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案例范文

时间:2023-07-17 17:0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国企经济责任审计案例

篇1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 工作机制 分类管理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多集中在政府部门、国企等单位,涉及高校的并不多,并且主要以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研究。陈晓芳、桂珍若(2006)区分高校不同部门、不同性质单位的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作了明确阐述。张晓红(2009)分析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现状及原因,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优化框架。王亚荣、冯民柱(2011)认为应当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入手,分析其应当履行的经济责任,最后确定详细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石莎莎、杨明亮(2012)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分析了将社会责任纳入高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必要性。贾明春、张鲜华(2013)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影响高校科研绩效的各项因素,提出应当强化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对科研绩效的评价。胡萍(2015)将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进行分类,将不同类型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分为“共性责任”和“特性责任”,并详细列出了“共性责任”和“特性责任”的内容。

(二)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研究。王奇杰、陈悦东(2008),朱莹、 杨柏冬(2010)将层次分析法用于解决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问题。王奇杰等(2008)基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构建了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的指标体系,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吴秋生(2012)认为,经济责任有积极面和消极面。对积极经济责任应当采用指标分析评价法,消极经济责任应当采取问题责任界定法。耿彦军(2013)分析了高校不同财权配置模式下,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指标。张凯(2015)设计了高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共性指标,还设计并详细解读了高校不同职能部门、教学部门负责人的个性指标。

(三)关于经济责任审计其他方面研究。孙宝厚(2008)认为审计质量与审计风险成反比。刘更新(2012)分析了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框架。杨玉新(2012)分析了审计各个阶段的流程及存在的风险,提出了完善方案和风险防范措施。杨从印、刘琴(2015)以教育部直属高校为样本,调查了以经济责任审计发现问题整改为重点的经济责任审计开展情况。

高校中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无论是办学规模、组织结构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决定了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实施、评价、成果运用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首先,财务管理模式方面,与本科院校多实行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相比,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规模小,其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大多实行集中的财务管理模式,即学校只设一级财务部门,统一进行整个学校的所有财务管理、经费收支、预算及决算。校内所有二级单位均无权设置财务机构,也无任何财权。在这种模式下,二级学院(系部)及不同职能部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就与本科院校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次,内部审计队伍建设方面,本科院校大多设置了独立的内审机构,设置不同专业领域的专职内审人员。相比之下,很多高职院校的内审机构尚未独立设置,内审人员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也与本科院校有很大的差距。

从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多以本科院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的潜在对象,并没有区分本科与高职院校的现实差别。而且在目前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也没有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机制作为参考,实施及管理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学校不同做法的普遍现象。

二、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工作机制的探讨

(一)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保障机制。

1.加强内部审计组织领导。(1)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对于内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高职院校的主管部门应当把内部审计的开展情况列入学校主要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内容之一。在对高职院校负责人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时,将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作为审计的侧重点,以此提高高职院校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2)要求高职院校校长参加全省教育内部审计工作会议。(3)保证学校审计部门的知情权。学校审计部门作为高职院校的内部监控机构,应当充分享有对学校重大事项的知情权,校长办公会议纪要应及时抄送内审部门,必要时学校审计部门主要负责人应列席校长办公会议,便于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4)组织校内审计培训。在校内积极举办内部审计以及财务规范培训,要求校级领导及中层干部参加。通过相关法规与案例的学习,加强其对内部审计及财务风险的了解,充分认识内部审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即内部审计将防范关口前移,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领导的财务风险,也能提高整个学校的资产使用效益。(5)加强上级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的走访调研。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实地走访督查或调研,与学校党政领导进行深度交流。对专职审计人员配备、内审经费、经济责任审计轮审情况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使高职院校领导意识到内审工作的必要性。

2.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内部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直接领导内审工作。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审计校领导、分管财务校领导为副组长,组织人事、纪检监察、财务、审计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并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制定议事规则,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定期将审计结果在联席会议上通报,以制度促进审计信息的公开,从而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有关基建修缮工程项目审计的专题联席会议,应该要求基建后勤部门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年度审计计划、审计报告应纳入校长办公会议研究范围,在会上传达新形势下教育厅、审计厅等上级部门对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工作要求,提高学校领导的审计意识。把审计结果作为学校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2)确保高职院校内审机构的独立性。(3)建立全面、系统、可操作的学校内审规章制度体系。根据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最新出台的相关审计法规和会议、文件精神,针对学校实际和审计工作新形势新要求新情况,及时制定、修订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基建修缮工程审计、教学科研实验室建设等各类专项资金审计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内部审计的立项程序和操作规程,做到学校内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4)完善学校内控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设长效机制。深入分析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对属于内控制度缺失的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不定期地对学校的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和修订,不断完善内部规章制度体系。属于人员操作层面的,要加强人员管理,对流程不规范不清晰的要加强过程管理。学校要加强资金监管,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完善覆盖项目决策、管理、实施主体的逐级考核问责机制,实行全过程信用记录制度和责任倒查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加强资金预算和项目论证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经费管理办法及财务制度执行,以控制业务活动的真实性为重点,加强经费支出的报销审核,规范报销流程,提高项目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加强内部监督管理部门间的沟通交流,不能以审计监督来代替内控机制,协调发挥各类监督综合作用。

