介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针对自治区一些中小企业营销渠道模式单一的现状,应建立多元化的营销渠道,并使渠道与渠道之间紧密相连,能够自由组合灵活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生产者实现商品价值,消费者实现商品使用价值,从而促进自治区农业产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3.4选择正确的促销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发展
促销的基本方式有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营业推广这四种,这些促销方式的成本各不相同。考虑到自治区的农业产业资金受限的问题,在促销方式的选择上应考虑企业经营性质和促销成本的高低,一般应注重区域广告和公共关系的方式获得促销的成功。
4营销创新视角下探寻内蒙古农业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4.1推广国际营销策略
内蒙古农业产业的着眼点应该由区内转向国内,由国内转向国际。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农业产业国际化营销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运用灵活的品牌经营策略促进内蒙古农业产业在跨国经营中提升效益。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及国外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面对这些外来冲击,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我们都知道代表企业产品品质和声誉的品牌所具有的强大作用。但是内蒙古农业产业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有缺陷,不能够单独创立强大的品牌,因此,可以通过与外合作或合资方式利用国际知名品牌来提升企业产品品质和企业声誉,进而提高其的经济效益。
4.2普及网络营销策略
4.2.1利用网络优势,构建多维立体信息网络
网络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资源共享性,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加速了信息的流通,给农业产业的网络营销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内蒙古从地域分布上来说位于西北偏内陆地区,对经济信息的获取相对滞后。所以,对于自治区涉农企业来说,及时成功地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能够使企业及时调整营销对策,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动。因此,构建多维立体信息网络,推进企业网络化经营是其在国际化营销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环节。
4.2.2积极推进企业的网络化经营,实现营销方式多样化
网络营销具有传统营销无法比拟的优势,比如跨时空营销、互动营销、个性化定制营销等优势。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收集各种信息,进行市场调研与预测,建立网上营销渠道,开发网络客户。
参考文献:
[1]马格木木. 市场营销战略[EB/OL]. (2012-02-08)[2012
-03-05]. baike.省略/view/177998.htm.
[2] 张建斌. 内蒙古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机制问题研究[J]. 经济论坛,2009(11):89-91.
[3]小碗. 在共同富裕中建龙头——内蒙古农业产业化发展综述[EB/OL]. (2001-05-06)[2012-03-05]. spzx.省略/show_1120172.htm.
篇6
1 物联网灌溉基本情况
随着我国水资源的日渐紧缺,我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也逐渐表现出来,而农业作为用水大户,其发展节水型农业已经成了农业未来发展势在必行的方向[2]。目前节水农业主要采取了滴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虽然相对于大水漫灌而言,已经实现了较高的用水效率,但综合分析,其精准度依旧不够,无法根据农作物的具体需水要求进行灌溉。物联网技术结合农业的发展诞生了物联网智能灌溉系统,不仅提高了灌溉精准度,同时也减轻了人力劳动,实现了远程控制,全面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生产效率。物联网智能化农业灌溉是指不需要人进行其实控制,系统能够自动的感知对农作物何时进行灌溉,以及为农作物灌溉多少的问题。物联网智能化灌溉可以根据农作物的数据采集结果自动开启灌溉系统。物联网灌溉技术是目前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重要技术支撑,也帮助农业生产实现了向远程化、精细化、自动化、虚拟化的转型[3]。物联网智能灌溉系统提高了灌溉的综合管理水平,将原本最需要人的经验才可以进行生产的农业,转变成了科技化生产模式,不仅杜绝了人为操作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同时提高了全面管理水平,实现了一个人对上万亩地的管理。由此可见,推广物联网智能化节水灌溉,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危机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水平,改变原先粗放式的灌水模式,同时也可以实现农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人力劳动,全面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所以基于物联网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必然成为今后农业灌溉的发展趋势。
2 基于物联网的节水灌溉体系
为了全面实现我国农业高效灌溉系统的建设,必须要大力推广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农业灌溉应用,这就需要建立基于物联网的节水灌溉体系[4]。利用物联网的节水灌溉体系首先应该利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采集土壤的温度、湿度、墒情、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基本信息,然后通过适合的无线传感设备,将采集的基本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将这些信息的数字信号传递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处理,计算机系统会将采集的信息进行智能化判断,根据需要及时的控制相关的智能灌溉设备的驱动,对,农作物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的灌溉。从而做到灌溉水量、灌溉时间和灌溉周期的三准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灌溉用水的智能化控制。且由于物联网传感器的网络具有信息互递、自主组建网络、网络通讯时间同步等特点,因此可以对整个灌溉区域与灌溉节点的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即便个别数据出现问题,也可以对数据进行更正[5]。同时采集的数据也可以直接上传到网络,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分析,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对灌溉数据进行更正,从而确保灌溉的准确性与高效性,如果发现农作物发生病虫害,也可以通过灌溉系统对农作物进行除病害作业。同时随着农业物联网平台的建设,也可以将这些数据上传到平台进行管理,对于构建一个高效、低耗、低投入、多功能的农业灌溉节水平台就这十分重要的意义,然后也对平台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灌溉,甚至可以对预期将会发生的天?獗浠?进行预防性灌溉,提高农作物对灾害的抵抗能力,这也是未来物联网智能化灌溉发展的必然要求。
篇7
关键词:经济管理;发展建议;探索思考
1前言
中国为传统的农业大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农业经济的重要不言而喻。但是,农业经济现代化起步较晚,农业经济的管理很多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而现代化的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并不多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目前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弊端。由此,现阶段,注意研究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农村经济管理发展现状
2.1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低
农村经济管理人员是实际政策的执行者,但是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不少管理人员仍然以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严重滞后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现实需求。而且,不少管理人员信息不畅,新颁布法律法规不重视,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效果,而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农村经济管理与农业的发展相脱节