(二)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分类管理机制。

1.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将凡是负有经济责任的部门、单位“正职”及主持工作一年以上或者实际主持本部门本单位工作的副职领导干部全部纳入经济责任审计范围,形成全覆盖格局。在高职院校的经济责任审计中,不同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存在着很大差异。在审计原则、审计程序及评价标准的选择上,根据被审计人员的不同类别有所侧重,以确保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高职院校内无论是什么部门,其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都存在着共性。主要是(1)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2)预算执行情况,包括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3)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4)任期内遵守廉洁规定情况。在这些共性的责任之外,各部门由于工作岗位性质、部门职责不同及经济活动复杂程度等因素,负责人的经济责任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可以据此将经济责任被审计人员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学校下属经营活动频繁、实行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其经济责任除了共性责任之外,还在于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第二类是承担着重要经济管理职能、管理使用学校资金数额大的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如财务、基建后勤、资产设备、网络中心等。这些部门管理整个学校的财务收支、基建维修工程、设备采购、实验室网络及设备使用等,由于其部门职能所致而使得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重大。第三类是承担着重要的经济管理职能、管理使用学院资金数额大的系部(二级学院)、教学管理等职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这些部门管理使用着大量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学生帮困资金、奖助学金等专项资金,除了共性的经济责任外,其责任重点还在于专项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性、效益性。第四类是其他职能部门、科研单位、群众团体的主要负责人。这些部门由于岗位性质其经济责任较小,管理资金也少。

2.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分类管理。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不同,相应的经济责任也有所区别。为了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针对高职院校实际情况,遵照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的原则,按照被审计人员经济责任的分类,对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分类管理。对于第一类独立经营核算的下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采用对单位财务审计或主要负责人任中审计加离任审计方式,至少每年对单位开展一次财务审计或者任期内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任中审计,离任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第二类经济责任重大、承担重要经济管理职能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实行任中审计加离任审计,一个任期内必审一次,离任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对于第三类管理着各种专项资金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宜采用专项资金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方式,以离任审计为主,加以必要的任中专项审计。对于第四类其他职能部门、科研单位、群众团体等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一般实行离任经济事项交接制度,必要时开展审计调查或抽审。

(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机制。经济责任运行机制就是处理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审计人、被审计人以及信息使用人之间关系以及保证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有效开展的各项程序和制度。具体来看,主要有委托人与审计人之间的委托机制,审计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执行机制,信息使用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成果运用机制。

1.经济责任审计委托机制。经济责任的产生起源于财产、资源的所有权与管理权的两权分离。财产、资源的所有者将其经营管理权委托给无所有权的人,由此而产生关系。为了降低成本,所有者委托独立的第三方对人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中,校内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通常是组织人事部门。虽然这些部门不是公共财产的所有人,但是经济责任审计是对领导干部的审计,对他们的管理一般是由组织人事部门进行的,所以组织人事部门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在操作中,高职院校组织人事部门向内部审计联席会议提出学校内部管理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建议,经联席会议研究审议后,报校党委或校长办公会议批准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向审计部门发函,由审计部门具体实施。

2.经济责任审计执行机制。经济责任审计执行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审计终结阶段。(1)在审计准备阶段,审计部门按照组织、人事部门的书面委托书,对被审计部门进行审前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可单独立项,也可将经济责任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绩效审计等联合立项,制订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组成审计工作组,向被审计人员送达审计通知书并开展审计。(2)在审计实施阶段,现场审计正式开始前,应当召开审计进点会,审计工作组全体人员、被审计对象、所在部门或单位相关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分管校领导出席,通报审计工作具体安排和要求,听取被审计人员介绍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等。在实施审计时,应当根据被审计对象的类别,明确相应的经济责任,侧重不同的审计重点。除了查阅会计凭证、文件记录等原始资料、实地盘点以及对一些疑问进行询证之外,还可以通过与被审计干部谈话,与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其他干部、教职员工代表分别座谈,多渠道了解被审计对象执行财经纪律、“三重一大”、廉政从业等方面的情况。(3)在审计终结阶段,审计人员在充分整理、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和询证单的基础上,编写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送达被审计对象,充分征求其及所在部门的意见。如果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持有异议,审计人员则需要进一步核实。根据最终无异议的征求意见稿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并做好文件归档。正式审计报告应送达委托审计的组织人事部门,被审计人员本人及其分管校领导。对审计报告提出的有关整改事项,被审计部门现任领导干部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自收到审计报告2个月内提交审计整改结果报告,已离任干部应予配合。内部审计联席会议应对有关审计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必要时审计部门可开展回头看检查整改情况。后一轮审计时要将前一轮审计提出的整改事项作为审计内容。

3.经济责任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目的是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两办《规定》中虽然已提出应当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但缺乏强制性,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率仍然不高。干部管理监督部门对审计结果的应用不够重视,审计结果还未真正成为干部使用和监督的重要依据。要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在干部考核中的具体作用,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分析运用,健全与经济责任审计相配套的组织人事工作制度。此外,还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审计结果公开制度;加强对基建工程的审计整改;加强对科研项目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专项的审计整改,进一步规范科研及专项经费使用;加强对财务的审计整改,确保资金运用安全规范高效。

(四)建立健全高职院校经济责任审计人才保障机制。

1.加强组织保障力度。学校内审人员的年度绩效考核应当单独进行,根据内审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及工作业绩,由内审部门负责人与分管审计的校领导直接考核评价,切实保护内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提升内审工作的效度。鉴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高职院校同类岗位经济责任的同质性和可比性,可探索实行同类岗位附近高职院校内部联合审计,尤其是经济责任较重的岗位,增强内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保障力度。

3.加大人才保障力度。应当出台政策为高职院校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学历进修和职称晋升等提供有利条件。同时要重视实践对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性,为高职院校内审人员参与上级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类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各个高校之间内部审计工作的交流,研讨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耿彦军.新形势下我国高校院系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3,(1)

篇2

关键词: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

一、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企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已有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多年的实践中,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尤其是很多企业并未意识到内部审计可以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过程当中,而付诸实践者更是少而又少。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方向,这不仅为内部审计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契机,而且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防范风险,取得优势地位。

二、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界定

(一)内部审计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兴起的。

我国审计署在2003年3月4日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中指出:“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

我国内部审计的内容随着国家方针政策和企业实际情况而改变,不同时期,内部审计的侧重点不同,经历了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 在注重财务收支审计的同时,更加关注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在关注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和企业经营效益性的同时,加强对业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评审、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进行评审,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等四个阶段。

(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较为全面而又确切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廉斯和汉斯提出的。他们在其著作《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中指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而以最小的成本使风险所致损失达到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美国学者克里斯蒂(James C. Cristy)认为风险管理是企业或组织为控制偶然损失的风险,以保全所得能力和资产所做的一切努力,另外两位美国学者威廉斯(C. Arthur Williams. Jr.)和理查德.汉斯(Richard M . Heins)认为,风险管理是通过对风险的鉴定、衡量和控制,以最低的成本使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低程度的管理方法。70-80年代以后,风险管理迅速发展。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分析

(一)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逻辑分析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所有者将资本投入企业,但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而授权董事会经营企业,即经营企业的决策权掌握在董事会手中,与这一权力对应的是董事会负有按照股东意志行事的责任,这是第一层经济责任关系。这一关系的存在,使得对承担责任者的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监督成为必然。在董事会做出相关决策后,董事会聘任的经理人作为执行机构,拥有授权范围内的具体经营管理权,这些权力的拥有也对应着相关责任的承担――切实执行董事会的各项决议,高效组织企业运营,给企业带来尽可能多的收益。这一权责关系的对应实际上构成了公司的第二层经济责任关系。这一层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也使得对其责任履行情况进行鉴定成为必然。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

(二)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条件分析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CIA)执行主席张绍普先生认为:内部审计就是风险评估师,内部审计的职能是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评估,促进完善内部控制。未来的审计事业是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作为审计师应在风险高的领域去检查,成为管理风险评估的专家,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投资决策的正确、经济活动的合法。IIA主席伍顿安.德森(2004)指出: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协助风险估算程序(企业风险的估算不是单靠内部审计部门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协助其他部门共同对企业风险进行评估);二是对风险管理程序的评价,对风险管理的恰当程度做出保证。

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参与风险管理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第一,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应使内部审计组织直接受单位最高管理层的领导。因为这样的机构设置能使内部审计人员无论在收集信息,进行风险分析上,还是在按风险大小选择审计项目上,都会从单位的整体利益出发,同时,这也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为内部审计机构实施审计程序提供权利上的保证。

第二,内部审计人员的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不再是对过去的评价,应该洞察风险,评估风险、寻找机会,成为增值业务的推进器。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与以往各阶段相比,对内部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美国大型百货公司JC Penny的内部审计经理、IIA1999~2000年度主席约翰逊(Howard Johnson)认为,在风险导向阶段,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七个品质:1.具有广博的知识。了解组织、行业境况与竞争情况、特定机能和流程与整个组织的关系,同时必须善用信息科技分析有关资料。2.化被动为主动。在多变环境下主动确认、分析风险,寻找问题所在,寻找服务机会。3.年度审计计划应关注现在及未来,具有前瞻性和某种程度的弹性。