我国目前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主要是因为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复杂性。我国没有针对农业经济发展和管理建立相应和配套的管理体制,农业经济管理与我国目前农业的发展相脱节。无法对农业的整体发展进行指导,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2.3农村经济管理技术水平不高
现在的中国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就管理技术层面而言存在诸多不足。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仍然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技术和方式,缺乏现代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受此影响,导致农业经济管理效益低下,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3未来农村经济管理发展趋势
3.1农业经济管理走向现代化
未来农业经济管理走向现代化管理模式是大趋所向,就目前而言,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管理理念,基本已经渗透到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而想要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就要求我们从现代化的角度考虑问题,重新审视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处理好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3.2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农业经济管理实现信息化,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实现信息化的管理技术,能大大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节省农业生产中的人力、财力、物力等损耗,更为便捷地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指导。而且,信息时代越早来临,实现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夙愿就越早实现,也就更有利于国内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3农村经济管理迈向产业化
迈向产业化的发展趋向,是农村经济管理的重要发展途径。通过产业化的发展,国内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将更高。同时,产业化时代的来临,将有助于农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能大大提升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经济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体制管理走向创新型
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只有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适应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制定相应的保护制度和发展制度,就能够保证我国农业的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各种高新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战略结构的调整,培养大量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促进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
4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发展建议
4.1思想上重视农村经济管理
搞好农业经济发展,思想上,就应该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地方农业发展部门应针对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制定切合实际的法律法规,出台对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经济培训和教育,让民众更清晰认识到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4.2行动上保障农民整体利益
就农业经济管理而言,保障农民整体利益,是任何时候都必须要尊重的事实。由此,地方部门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协调各方利益,调节各方矛盾,切身保护民众的自身利益。地方政府能顺应时展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良性发展。
4.3体制上注意科技创新
在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通过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进行有效的指导,能够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转变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理念,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能够对我国目前的农产品进行深度的加工,促进我国农业的多元化发展,同时应当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以先进的农业发展技术来推动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此外,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提升我国农业科技的创新水平,让农业科技的研究成果能够真正运用到我国农业发展实际当中去,通过农业科技创新能够大大提升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满足人们群众对于农产品的需求,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
5结论
顺应时展的现实需求,未来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将走向现代化、实现信息化、迈向产业化、体制管理走向创新型,而顺应这些发展的基本要求,搞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更需要在思想上重视农村经济管理,行动上保障农民整体利益,体制上注意科技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实现农业经济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更好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东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264.
篇8
【关键词】灰色预测模型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本文利用灰色预测理论对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预测,可以为经济部门的经济决策提供相关的依据。
灰色预测通过鉴别系统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异程度,并对原始数据进行生成处理来寻找系统变动的规律,生成有较强规律性的数据序列,然后建立相应的微分方程模型,从而预测事物的未来发展趋势。在诸多的灰色模型中,以灰色系统中单序列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模型模型最为常用。
一、模型
设有原始数据列,为数据个数。
如果根据数据列建立来实现预测功能,则基本步骤如下:
1.对原始序列做累加得序列,累加使序列减少随机性,使生成序列呈一定规律,由此得到。
2.设满足单变量常微分方程,
其中为待定系数,分别称为发展系数和灰色作用量。只要求出,就能求出,进而求出的未来预测值。
3.灰色建模途径是已经过一次累加后的序列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来估计常数。则得到
4.将参数代入,并对进行求解,得
5.对函数表达式及进行离散,并将二者做差以便还原原序列,得到近似数据序列如下:
二、利用模型对我国GDP进行预测
选用2004-2011年我国GDP的数据进行分析,原始序列为:
利用MATLAB软件估计出参数列如下:
三、结论
我国的GDP正在快速增长阶段,通过灰色预测模型分析,今后我国的GDP还将持续快速的增长。针对我国GDP发展的趋势,有关部门应该分析利弊,合理调控我国GDP的增长速度。
参考文献
[1]刘思峰,党耀国,方志耕.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李志强,张丽,陈茂周.山东省国民生产总值预测的灰色模型[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8(02).