第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有机结合的案例分析: 国内H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参与风险管理活动的案例

1. 事项:(1)NOKIA公司一直是H公司的芯片供应商。(2)DAA公司并未与H公司建立合作关系。DAA公司的芯片在某些国家是禁用的。为了打开销售渠道,DAA公司采取了以下迂回策略:①私下与H公司相关的开发人员进行联系,让开发人员在研发过程中试用这种芯片; ②向研发人员打听到了H公司从NOKIA公司购买这一芯片的价格; ③口头承诺给H公司一个大大低于NOKIA公司的价格。DAA公司的芯片的确性能不错,开发人员认为完全可以取代NOKIA公司的芯片,于是在开发产品中计划采用DAA公司的芯片。

2. 由于可能要更换芯片供应商,H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向产品开发部了解相关情况,并设计了风险管理过程,如下表:

3. 内部审计部门根据风险管理过程进行的风险管理如下表:

首先,H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了解到本公司可能要使用另外一家公司提供的芯片,由此可能中断与NOKIA公司的长期合作关系,此项行动很可能给公司带来潜在的风险。因此,内部审计部门设计了风险管理过程的图表报送董事会并参与风险管理的过程。①内部审计部门对潜在风险进行了分析与识别,此项行动可能带给公司法律风险。风险的来源是: DAA公司没有兑现他所口头承诺的芯片的低价格。②确定了可能的风险后,内部审计部门对风险进行了评估,把风险的等级定为5级。并对风险进行描述:如果DAA公司不兑现口头承诺,本公司买入的芯片价格就可能高于DAA公司口头承诺的价格,而没有享受到低价格的优惠。对于风险的处理,内部审计部门提出建议:提前通知NOKIA公司,H公司要中断与其的合作关系,并和DAA公司签订合同,规定相关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确定了风险责任人是公司的采购部门。

案例带来的启示:

1.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是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方向,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因此,企业管理层要高度重视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机制,使内部审计部门积极参与到企业风险管理的过程中。

2. 由本案例可以看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遇到诸多风险,如法律风险、运营风险,但企业业务部门可能并未察觉潜在的风险,这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参与到企业日常运作当中去,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过去以及现在,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对风险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内部控制领域,然而,在风险日益增加的新经济时代,内部审计仅通过内部控制来关注风险是远远不够的,内部审计应该深入到风险管理的第一线,进行风险分析、确认,揭示关键性的风险。

四、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一)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识别与检查作用

所谓风险识别是指对企业所面临的以及潜在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定风险性质的过程,换言之,就是要确定企业正在或将要面临哪些风险。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应该对风险识别过程进行审查与评价,重点关注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是否得到充分、适当的确认,即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否均已被识别出来,并找出未被识别的主要风险。

(二)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管理与协调作用

在企业的组织架构中,内部审计机构一般都处在企业的董事会、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位置(内部审计机构受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独立于总经理和各职能部门),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位置使得内部审计人员能够充当企业长期风险策略和各种战略决策的协调人。

参考文献

1. 卢才武.孙庆文.奕晓慧.企业风险管理应对策略谈,经济论坛,2004年第2期

2. 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COSO委员会新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简介,审计研究,2003年第3期

3. 王志楠.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思考与实践,审计研究,2005 总第125 期

篇3

关键词:内控评价;计划;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内控评价项目的基本程序

在当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每个企业都面临众多的风险因素,包括战略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运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自2008年以来,我国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陆续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以防范风险、规范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控评价项目是指企业为对本企业或其所属单位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形成评价结论而开展的活动。根据《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内控评价项目按其基本程序可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具体包括制定评价工作方案、组成评价工作组、实施现场测试、编制评价底稿、认定控制缺陷、汇总评价结果、编制评价报告等环节。

二、内控评价项目准备阶段工作创新

在管理实践中,计划是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开展内控评价项目,应当对项目计划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在评价组进点前做足准备工作,才能事半功倍,使项目取得预期成效,并提升项目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

一般在内控评价项目进点前3日应当正式内控评价通知书,在此之前,均可视为项目准备阶段,该阶段的工作不仅仅是成立评价小组,制定内控评价方案,至少还应重视以下工作内容:1.项目立项;2.设计内控评价表;3.培训。

(一)项目立项

凡拟纳入内控评价年度工作计划中的项目,应当至少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被评价单位的运营状况、以前年度审计(内控评价)发现问题、所处行业形式、企业年初编制的风险报告、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等。以2015年某电力国企对旗下一家电解铝企业开展内控评价项目为例,在年初立项时,综合考虑了电解铝行业发展趋势、公司电解铝企业扭亏控亏的工作计划、年度风险报告中指出的电解铝市场风险以及该子公司2014年度原经理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等因素,才纳入内控评价年度工作计划。如此才能突显开展该项目的必要性,并可高屋建瓴指导内控评价工作方案的制定,使工作方案目标清晰、重点突出,令内控评价项目为企业降低成本、规范管理、应对风险多提良策,不仅发挥内控评价的免疫功能,更要发挥其增值功能。

(二)设计内控评价表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明确了内部控制体系至少包括18项业务流程(内控要素)。对每一项业务流程(内控要素)的内控评价,都可针对内控设计完整性和内部控制遵循性分别进行评价,评价发现的缺陷分别定性为设计缺陷和执行缺陷。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于《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之外细化或新增一些内控要素,如对标管理、税务管理、生产运营管理、制度管理、综合事务管理等,并按设计完整性、内控遵循性编制相应的业务流程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

根据评价前调查情况,可对项目评价的内控要素进行删选,择其重点,如被评价单位无担保业务、研发业务,则可剔除该项评价要素。另外,根据评价前调查情况,可针对某项内控要素的不同关键控制点考虑赋予不同的分值或权重,如调查发现某电解铝企业将其厂内炭块短倒、装卸业务进行外包,则在业务外包设计完整性中,外包业务安全管理制度设计比承包方资质遴选制度设计更加重要,应当赋予更多的分值或权重。

设计内部控制评价表是内控评价项目实施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是内控评价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的填报完成即是项目的主要工作目标与成果。内部控制评价表与评价前调查工作相辅相成,它可有效指导调查工作,同时也根据调查情况进行调整。设计内部控制评价表应遵循SMART原则,做到:1.针对内部控制不同的要素或流程分别制表,2.针对被评价单位的特点罗列内控要素涉及的关键控制点(主要风险点),并赋予分值,注明评分规则,3.应便于内控评价项目实施阶段的抽样、测试、评价结果的填写,4.应考虑与评价底稿建立索引关系,5.可对内部控制的设计有效性和执行有效性得分进行统计分析和整体评价。

(三)培训

任何一个项目都有其自身特点,所以无论评价组的人员是专职内控评价人员、企业系统内借调人员还是外聘事务所人员,均需参加评价前的培训,以便熟悉项目特点,申明工作纪律(尤其是保密纪律),增强业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

评价前的培训形式多种多样。如召开内控评价方案讨论会,通过召开讨论会,集思广益,一方面可调整方案与分工,一方面可让评价组成员熟悉项目目标与工作重点。也可将评价前调查获取的资料作为培训材料发放给评价组成员,如可研、工艺流程的PPT、预算、明细账、合同台账、各类会议纪要、制度框架及文本等,让评价组成员提前熟悉,可安排评价组员根据分工,提前搜集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国标、行业标准等,以提前掌握评价依据,上述工作内容布置后应尽可能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一方面检验评价项目准备工作的充分性,一方面通过交流令全体组员对评价项目测试工作“心中有数”,为项目实施做好铺垫;可召开专题会向评价组进行介绍被评价单位工艺流程,令评价组成员进点后现场查看时把握主动权,降低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

凡召开专题会议开展的培训,应当做好记录,以便于后期项目资料归档所用。

三、小结

开展企业内控评价项目,应当充分重视项目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加强项目计划管理,合理优化设计内部控制评价表,并勇于创新,做好评价前培训工作。总之,只有为内控评价项目做好“凤头”,方可保证项目实施阶段、报告阶段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财会[2008]7号.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Z].

[2]财会[2010]11号.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Z].

[3]财会[2010]11号.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Z].

[4]国资发改委[2006]108号.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Z].

[5]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企业内部控制主要风险点、关键控制点与案例解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2

篇4

关键词: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01

一、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出台,铁路施工企业依据自身的特点及内在管理方面的需求,也相继制定并形成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内部控制措施,尤其是在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面,形成了系统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对于规章制度的建设方面,逐步形成了定期修订、清理制度,每年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定期对已形成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完善修订,并及时下发至企业的各分公司、子公司及项目经理部,使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2.目前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①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有些主要的控制环节没有相关的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全面性原则要求企业的内部控制应当贯彻决策、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覆盖企业及所属各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实现的全过程,实行全员性控制,不存在内部控制的空白点。但从目的情况来看,有的企业未设立财会部门的稽核岗位,有的内部稽核不规范,未形成制度,有的形成了制度并记载在册,但形同虚设;在会计电算化执行方面,未制定严格的制单、审核、记账岗位及权限控制制度;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和特殊施工过程,虽然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无相关的过程控制规范性控制制度;对外分包工程方面无详细的分包过程控制程序及分包结算相关的规范制度,导致项目结算随意性大,甚至有些工程款的结算无现场原始资料及现场负责人的签字;设备租赁、物资采购无合同或者合同中对于单价不明确,没有质量要求,有的是设备材料进场后再补签合同等,这些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反映出制度的不健全,内部控制无力,影响了工程的进度甚至工程质量,进一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很多制度形同虚设,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方面的缺失。企业管理层重生产、轻经营、重开发、轻内部管理,甚至把内部控制看成仅仅是财务管理部门亦或是几个人的事情,而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企业中各个层级的人员共同实施,没有把内部控制放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的策略高度来考虑;有的项目出现由于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等造成人为的失误;有的项目虽有一些规章制度,但流于形式或应付检查,实际未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执行。如财务付款方面手续不健全,未按合同规定付款、超进度付款甚至无合同付款;设备租赁等业务未按照制度规定的内部牵制原则进行,合同的签订、执行以及付款的手续办理全部由一个人来完成。很多制度虽然装订成册或者制度上墙,但执行过程中却随意性很大,有的制度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这些都体现了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力。