篇9
农业机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支撑,是农业现代化建设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农业是否具备了现代化,其关键就在于这个国家的农机是否实现了现代化建设。当前,我国的农业已经进入到了以工促农,城镇带动乡村的发展的阶段。这个时期进行农业转型十分重要,需要我们加快对农业进行改造,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为此,我们需要明确农业发展的重点,研究好农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快对现代化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不断提升农业机械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对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1 临沂市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分析
2014年,全市农机系统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机办的领导下,以党的十重要精神为指针,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过千亿、翻三番”的奋斗目标为统领,以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以“4436”农机工程为重点,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使全市农机化事业继续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首先,农机装备水平。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53万千瓦,比2002年增长了3.6%,平均每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0.65千瓦,全省排列第五名。农用拖拉机30万台,增长7.7%,全省排列第一名;各类配套农机具45万台套,增长7.1%,配套比1:1.5,全省排列第一名,增长幅度均高于往年;其次,农机作业水平。全市机耕作业面积达到600多万亩。机播面积达到300万亩。小麦生产过程中的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85%、80%和80%。节水农业、设施农业和水稻、花生、秸杆综合利用、大蒜、薯类及蔬菜冷藏等多项机械化技术的开发研制、试验示范和普及推广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机运输、机械灌溉和农副产品加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全市70%以上的农业劳动量已由机械承担;再次,农机管理水平。通过加大农机行风建设力度,深入开展拖拉机专项整治、农机市场秩序整顿和“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等活动,使全市农机执法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累计拖拉机挂牌达到70%,年审达到59%。驾驶员累计发证达69%,年审达72%;最后,农机经济效益。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达到50.7亿元,比2002年增长49.1%,其中,农机作业收入达到47.1亿元,增长68%。民营农机经济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全市农机户发展到31万户,比上一年增长6.6%,经营总收入43亿元,占全市农机经营总收入的84.8%。
2 临沂市农业机械发展趋势分析
现阶段,临沂市农业机械已经发展了包括小麦收割、玉米收获、土地旋耕、翻耕等多种农机品种,就这些农业设备的技术性能和工艺水平来说,国际上先进生产和制造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现阶段,临沂市农业机械多数以小型农机为主,还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的需求,一些农业机械研究和开发部门的研发能力依然比较薄弱,随着农业现代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程度会越来越高。今后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主要是以良种、良法相配套为主要切入点,以节约能源、水源和土地等综合资源利用技术为发展重点,突出节约成本和增加效益的功能,积极推广机械深耕,复式整地、精良播种、化肥深施、节约灌溉以及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将紧紧围绕提高粮食单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促进农业基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和普及适用的的农业机械。重点发展好大型收获机械、整地耕作机械、播种机械、田间管理机械、畜牧业机械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等。
2.1 农业机械向着绿色产品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在进行各种生产和制造过程中都对资源进行过度的消耗,并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对人类的生存空间造成严重的影响。现阶段,环保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高度持续关注,社会对会产生有害物质的机械设备的显限制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农业机械研发过程中,生产出那些对环境污染小,功率大的新型绿色农机设备就成为当下农业机械化发展迫切需求。因此,为了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下去,就需要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运输以及操作使用过程中,以对环境造成的最小影响和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原则,将绿色制造和生产技术引入到农业机械产业中,从而生产出新型的绿色农机产品,这已经成为未来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全新经济增长亮点。
篇10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类型监测方法中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土保持监测是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性工作。2011年 3月1日施行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要求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它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队伍不断壮大,监测技术不断提高,监测成果不断积累,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但是由于理论基础的局限和部分技术原因,这一年轻的领域的继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
一、水土保持监测概述
1、水土保持监测概念
根据对于信息采集与处理的深度,水土保持监测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水土保持监测是对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信息进行全面的采集和处理过程,包括信息采集、信息传输、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服务及其相关的应用系统,也包括这些信息采集一传输一处理一分发等的站网和计算机网络系统。这种理解经常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包括监测网络和信息传输网络。根据这种理解,监测和评价其实是一体化的。而狭义的水土保持监测,仅仅指水土保持信息采集。这种监测经常是就某个监测点而言的,只是强调用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方法收集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信息。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水土保持试验观测基本相同。