二、加强铁路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建议

1.建立健全企业人力资源政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人力资源政策是影响企业内部环境的关键因素,良好的人力资源政策,能够有效的促进内部控制在企业中的顺利实施,并保证内控实施的质量。针对国有施工企业自身的特点,在岗员工文化层次及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应当加强业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训,切实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的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企业应当加强对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及奖惩等制定明确的内控制度,对于每一岗位的职责履行情况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企业文化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企业应当加强文化建设,施工企业应当培育属于自己企业的积极向上价值观和社会责任观,提倡爱岗敬业,将企业文化融入职工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2.加强铁路施工企业的风险评估及风险应对措施。风险是一个潜在事项的发生对目标实现产生影响的可能性,铁路施工企业面临的最多的就是安全质量事故风险。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指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对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事项进行风险识别,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充分识别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按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影响程度进行过程控制,坚决杜绝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3.加强内部稽核制度,确定关键控制点,并针对关键控制点设计和执行各种制度、程序。如对工程的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制定的控制规定,应体现质量有目标,资源配置有要求、人员职责明确,检验试验有记录,以此来保证工程的质量。设立材料稽核员,不定期对材料的价格、质量进行抽查。

4.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协助企业内部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并促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的建立。内部审计可以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程度和执行情况进行审查监督与评价,并提出管理建议和意见,并在执行中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可以每年对所有下属单位进行一次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计划中要求对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实施审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深入项目一线,对被审计单位的各项内部控制,包括岗位责任履行、业务审批授权程序、货币资金管理、机械租赁、材料采购、合同管理与执行等方面进行记录和评价,并根据其内部控制的情况,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实质性的测试,进而对其产值收入、成本控制、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和认定,并提出管理建议书和审计报告。通过每年的联系审计,检查上一年审计建议的落实及整改情况,从各方面促进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和完善,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三、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完善的过程,它持续地流动于企业之中,并随着企业经营管理的新情况、新要求适时改进。铁路施工企业作为大型的国有施工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铁路施工企业必须具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作为基础。因此,铁路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结合企业特有的优势,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管理水平,同时加强对全体员工的业务能力的培训,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适应力。

篇5

关键词:政府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 人力资源整合

自2003年国家审计署发表的《2003-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第十四条第一次明确提出“整合审计资源,实现审计业务的科学管理”的未来国家审计发展规划以来,政府审计对象经历了由单一财政审计到财政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绩效审计等多方审计共同发展的演变。审计范围亦日渐广泛,审计任务、业务量日益繁重,审计内容日益庞杂,审计线索与技术路线日益复杂,与此同时,飞速发展的经济使得政府部门对审计工作日益重视,对审计人员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现实却是与之对应的审计人力资源极其有限,这种有限性不光体现在审计人员的数量上,也体现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上,审计人力资源力量的薄弱与审计任务繁重、审计内容庞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亟待解决。目前而言,政府审计想要完成审计工作,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寻求外在审计力量的协助。民间审计以其自身具有的专业性以及独立第三方的社会属性成为政府审计资源整合的不二选择。

一、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力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一)审计力量的有限性要求必须进行人力资源整合。我国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人员录取具有严格的控制,被录用的政府审计人员被纳入国家公务员序列管理,并对审计人员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和评审制度,审计机关人数因此受到一定限制。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拥有庞大的需被审计的政府机构,只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就有100多个,政府审计人员的有限使得一级预算单位每年的审计覆盖面不足50%,二三级预算单位每年审计的覆盖面大约只有20%,更不用说县以上国税局、海关系统等单位的审计覆盖率。与此同时,政府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素质也参差不齐,人员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人员结构以会计、审计人员为主体,缺乏具有计算机、财政、法律、金融、环保、工程技术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目前的政府审计人员力量与素养皆存在不足之处,整体而言,尚不能满足国家某些重大项目审计的要求。

(二)审计人员的供求失衡促使人力资源整合。审计产生的基础条件是审计资源的社会需求,审计发展受审计资源供给的限制,政府审计资源主要来自国家的预算拨款,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和强制性,这也是其优势所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主要来自被审计单位,但其人力资源较政府审计雄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员有30多万人,其中注册会计师有15.5万人,执业人员与非执业人员各有8.5万人和7万人。然而,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分别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在资源配置上未达成优化共识。审计资源的供给决定了审计的发展方向,有效的审计资源供给必须满足社会需求,由此可见,我国审计资源供给在数量、质量、结构上尚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社会需求存在明显的不对称,导致“不均衡”现象的出现,这将不利于审计资源的有效发挥。

(三)整合审计资源是实现审计高效率的必然要求。把握总体、突出重点是政府审计的基本要求,牢牢抓住把握总体的前提,才能有效突出重点,在把握总体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分析,准确突出重点,进而提高审计效率。社会审计人员对于审计工作有自己的审计套路,在执行审计工作时一般都按照原有套路按部就班进行,特别是对于其主要审计项目财务报表的审计往往过于细致化进而忽视了把握整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时就需要政府审计发挥其把握整体、突出重点的优势为社会审计指明方向,才能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率。

(四)整合人力资源是与国际协调的有效途径。无论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审计机关人员在数量上都比较少,大量政府审计工作的繁重任务决定了政府审计对社会审计外包服务的依赖,且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做法。如美国、瑞典、德国等国家审计机关已试行将绩效审计业务外包给社会审计组织,只对其进行必要的监督管理。澳大利亚率先对外包审计项目聘请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人员的费用预算与来源、数量等进行了明文规定,开创了政府审计利用社会审计的先河。由此可见,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对国家审计项目进行审计在西方国家已日臻成熟。

二、审计资源整合困难的原因所在

(一)审计人员专业领域的不同。无论是审计署还是各地特派办,每年都会从不同专业招聘人才,专业范围涵盖面广,如食品、环境等专业领域,以拓宽政府审计的宽度与广度;而注册会计师审计一般招聘具备一定审计基础的会计、审计专业人员,在执业过程中通过事务所规章形式要求执业人员具备过硬专业审计知识,如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等。两者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专业领域上的差别,带来审计心理、审计计划、重点关注领域的分歧,使得整合过程中必要的交流沟通、相互认可等人员的心理活动迥异,造成资源整合的阻碍。

(二)两者利益主体不同。行政型审计体系的主体奠定了政府审计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政府审计的对象为国家公共资源。作为国家的内审机构,无论是对财务行政起监督与促进的作用,还是对财务行政活动合规合法性的保证作用,政府审计都是为政府部门服务,其委托与受益方都是国家权力机构。注册会计师作为民间审计力量,是一种独立的外部机构,其审计对象主要是社会市场团体,受所有者委托对上市非上市公司的审计是民间审计的主要范畴,不难看出,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利益主体为使用财务报表的利害关系人或是其他委托人。这与政府审计的利益主体明显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必然导致对审计结果要求的差异,成为审计资源整合的阻碍。

(三)两者的审计地位不同。政府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实质上构成国家的内部审计机构,被赋予了其他审计机构无法比拟的权力和地位,在对国有企业及相关政府部门执行审计时具有绝对的强制性。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民间审计力量,很好地诠释了受托理论,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自负盈亏的企业,存在盈利性质的承接业务活动,在对社会组织执行审计时,注册会计师审计不具有强制审计的权力,其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也会受到委托者意愿的限制,甚至会受到审计收费等外在条件的威胁。即使在审计资源整合的今天,政府审计也只是将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一支候补力量加以利用,并且在利用的同时又对如审计风险、审计职能、审计信息和审计责任等方面的安全性加以考虑,其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利用非常有限,这种尴尬的局面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地位远低于政府审计,两者权力地位较为悬殊。

(四)整合费用较高。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主要指政府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资源利用,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较高的整合费用。主要有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挑选时的调研成本、对事务所审计的监督参与成本、对审计结果的甄选利用成本等,这些成本的存在不可避免,拉低了审计资源整合的性价比。无论是政府审计还是注册会计师审计,都会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对成本进行考虑,当整合的成本大于整合的成效时,政府审计无疑会放弃整合,成为资源整合的阻碍。

三、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整合的基础

(一)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审计目标上达成共识。《审计法》指出,政府审计的审计目标表现为对政府部门财经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目标定位为:对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发表审计意见,为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误提供合理保证,从而确保其公允反映企业经济活动。这是对被审计单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与政府审计目标中的真实性、合法性高度吻合。

(二)审计范围上的重合。以《审计法》为指导的政府审计范围与以《注册会计师法》为指导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在内容上的重合主要体现在对国有企业的审计业务上。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审计属于政府审计范围,然而,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数量的不断增多,单纯依赖政府审计已显得力不从心。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响应国家“抓大放小”的改革思路,政府审计应将部分审计对象移交给注册会计师审计或者实行合作审计战略。如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审计,可由政府审计负责公司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型,重点关注公司的社会效益,而将财务报表的审计权下放给注册会计师审计,重点关注其经营目标和经营效率。此外,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受市场经济监督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社会审计,因此,对于国有企业中国有控股比例不高以及实行上市的国有企业审计可以完全交由注册会计师审计,以充分体现市场经济的监督原则。