2、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与任务
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在于:根据国家、地方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生态、经济发展状况,定期调查、测量和记录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的现状及间题,研究其动态和发展趋势,为国家、地方(省、市、县、乡、村)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制定政策、规划,编制优化农林牧产业结构的计划,改善生态环境条件和人类生产、生活现状,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基本资料。为实现这一目标,水土保持监测的基本任务:1)是定期监测全国和地方水土流失面积、程度一、强度,土地利用状况,植被状况,土地生产力状况和群众经济状况,并适时提供有关数据、图件。2)定期监测全国和地方水土流失治理状况,如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河流含沙量、各类水土保持工程、植被覆盖率、优化农林牧(副)业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农民经济状况的改善等,并与水土流失监测结果和前次水土保持监测结果对比,向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定期提供决策依据。3)根据需要和条件,定期提供全国和地方重点水土流失区或水土流失治理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监测数据和图件等。4)定量化分析多种因素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建立各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模型,预测、预报水土流失及人为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并为有关重点地区或流域综合治理做优化规划分析,为水土保持和区域发展服务。
二、水土保持监测方法
1、自动化地面观测
目前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机构拥有100 多个地面观测、实验站和超过 6000 名技术人员,但地面监测点的密度相对于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37%的中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目前我们的地面监测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另外,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及时的跟踪监测还比较困难。扩大地面监测点的覆盖面,增加监测频次和监测内容是我们的长期目标。因此,发展自动化的地面观测手段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当前地面观测的效率瓶颈包括取样、分析、数字化观测结果生成和地表量测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的径流、泥沙、土壤取样技术,泥沙样品分析技术,滑坡和泥石流监测技术,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跟踪测量等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都有所提高,但大多存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这些技术也是监测部门普遍关心的领域,自动化地面观测相关技术的发展,不仅需要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精度,还需要考虑在人工成本日益上升的背景下提高监测经济性的设计。自动化地面观测技术中比较薄弱的领域包括风蚀监测、沟道侵蚀监测等。取样、样地和小区布设的设计等问题也是在提高自动化程度中需要改进的。
2、预警预报性监测
预警预报性监测是依托已有监测成果,运用数学方法或建立模型,对未来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状况进行的预警、预判或预测预报,可分为预警性监测和预报性监测。预警性监测一般是通过影响因子观测,分析事物发生发展规律,对未来发生某事件或现象的可能性进行预判,并给予警示,如长江上游滑坡泥石流预警等。预报性监测则是运用数学模型,对未来发展趋势或状况,进行预测预报。观测、数学分析、模型运用是本类型常用的方法与手段。建立适用范围明确、边界条件清晰、拟合精度高的预测预报模型是基础,其中基于长时间序列资料建立的经验性模型可通过序列延长,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预报,如坡面侵蚀经验模型; 而具有理论基础的物理成因模型,可通过规律揭示,预测预报未来状况,如水文分布式物理模型。预警预报性监测离不开实时观测,但通过模型运用,可较大程度地简化监测行为,实现提前预知。
3、调查技术
询问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等和地面观测一样,也属于常规监测方法。但相对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技术而言,水土保持监测的调查技术还不够成熟。尤其询问调查、典型调查和地面观测技术差异很大,所使用的技术需要考虑较多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因素,调查技术对调查成果可能产生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评价,但目前相关研究却甚少。著名国际水土保持技术合作组织―世界水土保持方法和技术纵揽设计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技术调查表(QT),以标准化的方式提供了评价世界各地水土保持技术的依据,值得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典型调查参考。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差异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设计标准化的调查技术还需要充分考虑水土流失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区域差异。
结语: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与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信息收集中心及传感器,加强水土保持监测本身相关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及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当然,需要指出的是水土保持监测研究范围较广,内容丰富,以上几个方面只是初浅的论述,旨在抛砖引玉,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人的讨论,集思广益,以便更好地推进水土保持监测研究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咏梅,杨勤科,王略. 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方法述评[J]. 水土保持研究,2008,05:221-225.
[2]陈本兵,穆兴民.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与发展研究的思考[J]. 水土保持通报,2009,02:83-85+89.
[3]陈世梅. 关于水土保持监测基本方法的思考[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7:86-87.
- 上一篇:电气工程极其自动化
- 下一篇:采购管理的建议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