(三)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审计技术方法上的同质性。虽然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两种不同的审计模式,但他们在实质上都是审计机构代表所有者对其拥有或管辖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审查的理论的应用,他们在审计技术方法上存在共性。如对货币资金和实物资产的盘点,对市场交易的真实性进行调查,对单位人员进行询问,对特定的经营活动进行观察,收集足够的审计证据以形成审计结论。另外,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在审计程序的安排上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从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程序选择、审计证据获取到审计结论形成都大同小异。由此可见,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在技术方法上的整合具有坚实的基础。

四、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资源整合方法

(一)审计人员具有整合的意愿是实现整合的重要前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审计人员在观念上充分认识整合的重要性是做好审计整合工作的首要前提,通过对政府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存在的沟通不足、互补利用不充分等问题的揭示,使审计人员认识到整合的重要性,加强其对资源整合的意识渗透,使不同类型的审计以统一的审计体系形式深深根植于审计人员的观念里,从而深刻认识到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审计人员看到的资源整合后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节约,对审计效率的提高,对审计行业在社会中公信力的提升,是其积极主动参与到资源整合队伍中的动力,是审计整合的大前提。

(二)合理分工,因地制宜地利用审计资源是实现整合的有效途径。政府审计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常用的利用方式就是审计外包,如何实现有效外包是关键。政府审计可将对国有上市企业的财务审计业务通过公开竞标方式外包给会计师事务所,只需在审计过程中实行有效的监督或适当的参与。政府审计可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其他重点领域的审计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对国企财务状况的审计质量,而且能提高其审计效率。

(三)民间审计地位的提高为整合扫清内部障碍。政府审计受人追捧拥有较大权力,民间审计权力较小、工作量大是目前审计领域普遍的观点,而与此对应的人才选拔却有所不同。政府审计的人才选拔一般通过公务员考试途径,民间审计的人才选拔要求入选者在有限年限内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地位的悬殊、权力的不同导致两者人力资源在整合过程中难免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抵触,因此可通过将民间审计作为政府审计外部人才储备库或培养基地的形式,提高民间审计地位,为整合扫清障碍。

(四)健全的法律法规是整合成功的法律保障。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并非易事,在具备了一定的主观条件后,创造客观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即要推行法律强制手段。法律手段的实施并非一味的强迫整合,而是在合理范围内,以科学的手段使人力资源整合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健全的法律法规为审计资源整合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为整合指明了方向,使整合有据可考,有法可依。

(五)健全的整合监督激励机制是整合的动力。政府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两种审计制度,相应的激励机制也有所差别。政府审计作为国家的审计部门,其审计理念是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利益免受侵害,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其审计人员的心理需求是将审计项目保质保量的完成,审计人员的廉政品质至关重要,这就决定了对政府审计人员的激励机制既不能采用薪酬奖励也不能采取权利奖励,外在的激励机制不符合要求时内在激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内在激励机制能从审计人员自身出发,实现其内心的满足感与自豪感,这种内在激励机制主要有建立审计项目公告制度与审计人员绩效考评制度,由审计署每年对各个地方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考核与审查,评选优秀审计项目并对相关负责人进行表彰。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以利益为导向的审计,其本质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相应的激励机制可根据项目金额大小以及重要程度进行薪酬或权利的激励。对于两种不同机制的监督激励机制的整合,关键是要从两者皆适用的内在激励机制出发,制定多样性激励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审计资源利用最优化。

(六)将对国外的借鉴运用于审计人力资源的整合。可通过借鉴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的整合成功案例,将部分审计项目通过合理安排审计人员分工,有效实现审计外包服务,如将绩效审计外包给注册会计师审计,但外包并非完全的放权,政府审计机构在外包的同时可建立合作监督机构实现对外包业务的间接参与与管理。政府审计也可将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合作意向纳入每年的年度审计计划中,详细指出拟利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对象、项目、费用、人数等,从而使资源的整合有条不紊。S

参考文献:

1.Johnp Formby James,R. Keeler,Paul D..This X-efficiency,Rent-Seeking and Social Costs[J].Pubiic Choice,1998.(57):115-126.

2.Michael Naughton,Roger Frante,X-efficiency,rent-seekig and Social costs[J].Comment Public Choice,1991,(68):259-265.

3.刘波,陈雄智.审计效率与审计资源优化配置[J].审计月刊,2005,(6):9-10.

4.刘正毓.整合审计资源之我见[J].商场现代化,2007,(8):324-325.

5.朱光晴.浅议现阶段下审计资源的管理利用[N].中国审计报,2002-01-07.

6.池凌娜.对审计资源整合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19-20.

7.刘永辉.整合审计资源,扩大审计成果[J].上海综合经济,2003,(6).